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台账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台账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台账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台账

街(乡镇)中心戒毒社区工作台账

根据《戒毒条例》和市禁毒委《关于在全市街乡镇创建50个示范戒毒社区的实施方案》的精神,为促进我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尽量减少基层负担,拟定在街乡镇中心戒毒社区设立以下4大类工作台账:

1、组织保障类台账:包括国家(省、市、区、街乡镇)

关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文件及社区戒毒工作

方案、街乡镇中心戒毒社区领导小组成员及名单、

社区专兼职人员登记表、禁毒工作经费投入

2、街乡镇中心戒毒社区日常工作情况记录

3、街乡镇中心戒毒社区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情况

4、街乡镇中心戒毒社区轮值救助、就业安置情况

社区戒毒(康复)管理档案

(一人一档,存放于社区)

1、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

2、责令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

3、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计划

4、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综合信息表

5、尿检记录

6、谈话记录

7、戒毒(康复)人员请销假记录

8、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记载

9、综合量化评估表

10、解除戒毒(康复)审批表

吸毒人员档案室管理制度

吸毒人员档案室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准确掌握全国吸毒人员的状况,规范对吸毒人员的登记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吸毒人员的动态管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吸毒人员登记,是指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对吸毒人员自然状况、吸毒违法行为及处理情况、戒毒情况及其变更情况等加以记载和管理的活动。 公安机关应当对登记的吸毒人员建立工作台账,并将登记信息录入“全国禁毒信息系统”吸毒人员数据库,实行信息化管理。 第三条对下列吸毒人员应当进行登记: (一)主动到公安机关进行登记的吸毒人员; (二)公安机关发现和采取戒毒措施的吸毒人员; (三)在司法行政部门管理的场所执行戒毒措施、刑罚以及强制性教育措施的吸毒人员; (四)在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自愿戒毒或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的吸毒人员。 第四条各级公安机关治安、边防、刑侦、监管、禁毒等部门警种和铁路、交通运输、民航、林业等系统公安机关相关部门以及公安派出所,应当按照“谁发现、谁登记”的原则,对在工作中发现和查获的吸毒人员及时进行登记。 各级公安机关禁毒部门负责与本地区司法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吸毒人员登记工作信息交流制度,及时将司法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吸毒人员的相关信息录入吸毒人员数据库。 第五条公安机关应当对吸毒人员的身份进行核实。

对拒不交待真实身份的吸毒人员,公安机关应采取多种办法进行核实,防止错登、漏登。 对暂时无法核实身份的吸毒人员,公安机关应当采集其照片、指纹和DNA 信息留存,待查明其真实身份后,及时补充完善相应的登记信息。 第六条公安机关登记吸毒人员信息时,对已经核实身份的,按照要求填写相应的吸毒人员登记表格,经公安机关登记单位负责人审核后与有关证明材料一起归入吸毒人员档案,同时将吸毒人员的登记信息按要求录入吸毒人员数据库。 对身份暂时不明和未办理户籍登记的吸毒人员的信息,由公安机关采集并填写相应的吸毒人员登记表,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禁毒部门统一汇总并录入吸毒人员数据库。吸毒人员真实身份查明后,核查单位应当及时将核实情况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禁毒部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禁毒部门对吸毒人员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予以更新。 吸毒人员登记表格由公安部统一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负责印制。 第七条对于在司法行政部门主管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康复场所、劳动教养所、监狱、未成年人管教所等监管场所内的吸毒人员,由场所所在地司法行政部门按照标准采集相关信息,填写相应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登记表》或者《在教/服刑/被监管吸毒人员登记表》、《戒毒康复场所人员登记表》,每月定期提供给公安机关禁毒部门统一录入吸毒人员数据库。 对于在医疗卫生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吸毒人员,由当地医疗卫生机构采集其参加自愿戒毒或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等相关信息,填写《戒毒人员治疗情况登记表》,每月定期提供给当地公安机关禁毒部门,由公安机关禁毒部门对其身份进行核实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工作档案(模板)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档案)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办公室 姓名 报到日期:年月日

.--目录 1、责令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 2、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工作小组 3、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 4、解除社区戒毒/康复通知书 5、解除社区戒毒/康复呈批表 6、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告知书 7、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 8、尿检通知书 9、社区戒毒/康复尿样检测记录 10、社区戒毒/康复谈话记录 11、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外出准假通知书 12、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外出请假审批表 13、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外出请假登记表 14、关于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变更戒毒/康复地点的函 15、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变更地点审批表 16、中止社区戒毒/康复程序的说明 17、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告诫书 18、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执行情况报告 19、社区戒毒/康复日常管理记录 20、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报告戒毒情况记录 21、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定期评估表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工作小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编号: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

解除社区戒毒/康复呈批表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告知书 ____: 根据县(区)公安(分)局公()社戒/社康决字[ ]第号《责令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责令接受社区戒毒/康复三年,自年月日至年月日,现将你在社区戒毒/康复期间应履行的义务及不履行义务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向你告知如下: 一、根据《禁毒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对被责令社区戒毒/康复的人员,应与社区签订社区戒毒/康复协议,拒绝签订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属于拒绝接受社区戒毒/康复。根据《禁毒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对拒绝接受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公安机关将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二、在社区戒毒/康复期间,必须履行如下义务:(1)严格遵守社区戒毒/康复协议;(2)自觉服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人员的管理;(3)定期或不定期接受公安机关尿液检测,(社区戒毒:第一年每1个月检测一次,第二年每2个月检测一次,第三年每季度检测一次。社区康复:第一年每2个月检测一次,第二年每季度检测一次,第三年每半年检测一次)。 (4)定期接受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人员的谈话教育;(5)定期报告自己的戒毒情况;(6)遵守外出请销假制度。《禁毒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公安机关可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措施。 三、根据《禁毒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告知人:、 被告知人:(签字按印) 年月日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戒毒康复基本台帐参考样本

社区戒毒台帐

社区戒毒人员情况登记表

一式三份,被责令接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地各一份,一份附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有关规定,(姓名)于年月日起,由社区戒毒机构实施社区戒毒。社区戒毒(康复)期限为年,至年月日结束。 社区戒毒对象(签名): 年月日 社区戒毒工作机构(盖章): 年月日

甲方:(社区戒毒工作机构) 乙方:(社区戒毒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有关规定,×××(社区戒毒工作机构)组成社区戒毒工作小组(甲方),帮助吸毒人员(乙方)戒除毒瘾。经双方协商同意,签订如下协议: 甲方履行下列职责: (一)根据《禁毒法》及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制定社区戒毒计划,落实有针对性的社区戒毒。 (二)经常性与乙方联系见面,了解其在戒毒治疗、身体康复、工作以及学习培训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其提供生理脱毒、心理康复、行为矫治、司法救助等方面的辅导和帮助。 (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解决乙方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要求,使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四)发现乙方出现急性戒断症状或其他疾病危及生命的,应当协助其亲属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五)督促乙方定期接受公安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指定部门的检测。具体标准为:第一年12次(每月一次),第二年6次(时间间隔不少于1个月),第三年4次(时间间隔不得少于2个月)。 (六)对提出短期(五日以内)离开社区戒毒地点,由社区戒毒/工作小组研究决定。对于五日以上的,由社区戒毒工作小组报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予以审批。

(七)对申请参加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的,由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审核后报公安禁毒部门或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审批。 (八)对违反社区戒毒协议规定的行为进行告诫,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吸食、注射毒品的,及时向执行地公安机关和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报告。 乙方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遵守法律法规,自觉履行本协议,接受甲方监督。 (二)戒毒过程中出现急性戒断症状的,应当主动到卫生部门指定的戒毒医疗机构接受脱毒治疗或者向甲方求助。 (三)自觉服从和配合甲方的管理,在第一年戒毒期内,每周主动向甲方负责人如实报告戒毒情况,每季度向甲方书面报告一次戒毒情况。第二年为每月面报、每季度书面报告戒毒情况;第三年为每季度面报、每半年书面报告戒毒情况。 (四)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主动接受身体毒品成分含量检测,并随时接受抽查检测。 (五)短期(五日内)离开社区戒毒地点的,应当提前一天就离开事由、时间、去向、随行人员等情况向甲方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离开,并及时销假。对于五日以上的,应当提前三天向甲方提出申请,由社区戒毒工作小组报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予以审批。 (六)经批准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的,应当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和要求。 三、违反协议应承担的后果:

(完整版)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档案

重庆市南岸区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档案 一、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 二、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职责 三、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人员职责 四、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守则 五、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变更戒毒地点审批表 六、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告诫书 七、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吸毒检测通知书 八、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定期吸毒检测记录表 九、社区戒毒(康复)见面访谈记录 十、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档案 十一、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 十二、解除社区戒毒(康复)审批表

附件1 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 甲方:市区街道(镇)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 乙方:姓名: 乙方基本情况:性别出生年月:年龄岁(已/未婚) 联系电话: 现居住地址: 就业(医、学)场所: 根据公安局(分局)年月日《责令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社戒/社康字[ ]第号)的通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国务院《戒毒条例》的规定,责令乙方于年月日至年月日(月)到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接受社区戒毒(康复),经双方协商,签订以下协议,并自觉遵照执行。 一.执行社区戒毒(康复)期间,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依法对乙方采取必要的戒毒(康复)措施; 2.定期对乙方的戒毒(康复)现状进行评价; 3.通知乙方按规定到国家指定的机构进行社区戒毒(康复)期间的检测; 4.对乙方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行为提出告诫; 5.乙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甲方将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6.针对乙方情况,制定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帮教计划;

7.为乙方提供戒毒(康复)知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 8.为乙方提供就业、就学、就医、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9.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协调相关部门为乙方提供必要的救助服务。 二.在执行社区戒毒(康复)期间,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自觉遵守本协议及社区戒毒(康复)的管理规定; 2.定期向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汇报思想、活动及戒毒康复情况; 3.积极配合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工作,保证随叫随到; 4.自觉接受定期检测,按照社区戒毒第一年每月不少于一次,第二年每两月不少于一次,第三年每三月不少于一次;社区康复第一年每两月不少于一次,第二年每三月不少于一次,第三年每半年不少于一次的要求到甲方指定的机构进行检测; 5.需要变更或暂时离开社区戒毒、康复地点及请假的,必须向甲方书面报告,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离开; 6.需要参加药物维持治疗的,按规定办理入组手续并向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备案,到指定的治疗单位就治,需要变更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地点的,应及时向甲方报告;在社区戒毒期间参加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无正当理由脱失7天以上的,由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提出意见,并经决定社区戒毒的公安机关同意,取消其治疗资格,治疗时间不计入社区戒毒期限; 7.享受就业、就学、就医、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帮助和服务; 8.积极参加社区组织开展的社会活动。 三、违反协议应承担的后果: (一)社区戒毒工作小组不履行职责的,根据《戒毒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二)戒毒人员在社区戒毒期间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由有关部门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街道禁毒工作计划

街道禁毒工作计划 二、社区采取了一把手负责制,治保委员负责日常工作,同时,社区和玉屏镇签订“禁毒”责任状,社区和居民签订“禁毒”责任状,社区和家庭制定争做“无毒家庭”保证书。将禁毒工作分解到社区干部、单元组长,做到分片负责,责任到人,让大家共同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三、坚持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突出主题、抓住重点,运用多种手段,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的宣传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大造声势,在我社区努力营造浓厚的禁毒工作氛围,进一步增强全民禁毒认识,不断将禁毒专项整治工作推向深入。 1、充分利用板报、标语、条幅等通俗直观的形式进行禁毒宣传。不断强化社区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对禁毒、戒毒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居民提高治安防范认识和禁毒、戒毒、拒毒的认识。 2、社区不定期邀请专业人员到社区进行法律讲座、毒品知识讲座等活动。 3、节假日前夕,组织帮教成员走进家庭,开展禁毒宣传活动或禁毒帮教活动,对社区内的吸毒人员进行看望、回访。 4、在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日、重大节日及“6.26”宣传日期间,组织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活动;继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5、寒暑假期间组织社区内中、小学生观看禁毒影片,进行教育。 6、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禁毒宣传教育进社区的六进活动”、“不让毒品进校园”、“青少年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职工拒绝毒品零计划”等系列活动。

四、建立和完善吸毒人员监控帮教小组,形成社区户籍警、单位、家庭的监控网络,做好强制戒毒出所人员和解除*戒毒人员的接续帮教和安置工作。 五、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在社区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绝不留死角,发现问题主动与派出所取得联系,掌握在社区帮教对象的特点,对涉毒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做到不漏一人。 六、建立完善的进度情报信息网络,制定防范措施,以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及时打击,争取做到在我社区无吸毒、贩毒、种毒制毒的现象,把我社区建成为无毒、和谐相处的新型社区。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x大会议精神,坚持以十x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禁毒法》,全面推动禁毒人民战争深入持久开展,实现禁毒形式持续稳定好转,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结合我社区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深化禁毒长效机制建设 紧密结合本社区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精心组织,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推进“无毒社区”创建工作,深化社区戒毒及社区康复工作,着力提高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控制新增率,提高巩固率,为我社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优良的社会治安环境。 二、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1、在社区范围内请民警加强对禁毒工作指导,强化措施,推进“保无毒”,“创无毒”活动,努力实现预定目标。 2、加强禁毒情报信息工作,完善情报交流机制,提高情报收集能力,共享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完善缉毒执法协作机制;加大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力度,及时向镇禁毒办反馈。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档案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档案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编号: 姓名: 性别:管理等级:: 社区戒毒(康复)起止时间: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社区戒毒(康复)责任人 社区戒毒(康复)专职人员: 社区民警: 社区医生: 社会工作者: 禁毒志愿者: 监护人或家属: 所在单位代表: 自年月日至年月日保管 期限

单位 本卷共件页 目录 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 (1) 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 (2)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 (4)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社区活动情况记录 (7)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接受服务和救助情况记录 (8)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尿检记录 (9) 社区戒毒人员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记录 (11)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定期报告记录 (12)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评估报告 (13) 解除社区戒毒(康复)审批表 (15)

社区戒毒(康复)协议 甲方:市(州、地)县(市、区、特区) 乡、镇(办事处)_ 村、居(社区)乙方:姓名: 乙方基本情况:性别:出生年月:年龄:岁已/未婚联系电话: 现居住地址: 就业(医、学)场所: 根据公安局(分局)年月日《责令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社区戒毒字[ ]第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国务院《戒毒条例》的规定,责令乙方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年)到居、村(社区)接受社区戒毒(康复)。经双方协商,签订以下协议,并自觉遵照执行。 一、执行社区戒毒期间,甲方应履行以下权利和义务: 1、依法建立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对乙方采取必要的监护措施; 2、定期对乙方的戒毒(康复)现状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提交乡镇(办事处)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委员会; 3、通知乙方按规定到国家指定的机构进行社区戒毒(康复)期间的尿样检测; 4、对乙方违反社区戒毒(康复)提出告诫; 5、乙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甲方将及时向公安机关和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戒毒(康复)工作委员会报告; 6、针对乙方情况,制定社区戒毒(康复)计划;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规范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规范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主体 根据《禁毒法》和《戒毒条例》的规定: 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负责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机构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领导小组 1、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任组长。 2、综治、公安、卫生行政、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劳动等部门为成员单位。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办公室 按照乡镇、街道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数30∶1的比例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 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数不足30名的,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工作人员。 社区戒毒工作小组 由社区戒毒专(兼)职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社区医务人员、社区戒毒人员的家庭成员以及禁毒志愿者组成 社区戒毒适用对象 1、对吸毒成瘾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

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并出具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送达本人及其家属,通知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办公室。 2、社区戒毒的期限为3年,自报到之日起计算。 3、社区戒毒的执行地点是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所在县(市、区) 4、社区戒毒自期满之日起解除。社区戒毒执行地公安机关解除社区戒毒通知书送达社区戒毒人员本人及其家属,并在7日内通知社区戒毒执行地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戒毒(康复)办公室。 社区康复的适用对象 1、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3年的社区康复。 2、社区康复参照社区戒毒的规定实施。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办公室工作流程 督促报到 1、以15日内按时报到人员,办公室及时进行登记。 2、对未在15日之内按时报到的人员要进行督促。 (1)有正当理由的,社区戒毒办公室应该督促戒毒人员尽快报到执行社区戒毒。可以采取《社区戒毒(康复)逾期报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档案

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档案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编号: 制作单位:xx禁毒办

目录 社区戒毒(康复)协议书 (2)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 (4)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社区活动情况记录 (7)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接受服务和救助情况记录 (8)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尿检记录 (9) 社区戒毒人员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记录 (11)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定期报告记录 (12)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评估报告 (13) 解除社区戒毒(康复)审批表 (15)

社区戒毒(康复)协议 甲方:市(州、地)县(市、区、特区) 乡、镇(办事处) _ 村、居(社区) 乙方:姓名: 乙方基本情况:性别:出生年月:年龄:岁已/未婚 联系电话: 现居住地址: 就业(医、学)场所: 根据公安局(分局)年月日《责令社区戒毒(康复)决定书》(社区戒毒字[ ]第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国务院《戒毒条例》的规定,责令乙方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年)到居、村(社区)接受社区戒毒(康复)。经双方协商,签订以下协议,并自觉遵照执行。 一、执行社区戒毒期间,甲方应履行以下权利和义务: 1、依法建立社区戒毒工作小组,对乙方采取必要的监护措施; 2、定期对乙方的戒毒(康复)现状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提交乡镇(办事处)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委员会; 3、通知乙方按规定到国家指定的机构进行社区戒毒(康复)期间的尿样检测; 4、对乙方违反社区戒毒(康复)提出告诫; 5、乙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的,甲方将及时向公安机关和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戒毒(康复)工作委员会报告; 6、针对乙方情况,制定社区戒毒(康复)计划; 7、为乙方提供戒毒(康复)知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 8、为乙方提供就业、就学、就医、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 9、根据国家政策规定,为乙方提供社会救助服务; 10、发现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出现急性戒断症状危及生命的,可以协助其本人或者亲属将其送往卫生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登记表填表说明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登记表》填表说明 1、有口的为勾选项,有*的为必填项,该表中的人员基本信息必须填写,其余业务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应内容即可。身份不明或未办户籍的吸毒人员指纹编号和DNA编号为必填项,其余有条件采集的单位也可填写。 2、填表人由办案民警等信息采集人签名;联系电话为填表人的办公电话(包括区号);审核人由填表人单位主管领导签名。 3、信息录入人员必须以此表作为信息录入的依据,并作为吸毒人员的台账备查。 一、人员基本信息 4、姓名。以户籍登记为准。发现吸毒人员原先所报姓名有错误或假冒,将原报姓名转入其别名/绰号一栏。港澳台报应有中文姓名。 5、别名/绰号。可以填写多个,以逗号或空格分隔。若掌握该吸毒人员曾用名的,也填写在此栏。 6、出生日期。以身份证登记为准。 7、身高。以厘米为单位。 8、文化程度。单选项。 9、工作单位。填写该吸毒人员的工作单位全称及所在地址。 10、户籍地详址、居住地详址。城镇的按省+城市(县)+路名(小区名)+门牌号码的顺序填写,乡村的按省+城市(县)+乡(镇)+村+组号的顺序填写。 11、就业情况。单选项,若选“其他”需注明。 12、户籍地派出所、居住地派出所。需包含市、县(市、区)名称+派出所名称。 二、滥用毒品种类信息 13、滥用毒品种类。多选项,为该吸毒人员被检测出的滥用毒品种类,若选“其他毒品”需注明。 三、社区戒毒信息、社区康复信息 14、执行地区。执行单位所在的行政区划,需精确到区、县一级。 15、报到日期。以签订协议书的日期为准。 16、执行单位详称。执行社区戒毒或社区康复的,该项目应为街道(乡镇)人民政府详称;对于在社区戒毒或社区康复期间进入康复场所执行的,该项目应为康复场所详称。 17、结束的法律文书文号:戒毒结束时的法律文书文号,对于在戒毒期间脱失或严重违反解读协议的,须将违反戒毒协议的证明材料上传数据库。 四、定期戒毒效果评估信息 18、接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戒毒人员,应根据公安机关的要求定期接受检测。检测结果对应本栏目相关项目进行填写,属于非尿样检测的可在备注中注明,“联系电话”为评估人的联系电话(加区号) 五、戒毒地点变更信息 19、该项目信息有执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转出单位填写。“移交日期”为开具戒毒地点变更手续的日期。行政区划应具体到区、县一级,单位应填写详称。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计划

北村办事处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办公室 工作计划 根据国家禁毒委《关于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试点工作的通知》(禁毒办通[2008]26号)和天桥区禁毒委的相关要求,结合北村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2017年工作计划: 一、开展社区戒毒工作的目的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有关法律为依据,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专业组织提供指导和服务等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戒毒工作,最大限度的教育挽救吸毒人员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 二、社区戒毒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徐向志(北村综治办主任) 滕善国(北村派出所所长) 副组长:董路林(北村街道办事处政法科科长) 李明红(北村街道办事处司法所所长) 组员:韩大鹏(北村街道办事处政法科科员), 韩前胜(北村街道办事处政法科科员), 昝长杰(北村街道办事处政法科科员), 李宁(北村街道办事处政法科科员), 张健(标山中路社区居委会主任),

王爱霞(毕家洼西社区居委会主任), 张开香(毕家洼社区居委会主任), 李素萍(北村东社区居委会主任), 王惠华(北村西社区居委会主任)。 三、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小组工作职责。 (1)与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康复协议》。(2)审批戒毒人员提出的变更社区戒毒地点请求。(3)提出社区戒毒解除意见。(4)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5)制定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计划,指导成立社区戒毒帮教小组,落实社区戒毒措施。(6)对拒绝进行社区戒毒或严重违反社区戒议的戒毒人员,应及时上报上级机关。 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小组的工作步骤 1、帮教小组与戒毒人员以及其家属建立联络机制(如手机、固定电话等),随时为戒毒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对戒毒人员进行心理干预与戒毒知识辅导。 2、戒毒人员在社区戒毒过程中,在就学与就业方面遇到困难,帮教小组及时与社区戒毒办进行汇报,与各部门进行协调,努力为戒毒人员解决就学、就业问题。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报社区戒毒办为其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 3、对戒毒人员未经允许擅自离开社区戒毒地点、逃避

街道年禁毒工作计划

街道2018年禁毒工作计划 【篇一】 一、完善机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首先调整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禁毒帮教小组、还成立禁 毒宣传员、禁毒志愿者队伍。 二、社区采取了一把手负责制,治保委员负责日常工作,同时,社区和玉屏镇签订“禁毒”责任状,社区和居民签订“禁毒”责任状,社区和家庭制定争做“无毒家庭”保证书。将禁毒工作分解到社区干部、 单元组长,做到分片负责,责任到人,让大家共同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三、坚持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突出主题、抓住重点,运用多种手段,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 的宣传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大造声势,在我社区努力营造浓厚的禁毒工作氛围,进一 步增强全民禁毒认识,不断将禁毒专项整治工作推向深入。 1、充分利用板报、标语、条幅等通俗直观的形式进行禁毒宣传。不断强化社区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力度,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对禁毒、戒毒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居民提高治安防范认识和禁毒、戒毒、拒毒的认识。 2、社区不定期邀请专业人员到社区进行法律讲座、毒品知识讲座等活动。 3、节假日前夕,组织帮教成员走进家庭,开展禁毒宣传活动或禁毒帮教活动,对社区内的吸毒人 员进行看望、回访。 4、在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日、重大节日及“”宣传日期间,组织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活动;继续加强 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5、寒暑假期间组织社区内中、小学生观看禁毒影片,进行教育。 6、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禁毒宣传教育进社区的六进活动”、“不让毒品进校园”、“青少 年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职工拒绝毒品零计划”等系列活动。 四、建立和完善吸毒人员监控帮教小组,形成社区户籍警、单位、家庭的监控网络,做好强制戒 毒出所人员和解除*戒毒人员的接续帮教和安置工作。 五、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在社区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绝不留死角,发现问题主动与派出所取 得联系,掌握在社区帮教对象的特点,对涉毒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做到不漏一人。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计划【最新版】

【仅供参考】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____年___月___日 (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 第1 页共5 页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帮助和监督吸毒成瘾者戒除毒瘾,根据国务院《戒毒条例》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规范管理,注重实效,按照《禁毒法》、国务院《戒毒条例》和《贵州省社区戒毒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深入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二、组织领导 为认真做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成立赤水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市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组长:张集智市委副书记、市长、市禁毒委主任 副组长:汪洪林市委常委、副市长、市禁毒委副主任 向定勇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禁毒委副主任 陈小猛市公安局局长、市禁毒委副主任 成员: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卫生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人劳社保局、市教育局、市疾控中心、团市委、市妇联、市总工会、市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组成。 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禁毒办,市公安局副局长、禁毒办主任雷勇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伍裕强、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教导员黄世彬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 三、时间安排 (一)xx年8月10日前,建立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规范档案资料。 第 2 页共 5 页

(二)xx年9月10日起,在各乡镇、街道全面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四、任务目标 (一)建立健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经费保障制度。 (二)公安、卫生、教育、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在就医、就业、就学、入组社区药物维护治疗到指定的和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自愿戒毒、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三)在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乡镇、街道负责组织实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以社区(村)为基础,以社区(村)戒毒(康复)专职人员为主干,以吸毒成瘾人员个人及其家庭为主要工作对象,帮助和监督吸毒成瘾人员戒除毒瘾。 五、工作措施 (一)成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组织机构。成立赤水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小组,各乡镇、街道成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小组。各社区、村根据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多少成立若干个监护小组;监护小组人员由社区戒毒(康复)专职人员、社区民警、社区医生、社区工作者及禁毒志愿者、监护人或家属、所在单位代表等人员组成;监护小组与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康复)协议,针对不同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对象,制定不同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计划,并按照工作计划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二)明确工作职责,认真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市公安局:一是组织基层派出所对辖区吸毒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及时与戒毒场所联系;掌握辖区内适用社区戒毒(康复)的吸毒人员底数情 第 3 页共 5 页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计划

篇一:泷水塘社区2012戒毒康复工作计划 泷水塘社区2012年戒毒康复工作计划 根据国家禁毒委《关于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试点工作的通知》(禁毒办通[2008]26号)和凤凰街道的相关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2012年工作计划: 一、开展社区戒毒工作的目的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有关法律为依据,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专业组织提供指导和服务等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戒毒工作,最大限度的教育挽救吸毒人员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 二、社区戒毒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杨益寿(社区党总支书记) 副组长:雷家兵(居委会主任)古红伟(党总支副书记)组员:钟玉梅(妇联主席)许春丽(党总支委员) 邓玉亮(居委会专干)罗艳萍(居委会专干)陈娟(居委会专干)曾晓春(社区民警)苏玉恒(社区民警)张雄(社区医生)洪中荣(小组组长)高丽琴(小组组长)金继堂(小组组长)杨林(小组组长)苏崇贤(小组组长) 三、社区工作职责。 (1)与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康复协议》。(2)审批戒毒人员提出的变更社区戒毒地点请求。(3)提出社区戒毒解除意见。(4)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5)制定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计划,指导成立社区戒毒帮教小组,落实社区戒毒措施。(6)对拒绝进行社区戒毒或严重违反社区戒议的戒毒人员,应及时上报上级机关。 四、社区戒毒的工作步骤 1、帮教小组与戒毒人员以及其家属建立联络机制(如手机、固定电话等),随时为戒毒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对戒毒人员进行心理干预与戒毒知识辅导。 2、戒毒人员在社区戒毒过程中,在就学与就业方面遇到困难,帮教小组及时与社区戒毒办进行汇报,与各部门进行协调,努力为戒毒人员解决就学、就业问题。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报社区戒毒办为其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 3、对戒毒人员未经允许擅自离开社区戒毒地点、逃避或拒绝接受检测、拒不报告戒毒情况等违纪行为,帮教小组要及时对其进行告诫,并将此情况记入戒毒人员现实表现情况。 4、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以及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帮教小组及时向公安机关和社区戒毒办报告。 5、派出所按照要求(第一年6次,第二年4次,第三年2次)对戒毒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时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随时更新到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中。 泷水塘社区居委会 2012年2月16日篇二: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实施方案 月湖街2011年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下简称《禁毒法》),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大力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结合我街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禁毒法》,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正确认识和把握吸毒人员的性质、吸毒成瘾行为的特征和戒毒治疗科学规律,树立科学戒毒的理念,充分发挥新的戒毒工作体制和继往开来接茬帮教的经验优势,以固定居所社区为基础,以单位和家庭为依托,建立集戒毒治疗、康复指导和救助服务于一体、具有月湖特色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体系,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社区年度禁毒工作计划

社区年度禁毒工作计划 篇一:社区201X年度禁毒工作计划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禁毒法》,全面推动禁毒人民战争深入持久开展,实现禁毒形式持续稳定好转,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结合我社区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紧密结合本社区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精心组织,严厉打击DU品违法犯罪活动,推进“无毒社区”创建工作,深化社区戒毒及社区康复工作,着力提高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控制新增率,提高巩固率,为我社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1、在社区范围内请民警加强对禁毒工作指导,强化措施,推进“保无毒”,“创无毒”活动,努力实现预定目标。 2、加强禁毒情报信息工作,完善情报交流机制,提高情报收集能力,共享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完善缉毒执法协作机制;加大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力度,及时向镇禁毒办反馈。 3、夯实基础工作,完善涉毒人员档案管理。 1、坚定不移地贯彻严打方针,根据禁毒人民战争总体部署,结合本地毒情,适时组织开展各种专项行动,坚决查处收戒吸毒人员。 2、继续组织开展堵源截流战役,坚决截制DU品来源,DU品危害。

3、加大整治外流吸贩毒活动力度,努力做到“五清”,建立“三台账”,完善“三档案”,要及时梳理,及时调查,服务现实斗争。 4、坚决遏制外来人员贩毒问题。 5、坚决遏制娱乐场所涉毒问题。 6、坚决遏制非法种植DU品原植物问题。 此项工作重点是抓好重点部位,高危人群的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1、要紧紧围绕“控制新增率,提高戒断率,逐步实现零增长”的工作目标。 2、坚持全员大收戒。 3、按照《遵义县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流程》的规定,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戒毒出所人员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衔接工作,落实社区的帮教责任,建立和完善尿检制度和跟踪随访制度,探索流动中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执行管理模式。 篇二:社区禁毒的201X年工作计划根据xxxx街道禁毒工作会议精神,xxxx社区以禁吸戒毒为重点,为了更好地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作用,齐抓共管,把禁毒工作落实到实处,使这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轨道,特制定20XX年禁毒工作计划: 一、完善机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首先调整禁毒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计划范本

Formulate objectives and tasks and daily work items management, so as to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计划

编号:FS-DY-20574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帮助和监督吸毒成瘾者戒除毒瘾,根据国务院《戒毒条例》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规范管理,注重实效,按照《禁毒法》、国务院《戒毒条例》和《贵州省社区戒毒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深入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二、组织领导 为认真做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成立赤水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全市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组长:张集智市委副书记、市长、市禁毒委主任 副组长:汪洪林市委常委、副市长、市禁毒委副主任 向定勇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禁毒委副主任

陈小猛市公安局局长、市禁毒委副主任 成员: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卫生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人劳社保局、市教育局、市疾控中心、团市委、市妇联、市总工会、市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组成。 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禁毒办,市公安局副局长、禁毒办主任雷勇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市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伍裕强、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教导员黄世彬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 三、时间安排 (一)20XX年8月10日前,建立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规范档案资料。 (二)20XX年9月10日起,在各乡镇、街道全面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四、任务目标 (一)建立健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经费保障制度。 (二)公安、卫生、教育、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对社区

社区禁毒工作计划样本

社区禁毒工作计划样本【篇一】 根据xxxx街道禁毒工作会议精神,xxxx社区以禁吸戒毒为重点,为了更好地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作用,齐抓共管,把禁毒工作落实到实处,使这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 轨道,特制定20XX年禁毒工作计划: 一、完善机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首先调整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禁毒帮教小组、还成立禁 毒宣传员、禁毒志愿者队伍。 二、社区采取了一把手负责制,治保委员负责日常工作,同时,社区和玉屏镇签订“禁毒”责任状,社区和居民签订“禁毒”责任状,社区和家庭制定争做“无毒家庭”保证书。将禁毒工作分解到社区干部、 单元组长,做到分片负责,责任到人,让大家共同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三、坚持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突出主题、抓住重点,运用多种手段,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 的宣传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大造声势,在我社区努力营造浓厚的禁毒工作氛围,进一 步增强全民禁毒认识,不断将禁毒专项整治工作推向深入。 1、充分利用板报、标语、条幅等通俗直观的形式进行禁毒宣传。不断强化社区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力度,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对禁毒、戒毒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居民提高治安防范认识和禁毒、戒毒、拒毒的认识。 2、社区不定期邀请专业人员到社区进行法律讲座、毒品知识讲座等活动。 3、节假日前夕,组织帮教成员走进家庭,开展禁毒宣传活动或禁毒帮教活动,对社区内的吸毒人 员进行看望、回访。 4、在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日、重大节日及“”宣传日期间,组织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活动;继续加强 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5、寒暑假期间组织社区内中、小学生观看禁毒影片,进行教育。 6、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禁毒宣传教育进社区的六进活动”、“不让毒品进校园”、“青少 年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职工拒绝毒品零计划”等系列活动。 四、建立和完善吸毒人员监控帮教小组,形成社区户籍警、单位、家庭的监控网络,做好强制戒 毒出所人员和解除劳教戒毒人员的接续帮教和安置工作。 五、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在社区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绝不留死角,发现问题主动与派出所取 得联系,掌握在社区帮教对象的特点,对涉毒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做到不漏一人。 六、建立完善的进度情报信息网络,制定防范措施,以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及时打击, 争取做到在我社区无吸毒、贩毒、种毒制毒的现象,把我社区建成为无毒、和谐相处的新型社区。

社区禁毒专职工作人员职责

社区禁毒专职工作人员职责 1、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签订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协议,落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措施。 2、制定有针对性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计划,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进行戒毒帮教;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进行戒毒知识辅导和法律援助;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进行就学、就业、就医援助。 3、组织协调相关部门人员及家属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实施监护管理。 4、督促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按照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协议的规定进行尿样检测;鼓励和动员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接受戒毒药物维持治疗。 5、对违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协议的戒毒康复人员进行教育和告诫;对严重违法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及时向公安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6、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请假外出、申请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或者提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地点变更申请的按规定审核,及时报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并协助办理相关手续。 7、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期满,提出评估意见,上报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再由公安机关作出解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决定。

8、做好各种台账、报表的统计和上报工作,及时协助公安机关将戒毒康复人员信息录入贵州省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和贵州省阳光工程信息采集系统。 9、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相关任务。 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中,社区禁毒专职工作人员即是执法者、管理者、又是助人者及教育者,同时兼有设计者、组织者、治疗者、评估者四个方面的角色。 从社区工作是专业属性来看,社区工作是从社区入手了解社会问题或需要、动员社区内外资源以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促进社区发展的过程。社区禁毒专职工作人员要通过自己专业化的工作促进戒毒康复人员的社区意识,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可以从两个视角来透析社区禁毒专职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任务。 第一,完成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的双重目标,社区禁毒专职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教育和职业训练,包括: 1、了解自己的基本立场,保持适当的工作态度。 2、促进与戒毒康复人员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3、开发戒毒康复资源,着重开发社区的社会与文化资源,提高戒毒康复专业水平。 4、特别要端正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不做领导者、操纵者、单方和局部利益的维护者,将精力集中于脱毒、康复治疗及阳光工程这样的再社会化等中心任务上来。 第二,做出双重贡献,一方面,社区戒毒专职工作人员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方案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方案 篇一: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计划 篇一:泷水塘社区XX戒毒康复工作计划 泷水塘社区XX年戒毒康复工作计划 根据国家禁毒委《关于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试点工作的通知》(禁毒办通[XX]26号)和凤凰街道的相关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XX年工作计划: 一、开展社区戒毒工作的目的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有关法律为依据,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专业组织提供指导和服务等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戒毒工作,最大限度的教育挽救吸毒人员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 二、社区戒毒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杨益寿(社区党总支书记) 副组长:雷家兵(居委会主任)古红伟(党总支副书记)组员:钟玉梅(妇联主席)许春丽(党总支委员)邓玉亮(居委会专干)罗艳萍(居委会专干)陈娟(居委会专干)曾晓春(社区民警)苏玉恒(社区民警)张雄(社区医生)洪中荣(小组组长)高丽琴(小组组长)金继堂(小组组长)杨林(小组组长)苏崇贤(小组组长) 三、社区工作职责。 (1)与戒毒人员签订《社区戒毒康复协议》。(2)审批

戒毒人员提出的变更社区戒毒地点请求。(3)提出社区戒毒解除意见。(4)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5)制定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计划,指导成立社区戒毒帮教小组,落实社区戒毒措施。(6)对拒绝进行社区戒毒或严重违反社区戒议的戒毒人员,应及时上报上级机关。 四、社区戒毒的工作步骤 1、帮教小组与戒毒人员以及其家属建立联络机制(如手机、固定电话等),随时为戒毒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对戒毒人员进行心理干预与戒毒知识辅导。 2、戒毒人员在社区戒毒过程中,在就学与就业方面遇到困难,帮教小组及时与社区戒毒办进行汇报,与各部门进行协调,努力为戒毒人员解决就学、就业问题。对无职业且缺乏就业能力的戒毒人员,报社区戒毒办为其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援助。 3、对戒毒人员未经允许擅自离开社区戒毒地点、逃避或拒绝接受检测、拒不报告戒毒情况等违纪行为,帮教小组要及时对其进行告诫,并将此情况记入戒毒人员现实表现情况。 4、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以及有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帮教小组及时向公安机关和社区戒毒办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