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怀地的历史沿革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覃氏迁徙

覃氏肇起之后,在上古时代的数千年中历经变故,至西周时迁居谭国,归谭氏,获得了一段时期安居乐业的生活。好景不长,至公元前682年,谭国又被齐桓公所灭,其后覃氏先民以国为姓,一部份留居谭地,一部份则西迁陕西有褒(今南郑),另辟基业。

谭灭后的以上两支覃氏先民,随着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通过兵征留戍、官任落籍、民徙拓荒的方式,与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合流,经历了由北向南移民的历史。由于“地望不彰”,现根据历史可考者及已知的各地谱牒资料,略去广西覃氏的情况,以探讨射洪覃氏祖源为目的,将覃氏迁徙的途径分述如下:

(一)西迁覃氏

谭国灭亡后,原有竹氏覃民不愿做齐国的顺民,便相率逃亡,回归旧地陕西有褒(今南郑)、汉中一带,并由谭去言,恢复覃姓,建立基业。经过东周、秦、西汉各朝蕃衍发展,至东汉已蔚为巨族。因此,在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覃氏后裔就出在西迁覃氏这一支。

东汉时的覃儿健,汉武陵郡(今湖南常德市)娄中(今湖南张家界市)人。其父覃屏在汉平帝三年(公元3年)为武陵将军,率兵助武陵太守征剿五溪,后屯兵驻守澧水流域,到王莽篡汉(公元9年),他为武陵地区反抗新莽政权的首领。公元16年(新莽天凤三年)覃屏病死,覃儿健继承父职。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冬,覃儿健带领武陵娄中土民反抗官府增税,被官军镇压。公元80年,覃儿健战死,举族被迫南迁,成为广西西北部和湖南西南部覃氏始祖。由于这一带地区是苗、瑶,壮、侗、土家、毛南、仫佬等少数民族所居,覃氏也与这些民族融合,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姓氏。

覃儿健虽是湖南娄中(今张家界市)人,但其父覃屏“原居雍、秦,望出关中、陇右”,当为西迁覃氏的后裔。

中国历史上第二位覃氏后裔为后汉的覃万传,他是陕西南郑人,曾任蜀汉总兵,建兴三年(公元255年)随诸葛亮南征,在马忠麾下任先锋,屡出奇兵,战功彪炳。及南征师还,万传得马忠保荐授封武陵君,镇守五溪,甚得各蛮族拥戴,被推举为总酋长。景元四年(公元263年)蜀后主降魏,万传不能返回原籍,其后裔落籍武陵,世袭其职。

覃万传一支在湖南西部五溪地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衍生宗派,遍及湘鄂黔桂。一部份从贵州的思南、思州(今贵州岑巩县)、镇远、榕江等县南下广西北部蕃衍,今贵州东

部各县及广西融安、融水、环江、宜山等地覃氏宗人当为其后裔。另一支留居原地,成为武陵地区覃氏主力。另一支向湖南东南各县迁徙发展,如湖南淑浦、祁阳、武田等地覃氏宗人.可能有其后裔。

中国历史上第三位覃氏后裔,是南北朝梁时的覃元先,又名无克,陕西南郑人,归梁后封为东宁州(今广西罗城县)刺史,随武帝(肖衍)作战,由于战功卓著,加封云魔将军。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侯景反,元先与肖云合力讨伐,使侯景受挫。次年,侯景攻陷皇宫,武帝死,元先失去支柱,回东宁任所。两年后元先病死,子孙落籍桂北,成为广西北部、广东南部覃氏的始祖。

中国历史上第四位覃氏后裔,是唐代的覃汝先(另一种说法为覃如夏),四川夔州人(今重庆市奉节县)人。南北朝时期,覃氏为避战乱,从陕西南郑、汉中一带迁往长江三峡地区,历经二百多年的蕃衍,族人散居夔州、开州(今重庆市开县)、归州(今湖北省姊归县)、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施州(今湖北省恩施县)等地区,再次成为巨族。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反,长安陷落,唐明皇(玄宗)西迁,覃汝先在四川剑阁附近迎驾,被封为行军总管兼左仆射,护驾西行至成都。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玄宗为太上皇,念其忠义,加封光禄大夫,派往施州镇抚十八峒,准许世代承袭,这样他的子孙成为覃氏南迁的主力。

汝先的后裔——伯圭,其子孙一部份居湖北长阳、长乐、鹤峰、宜昌、枝江、松滋、公安、天门等县,主力居湖南石门、慈利、大庸、桑植、桃源、常德、临澧、临湘、宝庆(今邵阳市)、:武冈等县;另一支居广西融安、融水、柳州及来宾县,人口估计已达数百万人,成为泱泱巨族了。伯圭之孙覃友义兵征广西,落籍柳州,成为该地始祖。

(二)谭地覃氏

古谭国灭亡后,留居谭地覃民由于己改姓谭,所以在历史上无覃氏后裔的记载。根据各地覃氏谱牒的记录,由谭地迁徙改姓的有两人,现分述如下:

宋代谭鳌。各地族谱说法不一,这里以清同冶六年(公元1867年)覃肇周来仁和镇亲宗认族,送来湖广邵陵谷州覃氏族谱的记载为依据。谭鳌是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人,宋绍兴(公元1131-1162年)时由科甲拔授御前待卫,册封谭部将军。是时楚南苗叛,、奉诏率二子一一覃龙、覃虎征剿,事毕凯旋复命,加封边疆侯。上复谕云:余党未尽,仍往楚南,永镇苗疆。为保护子孙免遭苗害,将谭去言,改姓覃,其后子孙落籍湖南,六世孙覃景春又徒居邵阳,其他后裔散居宁乡、益阳等地。

贵州荔波县《覃氏宗谱》尊谭鳌为始祖,其叙述与上述差异甚大,但由谭改覃、由江

西迁入一致。

《中国覃氏源流世系考》将谭鳌称为“苗王”,可能是其子孙居苗区,与苗族融合所致。

邵阳覃子固认为谭鳌是覃汝先之后裔覃仕鳌,则否定了他是从谭地迁来,不足信。

明初覃怀满。原名谭山耀,又称山耀、三孝,元末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先祖谭端,约生于宋理宗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宋景宗三年(公元1262年)参加殿试,获中京榜第637名进士,成为景宗朝翰林学士,南宋灭亡时被俘,后只身逃脱,回到益都。其子谭景山,约生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元末各地组合民众揭竿起义,谭景山及其子谭山耀也率众起义,攻州掠府,沉重打击元王朝,几年后谭景山不幸中箭身亡。

谭山耀约生于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其父死后所率义军被朱元璋兼并,遂隶属于明平章、征南将军廖永忠麾下,为了隐瞒首领身份,被迫改姓为覃,取名怀满,成为一名明将,随军征战江淮,历经安徽、江西、浙江,然后进击福州,并航海到广东潮州、惠州、广州、东莞,沿西江进入广西梧州、浔州、直达南宁,追击元将阿思兰,师次宾州、象州。元将降,广西平,战事仃。此时明军驻守宾州,覃怀满自觉为降将,虽战功卓著,未获加薪迁升,留恋无益,遂起离军念头,而趁巡营之机,深夜潜进宾州西北面的荒山野岭杨老村,与另一位逃亡者韦天珍相遇,并结为生死之交,一起隐瞒明军身份。为避免查缉,二人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迁往宜山县都街德胜圩以避风头。是年东兰州发生苗乱,招募勇士,榜文明示:凡能平乱者,可以世袭官职。覃、韦二公应招平乱有功,授韦天珍为东兰州世袭知州,覃怀满为世袭武官,留戍东兰,眷属于都彝哨(今大同乡那雅村)立籍,为黔、滇、桂三省二十八县及越南同登、谅山、高平等地覃氏之始祖,子孙蕃衍特速,发展为二十余支族,后裔遍布桂西十余县,亦有发展到贵州荔波县、云南文山、马关等县及越南北部等地,蔚为巨族,是广西覃氏主力。

(三)湖北覃氏祖源

唐代覃汝先由于护驾有功,派往湖北施州镇抚十八峒,世代承袭,成为施州覃氏土司的始祖。按施州覃氏族谱记载:覃汝先之后裔世袭土司,历经五朝(唐、宋、元、明、清)四十二代,至清代中期”改土归流”后中断。由于湘鄂西覃氏已融入土家族,据历史学家何光岳考证:“土家族覃氏祖源于山东谭子国之后,转迁奉节,而后进湘鄂边西北部。”此说与覃汝先之后裔相符。

覃汝先后裔在湘鄂西承袭土司之职,其子孙极为兴旺,散居湘、鄂、桂三省。湖北的长乐、长阳、鹤峰、宜昌、枝江、松滋、公安、天门、施州、归州、沙市、夷陵、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