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清文章思路》教学设计

《理清文章思路》教学设计

课题:《理清文章思路》

【学情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刚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语文基础较为薄弱,但思维活跃。本堂课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和谐衔接,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阅读相关内容,在阅读中再次内化吸收、提炼借鉴,使学生模糊的认识走向清晰,浅显的认识走向深刻,学会在默读中通过圈点勾画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设计理念】

聚焦工作室“1+1+x”课型建设,以“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策略为指导让学生通过阅读同类教材,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以知识为线,以能力为点,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得到有机整合。

【教学方法】

课前自学法、自主圈画法、读书指导法、小组讨论法

【课前准备】

课件、拓展阅读材料。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勾画关键词句、交流探讨”等方法阅读文章。从关键句子、词语入手理清文章思路。【教学重点】

1.学会抓关键语句理清作者思路。

2.掌握理清文章思路的步骤。

【教学难点】

在默读中通过圈点勾画关键语句的方法理清作者的思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检查学生课前预习:预读文章,标记关键词语,对于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会解释的词语查字典解决;熟读课文,标清段落序号,在自己喜欢的、有疑问的或有独特思考的地方写出批注;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根据任务做好分工。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要阅读一篇文章,一定要把握好三个步骤,即读懂、读通、读精。读懂,就是要知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读通,就是要知道它是怎么写的。而读精,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就是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作为七年级学生的我们,一定要走好第一步,先读懂一篇文章。而理清文章思路,就是读懂一篇文章很好的方法。

二、从教读课中学方法。

(一)(出示课题《植树的牧羊人》):从文章题目,问学生“你能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有哪些疑问?”

这是有关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的身份是个“牧羊人”。这个牧羊人在做什么呢?他在“植树”!他为什么植树?植树以后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探寻究竟!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

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每分钟约400字,最好一气呵成。

2.用一两句话说说: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指导学生看“预习提示”)

(三)再读课文,圈点勾画

1.跳读课文,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点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语句,句子用横线或波浪线画出,词和短语用圆圈圈出。

2.(结合课后练习一)根据勾画出的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表格:

(此环节在学生圈点勾画完后,带着书本,投影展示)

(四)合作探究,总结归纳

1.什么是思路?

对于长文,理清作者的思路非常重要。所谓的文章的思路,就是作者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了什么。理清文章思路有很多方法,其中,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是理清作者思路的一个重要方法。

2.记叙文理清文章思路步骤:

第一步:带着问题,通览全篇;(一读)

第二步:抓住关键,圈点勾画;(二画)

第三步:把握顺序,梳理情节。(三理)

三、聚焦能力《拔掉心底的篱笆》

迁移训练,检验学生对“抓关键句理清文章思路”方法和步骤的掌握情况。

1.学生默读文本,并完成课后练习。(完成后,组内互助交流。)

2.汇报成果。投影展示。

四、小结

同学们,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抓住文章中标志事情发展的关键句来理清文章思路不失为一条捷径。我们可以先从文章的文体入手,通过我们的“三步曲”,提高自己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1.阅读《名师1+读写与检测》中《一个牧羊人的奇迹》,完成文后的习题。

2.思考P75课后练习二。

板书设计

理清文章思路一读(全篇)二画(关键)三理(情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