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和谐课堂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模式

高效和谐课堂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模式

高效和谐课堂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模式
高效和谐课堂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模式

高效和谐课堂

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模式

一、设计理念

习题课作为物理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活化、深化所学知识,而且高效的习题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学习反应的过程包含着认知结构的形成与改造,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种形如“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后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认知结构,由于学生与新物理理论的相互认识而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出现不平衡,经过学生的习题训练,应用物理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时,又获得反馈信息,重新调整从而创立新的认知结构。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的过程是通过高级思维活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即"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在获得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思考,灵活利用它们解释新现象,想出好办法,形成解决各种问题的程序,使已有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并同化到已有认知结构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3、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生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物理习题课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学会单纯的解题模式,而是应在自身探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根据提供的信息,通过自身的加工处理,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设计原则

1、基础性原则

强调物理基础知识的复习、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方法的熟练运用。夯实基础,才能提高物理学习的整体效益。对基础知识复习要全面、系统、扎实、灵活;对基本技能训练要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对基本的物理问题方法要注重提炼基本的解题方法。

2、针对性原则

依据新课标及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的放矢。寻找学生知识的缺漏处和能力的弱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重点内容,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查漏补缺,促进物理综合解题能力的提高。

3、自主性原则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全过程,特别是要让学生参与题目的解答及归纳思路、整理方法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发展性原则

通过学生的题目训练,在原有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发展,向外延伸拓宽,而且解题方法要熟练灵活,有利于学生创新。要加强对学生解题策略与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功能

习题课的主要任务是配合课堂教学,带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习题课,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感知化为理解并巩固,最后到能够自觉应用,因而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知识的巩固有重要作用。它具有以下的功能:

1、巩固强化的功能

学生在新授课上学习并初步掌握了所学的概念和规律,但在理解上往往只是表面的、孤立的,并不能真正变成学生已有的知识网络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在用这些知识处理、解决新的问题的时候就不会非常的顺利。另外通过对习题的解答和实际生活问题结合起来,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完善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内化,能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深入。

2、活化拓展的功能

学生在通过对适当难度的综合题的解答过程中,有助于知识的活化。由于综合题涉及的过程多且较为复杂,因此要求学生必须灵活运用相关的概念、规律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从而使平时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同时,通过习题的背景知识和实际材料的大量结合,也是拓宽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的过程。

3、理解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功能

物理规律包含物理定律、定理、公式。物理公式是物理定理和定

律的数学表现形式。通过物理公式建立物理量之间的联系,而物理习

题一般就是要以物理规律为指导,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具体问题。因

此通过习题的训练,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量间的关系,了解物理

现象间的内在联系。

4、教学反馈的功能

通过学生解答习题,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教师为确保教

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就要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掌握、理

解情况,这单纯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查颜观色”和简单的提问是远远

不够的,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物理练习题的解答,充分暴露出在掌握、

理解知识中的问题,使教师能适时地捕捉教学信息,准确地抓住学生

学习中问题的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教学

上的补救,为进一步教学活动铺平道路。

四、基本教学模式

1、出示目标,自主回顾:

上课时,教师首先出示本节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了本节课将运

用什么知识来解决什么问题,重点要学会哪些方法等。学习目标的设

计要简明扼要,是从学生的角度阐述本节课通过学习最终达到的目

标。然后要求学生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概念、规律或方法(最好能简

化成易于掌握的条文),可列成图表,也可写成文字或公式,便于学

生记忆。该环节要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

学习方式,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2、例题导练,合作交流:

在复习回顾的基础上,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典型训练,在训练过程

中要体现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教师要进行巡视引导,了解和发现小

组学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和需要精讲的问题。通过课堂练习和师

生互动,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习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逐步理清思

路,探讨解题方法。这个环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要设

法让学生充分体验、交流、讨论,老师仅仅是一个指导者、引领者,

切记越俎代庖。

出示目标 自主回顾 例题导练

合作交流

抓住典型 归纳提炼 反馈评价 反思升华 练习达标拓展提高

教师在选题时要要有针对性:针对重点难点及学生的易错点;注意知识的整合性及层次性,让学生逐步完善知识结构;要选择能体现“通性通法”,即包含基本的物理基本规律的题目,让学生体验成功感;要注重典型性及题目的变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要注意有计划的渗透综合应用题,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3、抓住典型,归纳提炼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及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抓好典型,师生共同分析、讨论、质疑和解决,找准切入点,进行方法指导,进一步归纳总结、拓宽延伸知识,提练解题思路和规律及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也可将巡查中出现的问题列出,引导学生分析和纠错。最后再由老师做总结性点评,对于学生没讲透或者是需要升华的地方需要精讲,引学生提炼出来解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此环节重在解法的强化、规律的总结、认知结构的完善等。

4、练习达标,拓展提高

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及有代表性的共性题设计相应的课堂检测。以练促思,以练促改,练中悟法。通过检测,让学生运用物理概念、公式、规律训练解题的思路,提高解题的能力,同时兼顾解题规范化训练。该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独立完成课堂检测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解题步骤和方法,以期能达到熟练掌握知识、提升自己能力及检测教学两方面的所存在的问题的效果。

5、反馈评价,反思升华

通过学生的达标检测,了解各个层面的学生对物理知识点理解、感悟的情况,教师从中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有的放矢地调控教学,及时进行矫正补救。可让学生采取先自我修改,同桌帮助,小组合作,教师个别指导的方式,来巩固知识,反思自己的不足,从而得到提高。只有不断地反馈矫正,才能把握整个教学过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对知识进行反思升华,保证教学任务的胜利完成。

五、习题课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习题课教学应重视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

目前,学生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都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表现。习题课的目标之一是要通过

解题来强化对某一知识的全面深入理解,是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创新过程。因此,在出示问题之前,先回顾并列举相关知识点就非常必要,并且在黑板的某一角保留下来,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该知识点,既清楚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对学生分析问题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2、习题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主体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讨过程。在习题课教学中,一定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习惯,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主动探讨和讨论中达到问题的解决。这个过程也是多种思路迸发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选择最优方法。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方面:一是指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对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找准病因对症下药,给以指点。二是引路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教师应采用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突出解题思路,把学生引上正确的轨道。三是在解题中多采用和训练逆推法。

3、习题课要重视习题的选择

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对习题的选择是关键。教师出示的题目应该是精选精编的题目,应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灵活性,即能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能起到示范引路,方法指导的作用,还应便于从情境、设问、立意等方面作多种变化,从不同角度使学生对知识与方法有更深的理解。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编制的题目从多个侧面考察学生理解,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的能力。

4、习题课教学的方法要多样化

习题课教学知识密度大、题型多、学生容易疲劳,如果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化,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样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克服这一现象,在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双向活动。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讲出思路或提出疑问,教师应避免讲自己的思路而抹杀了学生的思路,教师多走走、多看看,从而发现问题。将讲、练、思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激发学生全方位“参与”问题的解决,有效地减轻学生的“疲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六、设计示例

欧姆定律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串并联电路的电表示数变化、电流、电压和

电阻及其比例计算等实际问题;

2、掌握测量导体电阻的一般方法和电路简单故障的诊断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共同活动熟练掌握欧姆定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提高学习物理的

兴趣。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电路故障的诊断。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练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自主回顾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

1、欧姆定律

(1)内容:;

(2)公式:;变形公式:、;

(3)符号及单位:I ;U ;R 。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复习(填表)

串并联电路六条规律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电路图

电流特点I1 I2I I2I3

电压特点U U1U2U U1U2

电阻特点R R1R21/R 1/R11/R2

二、例题导练,合作交流

学生对例题及其变式进行自主训练,通过学生间交流、合作及教师指导,达到训练的实效。

例题1:如图4所示,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电路中两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B.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C.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增大

D.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减小

变式题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电表的变化情况是

A.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B.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大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变式题2.重庆市高速公路收费站于去年开始对过往的超载货车实施计重收

费,某同学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计重秤原理图,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A.称重表相当于一个电压表

B.电路中的R1是没有作用的

C.当车辆越重时,称重表的示数越小

D. 当车辆越重时,称重表的示数越大

例题2、如图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

开关闭合时,灯L

1亮,灯L

2

不亮,这时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

可能是

A.L

1断路 B.L

1

短路 C.L

2

短路 D. L

2

断路

变式题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

1不亮,L

2

正常发光。此电

路的故障可能是( )

A.开关S接触不良B.电灯L

1

灯丝断了

C.电灯L

1短路D.电灯L

2

短路

例题3.一种电工工具由一个小灯泡L和一个定值电阻R并联而成,通过L、R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4所示。由图可得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_Ω;当把这个工具接在电压为2V的电路两端,L、R并联的总电阻是_________Ω。

变式题两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现在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的电阻是乙的电阻的两倍

B.甲的电压是乙的电压的两倍

C.通过甲的电流是流过乙的两倍

D.流过乙的电流是流过甲的两倍

例题4.如图所示,是小明的实验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连接的一个实验电路,所用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请指出电路连接中的两个不当之处: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他们改正电路连接中的不当之处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时,发现两电表的示数和灯泡的亮度都同时变化,但两电表的示数总是比较小,灯泡的亮度也较弱。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电路正常后,他们分别测出了小灯泡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如下:

①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大小约为_________;

②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___.

(4)实验结束,小明提出了一个探究设想:可以利用图19中的实验器材来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①请帮他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②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滑动变阻器不但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它还是电路中的一个_________,但在移动滑片时一定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

三、抓住典型,归纳提炼

教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抓住典型题例,引导学生归纳此类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1、动态电路的分析:通过滑片移动或开关的断开闭合,分析电路中电阻的变化,进而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判断出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2、电路故障分析:有两类,一是电路某用电器短路,二是电路断路。在串联电路中,首先根据题目条件判断有无电流,若有电流则为短路;若无电流则为断路。然后根据电压表的示数有无判断具体的故障。并联电路如此。

3、利用欧姆定律的基本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三个物理量的同一性,计

算题同时注意题目的规范性。

4、测电阻的实验中,要注意两表的量程选择及实物连接,同时注意分析减小电阻的方法及其变化原因。

四、练习达标,拓展提高

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达标检测,旨在使学生熟练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达到对知识进一步拓展提高的目的。

(一)选择题:

1.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对电表读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电流表A、电压表V

1示数都减小,电压表V

2

示数增大

B.电流表A、电压表V

1示数都变大,电压表V

2

示数变小

C.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两电压表示数不变

D.三个电表的示数都不变

2.在今年理化生实验技能测试中,实验室准备的器材有: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待测电阻及导线若干。在做测电阻的实验时,小明在连接电路过程中,由于疏忽,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给颠倒了,其它连接正确无误.这个电路闭合开关后所产生的现象是

A.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的读数几乎为零 B.电压表将被烧坏

C.电压表有读数,电流表的读数几乎为零 D.电流表将被烧坏

3.右图是新型节能应急台灯电路示意图,台灯充好电后,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改变灯泡的亮度,假定电源电压、灯泡电阻不变,则灯泡两端电压U随R变化的图象是()

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盏灯突然熄灭,两只电表中一只电表示数变小,另一只电表示数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L

1断路 B.L

2

断路 C.L

1

短路 D.L

2

短路

(二)填空题:

1.下面的电路图,在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时,若只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可以探究电流与______的关系;也可用于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时小明观察到两个电表的示数如下,则小明测得R的电阻是_____欧。

2.图是关于电阻A、B的I-U图像。由图可知,电阻值较大的电阻是______Ω。若将A、B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则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

是______A,此时电路总电阻值是______Ω。

(三)实验题:在测量定值电阻的实验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__。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至____(选填“A”或“B”)端。小青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 V,计算出的电阻值为____ Ω。

(4)小青仅把这一次实验测量所得的阻值作为最后的结果,你认为合适吗?

______理由是______。

(5)如图所示是其他两组同学根据测得数据作出的,I-U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R a ______R

b

填“>”、“=”或“<”)。

(6)小珍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但都不改变,原因可能是______。

五、反馈评价、反思升华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做好反馈与评价,进一步强调基本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让学生在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知识,巩固方法,达到能力上的升华。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王恩林(凤冈县第五中学) 摘要:初中物理知识概念性强,较抽象,有的实验在课堂上较难实现,而且费时较多,因此大多数老师都是直接讲述,缺少实验验证,学生理解起来较难,“微课”作为教育领域新的宠儿,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针对性强、教学资源最大化等特点,初中物理教学中,在课堂导入、物理实验、知识点突破等环节,恰当运用“微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弥补课堂上老师缺乏实验验证的不足,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讲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高效、资源共享、自主学习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⑴,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作为教育领域新的宠儿,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针对性强、教学资源最大化等特点。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笔者在课堂导入、物理实验、知识点突破等诸多教学环节,大胆尝试运用“微课”这一崭新形式辅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新课导入,“微课”有奇效

初中物理教学,新课导入常常采用“语言式导入”和“演示实验”导入。语言式导入,如介绍相关科学家或物理学史,讲述相关的小故事,讲解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等。演示实验导入,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借助物理实验适时导入新课。这两种方式用得多了,我们就会产生形式单一,缺少变化,“耗时低效”的感觉。而这些问题,正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加以解决。 教学《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一节时,同样是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讲的是同一个故事――发生在二百多年前鄂洛多克小站的悬案⑵,但用不用微课教学效果完全不同。我先前使用的是讲述故事的导入方式,这个故事离奇,非常符合初中生猎奇的心理特点,能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由于案件的文字描述过长,又缺乏相关视频,效果大打折扣。后来,改用“微课”这种教学模式,我从电影中节选了相关片段,配以声音旁白,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导入存在的问题,学生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随后,我又将这一微课资源推荐给同一备课组的物理老师,让大家共享。 又如《大气的压强》这节课的导入。先前,我总是采用演示实验导入法,现场演示效果也是比较好的。问题在于,实验准备耗时耗力,演示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而网络上现存的一些视频资源又过于陈旧,并且由于地域差别,使用上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果断采取微课教学,提前在实验室录制相关的演示实验视频,瓶子吸鸡蛋,纸托水杯,马

最新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解读及操作要领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解读及操作要领 一、概念解读及意义: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的教学形式,以分析学生考试情况、纠正学生在某一块知识的错误认识和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中的遗漏、巩固延伸数学知识、构建系统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与解题技巧,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的课型。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检验后,好的试卷讲评课就显得举足轻重,它能起到总结经验、拓宽思路、解释规律、提高能力的功能。 通过试卷讲评课帮助分析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查缺补漏、纠正错误、巩固四基,并在次基础上寻找错误原因,从中吸取失败教训,总结成功经验,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试卷讲评课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法方面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自我总结、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试卷讲评课基本原则: 1、时效性 俗话说:“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考试后试卷讲评越早,效果越显著。因为考试是学生独立思考最强的数学实践活动,答题过程中学生有很多解题的思路和想法。另外考试刚过,学生的大脑神经仍然很兴奋,对考试成绩和未知解答的心理渴望比较强烈,所以此时讲评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老师在考完试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想起讲评,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想法和疑问会逐渐模糊,甚至忘记,这样往往会大大降低试卷讲评的效果。 2、针对性 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面面俱到,逐题讲评,这样既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又会使课堂平淡乏味。因此,教师在试卷分析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普遍性错误及原因做到心中有数,对那些涉及重点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进行重点备课和讲评,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举一反三,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发散;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因此,教师要准确分析学生在知识和思维方面的薄弱环节。找出试卷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典型问题,针对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评讲,对错误率较低的题则只需蜻蜒点水或课后个别指导,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原则。这样讲评的时间也得到了保证,效果也更明显。 3、层次性 讲评是全体师生的双边活动,但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因而要调动各层次学生都积极参与讲评活动,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发展区域里,有不同的收获。这就要求教师从整体上把握讲评内容的层次性,使内容层次与学生层次相吻合。 4、拓展性 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讲评时,引导学生思考并发现解题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逐渐形成知识网络,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综合、运用及解题能力的提高。对具有较大灵活性的典型题要作进一步的“借题发挥”,教师要善于以题带面,紧紧结合所讲试题进行适当的延伸或开展变式研究,达到“通过解一题会做一类题”的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数学试卷讲评课的“三段六层” 三阶段:课前准备阶段——课堂讲解阶段——课后巩固阶段 六层次:1.课前学生自我剖析,自查自改 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完成的任务有三点:一、对于简单错误直接可以找出错因,自行解决;二、对于一些似是而非的题目在知道错了以后,他就会从另一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为组内的探讨交流做好了思维上的铺垫;三、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先记出来,在老师的讲评过程中可以重点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从事做数学的教学工作,本学期由于学校的工作变动,我便开始了初中物理的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学好物理?如何进行初中物理的总复习?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现将我工作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一、抓好入门教育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 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注重实验教学初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课实验

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在物理实验课上我是从以下几方向来做的: 1、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提高成功率。课本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例如: 在摩擦起电一节的实验中空气的湿度,器材的干燥程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例如碰到阴天、雨天,早上的前两节或是下午的后面两节课(此时的空气湿度较大),实验的现象很不明显甚至很可能失败。课前就要考虑好上课时,空气的湿度是否会影响实验现象。在实验前最好把毛皮、绸布、玻璃棒、橡胶棒、验电器等实验器材进行晾晒。如果天气不佳,就要考虑用强光照射或者用电炉烘烤。实验过程中最好不要直接用手去接触毛皮和绸布,尤其是在做毛皮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毛皮也带了电荷这个实验中可以把它们绑在木棒上进行摩擦。排除了这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非常鲜明。容易使学生信服,对于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课件把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或是物理过程展现给学生看。例如:

例谈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例谈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练习课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多年来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带领学生核对答案作为主要形式,淡化练习过程的指导,缺乏对错因的分析;二是照本宣科,练一题讲一题,缺乏对知识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训练。这样的练习课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感觉枯燥疲惫,教学效果自然不佳。为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对练习课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初步形成了练习课教学模式,旨在体现练习的层次性、综合性、拓展性,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结合《比例尺的练习》来谈谈练习课的基本模式。 一、教材分例谈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析 《比例尺的应用》在北师大教材中,并没有单独一块练习课的内容安排,这一块内容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它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练习课它不同于新授课,练习课的特点是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技能,通过口答、计算、讨论等多种方式完成课堂练习的任务,以达到领会、巩固、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从而使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中心,而是更关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课堂上要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拿到这个内容,我有两个思考:一是这堂课让学生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就够了吧吗?二是本堂课练习的生长点在哪里?因此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读懂不同的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能够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 让学生体验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进行求比例尺,根据比例尺求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在教学中我用学校平面图和google地图来突破,力求通过一组练习,提升学生的认知。通过对比例尺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得出比例尺是有大小的,有时会根据图纸的大小设计比例尺,有时会根据内容先择合适的比例尺。这也是本堂课力求体现的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 二、教学流程 本堂我按照“情境导入,再现知识——基本练习,查漏补缺——变式练习,强化认知——综合应用,拓展延伸——课堂总结,反思提升”这样的五个步骤开展教学。 1.情境导入,再现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哥练的不是习题,是兴趣。”对于情境创设的问题,我认为高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物理习题课讲课教案

初中物理习题课初探 郑州市第七十五中学 张晓娜

初中物理习题课初探 关键词:科学性、双基、多样化 习题课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巩固有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即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做习题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必经之路,新授课只是让学生对知识获得感知,而习题的作用是要将感知化为理解并巩固,最后到能够自觉应用,这些都需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形成,所以习题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澄清模糊概念,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而且习题课发挥着对新课教学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它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习题评讲,同时更是老师对学生解题思路的一种引导,解题能力的一种培养,科学素养的一种积累。 一、习题的选择 习题要精编精选,何为精编精选,就是科学性、针对性、典型性和发散性的统一。所谓科学性,就是题目情景符合客观规律,表达严谨、清楚,不会得出荒谬结论;所谓针对性,就是目的明确,要直奔教学目标而去;所谓典型性,就是具有代表性,不偏不怪不钻牛角尖;所谓发散性,就是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有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 1.注重双基选材,习题选择要注意对课本习题的挖掘 课本例题和习题虽然是习题课的精讲内容,但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要对习题适当拓深、演变,使其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不应“丢了西瓜去捡芝麻”忽视课本习题去搞大量的课外习题,那样只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与新概念教学理念相违背。在实践中我们要精心设计和挖掘课本习题,编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多题一法的习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习题选择要有针对性 习题是以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故要达成高效的训练目标。要针对教学目标、针对考查知识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选材要注意照顾全体学生,但对于学生普遍有缺陷的、常犯的错误则要适当反复及强化,切忌随意性和盲目性。 3.设计习题要有一定的梯度 每个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等都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习题课教学中,对于习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处理,既要创设舞台让优特生表演,发展其个性,又要重视给后进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否则,将会使一大批学生受到“冷落”,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形成梯度,虽然起点低,但最后要求较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后进生不至于“陪坐”,优生也能“吃得饱”,使全体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习题课教学知识密度大、题型多,学生容易疲劳,如果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化,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样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克服这一现

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经验方法总结-

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经验方法总结 物理教学是通过简单的物理实验总结出基本物理规律,也通过实验对物理理论进行验证。通过物理实验,深入理解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增加对科学的兴趣。物理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实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一、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现状 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学校的课时安排和考试形式,物理实验课的课时总是不能满足,物理实验室的配置虽然都已经基本完善,但是后面实验消耗的补充总是难以满足。就这些情况而言,就显得微课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尤为难得。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以教学视频为基础,以某一个知识点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和展开教学。它和传统教学例外,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基础课堂的补充完善以及拓展。 二、把微课运用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方法论述 (一)微课的制作要“精”,选取要“简“ 在日常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收集和录制一些实验进行比较胜利的,实验结果比较明明的实验。而且视频时间不能过长,应该做到时间短、内容精。正常情况下,一个统统的实验大凡在几分钟左右。 例如,观察水加热至其沸腾这个实?,在课堂上完成就需要很长时间,有可能加热方法有问题,一节课时间也达不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前期水加热升温慢,后期升温又变快,要明确这一过程的话就必须要求实验用水的温度偏低。这个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危险。若学生利用微课学习这个实验,在课前,就对这个实验有一个基本认识。若是课后,学生也可以在家完成实验。这个实验当然时间合宜过长,否则学生简易注意力不集中。 (二)微课是对初中物理实验课的补充完善 实验作为物理学学习的基石。我们可以用视频补充教学,但是不能用视频代替教学,微课只是一种教学补充手段。对于学生来说,还是要亲自动手,或者通过团队协作分工进行实验。这样才能对某个实验有真切感受。微课只是一

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讨论稿)

试卷讲评课教学模式 讨论稿 试卷讲评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高三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随着新课程在全国的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成为各校注重的热点。如何提升讲评课的效率,如何与其它措施一起改变学生“老师一讲他就懂,自己一做就犯难”的局面,如何创建一种新的与适合新课程改革和学生发展需要相符合的试卷讲评教学模式,成为教师们在教学中思考得越来越多的问题。 第一步:试卷评析、展示答案。 教师概述试卷、试题、考试成绩。这个环节主要是教师在课下须对试卷实行批改,并对典型问题和出错较为集中的问题作好记录,上课时教师公布阅卷统计结果,表扬激励成绩较好同学,简要总结存有问题,展示学生较为规范的答卷,公布答案(也能够课前公布。若是平时非统一性测试,交卷后可马上下发答案,考试过程中学生若有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此时对照答案自纠往往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效果较好)。 第二步:对照答案,自查自纠。 让学生对照参考答案,查找试卷出现的问题,总结出现问题的原因,纠正错误。对一道错题,既要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更要让学生知道怎样纠正。教师如果对错题仅仅讲解一遍答案,学生在课堂上似乎听懂了、学会了,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在同一地方再次犯错。自查自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要求学生对错因实行分析以后,首先实行订正,对题目实行再分析再研究。对自查不能自纠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通过与同学讨论、交流,使每位同学都能深刻理解错因,吸取教训,下步改正。 这个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水平。让学生首先针对自己存有的问题实行分析,自己思考问题答案。能自己解决的,尽量让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才最后放到小组中解决。我们平时的教学,这个环节的时间能够稍长些,视题目难度情况而定。在实际的教学中,也能够在上课前告诉学生答案,这样学生会有充足的思考时间,仅仅把自己实在不会的题目拿到课上来讨论。在学生自我思考时,教师实行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第三步:未解问题合作探究 此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讨论中加深印象,增强理解。对学生自查自纠还没解决的问题,实施合作学习。个人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解答或小组内实行讨论争辩等。学生之间智慧共享,进一步促动理解、理解的深化。同时,教师巡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 体会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物理实验教学从实入手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也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 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必 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1 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 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 燥为生动, 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帮助他们掌 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精”是要精心准备, 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 充分准备。在选题上, 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 但要结合实际。在仪器上, 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 必要时可以先做一遍实验,确保仪器的完好。在 备课上,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对可 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教法上, 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整体把握, 对何时进行实验, 在 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根据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应归纳出什么规律或总结出什么结论, 学生会 提出哪些问题要在课前考虑清楚。“真”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 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要保证实验成功, 除了在课前 充分准备外, 还要求教师有深的理论功底和较刻苦的钻研精神。一旦实验中出现了问题, 教师一忌忙乱, 二忌简单, 三忌虚假, 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分析原因, 找出错误的 所在, 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 尔后重新开始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显”是显明 易见, 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 并通过其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2 “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 通过亲自实践, 验证物理规律、加深 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手段。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 是对知识的

数学习题课教学模式

数学习题课教学模式 张善江 一、引言: 习题课是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在课堂上进行的以总结、讲解和练习为主的一种课型。其中总结是使知识系统化的主要措施,讲解是引导学生突破难点的有力手段,练习是引导学生检查和运用知识的主要环节,它能使学生完成从理论认识到实践的第一次飞跃。高效的习题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等方而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理论依据 江泽民主席提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21世纪至关重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数学实质上是人们常识的系统化,每个学生都可能在一定的指导下,通过白己的实践来获得这些知识,所以我们的数学教育必须以“再创造”的方式来进行。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欣赏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知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话动中的根本任务是“导”,即通过因势利导,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师的教学中得到提高与升华,同时得到知识的积累。因此,在习题课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双向话动,将讲、练、思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疑点启发、重点讲授、难点讨论”的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促使学生全方位“参与”问题的解决,有效地减轻学生的“疲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基本流程:自主回顾梳理知识→例题剖析尝试练习→变式训练拓展提高→自主整理归纳总结→自我诊断当堂落实。 三、模式操作 1. 自主回顾梳理知识 目的:通过基础练习或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本专题知识进行复习回顾,梳理本专题的知识、方法,完善知识体系,形成网络。 操作要求: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并写出自己所反思的内容及问题中所蕴含的知识与方法,

初中物理复习课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

初三物理总复习课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措施 一、物理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1.把教材视为“圣经”,照本宣科炒剩饭 复习时当然要以教材为主,抓住知识点,可不少教师照本宣科,把教材的内容又讲了一遍,课后题又让学生做了一遍;结果把复习课上成单纯的知识回忆课,课堂上只是把学生过去所学知识再回忆一遍,将复习变成了旧知识的重教。 2.只注意罗列知识,不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复习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应是“温故知新、提高能力”。“温故”是复习课的首要任务,但温故绝不是将所学内容重讲一遍,有的教师只注意罗列知识,却不知道“温故”的目的是为了“知新”,即将旧知识进行归纳、概括,纳入新的知识框架,构建新的知识网络,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3.抛开教科书,随心所欲陷入题海,大量解题,所选例题指向不明,要达到的目的不清 4.做试卷,逐题讲试题,教师包讲到底,学生不爱听 每一部份复习结束后,进行一下阶段测试是必要的,但有的教师待学生做完试卷后,逐题讲解,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一题不落,结果是“教师累够呛,学生急够呛”浪费了学习时间,致使课堂效率低下。其实教师应该就试卷中的重要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其他基础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就可以了,不必面面俱到。 二、整改措施 1.明确考点抓基础 复习课教学与新授课教学一样,首先应领会课程标准、把握好教材,明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考试考点、教学目的与要求,备课时既不能超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这里必须防止两个极端: 一是防止抛开教科书,搞“题海战术”; 二是防止把教科书看成“圣经”,照本宣读炒剩饭。 重视基础,关键是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应用、基本公式的运用三大环节。复习阶段注意基础是重要的一环,分析历年来我区中考试题,我们会发现:基础知识所占分量最大,易、中、难题的分值比例大约是6:3:1,但学生往往在这方面往往失分多。所以强化“双基”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于晓雷)初中物理微课观看心得体会

(于晓雷)初中物理微课观看心得体会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观看微课《弹簧测力计》心得体会 ——如何建构间接测量的思想 于晓雷 本学期三月份,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分学科的观看了微课视频,微课这种形式在参加远程培训的时候就接触过,学校集体组织的学习还是第一次,期中,吉林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李旭的微课《弹簧测力计》,体现了自制“雏形教具”体验间接测量的思想,使我收获很大。 初中学生处于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构建良好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是学好物理的基础,通过一学期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比如转换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等,学生的思维方式正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但主要还是以感性思维为主,对某些抽象的物理知识,部分学生理解起来还有一些难度,测量是物理学和一切科学技术最基本的研究手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比较抽象的、不易直接去测量的物理量,通过一定的方法直观的表现出来,是值得老师思考的一个问题。 初中生接触的测量工具,绝大多数都涉及到了间接测量的思想,例如通过液柱高度的变化来反应温度的高低,通过指针偏转的角度来反映电流或电压的变化,通过弹簧的形变程度来反应拉力的大小等等,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间接量度那些不便于直接测量,也不便于直接观察的物理量,往往是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学难点,初中生对于一些物理知识、规律的理解,喜欢从生活经验入手,因此直观化、形象化的教学过程,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例如可以通过对拉力器施加的拉力越大,拉力器就会被拉的越开,这个生活现象切入课题,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激励了学生独立思考,学生通过测力计的制作过程,体验间接测量的思想,只有这样创造性的教学,才能点燃学生头脑中创造性的发明的欲望。 在课堂实录中,教师以和同学比力气大引入新课,在同学们面前进行了“拔河”比赛,并利用弹簧拉力器进行验证,并抛出问题:你是如何判断拉力大小的呢,同学们很明确的回答了:观察弹簧被拉伸的长度。教师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第三篇: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第四篇: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第五篇: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更多相关范文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从事做数学的教学工作,本学期由于学校的工作变动,我便开始了初中物理的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最大潜能学好物理?如何进行初中物理的总复习?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把教学 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现将我工作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注重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课实验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在物理实验课上我是从以下几方向来做的: 1、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提高成功率。课本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例如:在“摩擦起电”一节的实验中空气的湿度,器材的干燥程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例如碰到阴天、雨天,早上的前两节或是下午的后面两节课(此时的空气湿度较大),实验的现象很不明显甚至很可能失败。课前就要考虑好上课时,空气的湿度是否会影响实验现象。在实验前最好把毛皮、绸布、玻璃棒、橡胶棒、验电器等实验器材进行晾晒。如果天气不佳,就要考虑用强光照射或者用电炉烘烤。实验过程中最好不要直接用手去接触毛皮和绸布,尤其是在做毛皮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毛皮也带了电荷这个实验中可以把它们绑在木棒上进行摩擦。排除了这些因素对实验 * ,实验的现

习题课课堂教学模式(1)

习题课课堂教学模式 习题课是巩固知识、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和正确的思维习惯的有效的、必要的过程。习题课的成败决定学习的成败。所以在习题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能力的提升,要注意习题选择的梯度性和典型性,既要起到巩固熟练的作用,又要起到提升能力的效果。为此,初步提出“习题课型”的基本教学模式,供大家在课堂教学中参考。 一、基本教学模式 回顾旧知、出示习题→学生合作、交流纠错→师生共探,教师精讲→拓展训练,提升能力→归纳总结,布置作业 二、基本教学要求 (一)回顾旧知,出示习题。(5分钟) 引导回顾相关知识,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和目标。出示基本练习题,在练习题目的选择上要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二)自主练习,合作互动。(12—15分钟) 学生限时、自主完成练习题。限时,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思维、并能准确表达思维的能力。自主完成,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对于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练习题,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相互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的正确途径,并且能通过讨论、

交流发现同学解题中出现的问题,指出并纠正。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要走到学生中去,注意观察学生、聆听学生、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所在,为下一步的点拨、精讲做好准备。 (三)点拨归纳,教师精讲。(10分钟) 教师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对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归纳,然后再讲解备选的典型题目,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侧重对解题的方法和技巧等进行指导,努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化,为学生下一步自主练习打好基础。 (四)拓展训练,提升能力。(10分钟) 教师出示拓展训练题,学生独立完成。 具体要求: 1.练习的题目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和一定的综合度,且留给学生做题的时间要充足。 2.安排部分学生上台板演,有条件的也可通过展台来展示部分学生完成的练习,以便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出其中的疑难和存在的问题,从中发现错误及学生不良的答题习惯,及时予以反馈纠正。 3.作简要归纳,使知识系统化,能力升华。 (五)归纳总结,布置作业。(3-5分钟) 学生归纳:通过习题课,自己有什么提高,弄清了什么问题,总结规律,分享收获。教师补充:一要体现知识的完整性,二要体现思想方法的指导。

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教程文件

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上好一节复习课是至关重要的。长期以来,复习课给人的感觉就是炒剩饭,学生兴趣不高,参与度不够,课堂沉闷,一堂课下来教师气喘吁吁,学生呆若木鸡,该讲的觉得都讲了,但学生掌握效果较差。旧的复习模式确实难以唤起学生的热情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更不要说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基于这种情形,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兴趣,让复习课堂充满活力,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将显得尤其重要,因它既无现成的教材,也无固定的模式,因此与新课相比更显难教。 怎样上好复习课?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首先,应该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应把时间还给学生,应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双基”与“能力”的和谐统一,起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如何才能使一堂物理复习课更好地融入新课改精神,实现“双基”与“能力”的和谐统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变“巩固基础”为“自我表现” 新课标精神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教师要摆正自己在复习教学中的位置,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要大力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少一点讲解、分析,

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彻底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想方设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可以改变习惯的、固定的课堂模式,采取全新的模式,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灵活应用”的复习目的。 二、通过自身梳理知识、总结规律,写心得体会,变“讲授复习”为“主动求知”。 物理学有其自身较强的规律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复习之前,学生平时按课时学到的分散的零碎的物理知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在组织学生上复习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可以独立,也可分组)整理知识结构,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许多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整理出了一章的知识结构。如在上复习课时,许多学生以枝状式、列表式、主线式等整理出了本章的知识结构,而有的学生却另辟蹊径用图画式。通过这样的复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归纳、整理,对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特别深刻。最后,在老师指导下,要求学生写出复习心得体会。以往在上完一节复习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归纳几点,学生就在本子上记几点,一到下课,书本一合,这节课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一堂课下来,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体会。自己的体会才是最重要的,针对自己的体会,及时归纳,其效果远远胜过老师的包办代替。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发表时间:2020-04-14T10:09:44.51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作者:王洪明 [导读] 初中物理是一门集科学、自然、物质发展为一体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目标性、灵活性、操作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集科学、自然、物质发展为一体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目标性、灵活性、操作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更好的投入到物理教学中。但受应试教育影响,目前物理教学以说教式为主,缺少师生互动、交流,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为此,本文提出微课教学模式,以微视频、微课堂模式为主,改变了传统教学形式,更好的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提高教学质 量。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教学;应用方法 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形式,根据教学重点以概念、实验为主要内容并以视频形式呈现出来。这种教学形式信息量大、教学时间短、目标性强,教学更具有创新性,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促进师生成长[1-2]。但目前,我国微课教学没有完全广泛应用,有待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一、什么叫微课 随着微课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微课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微课与微视频、微视频有相似之处,以5--8min为时间线,以视频为媒介传递给学生,教学目标准确、内容精准、结构独立[3-4]。同时容量小,只有几十兆,便于学生下载与传递。较传统教学,微课强调对“点”问题的处理,传统教学强调对“面”的问题处理,教学目标不明确、盲目,微课教学更占据优势。 二、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落后 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单一、说教形式影响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参与,缺少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与价值观念培养[5]。 (二)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物理教学形式主要集中于讲授型,教学形式传统、单一,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教学形式与学习形式的讨论。而且在教学中,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缺少自主发挥使得学生参与积极性不断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6]。 (三)评价形式单一 评价形式单一会影响学生发展,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落实。但是,很多教师仍然遵循应试教育模式,以分数高低衡量学生好坏。同时,面对中考压力很多采取题海战术、填鸭式教学,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发挥,缺少实验教学重视。 三、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应用方法 微课作为一种以视频为媒介的新教学模式,通过不断实践和深入研究发现对教学效率提高有帮助性作用[7-8]。为更好的探究微课的实施,笔者通过微课教学的实践运用与总结获得了良好反响。 (一)调动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 因为学生第一次学习物理知识,因而对很多专业名词理解不到位。特别是在说教式条件下,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较为抽象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难以知识点完全消化。例如:力学教学中,规避开门见山的教学模式,而是先播放的一段关于力学的视频,先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激发求知欲从而吸引对力学有全面的掌握。这样一来,在无形中就引导学生掌握力学基础知识,在不断思考中总结知识点,改变错误认识。 (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物理教学重要环节,但很多师生完全忽略这一点。传统课前预习没有教师指导,完全依靠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9]。而且预习后教师也不会过问,学生留存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预习效果不够理想。而通过微视频预习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通过视频对需要学习的知识有整体的掌握,这样在预习时可以将遇到的问题或建议与教师、学生共同讨论。 比如:在学习光源与人造光源时,首先教师对色散与光的三原色进行讲述,视频时间控制在3min,理清重点知识。其次,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就可以与学生共同探究预习的内容,这时学生将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例如:不透明物体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太阳光的组成等。这样一来,就可以发挥预习作用,使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一定掌握,调动学习兴趣。 (三)深化重点知识,课堂传递 初中物理知识具有抽象性特征,完全依靠理论讲解学生理解不到位。尤其是实验课。以往课堂实验由教师操作、学生观看难以完全了解实验现象并抓住重点知识。为此,应用微课能够让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循环播放,确保学生可以看清楚每个实验过程、重点难点。 比如:在学习托盘天平操作时,教师可以提前录制视频,分步骤的演示托盘天平操作办法,讲解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学最后,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砝码一定要放在右盘、加减砝码为什么要用镊子取?教师引导其交流、总结。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就会正确、规范的操作,掌握其方法。 (四)课后延伸,有效复习 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也是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加深记忆。以往课后复习集中于课后作业的练习,复习方法枯燥,学生压力大且应付完成[10]。而借助微课教学既可以巩固知识点又可以对课堂中没有掌握的知识进行课后研究、理解。在复习过程中对不明白的环节重复学习、反复深化记忆从而起到巩固目的。 比如:学习电磁转换过程中,总结磁现象、磁场、电磁感应等知识点与复习重点,成为一个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制作成微视频。这样一来,减轻了学生作业压力又达到了复习巩固效果。 结语: 综合分析,较传统教学形式,微课教学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改变了传统一言堂模式,留给学生更多发展空间,培养创新意识、实践操作能力,与物理教学理念吻合。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亟待将微课教学进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_初中物理教师工作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_初中物理教师工作 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下面是带来的初中物理教学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初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一 进入初中后,有一门新的功课叫做物理。很多孩子对于物理的学习都感到很困惑,怎么学都学不会。为了帮助同学们轻松学好物理,我给出以下指导。 想要克服一个困难,首先要明白问题所在。那么,怎么样才算是学困生呢物理学困生什么表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困生的形成该如何才能改善这种情况呢 一、初中物理学习中学困生的表现和分类 学困生具体表现为: 1、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2、对物理知识概念不能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 3、对课本知识找不到重、难点,不能理解。 4、对物理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积极思维,学习困难,持消极态度。 5、不能理解、掌握简单的物理实验操作,不能迁移旧知识、旧技能,去解决新问题。 总体表现为缺乏自主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后是放弃。将学困生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学习暂时困难型;该类型学生主要是学习基础能力较好,学习中所遇问题,主要由非智力因素造成。 2、学习能力缺乏型;这类学生主要特点为: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题能力,都较低,但学习行为习惯较好,意志比较坚强。 3、学习动力缺乏型;这类学生的能力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或偏上水平,但学习习惯、学习意志低于上述两类学生,主要由于自身学习动力不足而导致学习困难。

4、学习整体困难型;这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均较差,求知欲低,意志和好胜心不强,所以总体能力和个性发展水平均较低。 二、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还有社会因素造成,这里仅谈教学过程中的失误或缺点所致的三个原因。 1、教学思想有偏差导致教不得法,学生学习情感难于建立。 这个问题突出表现为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顾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忽略多数学生实际水平,违背教育客观规律,教学精力主要集中在培养学优生上;师资力量主要集中在重点班级;注重统考学科而忽略常识科目,使学生的爱好特长得不到发展和培养;忽略了学生的德育、体育及美育,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精神面貌和身体素质也受到影响,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愿望重视不够,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失去学科吸引力,学生丧失学习信心,产生厌学、弃学心理,学习情感无法正确建立,最终成为学困生。 2、教学过程中缺乏适应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手法和教学艺术,从而导致学生学困方面的最终形成。 (1)教学过程中,缺乏感性材料的铺垫,使学生未形成或形成不完整的理体抽象物理感念或规律的情景。 中学生抽象思维逻辑能力较弱,形象直观思维占有相当比例,恰当地给学生提供,较丰富的感性材料,主要是利用教具、课件、录象、实物等感性材料,减缓知识坡度,逐步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与知识同步。例如:讲到"惯性"内容时,可以通过课件或录像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刹车,车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人坐在汽车中,车启动人向后倒;拍打身上的灰尘等 (2)新课教学过程中知识迁移和联系的忽视,使学生未形成良好知识体系,也是形成学困的主要原因 新课教学前,对学生已掌握的已有的基础,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但是如果即使抓不住新知识,生长点和支撑点,不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事例寻求联系点,会造成新旧知识脱节,不能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会造成新知识的学习和接收造成困难。例如:讲"电流的形成"内容时,可以对比水流的形成,加强知识概念铺垫,迁移和形成。欧姆定律公式的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