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申论经典文章

申论经典文章

申论经典文章
申论经典文章

2014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文化道德

政策表述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

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十七大报告

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全面持续有效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和勤俭节约,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

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二要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建

立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

三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空间。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

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积极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有效遏制违法有害信息传播。综合运用经济、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

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推进文化创新。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多彩。

一要创新文化内容形式。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研究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二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合理流动。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完善版权法律政策体系,提高版权执法监管能力,严厉

打击各类侵权盗版行为。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鼓励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注重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重要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加强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拓展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依法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建立国家文化艺术荣誉制度。

二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

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培育骨干企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和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加快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影院建设。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提升国家软实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纲要》

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节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我们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

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习近平同志讲话(节选)

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我们所说的“老实人”,就是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的人,就是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尊重规律的人,就是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就是勤勤恳恳工作、努力进取创造、任劳任怨奉献的人。领导干部老老实实做人,既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严谨的道德实践,要从平凡小事做起,在点点滴滴中体现,特别要在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对工作尽职尽责、对群众满怀真情、对成绩谦虚谨慎上下功夫。习近平强调,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把重视老老实实的干部、起用老老实实的干部作为干部工作的一种理念来倡导、一种导向来落实,真正使那些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推动全党全社会形成当老实人、讲老

实话、做老实事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就是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严守党纪国法,自觉做

到秉公用权、不以权谋私,依法用权、不假公济私,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就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为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忘我奉献,真正做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既要加强自身修养、提升精神境界,不断增强自律能力,又要充分发挥他律的作用,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对领导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健全相应的体

制机制,强化制度约束。

李源潮同志讲话

中组部干部要解决好来中组部为什么、干什么、比什么,怎么样对待功劳、苦劳、疲劳,怎样对中央负责、对干部负责、对组织工作负责、怎样接受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监督等问题,比学习、比工作、比奉献,做到有功劳的时候不伸手、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

李源潮部长提出的做“三不干部”,无疑是针对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心浮气躁、患得患失、追名逐利、腐化堕落而言的。愚以为,领导干部要实现“三不干部”,就必须努力做到常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诵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解民忧以安心,把个人私欲降到最低点,把奉献升华到最高点,

淡泊名利。

一是修身养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的领导干部在他人富足奢华的物质生活以及周围五光十色环境的刺激、比较下,而心态失衡、深感亏欠,由此铤而走险,走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的腐败犯罪道路;有的领导干部心理承受能力差,稍遇不顺、挫折、打击,就悲观失望、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自甘隋落。因此,领导干部要“修身养性”,就必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常反思自我,提高完善自我,做到心平气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二是要知足知止,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贪欲,即是贪心,贪婪的欲望,是人性事“恶”的一面,“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领导干部要做到“知足知止”,就必须明白有些事情“知不可行而不行”,有些欲望“知不可得而不得”,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人经过理性思考后呈现出的达观和超脱的良好心态。这种心态能抑制人的某些奢望,让人们正视现实,不作非分之想,从而内心坦然。只有“知足”才能“不辱”,只有“知止”才能“不殆”。所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坚守“知足知止”的人生信条,对党员领导干部秉持节制欲望、保持内心和谐平衡,有着特殊的意义。

三是要勤兢立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常言道:“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如果魔鬼自私,地狱都将不在。懂得感恩,是我们民族的思想精粹,也是每一个正直的人所应有的起码品德。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于组织的培养,感恩于群众的信任。要多想想自己应该为党和国家多做点什么,为人民群众做点什么,要倍加珍惜有一个为民谋福的平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感恩之心驱使下的人执著而无私,博爱而善良,敬业而忠诚,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对领导干部来说,感恩之中蕴含着一份做人的谦虚,为官的真诚,一种对组织、对群众、对他人的感谢和尊重。可以说,感恩既是做人做官做事的基点,也是党性、人格、官品的重要标志。

2014年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文化与旅游

请以“文化与旅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35分)要求:自选角度,立意明确,内容充实,有思想性。总字数

800~1000字。

【参考例文】

文化与旅游--划向幸福的双桨

黄山、泰山、凤凰古城等著名景区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秀美的风光,更是景区本身具有的文化古韵。文化一直是近几年两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各省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文化旅游有拉动内需的巨大潜力,要实现旅游的长远发展就要将文化融入旅游,大力发展文化旅游。

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难忘的旅行,必须是一个文化之旅、精神之旅。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

的载体。

文化需要旅游传播。旅游是一个实际体验和享受的过程,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传播形式活泼多样,容易被人们接受,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途径。在文化传播方面,旅游具有很大的优势,很多旅游景区景点都是各种教育基地,比如革命纪念馆是红色教育基地,佛寺道观则可作为佛教道教文化传播基地,博物馆、文化馆更是包含了悠久的中华文明。通过旅游参观,访寻先烈足迹,人们既锻炼了身体、获得了身心的愉悦,又增长了见闻、陶冶了情操。旅游参观让文化教育深入浅出,不再晦涩难懂。

旅游需要文化提升内涵。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核心,发展旅游的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观光,产生了旅游的市场。一开始人们也许只是被秀美的山水风光吸引,这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旅游。但时代在发展,人们要求一种更高层次的旅游,他们希望通过旅游获得更多的认知,希望能在旅游中了解历史、宗教、文学、科技等,这就是文化旅游。文化就像一个人的灵魂,看不见却举足轻重,没有灵魂的人就是行尸走肉。旅游也一样,没有文化的旅游,山再绿也会变得光秃,水再蓝也不会有一点波澜,没有了文化的山水,山只是山,水也只是水,而中华大地锦绣江

山,山水是不缺的,缺的是有文化、有内涵的山水。所以,在旅游发展中,我们要积极挖掘特色文化,为旅游注入发展的灵魂。

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双赢的,要努力构建旅游与文化共融共生的平台。用文化支撑旅游、包装旅游、统领旅游,提升旅游的文化含量、文化个性,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用旅游承载文化、传播文化、展示文化,提高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实现文化的价值。将文化气息渗透于旅游活动中,增强文化旅游的亲和力、生命力和吸引力。唯有如此,驶向幸福的航程才不会迷航。2014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道德教育的理想与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全面变革与转型的重大历史时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遭遇汹涌澎湃的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浪潮,使最近十几年成为中国史上变动最迅猛、最剧烈、最深刻的历史时期。全面改革开放和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的思想观念从传统模式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由此使人性得到了根本的解放。然而,这种思想的解放不免又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变化。改革开放给国人的精神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在随即而来的现代化的洗礼中,我们似乎也正在走着西方社会已经走过的道路。这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出现了重重危机:价值模糊、意义失落、信仰崩溃等等。人们在感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正经历着精神失落的苦痛。

当前,整个社会道德的剧变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道德价值观念的混乱、困惑、冲突以及行为上的失范正在蔓延。道德教育遭遇的种种困境,使其陷入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危机之中。当前道德教育之所以出现如此众多的问题,一个主要的原因即在于它偏离了

道德教育真实的基础。

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我们首先就要追问“人是什么”。道德教育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的缺失。人的生命与生活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本体论依据。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生命因教育而延续。生命对教育而言,不是外在的发展对象,而是教育的内在构成。而生活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是生命求得意义和价值的活动。因此,关注人的生命的道德教育,必然发生在人的生活之中。个体道德作为生命的灵魂和核心,往往只发生在真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所以个体道德生命的发生和发展便是生活和道德的结合点。关注生命即关注人之生命的完整性、生成性和连续性。由此,关注生命的道德教育必然要引导人认识生命的意义,实现对世俗和存在的超越,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构建人的生活方式,并由此创造有意义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实现生命的价值。

今天,由于现实的挤压和理想的远去,人们追求的多是与灵魂无涉、与智慧无关的知识。我们今天的教育已完全为工具理性所主导,教育己不是教化,不是为了精神与灵魂,而是为了在市

场和社会获得更多的资历。这无疑使道德教育偏离了“精神教

化”的基本精神。

由此,对当前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应该不断地回到对其基本问题的思考,并从根基处激活当下道德教育的思维空间,寻求教育精神的合理建构及道德教育的价值诉求。同时,要考察和解决当前道德教育领域的种种困惑和问题,还需要从哲学的角度对道德教育之基础或本性进行反思,并突破当今普遍流行的思想模式,把眼光投向更为高远处。同时,还要保持一种理智的诚实,以一种谦逊的态度面对教育世界,面对我们所进入的教育现实,面对我们所坚持的教育主张。思想是一种对“未知之地”的旅行,因此也是对“现实”的一种离开。惟有离开,才有回归的可能。真正的思想正是在与现实的间距中关照现实,以一种思想的勇

气、以思想的理想关怀现实。

2014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中国城镇化发展何去何从上海世博会的宣传语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霍华德畅想的“田园城市”,让城市的钢筋水泥多一些绿色环绕,让乡村的泥泞小路少一些坑洼难行,正是应了这句宣传语。十八大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谋划了创新发展之路,即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要想实现田园城市的梦想,我们的城镇化需要创新发展思路,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

新型城镇化道路。

过去,我们认为城镇化只要让农民进城就可以了,殊不知失地农民进城后面临心理、身份、户籍、住房、教育等问题,农民在城市中生活举步维艰;我们在以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摊大饼式”地扩张,建成了一些变味了“空城”,不仅没能发展好城镇化,反而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此外,我们总把城镇化等同于工业化,大搞工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这些教训都警示着我们,新型城镇化道路势在必行。

新型城镇化,要以“人的城镇化”为基础。不重视人的城镇化,必然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法前进一分一毫。因此,我们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进城农民在心理、行为上的适应问题,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也要创新管理,多开展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他们的城市生活,并且解决农民工的工作问题,让他们的子女可以共享教育资源,让他们能住上经济适用房,真正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新型城镇化,要以“新城建设”为依托。土地是城市的基本要素,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和场所。我国近年来搞的“古城复建”和“新城建设”往往成为开发商和政府分羹的盛宴,严重损害了老城居民的利益,因此,以后的新城建设,不能以经济为导向,而要以人民利益为先导,本着“有机更新”的原则,在保留古城风貌的同时又加入现代元素,遵循城镇化自发生长的内涵,做好规

划,造真正利福百姓的新城。

新型城镇化,要以发展“旅游业”为导向。工业化依托下的城镇化被证明是违背生态文明理念的,我国万万不可再走这条老路。反观我国地大物博,旅游资源丰富,居民消费中旅游休闲的比例逐年提升,我们有条件开辟以旅游业为先导的城镇化道路,这样不仅可以拉动内需,带动产业聚集式的复合型消费,而且可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兼而保留乡村民俗,促进城乡融合,可

谓一举多得。

田园城市,这个设想多么美好,诗意栖居,泥土芬芳,人人都为之神往,我国只要创新发展思路,重视人的城镇化,打造科学内涵的新城,再辅之以旅游业的导向作用,新型城镇化将呼之欲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梦想也将不日成为现实!

2014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选好官靠制度2014-03-17 09:40【大中小】【我要纠错】来源:职

业培训教育网

【背景链接】

1月18日据报道,日前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其中明确规定,群众公认度不高的、有跑官拉票行为的、配偶已移居国(境)外的等六类人,不得列为考察对象,这几条选拔任用干部的“高压线”,引起了社会关注。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近年来,“裸官”话题一直是社会焦点。尤其是,随着一些“裸官”纷纷落马,人们发现众多贪腐案件中,贪官多“裸”,就像贪官好色、敛财一样,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直就有这样的议论,“裸官”就是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人,限制他们的权力,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和约束,是确保公权力纯洁和安全的重要

前提。

其一,要“管住裸官”须有制度体系支撑。这个制度体系至少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严格限制“裸官”权力的制度;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和认定“裸官”的制度。不论是广东等地禁止“裸官”任正职,还是中央明确规定“裸官”不得提拔,都是限制“裸官”权力的制度。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十分必要。但是发现和认定“裸官”的制度建设同样不可忽视,它是一切限制性规定落到实处的基础--要“管住裸官”,首先要知道谁是“裸官”。

其二,发现和认定“裸官”的制度还不够健全。一方面,有关部门缺乏有效的认定手段,关于“裸官”的具体数量,“一直拿不出明确的数字”就是佐证。时下,很多地方确定某位领导干部是否“裸官”,很大程度上靠官员个人事项报告制度。该制度要求官员如实填报家属信息、家庭财产等,这里面虚报信息者众,却鲜有人因此被追责。显然,单靠官员的自觉、坦诚,很难发现“裸

官”。

其三,公众缺乏监督“裸官”的必要途径。因为信息公开不够,透明度低,“裸官”混迹于众官员之中,或小心观望,或大谈廉政,不出事很难被发现。公众所熟知的“裸官”,比如高严、杨秀珠、庞家钰、蒋基芳、张曙光等,都是出事后才被发现“他们早就是裸官”的。此前就有学者明确表示,中国“治裸”规定的最大问题,在于其“内部式而非外向型”的监管方式,未能发挥公众监督的作用,今天这个问题依然有待解决。

[启示]

斯土斯民情所系,寸肝寸胆当忠诚。“裸官”并不都是贪官,但其把家属送往国外,对公众所造成的社会焦虑感却委实严重。“管住裸官”,守住忠诚底线、坚定国家信仰,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这需要我们继续推进领导干部财产公示,让“裸官”裸露在阳光之下;这需要官方监管与民间监督保持密切合作,让“裸官”无处匿形;也需要我们更有效地限制“裸官”的权力。

对“裸官”说不,是新条例通过制度力量纯洁干部队伍的一个缩影。像那些名声不好的坏官、跑官拉票的官油子、无所作为的庸官,也统统被“拉黑”,这同样是树立正确用人导向的铁腕之举。古人有谓“亲贤臣、远小人”,把有劣迹者清除出去,把高风险者管起来,还得通过制度选拔大批好干部。从严格任用程序,到突出民生考核、民意评价,新条例正是通过科学有效的制度机制,意在把那些廉洁、实干、为民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让

他们更顺畅地走上各个领导岗位,为政坛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和清

新风气。

[建议措施]

对此,浙江公务员考试网建议:

一是要严织法律天网。法律法规是杜绝官员腐败的最有力的手段,我国腐败之风盛行暴露了国家法律法规的缺失,国家必须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完善相对空白的“裸官”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弥补法律漏洞,使其无法律空子可钻,犯罪事发后不能“抽身而退”。更要加大惩处力度,给有腐败之心的“裸官”以强大的震慑力,从根本上打击官员腐败。

二是要常亮监管明灯。建立对“裸官”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是打击“裸官”腐败的基本保障。要设立多方位的监管途径,比如畅通举报电话,设立专门的门户网站,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及个人行使监督权,使身居高位的“裸官”时刻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网络媒体也要加强对贪污腐败的“裸官”的网络举报力度,使他们不敢肆意妄为。近些年网络检举为反腐工作贡献了巨大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完善网络检举制度,是人民群众参与反腐的一柄利剑。最后,监察机关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有腐败行为的“裸官”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处理,绝不姑息迁就。

三是要擦净财产雾霾。对于“裸官”要进行财产公开,让其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和检验,擦净其财产雾霾,让“裸官”不再有

灰色收入,这样,也就能够大大减少“裸官”的贪污腐败,也不必再为其“不辞而别”而感到担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攻坚时期,加强对“裸官”的监督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国家要坚决治理相关“裸官”的腐败问题,杜绝腐败贪污,给“裸官”穿上外衣,出台全国统一的管理“裸官”的制度,使得“裸官”不再“裸”,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

有力的保障。

2014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产业工人升级2014-03-17 09:43【大中小】【我要纠错】来源:职

业培训教育网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

--打造蓝领名片驱动工人转型

俯瞰美国,选择回归实业,提供工人充分的就业岗位,逐渐摆脱虚体经济的沼泽地;远观德国,坚持职业教育,重视以人为主导的生产,终始德国制造之名响彻寰宇;近看日本,对外转移工厂,造成国内制造业大幅萎缩,新一轮产业空洞化危机四伏;环顾国内,人口红利渐减,劳动力成本慢慢上升,倒逼企业实行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尚书》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对于

制造业而言更是

如此,关键在于要促进新时期的工人转型。有鉴于此,需要

发挥工人的力量,坚

持工人路线,打造中国蓝领的新名片。

加大职业教育,打造工人一技之长。古人陈继儒曾在《小窗

幽记》中说:“是

技皆可成名于天下,惟无技之人最苦;片技即是自立天下,惟多技之人最劳。拥有一项娴熟的技术是一个工人安身立命之本,才能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然而,当前我国制造业仍处在整个产业链的底端,工人更多的是通过付体力劳动赚取微薄的工资,整体素质差强人意。故此,政府需开展职业教育,搭建合理的法律框架,定期举办工人技术培训,认可培训岗位;发挥财政输血的功能,大力支持职业学校的开办,重点开设实操课程,持续的为工厂输入高水平技工。唯有如此,才能为工人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提升工人的生活质量。

增强社会认可,促进工人时代认同。工人,古称“匠人”,不占有生产资料,却用自身勤劳的双手从事工业生产,带领人类开启工业革命的辉煌。工人在新中国历史上也书写了一幕幕篇章,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掏粪工人时传祥;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显伟大的雷锋传人郭明义;苦练技术自学成才,立足本职务实创新的金牌工人许振超……他们的名字不胜枚举,彰显着中国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别样风采。正是有他们这群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