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员工管理大力推进技师工作站建设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员工管理大力推进技师工作站建设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员工管理大力推进技师工作站建设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员工管理大力推进技师工作站建设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员工管理)大力推进技师工作站建设打造技能人才

培养高地

大力推进技师工作站建设打造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深圳技师学院黎德良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技师人才培养平台,大多数通过3-5年全日制学习的技工院校高级工和预备技师毕业生,由于没有成长通道,往往于企业从事壹般性技术工作,无法于短时间内实现从高级工到技师人才的华丽转身。本文旨于通过对技师工作站建设的理论思考,为技师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技师工作站技能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及其产值的迅猛增长,中国因此被誉为“世界工厂”,但长久以来,我国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缺乏,使“中国制造”难于向“中国创造”转变。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珠海高级技校时,明确指出:“技能型人才于推进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没有壹流的技工,就没有壹流的产品。当下我国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非常匮乏。”俩句话高度概括了当前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壹个困局:壹方面,技师、高级技师等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不足,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另壹方面,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仍需要大量高端技能人才做支撑。笔者以为,要培养更多高端技能人才,关键于于打破培养平台缺

失这个根本瓶颈,而大力推进技师工作站建设不失为壹个正确选择。

从目前技师工作站(下简称工作站)建设实践见,近年来,国家和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均将工作站建设提上议事日程。2005年7月,广东省即出台了《广东省技师工作站设置标准和认定办法》(粤劳社〔2005〕86号)。2009年以来,北京、广州、深圳、济南、本溪等地依托当地企业或技工院校相继建立了工作站,但由于缺乏全国统壹的指导性意见,各地工作站于建设标准、建站目标、运行模式、保障措施等方面仍处于摸索阶段。

壹、工作站运作模式

准确把握工作站运作模式是推进其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笔者以为,工作站于运作过程中,要承担“六个基地”的重要角色。

(壹)作为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当前,全国各省市相继组建技师学院,将全日制高级工和预备技师作为主要培养目标,但同时也产生了壹个新问题。于我国职业等级中,且没有“预备技师”这壹级别,预备技师专业毕业生仍然只能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和预备技师证(非职业资格证书),无法取得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从高级工和预备技师到

技师的人才培养通道仍然存于断层(见图1)。和此同时,技师人才培养大多由社会培训机构完成,仍处于自发状态,也无法满足预备技师班毕业生成长需求,虽然各地政府出台了壹系列加快技师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但由于缺少培养平台,政府始终无法发挥主导作用,政策措施的辐射效应有限。

将工作站建设成为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首要职能就是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工作站依据政府关联政策规定和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措施,通过吸收技工院校预备技师班毕业生和已经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的企业员工为储备人才,引入导师制或学徒制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将于站学员纳入到企业人才发展规划中,进行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培养,满足企业和行业对技师人才的需求。建立工作站从根本上解决了技师人才培养平台问题,进而打通高技能人才培养通道。于技师人才培养过程中,工作站不仅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同时仍能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加快技师人才培养步伐(见图2)。

(二)作为教师实践、培训和储备基地

培养壹流的技工,必须要有壹流的师资作保证。2009年6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定21所技工院校为首批“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其任

务包括“积极承担国家高技能人才师资示范培训任务,大力推进‘壹体化’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具有技工教育特色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等,可是技工院校“双师型”师资培训的另外壹个重要方面——企业实践——却缺乏制度保证和政策支持,特别是于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越来越快的今天,教师下企业实践已经成为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整体师资水平的根本要求。

工作站作为教师实践、培训和储备基地,能够发挥俩个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壹是吸收优质师资力量作为于站导师。优质师资作为于站导师,和企业导师形成“双导师”,于技师和高级技师人才培养、科研和技术升级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优质师资通过企业实践,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带回学校课堂,运用于日常教学,将大大提高技工院校常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院校综合实力。二是利用企业资源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站依托行业和企业建立,具有丰富的企业资源,而“双师型”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际生产经验。技师工作站为青年骨干教师下企业锻炼提供了重要平台和丰富资源。三是于站导师作为技工院校特聘讲师(教授)。企业导师经过技师人才培养实践,逐渐掌握人才培养规

律,可充分利用其企业生产实践丰富等特点,特聘到技工院校进行理论和实操教学,丰富和完善院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使企业人才需求目标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最大化对接。

(三)作为科研和技术革新基地

科学技术是第壹生产力。企业要向高端发展,必须具备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和高水平的技术实力,要具备这样的软实力,企业必须建设壹批高水平的科研工作队伍。依托企业研发机构建立工作站,或依托工作站打造企业研发团队,不失为企业提升科技软实力的俩种可能选择。

壹方面,工作站作为企业技术革新和研发基地,为企业网罗了壹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和技术力量,有利于企业充分利用这壹群体的聪明才智,加快推进新技术运用和技术革新步伐,提升技术实力和科研水平,打造核心竞争力。另壹方面,工作站作为政府主导建立的技师人才培养基地,必须积极承担各级政府的关联科研任务,为地方技能人才培养、产业布局、科研攻关等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时,工作站引入科研机制,仍能够为技师人才培养提供依托,将解决实际科研和技术问题作为技师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壹。

(四)作为技能人才聚集基地

随着全国各地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技师人才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各地相继出台技师人才引进措施,可是效果如何,值得探讨。壹方面,政府于技师人才培养上的缺位,造成技师人才规模始终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另壹方面,高端工作平台的缺位,造成技师人才流动性不足。

政府主导下,依托大型企业集团或产业园区建立起来的工作站,不仅解决了技师人才培养平台问题,同时也为技师人才提供了良好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平台,能够为企业吸引壹批高端技能人才作为进站导师或科研人员。作为政府和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桥头堡。工作站的高技能人才聚集效应,不仅能成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亮丽名片,同时也将积极发挥地区人才聚集优势,形成人才“产业链”,使技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相互促进,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五)作为标准制定基地

目前,我国的职业标准大多由政府授权行业协会或院校制定,最终由政府审定颁布施行。以往,于社会组织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由政府制定职业标准,于相当长壹个时期内,对加快我国技能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可是政府制定职业标准,存于标准

更新慢,不能适应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等缺点,特别是随着我国行业协会等社会化组织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由具备更多资源和更加灵活的企业、行业协会、工作站等社会组织,代替政府制定职业标准是发展趋势。这也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形式。

作为技师人才培养基地,工作站于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方面有很大空间。特别是随着我国职业资格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化人才评价标准的引入,作为政府主导建立的工作站,能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承担政府主导职业标准和题库开发、审核、修订等职能,最终由政府审定发布,工作站于制定行业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和重要发言权。

和此同时,工作站作为企业研发基地,于政府主导和院校支持下,能够于产品标准、行业标准等的制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六)作为校企合作基地

作为技师人才培养平台的延伸,工作站和技工院校共同承担着技师人才培养的重任。同时,工作站作为企业科研和人才队伍建设基地,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站能够充分调动企业资源。要完成从高级工到预备技师再到技师的人才培养渠道,只有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才能形成合作共赢的技师人才培养工作

格局。而工作站于企业和技工院校之间架起了壹座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具备成为校企合作平台的先天优势。

于这壹平台上,企业导师和院校导师能够于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师资培训、标准制定等各方面展开充分合作,为建立校企有效沟通渠道、促进校企资源优势共享、形成互利多赢合作局面奠定基础,为校企合作向技师人才培养、职业标准开发、教育教学改革等深层次方向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站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作站建设不仅要解决政策依据和管理机制问题,而且要解决资金、人才等实际保障措施。

(壹)政策法规问题

工作站作为政府主导的技师人才培养平台,急需国家关联部门出台指导性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和法律法规。同时,地方政府应出台实施细则,打破工作站运作各个环节的制度障碍,如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师资培训、校企合作等方面的配套鼓励性政策等,形成制度保障体系。

(二)导师人才问题

工作站不能仅仅挂牌了事,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导师人才库。政府应该出台导师认定和管理办法,规定进站导师人才的壹般标准和进站后的工作

职责,且出台必要的保障和扶持政策。只有导师人才库建立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工作站的各项工作职能。导师人才能够依托现有技师协会、技工院校优质师资等资源组建。

(三)运作经费问题

运作经费主要用于发放导师补贴、日常运行费用等。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院校配合的原则,政府应该参考关联机构运行办法,给予壹次性建站补贴,且通过购买服务(技师人才培养、职业标准制定和题库开发及审核、专项科研支持)等方式,对工作站建设和日常运作费用给予补贴。企业和行业协会可通过员工培训经费、科研经费等形式投入经费予以保障,技工院校能够通过购买服务(师资培训、见习)等方式投入部分资金。

(四)管理机制问题

管理机制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关系到工作站建设的成功和否。笔者以为,要建立有效的工作站管理机制,必须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管、行业协会和院校参和、站长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于关联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指导下,根据权责壹致原则,制定完备的工作站内部管理制度,用法律法规和内部制度规范工作站日常运行和管理行为。

三、依托现有资源加快推进工作站建设

从各地建立工作站的实践经验见,可充分发挥各地区现有资源,加快工作站建设步伐,为技师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壹是利用各地政府投资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组建工作站。政府投资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公共实训基地)于硬件和软件建设方面均比较过硬,具备建立技师工作站的各种条件。壹方面,公共实训基地由政府设立,于设施设备投入、实训场地建设、师资队伍、资金投入等各方面均有充分保障,具备优先建立工作站的重要条件。另壹方面,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公共实训基地的主要职责之壹,于其基础上建立工作站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是依托技师学院现有校企合作平台建立工作站。目前,越来越多的技师学院采取将企业引入学校的办法,采取“前校后厂”的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技师学院具备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充足的教学场地,以及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而入驻企业则能够提供更多专业支撑,为技师人才培养提供实际生产环境和实践指导。同时,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搭建工作站,能够进壹步深化校企

双方于各领域的合作,对提升技师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三是依托世界500强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组建工作站。技师人才往往于企业实际生产工作中成长这壹事实充分说明,企业是高端技能人才成长的重要渠道之壹。广泛地于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中建立工作站,发挥其设施设备先进、紧密结合生产、企业导师相对充足等优势,有利于推动企业将其对技师人才的需求转换为培养技师人才的动力,发挥企业作为技师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作用,同时加快行业人才的培养,推动企业行业产业升级。

近期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于当前全国各地区普遍缺乏技师人才的情况下,着力推进工作站建设,且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将其打造成为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不仅能打通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培养更多技师人才,而且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学习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为技能人才成长、成才提供舞台,推进各领域、各层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提供智力支持和高技能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帆.校企合作——预备技师培养的新途径[J]中国培训,2009,(7)

[2]广荣.对技师学院培养技师若干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2007,(15)

[3]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技师工作站设置标准和认定办法》的通知〔Z〕.粤劳社〔2005〕86号,2005.07.08.

图1:技工院校培养技师(预备技师)模式

图2:技师工作站培养技师模式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深入推进“两枢纽、三中心”建设,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区域合作,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十二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5%以上,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10家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 加强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全面提升集聚辐射能力,建成带动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功能强大的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 第一节加强“三中心”建设 加强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引进大型商贸企业参与中心商业区、主力商圈、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等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加快培育贸易运营控制、交易服务、大宗商品价格发现、口岸集散等现代商贸功能,建成西部商贸中心。加快建设西部航空货运枢纽、铁路货运枢纽、公路货运枢纽,建设西部物流中心。 加强金融中心建设。以金融总部商务区和金融外包及后台服务中心集聚区为载体,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壮大金融总量,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西部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中心、金融外包及后台服务中心。 加强科技中心建设。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抓手,以国家级高新科技产业园区为重点,深化“高科技成都”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技服务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智力支撑能力、科技转化能力和科技资源聚合能力,增强科技辐射力。第二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以人才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市场开放化为重点,积极营造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利用西博会、欧洽会等国际化平台,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和功能性总部。加快优势领域总部经济发展,突出抓好航空航天、重装设备、核工业、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金融、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优势产业总部集聚发展。加快形成“198”生态总部基地、天府新城和人南科技商务区等集群发展格局,形成法律、咨询、投资管理、会计服务等专业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优良商务服务环境和高能级支撑保障体系,建设西部企业总部最多、产业能级最高、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总部基地。 强化与中西部地区合作 重点加强与云南边贸和旅游经济合作以及与贵州资源开发与旅游合作,充分利用北海通道实现与广西区域合作升级,支持成兰新铁路建设,打通西南至欧洲新的欧亚大陆桥。积极参与支持西藏、新疆各方面的资源开发建设,加强与西藏、新疆合作打通南亚、西亚、中亚通道。全面加强与武汉、西安等中西部城市在产业、旅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第三节加强与发达地区合作 加快发展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台湾农村居民创业园,以吸引投资和进出口贸易为重点,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全面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在信息、金融等高端服务业方面的联合与协作,深化与上海在金融、产业、信息等方面的合作;继续推进与泛珠三角地区在产业、项目、产品等方面多层次实质性合作;积极开展与京津冀地区在科技、人才、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 第五章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七大举措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七大举措 2011 年是“十二五”第一年,是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关键之年。2010 年重庆市利用外资63.7 亿美元,位列内陆第一;进出口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24.3 亿美元;对外投资50亿美元,与东部地区齐头并进。在2010 年开放高地建设基础上,持续、有效保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力度,力争进出口200 亿美元、利用外资80 亿美元、对外投资50 亿美元。 2011 年重点举措包括: 一是以工业利用外资为重点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利用外资。一是工业板块利用外资扩大规模。目前,重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利用外资已成体系。房地产、金融板块贡献较大,2011年继续保持2010 年规模。工业过板块过去两年利用外资规模不大,2011 年将成为利用外资的主要力量。工业领域利用外资情况交纳入政府有关考核事项,实施一票否决制度。 初步判断:2011 年,重庆工业利用外资的重点是: 惠普、宏碁两大品牌商及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代工商和上百个零部件企业笔记本电脑的产能至少超过10 亿美元;正在推动的云计算数据中心20万台服务器利用外资6亿美元以;40个区县招商引资也将达到十几亿美元。 二是把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机遇加快推进“走出去”。重庆“走出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把“走出去”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已拥有大量外汇储备,“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可以平衡外汇储备,顺应经济规律。另一方面,“走出去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我们投资铁矿石、农业、装备,都是国内所需所缺的东西,是面向国内市场的海外投资。同时,“走出去”也是招商引资方式转变的重要体现。过去,招商引资像去“讨项目”,侧重于让利优惠,现在,重庆主要靠龙头企业招商,靠产业链集聚招商,靠战略性远见招商,靠资本招商,通过资本对外投资,获取技术和资源,既要重视发达国家,也要重视发展中国家,要适应世界格局的变化,调整投资心态。 三是以加工贸易大规模突破促进进出口贸易大发展。进出口贸易方面不能简单靠实体经济的一般贸易,而要在加工贸易上实现大规模突破。重庆惠普、宏碁项目将大规模投产,这一块做实了,就能产生200 亿美元的进出口贸易。由于有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

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开放型经济的含义 (2) 二、中西部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困难 (2) (一)基础设施薄弱 (2) (二)地理位置劣势 (2) (三)环境闭塞 (3) (四)人力资源匮乏 (3) 三、发展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思考 (3) (一)建设良好的对外开放的软硬件环境 (3) 1、推进内陆地区国际大通道建设 (3) 2、推动内陆沿海沿边通关协作 (3) 3、培育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4) 4、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 (二)加强区域间互动合作 (4) 1、创新贸易加工模式 (4) 2、培育参与国际和引领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的新优势 (4) (三)培育和引进人才 (4)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5) 2、积极引进外地人才 (5) 3、建立适合人才发挥作用的体制环境 (5) 参考文献 (5)

中西部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 曹培琳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对于实现全国经济的加速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我国推进对外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是我国加快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的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的战略重点。本文从开放型经济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就如何实现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意见。主要有:面临的困难有基础设施薄弱;地理位置劣势;环境闭塞;人力资源匮乏。提出的思考意见有建设良好的对外开放的软硬环境;依托本地区优势加强区域间互动合作;培育和引进发展所需人才等。 关键词:中西部;开放型经济;产业转移;区域互动;人才引进 我国中西部地区包括20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14个省,5个自治区,1个直辖市。幅员辽阔,占我国国土面积80%以上。目前,中西部地区仅拥有全国约13%的进出口,17%的外资,22%的对外投资,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凸显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后劲。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巨大潜力和回旋余地在中西部地区,拓展开放型经济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方向在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已经驶入快车道,展现出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开放型经济的含义 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性经济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经济体制模式。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开放型经济强调把国内经济和整个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尽可能充分的参与国际分工,同时在国际分工中发挥出本国的比较优势。 二、中西部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困难 (一)基础设施薄弱 在基础设施方面,中西部不论在运输线路、路网密度,还是在给排水、邮电业务总量等方面均远远落后于东部,且技术装备落后。 (二)地理位置劣势 中西部地区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存在开放口岸少,物流费用高、区域转关难等诸多亟待破解的制约因素。

建设人才高地 需要多下功夫(六个化讲人才工作)

建设人才高地需要多下功夫 建设人才驱动创新发展示范高地,更好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这是新常态下做好人才工作的新要求、新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要在“六个化”上下功夫。 要以人才队伍高端化为引领。高端人才对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引领带动作用。要坚持高端引领战略,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实施更大力度、更加有效的人才计划,着力引进一批能驾驭市场的科技型企业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家、企业急需的科技创新顶尖人才和创业投资家等为代表的高层次领军人才。 要以人才配置市场化为关键。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原则,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人才工作,进一步运用市场化手段,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让更多社会资源、中介组织参与人才工作,加强人才市场体系、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人才选拔、培育、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市

场决定性作用,真正实现市场选才、市场配才、市场用人、市场育才、市场评才。 要以人才开发一体化为抓手。充分发挥长三角北翼核心城市优势,拓展人才合作交流领域,深化沪苏通人才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互通;按照统筹城乡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引导城市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基层流动,鼓励优秀人才以兼职、技术合作、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投资创业等形式开展合作交流。在坚持整体开发、突出产业聚才同时,统筹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等其他人才队伍建设;要用好国际国内、市外市内各类资源,统筹推进人才引进、培养与合作交流;要加大对基层一线的支持力度,统筹区域人才发展。 要以人才工作信息化为手段。信息化时代,用好大数据势在必行。在信息采集上要加大人财物投入,做到应采尽采;在信息共享上加强部门内部、部门之间共享共通,削除“数据鸿沟”“各自为政”现象;在信息研判运用上要提升对海量信息的关联、比对、分析能力,提高数据利用率。要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新要求,综合运用工商、社保、税收、专利、研发投入等相关部门“大数据”,加强信息技术在人才管理服务、项目申报评审、发展指标监测等方面应用,健全高层次人才、人才项目管理、人才工作者三大信息库,构建人才工作数据库共建共享机制。

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市第一人民医院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及市里的各项人才政策,实现人才工作新突破,适应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市第一人民医院拟以医院为载体,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搭建一流舞台,创建一流条件,营造一流环境,聚集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的医学专业人才和医院产业领军人才,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人才小高地,以推动及促进我市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一、人才小高地建设的必要性 1、××是一个年仅10岁的年轻地级市,医疗、科研底蕴相对薄弱。技术上,各医院的专科发展还不强不大,还没形成特色和品牌,技术水平还存在差距,如微创技术有待提高,器官移植还是空白,教学医院还没有达到A级;没有一个医学科研的实验中心,难以承担省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技术人才方面,硕士生、博士生等高学历高学位的人才缺乏,尤缺科技开发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卫生产业一体化未形成规模,很多世界领先的高尖设备没有得到引进。在市一医建设人才小高地十分必要。 2、充分利用好市一医院现有条件,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人才小高地,构建××医学人才、技术、教育及科研

的平台,将会吸引一批国内顶尖院士或知名医学专家、教授聚集到××来创业、研究、服务、讲学,通过发挥医学专家教授的传、帮、带作用,为××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的医学专业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医院产业化发展的领军人才,为加快××市卫生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做大做强××市卫生产业,提升××市医疗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城市科技竞争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才小高地建设的可行性 ××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过40年的发展,已由一家普通医院成长为一家设备先进、配套齐全、技术精良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综合实力得到了不断的增强,成为了××沿海地区医疗卫生行业的领头雁。 1、医院占地面积7.73万㎡,建筑面积6.76万㎡,固定资产约1.3亿元,医院现有编制床位500张,具备了良好的人才创业环境。 2、医院目前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50人。高层次人才相对密集,人才梯队结构合理。 3、医院学科齐全,现设有27个临床科和4个医技科;诊疗设备先进,医疗技术精湛,服务优质,年门诊量30万人次,年住院病人15000人次。

以承接“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推动大西安发展

1 新西部 NEW WEST 2019年4月上旬刊 自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以来,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一带一路”重要门户 与核心节点城市,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行动计划和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并进一步实现亚欧合作交流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西安提出了“三个中心,两个高地,一个枢纽”的建设和实施方案,并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承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是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关键。 西安承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项目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逐渐形成集聚连片发展的新模式;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陕西时作出重要指示:陕西是西北地区重要省份,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2015年3月28日,随着国家发改委等三个部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以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能合作为重点,解决好重大项目、金融支撑、投资环境、风险管控、安全保障等关键问题。 西安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节点城市,被赋予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的重任。为此,西安市委第十三届四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在2050年全面建成引领“一带一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努力跻身世界城市、文化名都行列。西 安市委、市政府在认真落实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讲话精神和2018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讲话精神基础上,提出建设“三个中心,两个高地,一个枢纽”的总体定位。 国家“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达到相当层次影响力的项目,分为“引进来,走出去”两种类型。“走出去”的重大项目,重点是指与沿线国家在能源、交通、制造等领域开展基础建设、工业园区建设、装备制造合作等重大项目;“引进来”的项目,一方面是指引进沿线国家重大项目落户本地,另一方面是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吸引国内重大项目落户本地,以及本地政府、企业实施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项目。西安提出“战略规划+行动计划+项目带动”的方式,通过承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对加快西安实施“三个中心,两个高地,一个枢纽”(即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科创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现国家中心城市和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升西安核心节点城市地位,为推进西安建设西部经济中心提供强有力引擎;有利于发挥西安元首外交优势,为打造对外交往中心提供助力;有利于发挥科教资源优势,为实现丝路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新路径;有利于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为探索和实施丝路文化高地建设提供新模式;有利于发挥对外贸易基础设施资源优势,为加快聚焦欧亚面向全球的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提供支持;有利于发挥国家综合交通信息枢纽资源,为加快实现“立体丝绸之路”和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提供支撑。 西安的资源禀赋和基础优势 从“十二五”末进入“十三五”,西安经济保持较快 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与核心节点城市,围绕建设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之战略目标,西安提出了“三个中心,两个高地,一个枢纽”的实施方案,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以承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来推动大西安发展是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关键。本研究分析了承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推动大西安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西安的禀赋和基础优势,在承接重大项目的实践基础之上,提出了以承接“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来推动大西安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实施路径。 文丨/张 弘 杨 勇 许铭芳 以承接“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推动大西安发展 ◎ “发挥西安重要节点城市作用 承接国家‘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布局研究”项目(负责人:张弘,项目编号:SXTY2018-08-04)研究成果 The Belt and Road 丨一带一路T

打造人才高地

打造人才高地 三点着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近年来,xx 州针对引人难、育人难、留人难等问题,坚持补齐短板、做强优势、增创亮点的工作思路,以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强化人才培育理念、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为着力点,全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探索务实有效的引才机制。一是实施靶向引才。每年年初根据重点行业、重点学科、重点科技项目等领域人才需求,编制发布《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目录》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需求目录》,通过报名、高校招聘等方式,重点引进一批拥有领先专利技术和教学科研成果、能推动我州重点产业技术突破、能带动高新技术和优势产业、金融、旅游等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的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0xx 年以来,引进高层次人才 xx 人,急需紧缺人才 xx 人。二是强化柔性引才。探索以顾问指导、项目合作、兼职服务、挂职锻炼、对口支持、服务外包、技术入股、人才租赁、互派培养等多种方式柔性汇聚国内外各方人才资源,集中引进一批大数据、卫生、旅游、现代金融、城乡规划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现已分批引进 xx 余名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到 xx 挂职帮扶,计划引进 xx 名教育、卫生方面急需紧缺人才到 xx 担任校长、副校长和院长、副院长等职务。三是探索团队引才。探索建立科研+人才团队项目+人才团队成果+人才团队企业创办+人才团队模式,支持州级各部门引进 x 支以上的人才团队,对创新创业团体在领军人才引进、团队建设、平台搭建、科研项目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现已打造建设了示范园区、科研基地、创新型企业、科技孵化器、人才团队等 xx 个。 构建导向鲜明的育才模式。一是改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产学研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依托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西部之光、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等人才培养资源,培育一批优秀年轻人才快速成长,引领创新。近两年来,共推荐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xx 名,省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千层次人选 xx 名。二是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校与企业共建一批重点产业急需紧缺的校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赛训练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大力开展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大健康等重点领域职业培训。现已建立校企实训基地 xx个、培养技能型人才 xx

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试

《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 根据《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太政发(2017)45号)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加大创新型企业群体培育力度 (一)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1.申报对象与条件 ⑴注册在本市的企事业单位。 ⑵企业或产品经上级部门资质认定。 2.扶持政策 ⑴新认定的江苏省创新型领军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 ⑵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文化科技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苏州市创新先锋企业、省农业科技型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奖励; ⑶再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 ⑷新认定的江苏省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给予5万元奖励; ⑹新认定的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给予1万元奖励; ⑺获评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的,每只奖励1万元。 3.申报材料 《太仓市科技政策申请表》、《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信用承诺书》二份,并提供以下证明材料复印件各二份,需加盖公章。

⑴企业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⑵上级部门下发的认定文件或证书。 (二)支持企业成果转化和项目产业化 1.申报对象与条件 ⑴经苏州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认定备案的成果项目; ⑵承担国家、省、苏州市各类科技计划指令性项目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企业; ⑶承担上级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的企业。 2.扶持政策 ⑴按技术合同交易额10%对承接成果转化的企业进行资助,单个企业每一年度资助额度最高不超过50万元; ⑵上级有规定配套比例的按规定比例给予配套资助,单个项目配套一般不超过500万元; ⑶承担上级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的企业,上级有配套要求的,给予配套资助。 3.申报材料 《太仓市科技政策申请表》、《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申报信用承诺书》二份,并提供以下证明材料复印件各二份,需加盖公章。 ⑴企业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⑵上级部门下发的项目立项文件。 (三)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 1.申报对象与条件 获得各级科技奖励的单位和个人。 2.扶持政策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思考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思考 内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一直是政府和学界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适应经济发展内外部约束条件的新变化,我国提出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要求。为此,一些学者和地方政府提出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概念,并从区域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角度,探索我国内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 笔者认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应该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内涵 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开放与发展就不是完整的有持续发展潜力的开放型经济。完整的开放型经济包括开放与发展双重内涵。我国一些地区提出的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就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全国统一市场为基础,通过持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深化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开放发展战略。这一界定体现了以下内涵: 第一,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内陆欠发达地区通过全面开放促进自身发展的战略思维。它强调内陆地区开放发展道路,把经济发展纳入到全球化和国际化视野当中,加强与外部的战略协调,实现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最优配置。 第二,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上的制度性开放发展战略。内陆地区既向国际开放,也向东部地区及内陆其他地区相互开放;既重视实体领域的开放,也重视思想观念的开放,是规则对接、经济运行机制统一的制度开放。 第三,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较之东部“出口导向型战略”和内陆地区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开放,内陆开放型经济把区域性、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开放和制度性开放,是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不断拓展外部空间的科学发展之路。 总之,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目的是深入发掘内陆地区的比较优势,通过市场一体化进程,逐步融入国家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建立内外对接、内部整合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区际协调机制。 内陆开放型经济对传统理论的挑战 总体来看,我国内陆地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主要采取了侧重经济开发的策略,而对开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究其原因,是在理论思考上没有跳出一些传统思路的窠臼,受到包括中心-边缘理论、雁行模式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等的影响。客观地看,中心-边缘理论实际是一种封闭发展理论,导致欠发达地区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雁行模式理论是出口导向型发展理论,主要适用于沿海地区;梯度转移理论是雁行模式理论向内陆地区的延伸,但忽略了内陆地区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区位制约因素;增长极理论强调发展的不均衡性,着眼于增长极与其腹地的互动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封闭发展的观点。总的来看,上述理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不平衡的经济生态,实现内陆与东部的协调发展;没能充分考虑如何利用好外部有利条件实现内陆的开放发展;也没能在国家层面上统筹开放与发展实现内陆发展能力的提高。

上海人才高地建设新年新建设

2002年上海市人事人才工作会议记录2001年,上海共从全国引进1。2844万人才。其中,本科增加43%、硕士增加32%、博士增加11%、博士后增加16。5%,35岁以下占18%。引进海外留学生960人,留学生创办企业370多家。上海的柔性流动人才1。7万人。 孙局长在今天(2月7日)的会议上介绍今年人事人才工作主题词是“国际化”:吸引、造就、使用一批具有国际化素质的人才。人力资本的优先积累从四个方面着手:人才投资、人才开发、人才培养、人才资源保护。加快提高上海人才的国际竞争力。 今年,本市将在人才集中的美国和德国设立两个工作窗口,“进驻”人才争夺的国际前沿。上半年将率先在IT、微电子、金融保险、生物医药和城市建设规划等急需人才的5个领域76个专业,建立技术和管理专家库,为政府和企业选用海外人才提供信息资源。 不久“出炉”的留学人员专业水平测评制度,将建立留学生常识才能、信誉品行和技术业绩档案,对回国留学人员的资历认定和学识才能进行评估,为用人单位选拔任用提供客观标准。上半年还将组建市引进国外智力专家咨询委员会,实现与德国北威州经济合理化建议委员会、美国COS等国际头脑智囊库的网上连结;完善海外专家库,为有关部门及重点建设项目搜寻、引进海外知名专家。 提升现有人才素质,今后,博士后来源和培养也将国际化。与国外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培养博士后,海外博士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和安全,都允许进入上海的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不受国籍限制。与

港府互派公务员,上海—汉堡高级人才培训项目要培养100名具有实战能力的各类专家。引智的专项资金不受行业的限制。 上海还将推行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有关细则年内颁布后,在上海合法居住、合法工作,具备相应条件的国内外人才,将可参加本市举行的执业资格考试,并注册登记。同时,一些专业证书将探索国际互认。今年启动与香港工程师协会、香港测量师协会等香港十大专业团体的专业证书互认。 建立开放、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建立专业执法队),建立行业协会,政府人事代理与人才中介相分离。政府公共人事服务体系和政府授权相结合,政府公共人事服务只对事业单位授权,企业可向其购买服务。公务员的使用要改革,事业单位用人也要改革(事业单位要与政府分离,其母体要改为企业)。 周副市长代表陈良宇市长:人才发展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现阶段要加强政府机构、公共机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国际素质—能跨文化交流)。积极培育人才中介机构是当前的当务之急。政府人才中介机构要改制,要增加竞争力,抓紧组建人才中介机构的行业协会,要提升对人才市场的调控能力。人才的培养和流动: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国内贸易向国际贸易,技术型向创新型,单一型向复合型。消除人力资源的沉淀:(资源分布)事业单位、院校、研究所向企业流动。人才评估要市场化。 要认清形势,国际经济一体化带来了国际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零距离)是必然的趋势。(公司研发部记录)

浅论人才团队“建立”

浅议人才团队建设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胡锦涛同志在今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李荣融同志在中央企业人才工作会议上也强调,中央企业要真正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也必须把人才工作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培育造就一大批优秀人才。企业的发展,必须建设一批思想政治作风过硬、专业技术精湛、适应新时期社区发展的各类人才队伍,要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逐步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团队,通过团队的引领和培养,加快人才队伍素质和数量的同步提升。 一、加强人才团队建设的意义 人才团队是以专业人才为引领,目标明确,结构合理,能完成预定的任务,适应人才培养的平台。人才团队不是简单的人才组合,也不是工作中形成的人才群体,人才团队是为了实现技术提升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人才个体组成的,具有团队愿景和目标的正式组织。目前各单位成立的各种“攻关小组”、“技师协会”、“专业人才工作室”,等等,都是人才团队的不同表现形式。人才团队根据工作目标的不

同,可以分为“创新型”团队、“帮带型”团队和“学习型”团队。“创新型”团队是以开展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和解决经营管理、生产建设中重大技术难题为主要目标,起到提升单位科技含量,加快企业发展的作用;“帮带型”团队主要是以“导师带徒”等形式,通过专业人才的引领,快速培养一批人才后备力量;“学习型”团队是通过互帮互学等整体学习活动,培育团队精神,提高团队整体的系统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这三种团队并非严格区分,常常是综合在一起的,根据一个时期工作重点的不同,可能还要互相转换。从工作内容上分类,大体可分为经营管理人才团队、党群工作人才团队、专业技术人才团队和技能操作人才团队,这四个团队都是社区发展的基石,缺一不可。建设人才团队,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建设人才团队,可以通过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发挥团队力量,快速提升专业素质,集中优势力量解决制约社区发展的技术难题。社区各单位、各板块中不缺乏人才,但是如果这些人才靠个人力量单打独斗,业务技术上很难取得突破。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只有靠团队的力量,对长期存在的经营管理或专业技术难题,集中力量,集体研究,才能更好地实现集中突破。 建设人才团队,可以在集体攻关的过程中,通过拔尖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发现和培养一批人才后备力量。加快社区

心得体会:打造“一带一路”内陆开放新高地先进经验(最新)

心得体会:打造“一带一路”内陆开放新高地先进经验(最新) 一、贸易顶层设计产业对接合作 一是X市提出了“1581”工作思路,即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的总目标,强化国家向西开放战略平台建设,打造自由贸易园区、国际人文交流、国际展会展示、国际机构汇集、科技创新驱动五大平台,通过实施综合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丝路信息走廊、产业合作基地、园区示范载体、人文交流纽带、城市功能聚集、体制机制改革八大任务,在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领域项目预期投资规模1万亿元。 二是在推进“一带一路”产业中主推四大领域,力争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利益共享、共赢。能源装备和资源开发合作领域:X兰石装备工程有限公司首次向埃及出口1000HP拖挂式快速移动钻机等;农业畜牧业合作领域:X瑞达公司在阿拉木图投资建设的甘肃省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已投入运营,豫兰生物科技在印尼利用生物技术积极开发农业项目等;生物医药合作领域:甘肃新丝路公司在吉尔吉斯斯坦投资建立了中国—吉尔吉斯中医中心,佛慈制药在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设立了

中成药销售网络;对外经贸服务领域:甘肃国合进出口公司积极承接甘肃省商务厅驻伊朗商务代表处工作,中甘国际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建设商业中心,为两市开展双边经贸合作提供了便利。 二、对外经贸交流构建对外载体 一是对外经贸交流方面:近年来,X市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向西开放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全市有实绩进出口外贸企业达到272家,出口7大类1300多种商品,出口到香港、美国、俄罗斯、伊朗、土库曼斯坦等13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5大类290多种商品,涉及民主刚果、马来西亚、美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6月,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5.55亿元,同比增长53.21%。其中,出口37.07亿元,进口28.48亿元。二是甘肃(X)国际陆港建设方面:甘肃(X)国际陆港是全国城镇体系9大综合交通枢纽、21个物流节点、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X铁路口岸成功获批国家铁路临时开放口岸,现已成为X “一带一路”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和转运站。X中川机场升级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已成为冰鲜水产品、肉类和水果进口指定口岸。四是X新区综合保税区建设方面:X 新区综合保税区自2015年12月封关运营以来,重点以保税加工、研发、制造、检

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一、有关定义 开放型经济可以从两种涵义上理解。形态上看,开放型经济是指存在对外贸易的经济,现代的开放经济不仅指贸易自由化的经济,还包括资本、劳务和人员的自由流动。在这个意义上,开放型经济是相对封闭型经济而言的。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境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体制上看,开放型经济是指一种经济制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倾向,在这个意义上,那些能从制度上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政府较少干预对外经济联系活动的经济体即为开放型经济。 二、目前已建成的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1、成都天府新区 天府新区的规划结构可以简称为八个字——一带两翼、一城六区。 “一带”为高端服务功能聚集带,从人民南路至天府大道,沿天府中轴向南延续,并逐步折向龙泉山和三岔湖方向。 “两翼”为东西两翼的产业功能带,包括成眉高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带和龙泉经开区的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带。 “一城”为天府新城,“这是去年成都市委提出建设的13个战略功能区之一,同时也承载着天府新区里主要的城市

高端功能,将聚集发展中央商务、总部办公、文化行政等高端服务功能,建设区域生产组织和生活服务的主中心”。 “六区”是依据主导产业和生态隔离划定六个产城综合功能区,发挥产业聚集效应,配套完善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 按照规划安排,天府新区分为近期(2011-2015)、中期(2016-2020)和远期(2021-2030)三个实施步骤。其中近期新增城镇建设用地160平方千米,以国家级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基础设施先行,高技术产业、现代制 造业以及高端服务业 快速推进。中期新增建 设用地150平方千米, 实现再造产业成都目 标;远期则新增城镇建 设用地150平方千米, 基本建成宜业宜商宜 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 十项政策包括,设立20亿元的天府新区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大基础设施等项目;新区新增地方财政收入全额用于新区建设;地方政府债券和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新区;成都、眉山、资阳三市按照规定自主确定新区土地类实用税额标准;加大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政策支持;新区高端服务业享受要素价格优惠;新区建设用地指标实行单列;支持新区金融业

物流大通道支撑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崛起

物流大通道支撑陆开放高地崛起 2012-08-14 15:24:35|分类:发展|标签:陆开放高地畅通路径十二五规划|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核心提示】近年来,距离出有2000公里之遥的,以建设物流大通道为抓手,构筑物流大平台为依托,不断降低物流成本,将一个陆城市由销地型城市转变为国外各类要素的集散地,引发了中国物流格局的巨变—— 八大对外通道示意图 “一江两翼”国际物流大通道示意 山城正在大步实现自己的“开放梦”——一个以为源点,开放为动力,整合全球资源的宏大蓝图,正在把这个陆城市,推向了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这个蓝图,就是“一江两翼”战略。

所谓“一江”,即长江黄金水道,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出海,通达东南亚、美洲和澳洲。 “两翼”,一是包括“西北翼”——通过渝新欧国际物流通道出境,通达欧非、中亚和南亚; 二是“西南翼”——通过现有公路网络或铁公联运通道,到达东盟、东南亚地区。 这是一个整合并升华了古时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和下西洋路径的新构想,它使这个关山阻隔的城市,有了三条通达全球的国际物流通道,从而构筑了一幅全新的经济地理版图。 2015年,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能力将达到450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达到110万吨,建成陆重要复合型枢纽机场。 位于连接印度与日的中点,还是连接东南亚、俄罗斯和中亚的中转枢纽。 航空运输快速发展,使具备了通达全球、全国最快捷高效的方式,物流效率迅速提升,成为高附加值产业、产品以及强时效性产品物流解决方案的重要选择。 近年来,不断强化航空基础设施,着力完善空道网络,截至2011年底,已经形成“一大两小”民航机场的格局。2011年全市民航旅客吞吐量超过19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货邮吞吐量近24万吨,同比增长21%。江北国际机场第一和第二跑道已经建成投用,年吞吐能力达到156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将达到45万吨/年。3800米第三跑道及45万平方米东航站区项目控制性工程已经正式奠基。 目前,可承运国际货物的航线已经达到33条。其中,国际货运定期航线11条,货运专机可到达达卡、列日、台北、卢森堡、马德拉斯、莫斯科、、阿姆斯特丹、新加坡、班加罗尔、加尔各答等地。可承运国际货物的航班增加到31班/周,可承运IT国际货物的航空公司达到11家。其中国际货运定期航班达到平均20余班/每周。江北国际机场跨入全国九大、世界百强机场行列。航空物流快速发展,支撑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在快速崛起。2011年,笔记本电脑全年生产2500万台,出口1574万台,占出口的1/4强,量值增幅均超过1000倍,而绝大部分笔记本电脑通过航空运输方式送达全球。 到2015年,将建成陆重要复合型枢纽机场。 2015年,全市铁路营运里程达到2300公里,干线铁路复线率达到70%,铁路覆盖80%的区县,实现“4小时周边、8小时出海”,将成西部最大铁路枢纽。 铁路是大宗物资长距离陆上运输的绿色通道,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同时是实施“一江两翼”国际物流大通道战略、完善国国际物流通道网络、推动开发开放的主要依托。 过去的6年是铁路建设速度最快的时期。截至2011年底,市铁路网已形成渝湘、成渝、渝遂、渝怀、渝黔、达万利、三万南“一枢纽五干线二支线”铁路网、境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342公里。也是西部地区铁路投资最多的地区。铁路枢纽在建兰渝、渝利、渝黔、渝万、成渝客专、渝遂二线、渝怀二线、南涪、三万南9条铁路,在建里程1156公里,境总投资1138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337亿元。 为拓展铁路枢纽发展空间,按照“客外货”的布局原则,调整主城区铁路枢纽货运系统布局,调整后的“1+9”主城铁路枢纽货运系统,“1”即1个铁路货运编组站,“9”即团结村、白市驿、黄磏、鱼嘴(唐家沱站)、洛碛站、珞璜(小岚垭)站、磨心坡、北碚、伏牛溪站。铁路货物的组织效率进一步提高,已经开通至、、、、新疆阿拉山口等地的“五定”班列。 目前,至德国杜伊斯堡和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国际货运班列已经开行共计17班,运送699个40英尺集装箱,97万台“造”笔记本电脑,20万台“造”显示器通过班列运到欧洲。同时,实现了华向集货、运往欧洲的目标。至缅甸和东盟的铁海联运通道正在开展试验运行的前期筹备工作。

建设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战略意义

建设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战略意义(批准前的) 首先,设立宁夏内陆经济开放试验区的条件日臻成熟。宁夏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连接西北与华北、东北地区的重要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依托和前沿阵地。 其次,适应国家开放开发战略大趋势的要求。集中东阿拉伯世界向东,国家所需,宁夏所能,设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宁夏是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地区,是全国除台湾、海南和 4 个直辖市外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为适应对外开放新格局,发挥宁夏区位优势,在宁夏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既是中东阿拉伯世界向东、国家所需,也是宁夏所能。设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将以沿黄经济区为主体,覆盖整个宁夏全境,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重点搭建向西开放的平台,全面加强我国同阿拉伯国家世界及穆斯林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探索内陆地区开发的新路径,有利于形成互为补充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利于促进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可持续。我区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并搭建起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是国家总体对外开放战略格局的又一“亮点”。建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我国在沿海、沿边通过建立特区趟出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之路后,在内陆开辟“特区”的又一重大探索,将形成沿海,沿边和内陆开放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战略开放格局。作为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在西部地区建设一批特殊经济区、开发开放试验区、重点边境口岸,打造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加大向西开放力度特别是向中东阿拉伯国家与世界穆斯林地区的对外开放,不仅是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促进巨大的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而且对于推动并增强西北地区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开放合作,深化新形势下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彼此之间的战略合作,互惠合作,持久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是国家给予宁夏的又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饮水须思源。在宁夏设立全国第一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关心和支持,体现了对宁夏回汉各族人民的充分信任。作为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我们有条件、也有优势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合作的“先行区”,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当促进中阿合作的“领头雁”。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丝绸古道的要冲和中阿文明的交汇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河壮美、资源丰富。回族穆斯林与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群众的宗教信仰相同,生活习俗相近,文化认同相向,在相互交流和贸易方面有着明显的人文优势,为双方开展合作提供了独特的便利条件。中央高度重视宁夏在中国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开放合作中的平台作用,宁夏的向西开放已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作为中阿经贸论坛的永久承办地,将更名为中阿经贸博览会,宁夏将肩负使命、探索创新、优化环境,在国家向西开放格局中担当重任,在推动中阿交流合作中发挥更大作为。 伴随中央充分赋予宁夏政策的创新空间,鼓励宁夏先行先试等优惠政策,只要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新趋势,充分借鉴沿海沿边开放的成功经验,善于突破、勇于超越、大力推进向西开放乃至向整个世界开放,就一定能够在开放中增强发展的动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宁夏特色、西部特点的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路子,为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宁夏,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国土资源部八政策支持试验区建设

创新的人事人才信息管理丨加快“人才高地”建设,优化完善人事人才工作机制

创新的人事人才信息管理丨加快“人才高地”建设,优化完善人事人才工作机制 一、建设背景 为了提高服务效率,建设“以人为本”的动态人事管理架构,突 破行政管理思维束缚,围绕“个人信息汇聚、学科团队汇集、科研成 果汇总”,实现人事信息管理、项目申报管理、人才项目管理、绩效 管理、扩大人力资源共享、线上招聘管理等6大业务功能。实现把系 统建设成学科人才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 二、建设内容 人力资源共享 定时提取原业务数据,经过数据清洗、标注、拆分后写入不同资 源池保存。实现用户通过前台对未收集的资料进行补录,管理员审核 后保存。 人事信息管理 实现对整个人事管理基础数据的整合、流转审批、补缺修正、存储、增删改查等集中管理。 专家智库 系统从业务数据中采集的资料,导入专家智库系统中。将统一认 证的人才数据按照标签进行分类。实现人才与人才的关联、人才与部 门的关联、人才与成果的关联。

学者名片 系统自动聚合学者的基本信息、学术关系、学术成果、奖项并生成学者名片,个人可以通过设置隐私,将敏感信息进行屏蔽。可将学术名片以超链接的形式分享到新浪微博、QQ 空间、微信等社交媒体。 绩效管理 可实现自定义各类考核方案、指标功能。考核项目管理、考核统计汇总。 智能搜索与分析 智能检索实现信息采集、实时检索。统计分析统计通过用户提交的关键词作为统计方向,对专业分类、趋势、资源类型、职称、年龄比例、男女进行统计。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包含人才引进情况分析、人才考核情况分析、人才结构分析、合同到期情况分析、申报数据分析、在单独页面展示,所有数据实现每日动态更新。 提升客户价值 1、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人事处需要内部各部门间相互配合,也需要对校内各部门的人事人才相关事项进行管理和审核,通过线上审批,简化审批过程,方便各部门之间的传阅和审批,提高工作效率,也让人事管理更加规范。 2、“以人为本”对人员信息进行汇聚,将人事、人才等信息数据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实时更新的数据仓,可随时随地查看、统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