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报告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报告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报告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报告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单元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单元学习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单元学习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四、课时安排:3课时。

1、秒的认识…………1课时

2、时间单位的换算…1课时

3、时间的计算……1课时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估算。共安排了4个例题。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学习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鱼计算起就铺垫作用。

二、单元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单元学习重点:

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四、单元学习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五、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三单元《测量》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单元内容结构如下: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学习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学习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三、学习措施

1.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采用演示主题图(如,公路及路标、动物过桥图等)、组织学生的测量活动(如,量

课本、书桌等)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师生互动提供条件。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认识并理解测量的有关知识,同时形成适合自己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2.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测量”这部分内容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的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因此,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应该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之上。如,学习例1(毫米的认识),教材安排了学生用尺子测量课本的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测量中发现课本的宽、厚不能用整厘米表示,从而引出“毫米”,感受毫米产生的意义,再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明白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3.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应该作为检验本单元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1吨的质量观念时,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外,同时还要多举一些当地学生熟悉的例子加以对比。比如,医疗保险卡、电话磁卡、储蓄卡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等,也可以让学生从一沓纸(或作业本)中量出1毫米,数一数有几张。让学生用作业本摞出1分米的高度,数一数有多少本,等等。对于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感受,可将实际感受与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结合起来,比如,可以量出100米,通过走一走感受100米的长度,让学生想像出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四、课时安排:7课时。

1、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2、千米的认识……………3课时

3、吨的认识……2课时

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加减法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部分。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学习目标:

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三、学习重难点: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都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单元知识构成:(1)信息窗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的二次进位和二次退位,即一般加减计算。(2)信息窗2: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和加法中的连续进位,即整数加减法中的重点和难点。(3)信息窗3:解决比多和比少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解决位数不同的计算问题。

四、课时安排:9课时

1、加法…………3课时

2、减法…………4课时

3、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由于“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中首先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什么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倍”的概念。第二,通过反复用学具操作,在学生脑海里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为得出用乘法计算作铺垫。这个过程一定要让学生去经历,让学生去体验,让学生去探索,在亲身的感受中明白道理。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多种活动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明白“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2.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概括、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及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学习重点:

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

四、学习难点:

“倍”的概念的建立。

五、课时安排:4课时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分为两大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口算乘法,内容包含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相应的估算。先安排口算,是因为学生在表内乘法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比较容易接受。同时,在学习笔算乘法时需要有口算的基础。此外,乘法估算也同样需要有一定的口算乘法的基础,所以先安排口算有利于学生掌握笔算和学习估算,在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同时又可以巩固口算,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二个板块是笔算乘法。它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也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但笔算乘法与以前教的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很容易出错。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这个难点。

二、单元学习目标

1.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三、单元学习措施

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适当地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使他们感到

学习数学是有趣的。

四、课时安排:12课时。

1、口算乘法…………2课时

2、笔算乘法…………9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周长计算,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结合学习内容,教材还安排了一次数学实践活动。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有以下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操作和测量,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建立周长的概念;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计算。这样的安排,有利于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去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教材引导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究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在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探索和交流一般平面图形周长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对于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

二、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三、重点

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四、课时安排:6课时。

1、四边形…………1课时

2、周长…………5课时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1、本单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这两部分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进一步巩固了分数的意义,同时又为以后分数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具体学习内容安排如下表:

2、分数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最后安排了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

二、单元学习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二)发展性目标:

1.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2.使学生在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

减法计算。:

难点:对分数含义的理解;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以及对“1”的理解。

四、学习措施

由于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阶段,本单元采用直观的教具和现代学习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感性的材料。采用直观演示法,情景学习法,启发诱导法为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加深理解分数的意义,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获得对分数的直观认识,也领悟到了分数所表示的实际含义。学习时,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或者创设一些更加适合儿童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有关分数的知识。

五、课时安排:8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2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2课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及练习汇编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含题) 毫米厘米分米 基础知识过关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 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 1、一块玻璃厚50()一只大象高3() 粉笔长75()床长约2() 回形针长约3()儿童漫画书宽约2() 学校操场长90( ) 一根跳绳长2( ) 小华身高130( )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 一幢楼高12( )

2、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是()。 [A.2克 B.2毫米 C.2厘米] 3、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 ① 毫米② 厘米③ 分米 4、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 ① 文具盒② 电视机③ 数学书 考点二、比较大小 【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 1、简单的比较大小 在○里填上“>””<”或者“=” 4分米○ 40毫米 70毫米○70厘米 3千米○2970米 4分米○39厘米 2、计算后比较大小 1米—3分米○ 7厘米 5米3分米○ 53米 7厘米+23厘米○3米 1米-2分米○8分米 1米○2分米30厘米 考点三、计算 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 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 2千米=()米 3米—2分米=()分米 7千米—2000米=()千米 36分米—16分米=()米 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 考点四、解决问题 1、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75米,小东沿着足球场跑了一圈,跑了多少米? 2、王华身高140厘米,教室的门高2米,谁高?高多少厘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一个总复习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第一单元:测量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 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四、教学建议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 2009年11月22日15:48:01 来源:上林县乔贤镇中心学校【字体:大中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下册介绍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原义务教材在六年制七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在义务教材修订时,没有安排“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这一次根据课标的要求:第一学段“能认、读、写小数”,在实验教材的第六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 2.数的运算 ⑴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五册。 变化:根据课标的要求删去了用一位数除商四位数;改变口算除法的编排;增加了估算的内容。 ⑵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六册。

变化:改变⑴口算乘法的编排;根据课标安排,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移至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加强估算。 3.常见的量 第四单元: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六册。增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有意义的情境。 空间与图形 1.测量。 第六单元:面积。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七册。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探究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图形与位置。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统计 第三单元,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八册。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解决问题 1.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师用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上册说明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及习题全册

三上第一单元 一、填空 1、7000千克=()吨 6米=()分米 5千米=()米 10厘米=()分米 43毫米=()厘米()毫米 2分米5厘米=()厘米 1米-4分米=()分米 15厘米+25厘米=()分米 5200千克-200千克=()吨 8千米-2000米=()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身高约是138()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约468()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20()一头大象重4() 一本数学书的厚约是7()一盏台灯的高约2() 一只猫重2()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 3、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长()分米。 4、1袋面粉重50千克,()袋面粉重1吨。 5、3千克鸡蛋6元钱,1千克鸡蛋要()元。 、“>”或“=” 600米千米 5吨千克 4分米厘米 400千克+600千克吨 8000米-2千米千米 23厘米+27厘米分米 20厘米+90厘米米 三、选择合适的数量,把它圈起来。 一只足球重( 1吨 15千克 500克) 一枚一元的硬币的厚度约( 2克 2毫米 2厘米) 一辆大货车的载重量( 3000克 300千克 3吨) 四、实践操作: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

75千米 800千米 18千米 5千米 三上第二单元 解决问题。 1、我们一班收集了135节废电池,二班比一班多收集69节。二班收集了多少节? 2、民间故事书有185本、童话书有210本、儿童小说有335本。儿童小说比童话 书多多少本。 3、水果店运来410千克水果,上午卖出139千克,下午卖出183千克,还剩多少 千克? 4、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52人,中午有272人离去。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园内 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6、红红家、莉莉家、美美家在同一条路上。红红家到美美家有424米,莉莉家到美 美家有385米。红红家到莉莉家有多远?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试卷全册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口算。 120-40=402×5=25×4=450×0=360-90=11+60= 630×3=560+40=72-24=9+50=630+70=120×5= 24×5=70×8=250×5=14+40=880×2=40×8= 57-28=801×9=120+20=250×1=28+68=100×0= 30×6=18×3=902×1=17×4=68-4=48-16= 70×2=200×8=280-70=320×8=30×6=180-60= 140-5=125×8=560+80=150×2=700×2=72×3= 42+30=902×6=590+70=800×5=440×0=25+16= 303×3=12×2=470+70=64×0=25×8=72×6= 20×6=90×3=420×6=280+40=55×5=48×4= 二、填空题。 1. 常见的长度单位 有、、、、。 2. 常见的重量单位有、、。 3. 小丽家离公园5000米,合千米。 4. 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5. 9千米=()米4000千克=()吨 6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 50分米=()米2000克=()千克 6米=()厘米7分米=()毫米 28毫米+52毫米=()毫米=()厘米 9厘米+31厘米=()厘米=()分米 3米—25分米=()分米1400米—400米=()千米600千克+1400千克=()吨3吨—800千克=()千克4分米×5=()米30米÷6=()分米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头大象约重4()一个西瓜约重4() 小红的身高是138(),体重是42() 数学课本长约2()日记本的厚4() 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小玲家离学校1750()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四、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2、一头大象重4千克。() 3、黑板长4米。() 4、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 5、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五、在○里填上“>”“<”或“=”。 4厘米○39毫米70毫米○70厘米 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 10米+9厘米○20米3吨+4吨○7000千克 六、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 位。 A、吨 B、千克 C、克 2、一种学生字典的厚度约是15()。 A、米 B、厘米 C、毫米 3、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 A、3吨300千克 B、2900千克 C、333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 (知识点总结归纳含题) 毫米厘米分米 基础知识过关 ... .. ... .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 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 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 (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 (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是10)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 分米=10厘米1 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 厘米=1分米10 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

1 米=100 厘米1 分米=100 毫米100 厘米=1 米100 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 1千米=1000米1 公里=1000米1000 米=1千米1000 米= 1 公里 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 1、一块玻璃厚50( ) 粉笔长75( ) 回形针长约3( ) 学校操场长90( ) 小华身高130( ) 一把小学生尺 子长2( ) 2、一枚1 元的硬币厚度约是2( 3、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 4、手机厚度接近1 ( ) 。考点二、比较大小 1、简单的比较大小 4分米O 40毫米 3千米O 2970米4 一只大象高3( ) 床长约2( ) 儿童漫画书宽约2( ) 一根跳绳长2( )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 一幢楼高12( ) )。 【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 在O里填上“ >”” <”或者“=” 70 毫米O 70厘米100 毫米O 10厘米分米O 39厘米23 分米O 2米

最新2019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

最新2019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别: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 得分: _______ 一、知识之窗(填空,每空 0.5 分,共 15 分) 1. 3 厘米 = ()毫米()厘米 =5 分米 3 厘米 5 毫米 = ()毫米 6 千米 = ()米 100 毫米 = ()厘米()米 =4 千米 40 毫米 = ()厘米 10 千米 = ()米 100 毫米 = ()分米 6 千米 300 米 = ()米 2. 1 吨 = ()千克()千克 =5000 克 4 吨 = ()千克 9000 千克 =( ) 吨 ( ) 吨 = 2000 千克 3 000 克 =( ) 千克 3. 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 1 ()卡车载重 8 () 三年级学生重 30 ()机场跑道长约 3 () 桌子高 85 ()大头针长 22 () 4. 明明绕学校操场跑两圈是 400 米,还差()正好是 1 千米。 5 .量数学课本的厚度,最好用()作单位,量学校操场的长度 , 最好用()作单位。 6. 一张白纸约重 3 (),一头大象约重 2 (),一个西瓜约重 4 ()。 二.我会连(找出合适的单位用线连起来,每题 2 分,共 8 分) 一座桥长 15 米 数学书厚 125 厘米 小青的身高 5 千米 一幢楼房高 8 毫米 三、谁是谁非(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1 分,共 7 分) 1. 一枝铅笔长 18 米。() 2. 数学书宽约 17 厘米。() 3. 一座三层楼房高约 10 分米。() 4. 一辆长安小货车载重 1 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 :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口算。(6分) 120-40=402×5=25×4=450×0=360-90=11+60= 630×3=560+40=72-24=9+50=630+70=120×5= 24×5=70×8=250×5=14+40=880×2=40×8= 57-28=801×9=120+20=250×1=28+68=100×0= 30×6=18×3=902×1=17×4=68-4=48-16= 70×2=200×8=280-70=320×8=30×6=180-60= 140-5=125×8=560+80=150×2=700×2=72×3= 42+30=902×6=90+70=800×5= 440×0=25+16= 303×3=12×2=470+70=64×0=25×8=72×6= 20×6=90×3=420×6=280+40=55×5=48×4= 二、填空题。(28分 1.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 2. 常见的重量单位有、、。 3. 小丽家离公园5000米,合千米。 4. 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5. 9千米=()米4000千克=()吨 6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 50分米=()米2000克=()千克 6米=()厘米7分米=()毫米 28毫米+52毫米=()毫米=()厘米 9厘米+31厘米=()厘米=()分米 3米—25分米=()分米1400米—400米=()千米600千克+1400千克=()吨3吨—800千克=()千克

4分米×5=()米30米÷6=()分米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0分) 一头大象约重4()一个西瓜约重4() 小红的身高是138(),体重是42() 数学课本长约2()日记本的厚4() 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小玲家离学校1750()到的铁路线约长2313() 四、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2、一头大象重4千克。() 3、黑板长4米。() 4、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 5、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五、在○里填上“>”“<”或“=”。(6分) 4厘米○39毫米70毫米○70厘米 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 10米+9厘米○20米3吨+4吨○7000千克 六、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位。 A、吨 B、千克 C、克 2、一种学生字典的厚度约是15()。 A、米 B、厘米 C、毫米 3、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试卷-第一单元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姓名:得分: 一、我会填 2分=()秒4小时=()分3分12秒=()秒2时12分=()分60分=()时90分=()时()分 75秒=()分()秒180秒=()分2分-30秒=()秒 二、想一想、填一填 1、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是()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2、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3、8:30:25是()时()分()秒。 4、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小格,是()秒。 5、()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6、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 7、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 8、时针从数字()走到数字6,走了5小时。 9、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另一个数字是()小时;分针走一个大格是()分钟。 10、课间从9:40开始,10:00结束,课间操的时间是()分。 三、比较大小 1时100分110秒2120分 5分500秒636秒404分 2504分1502时1分30100秒 250分2时20分901小时30分 四、填写合适的单位 1、洋洋每天睡9() 2、小明跑60米,用了12() 3、学校周一升国旗大约用了5() 4、小华吃早餐大约需要20()

5、摸摸自己的脉搏,1()大约跳了80下。 五、计算: 1分-5秒= 2时50分-2时15分= 11时30分-8时30分= 7时50分-15分= 11时50分-7时40分= 5时15分+45分= 10时40分+ 30分= 12时10分-11时40分= 六、选择合适的时间连线 1.小青跑60米1小时 2.小军每天写作业11秒 3.新闻联播20分 4.小明每天家务劳动30分 七、解决问题 1、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45分钟,下半场跟上半场的时间一样,中间休息15分钟,全场比赛需要多少时间? 2、汽车每隔6分开出一班,妈妈想搭8:45的一班汽车,到达车站时,已经是8:48分,她要等待几分钟才能够乘下一班汽车? 3、联欢晚会在晚上7:30分开始,演出2小时20分钟后结束,结束的时间是几点? 附加题: 在100米比赛中,小明用了16秒,小锋用了15秒,东东用了14秒。 ◆他们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全部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知识之窗(填空,每空分,共15分) 1. 3厘米=()毫米()厘米=5分米 3厘米5毫米=()毫米 6千米=()米 100毫米=()厘米()米=4千米 40毫米=()厘米 10千米=()米 100毫米=()分米 6千米300米=()米 2. 1吨=()千克()千克=5000克 4吨=()千克9000千克=( )吨 ()吨= 2000千克 3000克=( )千克 3.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1()卡车载重8() 三年级学生重30()机场跑道长约3() 桌子高85()大头针长22() 4. 明明绕学校操场跑两圈是400米,还差()正好是1千米。5.量数学课本的厚度,最好用()作单位,量学校操场的长度,最好用()作单位。 6.一张白纸约重3(),一头大象约重2(),一个西瓜约重4()。

长() 二.我会连(找出合适的单位用线连起来,每题2分,共8分)一座桥长15米 数学书厚125厘米 小青的身高5千米 一幢楼房高8毫米 三、谁是谁非(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7分) 1.一枝铅笔长18米。() 2.数学书宽约17厘米。() 3.一座三层楼房高约10分米。() 4.一辆长安小货车载重1吨。() 5.新城小学到万江汽车总站约4千米。() 6.一头猪重100千克。() 7.一头成年蓝鲸重30千克。() 五、我会画(每题2分,共6分) 1. 画一条长42毫米的线段。

2. 画一条长1分米2厘米的线段。 3. 画一条比7厘米短5毫米的线段。 六.计算(共28分) 1.计算。(每题2分,共20分) 6吨200千克=()千克1米—3分米=()分米 7千米—5000米=()米8毫米 + 2毫米=()厘米 82厘米—52厘米=()分米3厘米 + 2毫米=()毫米 1吨—700千克=()千克6吨—2000千克=()千克5200千克—3200千克=()吨200千克+1800千克=()吨2.在()里填上“=”、“<”、“>”。(每题1分,共8分) 2吨()960千克 1000克()3千克 45克()3千克 2050克()2049千克 4千米()4200米100毫米()1分米 15吨()15千克 5000千克()5吨 七、快乐ABC(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每题2分,共10分)) 1.最轻的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测量)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四、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2.加强估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9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教材说明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等。 1.数的认识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原义务教材在六年制七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在义务教材修订时,没有安排“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这一次根据课标的要求:第一学段“能认、读、写小数”,在实验教材的第六册安排了“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 2.数的运算 ⑴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五册。 变化:根据课标的要求删去了用一位数除商四位数;改变口算除法的编排;增加了估算的内容。 ⑵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六册。 变化:改变⑴口算乘法的编排;根据课标安排,将“三位数乘两位数”后移至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加强估算。 3.常见的量 第四单元: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六册。增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有意义的情境。 1.测量。 第六单元:面积。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七册。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探究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2.图形与位置。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 统计 第三单元,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义务教材安排在六年制八册。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解决问题 1.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1-8单元知识点汇总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 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 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练习题集

三年级数学习题集 谢秀梅

第一单元《测量》测试卷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树高约10()马拉松长跑比赛一块橡皮长 全长约42()约4() 一壶花生油一只曲别针重一辆货车能载重 重5()约2()约10 ()2、在○里填上>、<或= 6厘米○60毫米50千米○400厘米800克○1千克 2米○19分米3吨○3000千克6吨○7千克 3、我估计我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 我估计数学老师的体重大约是()。 二、判断对错,我能行。 1、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 那么40个学生的体重就是1吨。( ) 2、丽丽的身高是136分米。() 3、1200千克-200千克=1000吨() 4、3000米+8000米=11千米() 5、1千克棉花比1千克盐重。() 三、找朋友,连一连。 1、200千克40吨2千克400克 20米35毫米2313千米20分米

四、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一辆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 A、90千米 B、90米 C、90分米 2、一课桌高约()。 A、70毫米 B、70厘米 C、70分米 3、一个西瓜重5()。 A、克 B、千克 C、吨 4、水杯的高约1()。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5、走1千米大约需要()。 A、50秒 B、12分 C、1时 6、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 A 、毫米B、厘米C、分米 7、一枝钢笔长大约14( )。 A 、分米B、厘米C、毫米 8、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 A 、文具盒 B 、电视机C、数学书 9、自行车每分钟行300( )。 A 、分米 B 、米C、千米 10、4千克( )4千米。 A、大 B、等于 C、不能比较 五、解决问题。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复习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3、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4、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9点整)、(3点整)。 5、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6、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7、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笔算加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②从个位算起; ③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作10;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例:603-329 3、估算: 结合实际,把试题中的数分别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的得数范围。 4、加法的验算步骤:: 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相同。 ②用和减去其中的一个加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5、减法的验算步骤:: ①用差加减数,看和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①进率是10:

(完整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对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要求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对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要求: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3. 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3、1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课时安排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附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复习 第三单元:测量 基本概念: 1、常用的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这些长度单位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计量较长的长度时;用千米(km);(主要用于计量行程;比如车速;两地距离等)。人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 记忆方法:结合生活常识用手势比拟; 1毫米:两指尖微微张开;即身份证、硬币的厚度; 1厘米:指甲盖的长度;即直尺上相邻两个数据之间的距离; 1分米:两手指张开的距离;直尺上从0-10之间就是1分米; 1米:两手张开;两臂之间的长度;老师上课用的米尺就是1米长。 熟记进率: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2、常用的重量单位;从小到大:克(g)、千克(kg)、吨(t);每相邻的两个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平常我们多用克与千克表示(如食物、人体重量等);计量较重的物体时;用吨做单位(比如大型货物、汽车、轮船、飞机等的载重量)。记忆方法:结合生活经验;熟记进率;超市里购物;多观察包装袋上所标重量;多用克作单位;人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三年级的学生一般体重在25千克左右;成人体重大约在50-80千克左右;大型货物与车船载重一定用吨作单位。 熟记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3、单位换算方法:在熟记单位进率的基础上; 小单位化大单位:小单位的数÷进率=大单位的数 大单位化小单位:大单位的数×进率=小单位的数 基本练习: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可用实物结合生活经验来判断填写) 一棵树高约100()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约42() 一块橡皮长约4()一桶花生油重5() 一只曲别针重约2()一辆货车能载重约10 () 小明的身高约是138()东方明珠电视塔高约468() 到天津的铁路长120()一头大象重4() 一本数学书的厚约是7()一盏台灯的高约2() 一只猫重2()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 2、在○里填上>、<或=。(记住:同级单位才能进行比较;不能只看数的大小)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2019人教版---全套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别: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 得分: _______ 一、知识之窗(填空,每空 0.5 分,共 15 分) 1. 3 厘米 = ()毫米()厘米 =5 分米 3 厘米 5 毫米 = ()毫米 6 千米 = ()米 100 毫米 = ()厘米()米 =4 千米 40 毫米 = ()厘米 10 千米 = ()米 100 毫米 = ()分米 6 千米 300 米 = ()米 2. 1 吨 = ()千克()千克 =5000 克 4 吨 = ()千克 9000 千克 =( ) 吨 ( ) 吨 = 2000 千克 3 000 克 =( ) 千克 3. 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 1 ()卡车载重 8 () 三年级学生重 30 ()机场跑道长约 3 () 桌子高 85 ()大头针长 22 () 4. 明明绕学校操场跑两圈是 400 米,还差()正好是 1 千米。 5 .量数学课本的厚度,最好用()作单位,量学校操场的长度 , 最好用()作单位。 6. 一张白纸约重 3 (),一头大象约重 2 (),一个西瓜约重 4 ()。 三.我会连(找出合适的单位用线连起来,每题 2 分,共 8 分) 一座桥长 15 米 数学书厚 125 厘米 小青的身高 5 千米 一幢楼房高 8 毫米 四、谁是谁非(对的打√ ,错的打 × 。每题 1 分,共 7 分) 1. 一枝铅笔长 18 米。() 2. 数学书宽约 17 厘米。()

3. 一座三层楼房高约 10 分米。() 4. 一辆长安小货车载重 1 吨。() 5. 新城小学到万江汽车总站约 4 千米。() 6. 一头猪重 100 千克。() 7. 一头成年蓝鲸重 30 千克。() 五、我会画(每题 2 分,共 6 分) 1. 画一条长 42 毫米的线段。 2. 画一条长 1 分米 2 厘米的线段。 3. 画一条比 7 厘米短 5 毫米的线段。 六 . 计算(共 28 分) 1 .计算。(每题 2 分,共 20 分) 6 吨 200 千克 = ()千克 1 米—3 分米 = ()分米 7 千米—5000 米 = ()米 8 毫米 + 2 毫米 = ()厘米 82 厘米—52 厘米 = ()分米 3 厘米 + 2 毫米 = ()毫米 1 吨—700 千克 = ()千克 6 吨—2000 千克 = ()千克5200 千克—3200 千克 = ()吨 200 千克 +1800 千克 = ()吨 2 .在()里填上“ =” 、“ <” 、“ >” 。(每题 1 分,共 8 分) 2 吨() 960 千克 1000 克() 3 千克 45 克() 3 千克 2050 克() 2049 千克 4 千米() 4200 米 100 毫米() 1 分米 15 吨() 15 千克 5000 千克() 5 吨 七、快乐 ABC (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最轻的是()。 A . 7000 克 B . 2 吨 C . 2 千克 2 .飞机每小时大约飞行 800 () A .米 B .分米 C .千米 3 . 2 袋水泥重 100 () A .千克 B .克 C .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