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实施效果与战略思考

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实施效果与战略思考

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实施效果与战略思考
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实施效果与战略思考

0567.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实施效果与战略思考

杨明

[摘要] 北京是典型的单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北京历次城市总体规划尤其是2004年版总体规划明确提出通过“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新城建设”来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的战略调整,并实施环城绿化隔离地区来维护“分散集团”式的空间布局,防止城市蔓延。本文回顾了建国后北京历次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发展战略。从近些年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发展重点和形态控制三个方面分析指出市域单中心的空间结构尚未从根本上发生扭转,并从规划布局、行政功能和配套政策三个方面分析了原因。从宏观战略上预测了“惯性力”下城市规模和空间增长的趋势,并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两种情景发展模式,即市场主导下的世界城市单中心模式和制度主导下的中国副省级新区模式。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实施效果;模式;北京

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回顾

1.1 历次总体规划概述

建国后,北京市先后完成了7版总体规划的编制或修编,即1953年、1957年、1958年、1973年、1982年、1992年、2004年。自北京1958年行政区划调整形成目前市域16410平方公里范围以来,历次总体规划均强调“分散集团”式的空间布局,防止城市圈层式蔓延发展。1957版总体规划时就提出了发展郊区卫星城的思路,奠定了如今新城的基础。改革开放后,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992版总体规划进一步提出通过扩大郊区卫星城的发展规模实现城市建设重点从市区向远郊区的战略转移。(表1)

表1 建国以来北京几次主要的城市总体规划情况

1.2 2004版总体规划具体要求

进入21世纪,面对中心区功能的进一步集聚和城市的进一步蔓延,2004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在市域范围内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①的城市空间结构(图1),并在此基础

上,形成“中心城-新城-镇”的市域城镇体系,寄以此来改变目前单中心发展的状况,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战略调整解决过度中心聚焦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具体规划设想如下:(1)将新城发展作为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战略调整的关键。规划提出的11个新城在原有14个卫星城基础上建设,是承担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集聚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规模化城市地区。与原卫星城相比,新城规模更大,功能更完善,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全市规划建设用地和规划人口比重中,新城及其周边乡镇之和分别占全市的51.6%、46.9%,至规划期末,基本同中心城形成1:1的关系(表2)。规划同时要求重点发展位于东部发展带上的通州、顺义和亦庄3个新城,成为中心城人口和职能疏解及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地区,形成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共同构筑中心城的反磁力系统。

表2 规划期末各空间圈层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和城镇人口的分布情况

图1 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图

(2)将“八大职能中心”建设作为实施“多中心”空间体系的关键。规划城市八大职能中心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其中4个位于中心城,1个位于海淀山后,3个位于重点新城;如果以长安街为界,其中7个位于城北,1个位于城南。从规划布局来看,体现了以中心城为主集聚发展的特点,同时将城市的发展重点进一步向北引导,城市面向东南区域发展的力度不够。(图2)

图2 北京市域多中心布局图图3 北京城市“分散集团式”布局图

(3)将“绿隔”作为防止城市蔓延、构建“中心地区——边缘集团——新城”“分散集团式“空间形态的关键。北京市规划绿化隔离地区包括两部分: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面积244平方公里,位于中心城的中心地区与边缘集团之间;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面积1650平方公里,是控制中心城向外蔓延以及新城之间连片发展的生态屏障。(图3)

2 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实施状况和成因

2.1 实施状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城市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自2004版总体规划实施以来,规划确定的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1万美元、人口规模1800万的发展目标已分别于2009年、2010年提前实现;1650平方公里的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至2009底已实现了约83%。与此同时,以市域空间而论,新城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中心城仍然一心独

大,进一步集聚和扩张,市域单中心的空间结构尚未从根本上发生扭转。

2.1.1 扩展模式: 从“单中心蔓延”向“多中心集聚与粗放蔓延并存”方式转变

在空间拓展模式上,根据四个时段建设用地的影像解译图(图4)、相关人口和经济统计数据发现:90 年代,城市空间近地域圈层式蔓延态势明显,空间增长主要围绕城市中心区向外围扩展;进入2000 年尤其是2005 年后,城市空间发展不仅仅表现为简单的无序蔓延,呈现多中心集聚与粗放蔓延并存的发展态势——一方面,三个重点新城和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空间拓展幅度较大、建设活跃度较高,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态势。2003年-2009年,三个重点新城新增城镇建设用地53平方公里,占城镇建设用地增量的24%;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新增城镇建设用地33.5平方公里,占城镇建设用地增量的15.7%。另一方面,城市近地域蔓延趋势继续,海淀山后、丰台河西以及近郊新城周边的乡镇发展速度较快。如海淀山后和丰台河西2005-2008 年间,常住人口增长率为31.2%,远高于中心城9.8%和新城14.4%的增长率;又如近郊昌平、顺义、通州和亦庄新城之间的北七家、小汤山、后沙峪、宋庄、台湖和旧宫等乡镇有同新城连为一片的发展趋势,部分平原乡镇发展速度高于生态涵养区的延庆等新城(图5)。

图4 四个时段的影像解译图图5 城镇建设用地占行政单位比重图

2.1.2 发展重点:中心城人口和功能进一步集聚,新城“反磁力”作用明显不足

2004版总体规划实施几年来,全市人口增量的60%,经济增量的73%,城镇建设用地增量的50%仍集中在中心城,中心城仍是全市人口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区。从中心城的人口规划目标来看,2004年至2010年,现状居住人口不减反增,达到1200多万,远远超

过总体规划确定2020年850万的规划目标。在城市功能区建设方面,包括CBD东扩、金融街西扩在内的各类商务区不断扩大规模。同时,大型医疗设施、高等院校、大型文化体育设施等优质公共资源通过扩建和新建的方式继续在中心城聚集,难以向新城有效疏解。2005年至2009年,大型医疗机构包括协和医院、儿童医院、宣武医院、人民医院等特大型医院依然在原地扩建或在中心城内选址新建,累计用地面积约60公顷;高等教育和专科教育设施包括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在中心城内新建或扩建,累计用地面积约110公顷;同时,国家级大型文化体育设施包括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以及国家体育场等奥运体育设施相继在中心城选址建设。

与此同时,虽然经过多年的培育建设,新城地区(包括新城和周边乡镇)的现状总量规模,尤其是人口和经济规模在全市所占比重并不高(2010年,分别占全市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的40.3%和24.9%),作为中心城反磁力系统的实力尚未形成。在全市中的份额增长较为缓慢,以经济规模为例,2004年新城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市的23.1%,2010年为24.9%,五年仅增长1.8%。新城在经济总量增长方面对全市的贡献率变化不明显,整体经济基础和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2.1.3 空间形态:绿隔地区空间不断萎缩,“分散集团式”布局面临严峻挑战

作为控制空间形态的工具——绿化隔离地区的空间不断萎缩,实施难度越来越大。从当前年同原规划年两个时期的现状变化情况来看,第一、二道绿隔内现状城乡建设用地增长较快,比重均增长了9.5%,可形成的绿色空间面积相应地均减少9.5%,绿色空间用地总量呈大规模的下降趋势。从两个时期的规划变化情况来看,规划城镇建设用地均增长10%以上(当前的整合规划没有保留农村建设用地),新规划用地布局不断突破集中建设地区,新城与新城之间、新城与中心城之间的绿色空间不断被蚕食,造成绿色空间的连通性不够,结构破碎。(表3)

表3 绿化隔离地区两个时期的现状和规划情况

2.2 成因分析

2.2.1 规划布局:进一步强化了“单中心”的结构

无论是1992版总体规划的14个卫星城,还是2004版总体规划的11个新城在空间布局上均以天安门广场——南北中轴和长安街的交点——为中心“向心围合”布局,在这种空间结构下,任何外围的环绕、均衡、分散发展都会进一步强化单中心的结构。同时,在全市统筹协调力度不足、区县经济分散发展的背景下,这些年投入的经济社会要素(包括中关村国家优惠政策)在空间上过分分散,目前全市规划有各类产业功能区120多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3个、市级16个,颁布的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30个,商务金融区21个。这些产业功能区围绕中心城布局分散,发展重点不集中,不但不能推动空间结构的战略调整,反而会进一步强化中心城一心独大的地位。(图6)

图6 北京市各类功能区的分布

2.2.2 行政功能:在中心城形成巨大的磁力使其它功能和人口无法分解出去

行政职能是北京城市最主要的职能,各类行政办公用地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四环以内,其中中央行政办公在北京共占地38平方公里,市属行政办公占地3.7平方公里。由于首都政

治中心的后续效应,北京中心城功能具有极强的综合性,集聚了政治、文化、经济和金融管理、信息、交通、国际交往和旅游等7大城市功能。赵燕菁指出中央政府的行政功能是北京城市服务的最大消费者,中央政府本地消费产生的巨大外部性,就像一个巨大的经济之锚,阻止了任何空间转变的可能——无论商业、居住都无法完全摆脱其巨大的磁力而分解出去(赵燕菁,2004)。他认为北京要实现空间结构调整的最主要的手段是下决心把中央政府行政功能这一城市核心功能调整出去,形成新的行政中心,从而带动其它一系列功能的外迁。

2.2.3 配套政策:缺乏对城市发展重点的引导和空间形态的控制

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制定相应的配套实施政策,使调整的效果大打折扣。

(1)缺乏支持中心城疏解和新城建设的政策

由于促进人口疏解的配套政策缺失,中心城人口的主动外迁动力不足。包括迁出人口的户籍管理、配套教育问题没有给出明确政策;与迁入地之间地价、市场房价差异悬殊,平衡或补偿政策没有跟进,致使居民对于外迁产生抵触或不满心理,人们宁愿蜗居于小户型(租用或者购买),也不愿出城居住。在促进新城发展方面,在土地供应、产业、投资、税收、财政转移支付、人才落户等方面尚没有形成向新城倾斜的支持政策

(2)缺乏促进绿化隔离地区实施的综合性政策

绿化隔离地区的实施涉及到土地属性、农民安置、建设资金、开发机制、违法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在尚未出台综合解决绿化隔离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配套政策的情况下,绿隔必然会遭遇宏观控制与微观发展之间(规划与实施)的矛盾。

3 北京城市空间结构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

3.1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两个趋势

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本质是经济社会要素长期在地域空间上聚集与扩散的结果,其发展具有“惯性”,非一朝一夕可以调整。在全国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和城市化加速的宏观背景下,作为中国北方的首位城市以及首都的超强集聚力,北京人口规模和空间必将呈持续增长的趋势。

3.1.1 人口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过去十年中,年均人口增长60万。胡兆量认为全国人口规模稳定大体需要40年,在全国城市化基本完成之前,北京城市人口将持续增长(胡兆量,2011)。由于没有意识到这一大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3次修

编总体规划,每一次修编方案的人口控制指标大体只能管1/3至2/3时间。(表4)

表4 近几版总规规划预测人口及实际发展情况

对人口发展规模的预测是空间规划的基础,通过几个方法综合判断,2030年北京城市人口规模应该维持在3000万左右。如果按照趋势外推法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2500万、3000万;如果按照住房承载力法通过对北京现在已有的规划测算,2020年规划住房可容纳人口约2500-2700万,至2030年,新机场(新航城)和采育永乐等组团(目前为发展备用地)的建设将新容纳300万人;如果按照劳动力需求法,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2500-2800、3100-3200万;如果参照东京圈平原人口密度指标,间接测算北京市可容纳人口3000万左右。

3.1.2 空间增长

在人口规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北京城市空间发展将长期保持外延扩张和中心聚集并存的状态。一方面,要容纳3000万的人口规模,城市空间必将进一步外延发展,根据东京和纽约的经验,在目前的交通技术条件下(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城市空间发展长轴半径将稳定在50公里左右,即南至新机场和固安,东南至永乐和廊坊市区,东至三河;另一方面,随着中心城的改造优化(如首钢和垡头工业区改造)和新功能区的建设(如丽泽商务区建设),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功能将进一步聚集,这既是北京城市独特地位使然,也是国际大都市区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东京相比,北京仍处在进一步聚集阶段,以五环内的就业密度比较,在同尺度下,东京就业密度是北京1.6倍。

3.2 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结构模式

在北京城市规模和空间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结构存在两种情景模式,即市场主导下的世界城市单中心模式和制度主导下的中国副省级新区模式。

3.2.1 市场主导:世界城市单中心模式

(1)模式概述

在市场主导下,城市空间结构按照城市土地利用的地租机制进行自组织,城市一般均形

成单中心的空间结构,鲜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中心结构。以空间尺度同北京市相似的4个世界城市地区——东京圈(一都三县,13336平方公里)、纽约都会区(17405万平方公里)、伦敦区域(13800平方公里)、巴黎大区(一市七省,12072平方公里)为例,中心和副中心均集中在中心区很小的空间范围内,更没有在外围形成与原中心相当的新中心。如东京建设了位于环状城市铁路沿线(山手线)的新宿、池袋、涩谷以及临海地区等7个城市副中心,但山手线范围内面积同北京二环内面积62.5平方公里相当;同时外围新城的发展也承担不了疏解中心区的任务,位于东京西南15-35公里的多摩新城为居住44万人的“卧城”,位于东京东北部60公里的筑波科学城现状人口仅仅18万。纽约的职能中心集中在曼哈顿岛57.7平方公里范围内,外围基本为匀质的蔓延发展。伦敦的两个主要商务中心伦敦城和内伦敦西区的西敏寺区(Westminster)相距仅仅几公里。巴黎市范围面积105平方公里,城西的中心商务区拉德芳斯距离城市中心区仅仅2公里,位于城东10-35公里处最大的新城马恩拉瓦莱总人口仅仅20万。

世界城市单中心的空间模式为:高度聚集的中心(包括副中心)+郊区新城(或郊县中心)的空间体系,辅以高效率、多层次的轨道交通支撑体系。(图7)

图7 世界城市单中心模式概念图

(2)情景模式下的规划策略

目前,北京城市空间发展之路即是世界城市单中心模式,如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调整空间结构,按既有“惯性”发展,可预见的空间形态发展情景:①中心区域扩大,并发展为星状形态。中心城继续蔓延,中心城同距离天安门20-30公里的近郊新城、燕郊通过交通走廊有连为一体之势,形成一个更大的中心区域。中心区域绿化隔离地区将形成一些相对独立的大型公园,而新城之间的绿楔相对容易保留。②距天安门50公里的跨区域地区形成几个规模化、可承担一些重要职能的建设区,包括新机场-固安和永乐-廊坊。③其它区域受地理

条件、自身规模、发展动力的限制在空间上表现为相对独立的点。(图8)在这种情景模式下,规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①加强“轴向、放射、外延”的发展模式,拉开城市空间结构。重视大兴-新航城-固安、亦庄-永乐-廊坊、通州-北三县三个跨界协作区的建设。②在环形绿带不断萎缩的情况下,变全面“保环”为重点“保楔”,加强楔形绿地对平原区生态空间结构的控制作用,保证新城之间、主要城市发展轴之间的隔离,保证城市气流和生物流的畅通。③突出轨道交通在空间发展中的支撑作用,重视轨道快线建设及其对远距离城镇组团的服务。(图9)

图8 北京单中心的空间形态情景图9 北京单中心空间结构优化图

3.2.2 制度主导:中国副省级新区模式

(1)模式概述

在制度主导下,中国4个直辖市中的上海、天津和重庆分别建设了副省级新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和两江新区,通过将政策、项目、设施、资金和人才等资源要素形成汇聚,从而集中发展来带动区域乃至国家的崛起,并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以目前发展比较成熟的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为例,滨海新区经济规模占天津全市的1/2以上,已经远超过中心城的规模;浦东新区经济规模也占到了上海全市1/4以上。(表5)

中国副省级新区模式的空间结构为:“一条扁担挑两头”的双心空间结构(图10)。新区之所以能形成另一实力相当的新中心,一是资源要素形成汇聚;二是必须将城市最核心的职能向新区转移,如天津将北方经济中心的主要职能放在滨海新区发展,上海将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职能放在浦东新区发展;三是新区功能的复合化、高端化和国际化(图11)。

表5 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发展基本情况

图10 中国副省级新区模式概念图图11 新区功能构成概念图

(2)情景模式下的规划策略

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要想实现调整,必须在中央的支持下,建立自己的副省级新区。具体设想如下:①新区范围。从统筹功能区建设的角度,建议包括丰台的南苑、大兴区、通州区位于京津城际铁路以西区域(包括亦庄新城的全部),共1282平方公里,比中心城略大,与浦东新区面积相当。该范围内有中央行政办公预留地、新机场(综合性超大型机场)、多条高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约占北京市20%)等要素,可形成“带动南城、面向区域”的发展格局。②功能布局。形成“一心、一轴、三城、三带”的新区总体布局,统筹协调建设。“一心”指南苑首都行政办公区,新机场建成后,南苑机场用地可以释放出来,形成约11平方公里未建设区,由于距离市中心近,交通便利,可形成国家权力机构的集中区域。“一轴”指南中轴。“三城”指亦庄新城、大兴新城和新航城。“三带”指京津塘城镇发展带、京开和永定河水岸经济发展带、南六环产业发展带。③建设条件。一是需要中

央支持相关部委外迁南苑。二是需要比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享受国家给予的有关政策。

图12 北京副省级新区选址及布局概念图

世界城市单中心模式是沿既有的蔓延趋势发展,牵涉面相对较小;中国副省级新区模式有利于空间结构的调整,对北京市和区域发展带动作用大,但需要中央的大力支持。无论选择哪种模式,均要考虑加强交通体系的支撑来保证空间运行的效率以及加强对平原区生态基本骨架的控制来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应该加强京津冀北区域的协调发展来缓解北京城市的集聚压力。

注释

①“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以北京传统中轴线为核心的南北轴。“两带”指包括怀柔、密云、顺义、通州、亦庄、平谷的“东部发展带”和包括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大兴的“西部发展带”。“多中心”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制造业基地、通州综合服务中心、亦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石景山综合服务中心等。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2004

2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2010

3 胡兆量. 北京城市发展规模的思考和再认识[A]. 杨保军,毛其智,吴廷海.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16

4 赵燕菁. 关于北京空间发展战略的几点意见(上)[J]. 城市规划通讯,2004,(8):9~10

作者简介

杨明(1979.2-),男,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天津大学学士,清华大学硕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规划通讯稿)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08-2030年) 一、导言 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晋陕蒙地区的交界地区,是首都经济圈西部的重要门户、晋北煤炭能源基地的重要中心城市。大同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中国煤都”称号,他与其它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相似的发展阶段特征与面临的问题;同时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云冈石窟、悬空寺、北岳恒山、平城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又使得大同拥有更为丰富的城市内涵与品质。 当前,我国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的多元发展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手段。其中,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是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同紧紧围绕这两个任务加快转型,成为践行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试验田。基于此,大同通过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破解现实的问题,从工矿城市逐步向区域性中心、历史文化名城转型提升,为其复兴崛起找到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二、大同的辉煌历史与现实困境 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北方的中心城市,有着“一代京华、两朝陪都、华夏重镇,京畿重地”之称,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大同(平城)为北魏的都城,使得大同跨入了我国重要古都的行列;也是历朝历代北方地区重要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城市。但自大同建矿以来,大同城市却逐步由传统的政治、商业中心向煤炭工业型城市转变。这种转变具有长期惯性,对其城市的再次转型造成了巨大的壁垒。 当前大同的城市发展面临以下五大突出问题。一是区域交通地位下降明显。由于长期偏重煤炭外运交通发展,削弱了大同与京津冀、太原经济圈等交通大通道的建设,特别是内蒙乌兰察布市至张家口的高速修通后,大同有被边缘化的威胁。二是城市产业依然偏重,城市产业体系较为单一,就业形势仍较严峻。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的产值比重仍高达40%,新引入的医药、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差,尚未形成聚集优势;同时大同一批“一五”时期的老工况企业,如大同机车厂、山西柴油厂、山西化工厂、大同水泥厂等面临着关停重组的局面。这些产业在过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规模庞大的职工人群,当前大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突出。三是矿区的人居环境条件条件差,由于随矿发展建设,人口过度聚集,使得矿区生活服务区的公共与商业服务功能欠缺,绿化与开敞空间欠缺;更由于矿区与大同南郊区的行政区划长期存在矛盾,更加制约了矿区的健康发展。四是古城保护压力大,城墙遗址内部的人口密度高达2.5~3.8万人/平方公里,相对于北方城市中心区来说过密;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功能高度聚集的矛盾十分突出,拥有“两汉烽烟、北魏遗韵、辽金旧景、明清风骨”的历史风貌逐步消失。五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大同一电厂、二电厂、水泥厂、橡胶厂,以及制药原料、冶金等主要污染企业围城发展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搬迁整治;同时区域生态退化现象突出,如城市周边的土地沙化现象、文瀛湖的消失。这系列问题反映在城市空间上形成了“高度单中心聚集与分散郊区”的“困兽”局面,同时又叠加不合理的行政区划管理,使得大同的城市转型发展步履维艰。 三、城市发展目标 立足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与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要求,围绕城市转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大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结合目前城市社会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大庆未来更长远阶段的发展形成清晰、准确、切合实际的判断,提出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性构想和实施建议,从而推进大庆市城市建设走向特色及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一、大庆转型的新理念 通过对大庆近二十年来城市经济转型的实践进行分析总结,规划认为以人力、资本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不足是当前大庆接续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制约。与发达地区和竞争城市相比,大庆在经济发展环境培育方面的相对滞后,大大降低了接续产业的竞争力,延缓了城市发展转型的进程。 针对这一问题,规划提出,未来大庆的发展转型之路不应当仅局限于以新兴接续产业为代表的城市发展动力的延续,更应当注重以人力、资本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的营造,进而推动接续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点方向 在经济发展环境的培育中,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针对当前接续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的可能,大庆未来提升自身经济发展环境,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应当抓住四个方面: 第一、优先强化市场腹地的联系与扩张。提高中心城市的流通能力,降低接续产业的物流成本,加强对腹地资源的吸附和加工能力。 第二、主动优化第二产业布局的空间效率。根据土地价值、环境影响和投入产出三大评估条件,选择交通便利、土地充足、环境安全、接近市场、规模集群的地区布局新增产业,提高接续产业的空间竞争力。 第三、积极推动城市服务功能的多元化和集中式发展。全面提升商业服务功能,有重点的发展石油生产服务功能;通过城市中心的建设带动城市服务水平和能级的提升,降低接续产业的交易成本。 第四、循序渐进的提升城市创新环境。在石油科技领域率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平台;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契机,加大城市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度,真正形成大庆长久的竞争优势。 三、空间发展的四大战略 战略一:产业疏解 逐步更新高新区核心地区内的低水平传统工业,控制宏伟、兴化两个园区的石化产能规模;在经开区、龙凤光明地区、大同林源地区和红岗大广高速出口地区等交通、环境和土地资源的综合优势地区建设现代产业新城,减少产业布局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新兴产业运行效率。 战略二:双城整合 尽管由于用地条件限制,城市用地正在向庆南、庆北两翼展开,但城市人口仍然应当是基于滨洲铁路沿线地区的紧凑式发展,以有利于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集中布局,提高城市的规模效率和效益。未来西城的主导发展方向是向西跨越让通铁路,发展富强以西地区;而东城的主导发展方向近期应当通过高新区用地调整,增加土地供给,远期酌情推动安达的空间一体化。 战略三:中心集聚 规划提出以世纪大道为依托,建设一个服务功能综合、土地价值凸显、资本效益凝聚,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来了! 2017-09-29 23:56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略) 第2条主要规划依据(略)第3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第一章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第一节战略定位第5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节发展目标(略)第三节城市规模第14条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分布 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据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1.调整人口空间布局 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降低城六区人口规模,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到2035年控制在1085万人以内。城六区以外平原地区的人口规模有减有增、增减挂钩。山区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2.优化人口结构 形成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功能疏解提升相适应的人口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政策,发挥公共服务导向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人口整体素质。采取综合措施,保持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市发展活力。 3.改善人口服务管理 构建面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常住人口2300万人控制规模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和安全保障。 4.完善人口调控政策机制 健全分区域差异化的人口调控机制,实现城六区人口规模减量与其他区人口规模增量控制相衔接。加强全市落户政策统筹,建立更加规范的户籍管理体系,稳步实施常住人口积分落户制度。强化规划、土地、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调控作用,加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 5.转变发展方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到2020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现状19.6万元/人提高到约23万元/人。 第15条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量第16条降低平原地区开发强度(略)第四节空间布局第17条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延续古都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着眼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完善城市体系,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

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4卷第8期 2009年8月Vol.64,No.8Aug.,2009 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 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 杨振山1,2,蔡建明3,高晓路3 (1.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城市和区域规划系,乌特勒支3508TC,荷兰; 2.荷兰国际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球观测学院城市区域规划和地理信息管理系,恩斯赫德7500AA,荷兰;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是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基本内容之一。利用其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 方法,根据1949-2004年企业登记就业数据在邮政区尺度上对北京市1949年以来城市空间经 济发展进行了探讨。基于空间邻近矩阵和不同距离矩阵的Global Moran's I 和Local Moran's I 都表明解放后市区并没有明显的经济集聚,50多年来空间经济发展模式几乎都是以市区为核 心集聚式发展;尽管郊区一些重要乡镇呈现出发展势头,但几乎没有和周边地区形成互动关 系,而是和市中心或其它地区保持较强的联系。分析还表明,北京地区经济的空间相互作用 在计划经济时代大体在60km 以内,市场经济时代(1983-2002年)提高到75km 。北京经济 空间模式经历了以下6个阶段:①1957-1982年,中心集中发展;②1983-1987年,沿京津 廊道空间组织;③1988-1992年,北部为主的城市中心发展;④1993-1997年,城市中心集 中扩张模式;⑤1998-2002年,城市中心填充发展;⑥2002-2004年,出现了城市空心化结 构态势,空间经济组织面临新一轮重组。 关键词:城市空间经济;空间统计;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局部空间关联性指标;北京 1引言 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对城市规划政策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早在1826年杜能的农业圈层布局模型、1933年克里斯泰勒的城市等级结构,以及1967年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等就根据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对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做出规范性解释。随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很难找出一般性的经济空间结构;城市研究更多地是寻找对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人口增长和公共政策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的城市中心[1-4]。以此为切入为相关政策提供指引,如北美的边缘城市和欧洲的多中心城市[5-9]都是将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建立在经济中心的基础上。 我国城市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然而经济要素在城市内部空间发展上并不平衡[10,11]。比如城市内部功能的过度集中造成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等。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致使地区发展并不完全按照既定的空间结构演化,如住宅和就业的空间错位[12]。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影响着城市形态和内部格局,对人口、环境和土地利用效率提供重要的指示意义[13],这在城市经济高水平发展阶段尤为明显。 在实证分析上,以往对城市中心的判断多采用产业和地理集中性指标,如区位商、基尼系数等,忽略了经济要素的空间差异及其在空间上的溢出和联动效应。另外,这些收稿日期:2008-10-20;修订日期:2009-04-2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第三期创新项目(KZCX2-YW-321)[Foundation: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Chinese Academic Sciences,No.KZCX2-YW-321] 作者简介:杨振山(1979-),男,博士生。E-mail:yangzspat@https://www.doczj.com/doc/8413862064.html,;zyang@itc.nl 通讯作者:蔡建明(1961-),男,研究员。E-mail:caijm@https://www.doczj.com/doc/8413862064.html, 945-955页

032.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 ——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黄蕾 摘要:长期以来,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及总体规划层面,市域范围的规划,缺乏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更会出现重城镇建设空间,轻非城镇建设空间的管控研究的现象。本文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编制过程中对于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的研究为关注点,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对于协同城乡均衡发展、营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空间、彰显城市独特人文魅力的重要意义。在技术内容方面,首先,从区域空间角度切入,从区域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格局分析入手,确定城市生态、文化发展战略。其次,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对非城镇建设空间中生态、文化资源布局研究。最终提出以生态保育基底、核心山水田园群、外围山水田园组团、滨水生态廊道、环中心城休闲带等全方位构建全域山水田园空间规划。并加强对规划分阶段的时序安排,实现规划的空间落位与实施管控的实施策略研究。 关键词:空间规划,非城镇建设空间,山水田园,生态文化资源 1引言 1.1.以市域空间规划加强全域空间资源管控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可以确定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框架,空间规划的目标就是确保战略发展研究可以落地。 以往市域范围的规划,主要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侧重于市域结构管控,但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不足。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转变为市域空间规划,可加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对全域空间资源的统筹配置能力,对全域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的整体导控。从而指导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市域空间规划的方向,从而实现市域空间规划的“一张蓝图”。 1.2.同等重视“城镇建设空间”与“非城镇建设空间” 在《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和要求》(暂行),“编制要点”—“加强空间开发管制”一节中,提出“在市域层次的规划,需合理确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比例和格局,确定市域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对各类空间中的建设活动提出管理要求。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以及生态、农业空间中的区域性基础设施、乡和村庄的规划建设”。 本文中所指的“非城镇建设空间”,即上述描述中除去“城镇空间”外的空间,主要以市域范围内大面积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农田、乡村)为主。 一直以来,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相对重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轻非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新时期的空间规划体系需要秉持“综合性思维”,对于非城镇建设空间的规划研究,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更需要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实现空间上“保护”与“发展”间的均衡。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全集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第一章总则 第1条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城、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3)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强调城市

北京市空间结构分析

北京市空间结构分析 这次的北京之行让我收获颇多,特别是城市规划展上的北京总体规划让我眼前一亮,不禁仔细阅读起来。提起北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一环二环直至六环,很明显,这种“单中心”“摊大饼”的模式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在最近的总体规划(2004——2020)中,北京做出了巨大的空间结构调整,启用“两轴两带多中心”的空间模式,希望能疏解北京市中心的人口压力,通过调整部分职能和实施旧城的有机更新,积极引导人口向边缘集团和新城转移。 然而,在2011年的今天看来,这套总体规划并不成功。在上个月召开的“北京市人口与产业发展规律及规划对策问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上,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透露就说,2013年北京市将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局给出的理由是:总体规划到2020年实现的两大最主要指标——人口总量和人均GDP已经突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提前十年突破了总体规划提出的2020年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总体规划提出的2020年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的目标,2009年已经达到。但是我想除了人口规模的突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也已经突破才造成今日的重新编制。 对于这样的事情,对于规划者来说实在值得深思,那么,首先来看看当前的北京总体规划中确定的的空间结构。

现在的“两轴两带多中心”模式,对北京市的空间布局做了大的调整,改变原来“单中心”均质发展的状况,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来解决中心城过度聚集带来的诸多问题。两轴:指沿长安街的东西轴和传统中轴线的南北轴,旨在完善传统城市中轴线与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保障首都职能和文化职能的发挥。两带:指通州、顺义、亦庄、怀柔、密云、平谷的“东部发展带””,疏导新北京产业发展方向;大兴、房山、昌平、延庆、门头沟的“西部生态带”,创建宜居城市的生态屏障。多中心:指在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个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城市职能中心,提高城市的核心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区、 奥林匹克中心区、中央商务区(CBD)、海淀山后地区科技创新中心、顺义现代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检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一、单选题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城市功能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集聚与扩散可揭示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2003~2013年长春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增加,但各功能用地发展不平衡。下图示意2003年和2013年长春市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圈层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2003~2013年,长春市高等教育用地主要位于( ) A.1~2环B.2~3环 C.3~4环D.4环外 2.长春市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是( ) A.教育科研用地B.商业服务业用地 C.行政办公用地D.医疗卫生用地 解析:第1题,高等教育用地占地面积较大,一般选址在距市中心较远的地区。由图可知,2003年,2~3环和4环外教育科研用地所占的比重均较大;而到了2013年,2~3环教育科研用地所占的比重减小、4环外教育科研用地所占的比重增加,由此可以推断,2003~2013年长春市高等教育用地主要位于4环外。第2题,对比2003年和2013年4环外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可以看出,商业服务业用地比重增加最多,说明商业服务业用地发展速度最快。 答案:1.D 2.B 下图为1996~2005年芜湖市就业人口与居住人口年均增长率示意图。据此完成

3~5题。 3.据图可知,1996~2005年芜湖市居民的( ) A.平均交通通勤成本增加 B.平均工作时间延长 C.平均饮食生活成本提高 D.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4.与1996年相比,2005年芜湖市面积扩大最明显的功能区是( ) A.商业区B.住宅区 C.工业区D.交通用地 5.未来芜湖市将修建连接新芜区和鸠江区的地铁线路。地铁贯通后将最有利于提升新芜区的( )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D.服务职能 解析:第3题,图示就业人口年均增长率为负值,但居住人口却在增长;说明在当地居住,但到外区域就业的人口在增加,则平均通勤距离、时间要增加,

大城市地区的新城发展战略及其空间形态

大城市地区的新城发展战略及其空间形态3 Ξ 张尚武 王雅娟 提要 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众多小城镇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但在经历了早期的快速发展之后,如何在新经济背景下获得第二次的自我超越已经成为共同的难题。笔者借鉴国外新城发展的经验,提出在我国大城市地区培育大城市地区中等规模新城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大城市地区 新城 上海市 文章编号 1000-3363(2000)06-0039-04 中国分类号 T U984 文献标识码 A 大城市的功能和空间发展需要与周围的区域发展结合,这一点虽然早已被人们认识到,但具体的空间关系和职能关系却一直处于探索和争论中。包括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西方战后新城建设,卫星城建设以及对新城的最新阐释,各个时期,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探索。 1 大城市地区空间形态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评析 111城乡整体建设的理想 工业革命开始后,城市空前迅速地发展,城市的环境和效率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城乡整体建设思想把城乡作为对等和平衡的力量,使之在区域范围内得到平等的分工和协调,充分发挥城乡双方的优势。这一思想试图把城市中的工业疏散出去,并围绕这些疏散的工厂建设新的城镇,具有城市所能提供的设施服务和职业机遇条件。在兼有两者之利的同时,避免两者的不利。霍华德把这种多中心的居民点称为“社会城市”(s ocial city)。并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作了深层次的思考,提出的是从区域角度对整个城市的结构性改造,以形成环境舒适、社会经济运行良好的城乡空间结构。 这是针对早期工业化城市的拥挤和混乱,出于对随之逝去的宁静平和的乡村生活秩序的留恋而提出工业城市建设的理想。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巨大浪潮中,这一思想一直是一种理想。 112大城市地区新城建设的实践 大城市不断地向外扩张,人们开始把城市的交通系统组织、社会环境改善和区域性自然环境的影响结合起来。斯科特和斯坦普(L1Scott&L1D1S tam p)提出一种新的规划体制,包括市郊在内,为土地划分不同的等级,把保护农业用地作为首要职责①。开始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审视城市的发展和人类行为。 西方战后最有影响的艾伯克隆比(Abercrombie,1944)的大伦敦规划即是这一思想的贯彻和发展,明确了在大城市建成区以外发展新居住地,即新城的思想。在规划绿带以外形成新的居住发展区,并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事实证明在战后的大规模建设中,新城成为解决郊区蔓延(suburb sprawl)的有效引导手段。 新城诞生在英国和美国,进而在整个欧洲和世界范围都有广泛的理论和实践影响,但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巴黎的新城与大城市有更多的联系,是作为中心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城市成为多中心组合的整体;英国的新城更强调自身的独立性;在日本又有所不同,尽管从空间形态上呈现多中心的新城形式,但在功能上仍然是单一中心的,即新城多是作为居住的地方,就业并未相应分散,这在日本城市化发展迅速的早期表现尤为明显。 我国在北京、上海两市也曾进行过卫星城建设的实践。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在1990年代以前,卫星城的建设未取得明显效果,与主城难以建立紧密的关系,因而也带来对卫星城建设的怀疑。 113新社会经济背景下的新城模式 在经历了7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满足居住需求和有足够的环境意识成为规划目标的焦点。人们对生活空间数量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同时对空间和环境的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发对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sustainable urban form)的探讨。 在新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欧文等人(S1OwensΠD1 BanisterΠM1Breheny)建议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应该以发展小居住地为主,如霍华德所提出的2~3万人口的规模,具有步行的尺度。但其中有一些大的居民点能够达到20万人口以上,形成霍华德所提出的社会城市②。认为这是从能源有效利用的角度是理想的形态,能够满足具有足够的多种城市活动的门槛,但不是高度聚集和高密度。 而P1霍尔(P1Hall)在分析伦敦的实际情况中,提出了建设持续发展的“社会城市”的概念(sustainable s ocial city,or sustainable city region)③,认为新居住地的建设只有两种选择,一是城市改造;二是建设新城。但传统城市改造形式和新城建设形式都难以适应发展需要。从城市改造的角度,由于城市建成区用地有限,大规模改造是不现实的;从新城建设的角度,传统新城或田园城市是“在乡村建设城镇”,达到人口居住和就业从城市中疏解的目的,但这一目的在任何地方都从未真正实现过。作为最早的新城之一的S tevenage是自我平衡程度最高的一个,大约有 Ξ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专题成果(项目批准号OOB JL030) 44  城市规划汇刊2000[6]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大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一、导言 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晋陕蒙地区的交界地区,是首都经济圈西部的重要门户、晋北煤炭能源基地的重要中心城市。大同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中国煤都”称号,他与其它资源枯竭型城市有着相似的发展阶段特征与面临的问题;同时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云冈石窟、悬空寺、北岳恒山、平城遗址等历史文化遗产,又使得大同拥有更为丰富的城市内涵与品质。 当前,我国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城市的多元发展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手段。其中,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保护和弘扬历史文化是新时期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同紧紧围绕这两个任务加快转型,成为践行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试验田。基于此,大同通过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破解现实的问题,从工矿城市逐步向区域性中心、历史文化名城转型提升,为其复兴崛起找到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 二、大同的辉煌历史与现实困境 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北方的中心城市,有着“一代京华、两朝陪都、华夏重镇,京畿重地”之称,特别是南北朝时期大同(平城)为北魏的都城,使得大同跨入了我国重要古都的行列;也是历朝历代北方地区重要的军事重镇和商贸中心城市。但自大同建矿以来,大同城市却逐步由传统的政治、商业中心向煤炭工业型城市转变。这种转变具有长期惯性,对其城市的再次转型造成了巨大的壁垒。 当前大同的城市发展面临以下五大突出问题。一是区域交通地位下降明显。由于长期偏重煤炭外运交通发展,削弱了大同与京津冀、太原经济圈等交通大通道的建设,特别是内蒙乌兰察布市至张家口的高速修通后,大同有被边缘化的威胁。二是城市产业依然偏重,城市产业体系较为单一,就业形势仍较严峻。煤炭及其相关产业的产值比重仍高达40%,新引入的医药、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效应差,尚未形成聚集优势;同时大同一批“一五”时期的老工况企业,如大同机车厂、山西柴油厂、山西化工厂、大同水泥厂等面临着关停重组的局面。这些产业在过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规模庞大的职工人群,当前大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突出。三是矿区的人居环境条件条件差,由于随矿发展建设,人口过度聚集,使得矿区生活服务区的公共与商业服务功能欠缺,绿化与开敞空间欠缺;更由于矿区与大同南郊区的行政区划长期存在矛盾,更加制约了矿区的健康发展。四是古城保护压力大,城墙遗址内部的人口密度高达2.5~3.8万人/平方公里,相对于北方城市中心区来说过密;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功能高度聚集的矛盾十分突出,拥有“两汉烽烟、北魏遗韵、辽金旧景、明清风骨”的历史风貌逐步消失。五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大同一电厂、二电厂、水泥厂、橡胶厂,以及制药原料、冶金等主要污染企业围城发展问题突出,迫切需要搬迁整治;同时区域生态退化现象突出,如城市周边的土地沙化现象、文瀛湖的消失。这系列问题反映在城市空间上形成了“高度单中心聚集与分散郊区”的“困兽”局面,同时又叠加不合理的行政区划管理,使得大同的城市转型发展步履维艰。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

摘要:北京过去的城市增长对首都的“二重属性”考虑不够,使得中心城区集聚了过多的城市功能,同时经济增长和城市空间扩张效率不高,并由此导致了“大城市病”。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北京城市发展战略应强调北京的均衡发展和带动作用。通过分析北京的首都属性与城市属性的相互关系,厘清非首都功能的内涵,明确了城市效率和城市集聚的相互关系,北京的均衡发展需要进一步形成创新型经济体,同时还应注意通过构建区域协同综合体,提高京津冀城市群的集群化竞争优势。 关键词:城市功能二重性;城市效率;均衡发展;带动作用;创新型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4-0046-006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承担着政治地位赋予的特有城市功能,建国以来由于我国在不同时期国家发展和首都建设的需要,使得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屡经调整,由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北京城市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与人口集聚的双重不匹配导致了北京“大城市病”的出现。2015年以来,北京的城市战略定位为“四个中心”,北京不仅承担着作为政治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的首都功能,而且还被赋予文化中心和创新中心的城市功能。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成为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并明确提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对北京的城市发展和京津冀均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十三五”期间乃至未来10~20年,北京既要实现自身的城市功能定位,又必须利用经济与技术优势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现有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忽略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双重属性,这种研究视角不利于提出有助于北京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正确思路,同时也不利于发挥北京对周边区域的正向带动作用,从而最终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因此,把握北京城市功能的“二重属性”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系对制定出科学的北京城市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一、北京城市发展战略演变历程与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的演变历程 北京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总体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发展条件与环境的变化作出了多次调整,自1949年建国后,北京市累计完成了7次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或修订工作,如表1所示。目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背景下,北京正在进行第8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修订工作。 由表1可知,北京城市发展战略调整历程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城市定位发生多次变化,在这7次城市总规划中,北京的城市定位多次发生变化,1958年前的发展规划所制定的工业中心在随后的城市发展规划中不再出现,这表明北京有意在逐步淡化其城市的经济职能。第二,城市空间布局由强调一个中心转变为多个中心,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使得北京所承受的压力也在逐渐变大,通过建设多个中心来均衡城市发展从而疏解中心城区的压力是比较正确的调整。第三,人口规模上限不断提高。除了1958年城市规划将城市人口上限限定为350万外,其他规划的人口上限都在不断上升,然而实践证明这些规划的人口上限没有一个满足,规划期限内北京的实际人口规模都提前突破了上限,因此这要求最新一版的北京城市规划重视合理城市规模的问题,不仅需要制定出科学的人口规模控制范围,同时还应该结合疏散人口的政策思路。 (二)北京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国以来,随着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的不断演变,城市规模增加速度超过城市结构增长的容纳水平,北京中心城区集聚过多城市功能,出现了城市增长速度变缓,交通拥堵、空气质量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北京城市发展的双重过度集聚问题 北京的城市发展存在双重的过度集聚问题,一方面,北京中心城区集聚了过多功能,北

河北省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附件1: 河北省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编制导则(试行)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一年二月

目录 1 总则 (2) 2 规划内容 (3) 3 规划成果 (7) 4 附则 (8)

河北省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编制导则(试行) 1 总则 1.0.1 为规范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内容和技术深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我省设区市及重点发展地区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其他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可参照执行。 1.0.3 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范围,应当包括中心城区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纳入中心城市市区统筹管理的县(市)、乡(镇)以及各类开发区、产业聚集区。 1.0.4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 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同时可对远景发展提出设想;近期建设规划应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致。 1.0.5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发展目标,合理调控城市空间资源,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0.6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对涉及城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1.0.7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应当广泛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深入研究、多方案比较、科学决策。 1.0.8 编制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除执行本导则外,必须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 2 规划内容 2.1发展条件分析 2.1.1区位条件分析。研究城市所处区位条件,分析中心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1.2 资源禀赋分析。综合分析评价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等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性资源和气候、植被、河流、风向等自然环境要素,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民俗民风等地方文化资源。 2.1.3 经济发展水平分析。研究城市经济结构现状和存在问题,判断城市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产业结构特征和发展优势。

(发展战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综合专项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 发展建设规划 二〇一一年八月

目录 前言...................................................................................... - 1 -第一章发展回顾与未来形势 (1) 一、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效 (1) 二、未来五年的发展形势 (5)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建设目标 (11) 三、具体指标 (14) 第三章着力打造绿色生产体系构筑绿色经济新格局.. 16 一、优化城市功能布局,降低城市系统消耗 (16) 二、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形成内涵增长模式 (18) 三、深入调整能源结构,促进清洁低碳转型 (20)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产出效率 (22) 第四章努力构建绿色消费体系引领生态文明新风尚.. 25 一、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居所 (25) 二、优化城市交通网络,扩大绿色出行 (27) 三、强化食品安全供给,保障健康饮食 (29) 四、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培育节约行为 (31) 五、打造绿色发展试点,加强示范引导 (33)

第五章深化建设绿色环境体系打造生态宜居新家园.. 35 一、持续加强大气治理,营造洁净蓝天环境 (35) 二、提高精细管理水平,美化城乡市容环境 (37) 三、推进废物综合处置,合理利用城市矿产 (39) 四、提升环境绿化水平,建设人文和谐园林 (43) 第六章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夯实绿色发展的基石 (46) 一、量水发展,高标准建设节水型社会 (46) 二、优化配置,推进多路水源互联互调 (49) 三、统筹兼顾,夯实水务设施支撑能力 (51) 四、综合治理,构筑秀美河湖水系景观 (53) 第七章健全创新绿色发展机制增强持续发展动力 (55) 一、强化法规标准引导 (55) 二、完善监督评价考核 (57) 三、深化财税价格调控 (58) 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60) 五、加强区域协调协作 (61) 六、广泛动员社会参与 (62) 第八章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65) 一、加强工作组织领导 (65) 二、落实目标责任分解 (65)

北京城市空间的扩展与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北京市城市空间的扩展与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王亮加雨灵 【摘要】本研究利用北京市全市域的遥感影像数据,运用GIS分析技术,对北京市近30年来的城市空间扩展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空间扩展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方向性特征。而城市空间结构在2001年以前日趋紧凑,城市扩展围绕中心城近地域圈层式蔓延态势明显;2001年以后,北京的城市扩展呈现多中心集聚趋势,近地域新城开始与中心城成片连接,且空间的无序蔓延程度增加。研究表明,常规性事件是城市空间演化的本底,演化性事件是决定北京城市扩展模式和空间结构演变方式的决定性因素,革命性事件为城市扩展创造了契机,它们共同影响了北京市城市的扩展与空间结构的演变。 【关键词】城市空间;扩展;结构;演变;北京市 1.引言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空间扩展与空间结构演变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1, 2]。城市化是城市用地增长的主要动力[3, 4]。目前对于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大多从用地变化的角度出发,对城市用地扩展的空间过程、格局、动力机制和模式等进行讨论,并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沈阳、武汉、淮安等城市[5~11]为例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从研究方法看,近年来开始采用RS数据,利用GIS空间技术获取城市用地资料,计算城市用地单元在某时段内的扩展指数[12, 13]、分形指数[14]、景观指数[15]等。 本文将以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北京市近30年来的城市空间扩展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分析。并对空间演化背后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类型及来源 以北京市全市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均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规划信息中心遥感影像数据库获得。其中,1986年~2001年数据为TM遥感影像,分辨率为30米×30米;2006年~2012年数据为SPOT5遥感影像,分辨率为10米×10米。 为进行空间扩展的动态分析,需对遥感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借助ERDAS 软件对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校正精度满足要求。再对图像进行裁剪和主成分分析等相关的增强处理,利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对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然后将栅格数据转换成矢量数据,再进行用地类型比较和矢量数据叠置分析、属性数据的提取和计算。得到完整的遥感解译数据。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缺乏建设用地类型的实地普查,无法十分准确地区分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故在城市扩展的核算中,将两种类型加总,得到建设用地的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等扇分析方法

海淀区重点空间发展策略

海淀区重点空间发展策略 1、北部新区空间发展策略?—“一轴一心一圈层” (1)功能定位:海淀区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新区,新型城市化地区。以建设生态型、田园式、现代化的城市新区为发展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际化为引领,立足“研发+产业”定位,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主要发展高科技研发制造产业、文化教育产业、现代服务产业和生态观光休闲产业。 (2)规划城市空间结构:海淀北部地区的发展主要围绕北清路展开,规划将形成“一轴、一心、一圈层”的城市空间形态。“一轴”指北清路产业发展轴,串联沿线的多个产业园节点,“一心”指以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主呈十字状延伸的生态绿心空间,“一圈层”指以西北旺镇中心区、温泉镇中心区、南安河、北安河、聂各庄、苏家坨镇中心区、上庄镇中心区为节点的城市化圈层。 (3)培育以北清路为发展轴的三大板块:将北清路沿线的多个产业园节点整合为东、中、西三大板块,东部发展高科技研发制造产业,西部发展文化教育产业,中部突破单一科技园区的规划概念,增加现代服务产业功能,打造北部城市功能中心区。东部产业板块由四个节点构成,既软件园、北大生物城和永丰、航天城。该板块交通便捷,辐射带动效应强,以发展高科技研发制造产业为主,特别是应打造高端技术产品产业化制造基地,同时适当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和房地产业。中部产业板块由三个节点构成,既环保科技园、中医药科技园和稻香湖会议中心,建议该板块以发展现代服务产业、高科技研发产业为主,在生态办公、生态服务、生态会议等规划理念的基础上,打造海淀北部城市功能中心地区。西部产业板块由文化教育园构成,以发展文化、教育产业为主,建议推出艺术产业概念,将该板块打造成为艺术家荟翠的园地,高端艺术产品生产的基地,同时还可以引进国际名校开办教育分校。 (4)北部稻香湖生态科技绿心包括以翠湖湿地公园为核心呈十字状延伸的稻香湖生态旅游区,是海淀北部城市综合新区支撑科技发展的“绿色心脏”,重点发展生态游览、高档会议度假、科技农业观光、国际教育观摩和休闲娱乐等旅游产业,将在建设生态型、田园式和现代化的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城市综合新区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呈十字状延伸的两条绿色轴线将多个游览园、会议度假点和休闲娱乐设施联成一个整体。 (5)组点成团,协调轴线与圈层的发展:为了与产业轴协调发展,在城市化圈层内,应提高城镇建设和服务的档次,发展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业,建设高品质居住组团,实现由城镇化向城市化的转变。为了实现在空间上相对集中的配套建设,轴线与圈层的协调发展可以形成五个空间组团,分别是永丰组团(包括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航天城)、北旺组团(中关村软件园、西北旺镇区)、温泉组团(温泉镇区、环保科技园、稻香湖科技创新基地)、苏家坨组团(苏家坨镇区、国际教育园)、上庄组团(上庄镇区、农林科技园)。 (6)近期发展重点:应提升山后地区产业(形态)价值,主要以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端研发、管理总部环节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高端服务,来置换已有部分生产环节及低端服务业。山后各专业园土地经营模式应由主要依靠出让土地向以工业设施(如厂房、实验室等)租赁为主转变。切实加强山后地区生态环境控制,严格控制山后地区人口过快增产。温泉镇、永丰基地及其它专业园和乡镇,只宜保留小规模住宅用地。 2、东部地区空间发展策略—“一心一轴四基地” (1)功能定位:海淀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高科技园区和核心功能区,以发展高科技研发、创新产业和与之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为主,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 (2)规划空间形态:东部高科技园区主要在强化核心产业园区综合化和新开发的产业空间定向化的基础上,规划形成“一心一轴四基地”的空间形态。“一心”是指通过整合在空间上集中分布的九个园区,建成以科技研发、科技服务、金融咨讯、商务贸易、行政办公、科技会展、休闲旅游为主,并配有商业、酒店、餐饮、公寓、文化、康体、娱乐、大型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海淀综合中心,作为未来海淀区的“空间名片”。九个园区包括了中关村西区、科学城、清华大学及其科技园、北京大学及其科技园和颐和园、圆明园、海淀公园。“一轴”为学院路科技研发和创新服务发展轴,以沿线大学和研究机构及其科技园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