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层交换机+路由器

三层交换机+路由器

三层交换机+路由器
三层交换机+路由器

三层交换机:

开启路由功能: ip routing

定义缺省路由: ip route 0.0.0.0 0.0.0.0 下一跳

路由器:

f0/0 192.168.0.254 255.255.255.0

f1/0 193.1.1.1 255.255.255.252

定义0/24号口为trunk

路由器:

Ip route 0.0.0.0 0.0.0.0 f1/0

Ip route 192.168.0.0 255.255.248.0 192.168.0.2

添加二层交换机0/23 与三层交换机0/23相连,定义为trunk口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dynamic desirable

主动与对协商成为Trunk接口的可能性,如果邻居接口模式为Trunk/desirable/auto之一,则接口将变成trunk接口工作。如果不能形成trunk模式,则工作在access模式。这种模式是现在交换机的默认模式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定义三层交换机为

Vlan database

Vtp domain chzy

vtp server

定义二层交换机为vtp客户端模式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Vlan database

Vtp domain chzy

Vtp client

Vlan database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0/1-10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itch(config)#interface range f0/11-20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Switch(config)#interface vlan 1

Swit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p default-gateway 192.168.0.254

RIP路由协议:

Router rip 启用RIP路由协议

Network 定义所连接的网络(主类网络地址,B类前面两段,C类前面三段)

Router#debug ip rip

Router#debug ip rip

静态NAT

将使用公网地址的机器映射到内部网络上,实现一一映射

定义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

Router(config)#interface f 0/0

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f 0/1

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0.1 218.22.229.122

Router(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f0/1

静态NAPT

实现端口映射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0.3 80 218.22.229.122 80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92.168.0.2 21 218.22.229.122 21

动态NAPT

实现内部私有地址访问外部公有地址,即内部私有地址机器与外部某一个公网地址(路由器接口地址)的某一端口映射

Router(config)#interface f 0/0

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

Router(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nterface f 0/1

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

Access-list 访问列表号permit 内部网络号掩码反码

Ip nat pool 地址池名外部地址范围netmask 子网掩码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访问控制列表号pool 地址池名overload(反复复用)

或者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访问控制列表号interface 外部接口overload

ip route 0.0.0.0 0.0.0.0 FastEthernet1/0

ip route 192.168.0.0 255.255.248.0 192.168.0.2

ip route 194.1.1.0 255.255.255.0 193.1.1.2

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0.0 0.0.7.255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interface f1/0 overload

或者:

Router(config)#ip nat pool isp 193.1.1.1 193.1.1.1 netmask 255.255.255.0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isp overload

内部本地:192.168.1.2

内部全局:内部对外公开的公网地址193.1.1.1

动态NAPT:

ip nat pool isp 193.1.1.3 193.1.1.4 netmask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isp overload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92.168.1.3 193.1.1.5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

Access-list 规则序号permit/deny address wildcard-mask

规则序号为1~99

应用访问控制列表:

进入接口

Ip access-group 规则序号out(in)

经端口流出设备时做访问控制,是out应用

经设备外的数据端口流入设备时做访问控制,是in应用

例: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deny 192.168.1.0 0.0.0.255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92.168.3.0 0.0.0.255

Router#sh access-lists 1

Standard IP access list 1

deny 192.168.1.0 0.0.0.255

permit 192.168.3.0 0.0.0.255

应用访问控制列表到接口上

Router(config)#int e1/0

Router(config-if)#ip acc

Router(config-if)#ip access-group 1 out

编号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规则编号为100~199

Access-list 列表号{permit|deny} protocol source(源地址) 源掩码反码目的地址目的掩码反码端口范围

端口范围:eq(=) gt(>) lt(<) neq(!=) range(范围)

应用于端口

方向:

1、控制由外到内的数据包的时候,可以用IN,反之则用OUT

2、标准访问控制列表应用接口靠近目的地址端,扩展访问控制列表应用靠近源地址端注:在访问控制列表中,当找不到匹配规则,则默认是拒绝

查看:Router#show ip access-lists 101

清除ACL: no ip access-list extended 101(编号) 包括命名访问控制列表

或no access-list 101 只能删除编号的访问控制列表

命名访问控制列表:

例:

Router(config)#ip access-list extended denystudentwww

Router(config-ext-nacl)#deny tcp 192.168.2.2 0.0.0.0 194.1.1.2 0.0.0.0 eq www

Router(config-ext-nacl)#permit tcp 192.168.1.2 0.0.0.0 194.1.1.2 0.0.0.0 eq www

Router(config-ext-nacl)#permit ip any any

Router(config-ext-nacl)#end

%SYS-5-CONFIG_I: Configured from console by console

Router#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int f0/0

Router(config-if)#ip access-group denystudentwww in

Router(config-if)#end

命名的标准访问控制列表:

Router(config)#ip access-list standard {name}

deny {源掩码反码|源主机|any} 或

permit {源掩码反码|源主机|any}

应用于接口

Cisco-dhcp配置

Router(config)#ip dhcp pool pool1

Router(dhcp-config)#network ?

A.B.C.D Network number in dotted-decimal notation

Router(dhcp-config)#network 192.168.2.0 255.255.255.0 //设置分配地址的网络号

Router(dhcp-config)#dns ?

A.B.C.D Set ip address of DNS server

Router(dhcp-config)#dns 202.102.192.68 //设置DNS

Router(dhcp-config)#def

Router(dhcp-config)#default-router 192.168.2.1 //设置网关

Router(dhcp-config)#exit

Router(config)#ip dhcp ex

Router(config)#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2.1 ? //设置排除

A.B.C.D High IP address

Router(config)#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2.1 192.168.2.10

PPP认证:

encapsulation ppp 在接口下封装ppp

ppp authentication chap 启动ppp验证并指定为ppp chap验证方式

username username password (0|7) password

如:

username rb password 0 111

以对方路由器的名称作为用户名

双方密码相同,0表示非密文,7表示密文

在DCE端配置时钟为64000

注:被验证方发送自己的主机名作为ppp用户名,chap协商由验证方发起,被验证方不需要启动ppp验证

验证:sh int s0/0

诊断:debug ppp authentication

帧中继网:

两种虚电路:PVC 永久虚电路SVC 交换式虚电路

DLCI: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符,用于标识DTE设备,一般由帧中继服务商提供,用于区分网络上不同的虚电路

路由器DTE:数据终端设备

Cloud0 DCE:数据电路终端设备

LMI:帧中继本地管理接口

帧中继技术提供面向连接的数据链路层的通信,在每对设备之间都存在一条定义好的通信链路,且该链路有一个链路识别码

R1(config-if)#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帧中继封装

R1(config-if)#frame-relay lmi-type cisco 帧中继类型为cisco/ansi/q933a

R1(config)#int s1/0.1 point-to-point 配置子端口,并设置为点对点模式

R1(config-subif)#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 分配子端口ip地址

R1(config-subif)#frame-relay interface-dlci 102 指定点对点对应的DLCI值

测试:

Show frame-delay lmi/map/pvc

PVC:列出所有配置的PVC和DLCI号,提供每个PVC连接的状态和流量统计

Map:显示网络层到DLCI的映射

Lmi:显示本地路由器和帧中继交换机之间的交换的LMI流量统计

Router#sh interfaces s1/0

诊断:debug frame-relay lmi

VPN

1、配置IKE

IDE:internet密钥交换,提供IPSEC对等体验证,协商IPSEC密钥和协商IPSEC安全关联IPSEC:internet协议安全性

Crypto isakmp enable 启动isakmp

Crypto isakmp policy 10 //建立IKE策略,优先级为10

authentication pre-share 使用预共享的密码进行身份验证,另外有rsa-encr(RSA加密)和RSA-sig(RSA签名)

encryption 3des //使用3des加密方式

3des:指三倍的数据加密标准

DES:数据加密标准

AES:高级加密标准

hash md5 //指定hash算法为md5 sha(完整性算法)

2、配置keys

crypto isakmp key tom address 200.1.1.2 //设置要使用的预定义密钥为tom,指定vpn另一端路由器IP地址为200.1.1.2

3、配置IPSEC

crypto ipsec transform-set jizhen esp-3des esp-md5-hmac

// 创建一个交换集,交换数据被md5保护,jizhen为交换集名字

4、配置IPSEC加密映射

crypto map tom 10 ipsec-isakmp //创建加密图,使用isakmp建立ipsec sa,以保护当前加密映射的指定数据库

set peer 200.1.1.2 //标识对方路由器IP地址,指定对等体

set transform-set jizhen //指定加密图使用IPSEC交换集

match address 101 //用ACL来定义加密的通信

access-list 101 permit ip 192.168.1.0 0.0.0.255 192.168.2.0 0.0.

0.255 //定义ACL,并用ACL来定义加密的通信

5、应用加密图到接口

int f 0/0

crypto map tom

验证:

Show crypto ip sa

Debug crypto ip(isakmp)

Show crypto isakmp sa (IKE阶段1)

Show crypto ipsec sa (建立ipsec数据连接)

Sh crypto map

无线网配置:

3560交换机划分了三个vlan

0/1接vlan2 192.168.1.0 无线路由器的E1口接vlan2 0/2接vlan3 192.168.2.0 AP接vlan3

0/5接vlan1 192.168.0.0 pc2接vlan1 作为有线网络无线路由器:

点击save settings保存设置

PC机:

三层交换机设置:

划分vlan

设置vlan接口地址

interface Vlan1

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interface Vlan2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interface Vlan3

ip address 192.168.2.1 255.255.255.0 设置DHCP

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0.1 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0.254 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1.1 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1.254 ip dhcp excluded-address 192.168.2.1 !

ip dhcp pool dhcp

network 192.168.0.0 255.255.255.0 default-router 192.168.0.1

dns-server 61.139.2.69

ip dhcp pool vlan2

network 192.168.1.0 255.255.255.0 default-router 192.168.1.1

dns-server 192.168.1.1

ip dhcp pool vlan3

network 192.168.2.0 255.255.255.0 default-router 192.168.2.1

dns-server 192.168.2.1 ip routing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_实例(图解)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实例(图解) 目的:学会使用三层交换与路由器让处于不同网段的网络相互通信 实验步骤:一:二层交换机的配置: 在三个二层交换机上分别划出两VLAN,并将二层交换机上与三层交换或路由器上的接线设置为trunk接口 二:三层交换机的配置: 1:首先在三层交换上划出两个VLAN,并进入VLAN为其配置IP,此IP将作为与他相连PC的网关。 2:将与二层交换机相连的线同样设置为trunk接线,并将三层交换与路由器连接的线设置为路由接口(no switchsport) 3:将路由器和下面的交换机进行单臂路由的配置 实验最终结果:拓扑图下各个PC均能相互通信

交换机的配置命令: SW 0: Switch> Switch>en Switch#conf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vlan 2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 f0/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int f0/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down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up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 SW 1: Switch>en Switch#conf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int f0/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 Access VLAN does not exist. Creating vlan 2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f0/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down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changed state to up Switch(config-if)# SW 2: Switch>en Switch#conf Configuring from terminal, memory, or network [terminal]?

图解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方式

?图解交换机与路由器组网方式 ?说到交换机和路由器有的则根本搞不清楚它们各自到底有什么用,而有的则是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到底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在各媒体大肆宣扬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的背景下。其实说到这里,我自己也不得不承认,现在交换机与路由器区别是越来越模糊了,它们之间的功能也开始相互渗透。 不仅三层交换机具有了部分原来独属于路由器的“路由”功能,而且现在宽带和高端企业级路由器中也开始兼备交换机的“交换”功能了。可谓是相互渗透,于是有人就预言,将来交换机和路由器很可能会合二为一,笔者也坚信这一点。 因为现在从技术上看,实现这一目标根本没有太大难度,同时对用户来说也是迫切需求的。一方面可以简化网络结构,另一方面用户不必购买两种价格那么昂贵的设备,何乐而不为呢?但就目前来说,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较大区别的,当然这不仅体现在技术理论上,更主要体现在应用上。 本文就要全面向大家解读交换机与路由器在应用的主要区别。 一、交换机的星形集中连接 我们知道,交换机的最基本功能和应用就是集中连接网络设备,所有的网络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PC机、笔记本电脑、路由器、防火墙、网络打印机等),只要交换机的端口支持相应设备的端口类型都可以直接连接在交换机的端口,共同构成星形网络。基本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在星形连接中,交换机的各端口连接设备都彼此平等,可以相互访问(除非做了限制),而不是像许多刚涉入网管行列的朋友那样,认为连接在交换机的服务器是最高级的。 二、交换机的级联与堆栈

拓扑图 上图所示的仅是一个最基本的星形以太网架构,实际的星形企业网络比这可能要复杂许多。这复杂性不仅表现在网络设备如何高档,配置如何复杂,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网络交换层次比较复杂。企业网络中的路由器和防火墙通常只需配备一个,但交换机通常不会只是一个(除了只有20个用户左右的小型网络)。如果用户数比较多,如上百个,甚至上千个,就必须依靠交换机的级联或者堆栈扩展连接了。但级联技术和堆栈技术也有所不同,它们的应用范围也不同。 交换机级联就是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通过交换端口进行扩展,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单一交换机端口数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离机房较远距离的客户端和网络设备的连接。因为单段交换双绞以太网电缆可达到了100米,每级联一个交换机就可扩展100米的距离。但这也不是说可以任意级联,因为线路过长,一方面信号在线路上的衰减也较多,另一方面,毕竟下级交换机还是共享上级交换机的一个端口可用带宽,层次越多,最终的客户端可用带宽也就越低(尽管你可能用的是百兆交换机),这样对网络的连接性能影响非常大,所以从实角度来看,建议最多部署三级交换机,那就是核心交换机-二级交换机-三级交换机。 这里的三级并不是说只能允许最多三台交换机,而是从层次上讲只能三个层次。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不同端口的交换机都属于同一层次,所以每个层次又能允许几个,甚至几十个交换机级联。层级联所用端口可以是专门的UpLink端口,也可以是普通的交换端口。有些交换机配有专门的级联(UpLink)端口,但有些却没有。如果有专门的级联端口,则最好利用,因为它的带宽通常比普通交换端口宽,可进一步确保下级交换机的带宽。如果没有则只能通过普通交换端口级联了。

华为三层交换机配置步骤解释

华为三层交换机配置步骤 1. 给交换机划分VLAN Vlan 是虚拟局域网的意思,它相当于一个局域网工作组。“ vlan 几”可以理解成编号为几的vlan ,比如vlan 2 就是编号为 2 的vlan ,只是一个编号而已,并不是说vlan 2 的网段一定要是 2 网段,vlan 2 的IP 地址是可以随便设置的。 下面我将三层交换机的第20个端口添加到vlan 10 里,步骤如下: A. 在交换机里添加VLAN 10 system-view (一般用缩写:sys ) [Quidway] vlan 10 (添加编号为10 的vlan ) [Quidway-vlan10] quit (一般缩写:q) B. 设置vlan 10 的IP地址为192.168.66.66 网关为255.255.255.0 [Quidway] interface vlanif 10 (interface 一般可以缩写为:int ;vlanif 也可以只写vlan ) [Quidway-vlanif10] ip address 192.168.66.66 255.255.255.0 (address 缩写add) [Quidway-vlanif10]quit C. 设定交换机上第20个端口模式为access (默认为trunk ,需在将端口划入VLAN前转为ACCES)S [Quidway] int gigabitethernet 0/0/20 (gigabitethernet :千兆以太网口) [Quidway-GigabitEthernet0/0/20] port link-type access (port :端口) [Quidway-GigabitEthernet0/0/20]quit D. 将第20个端口加入到vlan 10 里 [Quidway] vlan 10 [Quidway-vlan10] port gigabitethernet 0/0/20 (如果是多个连续端口,用XX to XX ) [Quidway-Vlan10] quit 这样就是成功的将交换机上的第20 个端口添加到了编号为10 的Vlan 里,划分VLAN就是这 4 个步骤, 2 个步骤设置vlan ,2 个步骤设置端口。现在可以用网线把交换机的第20 个端口和电脑网卡连接起来,设置网卡地址为192.168.66.XX ,网关为192.168.66.66 ,在CMD里ping192.168.66.66 可以ping 通。 2. 删除vlan A.在系统视图下,用“ undo int vlan 2 ”命令删除vlan 2 的3层口,这样vlan 2 就没有了,但是划分给vlan 2 的那些端口依然还处于vlan 2 里,这时可以将那些端口释放出来,让他们不再属于任何vlan B.在系统视图下,用“ undo vlan 2 ”命令删除2层口,这个命令可以释放那些原先划分给了vlan 2 的端口,现在它们不属于任何vlan 了。 当然,将交换机上的某个端口更换到某个vlan 里,是可以直接在vlan 视图里添加端口的。 注意:交换机上的某个端口被设置成了access 模式,且加入了一个vlan ,要想将这个端口的模式更改为trunk ,直接在端口视图里打上“ port link-type trunk ”是不行的,会出现Error: Please renew the default configurations. 这时需要先从VLAN里删除这个端口,也就是前面说的让这个端口不属于任何vlan ,才能将 这个端口设置为trunk 。 3. 通过端口进行限速 现在要对交换机上的第 2 个端口进行限速操作,让通过这个端口的下载速度不超过128KB/S 配置命令说明: Inbound:对入端口报文进行限速 Outbound:对出端口报文进行限速 sys [Quidway] int gigabitethernet 0/0/2 [Quidway-GigabitEthernet0/0/2] qos lr outbound cir 1024 cbs 204800 (1024代表1M的带宽,理论下载速度就是128KB/S,204800=1024*200 ,cbs 代表

华为三层交换机配置实例分析

华为三层交换机配置实例一例 服务器1双网卡,内网IP:192.168.0.1,其它计算机通过其代理上网 PORT1属于VLAN1 PORT2属于VLAN2 PORT3属于VLAN3 VLAN1的机器可以正常上网 配置VLAN2的计算机的网关为:192.168.1.254 配置VLAN3的计算机的网关为:192.168.2.254 即可实现VLAN间互联 如果VLAN2和VLAN3的计算机要通过服务器1上网 则需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默认路由 系统视图下: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92.168.0.1 然后再在服务器1上配置回程路由 进入命令提示符 route add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0.254 route add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0.254 这个时候vlan2和vlan3中的计算机就可以通过服务器1访问internet了~~ 华为路由器与CISCO路由器在配置上的差别" 华为路由器与同档次的CISCO路由器在功能特性与配置界面上完全一致,有些方面还根据国内用户的需求作了很好的改进。例如中英文可切换的配置与调试界面,使中文用户再也不用面对着一大堆的英文专业单词而无从下手了。另外它的软件升级,远程配置,备份中心,PPP回拨,路由器热备份等,对用户来说均是极有用的功能特性。 在配置方面,华为路由器以前的软件版本(VRP1.0-相当于CISCO的IOS)与CISCO有细微的差别,但目前的版本(VRP1.1)已和CISCO兼容,下面首先介绍VRP软件的升级方法,然后给出配置上的说明。 一、VRP软件升级操作 升级前用户应了解自己路由器的硬件配置以及相应的引导软件bootrom的版本,因为这关系到是否可以升级以及升级的方法,否则升级失败会导致路由器不能运行。在此我们以从VRP1.0升级到VRP1.1为例说明升级的方法。 1.路由器配置电缆一端与PC机的串口一端与路由器的console口连接 2.在win95/98下建立使用直连线的超级终端,参数如下: 波特率9600,数据位8,停止位1,无效验,无流控,VT100终端类型 3.超级终端连机后打开路由器电源,屏幕上会出现引导信息,在出现: Press Ctrl-B to enter Boot Menu. 时三秒内按下Ctrl+b,会提示输入密码 Please input Bootrom password: 默认密码为空,直接回车进入引导菜单Boot Menu,在该菜单下选1,即Download application program升级VRP软件,之后屏幕提示选择下载波特率,我们一般选择38400 bps,随即出现提示信息: Download speed is 38400 bps.Please change the terminal's speed to 38400 bps,and select XMODEM protocol.Press ENTER key when ready. 此时进入超级终端“属性”,修改波特率为38400,修改后应断开超级终端的连接,再进入连接状态,以使新属性起效,之后屏幕提示: Downloading…CCC 这表示路由器已进入等待接收文件的状态,我们可以选择超级终端的文件“发送”功能,选定相应的VRP软件文件名,通讯协议选Xmodem,之后超级终端自动发送文件到路由器中,整个传送过程大约耗时8分半钟。完成后有提示信息出现,系统会将收到的VRP软件写入Flash Memory覆盖原来的系统,此时整个升级过程完成,系统提示改回超级终端的波特率: Restore the terminal's speed to 9600 bps. Press ENTER key when ready. 修改完后记住进行超级终端的断开和连接操作使新属性起效,之后路由器软件开始启动,用show ver命令将看见

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之所以搞不清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的区别,最根本就是三层交换机也具有“路由”功能,与传统路由器的路由功能总体上是一致的。虽然如此,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本质区别的 1. 主要功能不同 虽然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都具有路由功能,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把它们等同起来,正如现在许多网络设备同时具备多种传统网络设备功能一样,就如现在有许多宽带路由器不仅具有路由功能,还提供了交换机端口、硬件防火墙功能,但不能把它与交换机或者防火墙等同起来一样。因为这些路由器的主要功能还是路由功能,其它功能只不过是其附加功能,其目的是使设备适用面更广、使其更加实用。这里的三层交换机也一样,它仍是交换机产品,只不过它是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路由功能的交换机,它的主要功能仍是数据交换。也就是说它同时具备了数据交换和路由由发两种功能,但其主要功能还是数据交换;而路由器仅具有路由转发这一种主要功能。 2. 主要适用的环境不一样 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通常比较简单,因为它所面对的主要是简单的局域网连接。正因如此,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通常比较简单,路由路径远没有路由器那么复杂。它用在局域网中的主要用途还是提供快速数据交换功能,满足局域网数据交换频繁的应用特点。 而路由器则不同,它的设计初哀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虽然也适用于局域网之间的连接,但它的路由功能更多的体现在不同类型网络之间的互联上,如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连接、不同协议的网络之间的连接等,所以路由器主要是用于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路由转发,解决好各种复杂路由路径网络的连接就是它的最终目的,所以路由器的路由功能通常非常强大,不仅适用于同种协议的局域网间,更适用于不同协议的局域网与广域网间。它的优势在于选择最佳路由、负荷分担、链路备份及和其他网络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等等路由器所具有功能。为了与各种类型的网络连接,路由器的接口类型非常丰富,而三层交换机则一般仅同类型的局域网接口,非常简单。 3. 性能体现不一样 从技术上讲,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在数据包交换操作上存在着明显区别。路由器一般由基于微处理器的软件路由引擎执行数据包交换,而三层交换机通过硬件执行数据包交换。三层交换机在对第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后,它将会产生一个MAC 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当同样的数据流再次通过时,将根据此表直接从二层 通过而不是再次路由,从而消除了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而造成网络的延迟,提高

S7506E三层交换机配置资料讲解

***************************************************************** ************* * Copyright (c) 2004-2008 Hangzhou H3C Tech.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 Without the owner's prior written consent, * * no decompiling or reverse-engineering shall be allowed. * ***************************************************************** ************* Login authentication Username:admin Password: <7506E>di cur # version 5.20, Release 6305 # sysname 7506E # domain default enable system # telnet server enable # ip ttl-expires enable ip unreachables enable # port-security enable # loopback-detection enable # mirroring-group 1 local mirroring-group 2 local # switch-mode standard #

rule 0 permit ip source 192.168.128.0 0.0.15.255 rule 1 permit ip source 192.168.160.0 0.0.31.255 acl number 3011 rule 0 permit ip source 192.168.34.0 0.0.0.255 rule 1 permit ip source 192.168.37.0 0.0.0.255 rule 2 permit ip source 192.168.31.0 0.0.0.255 rule 3 permit ip source 192.168.39.0 0.0.0.255 rule 4 permit ip source 192.168.254.0 0.0.0.255 acl number 3500 # vlan 1 # vlan 2 to 2221 # vlan 2222 description wireless_guest # vlan 2223 to 2500 # vlan 3000 description test # vlan 3901 description dianxin ap # vlan 3902 description test # vlan 3985 description dhcp for temp guest meeting supervlan subvlan 36

三层交换机路由配置实例

三层交换机路由配置 一、三层交换机VLAN间路由建立 某公司有两个主要部门:技术部和销售部,分处于不同的办公室,为了安全和便于管理对两个部门的主机进行了VLAN划分,技术部和销售部分处于不同VLAN。现由于业务需要销售部和技术部的主机能够相互访问,获得相应资源,两个部门的交换机通过一台三层交换机进行连接。 在交换机上建立2个Vlan:Vlan10分配给技术部及Vlan20分配给销售部。为了实现两部门的主机能够相互访问,在三层交换机上开启路由功能,并在Vlan10中设置IP地址为192.168.10.1;在Vlan20中设置IP地址为192.168.20.1,查看三层交换机路由表,会发现在三层交换机路由表内有2条直连路由信息,实现在不同网络之间路由数据包,从而达到2个部门的主机可以相互访问,拓朴图如图所示。 第1步:开启三层交换机路由功能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Switch(config)#hostname s3550

S3550(conifg)#ip routing 第2步:建立Vlan,并分配端口 S3550(conifg)#vlan 10 S3550(config-vlan)#name sales S3550(config-vlan)#exit S3550(conifg)#vlan 20 S3550(config-vlan)#name technical S3550(config-vlan)#exit S3550(conifg)# S3550(conif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0 S3550(conif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3550(conif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3550(conifg-if)#exit S3550(conif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0 S3550(conif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3550(conif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S3550(config-vlan)#exit S3550(config)# 第3步:配置三层交换机端口的路由功能 S3550(config)#interface vlan 10 S3550(conifg-if)#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0 S3550(conifg-if)#no shutdown

三层交换机不能完全取代路由的作用

三层交换机不能完全取代路由的作用 三层交换机并不等于路由器,也不可能完全取代路由器。 近年来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迅猛发展和B/S计算模式的广泛应用,跨地域、跨网络的业务急剧增长,业界和用户深感传统的路由器在网络中的瓶颈效应。而三层交换机既可操作在网络协议的第三层,起到路由决定的作用,又具有几乎达到第二层交换的速度,且价格相对较低。 一时间,三层交换机将取代路由器成为网络界最流行的话题。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传统的路由器在网络中有路由转发、防火墙、隔离广播等作用,而在一个划分了VLAN以后的网络中,逻辑上划分的不同网段之间通信仍然要通过路由器转发。 由于在局域网上,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数据量很大,这样,如果路由器要对每一个数据包都路由一次,随着网络上数据量的不断增大,它将成为瓶颈。而第三层交换技术就是将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合二为一的技术。 在对第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后,它将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当同样的数据流再次通过时,将根据此表直接从二层通过而不是再次路由,从而消除了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而造成网络的延迟,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 路由器的转发采用最长匹配的方式,实现复杂,通常使用软件来实现。而三层交换机的路由查找是针对流的,它利用CACHE技术,很容易采用ASIC实现,因此,可以大大节约成本,并实现快速转发。 但从技术上讲,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在数据包交换操作上存在着明显区别。路由器一般由基于微处理器的引接执行数据包交换,而三层交换机通过硬件执行数据包交换。因此与三层交换机相比,路由器功能更为强大,像NAT、VPN等功能仍无法被完全替代。 处于同一个局域网中的各子网的互联,可以用三层交换机来代替路由器,但局域网必须与公网互联以实现跨地域的网络,这时路由器就不可缺少。一个完全构建在交换机上的网络会出现诸如碰撞、堵塞以及通信混乱等问题。使用路由器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子网,通过路由所具备的功能来有效进行安全控制策略,则可以避这些问题。 三层交换机现在还不能提供完整的路由选择协议,而路由器则具备同时处理多个协议的能力。当连接不同协议的网络,像以太网和令牌环的组合网络,依靠三层交换机是不可能完成网间数据传输的。除此之外,路由器还具有第四层网络管理能力,这也是三层交换机所不具备的。 所以,三层交换机并不等于路由器,也不可能完全取代路由器。

cisco三层交换机vlan间路由配置实例

cisco三层交换机vlan间路由配置实例 下面以cisco3560实例说明如何在一个典型的快速以太局域网中实现VLAN。所谓典型局域网就是指由一台具备三层交换功能的核心交换机接几台分支交换机(不一定具备三层交换能力)。我们假设核心交换机名称为:COM;分支交换机分别为:PAR1、PAR2、PAR3,分别通过Port 1的光线模块与核心交换机相连;并且假设VLAN名称分别为COUNTER、MARKET、MANAGING…… 需要做的工作: 1、设置VTP DOMAIN(核心、分支交换机上都设置) 2、配置中继(核心、分支交换机上都设置) 3、创建VLAN(在server上设置) 4、将交换机端口划入VLAN 5、配置三层交换 1、设置VTP DOMAIN。 VTP DOMAIN 称为管理域。 交换VTP更新信息的所有交换机必须配置为相同的管理域。如果所有的交换机都以中继线相连,那么只要在核心交换机上设置一个管理域,网络上所有的交换机都加入该域,这样管理域里所有的交换机就能够了解彼此的VLAN列表。 COM#vlan database 进入VLAN配置模式 COM(vlan)#vtp domain COM 设置VTP管理域名称 COM COM(vlan)#vtp server 设置交换机为服务器模式 PAR1#vlan database 进入VLAN配置模式 PAR1(vlan)#vtp domain COM 设置VTP管理域名称COM PAR1(vlan)#vtp Client 设置交换机为客户端模式 PAR2#vlan database 进入VLAN配置模式 PAR2(vlan)#vtp domain COM 设置VTP管理域名称COM PAR2(vlan)#vtp Client 设置交换机为客户端模式 PAR3#vlan database 进入VLAN配置模式 PAR3(vlan)#vtp domain COM 设置VTP管理域名称COM PAR3(vlan)#vtp Client 设置交换机为客户端模式 注意:这里设置核心交换机为Server模式是指允许在该交换机上创建、修改、删除VLAN 及其他一些对整个VTP域的配置参数,同步本VTP域中其他交换机传递来的最新的VLAN 信息;Client模式是指本交换机不能创建、删除、修改VLAN配置,也不能在NVRAM中存储VLAN配置,但可同步由本 VTP域中其他交换机传递来的VLAN信息。 2、配置中继为了保证管理域能够覆盖所有的分支交换机,必须配置中继。Cisco交换机能够支持任何介质作为中继线,为了实现中继可使用其特有的ISL标签。ISL (Inter-Switch Link)是一个在交换机之间、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及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传递多个VLAN信息及VLAN数据流的协议,通过在交换机直接相连的端口配置 ISL封装,即可跨越交换机进行整个网络的VLAN分配和进行配置。 在核心交换机端配置如下: COM(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1 COM(config-if)#switchport COM(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isl 配置中继协议 COM(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COM(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2 COM(config-if)#switchport COM(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isl 配置中继协议 COM(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COM(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2/3 COM(config-if)#switchport COM(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encapsulation isl 配置中继协议 COM(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在分支交换机端配置如下: PAR1(config)#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三者之间的主要.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三者之 间的主要区别 一、二层交换机: 二层交换技术是发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具体如下: (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 (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如表中有与这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端口上。 二、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技术就是将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合二为一的技术。在对第一个数据流进行路由后,它将会产生一个MAC地址与IP地址的映射表,当同样的数据流再次通过时,将根据此表直接从二层通过而不是再次路由,从而消除了路由器进行路由选择而造成网络的延迟,提高了数据包转发的效率。 三、路由器: 传统地,路由器工作于OSI七层协议中的第三层,其主要任务是接收来自一个网络接口的数据包,根据其中所含的目的地址,决定转发到下一个目的地址。因此,路由器首先得在转发路由表中查找它的目的地址,若找到了目的地址,就在数据包的帧格前添加下一个MAC地址,同时IP数据包头的TTL(Time To Live

域也开始减数,并重新计算校验和。当数据包被送到输出端口时,它需要按顺序等待,以便被传送到输出链路上。 路由器在工作时能够按照某种路由通信协议查找设备中的路由表。如果到某一特定节点有一条以上的路径,则基本预先确定的路由准则是选择最优(或最经济的传输路径。由于各种网络段和其相互连接情况可能会因环境变化而变化,因此路由情况的信息一般也按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协议的规定而定时更新。 四、主要区别: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具体区别如下: 1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 三层交换机使用了三层交换技术 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它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 2什么是三层交换: 三层交换(也称多层交换技术,或IP交换技术是相对于传统交换概念而提出的。众所周知,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在OSI网络标准模型中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进行操作的,而三层交换技术是在网络模型中的第三层实现了数据包的高速转发。简单地说,三层交换技术就是:二层交换技术+三层转发技术。 三层交换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局域网中网段划分之后,网段中子网必须依赖路由器进行管理的局面,解决了传统路由器低速、复杂所造成的网络瓶颈问题。 其原理是:假设两个使用IP协议的站点A、B通过第三层交换机进行通信,

举例讲解H3C配置三层交换机4个步骤详细用法

举例讲解H3C配置三层交换机4个步骤详细用法 配置三层交换机的四个步骤:第一步:划分VLAN,并描述;第二步:给VLAN划网关;第三步:给VLAN指定端口;第四步:配置路由协议。 举例讲解H3C配置三层交换机4个步骤详细用法,配置三层交换机通用的四个步骤就是:划分VLAN,并描述;给VLAN划网关;给VLAN指定端口;配置路由协议;学会这几个步骤之后就能解决所有的配置三层交换机的问题。 language-modechinese//切换到中文模式 system-view//进入系统视图 [H3C]displaycurrent-configuration//显示当前配置三层交换机 //以下开始配置三层交换机 配置三层交换机第一步:划分VLAN,并描述 vlan1 description local-s3600//本交换机使用 # vlan2 description link-to-shanxicentre//陕西省中心 # vlan3 description link-to-shangjiecentre//商界分中心内部使用 # vlan4 description link-to-shangdongsuo//商东所 # vlan5 description link-to-shangnansuo//商南所 配置三层交换机第二步:给VLAN划网关 # interfaceVlan-interface2 description linktoshanxicentre ipaddress 10.61.242.110 255.255.255.252//省中心指定广域网关、子网掩码 # interfaceVlan-interface3

三层交换机配置ACL(访问控制列表)

三层交换机配置ACL(访问控制列表) 说明:书本上讲述的ACL主要是应用在路由器上,但现在三层交换机在大中型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三层交换机因拥有路由器的功能而逐渐代替路由器。ACL 访问控制列表是构建安全规范的网络不可缺少的,但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ACL 却不为一些刚进企业的初级网络管理维护人员所知。在这里我介绍一下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ACL的试验过程。 试验拓扑介绍: 三层交换机上配置本地Vlan 实现下层接入层交换机不同Vlan互通。 PC1 VLAN VLAN VLAN VLAN (开启路由功能)路由器上配置 F0/0 PC5 试验步骤: 1、在二层交换机上把相应的PC加入VLAN 查看交换机Switch0 Switch0(config)#show run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2 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

查看交换机Switch1 Switch1#show run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3 switchport access vlan 4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4 switchport access vlan 5 ! 2、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相应的本地VALN Switch(config)#inter vl 2 Switch(config-if)#ip add shut Switch(config)#inter vl 3 Switch(config-if)#ip add shut Switch(config)#inter vl 4 Switch(config-if)#ip add shut Switch(config)#inter vl 5 Switch(config-if)#ip add shut Switch(config-if)#exi 在接口itnerface f0/1上开启路由接口 Switch(config)#inter f0/1 Switch(config-if)#no switchport 3、在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之间开启中继链路 4、在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上配置动态路由协议RIP Router(config)#router rip Router(config)#network (config)# network 三层交换机上配置Switch(config)#router rip Switch(config-router)#ne Switch(config-router)#network 、验证各PC互通 PC>ping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quest timed out. Reply from bytes=32 time=110ms TTL=126 Reply from bytes=32 time=110ms TTL=126 Reply from bytes=32 time=125ms TTL=126 Ping statistics for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3, Lost = 1 (25%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110ms, Maximum = 125ms, Average = 115ms PC>ping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bytes=32 time=94ms TTL=126 Reply from bytes=32 time=125ms TTL=126 Reply from bytes=32 time=125ms TTL=126 Reply from bytes=32 time=109ms TTL=126 Ping statistics for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94ms, Maximum = 125ms, Average = 113ms 6、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ACL

华为三层交换机配置方法及命令

Enable //进入私有模式 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模式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对密码进行加密 hostname Catalyst 3550-12T1 //给三层交换机定义名称 enable password 123456. //enable密码 Enable secret 654321 //enable的加密密码(应该是乱码而不是654321这样) Ip subnet-zero //允许使用全0子网(默认都是打开的) Ip name-server 172.16.8.1 172.16.8.2 //三层交换机名字Catalyst 3550-12T1对应的IP地址是172.16.8.1 Service dhcp //提供DHCP服务 ip routing //启用三层交换机上的路由模块 Exit Vtp mode server //定义VTP工作模式为sever模式 Vtp domain centervtp //定义VTP域的名称为centervtp Vlan 2 name vlan2 //定义vlan并给vlan取名(如果不取名的话,vlan2的名字应该是vlan002) Vlan 3 name vlan3 Vlan 4 name vlan4 Vlan 5 name vlan5 Vlan 6 name vlan6 Vlan 7 name vlan7 Vlan 8 name vlan8 Vlan 9 name vlan9 Exit interface Port-channel 1 //进入虚拟的以太通道组1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1 //进入模块0上的吉比特以太口1 channel-group 1 mode on //把这个接口放到快速以太通道组1中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2 //同上channel-group 1 mode on port-channel load-balance src-dst-ip //定义快速以太通道组的负载均衡方式(依靠源和目的IP的方式)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 实例(图解)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实例(图解)目的: 学会使用三层交换与路由器让处于不同网段的网络相互通信 实验步骤: 一:二层交换机的配置: 在三个二层交换机上分别划出两VLAN,并将二层交换机上与三层交换或路由器上的接线设置为trunk接口 二: 三层交换机的配置: 1:首先在三层交换上划出两个VLAN,并进入VLAN为其配置IP,此IP将作为与他相连PC的网关。 2:将与二层交换机相连的线同样设置为trunk接线,并将三层交换与路由器连接的线设置为路由接口(no switchsport) 3:将路由器和下面的交换机进行单臂路由的配置 实验最终结果: 拓扑图下各个PC均能相互通信 交换机的配置命令: SW 0: Switch> Switch>en Switch#conf

Switch(config)#vlan 2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 f0/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int f0/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LINEPROTO-5-UPDOWN: Switch(config)# SW 1: Switch>en Switch#conf Switch(config)#int f0/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 Access VLAN does not exist. Creating vlan 2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f0/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