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房的面积及位置汇总

机房的面积及位置汇总

机房的面积及位置汇总
机房的面积及位置汇总

一)、开闭站

(1)住宅小区的建筑面积在40万平方米以上时,通常需考虑建一座10kV开闭所。开闭所的设计与管理均由供电部门负责。每座开闭所的建筑面约350m2。因其进出线均为埋地电缆,故开闭所要求设置净高不小于1.9m的地下电缆夹层。(2)每座开闭所一般可带的总电力负荷,平均为13000kV A,最大为15000 kV A;出线可带的变压器总容量约20000 kV A。

(3)开闭所的位置选择既要考虑方便与城市电网的连接,又要满足自身出线方便和小区内各种管线综合布置的允许条件。

二)、变配电室

(1)自管变电所

1)自管变电所是由业主自己建设、自行管理的变电所,属高压自管户。变电所由10kV高压电缆分界室(含电缆进线室)、变配电室(含高压开关柜、变压器、低压开关柜及直流电源屏等)和控制室等组成。

2)高压电缆分界室应靠近外墙,并接近电源进线方向。分界室应按规定设在建筑物的一层或地下一层,其建筑面不小于20m2,层高不小于2.7m。分界室的下面应设净高不小于1.9m的电缆夹层。10kV电缆由室外埋管先进入靠外墙的电缆进线小室(高压电缆井),沿支架向下敷设到夹层后,再从下部引至分界室的环网柜。通常电缆进线小室的外墙上预埋10根DN150加2根DN50套管,分上下三层布放。分界室的门应向外开向公共走道。其内部安装由供电部门提供的两组10kV环网柜等设备。分界室的房屋由业主建设,但分界室及其内部设备属供电部门所有。

3)自管变电所的进出线宜采用下进下出方式,受条件限制和层高允许时,也可采用下进上出或上进上出方式。除分界室外,变电所内部的所有高低压变配电设备均由用户负责。

(2)公管变电所

公(局)管变电所的设计应严执行北京供电局文件——京供业扩(2003)4号《居民住宅区入楼配电室设计细则》的规定,其设计与管理均由供电部门负责。建筑设计院仅负责土建设计和变电所的照明与接地设计,但在配合供电部门进行设计时,一般需满足下列要求:

1)建设规模:单台500kV A及以上,两台630kV A及以上的变压器,其变电所的建筑面积分别为75m2和150m2左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变电

所内通常设置2台干式变压器,变压器选用通用外壳;高压环网柜两组共6~8

面(2进线,2~4馈线,2变压器),高压不设母联;低压单母线分段设母联,低压配电柜11~12面,其中含电容器补偿柜2面。低压柜出线每回路电缆截面一般为240mm2,预留适当公用设施出线及备用出线开关。变电所内靠外墙需设高压电缆井和低压电缆井各一个。

2)运输通道:

a.变电所位于地下一层时,可以利用地下公用通道(如地下车库通道)作为设备运输通道,但必须综合考虑设备的重量与体积。

b.运输通道经过地下车库时,其净高不得小于2.5米,宽度不得小于2米。

c.设备运输一般不采用吊装口方式,必须采用时应综合考虑垂直运输与水平运输,且吊装口须与变电所贴邻,吊装口地面上的建筑与变配电所统一管理,吊装口不得封堵。

d.吊装口尺寸不得小于1.8m×2.5m。深度超过7m时吊装口应加大,并增设爬梯,便于人员上下,吊装口上方安装吊装用(吊勾)钢梁,并可满足5吨荷载。(吊勾)钢梁与吊装口高度应满足吊装要求,吊装口如在室外地面上,应高出地面0.5m或建防雨小屋。

3)建筑要求:

a.变电所的净高不宜小于3.5m。

b.变电所须设置电缆夹层,夹层净高不得小于1.9m。

c.变电所需设2个独立向外开启的门,其中1个为运输设备的大门,其尺寸为宽

1.8m,高

2.4m。

d.变电所所在的防火分区须有人行通道通向地面。

e.附近无卫生间时,变电所宜设卫生间。

f.应考虑的电气设备荷载:单台变压器4500kg;SF6气体绝缘环网柜每面200kg;低压开关柜每面600kg。

4)照明:

a.变电所宜考虑局部自然采光。

b.变电所的专用照明箱由本所低压母联柜供电。照明箱不得向变电所以外的负荷供电。

c.电缆夹层照明由220V/36V安全变压器供电。安全变压器安装在配电室内。

d.变电所应设置应急照明设备,应急电源的维持时间为30min。

5)电缆进出线:

a.变电所应设高压电缆井和低压电缆井。高压电缆井一般预埋进线管6~8根

DN150和2根DN50(自动化专用),分上下二排布置;低压电缆井一般预埋出线管24根DN150,分上下三排布置。埋管的深度一般在室外地坪下1~1.5m。

b.进出线电缆井设在建筑物内,供电缆进入变电所的夹层,由缆井应满足电缆

1.2m弯曲半径的要求。

三)、楼配电室及π接室

(1)各建筑物的电源进出线位置,公管户的电缆π接室和配电室,自管户的配电室,均应根据小区室外电力管线路由图、室外是否能设电力电缆井和所处环境等条件确定。

(2)无地下室的多层单元住宅楼,电源电缆π接箱可设于首层楼梯间,其柜下应设电缆沟(坑),柜前应有操作和检修距离,做法详见《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3-16。电缆π接箱应紧靠住宅楼的总配电箱。

(3)有地下室的多层住宅楼和高层住宅楼的电源电缆π接柜,常设于地下一层的专用房间即电缆π接室内。π接柜可靠墙布置,柜前应有操作和检修距离。π接室应贴邻或靠近住宅楼的总配电室。

(4)住宅楼的总配电室用于安装照明、动力总配电柜(光、力柜)。总配电柜的柜前应有操作距离,柜后应有检修距离。配电室内光柜力柜应按自左至右先光后力的顺序布置。

(5)总配电室的层高不应小于2.7m。π接室的净高不应小于1.9m,通常取与配电室同层高。配电室和π接室不应设在厕所和浴室的正下方或与其贴邻,不得有上下水管及煤气管通过。配电室和π接室的门应开向公共通道。

(6)多层住宅通常采用一路220/380V电缆供电;高层住宅一般由两路或两路以上220/380V电缆供电。用作向一、二级负荷电源互投箱供电的光柜和力柜,其上级π接柜应分别由变电所的两段不同母线供电。

(7)引入住宅楼220/380V电缆的截面通常为240mm2。方案设计阶段可按一根电缆的供电面积大约6000m2来估算所需电缆的根数和光柜的数量,估算配电室与π接室所需的面积。

(8)π接柜(箱)前的公管电缆应穿管埋地暗敷或采用地槽方式敷设。由配电室引出的干线电缆应敷设在公共部位或电气竖井内,其维护和检修不应在可出售或出租的部位(如商店、住户等)进行。配电干线不宜从卫生间等潮湿场所的地

面通过。

四)、弱电站房

弱电站房应按总体方案要求设置

(1)居住小区的消防控制中心和消防值室、安防控制中心和安防值班室、电信模块局和电信交接设备间、有线广播电视光端机站等弱电机房的位置和室外弱电管线的引入位置,应根据小区室外弱电管线路由图、室外能否设置人(手)孔井及所处环境等条件确定。

(2)建筑面积在10万m2以上的住宅区,应按规划配套统筹安排电信局(模块局)位置。电信局(模块局)由电信部门负责设计和管理,所需建筑面积可按下列指标规划:交换机容量在2000门以下时为20~30m2,3000~5000门为40~60m2,5000~8000门为60~80 m2,8000~10000门为80~100m2。

(3)建筑面积在10万m2以下的住宅区,每1000户左右应设置一个使用面积不小于20m2的电信专用交接设备间。其位置应靠近辖区的中心,一般设在楼房的首层或地下一层,也可与其他公用建筑合建。

(4)居住区和居住建筑的有线广播电视分配网络,宜按每500~1000户为一个分配网组团设置光端机。光端机处应设光端机站,其面积不得小于2m×2m(电量2KW)。有线广播电视分配网通常由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组成,光纤引入每个组团的光端机,光端机后的线路采用同轴电缆。光端机站宜设在建筑的首层或地下一层,其位置应尽可能设在本机站覆盖的住宅区分配网组团的中心。

(5)居住小区应以独立管理的小区、独立管理的楼群或组团为单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2m2(含卫生间)的安防报警值班室(控制中心)。安防值班室一般设在建筑的首层。

(6)大型居住小区应设置面积不小于20m2的消防控制中心;每个住宅地块(建筑面积约10万m2)宜设面积不小于15m2的值班室。消防控制中心和值班室,一般设在建筑的首层或地下一层。消防控制中心与安防控制中心应尽可能设置在相邻或相近的房间。

1、综合布线设备间的面积: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m2,设备间的宽度不宜小于

2.5m。当系统小于6000个信息点(语音数据各一半)时为10m2,当系统大

于6000个信息点时,每增加1000个信息点面积增加2m2。但不包括程控用户交换机及网络设备所需要的空间。设备间内只安装配线设备,程控交换设

备、网络进线设备、进线保安设备不安装在此,但可以合装,需要增加面积。

(10m2的设备间大概能安装5台19’’标准机柜,大概能带6000个左右的信息点)(19’’标准机柜的尺寸600mm(宽)X900mm(深)X2000mm(高))机柜前的操作距离大于800mm,柜后的维修距离大于600mm。

2、电信间主要安装楼层配线设备及网络设备,使用面积不应小于5m2;无配线

设备时,电信间的大小宜大于等于1.5mX0.8m。配线距离大于90m时,应增加电信间数量;若每层面积较小,可以多层共用电信间。

3、水平配线子系统中,FD至CP(集合点配线箱)之间的距离宜大于15m,CP

安装在柱子及墙上时,高度宜为1.0~1.5m。

4、双方都敷设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综合布线电缆和380V的电力电缆

(大于5KV A)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

5、安防监控中心,一般情况下建筑面积为20~60m2。

6、弱电间的面积(净空):不进人的弱电间不宜小于1X0.4m;进人的不宜小于

1.5X2;兼做综合布线系统楼层交接间的面积不应小于5m2,兼做综合布线系

统设备间的面积不应小于10m2。弱电间地坪高出本层30mm。

7、智能化系统合用控制室的面积一般按80~120m2。(消防控制室、安防控制室、

建筑设备管理控制室、网络管理控制室)

8、住宅智能化系统合用控制室的面积可按下列数值:

200户以下20m2;200~500户40m2;500~1000户80m2;1000户以上可考虑分设控制室。对智能化程度要求较高的工程可适当加大面积。

控制室宜设吊顶,吊顶底距地不应小于2.7m。应铺设架空地板,架空高度应不小于250mm。

9、视频监控系统中,摄像机和监视器之间应有恰当的比例,数量之比平均不超

过4:1。应根据监视者与屏幕之间的距离为最大尺寸监视器对角线的4~6倍的关系来确定监视距离并由此来确定房间的面宽。监视器宜选用14~25英寸。

监视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m,侧面与墙或其他设备的距离,在主要通道,不应小于1.5m,次要通道不应小于0.8m;背面距墙不应小于0.8m。

摄像机的安装高度,室内2.2m~5m,室外3.5~10m。

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

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 要求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B级机房技术规范要求 一、项目概况 XXX机关信息化机房位于机关园区5号楼首层西侧,分为主机房区域、支持区域及辅助用房区域。其中主机房区域面积约为40M2,支持区域约为 20M2,辅助用房区域约为20M2。 主机房区域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运行(机柜摆放区)。支持区域包括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技术作业的场所(UPS及电池摆放区)。辅助用房区域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监控屏幕及监控席位)。XXX机关信息化机房按照B级机房进行设计。 XXX机关信息化机房定位为XXX园区算机网络中心,为建筑群系统的弱电间和各分布区域设备机房等服务区域提供信息服务和网络支持;并为各弱电子系统前端设备信号传输提供供信息服务和网络支持。 本项目工程建设包括以下内容 分项工程(或子系统): 机房建筑装修工程 供配电及UPS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 机房空气调节系统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安防系统 环境监控系统 KVM系统

消防系统 网络设备及网管系统 光缆敷设及熔接 配线间整理及墙面装修 机房设备搬迁及系统割接 二、建设原则 XXX机关信息化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应根据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长远规划,为计算机设备和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安全、可靠、宽松、舒适的工作场地,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延长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寿命,保证场地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建设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基本原则: 安全可靠性 高可用性 可管理性 绿色节能、环保 先进性与经济 舒适性 规范化与标准化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保密性 三、建设依据 本工程建设应满足国家现行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设的标准及规范,并适当参考相关国际主流标准,施工、验收时需满足下列标准及规范(包括以下标准及规范,如有更新版本,参照新版本执行)。

机房建设标准

目录 一、物理安全(三级建设-国标GB/T 22239—2008) (5) 1.1物理位置的选择(G3) (5) 1.2物理访问控制(G3) (5) 1.3防盗窃和防破坏(G3) (6) 1.4防雷击(G3) (6) 1.5防火(G3) (6) 1.6防水和防潮(G3) (7) 1.7防静电(G3) (7) 1.8温湿度控制(G3) (7) 1.9电力供应(A3) (8) 1.10电磁防护(S3) (8) 二、建设必要条件 (8) 2.1设计及验收依据 (8) 2.2机房环境必要条件 (11)

2.3机房建设内容 (12) 三、建设要求 (13) 3.1机房装饰装修系统 (13) 3.1.1总体要求 (13) 3.1.2 地面 (13) 3.1.3 天棚 (14) 3.1.4 墙、柱面 (14) 3.1.5 隔断 (14) 3.1.6 门窗及其它 (15) 3.2供配电系统 (15) 3.3防雷接地系统 (16) 3.4UPS不间断电源系统 (16) 3.7机房空调系统 (17) 3.7.1精密空调功能要求 (17) 3.7.2维保要求 (18) 3.7.3空调系统的安装要求 (18)

3.7.4空调功率的选型 (18) 3.8新风系统 (19) 3.8.1设计要求 (19) 3.8.2功能及规格 (19) 3.8.3安装要求 (19) 3.8.4通风设备技术要求 (20) 3.9消防报警及气体灭火系统 (20) 3.9.1技术要求 (20) 3.9.2土建的建议和要求 (21) 3.9.3设备要求 (21) 3.9.4设计和验收要求 (21) 3.10网络布线工程系统 (21) 3.10.1线缆敷设 (21) 3.10.2标识标签 (22) 3.11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架构介绍 (22) 3.11.1监控内容 (22)

机房建设标准要求【最新版】

机房建设标准要求 一、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置选择 1.电力供给稳定可靠,交通通信便捷,自然环境清洁; 2.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3.远离水灾火灾隐患区域,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4.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内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确定主机房的位置时,应对设备运输、管线敷设、雷电感应和结构荷载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和经济比较;采用机房专用空调的主机房,必须具备安装室外机的建筑条件。 5.电子信息系统主机房建设面积(尚未确定设备规格的情况下)的计算公式:A=KN。 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 3.5-5.5(㎡/台);

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 6.电子信息系统辅助区面积宜为主机房1倍。 二、电子信息系统办公区面积计算 1.短期或临时用户工作室的面积可按3.5~4m2/人计算; 2.长期工作人员的办公面积可按5~7 m2/人计算。 三、环境要求

1.温度、相对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 电信息系统机房A级标准 2.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 (1)有人值守的主机房和辅助区,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时,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的噪声值应小于65dB(A)。 (2)当无线电干扰频率为0.15~1000MHz时,主机房和辅助区

内的无线电干扰场强不应大于126dB。 (3)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4)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不应大于500mm/s2。 (5)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70%。 四、建筑要求 1.一般规定 (1)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灵活性,并应满足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工艺要求。 (2)变形缝不应穿过主机房。 (3)主机房和辅助区不应布置在用水区域的垂直下方,不应与振动和电磁干扰源为邻。围护结构的材料选型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防潮、少产尘等要求。

机房建设要求

机房建设要求 一、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置选择 1.电力供给稳定可靠,交通通信便捷,自然环境清洁; 2.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3.远离水灾火灾隐患区域,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4.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内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确定主机房的位置时,应对设备运输、管线敷设、雷电感应和结构荷载等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和经济比较;采用机房专用空调的主机房,必须具备安装室外机的建筑条件。 5.电子信息系统主机房建设面积(尚未确定设备规格的情况下)的计算公式:A=KN。 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3.5-5.5(㎡/台); 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 6.电子信息系统辅助区面积宜为主机房1倍。 二、电子信息系统办公区面积计算 1.短期或临时用户工作室的面积可按3.5~4m2/人计算; 2.长期工作人员的办公面积可按5~7 m2/人计算。三、环境要求 1.温度、相对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A级标准 2.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 (1)有人值守的主机房和辅助区,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时,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的噪声值应小于65dB(A)。 (2)当无线电干扰频率为0.15~1000MHz时,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的无线电干扰场强不应大于126dB。 (3)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 (4)在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不应大于500mm/s2。 (5)主机房和辅助区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

1kV70%。 四、建筑要求 1.一般规定 (1)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灵活性,并应满足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工艺要求。 (2)变形缝不应穿过主机房。 (3)主机房和辅助区不应布置在用水区域的垂直下方,不应与振动和电磁干扰源为邻。围护结构的材料选型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防潮、少产尘等要求。 (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须设有技术夹层和技术夹道,建筑设计应满足各种设备和管线的安装和维护要求。当管线需穿越楼层时,必须设置技术竖井。 2.防火与疏散 (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当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其他建筑物内时,在主机房与其他部位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3)面积大于100m2的主机房,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应分散布置。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应自动关闭,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从机房内开启。走廊、楼梯间应畅通,并应有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 (4)主机房的顶棚、壁板(包括夹芯材料)和隔断应为不

(工程建设标准)机房建设标准

第1.0.1条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平方m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控制用计算机机房和微型计算机机房。 第1.0.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一节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 第2.1.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 第2.1.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水源充足、电子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 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 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 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第2.1.3条当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 第二节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 第2.2.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应按计算机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宜由主机房、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第二类辅助房间、第三类辅助房间等组成。 第2.2.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外形尺寸布置确定。在计算机设备外形尺寸不完全掌握的情况下,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机房面积可按下列方法确定: 1.当计算机系统设备已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 A=K∑S (2.2.2-1) 式中A——计算机主机房使用面积(m2); K——系数,取值为5~7; S——计算机系统及辅助设备的投影面积(m2)。 2.当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尚未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 A=KN (2.2.2-1) 式中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4.5~5.5(m2v/台); 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 二、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面积的总和,宜等于或大于主机房面积的1.5倍。 三、上机准备室、外来用户工作室、硬件及软件人员办公室等可按每人3.5m2~4m2计算。 第2.3.1条计算机设备宜采用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主机区、存贮器区、数据输入区、数据输出区、通信区和监控制调度区等。具体划分可根据系统配置及管理而定。

计算机房建设标准

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 机房环境、电源及防雷接地应满足《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的要求。计算机机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设备间内所有设备应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其中包括计算机主机,网络连接设备等。 ★设备间的地面面层材料应能防静电。 ★设备间至少提供离地板255CM高度的空间,门的高度应大于210CM,门宽应大干90CM,地板的平均荷载应大于5kN/m2。凡是安装综合布线硬件的地方,墙壁和天棚应涂阻燃漆。 ★设备间应采用全封闭房间,防止有害气体(如SO2、H2S、NH3、N O2等)侵入,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设备间室温应保持在10℃至25℃之间,相对温度应保持60%至8 0%。 ★设备间应安装符合法规要求的消防系统,应使用防火防盗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

★机房内的尘埃要求低于0.5um;对于开机时机房内的噪音,在中央控制台处测量时应小于70dB。 ★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为0.15—1000MHz时不大于12 0dB。机房内磁场干扰场不大于800A/m。 ★计算机房内的照明要求在离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200lx,其它房间的照明不应低于5lx,主要通道及有关房间可根据需要设置,但其照度要求是在离地面0.8m处不低于1lx。 ★设备间应采用UPS不间断电源,防止停电造成网络通讯中断。UPS 电源应提供不低于2小时后备供电能力。UPS功率大小应根据网络设备功率进行计算,并具有20-30%的余量。设备间电源设备应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已防止对设备的不良影响和冲击。 ★防雷接地可单独接地或同大楼共用接地体。接地要求每个配线柜都应单独引线至接地体,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2欧姆;采用同大楼共用接地体时,不应大于1欧姆。 机房建设所涉及系统 ★机房装修系统 ★机房布线系统(网络布线、电话布线、DDN、卫星线路等布线) ★机房屏蔽、防静电系统(屏蔽网、防静电地板等)

机房建设要求资料

机房建设要求 随着计算机系统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安装计算机设备的场地技术,即机房工程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所采用的新材料、设备、工艺和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机房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照度、防静电、防干扰、防震动、防雷电、及时监控等,能充分满足计算机设备的安全可靠地运行,延长计算机系统使用寿命的要求,同时又要给系统管理员创造一个舒适、典雅的环境。因此,在设计上要求充分考虑设备布局、功能划分、整体效果、装饰风格,体现现代机房的特点和风貌。 机房精装修设计 一、隔断工程 机房中的隔断采用不锈钢边框&12mm厚钢化玻璃。钢化玻璃隔断近年正逐渐引入到网络机房装修中。它具有隔音、隔热、耐压等特点,透视效果极佳,并增添机房的简练与豪华感。 整个机房四周的墙边、墙角均做防水处理。玻璃与吊顶、地板交接处安装亚光不锈钢踢脚板线。 机房及办工区内隔断采用不锈钢大框玻璃隔断,隔断与天花、地板交接处装不锈钢角线,具体隔断位见平面布置图。 二、地面工程 机房地板采用架空地板,为使水泥砂浆地面达到不起尘、不产尘、保证空调送风系统的空气洁净度,地面需要先涮防尘漆做防尘处理。 活动地板的种类较多,根据板基材料可分为:铝合金、全钢、中密度刨花板。它们的表面都是粘贴PVC抗静电贴面。机房建议选用全钢防静活动地板,可与地面装饰效果相协调。地板安装高度为0.3M。地板与墙体交界处用不锈钢踢脚板封边。机房大门入口处做踏步铺塑胶地板。 三、门窗工程 整个机房区及办公区的不锈钢无框玻璃隔断上的门均为不锈钢无框玻璃。 1、设备间:单开玻璃门一套。 2、网络机房:双开防火防盗门一套。 四、天花吊顶工程 根据网络机房的具体建筑结构情况,整个机房为了确保机房的保温和消防需要;建议采用微孔铝制天花板进行铺设,该天花板美观、耐用,防火、防潮,同时与机房屏蔽网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屏蔽系统,具抗静电、抗干扰的作用。 为保持机房环境廉洁度和保持机房温度均衡,建议采用铝泊制保温棉作天花、墙面、地面保温使机房具有防潮、防尘、保温的性能。 五、墙面装饰工程 墙面处理是指采用在主机房建筑物的墙面、柱面上进行防尘、防潮、防水、保温处理,同时使房屋内部平整、光滑,清洁美观,改善采用光条件,增强保温、隔热、隔音、防尘等性能从而改善环境条件。主机房墙面、地面及梁面上刷防霉、防潮漆,涂防水油膏,进行防尘处理、确保洁净度高、不产生粉尘、耐久性高、不产生龟裂、眩光,同时起到防水、防潮、防霉的效果。 机房应采用优质铝塑板,在选择墙面板材料时,要求能满足屏蔽系统和等电位系统的需求。目前国内知名优质铝塑板生产流程采用目前最新技术及工艺,外观光亮,且性能价格比优,因此采用国产优质铝塑板无疑是最佳的方案。在现代科技及工业的高速发展,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中,国产优质铝塑板饰面光学效果,洁净程度、安全性,施工质量、施工条件均为最佳,国产优质铝塑板还能满足屏蔽系统的需求。

建筑电气机房的面积及位置汇总

一)、开闭站 (1)住宅小区的建筑面积在40万平方米以上时,通常需考虑建一座10kV开闭所。开闭所的设计与管理均由供电部门负责。每座开闭所的建筑面约350m2。因其进出线均为埋地电缆,故开闭所要求设置净高不小于1.9m的地下电缆夹层。(2)每座开闭所一般可带的总电力负荷,平均为13000kV A,最大为15000 kV A;出线可带的变压器总容量约20000 kV A。(3)开闭所的位置选择既要考虑方便与城市电网的连接,又要满足自身出线方便和小区内各种管线综合布置的允许条件。 二)、变配电室 (1)自管变电所 1)自管变电所是由业主自己建设、自行管理的变电所,属高压自管户。变电所由10kV高压电缆分界室(含电缆进线室)、变配电室(含高压开关柜、变压器、低压开关柜及直流电源屏等)和控制室等组成。 2)高压电缆分界室应靠近外墙,并接近电源进线方向。分界室应按规定设在建筑物的一层或地下一层,其建筑面不小于20m2,层高不小于2.7m。分界室的下面应设净高不小于1.9m 的电缆夹层。10kV电缆由室外埋管先进入靠外墙的电缆进线小室(高压电缆井),沿支架向下敷设到夹层后,再从下部引至分界室的环网柜。通常电缆进线小室的外墙上预埋10根DN150加2根DN50套管,分上下三层布放。分界室的门应向外开向公共走道。其内部安装由供电部门提供的两组10kV环网柜等设备。分界室的房屋由业主建设,但分界室及其内部设备属供电部门所有。 3)自管变电所的进出线宜采用下进下出方式,受条件限制和层高允许时,也可采用下进上出或上进上出方式。除分界室外,变电所内部的所有高低压变配电设备均由用户负责。(2)公管变电所 公(局)管变电所的设计应严执行北京供电局文件——京供业扩(2003)4号《居民住宅区入楼配电室设计细则》的规定,其设计与管理均由供电部门负责。建筑设计院仅负责土建设计和变电所的照明与接地设计,但在配合供电部门进行设计时,一般需满足下列要求:1)建设规模:单台500kV A及以上,两台630kV A及以上的变压器,其变电所的建筑面积分别为75m2和150m2左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变电所内通常设置2台干式变压器,变压器选用通用外壳;高压环网柜两组共6~8面(2进线,2~4馈线,2变压器),高压不设母联;低压单母线分段设母联,低压配电柜11~12面,其中含电容器补偿柜2面。低压柜出线每回路电缆截面一般为240mm2,预留适当公用设施出线及备用出线开关。变电所内靠外墙需设高压电缆井和低压电缆井各一个。 2)运输通道: a.变电所位于地下一层时,可以利用地下公用通道(如地下车库通道)作为设备 运输通道,但必须综合考虑设备的重量与体积。 b.运输通道经过地下车库时,其净高不得小于2.5米,宽度不得小于2米。 c.设备运输一般不采用吊装口方式,必须采用时应综合考虑垂直运输与水平运输,且吊装口须与变电所贴邻,吊装口地面上的建筑与变配电所统一管理,吊装口不得封堵。 d.吊装口尺寸不得小于1.8m×2.5m。深度超过7m时吊装口应加大,并增设爬梯,便于人员上下,吊装口上方安装吊装用(吊勾)钢梁,并可满足5吨荷载。(吊勾)钢梁与吊装口高度应满足吊装要求,吊装口如在室外地面上,应高出地面0.5m或建防雨小屋。 3)建筑要求: a.变电所的净高不宜小于3.5m。 b.变电所须设置电缆夹层,夹层净高不得小于1.9m。 c.变电所需设2个独立向外开启的门,其中1个为运输设备的大门,其尺寸为宽1.8m,高 2.4m。

机房选址建议

数据中心具有极高的安全性要求,一旦发生问题将会影响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即使发生诸如地震、水灾、雷击等自然灾害和机器设备发生故障、火灾等偶然事件,数据中心也必须具备很高的安全可靠性以保证业务不会停止。提高安全可靠性可通过各种手段实现,比如构筑具有冗余性的系统和构筑较易修补故障的系统等。但是数据中心地理位置的合理规划对提高“灾害回避性”是极为重要的。在调查用地位置有关项目和用地本身的性状时,必须对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过去到未来进行多方面研究。 1.理念 在选择数据中心用地时,因为保证数据中心内服务器及各种设备能够持续、安全的运行是最起码的条件,所以应满足以下条件: ◆地基很牢固; ◆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小; ◆没有大雨等引起洪水的可能性; ◆用地周围视野广阔; ◆远离经常落雷的地区和变电所、输电线; ◆远离空气污染地区。 2.数据中心选址标准 针对数据中心的选址,国内外的许多规范都给出了选址的标准,下面归纳了一下各标准对选址的要求。

2.1 国内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源充足,电力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信方便,自然环境清洁; ◆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储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 ◆远离水灾隐患区域; ◆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 ◆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2.2 国内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征求意见稿) 如表1 所示。 表1

2.3 国际ANSI/TIA-942-2005 标准中关于数据中心选址。 ANSI/TIA-942-2005 标准附录F 中关于选址的有关参考为: ◆数据中心不应靠近附近机场的飞行航线; ◆与铁路及高速公路距离大于800m,以保证降低化学物质溅落危险; ◆与军事基地距离大于800m,与核设施、国防设施等大于1600m ; ◆其他注意事项:污染风险、接近警察局/消防队/医院、地区规划、多路接入、振动问题、环境问题。 ANSI/TIA-942-2005 标准中不同分级的选址要求如表2 所示。

(整理)中心机房建设标准要求.

1.1.1机房建设要求 1.1.1.1 机房建设及相关标准 中心机房和设备间(以下统称机房)是放置各种硬件设备的场所,特别是中心机房存有关键设备,其内部设施和环境的安全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寿命,而且维护点较多,需要给予特殊、充分的重视。 医院目前主要存在三大类机房:中心机房、设备间、其他设备间。 大型医院还有可能将中心机房分为:数据中心、网络中心和管理(运行)中心,但在建设规格上还应按照这三类机房来设计。针对不同的机房,基本要求也有高低之分:中心机房主要用于数据存储、网络运行和运维管理,要严格遵从相关标准进行设计规划;设备间主要用于存放网络设备,最好遵从相关标准,但可根据设备情况灵活掌握;其他机房要按照各自功能分别进行设计规划,但 UPS、空调、防雷、空气净化、接地等是必须的配套设施。 机房设计建设应遵循的标准有: 1.《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2887-2000)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_50462-2008) 4.《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 5.《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 6650-86) 6.《智能建筑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7.《供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2-95) 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1.1.1.1.1机房设计原则 机房设计的原则可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原则,结合医院的系统状况及发展规划,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标 准,设计满足医院使用需求且符合标准的机房方案。 2.前瞻性原则,机房设计要结合系统运行特点和现有系统及预期发展的因 素,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编制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3.扩展性原则,机房的设计应具备扩展性,能满足医院的长远发展,最好

B级机房建设技术规范要求

B级机房技术规范要求 一、项目概况 XXX机关信息化机房位于机关园区5号楼首层西侧,分为主机房区域、支持区域及辅助用房区域。其中主机房区域面积约为40M2,支持区域约为20M2,辅助用房区域约为20M2。 主机房区域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运行(机柜摆放区)。支持区域包括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技术作业的场所(UPS及电池摆放区)。辅助用房区域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监控屏幕及监控席位)。XXX机关信息化机房按照B级机房进行设计。 XXX机关信息化机房定位为XXX园区算机网络中心,为建筑群系统的弱电间和各分布区域设备机房等服务区域提供信息服务和网络支持;并为各弱电子系统前端设备信号传输提供供信息服务和网络支持。 本项目工程建设包括以下内容 分项工程(或子系统): 机房建筑装修工程 供配电及UPS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 机房空气调节系统 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安防系统 环境监控系统 KVM系统 消防系统 网络设备及网管系统 光缆敷设及熔接 配线间整理及墙面装修 机房设备搬迁及系统割接 二、建设原则 XXX机关信息化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应根据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趋势,长远规划,为计算机设备和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安全、可靠、宽松、舒适的工作场地,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延长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寿命,保证场地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建设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基本原则: 安全可靠性 高可用性 可管理性 绿色节能、环保 先进性与经济

舒适性 规范化与标准化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保密性 三、建设依据 本工程建设应满足国家现行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设的标准及规范,并适当参考相关国际主流标准,施工、验收时需满足下列标准及规范(包括以下标准及规范,如有更新版本,参照新版本执行)。 (一)机房装修标准和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 《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 10796-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信息机房建设技术规范.

A B C三类机房建设标准

1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2887-2000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2887-89 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 GB6650-86 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 GB9361-88 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 GB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7-200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J 16-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311-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222-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 GB7450-87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 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11-2007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19413 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机房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ISO/IEC11801-2002 客户建筑通用布线信息技术国际标准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信息机房建设技术规范 2术语和定义 2.1电子信息系统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及其相关的配套设施构成,按照一定的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2.2信息机房 information room 主要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可以是一幢建筑物或者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 2.3主机房 computer room 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的建筑空间。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功能区域。

机房选址建议

数据中心具有极高得安全性要求,一旦发生问题将会影响社会得正常生产、生活。因此,即使发生诸如地震、水灾、雷击等自然灾害与机器设备发生故障、火灾等偶然事件,数据中心也必须具备很高得安全可靠性以保证业务不会停止。提高安全可靠性可通过各种手段实现,比如构筑具有冗余性得系统与构筑较易修补故障得系统等。但就是数据中心地理位置得合理规划对提高“灾害回避性”就是极为重要得。在调查用地位置有关项目与用地本身得性状时,必须对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从过去到未来进行多方面研究。 1.理念 在选择数据中心用地时,因为保证数据中心内服务器及各种设备能够持续、安全得运行就是最起码得条件,所以应满足以下条件: ◆地基很牢固; ◆发生火灾得危险性小; ◆没有大雨等引起洪水得可能性; ◆用地周围视野广阔; ◆远离经常落雷得地区与变电所、输电线; ◆远离空气污染地区。 2.数据中心选址标准 针对数据中心得选址,国内外得许多规范都给出了选址得标准,下面归纳了一下各标准对选址得要求。

2、1 国内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源充足,电力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信方便,自然环境清洁; ◆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储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得工厂、仓库、堆场等; ◆远离水灾隐患区域; ◆远离强振源与强噪声源; ◆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2、2 国内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征求意见稿) 如表1 所示。 表1

2、3 国际ANSI/TIA-942-2005 标准中关于数据中心选址。 ANSI/TIA-942-2005 标准附录F 中关于选址得有关参考为: ◆数据中心不应靠近附近机场得飞行航线; ◆与铁路及高速公路距离大于800m,以保证降低化学物质溅落危险; ◆与军事基地距离大于800m,与核设施、国防设施等大于1600m ; ◆其她注意事项:污染风险、接近警察局/消防队/医院、地区规划、多路接入、振动问题、环境问题。 ANSI/TIA-942-2005 标准中不同分级得选址要求如表2 所示。 表2

机房建设标准

IT机房建设标准 一、基本配置设备 门禁系统:监控及门禁; 通风制冷:新风机、、排烟机; 供配电:UPS、; 环境监测设备:探测/检测器; 核心业务:服务器、防火墙、交换机等 二、配置要求 核心设备考虑高可用,核心交换、供电、空调、通讯链路均考虑一主一备。 三、具体标准细则 1、机房选址 机房必须具备防尘、防潮、防雷、抗静电、阻燃、绝缘、隔热、降噪音等物理环境,防盗设施齐全,应避开强磁场的干扰,应选择设在建筑物的中间层,方便管理和布线。避免设在最高层、地下室和用水设备下层。 2、机房装修 吊顶:机房应采用金属天花板吊顶,梁、顶应做防尘处理。 墙体:墙面应进行隔音、防火、防水、防尘、防辐射和屏蔽处理,墙面刷高档防火乳胶漆。 地面:机房地面必须平整。并做防水处理。地板采用架空防静电可拆卸地板,高度为15cm至35cm之间。 门窗:在IT机房进出口应安装防火防盗门,机房窗户应安装防盗防护窗,同时外窗安装防水雨棚来防止雨水溅入,窗帘采用双层结构,外层应采用防光隔热窗帘材料,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照明:主机房的平均照度不低于300 lx(距地面0.3m处) 3、机房配电 供配电系统是机房整个工程的重点,采用双回路供电(照明、空调等通用设备由市电供电,服务器等专用设备经UPS后供电,所有线路分相独立走线)。机房采用独立接入的三相五线制或单相三线制电源。 4、UPS配置 UPS作为中心机房建设的基本设备,应采购UPS设备为机房提供稳定、持续的供电,并在断电情况下保障机房一定的供电时间。UPS容量应是总用电功率的1.5倍进行预留,在线备用时间应大于2小时 5、机房强电插座 机柜需配置相应的UPS,PDU标准插座,至少在8位以上。 6、机柜采购及安装 网络设备、服务器、配线架等设备统一安装到机柜里面。机柜应整齐排放,机柜与墙体的距离不小于0.6m(如房间面积允许,宜留1m),方便管理和维护服务器机柜标准:1000*650*2000,交换机机柜标准:600*600*2000。 7、机房空调系统 应根据实际面积或空间进行配置空调,至少满足有一主一备。空调的冷凝水排放,不得在机房内。以免溢水损坏设备。 8、综合布线系统 布线:应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布线,线

机房建设标准与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施行日期:2009年6月1日) 1 总则 1.0.1 为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确保电子信息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能环保,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中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计。 1.0.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计应遵循近期建设规模与远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 1.0.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电子信息系统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及其相关的配套设施构成,按照一定的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2.0.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 主要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可以是一幢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 2.0.3 主机房computer room 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的建筑空间,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功能区域。 2.0.4 辅助区auxiliary area 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的场所,包括进线间、测试机房、监控中心、备件库、打印室、维修室等。 2.0.5 支持区support area 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的技术作业的场所,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不间断电源系统室、电池室、空调机房、动力站房、消防设施用房、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等。 2.0.6 行政管理区administrative area 用于日常行政管理及客户对托管设备进行管理的场所,包括工作人员办公室、门厅、值班室、盥洗室、更衣间和用户工作室等。 2.0.7 场地设施infrastructure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为电子信息系统提供运行保障的设施。 2.0.8 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经辐射或传导的电磁能量对设备或信号传输造成的不良影响。 2.0.9 电磁屏蔽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的穿透。 2.0.10 电磁屏蔽室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nclosure 专门用于衰减、隔离来自内部或外部电场、磁场能量的建筑空间体。 2.0.11 截止波导通风窗cut—off waveguide vent 截止波导与通风口结合为一体的装置,该装置既允许空气流通,又能够衰减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

中心机房建设标准要求

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1.1.1 机房建设要求 1.1.1.1机房建设及相关标准 中心机房和设备间(以下统称机房)是放置各种硬件设备的场所,特别是中 心机房存有关键设备,其内部设施和环境的安全直接影响到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寿命,而且维护点较多,需要给予特殊、充分的重视。 医院目前主要存在三大类机房:中心机房、设备间、其他设备间。 大型医院还有可能将中心机房分为:数据中心、网络中心和管理(运行)中 心,但在建设规格上还应按照这三类机房来设计。针对不同的机房,基本要求也 有高低之分:中心机房主要用于数据存储、网络运行和运维管理,要严格遵从相 关标准进行设计规划;设备间主要用于存放网络设备,最好遵从相关标准,但可 根据设备情况灵活掌握;其他机房要按照各自功能分别进行设计规划,但UPS、空调、防雷、空气净化、接地等是必须的配套设施。 机房设计建设应遵循的标准有: 1.《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 2887-2000)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_50462-2008) 4.《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 5.《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 6650-86) 6.《智能建筑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 7.《供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2-95) 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9.《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1.1.1.1.1机房设计原则 机房设计的原则可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标准化原则,结合医院的系统状况及发展规划,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标 准,设计满足医院使用需求且符合标准的机房方案。 2.前瞻性原则,机房设计要结合系统运行特点和现有系统及预期发展的因 素,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编制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3.扩展性原则,机房的设计应具备扩展性,能满足医院的长远发展,最好

计算机机房选址原则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选址注意事项 一、机房大楼位置选择 1. 电力供给应稳定可靠,交通通信应便捷,自然环境应清洁; 2. 应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 (锅炉房、停车场、污水处理站等); 3. 远离水灾火灾隐患区域(厨房、居民区等); 4. 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 5. 避开强电磁场干扰(广播电视发射塔等)。对电磁场干扰强度不能确定时,需作实地 测量。测量值超过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中的要求规定的电磁场干扰强度指标(当无线电干扰频率为0.15?1000MHZ时,主机房和辅助区内无线电干扰场强不应大于126dB, 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时,需采取屏蔽措施; 6. 远离主变、配电间,避免主干电力电缆穿越的场所; 7. 机房应尽量建立在建筑的中心位置,避免因线路过长,超出传输范围而造成信号衰减的 情况。如果存在两个或多个建筑群,那么应该把主机房放置在信息点密集的建筑物中,由主机房向其他建筑群系统的子机房辐射出光纤,再从子机房向信息点或中继设备铺设网线或者光纤,要求子机房也尽量在建筑主体的中心位置。 8. 与垃圾房、厨房、餐厅保持相当距离,防止鼠害; 二、大楼内机房位置选择 1. 机房选址避开容易引起水渗漏的区域,不宜设在用水设备的下层,注意周围没有水管, 以防水管破裂,而水淹机房; 2. 应避免选择建筑物顶楼、地下室、四面角落等易漏雨、渗水和易遭雷击的单元作计算机 机房; 3. 变形缝和伸缩缝不应穿过主机房; 4. 主体结构宜为大跨度大开间的柱网; 5. 机房净高应按面积大小、机柜高度(一般为1 .8 ?2.2m )和通风要求(气 流组织所需机柜顶面至吊顶的距离一般为0.4?0.8m)确定。净高一般为2.4? 3.0m,因此梁底距地应考虑活动地板距地高度(一般为0.4?0.5m)、机房净高、顶部气

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标准

网络中心机房建设标准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网络中心机房 建设标准 目录 1、第一章适用范围和参考依据 2、第二章中心机房场地技术指标 3、第三章中心机房装修工程 4、第四章中心机房供配电系统 5、第五章中心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6、第六章中心机房设备配置指标 7、第七章中心机房信息安全配置指标 8、第八章中心机房安防系统 9、第九章中心机房空调系统 10、第十章中心机房防雷系统 11、第十一章中心机房档案管理 12、第十二章其它 (1)机房装修 建筑装修是整个机房的基础。它主要起着功能区的合理划分及保证机房环境达标的作用。对机房平面作整体规划,并进行相应的装修设计。机房装修不同于普通装修,要求防尘、防水、防静电、防鼠、保温、防结露、阻燃并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场干扰性。 (2)机房电气系统 机房的供配电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是机房高可用性的保证。电子信息设备投入服务后如无一个长期稳定可靠的供电系统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势必造成不良后果。 包括低压配电柜、在线扩容的模块化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照明系统、辅助供配电、电缆线路敷设等。 (3)机房空调新风系统 机房空调新风系统是机房运行环境的保障。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是高精密的电子设备,对机房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温度、湿度和洁净度。即是所谓的三度要求。 主机房配备行级水冷式空调系统及VRV吸顶式空调,并配备相应的新风、排烟系统。 (4)机房消防系统 机房火灾自动报警与气体灭火系统能自动捕捉监测区内火灾发生时的烟雾或热气,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具有“联动”功能,即通过控制线路将消防给气设备,按照规定的要求动作,指挥各种消防设备在火灾时密切配合,各司其职,投入工作。 气体消防区域主要为主机房、配电间。 (5)机房接地和防雷系统

机房建设标准10307

机房建设标准 机房建设也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机房建设涵盖了建筑装修、供电、照明、防雷、接地、UPS不间断电源、精密空调、环境监测、火灾报警及灭火、门禁、防盗、闭路监视、综合布线和系统集成等技术。 机房建设思想 整体机房建设:将机房设备、监控设备、强弱电系统、数据/非数据设备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考虑,尽量发挥各子系统的联动、互动作用。 可管理、可扩展:现代机房建设已不仅仅是功能上的要求,而且要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为用户提供友善的管理界面,同时要保证容量、性能的可扩展性,以保护用户投资。 高质量项目管理:机房建设是一项专业化的综合性工程。要求对装修、配电、空调、新排风、监控、门禁、消防、防雷、防过压、接地、综合布线和网络等各个子系统的建设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安装等过程中进行严密的统筹管理,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周期。 机房建设标准 机房建设应遵循如下标准: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86)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 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TJ 34-79〕 《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QB 1838-93〕 《计算机机房建筑》 《计算机房工程设计与施工》 《计算机房的建设与管理》 机房现场环境及机房建筑图纸 机房建设方案的设计应根据用户提出的技术要求,对机房建设的建筑物进行实地勘查,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结合所建各种系统运行特点进行总体设计。总体机房建设方案以业务完善技术规范,安全可靠为主,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在选材投资方面根据功能及设备要求区别对待,并满足用户的特殊要求,做到投资有重点,保证机房场地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机房建设的工作就是围绕这个根本任务,通过采用优质产品先工艺把上述设计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机房里的设备和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美观、舒适的工作场地。 一个全面的机房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2、动力系统;3、安保系统;4、消防系统;5、网络;6、报警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