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滚动周练卷(二)

滚动周练卷(二)

滚动周练卷(二)
滚动周练卷(二)

滚动周练卷(一)

[测试范围:第2章第1~5节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的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下

列说法中,你认为错误的是(C) A.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B.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求救主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解析】A.地震是地壳的变动引起的,地震时伴随有次声波的产生,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地震波是一种声波,声波的传递需要介质,所以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C.物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地震时产生的地震波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受灾人员通过呼喊和敲击方式可以将声音传到地面上搜救人员的耳朵里,搜救人员获得求救信息才能营救被困人员,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2.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海洋里,歌声、风声、汽车喇叭声……这些不同的声

音具有不同的特性,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检测器是测定声音的(A) A.响度B.音调

C.音色D.频率

【解析】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检测器是测定声音的强弱或大小,即响度。

故选A。

3.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C)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城区禁止鸣笛——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析】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因此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故B错误;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

4.在下列所述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A.景物在水中的倒影

B.人在路灯下的影子

C.筷子在水中弯折

D.穿透树林的阳光

【解析】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景物在水中成像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人在路灯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由于水面下的筷子反射的光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所以属于光的折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穿透树林的阳光,是光沿直线传播形

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5.2012年5月21日清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日环食。如图1所示是发生日环食的景观,能用来解释形成日环食现象的规律是(A)

图1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

【解析】日食、月食、月相的变化等现象都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6.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D) A.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

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

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

D.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

7.在纸上剪一个很小的方形孔,让太阳光垂直照在方形孔上,那么地面上产生的光斑(C) A.是方形的

B.是长方形的

C.它是太阳的像

D.是方形孔的像

【解析】光斑是太阳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8.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到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C)

图2

【解析】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的树梢和天空,说明树梢的反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路面射向平面镜的光线经反射后射向了上面,因此需将反光镜向下旋转。故选C。

9.小敏作发光点S的像S′的光路图,如图3。他作图的步骤有:①作反射光线O1A1、O2A2;②作入射光线SO1、SO2;③作法线O1N1、O2N2;④将反射光线O1A1、O2A2反向延长交于S′。正确的顺序是(B)

图3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D.②①③④

【解析】从点光源S向镜面任意发出两条入射光线,SO1、SO2,入射点分别是O1、O2,画出法线O1N1、O2N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这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O1A1、O2A2;将这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于点S′,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③①④。故选B。10.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的像将(D)

A.逐渐变小,且逐渐离开镜面

B.逐渐变大,且逐渐靠近镜面

C.大小不变,先靠近镜面再离开镜面

D.大小不变,且逐渐向镜面靠近

【解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11.如图4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 a,P b,P c,P 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A) A.P a,P b,P c,P d B.P d,P c,P b,P a

C.P c,P d,P a,P b D.P b,P a,P d,P c

图4

【解析】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时,光线经水面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折射光线射到右壁上,再发生反射,射到左壁的P a点上,同理,当水面处于b时,光线经水面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折射光线射到右壁上,再发生反射,射到左壁的P b点上,当光c、d两点时,先发生反射,再发生折射,射到左壁的P c,P d上,如右图所示:故选A。

第11题答图

12.如图5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C)

图5

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

【解析】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也可能缩小,也可能等大,这主要取决于物与小孔的距离及光屏与小孔的距离。

1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时受到的阻碍较小,传播速度较大

B.“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响度增大

C.雷电发生时,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先发生闪电后产生雷声

D.某人敲了一下自来水管,声音经空气、水管同时传播,另一端的人可能听到两次声音

14.[2013·台州]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C)

图6

【解析】A.镜中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不合题意;B.看见水中的桥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一种光的反射现象,不合题意;C.林中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D.看到缸中的鱼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是鱼的虚像,不合题意。故选C。15.[2013·衢州]如图7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图7

A.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B.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D.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

【解析】A.实验中选用两根相同的蜡烛A和B,目的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说法正确;B.在实验中必须将玻璃板竖直摆放,才能确保蜡烛与像完全重合,才能使实验达到效果;说法正确;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光

屏放在虚像的位置上,光屏上不会承接到平面镜成的像,说法错误;D.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烛焰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说法正确。故选C 。

16.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图8中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 C )

图8

【解析】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但像的左右相反。

17.人在水面看到水中的一条鱼P ,如图9四条光路中正确的是 ( B )

图9

A .PO 1Q

B .PO 2Q

C .PO 3Q

D .PO 4Q

【解析】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判断。

18.把一块玻璃砖放在书上,透过玻璃砖看书上的字,则

( A ) A .看到的是比字的位置升高了的虚像

B .看到的是比字的位置升高了的实像

C .看到的是比字的位置降低了的实像

D.看到的是比字的位置降低了的虚像

【解析】透过玻璃光线发生折射,形成的是变高的虚像。

19.一束光线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上,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2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恰好垂直,则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是(C) A.20°、20°B.20°、70°C.70°、20°D.70°、70°

【解析】入射角为70°。

2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C.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折射现象

D.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析】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阳光被空气中的小水珠折射后,发生色散形成的,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垂直进入时传播方向不变;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在水面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0分)

21.声是由发声体__振动__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__声源处__(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22.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大,音调较__低__。

图10中(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的500 kg的海豚和100 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__甲__(填“甲”或“乙”)是蓝鲸发出的。

图10

2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_反射__定律。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屏上,称为__虚__像。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

24.绵阳夜晚当涪江三桥上的灯光开亮时,涪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三桥下涪江水深为2 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 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12__m;若涪江水再上涨0.5 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__23__m。

【解析】彩灯在水中的像与水面的距离及水深无关,只决定于灯与水面的距离。

25.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回想我们的实验过程,我们是选用了__玻璃__作为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__位置__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6.如图11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__CO__是入射光线,玻璃在__NN′的右侧__。

图11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可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O是入射光线,OA是反射光

线,OB是折射光线,MM′为法线,NN′为界面。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玻璃在NN′的右侧。

27.如图12所示,水平地面上斜放一个平面镜,有一玩具车向镜面开去,要使玩具车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则镜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等于__45°__。

图12

图13

28.小芸同学用一支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平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A和B,如图13所示。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_顺时针__方向转动(填“顺时针”

或“逆时针”);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__逆时针__方向转动(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解析】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A点是光的反射到达的点,B点是光的折射到达的点。现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下移至A′处,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知,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角也变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入射光线由MO变为DO,反射光线由OA变为OA′,所以应使入射光线绕着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现保持入射点O的

位置不变,欲使光点B下移至B′处,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知,当入射角变小时,折射角也变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入射光线由MO变为CO,折射光线由OB变为OB′,所以应使入射光线MO绕着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格3分,共30分)

29.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图14

(1)如图14所示,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与

A蜡烛完全相同),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__完全重合__为止,说明像与物的__大小____是相同的。

(2)实验中三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其目的是__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

偶然性__。

【解析】(1)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要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其目的是进行多次实验来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30.[2013·湖州]小唐了解到电视机遥控器是通过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来传输信号的。他想进一步了解红外线是否具有可见光的某些传播规律,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在遥控器前面分别用相同厚度和大小的硬纸板与玻璃板遮挡,保持遥控器方向、遥控器和电视机的距离相同,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用硬纸板遮挡时不能控制电视机,用玻璃板遮挡时能控制电视机。

实验二:将遥控器对准天花板,调整遥控器的方向并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遥控器处于某些方向时能控制电视机。

(1)小唐进行实验一所探究的问题是__红外线能否透过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

__。

(2)实验二现象能证明__A__。

A、红外线遇障碍物会发生反射

B、红外线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1)根据实验一可知,小唐探究的问题是:红外线能否透过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2)将遥控器对准天花板,调整遥控器的方向并多次按下遥控器的“开/待机”按钮,发现遥控器处于某些方向时能控制电视机,说明红外线遇障碍物会发生反射。故选A。

31.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一块厚度为0.5 c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图15

(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A′

和A″处,如图15所示。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P__(填“P”

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

据: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错误在于__把Q到A′的

距离当成像距(或像距测量错误、忽略了玻璃板厚度等合理即可)__。

【解析】在平面镜成像中,像距等于物距,由于玻璃板的厚度是0.5 cm,导致PQ两个面都可以成像,解题中没有正确分析物距和像距。

32.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中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16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16中的__B、D__(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

验。

图16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

了__记录每一次光斑的位置__。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17所示,经分

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中时,__油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图17

高2019届第九周周练试题

高2019届第九周周练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所以摩擦力只能做阻力,不能做动力 B ?两物体间有摩擦力时,一定还有弹力,而且这两个力相互垂直 C. 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2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 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若 A 与B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 F M 0。则关于A\B 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 A. A 受4个,B 受3个 B . A 受4个,B 受4个 C . A 受3个,B 受4个 D . A 受3个,B 受5个 3 ?现在许多汽车都应用了自动挡无级变速装置,可连续变换速度, 图2为截锥式无级变速模型示意图。两个截锥之间有一个滚动轮, 主动轮、滚动轮、从动轮之间靠彼此之间的摩擦力带动且不打滑。 现在滚动轮处于主动轮直径 D i ,从动轮直径 D 2的位置,则主动轮转 速n i 与从动轮转速n 2的关系是:( ) A .吟伙 B .叫% C. 若主动轮转速恒定,当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滚动轮从右到左 移动时,从动轮转速降低 D. 若主动轮转速恒定,当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滚动轮从右到左 移动时,从动轮转速降低 4.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 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 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 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T ,每块砖的厚度为 d 。根据 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5. 如图是某中学科技小组制作的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置.当太 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 动小车前进.若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 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若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 行驶,经过时间t 前进距离S ,速度达到最大值V m ,设这一过程中 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 ,小车所受阻力恒为 F ,那么() A .这段时间内小车先匀加速运动,然后匀速运动 B .这段时间内阻力所做的功为 Pt 1 2 一 1 2 C .这段时间内合力做的功为 mv ; D .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 Fs mv m 2 2 二.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1.5分,共计24分) 6. 如图7所示一块橡皮用细线悬挂于 0点,用铅笔靠着 线的左侧向右上方 45°方向匀速移 动,运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则橡皮说法正确的是: () /广莎戸 o 慝建 I 1 t 1 1 1 1 ? 1 一 1 2 1 ~~ rr ~1 L - - 1 3 1 1 1 匚 1 4厂 厂 1 1 H 1 1 5 一 5 1 匚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 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J 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 T D ?小球在位置“ 3”的速度为2T 从动轮 图2

八年级下第三周周练数学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下第三周周练数学试卷(有答案) 一、选择(3*8=24) 1.下列各式中,①,②,③,④﹣,⑤,⑥x+y,⑦=,⑧,分式个数为()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2.点M(﹣3,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3,﹣2)B.(3,﹣2)C.(3,2) D.(﹣3,2) 3.下列可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 A.斜边相等B.面积相等 C.两对锐角对应相等D.两对直角边对应相等 4.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当x为任意实数时,下列分式一定有意义的是() A. B. C.D. 6.下列式子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D. 7.将中的a、b都扩大为原来的4倍,则分式的值() A.不变B.扩大原来的4倍 C.扩大原来的8倍 D.扩大原来的16倍 8.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是非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1 B.a≤1且a≠﹣2 C.a≤﹣1且a≠﹣2 D.a≤1 二、填空(每空2分,20) 9.要使分式无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10.分式表示一个正整数时,整数m可取的值是. 11.填写出未知的分子或分母: (1). (2). 12.若,则m=,n=. 13.若﹣=2,则的值是. 14.已知==,则=. 15.若关于x的方程有增根,则k的值为. 16.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2=无解,则m=. 三、解答题 17.计算: (1)﹣ (2)? (3)÷ (4)﹣a+b. 18.解分式方程: (1)﹣=0 (2)+1=. (3)5+=﹣. 19.先化简÷(a+1)+,然后a在﹣1、1、2三个数中任选一个合适的数代入求值.

2021-2022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练试题

2021-2022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练试题一、选择每题8分(1-3题为单选,4-6题为多选) 1、如图所示,在跨过一光滑定轮的轻绳两端分别挂着质量为m 1、m 2 的两个物体,已知 m 2>m 1 .若m 2 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时,阻力不计,则() A.m 1、m 2 的总机械能不守恒 B.m 2 的机械能守恒 C.m 1、m 2 的总机械能守恒、动量也守恒 D.m 1、m 2 的总机械能守恒、动量不守恒 2、高空作业须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 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此后经历时间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 A. B. C. D. 3、在如图中,长木板M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m放在木板左端,当木板与木块同时 以速率V 沿相反方向运动到木板与木块有共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做功的情况是(设M>m)()

A.一直做负功B.一直做正功 C.先做正功、后做负功D.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4、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 ) A、时刻的瞬时功率为 B、时刻的瞬时功率为 C、在t=0到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 D、在t=0到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 5、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将质量为m的小工件轻轻放到水平传送带上,工件在传送带上滑动一段时间后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在上述过程中()A.工件对传送带做功为﹣mv2 B.传送带与工件间摩擦产生热量为mv2 C.传送带因为传送工件需要多做的功为mv2 D.传送带对工件做的功为mv2

【专题复习】八年级数学上册滚动周练卷四

滚动周练卷(四) [时间:45分钟测试范围:13.3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2016·呼伦贝尔]如图1,在△ABC中,AB=AC,过点A作AD∥BC,若∠1=70°,则∠BAC的大小为( ) 图1 A.40° B.30° C.70° D.50° 2.如图2,AD⊥BC,D为BC的中点,有以下结论:①△ABD≌△ACD;②AB=AC;③∠B =∠C;④AD是△ABC的角平分线.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图2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2016·静宁期中]△ABC中,AB=AC,∠A=∠C,则△ABC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不等边三角形 D.不能确定 4.[2016·孝感模拟]如图3,∠B=∠C,∠1=∠3,则∠1与∠2之间的关系是( ) 图3 A.∠1=2∠2 B.3∠1-∠2=180° C.∠1+3∠2=180° D.2∠1+∠2=180° 5.[2016·江阴期中]如图4,∠POQ=30°,点A在OP边上,且OA=6,试在OQ边上确定一点B,使得△AOB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B的个数为( )

图4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2016·芦溪期末]如图5,等边△ABC中,BD=CE,AD与BE相交于点P,则∠APE 的度数是( ) 图5 A.45° B.55° C.60° D.75°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7.[2016·丰台区二模]已知射线OM,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与射线OM交于点A,再以点A为圆心,AO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B,画射线OB,如图6所示,则∠AOB =_ __. 图6 第7题答图 【解析】如答图,连接AB,根据题意得OB=OA=AB, ∴△AOB是等边三角形,∴∠AOB=60°. 8.[2016·长春期中]如图7,AD是△ABC的边BC上的高,有以下四个条件:①∠BAD =∠ACD;②∠BAD=∠CAD;③AB=AC;④BD=CD.添加以上四个条件中的某一个就能推出△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__ _(只填写序号).

七年级下数学周练试卷

2019 年七年级下数学周练试卷 一. 选择题: 1. 若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 ). A. 一对同位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B. 一对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C. 一对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 D. 一对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2. 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②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三角形内同一点,③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⑤多边形的内角和大于外角和⑥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形内同一点。其中正确的有( )A 、1 个B、2 个C、3 个D、4 个 3. 现有两根小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是4cm和5cm若要钉 成一个三角架,应选木棒长度为( )A 1cm B 4cm C 9cm D 10cm 4. 若一个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是12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6 B 8 C 10 D 12 5. 内角和与外角和相差1800 的多边形是( ) A、三角形 B、三角形或五边形 C、四边形 D、四边形或五边形 6.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a,8, 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4 7. 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部分的是( ) A 中线 B 高 C 角平分线 D 以上都不是

8. 如图14, AD是CAE的平分线,B=35, DAE=60 贝U ACD=() A 25 B 85 C 60 D 95 9. 如图,ADBC, ADBC, GCBC, CFAB,D,C,F是垂足,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 B. △ ABC中,GC是BC边上的高 D. △ GBC中,GC是BC边上的高D. △ GBC中,CF是BG边上的高 ( 第10 题) A F G B C D (5) 10. ( 2019 年杭州市) 如图, 已知直线 , 贝( ) (A) (B) (C) (D) 11. (2019 年甘肃省白银市) 如图,把矩形沿对折后使两部分重合,若,贝=( )A.110 B.115 C.120 D.130 12. (2019 年宜宾市)如图,AB// CD直线PQ分别交AB CD 于点 E、F, EG是FED的平分线,交AB于点G .若QED=40 那么EGB等于()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周周练试卷

一年级语文周练试卷 一、选择正确的音节。(8分) 小舟 (xiǎo zhōu xiǎo zhuō ) 篮球(nán qiúlán qiú) 河川 (hé cuān hé chuān ) 登山(dēnɡ shān dēnɡ sān) 二、读拼音写词语。(20分) chūn yǔ líhuābǐ huàyàn zi biāo qiāng ( 春雨 ) (梨花 ) ( 笔画 ) ( 燕子 ) ( 标枪 ) zhúzi jìng zǒu hēi bái wèn hǎo cǎo yá(竹子 ) (竞走 ) (黑白 ) (问好 ) ( 草芽 ) 三、写出带有这种偏旁的字,再组词。(12分) 木(树)(大树)亻(你)(你们)辶(这)(这儿) 日(明)(明天)氵(江)(江河)艹(芽)() 四、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8分) 牙()()毛()() 兄()()兆()() 五、选字填空。(4分) 画、跳、走、抱 1.我在()竹子。 2.山羊会()钢丝。 3.鱼儿()出水面。 4.妈妈()着小弟弟。 六、把下列词语中不是一类的词用“∕”划去。(8分) 1、排球足球篮球铅球 2、杏花桃花菊花梨花 3、布谷蜜蜂燕子海鸥 4、它你我他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24分)

1.()()到了,几番()()吹过,几场()()落下,柳树吐 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大地葱绿,()()、燕子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生趣。()()、()()、()()竞相开放,小蜜蜂忙着采蜜。 2.要问()()()()()?()()祖国()()()。 八、把下面的词语连成一句完整的话,并加上标点符号。(6分) 1.花草边上池塘许多种了 2.春天梨花在开放和杏花 九、阅读短文,完成习题。(10分) 春姑娘 太阳公公交给蝴蝶一封信,并告诉蝴蝶:“一定要把信亲手交给春姑娘!”蝴蝶点点头。蝴蝶飞呀飞,脸上挂满了汗珠。 她听说春姑娘就躲在花丛中,可是那么多的花儿,哪一个才是春姑娘呢?她敲开了一个又一个花儿的小门。 玫瑰姐姐说:“蝴蝶妹妹,歇一会儿吧。”蝴蝶摇摇头。蒲公英姑姑说:“孩子,喝一口水吧。”蝴蝶摆摆手。 后来,所有的花儿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大家一起商量好,要帮蝴蝶找春姑娘。他们张开小嘴一起喊:“春姑娘,你在哪里呀——” 1.短文共有_______自然段。 2.请你填上合适的词。 一()水一()信一()嘴 一()门一()黄叶一()伞 3.春姑娘就躲在(),她还会躲在()、()……

2020年春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滚动周练卷(三)及答案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 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 滚动周练卷(三) [时间:45分钟 测试范围:8.1~8.2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若? ???? x =1, y =-2是关于x 和y 的二元一次方程ax +y =1的解,则 a 的值等于( ) A .3 B .1 C .-1 D .-3 2.已知m ,n 满足方程组????? m +5n =10,①3m -n =2,② 则m +n 的值为( ) A .3 B .-3 C .-2 D .2 3.方程4x +3y =16的所有非负整数解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无数对 4.《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专著,下面这道题是《九章算术》中第七章的一道题:“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译文:“几个人一起去购买某物品,如果每人出8钱,则多了3钱;如果每人出7钱,则少了4钱.问有多少人,物品的价格是多少?”设有x 人,物品价格为y 钱,可列方程组为( )

A.????? 8x -3=y ,7x +4=y B .????? 8x +3=y ,7x -4=y C.????? y -8x =3,y -7x =4 D .????? 8x -y =3,7x -y =4 5.定义一种运算“◎”,规定x ◎y =ax -by ,其中a ,b 为常数,且2◎3=6,3◎2=8,则a +b 的值是( ) A .2 B .-2 C .-4 D .4 6.春节前夕,某旅游景区的成人票和学生票均打折,李凯同学一家(2个成人和1个学生)去了该景区,门票共花费200元,王玲同学一家(3个成人和2个学生)去了该景区,门票共花费320元,则赵芸同学和妈妈去该景区游玩时,门票需要花费( ) A .120元 B .130元 C .140元 D .150元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7.方程组? ???? 3x +4y =19,① x -y =4,②的解是______________. 8.如果????? x =3, y =2是方程6x +by =32的解,那么b =________. 9.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 2x +4y =20,ax +by =1与? ???? 2x -y =5, bx +ay =6有 相同的解,则a +b =________. 10.若2x 5y 2m +3n 与-3x 3m +2n y 6是同类项,则|m -n |=________. 11.《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甲、乙二人持钱不知其数,甲得乙半而钱六十,乙得甲太半而钱亦六十,问甲、乙持钱各几何?”译文:“假设有甲、乙二人,不知其钱包里有多少钱,若乙把自己一

初一数学周练试卷(1)

七年级数学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5的相反数是 ( ) A .5- B .5 C .5 1 - D .51 2.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最小的正整数,则该数是 ( ) A .-1 B .1 C .0 D .1± 3.M 点在数轴上表示4-,N 点离M 的距离是3,那么N 点表示 ( ) A .1- B . 7- C .1-或7- D .1-或1 4.若︱a ︱+a=0 则a 是 ( ) A .零 B .负数 C .非负数 D .负数或零 5.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 ①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 ②正数加负数,其和一定等于0; ③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有理数;④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数.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6. 已知c b a 、、三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几个判断:①b c a <<; ②b a <-; ③0>+b a ; ④0<-a c 中,错误的个数是( )个 A.1 B.2 C.3 D.4 7.能使式子x x +-=+-88成立的数是 ( ) A .任意一个正数 B .任意一个负数 C .任意一个非正数 D .任意一个数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8.如果向南走3米,记作+3米,那么-7米表示 . 9.绝对值小于3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 10.比较大小(1)-|-2| ____ -(-2);(2)43-_____54 -;(3)-(+1.5)___2 3- 11.直接写出结果: (1)(-13)+35=______;(2)4.5+(-4.5)=_______ ; (3)7+(-13)+(-5.5)=______ . 12一箱某种零件上标注的直径尺寸是 ,若某个零件的直径为19.97 mm , 则该零件 标准.(填“符合”或“不符合”) 13.在4217.0-中用数字3替换其中的一个非零数字后,使所得的数最小,则被替换的数字是 . 14.若0a <,b >0,a b <,则a +b 0(填“>”“=”或“<”). 15.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第1个图形有6个小圆,第2个图形有10个小圆,第3个图形有16个小圆,第4个图形有24个小圆,……,依次规律,第6个图形有 个小圆. 第1个图形 第2个图形 第3个图形 第4个图形 …

安徽省临泉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化学第二次周练试卷

临泉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化学第二次周练试卷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 (CO 2)·c (H 2) c (CO)·c (H 2O) ,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 2O(g)CO 2(g)+H 2(g) B .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 .若在1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 2和H 2各1mol ,5min 后温度升 高到830℃,此时测得CO 2为0.4mol 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 .若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c (CO 2)3c (CO) =c (H 2O) 5c (H 2) ,则此时的温度为1000℃ 2.下图中,表示可逆反应2A(g)+B(g)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正确图象为( ) A . B . C . D . 3.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A 气体与B 气体反应生成C 气体.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3B 2C B .在t l s 时,υ正(A)=0 C .(t 1+l0)s 时再充入0.4molA 和0.25molB ,反应物A 的转化率增大 D .若该反应在绝热容器中进行,也在t l 时刻达到平衡 4.某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 2(g)+3B 2(g)2AB 2(g)化学平衡 状态的影响,得到如右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 表示温度,n 表示物质的量), 据此可得出的判断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达到平衡时A 2的转化率大小为:b >a B .a 、b 、c 三点的平衡常数相同 C .若T 2>T 1,则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b 点时,平衡体系中A 、B 原子数之比一定是1:1 5.反应C(s)+H 2O(g)CO(g)+H 2(g)在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①增加C 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 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 2使容器体积变大.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把0.6molX 气体和0.4molY 气体混合于2L 的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5min 末已生成0.2molW ,若测知以Z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 -1·min -1,则n 是( ) A .2 B .4 C .1 D .3 7.将2molSO 2和1molO 2分别置于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O 2(g)2SO 3(g),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 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为p %,则乙容器中SO 2的转化率( ) A .等于p % B .大于p % C .小于p % D .无法判断 8.能够证明反应SiO 2 (s)+4HF(g)SiF 4(g)+2H 2O(g)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 A .2υ正(HF)=υ逆(H 2O ) B .υ(H 2O)=2υ(SiF 4) C .SiO 2的质量保持不变 D .反应物不再转化为生成物 9.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 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 .K 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 .K 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C .平衡移动,K 值可能不变 D .平衡移动,K 值一定变化 10.对于反应2SO 2+O 2 2SO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2体积2SO 2和足量O 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 3 B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右移 C .平衡时,SO 2消耗速度必定等于O 2生成速度的两倍 D .平衡时,SO 2浓度必定等于O 2浓度的两倍 11.已知碘蒸汽为紫红色,H 2、HI 均为无色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 H 2(g)+I 2(g) 2HI(g),下列说法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H 2、I 2、HI 的浓度相等 B .容器内颜色不再改变 C .H 2、I 2、HI 在容器中共存 D .正、逆反应速率均等于零 12.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多,汽车尾气污染已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反应:2NO(g)+2CO(g)2CO 2(g)+N 2(g)可 用于净化汽车尾气,已知该反应速率极慢,570K 时平衡常数为1×105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最佳途径是研制高效催化剂 B .提高尾气净化效率的常用方法是升高温度 C .装有尾气净化装置的汽车排出的气体中不再含有NO 或CO D .570K 时及时抽走CO 2、N 2,平衡常数将会增大,尾气净化效率更佳 13.下列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的是( ) ①反应吸热 ②反应放热 ③反应后熵增加 ④反应后熵减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1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 .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 .相同温度下,H 2(g)+CO 2(g) CO(g)+H 2O(g)中,密闭容器中两种反应物浓度为0.20mol·L -1的反应速率大于两种 反应物浓度为0.010mol·L -1的反应速率 15.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来说明的事实是( ) A .合成氨在高压下进行是有利的 B .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 C .使用催化剂能使合成氨速率加快 D .及时分离从合成塔中出来的混合气,有利于合成氨 16.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甲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 2CH 3OH(g) CH 3OCH 3(g)+H 2O(g) ΔH=﹣25kJ·mol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2mol 甲醇,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5kJ B.浓硫酸在反应中只作催化剂 C.2υ(CH 3OH)=υ(CH 3OCH 3) D.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均可加快反应速率 17.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2B(g)zC(g)+2D(g),在2L 的密闭容器中把4molA 和2molB 混合,2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1.6molC ,又测得反应速率υ(D)=0.2mol·L –1·min –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z =4 B .B 的转化率是40% C .A 的平衡浓度是1.4mol·L –1 D .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的9/10 18.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L 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X 2(g)+3Y 2(g) 2XY 3(g) ΔH=﹣92.6kJ·mol -1 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A .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B .达平衡时,两个容器中XY 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mol·L -1

八年级上第2周周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第2周周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条件中,满足△ABC≌△A'B'C'的是() A.AB=A'B',AC=A'C',∠B=∠B' B.AB=A'B',BC=B'C',∠A=∠A' C.AC=A'C',BC=B'C',∠C=∠C' D.AC=A'C',BC=B'C',∠B=∠B' 2.如图,△ABC中,AD⊥BC,D为BC中点,则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ABD≌△ACD B.∠B=∠C C.AD是∠BAC的平分线D.△ABC是等边三角形 3.如图,OA=OB,OC=OD,∠O=50°,∠D=35°,则∠AEC等于() A.60°B.50°C.45°D.30° 4.如图,在△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线,BE=CF,则下列说法: ①AD平分∠EDF; ②△EBD≌△FCD; ③AD⊥BC; ④BD=CD.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5.如图,AD是△ABC的中线,E,F分别是AD和AD延长线上的点,且DE=DF,连接BF,CE、下列说法:①CE=BF;②△ABD和△ACD面积相等;③BF∥CE;④△BDF≌△CDE.其中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 6.如图①,根据“SAS”,如果AB=AC,=,即可判定△ABD≌△ACE. (2)如图②,根据“SAS”,如果BD=CE,=,即可判定△BDC≌△CEB. (3)如图③,在△ABC中,AD=AE,BD=CE,∠ADB=∠AEC=105°,则△≌△.若∠B=40°,则∠CAE=°. 7.如图,在△ABC和△DEF中,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BF=CE,AC∥DF,请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EF,这个添加的条件可以是.(只需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

2020年春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滚动周练卷(一)及答案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滚动周练卷(一) [时间:45分钟测试范围:5.1~5.2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老师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的各点所连接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D.一个角一定不等于它的余角 2.如图1,直线AB∥C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1 A.∠1=∠2 B.∠3=∠4 C.∠1+∠3=180°D.∠3+∠4=180° 3.如图2,已知直线l1,l2,l3,∠5的内错角是() 图2 A.∠1 B.∠2

C.∠3 D.∠4 4.如图3,直线AB,CD相交于点O,射线OM平分∠AOC,ON⊥OM.若∠AOC=70°,则∠CON的度数为() 图3 A.65°B.55° C.45°D.35° 5.下列图形中,根据AB∥CD,能得到∠1=∠2的是() 6.如图4,下列能判定AB∥EF的条件有() ①∠B+∠BFE=180°;②∠1=∠2;③∠3=∠4;④∠B=∠ 5. 图4 A.1个B.2个 C.3个D.4个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7.如图5,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是∠AOD的平分线,∠COB=140°,则∠BOE=________. 图5 8.如图6,直线a,b都与直线c相交,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6;③∠1=∠4;④∠5+∠8=180°.其中能判定a ∥b的条件是________. 图6 9.如图7,下列条件:①∠1=∠3,②∠2+∠4=180°,③∠4=∠5,④∠2=∠3,⑤∠6=∠2+∠3中能判断直线l1∥l2的有________(只填序号). 图7 10.如图8,请填写一个使AB∥CD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 图8 11.如图9,若想检验一块破损的木板的两条直的边缘AB,CD

数学f9七上周练试卷一1 (1)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 版权所有 仅供参考 相信你一定行!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练习知识点 第一章 1.1 生活 数学 1.2 活动 思考 第二章2.1 比零小的数 2.2 数轴 1、填空题 (1)如果向东走5m 记作+5m ,那么向西走15m 应记作 ;如果+30m 表示向西行走30m ,那么-20m 表示 。 (2)比海平面高800m 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拔 ,比海平面低150m 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拔 。 (3)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标注是20±0.05(单位:mm ),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20mm ,加工时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 ,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 。 (4)若把95分的成绩记作+15分,那么62分的成绩记作 ,这样记分时,某学生的成绩记作+5分,他的实际成绩是 。 (5)数轴上原点左边的点表示 数,原点右边的点表示 数,原点表示 。 (6)到原点的距离等于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 (7)不小于3的非负整数是 。 (8)在东西走向的公路上,乙在甲的东边3km 处,丙距乙5km ,则丙在甲的 处。 2、数学期末成绩85分以上为优秀,老师以85分为基准,将某一小组的五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7,+12,0,-2,+5,问这五名同学最高成绩为多少?最低成绩为多少?最高成绩是______分,最低成绩是_____分 3、画一条数轴,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号连接。 4.5, -4, 0, 21 1 ,32 2- 4、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 73 -, -1, 0, +6, -1.08, 54 , 10%, 0.33……, 4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自然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非负整数集合:{ …} 非正数集合:{ …} 二、积累与运用 1、选择题 (1)课堂上老师要求就数“0”发表自己的意见,四位同学共说了下列四句话:①0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②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③0不是整数,是自然数;④0没有实际意义。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4 B 、3 C 、2 D 、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 B 、零是整数,但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0┄2021届高三5月第二次周练十模 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21届高三5月第二次周练(十模) 英语试题 第一卷(两部分,共90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This is my treat and next is yours. How’s that? --- OK. _______. A. It doesn’t matter B. It depends C. No way D. It’s a deal 2. Each of the 400 employees received from their boss ___ gift —“Who moved my cheese?”— _____ best seller in the US, which made them understood how to deal with changes in their lives and work. A. a, the B. 不填,a C. a, a D. the, 不填 3. How many of us ________, say, a meeting that is not important to us would be interested in the discussion? A. attended B. had attended C. attending D. have attended 4. Mother was so angry at all _______ I was doing _______ she walked out. A. that; that B. what; that C. what; as D. that; which 5. Although he likes singing very much, he is _____ but a good singer. A. anything B. something C. nothing D. everything 6. This kind of glasses made in Shanghai _____ well and comfortably, because of the lightweight and durable frames.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2周周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2周周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数 3,﹣0.2,1,0,,中,负数有个,正数有个. 2.如果向北走8km记作+8km,那么向南走5km记作;如果运进粮食3t记作+3t,那么﹣4t表示. 3.下列各数:﹣7,10.1,3.2121121112…,89,0,﹣0.67,1,π,其中,分数有,无理数有. 4.离原点5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个,它所表示的有理数是. 5.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中,的数总比的数大. 6.用“>”或“<”填空:|﹣3.5| 3;﹣﹣. 7.2的相反数是,﹣(﹣2)= . 8.|+4|= ,的绝对值为3. 9.两个同号的数中,较小的负数所表示的点离原点较,较小的正数所表示的点离原点较.(填“近”或“远”) 10.观察这一列数:﹣,,﹣,,﹣,,依此规律下一个数是.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 11.下列各数中是正整数的是() A.﹣1 B.2 C.0.5 D. 1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0既是正数,又是负数B.O是最小的正数 C.0是最大的负数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3.一架战斗机所在的高度为+200m,一艘潜艇的高度为﹣50m,则战斗机与潜艇的高度差为()A.250m B.350m C.﹣250m D.﹣350m 14.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2和﹣2 B.﹣2和C.﹣2和D.和 2 15.在数﹣7,+1.2,,0.16,+3,﹣1.6中,整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16.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可能是()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滚动周练卷三同步训练(附答案)

滚动周练卷(三) [时间:45分钟 测试范围:13.1~13.2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2016·松北模拟]下列平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2016·奉贤区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B .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C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D .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3.[2016春·户县期末]如图1,△ABC 与△A ′B ′C ′关于直线l 成轴对称,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图1 A .A B =A ′B ′ B .∠B =∠B ′ C .AB ∥A ′C ′ D .直线l 垂直平分线段AA ′ 4.[2016·龙岩模拟]如图2,在△ABC 中,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大于1 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 两弧分别交于点D ,E ,则直线DE 是( ) 图2 A .∠A 的平分线 B .A C 边的中线

C.BC边的高线 D.AB边的垂直平分线 5.[2016·深圳期末]如图3,△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D,如果AC=5 cm,BC=4 cm,那么△DBC的周长是( ) 图3 A.6 cm B.7 cm C.8 cm D.9 cm 6.[2016·邹城市一模]若点A(a-2,3)和点B(-1,b+5)关于y轴对称,则点C(a,b)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7.[2016·临河校级月考]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3,2)关于x轴对称的点Q的坐标是__ __.8.下面是在计算器上出现的一些数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__ _. 图4 9.[2016·黄岛期末]如图5,点P在∠AOB内,点M,N分别是点P关于AO,BO的对称点,若△PEF的周长等于20 cm,则MN的长为__ __. 图5 10.[2016·永新期末]如图6,AD是△ABC的对称轴,点E,F是AD上的两点,若BD=2,AD =3,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 __.

六年级下册数学周练试卷6+答案

六年级数学周练(七) 一、巧补空白。 1.A、B两地实际距离是6千米,画在地图上是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为3.5厘米,那么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2.一个精密零件长2毫米,画在图纸上长5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3.已知甲数的3 5 等于乙数的 2 9 ,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4.2、3、6和a这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a最大是()。 5.在比例7:10=21:30中,如果第二项扩大2倍,那么第四项必须加上(),比例才能成立。 6.在比例尺是 1 300 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教室的地面长是5厘米,宽是2厘米,这间 教室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平方米。 7. 图形A按()∶( )的比例缩小后可以得到 图形B;图形A与图形B的面积比是()∶( )。 二、走进生活。 1.房产博览会上,某楼盘的模型是按照1∶500的比例尺制作的,该楼盘1号楼模型高6厘米,它的实际高度是多少米? 2.一幅地图上,用7.5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4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3.北京到天津的距离为120千米,在比例尺 1 4000000 的地图上,两地的图上距离 是多少厘米? 图形A 图形B

4.李明在电脑上将一张长是6.4厘米,宽是4厘米的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24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5.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8厘米,如果在比例尺是1:5000地图上,甲乙两地长多少厘米? 6.在比例尺为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3.6厘米,如果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多少小时可以到达? 7.一块地的形状是直角梯形,面积是0.12公顷。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1000的图纸上,图纸上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8. 在比例尺是1∶400的图上,量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高中数学复习提升高三第二次周练试卷(理科a卷)

丰城九中高三数学第一次周练试卷(理科A 卷) 命题人:占宇志 审题人:钟海荣 2016.10.18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向量,若向量与向量垂直,则的值为( ) A .3 B .1 C . D .-1 2、设P 是所在平面内的一点,,则( ) A . B . C . D . 3、若是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则一定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4、设,,其中、、为实数,若,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 B.[-6,1] C .[-1,6] D .[4,8] 5、已知向量,,定义:,其中.若,则的值不可能... 为( ) A . B . C . D . 6、数列{a n }满足:a 1=2,a n+1= (n ∈N )其前n 项积为T n ,则T 2014=( ) A .﹣6 B .﹣ C . D .6 7、已知偶函数 满足 ,且当 时, ,其图像与直线 在 轴右侧的交点按横坐标从小到大依次记为 ,则 等于( ) A.2 B.4 C.8 D.16 8、在数列中,若为常数),则称为“等方差数列”. 下列是对“等方差数列”的判断: ①若是等方差数列,则是等差数列 ②若数列是等方差数列,则数列是等方差数列 ③ 是等方差数列 ④若是等方差数列,则为常数)也是等方差数列.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 B . C . D . 9、数列满足,且,则的整数部分的所有可能值构成的集合是( ) A . B . C . D . 10、已知数列满足:, .若, ,且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 B . C . D . 11、将正奇数排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阵(第行有个奇数),其中第行第个数表示为 ,例如,若,则( ) A .26 B .27 C .28 D .29 12、定义在上的函数,对任意且时, (1,2),(2,3)a b ==a b λ-(5,3)c =-λ1 3 ABC ?2BC BA BP +=0PA PB +=0PC PA +=0PB PC +=0PA PB PC ++=O ABC ?|||2|OB OC OB OC OA -=+-ABC ?22(2,cos )a λλα=+-(,sin )2 m b m α=+λm α2a b =m λ (,1]-∞b a ⊥2=-b a b a c )1(λλλ-+=10≤≤λ2 12 1= ?c c λλc 55332 2 1{}n a 221(2,,n n a a p n n N p * --=≥∈{}n a {}n a {} 2n a {}n a {} 2n a () {}1n -{}n a {}(,kn a k N k *∈4321{}n a 14 3 a = *11(1)()n n n a a a n N +-=-∈12111 n n S a a a =+ ++ n S {0,1,2}{0,1,2,3}{1,2}{0,2}{}n a 11a =12 n n n a a a +=+()n N *∈11(2)(1)n n b n a λ+=-?+()n N * ∈1b λ=-{}n b λ23λ> 32λ>23λ<3 2 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