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音乐课该如何导入

中学音乐课该如何导入

中学音乐课该如何导入
中学音乐课该如何导入

中学音乐课该如何导入

摘要:结合中学生特点,怎么导入新课,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关键词:导入;新颖;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2-0-01

音乐课导入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但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导入,其目的都是为了创作一定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达到以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提高审美意识与陶冶音乐情操为最终

目的。而中学生的音乐教育有很多方面需要大家注意和思考的,这个时期的学生正是处于青春时期,青春期的孩子有他们想自己认知和判断对事物的习性。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模仿性都很强,而且性格也比较乖张、好动腼腆等。而我们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多学习、多研究教材,多变化教学方法。这样既新颖,也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的过程中有一种期待,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要怎么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我们需要从哪方面考虑呢?而导入就是我们老师需要首先重视的。而导入的好坏又能直接影响整堂课的学习。因为导入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它犹如故事的开头,一个有扣人心弦的开端能极大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那样人们才有兴趣继续探究下去的欲望。而人又是感性化的动物,人的情绪往往会左右人们对知识的认识能力,当人的情绪高涨、兴趣浓厚、心情愉悦的时候,

(论文)浅谈中学音乐课教学法

浅谈中学音乐课教学法 -------启发式提问艺术 【内容摘要】启发式提问教学,我认为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技巧,形象的比喻:启发式提问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是引导学生在迷宫之中,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我们留给他们的光线,走向胜利之门。我想那样的心情是幸福的和富有成就感的。 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就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一节音乐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问题并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我们音乐学科。我认为,是在艺术课的课堂讲艺术,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艺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有效课堂;课堂提问艺术;启发式提问; 新课程理念,不仅对传统音乐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更是给学校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同时,也给我们战斗在一线课堂的音乐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冲击。我们不得不思考,怎么上音乐课?怎么上好音乐课?怎样的音乐课是高效的课堂?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恰当的,是科学的,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遵循教学规律的等等。我针对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对当前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剖析,反思了在日常教学和公开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几种教学现象的疑惑。我认为在音乐教学法中启发式提问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技巧,形象的比喻:启发式提问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拿着钥匙去开门。是引导学生在迷宫之中,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我们留给他们的光线,走向胜利之门。我想那样的心情是幸福的和富有成就感的。 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就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一节音乐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问题并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审美情趣,鉴赏能力,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我们音乐学科。我认为,是在艺术课的课堂讲艺术,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艺术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问题为纽带。它不仅是学生学习动力的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最佳纽带。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与学生是互动关系,要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取决于双方的和谐。教师必须提高提问的技巧,把握提问的时机,掌握提问的分寸,考虑提问的层次,优化提问的方法,多提问一些开放性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提问,敢于提问。学生要以问为荣,学以致用。学生要以问为荣,学以致用。使教师的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画龙点睛的效果。问题就是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知识,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或通过设计实践活动探索完成的任务。课堂从教师问问题,提升到学生思考,而后由学生提出问提。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面临问题”。因此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究的开端。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意识。他们的思维活跃了,探究问题的热情才会爆发出来。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一切探究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 一次在某音乐老师的公开课上,觉得教师在刻意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表面上看课堂很活跃,但仔细审视教师设计的问题就会发现,或过于简单,或过于浅薄,或提问的并不恰当。并不能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在刻意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然实际效果,学生们目光呆滞,注意力已不集中。更难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而我们的学科,是最需要学生有想象有学生的感受的学科。很难想象这样的课堂竟然是一堂音乐课!而事实上这就是一堂放着音乐的音乐课!无从谈起孩子的音乐审美,孩子的情趣。 我想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提问。那种“机械式”的提问,只能答“是”与“不是”

中学音乐课中的律动法详解

中学音乐课中的律动法 在我国,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人们认识的不同,律动教学更多的则是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而在中学音乐课上却很少涉及。笔者认为,律动是活跃中学音乐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律动符合中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比小学阶段有了明显的提高,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情感日趋稳定,个性逐步形成。在音乐方面,他们的音乐听觉能力比小学阶段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注意力已能较长时间集中在感兴趣的音乐作品上。但是,中学生因为年龄、生理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再加上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音乐教学的不连贯性,心理上会有很大变化,已不像小学生那样积极、踊跃,变得怕羞起来,唱歌、表演觉得不好意思,在课堂上显得较沉闷,但无论他们怎样看待自己,认为自己有多成熟,都掩盖不了他们好动的天性。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范围,引导他们投入到音乐中来,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打破沉闷的教学氛围,营造一种积极热烈、健康活泼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律动正符合了中学生这种心理上的需要。 二、律动能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音乐课堂气氛活跃、生动,师生情绪饱满,教学任务完成较好。相比较而言,中学音乐课则显得较呆板,情绪调动不够,究其原因应是 多方面的,但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学音乐课上缺少律动。

让律动进入中学音乐课堂,把听到的音乐反映出来。比如,欣赏《瑶族舞曲》,这首乐曲感情丰富,形象鲜明,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这首曲子由复三部曲式结构写成,三段乐曲的情绪对比比较明显。在给学生初听和分段欣赏时,让学生仔细体验每段乐曲的情绪和所表现的意境,并让学生即兴创作一些简单的律动,在加以鼓励之后,把创编较好的动作给以适当引导,并加上教师自己创编的动作,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构思讨论、编排,能力较弱或放不开的同学可让他们打拍或指挥,一少部分同学给自配打击乐,当完整欣赏乐曲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组同学都较好地表现了三段乐曲的情绪,特 别是律动的一组,男女同学很好地配合,更让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这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了他们的成功感,且创造了一个极为和谐的音乐氛围。 三、律动能增强节奏感 奥尔夫早就提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并且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加以诱发、培育,进而为音乐所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自然的节奏和律动,如走路、呼吸、拍手、跳跃等来训练学生的基本节奏,引导学生感受和表现音乐。比如,教唱《闪闪的红星》时,通过队列行进使学生认识行进的节奏,进而感受进行曲的特点;教唱勃拉姆斯的《摇兰曲》时,让学生通过划船或模仿在风中摇摆的树枝使学生感受摇摆的节奏,进而体验摇兰曲所表现的意境;通过教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方法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方法 纵观中学音乐课教法,几乎是一个模式,即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口传心授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语文、数学等知识的学习后,以是筋疲力尽,每周一节的音乐课又上得这么认真、严肃。我通过听专家的精彩讲座,观看音乐优质课等,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尝试归纳如下。 一、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尽早地建立起师生之间的好感。例如在给新生上课时,可以巧妙地用音乐的形式做自我介绍,也可以鼓励学生模仿老师的形式,能很快让学生消除陌生感,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好铺垫,同时,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节奏、旋律等音乐知识。在课堂上,老师要总是提醒自己要面带微笑,语言诙谐幽默,不要把太专业的内容带进课堂。在学生走进教室时,可以播放柔和、优美的曲子,或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音乐;学生因无意而破坏了课堂纪律时,也要以宽容、理解、对话的态度来解决;对于个别学生的故意行为也绝不手软,对话与批评相结合,但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相信这样的努力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学生能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听老师讲授,能否乐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识,并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地用脑、用耳、动嘴、动手去完成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关键在于教师能否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取以情感为主线的感染教学法,用音乐本身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要求教师从教学的氛围到教师的范唱、范奏,从对学生演唱的指导,到每首歌曲的艺术处理,挖掘出音乐的情感美,给学生以高度的艺术享受使其感情升华。把乐曲中最闪光的部分,用最生动诱人的导语,用最美妙的音响,用最有感情的手势及形态,来诱使学生学习唱歌的兴趣。 2、强化教学过程的吸引力。这要求教师善于利用新的学习方法,巧妙地将这些方法安排在教学过程之中,使之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学生初学五线谱时,开始学生记不清每一条线和每个间的名称,在学习时感到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五线谱谱表上的音名和唱名,我是这样做的:我说每个人的一只手,就可以当作五线谱来看,我抬起左手,手心朝外,拇指在下,小手指在上,边指边念这样的顺口溜:拇指E食指G,三指四指B和D;五指F记心里,下加一线是中央C;指间便是F、A、C加上E,三间开始高音区、牢记音名CDEF 一GA氏然后把“指”换成“线”,即成一线E,二线G等等。这样每个同学可以随时熟悉五线谱上的音名。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学习五线谱的《识谱歌》,木家很快便记住了五线谱高音谱表上的音名和唱名位置,所以学习五线谱也就不觉得难了。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始终都是兴致勃勃地自觉学习。

中学音乐教育教学案例

中学音乐教育教学案例 音乐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表现和享受音乐的过程,音乐作为特殊的艺术学科,只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体验。下面是有中学音乐教育教学,欢迎参阅。 中学音乐教育教学范文1 这一学年我担任的是初中部七年级(133136)和八年级(129132)八个班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音乐教育教学每年都反反复复,但在每年反复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却有着不同的收获。现将这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音乐是最擅长表现情感、以情动人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给人自由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乐曲,或许几分钟之内使你获得几星期苦思冥想的东西;或是衬托出一个美好的幻想;或是寄予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片灼灼的情感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深处留下美的烙印 .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懂得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二、在教学过程中,本着让学生从要我学----我想学----我要学这一过程进行转变。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对教材的目标进行了设定。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安排了本学年的教学计划,精心编写了各个年级各个课时的教案和导学案,配合学校强势推进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一些适时有效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与课件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学年除第一单元是唱歌课外,其他单元不是创作就是器乐或欣赏,比较枯燥难上,学生的兴趣也不太高,教学比较难开展。我就大胆的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表演,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了提高,课堂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复习四分音符时让学生用走来感知;八分音符让学生用跑来感知,这一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四、配合学校政教处,成功的举办我校第二届花样年华艺术节,并成功出演节目吉他独奏《爱的浪漫史》。此次艺术节的文艺演出活动给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的机会,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使他们懂得团结协作的巨大力量和重要性,同时也得到广大师生及各界社会

浅谈如何使中学音乐课堂更具活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411603817.html, 浅谈如何使中学音乐课堂更具活力 作者:曹晓鹏 来源:《新时代教师》2013年第05期 【摘要】中学的音乐教育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应该说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很喜欢音乐,但是,有相当部分的同学在音乐课堂中却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大多数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过多的强调科学的发声方法、识谱、和要求学生掌握乐理知识等技术问题,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整个课堂中教学中处于被动地位,使的音乐课堂的气氛活跃不起来。 【关键词】中学音乐,活力 如何能使得中学的音乐课堂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愉快的接受教学。本文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音乐教师必须保持愉快的情绪贯穿整个课堂 情绪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它一经产生,就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染上某种感情色彩。音乐教师如果怀着平静、愉快的情绪进行课堂教学,不仅学生受益,而且也给教师本人带来无穷的乐趣和特有的幸福感。如果教师的心情不好或者教师的要求过于严格,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影响到学生,使学生的心情过于紧张,就会大大地影响教学效果。我们就要重视良好心境在课堂教学上的运用。因为我们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要将自己的志趣、才能、性格、情感、意志、情绪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也只有怀着这种愉快的情绪面对学生,才能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有亲切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音乐教师必须具备较为全面的素质 一般来说,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每个中学音乐教师必须首先在提高自身魅力方面做些努力。音乐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又是十分丰富的,集演唱、演奏、舞蹈、朗诵、表演于一体,又处处体现着人文精神,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我们应该拓宽了思路,全面提高我们自身的各种素质,除了要有较强的歌曲演唱能力、有较好的键盘弹奏水平及较高的识谱听音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要能说一口较为标准的普通话,朗诵示范能力,能写一手较好的板书,课堂教学要富于幽默感。并且我们要把自身多方面的优点完全地在课堂中及平时跟学生的接触中体现出来,用我们音乐教师个人特有的艺术气质和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来吸引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喜爱。 3.音乐教师要能迎合学生的新时代品位需求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课

如何上好初中音乐课 威远县两河镇中心校刘映念 在我从事初中音乐教学的三年时间里,我从刚开始只会怎样唱歌逐渐的体会到如何去教别人唱歌的乐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知识与知识的传接。当我把大学里学到的音乐相关知识通过课堂实践传授给我的学生的时,我才慢慢的体会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在三年的音乐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总结出的经验: 一、课前备课的重要性 如果有一天你去给学生上音乐课的时候,一打开书的你才忙着熟悉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曲作词人的相关资料,在用你那断断续续的伴奏教唱简谱的时候,你的学生一定会对你“另眼相看”,他不会觉得你很了不起,更不会认为你很有本事,而是三三两两的在小声议论你,至于他们在议论什么我想作为当事人的你应该是很清楚的。在这里我一定强调的就是课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你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你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必须更加的丰富才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要给学生一杯水那么你就要准备一瓶水”,所以做好课前备课不仅能让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能够灵活自如的讲解知识,更能体现出你这堂课的整体艺术框架,做到有条不乱,条条有序。学生在理解新知识的过程中也会更加的容易,更能巧妙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点,从而灵活的运用知识,这才是一堂音乐课的基本目的。 二、课堂知识点整体到局部的把握 在我们上音乐课的时候通常都有一个大致的框架供教师们参考运用,但是这个框架只是很大的一个边框,这个框里面的物质不是每一节课都能装满的,更不是框架里的各个位置每一次装得物质都是一样的重量。这就是课堂中整体到局部的设置问题了,一堂优质的音乐课不仅要恰如其分的传授知识给学生并要求其掌握和运用,而且还要让学生在音乐课的气氛中学习和感受情操和体会其中之韵味。在我们备课的时候就要对这堂课的整个知识点做一个筛选,重点部分和简讲部分要适当的划分开,充分的配合整个课堂的节奏。给学生呈现出的是一幅不对称的美图,但是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去这幅图画都是完美的。 三、学会调动学生的情绪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我们深知初中生心中所爱想、爱做、爱问的事情,所以在每堂音乐课的授课中,我们还要根据课堂的时间、气氛、学生的精神状况来做好其中的“调味剂”,不能因为学生这节课的情绪高涨就顺着他们闹,也不能因为学生当堂课的情绪失落而没了上课的情绪。不管是情绪高涨还是情绪的失落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我们要把握好整个课堂的气氛,正确的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及学会运用知识。 四、培养审美情趣,树立其自信心 初中生渐渐地进入了青春期,我们都知道青春期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学生今后的性格、态度、为人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在每堂音乐课中老师会通过介绍相关资料、教唱歌曲、讲解知识点、重点欣赏等方式来巩固音乐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但是在初中这一重要而又特殊的时期,我觉得音乐课中少不了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我们可以从几人合唱到独唱,再到表演唱,还可以从最开始的站在座位上唱歌到走上讲台演唱,再到在讲台上独自演唱等,若是学生能自发的到讲台上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我相信这对其树立自信心是很有帮助的。千万不要打击唱得不好的学生,只要他敢于在同学面前演唱就要给他一定的肯定和意见。只要学生自愿的要求为大家演唱歌,我相信这对其树立自信心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以上就是我的初中音乐经验,若有不足,望多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浅谈中学音乐课堂创新教学

浅谈中学音乐课堂创新教学 创造教学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也是引导学生积累创作经验的重要学习领域。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希望在于全民族创新素质的提高,在于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涌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教育。但是,我们现行的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深,最主要的弊端是束缚、压抑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音乐教育观念的更新也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只有教育观念上实行深刻的变革,才能改变那种“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真正把音乐教学变为自主学习,交流和探索音乐艺术的过程,作为体验美感、丰富情感的过程。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一、创造的音乐学习 常听学生在私下议论说:“音乐课真没意思,在音乐课上睡一觉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课上唱的歌曲,听的乐曲也实在太陈旧了。“会唱歌就行,懂那么多音乐知识有什么用?反正我们也成不了音乐家。”我认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环节。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改善课堂气氛。 创造的音乐,简单说,就是让学生自己进行创作音乐的学习活动。带有游戏性的音响探索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自由自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地用自己的耳朵对各种音响的性质等进行判断,然后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各种音响所表达的形象、意义、最终用自己认为最适合的音响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创造出属于学生们自己的新的音乐过程。 新学期开学,我又接了一个刚入校的初一年级,走进教室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笑脸。“作自我介绍吧!”同学们一脸的没趣“唉,又是自我介绍。” 我把我备课时设计的自我介绍形式介绍给了大家,教室里顿时沸腾了,交头接耳、互相讨论,刚才失望的神情则变得神采飞扬。通过这次有趣的自我介绍活动,我知道了学生的姓名,了解了他们的兴趣爱好,掌握了哪些学生有圆润的歌喉,哪些学生有优美的舞姿------学生也从中获得了音乐审美体验,享受了成功的欢愉。 自我介绍活动是这样开展的:主题——听着我的歌,让你了解我。示范——我用《新年好》的旋律篡改歌词,加上相应的舞蹈动作,把我介绍给了大家(其中包括我的姓名、爱好、以及对同学们的期望)。构思——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介绍方案。展现——按设计好的方案上台表演。 活动开始了,同学们不象以前作自我介绍那样枯燥、机械了,而是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有的努力想着用什么歌曲来作旋律,时而动动笔把篡改的歌词记下来;几人一组的,几个脑袋凑在一起,眉飞色舞、群策群力,极力想设计出最好的表演方案;想边歌边舞的则坐在位置上手舞足蹈,嘴里念念有词------ 开始展现自我了,同学们载歌载舞,踊跃的想把自己推出介绍给大家。有一组的同学是这样设计的:他们采用《字母歌》的旋律,由组长先自我介绍,组长再在

初中音乐课教案

初中音乐课教案《歌唱祖国》第二节 初中音乐课教案《歌唱祖国》 第二节 课题听赏歌曲 授课时间第四周 教学用具录音机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型复习 课时 1 教学目标欣赏体验:学生通过自身的聆听和感受,自由展开联想,想像进行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形象思维,从而达到音乐美的效果。 教学重点欣赏过程中根据音乐节奏速度、音色等变化,所产生各种情绪反应, 引发具有个性色彩的想像和联想。 教学难点在欣赏感悟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一段简单音乐剧 要求表情动作形体与音乐要接近最好吻合。 课后自我分析:学生通过对作品的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及参与作品的演唱、 演奏等艺术创造活动,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对逐步具备开朗性格 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大有益处。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 动备注 一、起始准备 发声练习: 二、音乐兴趣活动复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划拍视唱 2、击拍数数 3、听辨填空 4、律动表演 三、复习歌曲:《歌唱祖国》 1、第一遍练唱时:学生随着伴奏、指挥,用饱满 伴奏和指挥,在学生中挑选有有力的、连贯抒情的声音演唱 能力有特长的学生担任。 2、第二遍演唱时学生站成合唱队的形式演唱 老师做观众 3、小结歌曲的演唱,给你鼓励 四、精选几个短小片段听赏体验:学生简记听每个小片段时所想 1、柔和婉转的旋律:(体验宁静的感觉) 起的任何词汇和感受。 2、简洁明快的旋律:(体验欣喜欢快 的感觉) 3、流畅清脆的琶音(感觉是潺潺流水 的小溪还是奔腾的江河) 4、雄浑的音响和跌宕起伏的旋律: (预示的是一场暴风雪还是一片 艳阳天?) 五、听赏: 自我激励能使人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是任何事业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动力。 1、《义勇军进行曲》学生听赏 发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者的 怒吼,至今仍鼓励着亿万中华儿女,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他的声音, 心中仍会升起一种无比自豪、无比 骄傲的感觉。 2、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学生敞开心扉,写出听后感表达 战火纷飞的年代,民不聊生,饥饿、自己的感受 寒冷侵袭者人们、、、、、 两军对峙充满了浓烈的血腥味、、、 3、小结学生的听后感,进行爱国主义 教育 六、拓展:用音乐治病 1、选择有消除悲哀、忧郁、苦闷、《春江花月夜》、《蓝色多

初中音乐公开课教案

大海啊故乡教学设计 一课题研究:“感受歌曲情感,培养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音版〉16册三单元内容,歌曲《大海啊故乡》旋律舒缓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短小易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采用了4/4,3/4变换节拍。抒发了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标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我在教学设计中力求从音乐语言中挖掘歌曲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审美视角诠释音乐。教学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面对一个个活泼而智慧的学生个体,力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求新:教学导入求新;挖掘教材求新;学生的创编活动求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创新能力。 四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已初步具有感受和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教师应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因此,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去感受音乐作品,并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能够自信地、有感 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过程与方法: 以分析,比较,体验,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了解掌握旋律,节拍,节奏等音乐要素对表达歌曲思想情感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通过创编环节的练习,培养音乐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有关大海的视频资料,音乐光盘,钢琴、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交响乐。你听是什么声音? (播放自然声响:海浪声) 学生: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 (播放多媒体课件:大海潮起潮落海滩风光) 随着优美的音乐作背景,教师有感情的:“漫步在海边,迎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海风,脚下踩着松软的沙地,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啊,你想到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我仿佛看到湛蓝的大海波涛起伏的样子”“我想到各种各样的海鸟上下翻飞,海边人们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在大海的怀抱中尽情地畅游,简直就是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画面……” 教师:“的确,大海有时平静得象个可爱的孩子,任你抚摩畅游;但有时却奔腾怒吼,掀起狂澜,让你胆战心惊,不可一视。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大海的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歌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思路:这里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导入,借助多媒体展示大海的画面,随着优美的音乐作背景,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创设意境。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想像,使得教学一开始就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情。) (二)聆听感悟: 1 初听音乐: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初步感受歌曲 教师: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歌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学生1:歌词质朴深情,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2:歌中的大海总体上给人以微起波澜的印象,显得较为平和,这是由三拍子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马克思说:“音乐所带来的快乐正是人们去创造它的动机,这一奇妙异物乃成为歆亨不尽的精神食品。……音乐对于一个伟大的民族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它作为精神发展的环节而存在着。”(《音乐百科辞典》)马克思对音乐价值作出的精僻论述是否可以总结为:(1)音乐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音乐可以开启人们的思维;(3)音乐对于人类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塑造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音乐教育在教育学中应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外教育史上,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已成为共识。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美育即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教育是中学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陶治情操并开启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 然而,目前我们中学音乐教育面临举步艰难的困境。在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某些不平衡,导致了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不可避免地将制约社会的总体发展,中学教育作为培养社会后备人才的摇篮也存在着不平衡发展的状况,同样限制了教育的总体发展。就音乐教学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课普遍不受重视。由于中学教育科研的落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在市场经济下学生择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学校仍然推行的是应试教育。音乐课因不参加应试而被视为“小三门”予以打入另册。我曾对所教的初中学生前后作过三次相同的问卷统计调查,答卷共283份,卷中第一个题目“中学课程中,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一门”,反馈情况如下: 其中选择音乐的仅0.7%,并且是以音乐专业为主要志向的学生。校园是社会的缩影,由此反映出音乐课在学生乃至人在们价值取向上严重的倾斜状况,其主要症结在于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不能贯彻实施。其次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音乐与学生择业无明显联系;2.音乐课满足不了学生多方面的音乐需求。如果学生充分认识到音乐对启迪思维,陶治情操的重要作用,学校逐步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把音乐教育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重视;另外,如果比较合理地将“小三门”的应试分数以一定比例纳入高考成绩中,或作为一门考查科目进行考查,那么必定会得到另外一个统计结果。 二、音乐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现实需要。13至16岁年龄段的中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饱满,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音乐课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乐理知识的传授比较刻板,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作为一门艺术修养课程,音乐课应当吸取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法的精髓,并结合人生观的培养。采取多种灵活多样的形式,比如,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田园中去,到社会中去感受和谐美,

初中音乐课教学流程

初中音乐课教学流程 音乐教唱课 音乐欣赏课 竖笛课 一、音乐教唱课的教学流程 1、师生音乐问好 2、情境导入(视频、音乐、预设问题等) 3、出示乐谱,学生标示简谱 4、教师范唱 5、介绍歌曲相关知识(创作背景、词曲作者等) 6、学生发声练习 7、学生试唱简谱 8、学生节奏练习 9、在教师指导下学唱歌曲 10、音乐知识讲授 11、音乐活动 12、课堂小结 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流程 1、师生音乐问好 2、情境导入(视频、音乐、预设问题) 3、聆听全曲 4、介绍作品相关知识(作者简介、创作背景) 5、带着问题复听全曲 6、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7、分段欣赏 8、参与音乐活动 9、曲式分析 10、小组展示 11、分享与交流 12、课堂小结 三、竖笛活动课

1、出示乐谱 2、重点节奏型讲授 3、学生试唱乐谱 4、教师范奏 5、学生自学、小组合作 6、教师指导 7、学生合奏 8、独奏展示 9、音乐活动 10课堂小结 音乐课堂的心得与收获: 1、对于欣赏课,用学生已知的乐曲容易唤起学生对新乐曲的欣赏兴趣。 2、带着问题欣赏,更具目的性。 3、简单表达聆听感受胜过千言万语,更具准确性。欣赏感受不求同可存异,因为聆听感受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重对错重感受。 4、音乐知识的讲授重积累,每节课安排的内容不宜过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5、教唱课不必逐句教唱,初中的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音乐记忆和自学的能力。 6、较难较抽象的音乐作品欣赏应该分段,搭配视频效果事半功倍。 7、欣赏课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听”上,教师再好的讲解与分析也替代不了音乐本身带给学生的感受强烈。 8、重视音乐活动,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虽然这样的过程对于农村学生来讲会很漫长,但坚持下去会有很大的收益。

美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三个层次

美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三个层次 肖晓玛 摘要:尽管美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有多种形式,但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估实践,课堂教学中真正的艺术教育可以分为明显的三种取向:较少干预取向;产品取向;指导——探究取向。每一种取向都有一套关于艺术性质的教育信念并有自己明显的教育目标。 与其它学科相比,美国中小学的艺术教科书较少且没有统一的标准。专家和任课教师在训练、承担义务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艺术活动的组织也很不一样,从课堂、艺术室、学校礼堂到博物馆、歌剧院、露天剧场。由于对测验分数、作品和认知技能的要求不高,因此教师有利用自己的教学资源、个人教育信念及想象力的空间;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风俗进行教学。尽管美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有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但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估实践,课堂教学中真正的艺术教育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特别适用于年幼儿童和小学低年级的较少干预取向;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比较普遍的产品取向;由艺术专家或有渊博的艺术知识教师任教的指导——探究取向。每一种取向都有一套关于艺术性质的教育信念并有自己明显的教育目标。 较少干预的艺术教育取向 这种取向的特点是:教学任务是开放式的,学生自由从事、探究个人计划。在课堂上教师尊重孩子,呵护孩子,及时为需要帮助的孩子提供服务。教师的教育信念是: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艺术作品的所有权,教师为学生的首创精神、自主性和独立性思维而感到自豪。教师认为:

这是孩子们自己的艺术计划,课堂上期待孩子们去完成自己的计划,孩子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一般在每次上课的前几天教师就会告诉学生,可以带他们想要的、喜欢的任何艺术材料来。教师在课前也准备一些相关的材料,如:在二年级一节制作圣诞树的艺术课上,教师会带一些纱线、棉花球、装饰用的小发光物、剪刀、松球及其它材料,在正式上课时,教师把全班孩子分成几组,各组的孩子可以充分利用教师和自己带来的材料认真制作,可以用纱线和松果做一个树干;可以把松果粘到报纸上;可以用纸叠成一盏漂亮的灯……课堂上孩子们可以随意走动,看别人正在做什么。教师不时去看看各组的制作,问问学生是否需要帮助,并不断称赞学生的作品。 较少干预的方法在没有什么压力的课堂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种方法中视觉艺术用得最多,视觉艺术是多种多样的,从有计划的节日装饰到有独到见解的观念及华丽的灯、计算器、雕塑等制作精巧的物品。这种取向偶尔也在舞蹈课或音乐活动中体现出来,尤其是涉及到个体和团体活动的舞蹈课,没有教师的控制和评价,孩子们的行为是积极的、主动的,他们随着音乐的节奏和曲调翩翩起舞,这些活动使孩子们的心情得到彻底放松,教师们认为这些活动都是合理的、有益的艺术教育。 产品的艺术教育取向 产品取向的艺术教育在很多艺术课堂中都得到体现,尤其涉及到为即将到来的事件学习,如新的歌曲、排练舞蹈、排练滑稽短剧等。在视觉艺术中,这种方法在组织有序的创造性活动中得到体现,如感恩节的火鸡、圣瓦伦丁节赠送给情人的礼物、母亲节的玫瑰等作品的制作。产

浅谈中学音乐教育

浅谈中学音乐教育 ——歌唱训练教学 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去激发学生的美感。有表情地歌唱,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形象的熏陶和感染,使学生在情操品格,心灵受到有益的影响。中学音乐课的内容包括:歌唱技能训练、音乐知识、欣赏三个部分。其中歌唱是主要内容:歌唱训练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一. 歌唱教学基础技能训练与要点: 中学歌唱教学的基础训练技能主要包括:姿势、呼吸、发声、咬字、吐字五个方面。它们互相联系、彼此相关的,是保证学生自然、放松地歌唱,准确表达歌曲情感的基础和基本条件。中学生处于变声阶段,学生的音色富有“个性”,同时他们又缺乏声音优美的标准概念。未经训练的学生没有正确歌唱姿势和歌唱方法,其实,歌唱的能力是可以后天改造的。 1.要求学生有正确的歌唱姿势。 歌唱姿势不仅是关系到演唱者的外部形象,而且往往导致错误的呼吸、发声和歌唱表现.学生的歌唱姿势分坐立式与站立式。 <1>坐立式:要求头部端正,双肩放平略向后,只坐椅面的三分一,两腿自 然弯曲,身体正直,双手放在膝盖上。 <2>站立式可分两种:a.双脚一前一后,稍分开,重心在前脚,身体自然直 立,头眼平视,上胸畅开,双肩略向后,但不紧张,两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b.双脚稍分开,距离与肩同宽,重心在两腿之间。 2.歌唱的呼吸方法. ⑴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气息支持是歌唱教学的关键,要学生学会歌唱的方法,首先要学会正确的呼吸。在呼吸训练中,教师可多强调自然呼吸,用“闻花香”,“打哈欠”,“抬重物”等形象的语言提示学生理解呼吸方法。呼吸量大小要控制适当,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学生呼吸器官的正常发育。 〈⒉〉歌唱换气的方法不仅是演唱时的动力的需要,而且也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技巧。正确计算换气点,不仅顺畅无杂音,而且给人一种自然轻松的感觉。

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某中学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是:在音乐、体育、电脑、文学、美术等并列项目中,表示喜欢音乐的得票最高,占被调查人数的33.69%。而在这些喜欢音乐的学生中却只有42.05%的学生表示喜欢现在学校开设的音乐课。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承认最喜欢港台、欧美流行音乐并盼望当歌星。而喜欢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轻音乐等的分别只占10%左右。以上调查虽不能说完全精确,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不喜欢我们中学目前的音乐教育呢?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呢?下面,是我对这两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导向与学生审美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课堂上的经典作品和德育内容提不起他们的兴趣,现行的中学音乐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中外经典作品作为选编对象的,几乎很难找到较通俗的音乐作品。其中一部分音乐作品政治色彩过分浓重,艺术技巧过分深奥,学究气强,学生味弱。这就必然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造成课上得不到课外补的现象。他们更愿意欣赏的是流行音乐(包括声乐、器乐)。这些音乐往往以通俗易懂的曲调,直接明了的歌词,亲切自然的歌唱,轻而易举地抓住了学生的心。 2、家庭、社会对少儿音乐学习的两极取向 目前家庭、社会对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有两种较为极端的价值取向:一种是过分重视。有些家长自己年轻时喜爱音乐但从事音乐工作的梦想未能实现,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些家长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不管孩子的自身条件如何,一厢情愿地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音乐家。他们更多的是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强迫孩子学习音乐。在儿童时期,由于孩子缺少自我意识,因此对家长的选择被动顺应。而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逐渐成熟,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反权威意识很强,从本能上更愿意自己去选择,而不愿意听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另一种是不太重视。认为音乐课不是考试科目,不把音乐课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来看待,仅仅把音乐课当成繁忙课程中间的休息和放松。学校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与评价手段,无法像其它文理科课程考试一样,督促学生学习。所以,学生就更不把音乐课放在心上了。 3、对音乐功能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全面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的美育、德育、智育及许多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功能正在被人们逐渐接受。音乐教学首先表现为一种美育教育,它的可感知性是其它美育教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它还会起到辅助德育、智育的作用,对于青少年慧敏能力、感受力和永恒心的培养,特别对联想力、创造力的培养是其它学科所不可取代的。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对音乐课就是唱唱跳跳的娱乐课的观点还是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学生和家长。在他们看来,音乐课上通过经典作品学习音乐文化与人文知识未免有点勉为其难与小题大做。所以始终把音乐课看成“小三门”之一,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4、社会需求与教学目标之间不协调甚至相距甚远 在现行的教材中,贴近现实生活,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旋律又新又美的歌曲、乐曲较少,教材的编排有的还不够生动、活泼,教材中政治说教的目的太明显,使得学生对它兴趣不浓。而在社会上,学生们所接触和接受的绝大多数是大陆、港台与欧美流行音乐。由于流行音乐的传播无所不至,演唱技巧没有约束,音像商品铺天盖地,包装制作华丽耀眼,导致学生深深迷恋流行音乐,盲目崇拜大牌明星,对学校音乐教育产生排斥心理。 5、在升学考试课程缝隙中艰难生存的音乐教育

初中音乐课雪绒花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课雪绒花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教材分析: 歌曲《雪绒花》是美国音乐故事片《音乐之声》中的一首插曲。该故事片根 据美国当代著名戏剧、电影作曲家里查.罗杰斯创作的同名音乐剧改编拍摄。剧情取材于1938年发生在奥地利的一个真实故事。影片中由罗杰斯和词作者奥斯卡.哈默斯坦合作的插曲脍炙人口,成为影片中最精彩的组成部分。其中《Do Re Mi》、《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流传最为广泛。这部影片曾荣获五项奥斯卡金像奖,在世界影坛被誉为最动人的音乐故事片之一。《雪绒花》以深情悠长的歌调,用 3/4拍子唱出,通过对雪绒花的赞美,真挚地倾吐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器乐曲《雪绒花》的配器较为丰富,有一定难度,但该曲目的学习有助于培养 学生学习认真的良好品质,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在器乐学习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建设音乐的耳朵,享受音乐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声唱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在合奏中培养认真的学习品质,培养集体协作精神,并享受合作成功的喜悦。 3、在综合表演中分享音乐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合奏的协调性和音乐的美感。 教学准备: VCD光盘、竖笛、电子琴、各类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课前律动。演唱《青春舞曲》,用两种节奏做律动,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一、组织教学 多媒体播放网上音乐《哆来咪》,教师检查学生学具准备及座次、分组情况。 二、导入新课 刚才听的这首歌,你能说出它的名字么?(生答)这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一首插曲,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哆来咪》更受瞩目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 讲故事:《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活泼漂亮,会弹吉他,喜欢唱歌。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个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玛丽亚教上校家几个没有了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很多歌曲。《多来米》便是其中的一首。她还给孩子们排练了合唱。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上校很高兴,他也边弹吉他边演唱了一首歌。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对!就是这首《雪绒花》。这是一首古老的奥地利民间歌曲,上校借这首赞美雪花的歌曲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后来,玛丽亚成了那几个孩子的妈妈。在他们全家外出旅游回家时,不幸的事发生了,德国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国和家乡,并要上校去当

中学音乐课中的律动教学法

中学音乐课中的律动教学法 在我国,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人们认识的不同,律动教学更多的则是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而在中学音乐课上却很少涉及。笔者认为,律动是活跃中学音乐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律动符合中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比小学阶段有了明显的提高,思维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情感日趋稳定,个性逐步形成。在音乐方面,他们的音乐听觉能力比小学阶段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注意力已能较长时间集中在感兴趣的音乐作品上。但是,中学生因为年龄、生理等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再加上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音乐教学的不连贯性,心理上会有很大变化,已不像小学生那样积极、踊跃,变得怕羞起来,唱歌、表演觉得不好意思,在课堂上显得较沉闷,但无论他们怎样看待自己,认为自己有多成熟,都掩盖不了他们好动的天性。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范围,引导他们投入到音乐中来,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打破沉闷的教学氛围,营造一种积极热烈、健康活泼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美的享受。律动正符合了中学生这种心理上的需要。 二、律动能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音乐课堂气氛活跃、生动,师生情绪饱满,教学任务完成较好。相比较而言,中学音乐课则显得较呆板,情绪调动不够,究其原因应是 多方面的,但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学音乐课上缺少律动。

让律动进入中学音乐课堂,把听到的音乐反映出来。比如,欣赏《瑶族舞曲》,这首乐曲感情丰富,形象鲜明,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这首曲子由复三部曲式结构写成,三段乐曲的情绪对比比较明显。在给学生初听和分段欣赏时,让学生仔细体验每段乐曲的情绪和所表现的意境,并让学生即兴创作一些简单的律动,在加以鼓励之后,把创编较好的动作给以适当引导,并加上教师自己创编的动作,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构思讨论、编排,能力较弱或放不开的同学可让他们打拍或指挥,一少部分同学给自配打击乐,当完整欣赏乐曲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组同学都较好地表现了三段乐曲的情绪,特别是律动的一组,男女同学很好地配合,更让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这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了他们的成功感,且创造了一个极为和谐的音乐氛围。 三、律动能增强节奏感 奥尔夫早就提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他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并且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加以诱发、培育,进而为音乐所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自然的节奏和律动,如走路、呼吸、拍手、跳跃等来训练学生的基本节奏,引导学生感受和表现音乐。比如,教唱《闪闪的红星》时,通过队列行进使学生认识行进的节奏,进而感受进行曲的特点;教唱勃拉姆斯的《摇兰曲》时,让学生通过划船或模仿在风中摇摆的树枝使学生感受摇摆的节奏,进而体验摇兰曲所表现的意境;通过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