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xxXX年》、《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新津县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县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

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XX年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县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成都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县卫生

局为中心覆盖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

(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县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新津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县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县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市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

实验室检查系统(LIS)、应用电子病历系统(CPR)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等交互式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系统功能:(1)在医疗单位内建立起以财务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医疗单位内部医疗、药品、人事、资产、财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医疗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2)在医院之间搭建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3)卫生局通过医院管理县级平台动态监管各医疗单位的财务收支(4)按照确定的各医疗单位的功能定位和诊疗范围设定诊疗目录限定其诊疗范围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5)通过药品管理系统确定各医疗单位的基本医疗用药目录限定用药范围对目录内药品定价管理对目录外的药品严格限制使用规范医疗单位的用药行为(6)实现影像图像和影像报告等数字化存储、传递并在医院之间共享(7)实现实验室检查报告无纸化传输提高效率减少人工操作造成的差错

2、公共卫生管理系统

系统介绍:主要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保健、卫生许可和监督执法、应急指挥、健康教育、居民健康档案、基层卫生信息等模块对疾病监测预警、传染病报告处置、儿童计划免疫、孕产妇系统保健、儿童系统保健、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工作进行网络化管理(其中新开发的系统必须与上级已统一开发的公共卫生系统软件实现链接和系统集成共享)

系统功能:(1)通过建立健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不断更新实现对全县居民健康信息的动态管理(2)医生通过查阅居民电子健康档

案能更加全面、准确地诊治并可避免重复检查(3)实现对疾病的自动分类筛查、对特殊疾病及时报告、追踪(4)实现对传染病、慢性病等疾病的自动生成并归口提示提高管理能力水平(5)实现对疾病预防与监测、卫生执法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的信息化动态管理(6)动态反映公共卫生信息及时作出预警预测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

《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策划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新津县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县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0年,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县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成都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县卫生局为中心,覆盖县级医疗

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县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新津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县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县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市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实验室检查系统(LIS)、应用电子病历系统(CPR),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等交互式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用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

用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 用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四大焦点问题 居民医疗健康信息缺乏统一管理 目前,我国居民医疗健康信息记录不完整、缺乏统一管理,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居民医疗健康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发展。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以下简称《方案》)指出,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 医疗重复检查现象严重,加剧看病贵问题 由于缺乏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各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各不相通,形成信息孤岛。患者去不同的医院看病,重复检查现象严重,造成医疗浪费,加剧看病贵问题。建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检验检查结果共享和互认等是缓解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量病人涌入大型医院,导致看病难 据统计,全国近八成的医疗资源分布在城镇,其中八成以上又集中在大医院,广大农村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大量患者涌向大医院,出现看病难问题。建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双向转诊和远程会诊等是缓解看病难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医患间信息不对称,医患矛盾愈演愈烈 当前,医患矛盾愈演愈烈,产生的核心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加强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搭建面向民众、面向医疗机构和面向相关企业的信息平台,建立一整套向卫生服务对象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实现卫生服务信息公开,是解决医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 二、用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概述 用友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UFIDA GMIS,简称“用友G系列”),是基于标准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全面解决方案,依据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健康档案公用数据元标准(试行)》、《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试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等标准开发而成,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区域内居民健康档案的统一管理,采用灵活的SOA架构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数字交换与共享,从而为各医疗机构开展卫生服务活动和区域协同提供支撑,在本区域内建立一套规范化、社会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医疗、保健、防疫、卫生监督等一体化系统,实现在各医疗机构之间协同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同时提供卫生管理与决策支持功能,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 用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全景图

乡镇卫生院年度工作计划

乡镇卫生院年度工作计划 xx年卫生院的总体工作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改为主线,以提高全乡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突出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继续推进公共卫生项目的建设实施,扎实做好卫生应急、预防保健工作,狠抓医疗质量,继续推进新生儿“两病”筛查工作,完善孕产妇危重症抢救绿色通道,加强行风建设,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使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推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严格执行新医改政策,继续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 积极学习新医改政策,努力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卫生院公益性,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并试行绩效工资改革。成立院长为组长的卫生院医改领导小组,按照卫生局的部署安排,扎实、稳妥搞好改革。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以《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重点,加强对院长和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强医疗安全责任意识。健全医疗、护理、功能检查、放射、化验等各个科室、各个诊疗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目标,实现诊疗工作的规范化。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原则,严格落实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医疗责任事故。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加强监督,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依法依纪落实奖惩。不断改善医疗服务,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促进合理检查、

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争取卫生院门诊人次增加20%,住院人次增加15%。 三、着力做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严格执行疫情监测、报告制度。进一步抓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有效地切实抓好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和人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狂犬病、乙脑、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好传染病监测、预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与疫情处理,有效地降低传染病发病数,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突出重点疾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防病工作。 四、重点抓好免疫规划工作。 坚持抓好基础免疫和冷链运转,认真做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特别是要抓好麻疹等免疫规划相关疾病防控和监测工作。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完成五苗接种任务。 五、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协助做好下一年度新农合筹款工作,力争实现参合率稳中有升。落实卫生局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措施和文件,严格控制、进一步降低参合农民医疗费用。严肃查处医务人员违纪违规套出合作基金行为,控制次均住院费用,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 六、加强产科建设,确保孕产妇安全。 认真落实妇幼工作考评标准,加强对基层妇保、儿保工作的督导,确保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保持在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

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1.doc

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1 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提出2010年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即“建立起较完备、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经济发达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余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处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 十年前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只限于如何基于商业化的数据库建设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而今天,数字化医院的建设重点已是无胶片化、无纸化、无线化、移动计算、临床信息系统、PACS、管理与临床决策、系统集成与安全、流程再造。 数字化医院的标准: 三部分的统一: 1.数字化医疗设备 2.计算机网络平台 3.医疗行业业务软件 三无医院: 1.无纸化 2.无胶片

3.无线网 医院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减少医疗错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成本和医疗费用的增长。当今我国医疗行业所面对的所有挑战,医院信息化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应对武器。这正是当今医疗卫生信息化成为世界性热潮的根本原因。 一、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 目前随着医疗行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网络化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越来越大: ●医疗服务日趋市场化; ●新兴医疗机构的加入,将使人才和市场竞争加剧; ●老牌医院需要将旗下医疗、教学、研究等多项职能纳入网络化管理; ●医院之间的兼并重组,使得跨地域的沟通和管理提上议事日程; ●医院与社保系统的互联互通要求越来越迫切。 未来的医疗行业不会仅仅局限于降低成本、实现无障碍的互联互通,而是向系统化、完善应用的领域前进,届时,医疗服务提供方、医学研究机构和社会保障体系等相关的机构,将成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性化产业链条。同时由于医疗成本不断上升、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安全性要求日益苛刻,医院通过采用新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已成为一

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一、背景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是国家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上半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重大疫情灾害,暴露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公共卫生发展严重滞后。为了加强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是上述机制和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和纽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普及,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建立了以疫情、疾病监测、卫生监督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形成了从县到中央四级卫生防疫信息网络。目前,我国开展的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主要包括:疫情报告、疾病监测、居民死亡原因统计;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妇幼卫生、职业卫生状况监测;公共卫生资源及服务利用统计。上述报告和监测系统在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SARS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充分暴露出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存在的缺陷,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疫情报告、疾病监测时效性差。我国疫情报告、疾病监测实行旬、月报和逐级统计报告制度。2000年,由国家和地方投资,依托国家公用数据网建立了卫生防疫虚拟专网,实现了县及县以上疾病控制机构间的疫情报告和数据传输。但是,在疫情报告、疾病监测的数据源头--医疗卫生机构,疫情报告还是使用纸质报告卡,通过邮寄或电话方式向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然后,再由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全国统一的软件录入计算机,“逐级上报”,“逐级审批”,不仅报告周期长,且容易发生人为干预现象。在SARS防治中,个案病例从发病到国家收到报告的时间,全国平均为8-9天,从住院确诊到国家收到报告的时间为3-4天。报告时间的滞后,严重延误了战机。 二是卫生信息网络覆盖面小。疫情报告、疾病监测系统的网络仅仅覆盖全国县、市、省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而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单位和报告人,主要是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所(站)、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各种形式开业诊所及其医务人员,却不能实现网上直报。 三是医疗救治系统信息不灵。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和SARS这类不明病因的疾病,如果不能准确掌握医疗机构可利用的床位、转运能力、专业医生、护理能力、诊疗设备、救治药品、防护设施等各种资源信息,必定出现混乱局面。同时,由于医院与疾病控制部门间的信息链条不完整,造成医疗救治信息不灵,患者的接收和处置常常处于被动。 四是卫生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不适应卫生执法监督工作的需要。全国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严重缺位,只有个别地区开展卫生执法监督信息化工作,全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五是缺乏国家统一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信息整合能力差。过去,卫生系统信息建设由于在信息标准开发、数据编码和交换方式等方面没有投入,使得医疗、预防和卫生管理之间信息不能共享。 现代化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和处理,必须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实现对突发事件的辨别、处理和反应。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能对事件处理全过程进行跟踪和处理,实现从突发事件相关数据采集、危机判定、决策分析,命令部署、实时沟通、

市乡镇卫生院改革实施方案

市乡镇卫生院改革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有关精神,深入推进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保证其公益性质,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深入贯彻国家及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推进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乡镇卫生院的设置 根据乡镇行政区划,每个乡镇设置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原则上设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市卫生局负责监督和管理,乡镇予以协助和支持。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和设备配置要符合国家《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要求,布局合理,规模适宜,功能适用,确保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乡镇卫生院按功能分为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要设置预防保健科,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三、乡镇卫生院的工作职能 (一)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各项医疗卫生方针政策,协

助政府实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 (二)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开展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诊断明确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认疗护理。 (三)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做好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的疫情监测、报告、防治工作。 (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精神卫生的干预防治工作。 (五)落实国家和省免疫规划政策措施,开展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的保健工作。 (六)协助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查和处置工作,承担区域内公共卫生相关信息的收集和报告。 (七)开展康复治疗、康复训练、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与服务。 (八)对所属行政村卫生室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承担对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的业务管理的指导。 (九)协助做好区域内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工作。 (十)协助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乡镇中心卫生院除履行乡镇卫生院职责外,要协助做好对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的技术指导工作。 四、乡镇卫生院的改革任务 (一)改革人事制度,实行全员聘用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样本

”国卫”区域公共卫生系统 解 决 方 案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 .cn

公司介绍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是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 公司定位于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紧紧围绕医疗卫生行业研发、推广、应用行业软件产品, 公司紧密围绕新医改发展方向。公司依托于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的人才优势, 构成一支由博士生导师、教授和工程师组成的人才梯队。 公司拥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其中本公司自主研发的医疗行业系列软件”民康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国卫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卫生监督执法管理系统”和”计划生育查询系统”等凭借其强大的业务处理功能, 灵活易用性, 稳定性受到用户高度评价。 本公司针对新医改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 结合各级医疗机构和主管部门的业务需求, 推出”国卫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全新B/S架构, 遵循公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卫生部相关指导意见, 打造区域卫生信息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信息共享。本公司从产品研发、工程实施、系统集成到售后服务, 国卫软件公司始终坚持以诚挚的服务、创新的理念、规范的管理、领先的产品促进客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实现妇幼保健信息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软件园4栋212室 Mail: 网址: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部分 ( 一) 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分系统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它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电子健康档案是采用网络技术手段管理健康档案, 实现信息共享, 在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和使用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1.1.基本信息登记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经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编码采用16位编码制, 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 以乡镇(街道)为范围, 村( 居) 委会为单位, 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

医院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完整]

鄂托克旗第二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概述 (3) 第一节、有关医院信息系统的含义 (3) 第二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及其包含的内容 (3) 第三节、我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情况 (4) 第二章需求分析和必要性分析 (4) 第一节、实施信息化的需求分析 (4) 第二节、实施信息化的必要性 (5) 第三节、实施信息化的紧迫性 (7) 第三章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7) 第四章我院医院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9) 第一节、总体规划 (10) 一、管理系统总体规划 (10) 二、网络结构总体规划 (14) 第二节、分步实施方案 (20) 第一期完成基本功能建设,实现医院管理初步信息化 (20) 第二期实现临床管理信息化,配合医院成本核算和预算工作 (23) 第三期数字化医院的建立 (24)

第三节、总体实施方式 (25) 第四节、资金筹措 (25) 第五节、系统实施阶段的注意事项 (25) 第五节、系统维护 (26) 第五章医院实施信息化建设后的效益分析 (27) 第一节、直接经济效益 (27) 第二节、间接经济效益 (29) 第三节、社会效益 (29) 前言 据市场调查,目前省级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率高达87.2%,县级以上 医院已建立或即将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占同等医院总数的60%以上。卫生部曾 强调“国内三甲以上的医院都需要实行信息化管理”,同时国家即将进行卫生资 源区域规划,实现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卫生医疗资源共享。为此,我院只有建立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将来纳入社会化管理、共享

卫生资源奠定基础。 随着我院新院即将投入运营,医院面临着第二次创业的大好形势,同时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提高我院的社会效益,增强我院的市场竞争力,更高效地配合集团医保费用的管理工作,实施医院信息化建设有其重要意义。 本文档就医院信息系统、我院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我院信息系统实施方案及基本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就我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及实施信息化建设后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有关医院信息系统的含义 随着全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在国际学术界已公认为新兴的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的重要分支。其含义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 第二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及其包含的内容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MIS)是医院的管理信息系统,其目标是:一方面支持

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xx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德阳市卫生局推进全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正在实施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项目,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城市、农村居民提供统一、科学、规范、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1654”发展战略,即建立一个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六个县级数据中心,形成“一总六分”的信息化建设构架,开展五项业务应用,服务网络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构建纵横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健康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互联互通,区域共享,实现全市卫生信息资源集中规划和统一管理。 二、阶段目标 20xx年6月30日前,扩展完善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

及区域协同平台,搭建6个县级数据中心,在全市范围启用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20xx年6月30日前,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20xx年底,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50%以上。 20xx年底前,全市实现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管理、糖尿病管理、高血压管理、健康教育、重型精神病管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管理、免疫规划九项服务为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20XX年6月30日前,扩展平台功能,开展双向转诊、在线培训、绩效考核、信息发布、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等试点建设。 20XX年底前,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通过多系统集成,功能扩展,接口开发,建立统一的集成交换标准和机制,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系统、集中式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等现有数据资源的整合,形成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五项业务应用于一体的基层公共卫生管理信息平台。 三、实施范围 全市六县。 四、近期工作任务及职责分工

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 实施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AA县建设黔东北区域性医疗中心实施方案》(县办通〔2013〕20号)精神,进一步完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设备配备、规范内部设置和管理,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县情出发,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以维护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目的,明确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加大投入,提升能力,深化改革,增强活力,群策群力建设规范化乡镇卫生院,促进我县乡镇卫生院的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部乡镇卫生院达到《乡镇卫生院建设和设备配备标准》,基本实现规范化。具体分三批实现:AA、AA、AA等3个乡镇卫生院2013年底前实现;AA、AA、AA、AA、AA、AA、AA等7个乡镇2014年底前实现;其余AA、AA、AA等3个乡镇2015年底前实现。 (二)具体目标。

1、硬件设施:按《乡镇卫生院建设和设备配备标准》要求,每个乡镇卫生院按辖区每千人口1.2张配置床位,业务用房面积按每张床位60 m2建设,总面积不低于 1500m2。设备配备基本达到《乡镇卫生院建设和设备配备标准》要求。即公共卫生服务设备较完善;急救抢救设备基本完善;诊断类设备具备开展B超、X光机、心电图等影像检查和常规、生化等检验需求;治疗类设备达到基本能开展常见病多发病治疗需求。条件较好的乡镇卫生院向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发展,力争AA、AA两个乡镇卫生院率先达到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 2、人员配备与人才培养:按每床1.5人配备人员。其中,从事公卫计生人员按每万人口4人配备;卫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0%以上,医师与护士之比为1:0.5左右,中医药人员应占卫技人员20%以上;力争30%卫技人员达到中级职称以上(其中至少有1名中级职称的中医师)。 3、功能齐全:按《乡镇卫生院建设和设备配备标准》,设置行政部(包括院长室、副院长室、办公室、财务科、药具科、公卫计生科、医务科、护理科等)、门诊部(包括导诊台、挂号收费室、药房、妇产科诊室、妇科检查室、妇科治疗室、内科诊室、外科诊室、外科处置室、中医诊室、理疗室、儿科(儿保)诊室、治疗室、留观室、X光室、B超室、检验室等)、住院部(包括手术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新津县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县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0年,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县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成都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县卫生

局为中心,覆盖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 (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县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新津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县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县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市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

最新 分析公共卫生体系信息化建设-精品

分析公共卫生体系信息化建设 我国体系信息化建设要想取得显著的成果还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多领域的协调合作。 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且在人们家庭收入不断增多的背景下,社会大众更为关注自身身体健康,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国家结合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开展了医疗改革,希望能够为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支持。因此,在当前信息技术逐渐在社会各行业得到普及性应用的背景下,十分有必要加强对公共卫生体系信息化的探索,以期借助信息化建设力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公共卫生服务。 1 公共卫生的基本内涵 在传统的医药卫生体系中,公共卫生主要指对环境卫生的治理、改善以及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公共卫生的基本内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具体来说就是指对传染或非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特别是控制方面包含监督和立法等;食品卫生和营养、职业和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等多方面。因此要想保证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保证能够为社会大众提供相对健全的卫生服务。 同时,受到经济发展现状的制约以及各国在认识条件方面存在差异的影响,现阶段世界各个国家的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也不尽相同,并且从历史变革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各个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也在随着本国社会形势的变化发生着相应的变化[1]。由于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建设初级阶段,因此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方面的建设还不够健全,所以从当前我国国情进行分析,在社会主义建设转型时期,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应该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政府卫生管理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防控机构、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以及专科病防治机构等等。因此在加强公共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上方面的内容,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能够得到稳步的发展。 2 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性建议 2.1 积极借鉴美国的HL7标准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 HL7标准在当前公共卫生领域是较为先进的信息化建设标准,一般适用于医院内部各部门不同医疗卫生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如病例资料、财务信息在各部门的共享等,同时,这一标准也适用于不同医院之间、医院和各类保险公司之间以及医院与其主管部门之间的良好信息交换。在相对完整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中,除了常规性的信息统计和数据收集、分析工作以外,还包括特殊时期传染病、疫情等的通报、疫苗的即时接种管理、公共实验室获得的研究成果

乡镇卫生院创卫工作实施方案

魏家楼镇卫生院创卫 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积极推动我镇城市化建设进程,改善医院卫生面貌,优化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文明卫生素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根据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实施细则,特制定《魏家楼镇卫生院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省级卫生城市标准及市政府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卫生问题,加大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与综合整治力度,落实爱国卫生责任制,实现社会与卫生环境的协调发展。经过各项创建工作,确保我院任务指标全面达到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标准,把我院建成人居环境和谐、卫生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卫生单位。 二、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 医院创卫办公室设在院办公室 三、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阶段 1、成立创建省级卫生城市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开展日常工作。召开创卫动员大会,分解落实各项指标任务。 2、各责任科室制定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落实人员、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施创卫达标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市级卫生城市规定指标。 3、院创卫办公室组织各科室开展卫生整治活动,汇总提供有关资料。同时,由院创卫领导小组组织全面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力争通过上级领导的评审验收。 (二)全面整治,巩固提高阶段 1、院创卫办公室按照市级卫生城市标准掌握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对不完善的项目指标,督促各科室加强和改进,实现达标。 2、各科室开展全面检查,向院创卫领导小组上报完整的申报材料,接受院创卫领导小组的模拟验收。邀请县爱卫会领导和专家对创卫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并对检查存在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整改。 (三)申报验收,迎接检查 院创卫办公室做好所有基础资料汇总工作,各科室要做好迎接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创建成功。 四、工作任务 1、加强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建全院爱卫会组织机构,落实人员和经费,明确各部门分工、落实责任制,开展经常性,检查

乡镇卫生院医疗工作总结

乡镇卫生院医疗工作总结 医疗工作是卫生院的首要工作。下面是几篇乡镇卫生院医疗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参考。 乡镇卫生院医疗工作总结【1】 今年,在汤口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区卫生局的悉心指导下,全院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狠抓医德医风,提升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卫生院文化建设,促进医患和谐,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卫生院科学发展,促进了汤口镇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现将汤口镇卫生院今年度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行政管理 (一)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成立组织机构、强化政策宣传 院内成立医改工作领导小组,以院长为组长、分管副院长为副组长、各科组负责人和卫生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镇村医疗机构医改具体工作事项的贯彻执行和稳步推进。 2、大力营造宣传氛围、加大医改宣传力度。 利用汤口镇召开人代会期间对社会贤达和知名人士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宣传力度;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卫生院、村

卫生室干部职工进村入户,为推进基层医改建言献策;继续推进“三好一满意”活动,从而推动医德医风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巩固基层医改实施成效。 3、按时召开乡村医生例会和职工大会及各类专题业务培训会议,组织汤口镇医疗卫生从业人员集中学习、互相交流,掌握医改政策新动态新知识,坚决贯彻执行医改政策。 4、今年4月举办医改观摩会,展现我镇医改成效,构建交流平台;参加镇政府组织的医疗志愿者服务汇报交流会议,汇报我镇卫生下乡和医疗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展现基层医务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落实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结合医改文件精神,对辖区内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实行即时结报和非即时结报全程办理;按照区卫生局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在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力推进新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和日常管理;积极开展民政救助一站式服务、农合社保慢病大病申报及补偿申报,使医改补助范围全覆盖,真正体现关注民情、惠及民生的医改精神。严格执行村医退出及养老保障规定,按照政策要求落实返聘反馈。 (三)规范执行国家药品零差率政策和基本药物制度 1、卫生院、卫生室全部按规定比例配备基药和省补药品,完善药品日常管理和采购配送及监督检查机制,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卫生室药品由卫生室统一配送,统一实行网上采购并实行零差率销售。

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 建设实施意见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市卫生局推进全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正在实施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项目,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城市、农村居民提供统一、科学、规范、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1654”发展战略,即建立一个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六个县级数据中心,形成“一总六分”的信息化建设构架,开展五项业务应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服务网络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构建纵横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健康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互联互通,区域共享,实现全市卫生信息资源集中规划和统一管理。 二、阶段目标 (一)2011年6月30日前,扩展完善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搭建6个县级数据中心,在全市范围启用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2011年6月30日前,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2011年底,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50%以上。 (三)2011年底前,全市实现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管理、糖尿病管理、高血压管理、健康教育、重型精神病管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管理、免疫规划九项服务为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四)2012年6月30日前,扩展平台功能,开展双向转诊、在线培训、绩效考核、信息发布、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等试点建设。 (五)2012年底前,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通过多系统集成,功能扩展,接口开发,建立统一的集成交换标准和机制,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系统、集中式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等现有数据资源的整合,形成集公共卫生、医疗服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管理方案

2016年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管理方案 根据县卫计局文件精神,按照本院村卫生室“三定”方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细则,为了科学规范管理乡村医生队伍,将本辖区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面落实到位,全面提高乡村医生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强化责任,完善考核奖惩制度,使本辖区村级卫生工作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1、村卫生室必须按照医院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和任务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绝或推诿,出现一次扣10分。 2、每次下达的接种通知单必须在接种之日之前全部送达到受接种者家中,出现一次不及时送达或根本就不送,一经核实扣5分。由此而引起的一切后果自负。 3、当出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所有乡村医生必须听从指挥,全力以赴配合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妥善处理,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或不听从指挥,如因推诿或不听从指挥而引起的一切后果,将由公安部门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医院将报请卫生行政部门停发当事人的养老保险并吊销他的执业资格。 4、医院对村卫生室实行室长负责制,所有村卫生室工作人员都必须服从室长的工作按排,不得顶撞上级,发现一次扣当事人5分。

5、各村卫生室负责本室服务村的所有公共服务工作,并及时上报各类报表,发现一次不报扣当事人5分,迟报扣当事人2分。 6、每月07日为例会日,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无故缺席,迟到一次扣1分,无故缺席一次扣3分,无会议记录扣5分,无学习笔记扣5分。 7、村卫生室每日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发现一次扣1分。值班不在班,借值班为名去打牌的发现一次扣10分。 二、医疗卫生工作 乡村医生要严格执行医疗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及时书写各类病历和医疗文件,杜绝一切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对玩忽职守,造成重大责任事故者,除经济上要全额赔偿外,行政上也要以予处罚。 必须按规范处理医疗废弃物及医疗垃圾,不得私自变卖,发现一次扣5分并处1:10倍的处罚。要有每次送医院集中处理的交接记录,并对每天产生的医疗垃圾有登记,规范使用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分装袋。 三、药品管理 根据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药品代购规定,乡村医生日常使用的所有药品应由当地卫生院统一代购,乡村医生不得从除卫生院以外的任何药品经销单位或个人手中购进药品,医院防保组将加强日常监管的力度,一经发现任何人从除卫生院以外的任何药品经销单位或个人手中购进药品,将处以查获的药品按零售价1:10进行处罚。

区域卫生信息化方案

关于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湖南省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市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市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市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5年,建成覆盖全市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市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

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市卫生局为中心,覆盖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市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市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市卫生局之间,市卫生局与县卫生局之间、市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论文联盟整理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实验室检查系统(LIS)、

区域妇幼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方案-20180103

区域妇幼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一、项目内容 “区域妇幼管理信息系统”以《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 年版)》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性、优越性和普及性,建立妇女儿童基础档案信息数据库,提供信息共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提供数据分析与绩效管理平台,为政府决策与宏观调控、社会公众服务的信息系统。 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以卫生计生委为主体建设单位,涵盖全市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助产机构及社区服务中心。此项目的建设与实施,以系统为工具将整个自贡地区妇幼卫生工作立体的分为了三个层面,并为之提供统一的信息平台。 二、建设目标 (一)实现妇幼保健业务支持及数据共享及调用 提供基层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分娩机构、保健机构的妇幼卫生日常业务工作平台,通过信息系统,规范业务流程、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保健水平;收集基础妇幼业务数据及变化,实现机构间数据共享及调用; (二)实现妇幼保健业务绩效考核与指标考核 提供各区县保健院妇幼卫生业务指导与绩效考核平台,提供各区县卫生局对辖区妇幼卫生各项指标考核、控制的数据来源与依据; (三)实现数据汇总分析 为各级妇幼保健管理机构及各级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妇幼卫生管理数据汇 —1 —

总、分析平台,为全市妇幼工作决策和工作重点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撑。 三、建设原则 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遵循以下原则: (一)先进性和成熟性 系统应采用符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趋势的主流技术,符合当今先进技术发展的方向,采用标准化产品,有较高的性能,遵循业界规范。尽可能的延长系统的有效生命周期,保护用户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发挥投资的最大效益。 (二)安全性和可靠性 系统必须提供严密的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多层次的保密手段等措施,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证在系统中传输数据的身份识别、预防篡改。必须保证其信息流转和发布的严肃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因此,系统必须能够提供有效的安全保密措施,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当系统一旦出现意外,能提供快速、有效的恢复手段,确保数据的完整。系统应提供运行监视机制,建立系统运行的日志文件,跟踪应用系统的所有操作。 系统要求提供7X 24小时的连续稳定运行。应用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容错能力,保证局部出错不影响全系统的正常工作。 (三)开放性和灵活性 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必须具有开放性,提供相应的接口,免费提供基本代码,免费开放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厂家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特别要加强系统设计的前瞻性、预留系统扩充和扩展能力,在不影响业务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的平滑。 系统必须提供灵活的维护机制,业务种类和流程应可自定义,当业务扩展或变动时,无需修改代码即可满足新的需求。 —2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