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综合测评7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进化与育种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综合测评7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进化与育种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综合测评7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进化与育种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综合测评7 第七单元 生物变异、进化与育种

阶段综合测评七

第七单元生物变异、进化与育种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温馨提示:1.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书写在试卷上;交卷前请核对班级、姓名、考号。2.本场考试时间为9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3.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6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模拟)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发生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可发生于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C.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D.基因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解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生物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选项错误;在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都可发生基因突变,B选项正确;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C选项正确;基因碱基序列改变导致mRNA的序列改变,但由于存在多个密码子决定同一氨基酸等多种原因,故不一定改变生物性状,D选项正确。

答案:A

2.(2016届安徽“江淮十校”高三联考)JH是一位52岁的男性,患有血中丙种球蛋白缺乏症(XLA),这是一种B淋巴细胞缺失所造成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据调查JH的前辈正常,从JH这一代起出现患者,且均为男性,JH这一代的配偶均不携带致病基因,JH的兄弟在41岁时因该病去世。JH的姐姐生育了4子1女,儿子中3个患有该病,其中2个儿子在幼年时因该病夭折。XLA的发生是因为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下列对该可遗传突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该突变基因是否表达与性别相关

B.该突变基因可能源于JH的父亲

C.最初发生该突变的生殖细胞参与了受精

D.JH的直系血亲均可能存在该突变基因

解析:该基因是否表达与性别无关,A选项错误;因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且男性患者后代中有正常个体,所以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故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JH的父亲,B选项错误;最初发生基因突变的生殖细胞参与了受精才能遗传给后代,C选项正确;JH的父亲不可能存在致病基因,D选项错误。

答案:C

3.(2016届云南玉溪一中高三模拟)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基因突变对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

B.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基因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

D.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具有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

解析: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由于自然选择,现存性状一般是有利的,因此基因突变对个体是弊大于利,A选项错误;基因突变所产生的基因在体细胞中就不一定能够遗传给后代,B选项错误;基因重组能够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够产生新的基因,C选项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是有性生殖的生物特有的,D选项正确。

答案:D

4.(2016届广东惠州一中高三二调)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Y。下表显示了与酶X相比,酶Y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 )

A.

B.状况②是因为氨基酸数减少了50%

C.状况③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起始密码子提前

D.状况④可为蛋白质工程提供思路

解析: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后,遗传密码一定改变,但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决定的氨基酸并不一定改变,状况①酶活性不变且氨基酸数目不变,可能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也可能是氨基酸序列虽然改变但不影响两种酶活性,A选项错误;状况②虽说酶活性变了,但氨基酸数目并没有改变,B 选项错误;状况③碱基改变之后酶活性下降且氨基酸数目减少了,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的位置提前了,C选项错误;状况④酶活性改变且氨基酸数目增加,这可为蛋白质工程提供思路,D选项正确。

答案:D

5.(2016届甘肃嘉峪关市一中三模)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

A.甲、乙、丁B.乙、丙、丁

C.乙、丁D.甲、丙

解析: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从图形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甲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乙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属

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丙是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的结果,属于基因重组;丁是染色体片段的增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乙、丁,C选项正确。

答案:C

6.(2016届漳州八校三模)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突变,使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鼠与野生型鼠杂交,F1的雌雄鼠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假如仅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必须鉴别突变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F1的杂交组合最好选择( )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就使性状发生改变,可推知这属于显性突变,野生型为隐性性状。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可选隐性(野生型)雌性和显性(突变型)雄性杂交,若后代出现交叉遗传,即后代中雌性个体均为显性(突变型)、雄性个体均为隐性(野生型),则可判断该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否则在常染色体上,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答案:A

7.(2016届湖南岳阳市高三模拟)在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过程中,收获三倍体种子是在( ) A.第一年、二倍体母本上B.第一年、四倍体母本上

C.第二年、三倍体母本上D.第二年、二倍体母本上

解析:本题考查多倍体育种及无子西瓜培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在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形成过程中,第一年用秋水仙素处理西瓜幼苗,使之形成四倍体西瓜,当年四倍体植株开花后产生的卵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当其接受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后,受精卵就会有3个染色体组,可发育成三倍体种子。所以三倍体种子是在第一年、四倍体的母本上。

答案:B

8.(2016届河北保定高三模拟)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A基因

B.A基因可突变为A1、A2、A3……,它们为一组复等位基因

C.基因突变大部分是有害的,对生物的进化不利,所以不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D.基因突变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解析:本题考查变异与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较小。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A基因可以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以回复突变为A基因,A选项正确;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组复等位基因,B选项正确;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但基因突变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选项错误;基因突变能够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选项正确。

答案:C

9.(2016届福建漳州八校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生物遗传、变异和细胞增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三倍体的西瓜无子是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联会

B.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三体果蝇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呈现9→18→9的周期性变化C.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HIV在宿主细胞中进行遗传信息传递时只有A—U的配对,不存在A—T的配对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变异和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中等。三倍体无子西瓜是由于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而不是不能联会,A选项错误;由于正常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所以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三体果蝇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呈现9→18→9的周期性变化,B选项正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发生在两个地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C选项错误;HIV在宿主细胞进行遗传信息传递时,逆转录形成DNA时,存在A—T的配对,D选项错误。

答案:B

10.(2016届贵州遵义高级中学模拟)玉米株色紫色对绿色是显性,分别由基因PL和pl控制。玉米株色遗传时出现了变异(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变异是由隐性基因突变成显性基因引起

B.该变异不能传递到子二代

C.该变异无法用显微镜观察鉴定

D.图中子一代株色因染色体变异有紫色和绿色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与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据图分析可知,该变异是发生了染色体的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而不是基因突变,A选项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所以该变异能传递到子二代,B选项错误;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是可见的,C选项错误;由于紫株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了染色体缺失,产生了异常的配子,故在子一代中出现了紫色和绿色,D选项正确。

答案:D

11.(2016届江西南昌高三模拟)某种昆虫对经常使用的一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杀虫剂诱发种群中特定个体产生了可遗传的抗药性变异

B.在使用杀虫剂之前昆虫种群基因库中就存在抗药性基因

C.种群抗药性基因频率在使用此杀虫剂过程中保持不变

D.已经具有了抗药性的昆虫种群属于一个新的物种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中等。杀虫剂对昆虫进行选择而不能诱发种群产生可遗传的抗药性变异,A选项错误;抗药性基因产生于使用杀虫剂之前,B 选项正确;使用杀虫剂导致无抗药性的个体被杀死,从而使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C选项错误;具有了抗药性的昆虫只有与原种群产生了生殖隔离,才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D选项错误。

答案:B

12.(2016届合肥市高三模拟)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倍体西瓜因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配对紊乱,一般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因而果实无子

B.基因突变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但染色体变异不会

C.在水稻单倍体育种的过程中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正在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染色体加倍

D.六倍体普通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后代为可育的四倍体小黑麦

解析: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的能力,难度中等。三倍体西瓜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完成受精,因而果实无子,A选项正确;染色体是DNA的载体,染色体结构变异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都会使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选项错误;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不产生种子,只能对幼苗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C选项错误;六倍体普通小麦和二倍体黑麦杂交后代为异源四倍体,联会紊乱,不可育,D选项错误。

答案:A

13.(2016届辽宁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萝卜和甘蓝均为二倍体,利用萝卜和甘蓝作为材料经以下不同处理后得到的植株可育的组合是 ( )

①萝卜×甘蓝→F1植株

②萝卜×甘蓝→F1再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植株

③萝卜经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加倍植株×甘蓝→F1植株

④萝卜与甘蓝经体细胞杂交得到的杂种植株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判断个体是否可育,主要看是否有同源染色体,联会是否正常。萝卜和甘蓝之间有生殖隔离,所以其杂交后代(如①)不可育,但是染色体加倍(如②)后就可育了。③得到的是三倍体,也不可育。萝卜与甘蓝经体细胞杂交得到的杂种植株(④)是异源四倍体,是可育的。明确植株可育的前提是能产生正常配子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C

14.(2016届河北唐山一中高三模拟)现有三粒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植株的种子,其中正常株高植株(A)对矮生株高植株(a)为显性,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这三粒正在萌发的种子后,分别得到基因

型为AAaa、aa和AA的三棵植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AAaa、aa和AA的三棵植株形成过程中,秋水仙素起作用的时期都是有丝分裂后期

B.将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与基因型为aa的植株杂交,理论上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aaa =1∶2∶1

C.若已知在未用秋水仙素处理前,该二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含20条染色体,将题干中基因型为aa 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基因型为AA的植株,若A和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11

D.AAaa与AA杂交后代不可育的原因是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无法正常联会

解析: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形成,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A选项错误。AAaa的植株能形成配子比例如下:1AA∶4Aa∶1aa,故与基因型为aa的植株杂交,理论上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aaa=1∶4∶1,B选项错误;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11或9,C选项错误;AAaa与AA杂交后代细胞内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时因同源染色体数为奇数,无法正常联会从而表现为不可育,D选项正确。

答案:D

15.(2016届湖北黄冈中学高三模拟)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的男孩,关于其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精子形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

B.卵细胞形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C.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形成均正常

D.精子形成时可能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解析:根据题意判断父母及男孩的基因型结合减数分裂过程分析可知,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基因型是X h X h,父亲的基因型是X H Y,儿子基因型X H X h Y中的X H Y来自于父亲,由于配子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导致的,但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是正常的,故选A。

答案:A

16.(2016届浙江温州十校高三联考)以下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B.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畸变,它与二倍体西瓜属同一物种

C.基因突变可引起DNA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基因的结构

D.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

解析: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A选项错误;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畸变,它与二倍体西瓜属不同物种,因为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育,与二倍体不能杂交,B选项错误;基因突变可引起DNA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基因的结构,C选项正确;基因重组

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基因,D选项错误。

答案:C

17.(2016届沈阳市高三模拟)人类有23对染色体,黑猩猩有24对染色体。人类的祖先与黑猩猩的祖先在大约500~600万年前分家,走上独立的演化道路。下列关于人类与黑猩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和黑猩猩进化的原材料完全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

B.人类祖先与黑猩猩祖先可能在约500~600万年前出现生殖隔离

C.人类祖先与黑猩猩祖先一定是因地理隔离而导致的生殖隔离

D.当代的人类与自己祖先相比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没有发生改变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及综合运用能力,难度中等。人类和黑猩猩进化的原材料是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选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人类祖先与黑猩猩祖先在大约500~600万年前分家,走向独立的演化道路,推测二者可能在500~600万年前产生生殖隔离,B选项正确;从题干信息无法推测黑猩猩祖先与人类祖先的生殖隔离一定是地理隔离导致的,C选项错误;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在进化的过程中当代的人类与自己祖先相比种群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D选项错误。

答案:B

18.(2016届福州市高三模拟)有人将欧洲家兔带到某小岛上,几百年之后小岛上的这些兔子后代不能与欧洲家兔杂交产生后代。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的环境对这两个种群的变异进行了选择

B.地理环境决定了两个种群产生的不同变异

C.由于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产生较大的差异

D.两个种群已产生生殖隔离,形成不同物种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难度不大。不同环境对这两个种群的变异进行了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一定方向变化,A选项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是不定向的,不由环境决定,B选项错误;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产生了较大的变异,C选项正确;由于这些兔子后代与欧洲家兔不能杂交产生后代,说明已经产生生殖隔离,形成了不同的物种,D选项正确。

答案:B

19.(2016届四川绵阳市高三模拟)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和基因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人类基因组中含有23条非同源染色体

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D.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叫二倍体

解析:本题考查染色体组和基因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难度中等。染色体组是由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的,A选项正确;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是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和X、Y两

条性染色体)上的DNA序列,B选项错误;染色体组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有,C选项错误;体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可能是单倍体也可能是二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是单倍体,D选项错误。

答案:A

20.(2016届山西四校高三模拟)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富含V 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下图是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子新品种的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培育过程中不可使用花药离体培养

B.③⑦过程必须使用秋水仙素

C.⑤的亲本不是同一物种

D.⑥过程得到的个体是四倍体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难度中等。图中②过程中可用花药离体培养,再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AA的个体,A选项错误;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均可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选项错误;⑤的亲本中AA为二倍体,AAAA为四倍体,二者不是同一物种,C选项正确;⑥过程为基因工程导入抗虫基因,获得的仍是三倍体,D选项错误。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21.(14分)(2016届甘肃嘉峪关一中高三模拟)现有两纯种小麦,一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该方法称________,依据的变异原理是________。

(2)图中①和④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三)过程采用的操作称为

________,获得的植株往往表现为________等待点。(四)过程所作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使用的药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方法Ⅱ一般从F1经(五)过程后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________,让F1按该方法经(五)(六)过程连续进行2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变异与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及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分析图形可知,图中方法Ⅰ是单倍体育种,方法Ⅱ是杂交育种。(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单倍体育种,依据的变异原理是染色体变异。(2)图中①是F1产生的花粉粒,经离体培养并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基因型为DDTT,所以①的基因型是DT;F1产生的花粉粒基因型有DT、Dt、dT、dt四种,所以②的基因型为dT,因此④的基因型是ddTT。(3)(二)过程是减数分裂,D和d是一对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三)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为单倍体,表现为植株弱小、高度不育等特点。(四)过程为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4)方法Ⅱ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F1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五)过程是F1自交,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ddT_)中的纯合体(ddTT)占1/3;让F1按该方法经(五)(六)过程连续进行了2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ddTT)占1/3×1+2/3×1/4=1/2。

答案:(1)Ⅰ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2)DT ddTT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花药离体培养

植株弱小、高度不育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抑制纺锤体的形成(4)F1自交后发生性状分离1

3

1

2

22.(12分)(2016届黑龙江哈六中高三模拟)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

(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体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成________幼苗。

(2)用γ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________;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_______的特点。

(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________,获得纯合________,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进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________杂交,如果________,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F1自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是________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解析:(1)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幼苗。(2)用γ射线照射上述幼苗可诱发基因突变。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抗该除草剂的能力。(3)秋水仙素可抑制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纯合的二倍体植株。(4)通过与敏感型植株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15∶1,符合由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9∶3∶3∶1的变形,表明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只有两对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抗性,可推测该抗性植株中有两个基因发生了突变。

答案:(1)单倍体(2)诱发基因突变抗该除草剂的能力(3)加倍二倍体(4)(纯合)敏感型植株

F1都是敏感型两

23.(12分)(2016届西安八校联考)华南虎和东北虎均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的两个不同亚种。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外生存的华南虎已基本绝迹。

(1)从进化的角度看,两个虎亚种差异的实质是种群________的不同。

(2)俄罗斯放生的东北虎进入我国黑龙江区域,增加了该区域虎的________。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________,这是保护东北虎的根本措施。

(3)东北虎的存在为画家提供创作的原材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填“直接”“间接”或“潜在”)价值。

(4)上图是能量流经东北虎种群的示意图,大写字母表示能量,若A表示东北虎的摄入量,那么B、C 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华南虎的栖息地碎裂化、岛屿化,造成________,阻碍了雌雄个体之间的交配,直接导致华南虎种群的________降低。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中等。(1)两个虎亚种差异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库的差异。(2)俄罗斯放生的东北虎迁移到我国黑龙江地域,使该区域虎遗传多样性增加。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通过改善虎的生存环境而提高环境容纳量。(3)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包括美学价值、药用价值、文学艺术创作价值等。(4)若图中A表示虎的摄入量,则B、C、D、E分别表示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粪便和遗体残骸中含有的能量。(5)虎栖息地碎裂化,造成不同个体间的地理隔离,直接导致虎出生率下降。

答案:(1)基因库(2)遗传(基因)多样性环境容纳量(3)直接(4)东北虎同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5)地理隔离出生率

24.(12分)(2016届北京海淀区高三模拟)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见左下图)。科学家利用玉米染色体的特殊性进行了右下图所示的研究。请回答问题:

(1)8号染色体片段转移到9号染色体上的变异现象称为________。

(2)右上图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联会。

(3)右上图中的亲本杂交时,F1出现了四种表现型,其中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出现,说明亲代________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________,产生了基因型为

________的重组型配子。

(4)由于异常的9号染色体上有________作为C和wx的细胞学标记,所以可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染色体来研究两对基因的重组现象。将F1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观察到________的染色体,可作为基因重组的细胞学证据。

解析:本题考查变异的基本类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1)一条染色体的一部分片段转移到另外一条染色体上被称为染色体变异,并且这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2)图中的母本染色体上含有两对等位基因,只在两端稍微有所区别,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这两对等位基因会发生配对,所以这两对等位基因所在的部分染色体能发生联会。(3)正常情况下,图中表示的类型杂交,由于母本有结构异常片段的存在,只能产生Wxc的配子,后代不会出现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但是如果出现的话,说明母本产生了wxc的配子,要产生这种配子,需要经过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产生wxc的配子。(4)异常的9号染色体上有结节和片段,与正常的9号染色体有明显的区别,可以作为C和wx的细胞学标记,可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染色体来研究两对基因的重组现象。将F1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的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因为如果观察到有片段无结节的染色体,可作为基因重组的细胞学证据。

答案:(1)易位(或“移接”)(2)能(3)初级卵母(答“大孢子母(胚囊母)”、“初级卵母”可得分) 交叉互换cwx(多答“CWx”也可得分) (4)结节和片段有片段无结节

2017年度高考全国Ⅰ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 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 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答案】D 2.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色法进行检测 B. 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 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 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答案】B 【解析】细胞膜的完整性,可以选择性吸收物质,而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有机物,若细胞膜完整,则无法进入,而破坏后则可以进入,A正确;氨基酸不含有肽键,而双缩脲

试剂用来检测蛋白质中的肽键,B错误符合题意;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通过用醋酸洋红或龙胆紫溶液或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C正确;斐林试剂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还原性葡萄糖在水浴加热下还原成砖红色,D正确。 3. 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答案】C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

2017年全国卷3高考生物试题

2017年全国3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 1.(2017?新课标Ⅲ卷.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答案】C 遗传的分子学基础 2.(2017?新课标Ⅲ卷.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答案】C细胞的基本结构 【解析】动物体内的激素可随血液循环到达相应的靶细胞并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A正确;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正确;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快速而无限增殖的细胞,但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需要从它生存的环境中获取自身增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属于异养型,所以不具有自养能力,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即细胞编程性死亡,D正确。 3.(2017?新课标Ⅲ卷.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 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答案】A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4.(2017?新课标Ⅲ卷.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C 内环境与稳态 【解析】0.9%的NaCl溶液为等渗溶液,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不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上升/下降,但是机体血浆量会增加,当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会恢复到注射前水平。5.(2017?新课标Ⅲ卷.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2017年全国卷高考理综生物部分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部分试卷分析 高三生物组: 今天的高考生物试题考点分布合理,严格结合教材,重点考查对主干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反映出紧跟生物的发展方向。既有大量的常规型试题,同时也增加 了一些新颖的题型,如29题的实验设计,来源于课本上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又高于课本,让很多考生感觉不太适应。今年理综生物试题阅读量 维持稳定,简答题每空的分值有所上升,难度、区分度有一定增加。试题侧重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感觉试题相对基础,但又一定灵活性,有一些挑战。 选择题部分,第1题考查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第2题考查了课本的实验,第3题考查了植物的激素调节,第4题考查了动物的激素调节,第5题考查的是种群的数量变化,第6题考查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 非选择题部分考查的知识点包括,29题考查了遗传的分子学基础,30题考查了光合作用,31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稳态,32题考查了从性遗传与伴性遗传比较。选修的两道题,37题选修1考查了微生物,38题选修3考查了基因工程。 试题涉及到了生物课本必修一、二、三和选修一、二几乎全部的重要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必须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各种已有知识解题。本套高考卷对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建议2018届的学生加强主观题解题方面的练习。同时还应有针对性的加强规范答题方面的训练,避免不必要的丢分。 加大遗传比重,增加实验设计 今年高考生物试题进一步加大了遗传部分比重,试题中的遗传内容涉及1道选择题和2道简答题,共18分。题量增加的同时遗传内容考查的难度并不大,很多考生还是能够解答的。 今年高考生物试题中的简答题29是让考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基本上对所有的考生都是一定的挑战。试题以新情境下探究实验为切入点,重点考查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有创新,本道试题答案是学生理性思维、科学素养的具体细微的表现。 本次试卷紧扣高中生物重点知识点,全卷突出考查对知识点的转化和应用能力,试题灵活,难度适中。试卷回归教材,深化考查课本知识,解答中多需用课 本语言作答。因此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备考中应注重“回归教材”,学生在以后的 学习中首先应扎实基础,查漏补缺,在平时练习中应注重运用课本上的知识点、语言回答问题,注重语言描述的准确性。虽然今年试卷整体较简单,但并不意味明年的生物试卷也会简单,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应仍旧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切不可轻敌大意,尤其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避免因评分标准适当提高而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2017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生物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

2017年全国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江苏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 意。 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 2.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 标记 3.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α-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 个肽键 B.蛋白质是由 2 条或2 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 C.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 D.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4.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B.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 C.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 D.在新鲜黑藻小叶装片中可进行叶绿体形态观察和计数 5.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下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 种群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 B.转速150 r/min 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 型

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 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踿踿的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B.虽然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 8.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 正 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9.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0.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发酵温度的主要目的是腐乳调味 B.腐乳制作后期加入香辛料和料酒有防腐作用 C.毛霉的主要作用是分解脂肪和淀粉 D.成品腐乳表面的粘性物质主要由细菌产生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近三年生物高考试卷分析 高考生物全国二卷的模式是6道选择题,4道大题和2个选修大题,试卷以基础知识考查为主,2016、2017和2018三年高考生物难度都不大,侧重考纲要求的主干知识。并注 重获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的考查。也考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一、从整体上看,2017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 测试生物试题部分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体系有一定的诠释。生物命题将科学性作为首要 和第一性原则。试题科学、准确、规范,没有偏题、怪题。 注重基础,考查主干知识和能力全覆盖,很好体现了《考试 说明》的要求。 综合性: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在综合能力的考查,重点 突出学科内的综合。三套试卷考查综合性的试题占较大比 重,2017年比2016年又有很大提升。如:Ⅰ卷除第5题外,其他题都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节之间和模块之间,进行了 知识的重组和构建,综合性试题由2016的84.44%—94、44%。Ⅱ卷提升幅度更大58.89%—94、44%。Ⅲ卷86.67%—80%。综合性试题除跨节和必修三个模块之间外,在选修模块中考

查必修模块的知识,在多年高考题特别是Ⅱ卷中体现明显, 如:2016年39题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此题选修1只占4分,考细胞呼吸等必修1的内容占11分。2017年三套试题均有体现。这也充分体现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的关系:选 修模块是必修模块的拓展和延伸。 科学探究性试题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也体现了学科核 心素养的落地。 创新性和理性思维的题也有较多体现:体现在试题的呈 现方式,是在新情境下,获取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 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 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的问题 所表现出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是对核心素养的很好的 诠释。开放性:开放性的试题有进一步的增加。特别是Ⅰ卷 的29题,Ⅲ卷的29、32题,II套的38题,选修模块在开放性上有较大变化,值得关注。三套试题都在关注生物学科 的本质,考查考生对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思维,以及 对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这对于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 术”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出了质疑,对于今后高中生物的教与 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性。“2017年考试大纲修订已经释放出明 确信号,发挥高考的立德树人作用和人才选拔功能,想靠刷 题换取高分会越越难,越是尊重教育规律的学校越会适应大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三卷)

2017年全国高考统一生物试卷(新课标Ⅲ)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6分)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6分)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6分)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5.(6分)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2018年复习备考建议

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2018年复习备考建议 一、2017高考全国1卷生物试题分析 2017年高考,肩负着探索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的重任。“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四翼”通过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 2017年全国1卷理综生物试题的命题注重基础性、全面性,把握时代性,突出了生物学和生产、生活密切联系。试题稳中有新、难度适当,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有良好的引导作用。试卷考点分布合理,紧扣教材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以知识为载体,强调分析问题的能力,试题设置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1.凸显能力立意的命题意图。 理解能力考查是全套试题命题的基础,试题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重点考查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必考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的实验探究等。试卷涉及到教材的核心概念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过敏反应、种群增长速率、内环境作用、遗传的基本规律等知识。第30题除考查了基础知识外,还要求学生对“CO2补偿点”这一信息进行理解与应用。第31题第2问,以具体杂交实验数据、现象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对伴性遗传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对获取信息的能力的考查在这次高考题中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特别是第3题,第29题,要求学生从坐标曲线图和题目文字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在实验与探究能力方面,高考生物科除要求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环节)外,还要求考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和得出结论的能力。2017年高考生物实验试题是按照相对较高的要求进行设计的,这不但有利于区分考生,同时对于改善中学教学不重视实验,不重视实际操作,存在“背”实验、“记”实验的状况也是非常有利的。今年试卷中直接考查教材实验的比例在减少,开放性题目、侧重于考查实验思维与方法、实验设计、分析的题目比例在增加。例如,第2题以细胞结构与成分为前提考查了教材实验;第3题以植物激素为情境考查了实验结论的推导;第29题更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试题立足以确定病毒类型实验为载体,考查了实验的设计、结论的推导、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试题灵活而全面。这体现了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特色,对高中生物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也非常突出,突出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转化迁移和应用能力、从题干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及生物学素养。 2.彰显核心素养的考查目标 生物科学的素养是考生未来走向社会进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个不具备生物学素养的公民,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考生物学科所定义的关键能力,是高考生物学科的高一层次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在围绕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实践、现代生物科技等展开的同时,对生物学科的素养、关键能力、核心价值进行了考查。试题不但从一般层面考查考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也尝试考查考生对生命过程进行深度、全面思考的能力,这是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的一个亮点。 在思维考查上主要体现为分析、对比、判断、演绎推理,特别是在用逻辑性的语言分析生物学现象、结果,表达生物学观点上最为突出。 本套试题在结构与功能观、生态观、社会责任意识方面都有体现,更为明显的核心素养是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这给未来的高中教学和高三备考指明了方向。 面对纷繁复杂的生命过程是否能够做到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是衡量生物学科素养的一个指标,对此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有所创新。如全国I卷第30(1)题,关于“密闭小室中的植物在光下光合速率降

2017年生物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新课标

2018年高考理综生物卷答案及解读<新课程word版)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98字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解读】本题以细胞的成分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蛋白质的组成、结构、转录、翻译等过程,但比较基础,考生容易得分。在两种蛋白质合成过程中,tRNA种类、核糖体成分、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均相同。hQvEoS10kB 2.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86字A.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 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别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 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的知识。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才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hQvEoS10kB 3.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74字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有关知识。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hQvEoS10kB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96字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解读】本题主要考查反射、条件反射及兴奋产生、传导等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这是条件反射,反射路径是酸梅的形态、颜色等条件刺激物→眼睛上的感光细胞→传入神经→脑干→传出神经→唾液腺。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肯定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由于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经学习才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附详细答案)

2017年北京市高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6分)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都需要用盐酸溶液使细胞相互分离 B.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C.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D.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2.(6分)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 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 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 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 3.(6分)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 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 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

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 4.(6分)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细胞呼吸将葡萄糖中的化学能贮存在ATP中 B.Ca2+内流促使细胞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胰岛素 C.细胞外葡萄糖浓度降低会促使胰岛素释放 D.该过程参与了血糖浓度的反馈调节机制 5.(6分)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符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 B.用含C基因的农杆菌侵染菊花愈伤组织,将C基因导入细胞 C.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

(完整word版)2017年生物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四川

2018年高考理综四川生物卷解读 一、选择题: 1.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 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式 B.DNA的半保留复制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姐妹染色体的分开 解读: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要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故A正确;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属有丝分裂,间期有DNA的复制<半保留复制),后期有姐妹染色体的分开,但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故B、D正确,C错。答案:C。Bj2R79VsgB 2.将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后,重新置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通过发酵就能大量生产人生长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j2R79VsgB A.发酵产生的生长激素属于大肠杆菌的初级代谢产物 B.大肠杆菌获得的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变异可以遗传 C.大肠杆菌质粒标记基因中腺嘌呤与尿嘧啶含量相等 D.生长激素基因在转录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连接酶 解读:因人生长激素不是大肠杆菌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所以不是大肠杆菌的初级代谢产物,故A错;将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后,重新置入大肠杆菌的

细胞内,属于基因工程中的人工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B正确;大肠杆菌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分子,不含尿嘧啶,故C错;生长激素基因在转录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而不需要DNA连接酶,故D错。答案:B。Bj2R79VsgB 3.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2017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新课标2卷)

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综生物试题试题及答案 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学科&网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29.(9分) 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

四川省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Word版)

四川省2017年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40分钟试卷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1

2017年高考全国二卷生物试题解析

2017年全国二卷高考生物试题解析 1.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 【答案】D 2.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 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 【答案】C

【解析】T2噬菌体只能侵染大肠杆菌,A错误;T2噬菌体病毒要借助宿主细胞合成mRNA和蛋白质,B错误;用含有32P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能将T2噬菌体的DNA标记上32P,即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C正确;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为HIV,它的遗传物质是RN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 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 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答案】C 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B.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 C.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 D.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下降后上升,所以该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复原。 自动复原的原因是物质A能进入细胞,A错误;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体的收缩比整个细胞的收缩要快,B错误;2~3h内为质壁分离复原过程,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C正确; 0~1h内发生质壁分离,细胞失水,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D错误。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2017江苏高考生物试题解析

2017年高考江苏卷生物试题 1.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 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 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 【答案】B 【考点定位】糖类,还原糖,非还原糖 【深化拓展】本题主要考查糖类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记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种类。 2.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以使小鼠死亡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标记 【答案】C 【解析】格里菲思证明了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够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但没有提出转化因子是什么,A错误;艾弗里没有利用小鼠,是将肺炎双球菌在培养基培养,根据菌落特征进行判断,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细菌,C正确;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复制形成的子代DNA分子中含母链的少,所以的都含子链,则32P标记亲代噬菌体的DNA,复制形成的子代噬菌体中带有32P(母链)的少,大多数不含32P,D错误。【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深化拓展】本题主要考查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要求学生理解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3.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琢鄄鹅膏蕈碱是一种环状八肽,分子中含有8个肽键 B.蛋白质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

2017年高考全国Ⅲ卷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有答案及解析精校版)

2017年高考全国Ⅲ卷理综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 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答案】C 【解析】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会发生RNA的合成。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答案】C 【解析】癌细胞需要从它生存的环境中获取自身增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属于异养型。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 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 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 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答案】A 【解析】类胡萝卜素只能吸收蓝紫光。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 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C 【解析】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进多少出多少。 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2017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及答案.pdf

2017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2017全国Ⅰ卷生物 2017全国Ⅱ卷生物 2017全国Ⅲ卷生物

2017高考全国Ⅰ卷生物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

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 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 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 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 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

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一次注射A 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5.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