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教育学重点

比较教育学重点

比较教育学重点
比较教育学重点

Chapter 2 Major Theories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1.Introduction

A.Modernist Perspectives

Structural-functionalism vs. Marxism

Similarities:

a)Stem from common antecedents in the Western Enlightenment Era

Differences:

Structural-functionalism: e nvisions展望consensus一致and equilibrium均衡to be hallmarks印记of social intercourse交流and human progress, and seesstability稳定性as natural and desirabl令人满意的e.

Marxism: questions the possibility of consensus, critique the authenticity真实性of apparent consensus, and assert that conflict rather than stability is the overriding高于一切的catalyst for social change.

B.Postmodernist and Poststructuralist Perspectives

Deny rationalist explanations, challenge and question modernization

Question the possibility of “master narratives”大叙事or encompassing theoretical arguments

Focus on otherwise marginalized边缘化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Reject predictability as goal for theory

2.Structural-functionalism

Stability and equilibrium, being central within the structural-functionalist analysis, reflect the theory’s identity as a consensus perspective.

A.What is Structural-functionalism

Thre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al-functionalism

a)Unitary统一的: Structural-functionalism’s identity as a consensus theory is

built on the conviction that society is unitary and that the building and

preservation of agreement is the preferred and most powerful social force.

b)Coherence连贯性: not only as a unit unto itself but also in terms of the

relationships that exist among its various elements. Social institutions are not

just a collective of people, but, rather, an entity实体having clear purpose and

potential to fulfill social needs, especially social solidarity.

c)Stability: working towards harmony and its own self-preservation, and its

own reliance on the motion of equilibrium as a fundamental trait of society,

and social progress is predictably linear.

Structural-functionalism is a framework for building theory that s ees society as a complex system whose parts work together to promote solidarity and stability.

This approach looks at society through a macro-level orientation, which is a broad focus on the social structures that shape society as a whol e, a nd believes that society has evolved like organisms.

B.Criticism

Structural-functionalist thought does not itself articulate使相互连贯a model of change because its proponents view change as a consequence of societal response to imbalances or imperfections, or adjustments or refinements改良品of existing social conditions, rather than as changes in the social order.

C.Apply on Educational Practice

a)Schools are important contributors to the maintenance of equilibrium

b)Classrooms are spaces where responsible and productive citizens are formed

c)Teachers convey and reinforce values that nurture students’societal

participation in line with mainstream social values rather than in opposition

to those values.

d)Literacy is one among many skills that contributes to economic and social

productivity, and this keeps with the maintenance of status quo with an eye

on the nurturance of a stable social order.

第一个理论记住几个关键词:stability, coherence, equilibrium, unity,并理解好这几个词,然后看看教育方面的应用就差不多了。

3.Modernization

A.What is Modernization Theory?

Human nature is a variable可变的rather than a constant in terms of the prospect for change; this view of h uman nature as variable, malleable,可塑的and therefore subject to refinement is key.

Modernization theory ties societal development to the level of individual person, and, so, provides a rationale for the role of education within societies seeking to modernize. Development becomes a function of the attainment of modern attitude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society’s modernization becomes a product of the percolation of these attitudes throughout an expanding circle of its individual members.

Progress is sequential连续的a nd possessing momentum.势头Human progress is governed in part by a natural motive towards achievement.

Modern states are wealthier and more powerful, and that their citizens are freer to enjoy a higher standard of living.(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New technology is a major source of social change, but they don’t change societies by itself. )

Human agency controls the speed and severity of modernization.

Summary: adaptation of structural-functionalism, generally predictable and manageable, a prescription of change, education of individuals

B.Criticism

The ideological意识形态的and cultural biases inherent in the theory

a)Western biases: modernization≠westernization

b)Traditional values:Modernization values might not be incompatible不相容的

with traditional ones.

Questi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attainment of modern values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will in fact translate into a society-wide phenomenon at levels that are capable of generating and sustaining national development.

C.Modernization Theory upon Teachers

Connects individual students’ progress with the society’s general readines s for the future

Schools—well-prepared citizens for modernization

Modern institutions instilled逐渐灌输in individuals, encouraging the adoption of modern behaviors among citizens

基本理论都要知道,批判的观点要知道,教育的观点要知道,基本上这里的都挺重要的。

4.Human Capital Formation Theory人力资本构造理论

A.Sociology社会学Concept

The term capital pertains从属to both material and other resource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wealth by individuals or by societies.

Investments in the acquisition获得of goods will reap收获returns.

Education’s potential as a spur鼓舞for investments

B.Human Capital Formation Theory and Education

Adopts structural-functionalism’s overarching首要的commitments, reflecting a direct and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Nation-state as a discrete离散的and vital focus of analysis, generally attributing economic under-development to factors within the society in question.

Pursue measurability可测量性by seeking to account for all factors that might contribute to economic growth—here again pointing to structural-functionalism towards prediction, causality因果关系, and the manageability of society and its activities.

Investment and education that they envision, in their modernist and westernized view of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and in their focus on the society as the functional and harmonious context for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policy action.

A的内容可以不看,只是基础,B的内容才是重点。

5.Marxism

A.Basic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of Marxism

Scientific communism 科学社会主义/ Historical materialism历史唯物主义

Change as a dialogue or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entities实体

Substructure of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or social levels —strata

Bourgeoisie 资产阶级—Exploiting Classes 剥削阶级—

Occupy workers

Proletariat 无产阶级—Exploited positions —Being controlled by Bourgeoisie Differences between Marxism and Structural-functionalism:

While both acknowledge that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mechanisms do work toward the end of preserving society, the structural-functionalism sees this tendency as fundamentally desirable 令人满意的and just. Marxist, in contrast, critique the same argument in favor of societal stability as unfair if inequities are maintained among society ’s substrata.下层

Estrangement and Alienation Perspectives 疏远和异化的角度

Therefore, raising consciousness about unfair conditions are necessary in order to replace feelings of powerlessness with a sense of capacity and agency regarding one’s own circumstances.

Summary: Marx contended满足that the latent conflict between advantaged and disadvantaged classes would inevitably become overt明显的. The history of human experience has exhibited unending conflict between oppressors and the oppressed.These conflicts are resolved through dominant class replacing its predecessor前任to renew opposition at a higher level, with oppression taking new forms.

B.Marxism and Education

Context-centered analysis: problems related to fair distributions of human outputs are addressed by knowledge g ained through a science rooted in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agreement rather than on the prediction and control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Schooling i n Marxist countries is the vehicles for dialectical辩证的progress from a capitalist society to the communist society.

Support specialized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s catalysts催化剂for

human progress while eschewing避免forms of education that were too narrow to enable thoughtful appraisals of social circumstances.

A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three aims of ment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echnological learning.

Correspondence相当性Theory: the system of counterparts between schools and workplaces. This theory is pessimistic about aspects that Merton had characterized as benign, stabilizing forces—the “latent” functions of school, such as passive compliance with the vertical power structures of authority, strict schedules, etc.

C.Criticism

Western bias—focus on the history of materialism in the European context and did not grapple with the issue of underdevelopment

Not all societies reflect the presence of sorts of class structures Marxist theories describe

D.Summary of Marxist Perspectives

Adherents追随者of Marxist theory acknowledge the existence of consensus and the appearance of stability but are pessimistic about the degree to which consensus is genuine真实的. For Marx, class structures within society are harmonious in appearance, and social change occurs when latent潜在的conflict between exploited working or proletariat classes and capital bourgeois classes become overt. Marxist theory is more than an ideological impetus动力for political enterprises and remains a potent有效的conflict-oriented counterbalanc e平衡力to the prevailing盛行consensus perspectives. In response to contemporary calls for more schools to produce a better-prepared workforce, neo-Marxist thinkers continue to press the question, “Whose economy is it that the school must be functional for?”

E.Marxist Perspectives upon Practice

Educators often try to limit the degree to which they differentiate their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in keeping with their views that such practices might foreclose排除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nd thereby interfere with their students' potential to pursue their own aspirations.

Organize provision of equal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by incorporating合并的similar mental, physical and technological experiences for their students

Favor localized,participatory供人分享的control of educational governance because he felt this would defuse平息the potential for schools to become instruments工具within which students are programmed to accept roles and social structures that might be unfair or exploitative and within which instruction is organized to advantage some at the expense of others.

Teachers invite broad input in the creation of school and classroom-specific rules and policies in order to ensure fairness and an inclusive stance立场toward the conduct of instruc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education.

前面的是理解,不用记,summary可能可以用来答题,关键看你们个人观点是什么,最后的educational practice挺重要的。

6.Dependency Theory从属理论

A.Dependency Theory VS Marxism

Marxism focuses on class relations within countries, but dependency theory’s attention is on relations between and among countries in a world system.

B.Sociology Perspectives of Dependency Theory

Dependency theorists describe patterns of global inequity and uneven development as a North-South phenomenon. Dependency theorists contendthat primarily North American and European countries enjoy a privileged or upper-class position at the expense of underprivileged countries chiefly in Latin America and Africa.Dependency theory is characterized by a parallel平行的, globalized pattern of exploitation 剥削和oppression压抑.Privileged nations, constitute a so-called core or center, whereas the underdeveloped nations form the marginalized peripherywithin a global society of nations sometimes called the “capitalist world system".

Dependency theorists have generally described the growth of dependent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global system in terms of progress through historical stages: mercantilist colonialism; outward growth (the roles of private elites within

the colonies generally declined, and the role of an authoritarian colonial bureaucracy generally expanded); Foreign investment; contemporary transnational capitalist period

Dependency theory holds that core members of the world system are in a sense dependent as well. They rely on a mod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that justifies the global inequities that exist.

Dependency theory describes specific means by which the core nations seek to maintain and nurture the periphery’s外围dependent status in the global society of nations. These strategies include plunder, neocolonial relations, and transnational corporate activity. “nation-to-nation” domination

Dependency theoreticians have also noted that overt domination is not essential in maintaining exploitativ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re and the peripheral countries.

Instead, according to some dependency theorists, as long as elite sectors within the peripheral countries are themselves advantaged by the generally exploitative core/peripheral relationship, these elite elements help sustain inequity in the global system.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peripheral nations, working on their own behalf but also to the benefit of the core nations, assert their power and status in ways that preserve inequitable social conditions.

C.Criticism

First, although the theory offers valuable insights regarding the extent to which external factors can shape the nature of development, it couldfocus too completely on these external factors. Dependency theory is limited by its pessimistic view of the impetus of a society to maintain itself.

Dependency theory has been criticized on the grounds that its natural bias against capitalism 反对资本主义的自然倾向

The most persistent criticism of dependency theory, however, emerges from its methodological方法论的identity as historical历史的. Dependency theory insists on concrete historical circumstance, accepting differences from one nation’s experience to another’s as a natural result of this historical predisposition.

Dependency theory has not provided credible strategies for development. These

views lack the pragmatism necessary to help members of developing societies to meet their needs and wants.

D.Summary of Dependency Theory

Dependency theory builds on Marxism’s description of class struggle between privileged and exploited proletariat working classes in order to describe a parallel but globalized pattern of exploitation and oppression. In this so-called world system, economically less advantaged nations in the periphery are exploited by the advantaged nations of the core or center. Dependency, therefore, is the circumstance in which the economy of certain countries is conditioned by th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another country, placing control of the economic capacity and future of the peripheral country in the hands of one or more countries of the economic core.

E.Dependency Theory and Education

Serve as a reminder of ways in which a society's pursuit of its own goals can bring negative consequences in ways that often remain unseen. In a world in which continu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eems inevitable, the dependency perspective challenges teachers and their students to appraise ways in which prosperity might be a zero-sum rather than a plus-sum condition. (一方得益,一方利益受损)

Dependency theory offers a potent explanation of how circumstance s that give some people an advantage may disadvantage others within and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这个主要知道它的主要内容就好了,在unassisted development那道问题可以用到,可以从这里找答案。

7.Liberation Theory解放理论

A.Liberation Theory and Education

Liberation theory believes that radical change in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structures of the underdeveloped society are necessary to secure progress in the underdeveloped worl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the focus of educational efforts toward change begins

and ends with t he underdeveloped country's oppressed groups.The emphasis is on the goals of the awakening, mobilization, and self-actualization of exploited minorities.少数

“Liberation is development”.Liberation theory aims to establish a dialogical relationship in which “the teacher becomes a facilitator, the traditional class becomes a cultural circle, and the emphasis shifts from lecture to problem-posing strategies”. Liberation theory envisions liberation as both a means and an end of education.

Literacy is a key tool in liberation theory’s aim of enabling students’progress toward their own goals. This is because of the theory’s emphasis on conscientizaocao—concientization or conscious raising to arouse students’understanding of their exploited circumstances with an eye on empowerment and action in addressing them.

B.Criticism

A chief criticism of liberation theory is that it is utopian乌托邦的in its visions

both at the level of instruction and in terms of longer-range change.

Others have noted that liberation theory might exalt提升reflection over action toward change and progress, thus undoing the impetus toward change it strives to fulfill in other ways.

C.Summary of Liberation Theory

In sum, liberation theory involves seeking to enable the self-actualization of participants in a process of joint learning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Its original and primary focus was on the oppressed and underprivileged sectors within the countries of the developing world. Liberation theory has contributed to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dialogue on education and its role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to improve human existence by viewing knowledge for its emancipatory解放的or repressive压抑的potential. The need for such a reassessment is urgent in that more mainstream scientific and social scientific paradigms undermine the Enlightenment ideals--the freedom and enlightenment of 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from which they had derived their impetus. Liberation theory accommodates dependency theory's observation that,

without literacy and awareness of oppressive circumstances, self-determination is a goal that will remain unreachable by a majority of people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除了criticism,其他都挺重要的。

8.Marxist Conflict Perspectives VS Structural-functionalist consensus outlook

A.Differences

The consensus viewpoint(structural-functionalism and allied与…同属一系perspectives incomparative education, namely, modernization and human capital formation theories) interprets society's components as working more harmoniously together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system as a whole. Moreover, adherents of consensus theory see societal agreement as a natural and desirable condition stemming from the system's tendency to preserve its equilibrium.

Social change occurs through adjustments or refinement.

Conflict perspectives (Marxism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s adaptations, namely, dependency and liberation theories) conclude that the Society as a system is maintained through an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of power across segments of the system and through exploitative relations among them.Conflict theories critique the nature of social consensus and consider the ways in which circumstances of apparent accord within a social system are better understood as products of forced agreement (i.e. oppression) rather than of genuine consensus. Conflict theorists tend to argue that change and growth within social systems are often the products of struggles or conflicts aimed at the overthrow of unjust privilege; thus, change comes with the replacement of existing conditions rather than through mere revisions or adjustments.

B.Convergence集合

Progress is inevitable

Such advancement can be analyzed and can generally be described in terms of discrete不连续的stages or steps

The outcomes of development are therefore predictable and subject to human

control

The spread of the economic capacities能力of the day is desirable

Undertake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re is or is not agreement across a society C.See the convergent points, and remain differences

这是区别,是一个总结性的东西,还是看看吧,不过对答题不一定有用。

9.Postmodern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Theoretical Challenges to the Modern

A.The Meaning of Post- and the Roots of Postmodern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Learning about poststructuralism and postmodernism requires defining post-as “following” in the sense of “trailing behind and coming in the wake of”.

Accordingly, understanding postmodern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necessitates a particular mindfulness regarding antecedentintellectual discoveries.

B.Postmodernism and the Problem of Modernity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the definition of modernization

a)Modernization is a natural condition to which societies evolve on account of

their own tendencies towards growth and self-perfection自我完善. From the

standpoint of modernization theory, this process can be further spurred by

rational and well-conceived plans and policies.

b)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odern condition--and one that receives

our attention in this discussion of postmodernism--is more circumspect周到

的about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modernity, describing it as a crisis of

certainty. This crisis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modern condition”or the

“modern problem”and found its most important prophecy预言in the

thinking of Friedrich Nietzsche.

C.Poststructuralism and Postmodernism’s Allied Argument

Though poststructuralism's roots are distinct from those of postmodernism, the claims of both these post-s lend credence to an overall argument that the focus of any study is subjective主观的in nature.

Postmodernism's and poststructuralism's joint impetus动力of questioning static 静态的and orthodox正统的notions of truth has increased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knowledge previously accepted without question.

A基本上是废话,BCD是重点哦,语言学那个如果看不懂可以看中文。

10.Postmodernism’s Influence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A.General Influence of Postmodern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Neither postmodernism nor poststructuralism purports声称to constitute a discreet body of theory in the way that either structural-functionalism or Marxism consists of a system or pattern of assumptions and thought. This is because poststructuralists and postmodernists are skeptical toward an “all encompassin g 包含的explanation of the world”.

In general, the major influence of postmodern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is to provide a rationalfor drawing to the center human perspectives that have heretofore occupied the landscape at the margins of human and social experience--as forgotten, neglected, unexplored, or somehow subverted.

Postmodernism: embraces the diverse and ambiguous nature of human contexts;

acknowledges and seeks to make explicit the value-laden价值负载nature of education but also to explicate the power 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schools’formalization of values and interests; stresses local context of theory—the adaptation of theory to context rather than context to theory.

B.Criticism of Postmodern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There is, then, no single postmodernist/poststructural philosophy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circumspection(慎重)--the “incredulity”--with which the perspective's adherents view the possibility of a single all-encompassing theory.

Thus, there is no single postmodernist or poststructuralist list of interpretations about the prevailing mechanisms in schools, nor is there a single set of prescriptions(指示)about how they should be.

It is so noncommittal(不许诺、不表态、不确定、含糊的)in its assumptions and claims tha t it is considered of little use for any predictive purpose.

A further criticism is that the emergence of so many particularistic threads of

special interest on account of the influences of poststructuralist and postmodernist thought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ilution(稀释)of disciplinary direction and the undermining of any sense of o rganizational memory among the body of scholars working within the field.

C.Postmodern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upon Education

In general, “post-modernists do hold that the curriculum should not be viewed as discrete subjects and disciplines, but instead should include issues of power, history, personal and group identities, and social criticism leading to collective action”. Because postmodernism generally suggests that an interplay of many factors shape students' identities, students' own experiences have an enhanced prominence in postmodernist views of instruction. (echoes with John Dewey, educational progressivism)

And regarding the role of teachers, postmodernism's lessons about the way language can shape and reinforce patterns of human relation call on teachers to be careful “of their influence over the language process and how it shapes the way students think and conceptualize”.

To create“thinking space” and to make room for understandings of the essence of an experience in its own terms rather than in terms of a dominant other.

Teachers are increasingly confronted with issues related to inclusiveness(平等)and with questions as to how to deal fairly in classrooms whose students bring in

a wide range of cultural perspectives, biases, norms, and beliefs. These beliefs are

often contradictory or difficult to reconcile.

The allied argument of poststructuralism and postmodernism is that notions of truth tend to be based on observer viewpoints--an assertion that validates and lends weight to predicaments teachers often face as they attempt to reconcile students' beliefs.

Tips for Chapter 2:

其实这里很多都是供大家理解的,主要的重点是主要观点(其实ppt上基本都有)和这些观点涉及到教育问题的那些观点。其实书本很多理论都可以套用到第二章的题目的,主要是看大家的个人观点是什么,再用大家的个人观点联系到书本内容。比如说,第一题,你可以说similarity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接收,这个就可以联系到Paolo Freire的banking education了,另外,modernization真是经久不衰的话题,大家多往上面扯。

教育学概论复习总结

制校与学教育、学? 1.我国近代系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双轨学制主要是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2. “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非制度化的教育理3.想。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4. 义务教育依据“法律规定”,具有普及性、免费性、强迫性。5.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6.制度化教育7.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8.1903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年的癸卯学制终身教“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确定了9.1972”思想,并提出了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育教育系统不仅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10. 11.简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 学校教育:教育目的明确,教育组织机构完善,有专门的教育场所,教育设备、图书资料、场地等较为完备。 家庭教育:教育内容生活化,教育方式情感化,教育时间的持久性,教育作用的显着性。社会教育:教育影响的多样化,对象和场景的开放性。 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12.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生产工具的改进、手工业与农业逐渐分离、产生了商品生产、推动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化。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奴隶创造大量社会财富,经济基础雄厚、提供接受教育的物质条件。生产力的发展使脑力可以脱离体力劳动,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只有社会生产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时,才会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脱离生产专门学习的学生。

2.文字的出现时学校产生的文化基础:早期文字是记载文化知识的唯一工具,文字是教学必不可活少的工具。早期文字复杂,使得学习文字比较艰难耗时,必须有专人教授,专心致志才能完成。文字本身包含了各种社会知识,使建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基友了极大社会意义。 3.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是学校产生的社会政治基础:国家发展,阶级对立更加突出,奴隶主阶级为了加强控制,需要建立专门传授文化知识的机构,培养为他们服务的各种人才,锅里国家事务, 学校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它的产生是人类物质生产不断扩大、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 13.简述我国现代学制形成的基本历程。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 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在自强求富的目的下,在全国办起了新式学堂,外国语、军事、科学技术学堂。这是西方学校教育制度在中国实施的先声,为中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认识到了建立新学制、改革封建教育制度的重要性。1902年清政府颁布《情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教育史第一个较完整学制,但未能实施。1904年,又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完整且棺椁实行,这宣告了中国现代学制的正式形成。这两种学制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中体西用思想,它们是中国第一次全面 引进西方教育制度,它们在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简历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4.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 2.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向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社会、人、教育 1.社会要素的主要内容有社会生产力、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制度。 2.制约教育的社会因素有社会生产力、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制度

第一章 比较教育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比较教育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比较教育学的意义 一、比较教育学的概念 各国比较教育学家的概念: 法国教育家朱利安(比较教育之父) 美国比较教育教育学家康德尔 英国比较教育学家汉斯 日本比较教育学家冲原丰 苏联比较教育研究者索科洛娃 (一)研究目的 主要目的:借鉴外国教育经验,改进本国的教学实践。 (二)研究对象 1.领域:教育的各个领域,研究重点是各国的教育制度和基本的教育本体; 2.时间:当代教育,由借鉴的目的所决定,与纵向研究的教育史的区别在于, 比较教育是其横向研究; 3.空间:世界各国,过去以国家为单位,现在以国家为中心的国民教育制度的 研究。 以特定时空范围的教育制度和教育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使得比较教育学有别于教育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以上为研究的广度,该学科还存在研究的深度的问题,不仅要研究教育经验,还要研究教育规律和本质,以体现其理论价值。 (三)研究方法 主要方法:比较法(详见第二节) (四)学科的基本性质 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中间科学之争) 研究对象:教育制度和教育问题; 研究任务:总结教育经验,解释教育规律,探索教育发展趋势; 研究目的:改进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 概念: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学科。 理论科学(理论):寻找教育发展的规律; 应用科学(实践):为教育改革做借鉴。 (五)比较教育学科领域的分化 根据全世界各地的研究报告,比较教育学科已分化为比较研究、外国教育、国际教育和发展教育四个领域。 比较研究分为比较教育学和教育内部分析和文化内部分析。比较教育学指各国教学和课堂教学过程研究。教育内部和文化内部分析,如比较在两个或更多国家、地区甚至

最新《比较教育学》练习题库及答案(DOC)

《比较教育学》练习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填空题 1.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分因素分析时代、借鉴时代、社会科学方法时代几个发展阶段。 2.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是联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本体性原则。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主要有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重视普及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4. 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包括_描述__、解释、_并列__、比较四个阶段。 5. 比较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有_调查法_、_分析法__、比较法、_文献法__。 6.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广阔的胸怀、强健的身体和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 公共的精神;世界中的日本人 7. 1974年3月,日本国会通过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两部法律,这是规范日本战后教育形态的根本性大法。 8. 法国的“郎之万-瓦隆计划”首次提出了教育民主化的思想和以儿童为中心的改革。 9. 法国的大学分阶段组织教学,第一阶段是基础课,两年,授予_大学普通学习文凭__文凭;第二阶段是专门化,两 年,第一年授予_学士_学位,第二年即本科毕业,授予的学位称_硕士_。 10. 法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与三类机构实施,分别是大学、大学校和短期高等教育机构。 11. 法国的初中学制4年,分为方向指导阶段;观察阶段。 12._职业技术教育__被视为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 13. 在德国,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前都经过入学成熟检查,这是一种体格健康和心智发展的检查,经检查被认为明显不合格者将被录取入学校附设幼儿园。 14. 在实施《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多层次结构暂行条例》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革。高等教育将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不完全高等教育、第二层次为基础高等教育、第三层次为专业(或完全)高等教育、第四层次为研究生教育。 15. 目前,承担俄罗斯师范教育的教育机构有三类,分别是综合大学教育系、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中等师范学校。 16. _《1944年教育法》或《巴特勒法案》__的颁布为战后英国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总的法律框架,英国自此确立了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组成的现代公共教育体系。 17. 英国私立性质的独立学校系统包括:私立幼儿园;预备学校和公学 18. 英国大学由古典大学、近代大学、城市大学、新大学这几种类型的学校组成。 19.美国高等教育基本上是围绕着教学;科研;服务三大任务进行的。 20. 学区是美国管理学校的最基本的教育行政单位,它又包括_基层学区__和_中间学区两种。 二、单项选择: 1.贝雷迪认为,真正的比较研究开始于( C ) A.描述 B.解释 C.并列 D.比较 2.属于“社会科学方法时代”的代表人物是( C )

教师资格证备考练习题一:教育学概述

2016教师资格证备考练习题一:教育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来看,教育学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或者说教育学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科学化问题 B.实践化问题 C.规范化问题 D.艺术化问题 2. 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 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B.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 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 D.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3. 在教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着作的是( )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4. 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是( ) A.《论语》 B.《孟子》 C.《中庸》 D.《学记》 5. 西方最早的教育着作是( )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爱弥尔》 D.《大教学论》 6. 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是( ) A.培根 B.卢梭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7. 引进中国的第一本全文翻译的《教育学》是( ) A.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 B.德国赫尔巴特的《教育学》

C.德国康德的《教育学》 D.日本立花铣三郎的《教育学》 8. 中国人自己编着的第一本《教育学》的作者是( ) A.杨贤江 B.罗振玉 C.王国维 D.孟宪承 9.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乌托邦》 D.《巨人传》 10. “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这一论断出自( ) A.康德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11. 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着作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爱弥儿》 12.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讲授始于( ) A.赫尔巴特 B.康德 C.洛克 D.夸美纽斯 13. 最早对教育学科学化或者说对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到重要作用的学科是( ) A.哲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政治学 14. 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 A.教师中心 B.学校中心 C.学生中心 D.活动中心 15. 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中心”,正确的是( )

盘点教育学概念-定义

盘点教育学概念 1.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的作用。 4.个人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5.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人的质量规格所作的总体规定与要求。 6.所谓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它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8.义务教育是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9.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10.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11.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12.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13.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14.学科课程标准即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

《比较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比较教育试题 级县(市区)层次专业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比较教育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 A.哲学的研究方法 B.历史的研究方法 C.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D.比较研究法 2.“比较教育之父”朱利安是( ) A.美国人 B.英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3.1958年制定并确定美国战后教育改革大方向的法律是( ) A.《退伍军人重新适应法》 B.《史密斯—休士法》 C.《国防教育法》 D.《初等与中等教育法》 4.美国不实行的学制是( ) A.六三三制 B.四四四制 C.十年一贯制 D.八四制 5.英国以下教育机构中,属于公共学校系统的是( ) A.私立幼儿园 B.预备学校 C.公学 D.现代中学 6.以下关于英国“第六学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六学级包括中学最高的两个年级 B.第六学级是培养绅士的私立学校 C.第六学级的学习年限为5—7年 D.第六学级可以授予博士学位 7.德国在教育行政管理上实行( ) A.理想主义 B.社会主义 C.联邦主义 D.集权主义 8.俄罗斯初等普通教育的学制为( )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9.以下符合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实际情况的是( ) A.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实施两次考试 B.所有大学均实行两次考试 C.国立大学只实行一次自主考试 D.考生不得重复报考不同的大学 10.主要体现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教育文件或法律是( )

A.美国《国防教育法》 B.日本《确保教育人才法》 C.英国《教育改革法》 D.法国《郎之万—瓦隆方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 A.借鉴时代 B.发展时代 C.反省时代 D.因素分析时代 E.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12.下列比较教育学家中曾运用依赖理论进行比较教育研究的有( ) A.齐美尔 B.卡诺伊 C.汉斯 D.凯利 E.阿尔特巴赫 13.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第一手材料包括( ) A.实地考察资料 B.国家重要教育法令 C.教学大纲 D.统计年鉴 E.问卷资料 14.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 A.可以弥补第三世界国家智力资源的匮乏 B.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 C.更好地促进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D.可以引进更多的外资用于发展本国教育 E.可以用先进的西方文化来取代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文化 15.美国中学开设的选修课程分为这样几大类( ) A.综合性选修课 B.职业性选修课 C.中间性选修课 D.学术性选修课 E.研究性选修课 16.以下教育机构中属于英国公立中学的有( ) A.文法中学 B.技术中学 C.综合中学 D.公学 E.初级学院 17.德国的学位包括( ) A.文凭学位 B.硕士学位 C.博士学位 D.学士学位 E.教授备选资格 18.法国的初中学制4年,分为( ) A.预备阶段 B.初级阶段 C.观察阶段 D.方向指导阶段 E.定向阶段 19.在日本,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除初中、高中外,还有( ) A.专修学校 B.高等专门学校 C.专科学科 D.“各种学校” E.短期大学

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

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

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作者:石中英 摘要:概念分析在教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从认识和理解教育实践的需要,是构建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也是提高当前我国教育学研究质量的需要。日常用法分析、定义分析、词源分析、隐喻分析、跨文化分析和条件分析是教育概念分析中主要的六种类型,每一种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基础和路径。要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必须注意以下事项,第一,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既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也可以作为一项研究工作的一部分;第二,教育学研究中六种概念分析的类型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第三,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既不可过于简单,也不可过于繁琐;第四,教育学研究中概念分析的目的既是认识论的,也是实践论的,它们涉及到人们对待概念分析的态度、方式和目的。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概念分析;分析教育哲学 概念,既是思想的工具,又是思想的材料,还是思想的结果。说它是思想的工具,是因为人类的思想根本上离不开概念。不单是抽象的思维离不开概念,就是具体的、形象的思维抑或是直觉的思维,离开了概念恐怕也会成为一种漫无边际的意识之施,根本辨不清主题、分不清方向。说它是思想的材料,是因为概念是命题的意义单元,命题是理论的组成部分。在任何一种研究领域中,概念本身经常成为理解、思考或拷问的对象,是理论研究、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等不同研究范式都要着力定义、分析或讨论的对象。说它是思想的结果,是因为概念的提出、概念内涵的解释与重构,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心理活动,而是一系列思想活动的结晶,体现着思想者的智慧,反映着思想者对某一问题的立场、态度和价值倾向性。因此,概念分析,既是人类思想过程的一部分,也是理解人类思想过程的一部分,并对建立在概念之上的人类生活方式产生直接的和重要的影响。概念分析是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共同方法之一。有关概念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也因此构成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共同方法论领域。本文主要基于教育学的立场来讨论概念分析的相关问题,希望对于推进我国的教育学研究有所裨益,也希望对于加强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概念分析的研究有所启发。

《比较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比较教育试题 级县(市区)层次专业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比较教育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 ) A.哲学的研究方法 B.历史的研究方法 C.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D.比较研究法 2.“比较教育之父”朱利安是( ) A.美国人 B.英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3.1958年制定并确定美国战后教育改革大方向的法律是( ) A.《退伍军人重新适应法》 B.《史密斯—休士法》 C.《国防教育法》 D.《初等与中等教育法》 4.美国不实行的学制是( ) A.六三三制 B.四四四制 C.十年一贯制 D.八四制 5.英国以下教育机构中,属于公共学校系统的是( ) A.私立幼儿园 B.预备学校 C.公学 D.现代中学 6.以下关于英国“第六学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六学级包括中学最高的两个年级 B.第六学级是培养绅士的私立学校 C.第六学级的学习年限为5—7年 D.第六学级可以授予博士学位 7.德国在教育行政管理上实行( ) A.理想主义 B.社会主义 C.联邦主义 D.集权主义 8.俄罗斯初等普通教育的学制为( )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9.以下符合日本高校招生考试实际情况的是( ) A.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实施两次考试 B.所有大学均实行两次考试 C.国立大学只实行一次自主考试 D.考生不得重复报考不同的大学 10.主要体现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教育文件或法律是( )

A.美国《国防教育法》 B.日本《确保教育人才法》 C.英国《教育改革法》 D.法国《郎之万—瓦隆方案》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比较教育的发展历史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 A.借鉴时代 B.发展时 代 C.反省时代 D.因素分析时代 E.社会科学方法时代 12.下列比较教育学家中曾运用依赖理论进行比较教育研究的有( ) A.齐美尔 B.卡诺 伊 C.汉斯 D.凯利 E.阿尔特巴赫 13.比较教育研究中的第一手材料包括( ) A.实地考察资料 B.国家重要教育法令 C.教学大纲 D.统计年鉴 E.问卷资料 14.教育国际化对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 A.可以弥补第三世界国家智力资源的匮乏 B.有利于第三世界国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经验 C.更好地促进第三世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D.可以引进更多的外资用于发展本国教育 E.可以用先进的西方文化来取代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文化 15.美国中学开设的选修课程分为这样几大类( ) A.综合性选修课 B.职业性选修课 C.中间性选修课 D.学术性选修课 E.研究性选修课 16.以下教育机构中属于英国公立中学的有( ) A.文法中学 B.技术中 学 C.综合中学 D.公学 E.初级学院 17.德国的学位包括( ) A.文凭学位 B.硕士学 位 C.博士学位 D.学士学位 E.教授备选资格

比较教育学论文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与杜威“从做中学”的理念比较【摘要】众所周知,杜威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19年至1921年,杜威在中国进行了为期2年多的讲学。他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主张,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对蔡元培、晏阳初以至毛泽东等都有一定的影响。然而,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念也有他独特的见解,是对杜威的从“从做中学”理念的继承与发展,为了更好地区分这两种理念,有必要对从做中学与教学做合一加以比较。以下我从理念的提出背景、内涵、提出目的、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比较。 【关键词】从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继承与发展比较 一、提出背景比较 1861至1865年,美国爆发南美战争,当时美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物质财富巨大增长,可是,工业革命的催化下,人与社会矛盾激化,民众的精神文化衰落,教育现状是:脱离儿童,脱离社会。1879年,杜威大学毕业,从事教职的工作。 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方法论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是他从改造传统教育的现实需要出发,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思考做出的科学总结。(《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01期作者:周纪焕) 二、内涵比较 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杜威的“做”可以包括艺术创作、手工活

动和科学探究三方面。包括了木工、铁工、烹调、缝纫以及各种服务性活动,如经营管理物品、修理门窗、粉刷墙壁、安装水管等,并且在学校设置各种实验室、商店、菜园、邮局、法庭,同时充分利用化装、表演等活动形式组成儿童学习的情景与内容。 “教学做合一”的涵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 杜威的“从做中学”是以本能论心理学思想为基础的,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性质。这里的“做”只是一种基于生物本能要求、抛开一切社会基础的“活动”。陶行知给“做”下的定义:“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这就是说,这个“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强调了“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认为“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晓庄”实验初期开设的“农事教学做”、“家事教学做”、“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等课程,也可以看出“教学做合一”的“做”已经与生活结合,与劳动结合了。这一“做”已广泛包含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内容了。 三、产生影响比较 杜威的从做中学: 一、建设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从培养学生兴趣着手,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活动课就是要从培养学生兴趣抓起,利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教育学复习重点概述

教育学复习重点汇编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的狭义概念:学校教育。它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 “教育”定义中的三大问题及其回答: (1)W: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的活动对象是什么? A:教育活动是以人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 (2)W:它与其他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的差别何在? A:只有教育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而其他活动一满足人的需要为直接目标。 (3)W:它所产生的影响与其他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A: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总体上讲是有明确意识的,而其他社会活动即使有意识也不会是这些社会活动的首要目标。教育所产生的其他社会效果或效应,就教育本身的目标而言,只能作为间接或派生的目标。 3.教育产生的原因: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便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亦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 4.教育产生的条件:(1)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2)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 5. 学校教育出现(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的原因和条件:(1)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 (2)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3)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6.教育史上著名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主要观点: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1632年写成了《大教学论》一书。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和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突出地强调了普及义务教育,对教育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和人接受教育的广泛可能性持有深刻新年并作了深入论证。 (2)18世纪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教育上的哥白尼”)在《爱弥儿》一书中,强调教育要顺其自然,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提出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观念,引起了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 (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086年发表《普通教育学》,构建了比较严密的逻辑体系,形成了一系列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该书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其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被称为“主知主义教育思想”。 一种教育思想,只要其正确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能用以知道教育实践以满足社会需求,它就是具有现代意义的。 第二章人·社会·教育 Ⅰ、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的制约: (1)顺序性:由低级到高级、由两边倒质变按次序发展的特性。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绪论 一、单选题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 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A.培根B.格斯纳C.洛克D.克伯屈 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 A.卢梭的《爱弥儿》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大学》B.《论语》C.《学记》D.《礼记》 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 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三、材料分析题 “所谓现代教育学就是现代社会的教育学”。 四、论述题 1.教育学经历了哪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你认为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 一、单选题 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这反映了。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4.教育起源于。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B.人类的生产劳动; 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在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 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 7.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8.“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 A.《学记》B.《论语》C.《大学》D.《孟子》 9.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养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议论,进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昆体良 10.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教育漫话D.大教学论 11.裴斯泰洛齐一生写了许多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是《》。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教育漫话D.林哈德与葛笃德 12.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的出版。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漫话D.民主主义与教育 13.作为专门术语,“范式”这一概念是由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最先提出的。 A.杜威B.赫尔巴特C.库恩D.柏拉图 二、多选题

比较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1、比较教育:是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当代外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找出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作改革本国教育的借鉴。 2、租赁学校:是一种将学校的经营管理委托给非营利性的民间教育团体、个人或企业,教育当局根据合同进行管理、检查的一种体系。 3、文化联邦主义:是把教育制度有关的立法权和管理权都交给了各州,这种在文化教育领域各州拥有极大权力的现象,叫做文化联邦主义。 4、儿童中心课程:主要是以儿童的能力、兴趣及需要为中心来计划学习的活动,注重在各种社会实际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能力和个性。又称活动课程或经验课程。 5、小队教学:一般是指3-7名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一个小队,在小队范围内,协同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6、发现教学法: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进行独立探究和思考,自己发现并掌握与此事实或问题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教学方法。 1.萨德勒:萨德勒是比较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时代”的先驱者。萨德勒明确指出,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国外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来学习别国的教育经验,改进本国的教育工作。 2.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3.各种学校:所谓”各种学校“是实施类似学校教育的各种职业技术学校的总称。: 4.国防教育法:《国防教育法》: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1959—1962年拨款8亿多美元资助教育改革。内容:联邦政府增拨大量教育经费,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和外语教学,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资助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奖励科学研究,建立“国防奖学金”,培养第一流的科技人才,以增强国防能力。 5.比较四步法:比较教育的系统研究分为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区域研究包括:描述和解释两个阶段;而比较研究包括并置和比较两个阶段。上述四个阶段构成了其著名的比较四步法。 1.双轨制: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是说体制的运行有多套制度或方法。 2.公学:公学是新型的寄宿制私立文法学校,是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目标以“公职”人员为主,得名公学,设备条件优越,师资水平高,学费昂贵。 3.朱利安:法国人,第一个提出比较教育的人,于1817年发表《比较教育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提出以下建议:组建一个国际教育委员会,聘请常任公务人员承担比较教育资料的收集工作;用问卷的方式向各国收集资料,以便国际委员会能够提出适当教育改革建议;建立师范学校网,用最新的方法培训师资;发行各种语言的教育定期刊物,传播教育改革的建议。朱利安的其他教育著作:《体育、德育和智育概论》(1808)、《裴斯泰洛齐教育方法的精髓》(1812)。 贡献:提出比较教育;确实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范例;提出了问卷的编制。 4.比较教育:比较教育学是指以整个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对当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探讨教育发展规律及特定表现形式,借鉴有益经验,推动本国或本地区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一门科学。 5.双元制职业教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分为三大类: 1.商业类,2.技术类,3.服务类, 6.因素分析法:又称指数因素分析法,是利用统计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指标分解法、定基替代法。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与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就是下列哪个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B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瞧,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与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 B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教育的文化功能,最根本的就就是实现文化的:( C ) A.保存 B.延续 C.创新 D.选择 4.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就是:( B ) A.同学关系 B.师生关系 C.学校与家庭 D.同事关系 5.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 A )就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与物质基础。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 6. 被誉为西方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籍就是:( B )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7、卢梭的《爱弥尔》体现出的人性论就是 (C ) A、白板说 B、性恶论 C、性善论 D、性三品说 8、一般来讲,研究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就是( C ) A.教育心理学 B.教学论 C.教育学 D.课程论 9、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就是:( A ) 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孟子 10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所提倡的教学法就是:( A ) A .产婆术 B.讲授法 C.陶冶法 D.实践法 11.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 B )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A.《教育学》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新教育大纲》 12.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 A)功能就是其本体功能,就是核心功能。 A.个体 B.政治 C.社会 D.文化 13.“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D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14.儿童中心论的典型代表人物包括( A )。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15.( A )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属于政治经济,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A.政治经济说 B.生产力说 C.社会实践说 D.特殊范畴说 16.教育最深远的功能就是:( B ) A.影响个体功能 B.影响文化功能 C.影响经济功能 D.影响政治功能 17.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来瞧,校园文化属于:( C )

《教育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概论》复习题一 一、判断题 1、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2、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3、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会几乎垄断了学校教育。() 4、《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5、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6、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资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7、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观点。()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9、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11、绝对的自由会导致自由的终结,不加限制的自由是自由的敌人,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教育活动。() 12、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13、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14、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个人”。() 15、是否把提升个人做人的价值与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16、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料表明: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有显著的相关。() 1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18、《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19、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复杂,极艰难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法和规律。() 20、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 21、有些学科我们没有正当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而另外一些学科我们有正当的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只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弄清区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在依据。() 22、选修课开设得越多越好。() 23、所谓选修课,是一种对必修课起辅助作用的补充性课程。() 24、杜威所倡导的活动课程主要的意图在于,试图在儿童的现有经验与学科知识所代表的人类种族经验或逻辑经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解决儿童现有经验与学科知识之间明显的脱节问题。() 25、学科课程是以知识(或文化)为本位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习经验为本位的课程。() 26、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2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28、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29、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主要的和辅助的行为方式。() 30、通俗地讲,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加学生的学的活动。() 31、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 32、一般说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王道俊《教育学》(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教育的概念)【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的概念 1.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何意义? 答:(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这一质的规定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②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 ③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有目的的。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④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 (2)把握教育质的规定性的意义 ①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助于人们透过教育的种种表面现象,更加深刻而科学地理解教育,更好地发展教育。 ②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利于更好地发掘人的潜力,培养更多的能够自我教育、与时俱进、具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 ③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从根本上剖析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与其他动物本能的区别在何处等,这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化具有奠基性的重要意义。 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答:(1)教育的基本要素

①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②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③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2)教育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这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分析如下:①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主导性的因素,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②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并影响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和学习的主体,将教育者所传授的知识、技能等,不断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受教育者学习的状况会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③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又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是教育者用于影响受教育者的,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同时,教育中介系统亦会根据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可见,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既是施动者,又是受动者,而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会随着历史条件和现实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3.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有哪些异同? 答: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其异同具体分析如下:

比较教育学复习提纲知识讲解

比较教育学复习提纲

比较教育学复习提纲 (本提纲仅供参考,请结合课本与笔记进行复习)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比较教育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1、比较教育学的定义(P7) 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揭示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的一门教育科学。比较教育学既是一门应用科学,又是一门理论科学。 2、比较教育研究的分类(P17-18) 比较教育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区域研究和问题研究。两者关系为:区域研究是问题研究的前提,问题研究是区域研究的深化。 区域研究是分析研究一个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实践。按照研究内涵的大小,可分为整体研究(一个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各方面的问题)和局部研究(某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的个别问题)。 问题研究是比较两个国家(地区)或几个国家(地区)的教育制度或教育问题,按照比较的内容,可分为专题研究(将各国同一类教育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有许多层次)和总体研究(对世界教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作全面的比较研究,有横纵向之分,详见教材)。 第二章比较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1、国外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P27-39) 第一阶段(19世纪)是学科的倡导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访问与借鉴。法国的的朱利安第一个提出比较教育的概念。法国的库森(《普鲁士教育报告》),美国的贺拉斯·曼(《第七年报》,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等人在介绍和借鉴外国教育制度方面做了有益的工作。 第二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学科的形成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因素分析。 ①英国的萨德勒(此时的先驱,《教育问题特别报告》,认为孤立地研究教育是不对的,必须重视教育的文化背景,研究决定教育制度的各种因素。他还提出了民族性这一概念,强调学习外国经验的目的在于改进本国的教育制度。萨德勒的比较教育观点为以历史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因素分析理论奠定了方向,标志着比较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②美国的康德尔(1933年《比较教育》,是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比较教育理论和方法的著作。康德尔对比较教育科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按照美国比较教育家卡扎米亚斯和马西亚拉斯对康德尔的《比较教育》论著的分析,提出三种目的:“报导—描述”的目的,“历史—功能”的目的,“借鉴—改善”的目的) ③英国的汉斯(1949年《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提出决定各国教育的因素有三:自然因素、宗教因素、世俗因素,,在研究工作中,汉斯把因素分析法与历史法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 ④德国的施奈德(提倡并运用因素分析的研究方法,在1947年发表《各国教育的动力》一书,指出了对教育有影响的外部因素,还进一步分析了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 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是学科的蓬勃发展阶段。方法上的特征是综合研究。这个阶段,研究规模迅速扩大,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成果大量增加。 ①美国的贝雷迪(他的比较教育方法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1964年出版的代表作《教育中的比较法》一书中:贝雷迪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包括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两大类型,区域研究包括“描述”和“解释”两个阶段;比较研究则包含"并列"和"比较"两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著名的"比较四步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