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十章--施工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第二十章--施工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第二十章--施工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第二十章--施工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第二十章施工监控量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第一节概述

一、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

对于隧道工程施工,虽然目前很难用一种有效的本构模型对承载结构进行全面准确的力学计算,但是承载结构变化最直观的就是产生位移,可以利用不同的量测方法和量测仪器得到承载结构位移及内力的变化。通过以往获得大量的承载结构变形及内力量测结果,可以得出承载结构变形及内力变化与承载结构稳定之间的规律。结合已有的工程量测资料,利用类比法可以确定现有承载结构受力变化是否安全。隧道监控量测的实施运用,便是通过种种量测方法得到准确的承载结构变化的相关数据,利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通过类比可以得出一定的结论。目前,隧道的设计工作是在其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参考已建工程的设计参数进行初选设计后,再通过施工过程对围岩的量测分析来完善设计。因此,量测工作是监视设计、施工是否正确的眼睛,是监视围岩是否安全稳定的手段,它始终伴随着施工的全过程,是新奥法构筑隧道非常重要的一环。实践证明,利用工程类比法和量测手段获得有关参数进行设计是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的。

隧道施工量测工作的作用或目的:

(1)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量测结果修改设计,指导施工。

(2)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3)积累资料,为以后的隧道设计提供类比依据。

(4)为确定隧道安全提供可靠的信息。

(5)量测数据经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和判断后,进行预测和反馈,以保证施工安全和隧道稳定。

二、隧道现场量测计划制定

(一)隧道监控、量测计划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计划,即测试方案和实施计划,应根据隧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地形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及其他有关条件进行制定。

(二)隧道现场量测计划的主要内容

1.现场量测的主要手段、量测仪表和工具及其选用、量测项目及方法的确定;

2.施测部位和测点布置及测量人员组织;

3.测试方案和实施计划的测定;

4.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量测管理等。

三、监测系统设计原则

施工监测是一项系统工程,监测工作的成败与选用监测方法的选取及测点的布置直接相关。根据以前监测工作的经验,归纳以下几条原则。

(一)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监测系统设计中所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则。为了确保其可靠性,必须做到:第一,系统需要采用可靠的仪器。第二,应在监测期间保护好测点。

(二)多层次监测原则:多层次监测原则的具体含义有四点:

1.在监测对象上以位移为主,兼顾其它监测项目。

2.在监测方法上以仪器监测为主,并辅以巡检的方法。

3.在监测仪器选择上以机测仪器为主,辅以电测仪器。

4.考虑分别在地表、及临近建筑物与地下管线上布点以形成具有一定测点覆盖率的监测网。

(三)方便实用原则:为减少监测与施工之间的干扰,监测系统的安装和测量应尽量做到方便实用。

(四)济合理原则:系统设计时考虑实用的仪器,不必过分追求仪器的先进性,以降低监测费用。

四、监测作业流程

第二节大断面隧道监控量测重点及方法

一、高速铁路隧道监控量测的内容和特点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的监测旨在收集可反映施工过程中围岩动态的信息,据以判定隧道围岩的稳定状态,以及所定支护结构参数和施工的合理性。因此量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大类。

(一)必测项目A

必测项目是必须进行的常规量测项目,是为了在设计施工中确保围岩稳定、判断支护结构工作状态、指导设计施工的经常性量测。这类量测通常测试方法简单、费用少、可靠性高,但对监视围岩稳定,指导设计施工却有巨大的作用。必测项目是新奥法量测的重点,主要包括:

1.隧道内目测观察

2.隧道内空变位量测

3.拱顶下沉量测

(二)选测项目B

选测项目是对一些有特殊意义和具有代表性的区段进行补充测试,以求更深入地了解围岩的松动范围和稳定状态以及喷锚支护的效果,为未开挖区段的设计与施工积累现场资料。这类量测项目测试比较麻烦,量测项目较多,费用较高。因此,除了有特殊量测任务的地段外,一般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些必要的项目进行量测。

注:■——必须进行项目;●——应进行项目;▲——必要时进行项目。

二、监测项目与方法

监测项目表表20-2-2

三、非接触三维观测

传统的隧道变形监测,一般采用钢尺式收敛计和挂钢尺抄平等接触方式进行。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和适应恶劣施工环境的优点。但这种接触法一般无法进行三维观测。当要了解隧道周边点的三维变化时,上述传统方法显得无能为力。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高速铁路蓬勃发展,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大跨度隧道的修建。跨度的不断增加使传统的监测方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如挂尺困难,测量精度下降等问题。于是就提出了隧道变形监测新技术——非接触三维观测(无尺量测)。

无尺量测技术在日本、瑞士等国已经应用于地下工程的净空位移量测中。实现的方法大致有三种:一是以多台电子经纬仪为主要设备的三维解析测量;二是全站仪为主要设备的三维变形量测;三是以近景摄影机为主要设备的近景变形量测。目前,利用全站仪作为主要设备的隧道净空三维观测方法是主要发展方向。

(一)系统简介

无尺监测系统,是在国际流行的极坐标测量系统的基础上,结合隧道局科研所与Leica 成都公司联合开发的机载软件和数据分析(该软件能对测量数据进行精度评价、抗差、平差处理)基础上,对隧道净空变形进行有效、快速监测的测量系统。

(二)全站仪选型及其配套设备

为了满足隧道变形监测的需要,全站仪的精度应达到1''

±,分辨力达到1.0'',而测距精度为1+1ppm,分辨力选到O.1mm。这样对于几十米长的隧道范围内观测点,其定位精度用1~2测回可选10-1mm级。也可采用测角精度为2'',测距精度为2+2ppm的全站仪,但要达到1mm的定位精度,须增加测回数。经过广泛的资料查询和调研工作,适用于隧道变形监测的全站仪主要有以下几种,如表20-2-3。

表20-2-3 高精度全站仪技术参数表

类型TC2003TC1800 TCA1800NET2100

测距精度1+1ppm1+2ppm1+1ppm

测角精度5.0''1''2''机带电池工作时间7600次7600次2小时

抗环境干扰能力七级密封、

防水、防尘七级密封、

防水、防尘

二级密封、

防水、防尘

操作方便性方便方便方便

控制及应用程序开发环境机载开发语言,提供用

户指令

机载开发语言,提供用户指令无行业评价精度高、稳定性好、价精度高、稳定性好、价格较高精度高、稳定性

格高好、价格较高

目前应用领域隧道变形监测和大坝

变形监测等隧道变形监测和大坝变形监测

大坝变形监测

基本配置价格(参考价)448,000元195,000元228950元

与徕卡全站仪配合使用的徕卡反射片,是一种具有回复反射性能的反射膜片,反射膜片由丙烯酸脂制成,背部为不干胶,厚度为0.28mm,呈银灰色,大小可根据测距选择。测量中常使用的反射片的技术参数见表20-2-4。

表20-2-4 反射片技术参数表

四、远程自动化监测技术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岩土工程监测技术的水平也迅速得到提升。主要发展趋势表现为它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和快速化水平的提高。国外自动化监测系统最早出现在大坝安全监测领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观测自动化的研制开发,20世纪70年代进入实用阶段。从法国、意大利、美国、西班牙、日本和瑞士等工业发达国家实现自动化的情况看,有的起于资料管理自动化,有的则首先实现采集自动化。

国内在自动化监测系统研究方面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在隧道工程、泥石流预警以及边坡稳定性监测都有成功运用的实例。如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开发研制的EMM-TF80自动化监测系统(图20-2-1)是80路隧道温度、应变自动测量系统,它是针对青藏铁路建设和运营研发的工程与环境监测系统,实现了电阻温度数据和钢弦频率数据的采集、存储及传送按照预定的顺序自动完成,可以由单台也可多台仪器组成,数据可以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转送。该仪器与计算机构成一个即时的全自动数采网络系统,针对高原多年冻土铁路隧道围岩冻融

圈受气温变化影响,通过埋设大量温度传感器以及气象要素的测试,开展隧道洞内外气温规律的研究、隧道洞内地温规律的研究以及气温变化对围岩地温的影响研究。在海拔4700m 的昆仑山隧道和4900m的风火山隧道建立了现场工作站,共埋设各类温度传感器件近2500只,建成一座9要素自动气象站。目前取得隧道温度测试数据数十万个、气象观测资料上万组。见图20-2-2。下面主要介绍新建铁路穿越既有结构时对既有结构采用的远程自动化监测方法。

图20-2-1 EMM-TF180自动化监测系统图20-2-2 昆仑山隧道气象站(一)远程自动化监测的目的

新建铁路的施工必然会引起既有结构的变位,为保证既有结构的安全,在新建铁路施工期间,必须对既有结构进行全天候的实时监控量测,传统监测技术在高密度的行车区间内无法实施,且不能满足对大量数据采集、分析以及及时准确的反馈,特别是在一些恶劣环境下,因此必须采用远程自动化监测系统对既有结构和轨道变形进行24小时监控量测。

(二) 监测项目及方案

1.监测测点布设原则

监测范围根据理论计算及实际情况,本着突出重点,兼顾全局,正确指导施工的原则。结构变形缝为重要监测对象,该区域需重点监测,在变形缝两侧布置静力水准仪监测变形缝两侧沉降变形,在变形缝两侧沿水平方向布置测缝计,监测变形缝张开度。轨道结构变形为重要监测项目,该项加密测点布设。

2.监测项目

(1)结构沉降监测:包括结构沉降监测和结构缝变形监测。结构沉降监测采用采用静力水准仪,在结构沉降测点上采用明显标识,提醒管理人员注意保护,通信线路采用特殊连

接与连通管路共同采用管路保护,监测人员定期巡视,保证仪器正常运行。结构缝变形监测采用静力水准系统,沉降缝之间的胀缩测缝计进行测量,同时注意加强保护。

(2)轨道结构变形监测:包括走行轨结构纵向变形监测、走行轨结构左右水平高低变化监测和走行轨水平距离的偏差监测,其中走行轨结构纵向变形监测为监测重点。监测项目详见表20-2-5。

表20-2-5 监测项目汇总表

注:可根据施工情况和沉降情况调整监测频率,随时将监测信息通报监测领导小组。

(三) 监测仪器

1.静力水准仪 (1) 静力水准仪原理

该方法及所选用的仪器依据连通管原理的方法,用电容传感器,测量每个测点容器内液面的相对变化,再通过计算求得各点相对于基点的相对沉陷量。

任初始状态(0)

图20-2-3 测量原理示意图

(2)RJ型电容式静力水准仪

由图20-2-4所示,仪器由主体容器、连通管、电容传感器等部分组成。当仪器主体安装墩发生高程变化时,主体容体相对于位置产生液面变化,引起装有中间极的浮子与固定在容器顶的一组电容极板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通过测量装置测出电容比的变化即可计算得测点的相对沉陷。

1)主要技术指标

①测量范围:25mm~50mm

②最小分辨率:0.01mm

③测点误差:<0. 5%F·S

④使用环境条温度:-20~70?C

2)仪器安装调试

仪器的安装尺寸如图20-2-5所示,按要求在测点预埋180三个均布的M840(伸出长度)螺杆。

①检查各测墩顶面水平及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

②检查测墩预埋钢板及三根安装仪器螺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③预先用水和蒸馏水冲洗仪器主体容器及塑料连通管。

④将仪器主体安装在测墩钢板上,用水准器在主体顶盖表面垂直交替放置,调节螺杆螺丝使仪器表面水平及高程满足要求。

⑤将仪器及连通管系统联接好,从未端仪器徐徐注入S G溶液,排除管中所有气泡,连通管需有槽架保护。

⑥将浮子放于主体容器内。

⑦将装有电容传感器的顶盖板装在主体容器上。

仪器及静力水准管路安装完毕后,用专用的3芯屏蔽电缆与电容传感器焊接,并进行绝缘处理。3芯屏蔽电缆的红芯接测量模块的信号接线端口,白、黄芯接激励(桥压)接线端口。当容器液位上升时,电容比测值应变小,否则将白、黄芯接线位置互换。

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根据隧道的围岩条件、支护类型和参数、施工方法以及所确定的量测目的进行编制。执行规如下: (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5)《新建铁路至线施工图安县隧道设计图》(成兰施隧-01) (6)《新建铁路至线施工图柿子园隧道设计图》(成兰施隧-02)(7)《新建铁路至线参考图隧道施工工法及辅助措施》(成兰隧参(11)19) 2 工程概况 安县隧道位于安县-高川区间,为双线隧道,单洞合修。进口里程 D2K73+335,出口里程D2K76+350,全长3015m。隧道洞身位于半径为3504.525的右偏曲线上,进出口均位于直线上,线路纵坡为17.8‰的单面上坡,轨顶面高程为674.101~727.768。隧道进口接路基工程,出口紧邻睢水河双线大桥,隧道最大埋深320m。 柿子园隧道位于安县-高川区间,为双线隧道,高川车站伸入隧道出口端;进口D2K76+696~D3K87+350段10654m为单洞合修隧道,其

余段为双洞分修隧道。除进出口均位于直线上外,隧道洞身有2处左偏曲线和2处右偏曲线,线路纵坡为17.8‰及6‰的单面上坡。进口里程D2K76+696,左线出口里程D2K90+765,右线出口里程YD2K90+758,单双线分修起点里程D3K87+300=YD3K87+345.59,隧道左线全长14069m,分修段右线全长3412.41m。轨面高程为733.927~980.048m。本标段施工里程D2K76+696~D3K85+560,共8864m,单洞合修。 3 量测目的 (1)为了掌握隧道施工中围岩和支护的力学动态信息及稳定程度并及时反馈,以指导施工作业,保证施工安全。 (2)经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判断后,进行预测和反馈,及时修改支护系统设计,以保证施工安全和隧道稳定。 4 作业准备 4.1 业技术准备 编制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施工图纸,熟悉监控量测规和技术标准。制定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对量测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熟悉量测方法和技术。 4.2 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配置监控量测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满足监控量测人员工作需要。

在建地铁第三方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研究

在建地铁第三方监控量测实施方案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在建地铁第三方监控量测的实施方案进行探析和研究,结合长沙地铁3 号线的的项目监控测量方案,对项目里面的监控对象、监控内容和技术方法进行阐述分析, 另外就是对水平位移、倾斜观测、沉降等一些监测技术方法作一些个人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在建地铁;第三方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网的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而且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 也处在重点建设项目之列,轨道交通可以有效缓解路面交通的拥挤状况,根据调查在2014年我国有大约几百条地跌处在在建的状态。但是地铁建设工程的周期长、投资大、对于地下施 工的技术要求较高,但是地铁建成后对地面的建筑没有任何影响,可以有效节省地面的空间 和面积,但是地铁建设始终是处在地下施工的,所以有很多不可预见的风险,所以在建地铁 的第三方监控量测一直以来是地铁建设工程的核心部分。 一、第三方监控量测的主要内容 第三方监控量测其实就是不受在建地铁项目业主方和在建地铁项目承建方约束的第三方监控 量测的独立的机构,其主要的工作就是为在建地铁项目的业主提供准确、信任度高的可靠地 铁项目信息,根据这些准确可靠的信息来对在建地铁结构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程度做一 个专业性的评估,并可以及时有效的解决在建地铁项目中所发生的一些临时事故,也能做对安 全事故做一些预防措施,保障在建地铁工程的安全,可以从第三方的角度了解整个项目工程 中的核心关键,比如说工程的质量保障、安全保障以及对事故的善后和解决工程合同的纠纷等。 依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和《长沙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朝阳村站基坑监测设计图纸》的要求, 本工程监测主要内容有:墙(桩)顶水平位移、墙(桩)顶竖向位移、支撑轴力、地表沉降、地下水位、深层水平位移、建筑物沉降、倾斜、立柱沉降、管线监测、锚索轴力、建筑物、 裂缝、巡视检查等。 二、第三方监控量测主要技术和方法 根据《长沙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朝阳村站基坑监测设计图纸》,基坑监测方案里面主 要包括监测控制网的布设,变形监测控制网是整个监测工作的基础,控制网的质量直接影响 整个变形监测成果的质量。因此,监测控制网的选点、观测和后期的平差数据处理必须严格 按照相关的测量规范值执行,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此项目布设一个平面控制网和一个高 程控制网;平面控制网监测,主要运用到了极坐标法;高程控制网的选择,由于长沙市地铁 的设计高程系统为1956年黄海高程,考虑到相关资料的统一和衔接,故本工程监测的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支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其监测目的是观测和掌握基坑坑顶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确保工程施工期间的安全;基坑周边地表沉降监测,其监测 目的就是了解基坑施工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的抽取引起基坑周边地下水位下降,基坑内 土侧压力降低,导致基坑周边地面沉降变化情况,确保工程施工期间周边环境的安全;基坑 桩身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裂缝监测,其监测目的就是监测基坑开挖时围护结构、基坑坡面及 周边地表和建(构)筑物的裂缝的变化情况,确保施工本工期施工期的安全;基坑桩身深层 水平位移监测 、周边建筑物沉降与倾斜监测等一些监测技术和方法。[1]

地铁施工的监控量测

地铁施工的监控量测 发表时间:2019-06-24T15:00:29.2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作者:刘毅平李洪伟 [导读] 青岛市地铁8号线河套停车场接驳站为大涧站,选址于大涧村西侧,正阳西路北侧。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 100160 摘要:随着我国地铁建设项目规模的增大、数量的增加,地铁施工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监控测量就显得至关重要。文中详细阐述了施工监控量测的目的和任务、主要内容、监测控制值、监测反馈,可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施工监控 1 工程概况 青岛市地铁8号线河套停车场接驳站为大涧站,选址于大涧村西侧,正阳西路北侧,大沽河南侧、规划济青高铁东侧、规划机场高速西侧。出入线及正线区间线路呈西-东走向,站址位于城阳区河套街道,沿正阳西路敷设。现状正阳西路道路宽度为24m,为双向六车道,车流量较大。 2 地下管线 建设地点周边管线主要雨污水管道、给水管、通信光缆、燃气管线,均沿正阳西路敷设,其中胶大区间明挖断施工前均对影响范围内地下管线临时迁改,待结构施工完毕后再原位恢复,暗挖区间及竖井横通道施工过程下穿地下管线不进行迁改。 3 监控量测的目的和任务 地下工程按信息化设计,现场监控量测是监视围岩稳定、判断隧道支护衬砌设计是否合理安全、施工方法是否正确的重要手段,通过监控量测,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监测基坑稳定和周边建筑物、临近管线的沉降、变形情况,掌握变化规律、预测发展与趋势,保证基坑施工、周边建筑物、临近管线安全。 (2)将现场监测的数据、信息及时反馈,以修改和完善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 (3)将现场测量的数据与理论预测值比较,用反分析法进行分析计算,使设计更符合实际,以便指导今后的工程建设。 4 主要内容 暗挖施工监控测量内容见下表: 4.1初支拱顶沉降 (1)监测目的 拱顶沉降监测是反映地下工程结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数据,是围岩与支护系统力学形态变化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反映。 (2)初始值的采集 测点埋设后,应在短时间内对监测点进行初始值采集,确保至少获得三次准确的测值,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4.2洞内净空收敛 (1)监测目的 地下工程开挖后,净空收敛也是反映围岩与支护结构力学形态变化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参数,通过监测可了解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状态。 (2)初始值的采集 测点埋设后,应在短时间内对监测点进行初始值采集,确保至少获得三次准确的测值,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4.3地表沉降 (1)监测目的 地表沉降是地下结构监测施工最基本监测项目,它最直接地反映地下结构周边土体变化情况。 (4)初始值的采集 测点埋设后,应在掌子面到达之前对监测点进行初始值采集,确保至少获得三次准确的测值,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 4.4相邻地下管线变形 (1)监测目的 地下结构开挖时伴随着土方的大量卸载,周边水土压力重新分布,势必对相邻地下管线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使管线产生位移。对相邻地下管线变形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管线安全,不仅关系到施工的顺利进行,更关系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及其内容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及其内容 根据地质情况、风险源及其风险等级,采用不同的超前探测方法,风别为地质调查法、物探法机超前钻探法,现将各方法采用的具体手段及操作分述下: (一)地质调查法 1、内容 地质调查法包括隧道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隧道内地质素描等;(1)地表调查 A、地层、岩性在隧道地表的出露及接触关系,特别是标志层的熟悉和确认。 B、地表岩溶发育位置、规模及其分布。 (2)洞内地质素描:包括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和洞身地质素描。主要内容为: A、地层岩性:描述地层年代、岩性、层间结合程度、分化程度等; B、地质构造:描述皱褶、断层、节理裂隙特征、岩层产状等。断层的位置、产状、性质、破碎带的宽度、物质成分、含水情况以及与隧道的关系。节理裂隙的组数、产状、间距、充填物、延伸长度、张开度及节理特征、力学性质、分析组合特征、判断岩体完整程度。 C、岩溶:描述岩溶规模、形态、位置及所属地层和构造部位,充填物成分、形态,以及岩溶展布的空间关系。、 D、地下水分布、出路形态及围岩的透水性、水量、水压、水温、颜色、泥沙含量测定,以及地下水活动对围岩稳定的影响,必要时长期

观测。 E、水质分析,判定地下水对结构材料的侵蚀性。 F、出水点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暗河等关系分析。 G、岩溶隧道进行地表相关气象、水文观测,判断洞内涌水与地表径流、降雨的关系。并建立涌突水点地质档案。 (3)记录不同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下隧道围岩稳定性、支护方式及初期支护后的变形情况。 (4)地质调查法的相关要求及表格按《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指南》附表E及附表F、《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附录A办理。 (二)物探法 1、方法类型 (1)地震波反射法 适应于划分地层界线、查找地质构造、探测不良地质体的厚度和范围。在软弱围岩地层和岩溶发育地区,每次预报距离采用100m,在完整的硬质岩地层每次预报采用150m。其相关技术要求按《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办理》。 (2)水平声波剖面法 适应于划分地层界线、查找地质构造、探测不良地质体的厚度和范围。在软弱围岩地层和岩溶发育地区,每次预报距离采用40m,在完整的硬质岩地层每次预报采用60m。其相关技术要求按《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办理》。

施工监测方案-副本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1、设计概况 (1) 1.2、环境情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监测目的、原则及内容 (1) 3.1 监测目的 (1) 3.2 监测的原则 (2) 3.3监测的内容 (2) 四、监控量测方案 (3) 4.1、测点布置原则 (3) 4.2、地表沉降监测 (4) 4.3、地下管线监测 (9) 4.4、建(构)筑物沉降监测 (10) 4.5、水位观测 (11) 4.6、拱顶监测 (11) 五、监控量测的数据采集、预警及内业整理 (14) 5.1、数据采集 (14) 5.2、数据整理 (14) 5.3、数据分析 (14) 5.4、安全预报和反馈 (15) 5.5、监控量测三级预警及内业整理 (15) 六、监测管理体系与质量保证措施 (19)

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设计概况 南湖路站~金岭路站区间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线路出南湖路站后,下穿金阳二手车市场、龙潭路、金阳新世界2E地块(碧潭五区),然后沿诚信北路敷设至金岭路站。区间全长788m,为双洞单线隧道,线间距12~14m,隧顶埋深6.5~10m。区间施工竖井设在右隧右侧市政道路绿化带上,横通道中线与线路相交于YDK13+760(=ZDK13+763.675)里程处,竖井距南湖路站377m,距金岭路站411m。竖井横通道与正洞相连,呈90°与正洞正交。 1.2、环境情况 竖井内净空尺寸为 6.0×8.0m,井深22.2m,横通道长25.6m,开挖宽度×高度=6.6X9.3m。竖井所处地层至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红黏土、三叠系下统大冶组(T1d)灰岩,井深及横通道主要位于黏土层内,井底位于中风化灰岩内。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 5、《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CJ/T 8-2007);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 7、《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 8、《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三、监测目的、原则及内容 3.1 监测目的 (1)保证施工安全 当地铁基坑开挖工程遇到软弱地层、高地下水位以及周围环境限制条件严格时,基坑开挖后必须采取围护结构体系或者利用地下室结构形成围护结构体系,才能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要保证施工的安全,则需要对地基及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的受力变形和位移等参量进行施工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地铁施工监控量测

大连地铁109标段施工监控量测 第一章概论 1.1国内外地铁监控量测的意义 监控量测技术是隧道工程安全施工的一项重要保证措施,通过施工现场监测可以掌握固岩的动态变化,指导施工过程顺利进行,本文阐述了监控量测的目的、意义、内容及其实施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应如何做好监控量测工作。 理论上说,监控量测主要是针对初期支护,因为隧道开挖完成后,围岩本身应力的释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隧道二次衬砌是需要初期支护沉降、变形完全稳定之后才开始施做。监控量测的主要作用是保监控量测为围岩稳定性和支护、衬砌可靠性提供信息、提供二次衬砌合理的施作时间和为施工中调整围岩级别、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和变更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随着我国各大城市大规模的修建城市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优势明显, 是现代化城 市交通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地下铁道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地铁土建施工中, 又分为明挖法施工、暗挖法施工、盖挖法施工,而监控量测作为必要的手段存在于各个施工过程。明挖法施工过程中, 监控量测更是成为了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地铁作为一种城市地下工程, 在21 世纪得到了蓬勃发展, 但也涌现了大量的岩土工程技术问题, 如城市地下工程引起的地表沉降可能危及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安全的问题, 地下工程本身的安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是地下工程施工的关键。针对地下工程的特点: 地质条件差、周边环境复杂、结构埋深较大、围岩稳定性难以判断, 广州地铁在地下工程施工中, 建立起一套地铁监测信息系统, 保证了监测数据反馈指导设计与施工的畅通, 为解决地下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是监视围岩和支护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和判断设计、施工是否正确合理的主要依据, 是实现隧道信息化施工的基础。通过现场监控量测, 掌握洞内的施工动态, 依靠反馈信息修正设计参数和施工顺序, 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1.2地铁塌方事故

某市政道路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施工测量及监控量测 一施工测量 ㈠、测量控制点的移交和复测 工程上场后,由施工测量人员负责与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范围测区内有关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中线控制桩点等基本数据测量资料的移交工作,并按规定作好交接手续;同时在收到基本数据测量资料后进行复核验算和复测工作,在此基础上实施工程施工所需的施工测量工作。 ㈡、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工作选派有经验的专业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精密仪器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数据资料研究布设自己的控制网点,增设的控制网点与监理工程师提供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的基本数据完全吻合,同时满足规定的施测精度。 (2)、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基本数据测量资料精确地测定建筑物的位置,进行施工放样和全部测量数据的计算工作。 (3)、在放测前10天将有关施工测量的意见报告(一式五份)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和计算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设置等。 (4)、施工全过程中,保护和保存好施工范围内全部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自己布设的控制点,使之容易进入和通视,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移动和破坏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并共同协商补救措施。 (5)、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均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必要时在监理工程师的直接监督下

进行对照测量。 二工程施工的监控量测 本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由于基坑开挖、降水施工对地层产生扰动,有可能引起地表、附近重要或高大建筑物变形或沉陷,危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监控量测,并根据监测成果,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修正设计参数,优化施工工艺,变更施工方法,以确保建(构)筑物及作业人员、居民的安全。 ㈠、监控量测的目的 工程上场伊始,组织具备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专业监测小组,及时收集、整理各项监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对比,以达到下列目的: 1、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基坑周围土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工程施工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预测基坑及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工序施工的调整意见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保证整个工程安全、可靠的推进。 2、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位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优化设计,使围护结构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效果。 3、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工程施工对周围地下管线的影响程度,以确保其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 4、通过监控量测,了解施工降水效果及对周围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 5、通过监控量测,为修正设计和施工参数、预估发展趋势、确保工程质量及周边管线的安全运营提供实测数据,是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补充手段。 6、通过监控量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及规范修改提供参考和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实施细则及表格一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工程设计、实现施工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通过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进一步查清隐伏的重大地质问题,及时掌握和反馈隧道地质条件信息,调整隧道设计参数、防护措施,为优化隧道施工组织、制定施工安全应急预案、控制工程变更设计提供依据。 第二条抓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可以预防各类突发性地质灾害,有效规避工程建设风险,实现铁路工程六位一体管理目标。超前地质预报是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是铁路隧道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铁路隧道施工作业中关键的重要作业环节,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关键工序,施工单位必须纳入工序管理。 第三条本细则依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结合实际制定。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划分 第四条管理机构 贵阳市域林织铁路第三项目经理部一工区成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雷明深

副组长:陈力 组员: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现场指挥部、设计单位、专业预报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 公司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组织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专家组,办公室设在工程管理部,归口管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专家组由公司工程部、安质部、现场指挥部负责人和专业超前地质预报单位技术负责人组成,组长由领导小组指定,负责对重大地质情况的施工方案进行研究。 第五条职责分工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行施工单位、现场指挥部、公司三级管理制度。施工地质按复杂程度分为四级(A级:复杂,B级:较复杂,C级:中等复杂,D级:简单。详见铁建设〔2008〕105号《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附录B)。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涉及建设、设计、施工(含专业超前地质预报单位)、监理等单位,参建各方既要明确分工又要协调配合。 (一)公司职责 1.负责制订超前地质预报管理细则,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负责管理超前地质预报各参建单位并协调处理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公司工程部负责日常管理,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管理。 2.负责审批A、B级施工地质超前地质预报设计方案、实施细则、预报成果和分析结论。A级由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审核,B级由公司工程部组织审核并对A级进行预审,C级由现场指挥部组织审核并对A、B级进行预审,D级由施工单位审核,并报现场指挥部核备。

监控量测管理规定new

监控量测管理规定n e w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土建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办法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二零零五年五月

目录 总则 (1) 监测各方职责 (2) 监测成果报告及异常数据处理程序 (6) 附件1 北京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监测体系管理框图 附件2 监控量测成果报告报送工作程序 附件3 监测异常情况处理程序框图 一、总则 1.为确保地铁建设工程的信息化设计与施工,加强地铁建设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工作,保证监测成果及时有效地为地铁工程建设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北京地铁四号线、十号线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工作。 3.监控量测工作是为动态描述地铁土建施工期间结构自身、地下管线及周围建筑物的稳定性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工程施工期间变形监测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与分析,为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提供依据,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更加安全、可靠。 4.监控量测工作内容包括土建施工阶段的结构变形监测及对周边影响范围内地表建筑物、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设施的变形监测。5.监控量测管理体系包含第三方监测(地铁沿线影响范围内的道路、桥梁、建筑物)、施工监测(在施结构)工程影响范围内的桥梁监测及降水监测。

6.监控量测及其信息反馈是提出安全预警,调整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案的依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以确保施工安全和周边建筑构物、地下管线的安全。 7.监测各方应根据工程所处地层岩土条件、埋深和结构特点、支护类型、开挖方式以及环境状况等因素认真编制监控量测方案。8.参与地铁施工建设的各单位有关监测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地铁监控量测的重要性及特点,严格管理,精心施测,确保数据精确。9.北京地铁新建线路工程全线分区段施工,开工时间、施工方法、承包商不同,参与地铁施工监测的监测单位要密切配合施工进度进行监控量测工作。 10.各监测单位均有责任和义务保证监测点不丢失、损毁。11.为了确保地铁测量精度,监测单位应使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技术,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检定,保持监测工作人员的稳定。 12.本管理办法旨在规范地铁监控量测管理工作,提高地铁工程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的技术水平。 二、监测各方职责 科技部 组织有关专家或咨询组对涉及地铁施工的监测方案进行审查。为工程监控量测工作提供技术依据。会同工程部制定地铁工程监控量测工作管理办法 工程部

人行地下通道监控量测方案

岩土工程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赵小凯 学号:11201070102 班级:11地质一班 设计课题:人行地下通道监控量测方案指导教师:汪东林

一、设计资料 (2) 二、监控量测目的和意义 (4) 三、监控量测内容(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5) 3.1 监控量测内容 (5) 四、测试的方法和测试工具; (6) 1、基坑开挖 (6) 2、钢筋工程 (6) 2.1、钢筋加工 (6) 2.2、钢筋绑扎与安装 (7) 五、测点布置原则为: (8) 六、地下洞室的变形监测 (8) 七、工程周围地表的沉降监测 (10) ①建筑物变形监测 (11) ②地下管线的变形监测 (12) 八、监测频率的确定 (12) 九、测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及监控量测管理 (13) 1、监测数据分析及处理方法 (13) 2、监控量测管理 (13) 十、参考资料 (14) 地下通道施工工艺流程(附图一) (16) 十一、材料计划 (17) 十二、结构防水工程施工 (19) 十三、养护及拆模 (21) 十四、结构防水工程施工 (21)

一、设计资料 题目2:某地下人行通道在道路两侧及路中BRT站台处分别设置出入口。通道主体断面形式为拱顶直墙,开挖跨度为6.54米,开挖高度5.1米,通道长约52米。结构覆土厚度约为4米。 此通道所处位置地貌单元属南淝河一级阶地,上部第四系覆盖层厚度约19.0m,根据探测报告显示上部覆土1.6~5m为杂填土,结构顶局部含有淤泥质填土,对施工不利,。结构底部位于粉质粘土中,与下层粉细砂联通,底板以下粉土夹粉细砂中赋存承压水,承压水头3m。所处位置及断面设计如图3和图4所示。 出入 A 图3 地下通道平面图

桥梁监控量测实施计划方案

桥梁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五实施本项目监测大纲 1桥梁施工监控量测实施方案 1.1监测技术方案 1.1.1监测目标 坝溪大桥和马溪河大桥施工控制将严格按照审批后的施工程序和工艺进行,本桥施工控制实现的目标主要有:通过调整拱架立模标高,控制拱架和拱圈线形,以保证成桥线型光顺,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应使桥面线型在经过若干年的混凝土收缩徐变后也满足使用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拱架和拱圈的应力控制在预想和容许围,以保证结构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性,测量的应力同时可以校核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1.1.2监测容 对混凝土浇筑过程拱圈应力、变形进行监测坝溪大桥和马溪河大桥拱圈采用分次浇筑,在拱架荷载和拱圈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拱架关键部位的应力和拱架变形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1)拱架关键部位的应力监测 为避免拱圈浇筑过程中拱架应力过高导致结构破坏,需在拱架拱脚位置、跨中位置、1/4跨位置设置拱架应变计,随时监测这些关键部位应力。 2)拱架变形监测 为防止拱圈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拱架发生异样变形,需在拱架跨中

截面和1/4跨截面的上下游两侧均设置挠度观测点和轴线偏差测点,测量仪器采用水准仪和全站仪。 1.2监测实施组织 施工监控不是一个独立的理论计算或实践技术问题,它是一项牵涉到设计、施工、监理、监控等单位的综合性工作。为了保证施工监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时、准确地按照监控单位提出的监控数据进行施工,并将施工结果及时反馈给监控单位进行误差分析,便于监控单位及时预报下一节段的施工控制数据,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施工监控实施组织,建议这一实施组织分两个层次开展工作,即成立施工监控领导小组与施工监控工作办公室。 施工监控领导小组组长由业主担任,设计、施工、监理、监控单位派员参加,负责组织、协调处理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施工监控工作办公室主任由监控单位常驻工地的项目负责人担任,具体负责处理施工监控的有关日常事项。 在这个组织机构中,各方密切配合,各行其责: 业主单位:统一协调各方关系,主持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设计单位:密切配合施工和监控单位的工作,对监控单位发出的主要监控指令予以确认,对施工中出现的需要变更的问题予以解决,及时调整或确认施工监控的目标状态,保证桥梁以理想状态投入营运阶段。 监理单位:接受监控单位提交的监控数据,向施工单位发布监控

城市地下工程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

城市地下工程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 一、城市地下工程主要特点与施工方法 1.地下工程的主要特点 ●地质条件差 ●周边环境复杂 ●结构埋深浅、与临近 ●结构相互影响 ●围岩稳定性难于判断 2.施工方法 二、监测的意义与目的 1.监测的意义 在岩土中修建地下工程,由于对地下工程设计合理性进行理论分析牵涉问题很多,比较困难,其主要原因是: (1)岩土的复杂性 (2)施工方法难以模拟性 (3)围岩与结构——支护(围护)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同时考虑城市地下工程的特点,地质条件差、周围环境一般比较复杂,因此有必要通过信息化施工,及时了解施工过程中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状态,并及时反馈到设计与施工中去,以确保地下工程施工和周围建(构)筑物安全。作为信息化施工的最基础工作,监测显得非常重要。 2.城市地下工程监测的主要目的 ●通过监测了解地层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工程施工对地层的影响程度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 环节。 ●通过监测了解支护结构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变形及受力状况,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 ●通过监测了解施工方法的实际效果,并对其进行适用性评价。及时反馈信息,调整相应的开挖、支护 参数; ●通过监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施工及规范修改提供参考和积累经验。 三、主要监测项目 1.监测项目分类 从考虑地下工程结构稳定及施工对环境影响出发,地下工程主要监测项目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支 护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应变监测,第二类是支护结构与周围地层(围岩与结构)相互作用监测,第三类是 - 75 -

与结构相邻的周边环境的安全监测。 (1)根据监测项目对工程的重要程度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 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多数采用浅埋暗挖法、明挖法、盾构法这三类方法,其监测内容见下面表格。 浅埋暗挖法工程主要监测项目 明挖法工程主要监测项目(表1)

基坑施工监控量测

基坑施工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底层存在着相当的变异性和离散性;在对基坑维护结构进行设计和变形估计是对土层和围护结构本身的分析与实际状况存在一定的近似性和相对误差以及基坑开挖和施筑过程中,维护结构的受力处于经常性的动态变化状况,使结构荷载作用时间和影响范围难以预料。 通过检测随时掌握土层和支护结构内里的变化情况,为施工开展 提供及时地反馈信息,为基坑周围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提供依据;将监测结果用于反馈优化设计,并将监测结果和理论测试值比较分析,检验设计理论。为以后工程做技术储备。 监控量测得方法: 监控量测的内容包括:基坑内外的观察、边坡土体顶部的水平位移、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桩顶位移、地下水位、桩体变形、桩内钢筋应力应变、锚杆应力。在本施工过程中,选择以下监控量测做测必测项目,对于选测项目以基坑施工监控量测表中施工方法进行监测:1对于基坑内外观察主要以现场观察为手段对基坑外地面、建筑地层描述及支护桩,内支撑的稳定情况进行观测,要求随时进行; 2、对边坡土体顶部水平位移的监测要求在边坡顶部长、短边中点设监测点,但监测点间距应小于30m,可利用经纬仪进行量测,量测精度及时间见基坑施工监控量测表中说明; 3、对于桩顶位移的监测要求在桩顶冠梁处设监测点,对本工程

要求再基坑边上不超过30m的距离选定监测点,一般要求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进行监测,测量精度和时间间隔要求如基坑施工监控量测表; 4、对于地下水位的监测要求在基坑周边四个角点和长短边的中 点,当基坑尺寸过大时每隔30m设一个监测点,两侧精度以及时间间隔要求见基坑施工监控量测表; 5、桩体变形的监测,要求对基坑长短边中点处进行监测,对所监测的桩体竖向每隔1m为测点间距,利用侧斜管和侧斜仪进行桩体变形测量。 监测注意事项: 1、基坑监测应该掌握现场及工程详细情况,和工程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管线各主管部门和道路监察部门充分协调制定监测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监测目的,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成果提交(当日报表,监测总结报告),监测费用(材料,人工,成果整理费用)。 2、基坑监测应以获得定量数据的专门机器测量或专用测试元件 监测为主,以现场目测为辅。 3、监测手段必须已被实践证明是准确的,并且必须简便易行,以适应现场快速变化的工作状况。应采纳多种监测手段,施行多项内容,设置多道防线的测试方案。 4、各项监测项目在基坑支护施工前应测得稳定的初始值;且不少于两次。 5、各项监测工作的时间间隔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参照《建筑基坑

2014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隧道中的应用-大工检测-试验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平台

试题 第1题 弹性波法超前地质预报是以人工激发弹性波,弹性波以球面波形式在围岩中传播,当遇到() 差异界面时,弹性波就会产生回波,通过对回波信号进行分析,就可以计算出差异界面距离 震源的距离、位置、范围等。 A.波阻抗 B.介电常数 C.电性 D.红外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2题 地质雷达法超前地质预报是由雷达发射天线连续发射高频电磁波,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 ()差异界面时,回波信号被接收天线接收,通过对回波信号进行分析,可以推断介质的性 质与界面的位置 A.波阻抗 B.介电常数 C.电性 D.红外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3题 高直流电法超前地质预报是以岩石的()差异为基础,对开挖面前方储水、导水构造分布和 发育情况进行预报的一种直流电法探测技术。 A.波阻抗 B.介电常数 C.电性

D.红外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4题 ()能量团较均匀,能量按一定规律缓慢衰减,波形均一,同相轴连续,振幅较低。 A.完整岩体 B.断层破碎带 C.富水带 D.岩脉破碎带 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5题 能量团不均匀,能量衰减快、规律性差,波形杂乱,同相轴不连续,振幅变化大。 A.超前普通钻法 B.地质雷达法 C.超前导洞法 D.地表查勘法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6题 _________一般用于可能有溶洞、暗河或其他较严重地质灾害的隧道段。 A.超前导洞法 B.超前地质钻法 C.加深炮孔法 D.超前普通钻法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编制原则 (2) 1.高效、适用原则 (2) 2.安全原则 (2)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2) 三.适用范围 (3) 四.工程概况 (3) 1.隧道概况 (3) 2.施工存在的风险 (4) 3.监控量测目的 (4) 4.监控量测手段 (4) 五.监控量测预报方案 (4) 1.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 (4) 2.监控量测程序和项目 (5) 3.监控量测方法及工作要点 (8) 4.监控量测方法 (10) 5.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10) 六.监控量测工作制度 (12)

一.编制依据 1.青荣城际铁路招标文件及新建青岛至荣城铁路工程施工图 2.青荣城际铁路Ⅳ标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3.铁道部颁发的规范、规程、标准: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 J774-2008);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4.青荣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有关要求。 二.编制原则 1.高效、适用原则 本方案的高效运行,能确保预报质量并有效的指导施工,适合本工程所有隧道 2.安全原则 本方案的操作实施要安全,并能指导安全施工; 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本方案拟投入的设备、实施人员均符合本单位现有水平,能确保

方案顺利实施。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青荣城际铁路Ⅳ标段隧道监控量测。 四.工程概况 1.隧道概况 本标段共有隧道3座,总长度1.345Km。隧道全部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境内,地貌形态为剥蚀丘陵,地形高低起伏,部分地段冲沟发育,基岩大部分裸露。隧道穿越的地层岩性多为片岩、花岗岩、变质岩等,岩性变化较大。 隧道概况见表1-1。 表1-1隧道工程及围岩分级表

地下工程监测

地下工程监测 地下工程施工是在地层内部进行,施工不可避免扰动地层,引起的地层变形会导致地表建筑和既有的管线设施破坏。因此,地铁隧道施工要考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特别是在地面建筑设施密集、交通繁忙、地下水丰富的城市中进行地铁隧道施工,对于地铁开挖过程引起地层的力学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律,不同施工方法的不同力学响应可以通过施工监测实现,并及时预测地层变形的发展,反馈施工,控制地下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1 量测目的 施工监测在施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监测的目的包括: (1)保证施工安全。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地铁区间隧道会不同程度地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及时、准确的现场监测结果判断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并及时反馈施工,调整设计、施工参数,减小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变形,保证工程安全。 (2)预测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根据地表变形的发展趋势决定是否采取保护措施,并为确定经济、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3)控制各项监测指标。根据已有的经验及规范要求,检查施工中的各项环境控制指标是否超过允许范围,并在发生环境事故时提供仲裁依据。 (4)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施工。地下结构设计中采用的设计原理与现场实测的结构受力、变形情况往往有一定的差异,因此,施工中及时的监测信息反馈对于设计方案的完善和修正有很大的帮助。 (5)总结工程经验,提高设计、施工技术水平。地下工程施工中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受力、变形资料对于设计、施工总结经验有很大帮助。 2 量测项目 监控量测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监测的主要范围是:区间结构物中线外缘两侧30m范围内的地下、地面建(构)筑物管线、地面及道路。各项观测数据相互验证,确保监测结果的可靠性,为合理确定各项施工参数提供依据,达到反馈指导施工的目的,真正做到信息化施工。 (1)必测项目应包括下列项目:①洞内外观察;②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量测; ③浅埋地段地表下沉量测;④拱顶相对下沉量测。 (2)选测项目应包括下列项目:①围岩内部变形量测;②锚杆轴力量测; ③围岩压力量测;④支护、衬砌应力量测;⑤钢架内力及所承受的荷载量测;⑥围岩弹性波速度测试。 3 监测方法

地铁施工监测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 目录 1 总则 2 术语 3 地铁浅埋暗挖法施工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4 地铁盾构法施工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5 地铁明(盖)挖法施工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6 地铁竖井施工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7 地铁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 8 地铁施工监控量测信息管理及反馈 第一讲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地铁监控量测一般问题 第二部分监测控制值与反馈技术 第一部分 地铁监控量测的一般问题 一,监控量测的重要意义 1,对地铁工程和周边环境安全的全程监控; 2,对工程和环境安全及风险程度的预测和评估; 3,为今后的地铁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类比依据。 二,监测项目的选择原则 (关于应测项目和选测项目问题) (洞内外状态观测的重要性) 三,测点布设原则 1,重要位置布设较密,否则较疏或无测点;(交通要道、重要管线、穿越既有线或建筑物、桥梁等。) 2,距地铁主体和重要结构近者较密,否则较疏或无测点。(地铁车站、通风道等。)四,监测频率确定原则 1,取决于测点与工作面的距离; 2,取决于测点处的测值变化速度(及变化加速度)。 第二部分 监测控制值及反馈技术 7 地铁施工监控量测值 7.1 一般规定 7.1.1 为使北京地铁施工符合结构自身安全及周围建(构)筑物安全的原则,特制定施工监控量测控制标准。 (目的) 7.1.2 根据北京地铁施工经验及设计要求,并参考相关规范,对浅埋暗挖法施工、盾构法施工、地铁明(盖)挖法施工以及竖井施工而引起的地表沉降、周边水平/收敛建立相

应的控制值。 (依据) 7.1.3 监测项目的实测值或用回归分析推算的最终值一般均应小于表7.2.1、表7.2.2和表7.2.3中所列数值。当位移速度无明显下降趋势,而实测值已接近表中规定的控制值,同时支护混凝土表面已出现明显裂缝,或者实测位移速度出现急剧增长时,必须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经设计、施工、监理和业主分析和认定后,改变施工程序或设计参数,必要时应立即停止开挖,进行施工处理。 (反馈原则) 7.1.4 对地铁周边重要建筑物,或地铁穿过重要地下构筑物的地段,应根据重要性情况,相应提高控制标准值,具体数值应在施组及监测方案审批时明确,以保证建(构)筑物安全。 (提高标准的原则) 7.1.5 地铁施工监控量测控制标准要根据地铁结构跨度、埋置深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点、施工工法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根据目前情况北京地铁施工监控量测控制标准可分别采用表7.2.1、表7.2.2和表7.2.3。 (相关因素) 7.2 地铁施工监控量测值 控制标准 7.2.1 地铁浅埋暗挖法施工 监控量测控制标准 表注:1 位移平均速度为任意7天的位移平均值;位移最大速度为任意1天的最大位移值(下同)。 2 本控制标准是针对北京地区地铁沿线重要区段、周围有重大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区段而设置的控制标准,对于地铁沿线周围无重大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区段,或者区域地质环境困难的区段,其控制值标准可以适当放宽(下同)。 7.2.2 地铁盾构法施工监控 量测值控制标准 (见表7.2.2) 表7.2.2 地铁盾构法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 7.2.3 地铁明(盖)挖法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 (见表7.2.3)。 表7.2.3 地铁明(盖)挖法施工监控量测值控制标准 8 地铁施工监控量测信息管理及反馈 8.1 一般规定 8.1.1 施工监控量测的各类数据均应及时绘制成时态曲线(如位移–时间曲线和速度– 时间曲线)。应注明施工工序和开挖面距监测断面的距离。 8.1.2 当位移时态曲线的曲率趋于平稳时,应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或其它数学方法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确定位移变化规律。 8.2 施工监控量测管理 8.2.1 隧道监控量测应成立专门的监测小组,由施工单位或委托其他有经验或资质

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方案

国家重点公路杭州至兰州线重庆巫山至奉节段 楚阳隧道 监控量测方案 中铁二十二局巫奉A1标 2011年10月

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

楚阳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楚阳隧道重庆境内段楚阳隧道为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楚阳隧道位于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红岩村至重庆市巫山县楚阳乡和平村之间,进口位于湖北省巴东县境内红岩村三尖角两条冲沟交汇处,出口位于巫山县楚阳乡和平村范家河与其分支冲沟交汇处,隧道最大埋深约585m。本次施工组织设计仅为隧道处于重庆境内部分,左线长2824.907m(ZK0+012.093~ZK2+837),右线长2884m(YK0+011~YK2+895)。左线曲线半径R=1500m,缓和曲线长度Ls=240m;右线曲线半径R=1420m,缓和曲线长度Ls=253.521m。隧道左洞为双向坡:0.8%,-0.7%;隧道右洞为双向坡:0.8%,-0.54766%(湖北至巫山方向上坡为正)。隧道中部布置了3处车行横通道,4处人行通道,以方便左右隧道洞内的联系和发生事故时的救援和逃生,当隧道发生火灾等事故时,左右洞互为救援和逃生通道。 隧道净宽:0.75+0.5+2*3.75+0.75+0.75+0.75=10.25m 隧道净高:5.0m 隧道计算行车速度:80km/h 二、编制目的 为确保监控量测工作顺利正常开展,了解围岩状态,及时反馈信息于设计和指导施工,调整支护参数和二衬施作时间,确保施工安全和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有效保护周边环境,尽量降低监控量测费用,减少对工程施工的干扰,同时为加强监控量测实施人员规范操作,全面掌握监控量测实施全过程,结合隧道工程特点,制定本方案。 三、组织机构及作业程序 3.1 组织机构 为保证监控量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本项目部建立总工程师负责的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