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人格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述评_宋剑祥

国外人格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述评_宋剑祥

国外人格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述评_宋剑祥
国外人格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述评_宋剑祥

第29卷第4期2013年7月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Kunming Metallurgy College Vol.29No.4

Jul.2013

收稿日期:2013-04-06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性向测验研究(DJA110301)。作者简介:宋剑祥(1964-),男,云南师宗人,研究馆员,语言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高职教育研究。

doi :10.3969/j.issn.1009-0479.2013.04.012

国外人格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述评

宋剑祥a ,何亚芸

b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a.图书馆,b.外语学院,云南昆明650033)

要:从人格的内涵意义出发,着重对国外人格理论研究中出现的精神分析人格理论、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特质人格理论、生物学人格理论、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社会学习人格理论和认知人格理论等主要流派进行述评,旨在学习借鉴这些理论成果。关键词:人格;人格理论;人格理论流派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479-(2013)04-0049-08

On Main Schools of Personality Theory Researches Abroad

SONG Jian-xiang a ,HE Ya-yun b

(a.Library ;b.Faculty of Foreign Languages ;Kunming Metallurgy College ,Kunming 650033,China )

Abstract :To learn and use for reference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personality ,this paper makes comments on such main schools as personality theories of psychoanalysis ,neo-psychoanalysis ,personality trait ,biology ,behaviorism ,humanitarianism ,social learning and cognition.Key words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theories ;school of personality theories 多年来,国外学者对人格及其理论进行了各

种探索和阐释,也充满不同的争论与冲突。人格理论的众多流派,无论理论架构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值得我们加以学习和借鉴。

1人格内涵的历史渊源

人格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意义。人格一词的英

文为“personality ”

,有个性和品格之义。其来源是拉丁文“persona ”

,意为面具或伪装的外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早从伦理学角度研究人

格,推崇善良、智慧和知识理性为理想人格。他强调,灵魂是一个人真正的自我和活动的人格;要获得行善的知识,须照料好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划分为欲望、意志与理性。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提出“理想人格”

,强调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中道的道德境界,以及完善的理性。多年来,人格被赋予了“给他人的印象”,“社会身份或角色”,“优异品质

”,“尊严和声望”等含义[1]。17世纪后,西方人格研究出现了追求个性解放,以人性反对神性的思潮。到了18世纪,学者们对人格进行了更深入的阐释。卢梭把人格看作是做人的资格、权利和责任等,在本质上理解为内在于人自身的自由意志。康德和黑格尔继承了卢梭的思想,把自由意志作为人格的本质规定,或看作为人的本质存在。19、20世纪以后,学者们的人格理论逐渐系统化,并强调人格独立性和能动性,同时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去发现人格的群体特质,使人格理论与运用更趋综合化和精细化发展。

目前,各国学者从多种角度来解释人格的内涵。其定义先后有数十种之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为: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格是外部与

内部自我的外延。人有表现于外的、给人印象的特点,也有外部未必显露的,但可间接验证的特点。人格即这些稳定而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有一定的行为倾向性,表现由表及里的、包括身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2]。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地顺应环境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3]。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人格是个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格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组织,决定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性[4]。学者肯卜夫认为,人格是人对环境进行独特的适应中所有的那种习惯系统的综合[5]。可见学者们始终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格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国外人格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

人格理论是用来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或参考框架。同人格内涵理解一样,国外人格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并形成了诸如精神分析学派、新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学派、社会学习理论流派和认知学派等众多的理论流派,使得人格理论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

2.1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也称“精神动力学派”,由奥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该理论主要包含人格的结构、动力、适应及发展4个部分。在结构上,人格是一个整体,包含本我、自我和超我3个彼此交互影响的部分。本我由人的先天本能、基本欲望所构成,代表生物学遗传力量,受“唯乐原则”支配;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分化发展出来的理智部分,代表后天的学习和经验,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含自我理想和良心,是人格中最文明的部分,追求“完美原则”。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交互调节,和谐运作,就会形成一个发展正常、适应良好的人;三者失去平衡,或长期发生冲突,就会导致个体适应困难,甚至演变为心理异常[6]。在动力上,一切作用于人格的能量都来自本能。人体有多少种需要,就有多少种本能。人体是个复杂的能量系统,操纵人格运转和作用的能叫性力(心理能,“力比多”),主要向躯体提供并储存能量。他认为,人格的动力状态是由能量在整个人格结构中的不同分布决定的,而一个人的行为则取决于其所具有的动力状态。人的全部行为都受无意识的本能的支配。无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深层部分,是不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经是意识领域却被压抑起来的心理活动[7]。在适应上,人格处于适应状态就会有快乐的情绪体验;不适应就会引起痛苦的情绪体验,即焦虑。他认为,焦虑分真实性、神经性和道德性3种,根源分别是外部世界、本我和超我。焦虑是可以自我防御的。从发展上,人格发展主要是本能的发展,本能的根源在于身体的紧张状态,多集中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称为动欲区。他将人格发展划分为口唇、肛门、性蕾、潜伏和生殖五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与性有关的特殊的矛盾冲突,每一时期获得的经验决定了他的人格特征。总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建立了第一个系统的人格理论体系,标志着西方人格心理学的开始,对现代哲学、伦理学、文学以及社会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与冲击。不足之处在于他夸大了性力作用的泛性论,偏激的还原论,导致把人还原为动物;过分强调无意识内容,贬低意识理性的作用;同时理论和假设缺乏操作性,难以通过实证加以验证等[8]。

2.2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20世纪40年代,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中分离出一支新的力量,把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提到了首要位置进行探讨,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有阿德勒、荣格、霍妮、沙利文、弗洛姆和埃里克森等。

2.2.1阿德勒的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A.Adler)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学者,是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现代自我心理学的创始人。他不赞同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而与之决裂,继而发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论。他将重点放在社会的需要与社会文化的影响上,主张应该从客观社会环境中去寻找人类行为动机的根源。他认为人是自我意识的个体,强调意识是人格的中心。阿德勒用创造性自我、生活风格、假想的目的论、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和社会兴趣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他认为,创造性自我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系,它追求经验,使人格有稳定性和一贯性。生活风格决定个人有

05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7月

哪些经验要渗入其人格之中。假想的目的论指人的行动受他对未来的各种假想愿望的深刻影响,激发他去完成事业。追求优越是为求得自身完美所做的一种努力。正常人以对社会有益为努力目标。自卑感缘于生活中的不完善,使人努力克服其造成的缺陷。这种努力即为补偿,是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兴趣是人希望对社会作出贡献以便使之更加完善的一种天赋的特性,是个人缺陷的最后补偿,可促进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2.2.2荣格的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继承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最先把人格划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类型,并进一步把思维、感情、感觉和直觉四种人类基本功能与内外两种类型倾向进行了交叉组合,构成了八种常见的人格类型。荣格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在荣格的人格理论中,人格包括了3个层次: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其中,意识是心灵中能够被直接感知的部分,与思维、快感、记忆和知觉有关;个体潜意识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或在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的那些下意识的东西组成;集体潜意识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荣格强调,人格能由未来的希望引导而塑造和改变。他认为,本我才是整体心灵的调节中心,而自我不过是个人意识的中心而已。人格的面具功能在于个体要与外部集体世界周旋。荣格的人格理论强调人格类型的整体性,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的新领域。不足之处是个体和集体潜意识等一些概念带有假设性质,有神秘色彩,很难用实验来加以证明。

2.2.3霍妮的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霍妮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虽然在原则上接受弗洛伊德潜意识观念,但她极力反对弗洛伊德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做法。她对幼年经验决定一生的理念也持反对态度,认为人类的精神冲突是由外部文化及环境造成的。霍妮将自我视为个人在生活经验中所形成的自我意象,认为由于个人生活经验不同而有现实的、真实的和理想化的三种不同的自我意象。霍妮强调,理想化自我是个人脱离现实而凭空虚构的自我意象,表现方式是设想自己具备胜于他人的完美条件。霍妮认为,人格发展的因素不只是先天的、生理的因素,还有家庭环境的因素。她把生活环境的作用提到了第一位,强调社会制度、人际关系和文化模式等社会环境对人格形成的作用[3]。霍妮坚持生活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她重视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但是,霍妮所说的家庭环境是一种脱离经济、阶级和社会关系的抽象的家庭环境,并没有真正揭示其本质含义,所以,霍妮的人格理论本质上仍是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2.2.4沙利文的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美国学者沙利文是新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人格形成的主要根源是人际关系独特的动力场和能量转换模式。他强调人的社会本质,指出只研究个人而不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无法确定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问题。人格可以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和处理。人在本质上是离不开人际情境的,人只有在人际情境中才能生存和发展。沙利文声称,与“心间”相比,“人际”应获得更多的关注。他认为,人格发展具有连续性,个体必须达到某种能力的成熟才能意识到外界环境中的种种人际关系,从而加以对待和适应,由此构成人格发展的序列。沙利文把个体成长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前青年期、青年初期与后期6个阶段。沙利文认为,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同时他提出了自我系统概念,认为自我系统是人能意识到的一种意象,目的在于寻求满足和获得安全,以降低身心张力和焦虑状态,是人格发展的要素。通过社会人际关系才能理解和解释人的心理和人格。人际关系的安全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2.5弗洛姆的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弗洛姆是美籍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杰出代表,被尊称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他认为个人的行为是社会所决定的,而社会又受到各种客观条件所制约。他提出,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人格是某一个体所特有的并使之与众不同的、所有先天遗传的和后天获得的精神品质。他强调,人格是个体在同化与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行为模式,是社会与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他认为,影响人格发展的

15

第4期宋剑祥,何亚芸:国外人格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述评

因素是人的外在的社会条件和内在的主观需求。现代社会与人存在需求交互作用,导致二级化的人格倾向:非生产性人格倾向与生产性人格倾向。他强调人格的后天成分,每一个体都以其特有的行为模式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潜能。人格特点依次决定思维、情感和个体的活动。他把人格理论同价值观联系起来,首次提出具有生产性人格的人是具有美德的人[9]。他认为,人格的高下,是一个人生存艺术和道德素质的集中表现。独立人格是明晰的自我意识,创发性的爱和思维,开创性的心向特征等的统一和综合,其塑造离不开社会、群体和自我,必须依靠自我的觉醒,爱的回归,幸福的评判,信仰的力量和道德的良知才能确立[10]。不足之处是,他对人格发展因素的考察是片面的,只强调社会文化因素中的政治经济制度。

2.2.6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

美国学者埃里克森是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他从弗洛伊德的本能过程转到自我过程,把人的发展动机从潜意识扩展到意识领域,从先天的本能欲望转移到现实关系中。他指出,本我代表着先天的盲目性的动物冲动;自我把人在进化中的内心生活和社会计划结合起来,以思想、语言、游戏和行动等手段对现实作出适当的反应;超我为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的一种心理过程,它引导并协助着自我对本我起监督与控制作用[8]。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看成是终生的任务,并为各发展阶段提出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他将人格发展分为8个不同的阶段———获得基本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获得自主感,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获得同一感,克服同一性混乱;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论注重自我发展,认为人格是人在自我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3个方面因素组成的统一体。埃里克森强调自我与社会生活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2.3特质人格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认为人格由多种特质结构及基本单元构成。特质是人拥有的、影响行为的品质或特性,是神经心理结构或先天性持久而稳定的行为倾向,包括所有人所共有的共性和个人独特的差别性[10]。该理论强调,了解了个体人格特质,便可预测其行为反应。代表人物有奥尔波特、卡特尔和艾森克等。

2.3.1奥尔波特的特质人格理论

奥尔波特(G.Allport)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他于1921年出版的《人格特质:分类与测量》,被公认为第一部特质人格理论的著作。基于对弗洛伊德的不满,1937年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一种概括化和聚焦的神经生理系统,是人格构造单位,具有激发和引导适应性和表现性行为,可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其中,个人特质包括首要、中心和次要等特质类型。奥尔波特指出,特质之间是相对独立而又彼此重叠的,一系列的特质相互交织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格[6]。他重视人在多变的环境中如何形成个人独特的、适应环境的多种变化的多种人格特质,认为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的顺应环境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奥尔波特指出,作为一种“动力组织”,健康人格具有自我扩展的能力,密切的人际交往能力,情绪上有完全感和自我认可,现实主义的知觉,具有多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自我客观化和统一的人生哲学的特点。多年来,奥尔波特特质人格理论被广泛应用在心理测量中。但通过人格特质预测个体未来,其解释力还有待深入探索。

2.3.2卡特尔的特质人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把特质分为表面和根源特质。前者是从外部行为直接观察到的特质,后者可分为体质和环境特质,指那些内隐的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可影响多种表面特质。他把人格划分为共同与独有,表面与潜源,体质性与环境养成性,能力、气质和动力,团体五类不同的特质。卡特尔认为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量的差异上,并可对人格进行量化分析。为了对人格进行描述、揭示和测量,他根据特质理论,借用数理统计方法,运用因素分析技术,于1949年设计编制了特质人格测量工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Cattell s16Personality Fac-tors Questionnair,16PF)。其主要功能是对个体的人格特质因素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并通

25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7月

过科学方法进一步了解其各项心理素质指标。他认为任何个体的人格都可以根据其在这16种特质中的占比多少来加以描述。16PF在世界各国工业组织、临床、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各行各业的人格测评中得到了普遍承认和广泛应用,并在中国也有了修订本和比较常模;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16PF用于预测应试者的工作稳定性、工作效率和压力承受能力等,在选拔人才、安置员工以及培训员工方面获得个体的人格特征,为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11]。

2.3.3“大五”特质人格理论

在特质人格的探索过程中,心理学家菲斯克将人格因素分为5个方面。1961年学者图普斯(Tupes)和克罗斯特尔(Christal)用词汇学方法对8个不同群体的人格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智慧或文化5个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因素[12]。之后许多学者(Norman,Borgatta,Goldberg,Mount,Timothy,Thoresen和Barrick等)的人格研究形成了“大五”因素模型(Big Five-Factor Model)。随后,学者们的认识逐步达成共识,认为这5个人格特质是:外倾性(社交性)、宜人性(利他性)、情绪性(适应性)、开放性、尽责性(道德感),即所谓的“大五”人格特质(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1989年学者麦克雷和可斯塔(McCrae&Costa)编制了“大五”人格因素测量量表,之后在世界很多国家获得验证,我国一些学者也参与了相关研究,至今被广泛应用于职业心理、管理心理、工业心理等研究领域,显示其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和全球化应用的趋势。特别是“大五”的人格维度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相关性,可用于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表现,对人员选拔具有重要参考性。不足之处在于,理论假设不够充分明确,虽然也体现了人格的静态性,但仅得自于5个因素分析的外部观察,不足以充分理解人格和构建人格模型;同时也未能涉及人格最具魅力的动态性。

2.4生物学人格理论

长期以来,学者们注意到人格特质来源于个体的生物基础,如父母通过基因把生物性特征遗传给孩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巴甫洛夫等都赞同人格特质是神经生物倾向的产物。在生物学流派的人格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

艾森克运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人格结构层理论,创立了生物学流派的人格理论。他通过人的特质因素分析,发现决定人格的内外倾性、神经质和心理变态倾向3个基本因素。他认为个体在这3个基本因素上的不同倾向和表现的不同程度,构成了他们各异而独特的人格特征。他指出,外倾和内倾可按行为区分,也可按人的生理构成来区分。外倾和内倾的人在无外界刺激,处于休息状态下的大脑皮质唤醒水平不同。但外倾的人皮质唤醒水平比内倾的人低。典型的内向者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独处;而外向者喜欢嘈杂的社交聚会。艾森克把自主神经系统看做是神经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他认为内倾者:“我不愿意与他人来往”,神经质者:“我害怕与他人来往”,心理变态者:“我恨其他人”[13]。基于人格理论研究,1975年艾森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量表》(EPQ),包括内外倾E、情感稳定N、心理变态P 和测谎L等4个基本的分量表。EPQ现已被很多国家翻译或修订,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医疗、教育、司法、人才测评与选拔等领域。中国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由陈仲庚等人于1981年引进和修订。艾森克人格理论强调,遗传及生物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格特质类型,这一观点虽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也引来许多学者的质疑,原因在于它很难加以直接验证和解释。

2.5行为主义人格理论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等。

2.5.1以华生为代表的早期行为主义人格理论

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为代表的早期行为主义者,反对构造学派的观点,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行为主义。华生认为,应摒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直接去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他指出,行为的基本成分是反应,反应可以分为习得的反应和非习得的反应。华生把引发有机体反应的外部变化和内部的变化称为刺激,而刺激属于物理或化学的变化。华生认为,环境变化是行为差别的主要原因,而不是

35

第4期宋剑祥,何亚芸:国外人格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述评

内在素质的不同。由于环境会有改变,即决定行为的外部客观因素在不断变化,因而人格在一生中会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改变。华生强调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即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于是便形成了公式:S-R(刺激-反应)。华生认为,人格是由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自然也可以由改变环境来改变人格。为此,他重视早期行为习惯对个体的人格影响,强调个体人格的发展过程,人格结构的复杂性和人格由环境引起的调节性。

2.5.2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人格理论

以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他认为,行为分为2类:一是应答性行为或学习,这是经典行为主义和条件反射中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行为。应答是由一种确定的刺激所激发的行为,它可以是无条件反射,也可以是条件反射。二是操作性行为或学习,它不是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行为,而只是由有机体内不时地发出来的行为。斯金纳指出,操作性行为作用于环境,以便能按照某种形式来改变环境。他认为,人格是个体可塑性极强的外显行为方式或方式的组合,是一种系统化的行为模式,并受一系列的操作性行为与强化之间的相倚控制。斯金纳通过其强化理论即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来说明人格的形成,尤其是人格形成和改变的操作原则,从而达到预测和控制人格发展的目的。他强调,人通过操作性行为作用于环境,而环境又选择某些行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经历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点。人格不断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的不断地改变。斯金纳行为主义人格理论关注能够改变个体行为的环境因素,对消除唯心主义的主观性和改善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并将强化理论推广应用;不足之处是过多关注可以观察到的外部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仅看成受环境驱动的产物。

2.5.3行为主义的互动人格理论

作为对特质心理学的一种矫正,米谢尔提出了互动的观点,认为行为是人格特质与情境的联合功能,情境对行为具强有力的控制,在预测行为时重点应放在可观察的特定刺激条件,而不是内在的特质上。人格是个体与他们自身或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前后一致的方式。个体是情境的主动建构者,情境则是社会性的个体与客观环境互动的结果[14]。随后,恩德勒等人提出互动人格的4个特征:现实的行为、有目的的个体、认知和动机因素是个体行为的决定因素,情境是个体心理意义重要的决定因素[15]。班杜拉(A. Bandura,1986)在吸收了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互动人格理论,强调个体因素、环境刺激、认知行为三因素。他把这3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称之为“相互决定。”他指出,人的行为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

2.6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批学者掀起了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形成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强调人的成长过程和责任。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罗杰斯和罗洛·梅等。

2.6.1马斯洛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第一思潮)和华生的行为主义(第二思潮)突破和扬弃,形成了心理学的“第三势力”,被誉为“人本心理学之父”。其人格理论中主要包括自我实现、高峰体验和需要层次。首先,自我实现是个体在成长中其身心各方面的潜力获得充分发展的历程与结果,这是马斯洛人格理论的中心。马斯洛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从而达到人性的最高境界。自我实现是一种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人格学说,构成西方行为科学的基础理论。他关注人格特点对自我实现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并概括了相关的人格标准和心理特征。其次,高峰体验是在人生追求自我实现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接近顶峰而又超越时空的自我的心灵满足感与完美感。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本身就是奖赏,是一种“高峰体验”和极度欢乐状态,一种不可思议的或海潮汹涌般的情感,或与自然合一的欢乐感[16]。其三,需要层次是马斯洛动机理论的核心。他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组成。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概括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需要层次。需要的满足是由低层向高层不断发展的。

45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7月

低级的需要得到了基本满足,高一级的需要才会出现。当所有的需要层次相继满足以后,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总之,马斯洛人格理论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心理学范畴,波及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领域。不足之处是脱离了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片面强调个人为中心的自我实现,忽视个人对社会的服务和贡献。

2.6.2罗杰斯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以“性本善”为出发点和目标,把人的发展看成是充分发挥机能的过程,认为人们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他称其是“个人奋力实现与保护自己的自我结构”[17]。罗杰斯坚持“以人为中心”,相信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强调人的主观经验和自我实现潜能,认为人生可以自己把握。在他看来,人格是由自我组成的。人格动力是源于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人都有正向关怀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爱、接纳、温暖、肯定和尊重的强烈需要。在自我实现目标的驱动下,人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个体能得到正向的他人关怀,才能发展出正向的自我关怀,形成独立和成熟的人格。在罗杰斯看来,好的人生,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达到自我实现的人比其他任何时候更聪明、敏锐、机智和强健,是富有创造性的人。罗杰斯对人性的乐观态度对于推动正常人的心理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其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于实践,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然而,罗杰斯的人格理论忽视了与社会他人互动的意义和存在价值,将情绪体验视为自我选择的重要标准,忽视了人的理性和目的性[18]。

2.6.3罗洛·梅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以存在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现象学为方法论,构建了自己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他坚持自由意志,反对决定论,认为在现实中个人根据自己的条件做自由选择,个人的潜力才会获得充分发展。他强调自由选择是个体自我实现的先决条件,这与人本主义人格理论领导人马斯洛和罗杰斯的思想观点是一致的。因此,罗洛·梅是介于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的桥梁人物。他指出,每个人生而具有长成一个人的先天潜能,每个人都会努力地将其天赋潜能充分表露出来,以期臻于自我实现。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靠自然条件,而是靠自己的选择。他认为,人同时存在于周围环境、人际世界和自我内在3种世界之中。自由是人性的重要本质。然而,当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自由选择时,选择的后果往往非但未必使人心安,反而使人感到焦虑。因此,罗洛·梅将因自由选择带来的焦虑分为:健康的焦虑和神经质焦虑2种,认为“人格是与社会整合且具有宗教紧张的自由、独特的个体生活过程的现实化”[19]。罗洛·梅强调,人的行为是自身选择的过程,人格的中心是自我,注重人格中心性、自我肯定、参与、觉知和自我意识的整体性,反对马斯洛和罗杰斯的“性本善”观点,认为人性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2.7社会学习人格理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心理学家开始对传统的行为主义提出质疑:人类所有的学习行为难道都是经典或操作条件反射的结果吗?思维、态度这样的“内部”过程为什么不能成为研究的对象?学者们对传统的行为主义进行反思,开始注重学习行为的内部心理与外部机制研究,由此出现的理论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基于社会学习的人格理论代表主要有朱利安·洛特和班杜拉等。

朱利安·洛特认为,人类行为产生的原因远比实验室的小白鼠更为复杂。他用行为潜能、期望和强化价值来描述人类的人格。行为潜能是在特定的情况中做出某种反应的可能性。如果某人决定了采取某种行为,就意味着该行为的行为潜能比其他反应的潜能大。洛特认为,期望和强化值决定行为潜能的大小,如学生决心认真努力准备竞赛之前,他会考虑努力学习能使竞赛成绩提高多少,洛特把这样的估计叫期望。生活中一些人总是执着于工作,认为工作比家庭更重要,按照洛特的模型,他们赋予了工作成就很高的强化价值。当人们决定采取某种行为时,人们会计算这个行为所造成的强化刺激带来的后果和强化的价值。

班杜拉(1986)在传统的行为主义中加入认知成分,从而扩充了对人格的理解。他抛弃了人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的观点,认为内部状态、环境和行为三者是相互作用的,个体会调整自己

55

第4期宋剑祥,何亚芸:国外人格理论研究的主要流派述评

的行为。观察和模仿是人类的主要学习方式。个体在社会学习中,模仿他喜欢的人物,模仿后自己的表现如果受到社会赞许而获得满足,就会产生社会增强作用。他认为,个体的任何人格特质,都是在生活的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并向别人模仿学习而形成的。

2.8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

认知流派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不同造成的,这一人格研究取向代表了当前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当代西方最受欢迎的人格理论之一。该人格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威特金和凯利等。

2.8.1威特金的认知人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在研究知觉时发现,人们从整体中区分部分的能力各有差异。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意味着个体不依靠外界线索,而是根据自身的内在标准和线索认知事物,而场依存性则恰恰相反。他认为场独立性、场依存性并不只是简单地反映个体的认知方式,还反映了个体的人格特点。场依存性的人比较容易受当时环境的影响,很难离析出知觉单元;场独立性的人比较少受情境的影响,比较易于离析出知觉单元。威特金指出,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的人,是按照2种对立的信息加工方式工作的,前者倾向于以客观事物作为信息加工的外在参照依据;后者倾向于更多地利用主体感觉为内在参照。从认知方式中可看到,威特金将传统意义上一直分离的两大领域———人格与认知,整合到其理论框架中,一改以往对个体心理学的孤立的、单向的研究,开创了人格与认知研究的先河,其理论贡献是不言而喻的[20]。

2.8.2凯利的认知人格理论

凯利是认知流派人格理论的开拓者,他开创性地提出了个人建构论,强调本能促使人们去认识世界。凯利对人格的探讨开始于他对人性的假设,认为人们不断提出并检验自己对世界的假设,继而得出世界是什么的新观点。凯利指出,行为的差异主要源自人们建构世界的方式的不同。他把人们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认知结构称为个人建构,没有任何2个人会有完全相同的个人建构,也没有任何2个人会以完全相同的态度来组织其建构。个体建构是两极的,如友善与冷漠,聪明与愚蠢等,人们在建构中把有关的事物以“不是……就是……”的形式加以区分。在凯利看来,个体的人格就是他或她的建构系统。个体之间的不同之处表现在他们所使用的建构在类别、数目上不同,建构系统的复杂程度也各有差异。凯利认为,心理治疗就是帮助人们重新调整建构系统,建立适用的建构系统。因此,从认知角度对心理治疗进行探讨越来越普遍。凯利的人格认知理论对心理学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这不仅因为认知的人格观是基于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还由于认知理论形成了新的思想和观点,引发了许多新的研究,为当今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趋势。凯利认知人格理论的不足之处是一些概念模糊不清,只注重认知,而忽视了诸如情感和动机等重要心理现象的研究。

3结语

人格是一个内涵意义十分丰富并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国外在人格理论研究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学派,并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创立以来,先后出现了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特质人格理论、生物学人格理论、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社会学习人格理论和认知人格理论等众多的人格理论流派。每一人格理论流派分别立足于某一领域进行研究,出发点和角度不同,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也各有不同。探询这些不同的人格理论流派,对于拓展我国的人格理论研究与应用,增进中外文化的沟通与理解,更好地解释人类的行为差异,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晔.西方人格理论发展评析[J].沧桑.2005(4):91-92.[2]黄学规.人格的巨大能量[J].教育艺术,1998(6):8-9.[3]何东亮.人格理论的两个核心范畴[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64-67.

[4]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5]廉串德.心理测量实践教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赵红英,黄鹤龄.人格理论研究综述[J].天水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43(3):63-65.

[7]张书义.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述评[J].天中学刊,1998,13(4):82-86.

(下转第88页)

己对于世界的看法和态度,也可站在安雅的立场,对C先生所书写的政论提出不同看法,甚至是批评。《凶年纪事》中的对位结构“不迫使各部分之间形成紧张的交流碰撞,但又不排斥其间对话的可能,在对位基础上既可以形成思想对话,又可以形成非对话关系,传统意义上独白与复调的二元对立得到消解,复调也因此具有了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例如《随札》第一篇《一个梦》与《危言》的末篇《身后之事》相衔接,讲述C 先生梦到自己在弥留之际有一位年轻女子相伴。而第六篇的《政治的喧嚣与骚动》与《危言》中的第五篇《论恐怖主义》相呼应、第二十三篇《巴赫》与第二十七篇《论音乐》大致对应,第二十四篇《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与第三十篇《论小说的说服力》相似。《随札》中的隐喻运用对位的技巧大大强化了《危言》的论说。

4结语

《凶年纪事》在形式上和人物话语上都直接体现了巴赫金的“复调”之义,多个独立意识的碰撞和争鸣,并通过主人公吸收他人的意识,在头脑中形成多个思想形象的平等对话。《凶年纪事》借助现代的创作元素,后现代的表达形式,让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声音彼此相互对话交流,人物间的杂语共鸣和小说内部蕴藏的独特音乐结构将小说的空间维度无限扩展,从多重视角进入到后现代的“杂语”时代,以其独特叙述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复调的多声部的世界,增强了小说的厚重感和艺术感。可以说,库切作为现代派自由间接引语的大师,在创作的总体精神气质上兼具现代和后现代文学特征。

参考文献:

[1]凌建侯.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米哈伊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刘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3]王敬慧.永远的流散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库切.凶年纪事[M].文敏,译.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

[5]高文慧.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库切[M].北京: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2008.

[6]许志强.老年C先生与“小故事”写作———读库切新作《凶年纪事》[J].中国图书评论,2011(3):

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櫗

4-9.

(上接第56页)

[8]孙贵林,段黎.新弗洛伊德学派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改造[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2):37

-39.

[9]罗继才.现代人的人格发展趋势———弗洛姆的人格发展理论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5):93

-98.

[10]张明佐,顾忠.试论弗洛姆人格理论和中学生独立人格塑造[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1(7):18-20.[11]韩茹宇.中医药类硕士研究生新生人格特征分析[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12]蔡圣刚.如何提升人员选拔、安置与培训的质量———卡特尔16PF人格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10(24):125-128.

[13]TUPES E C,T CHRISTAL R E.Recurrent Personality Factors Based on Trait Ratings[Z].USAF ASDTech,

Rep.,1961:61-67.

[14]海慧.艾森克的人格理论[J],外国心理学,1982(3):

8-10.

[15]杨慧芳.人格理论三种研究取向述评[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0(5):122-125.

[16]FORGAS J P,HECK V G L.The Psychology of Situa-tions.In:Gian-Vittorrian Caprara,Guus L.Van Heck

(eds).Modern Personality Psychology[M].New

York:Wheatssheaf,1992:7-8.

[17]智银利.马斯洛人格理论述评[J].晋中师专学报1998,29(2):50-55.

[18]徐云.斯金纳与罗杰斯人格理论之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2003,25(2):1-4.

[19]李杉家.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格理论述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4):77-78.

[20]闫黎杰.罗洛·梅存在分析人格理论述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28(3):98-100.

[21]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农村居民的自我分化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关系

农村居民的自我分化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关系 中文摘要目的了解农村居民的自我分化与健康促进生活方 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10个县20个村共847名农村居民,使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论河北省农村居民的自我分化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没有关系 关键词:农村居民;自我分化;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英文摘要 卫生部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城乡居民主要死因,且居民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1]。其中,与不良生活方式等有关的疾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具有资源消耗较少,效果显著的特点,因此人们对疾病的关注点应从被动地治疗和干预转向主动培养健康促进生活方式[2-3]。PS:促进健康行为(health promoted behavior):指个体或群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益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一组行为。自我分化是Bowen在其家庭系统理论中提出来的核心概念。指个体出生后,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逐渐从最原始的本我(id)种分化出自我(ego),在行为上也逐渐由本能冲动变为接受现实规范的约束,即个体能够将理智与情感区分开来的能力。故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10县,每县抽取1镇,每镇抽取2村,共20村,每村抽取50名,共1000名成

年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为分析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与自我分化水平高低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根据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等、较低),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10县,每县抽取1镇,每镇抽取2村,共20村,每村抽取50名,共1000名年龄20~80岁意识清醒,能配合调查工作的成年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03份,回收率为90.30%,其中有效问卷847份,有效率为93.80%。 1.2 方法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进行入户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填写完毕后由调查员当场核对回收。调查工具包括: (1)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2)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 promoting lifestyle scale):主要测量人们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水平。共48个条目,包括自我实现、人际支持、适当营养、压力处理、健康责任、和运动休闲6个维度。采用Likert 4级计分法,由个人自评其行为执行频率,从来没有计0分、偶而如此计1分、时常如此计2分、都是如此计3分,总分0~144分。本研究中,总分≤47分认为较低水平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48~95分为中等水平,≥96分为较高水平。由于每个维度所含条目个数不同,为便于比较,将各维度得分换算成标准化得分,标准化得分=(各维度得分均值/满分值)×100。分数愈高表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愈好,对健康愈有利。该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总量表的Cronbach’sα为0.94。(3)自我分化定量表[8](DSI): 1.3 统计分析采用Excel2007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一般情况用频数和频率描述,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自

心理学激励理论综述

心理学激励理论综述 [摘要]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有效的激励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组织和员工的共赢。本文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将心理学激励理论分为内容型和过程型两类,并对各类中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的内容及其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心理学;激励理论;综述 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服务。自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许多心理学方面的激励理论。 这些激励理论大致可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两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注重的是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的研究,包括需求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等;过程型激励理论关注的是动机的产生以及从动机产生到采取具体行为的心理过程,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目标管理理论、归因理论等。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Content-Based Incentive Theory) (一)需求层次理论(Need Hierarchy Theory)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在其1943年出版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如下图所示:

ma斯洛看来,这五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向高,但这种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一个层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这五种需求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同一时期,可以同时存在几种需求,但是总有一种需要居于主导地位;需求满足了就不再是一股激励。 根据需求层次理论,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当:通过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等措施来满足员工的生理需求;在企业中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给员工足够的安全感;建立接纳、温馨、友善的人际关系,以满足员工的社交需求;当自尊需求成为员工的主导性需求时,要注意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保证他们能胜任工作,并及时表扬有成就的员工;注重民主管理,倾听员工意见,给技术精、水平高、能力强的人安排重要的工作,使其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 (二)ERG理论 “ERG”理论是生存-相互关系-成长需要理论的简称,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的一种新的需要理论。奥尔德弗认为,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的生理,安全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的爱的需要和尊重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该理论认为,各个层次的需要受到的满足越少,则人们对这种需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_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1.引言 当今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由“学校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各种社会交往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影响他们的社交活动,也影响着其社会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1]。 Reynolds在研究中指出:心理咨询中的大学生心理问题80%以上与人际关系有关,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困扰是其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最重要的起因,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己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2]。 从我国现有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类的研究文献当中,关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研究当中大多表明当今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令人堪忧。彭纯子2000-2001年间在湖南省高校的调查表明,约有16.26%的大学生体会到比较严重的社交焦虑[3]。王晓刚、张甜等在2005年对重庆地区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后也发现他们的社交焦虑的水平略高于正常水平[4]。由此可见,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社交焦虑都是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作为高校和谐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其重要性不容轻视。 但就作者的文献检索来说,发现国内外对社交焦虑和自我监控、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研究几乎为零。以前的研究发现,自我监控会影响到一个的自我表露状况,同时自我监控作为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而社交焦虑则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据此,笔者尝试将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为将来做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高其心理素质提供理论依据及现实的指导。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曲阜师范大学的1-2年级大学生,采用分层整体取样的方法抽取710名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 陈振帮 摘要:本文意在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监控、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以图能够对当今我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提出一个新的指导途径。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在地区变量上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其它的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同时社交焦虑和自我监控、自我表露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同时他们之间的回归效应也比较明显;自我表露起到部分中介的效应。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监控自我表露 作者简介:陈振帮,河北省衡水市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 148

肝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综述)

肝癌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肝癌是世界第5大常见癌症,以其高致死率成为名副其实的健康杀手。而肝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机制仍未明确【1】。而近年来随着肿瘤干细胞概念的提出,同样在肝癌组织中发现了一群能显著影响肝癌发生、发展,并影响肿瘤复发、转移及耐药性的一类细胞,即肝癌干细胞(LCSCs)。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概念的提出,为肝癌的认识及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2】。本文即肝癌干细胞做一综述。 【关键词】干细胞肝癌LCSC 肿瘤干细胞的概念: 在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表现出较正常细胞不同的多种形态学及功能学上的差异,传统上多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肿瘤细胞内正常基因的过表达【3】或异常突变【4】所致。同时细胞生长赖以维持的微环境亦可影响正常细胞的向恶性细胞演变【5】。近年来多向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多样性及异质性是一类具有类似于正常干细胞的自我修复,多向分化及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群分化演变的结果,这类细胞群即被称之为肿瘤干细胞(CSCs)。【6-7】肿瘤干细胞是影响肿瘤转移、耐药性及复发的重要因素,因此,基于肿瘤干细胞的诊治将是肿瘤(包括肝癌)诊治的关键。 CSCs最初是从白血病中分离得到的,随后,在多种实体肿瘤组织,包括胃癌、前列腺癌、胰头癌等中先后发现了类似的细胞群。但现阶段关于CSCs的具体来源仍不甚明确,现有的说法认为,其来源:一是干/祖细胞周围细胞微环境的变化和细胞本身基因异常表达所致干细胞的肿瘤化;二是干细胞增殖产生的前体细胞发生突变,丧失成熟能力,仅保留高度增殖能力所致。

而关于肝癌干细胞(LCSCs)的来源亦可分为: 一、慢性肝病(Chronic Liver Disease,CLD)介导下,反复的慢性炎症刺激及肝细胞再生过程中,正常肝干/祖细胞的基因表达及遗传调控的异常而产生。【8】 二、肝细胞所处微环境的改变,正常肝脏细胞的脱分化所致【9】。Barone 等人经过实验发现,正常成熟肝脏细胞或胆管上皮细胞在特殊条件下以可发展成为具有无限制恶性增殖分化的细胞群。【10】 LCSCs关系到肝癌起病、进展及治疗的预后。其概念的提出为对肝癌的认识和诊疗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如何有效分离出LCSCs,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肝癌的靶向治疗将是临床上对于肝癌诊疗的重点。现有的常用分选方法有:1)基于LCSCs细胞表面标志物(cell surface marker)的分选法; 关于LCSCs的细胞表面标志物: 1.EpCAM:EpCAM (Epithelial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亦称为CD326、17-A、ESA、EGP4,是一种由GA-733-2基因编码的分子量为40kDa的跨膜糖蛋白。EpCAM 在早期肝脏发育中就有表达,广泛存在于肝脏干细胞及肝母细胞中,而正常成熟肝细胞上无表达【11】,它的活化和高表达预示了肿瘤的活性、侵袭能力和恶性程度。Bae【12】等检测到EpCAM在结节性肝恶性肿瘤中存在高表达。而沉默EpCAM基因后,肝癌的肿瘤等级、APF水平等显著下降。 2.CD13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33)又名AC133,同样也是一种细胞跨膜糖蛋白,表达于多种干/祖细胞表面,在肝脏肿瘤组织中,CD133(+)细胞相对于CD133(-)的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与致瘤性【13】。Yin【14】等人以1000个CD133(+)细胞注入小鼠皮下导致成瘤。而CD133(-)细胞不具备致瘤性。

工作沉浸述评及展望

2012年第21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2No.21 收稿日期:2012-06-04,修回日期:2012-10-10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2.21.034 工作沉浸研究述评及展望 祝丽怜1,陈志霞 2 (1.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2.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工作沉浸是指个体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短时间的高峰体验,主要由专注、工作享受、内在工作动机三个核心要素所构成。目前使用较多的相关测量工具主要是Bakker 工作沉浸量表。工作沉浸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工作特征、工作资源及相关工作态度等方面,其结果变量主要涉及工作绩效、离职倾向和积极情绪等因素。未来研究主要应在工作沉浸构成要素及其内在机制、测量工具的本土化、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开展更多工作。 关键词:工作沉浸;内在工作动机;工作资源;工作绩效中图分类号:F272.92;F27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2)21-0151-04 Review and Prospect of Work -related Flow ZHU Lilian ,CHEN Zhixia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China ) Abstract :Work -related flow is a short -term peak experience at work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absorption ,work enjoy-ment and intrinsic work motivation.Th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mainly used is the Work -related Flow Inventory (WOLF )which is generated by Bakker.The affecting factors include 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 resources and related working attitude.Its consequence variables involve job performance and so on.An avenue for future research on flow is to examin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ree elements.Second ,it will be relevant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 -re-lated flow and work engagement.Third ,the culture adoption of measurement methods is relavant.Fourth ,the diversity of research methods should be used.Finally ,the intern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research is still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concerned with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and related mechanism research.Key words :work -related flow ;intrinsic work motivation ;job resource ;job performance 1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 通 过对科学家、作曲家、作家以及运动员的研究发现,当从事一种可控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且需要一定的技能、受内在动机驱使时,人们会产生一种独特的狂喜状态,感受到一种“流动”的存在和幸福生活的美好体验,这种状态就是“沉浸(flow ,又译作心 流、富乐、沉醉感等)”[1] 。沉浸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国外学者针对日常生活、工作、休闲、运动、学习、人际交往、艺术创作和网络虚拟空间 等诸多领域的沉浸体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2-5] 。Csikszentmihalyi 和LeFevre 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沉浸或畅快体验都来自工作而不是自由休闲活动,人们在有责任的活动中往往比在无责任的活动中会更多 地体验到沉浸感[4] 。Schallberger 和Pfister 也认为,沉浸主要由高积极性活动体验构成,这种体验更多 发生在工作中而不是休闲活动中[6] 。Rheinberg 等的研究也发现,工作中沉浸体验分数较高,而休闲时 间中快乐/满意的分数比较高[7] 。 2工作沉浸的内涵结构及测量 2.1 工作沉浸的内涵和结构 根据Csikszentmihalyi 的定义,沉浸也称为乐观体验(optimal experience ),是指个体专注于活动时,由内在快乐所引发的被活动深深吸引的状态,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完全投入到所参与活动或任务中的、 自我享受的特殊状态[8] 。该心理状态具有以下九个 特征[9] :①挑战和技能平衡;②行动-意识融合;③目标清晰;④反馈明确;⑤高度专注;⑥控制感;⑦自我意识消失;⑧时间转换;⑨自带目的性。一般来说,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当人们意识到情境的挑战性恰好与自身能力之间达到平衡状态时,沉浸体验都可能出现。Jackson 和Marsh 把该理论引入到运动心理学领域,并将其界定为一种最佳乐观体验,即运动员全身心投入到一项任务中并创造出 发挥最佳运动水平的意识状态[10] 。 2005年Bakker 正式把沉浸的概念引入组织行为

对自我表露的部分研究

对自我表露的部分研究 当人们把有关自己的秘密信息展示给另一个人时,他们就在进行自我表露。表露者要考虑信息的隐秘程度。另外,把谁作为表露对象也要经过慎重选择。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者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体体验到成长和快乐的重要环节。例如,罗杰斯提出,在一个值得信任的关系背景中把自己公开地表露给另一个人,是逐渐理解自我的重要一步。 然而,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间的因果关系是双向的。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自由地向别人表露自己的信息,是因为他本身是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得益于对朋友、爱人的自我表露。 当然,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很难做到的。我们通常会尽力避免让别人发现我们身上的许多不被人喜欢的人格特点或者坏习惯。我们害怕自己陷入难堪境地或失去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的尊重。但是罗杰斯认为,所有这些欺瞒的结果是,我们更担心,更害怕别人发现真正的自己。更为重要的一点,人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逐渐地真正认识自己。通过把感情转变为文字,我们会更加认识这些情感,仅仅在头脑中思索这些情感是达不到这种认识的。如果我们没有关注到自我的所有方面,我们就无法成长并成为充分自我实现的人。 自我表露在心理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当来访者能够毫不隐瞒地投入与咨询师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时,来访者会受益更多。来访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就会更接近真实的自己。 当前,许多不同取向的咨询师都认同自我表露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治疗关系不是单向的。罗杰斯认为,治疗师恰当的自我表露对治疗是很有益的。这种表露可以营造信任的气氛,从而鼓励来访者更多地自我表露。许多研究者发现治疗师的自我表露与来访者的进步呈正相关。但是,有的心理学者担心治疗师谈论自己的私人信息会对治疗进程有负面影响。治疗师自我表露到什么程度才适宜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1、表露的相互性 根据这一社交规则,人们在初次结识时的交谈中,所表露信息的隐秘程度大致在同一水平。只有你逐渐地把隐秘信息告诉我,我才会把我的告诉你。一些研究表明,那些年仅8岁的儿童似乎已理解并遵循着表露的相互性原则,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述(终审稿)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 述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述 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遥遥领先,我国才刚刚起步。尽快形成结合中国企业实际的我们自己的激励理论和已此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是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当务之急。 一、前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经济也越来越成熟,而中国由于开放时间较晚,管理理论和经验落后,相对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如何从激励理论研究上找到突破口,尽快达到发达国家的实力是我们应当仔细思考的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学术界长期以来对激励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着名的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一个层级系统。马斯洛的发现因符合一般的观察结果,因而在企业界与学术界都颇为知名,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许多管理者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不同划分提出了不同的激励措施,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马斯洛的观点不免带有机械论的偏颇:他认为需要层系只有单一的逐级上行的机制。同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因为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作支撑,信度不高。 耶鲁大学的阿德弗教授针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缺乏实证研究的不足,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修改为ERG理论,他认为有三种核心的需要: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生存需要涉及到满足人基本的物质生存的需要,包括马斯洛称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这两项;第二种需要就是相互关系,即维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类需要和马斯洛的社交需要和自尊需要的外在部分相对应,这是人在社会中立足的重要需要。第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即个人发展的内部需要,包括马斯洛尊重需要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些特征。阿德弗继承了马斯洛的层系与逐级上行的概念,但却做了两点重要的修正:一是将马斯洛的满足则上行的运动规律,补充以一条新的挫折下行机制,即当最高层的成长需要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下层的情谊需要会在新的水平上重新显现而成为主宰,同样规律也存在于情谊需要及其下层的生存需要之间。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不同,ERG理论证实了人的多种需要不是阶梯式的关系,它可以同时存在,如果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愿望会更强烈。大量的研究表明,ERG理论更符合实际,是关于需要层次的一种更为有效的观点。 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把与工作有关的需要分为成就、情谊与权力三类,前两者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与社交需要,后者则指想要影响与控制别人的需要。麦克利兰研究指出,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并且提出了系列的激发员工成就需要的方法。同时,他还指出,情谊和权力需要与管理者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 赫兹柏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一部分因素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成为保健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另一部分因素和工作内容紧紧连在一起称为激励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原生家庭对大学生个体心理问题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大学生个体心理问题的影响---从家庭系统理论 出发 摘要 原生家庭是大学生个体最初成长和学习的环境, 也与个体的情 感表达、行为模式、依恋风格以及亲密关系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家庭系统理论与以往心理治疗领域里只关注个体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它认为个体的问题是其原生家庭每个成员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 张把个体的问题放在整个家庭的背景下看待, 原生家庭也因此成为 了治疗者了解患者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显示, 个体心理和行为障碍是家庭治疗领域中所受关注最多、研究较为广泛的一个方面, 从家庭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 在原生家庭中, 每个家庭成员的自我分化水平、慢性焦虑情绪以及成员间的关系模式等因素都会对个体的身心发展乃至今后的亲密关系造成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系统理论;原生家庭;攻击性行为;抑郁症;强迫

每个人刚出生时都犹如一张白纸, 经过身处各种环境的影响, 逐渐过渡到 一个“社会的人”。而家庭正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初接触并生长的环境, 一个人性格的塑造、自我意识的培养、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以及他与他人交往时的情感、态度表现等都与其原生家庭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通常意义上, 我们把一个人从小出生长大的那个家庭称为原生家庭[1]。根据现有的研究表明, 原生家庭不论是对个体的人格发展还是心理健康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 在原生家庭环境中, 父母各自的人格特点、父母之间的互动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都会作为成长的重要动因给个体的身心发展留下烙印, 甚至影响人的一生。[2] 一、家庭系统理论概述 20世纪40年代末,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为了防止治疗者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受到移情的干扰, 治疗者必须避免和患者的家庭成员接触。但是,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Murray Bowen在一些治疗过程中与患者家属接触后发现, 患者和他的家属尤其是父母之间, 很容易造成情绪的相互影响。在研究了许多病例后他认为, 家庭就像是一个基本的情绪单位, 家庭成员活动时, 他们的情绪是相互作用的,因此他们所表现出的情绪以及产生的心理问题也都和家庭成员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3]。因此, Murray Bowen提出了家庭系统理论, 之后, 他的助手Michael E.Kerr完善了该理论。[4] 与之前的其他方法不同,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社会系统 作用的结果, 而家庭又是社会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系统, 个体的发展与所 处的家庭息息相关。家庭系统理论是将家庭作为一个基本的单位, 看成一个系统, 每个家庭成员都是组成这个系统的一部分, 它不再以一种孤立的视角看待个体 发展, 而是强调在家庭这个系统当中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情绪等的互相作用以及对彼此造成的影响。 二、原生家庭与大学生个体心理问题 (一)原生家庭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上, 关于原生家庭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 方面。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之所以与原生家庭密切相关, 是因为在家庭的三角关系中, 孩子是受教育者、接受者和学习者, 成长过程中, 孩子把父母当成学习的榜样, 并从父母那里习得一些个体经验与感受, 逐渐内化成自己特有的沟通方式、

武术教学国外研究综述综述

武术教学外文文献综述 1.0武术的英语翻译 在英语中,武术一般有两种翻译:“Martial Art”及“Wushu”,非正式翻译“Kongfu”。从维基百科查询,可以得知在英语中,“Martial Art”的定义与概念大于“Wushu”。后者是前者的分类之一。定义解释如下: “Martial Art”通常是广义的武术,指经过整理传承的搏击训练体系,通常可以防身、参与竞技、身体健康、娱乐甚至帮助人类进行精神及身体素质的发展。亦可以为技击艺术。如摔跤、跆拳道柔道等。在欧洲,武术传统(技击艺术)可以追溯故罗马。当时代表性的运动为拳击、摔跤及古希腊式搏击[1]。 “Wushu”②是狭义的武术,属于技击艺术的一种,指全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全接触式的中国传统技击艺术。也可以非正式的“Kongfu”代替。在中国又被称为国术,竞技性武术分为套路和散打。因此又可以翻译为“Chinese martial Art" [2] 2.0武术在国外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以“Martial Art”为关键字在“Primo Centre 学术资源索引”库搜索,得到35481条记录;以“Wushu”为关键字在“Primo Centre 学术资源索引”库中搜索,得到3697条记录。 查看前30篇,50%左右只有信息记录,显示标题作者等信息,无法展开全文,从文章类型看,20%左右为无关文章,60%以上皆为报道性文章,原刊登在一些文化、时政类报刊中。主要关于武术的分类、历史、传播、功能等。 关于武术在国外的传播与发展情况, Meir Shahar, 在《明代少林武术》一文得序言中提到“二十世纪见证了令人激动地文化交流,特别是随着中国的搏击技术开始在西方受欢迎起来。这种搏击技术以其独特的军事性、治疗性及宗教性目标为特色,少林的威名也通过武术得以广泛流传。”[3]

心理学论文综述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宿舍关系的相关研究论文的综述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的相关研究。 1.1目前国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的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姚利民(2000),陈红梅(2008)[80]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持乐观态度,认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尚属良好。而唐为民(2001),冯宗 侠(2004),朱孔香、吕锋、路宝凤(2003)等人的研究则认为大学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交往障碍。 刘欣(2006),陈青萍(2002),毛小玲等(2005)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宿舍的满意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年级增高宿舍人际关系趋于稳定。马莉萍(200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年级学生的人际关系满意度比二年级高。 许传新(2005)、卢宁的(2005)、牟晓洁等(2009)研究表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要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高亚席(2006)研究表明,独生子女的大 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要好于非独生子女。其中许传新(2005)的研究还表明,自评经 济状况处于中等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最高,其次是自评经济状况处于中上等的大学生,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最低的学生其自评经济状况处于下 等。但是,肖建伟(2005)、许莉娅(2007)、秦红霞段素梅(2009)的研 究则表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来源地、是否独生女、家庭年收入在宿舍 人际关系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除了存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不一致的研究之外,唐红艳的结果表明,相对于男生而言,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更容易表现出具有人际冲突难以调和性、反复性和突发性等特点的问题。岳庆利等(2004)的研究也显示,男生对宿 舍交往的满意度最高;而女生对宿舍交往与学习的满意度最高。杨荣(加05) 的研究表明:在男生宿舍中,不良行为或卫生习惯会影响宿舍人际关系;在女生 宿舍中,“相互间沟通障碍和情绪态度”、“认识差异”等因素会影响宿舍人际关系。许传新(2005)的研究中表明,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频率在一年级时最高,逐年递减,在三年级时降到最低点,而四年级时又有所回升。四个年级的大学生对室友、与室友关系的评价也呈现相应的变化。而毛小玲等(2005)的研究虽然 也表明三年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最差,但其结果却显示二年级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最好。 [601经素(2006)研究显示,男女大学生人际冲突感总体得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在公有资源争夺和作息习惯差异这两个项目上存在显著

激励理论文献综述

激励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激励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职能, 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从激励原理、激励的范畴、激励的制度安排与途径以及企业的激励文化等方面对当前国内激励理论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作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以期有利于对激励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内容型激励过程型激励制度安排激励文化 Abstract: the incentive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modern management, the incentive problem is the cor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decide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enterprise. This paper attempts from the incentive theory, incentive category, incentive system arrangement and ways and corporate incentive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incentive theory research achievements,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in order to further study the issue. Keywords: content-based incentive process incentive system incentive culture 一、激励理论的研究背景 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激励理论的背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激励理论是业绩评价理论的重要依据,它说明了为什么业绩评价能够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以及什么样的业绩评价机制才能够促进业绩的提高。 哈佛大学维廉?詹姆士研究表明:在没有激励措施下,下属一般仅能发挥工作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工作能力可以提升到80%~90%,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到4倍。日本丰田公司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员工提建议,结果仅1983年一年,员工提了165万条建议,平均每人31条,它为公司带来900亿日元利润,相当于当年总利润的18%。 由于激励的效果明显,所以各种组织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有些专家学者就开始了对激励理论的研究之中.探索激励的无穷潜力.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激励理论有了大量的研究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激励理论。一类是以人的心理需求和动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激励理论, 2.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一个层级系统。马斯洛的发现因符合一般的观察结果,因而在企业界与学术界都颇为知名,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许多管理

青少年自我分化的基本内涵及发展历程研究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9, 9(4), 664-670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805066606.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805066606.html,/10.12677/ap.2019.94082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Youth Self-Differentiation Qin An, Ru Wang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Received: Mar. 19th, 2019; accepted: Apr. 1st, 2019; published: Apr. 8th, 2019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youth self-differenti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culture. Method: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45 youth of different ages were interviewed. The data were encod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connotation of youth self-differentiation in Chinese culture included not only the indi-vidual orientation and relationship orientation, but also the social orientation. Self-motivation and self-management were indicators of self-differentiation in adolescents; there were also spe-cial manifestations in the four dimensions common to western youth, such as emotional reactivity, I-position, emotional cutoff and fusion with others, meanwhile Chinese youth also increased the unique manifestation of power equivalence and conflict independence; they developed them-selves in the light of social roles and adapted themselves to society in accommodating differences. Conclusion: Self-differentiation has unique connotation in Chinese culture, development of self-differentiation and cultural factors are closely related. Keywords Self-Differentiation, Youth, Qualitative Research 青少年自我分化的基本内涵及发展历程研究 安芹,王茹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收稿日期:2019年3月19日;录用日期:2019年4月1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8日 摘要 目的:探究我国文化下青少年自我分化的基本内涵及发展历程。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45名青少

自我表露在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及启示 你的自我价值感,决定你是否富有

自我表露在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及启示你的自我价值感,决 定你是否富有 自我表露在心理咨询中的价值及启示孙悦亮王贵林 自弗洛伊德开创心理分析理论一个世纪以来,心理治疗家一直致力于挖掘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许多治疗家和研究者都认为表露是心理治疗的核心,应该鼓励来访者表露他想要隐瞒的私人信息。[1] (P71—91)很多心理治疗技术都定位于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表露,在来访者的各种反应中,表露被认为是成功的心理治疗最可靠的指标之一,因为它有利于治疗者和来访者找到问题的症结。随着心理咨询工作在学校的普遍开展,加强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全面正确了解自我表露及其对心理咨询的有效性,深入探讨表露的适宜性以及如何引发表露等问题显得非常重要。国外相关的研究已很多,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一、自我表露的界定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这个术语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在1958年提出来的。他认为自我表露就是让目标人(将个人信息与其进行交流的人)了解有关自己的信息[2] (P91—98)。后来他又在《透明的自我》一书中将自我表露界定

为,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私密的想法与感觉的过程。Bochner和Kelly的研究已显示自我表露是构成沟通能力不可缺乏的要素[3] (P279—301)。Chen也印证了自我表露能有效地加速一个人在不同文化中适应[4] (P84—91)。近40年来,国外许多心理学家从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人际关系学等领域,对自我表露进行了研究。揭示自我表露不仅关系到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更关系到个体的身心健康状况及其社会适应性。近几年来,国内有学者将自我表露界定为: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表现出 来的过程[5] (P666—668)。这一概念强调了存在交往的双方关系,如日常关系、心理咨询中的咨访关系等;体现了个体表达自身感受和信息的主观意愿;同时强调了表达是真实的。二、心理咨询中的自我表露研究及其价值 1. 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关系朱拉德详细描述了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且假设这两个变量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朱拉德认为表露与临床失调呈负相关,与积极的心理健康(如自我实现)呈正相关,适度的表露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按照朱拉德的观点,自我表露既是健康人格的表现,又是成功的自我调节方法。他认为:“直到我是真实的自我,并按真实的自我行动,真实的自我才处于发展的状态。当人们压抑他们的自我时,自我将停止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