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而思资料_奥数_06分数应用题(一)

学而思资料_奥数_06分数应用题(一)

学而思资料_奥数_06分数应用题(一)
学而思资料_奥数_06分数应用题(一)

分数应用题(一)

一、知识点概述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类型和解答方法,会分析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能用合适的方法解答分数应用题.现在我们进一步探讨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常有三种基本类型: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一堆煤30吨,运走,运走多少吨?

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如:一本书看了,正好是75页,这本书有多少页?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如:某班男生30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二)把全体的数用单位“1”表示,单位“1”也称标准量,也称单位“1”的量,部分数占全体数的几分之几叫“分率”,部分数叫对应量.

三量基本关系为:

对应量÷单位“1”的量=分率

单位“1”的量×分率=对应量

对应量÷分率=单位“1”的量

(三)在实际解决问题时,我们所遇到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变化多样的,有时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我们必须认真审题,弄清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再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难点知识剖析

例1、(1)一堆水泥60吨,运走吨,还剩多少吨?

(2)一堆水泥60吨,运走,还剩多少吨?

(3)一堆水泥60吨,运走45吨,还剩几分之几没有运走?

(4)一堆水泥运走,恰好是45吨,这堆水泥原来有多少吨?

(5)一堆水泥运走,还剩15吨,这堆水泥原来有多少吨?

解析:本例中的5个小题反映了5种不同类型的题,解答时要分清各种题型,针对题型用适当的解题方法解答.

解答:

(1)60-

=59

(吨) 答:还剩

59

吨.

(2)60×(1-

)

60×

15(吨)

答:还剩15吨.

(3)(60-45)÷60=15÷60=答:还剩

有运走.

(4)45÷

=45×

60(吨)

答:这堆水泥原来有60吨.

(5)15÷(1-

)

15÷

60(吨)

答:这堆水泥原来有60吨.

例2、一段路,已经修了120千米,比未修的长40千米,还剩全长的几分之几没修?

解析:

本例是求分率的分数应用题,应该找准单位“1”的量和分率的对应量,单位“1”的量是公路的全长,分率的对应量是没有修的长度.

如下图:

解答:(120-40)÷(120-40+120)=80÷200=

答:还剩全长的没修.

例3、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3天,剩下66页;如果用同样的速度看4天,就剩下全书的

.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解析:

此例是求单位“1”的量,根据题意,“看了4天,就剩下全书的

”,也就是说4天看了全书的

这样每天就看全书的3天看全书的

那么66对应的分率就是如下图:

解答:

答:这本书一共有120页.

例4、某纺织厂第一车间有女工300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已知第二车间人数比第一车间人数多

,比第三车间人数少

,求第三车间有多少人?

解析:

本例中有三个单位“1”,即第一车间女工人数、第一车间人数和第三车间人数.要求第三车间人数,应该先求第二车间人数,要求第二车间人数,又要先求第一车间人数.依题意,先求出第一车间男工人数就可以逐步解决问题.

解答:

答:第三车间有560人.

能力提升

例1、把100克纯酒精装在一个玻璃瓶中,正好装满.用去10克后,加满蒸馏水,又用去10克,再加满水,这时瓶里纯酒精占酒精混合液的几分之几?

解析:

瓶里的酒精混合液有100克,要求瓶里纯酒精占酒精混合液的几分之几,关键是要求这时瓶里的纯酒精有多少克.

解答:

第一次用去10克酒精,加满水时瓶中酒精占酒精混合液的几分之几:

第二次用去10克,加满水时瓶中酒精占酒精混合液的几分之几:

答:这时瓶里纯酒精占酒精混合液的.例2、一只猴子摘了一堆桃子共100个:第一天吃了这堆桃子的

,第二天吃了余下桃子的

,第三天吃了余下桃子的,第四天吃了余下桃子的,第五天吃了余下桃子的

,第六天吃了余下桃子的,第七天吃了余下桃子的,第八天吃了余下桃子的

,第九天吃了余下桃子的

,第十天正好吃完.第十天吃了多少个桃子?

解析:

本例看起来比较复杂,实际上认真分析一下,每天猴子吃的桃子数都是以前一天剩下的挑子数为单位“1”,所以都可以用乘法计算每一天剩下的挑子数.

解答:

答:第十天吃了10个桃子.

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首先要分析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的量,弄清分率及对应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题目是求哪种量,然后选择分数应用题里合适的数量关系解答问题.

演练检测

解答下面各题:

1、150千克减少它的后又减少

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一物体的重量等于它本身重量的,再加

千克,此物体重多少千克?

3、某班有男生30人,比女生多10人,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完整 小学 学而思合集

完整小学学而思合集高清无密 (2013-06-02 01:18:14) 转载▼ 分类:小学 标签: 教育 毛继东作文三步法: 二年级奥数和阅读写作: 【2801】2011一升二年级数学竞赛班-8讲【3211】2011秋季二年级数学竞赛班-12讲【4716】2012春季二年级数学竞赛班-14讲【3746】2012寒假二年级数学竞赛班-8讲【2802】2011暑期二升三数学竞赛班-12讲 【6031】糖果星球探秘:二升三年级“畅享语文”成长计划暑期班12讲【3747】精灵旅行团:2012年寒假二年级说话写话训练营10讲:小柿子星球探秘:二年级“畅享语文”成长计划秋季班(6级)共11讲 三年级奥数和阅读写作: 【3212】2011秋季三年级奥数竞赛班-16讲【3779】2012寒假三年级奥数竞赛班-10讲【4860】2012春季三年级奥数竞赛班-16讲【4861】2012春季三年级奥数零基础班-10讲【6039】三升四奥数暑期班14讲人教春季三年级数学同步8讲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满分班16讲北师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满分班(教材精讲+奥数知识拓展)14讲年寒假五年制小学三年级数学超常班12讲

【6032】杮子星球探秘,三升四年级畅想语文成长计划暑期班12讲【3230】精灵旅行团:2011秋季三年级阅读写作训练营12讲【3783】精灵旅行团:2012寒假三年级阅读写作训练营8讲【4865】精灵旅行团:2012春季三年级阅读写作训练营12讲 四年级奥数及阅读写作: 【2799】2011暑期三升四数学强化班共14讲 [6040]2012四升五年级奥数暑期班18讲【3297】2011秋季四年级上册人教数学课内同步班8讲【4772】人教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8讲【3208】2011秋季四年级数学强化班,18讲【3947】2012寒假奥数强化班10讲【6057】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满分班14讲【4770/4771】2011春季四年级数学竞赛班18讲第13届中环杯四年级初赛冲刺VIP班12讲寒假四年级奥数竞赛班10讲:四年级奥数必考知识点系统复习全能班(上)9讲 6063北师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满分班(教材精讲+奥数知识拓展)17讲北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满分班(教材精讲+奥数知识拓展)18讲【6033】6033乐学星球探秘:四升五年级畅想语文成长计划暑期班11讲【3231】精灵旅行团:2011秋季四年级阅读写作训练营12讲【3945】精灵旅行团:2012寒假四年级阅读写作训练营10讲【4775】精灵旅行团:2012春季四年级阅读写作训练营10讲 五年级奥数及阅读写作: 【3209】2011秋季五年级数学强化班共20讲,【4817】2011原春季五年级奥数强化班20讲【3768】2011原寒假五年级奥数强化班共16讲【2921】2011原暑假五年级奥数强化班共18讲崔兆玉2011五年级奥数年卡74讲人教五年级下册数学满分班15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满分班16讲秋季五年级数学课内同步班(人教版)8讲春季五年级数学课内同步班(人教版)8讲寒假五年级数学零基础班14讲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满分班14讲(教材精讲+奥数知识拓展)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满分班(教材精讲+奥数知识拓展)14讲北师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满分班14讲

学而思小学六年级奥数电子版教材

测试1·计算篇 1. 计算=?+++++++ 128)288122411681120180148124181( 2. =++?++++-+++?+++)11 19171()131111917151()1311119171()111917151 ( 3. 计算:2004×2003-2003×2002+2002×2001-2001×2000+…+2×1= 4.有一列数:……第2008个数是________ . 5.看规律13 = 12,13 + 23 = 32,13 + 23 + 33 = 62 ……,试求63 + 73 + … + 143

第1讲 小升初专项训练·计算 四五年级经典难题回顾 例1 求下列算式计算结果的各位数字之和:2576666666 200562006??321Λ321Λ个个 例2 求数19 11211111011++++Λ的整数部分是几? 小升初重点题型精讲 例1 =÷+÷+÷5 95491474371353251 . 例2 =+??÷+--+)1995 6.15.019954.01993(22.550 276951922.510939519 例3 =++÷++)251 18100412200811()25138100432200831 ( . 巩固 计算:=+?+?+ ?+?41602434014321 4016940146 .

例4 计算:=?++?+?+?101 99507535323112 222Λ . 拓展 计算:=??++??+??10 981943273215Λ . 例5 1?2+2?3+3?4+4?5+5?6+6?7+7?8+8?9+9?10= . 巩固:2?3+3?4+4?5+…+100?101= . 拓展 计算:1?2?3+2?3?4+3?4?5+…+9?10?11= . 例6 [2007 –(8.5?8.5-1.5?1.5)÷10]÷160-0.3= . 巩固 计算:53×57 – 47×43 = . 例7 计算:11×19 + 12×18 + 13×17 + 14×16 = .

学而思网校5年级 超难奥数

数列找规律 【例1】 一块白白的豆腐,帅帅“咣咣咣···咔咔咔”切了六刀,最多能切成多少块? 【例2】 有一个国家的钱币仅有六元和七元两种,在这个国家里人们买东西时会出现找不开钱的情况。 ⑴出现这种情况的价格共有多少种? ⑵其中最贵的价格是多少元? 【例3】 “不好吃”肉串店老板送给帅帅十张优惠券(从1到10分各1张)。在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帅帅拿着优惠券喜滋滋的去吃肉串了,结果看见了老板在店门口给帅帅留了一个牌子: 【例4】 下列⑴~(20)的二十个加法算式是按一定规律排出的,得数最小的算式是哪个?请写出它的得数。

组合专题:超难组合数学㈠ 1.一棱柱以五边形A1A2A3A4A5与B1B2B3B4B5为上、下底,这两个多边形的每一条边及每一条线段A i B j(i,j=1,2,3,4,5)分别涂上红色或绿色。若每一个以棱柱顶点为顶点的、以已涂色的线段为边的三角形均有两条边颜色不同。证明上、下底10条边颜色一定相同。 2.设在空间给出20个点,其中某些点涂黄色,其余点涂红色。已知在任何一个平面上同色点不超过3个。求证:存在一个四面体,它的四个顶点同色,且至少有一个侧面内不含异色点。

3.某一天有若干读者去过图书馆。他们是单独去的,但是在任何三个读者中,至少有两个人这天在图书馆相遇。证明:一定可以找到这样两个时刻,使得在这一天到过图书馆的任何一个读者,至少在这两个时刻中的一个时刻是在图书馆的。 4.每一个参加循环赛的人和其余参加比赛的人都要比赛一次。已知任何一次比赛都没有出现平局。证明:可以找到这样的运动员,其他人或被他战胜,或被他胜过的人战胜。 测试题 1.一棱柱以四边形F1I1H1G1与K1L1J1E1为下、上底,这两个多边形的每一条边及每一条线段(所有连接顶点的线段)分别涂上红色或绿色。若每一个以棱柱顶点为顶点的、以已涂色的线段为边的三角形均有两条边颜色不同。证明上、下底8条边颜色一定相同。

2019学而思被六年级数学真题解析(上)

2019学而思被六年级数学真题解析(上) 试卷名称:XX 年六年级学而思杯数学考试 年级:六年级 科目:数学 试卷满分:15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 试题形式:全部为填空题 能力分值:全部为0 开放时间:XX 年10月6日9:30-11:00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 1.XX -201.1+20.11-2.011+0.001=________(4分) 2.(..)÷+?÷254138512311854 =________(4分) 3.已知N *等于N 的因数个数,比如4*=3,则(2011*10*6*)*++=_______(4分) 4.一个非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6,一边长为7,还有一边长为6k ,已知k 是自然数,则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4分) 5.红光大队用拖拉机耕地,2台3小时耕地75亩,照这样计算,4台5小时耕地________亩。(4分) 6.一个骗子到商店买了5元的东西,他付给店员50元钱,然后店员把剩下的钱找给了他;这时他又说自己有零钱,于是给店员5元的零钱,并且要回了开始给出的50元。那么这个骗子一共骗了______元钱?(4分) 7.已知A 、B 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0,B 、C 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80,A 、C 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72,则A 、B 、C 三数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4分) 8.XX 年8月14日,伦敦羽毛球世锦赛进入最后一个比赛日。在女单决赛中,中国选手王仪涵2比0完胜中华台北选手郑韶婕,首次夺得世锦赛冠军,中国队也实现了女单项目的八连冠。已知二人共得到67分,其中第二局,王仪涵竟然赢了整整11分,请问,第一局郑韶婕得了_______分。(羽毛球为21分制)(4分) 9.下图为面积100的平行四边形,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_______(4分) 10.AB 间的路被平均分成三段,王先生驾车从A 地开往B 地,已知他这三段路上的平均速 度分别为30 km /h ,40 km /h 和60km /h ,则王先生在AB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km /h 。(4分)

学而思奥数一年级上

学而思奥数一年级上 第一讲 1.用彩色笔涂色: (1)把左边5朵花涂上色。 (2)按从右到左的顺序数,把第4只五角星涂上色。 2.从前面数,小狗排第几?从后面数,小狗排第几?一共有几只动物? 3.一只小狗在爬台阶,它爬到第( )层,爬到顶层它还要爬( )层。4.图形排队。 (1)从左边起,排第( ),排第( ),排第( )。 (2)从右边起,排第( ),排第( )。 (3)一共有( )个图形。 5.这个小朋友正按体操教练员的口令进行动作训练。教练员的口令依次是:立正,左抬腿,右伸手,右抬腿,左伸手,稍息。你能把图中的这六个动作按口令

的顺序分别用1,2,3,4,5,6数码给操练图标上次序吗? 6.小明和6名同学排成一排。你知道小明左边可能有几名同学?右边可能有几名同学? 7.桌子上摆着三只盘子,盘子里分别放着1、2、3个苹果。老师又分别发给三个小朋友1、2、3个苹果。老师要求小朋友再分取桌子上的三盘苹果,但要求每个人得到一样多的苹果,那么这三个朋友应该各端走哪一盘苹果? 第二讲 1.把同类的物体用线连起来。 2.将下列物品分类。

3.把下图(1)、(2)、(3)中不是同类的分别圈出来。 4.把动物分类。 5.把图中的东西分类,你有几种分法? (1) (2)

6.下图有许多手套,有一只不能配对。请你把能配对的用线连起来。 7、图中每一栏都画了一个与其它三个不同类的东西,把它找出来后用笔画个圈. 8、 你能说说下面各组铅笔是按什么来分组的吗? 第一组是按( )来分的. 第二组是按( )来分的.

第三组是按( )来分的. 第四组是按( )来分的. 9、将下列动物分类: A组 B组 第三讲 1、说说哪种水果第二轻,哪种水果重? 2 从重到轻,说说四种动物排列顺序:

学而思 小学六年级奥数教师讲义版 工程问题精编版

六年级奥数第三讲工程问题 顾名思义,工程问题指的是与工程建造有关的数学问题。其实,这类题目的内容已不仅仅是工程方面的问题,也括行路、水管注水等许多内容。 在分析解答工程问题时,一般常用的数量关系式是: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量指的是工作的多少,它可以是全部工作量,一般用数1表示,也可 工作效率指的是干工作的 快慢,其意义是单位时间里所干的工作量。单位时间的选取,根据题目需要,可以是天,也可以是时、分、秒等。 工作效率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表示成“工作量/天”,或“工作量/时”等。但在不引起误会的情况下,一般不写工作效率的单位。 例1 单独干某项工程,甲队需100天完成,乙队需150天完成。甲、乙两队合干50天后,剩下的工程乙队干还需多少天?分析与解:以全部工程量为单位1。甲队单独干需100天,甲的工作效 例2某项工程,甲单独做需36天完成,乙单独做需45天完成。如果开工时甲、乙两队合做,中途甲队退出转做新的工程,那么乙队又做了18天才完成任务。问:甲队干了多少天? 分析:将题目的条件倒过来想,变为“乙队先干18天,后面的工作甲、乙两队合干需多少天?”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多了。

例3 单独完成某工程,甲队需10天,乙队需15天,丙队需20天。开始三个队一起干,因工作需要甲队中途撤走了,结果一共用了6天完成这一工程。问:甲队实际工作了几天? 分析与解:乙、丙两队自始至终工作了6天,去掉乙、丙两队6天的工作量,剩下的是甲队干的,所以甲队实际工作了 例4 一批零件,张师傅独做20时完成,王师傅独做30时完成。如果两人同时做,那么完成任务时张师傅比王师傅多做60个零件。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这道题可以分三步。首先求出两人合作完成需要的时间, 例5 一水池装有一个放水管和一个排水管,单开放水管5时可将空池灌满,单开排水管7时可将满池水排完。如果一开始是空池,打开放水管1时后又打开排水管,那么再过多长时间池内将积有半池水? 例6 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走完全程甲需60分钟,乙需40分钟。出发后5分钟,甲因忘带东西而返回出发点,取东西又耽误了5分钟。甲再出发后多长时间两人相遇? 分析:这道题看起来像行程问题,但是既没有路程又没有速度,所以不能用时间、路程、速度三者的关系来解答。甲出发5分钟后返回,路上耽误10分钟,再加上取东西的5分钟,等于比乙晚出发15

二年级奥数讲义学而思

应用题之移多补少 有这样一种问题: 哥哥比弟弟多6块糖,哥哥给弟弟几块后,两人的糖同样多呢 显然,哥哥只能给出比弟弟多的一半,也就是 3块糖才能让两人的糖一样多。 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简称为“移多补少”的问题。 “移多补少”看起来容易,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也容易出错误,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移多补少的学问吧! (★★★) 二⑴班同学分成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第一队有31人,如果从第一队中调3人到第二队,这时两队的人数才会一样多。第二队原来有学生多少人 通过“移多补少”使得两者相等时: 如果移动量为n,那么原来两者相差量为2n。 也就是说,相差量是移动量的两倍。 (★★★) 农场有两个兔笼,甲兔笼里的兔子比乙兔笼里的兔子多24只,从甲兔笼里放几只兔子到乙兔笼里之后, ⑴甲乙两笼兔子的数目相等 ⑵甲兔笼里的兔子就比乙兔笼多4只兔子 “移多补少”后两者不相等时: ⑴先假设两者相等,不看不等的量。 ⑵利用“移多补少”使剩下部分相等 (★★★★) 学校合唱队原有68人,比鼓乐队人数多.如果合唱队员中的5人参加鼓乐队,合唱队比鼓乐队少2人。原来鼓乐队有多少人

解决“不相等”问题的关键: ⑴假设相等 ⑵移多补少 ⑶将“假设”还原 (★★★★) 小华有两盒糖果,甲盒有糖78粒,乙盒有糖38粒,每次从甲盒取5粒糖放到乙盒,取几次两盒糖的粒数就同样多 【例4拓展】(★★★★) 哥哥和弟弟集邮,原来两人的邮票张数相等,如果哥哥给弟弟9张邮票,则弟弟的邮票张数是哥哥的3倍,哥哥、弟弟原来各有邮票多少张 “移多补少”+差倍问题: 1.差倍问题解题 2.“移多补少”定差 (★★★★★) 如果从第二个盒子里拿出4颗放到第一个盒子里面,两个盒子里面的糖果就一样多。如果从第一个盒子里面拿出6颗糖果放到第二个盒子里面,第二个盒子里的糖果是第一个盒子的2倍。你知道两个盒子里各有多少颗糖果吗

2017二年级学而思秋季数学超常班讲义第一讲

二年级超常班第一讲 要想数得快,规律用起来【例1】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分析】数一数一共有6个端点,那么基本线段就有(条),这个图中一共就有 条线段. 【例2】数一数,图①中共有多少个锐角?图②中共有多少个 三角形?

【分析】 【例3】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长方形? 【分析】 上面第一层以AB为宽的有6个长方形,下面第二层以BC为宽的也就有6个长方形.另外把第一层和第二层合在一起以AC为宽的长方形还有6个,一层有6个,共3层,这样一共就有 个长方形.

【例4】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 方法一:可以分类来数.具体分析如下: (1)左边:左边三角形ABD中有 个三角形; (2)右边:右边三角形ADC中有 个三角形; (3)左边+右边:左右合起来三角形ABC中有3个三角形;

一共有:个三角形. 方法二:可根据三角形包含基本图形的个数来分类数.具体分析如下: 只含1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6个; 只含2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5个; 只含3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2个; 只含4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1个; 只含5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0个;

个; 一共有:个三角形. 【例5】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根据三角形包含基本图形的个数分类数.先按顺时针的方向给基本图形标上序号,如图:

个,分别是:①、②、③、④、⑤、⑥; 只含2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3个,分别是:②③、④⑤、⑥①;只含3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6个,分别是:①②③、②③④、③④⑤、④⑤⑥、⑤⑥①、⑥①②;只含4个或5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0个;只含6个基本图形的三角形有1个,是:①②③④⑤⑥.图中共有三角形: (个). 【超常挑战】1.数一数,下图中

最新六年级学而思奥数

六年级学而思奥数 11111 +++++ 123420 261220420

36579111357612203042 ++++++ 1111 112123123100 ++++ ++++++ + 2 2 2 2 2 22222222 3333333333333 11212312341226 11212312341226L L L +++++++++-+-+-+++++++++ 测试题 【例1】(★★)11111 1357911_____.612203042 +++++=计算 A .53614 B .7512 C . 41 21 D . 1712 【例2】(★★★)计算:2337911 345122030+++++=( )

A .3227 B . 4112 C . 4121 D . 2312 【例3】(★★★★)11111_____121231234123 10 +++++=+++++++++ A .1113 B .111 C . 712 D . 20 11 【例4】(★★★★)计算:22222222 22221324351820213141191 ++++++++=----( ) A .72019 B .15138190 C .1 402 D .736 20 本讲学习重点: 1六年级学而思奥数 2.整体约分与连锁约分技巧 (2010第8届·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六年级初赛) 2 11354117 997????+÷+ ? ????? 【附加练习】 2 1294761223237 91113791113????+++÷+++ ? ????? (2009·数学解题能力展示·读者评选活动小学六年级组初赛试题) 891091011101112111213 78910111178910 ++++++++-+--+- 1242483612100200400 13926183927100300900??+??+??+????+??+??+??

学而思一年级奥数简单推理

图形算式() 一、每种水果都表示一个数,你能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 6 = 15 = 12 —= 8 = + 12 = 35 = 25 —= 11 = 二、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 1 ) △一7=5o+△=17 ( 2 )☆+☆=12 ☆一△=6 △=( ) o=( ) ☆=( ) △=( ) (3 )△一4=11 o+△=16 ( 4 )☆+☆=24 ☆一△=6 △=( ) o=( ) ☆=( ) △=( ) (5)5+o=12 △+o=10 ( 6 ) o 一☆=5 12一☆=8 o=( ) △=( ) o =( ) ☆=( ) ( 7 )5+o=12 △+o=10 ( 8 ) o 一☆=5 12一☆=8 o=( ) △=( ) o =( ) ☆=( ) (9 )△+△=18 △=( ) (10)口+口+△+△=14 ☆+ o =13 o =( ) △+△+口=10 △+ o =15 ☆=( ) △=( ) 口=( ) 三、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1 )△+□=9 ○-△=1 △+△+△=9

△=()□=()○=()(2 )△+ ○= 12 ○+ ☆= 8 △+ ○+ ☆= 21 △=( ) ○= ( ) ☆=( ) (3 )你+ 我= 7 你+ 他= 18 你+ 我+ 他= 24 你= ()我= ()他= () (4 )○+□=10,□+△=12,○+□+△=15。 ○=(),□=(),△=()。 (5 )△+○=9 △+△+○+○+○=25 △=()○=() 四、每个图形代表一个数,你能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1)△+△+△+△=28 △=()△+△+□=20 □=()(2)○+○+○=6 ○=()△+△+△=12 △=()(3)△-○=1 △=()△+△-○=9 ○=() △+○-□=10 □=()二、下图中每种水果各代表一个数,算一算,它们各代表几? += 7 += 10 += 9 =()=()=()

小学奥数(学而思讲义)

(第六届2试试题) (10.120.23)(0.120.230.34)(10.120.230.34)(0.120.23)++?++-+++?+=______. 【分析】 换元的思想即“打包”,令0.120.23a =+,0.120.230.34b =++, 原式(1)(1)a b b a =+?-+? b a =- =0.34 (第六届五年级2试试题)计算下面的算式 (7.88 6.77 5.66++)?(9.3110.9810++)-(7.88 6.77 5.6610+++)?(9.3110.98+) [分析] 换元的思想即“打包”,令7.88 6.77 5.66a =++,9.3110.98b =+, 则 原 式 a =?(10 b +)-(10a +)b ?=(10ab a +)-(10ab b +)101010ab a ab b =+--=?(a b -) 10=?(7.88 6.77 5.669.3110.98++--)100.020.2=?= (第五届2试试题) 1 1111 2005200620072008 +++ 的整数部分是 【分析】 设 1111 2005200620072008a +++=,则 11 4420082004 a ?<>= 所以整数部分是501 (第三届华杯赛复赛试题)求数 1 1111101112 19 +++的整数部分是几? [分析] 1 1 1 11111111110101112 19101010 1010>= =++++++ 1 1 1 1.91111111110101112 19 191919 1919 <= =++++++ 即1<原式<1.9,所以原式的整数部分是1. (第四届2试试题)

学而思七年级数学培优讲义版全年级章节培优-绝对经典

第1讲 与有理数有关的概念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负数的产生过程,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会进行有理的分类,体会并运用数学中的分类思想. 3.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意义.会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写出下列各语句的实际意义 ⑴向前-7米⑵收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 【解法指导】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合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具有数量.而且必须是同类两,如“向前与自后、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等等” 解:⑴向前-7米表示向后7米⑵收入-50元表示支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表示体重减小3千克. 【变式题组】 01.如果+10%表示增加10%,那么减少8%可以记作( ) A . -18% B . -8% C . +2% D . +8% 02.(金华)如果+3吨表示运入仓库的大米吨数,那么运出5吨大米表示为( ) A . -5吨 B . +5吨 C . -3吨 D . +3吨 03.(山西)北京与纽约的时差-13(负号表示同一时刻纽约时间比北京晚).如现在是北京时间l5:00,纽约时问是____ 【例2】在-227 ,π,0.033. 3这四个数中有理数的个数( )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解法指导】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正负性分类,有理数0 ??????????????? 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份数;按整数、分数分类,有理数?????????????????正整数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分数负分数;其中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为π=3.1415926… 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227 是分数0.033.3是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0是整数,所以都是有理数,故选C . 【变式题组】

学而思杯六年级数学真题上课讲义

2011学而思杯六年级 数学真题

2011学而思杯六年级数学真题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 1.2011-201.1+20.11-2.011+0.001=________(4分) 2.(..)÷+?÷254138512311854 =________(4分) 3.已知N *等于N 的因数个数,比如4*=3,则(2011*10*6*)*++=_______(4分) 4.一个非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6,一边长为7,还有一边长为6k ,已知k 是自 然数,则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4分) 5.红光大队用拖拉机耕地,2台3小时耕地75亩,照这样计算,4台5小时耕地 ________亩。(4分) 6.一个骗子到商店买了5元的东西,他付给店员50元钱,然后店员把剩下的钱找 给了他;这时他又说自己有零钱,于是给店员5元的零钱,并且要回了开始给出的50元。那么这个骗子一共骗了______元钱?(4分) 7.已知A 、B 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0,B 、C 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80,A 、C 两 数的最小公倍数是72,则A 、B 、C 三数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4分) 8.2011年8月14日,伦敦羽毛球世锦赛进入最后一个比赛日。在女单决赛中, 中国选手王仪涵2比0完胜中华台北选手郑韶婕,首次夺得世锦赛冠军,中国队也实现了女单项目的八连冠。已知二人共得到67分,其中第二局,王仪涵竟然赢了整整11分,请问,第一局郑韶婕得了_______分。(羽毛球为21分制)(4分) 9.下图为面积100的平行四边形,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_______(4分)

10.AB 间的路被平均分成三段,王先生驾车从A 地开往B 地,已知他这三段路上 的平均速度分别为30 km /h ,40 km /h 和60km /h ,则王先生在AB 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km /h 。(4分)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50分) 11.15191113()142612203042+- -+-?=________(5分) 12.111113572011113572011++?????+?????=________(5分) 13.解一元一次方程 [(8)88]88x +?-÷=,则x =_______(5分) 14.解一元一次方程 ()x x ????++-=????321321223423 ,则x =_______(5分) 15.解方程组29 2232 202a b c a c b b c a +?+=??+?+=??+?+=?? ,则b =_______(5分) 16.分别先后掷2次骰子,点数之积为8的概率为三十六分之______(5分) 17.小明看一本书,计划每天看全书的九分之一。按计划看了3天后,由于急于知 道结局,于是跳过了200页,并将看书速度提高了一倍,又看了1天,把书看完。已知小明计划每天看书的页数相同,则这本书共______页。(5分) 18.一次超难的数学考试,某班前五名同学共得20分(得分是任意正整数),并且 分数各不相同,也没有得0分的,则有_______种得分的情况。(5分) 19.用1、2、3、4、5这几个数字组成一个5位数,要求每个数字均出现1次,且 3必须在2前面(但它们不一定相邻),2必须在1前面,则共能组成_____个不同的五位数。(5分)

学而思小学奥数知识点梳理

学而思小学奥数知识点梳 理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学而思小学奥数知识点梳理 学而思教材编写组 前言 小学奥数知识点梳理,对于学而思的小学奥数大纲建设尤其必要,不过,对于知识点的概括很可能出现以偏概全挂一漏万的现象,为此,本人参考了单尊主编的《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少年报社主编的《华杯赛教材》、《华杯赛集训指南》以及学而思的《寒假班系列教材》和华罗庚学校的教材共五套教材,力图打破原有体系,重新整合划分,构建十七块体系(其第十七为解题方法汇集,可补充相应杂题),原则上简明扼要,努力刻画小学奥数知识的主树干。 概述 一、计算 1.四则混合运算繁分数 ⑴运算顺序 ⑵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技巧 一般而言: ①加减运算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统一以小数形式; ②乘除运算中,统一以分数形式。 ⑶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化 ⑷繁分数的化简 2.简便计算 ⑴凑整思想 ⑵基准数思想 ⑶裂项与拆分 ⑷提取公因数 ⑸商不变性质 ⑹改变运算顺序 ①运算定律的综合运用 ②连减的性质 ③连除的性质 ④同级运算移项的性质 ⑤增减括号的性质 ⑥变式提取公因数 形如: 3.估算 求某式的整数部分:扩缩法 4.比较大小 ①通分 a. 通分母 b. 通分子 ②跟“中介”比 ③利用倒数性质 若,则c>b>a.。形如:,则。 5.定义新运算 6.特殊数列求和

运用相关公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1+2+3+4…(n-1)+n+(n-1)+…4+3+2+1=n 二、数论 1.奇偶性问题 奇奇=偶奇×奇=奇 奇偶=奇奇×偶=偶 偶偶=偶偶×偶=偶 2.位值原则 形如: =100a+10b+c 3.数的整除特征: 整除数特征 2 末尾是0、2、4、6、8 3 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5 末尾是0或5 9 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 11 奇数位上数字的和与偶数位上数字的和,两者之差是11的倍数 4和25 末两位数是4(或25)的倍数 8和125 末三位数是8(或125)的倍数 7、11、13 末三位数与前几位数的差是7(或11或13)的倍数 4.整除性质 ①如果c|a、c|b,那么c|(a b)。 ②如果bc|a,那么b|a,c|a。 ③如果b|a,c|a,且(b,c)=1,那么bc|a。 ④如果c|b,b|a,那么c|a. ⑤a个连续自然数中必恰有一个数能被a整除。 5.带余除法 一般地,如果a是整数,b是整数(b≠0),那么一定有另外两个整数q和r,0≤r <b,使得a=b×q+r 当r=0时,我们称a能被b整除。 当r≠0时,我们称a不能被b整除,r为a除以b的余数,q为a除以b的不完全商(亦简称为商)。用带余数除式又可以表示为a÷b=q……r, 0≤r<b a=b×q+r 6. 唯一分解定理 任何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n都可以写成质数的连乘积,即 n= p1 × p2 ×...×pk 7. 约数个数与约数和定理 设自然数n的质因子分解式如n= p1 × p2 ×...×pk 那么: n的约数个数:d(n)=(a1+1)(a2+1)....(ak+1) n的所有约数和:(1+P1+P1 +…p1 )(1+P2+P2 +…p2 )…(1+Pk+Pk +…pk ) 8. 同余定理 ①同余定义:若两个整数a,b被自然数m除有相同的余数,那么称a,b对于模m 同余,用式子表示为a≡b(mod m)

二年级奥数讲义学而思教学文案

二年级奥数讲义学而 思

应用题之移多补少 有这样一种问题: 哥哥比弟弟多6块糖,哥哥给弟弟几块后,两人的糖同样多呢? 显然,哥哥只能给出比弟弟多的一半,也就是 3块糖才能让两人的糖一样多。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简称为“移多补少”的问题。 “移多补少”看起来容易,可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也容易出错误,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移多补少的学问吧! (★★★) 二⑴班同学分成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第一队有31人,如果从第一队中调3人到第二队,这时两队的人数才会一样多。第二队原来有学生多少人? 通过“移多补少”使得两者相等时: 如果移动量为n,那么原来两者相差量为2n。 也就是说,相差量是移动量的两倍。 (★★★) 农场有两个兔笼,甲兔笼里的兔子比乙兔笼里的兔子多24只,从甲兔笼里放几只兔子到乙兔笼里之后, ⑴甲乙两笼兔子的数目相等?

⑵甲兔笼里的兔子就比乙兔笼多4只兔子? “移多补少”后两者不相等时: ⑴先假设两者相等,不看不等的量。 ⑵利用“移多补少”使剩下部分相等 (★★★★) 学校合唱队原有68人,比鼓乐队人数多.如果合唱队员中的5人参加鼓乐队,合唱队比鼓乐队少2人。原来鼓乐队有多少人? 解决“不相等”问题的关键: ⑴假设相等 ⑵移多补少 ⑶将“假设”还原 (★★★★) 小华有两盒糖果,甲盒有糖78粒,乙盒有糖38粒,每次从甲盒取5粒糖放到乙盒,取几次两盒糖的粒数就同样多? 【例4拓展】(★★★★)

哥哥和弟弟集邮,原来两人的邮票张数相等,如果哥哥给弟弟9张邮票,则弟弟的邮票张数是哥哥的3倍,哥哥、弟弟原来各有邮票多少张? “移多补少”+差倍问题: 1.差倍问题解题 2.“移多补少”定差 (★★★★★) 如果从第二个盒子里拿出4颗放到第一个盒子里面,两个盒子里面的糖果就一样多。如果从第一个盒子里面拿出6颗糖果放到第二个盒子里面,第二个盒子里的糖果是第一个盒子的2倍。你知道两个盒子里各有多少颗糖果吗?

学而思-小学六年级奥数教师讲义版-工程问题

学而思-小学六年级奥数教师讲义版-工程问题

六年级奥数第三讲工程问题 顾名思义,工程问题指的是与工程建造有关的数学问题。其实,这类题目的内容已不仅仅是工程方面的问题,也括行路、水管注水等许多内容。 在分析解答工程问题时,一般常用的数量关系式是: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量指的是工作的多少,它可以是全部工作量,一般用数1表示,也可 工作效率指的是干工作的快 慢,其意义是单位时间里所干的工作量。单位时间的选取,根据题目需要,可以是天,也可以是时、分、秒等。 工作效率的单位是一个复合单位,表示成“工作量/天”,或“工作量/时”等。但在不引起误会的情况下,一般不写工作效率的单位。 例1 单独干某项工程,甲队需100天完成,乙队需150天完成。甲、乙两队合干50天后,剩下的工程乙队干还需多少天?分析与解:以全部工程量为单位1。甲队单独干需100天,甲的工作效 例2 某项工程,甲单独做需36天完成,乙单独做需45天完成。如果开工时甲、乙两队合做,中途甲队退出转做新的工程,那么乙队又做了18天才完成任务。问:甲队干了多少天? 分析:将题目的条件倒过来想,变为“乙队先干18天,后面的工作甲、乙两队合干需多少天?”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多了。

例3 单独完成某工程,甲队需10天,乙队需15天,丙队需20天。开始三个队一起干,因工作需要甲队中途撤走了,结果一共用了6天完成这一工程。问:甲队实际工作了几天? 分析与解:乙、丙两队自始至终工作了6天,去掉乙、丙两队6天的工作量,剩下的是甲队干的,所以甲队实际工作了 例4 一批零件,张师傅独做20时完成,王师傅独做30时完成。如果两人同时做,那么完成任务时张师傅比王师傅多做60个零件。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这道题可以分三步。首先求出两人合作完成需要的时间, 例5 一水池装有一个放水管和一个排水管,单开放水管5时可将空池灌满,单开排水管7时可将满池水排完。如果一开始是空池,打开放水管1时后又打开排水管,那么再过多长时间池内将积有半池水? 例6 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走完全程甲需60分钟,乙需40分钟。出发后5分钟,甲因忘带东西而返回出发点,取东西又耽误了5分钟。甲再出发后多长时间两人相遇? 分析:这道题看起来像行程问题,但是既没有路程又没有速度,所以不能用时间、路程、速度三者的关系来解答。甲出发5分钟后返回,路上耽误10分钟,再加上取东西的5分钟,等于比乙晚出发15分钟。

学而思一年级奥数讲义

(★★) ⑴ ⑵ 加加减减我会算

(★★) ⑴ ⑵ (★★★) (★★★) ⑴⑵

(★★★★) ⑴把1、2、3、4、5这5个数分别填到下面的每个五角星里,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都为9?(不能重复) ⑵将1,2,3,4,5,7,9分别填在下面的五角星里,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为15。 (★★★) 今天早上我刚开门就来了3个客人,接下来又来了9个客人,现在又来了2个客人,那门今天上午一共来了多少客人呢? (★★★★) 操场上14个小朋友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红扮鸡妈妈,小明扮老鹰,现在小明已经捉到了7只小鸡,还有多少只小鸡没有被捉到?

在线测试题 温馨提示:请在线作答,以便及时反馈孩子的薄弱环节! 1.计算:1+9=( ) 3+( )=10,4+7=( ) A.10、10、10 B.10、7、10 C.8、7、11 D.10、7、11 2.计算:15-7=( ),8+9=( ) A.7、17 B.8、17 C.9、15 D.8、16 3.计算:3+8+7=( ) A.18 B.21 C.17 D.15 4.计算:把3、4、5、6、7这5个数分别填到下面的每个五角星内,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是14,其中3已经填好。(不能重复),下面填法正确的是( ) A.B. C.D.

5.把1~6填在下面的圈内,使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1,其中有4个数字已经填好,那么甲、乙两圈内各应该填入( )和( )。 乙 甲6 512 A .4、3 B .3、4 C .3、5 D .4、2 6.张大爷家有公鸡7只,母鸡6只,那么张大爷家一共有鸡多少只? A .12 B .13 C .10 D .15

六年级学而思奥数

11111123420261220420 +++++ 第一讲小升初计算重点考查内容(一) 抵消思想——裂项

36579111357612203042++++++ 1111112123123100+++++++++++ 2222222222222 33333333333 331121231234122611212312341226L L L +++++++++-+-+-+++++++++

测试题 【例1】(★★) 11111 1357911_____. 612203042 +++++= 计算 A. 5 36 14 B. 7 5 12 C. 41 21 D. 17 12 【例2】(★★★)计算:2337911 345122030 +++++=( ) A.32 27 B. 41 12 C. 41 21 D. 23 12 【例3】(★★★★) 1111 1_____ 12123123412310 +++++= +++++++++ A.11 13 B. 1 11 C. 7 12 D. 20 11 【例4】(★★★★)计算: 22222222 2222 1324351820 213141191 ++++ ++++= ---- () A. 7 20 19 B. 151 38 190 C. 1 40 2 D. 7 36 20 本讲学习重点: 1.海哥、海马学奥数时的那点笑话~ 2.整体约分与连锁约分技巧 (2010第8届·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六年级初赛) 2113 5411 7997 ???? +÷+ ? ? ???? 【附加练习】 212947612 2323 791113791113 ???? +++÷+++ ? ? ???? 第二讲小升初计算重点考查内容(二) 抵消思想——约分

学而思三年级数学寒假1-6讲课程讲义201802

学而思三年级数学寒假1-6讲课程讲义 第1讲角的认识 模块2:角度计算 例3: (1)若∠A和∠B的和为150°,且∠A是∠B的4倍,那么∠A=. (2)若∠A+∠B+∠C=160°,其中∠C是直角,那么∠B=. 例4: 如图所示,已知∠1的度数是∠2度数的2倍,求∠1、∠2、∠3、∠4分别是多少度? 练一练 如图所示,已知∠3=30°,求∠2、∠1、∠4分别是多少度?3 1 2 3 1 2

作业2: 10点整的时候,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度。 作业3: 已知∠1=35°,求∠1的补角是度,余角是是度。 作业4: (1)若∠A+∠B+∠C=120°,其中∠A=28°,∠C=60°,那么∠B=°。 第2讲四则运算 模块1:加减法巧算 例1: 计算 (1)63+294+37+54+6(2)261-43+83-157+39 ==

(3)19+199+1999+19999(4)81+85+78+87+79 == 模块2:乘法的巧算 例2: 计算 (1)33×15÷5(2)1800÷25÷4 == (3)125×(8÷10)(4)(36×21)÷(6×7) == 练一练 (1)36×25(2)32×125 == (3)25÷(10÷8)(4)37000÷125÷8 ==

计算: (1)34×36;78×72(2)13×17;31×39 (3)43×63;87×27(4)25×25;56×56 模块3:提取公因数 例4: 计算: (1)67×66+67×35-67(2)80×15+15×22-30 (3)33×34+34×35+68×66(4)12×38+12×34+24×14

学而思小学奥数知识点梳理(大纲视图)

学而思小学奥数知识点梳理 学而思教材编写组侍春雷 前言 小学奥数知识点梳理,对于学而思的小学奥数大纲建设尤其必要,不过,对于知识点的概括很可能出现以偏概全挂一漏万的现象,为此,本人参考了单尊主编的《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少年报社主编的《华杯赛教材》、《华杯赛集训指南》以及学而思的《寒假班系列教材》和华罗庚学校的教材共五套教材,力图打破原有体系,重新整合划分,构建十七块体系(其第十七为解题方法汇集,可补充相应杂题),原则上简明扼要,努力刻画小学奥数知识的主树干。 概述 一、计算 1.四则混合运算繁分数 ⑴运算顺序 ⑵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技巧 一般而言: ①加减运算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统一以小数形式; ②乘除运算中,统一以分数形式。 ⑶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化 ⑷繁分数的化简 2.简便计算 ⑴凑整思想 ⑵基准数思想 ⑶裂项与拆分 ⑷提取公因数 ⑸商不变性质 ⑹改变运算顺序 ①运算定律的综合运用 ②连减的性质 ③连除的性质 ④同级运算移项的性质 ⑤增减括号的性质 ⑥变式提取公因数

形如: 3.估算 求某式的整数部分:扩缩法 4.比较大小 ①通分 a. 通分母 b. 通分子 ②跟“中介”比 ③利用倒数性质 若,则c>b>a.。形如:,则。 5.定义新运算 6.特殊数列求和 运用相关公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1+2+3+4…(n-1)+n+(n-1)+…4+3+2+1=n 二、数论 1.奇偶性问题 奇奇=偶奇×奇=奇 奇偶=奇奇×偶=偶 偶偶=偶偶×偶=偶

2.位值原则 形如:=100a+10b+c 3.数的整除特征: 整除数特征 2 末尾是0、2、4、6、8 3 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5 末尾是0或5 9 各数位上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 11 奇数位上数字的和与偶数位上数字的和,两者之差是11的倍数 4和25 末两位数是4(或25)的倍数 8和125 末三位数是8(或125)的倍数 7、11、13 末三位数与前几位数的差是7(或11或13)的倍数 4.整除性质 ①如果c|a、c|b,那么c|(a b)。 ②如果bc|a,那么b|a,c|a。 ③如果b|a,c|a,且(b,c)=1,那么bc|a。 ④如果c|b,b|a,那么c|a. ⑤a个连续自然数中必恰有一个数能被a整除。 5.带余除法 一般地,如果a是整数,b是整数(b≠0),那么一定有另外两个整数q和r,0?r<b,使得a=b×q+r 当r=0时,我们称a能被b整除。 当r≠0时,我们称a不能被b整除,r为a除以b的余数,q为a除以b的不完全商(亦简称为商)。用带余数除式又可以表示为a÷b=q……r, 0?r<b a=b×q+r 6. 唯一分解定理 任何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n都可以写成质数的连乘积,即 n= p1 × p2 ×...×pk 7. 约数个数与约数和定理 设自然数n的质因子分解式如n= p1 ×p2 ×...×pk 那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