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的连续性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的连续性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的连续性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的连续性

浅谈历史教学的连续性

一.从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动机

学生对于历史学习兴趣低下,缺乏驱动力,是一个困扰绝大多数历史教师的问题。在许多学校中,不用说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历史知识,即使在历史课堂上的时间,也不能得到保证。在历史课堂上看其他“主科”的书,或者做主科作业是颇为普遍的情况。在历史教师中,对这种现象的退让也很常见,退让的方式大体上有两种,一种通过讲故事。讲奇闻趣事来吸引学生,而历史教学的任务就很难完成了;一种方式是对于学生在课堂上从事与历史课无关的活动听之任之,但求能够将课讲完,至于有多少人在听课,上课有什么效果就无暇顾及了。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历史教学的水平降低;历史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专业和职业的评价降低;更严重的是学生历史知识水平与历史学科相关的能力的降低,最终势必会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的动机,实际上是搞好历史教学,解决上述难题的一个前提条件。

学生、教材、教师是日常教学活动的三要素,我们可以就这三要素来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和动机水平不高的原因。

第一,学生因素。有关调查显示,学生对于历史课的学习没有明显的动机和驱动力,普遍显得兴趣低下。多数学生不会主动的思考和探讨历史问题,更多的是迫于考试而被动的死记硬背教材中的字句。

第二,历史教材的因素。有调查显示,文科学生中对教材不感兴趣的比例高于未分科的学生,而且高出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这说明学生对教材接触的程度越深,对教材的不满意的程度就越强。也就是说,历史教材不能引导学生对于历史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不利于学生形成历史问题的直接兴趣。

但是,对于历史教材我们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不能期待教材像一本畅销读物或者野史轶闻一样使学生兴趣盎然。中学教材的叙述篇幅有严格的限制,用极其有限的文字表述繁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简约和枯燥在所难免。近年来有许多种新编教材面市,这些教材在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性学习方面进行了尝试,也有所突破,但是,在趣味性和深刻性方面,还是没有提高。

第三,教师因素。很大一部分教师的授课是重复教材,知识范围相对较窄,内容也相对较陈旧,在历史事实上也没有补充,在观点上没有辨析。只是通过授课强化学生对教材的印象,给学生唯一要求是“理解教材”,而在此“理解”教材的含义首先是记忆教材上的所谓“重点”和“难点”内容;其次打消对教材观点和史实的任何疑虑,强化学生对教材观点的接受,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一种权威形象。由于只能以教材中的价值判断为唯一正确的观点,甚至以教材所涉及的历史现象为全部的历史现象。学生不可能有任何主动思考历史问题的条件。

作为高中一线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学生因素、教材因素固然要考虑到,但这些都不是我们能够掌控的了的,我们能调整的只有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方式。回顾这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再加上这次比赛及听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所处的两难境地。同时对于自己的教学也进行了深刻反思。我认为增强教学过程本身的探索性、趣味性、现实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教师自身学科素质应不断提高。教学内容的简约和叙述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也为教师在一个相对宽泛的框架之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供了一个舞台。如果教师能够充实和深化自己的学科知识,在以下几个方面下一番工夫,就可以摆脱乏味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有决定性的意义。

(1)通过丰富的史实和精彩的表述,给学生再现一个鲜活的历史场景,对于改善课堂的气

氛,引起学生的兴趣是非常效的。通过在一堂课中,依靠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有两三处这样的教学处理,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我认为有必要在一开始上课时就把课堂氛围调动起来,可以从学生平时比较关注的问题、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以本次比赛为例,我在导入新课时采用了康有为、梁启超两个历史人物的图片,我先问了这两个人物是谁,是什么关系。紧接着我介绍了两个人的雅号(康有为为“圣人为”;梁启超为“饮冰室”),然后我问了学生梁启超为什么给自己命名为“饮冰室”?(教师简述:因为读过梁启超文章的人都认为读他的书就好象在炎炎夏日喝了冷饮一样,非常凉爽。同学们有机会可以拜读一下他的文章,也许真的能起到解暑的作用!)——学生笑!

(2)通过一些有一定思考力度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兴趣。这些问题不能是简单的重复教材中的内容和观点,通过这些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受到问题的魅力和愉悦,必要时,应该努力通过可能的手段去营造问题的情景。不能简单的重复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具备深度挖掘教材的能力,同时还要能够合理定位自己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既考虑到了学生的理解水平,又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听完问题都能够有感而发,参与到学习中来。以本节课为例:在讲到戊戌变法失败的时候,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人认为,如果袁世凯不出卖维新派,或者光绪帝掌握实权,戊戌变法就不会失败?同学们同意这两种看法吗?

我在讲到戊戌变法失败时设计了一个互动环节,也算是让学生体验历史,“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历史重演,我们给戊戌六君子临刑前每人说一句心理话,你认为他们会说什么?”这个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经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此时参与讨论、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回答问题非常踊跃。这节课的教学也达到了高潮。

(3)应该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中学的历史教育不是专业教育,除了少数学生由于特殊兴趣对于过去事情有所关注以外,大多数学生主要是从现实的意义来接受历史的。相反与现实距离过远的知识会使学生因为缺乏意义的归属感而茫然。

2、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更新和丰富。条件允许的话可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有许多常规教学不具备的优点,如(1)可以引入供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历史资料和观点,扩大、丰富课堂的知识容量,并有足够的时间供学生思考讨论问题。(2)能够提供丰富的视觉形象以及声音效果,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或者直观的认识历史事物、历史事件,或者解决一些不通过形象化或者过程演示就难以克服的教学难点。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历史教学同样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多媒体也有一些不足之处:(1)课堂容量大,课件不能回放,学生做笔记困难。(2)多媒体设备一般会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距离感,使用不当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应该贯彻走到学生中去的原则,而不是呆坐在电脑旁只按鼠标。走到学生中去,一是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避免学生开小差;二是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便于开展讨论、进行师生互动。

3、和谐宽容的教学环境的营造。在此问题上,历史学科实际上有一定优势。这一是因为没有沉重的作业负担和在学生学业评估方面权重不高甚至没有权重,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成功的激励;其次,人文学科本身的观点和结论是相对开放的,而不象自然科学结论有高度的确定性和齐一性,教师可以宽容的对待学生对于问题的各种看法,依据不同的情况给予鼓励或肯定,使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切忌以教材的结论为衡量学生看法的唯一标准,将学生所有不符合教材结论的看法均斥为错误或加以压制。

总的来说,高中生历史学习动机、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单靠高三一年的培养也是非常困难的。但这个培养又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学习主动性,任何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都将成为空谈。这次比赛个别学校的历史教师仍坚持“满堂灌”,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人在讲台上滔滔不决,丝毫不管学生在下面的听课状态,学生就成为被动的接受者,授课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我坐在下面听课也深刻感受到作为学生的不易。所以我认为,应该从高一新生入学、从第一节历史课就应当注意这个问题,而不是等到临到高考才注重。

二、从一开始就应注重教给学生或培养学生历史认识方法

不可否认,所有学科都会培养一些基础的、共同的思维能力,比如概括、总结、比较、归纳、演绎等等。但是每一个学科之所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必然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这就是具有学科特色的能力培养。而且,各学科的能力培养不仅包括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应该包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二者往往是很难完全分开的)。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讲,后一种能力培养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学科的存在不能仅仅是为了进行一种思维的训练,如果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的功能,那么这个学科的存在价值就会有问题,这个学科在整个学校教育当中所承载的教育价值也必然随之动摇。正如学习数学可以使学生获得解决生活当中数学问题的能力,语文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审美能力,英语使学生获得了解另外一种文化的工具,每一个学科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都是别的学科所不可代替的,是只有这个学科才可以完成的,这是这一部分知识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本质所在。学科教学必须首先培养学生这些最基本的本学科特有的能力,其次才谈得上其他学科所共有的能力。

然而,这一基本的事实却长期在历史教学当中被忽略。翻开大量的历史公开课教案,关于能力目标很多表述为横向联、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等等之类所有学科都会涉及的思维能力目标,对于只有历史学科才可以培养的历史学科特有的能力目标则重视不够。我们不否认这些思维能力目标的价值,但是从实践性的角度来说,与其说这样的能力目标是教学过程想要实现的目标,不如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因为,这些能力目标事实上没有教给学生新的、可实践的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更多的是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的重复训练,历史知识在这里只是扮演了一个训练思维的素材的角色。事实上也是,除了告诉学生很多历史过程和对历史的一种解释,我们还教给学生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了(请不要以为这是功利,这是一个学科存在的根本)?我们给学生讲述大量的历史过程和结论时,很少贯彻或体现出一种符合学生思维程度、能够被他们的思维所整合的认识方法,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或者太幼稚(比如平壤战役中牺牲的爱国将领是谁之类),或者太大而学生找不到思考的路径(比如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也许是目前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1、历史认识方法的缺失使能力培养无从谈起。

(1)认识方法的缺失使对历史的学习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里的实践能力不仅指学生动手的能力,更是指动脑的能力,即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关于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学生应该如何就这个问题去搜集相关信息来证明自己的推测或者推翻别人的结论?学习了戊戌变法这场改革运动,学生能否得到一种分析改革的普遍思路进而认识其他的改革?学习了20世纪初革命思想的出现,学生能否进而自己去寻找当代一些思想或思潮出现的原因?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2)认识方法的缺失使历史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很难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使历史学科的价值颇受质疑。过去与现在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我们都知道现在是由过去发展而来的,只有知道过去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或者按习惯的说法,以史为鉴,继往开来。但事实是,这一点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学生无法从课堂的历史学习中总结出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分析框架,所获得的有限经验很难在现实中重复验证,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仅限于一种形而上的理论,无法进入学生的感性层面。究其原因,在于认识方法的缺失,切断了过去、现在、未来在认识上的内在联系。

(3)认识方法的缺失也使历史学习缺乏层次性和探索性。历史学习的第一步是了解基本的史实,再用恰当的方法回答相关的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的获得使学生能够对历史进行主动的思考并且提出新的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当中,很多教师一上来就提出要求很高的问题,比如,本次比赛中,有些历史教师问到戊戌变法发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评价戊戌变法?等

等。由于问题太大,很难被学生的思维结构所容纳,当然也就谈不上所谓的创新性思维了。

恰当的认识方法的作用就在于,让学生透过知识的表面,在方法的引导下,进入知识的深处,并且在探询知识深度的过程中,领略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产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假如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没有思维一下子开阔的感觉,没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样的历史课是不能算作成功的。

诚然,在目前的历史教学中,并不是完全没有方法的指导。普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自始至终都贯彻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也提供了一些分析历史事件的基本理论框架。但是,它们是经过对漫长历史过程的考察得出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认识,需要通过对历史过程近距离的、深入的分析才能真正理解其深刻内涵,如果没有后者的支撑,就很容易流为教条。事实上,与其说这些方法是用来分析具体问题的,不如说这些方法是为了在我们分析具体问题的时候提供一个方向性的指导。我们知道,方向是永远代表不了对道路的探索的。

2、历史认识方法的基本内容。

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究竟能教给或者培养学生一些什么认识方法呢?我认为最基本的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历史最基本的认识方法是论从史出,这个原则要贯彻到底。

这一点虽然我们一直在说,但贯彻的远远不够。大多数的历史课堂上,“论”基本还是教材中的结论,甚至原话;引用的史料基本还是印证教材中的结论,学生的思路根本没有借助于史料打开,相反却是借助史料将学生的思路往一条路上引。要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其前提应该是,史料要证明的问题的确是值得探讨的;所有问题都是没有预设结论的;无论是引还是证都是开放式的。比如说新文化运动,这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样一场运动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教材是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的,主要指出两点原因:一是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希望实现民主政治;一是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这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的理论性解释。几乎是脱离学生的感性经验的,是基本史实经过了很多步逻辑转化才得出的结论。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分解,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设问:为什么说这些人提出的主张是新文化?和旧文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旧文化不好?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些人率先提出了改造旧文化的要求?这些人有什么特别之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只能借助于史实,史实在这里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必备要素,而且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历史学习也变成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事实上,如果学生能够自主提出这些问题,就说明学生真正地在进行思考了。由于这些问题来自他们的个人经验,符合他们的思维逻辑,是真正属于他们的思维的火花。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些问题的解决作为教学目标呢(目前一般是把此类问题作为教学过程而非教学目标)?而这些问题的回答只能通过提供适当的史料来帮助学生解决,这就需要学生有一个搜集史料的渠道和过程,而不仅限于教师给定的史料。那么究竟如何去搜集史料来证明自己的看法?如何对这些史料进行甄别、判断它们在论证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这恰恰是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论从史出的必备要素。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阅读一些新文化的代表作,与旧文化进行比较;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陈独秀、胡适等人的个人思想历程;甚至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当时有些人反对新文化的理由,分析这些理由是否合理。这样可以把一场社会运动与学生的个人经验拉近,让历史变成生动的、可感知的、关于人的历史。同时,在探究这些问题时,学生不但可以感知文化变迁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种通过重要人物来认识、分析思想文化运动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同样可以用来认识当前的社会现象。(2)关于具体历史事件的认识应该体现出人的活动和作用。

这里关于个人作用的体现不只是为了树立一个英雄的楷模,或者是简单证明某种流行的道德观念,而是真正体现出人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既然现在我们一再强调历史属于人文学科,那么在历史课上就应该充分展示人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以戊戌变法为例,这样一场具有划时

代意义的改革究竟为什么会出现,其中的关键人物是康有为,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康有为就应该成为了解这场改革产生过程中的核心人物。教材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时,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则来解释的,先说明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但是,怎样去判断康有为代表的就是资产阶级?这是一个非常符合认识逻辑的问题,如果回避,那么学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这场改革会发生。如何让学生理解这样的高端理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说起,从他个人维新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说起,甚至可以看一看当年追随康有为的人都有一些什么样的背景。另外,变法能够得以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光绪皇帝的支持,学生很自然会问:光绪皇帝为什么和以前的皇帝不一样,愿意接受康有为的变法主张?这就需要了解光绪皇帝当时的处境,同时用材料说明光绪皇帝支持变法的初衷。甚至,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也应该首先从人的层面来分析。慈禧太后为什么反对变法?如果很简单地给她贴上顽固派的标签,然后顺理成章地推出她必然反对变法,那么历史的解释就完全失去了其多元性、复杂性、生动性。我们只能从慈禧太后个人的层面来分析她反对变法的具体原因,进而通过分析这些具体的原因说明慈禧太后究竟是“顽固”的坚持什么东西的“顽固派”,最终方能确定她的阶级立场。毕竟,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而历史人物的阶级立场是后人运用一定的方法经过分析给他们认定的,这一认识的基本逻辑应该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否则历史教学依旧是一种灌输。

(3)分析历史事件应该体现一些基本的社会科学的方法,而不应该用高端的理论“一套了之”。

仍以戊戌变法为例。传统历史教学是以阶级分析法来解释这一事件的,认为改革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与守旧的地主阶级之间的一次阶级斗争。事实证明,这样一种解释框架远远不能说明这场改革的复杂性,而且也很难与学生的个人经验挂钩。要理解戊戌变法,其理论前提就是关于改革的实质问题,只有搞清楚改革的实质是什么了,才可能用一个恰当的分析框架来认识它,这就需要借鉴一些社会科学的方法。目前很流行的关于改革实质的看法认为,改革是利益关系的一种调整(这种理论不一定与阶级分析法冲突)。其实,这一看法也是我们认识目前我国改革的一个认识思路,在讲戊戌变法时,这一思路是可以借鉴的,这样的认识方法就决定了在认识戊戌变法的时候,首先应明确的是改革派和顽固派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其次突出的是二者之间利益的冲突。这种分析框架也决定了对变法内容的分析成为课堂的重心,因为最能说明这种利益重新分配的就是变法的内容。

也许有人会问,这样的方法是不是超出了中学生的接受水平?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为了说明问题而举的几个例子,究竟哪些社会学的方法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可以在历史教学当中应用,这还需要做大量的研究。我并不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要说明某一种社会学的方法,然后再去联系历史,而是强调在讲述历史解释历史的时候应该遵循并且体现出这些已被主流认识普遍接受的基本的认识方法,让历史认识呈现出更为严密的逻辑性,体现出更多的科学性。

三、从一开始就应注重教给或培养学生历史的认识方法

1、历史学科要培养的最终能力应该是认识现实的能力

我们知道,获得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还不是历史教学要培养的最终能力目标,毕竟学习不能为了方法而方法,方法的获得应该最终指向一个更高的、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实践能力。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中对能力目标的规定如下: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历史学科究竟能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特殊能力呢?要回答这个问题,离不开对历史认识本质的理解。

大凡研究历史的人都不能否认历史认识的一个基本规律:过去的、作为客观存在的历史

是不可能完全再现的,只能再现或者唤醒人们对历史的某一部分的记忆。历史研究的偏好一方面体现出历史学家所处时代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受历史学家自身兴趣的影响。因此历史永远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所有对“过去”的认识都是站在“现在”去认识的,脱离现实,纯粹的为再现过去而再现的历史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可能的。在西方史学界,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新史学改变了传统史学对现在与过去关系的认识,把历史研究看作是现代历史学家根据可靠资料对过去的建构。在建构过程中,历史学家只能是从现在出发,带着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对历史继承性的理解,带着自己的价值观念,与过去进行对话。布洛克有一句名言说明了在历史学家认识的过程中,过去与现在的这种双向关系:“由古知今”,“由今知古”。之所以在此处重提历史认识的这个特征,是为了明确一个主旨:历史课应该永远体现出对现实的关怀,这是由历史认识的本质所决定的。同样,历史学科能够培养学生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这个认识现在、理解现在、对现在形成批判性认识的能力。或许有人认为这是政治课上要培养的能力,事实上,历史学科的这个能力目标与政治学科培养的能力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目前,中学的政治课包括了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的概念和认识方法完全可以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应用;反过来,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这些认识方法又可以得到实践。正是由于二者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一些国家干脆将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设立社会课。究竟是合起来好还是分开好,这是目前仍在讨论的问题,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政治科和历史科应该是互相配合,互相引用的,不应该完全割裂开。但是在认识现在这一点上,历史学科培养的能力与政治学科又有所不同。首先,历史的认识不是一种简单的原理运用,其中还有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比如社会进步的标准是什么,衡量人物、事件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什么,等等。其次,历史的认识是必需放在时间的长河中去完成的,是建立在对事件前后联系把握的基础上的,因此必然有其独特的认识特征。

2.历史学科要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其他基本能力

〈〈历史课程标准〉〉中对能力目标的规定包含有:“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除了这些之外,高一阶段学生学习历史应具备的能力还有语言表达能力、历史知识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史论结合”能力。我个人认为这些基本能力虽不是历史学科所要培养学生的特殊能力,但是这些也是学生学习历史必备的能力,任何一种能力的缺失都将影响到学生的全面提高。历史教学应从高一就注意培养学生或强化学生的这些能力。历史教师在作了具体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后就应该把时间教给学生,由学生自己看书、讨论,找出答案,而不是老师一人自问自答。我自认为之前的教学很多时候是在做这种无用功,学生除了学会死记硬背答案之外,什么都没学会!对于这一问题,我曾经深深的反省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再实践,我认识到培养学生这些基本能力的重要性,我的教学也变的轻松自如了许多。

哲人云:没有思考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我想说:“缺乏发反思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只有持续不断的反思,才有持续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浩、杨建新著:《当代西方史学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2、叶小兵等著:《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赵亚夫等编著:《国外历史教育透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齐健、赵亚夫等著:《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聂幼犁主编:《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反思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有效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转入了第一轮复习后,我经常在课堂地遇到这种的尴尬情景: 我环视了一下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一个问题,百家争鸣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我边说边转身,面对黑板,奋笔疾书。身后一片悉悉索索的声音。转过身来,发现正对讲台的几个学生做长颈鹿状,视我如无物,目光直达黑板。我下意识地向讲台边挪动了一下。“背景一是……”“背景二是……”二十分钟后,随着教学进度的不断推进,许多学生笔尖移动的速度逐渐放缓,直视黑板的目光也渐渐和课桌形成45度角,神思恍惚。我决定提问。 我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酸的手腕,问:“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儒家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有哪些?”低垂的脑袋立刻应声而起,目光的转动速度也明显加快,快速翻书,轻声交流,凝眉思考。接下来我问学生答,注意力终于又集中了,效果还不错。但十分钟后,我发现如果这样问答下去,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将无法完成,无奈我只好又转回到讲述法。 最终临近下课时,一些学生在老师冗长的讲述和连续机械的抄录笔记的袭击下,显现出满脸的疲惫与茫然。 回到办公室后,学生疲惫与茫然的神情依然在我眼前闪现,我陷入了深思…… 自2011届开始,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老教材的通史教学模式,将其分成了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同时以25个学习专题为串联,中外史混编,将高中历史内容重新排列组合。这种课程设置的板块模式,一定程度上改革了以往一些初中和高中知识重复的问题,但却造成了现实课堂教学中的诸多不便。如,这种设置方法,分割了历史知识间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同时期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割开来,造成了时序和因果关系上的混乱,也容易造成学生知识学习的混乱,学生整理知识时普遍感觉无从下手;同时,这种模块排列与高考突出综合能力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试题比较重视对历史阶段特征相关知识的考查。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在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中采用模块整合、通史复习的教学方法,是目前解决现有教材诸多弊端的一项较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但是,由于采用模块整合的通史复习教学模式,没有现成教材,再加上本届学生在高二阶段没有结束全部高中阶段基础教学内容的教学任务,造成了高三复习阶段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现状。所以我一直以为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学生当然都需要记笔记,并且为了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一轮复习任务,老师也只能使用传统的讲述方法进行教学。我从未想过学生会因为既要跟着老师思路走,又要快速完整的记录笔记而疲于奔命,失去了自主思考的空间。也未认识到学生笔记的内容实际上仅仅是对老师讲解内容的机械复制,学生们一般没有时间及时将课堂所讲进行归纳总结,等到课后再想总结,则事过境迁,对授课内容记忆已经不再完整,课堂笔记便成为残缺不全的、不系统的知识记录了。最后的结果老师和学生都感觉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出现典型的低效教学。 那么,当一轮复习遭遇课时不够,教学任务重,学生笔记压力大的时候,我们如何精讲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笔记压力?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避免低效,达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呢?下面针对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出发,浅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请同仁批评斧正。 在平时的教学中采取四步走的教学环节设计应该是解决低效教学的方法之一。第一步,避免以往第一轮复习中“多而全”、只注重细微的知识,而忽略了知识体系的连贯性的做法,按照世界史、中国史两条线索,时空结合,整合原来的三个专题模块的知识,在正确解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有关参考资料和教学经验,综合整理人教、岳麓、人民、大象几个版本的知识体系,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突出主干,绘制出完整且力求精炼的知识结构图表,尽量减少学生重复记忆的工作量,给学生提供出清晰的知识线索,为进行高效率复习打下基础。第二步,为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参与互动,可采取填空题的形式。主要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景教学 ——以《鸦片战争》为课例 摘要:传统教学重视老师语言的讲述和知识的传授,简单的说就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这种教学突出了教师的主导性,却忽视了学生主体性,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不能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而情景教学正是体现了教学活动中的这种人文主义精神。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景教学鸦片战争 简单的说,历史就是过去人类各种活动的全体。在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习主要是谈人类历史,包括人类文明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高中历史中,历史人物、文化思想、历史事件、人类遗产和众多的历史奥秘等交织在一起,绘制出了一幅极其生动的人类历史画卷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可以说,高中历史是一门非常生动有趣的学科。但是,我们知道,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具有不可再现性,这就使得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仅靠老师的讲述很难让学生感知、理解发生在过去的生动场景和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一定的历史情景以引起同学们的历史感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传统教学重视老师语言的讲述和知识的传授,简单的说就是老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老师转,这种教学突出了教师的主导性,却忽视了学生主体性,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不能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应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

而情景教学正是体现了教学活动中的这中人文主义精神。 情景教学有时也被称为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1-70]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语言讲述和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容入了具体生动的情景,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体现了学生“主体性”的新课标理念。新课标实施以来,我校历史教研组在历史教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把情景教学容入到课堂中来,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大大提高。我现以岳麓版必修(Ⅰ)中的《鸦片战争》为例,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对情景教学法的一些运用。 在《鸦片战争》这一节课里,我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融合多种情景教学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图片情景、视频音像情景、角色情景、数字情景等方法把学生带进历史的时空隧道中,激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问题情景。 问题情景是启发式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来一步步把学生带入历史背景中,加强师生互动。所谓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情景,我认为就是教师通过课文中所叙述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来提出相应的历史情景问题,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情景中去体味、思考这种现象的前因后果,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辨证能力的一种历史教学方法。在《鸦片战争》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精选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一、眼中有高考 高考是学生考,但离不了老师的引导、指导,所以要让学生考得好,首先老师引得好,“引”的关键是老师时时眼中有高考,事事围绕高考转.我们的做法是: 1.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时间 为了保证高三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在学期初,我就结合以往高三辅导经验,按市统考要求,拟定了三轮复习计划,力争做到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狠抓提高,对于第三轮复习,“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补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逐步提高学生成绩及能力. 2.研究高考收集高考试题 高考结束后,我们注意收集各地高考试题,并把它们与前两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分章整理,仔细研究试题特点,做到心中有高考、心中有试题.在教学过程中,随进度和教学内容适时调出使用,这样学生既熟悉了近年的高考难易程度新颖程度,对高考不再那么恐惧;同时还可排出一些刚考过的考点,减轻复习的负担. 3.关注社会热点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去解读热点,编制热点小专题.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命题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复习中也不要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它基础的掌握. 4.团队协作备战高考 这里的团队包括教师团队,更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班级团队.与备课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分工协作备战高考;与学生多沟通,对学生多帮助,多留时间给学

生,大家齐心协力奔高考. 二、学、练为高考 为了让学生考好,就要让学生把知识烂熟于心,还要让学生把知识用得得 心应手. 1.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一是要将课本读“薄”,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年的高考试题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针对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 陈述性语句,以及夹杂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减轻学 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 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有针对性地自编试题就非常重要和有用.这类考题考查内容主要是与市 诊断考试以及高考同步,试题形式与高考题相同,检测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在每一次诊断考试前准备多套,集中训练,效果很好. 3.考前强化训练高三的考试有点多,综合的月考、学科的单元考、专题考,似乎一个都不能少.但我认为学科检测在日常应减少一些,以增加学生阅读教材、领悟知识的时间. 三.心中有学生 1.赏识、尊重学生 与直属校比较,我们算是二流的学校;与理科生比较起来,我们的学生绝 大多数是三流学生.整理知识体系、记住该记的知识点、有不错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赏识学生的微小进步,理解学生的一次次的失败,会让学生心理上更能感受学习的快乐与兴趣.

[课改,策略,高中]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旧有的基础教育面对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冲击,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为此,我国当今的教育改革,无论从其深度还是从其广度。都可以说是改革以来最大的一次。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必然的。新课程改革的原则是要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贯彻教学大纲,着重于对基础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许多学生特别是男生对与社会有关的知识其实是很感兴趣的,只是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枯燥乏味的历史课。那么对于老师来讲,就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自己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而言,上面提到了学生的历史学习态度的问题,不重视和畏难情绪深深地打消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学习效率不高也就见怪不怪了。 一、高中历史教学重要性 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导致学习时间保证不了,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历史课就是死记硬背,没有什么智力含量,只要努力记就一定能学好,所以课余时间学生基本上不学历史,把时间用在学习主科上。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直接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在高考中,历史分数占1 0 0分,历史学科的成绩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高考总分。从高考中历史出题的角度来看,学生需要有分析问题、分析材料的能力。做题方法的积累、答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学生只是在快考试时进行突击性背诵,那是很难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的。很多同学在历史考试后抱怨背书没有什么用,直接靠背诵就能拿分的题少之又少。这类问题的出现,原因无非就是学生们做题太少,不注意历史学习是总结思考,从而不会学以致用,不会分析问题,找不到答题的入口。另一方面,历史学习中确实需要记忆一些知识,涉及到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等纷繁复杂琐碎的知识点,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为了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不少学生便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历史课在他们眼里也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课。而在背过之后,考试依旧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打消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以致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 二、处理好新课程新教材下教学的策略 2.1营造富有生活情趣的学习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如果情感冷漠、缺乏沟通,不仅使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会使教学活动失去宝贵的动力源泉。在教学中应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把微笑洒向每位学生,使每位学生健康发展。教学中要让学生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进行激烈的争论,必须让学生有无拘无束的自然情感的流露。教师要从权威的宝座下来,走近学生,平等地与他们对话、沟通。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距离比较遥远。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全面释放自己,激起兴趣,引发探究欲望。 2.2适当改进教学形式 好的历史教学内容还必须通过好的教学形式来展示,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一堂历史课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吴永桂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吴永桂 发表时间:2018-12-03T12:00:16.09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05期作者:吴永桂[导读] 吴永桂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德卧中学 5624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73-01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师还要尊重学生,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基本的道理他们都明白,只是自制力较差,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情感、兴趣、爱好,有敏锐的观察力,具备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给予适时的引导鼓励。要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思维很活跃,教师应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和精辟的观点应加以鼓励、概括升华和扩展,注意保护学生积极性和自尊心,这样学生也敢于发问。使课堂气氛始终处于和谐、民主、自由、活跃的状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尊重教师、配合教师,才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并且秩序井然的课堂。 二、提高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 首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方面,应使其尽可能丰富多彩,借鉴一些历史中的著名事件和小故事,使学生喜欢上历史课,还应该注重与一些其他教学科目的结合,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历史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可以和语文、地理进行很好地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广泛收集相关契合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良好地调动。 其次,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发挥。一是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影响力和课堂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其主动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引导者,帮助其掌握相关知识点,并总结一些重要的历史规律。如对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物的评价,一般都会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在军事、农业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进行评论,同时结合影响社会进步的阻碍处进行综合评价。 三、用好图文史料 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史料,图文并茂,处理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果不用活史料,只对教材简单重复,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编者的用意是希望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地比较、概括和解释。因此,要求教师要有较高驾驭能力:一是史料的选择,大部分可来自课本,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自行选择一部分,有机整合;二是问题设置要有梯度,一方面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是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史料运用得当。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地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良好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合作互动中解决问题, 形成多种思维方式,采取多种解决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实践证明,小组讨论学习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自己想想”“组内说说”等学习活动,在观察、思考、研讨交流中,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沟通、争辩等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感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设计非常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清晰的板书下来,才能记下来,可以有学生代表到黑板板书,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同时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主体意识得到有效张扬。 五、信息技术手段和课程的有效结合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力求信息获取,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多重交互,促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力求信息获取,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多重交互,促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是信息化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多媒体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浅谈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浅谈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发表时间:2017-07-27T09:37:06.6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8期作者:张彦珠[导读] 地位低,突破小。新课标改革以来,历史课也被列入学生必学的基础课程,在课时上学校也要相应增加。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730600 摘要:历史课程作为传统课程,教学地位却从未提高过。受到中高考升学率的强劲压力,历史一直处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被冷落的位置,以致历史教学在这些年来从未有过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因为历史课备受冷落,历史老师在学校的地位也可想而知,被忽视成为一种习惯,导致历史老师也很少回去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用以提高自己今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文就历史教师在教学上遇到的困难,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的反思并在反思中得到的经验,以促进自身的成长等问题,开展研究、探讨,寄希望于对我国的历史教学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历史教师反思进步成长 一、历史教学现状 1.地位低,突破小。新课标改革以来,历史课也被列入学生必学的基础课程,在课时上学校也要相应增加。但新事物到来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在朝夕间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就如当今的历史课程,虽然国家在新课改中要求历史课为基础课,必须让学生好好学习它,而在实际教学中,历史课程的地位还是相当低。对某校历史课程课时的调查中显示,学生每周上历史课最多只有三个课时,这其中包括高中的文科班。看到这样一个数据估计令大家触目惊心,但这就是事实,只能接受。 2.交流少,研究少。历史课因为不受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省市还是学校都很少组织交流研讨会,所以历史课是很少融入新的见解、新的想法的一门课程,大多数历史老师仅凭以往的教学经验或教学课件对历史课程进行生硬的讲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学生学不到应学的知识,就连历史课本身也是没有进步和发展的。 历史课程虽是对过往事件的一种认识和了解,看似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实际上却需要更多的思想汇聚。要解读一门学科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如果没有更多思想的碰撞,单就一种思想偏执地思考历史事件所带来的警示和借鉴,很容易陷入一种思想局限的窘迫之中。所以,历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入更多的交流,组织更多的研讨会。 3.师资少,素质低。师资不够且素质较低是我国历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综合观察各大中学的历史教师,可以清晰地发现,历史老师只有寥寥数位,且大部分不是历史系科班出身,对历史的了解大多局限在简单的基本历史课本之中,自身在课后也没有对相关的一些历史读物有研读的精力。 二、教学反思的必要 1.全新教育理念的要求。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能力培养者的角色转换,无疑反思性教学是让高中历史教学达到这个目的的有效途径。为适应教育要求,完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开展反思性教育是大势所趋。新课改之后,体现了更为人文化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是一个时代的要求。 2.教学目标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方式无非是以课本为主,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本。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很适合学生,尤其是历史这样一门看似死记硬背,实际更需要开拓性思维的课程。死板的教育模式禁锢了学生们的思维,在这样的模式下,取得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十分有限。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就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更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他们一是自己会主动去寻找答案,这样他们的知识储备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二是他们的反思可以影响他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思考,尽量做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不断求索,最终他们也会在自己努力中获得答案,还拓展了学生们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思想的反思 传统的教学思想是教本思想,课堂以老师为主,主要是老师为核心带领学生学习。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大多是照本宣科,既没有可疑点让学生提出疑问,也没有创新点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样的教学不仅浪费时间,还没有效果和意义。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反思:第一,备课反思。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针对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做的一系列准备。在备课阶段历史老师就要对所教授的内容做反思思考,多问问自己为什么,多给自己提些问题,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还有哪些不足和缺陷。 第二,课中反思。在教学课堂上,历史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对自己所上课程没有兴趣,老师就要反思:今天的内容有没有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有没有与之前的课程有很好的联系?是不是可以从中穿插些别的内容…… 第三,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对一天课程的一个总结和反省,是发现不足的最好时机。历史教师在上完课后,要对自己一天上课的情况进行一个中肯的评价,总结自己在课上的优势与不足,反思在课上还有哪些工作不到位,从而在反思中不断地得到提升。课后反思是历史教师教学反思中的关键一步。 参考文献 [1]周明芬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4,(48),56。 [2]陈澎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在新课改中的应用研究[J].治学之法,2011,4,(28),66。 [3]胡佳波探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措施[J].教学实践,2013,1,20。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3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3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的指正和批评!以下是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欢迎阅览!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过几年的历史教学,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面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首先,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教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

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教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知道美国布什再次当选总统和这次“海啸”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2】 世界历史已基本教完,在复习之际,回顾世界历史上的五次瓜分,浅析对五次瓜分的理解与总结。 在人类历史上,列强对世界的几次主要的瓜分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5世纪-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对世界的瓜分。 1494年,葡、西两国签定了“托尔德西里雅斯条约”,规定在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加处,自北极向南极划一条假想的分界线。此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归葡萄牙所有,以西归西班牙占有,此即臭名昭著的“教皇子午线”。1529年,西、葡两国又在萨拉哥萨签订新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维,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上历史课时,结合师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谨此罗列,以求抛砖引玉。 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此外,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改革和革命),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1

浅谈教学反思与作用

浅谈教学反思的写法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 怎么写教学反思 笔者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教学反思,谈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一、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例如:“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一大难点,备课时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变一课时为二课时。课后的反思写着:本节课用了2课时,第一课时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第二课时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学生通过自已制作的溢水杯,通过猜想、验证,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培养。“F浮=G排”这个难点得以循序渐进的突破。比起以往的教师演示,一节课完成任务,学生的收获更多。事实说明:课堂上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地学习,而不能急以求成,特别是难点,学生的感性认识比教师讲解更重要,切记!这样把教学反思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还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

进、完善、推陈出新,提高理论水平。 二、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可为成为今后教学上的教训,少走弯路。例如:在“光的反射”备课时,由于器材的限制,本节课采用演示实验。但课后写着:本节课由于器材的局限性(光路板变形,光源有限)无法做分组实验,使本节课把“光的反射定律”硬灌到学生脑中,是一堂失败的课。这对学生十分不利,今后应多研究实验,摸索分组的器材如何收集和改进,方为负责任的做法。又如“科学探究:摩擦力”一节的反思:有些组只知道验证摩擦力与粗糙度的关系,没有验证与压力的关系,说明实验前这部分学生只猜想到与粗糙度有关,也说明探究前教师引导不够到位,如何进行探究前的引导,今后要多思索。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为今后的教学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三、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例如在“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中,学生在探究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如何变化后,提出:当斜面长度不

高中历史教学浅谈

高中历史教学浅谈 摘要:在我们的教学中仍然采用大量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严重地制约着新课 改目标的实现。不克服低效教学,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本文深入分析了课堂 低效的原因,提出了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低效课堂原因 四年多以来,我省的高中历史新课改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很多老师由于缺乏必要的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意识和实施能力,在我们的 教学中仍然采用大量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严重地制约着新课改目标的实现。不 克服低效教学,就不可能有高效的课堂。本文深入分析了课堂低效的原因,提出 了构建高效课堂的一些做法。 一、透析低效课堂的表现及原因 1.三维目标的落实不到位。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倡 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考试制度的影响,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更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学生只能死读书、读死书。由于新课程 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以及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恰当,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顾此 失彼,造成了课堂效率的低下。 2.对教材的处理和利用有偏差。新课程有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要求老师要 改变传统的“以本(课本)为本”的教材观。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仍然坚持 传统的教材观不改变,还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有的教师是从一个极端走 向了另一个极端,冷落了教材,从网上下载了一些课件进行教学活动,这就使教 学活动失去了认知的停靠点;还有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和理解,过 多地补充内容,不加工分析,貌似在创设教学情境,而实质上与教学内容没有内 在的联系,显得很生硬。这些做法只能是劳而无功,或者收效甚微。 3.教学方法传统,注重讲授,忽视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新课程倡导探究的学 习方式,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预先设计好 探究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老师怕麻烦或担 心浪费时间,仍然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有的老师虽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但只是机械地设计探究活动,不启发和引 导学生探究,在经过学生简单的讨论之后,就直接把学生引向预先设计的学习结 果了事。这样的探究活动只能是有名无实,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很少让人心动,更不要说高效了。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1.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如课程标准对《历史·必修(Ⅱ)》的学习目标作了如下 规定:“通过学习,了解历史上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相关资料,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进一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培 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学生在学完必修Ⅱ后要达到的目标,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总要求,教师必须认真 学习新课标,领会课程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思路,明确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2.打破传统,先学后教。传统教学是老师对学习内容的讲解在先,学生学习、作业在后。有许多老师,尤其是文科老师,喜欢一讲到底,讲完后再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很被动,老 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学生的学习只能是死记硬背,流于形式;而且这样做起来花费的

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反思 据调查,高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反思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对照上述历史课“四性”,反思目前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 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史实教学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削弱感知史实阶段是存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影响历史教学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史实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事故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大 影响印象非常深刻。 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 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质疑意识缺失。 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即二重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在旧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哪个国家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还有,在旧教材中对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价是否客观、公

浅谈在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浅谈在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 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成了人才的竞争和国民素质的竞争。在我国旧有的基础教育面对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冲击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为此我国当今的教育改革无论从其深度还是从其广度都可以说是改革以来最大的一次。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必然的。 一、推行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我国社会学科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推动我国的社会建设和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巨大的成就背后也有不少的缺陷。想想看建国50多年来在我国旧有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下我们还没有培养出一位世界最高荣誉(科技文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尽管有人会说“诺贝尔奖”在评定时布满了很浓的政治意识其实这也只是在诺贝尔奖中的“和平奖”、“文学奖”中就是这两项奖中虽然有不少争议但总体而言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绝大多数是名副其实的。因此尽管我国科技文化在新中国后的发展突飞猛进但也

不可否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文化尤其是社会学科仍有很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我国教育的落后。 原有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如在旧课程的目标上存在着教条化、成人化倾向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视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体验和感悟“忽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个性发展的培养”;“在课程的内容上仍存在着‘难、繁、偏、旧’现象留给教学活动的余地过小”而高中阶段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意识是极其强烈的他们关注自己的个性发展与人生设计他们不再把自己的思维束缚在教材中束缚在学校里他们有意识地开始关注国家社会的前途命运与自己的人生价值相结合他们的自控能力逐步增强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批判性也明显增强高中历史旧课程的教学要求刚好压制了高中学生这些增长的因素因此旧的高中历史课程是直接导致学生厌学历史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使历史的教学功能大打折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课程的实施上旧课程仍是以教师、课本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未得到充分体现。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从世界各国的课程目标来看他们大多数都不再把单纯地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而是把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培养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培养合作精神等等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而中国旧的教育模式、旧的教育课程及其内容确实与

《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条件下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 结题报告 茂名市第十七中学西校区(原茂名市实验中学) 课题主持人:廖茂菊 课题组成员:伍尚康、吴国恒、陈欣、梁仁厚、王少帅 钟泽佳、程朝凤、周赛红、钟瑞梅 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趋势 2004年秋季起,高中新课程改革实践在广东等五省区试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状况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活泼多了,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实施新课改应让课堂孕育着生机和活力,应让其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但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推进,我们也逐渐感受到课改后的一些反常现象,特别是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整体效益上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果我们深入到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就会发现,低效、无效甚至根本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俯拾皆是,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然明显带有师生剧本化的表演,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教学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有些教师因一味追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和开展所谓的“研究性学习”而影响了新课改有效实施的现象大量存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然是目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市在本课题研究领域尚欠深入具体,未能根据生源实际情况得到一套可以套用的方法,可操作性较弱,我校在本课题研究更是欠缺。本课题主要针对当时我校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效率低下的实际而进行的应用性探索研究,其目的在于从现有的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上,提出一些实践操作措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对历史高效课堂的认识

浅谈对历史高效课堂的认识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样式、多种方法,竞争与开放并存。真正的历史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或协调的发展。对教师来说,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对学生来说,高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得到显著提高和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历史高效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实现?以下几个方面是我的几点认识: 一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历史新课程标准是我们历史教学的领路者,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课程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思路,明确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历史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历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历史教师更应有渊博的专业历史知识,具有扎实的教学基础。这离不开我们历史老师的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史学理论,不断汲取知识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课堂的高效。 二、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会探究其中的奥秘,主动、积极地去探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决定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显得更为重要。我在教学中适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录像、电脑等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既有对学生的感官强烈刺激,又有对学生的强烈震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创设游戏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游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如《繁盛一时的隋朝》中“大运河的开通”一目,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把学生分为五队,分别代表大运河沟通的五大水系,用三张桌子代表大运河的起止点和中心,然后让学生说出桌子和学生分别代表的城市河水系及五队学生之间的四段运河的名称,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精神为之一振,积极思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历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引用一些短小的历史故事,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如学习“三国鼎立”时,引用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先后三次去请诸葛亮下山,他的诚挚让人感动;学习科举制时,引用小说中“范进中举”的故事。小小故事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