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ArcGIS的建德市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ltz)

基于ArcGIS的建德市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ltz)

基于ArcGIS的建德市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ltz)
基于ArcGIS的建德市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ltz)

基于ArcGIS的建德市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

XXXXXXX

摘要:本文运用ArcGIS软件,分析了建德市各乡镇1999年、2003年、2008年的人均GDP 和三产结构,直观地表现了建德市交通因素以及区域经济差异状况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建德市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主要特征,在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合理规划交通布局,调整乡镇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建德市区域经济交通因素 ArcGIS

1建德市概况

1.1建德市自然地理概况

建德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隶属杭州地区。市境内山脉大致呈东北向西南走向。整个地势为西北和东南两边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水系由周边向中间汇集,主要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与山脉走向基本一致。2008年底,全市总面积2321平方千米,总人口51.2万人。

图1a 杭州市区位示意图图2a 建德市区位示意图

1.2建德市行政区划概况

根据县志记载,建德置县最早可追溯到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县城在今梅城。几经沿革,1960年8月,县城由梅城镇移白沙镇(今新安江街道)。1963年,建德县划属杭州市。1992年,建德撤县置市。

图1c 建德市交通水系及行政区划示意图

1985年12月,建德县辖:白沙镇、新安江区(辖2镇2乡)、梅城区(辖2镇10乡)、乾潭区(辖5乡)、三都区(辖4乡)、寿昌区(辖8乡)、大同区(辖5乡)。

2000年,建德市辖15个镇、12个乡:新安江镇、莲花镇、乾潭镇、安仁镇、梅城镇、 杨村桥镇、下涯镇、大洋镇、三都镇、寿昌镇、航头镇、檀村镇、大同镇、李家镇、劳村镇;邓家乡、下包乡、钦堂乡、马目乡、洋尾乡、麻车乡、 三河乡、 姚村乡、凤凰乡、童家乡、石屏乡、上马乡。

2001年,建德市辖3个街道、12个镇、11个乡。1

2005年3月,行政区划调整后,建德市下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2:洋溪街道、

更楼街道、新安江街道;梅城

镇、下涯镇、杨村桥镇、乾潭

镇、三都镇、寿昌镇、大同镇、

航头镇、李家镇、大洋镇、莲

花镇、大慈岩镇;钦堂乡。 1.3 建德市交通概况

建德市是省会城市杭州

通往浙西的门户,也是杭州连

接金华、衢州的重要节点城

市。市境内有320、330两条

国道,是江浙至赣闽的主道。

2000年,320国道建德段完成扩建改线,从柏油路拓宽为一级公路3。2006年,杭千高速公路4正式通车,杭州至建德行车时间缩短为一个小时。

1 浙政函[2001]20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德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1)撤销原新安江镇、邓家乡,以其行政区域设立新安江、更楼、洋溪3个街道办事处;(2)①撤销大同镇、劳村镇,设立新的大同镇。②撤销乾潭镇、安仁镇,设立新的乾潭镇。(3)原檀村镇更名为大慈岩镇。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市辖3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11个乡。

2 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函[2005]18号)批复:(1)撤销上马乡建制,与大同镇合并。(2)撤销石屏乡建制,与航头镇合并。(3)撤销童家乡建制,与寿昌镇合并。(4)撤销马目乡建制,与下涯镇合并。

(5)撤销三河乡、麻车乡建制,与大洋镇合并。(6)撤销洋尾乡建制,与梅城镇合并。(7)撤销下包乡、姚村乡建制,与乾潭镇合并。(8)撤销凤凰乡建制,与三都镇合并。

3 一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0~25000辆,为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港口、机场,专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的公路。

4 杭千高速公路,省规划项目“杭新景高速公路”在杭州区段的项目名称,始于杭州袁浦,经富阳、桐庐,终于建德寿昌,全长128公里,开车1小时30分左右。

市境内有金千铁路,与浙赣线相连;航道105公里,可通200吨级的船只、1000吨级船队,上可达黄山市,下可出杭州湾入海。

1.4 建德三产经济发展概况

建德农业经济,基本形成了六大支柱产业:茶叶;柑桔;禽蛋;草莓;板栗,莲子。 建德工业经济,基本形成了以家纺、精细化工、食品饮料、碳酸钙、五金工具等块状发展的区域特色支柱产业。5

建德旅游业起步较早然而发展不足,但近年来得利于交通环境的改善,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江省十大休闲旅游城市”、“全国十大世外桃源”等称号。 2 建德市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

2.1 指标选取说明

上节已述,主要的交通因素转折时点分别是2000年和2005年。2000年,建德市一级公路修建工程结束,自此建德经济跃上一个新的层次。2005年,杭千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杭州至建德段完工,带来了建德经济的第二次飞跃。考虑到交通因素变化影响的滞后性,本文选取了三个时点1999年,2003年和2008年,统计人均GDP 及三产结构作为经济指标,借助ArcGIS 软件6

,分析建德市区域经济差异及其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情况。 2.2 1999年区域经济差异状况

从图2a 中可以看

出,1999年,建德市总

体区域经济呈现出东

北部形势大好,西南劲

头不足的现象,区域间

差异较明显。

在人均GDP 的统计

中,遥遥领先的是乾潭

镇共9,165元,其次莲

花镇、杨村桥镇、钦堂

乡等稍占优势,处于最

后一位的是大慈岩镇年)。 6 ArcGIS 是由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公司(ESRI )开发的通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广泛应用于各种与空间相关的分析研究。

图2b 2003年建德市人均GDP 及三产结构图 仅2,193元,其中第一位是最后一位的4.18倍。

从三产结构来看,乾潭镇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但第一产业仍远高于第三产业,其他各个乡镇普遍显示出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的特点。西南四镇以及东北部的杨村桥镇和下涯镇,第一产业比重均达50%以上。工业产业比重在50%以上的仅乾潭镇、新安江镇、梅城镇。所有乡镇的第三产业比重集中在20%左右。7

2.3 2003年区域经济差异状况

从图2b 可知,2003年建德市总体区域经济仍基本保持“东北优、西南劣”的态势,沿国道轴向化发展趋势明显,中部地区崛起势头较猛,但与东部个别乡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在人均GDP 的统

计中,乾潭镇仍以

26,025元居首,其次

是差距较小的钦堂乡

和梅城镇,末三名仍为

大同镇、大慈岩镇和航

头镇,最后一位航头镇

的人均GDP 仅5,375

元,使得差距更扩大为

4.84:1。

从三产结构来看,

各个乡镇的第二产业比重

均大幅上涨,除大慈岩镇

及航头镇以外,均占总

GDP 的一半以上。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2001年从新安江镇中划分出的洋溪街道和更楼街道,工业产值比重为全市之最,高达82.4%。

2.4 2008年区域经济差异状况

从图2c 可知,2008年建德市总体区域经济的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本的“东北优,西南劣”区块差异化发展转变为“乾潭—新安江”两极式经济强区分布。

在人均GDP 的统计中,新安江镇和梅城镇齐头并进,其次是乾潭镇、钦堂乡,排名最后的三位仍未变动,依然是大同镇、航头镇及大慈岩镇,第一位与最后一位的比值为4.71,略有缩小。 7 GDP 总量、三产产值及人口数据均来源于建德市统计局《建德市统计年鉴》,人均GDP 及三产比重数值通过在此基础上的简单计算得出。下同。

图2c 2008年建德市人均GDP及三产结构图

从三产结构来看,大部分乡镇变动不大,仍以工业为主导产业,但个别乡镇产业结构发生了剧烈调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最大的为杨村桥镇、下涯镇和三都镇。工业产值比重最大的乡镇为乾潭镇、梅城镇和钦堂乡。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最大的是新安江

镇,相比其他乡镇在20%以下徘徊,该镇已高达76.6%。

3建德市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的分析

建德市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可以说是充分证明了“要致富,先修路”这句俗语。与两次交通条件改变相对应,全市的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两次转折:

3.1第一次转折

分析阶段:1999年——2003年

交通因素:2000年的一级公路建造

转折点前:1999年,横穿建德市的320国道是县城与省会城市杭州沟通的唯一道路,全市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导。乾潭镇、钦堂乡地处交通咽喉,首先发展工业,总产值远高于其他乡镇。而杨村桥镇、三都镇等,人均GDP同样傲人,却是由草莓、柑橘等农业产品支撑起来的,借助国道得以向外运输。市内联通各个乡镇的狭窄的柏油路物流输送能力太差,无法促进闭塞县城的进一步发展。

转折点后:2003年,一级公路改建后三年,建德市的产业结构已由农业占主导地位向工业占主导地位转变。乾潭镇与钦堂乡仍旧占据其地理优势,梅城镇借助其较深厚的资金潜力发展经济开发区提升工业产值,新安江镇借助其独有的行政中心优势分离出洋溪街道、更楼街道重点发展工业。总体而言,一级公路通过的乡镇大多得到发展,西南地区和农业比重较大的乡镇在经济上明显表现出后劲不足。

3.2第二次转折

分析阶段:2003年——2008年

交通因素:2005年杭千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建德段通车

转折点前:2003年,建德市的工业占经济主导地位,人均GDP仍以乾潭镇为首。

转折点后:2008年,杭千高速公路建德段通车三年后。建德境内共有四个互通8:安仁、乾潭、杨村桥、洋溪。安仁、乾潭出口,使得乾潭镇更大力发展其纺织业及五金业。杨村桥出口与“杨-梅公路”9联通,进入梅城镇经济开发区更便捷通畅。洋溪出口,除了促使洋溪街道的工业开发区尽得地利,工业产值居全市首位,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新安江街道的旅游业。借助与淳安千岛湖的接壤、新安江自身的风景资源,以及近年来对旅游业的大量投资,新安江街道得以飞速发展。

4建德市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主要特征

总结上述分析结果,建德市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首先是东部—西部不平衡发展,整体上看,建德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普遍高于西部地区。其次,是沿交通干道向外扩散的发展模式,以交通干道为轴线,经济规模较大和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基本上集中在公路沿线,形成了较明显的层次结构。为缓和区域间这种高度的不平衡,某些区域亟待开发。

第二,交通因素对经济发展的显著影响。从绝对区位的影响来看,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体上要好于西部地区,这是由于东部地区较接近省会城市杭州,接收经济辐射较快。再看相对区位的影响,经济水平较高的乾潭镇带动了周边乡镇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区域外溢显著存在。

第三,“双经济中心”式的空间结构。新安江街道和乾潭镇分别作为建德市的经济中心,初步显示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基本上聚集在这两个经济中心周围。但总体而言,这两个经济中心的辐射能力和范围有限,特别是尚不存在能够带动西南各乡镇发展的经济中心,使其经济水平停滞不前。

第四,较典型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1999~2008年,建德市产业结构变动剧烈。由乾潭镇开始,从个别乡镇迅速发展到所有乡镇,工业比重不断增加,直至第一次出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区域—新安江街道。

8互通就是指的高速公路与其它公路的互相连通,上下均可。

9连接杭千高速(杨村桥出口)和建德梅城古镇的水泥公路,故政府正式命名为“杨梅公路”。

5对策和建议

本文使用基于ArcGIS的可视化技术,直观的描述了建德市交通条件的变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变,由此可以得到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政策含义。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建德今后应在合理规划交通布局,扶持西部经济弱势地区,调整乡镇产业结构方面做出努力。

5.1完善境内交通体系,挖掘西部物流潜力

建德市正处于工业型经济发展阶段,便利的交通是顺畅的物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绝对基础,市政府对某区域的交通规划将直接影响到该区域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及增值速率。因此,要推动建德经济发展,首要的是完善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为主干线,县、乡、村公路为脉络,铁路、水路为补充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使建德经济空间格局从“单侧哑铃状”向“叶片状”转变。建德市的发展主要从东部即杭州方向层层递进而来,其实西部与其他省市交界,国道经过的乡镇大可以借此发挥物流潜能。

5.2以寿昌镇发展为契机,扶持西部经济弱势地区

扶持大同镇、航头镇、大慈岩镇等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些地区远离区域经济中心,难以接受辐射带动,因而成为低发展水平的聚集区。对此,市政府应该在继续保持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经济弱势地区实行适度的政策倾斜,加大对西部的投资力度,使其实现跨越式快速发展。

笔者提出的一种方案是:提高寿昌镇在建德市的经济地位,以之为龙头,加快西部乡镇的开发进程。寿昌镇处于建德的中心位置,境内有国道三岔口,但经济总量与发展水平远低于相邻的新安江街道,这种状况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不相称。今后应该从更高的战略高度来考虑寿昌镇的发展,使之逐步发展成为建德市的物流中心,带动西南部的大同镇、航头镇等,共同形成建德第三个经济区块。

5.3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布局

1999年以来,建德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向非农化方向发展,不断投资工业成为追求GDP 最为有效地手段,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过于趋同。然而,后起步的小乡镇小企业受到邻近乡镇大企业的钳制,反而更不利于自己发展。因此,根据各乡镇自身的自然基础、交通环境和产业资本确立主导产业才是正确之道。以下是笔者对市内各个乡镇今后发展的建议:

(1)新安江镇及其周边:新安江街道继续促进旅游业发展,努力摆脱“千岛湖观光半路客栈”的身份,同时发展房产、金融等资本密集型行业。洋溪街道、更楼街道、莲花镇紧邻杭千高速洋溪出口,物流便捷,有极大优势继续发展工业,但作为新安江镇的辅助区位,应当及时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2)梅城镇:资本实力雄厚的古镇。梅城镇由于失利于现代交通,只能靠距镇中心较远

的梅城经济开发区拉升GDP。“杨-梅公路”的通车在提升其工业产值的同时,希望能向里延伸,利用其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发展第三产业。

(3)乾潭镇、钦堂乡:仍旧在其雄厚的工业基础之上稳步发展,重点在于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知名度,拓展内销市场。

(4)杨村桥,下涯镇;三都镇,大洋镇:前两个乡镇虽处于国道周边,交通便利,但行政区形状狭长且丘陵比例大,工业发展受制。后两个乡镇离交通主干道较远,但拥有特色产业。对这几个乡镇,政府应当支持民众发展现代化的特色农业,如杨村桥的草莓、三都的柑橘等经济作物。

(5)寿昌镇、大同镇、航头镇、李家镇:以寿昌镇为龙头,带动西南部各乡镇,共同形成建德第三个经济区块。寿昌镇地处国道三岔口,可以建德市物流中心为发展目标,其余乡镇借此招商引资。

(6)大慈岩镇: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人气不足,按照地理位置来看,恐怕还是需要新安江旅游产业提升之后将其带动起来。

参考文献

[1]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厉以宁.工业区位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3]藤田昌久.集聚经济学[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建德统计局.建德统计年鉴(1997卷)[R],1997:7-18.

[5]建德统计局.建德统计年鉴(2003卷) [R],2003:14-18.

[6]建德统计局.建德年鉴(2009卷) [R],2009:349.

[7]李翔,史晋川,黄慰愿.浙江省经济高速增长地区的确定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J].经济地理,1996(2).

[8]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研究[J].管理世界,1996,4.

[9]汪炜,史晋川,孙国福.经济增长的区域影响与集聚效应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5:50-54.

[10]高志刚.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及研究新进展[J].经济师,2002(2):38-39.

[11]曹小署,阎小培.经济发达地区交通网络演化对通达性空间格局的影响一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3,22(3):305-312.

[12]叶明.基于GIS的宁波区域经济数据空间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2003(9):235-239.

[13]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6-26.

[14]陈小素,乔旭宁,CHEN Xiao-su等.基于GIS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3).

[15]河江,张馨之.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析及其政策含义[J].珠江经济,2006(5):11-17.

[16]陈忠暖,曾庆泳,张立健等.广东30年城镇建设成就与城镇走廊演变[J].经济地理,2008(9):711-716.

[17]杨洋,王海荣,徐明珠.基于GIS技术的区域经济分析初探[J].2010(7):47-48.

[18]余海清,陈阿林,杨军.基于基尼系数分解的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2010,26 (1):70-74.

[19]傅胜英,郑建霞. 浙江建德市块状工业转型升级探索[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7):43-44.

[20]建德新闻网.建德:杨梅公路改建工程开通啦![EB/OL].https://www.doczj.com/doc/841211790.html,/news/2009/ 309097.php,2009-01-12

[21]杭州交通信息网.6项公路工程建成 [EB/OL].https://www.doczj.com/doc/841211790.html,/root/dzzw/ddocument.asp?do cID=639,2003-1-16

[22]政府门户网站.杭州—千岛湖高速公路一期工程杭州至建德段通车[EB/OL].https://www.doczj.com/doc/841211790.html,/jrzg/ 2005-12/26/content_137617.htm,2005-12-26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综述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摘要】:由于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的巨大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的经济差异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人均消费东部要高出许多,而西部有的甚至还停留在解放前的状态。由于地理文化的差异造成现在的现象。正文更加充分揭示了差异的原因以及实证分析。 。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 引言: 中国20多年经济改革所取得的绩效已经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的奇迹”,而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地区间差距的扩大迹象,正在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们注意的焦点。与此相平行的是,大多数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或问题的早期研究,一般是将中国经济视为一个同质的整体,而近来的理论研究则越来越注重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和数据可得性的差异,已有研究中对地区的划分,按划分程度的粗细,通常包括:按行政单位划分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沿海和内陆,城镇和乡村。少数研究中也有按华北、东北、东南、南部和西部五大区划分,以及以长江为界划分的南北。 地区差距是指经济、社会以及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素差距

组成的“集合体”,即地区间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差距。在经济学研究中,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主要集中在人均或者劳均GDP、GNP,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等,少数研究中也涉及其他一些社会指标,如平均受教育年龄、人均卫生支出,有的甚至构造了系统的指标体系。本文关注的核心是各地经济增长水平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所采用的指标大多是反映地区产出或收入差距的指标,如人均GDP、不同省份的有效人口增长、人均消费等。 中国的学者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差距的研究还是相当多的,不管是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都有很多的文献去查。笔者基于今年9月份2006年的统计年鉴,从实证方面做一个时间上的跟进,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正文:(—)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 我国地区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即随着开放进程的推进,开放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关系逐渐凸现出来,同时地域差异被放大。在开放的第一个阶段,全国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相对生产增长率,也即相对人均产出增长率并不必然位于全国前列,如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广东、浙江、海南、江苏、福建、山东等地,劳动生产率排在全国前10名之内,而同样是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北京、天津、辽宁和上海的劳动增长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很显然,在这个时期内,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为下一阶段各地的进一步开放做了准备,但总的来说,开放对各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地方优势并未随着开放得到充分发挥,此时开放的地域性差异不显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对沿海的部分重点地区和城市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部资源,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总的发展思想是:鼓励先富、带动后富、东西联合、共同富裕、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了明显的差异。总的趋势就是: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又了明显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比价缓慢。各地区经济差距呈拉大的趋势。 以下通过对经济增长率、人均GDP的分析,围绕经济增长下的地区差异现状,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发展规律、区位资源、文化意识、思想观念、人力资源、国家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地区差异的影响。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经济增长率 GDP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通常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述评摘要: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文章对西方学者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问题所提出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作了评述。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研究 一、主要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介与评述 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的瓶颈。此论在发展中国家较有市场,原因在于它的三个“不可分性”的理论基础即社会分摊资本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

可分性、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以及外部经济效果具有更能说服人的证据。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资本缺乏是阻碍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由投资诱力不足和储蓄能力太弱造成的,而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又是由于资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存在恶性循环: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上述理论应用在区域经济中就形成了区域均衡发展理论,它不仅强调部门或产业间的平衡发展、同步发展,而且强调区域间或区域内部的平衡(同步)发展,即空间的均衡化。认为随着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将趋于收敛(平衡),因此主张在区域内均衡布局生产力,空间上均衡投资,各产业均衡发展,齐头并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均衡发展理论的缺陷之一在于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对于一般区域特别是不发达区域来说,不可能具备推动所有产业和区域均衡发展的资本和其他资源,在经济发展初期很难做到均衡发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因素,似乎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就能决定劳动和资本的流动,就能决定工资报酬率和资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实上,市场力量的作用通常趋向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发达区域由于具有更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产生极化效应,形成规模经济,虽然也有发达区域向周围区域的扩展效应,但在完全市场中,极化效应往往超过扩展效应,使区际差异加大。另外,技术条件不同也会使资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时的资本要素流动会造成不发达区域资本要素更加稀缺,经济发展更加困难。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显然是从理性观念出发,采用静态分析方法,把问题过分简单化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现实距离太大,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无法为区域发展问题找到出路。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更有合理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

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各县市都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区域差距也迅速扩大,沿海与非沿海、沿海内部区域差异都构成了浙江省区域差异的主要内容。影响区域差异的因子是多方面的,历史基础、中心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均对浙江沿海区域经济差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得出实际使用外资、产业结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浙江沿海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区域差异 agdp 发展不平衡面板数据 根据对有关资料分析,浙江经济在原有区域经济水平静态不平衡的基础上,经过动态不平衡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广泛的新增长极,区域间经济水平的差距经历了先有所扩大又逐步收敛的过程。总体上是一种非极化性不平衡发展。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27100亿元,增长11.8%。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浙江省2010年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均列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4位,特别是人均gdp列各省之首。但浙江是地域小省、人口小省、自然资源小省,而且省内地域差异明显,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复杂,山区面积约占70%。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条件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1997

年消灭了贫困县,2001年消灭了绝对贫困乡镇。但是过去的贫困县和贫困乡镇,在今天仍然是欠发达地区或相对落后地区。2009年杭州市的人均gdp达到74924元,而温州市的泰顺县只有9554元,前者竟是后者的7.6倍之多。 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过大的区域经济差距将会产生诸多消极的影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首先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采用了极值差率和标准变异系数进行分析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然后对影响nich的因素(历史基础、中心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1 浙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的描述分析 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差异可以划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绝对差异是用绝对表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是一种等级水平的差异;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这两种指标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同等重要,二者所包含的意义不一样,不可能相互替代。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必须同时重视绝对与相对差异的研究。为了能全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3-1-2中国三大自然区和三大经济区域差异[1]

必修三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差异(2) 【考纲要求】1、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内部在自然地理特征与人类活动方面的南北差异。 2、能够区分三大经济地带、说明不同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全面分析不同经济地带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考点点拨】 一、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三、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例1.读中国地理要素分界线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a 、b 、c 、d 各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a 是旱作与水田农业区的分界线 ②b 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③c 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④d 是东西部人口的分界线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图中a 、b 界线叠加,可能划分出的区域是( ) A .牧区、农耕区 B .干旱区、半干旱区 C .汉语言区、少数民族语言区 D .发达区、欠发达区 四、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高原边缘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大; 高原内部相对高度小,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小 a b c c d d

例2.读“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图”,回答(3)~(5)题。 (3)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 .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 .重庆市属中部经济地带 D .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4)我国西部经济地带的“大开发”应首先注意的问题是 A .有步骤地重点治理和开发大江大河、能源、矿产等资源 B .大力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沿边贸易,扩大旅游创汇 C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和林牧业 D .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草,因地制宜地退耕还林还草 (5)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 .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右上),完成1—3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 ——洪涝灾害 B .b ——土壤肥力 C .c ——灌溉水源 D .d ——生长积温 3.C 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 A .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 .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 .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不同区域的形成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4~6题。 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 的洪涝问题,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 东西交通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 10个 省级 行政区 位于西部 边远地区, 少数民族 聚居区 有70%国境线,利 于边境贸易,能源、 矿产和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水力资源丰富 工农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科技文化不发达,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生态恶化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开发能源、矿产成为中国动力基地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以苏南、苏北的比较为重点 摘要: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中国经济总体的迅猛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而作为经济发达、增长迅速的江苏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是苏南、苏北差距逐步扩大,严重制约了其总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旨在描述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差异中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江苏,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江苏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并非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梯度,即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层次。按最新统计口径来划分,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8090平方公里, 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2329.50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48.6%;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3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0432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1726.08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30.1%,苏北则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54357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3298.49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28%。 表1 2007年江苏三大区域主要经济指标 注: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该表。 表1中的各项指标均显示出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优于苏中、苏北,尤其是苏南和苏北的差距甚大。苏南地区的生产总值是苏北的 3.2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苏北的 1.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苏北的1.7倍,苏北地区产业结构最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大。面对区域差距,江苏省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促进苏南、苏北区域共同协调发展。 一、苏南、苏北的差异 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解开了束缚苏南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枷锁,使得苏南发展突飞猛进,而苏北沉浸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美梦中,必然导致它将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1]苏南苏北差距的扩大,引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农村与区域发展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与时共进的特征。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 引言。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把库

区域经济差异及措施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一、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一是天然资源的差异,如矿产资源、煤炭资源、深林资源、水资源、甚至是旅游资源等。这些都是能够进行生产的基本的先天的保证,也是能够造就未来潜在发展可能性的条件。东南地区相对西北地区来说,有很大的自然资源上的优势,如东北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森林资源,东北及中原地区的煤炭资源,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西北地区相对来讲则资源十分贫瘠,尤其是水资源的缺乏使得农业生产几近困境。有一些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是可以改变的,比如小规模的交通问题,但是资源问题始终是难以依靠人力解决的,因此这成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致命伤。不可弥补的缺陷不仅仅使得一些地区的发展具有的先天性的困难和不足,还有碍于未来长足的发展,没有待开发的可能就不可能吸引人力、无力和财力的投入。这样,本身的先天条件不足和后天的可发展的缺陷,成了西部地区相较东部地区的巨大经济差异的原因之一。 二是气候物候环境差异。东南地区的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年温差较小,热量充足,降水量丰富,土地肥沃,农作物种类繁多,一年两熟或三熟。西北地区的气候以大风干燥为主,年温差大,热量不足,降水量少,土地贫瘠,农作物种类少,多为一年一熟。比较可知,东南地区比西北地区更适合农作物生产,更何况干旱问题严重的影响着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甚至是本地人口的温饱问题。第一产业的发展差异标志着地区之间生产能力的差异,这必然影响到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因而进一步影响到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是地形地势的差异。东南地区多丘陵,但大体地势较平缓;东北、华北地区以平原为主;西北地区则以高原为主,多荒漠;西南地区则多是喀斯特地形,崎岖不平。从而造成造成的交通问题,东南及北方地区交通发达,交通网密度大,而西南西北地区交通条件差。东南地区靠海,海陆运输交汇,面向东南亚,市场广阔。近代史上又有很多海岸城市和内河航运枢纽城市成为通商口岸,较内地城市发展的早。我国中西部地区地质地貌复杂, 自然灾频繁。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 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 但其中不易利用的沙漠戈壁和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占60%。我国西部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区、沙漠荒漠地区、喀斯特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地质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存环境条件极为恶劣, 生态环境脆弱也是西部贫困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年均超过9%的经济增长速度创新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国土面积辽阔、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性较大、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原因,导致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正在引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了计算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的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极值比率等多种方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1978年之后,中国的绝对差异一直呈扩大趋势。从人力资本、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地理区位、市场化程度和政府政策六个角度探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就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统计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of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 nin g-up policy was put into effect in 1978, China had developed into the sec ond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with an econo mic growth rate of more tha n 9%, which is regarded as a miracle in the huma n econo mic growth history. .But because of vast territory, the differe nee of area developme nt con diti ons, the imbala need resources distributi ons, the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has become eve n more serious. The in flue nee of enlarging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on economy and society can not be n eglected. This paper carries out statistical an alysis to the regi onal economy differe nee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uses many kinds of methods such as coefficient of standard deviation, extremely ba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extreme value rate. The statistical an alysis in dicates that the absolute differe nee has eon ti nu ous enlarging since 1978. The thesis an alyzes the reas ons from six aspects, and also gives some suggestio ns on how to reduce the gap. Key words: regi onal economy;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bala need developme nt; statistical an alysis

区域经济差异-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1.1 区域经济差异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1.2 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具名收入、财政收入和产业结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制度、历史和区位、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市场意识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产生和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两面性,会对经济社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所以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对策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特征 1、经济总量差距明显 2、产业结构水平东部领先 3、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悬殊 4、地区财政收入比重不平衡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6、基础设施: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部门的成本和效益。当前,我国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为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不仅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外来资本进入中西部地区。 7、市场意识:东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思想观念相对超前,市场意识较为浓厚。中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具有起点低、起步晚、进展慢的特点。市场意识淡薄,是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原因。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积极影响:(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4)存在一定程度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经济势差,使经济发达地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 (5)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使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实现最优配置。 2、消极影响:(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加大,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有一些制度性因素,还有历史地理环境资源等因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不断分化的现状。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文献综述 :杜春勇 学号: 班级:国贸1304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对于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学者们也各有解释,如资本流动、发展战略等。但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上。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提出了 4 个方面的展望:扩大研究围、细化研究对象、提炼动力机制、创新研究方法。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国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从总体上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1)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 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认为,经济利益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对于迁出地而言,不仅减少了可分享地方国生产总值的人口,还获得了迁移者在迁出地工作而转移到迁出地的部分收入,从而使迁出地人均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而对于迁入地,由于迁入人口分享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成果,必然使迁入地人均经济水平有所降低。该假说还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王桂新、黄颖钰(2005)考察了 1995-2000 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的 GDP 增长了 10%以上,对东部地带 GDP 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5%。杜小敏、建宝(2010)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东部人口迁入和流入大省来说,人口迁入对经济的影响大于短期流入人口;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金相郁、段浩(2007)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利用 1997-2004 年全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人力资本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很好的解释。孔宪香(2007)认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方面。高素英、曙明、王雅洁(2010)根据省 1978-2006 年的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

当前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成果综述

当前区域经济理论 及我国区域经济演变综述 [内容提要]区域经济泛指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是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经济系统,是国民经济在一定空间的投影。区域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从区域经济理论出发,实证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演变的基本情况,特别是XX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 [关键词]区域经济理论中国区域演变XX区域格局 一、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区域经济的涵义 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X围,具有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同质性的地域单位。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空间分布规律划分,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不可无限分割和发挥特定作用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区域经济比较理论、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1、区域经济比较理论 区域经济比较理论主要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区域要素禀赋理

论。 (1)绝对优势理论。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论。他将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认为某种产品生产成本绝对值低,称之为具有“绝对优势”。一个国家或地区主要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于出口换回自身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2)比较优势理论。主要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该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一个国家或地区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比较劣势”的产品。 (3)要素禀赋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简称H—O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地区应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而较少使用其稀缺要素的商品,以换回其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商品。如果各个区域都以自己的要素禀赋比例差距为基础进行分工和贸易,其结果将提高了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价格,降低了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并促进了它们之间的相互替代,从而逐渐达到实际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发达国家之间的要素禀赋变得越来越相似,该理论无法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大幅上升的现象,从而推动了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如人力资本论、技术要素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等。 2、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在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产生之前,新古典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一直处于支配地位;但该理论无法解释现实的经济增长过程,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把大量资源和要素投入到经济条件较好的区域,使该区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马中东 (聊城大学商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摘 要]产业集群理论作为区域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其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产业集群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背景、政府政策等。最后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5)05-0032-03 [收稿日期]2005-06-28 [作者简介]马中东(1968-),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外国经济思想史。 我国的产业集群诞生于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几乎与开发区同时发展起来,现在各地都形成了数量不等、规模不同、水平不一的产业集群,并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力量。但是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出现了良莠并存的问题,有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盲目性和无序性,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并未充分发挥。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产业集群 王辑慈是国内最早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学者之一,她的一个主要贡献是把产业集群理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新理论来研究。她认为,过去主要有三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这三种理论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产业集群理论是新型区域发展理论,它除吸收了前三种理论的积极因素,强调区域分工的重要性以外,进一步强调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的作用,尤其是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的作用,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发展理论。 首先,产业集群理论不是简单地争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与否,而是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追求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区域发展道路。其次,产业集群理论突出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创新来源于社会化的学习过程,包括文化、制度等非经济因素,产业集群内知识与技术通常以隐含类、非编码化的形式传播与扩散,技术创新通过在”干中学”而传承。第三,产业集群还强调区域发展要素中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投入要素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而且强调企业家资源的培育及其在发展中担当的作用,还有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对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除了积极寻求外来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要素的作用外,更强调区域自身发展能力的培育,使区域成为有很强”学习能力”的学习型 区域,不断整合自身资源与外界经营环境相适应,使区域具有动态的竞争优势。集群战略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中,无论是高科技产业集群,还是传统产业群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二、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来源于其独特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于它拥有非集群企业无法比拟的较强的持续竞争力,而区域竞争力的获得又可以从交易成本、外部 经济和创新等三个方面进行理论上的解析。王缉慈等(2001)认为,产业集聚可以从纯经济学的角度、从社会学的角度和从创新学的角度提升区域竞争力。首先,从纯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集聚本身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劳动力资源,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其次,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企业相互靠近,可以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的安排,从而积累社会资本,降低交易费用。第三,从创新学的角度看,相关企业集聚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交流,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不断出现新产业和新产品。 魏守华、赵雅沁(2002)从企业群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认为:企业群不仅有利于单个企业提高竞争力,而且通过群体效应可以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企业群的发展使区域按劳动分工理论形成专业化产业区,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企业群通过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或规模经济形成专业化产业区,即大量企业集中于一个主要产业,以生产经营性企业为主,同时包括关联类、依附类、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通过劳动分工,提高生产率,降 2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