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化学保护知识整理

植物化学保护知识整理

植物化学保护知识整理
植物化学保护知识整理

化保

绪论:

一、农药的发展及现状

1.天然药物时代

约19世纪70年代以前

2.无机合成农药时代

约自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

3.有机合成农药时代

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

(1)前期(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特点:

●农药化合物、化学结构、类型与品种蓬勃发展;

●比无机农药时代单位面积用药量下降了一个数量级;

●对农药品种性能的追求是:活性谱广,杀灭性、持效

性强的品种,高毒、高残留品种所占的比例较大;

●尚未重视农药对生态及环境的影响;

●在管理方面侧重对质量及药效的监督。

(2)当代有机农药时期(60年代末至今)特点

●有机农药向高效、低毒、低残留方向发展;

●重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强化了对农药的管理;

●生物及生物源农药得到极大的重视,发展十分迅速;

●有害生物控制理论在农药的研制与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

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 农药残留(Residue)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降

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2. 有害生物抗药性(Resistance)有害生物具有忍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种群

中发展起来的现象。

3. 有害生物再猖獗(Resurgence )施用农药后,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会在短时期内有所降低,但很快出现比未施药区增大的现象。

化学防治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化学农药在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化学农药在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效果十分明显

1.化学农药的高效性

2.化学农药的速效性

3.化学农药的广谱性

4.使用方便,适应性广

5.经济效益显著(投入产出比=1︰6-10)

(二)日益严重的人口、粮食危机需要化学农药解决燃眉之急

1.人口基数太大,人类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人口数量;

2.农村城市化以及耕地的荒漠化,大幅度减少了全球的耕地面积;

3.采用其它方法以提高粮食产量难以在短时间内见效;

(三)化学农药自身的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越来越吻合

1.部分高毒、高残留农药得到有效控制;

2.近年开发的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将农药用量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3.农药新剂型及新的使用技术,有效的降低了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4.生物农药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共识。

5. 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的农药,已成为农药发展的方向。

(四)现有的防治手段无法完全取代化学防治

第一章

农药的定义: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的分类

(一)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

1. 无机农药

主要由天然矿物原料加工、配制而成的农药。

2. 有机农药

主要由碳氢元素构成的一类农药。

(二)按用途分类

1. 杀虫剂

2. 杀菌剂

3. 除草剂

4. 杀螨剂

5. 杀线虫剂

6. 杀鼠剂

7.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三)按作用方式分类

杀虫剂

1. 触杀剂;

2. 胃毒剂;

3. 熏蒸剂;

4. 内吸剂;

5. 拒食剂;

6. 驱避剂;

7. 引诱剂

杀菌剂

1.保护性剂;2.治疗剂:3.铲除性杀菌剂:

除草剂

1. 是否具有输导性:

(1)输导型除草剂;(2)触杀型除草剂:

2. 是否具有选择性:

(1)选择性除草剂;(2)灭生性两大类:

(四)按作用机制(机理)进行分类

根据农药导致有害生物死亡的生理生化原因分类。

(五)按化学结构分类

利用具有相同或相似化学结构及功能基团的化合物,其生物活性相似的原理进行分类。

(六)综合分类法

生物农药

狭义生物农药:以活体生物为农药有效成分所开发的农药。

生物源天然产物农药:以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农用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开发的农药。

广义生物农药:以活体生物,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产生的具有

农用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为有效成分开发的农药。

毒力:药剂对供试生物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药效:药剂与其它综合因素对供试生物作用的结果。综合因素包括剂型、寄主植物、有害生物的生育期、使用方法、田间环境因素等。 毒力=药剂

药效=药剂+综合因素 一、农药毒力的测定及表达 (一)农药毒力的测定

农药毒力测定的基本条件 1. 标准的供试药剂 2. 标准的供试生物 3. 标准的试验条件 4. 标准的测试方法 (二)农药毒力的表达

使一定比例的供试生物产生某种特定反应所用的药“量” ED50(有效中量)

EC50(有效中浓度) LD50(致死中量) LC50(致死中浓度) 二、农药药效的测定及表达 (一)农药药效的测定

测定用某种药剂的某种剂量处理田间供试生物后,供试生物的数量变化动态。 农药药效测定的基本条件:

1. 试验材料及土壤肥力基本一致

2. 田间病虫草害发生严重

3. 正常的田间管理制度和合适的气候条件

4. 正确的试验设计

杀菌剂的药效表达

(1)以发病率的变化表示药效

100

)数调查总苗(株、叶、秆数

发病苗(株、叶、秆)发病率(%)=?

(2)以病情指数的变化表示药效

100

对照区病情指数区病情指数

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防效(%)=100

最高级值检查总叶数该病级值)

Σ(病级叶数病情指数(%)=????

3. 除草剂的药效表达

(1)以杂草干重或鲜重的变化表示药效

100

重)对照区草量(鲜重或干重或干重)

重)-处理区草量(鲜对照区草量(鲜重或干防效(%)=

?

(2)以选择性指数表示药效

100

)10%的剂量作物生长抑制(或死亡)90%的剂量

杂草生长抑制(或死亡选择性指数=?

三、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

(一)药剂本身对药效的影响 1. 药剂的有效成分: 2. 药剂剂型: 3. 药剂使用浓度

(二)防治对象对药效的影响 1. 生物学特性 2. 种群特性 3. 个体生理状况

(三)环境因素对药效的影响

环境因素通过影响生物体的生理活动而影响药效。 环境因素通过影响药剂的理化性状,进而影响药效。 1. 温度 2. 湿度 3. 雨水 4. 风 5. 土壤 6. 作物长势

一、农药对作物的药害

农药因使用不当,对农作物所造成的伤害称为药害。 (一)影响作物产生药害的主要因素 1. 农药性质:

的最高浓度植物对该种药剂能忍受最低浓度

药剂防治病虫害所需的安全性指数(K )

=

2. 植物:(1)作物种类;(2)植物生育期

(3)植物长势

3. 环境条件:施药时及施药后的气候条件。 (二)作物药害的类型及主要症状 1. 急性药害

施药后短期内即产生的药害 。

症状主要表现为:叶面产生各种斑点、穿孔,灼焦、枯萎、黄化、落叶 2. 慢性药害

施药后经过较长时间或多次施药后才能出现出症状。

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增厚、硬化发脆、容易穿 孔破裂、叶片、果实畸形;植株矮化、根部肥大粗短等等

二、农药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刺激作用

● 大多数农药适当使用后对植物会有刺激生长发育的作用。 ● 但这种刺激生长作用,需要经过严密的比较研究才能确认。 ● 不允许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

毒性: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

毒性的分类:

1. 急性毒性

供试生物摄毒后(口腔、皮肤、呼吸),在短期内表现出中毒症状,称为急性中毒。

农药具有导致供试动物出现急性中毒症状的特性,称为急性毒性。

2. 亚急性毒性

供试生物长期、连续地摄毒,较长时间后表现出的中毒症状。

农药具有导致供试动物出现亚急性中毒症状的特性,称为亚急性毒性。

3. 慢性毒性

供试生物长期、连续地摄毒,毒剂在体内积累,引起内脏机能受损,阻碍正常生理代谢,在较长时间后表现出的中毒症状。

农药具有导致供试动物出现慢性中毒症状的特性,称为慢性毒性。

农药科学使用基本原则:

一、根据有害生物的特性合理选用农药

根据各地有害生物的种类及特点,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合适的农药类型。

二、充分发挥农药的潜力

(一)合理选择剂型:

(二)选择最佳的使用时期、使用方法和使用技术

三、充分利用农药的选择性

选择毒性:对防治对象毒性高,而对高等动物毒性低。

选择毒力:对不同有害生物具有不同的毒杀作用。

根据选择性的获得途径,可分为:

1.生理选择性:因生物体间在生理代谢过程的不同而获得的选择性。

2.生态选择性:因生物体间在生态学上的差异而获得的选择性。

四、农药的安全使用

针对具体的有害生物种类,合理选用农药种类和剂型,把握最佳使用时间,采用最佳的使用技术,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非靶标生物(人、畜、农作物、天敌等)的影响和伤害。

第二章

原药:化工厂合成后,未经过进一步加工的高浓度产品。

原药

原油(液态)原粉(固态)

制剂:用原药加工出的产品统称为制剂。

剂型:农药制剂的物理形态。

农药名称:①有效成分含量;

②有效成分的通用名;

③剂型。

40%(有效成分含量)氧化乐果(有效成分的通用名)乳油(剂型)

一、农药加工的意义

绝大多数的原药必须进一步加工为制剂后,才能使用。因为原药加工成制剂后,可以:

1.提高原药的分散度;

2.改变原药的物理性能:

3.降低原药的相对毒性:

4.拓宽原药的使用范围;

二、农药的分散度

(一)农药的分散体系:原药或制剂在分散介质中分散而形成的各种体系。

其中分为三种情况:

1.原药在制剂加工中,与辅助剂形成的分散体系。

2.制剂在使用前的配制中,与分散介质形成的分散体系。

3.药剂在施用时,与空气间形成的分散体系。

二)农药的分散度:原药或制剂被介质分散的程度称分散度

三、分散度对药剂应用性能的影响

(一)提高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

1.增加覆盖面积

2.增强药剂颗粒在处理表面的附着性

3.改变颗粒运动性能

当颗粒直径<10μm时,在空间形成烟粒或弥雾,其运动性能具有明显的“布朗氏”运动特点。当粉粒直径>10μm,且粉粒不呈圆球形时,产生飘翔效应,使粉粒在阻尼介质中偏离运动方向。从理论上讲、这两种情况有利于药粒均匀分布。

4.提高药剂颗粒表面能

5.提高悬浮液的悬浮率及乳液的稳定性

(二)适当控制分散度对农药性能的影响

1.改进施药技术

常量喷雾:雾滴颗粒为180~200um,附着性差,药剂的回收率很低(20%左右);

超低容量喷雾:雾滴颗粒直径为15~75un ,附着性好,但雾滴太细,容易在喷洒过程中漂移流失;

弥雾法施药,其雾滴直径为50~100um,附着性好、漂移性小。

2.改进制剂加工技术

农药辅助剂:农药辅助剂是农药剂型加工或使用中,用于改善药剂理化性质的辅助物质,简称农药助剂。

一、农药助剂种类及其用途

(一)填充剂或简称填料(fillers,amers): 农药加工时,为调节成品含量和改善物理状态而添加的固态物质。

(二)润湿剂(wetting gents):可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易于在固体表面润湿与展布的助剂。

(三)乳化剂(emulsifiers):能使原来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其中一相以极小的液珠稳定分散在另一相中,形成不透明或半透明乳浊液的助剂。

(四)溶剂(solvents)用于溶解农药原药的液体。

(五)增效剂(synergists):本身无生物活性,但少量加入,能大幅度提高农药毒力和药效

的助剂。

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种类与应用

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统称为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都具有“两亲性”分子结构,但具有“两亲性”分子结构物质不一定能够作为表面活性剂

(一)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对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原理

1 .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现象

亲水亲油平衡值(HLB):表面活性剂分子亲水性与亲油性之比。

2.表面活性剂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原理

液体表面张力:液体表面分子向心收缩的能力。

E=δ×S

式中:δ:液体的表面张力

S :新增加的表面积

E :增加S表面所做的功

降低做功的方法:

1. 降低表面积

2. 降低增加单位面积所需的功

(二)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1.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可解离成阴离子和阳离子两部分,以阴离子(疏水基)产生降低表面张力作用。

(1)碱金属皂类分子结构简式为:R—COONa(K),

(2)硫酸化脂肪酸类分子结构简式为:R-OSO3Na,

(3)磺酸盐类分子结构简式为:R-SO3Na(Ca),其中“R”为烷基芳基。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在水中不解离,性质稳定,抗硬水,有良好的乳化、润湿、分散、助溶等性能,是农药加工使用的主要乳化剂。

3.混合型乳化剂:2种或2种以上的乳化剂混合使用,称为混合型乳化剂。

4.天然物表面活性剂自然界中的很多天然物如动物蛋白质、胶类等,植物的蛋白质、糖苷、多糖的半水解物、生物碱、鞣质等都具有表面活性,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由于动、植物成分组成复杂,不易分离出单体成分,它们虽有表面活性,其分子上的极性基和非极性基又不明显,所以又称为性质未明的表面活性剂。

三、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加工和农药使用中的应用

(一)乳化剂在乳油加工中的应用:

1. 水包油型(O/W)乳状液:亲水性强,亲油性弱。

2. 油包水型(W/O)乳状液:亲油强,亲水性性弱。

(二)润湿剂在可湿性粉剂加工中的应用:

原粉及填充料大多不溶于水, 湿润剂能够降低水与原粉和填充料间的界面张力,使之较快被水所润湿,有利于提高悬浮率。

(三)提高药液在受药表面上的湿展性:

在供喷雾使用的农药制剂中,表面活性剂除了满足对农药乳化、润湿等的需要外,其过量部分可降低水的表面张,这有利于药液对受药表面的润湿与展布。

农药剂型及性能:主要为可湿性粉剂、乳油、粉剂、颗粒剂、悬浮剂、可溶性粉剂、烟剂、油剂、气雾剂、浓乳剂等;

一、粉剂:供喷粉使用的低浓度粉状药剂。

(一)粉剂的组成:原药+填充料组成+(湿润剂)。

(二)粉剂的分类:

1. 按有效成分含量划分:

(1)浓粉剂:有效成分含量>10%,不能直接使用,通常作为母粉贮运。

(2)田间浓度粉剂:有效成分含量<10%,可直接施用。

2. 根据粉粒直径的大小划分

(1)一般粉剂

(2)无飘移粉(DL粉)

(3)超微粉剂(FD粉)

(三)加工方法

直接粉碎法、母粉法和浸渍法:

(四)质量标准:

粉粒细度是粉剂质量控制的主要指标。

筛目号数:每英寸宽筛网上的筛线数。如200号筛目,即每英

寸宽筛网上有200条筛线。

筛孔内径:相邻四条筛线所围成孔洞的直径。

(五)影响粉剂药效的因素:

1. 有效成分在粉剂中的分散度。

2. 有效成分的粉粒细度及超筛目细度粉粒的含量。

直径小于44 um(尤其是10~20 um)的药粒比例对药效影响最大。

3. 填充料对药剂性能的影响。

(1)填充料的种类:

①矿物性填充料

②植物性填充料

(2)填料的理化性质:

①硬度和比重;

②吸附性能及流动性;

③酸碱度和化学成份

二、可湿性粉剂(WP)

专门用来加水调制成悬浮液使用的一种固体剂型。

(一)可湿性粉剂的组成:

原药+填充料+表面活性剂(湿润剂、分散剂等)

(二)加工方法:

1. 原药为液态:须首先与少量的分散剂混合或互溶,再与吸附性强的填充料混合,经粉碎达到规定的细度即可。

2. 原药为固体:可先将其与一定量的添加剂和填充料混合,经逐级粉碎而成母粉粒径(5 um左右),再与分散剂及初步粉碎的填充料混合,再经进一步粉碎达到规定的细度即可。

3. 质量标准:

(1)悬浮性:悬浮性是指分散的药粒在悬浮液中保持悬浮一定时间的能力。

(2)湿润性:微粉被水浸湿的能力。包括:

■药粉倒人水中,能自然润湿下降,而不是漂浮在水面。

■药剂稀释液在植株、虫体及其它防治对象表面的润湿能力。

三、可溶性粉剂(SP):在使用浓度下,有效成分能迅速分散而完全溶解于水中的一种粉状剂型。

(一)可溶性粉剂的组成:原药、填料和适量的助剂组成。

原药:溶于水的原粉

填料: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填充料(98%通过320目筛)

助剂:起助溶、分散、稳定、润湿和增加着附性的表面活性剂。

(二)加工方法

1.喷雾冷凝成型法;2.粉碎法;3.干燥法

四、乳油(E·C)

乳油是一种入水后可分散成乳状液的油状均相液体剂型。

(一)乳油的组成成分::原药+溶剂+乳化剂(+助溶剂)

溶剂:对原药起溶解和稀释作用的液体。

1. 乳油中溶剂应具备的特点:

(1)对原药溶解度高;

(2)对有效成分不起分解作用或分解很少;

(3)对人、畜毒性低,对作物不会产生药害;

(4)资源丰富,价格便宜;

(5)闪点高,挥发性小;

(6)对环境和贮运安全。

2. 农药乳油常用溶剂种类

(1)混合二甲苯

(2)甲苯

(3)纯苯

(4)石油烷烃

(二)加工方法

原药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再加入乳化剂等助剂,在搅拌下溶解(必要时可适当加温)、过滤,即得单相透明液体,分装即为成品

(三)乳油的类型

1、可溶性乳油:加入水中,有效成份一部分呈分子状态溶于水,而另一部分存在于油珠内。在水中一般能自动分散,形成淡蓝色云状分散,油珠直径在0.1微米以下。

2、乳化性乳油:加入水中,有效成份存在于油珠内。根据所形成的乳浊液不同,

可分为三种情况。

①形成外观有蛋白光的乳浊液,油珠直径0.1~1微米;

②形成牛奶状乳浊液,油珠直径1~10微米;

③形成粗乳状分散体系,油珠直径>10微米

五、粒剂

松散颗粒状产品。

(一)颗粒剂的特点

1. 避免使用时微粉飞扬,减少施药人员接触或吸入中毒的机会,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2. 使高毒农药低毒化

3. 控制粒剂中有效成分的释放速度;

4. 施药时方向性强,提高了药剂到达施药地点的准确性,减少对非靶标生物的伤害。(二)颗粒剂的组成成分

原药+载体+助剂(粘结剂、助崩解剂、分散剂等)。

(三)粒剂的分类:

1. 按防治对象分类:杀虫剂粒剂、杀菌剂粒剂、除草剂粒剂、复合粒剂。

2. 按加工方法分类:包衣法粒剂、挤出造粒法粒剂、吸附法粒剂。

3. 按载体的解体性分类:解体性粒剂、非解体性粒剂。

4. 按载体来源区分类:植物性载体粒剂、矿物性载体粒剂。

5. 按粒径大小分类:大粒剂、颗粒剂、微粒剂。

(三)质量控制

1. 粒度

2. 颗粒完整率(或破碎率)<15%,适合评价解体性粒剂。

3. 脱落率:≤5%,适合评价非解体性粒剂。

五、控制释放技术(controlled release)与缓释剂

六、(一)控制释放技术:

1. 控制释放技术的概念

根据有害生物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及环境条件,通过农药加工手段,使农药按需要的剂量、特定的时间、持续稳定地释放,以达到最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有害生物的技术,称为控制释放技术。其使用的制剂称为控制释放剂。

例如:使用40%毒死蜱防治菜青虫,100mg/L的浓度即可达到90%的防效。如果药剂每天的分解率为10%,要保持90%的防效10天,常规药剂的施用浓度约为240(236)mg/L [a(1+x)n-1];如果使用缓释剂型,使用浓度仅为190mg/L(100+10×9)。

2. 控制释放剂型的类型

(1)缓慢释放剂

(2)持续缓释剂型

(3)定时释放剂。

3. 控制释放剂型的优点

(1)使高毒品种低毒化;

(2)持效期大大延长;

(3)提高了药剂的功能性。

(二)缓释剂的分类:

1. 化学型缓释剂

2. 物理型缓释剂

(1)微胶囊剂

(2)塑料结合体

(3)多层带缓释剂

(4)空心纤维

(5)纤维片缓释剂

(6)吸附包衣型缓释剂

一、以液体状态使用的施药方法

(一)喷雾法

将农药兑水(也有少数种类的农药不需兑水)后,用机械的

方法形成雾滴,喷洒在植物或防治对象上的施药方法。

1.喷雾法的分类

(1)高容量喷雾法(high vofume spray application,HV)

(2)中容量喷雾法(medan volume,MV)。

(3)低容量喷雾法(low volume,LV)。

(4)很低容量喷雾法(very low volume,VLV)。

(5)超低容量喷雾法(ultra low volume,ULM)。

2。农药的雾化方式

(1)液力(压力)

雾化法药液在压力下通过狭小的喷孔而雾化的方法。属于高容量喷雾,也称常量喷雾,容量中位直径180~220um。

(2)弥雾法(气力雾化法)

利用高速气流把药液击碎而实现雾化的方法,属于低容量的喷雾,雾滴直径为50~100um。

(3)旋转离心雾化法

利用喷头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使药液分散成细雾滴的方法,属于超低容量喷雾。雾滴直径15~75um。

(4)静电雾化法

利用静电场力使药液雾化的方法,属超低容量喷雾,雾滴直径一般为30~50um。

3. 液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对其沉积量的影响

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可以提高药液的分散度。增加药液在药面上的沉积量。

4. 液剂农药沉积量与生物表面结构的关系

5. 水质对液体农药的影响

硬度,即水中镁、钙盐的含量。

(二)其它方法

种苗浸渍处理、涂抹、泼浇、树干注射、灌根、灌窝等。

二、以固体状态使用的施药方法

(一)喷粉法

1. 喷粉法的分类:

▼手动喷粉法:

▼机动喷粉法:

▼飞机喷粉法:

2. 药械性能对粉剂均匀度的影响

3. 环境条件对喷剂的影响:

▼风

▼雨水

▼露水

三、以气体状态使用的施药方法(熏蒸法)

用气态或常温下容易气化的农药,在密闭空间防治病虫害的施药方法。

(一)熏蒸法原理:

害虫或病原菌在呼吸过程中同时吸入有毒的气体而发生中毒。中毒作用可能发生在害虫的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以及害虫和病原菌的其他生理生化过程中。

(二)熏蒸法的分类:

1. 仓库熏蒸法

▼堆垛仓熏蒸;

▼散装仓熏蒸。

2. 帐幕熏蒸法

3. 减压熏蒸

4. 土壤熏蒸

▼土壤注射器法;

▼开沟施药覆土法;

▼拖拉机覆膜施药法。

(二)熏蒸法的分类:

1. 仓库熏蒸法

▼堆垛仓熏蒸;

▼散装仓熏蒸。

2. 帐幕熏蒸法

3. 减压熏蒸

4. 土壤熏蒸

▼土壤注射器法;

▼开沟施药覆土法;

▼拖拉机覆膜施药法。

4. 昆虫种类及不同发育阶段

不同种类的昆虫,因其生理和昆虫本身的结构不同,对熏蒸剂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同一种昆虫其不同发育阶段,差异更为明显。

5. 昆虫在粮堆中的位置

由于熏蒸时所产生的药剂气体对粮堆的穿透作用是有限的,到达粮堆下层的药剂浓度较低,对下层害虫的防效往往较低。在生产中可以采取:

6. 二氧化碳的浓度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可刺激昆虫气门开启,增强昆虫的呼吸作用,提高药效。

7.浓度和熏蒸时间

四、农药混合使用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或将农药与植物营养物质混配在起施用的施药技术。

(一)农药混合使用的形式

1. 桶混农药

根据农田有害生物发生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农药品种和剂型,在田间现混现用,称为桶混农药。

2. 复配剂

根据生产需要,经最佳配方筛选、剂型研究后,由农药厂加工生产成的一种混合制剂。(二)农药混合使用的原则

1. 延缓有害生物抗药性

2. 提高对有害生物的防效

3. 扩大农药的防治谱

4. 使高毒农药低毒化

5. 降低药剂成本

(三)农药混用后的毒力表现

1. 相加作用

2. 增效作用

3. 拮抗作用

(二)农药混合使用的原则

1. 延缓有害生物抗药性

2. 提高对有害生物的防效

3. 扩大农药的防治谱

4. 使高毒农药低毒化

5. 降低药剂成本

(三)农药混用后的毒力表现

1. 相加作用

2. 增效作用

3. 拮抗作用

(四)农药混用后的毒力计算方法

1. 联合毒力计算法

CTC<80为拮抗作用,80~120 为相加作用,>120为增效作用

2.等效线法

(五)农药混合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

1. 物理性状恶化

2. 化学分解

3. 毒性增加

4. 产生药害

5. 药剂浪费

第三章、杀虫剂

☉杀虫剂是一类用于防治农林业及其病媒昆虫的药剂,杀虫剂是重要的农药种类之一,具有:剂型多,品种繁,使用广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对较重等特点.

●杀虫剂的穿透与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

1从口腔进入

喷洒在植物表面或拌混在害虫饵料中的农药,经昆虫取食,从口腔进入虫体内。

2从体壁进入

喷洒在植物表面或虫体上的药剂,通过昆虫的体壁进入昆虫体内。

3从气门进入

气态的农药随昆虫的呼吸,从气门进入昆虫体内。

☉杀虫剂的穿透

(一)杀虫剂穿透体壁

表皮上表皮(护蜡层蜡层角质精层)

外表皮

内表皮

油水分配系数(HLB):是指一种溶质在油相与水相中溶解度的比值。油水分配系数越小,表示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即溶质的水溶性强;反之,则表示溶质在油中的溶解度大,即溶质的亲脂性强。

(二)药剂穿透昆虫的消化道

昆虫的消化道分为:

前肠:前肠主要用于磨碎和暂时贮存食物。

中肠:中肠具有发达的肠壁细胞,是分泌消化液,水解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后肠:后肠主要是排泄食物残渣,吸收水分、无机盐和调节血液渗透压。

(三)杀虫剂对神经膜的穿透

昆虫神经膜类似生物膜(包括血脑-屏障),物质的非离子部分可以穿过,电解质的离于部分被阻挡在血-脑屏障的外面。

物质的电离程度与环境的pH值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调节pH值以减少杀虫剂的电离程度,可有效提高神经毒剂类杀虫剂的毒力。

☉杀虫剂在昆虫体内的分布

(一)表皮对农药的截留

当杀虫剂穿透表皮时,上表皮的蜡层和护蜡层会溶解部分酯溶性成分,并保留下来;而外表皮和内表皮则能溶解部分水溶性成分,并保留下来。

(二)在血淋巴转运中被其它器官截留

1.马氏管与后肠组成的排泄系统对农药的截留和排泄马氏管都浸在血液中,以吸收血淋巴中的水分和废物,转移到后肠,再由直肠排出体外。

2.脂肪体对农药的截留脂肪体是一种贮存器官,对脂溶性物质的贮存能力特别强。

●杀虫剂对昆虫的作用机制理论基础

☉昆虫的神经构造

神经元: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由轴突(axon)、树突(dendrite)和端丛(terminal arborizations)构成。

●昆虫神经系统传导神经冲动的机制

(一)正常的神经冲动

感觉器官→刺激→生物电→膜电位改变→产生神经冲动→感觉神经→中枢神经系统→联系神经→运动神经→神经-肌肉连接点→肌肉或器官对刺激作出反应(二)轴状突部位动作电位的产生与传导:

轴突部位动作电位图解

(三)冲动在突触部位的传导:

突触结构简图(Hossall,1990)

●昆虫的呼吸代谢

昆虫的呼吸作用包括气管系统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和细胞内呼吸两个过程。

前一过程指虫体通过气管系统吸入氧并将其输送到各类组织中去,同时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

后一过程是指虫体内的细胞和呼吸组织利用吸入的氧,氧化分解体内的能源物质,产生高能化合物ATP及热量的能量代谢过程。

☉呼吸毒剂及其作用机制

1.砷素杀虫剂:抑制能量代谢中含-SH基的酶。

2.氟乙酰胺、氟乙酸:三羧酸循环抑制剂。

3.鱼藤酮:呼吸作用抑制剂(切断电子传递体系)

4.氢氰酸及其系列物:细胞色素C氧化酶抑制剂(作用与呼吸链的电子传递系统)

5.其它呼吸杀虫作用的杀虫剂:解偶联剂,能量转化抑制剂。

●有机磷杀虫剂的历史及现状

(一)有机磷杀虫剂发展的历史

1. 有机磷酸酯化合物的研究历史悠久;

2. 吨位、品种和数量在各类杀虫剂中均占首位。

(二)有机磷杀虫剂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 毒性较高;

2. 持效期太短。

(三)有机磷杀虫剂的研究现状

寻找高效、低毒、残效期长的品种是重要研究方向。

☉有机磷杀虫剂的化学结构

磷酸分子式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通式

(一)磷酸酯:

磷酸酯通式DDVP

(二)一硫代磷酸酯:硫逐或硫赶磷酸酯:

秦晋崤之战词句复习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若潜师以来:发兵 (2)秦师遂东:向东出发 (3)左右免胄而下:下车步行 (4)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 (5)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喂草料 (6)子墨衰绖:染黑 (7)遂墨以葬文公:穿黑色衣服 (8)晋于是始墨:穿黑色衣服 (9)先轸朝,问秦囚:上朝 (10)秦伯素服郊次:穿素服 (11)武夫力而拘诸原:竭尽全力 (12)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捆绑 2.名词作状语: (1)秦伯素服郊次:在郊外 3.形容词作名词: (1)劳师以袭远:远方的国家 (2)入险而脱:险要的地方 4.动词用作名词: (1)则束载、厉兵、秣马矣:装载之物 5。为动用法(意动用法): (1)秦不哀吾丧:为……举哀 6 、使动用法: (1)劳师以袭远:使……劳累 (2)而以贪勤民:使……劳 (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4)以逞寡君之志:使……满意 (5)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使……受辱 (6)以闲敝邑:使……得到休息 通假字 1.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2.以间敝邑:通“闲”,休息 3.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通“餍”,满足甘心 4.堕军实而长寇雠:通“隳”损害毁坏 5.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通“缧”,捆绑犯人的绳子 6.乡师而哭:通“向”朝 7.则束载、厉兵、秣马矣:通“砺”,磨砺 8.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通“粢”,粮食 9.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通“四” 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1)尔何知! (2)何施之为? (3)纵敌患生

2.定语后置: (1)牛十二犒师 (2)柩有声如牛 3.介词结构后置: (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2)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 (3)吾子淹久于敝邑 (4)败秦师于肴 (5)使归就戮于秦 (6)将殡于曲沃 4.谓语后置句 (1)不腆敝邑 5.判断句 (1)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2)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6.省略句 (1)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2)卜偃使大夫拜 (3)秦伯素服郊外 (4)使归就戮于秦 (5)先轸朝,问秦囚 (6)郑穆公使祝客馆 (7)出绛 (8)召孟明、西乞、白乙 (9)必死是间 (10)则在舟中矣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资料汇总

§0-2、什么是科学探究 1、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科学探究需要观察和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和处理数据,建立假设,检验假设,应用科 学原理进行解释。 也可以总结为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发现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检验 假设。 §0-3、建立你的健康信息档案 1、健康信息档案基本包括身高、体重、体温、心率等内容。 2、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9 纳米(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直尺、米尺、卷尺、皮尺等)(3)认识刻度尺:①观察零刻度线是否有磨损 ②量程:测量的最大范围 ③最小刻度值:每一最小格所表示的长度。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 度值决定的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倾斜造成读数偏大) ②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③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 计值。(一定要估读) ④记正确:记录数值= 准确值+ 估计值+ 单位(无单位的记录是没有意义的) ⑤零刻度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尺的某一清晰刻线量起。但一定要注意读数时减去起点长 度。(5)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 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细的直径等。(注意:页数和张数的区别)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 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圈数。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 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刻度 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理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6)测量误差: ①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②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由于估计不准确造成的误差。3、温度的测量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符号℃表示, 它的规定 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规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2、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 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2)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跟被测物体

秦晋崤之战-知识点整理

二十一秦晋崤之战 一、文学常识 《左传》是第一部叙事详明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集。《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传”是解释经书的文章。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史记》称其为《左氏春秋》,《汉书》称为《春秋左氏传》,后人省称《左传》。它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二、古今异义 (1)晋文公卒死 (2)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钥匙 (3)国可得也都城 (4)穆公访诸蹇叔之于 (5)蹇叔之子与师参加 (6)夏后皋之墓也君主 (7)超乘者三百乘兵车 (8)无礼则脱不谨慎 (9)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 (10)以乘韦先四 (11)为从者之淹停留 (12)未报秦施而伐其师恩惠 (1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14)秦伯素服郊次停留,等候 (15)君命大事战争 (16)敢犒从者冒昧 (17)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尚在栏内未杀的牲畜 (18)不替孟明撤换、废弃 三、一词多义 1、焉 (1)击之,必大捷焉(语气助词,不译) (2)余收尔骨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3)君何辱讨焉(代词,他们) 2、且 (1)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连词,况且) (2)且使遽告于郑(连词,并且) (3)死且不朽(副词,将要)

(1)劳师以袭远(连词,相当于“而”) (2)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连词,来) (3)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介词,用、拿) (4)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介词,因为) (5)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介词,把) 4、其 (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副词,表祈使、商量语气,还是)(3)其为死君乎?(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4)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代词,代军队) (5)吾子取其麋鹿(代词,那里) 5、则 (1)轻则寡谋(就,连词) (2)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是,副词,加强判断) (3)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原来已经,副词) 6、为 (1)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做,动词,所为,行动,名词性短语) (2)为吾子之将行也(在,介词) (3)为从者之淹(因为) (4)何施之为(表示疑问语气,语气助词) (5)莱驹为右(担任,动词) 7、乘 (1)超乘者三百乘(兵车) (2)超乘者三百乘(辆) (3)以乘韦先(四) 8、无 (1)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不) (2)勤而无所(没有) 9、过 (1)秦师过周北门(经过) (2)孤之过也(过错) 10、间 (1)必死是间(中间) (2)以间敝邑(通“闲”,使...得到休息)

比较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5分×3、填空2分×12、简答7分×3、材料分析10分×1、论述15分×2 1.真正最早使Comparative Literature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 1886,他以此为书名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p5) 2.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p10) 3.教堂山会议:1958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举行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 第二届年会,(会上韦勒克宣读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以韦勒克为代表的一些美国学者对法国学派的“定义”发起了大胆的挑战。韦勒克指出“‘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之间的人为界限应当废除,‘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一个确认的术语,指的是超越国别文学局限的文学研究。”(p12) 4.有人认为,是美国学派提出了比较文学的“比较”——平行研究。(p10) 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基本特色是跨文明研究。(p20) 6.苏联学者日尔蒙斯基提出了历史类型学的观点与方法。(p27) 7.中国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p27) 8.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 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p30)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p31-p32) (一)同源性,在法国学派的理论体系里,影响研究的对象是存在着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其理论支柱是媒介学、流传学和渊源学。它的研究目标是通过清理“影响”得以发生的“经过路线”,寻找两种或多种文学间的同源性关系,同源性成为法国学派学科理论体系可比性的基础。在线路的清理中,其源头是相同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就是同源性。 (二)变异性,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鱼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了“他国化” 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变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三)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

最新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定律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 1、实验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直接观察。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间接观察。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 3.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主单位是立方(m3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3、厘米3、升、毫升。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一选二贴三垂直,估读单位莫忘记。 (1)选尺选零点(2)贴被测物、被测边(3)视线与尺面垂直(4)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最后写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崤之战知识点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民。”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胃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因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在)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秦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故,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肴,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焉: (1)兼词,于此,在那里。 (2)代词,他们。 且: (1)连词,况且。 (2)连词,并且。

比较文学期末复习整理

1、比较文学的定义: ①性质:是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②研究对象: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各种文学关系 ③研究理论和方法:具有比较自觉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④特征:开放性、宏观性 2、比较文学三派及其观点、代表人物代表作 在20世纪50年代,法美两派论战 法国学派:主影响研究。 ①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偏重于从文学史的角度给比较文学下定义。 ②研究国际间、跨民族、跨语言、跨国界的作家与作品间相互影响的文体史实。 (就是探求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影响,寻找一种文学现象的渊源和亲缘 关系。) ③强调事实联系的实据考证的方法。 ④观点不足:拒绝把美学作为方法论带入比较文学研究,研究视域较小 ⑤法国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a巴尔登斯伯格: 法国派第一位代表人物,作品《歌德在法国》《文学史研究》 《巴尔扎克作品中的外国倾向》; b梵第根:法国第一个系统、全面阐述法国学派的观点,作品《比较文学论》 (1937戴望舒中译本) c卡雷和基亚:继承和发展梵第根的理论并确立法国学派体系, 卡雷代表作《歌德在英国》 基亚代表作《比较文学》 ⑥优点:1)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2)严谨的定 义,材料的确凿,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立了严 密的方法体系。3)影响研究仍是今天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美国学派:主平行研究。 ①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指向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 ②研究围是超一国围之的,多国的 ③采用大规模结合比较和审美批评的方法,进行无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的研究 ④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界限延展到其他相关的学科去,提出跨学科的研究。(与法 最大不同:跨学科) ⑤美国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a韦勒克《文学理论》(与沃伦合著)、《比较文学的概念》、《比较文学的名称 和实质》,教堂山会议上宣读了一篇题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的论文,揭开两个学 派论战,被看做美国学派的宣言。教堂山会议是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b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c列文对“主题学”的界定和实践 ⑥缺点:1)美国学派的理论不够严密,容易产生牵强附会的比附。2)跨学科比 较有可能使思想史、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也成为比较文学,最终使比较文学的 独立性消亡。 中国学派:以跨异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主双向阐发研究。最先由我国学者提出,包括用外来的(本民族的)文学理论来阐发本民族的(外来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相互阐发和别的学科及理论来对文学进行阐发、解释文学现象。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阐发,通过具体的、细微的研究来说明基本道理。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全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0-4章知识点汇总 第0章走近科学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习科学的方法有观察、实验、思考。其中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②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④实验, 调查,收集证据⑤检验假设⑥合作交流 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米,符号m ,常用的单位还有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 长度测量的步骤: (1)观察刻度尺:①零刻度线②最小刻度值③量程④单位 (2)选:选择适当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刻度尺。 (3)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 (4)读: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5)记: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有:①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实验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1)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以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然后让轮子沿着曲线滚

动,最后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则曲线长度=轮的周长×圈数。如:测操场周长,环形跑道周长 (3)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度,可用一根没有弹性的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最后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理硬币的周长、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如: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直径等。 5、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测量 体温的温度计为体温计,两者的原理都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②测量时,玻璃泡充分接触被测液体 ③待温度稳定后读数,不得拿出读数。④读数不需估读。 ※体温计的构造特点:体温计最小刻度为0.1℃,测量范围为35℃-42℃ ①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 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玻璃管 6、心率: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常用的计时工具为秒表,时间的国际制单位 为秒,符号s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y),月,天(d),小时(h),分钟(min),毫秒(ms)。 单位换算:1天=24小时1小时=60分 1分=60秒1秒=100毫秒 7、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空间位置无关。质量的国际制单位为千克,符号kg,常用的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秦晋崤之战_知识点整理

二十一晋崤之战 一、文学常识 《左传》是第一部叙事详明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集。《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传”是解释经书的文章。 《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史记》称其为《左氏春秋》,《汉书》称为《春秋左氏传》,后人省称《左传》。它多用事实解释《春秋》,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二、古今异义 (1)晋文公卒死 (2)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钥匙 (3)国可得也都城 (4)穆公访诸蹇叔之于 (5)蹇叔之子与师参加 (6)夏后皋之墓也君主 (7)超乘者三百乘兵车 (8)无礼则脱不谨慎 (9)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做生意 (10)以乘韦先四 (11)为从者之淹停留 (12)未报施而伐其师恩惠 (13)彼实构吾二君使……结怨

(14)伯素服郊次停留,等候 (15)君命大事战争 (16)敢犒从者冒昧 (17)唯是脯资饩牵竭矣尚在栏未杀的牲畜(18)不替孟明撤换、废弃 三、一词多义 1、焉 (1)击之,必大捷焉(语气助词,不译) (2)余收尔骨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3)君何辱讨焉(代词,他们) 2、且 (1)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连词,况且)(2)且使遽告于(连词,并且) (3)死且不朽(副词,将要) 3、以 (1)劳师以袭远(连词,相当于“而”) (2)使归就戮于,以逞寡君之志(连词,来) (3)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介词,用、拿)

(4)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介词,因为) (5)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介词,把) 4、其 (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副词,表祈使、商量语气,还是)(3)其为死君乎?(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4)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代词,代军队) (5)吾子取其麋鹿(代词,那里) 5、则 (1)轻则寡谋(就,连词) (2)则无礼,何施之为?(是,副词,加强判断) (3)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原来已经,副词) 6、为 (1)师之所为,必知之(做,动词,所为,行动,名词性短语) (2)为吾子之将行也(在,介词) (3)为从者之淹(因为) (4)何施之为(表示疑问语气,语气助词) (5)莱驹为右(担任,动词)

比较文学四套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16分) 1、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年由在一书中确定并使用的。 2、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最终诞生于世纪年代末至90年代。 3、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和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5、世界比较文学大致可以分为、和三大学派。 7、当代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和戏剧类三大类。 8、《文心雕龙》的作者是。 10、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和 两方面。 12、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所著 的。 二、简要回答:(30分) 1、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2、什么是“期待视野”? 3、什么是“社会总体想象物”? 三、论述:(54分) 1、试论述跨学科研究。 2、试述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一、填空:(16分) 1、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和。 2、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但是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 世纪年代。 3、渊源学分为,,, 和集体的渊源。 4、当代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抒情类、和三大类。 5、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由、跨越性和三个条件组成。 6、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各种文学关系大致包括、 和三个方面。 7、《管锥编》的作者是。 二、简要回答:(30分) 1、什么是题材研究? 2、什么是“文学误读”? 3、什么是“套话”? 三、论述:(54分) 1、试从形象学研究的角度谈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人对中国人形象的描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试述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年由在一书中确定并使用的。 2、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但是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 世纪年代。 3、世界比较文学大致可以分为、和三大学派。 4、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所著 的。 5、比较文学的变异研究包 括、、、接受学 和。 6、梵·第根的代表作是。 7、中国大陆第一部以“比较诗学”为名的著作是。 8、《原始文化》的作者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比较文学? 2、跨文明阐发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3、在文学的他国化过程中,接受国如何以本民族的文化规则和思维方式为主? 4、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三、论述题(每题22分,共44分)。 1、试述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2、试论述诗学与比较诗学的区别和联系。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 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范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10. 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 12. 温度计 温度计的结 构 外壳、刻度、液柱、玻璃泡 温度计的原 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正确使用1)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2)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3)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4)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5)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6)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注意事项 A 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B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C 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的器 壁; D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E 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F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平视 13. 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比较

常用温度计体温计 最小刻度(分度 值) 一般为1°C 0.1°C 刻度范围一般为0 ~ 100°C 35 ~ 42°C 结构玻璃泡容积相对比较小,毛细管粗细 均匀(1)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2)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弯口 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可以离开被测物体;用之前需要甩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质量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 15.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托盘天平。 16.托盘天平的结构的正确使用: (1)放平(2)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 (3)调平(调节横梁螺母)(4)称量:左物右码; (5)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值 (6)记录(7)整理:砝码放回盒内,游码归零等。 2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 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观察生物知识要点 生物和非生物 1. 蜗牛的身体结构包括眼、口、足、壳、触角;它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觉,没有听觉。 2. 自然界的物体根据有无生命,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生命特征有:能进行新城代谢、有严整的细胞结构、有遗传、变异的特性、能生殖和发育、有应激性、能生长、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3. 动物和植物最根本的区别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常见的动物 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其中脊椎动物包括: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鱼的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体温不恒定(“恒定”或“不恒定” ),生殖方式为卵生(填“胎生”或“卵生” )。

(完整)秦晋崤之战知识点整理(含答案),推荐文档

秦晋崤之战知识点整理 (一)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殽()山蹇()叔悖()心与()师甲胄()乘()韦犒()师不腆()遽()兴原圃()果脯()饩()牵苑囿()原轸()栾()枝衰绖()()一眚()堕()军实唾()弃 累()臣衅()鼓稽()首阳处父()骖()乘(二)通假字: (1)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辟:通() (2)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厌:通() (4)堕军实而长寇雠堕:通() (5)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累:通() (6)乡师而哭乡:通() (7)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厉:通() (三)解释重要词语 1、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2、若潜.师以来 3、国.可得也 4、穆公访诸.蹇叔 5、师劳.力竭 6、无乃 ..不可乎. 7、勤.而无所 8、必有悖.心 9、蹇叔之子与.师 10、晋人御.师必于殽 11、必死是.间 12、余收尔骨焉. 13、超乘 ..者三百乘. 14、秦师轻.而无礼 15、无礼则脱.16、以乘.韦先 17、敢.犒从者 18、不腆.敝邑 19、为从者之淹. 20、居则具.一日之积. 21、且使遽.告于郑 22、郑穆公使视.客馆 23、使皇武子辞.焉 24、以.闲敝邑 25、不可冀.也 26、攻之不克. 27、吾其.还也 28、而以.贪勤民 29、天奉.我也 30、彼实.构吾二君

31、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32、君何辱 ..讨焉 33、以逞.寡君之志. 34、吾舍.之矣 35、武夫力而拘诸原 ... 36、妇人暂.而免.诸国 37、堕.军实而长寇仇 38、亡.无日矣 39、不顾.而唾 40、及诸.河 41、释.左骖赠孟明 42、死且.不朽. 43、若从.君惠而免之 44、秦伯素服郊次. 45、乡.师而哭 46、不替.孟明 47、且吾不以.一眚掩 ..大德 (四)一词多义 1、焉 (1)击之,必大捷焉() (2)余收尔骨焉() (3)君何辱讨焉() 2、且 (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2)且使遽告于郑() (3)死且不朽() 3、以 (1)劳师以袭远() (2)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3)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4)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5)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4、其 (1)且行千里,其谁不知?()(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3)其为死君乎?() (4)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5)吾子取其麋鹿() 5、为 (1)师之所为,郑必知之()(2)为吾子之将行也()(3)为从者之淹() (4)何施之为() (5)莱驹为右() 6、乘 (1)超乘者三百乘() (2)超乘者三百乘() (3)以乘韦先() 7、而 (1)勤而无所() (2)哭而送之() (3)左右免胃而下() (4)秦师轻而无礼() (5)灭滑而还() (6)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7)入险而脱() 8、之 (1)何施之为()

初一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汇总

《科学》七年级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 1.1 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2 观察和实验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1.3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单位是米,用“ m表示。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U m)、纳米(nm)。 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 1微米=1000纳米1米=10的六次方微米=10的九次方纳米

3、单位换算过程[例]1.8米= 1.8 X 1000毫米=1800毫米 4、读数:精确值(最小刻度)+估计值(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用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 厘米3 6、①测量规则固体体积一一刻度尺 ②测量液体、不规则固体体积——量筒或量杯 7、使用方法: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 必须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使用, 视线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8、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方法:①排水法 ②针压法 ③重物法 ④薄膜法 实验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C”表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单位 5、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 用“ m3'表示。常 单位换算:1米3=1000分米3 1分米3=1000厘米3 1 升=1分米3 1 毫升=1 量筒一一刻度均匀 刻度上密下疏 读数时 ⑤替代 1.4 温度的测量 1、 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比较文学期末 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填空 1 比较文学作为一种学科的建立,有些事件值得一提,如: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的专著《比较文学》问世,1887年德国学者科赫创办第一份《比较文学杂志》1897年法国学者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1900年巴黎召开的国际性文学会议把“各国文学的比较历史”列入议题。同年,贝茨编定了《比较文学书目》 2 第一个系统全面地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学者是梵-第根,他的《比较文学论》 3 美国学派的代表人物有韦勒克列文雷马克韦斯坦因 4 林纾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萌芽有特殊贡献。 5 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有影响研究平行阐发接受研究四种。 6 中国比较文学萌生于西晋时期,当时佛教界产生的一种“格义”研究法,是渊源 7 1979年,钱钟书的《管锥篇》前四册问世,标志着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 8响研究还可以从影响的放送、接受、传播途径三方面研究。 名词解释: ?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基本、最主要的类型之一。由比较文学的法国学派最早提出,是法国学派的基本特质。它是一种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影响的超越国界存在说,影响的事实联系论;影响的历史意识论;影响即对创作活动的理解论。它的研究步骤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影响存在的提出;材料的搜求和考订;假设的证明;影响的深入研究。影响研究一直受到各方面的挑战,但是其贡献和作用是巨大的。 ?平行研究:平行研究是比较文学的两大支柱之一,是继影响研究之后出现的另一种比较文学研究类型,是比较文学学者新开拓的一个领域。是美国学派基于对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批评而创立的一种研究方法。它将“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异同,并导出有益结论。 它提出了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和文学类型、文学史上的时期、潮流、运动的比较、作家、作品的比较。平行研究是注重文学性的一种研究。 ?比较诗学: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中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它是近20年来比较文学发展过程中新提出的名称,专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 它与一般的文艺理论研究不同,它要求研究者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有国际的角度,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关键是要脱离本民族文化体系的“模子”,站在更高层次上来探索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是中西诗学的比较。比较诗学的领域极其广阔,是十分具有生命力的研究课题。 ?文类学:文类,是指文学作品的体裁样式。比较文学的文类学,指的是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对于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研究者发现,有些文类在一个民族文学中产生之后,流传演化的历史轨迹往往可以在不同的民族文学中找到;不同民族文学的类型也有许多是相似的。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文学类型的设想变成了现实,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这就是“文类学”。 ?形象学:形象学是比较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门类,它的研究对象是某国某民族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它脱胎于影响研究,诞生于法国。它关注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如何理解、描述、阐释作为他者的异国异族,但并不要求从史实或现实求证像不像,拒绝将形象看成是对文本之外的异国异族的原样复制。它的任务,就是探索异

秦晋崤之战【原文+翻译+知识解析】

秦晋崤之战 原文: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埋葬。一说停放灵柩)于曲沃(晋国旧都,晋国祖庙所在地,在今山西闻喜)。出绛(晋国国都,在今山西翼城东南),柩(装有尸体的棺材)有声如牛。卜偃(掌管晋国卜筮的官员,姓郭,名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指战争。古时战争和祭祀是大事。君命大事:国君发布关于大事的命令)将有西师(西方的军队,指秦军)过轶(越过。轶,超越)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派)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钥匙),若潜师(秘密出兵。潜:暗中)以来,国(郑国)可得也。”穆公访(咨询)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远方的郑国),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远方郑国的君主)备之,无乃(大概)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劳苦)而无所(所得),必有悖心(怨恨之心)。且(况且)行千里,其(同“岂”难道)谁不知?”公辞(辞谢,没有采纳)焉。召孟明(秦国将领百里孟明视,姓百里,名视,字孟明,百里奚之子)、西乞(西乞术,姓蹇,字“西乞”名术,蹇叔的儿子 )、白乙(白乙丙,蹇叔的儿子,名“丙”,字“白乙”,姓“蹇”),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对孟明的尊称)!吾见师之出(出征)而不见其入(回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中寿”至“拱矣”如果你只活到一般老人的寿命,你墓地上的树木应该已经长到两手合抱那么粗了。中寿:大多数老人的寿命。拱:两手合抱)”。 蹇叔之子与(参加)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狙击)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君主,帝王)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同“避”,躲避)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兼词,于之,到那里)。” 秦师遂东(向东进)。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周都城洛邑的北门),左右(战车的左右卫,左持弓,右持矛,中驾车)免胄而下,超乘(一跃而上车。指秦军刚一下车又跳上车去)者三百乘。王孙满(周襄王之孙,周大夫)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轻狂)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脱略,粗心大意,纪律松弛)。入险(险境)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做买卖)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用四张熟牛皮作为先行的礼物。古人送礼必有先行礼物。乘,数词“四”,古时一车四马称为一乘,因一乘有四马,故乘又常作数词“四”用。韦,经过加工的熟牛皮。先,指先行的礼物),牛十二,犒师,曰:“寡君(谦词,我国国君)闻吾子(您)将步师(行军)出(经过)于敝邑(敝国),敢(敬辞,冒昧地)犒从者(跟从的人)。不腆(富裕)敝邑,为(如果;假如)从者之淹(久留),居(留居,住)则具(供给)一日之积(食粮),行则备一夕之卫(保卫,指保卫工作)。”且(并且)使(名词,使者)遽(送信的快车;驿车)告于郑(此句说:商人弦高使人用送信的快车到郑国报信)。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带※是老教材的内容 第一章水 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35g。所以海水不能喝,也不能灌溉庄稼。 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固态水、液态水和气态水。水按存在空间分为陆地水、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 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地下水。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占全球淡水资源的%。 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水生植物,最少的是干旱环境中的苔藓植物。 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60%左右。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2~水。 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它的状态是固液并存。直到完全熔化时,温度又继续上升。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 8、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 10、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才能进行。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继续吸热。但是温度不变。 12、液化:物质由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使气体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13、升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体变成固体的过程。 14、以上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以上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液化;冰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湿衣服变干属于升华;樟脑丸消失属于升华;雾的形成属于液化;露水的形成属于液化;雾凇的形成属于凝华;霜的形成属于凝华;酒精挥发属于汽化。 15、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6、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它使水成为可再生的资源。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考试归纳版)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得以诞生。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成立的一个标志是法国学派强调影响研究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理论的提出。 2.比较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 ●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术语的是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 ●最早使比较文学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1886年,他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在意大利,1871年,桑克蒂斯开始主持比较文学的讲座。 ●1827年,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是歌德。 ●1877年,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于匈牙利的克劳森堡,名为《世界比较文学报》。 ●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和理性发起挑战。 ●1937年,戴望舒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 ●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也是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 ●在西方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中,巴斯奈特是宣判比较文学夭折的第一人。 ●翻译文本研究:勒菲弗尔“操控理论” 3. 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他们提出了要去掉比较文学的随意性,加强实证性;放弃无影响关系的平行比较,而集中研究各国的关系史;摆脱不确定的美学意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关键所在) 4.法国文学批评家布吕奈尔最早把实证主义用于文学研究,强调把一部作品对另一部作品的影响提到首位。 5.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法国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6.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专设形象学研究——“人们眼中的异国”一章,这是对形象学研究进行确认的最早的一部概论性专著。 7.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标志着美国学派的正式登场。代表人物有雷马克、艾德礼、勃洛克。 8.美国学派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典型代表——韦斯坦因的专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与互补性。 10.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跨越性(跨国、跨学科、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实证性的文学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 11.文学变异研究的四个层面:语言层面变异研究、民族国家形象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化变异研究。 12.平行研究包括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平行研究主要有类比与对比两种方法构成。。 13. 渊源学的研究对象和方式:印象的渊源、口传的渊源、笔述的渊源、孤立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 14.媒介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个体媒介、团体媒介、文字资料媒介。 15.翻译领域的常见现象有直译、转译;常见形式有直译、意译。 16.引起文学变异的第一大要素是文化过滤。 17.译介学的研究范畴: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文本研究、翻译文学史研究 18.平行研究的种类:类型学、主题学、文体学、跨学科研究 19.类型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思潮流派的类型学相似 20.用西方文论阐发中国文学的做法被台湾学者总结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阐发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