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WTO时代关税政策研究

后WTO时代关税政策研究

引 言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国,2006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5年的后过渡期结束。5年来中国外贸总额年均增长近30%,2004年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元,达到11546亿美元,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体。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7607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三排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近7%,入世5年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值年均增长速度平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约20个百分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外向型特征,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迅速提高。2001年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为38%,2003年超过50%,到了2007年,对外依存度接近70%。对外贸易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源动力。从2002年1月1日起,履行入世承诺的关税减让义务,关税总水平(算术平均值)由15.3%降到12%,2003年降到12%,2003年下降至11%,2004年下降至10.4%,2005年和2006年降至9.9%,2007年降至9.85%。入世后的5年间我国的关税政策实行最惠国税率、进出口商品暂定税率、协定税率、自由贸易区特惠税率、加工贸易保税、减免税等关税政策。2007年中国实际关税水平已低至3.5%,随着我国今年来贸易顺差持续增大带来的国际贸易矛盾也比较突出。我国近年来贸易顺差持续增大,带来的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特别是近一时期以来,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已波及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影响也在我国的经济中有所显现。从国内来看由于投资多快,有经济过热的趋势,随着部分商品物价迅速上涨,有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币对美圆的迅速升值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有效的关税政策是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逐渐加大的背景下,针对后WTO时代我国的关税政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我国入世后关税政策现状的认识,从政策角度探讨目前我国现行的关税政策与入世承诺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找出目前关税政策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制定出既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又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关税政策。
对后WTO时代我国的关税政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对我国后WTO时代关税政策现状的认识,从政策角度探讨目前我国现行的关税政策与入世承诺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找出目前关税政策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制定出既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又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关税政策。
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或政党为实现一定时期的预定目标而制定的共同行动准则。通常,我们所说的政策是指一个国家的政策。
关税政策是一个国

家以关税为手段,为达到一定历史时期的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政策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自从关税成为一种经济管理手段,一个国家的关税制度或对关税的运用都是在一定的政策或方针指导下进行的。关税政策主要是运用关税手段组织财政收入,发展国民经济等方面达到一定的预期目的。它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过对进出口货物的征收关税和管理,体现国家政治、经济和产业发展等国家总的经济发展政策与方针。
目前,从国内外来看许多专家学者已对相关关税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讨,并在部分国家得以应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日本等国家。美国通过WTO关税减让谈判致力于取消国内外关税壁垒,为美国商品进入其他国家市场打开贸易通道,在贸易保护视力的压力下增设非关税壁垒以减小关税减让对美国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在关税减让的同时,美国注重运用WTO的法律条款来保护美国的利益。不断修补和完善美国的对外贸易法规如反倾销法和反补贴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非关税壁垒的补充形式。
通过设置一些贸易障碍阻止一些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对其开放市场,以满足其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领域纠纷增多,美国更注重对关税制度的立法,并在具体实施中使关税手段更加灵活,并具有较强的报复性。日本建立了合理的关税理论体系,并确定了新税率的基本方针,设立初级产品低税率,生产税低,消费税高。对于停滞或衰退产业,为了使其产品实现顺利准换,在规定的期限内,予以一定程度的高关税。对关税率的修订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合关税有效保护能力提高。设立了特殊关税制度,同时设立了关税配额制度等政策。
我国随着入世进入后过渡期,为了适应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我国的关税政策也进行了有效的调整,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关税政策的改革,为了降低贸易顺差,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加征出口关税并取消或降低出口退税,同时陆续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实行协定税率。为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减少贸易顺差,取消部分商品的加工贸易。
国内的专家学者在关税政策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基本上都是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例如降低关税对产业(汽车行业、电子行业)的影响。从消费税的改革、出口退税、减免税改革等方面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但从参与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目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制定、以及各种税率设定、原产地规则制定和减

免税政策等综合方面的研究不多。
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论述了后WTO时代关税政策的内容,第一节论述了关税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研究后WTO时代关税政策的意义。第二节引用了相关的关税理论,特别是保护关税理论和自由关税理论。对相关理论的背景等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三节引用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定,我国入世的相关承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相关的关税政策。分析我国目前关税政策的现状关税政策调整情况和面临的形势,以及揭示这些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不利的影响。第四节分析研究后WTO时代我国在关税政策制定及关税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五节得出了"改革势在必行"的结论。针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尝试性地提出了后WTO时代既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又符合我国经济产业发展现状方面的关税政策的建议和对策。

一、关税政策的形态
(一)关税政策的界定
从运用关税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要取得的效应角度,将关税政策分为关税的财政政策、关税的保护政策、关税的自由政策和关税的社会政策1。但在传统上,一般把关税政策分为财政关税政策与保护关税政策两大类。这是与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相适应划分的。因为保护贸易政策必然要采用保护关税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原则上不应运用关税保护。征收关税的目的是为了取得财政收入,因此,财政关税政策是与自由贸易政策相适应的。
征收关税,不论税率高低都会产生财政收入效应与影响进出口的效应和其他效应。制定关税政策就是有目的地、有选择地对不同货物分别运用关税的征免、税率的高低等手段,使关税在某一方面的效应发挥得更突出一些。
关税政策不是自有关税就开始产生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产生后,国际贸易也随之迅速发展。由于你死我活的激烈市场竞争和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个国家尤其是生产比较落后的国家必须抵制其他资本注意国家的商品竞争,以保护本国资本主义工农业的发展。这时,关税被作为一种有力的保护手段,自然地出现了保护关税政策。列宁曾指出:"----保护关税政策是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因素'"2
自由贸易,其严格的含义是国家不干预进出口贸易,任其按自然经济规律自由进行。国家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关税是一种国家干预,必然对国际贸易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自由贸易是相对保护贸易而言的。对国家的一项政策来说,自由贸易政策也是相对于保护贸易而言的。在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时,原则上它只能是征收财政关税,这也就是财政关税

政策的含义。从历史实践看,比较典型的自由贸易政策或财政关税政策只有19世纪中叶在英国曾一度出现过,但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其他国家,如法国的自由贸易政策时间则更短,而且都不很彻底(在此期间美、德等国却在保护关税政策的保护下得到发展)。因此,从关税政策的历史发展中看,自由贸易的财政关税政策知识暂时的。相对的,而各国的保护关税政策则是基本的、正常的政策。恩格斯在《保护贸易制度与自由贸易》中曾说:"------这是17世纪当时发生的保护保护贸易性质。这种性质在19世纪的保护贸易中仍照样保留着。那时保护贸易在西欧所有文明国家都当作正常的政策。"3这种情况在本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中,又出现了世界性的保护关税政策高潮,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使用了超保护关税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逐渐认识到贸易壁垒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造成的危害,因此出现了贸易自由化的趋势。发达国家强调贸易自由化,关税壁垒逐步降低。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地区性经济一体化,贸易集团化成为流行趋势。关税同盟成员国减低或取消彼此间的关税壁垒,实行自由贸易,但对同盟以外的国家仍使用关税保护。美国是首倡贸易自由化的国家,也是最积极的国家,但是它又是使用保护关税和保护措施,保护主义很强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实行了一个时期的保护关税政策之后,最近也纷纷降低关税壁垒,逐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因此,这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关税政策,既标榜自由贸易又不放松保护关税。有人称其为混合型的关税政策或综合性关税政策。近年来,贸易自由化逐渐成为主流。把关税政策基本上分为财政关税政策和保护关税政策两大类的传统分类方法,现在很难划分清楚,
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关税政策和关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由一定的客观因素所决定的,主要是根据本国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生产发展情况、经济特点、统治阶级的利益、国际关系和国际经济及实力对比地位等因素决定的。不同国家,不同历史
时期,可能实行不同的关税政策。
(二)研究后WTO时代关税政策的意义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国,2006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5年的后过渡期结束。5年来中国外贸总额年均增长近30%,2004年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元,达到11546亿美元,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体。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7607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三排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近7%,入世5年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值年均增长速度平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约20个百

分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外向型特征,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迅速提高。2001年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为38%,2003年超过50%,到了2007年,对外依存度接近70%。对外贸易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源动力。从2002年1月1日起,履行入世承诺的关税减让义务,关税总水平(算术平均值)由15.3%降到12%,2003年降到12%,2003年下降至11%,2004年下降至10.4%,2005年和2006年降至9.9%,2007年降至9.85%。入世后的5年间我国的关税政策实行最惠国税率、进出口商品暂定税率、协定税率、自由贸易区特惠税率、加工贸易保税、减免税等关税政策。42007年中国实际关税水平已低至3.5%,随着我国今年来贸易顺差持续增大带来的国际贸易矛盾也比较突出。对后WTO时代我国的关税政策的研究,(1)可以帮助我们队我国入世后关税政策现状的认识;(2)从政策角度探讨目前我国现行的关税政策与入世承诺及经济发展的关系;(3)可以找出目前关税政策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4)有利于更好地制定出既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又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关税政策。


二、研究后WTO时代关税政策的相关理论依据
国家政策作为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一定的理论为一定的政策服务,有什么样的政策需要就会有相应的理论。理论也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又可以反过来影响或推动经济的发展,政策与相应的理论是密切相关的,财政关税政策的理论依据是自由贸易理论。
 (一)制定关税政策的相关理论
1.自由贸易理论
系统的自由贸易理论是由西方经济学家之父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提出的,他的著名代表作是《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简译为《国富论》)。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是在英国18世纪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阶段向大机械、大工业发展并逐步兴盛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他综合了当时的一些经济学家、哲学家如休谟、魁奈、斯土图亚特、达卡等人的理论发展而成。斯特在国际贸易上反对重商主义的观点,认为国家财富不是金银量的增加,而是居民收入的增加,经济人的利己心是他的理论基础,他强调个人的私利,反对国家对经济活动和贸易活动进行干预。认为人类的经济行为都是为了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而出现的,分工、交换、货币、价值、价格等经济范畴和一切经济活动都是经济人的利己心驱使下自然形成的自然秩序。而市场价格机制如同一只"无形的手"使经济得到自然调节。在国际贸易方面,他主张绝对成本优势原理。他认

为,如果每个人为了自身利益都专业化于自己拥有优势的商品生产,那么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产品就会增加。他论述了生产分工的好处,进而主张国际分工,各个国家应根据各自的优势条件,生产其成本最低、绝对有利的产品,发挥其"绝对优势"。在进行贸易时,各自出口其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无优势的产品,这样贸易双方国家都能得到比以前更多的商品量。富国在工业上占优势,贫国在工业上不能与富国竞争,只能在农业上发挥优势。他认为这样进行国家分工、自由贸易,能使整个世界的生产取得最大的收益,因此反对重商主义对贸易进行干预。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理论。在国际贸易方面,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5该理论认为,甲乙两国生产同样的两种商品,甲国的两种产品虽然都处于成本劣势,但选择其一种成本劣势比较小的商品进行专门生产,然后以其向乙国换取那种劣势比较大的产品。总起来看比甲国同时生产两种产品而不进行分工生产时,能够得到更多的收益。两国各自专门生产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行国际分工和相互交换,能大量提高这两种商品的总生产量,相互得利。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自由贸易理论,自由贸易主要有如下好处:(1)国际分工的利益。包括国际分工专业生产,可提高专业技术和生产效率;人才与物力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和合理的配置;分工合作,节省生产时间,可降低成本;促进发明创造,分工有利于开展大规模生产。(2)能获得最大的国民收入。(3)可降低输入物品的价格,有益于消费者的福利。(4)不致形成有害的独占企业。自由贸易论者认为自由贸易是符合经济的自然发展规律的。如果抛开与生产力有关的生产关系、国家和政治等因素,自由贸易有利于生产和经济发展。
2.保护关税政策的理论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是由德国著名政治家、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最先提出的,是保护贸易的代表性理论。6他在1841年4月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抨击了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提出了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经济发展阶段论为依据,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为经济落后国家服务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他认为财富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从国外进口廉价的商品,虽然短期内可以获得贸易利益但这样做使本国的工业得不到发展,以至长期处于落后和依附的地位;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只是单纯追求当前财富利益,而不考虑国家的长远利益;各国的经济发展必须经历原始未开发时期,畜牧时期

,农业时期,农、工、商时期五个阶段。他认为保护关税如果会使价值有所牺牲的话,它却使生产力有了增长,足以抵偿损失而有余。保护关税在初行时会使工业品价格提高,但是经过相当时期,国家建成了自己的充分发展的工业品以后,这些商品由于国内生产成本降低,价格是会低落到国外进口价格以下的。李斯特的关税保护理论并未否定自由贸易,而是要通过保护使一个国家达到"最后一个阶段,当财富和力量已经达到了最高度以后,再行恢复到自由贸易原则"
3.超保护贸易理论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及其追随者哈罗德等人的理论最具代表性。凯恩斯提出了投资乘数论,他的追随者在其投资乘数论的基础上,引申出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该理论认为贸易顺差不仅能够增加国民收入,而且能够扩大就业;而贸易逆差则会减少国民收入,加重失业。因此他们极力主张扩大出口,超贸易保护理论认为不但保护幼稚工业,而且保护那些高度发达或开始衰落的工业。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性扩张以及各种奖出限入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但为追求贸易顺差,一味地实行奖出限入政策,势必导致各种关税、非关税壁垒,从而阻碍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4.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放慢,事业率不断提高,贸易政策所处的环境明显恶化。古典经济学中用来支持自由贸易的经济分析显得越来越不切实际,一种新的要求国家干预,通过对某些"战略产业"扶持以刺激经济增长的新理论随之出台,其中克鲁格曼提出的战略贸易理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理论最重要的主张是实施战略性贸易,即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关税、进口保护和出口补贴等奖出限入措施,对现有的或潜在的战略性产业(部门、企业)进行支持和资助,以便谋取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增强其竞争力,并伺机掠夺他国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最终实现增加本国福利的目的。战略贸易理论为一定时期的贸易政策提供了依据。在实践中确实起到了扶持相应产业发展的作用。但却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因而势必引起其他国家报复,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5.发展中国家保护关税学说
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拉丁美洲发展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阿根廷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德国经济学家辛格、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发展经济学家通过对现实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问题的研究,对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提出了批评,认为它不适用于当代发展中

国家。同时提出了他们认为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保护学说。普雷维什等人的关税学说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保护性关税存在的基础。自由贸易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只有相互贸易的国家具有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时,自由贸易才对双方的经济发展都起积极作用。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自由贸易的结果非但没有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反而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落后。普雷维什通过其著名的"中心-外围论",阐述了自由贸易只对发达国家有利,而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观点。缪尔达尔则用"回波效应"说明了自由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危害,他认为自由贸易导致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工业品进口的依赖,造成国内工业的衰退,而国内工业的衰退更加重了对发达国家工业品进口的依赖,这样,自由贸易就阻碍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进程,拉大了同发达国家生产力之间的差距。普雷维什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就必须掘弃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打破旧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实现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以关税保护等手段排斥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促进本国工业化进程。
(2)保护关税有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普雷维什和辛格认为,征收关税是发展中国家改善贸易条件的重要手段。首先,征收进口关税可以减少外国商品的出口数量,降低外国商品的竞争能力,同时增加本国商品的出口数量,提高本国商品的竞争能力,从而有利于本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其次,发展中国家要从根本上改善贸易条件,必须大力发展工业,改善出口产品结构,以工业品的出口来取代初级产品的出口,而保护性关税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确定关税政策的主要因素
关税政策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经济基础的反映,为什么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有截然不同的关税政策,为什么在同一时期内不同国家实施不同的关税政策,同样是保护政策,但其政策的内容和措施不一定相同。实施什么样的关税政策,不是由人们主观愿望任意制定的,而是由客观因素所决定的,有其一定的规律,制定关税政策需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
1.按照本国利益制订关税政策
政策是国家政权的产物,它必须是为本国利益服务的。因此,关税政策必须为本国利益服务这是其最基本和最简单的原则。关税政策是有国家存在和有国际经济竞争这两个前提下产生的,7从这点也可以说明它是与国家利益分不开的。关税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必须贯彻一个国家总的

政治、经济方针政策,并且要与国家其他具体政策(如外贸、外交、财政、产业政策)相配合。不论是自由贸易政策或是保护贸易都要相互协调一致。
2.工农业生产发展程度
一国的关税政策是由其工农业生产(包括科技、文化等)的发展程度而决定的。从资本主义竞争规律来看,工农业生产和发达的国家具有与国外竞争能力时,它就不需要关税保护政策(至少不需要全面地或与世界隔离的严格保护),过度地保护反而会限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农业落后的国家缺乏国际竞争能力,则需要实行保护政策。但是关税政策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经济发展的情况作动态的变化,保护的重点或内容都要有相应的改变。工业发达国家虽然目前仍然在使用保护关税,但他们保护的重点是它们的出口产品和敏感性商品,而发展中国家则是为了完善本国生产结构,实施结构性的保护;发达国家可以普遍降低工业产品的关税水平,尤其是初级产品的关税可以大量降低。而发展中国家不但不能与发达国家一样降低工业产品的关税,而且由于财政需要,关税水平也不能大量地普遍降低。
3.本国的经济特点和优势
关税政策要保护和促进本国工农业的发展,因此它必须符合本国产业发展的要求。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具体经济情况和自然优势制定了产业发展计划,关税政策要贯彻这种发展计划。农业国家必须发展工业,幼稚工业需要关税保护,这是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使用保护关税政策的理由,关税政策要受到自然优势或特点的制约,沙漠地带的石油国家,它必须用石油换回大量的生活和生产必须品,因此在一定时期内它不需要对大量进口的商品加以限制;欧洲大陆国家不产石油,最初对石油及其产品的进口不加限制,但当它们建立了石油加工工业后,则对一些石油的加工产品的进口便加以限制了。国土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与幅员狭小,资源较少的国家,关税政策也是不尽相同,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和地理、资源条件也是决定其关税政策的主要因素。一个国家的经济特点和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条件会变化,资源也不是永远取之不竭,而且目前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是受整个国际形势影响的,因此这些因素都是有时间性的,关税政策也是有时间性的。
4.受国际组织规则的制约
目前国际见最大的贸易组织有两个,一是世界贸易组织二是世界海关组织,某一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享受相关优惠关税的同时就要履行加入该组织的相关义务和承诺,在加入世界海关组织必须是世界海关组

织的成员,世界海关组织的成员在制定相关关税政策是必须遵循世界海关组织的《协调制度》,也就是对进出口商品必须采取编码制度,编码的规则必须采用《协调制度商品目录》,进出口税则必须以协调制度商品目录为基础而编制。因此在关税政策制定时必须符合国际组织相关条款规定的制约。
 (三)正确认识我国的关税政策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在我国实行保护关税政策是正确的,它的正确性来自我们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和对中国国情与中国特色的把握。
1.保护关税政策符合我国的工农业水平和发展模式
我国保护关税政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后便确定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工农业有了迅猛的发展,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工农业水平、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从整体来讲,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还需要政府必要的保护措施,以抵抗国外同类产业的强有力竞争。如果放弃对这些行业的保护,面对进口商品的有力竞争,他们在国内的进步和发展会十分困难,更不用说进入国际市场了。
2.保护关税政策有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维持国内就业。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就业问题一直受到较大的压力,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处于失业或办事业的状态。如果放弃对国内产业的保护,不仅不能保证就业问题会有好转,而且很可能激化这一矛盾。这是因为,第一,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不仅在资金技术密集的行业中竞争不过发达国家,而且从这些行业转移出的要素不一定能重新配置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因为这些产业的出口碰到种种障碍,生产规模的扩张失去市场条件。第二,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收缩行业的资产具有专用性,工人具有专门技能,管理者具有专门知识,因此不一定能顺利地转入新行业,导致结构性事业产生,不仅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难以接受这种重新配置的高成本,就是发达国家也无力过多负担,这也是发达国家对其国内不具备竞争力的产业实施保护的重要原因。
3.实行保护关税政策有利于我国实现贸易政策自由化
保护关税政策把立足点放在保护和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发展生产力,以增加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8国际贸易是两国之间互有近出口的贸易,而不是一国只把对方国看作自己的产品市场,而不考虑到别国也有产业,这样的贸易是不能持久地。在国际贸易中,不像在以国内贸易那样,优胜,绝对竞争

,而是要贯彻相对竞争原则,平等互利,共同发展。这样,发展中国家采取关税保护来保证本国工业尤其是幼稚产业的发展,通过本国工业的发展来增强国际竞争力,从而最终造成自由贸易、平等竞争的条件,无疑是合理的要求。中国现阶段实行的保护关税政策还有一个重要观点,即保护是为了不保护,保护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一旦时机成熟,幼稚产业成长起来以后,就撤消这种关税保护。不仅如此,即使在保护期间,也不排除国外的竞争,知识要把这种竞争限制在适当的、本国工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四)我国实行适度保护关税政策的客观必然性
虽然关税对保护本国经济的作用日弱,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履行WTO相关义务的过程中,应当也必须实施适度保护关税政策。
1.适度保护进口关税有可能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
关税作为一种间接税,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对经济的影响。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会增加进口商品的采购成本,从而改变进口商品与国内生产的同类商品的比价关系。这种比价关系的改变,不仅影响进口国而且还会影响出口国的生产、消费和收入分配,从而影响资源的全球配置和收入的国际分配。这就是关税所以成为一国税制中最为他国关注并需要进行国际协调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关税经济效应所作的规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虽然,在一般情况下,关税对经济影响的基本面是消极的,征收关税可能会导致社会福利总量的减少,从而降低资源配置全球效率。但对一国经济来说,这一结果也并不是绝对的或唯一的。在一些特定条件下,如在一般均衡分析的大国模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进口商品征收适度关税也有可能改善进口国贸易条件,从而增进本国福利。此外,关税经济效应的规范分析还表明,适度关税对本国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国际收支、收入分配等关乎国计民生的许多方面,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是发展中国家调控国内与国际经济关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工具。
2.适度保护关税对培育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性影响
美国独立以前,长期受英国殖民统治,无任何工业,是英国单纯的农业附庸。1783年美国独立后的首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倡导和实施保护关税政策,扶持美国幼稚工业的发展,最终成功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进而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德国的统一和工业的发展较晚,直到l9世纪初叶,还处于封建各邦割据状态,以农业生产为主。面对英国大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德国各邦内部关税对德国工业发展的

严重桎梏,李斯特站在当时德国工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提倡废除德国各邦内部关税,境内自由竞争,对外结成关税同盟,采取保护关税政策,抵抗英国的威胁。保护关税政策的实施,使德国经济随之渐入快车道。结合我国当前情况,对需要保护的新兴产业征收适度保护关税,就能为国内企业的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市场空间,假以时日,就能培育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3.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了我国应当实行适度保护关税政策
当今世界,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悬殊,并还在进一步拉大。有资料表明,世界上20%最富有的人生活在集中了8l%的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占据了82%的出口市场、58%的外国投资、9l%的新技术利用和74%的电话线路的国家;有l3亿人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的人不能上学。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甚大,两个集群之间完全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要使发展中国家接受彻底的自由贸易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公平的。适度保护关税政策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保护新生产业成长,带动和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WTO自由贸易原则中的一项重要例外。有专家指出,一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需要保护的产业部门,保护贸易政策就某一部门而言是暂时的,但就一个国家而言则是长期的。9事实上,即便是发达国家,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也难以彻底割舍保护关税政策。2002年3月5日,美
国总统布什曾宣布,自3月20日起对多种进口钢铁征收30% 的关税,并对厚钢板实行进口限额,以限制钢材进口,从而保护美国国内企业频频破产、工人严重失业、处于衰落状态的钢铁丁业。同年8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恢复总统贸易权力的提案,该项被称为"贸易快速道"的法案赋予了布什政府运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美国一些低效产业的权力。该案例充分说明,即使像美国这样经济强大到称霸全球,并极力倡导和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超级大国,当其认为国内某些产业生存和发展受到大量进口商品的威胁时,照样会重举保护关税的大棒,发展中国家实行适度保护关税也就更在情理之中。


三、中国加入世界海关组织的相关规定和后WTO时代中国关税政策现状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关税方面享受的权利和义务
2002年1月1日起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的相关规

定,我国在关税方面享有如下权利和义务:10
1.我国入世后再关税方面享受的权利
 (1)享有多边贸易体制确立的非歧视最惠国税率待遇权利
中国可享有多边的,稳定的和无条件的最惠国税率待遇。中国在入世前,通过与一些国家在双边基础上签订若干含相互给予最惠国关税待遇条款的贸易条约和协定来获取最惠国关税待遇,但这种双边的最惠国待遇往往是有条件的、不稳定的和有期限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美国,美国虽然与中国签订了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的双边协议,但根据其《1974年贸易法》第402节的规定,美国政府需每年审查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移民政策,根据该国移民政策的实施情况,决定是否对该国终止或延长最惠国关税待遇,后改名为"正常贸易关系"1989年后,美国国会每年将是否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同人权、宗教、贸易逆差及知识产权等问题挂钩。这种年度审议为中美双边贸易发展及我国众多出口企业的出口前景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中美达成关于中国"入世"的双边协定后,美国国会于2001年通过了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结束了对华正常贸易关系的年度审议。因此,我国"入世"后,中国产品在WTO140多个成员方中享有多边的、稳定的和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这将为中国出口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创造有利的竞争条件,从而促进我国出口增长及与其他WTO成员方之间长期稳定的经贸关系,其次,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附件7的规定,欧盟、阿根廷、匈牙利、墨西哥、波兰、斯洛伐克、土耳其等成员方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的与WTO规则不符的数量限制、反倾销措施、保障措施等,都将在中国"入世"后5-6年内取消。
(2)享有WTO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的权利
除一般WTO成员方所享有的权利外,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还将享有WTO各项协定规定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其中包括:中国经过谈判,获得了对农业提供占农业生产总值8。5%的补贴权利,补贴的的基期采用相关年份而不是固定年份,使我国今后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有继续增长的空间,在涉及到补贴与反补贴措施、保障措施等问题时,享有WTO协定规定的发展中国家待遇,包括在保障措施方面享受10年保障措施过渡期,在补贴方面享受发展中国家的微量准许标准。
(3)享有全面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利
"入世"前,中国作为观察员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并没有决议的表决权,所能发挥的作用受诸多限制。"入世"后,中国将充分享有正式成员的权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全面参与WTO部长级会议、各理事会和委员会的所有正式

和非正式会议,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第二,全面参与贸易政策政策审议,对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重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政策进行审查与监督,敦促其他WTO成员方履行多边义务。第三、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双边贸易争端,避免某些双边贸易机制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我国入世前,一旦与发达国家发生贸易纠纷,只能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发达国家甚至会利用本国法律对我国企业做出不公正的裁决或单边对中国予以贸易制裁。入世后,一旦发生贸易纠纷,我国就可以诉诸较为公正的、多边的WTO争端解决机制,比较公平地解决贸易争端,维护中国的贸易利益。第四、全面参与WTO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参与制定对边贸易规则。作为正式成员方,我国可以真正参与各个一体的谈判,完整地表达关系一国经济主权的合理主张与建设性建议,切实维护我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地位于合法权益,并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4)享有市场开放与法规修改过渡期的权利
在《中国入世议定书》中,中国享有市场开放与法规修改过渡期的权利,从而使中国相关产业在入世后获得了调整合适应得时间及缓冲期。具体来说,过渡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在关税减让方面,其实施最长可达到2008年,即最长到2008年,关税总水平降低到10%。第二,逐步取消400多项产品的数量限制,可以在加入WTO后1-3年内实施。
2.中国入世后关税方面应履行的义务
(1)遵守WTO基本规则的义务
我国承诺,入世后将在进口货物的关税、国内税等方面给与外国产品不低于给予国内同类产品的待遇。对于目前仍在实施的与国民待遇原则不符的做法和政策,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首先,保证贸易政策的统一实施。我国承诺,入世的法律文件适用于整个中国关税领土、包括边境贸易地区、民族自治区、沿海开放城市以及经济济书开发区等,中央及地方政府应以统一、公正和合理的方式,适用和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其次,遵守透明原则。我国承诺,公布所有涉外经贸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未经公布的不得实施。入世后,在外经贸主管部门设立咨询点。在涉及对外经贸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实施前,应提供草案,并给与其他成员方合理时间以评议。第三,提供司法审查的机会。我国承诺,由公正、独立的司法机构对有关法律、法规、司法决定和行政决定的实施予以司法审查。受有关行政行为影响的当事人有权上诉,最初向行政机关提出上诉的当事人有权向司法机构就行政

决定提出上诉。
(2)货物贸易领域承诺履行的义务
内容包括:A、逐步放开外贸经营权。我国承诺,入世后第一年,外贸占少数股份的合资企业将全部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在入世头2年内,进一步扩展至外资占对数股份的合资企业;入世后3年内,取消外贸经营审批权,所有中国境内企业在依法登记后,都有权经营除受国营贸易管理产品外所有产品的进出口。B、逐步降低关税与取消非关税措施。我国在入世议定书附件8中承诺,关税总体水平有入世前的15%降到2005年的10%,其中工业品的平均关税2004年降至8.9%,农产品的平均关税降至15%,信息技术产品关税最迟于2005年前取消。入世议定书附件6实行出口关税的84个税则号列产品关税水平为最高水平,在以后不得超过,中国进一步确认将不提高现行实施税率,但例外情况除外。如出现此类情况,中国将在提高实施关税前,与受影响的成员进行磋商,以期找到双方可接受的解决办法。C、对部分农产品和工业品事实关税配额管理。根据"入世"议定书,我国承诺对小麦、玉米、大米、棉花、食糖、豆油、棕榈油、菜籽油、羊毛等农产品和化肥、毛涤等工业品实施关税配额管理。附件8对有关部门配额量、配额内外税率、非国营贸易比例和实施期等做了具体承诺。
(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家相关的关税政策
1.美国关税政策11
(1)关税税则
自1990年,美国开始依据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简称HS)商品目录为基础编进出口税则.《协调制度》是世界海关组织成员国必须遵循的商品分类和统计目录,它改善了进口统计的分类,《协调制度》商品目录共将商品分为22类、97章。
(2)海关估价方法
美国海关征收进口货物关税的主要依据之一是该批进口货物的海关价值.海关评估进口货物价值的法律依据是美国1930年关税法(修正)第402节有关估价的条款,这些条款曾在1979年贸易协议法中得到修正.在大多数情况下,海关评税的价值基础是货物的交易价值;如果交易价值不能确定,则可根据特定的二级基础对进口货物进行评税.这些二级价值基础依次为相同货物、相似货物的交易价值、推论价值和推算价值。
进口货物的交易价值指的是该批货物被出售以输往美国时实际支付或准备支付的价格,其中应包括买者承担的包装费、买者支付的所有佣金、特许费和卖者因进口货物后来又再卖、转让或利用而应支付的费用;如果交易价值不能确定,海关可根据以前进口过的相同货物的交易价值进行评估;如果没有可比的相同货物交易价值,则可根据相似货物的交易价值进行评估;如果相同或相似

货物交易价值都不能确定,则可根据推论价值计算,推论价值指的是进口货物在美国再卖时的价格,其中应减去佣金或利润和管理费用、运输和保险费、海关关税和联邦纳税、深加工后的增值。海关对进口货物估价的最后一个基础是推算价值,即生产该批进口货物过程中原料、制造处理、利润和管理费用、包装等费用的总和。如果进口商请求优先以推算价值评估进口货物的价值,海关可以颠倒推论价值和推算价值的先后次序。
如果进口商品依照税则从表价税率全部地或部分地应征关税,必须应用有关的税率来确定该项商品的应税价值。海关确定应税价值的过程被称为"海关估价"。
海洋运费、海上保险费和其它出口后各项费用是不包括在应税价值之内的。换言之,应税价值通常是决定于外国出口港口的离岸价格。
根据修改的第402款的估价,1979年贸易协定法修改的第402款建立了5项估价标准或方法法,与一个包罗一切的条款一起使用,后者只有在其它标准下不能完全适用时才能使用。第一条标准即进口商品的成交价格是主要的标准。其它各条标准都是可选择的,按照顺序依次优先适用。这就是说,如果主要标准不能用时,适用时特定的商品的第一个选择就成为估价该商品的唯一方法。修改的第402条款新规定新估价标准或方法的次序如下:进口商品的成交价格;同商品的成交价格;相似商品的成交价格;倒扣价格;计算价格。
所谓退税,是指按照美国法典第19卷第1313条A项规定对在美国使用负税进口产品制造或生产一种产品并再出口者退回原交纳的有关税款。制成品必须在有关负税进口产品进口之日起5年内。出口退税额相当于出口产品中外国已负税料件税款的99%。适用退税的有普通关税、倾销税、反补贴税和标志税(刷唛费)。退税同样适用于国内税法对进口规定的税种,以及某些种类的石油及其制品进口许可证费等。
(3)关税优惠制度
美国海关关税优惠制度主要分成两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主要是涉及美国产品出口后经过有效的加工复运进口的产品,如国外修理或改制货物的复进口关税优惠,国外组装美国零部件复进口的关税优惠等。第二种类型是反映美国贸易政策,如国际贸易协定等,比如普惠制对加拿大汽车零件的关税优惠等。
2.加拿大关税政策
(1)关税结构及海关征税标准
加拿大的法律规定只有联邦政府有权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各省政府均不得实施征税权。大多数进口产品的关税税率为从价税率,即按产品价值的百分比征税。对于有些产品则按重量征税。有时也对产品征混

合税,对来自不同国家的产品征收何种关税主要看加拿大对产品原产地实施何种关税待遇,目前加拿大对不同国家主要有以下几种待遇:
A最惠国待遇(MFN)
对所有关贸总协定成员国及与加拿大有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
B英联邦优惠制(BP),适用于所有英联邦的成员国。
C普遍优惠制(GPT),适用于160多个发展中国家。
D对不包括在A.B.C.E项下的国家实施的关税。
E美国关税。
有些国家享有几种特殊关税待遇。另外,在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下,来自美国的产品进口关税逐渐降低,加拿大进口的大多数产品都被征在最惠国待遇下规定的关税,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所征普惠制下的税率比其它种类的税率低。最高的关税是普通关税,适用于既非世界贸易成员国和与加拿大无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如朝鲜,阿尔巴尼亚,阿曼和利比亚。
加拿大关税结构的特征之一是对不同产品实施不同税率。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原材料的进口关税为零或很低,进口产品加工程度越高, 关税越高,其它发达国家的做法也大致如此。加拿大进口产品的平均关税约为9%,比美国、欧共体、日本的关税高5-7%。
加拿大的海关关税在执行时,有些特殊规定,如对于加拿大本国能生产的新鲜水果及蔬菜的进口,特别是加拿大本国市场供应充足时,有时要征季节性关税,用于加拿大生产制成品的进口零部件及原材料可享受暂时性低关税或免税待遇,根据加拿大的机械计划,有些加拿大本国不生产的机械设备的进口可享受退税待遇。加拿大海关关税表中的第四,第五栏列下了可享受退税待遇的产品名单,进口关税退税是为了帮助加拿大制造商提高产品竞争力。
退税的数量是不同的,有的产品退税率为100%。加拿大国内不生产的,但用于生产机动车的机械可享受退税待遇,用于生产农机的钢材及零附件也享受该待遇。
(2)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所征关税
加拿大的普遍优惠制税率适用于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它于1974年7月1日开始生效,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扩大对加拿大的出口。普遍优惠制下的税率与加拿大提供给其英联邦国家的优惠税率水平相同,或者说比最惠国待遇原则下的关税低1/3。并不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所有产品都可受到普惠制待遇。其中纺织品、服装、鞋及加工的食品就不享受普惠制待遇。
当享受普惠制的外国产品进口到加拿大,对加拿大国内同行业制造商造成严重损害或将造成严重损害时,加拿大企业可利用 "安全条款"请联邦政府撤销对有关产品的普惠制待遇,或对享受普惠制待遇的进口产品实施配额限制

。实际上,这一"安全条款"的使用情况很少。目前加拿大已对彩色电视机、胶鞋及特种钢等取消了普惠制待遇。
可享受普惠制待遇的条件:
享受普惠制待遇的进口产品必须符合要求,首先,产品必须来自合格的发展中国家,而且必须以联运提单形式运到加拿大的一个特定港口。当产品通过第三国运到加拿大时,如果在第三国进行了再加工,那么最终产品不再享受普惠制待遇。其次,产品的绝大部分价值必须是由一个或几个受益的发展中国家创造的。实际执行时是要求产品60%的价值(或工厂交货价的60%)由受益发展中国家创造。一些手工艺品可免税进入加拿大市场,但如果手工艺品的任何部分是由机器生产的而不是手工或脚操作的机器生产的,那么这种工艺品将不能享受免税待遇。
享受普惠制待遇的出口商可通过填写原产地证明书"A表"表明要申请普惠制下的关税优待.该表必须经原产地国家的有关权力机构的证明。
(3)海关估价方法
加拿大对进口产品所征关税大多为从价税,估价进口的方法便很重要。在关贸总协定东京回合的谈判中,加拿大成为<<1979年海关估价法规>>的签约国。该法规要求进口产品的海关价值为实际"成交价格"。"成交价格"就是进口商所申报并在发票上载明的商品价格。有某种关系的两方在做交易时,一方申报的"成交价格"也可以做为完税价格,但是需使加拿大海关相信这种关系没有影响进口价格。
3.日本关税政策
(1)进出口商品的分类和关税率
1987年之前,日本作为海关合作理事会关税税则目录(CCCN)协议的签约国,在外贸进出口商品分类方面一直使用CCCN分类系统。从1988年1月1日起,日本开始采用世界海关组织的《协调制度商品目录》编制进出口税则。
关税率由"海关税率法"确定并予以公布。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的平均关税率比较低,特别是工矿产品的平均税率只有2.1%。
(2)关税的减免、退还和偿还
日本的关税减免有"有条件减免"和"无条件减免"两种形式。有条件关税减免又分为"限制性减免"和"普遍减免",享受何种待遇主要取决于货物进口后的用途。此外,关税减免又可分为"永久性减免"和"临时性减免",这主要取决于所依据法律的稳定性。有资格申请关税减免的进口商是有限制的,而且对经关税减免后进口货物的使用和用途有较严格的限制。
预付关税后,发现货物符合减免部分或全部关税的规定,允许退还部分或全部关税。目前,日本的退税对象主要适用于被退回或被毁坏的货物,以及为生产出口产品所进口的原材料等。
关税偿还与退还相似,

二者的区别在于:关税退还的对象为关税交纳者,而偿还则不一定必须付给实际纳税人,也可偿还给法律事务所指定的人。
4.墨西哥关税政策
(1)商品分类
从1988年7月起,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分类体系改为"商品分类和编码协调制"(HS)。
(2)商品估价
评估商品的价值以确定其该交纳的税款通常是以商品发票价格为依据。然而如果外国供货商与墨西哥进口商之间有某种财务或商品上的关系,可以运用其它估价方法。在一般情况下,当外国供货商和墨西哥进口商之间存在某种财务,商业或其它形式的关系时,可以假设他们之间不存在自由竞争的条件。此时,进口商必须填写"正常价值确定单(the Determination of Normal Value),说明其与外国供货商之间的关系,同时自己确定一个经过几道调整排除了非自由竞争因素以后的正常价值。换言之,对这类进口商品的估价是在销售价格之上增加非自由竞争条件下商品交易时所获得的优惠或折扣值。 经海关验定后对正常价值增收关税。海关并可以在此基础上确定该进口商与其主要外国供货商进行商品交易时的标准调整要素以便适用于对其它类似交易的估价。
(3)海关税率
进口关税的税率从免税至20%不等;但是大部分纳税商品的关税率都局限在0-10%之间。例如,农业生产用的种子和消费用的谷物都是免税的,飞机发动机则须交纳10%的关税;船只的关税率在10%至20%之间;工业用车辆的关税率为10%;大部分手工具为20%。
(4)特别税率和关税联盟
根据与拉美一体化联盟各国分别签订的贸易协定,墨西哥对从这些国家进口的商品提供一定的减免税优惠。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后。墨美加三国之间的商品流通将趋于自由化。
5.东盟五国关税政策的调整情况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东盟五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经过调整,目前五国的关税水平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接近零关税的新加坡;低关税的马来西亚;仍然维持较高关税水平的泰国、印尼和菲律宾。
在东盟五国中,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开放程度最高,所以其关税水平也最低。至2001年,新加坡99%的产品都已实现了零关税,含酒精的进口货物成为新加坡唯一的征税对象,而且除口香糖,武器等少数商品外,也一般不设进口限制。新加坡到2010年所有税目的关税税率将降到0%。此外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新加坡虽然也在WTO协议下制定了约束税率,但是约束比率仍然较低(仅有70.5%的征税项目被纳入约束税率),而且约束税率也远远高于实际现行税率,所以其作用并不明显。

马来西亚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尤其是在货物贸易方面。在关税制度上,非从价税在所有征税项目中实施的比重由1997年的4.5%下降到2001年的0.7%,这提高了马来西亚关税政策的透明度,减轻了对某些产品的保护。与马来西亚不同,金融危机后,泰国加快实施贸易自由化政策,不断降低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政府规定,从1997年10月起实际进口关税在5%以上的进口商品项目的最高税率不得超过10%。1998年以后3次降低了国内不能生产的一些资本类商品、原材料、机械和化学产品的进口关税。1999年末泰国的实际平均税率为3.8%,2000年末为3.6%,2001年末已降至2.5%。不过,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截至2003年泰国仍然有26.1%的产品未实行约束税率,主要包括食盐、燃料、化肥、木浆、交通工具、橡胶制品和钢铁产品 。印尼政府在IMF的支持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国内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并实施了一系列关税减让措施。1998-2000年印尼的实际平均税率分别为9.34%、8.64%、7.27%,2002年降至7.2%。2003年1月新的税则分类实行后,在总共7540个征税项目中,实际税率水平在0-10% 的商品占83.85%,大于25%的仅占0.99% 目前,印尼93.2%的征税项目都已在乌拉圭回合协议和1997年信息技术协议下实行了约束,包括了农产品的全部和制造业的94.6%,农产品约束税率浮动范围为0-210%,制造业为0-150%。印尼还计划到2005年将其简单平均约束税率降至37.6%。此外,政府还增加了关税政策的透明度,公开征税范围和标准,但对一些敏感性商品(如大米和糖)则采取以从量税代替从价税,达到对此类产品的保护。1999年1月,菲律宾曾一度提高了714个征税项目的税率(同时承诺将于2001年恢复到1997年的水平),但这只是暂时性政策,总体看来菲律宾仍在加快贸易自由化进程。1999年末菲律宾的实际平均税率虽达10%,但是其中一半以上征税商品的实际关税已降至3%,总体浮动范围在0-65%。2002和2003年菲政府进一步推行关税改革计划,逐步削减实际关税税率,到2004年1月前除某些敏感性农产品外,其所有征税产品税率统一于5%的目标(波动范围不超过5%)。
从东盟国家自由贸易协定的进展情况看,由于东盟五围之间存在经济与非经济的差异,导致区域内多边贸易自由化进展缓慢,因此各国都积极寻求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区域外的双边贸易合作。尤其是新加坡,由于其对外经济关系重点在东盟之外,而且经济开放程度高,无农业拖累,更便于达成双边贸易协定,所以成为东盟五国中在双边贸易自南化方面进展最为迅速的国家。目前,新加坡已与新西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