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CS接地技术规范

DCS接地技术规范

DCS接地技术规范
DCS接地技术规范

1、DCS系统接地的基本要求

DCS系统接地是为了保证当进入DCS系统的信号、供电电源或DCS系统设备本身出现问题时,有效的接地系统能承受过载电流并可以迅速将过载电流导入大地。接地系统能够为DCS 提供屏蔽层,消除电子噪声干扰,并为整个控制系统提供公共信号参考点(即参考零电位)。当接地系统发生问题时(接地电阻过大,多点接地,接地线断线或接地线与高电压、大电流设备相接触等),会造成人员的触电伤害及设备的损坏,据了解,有些电厂DCS系统经常“死机” (或不明原因的“死机”),大多是因为接地系统不良或存在问题所引起的。因此,完善、可靠、正确的接地,是DCS 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和良好运行的关键。

1.1DCS接地分类

在一般情况下,DCS控制系统需要两种接地:保护地和工作地(逻辑地、屏蔽地等)。对于装有安全栅防爆措施的系统如化工行业所用的系统,还要求有本安地。

1.1.1保护地(CG,Cabinet Grounding)是为了防止设备外壳的静电荷积累、避免造成人身伤害而采取的保护措施。DCS系统所有的操作员机柜、现场控制站机柜、打印机、端子柜等均应接保护地。保护地应接至厂区电气专业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4Ω。

1.1.2逻辑地:也叫机器逻辑地、主机电源地,是计算机内部的逻辑电平负端公共地,也是+5V等的电源输出地。如CPU的正负5伏、正负12伏的负端。需要接入公共接地极。

1.1.3屏蔽地(AG,Analog Grounding)也叫模拟地,它可以把现场信号传输时所受到的干扰屏蔽掉,以提高信号精度。DCS系统中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应做屏蔽接地。线缆屏蔽层必须一端接地,防止形成闭合回路干扰。铠装电缆的金属铠不应作为屏蔽保护接地,必须是铜丝网或镀铝屏蔽层接地。接入公共接地极。

1.1.4本安地应独立设置接地系统,接地电阻≤4Ω。本安地的接地系统应保持独立,与厂区电气地网或其它仪表系统接地网的距离应在5m以上。

1.2DCS系统接地方式DCS系统一般接地方式

1.2.1利用电气接地网作为DCS接地网,即与电气接地网共地;

1.2.2设DCS系统专用独立的接地网;

1.2.3设DCS专用接地网,经接地线、再接至电气接地网;

由于第三种接地方式与第二种接地方式有较多相同处,过去,计算机或DCS系统曾经较多的采用过专用的接地网。但这种接地方式存在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太大,投资高,电缆及接地网钢材耗量大,距厂房有相当的距离(因不易在厂房内找到合适的位置),管理、维护、测量及查找接地极和接地线不方便,且效果不甚良好。根据实际运行表明,设置专用的DCS 接地网是既困难又不安全的。如某电厂曾因接地问题,造成机组跳闸数十次。根据调查,不少电厂DCS后来改用电气接地网接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对公共接地极(网)的要求

1.3.1当厂区电气接地网对地分布电阻≤4Ω时,可将厂区电气接地网当着DCS系统的公共接地极(网)。

1.3.2当厂区电气接地网接地电阻较大或杂乱时,应独立设置接地系统,即为DCS系统的公共接地极(网)。

1.3.3没有本安地接入的公共接地极(网)的对地分布电阻小于4欧姆;有本安地的小于1欧姆。接地总干线的线路阻抗小于0.1欧姆。

1.3.4接地极周围15米内无避雷地的接入点,8米内无30KW 以上的高低压用电设备外壳的接入点。当现场无法满足该条件时,防雷保护地通过避雷器/冲击波抑制器与公共接地极的主干线相连。电焊地切勿与公共接地极及其接地网搭接在一起,二者应距离10米以上。

2、DCS系统的接地原则

2.1DCS系统设置的接地装置

2.2.1操作台、打印台、服务器柜:设有保护地螺钉。

2.2.2继电器柜、UPS柜、配电柜:设有保护地螺钉。

2.2.3DCS的I/O机柜:设有屏蔽接地汇流排,保护地螺钉。系统地(+24V地)悬浮。

2.2.4仪表柜、手操盘台:设有屏蔽地接地汇流排,保护地螺钉。

2.2.5安全栅柜:设有屏蔽地接地汇流排,本安地接地汇流排,保护地螺钉。

2.2信号屏蔽及其接地

2.2.1根据有关技术规定要求,计算机或DCS系统信号电缆的屏蔽层不得浮空,必须接地,其接地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2.2.1.1当信号源浮空时,屏蔽层应在计算机侧接地;

2.2.1.2当信号源接地时,屏蔽层应在信号源侧接地;

2.2.1.3当放大器浮空时,屏蔽层的一端与屏蔽罩相连,另一端宜接共模地(当信号源接地时,接信号地。当信号源浮空时接现场地)。

2.2.1.4当屏蔽电缆途经接线盒分断或合并时,应在接线盒内将其两端电缆的屏蔽层连接。

2.2.2 DCS系统信号电缆的选择与敷设,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按以上要求进行接地。为了提高DCS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DCS系统开关量输入/输出信号,选用阻燃型对绞铜网屏蔽计算机电缆还是比较恰当的。

3、DCS系统的接地方法

3.1集中布置的DCS设备接地方法

3.2分散布置的DCS设备接地方法

分散布置DCS系统设备之间的连接一般是网络(通讯)线,例如:现场控制站分散到现场,而操作员站位于不同的控制室,分散直径在500米的范围内,各站点间使用多模光纤或5类双绞线或DP屏蔽双绞线等连接。

3.2.1使用光纤连接的站点:各站点内的接地方法同集中布置的DCS设备。

3.2.2使用5类双绞线或DP屏蔽双绞线连接的站点:

3.2.2.1控制室的各类地线先连接到公共连接板,公共连接板通过接地总干线与公共接地极相连。从公共接地极看过去,整个接地网络是一个星型结构。

3.2.2.2 使用5类双绞线或DP屏蔽双绞线两头通过网络浪涌保护设备(信号避雷器、通流量不小于5KA)与DCS的SWITCH、HUB、REPEAT、或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两边的站点有各自的公共接地极,二者不必有金属连接,各站点的接地方法同集中布置的DCS设备。5类双绞线或DP屏蔽双绞线必须穿镀锌钢管或金属桥架敷设,钢管或桥架必须可靠接地。当雷击,或者电气事故造成两边地电位差过大时,信号避雷器可以保护两边的设备。

3.3 DCS设备接地安装

3.3.1接地体:为钉入地下的良导体,由接地总干线传来的电流通过接地体导入大地。接地体与接地总干线之间采用铜焊,焊接后应做防腐处理。可用接地网干线把多个接地体连接成网,接地网应满足DCS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当接地网干线与接地体采用搭接焊时,其搭接长度必须为扁钢宽度的2倍或圆钢直径的6倍。图3-2为典型的多接地体安装图。

3.4 DCS系统接地降低土壤电阻率的方法

3.4.1改变接地体周围的土壤结构。在接地体周围的土壤2~3m范围内,掺入不容于水的、有良好吸水性的物质,如木炭、焦碳煤渣或矿渣等,该法可使土壤电阻率降低到原来的1/5~1/10。

3.4.2用食盐、木炭降低土壤电阻率用食盐、木炭分层夯实。木炭和细掺匀为一层,约10~15cm厚,再铺2~3cm的食盐,共5~8层。铺好后打入接地体。此法可使电阻率降至原来的1/3~1/5。但食盐日久会随流水流失,一般超过两年就要补充一次。

3.4.3用长效化学降阻剂。用长效化学降阻剂方法可使土壤电阻率降至原来的40%。

3.5 DCS系统接地材料及要求

3.5.1接地体与接地网干线的材料要求

接地体和接地网干线所用钢材规格可按下表选用,若接地电阻满足不了要求时,也可选用铜材。如果接地体和接地网干线安装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应根据腐蚀的性质采取热镀锌、热镀锡等防腐措施或适当加大截面。

3.5.2接地连线要求

DCS系统的保护地和屏蔽地连线应使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连接到厂区电气专用接地网或接地体上。小表列出各类接地电缆可选用的规格。当接地连线距离较长、DCS系统对接地电阻要求较高或接地干线分接的支线数量较多时,宜选用表中截面较大的电线电缆。

4、现场接地常用注意事项

4.1现场控制站:接地螺丝因机柜本体与底座间有胶皮形成绝缘,屏蔽地汇流排与底座间绝缘,现场控制站必须按规定做好接地处理。即分别接至现场控制站接地汇流排上。I/O柜的电源地与UPS的电源地必须接至同一个地,保证等电位。

4.2现场控制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网络交换机、服务器主机、系统显示器等采用外壳接地或直接将电源地线连接至电气接地网。

4.3 I/O模件:模拟量模件的40端即直流24伏的负端接至逻辑地汇流排上,逻辑地汇流排接至屏蔽地,再接入总接地汇流排。

4.4.现场控制站的保护地应从机柜下方的接地螺钉接至接地分干线, 现场控制站的屏蔽地应从接地汇流排接至公共连接板。

4.5接地系统的电阻必须进行测试,以保证接地能满足控制系统制造商的要求。

防雷接地设计规范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 第1.0. 2条本规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 1.0.4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策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 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附录一计算; 第2.0.4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

DCS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DCS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试行) 为了保证甲醇分公司DCS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1、综述: 分散控制系统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的简称)是以微处理器及微型机为基础,融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C RT屏幕显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它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 DCS系统已成为控制的中枢神经系统,是装置的大脑,装置中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参数的监视和控制都要通过DCS系统来实现的。正因为DCS系统在生产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安全稳定运行就关系着生产的安全稳定。 DCS是由控制器、I/O模件、操作站、通讯网络、图形及遍程软件、历史站等组成。 2、DCS系统的工作环境 2.1 温湿度环境要求 环境条件是保证DCS系统能够长期正常运转的前提,严格控制机柜间和中控室的环境条件,做好消防、、通风及照明等工作。尤其是通风和空调,中央空调时出风口的不能正对机柜或D

CS其他电子设备,以免冷凝水渗透到设备内造成危害。DCS系统所在的房间的温度、湿度及洁净度要求一般是: 温度要求:夏季23±2℃,冬季20±2℃,温度变化率小于5℃/h。 相对湿度:45%~60%。 洁净度要求:尘埃粒度≥0.5μ,平均尘埃浓度≤3500粒/升。 机柜间和中控室内应有监视室内温度和湿度的仪表,以便时时监控DCS系统的工作环境。 2.2 接地要求 DCS接地系统设计关系到系统的安全性、抗干扰能力的强弱及通讯系统畅通。 2.2.1 DCS工作接地必须有单独的接地系统,接地点要与避雷接地点距离大于4米,与其它设备接地点距离大于3米。 2.2.2 DCS接地电阻要求不同,在接地连线后需要实测工作接地电阻和安全接地电阻等符合技术要求的数据。 2.2.3进DCS系统的屏蔽线接地应属于DCS系统的工作接地,不能接入保护接地中,另外屏蔽线接地只能在一点接地。

防雷接地规范常用

1、防雷接地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 2、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和防侧击雷的门窗、栏杆以及屋面的金属物体必须接地焊接。 3、防雷接地体应采取焊接方法:①使用金属管作接地体时应在其串接部位焊接角形金属跨接线;②钢筋与钢筋交叉要用一条短圆钢进行跨接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圆钢同扁钢的焊接必须进行三面焊接;③焊接处焊缝应饱满,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灰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应敲净。接地体采取搭焊接时。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以下要求:①扁钢为其宽的2倍以上;(三个棱边焊接)②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以上;(双面焊接)③圆钢和扁钢连接,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三面焊接) 4、人工接地体应采用圆钢、扁钢、角钢、钢管等金属材料,必须符合以下要求:①圆钢直径不小于10mm;②扁钢截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厚度不小于4毫米;③角钢厚度不小于4毫米;④钢管壁厚不小于3.5毫米。 5、利用建筑物钢筋做防雷引下线时:①上部与接闪器焊接,下部与基础防雷地线焊接,不能绑接;②下部在室外地坪下0.8~1m处焊一根直径12mm或-40×4镀锌导体伸向室外墙边的距离不小于1m,以备室外人工接地体使用(按图纸设计确定)。③下部在室外地坪上不低于0.3m处焊接一接地体连接板,供防雷接地电阻测量和以备室外防跨步电压工程用(按图纸设计确定)。④接地电阻值应小于设计要求,当利用柱基作接地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埋没人工接地体。⑤建筑物钢筋柱内,钢筋直径16mm以上的可用二根作为一组引下线,钢筋直径10mm以上的应用四根为一组作引下线。具体做法按设计要求。⑥防雷专用的引下线暗敷时,引下线扁钢截面不得小于25×4mm圆钢直径不得小于12mm,引下线必须在距地面1.5~1.8m处做断接卡子(一条引下线除外)断接线卡子所用镀锌螺栓的直径不得小于10mm,并需加镀锌弹簧垫圈,并安装一个有标识的接地电阻检测盒。⑦施工操作时应按图纸设计要求截出柱、桩、位置和柱、桩内所用钢筋的位置用油漆作好标志,按照施工进度层都要在相同的钢筋上作好油漆标志,以免错接。 6、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和建筑物天面的设备管道,突出构架以及需防铡击雷的门窗必须做好接地,需防雷的金属门窗应有两处与接地线相连,天面的金属管道应有两处接地。 7、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和电源穿线钢管均应与接地装置相联。 8、接地干线的接线柱应该明敷在外,与绝缘导线PE线应紧密联接,联接处应有明显的接地标记。 9、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采用专用的接地线,并用镀锌螺栓将接地线牢固地接在电气设备的金属体上。

基站防雷接地规范

基站防雷接地规范(2006年试行V3.5) 为了防止移动通信基站遭受雷害,确保建筑物、站内工作人员的安全,确保基站内设备的正常工作,提高网络运行的安全系数,有必要做好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工作。一.基本原则 实施防雷工程应本着整体防雷、综合治理、系统防护的原则: 1.防止异常电流进入机房。 2.对进入机房的异常电流,应通过避雷器、合理接地系统和地网尽快泄放。 3.对通过以上原则仍未能避免的异常电流应通过等电位连接的技术,将影响降低到最低。 二.电力引入 2.1变压器应安装高低压避雷器,其地线应与地网良好连接。 2.2基站供电应采用三相四线铠装电力电缆埋地进入机房,其长度不宜小于15m。 2.3 2.4重点基站(如传输节点机房等)、郊区及乡镇基站必须安装压敏型电源避雷器。一级避雷器应安装在基站总交流配电箱内(或旁边)、二级避雷器应安装在开关电源AC屏内,该避雷器应在采购电源设备时一并提出要求。一级电源防雷器的安装必须在电源线的进口处,不许安装在远离电源线的地方,否则将失去作用。一、二级避雷器的接地线应尽量短直,引下线长度应不大于1.5米,截面积为35mm2,连接必须可靠,线耳压接必须牵固。安装位置如图一所示。一、二级避雷器间的交流电源线长度应不少于5m,对于距离不足5m的基站也可在一、二级避雷器间加装8.5-15μH(5m*1.7μH/m)的空心电感退耦器(必须注意电感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得等于或小于基站最大用电负荷)。

图一内置避雷器AC屏的安装位置 2.4.1电源避雷器的要求: 2.4.1.1.第一级压敏避雷器的要求: (1)对于高山和多次遭雷击的基站最大放电电流≥120-150KA/每线; 响应时间≤100ns,3+1的保护模式 (2)山区(中雷区以上有架空电源线引入的机房、丘陵、公路旁、农民房、水田中、易遭受雷击的机房,且雷暴日为多雷区的地区)电源用SPD最大通流量: L-PE或 L-N、N-PE必须通过冲击通流容量≥100KA/每线、8/20μs波形的检测,最大持续 工作相电压385V,采用3+1的保护模式。 (3)对于郊区(城市中高层孤立建筑物的楼顶机房、城郊、居民房、水塘旁以及无专用配电变压器供电的基站,且雷暴日为多雷区的地区):电源用SPD最大通流量:L-PE或L-N、N-PE必须通过冲击通流容量≥80KA/每线、8/20μs波形的检测,最大持续工作相电压385V,采用3+1的保护模式。 (3)城市型(闹市区、公共建筑物、专用机房、且雷暴日为中雷区的地区):电源用

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书 1. 总则 1.1 本规范书适用于沈阳新北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城市污泥低成本利用项目循环流化床热水锅炉循环水泵配套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技术要求。 1.2 本规范书所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本规范书发出以后,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方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需方可以认为供方提出的产品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供方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 在签订合同之后,需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具体款项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 1.5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6供方对整套设备和辅助系统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需方的认可。 1.7 本规范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2. 设计条件与使用条件 2.1 系统概况 2.1.1 本期工程:热网循环水系统扩容改造 2.1.2 改造循环水泵配套汽轮机1台 2.2 设备运行环境条件 2.2.1 安装地点:室内布置 2.2.2主厂房地坪(±0.000米)相当于海拔高度47.5m (黄海高程系) 2.2.3地震烈度:基本裂度 7 度 2.2.4各气象要素统计如下: 夏季7月份平均气温 29.5度 冬季采暖期各月平均气温–5.62度 历年平均气温 7.8度 降雨量:日最大215.5mm,小时最大89mm 湿度:夏季七月份平均相对湿度78% 历年最大积雪深度 200mm 历年最大风速 29.7m/s 冬季主导风向北、东北 夏季主导风向南、西南 最大冻土深度 1.40m

接地与防雷规范 (2)

接地与防雷 一般规定 5.1.1 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图。 图5.1.1 专用变压器供电时TN-S接零保护系统示意 1-工作接地;2-PE线重复接地;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L1、L2、L3-相线;N-工作零线;PE-保护零线;DK-总电源隔离开关;RCD-总漏电保护器(兼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T-变压器 5.1.2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采用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线)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零线(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

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形成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图5.1.2)。 图5.1.2 三相四线供电时局部TN-S接零保护系统保护零线引出示意1一NPE线重复接地;2-PE线重复接地;L1、L2、L3一相线;N一工作零线;PE保护零线;DK--总电源隔离开关;RCD-总漏电保护器(兼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 5.1.3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通过总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之间不得再做电气连接。 5.1.4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PE零线应单独敷设。重复接地线必须与PK线相连接,严禁与N线相连接。 5.1.5使用一次侧由50V以上电压的接零保护系统供电,二次侧为50V及以下电压的安全隔离变压器时,二次侧不得接地,并应将二次线路用绝缘管保护或采用橡皮护套软线。 当采用普通隔离变压器时,其二次侧一端应接地,且变压器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与一次回路保护零线相连接。 以上变压器尚应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接地装置和室内接地线的施工方法及技术规范

接地装置和室内接地线的施工方法及技术规范 一、接地装置和室内接地线的施工方法 (一)模式二的项目校做接地装置时,选在离卫星接收室地线引入孔最近的房前(后),离建筑物 2m 处,与建筑物平行挖一个 800mm 深, 10m 长的沟,将 3 根垂直接地极打入地下后与水平接地线焊牢,将ф8 的圆钢焊在水平接地线上引入室内(见图 1 )。室内接线端子按图 3 制作,将室内接地端子用 M10 × 100 的膨胀螺丝固定在空气开关正下方距地面 300mm 的墙上,并加装绝缘防护罩(见附图 8 )。将焊接处用沥青做好防腐处理,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须加入降阻剂后,将沟填平、夯实。 图 1 模式二接地体位置选择示意图 (二)模式三项目校做接地装置时,既要考虑到卫星接收室的入室地线,同时也要照顾到计算机教室的入室地线的施工方便,可选在教室前(后)离建筑物 2m 处,与建筑物平行挖一个深 800mm ,长 10m 的沟,将 3 根垂直接地极打入地下后与水平接地线焊牢,在水平接地线的两端分别焊上ф8 的圆钢,分别引入卫星接收室和计算机室(见图 2 )。室内接线端子按图 3 制作,将室内接地端子用M10 × 100 的膨胀螺丝固定在空气开关正下方距地面 300mm 的墙上,并加装绝缘防护罩(见附图 8 )。将接地装置焊接处用沥青做好防腐处理,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须加入降阻剂后,将沟填平、夯实。

图 2 模式三接地体位置选择示意图 (三)室内接地端子制作图 图 3 室内接地端子 二、接地装置施工技术规范(详见附图 5 、 6 、 7 ) (一)垂直接地极的材质为角钢、钢管或圆钢。角钢厚度不应小于 4 mm ,钢管壁厚不应小于 3.5 mm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18 mm 。垂直接地极的长度宜为 2500mm 。 水平接地线的材质为扁钢或圆钢。扁钢截面不应小于 100 m m 2 ,其厚度不应小于 4 mm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 10 mm 。水平接地线的长度为 10m 。 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应对垂直接地极和水平接地线采取热镀锌等防腐措施或加大其截面。 (二)垂直接地极的间距宜为 5m 。 (三)水平接地线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 0.8m 。接地装置应远离由于砖窑、烟道等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地方。 (四)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防直击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宜采用下列方法: 1 、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 2 、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 3 、采用降阻剂。 4 、换土。 (五)防直击雷的接地体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不应小于 3m 。当小于 3m 时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防雷接地电阻规范]防雷接地电阻规定是多少

[防雷接地电阻规范]防雷接地电阻规定是多少建筑物接地电阻的要求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工频接地电阻 英文名称:power frequency earthing resistance 定义:工频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与远方大地之间的电阻。其数值假定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位最大值与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电流最大值的比值。 工频就是一般的市电(工业用电)频率,在我们国家是50赫兹。工频是很低的频率。我国通常叫的工频,就是指50HZ的交流电。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10Ω,防直击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 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架空和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防雷检测报告第19条——防雷接地电阻≤10) 电源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 机房接地与防雷接地系统共用时,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因此对于监控机房和通讯机房接地均应与建筑物防雷地等共用同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Ω。)

在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 输送危险物质的各种室外架空管,应每隔20~25米接地一次,每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凡生产、加工或储存危险品的过程中,有可能积聚静电电荷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和导电物体,均应直接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 低压配电线路的接地应采用TN-S或TN-C-S系统,引入建筑物的电源线路,中性点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TN-S系统 英文名称:TN-S system 定义:整个系统的中性线与保护线分开的TN系统。 字母标识: 第一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DCS改造施工招标技术规范书 2

............有限责任公司..........电厂DCS改造工程#1、#2机组及公用系统施工招标 技术规范书 .............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4月

目录 1.总则 (1) 2.规范及标准 (2) 3.甲乙双方工作范围及供货范围 (4) 3.1.概述 (4) 3.2.投标方工作范围及供货范围 (4) 3.3.招标方承担的工作及供货范围 (6) 4.工程管理 (6) 4.1.项目管理 (6) 4.2.工程设计联络会 (7) 4.3.进度要求及计划 (8) 4.4.质量保证要求 (8) 5.技术要求 (9) 5.1.总则 (9) 5.2.盘(台、箱、柜)安装 (9) 5.2.1.控制室及电子间成排盘柜的安装 (9) 5.2.2.汽机侧、锅炉侧、电气系统单个盘盒的安装 (9) 5.3.电缆桥架及安装、电缆敷设、电缆头制作安装及接线 (10) 5.3.1.电缆桥(支)架及安装 (10) 5.3.2.电缆敷设 (11) 5.3.3.电缆头制作安装及接线 (11) 5.3.4.线槽安装 (12) 5.3.5.电缆管、电缆保护管、金属软管安装 (12) 5.3.6.补偿导线及导线敷设 (13) 5.4.接地装置安装 (13) 5.4.1.专用接地装置安装 (13) 5.4.2.保护、屏蔽、信号接地线安装 (13) 5.5.取源部件、敏感元件及测量仪表安装 (14) 5.5.1.测温元件安装符合有关规定 (14) 5.5.2.压力取源装置安装符合有关规定 (14) 5.5.3.变送器安装 (14) 5.6.控制仪表及系统安装 (15) 5.6.1.开关量仪表安装符合有关标准。 (15) 5.6.2.分散控制系统安装 (15) 5.6.3.执行器及执行机构定位器安装符合有关标准。 (15) 5.7.热控回路校线及试动作 (15) 5.7.1.热控回路校线 (15) 5.7.2.电动门回路试动作符合有关标准 (16) 5.7.3.气动两位阀回路试动作符合有关标准 (16) 5.7.4.气动调节阀回路试动作符合有关标准 (16)

GB50169-92_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附录C-4 GB50169-92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地或接零: 一、电机、变压器、电器、携带式或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金属底座和外壳。 二、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三、屋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 四、配电、控制、保护用的屏(柜、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属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头盒、终端头和膨胀器的金属外壳和电缆的金属护层、可触及的电缆金属保护管和穿线的钢管。 六、电缆桥架、支架和井架。, 七、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杆塔。 八、装在配电线路杆上的电力设备。 九、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无避雷线的小接地电流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杆塔。 十、电除尘器的构架。 十一、封闭母线的外壳及其他裸露的金属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和箱式变电站的金属箱体。 十三、电热设备的金属外壳。 十四、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 第2.1.2条电气装置的下列金属部分可不接地或不接零:· 一、在木质、沥青等不良导电地面的干燥房间内,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但当有可能同时触及上述电气设备外壳和已接地的其他物体时,则仍应接地。. 二、在干燥场所,交流额定电压为127V及以下或直流额定电压为1iO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的外壳。 三、安装在配电屏、控制屏和配电装置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等的外壳,以及当发生绝缘损坏时,在支持物上不会引起危险电压的绝缘子的金属底座等。 四、安装在已接地金属构架上的设备,如穿墙套管等。 五、额定电压为220V及以下的蓄电池室内的金属支架。 六、由发电厂、变电所和工业、企业区域内引出的铁路轨道。 七、与已接地的机床、机座之间有可靠电气接触的电动机和电器的外壳。 第2.1.3条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能与地构成闭合回路且经常流过电流的接地线应沿绝缘垫板敷设,不得与金属管道、建筑物和设备的构件有金属的连接。 二、在土壤中含有在电解时能产生腐蚀性物质的地方,不宜敷设接地装置,必要时可采取外引式接地装置或改良土壤的措施。 三、直流电力回路专用的中性线和直流两线制正极的接地体、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当无绝缘隔离装置时,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lm。 四、三线制直流回路的中性线宜直接接地。 第2.1.4条接地线不应作其他用途。 第二节接地装置的选择 第2.2.1条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可以利用下列自然接地体。

防雷接地技术标准和规范标准[详]

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 设置防雷接地技术规范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总则 第一条:本技术指导意见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及机房。 第二条: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和机房的接地及防雷应做到确保人身和通信设备的安全以及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二部分: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的技术标准和条例 第三条: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应执行下列技术标准和条例: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范》(综合楼部分); YD 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 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 5078-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 YD 过 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 GA371-2001《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 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YD5003-94《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

《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以上标准是为了解决综合通信大楼、交换局、数据局、模块局、接入网站、IP 网站、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站、微波站、监测监控机房及设备等因雷电感应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网络数据线、天馈线、遥控系统、监控系统引入的雷害,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而编制的。 第四条: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安装的防雷产品应 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场(站)、机房所建防雷设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第五条:从事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防雷工程的企业,应当持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质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应当持有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格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格证》。工程完工后,应将设计施工单位及个人的资质资格证复印件及竣工验收资料等存档备查。 第六条: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防雷工程实行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制度。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将防雷工程设计方案报送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经审核合格后,方可交付施工。工程竣工后,须经法定防雷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并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验证备案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部分: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的安全技术要求 第七条:

DCS操作规程

合同编号: 20031112-J01 xxxx石化15万吨/年气分 JX-300X DCS控制系统 DCS操作规程 编制:俞聚森 审核:张竹南 xxxxxx技术有限公司 2003年11月

说明 本规程根据xxxx120万吨/年常减压及15万吨/年气分项目JX-300X DCS 集散控制系统所作。 本规程所指的硬件系统是由xxxxxx技术有限公司供货的JX-300X集散控制系统硬件部分及与相关控制有关的其它厂商供货的设备。(相关硬件参见相应技术资料) 本规程所涉及的软件是由xxxxxx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全套软件和相关组态文件。(相关内容参见相应的技术资料)

一、总体说明: 1、系统硬件 本套系统由六个操作站、四个控制站及一个工程师站构成。 本规程所涉及的操作均在操作站上实现,具体的硬件构成参见相关技术资料。 2、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由ADVANTROL和组态文件构成。 系统的所有操作均在Advantrol软件下实现,具体的Advantrol操作参见相关技术手册。 3、注意事项 1)系统的开启与停止、操作人员口令等系统维护工作由专职人员完成,未经授权人员 不得进行此操作。 2)操作站计算机、键盘和鼠标为专用设备,严禁挪用。特别注意:为保证系统正常运 行,不许在操作站计算机上运行任何其它非本公司系统所提供的软件,否则将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3)系统供电用的UPS为DCS系统专用设备,只能用于系统的各操作站和控制站供电, 不能用于其它用途。 4)本系统对操作人员规定了四种权限,规定如下: 观察:只能观察数据,不能作任何修改和操作。 操作员:可以更改阀位输出(软手动)和设定值等有限的数据。本权限适用于合格的DCS操作人员。 工程师:可以修改控制系统的P、I、D参数和其它一些数据,可以下载系统文件;可以退出系统。本权限适用于系统运行维护人员。 特权:可以对系统进行维护,增加减少操作人员;改变操作人员权限和修改其口令;以及其它一些系统特殊功能。本权限适用于DCS系统维护人员。 二、本规程提及的术语 注意:表示涉及的事物或操作可能引起不可预测的危险后果。 警告:表示涉及的事物或操作能引起可预见的系统运行故障。 危险:表示涉及的事物或操作将引起系统停运,甚至设备损坏及人身伤害。三、操作员操作指导: 操作员职责: 1)监视DCS系统运行,预防可能产生的危险。 2)随时干预系统运行,确保安全、正常生产。 3)系统授权运行参数的更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 信息产业部邮电设计院(原邮电部设计院)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的唯一编制单位上世纪60年代,邮电部设计院的防雷专家就对工程中出现的雷害事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1986 年开始编制国内外第一个将联合接地理论用于通信局(站)的标准YDJ26-89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到YD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的颁布已经是第五个标准了, YD5098-2001 使通信局(站)的防雷技术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该标准采取广泛与IEC 及ITU 等相关国际标准接轨的编写方法,不但结合了中国国情,也充分考虑了通信局(站)的具体情况而推出的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国际接轨的工程设计标准。目前已经在通信局(站)防雷工程中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全面的解决了占通信局(站)雷击事故85% 以上的雷电过电压保护问题,下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与移动通信及网络系统的防雷等相关问题进行介绍。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防雷接地标准China national standards on lightning discharges and earthing 1) YDJ26-89 《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范》(综合楼部分)Temporary Specifications on Earthing Design for Telecommunication Bureaus(Stations) (Telecom Integrated Building Part) - -- 原邮电部第一个通信局(站)防雷接地标准,在世界上第一个将联合接地的理论写在通信局(站)防雷接地的标准中; 2) YD2011-93 《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n Lightning Discharges and Earthing Design for Microwave Stations ; 3) YD5068-98 《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Earthing Design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s ; 4) YD5078-98 《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Specifications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for Power Supply System in Engineering of Telecommunications ; 5 ) YD5098-2001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Engineering Design of Lightning Over-Voltage Protection for Communication Bureaus(Stations ), 该规范是为了解决综合通信大楼、交换局、数据局、模块局、接入网站、IP 网站、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站、微波站等因雷电感应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网络数据线、天馈线、遥控系统、监控系统引入的雷害,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和正常工作而编制的。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的基础应建立在联合接地、均压等电位分区保护之上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应根据电磁兼容原理,按防雷区划分,对电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进行合理规划。 从通信局(站)雷击概率的统计分析,近年来虽然对通信局(站)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进行了大量的改造, 但雷电产生的浪涌电流还是造成通信设备的损坏,雷击使通信中断的事故时有发生,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的统计雷击造成通信设备损坏事故的85% 是雷电过电压引起的,因此对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的保护就更为重要。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 收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9—92 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函(1987)78号、建设部(88)建标字25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年12月16日以建标[1992]911号文批准发布。 为方便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组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标准、规范条文说明的统一要求,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章、节、条顺序,编制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条文说明有欠妥之处,请将意见直接函寄本规范的管理单位: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良乡, 邮政编码:102401)。 本条文说明仅供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执行本规范时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条简要地阐明了本规范编制的宗旨,是为了保证接地装置

的施工和验收质量而制订。 第1.0.2条本条明确了规范的适用范围是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的接地装置。其它如电子计算机和微波通讯等接地工程应按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第1.0.3条施工现场必须按照设计施工,不得随意修改设计,必要时需经过设计单位的同意,并按修改后的设计执行。 第1.0.4条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凡不符合现行技术标准的器材,均不得使用和安装。 第1.0.5条本规范内容是以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为主,有关施工安全问题,尚应遵守现行的安全技术规程。 第1.0.6条电气装置接地工程应及时配合建筑施工,从而减少重复劳动,加快工程进度和提高工程质量。 第二章电气装置的接地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本条规定了哪些电气装置应接地或接零。第十款至第十四 款根据近几年出现的新产品和征求修订意见中要求增加而制订。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根据国标<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和1985年版<苏联电气装置安装法规>规定而修订。 第2.1.2条本条规定了哪些电气装置不需要接地或不需要接零,基本与原规定相同。<苏联电气装置安装法规>关于哪些电气装置需要和不需要接地或接零在电压等级上有新的规定,考虑国标<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也正在修订,为同设计规范协调一致,现规定要作相适应的修订。 第2.1.3条当直流流经在土壤中的接地体时,由于土壤中发生电解作用,

自备电厂dcs技术规范

兰花科创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一期工程 分散控制(DCS)系统技术规范书 DOC. NO: 0 2013-8-15 用于招标 版次. 日期 说明 设计 校对 审核 审定 分散控制(DCS)系统技术规范书 日期:2013.08.15 版次:0版 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CHINA T1ANCHEH ENOIMEERiNC CORPORATION

1.工程概况 2.范围. 3.技术要求 4.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 5.设计联络会议(DLM 6.工程服务 7.试验、验收和演示 8.包装、装运和仓储 9.数据和文件 10.培训 11.投标人应提供的技术资料 12.附件

TCC T1M4CHEIM 匚aR^.CMlMA 分散控制系统技术规范书 1、工程概 本工程建设方为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本期为2X 1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 1 X 20MW 抽背式汽轮发电机组和1 X 15MV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为提高整个电厂的过程控制水平及运行管理水平,考虑采用一套分散式控制系统(简称DCS来实现全厂锅炉的集中控制。 1.1主设备 主设备包括:150t/h 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2台(额定压力:9.81Mpa , 额定温度:540E,生产厂家: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高压除氧器2台;电动给水泵3台。 1.2控制方式: 本期米用锅炉集中控制方式,集中控制室布置于主厂房8米层,集中控制室内布置锅炉监控系统的人机接口设备。运行人员在控制室内通过LCD及少量的常规仪表及硬操作设备对锅炉进行监控。 设置电子设备间与集中控制室设在同一层,工程师站设单独房间,以方便运行 管理。DCS的机柜设在热控电子设备间。 1.3控制水平: 本期拟采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分散控制系统(即DCS系统)。主控室内设装 设汽包水位工业电视,控制台上设停炉及重要设备的紧急操作按钮,以保证锅炉在紧急情况下安全快速停炉。锅炉运行人员可在少量就地操作和巡回人员和配合下,在集控室内实现锅炉的启动,正常运行工况的监视操作、紧急情况事故处理及停炉。 2范围 2.1总则 2.1.1本技术规范对兰花科创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一期工程配套建设的热电站所采用的分散控制系统(以下简称DCS就技术方面和有关方面的要求,它提出了最低限度的功能要求,不能成为供货商降低配置及免责理由。本技术规范的内容,是按本工程2台锅炉、2台汽轮发电机及相关必要的公用系统要求编制的。 2.1.2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 完全陈述一切有关的规范和标准。投标方(以下简称乙方)应提供符合本DCS规 范书的规定和有关工业标准要求的优质DCS其系统必须具有当今实践证明是先进的应用技术,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乙方应具有 在同类机组中承包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供货的成功经验。 2.1.3如果乙方未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乙方提供的设备和DCS满足了本规范书和有关工业标准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表明。

gb50169-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9 - 2016 条文说明

修订说明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16 ,经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 年8 月18 日以第1260 号公告批准发布。 本规范是对《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 的修订。本规范上一版的主编单位是国网北京电力建设研究院(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是广东电力试验研究所、东北电业管理局第二工程公司、湖北电力建设一公司、北京电力建设公司、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上海电力建设一公司、广州供电分公司、乐清市华夏防雷器材厂、武汉岱嘉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欧地安科技有限公司等,主要起草人是陈发宇、李谦、孙关福、孙克彬、余祥、穆德龙、雷宗灿、朱有山、马庆林、章国林、汪海涛、屈国庆、宋美云、佟建勋等。 本规范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 为了方便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

目次 1 总则........................................................................................................................... - 34 - 2 术语........................................................................................................................... - 35 - 3 基本规定......................................................................................................................... - 36 - 4 电气装置的接地............................................................................................................. - 38 - 4.1 接地装置的选择................................................................................................... - 38 - 4.2 接地装置的敷设................................................................................................... - 39 - 4.3 接地线、接地极的连接....................................................................................... - 40 - 4.4 接地装置的降阻................................................................................................... - 41 - 4.5 风力发电机组与光伏发电站的接地................................................................... - 42 - 4.6 接闪器的接地....................................................................................................... - 43 - 4.7 输电线路杆塔的接地........................................................................................... - 43 - 4.8 主(集)控楼、调度楼和通信站的接地........................................................... - 45 - 4.9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接地....................................................................... - 46 - 4.10 电力电缆金属于户层的接地............................................................................. - 46 - 4.11 配电电气装置的接地 ......................................................................................... - 47 - 4.12 建筑物电气装置的接地..................................................................................... - 47 - 4.13 携带式和移动式用电设备的接地..................................................................... - 48 - 4.14 防雷电感应和防静电的接地............................................................................. - 49 - 5 工程交接验收................................................................................................................. - 50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