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河的特点

黄河的特点

黄河的特点
黄河的特点

黄河的特点

黄河与我国其他江河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水少沙多。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17,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4位。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324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造成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0厘米。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合沙量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江河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跳进黄河洗不清”的说法,也就是由形容黄河泥沙多而来的。同时,黄河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呈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还真不易洗净呢!

二是水、沙时空分布不均。

黄河水量的60%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与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来自几场暴雨洪水。这种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给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和下游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三是地上悬河。

由于长期泥沙淤积,目前黄河下游堤防临背悬差一般5~6米。滩面比新乡市地面高出约20米,比开封市地面高出约13米,比济南市地面高出约5米。悬河形势险峻,洪水威胁成为国家的心腹之患。

四是洪水灾害频繁。

从先秦时期至民国年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余次,大的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北抵天津,南达江淮,洪水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惨重损失。同时黄河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淤塞河道,良田沙化,给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长期难以恢复。由于洪水灾害频繁,历史上黄河洪水被称为“中国之忧患”。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水库工程概况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小浪底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讯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工程于一九九四年九月十二日正式开工,于1997年11月截流。

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设采用国际招标,以意大利英波吉罗公司为责任方的黄河承包商中大坝标,以德国旭普林公司为责任方的中德意联营体中进水口泄洪洞和溢洪道群标,以法国杜美兹公司为责任方的小浪底联营体中发电系统标。1994年7月16日合同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

小浪底工程大坝采用斜心墙堆石坝,设计最大坝高154m,坝顶高程281m,水库正常蓄水位275m,库水面积272km2,总库容126.5亿m3。总装机容量180万KW,年发电量51亿度。水库呈东西带状,长约130km,上段较窄,下段较宽,平均宽度2km,属峡谷河道型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327m3/s,输沙量16亿t,该坝建成后可控制全河流域面积的92.2%。

开发目标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战略地位重要,工程规模宏大,地质条件复杂,水沙条件特殊,运用要求严格,被中外水利专家

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水利工程之一,是一项最具挑战性的工程。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豫、晋两省交界处,在洛阳市西北约40km。上距三门峡坝址130km,下距郑州花园口128km。北依王屋、中条二山,南抵崤山余脉,西起平陆县杜家庄,东至济源县大峪河。南北最宽处约72km,东西长93.6km。(显示小浪底库区背景图) 淹没区涉及两省4市(地区)所管辖的8个市(县),即河南省的孟津、新安、渑池、陕县、济源;山西省的垣曲、平陆、夏县。

地质地貌

水库集水区处于峡谷地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岸为崤山东北余支,地势陡峻;北岸有太行、王屋山脉。两岸地形起伏较大,西部、北部多1000米以上高峰,西阳河上游历山海拔2321m为区内最高峰。区域内大面积分布着第四系黄土,以及前震旦系的变质岩、安山岩、寒武系灰岩、砂页岩、红色砂、页岩和粘土岩。

气候

库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2.4~14.3℃,昼夜温差大,元月平均气温最低,七月份气温最高;库区年平均降水量616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主要集中于夏秋两季,而冬季雨量稀少;年平均蒸发量为2072mm,全年以夏季蒸发量为最大,冬季蒸发量最小;年平均湿度在62%左右。

水文水资源状况

黄河由西向东穿过库区,水流湍急,流程130km,其间有较多的支流、支沟、毛沟汇入,较大支流计有18条,多数分布在库中区和库前区,如北岸的西阳河、逢石河、亳清河、沇西河和南岸的畛河、青河、北涧河等河流。黄河三门峡至小浪底区间流域面积为5756km2,约占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流域面积的14%。支流来水流量一般较少,且经常出现断流。汛期常有短时间暴雨洪水,一般每年出现3~4次。

矿产资源

该区域深厚的沉积地层中发育了种类繁多的沉积、变质矿产资源,如煤、硫磺、铜、铝矾土、铁、黄铁矿、石英、白云岩、石灰石等。

库区范围内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矿、硫磺矿、铜矿和铝土矿。煤矿在各县(市)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煤质优良,蕴藏丰富;铜矿主要分布在275m高程以上,垣曲县亳清河、板涧河上游,归属于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硫磺矿主要分布于新安县境内的畛河、青河流域;铝土矿主要分布在新安、渑池、陕县等地,矿质优良,品位居全国之首,储量达0.62亿t,较大的企业为长城铝业公司洛阳铝矿。

土壤植被状况

区域属温带半湿润地带,广泛分布着暖湿带的地带性土壤,其土壤类型为棕壤和淋溶褐土,浅山丘陵主要分布着褐土类中的红粘土、立黄土、白面土。在山前的冲积平原下部和局部低洼地区分布着潮土。

库区植被覆盖率约为20%,地表植被密度不一,部分地表裸露。植被型有灌丛和草丛、阔叶林、针叶林,山区有小面积的天然林;植物有刺槐、榆、侧柏、荆条、酸枣等。

区域内农业生产历史悠久,自然环境受到人类活动较大的影响,由于放牧牛羊、烧柴、开垦耕地、常年干旱缺水等原因,库区植被不断遭受破坏,致使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农业经济状况

小浪底水库淹没影响到河南、山西两省三市一地区的八个县(市),29个乡(镇),涉及人口16万人,淹没土地总面积为4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0万亩。该区域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大于西部,平均人口密度330人/km2,人均耕地约1.25亩。淹没区每年的农业总产值1.2亿元。农作物夏粮以小麦为主,秋粮以玉米、谷子、红薯为主。农作物产量水田亩产超过1000斤,旱田亩产500~900斤,棉花亩产50~150斤。

工业经济情况

各县(市)的工矿企业只有少部分分布在小浪底区域内,1996年区域内六县(市)的工业总产值为5亿元,而其全部工业总产值为86.5亿元。从区域内的工业产值分布来看,垣曲县最大,占区域的46%;新安次之,占31.6%,其它县(市)较少,均小于8.0%。

?监测站网布设情况

小浪底的环境监测主要分三个部分,即库区、施工区、移民区,各部分监测项目、断面测点布设、监测频率各不相同。库区水质监测包括地面水监测14个断面,底质监测4个断面;施工区监测包括地表水干支流6个断面、生活用水37个测点、河流底质12个点、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17个监测点、大气测点、噪声12个测点;移民区包括生活饮用水28个测点和土壤28个采样点。根据实际情况,监测时断面测点数和监测项目有所调整。

?工矿企业及主要污染源分布

小浪底库区多为山地丘陵和沿河滩地,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国有企业较少,大部分工矿企业集中在县城,规模较小且分布不均,绝大多数为乡村或个人兴办的小煤矿、小硫磺窑、小铁矿和小铝矿。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质地较好,形成了以矿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共有企业110家。淹没区内工矿业相对发达的地区是新安县的仓头乡、西沃乡和垣曲县的古城乡。

区域内矿业企业较多,约占工矿企业总数的80%,其中以煤炭采选业为多,达70余家。此外还有炼焦业、电力工业、建材工业和铁冶炼业等。工业产值比重最大的行业为有色金属工业和煤炭采选业,合计占工业总产值的82%,其它依次为电力工业、炼焦业、铁矿采选业、铁冶炼业、建材工业和食品加工业。区内工矿业规模一般较小,产值超过一千万的企业仅15家。煤炭采选业分布较普遍,较大的煤矿有五家,分别是新安煤矿、五一煤矿、黄沙坪煤矿、寺村二矿和观音堂煤矿。有色金属工业绝大部分分布于垣曲县,主要是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下属的各单位,包括三座铜矿和冶金厂、铜厂,以及位于畛河上游的中国长城铝业矿山公司洛阳铝矿。炼焦业主要分布在渑池、济源、垣曲和新安县。电力工业主要有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电厂和平陆电厂。铁矿采选业有逢石河上游的济源钢铁厂铁矿、渑池县南村乡黄河采运公司,前者规模较大,产值上千万。铁冶炼业均在山西境内,有平陆曹川铁厂和垣曲长直铁厂。食品加工业主要是酒厂、啤酒厂和副食品加工厂,均位于垣曲县亳清河流域。

据调查,区域内固体废弃物,库区有煤矸石约70万t,硫磺尾矿及硫磺冶炼渣等固体废物1000万t 以上。180m以下截流淹没区小硫磺矿7个,硫磺尾矿7万t;淹没民办小土硫磺冶炼窑510座,硫磺冶炼渣285万t。

黄河下游的气候特点(共7篇)

黄河下游的气候特点(共7 篇)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黄河下游的气候特点的资料7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1 黄河的特点 黄河与我国其他江河相比,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水少沙多。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17,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4位。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324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黄河上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造成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平均每年抬高约10厘米。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

平均合沙量为35kg/m3,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在世界江河是绝无仅有的。如果把16亿吨泥沙堆成高、宽各1米的土堤,其长度为地球到月球距离的3倍,可以绕地球赤道27圈。“跳进黄河洗不清”的说法,也就是由形容黄河泥沙多而来的。同时,黄河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呈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还真不易洗净呢! 二是水、沙时空分布不均。 黄河水量的60%来自兰州以上,秦岭北麓,90%以上的泥沙主要来自河口镇至龙门区间与泾河、北洛河及渭河上游地区。全年60%的水量和80%的泥沙量集中来自汛期,汛期又主要集中来自几场暴雨洪水。这种水少沙多,水、沙分布的集中性,给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和下游防洪,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三是地上悬河。 由于长期泥沙淤积,目前黄河下游堤防临背悬差一般5~6米。滩面比新乡市地面高出约20米,比开封市地面高出约13米,比济南市地面高出约5米。悬河形势险峻,洪水威胁成为国家的心腹之患。四是洪水灾害频繁。 从先秦时期至民国年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余次,大的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北抵天津,南达江淮,洪水波及范围达25万平方公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惨重损失。同时黄河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淤塞河道,良田沙化,给环境造成的破坏性影响,长期难以

河流的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系特征与水文特征 一、河水的补给类型 (一)补给的主要类型 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水的补给,主要包括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和湖沼水五种类型。河流径流量在一年内不同季节之间的差异称为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在不同年份之间总径流量的差异称为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径流量的变化特征由补给水量的变化特征所决定。 1.大气降水是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如我国季风区的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2.冰川和积雪(永久性积雪和季节性积雪)对河流的补给。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作用明显,河流径流的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东北地区的河流,受冬季积雪春季消融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春汛特征。 3.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水位高的水体可补给水位较低的水体。如黄河下游地上河段,河流水位高于两侧地下水水位,河流单向补给河流。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二)特点对比 补给类型 补给地区 补给时间 河水径流量及其变化

雨水 分布最普遍,主要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补给时间与降水时间相一致 径流量决定于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积雪融水 温带、寒带地区。 春季,积雪融化,成为河水补给来源,形成春汛。

径流量决定于地表积雪的厚度和广度。 冰川融水 分布于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夏季,气温高,冰雪消融,补给河流,形成夏汛。 径流量随气温高低而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但年际变化小。 地下水

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

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 黄河水文特点(1)水少沙多、水沙异源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雨量仅约400mm,水量极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但黄河泥沙之多,为世界大河所罕见,其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108t(入黄总沙量),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m3,水少沙多。此外,在空间分布上是水沙异源。黄河水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的上游地区,其控制面积为花园口以上控制面积的30%,水量占58%,沙量仅占9%,黄河的90%以上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如头道拐(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黄土高原面积为11×104km2,区间径流仅73×108m8,占花园口以上的13%,但该区间的输沙量高达×108t,占全河总输沙量的57%。显然,黄河水文是上述两个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水沙不同组合的过程,使下游和河口的水沙过程更加复杂多变。 (2)高含沙量输沙 黄河流域半干旱气候,雨量既小,变率又大,沙源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使黄河输沙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的大沙年,甚至集中在几场大洪水过程内。据统计,黄河干支流各站最大年输沙量,可占25年总输沙量的10—20%,最大6年的输沙量约占25年输沙量的5%,在一年之中,输沙较径流更为集中,干流站7—9月输沙可占全年的80%,支流站接近100%。陕县站1933年输沙量高达×108t,7—9月输沙量占了全年的90%,其中8月输沙量为×108t,占全年输沙量的71%。黄河干流主要测站的多年平均的水沙相关曲线表明,其时序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反映了黄河上中下游洪峰和沙峰在时间上出现的同步性。这种同步性反映了全河输沙在年内分配上的不均匀性。 (3)径流和输沙量年际变率大 黄河流域雨量小,雨区分布的影响有所不同,如是中水大沙年或小水大沙年,则下游河道输能力减弱而淤积,尾阎河道淤积,延伸加快。 长江水文特征 1.汛期降雨和洪水

(完整版)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

精心整理1.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 黄河流域东临海洋,西居内陆,气候、降水、蒸发、光热资源及无霜期等差异明显。流域水文特征明显,上游降水历时长、强度小,形成的洪水径流峰小量大;中游降水历时短、强度大,形成的洪水径流峰高量小、陡涨陡落,为暴雨洪水,危害较大。 黄河地处中纬度,处于大气环流西风带。影响气候的大气团主要是极地冷高压、青藏高压、副高,它们相互交绥,形成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流域内各区气候有明显差异,兰州以上属西藏高原季风区,其余地区为温带和副热带季风区。上中游的大部和下游全部为半湿润带,上中游偏北的 带。 等 ); 54.1%, 12 (强 雨一般 生在840天 11.04万km2,降雨中心九治站总雨量313.2mm,仅有1天雨量达43.2mm,其余各天雨量均<25mm。黄河中游降雨特点:强度大,历时短而频繁,雨区面积较上游小,但大于50mm的暴雨面积则较上游大。河口镇~三门峡区间次暴雨历时一般<24小时,日暴雨(>50mm)面积一般在1~2万km2,大的可达6~7万km2,1977.8.1木多才当(陕蒙交界)9小时雨量达1400mm(调查)创世界记录,其50mm雨区范围达2.4万km2;渭泾北洛河中下游常出现一些连阴雨天气,降雨历时5~10天或更长,日降雨强度较小(100mm左右);三花区间暴雨频繁、强度大,点暴雨300~500mm/日以

上,降雨历时一般2~3天,最大可达5~10天,暴雨区面积一般为2~3万km2,最大4万km2,如1982年7月底8月初的一场暴雨,历时5天,暴雨中心石蜗站7月29日最大24小时降雨量734.3mm,5日总雨量(7.29~8.2)在200mm以上的面积超过4.4万km2。由于黄河面积大,各地暴雨天气条件不同,上中下游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多不同时发生,同属中游的河口镇~三门峡区间和三花区间的大暴雨也不同时发生。 2.四川九寨沟的美景与水文的关系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九个 108个 年5月8 丛景观? 相反? ?厚 持续进行;流域内植被发育?土壤中富含CO2及腐殖酸?岩石中还含有可产生酸类物资的有机质和含硫矿物?这给地下水提供了较丰富CO2来源?使地下水具有了较强侵蚀能力。 九寨沟喀斯特溶蚀主要表现是发育有规模客观地下的岩溶通道。例如:长海无地表出水口?日则沟、丹祖沟的下段呈于谷?均证明有地下的河存在。 通过水均衡观测和同位素示踪研究已证明?长海的水有相当一部分通过长海至原始森林、长海至'鹰爪的洞一带地下暗河补给到日则沟?使得日则沟成为九寨沟内水量充沛、海子最为集中风景的地段。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地貌和河流水文特征

2020 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河流地貌与河流水文特征 一、典例导入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 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 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 段示意图。据此完成1—3 题。 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2.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 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命题意图】 该本题组以黄河小北干流区域载体,研究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形成原因以及摆动的影响因素,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河流水文特征等相关知识。。试题给学生呈现相对陌生的地理概念及原理,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契合新课标对学生审题能力的锻炼,体现新高考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试题解析】 1.由图以及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极易被冲刷侵蚀,因此含沙量大;该区域是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变化率较大,因此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D 正确。该区域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流域内降水较少,加之沿岸工农业取水,所以流量总体不大,而季节变化大,导致汛期泥沙含沙量大,枯水期泥沙淤积,使得河道宽度季节变化大,形成游荡河道,ABC 错误。故选D。 2.黄河小北干流的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相对于上游以及下游地区来说,河流的上游以及下游地区分别有支流汇入,河流流量中段较小,是影响摆动范围小的因素,①②不符合题 意。两岸岩石的岩性相差不大,多为黄土。中段河道两侧地貌均为黄土高原,没有差异,不会影响摆动范围,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 3.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在潼关处汇入黄河,汇入处位于小北干流的下游,因此渭河的水量和含沙量对黄河下游地区影响较大,不会影响小北干流河水量的大小和流速的大小,ABD错误。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小北干流下游区域水位有所上升,上下游地区河水水位差变小,导致小北干流排水不畅,流速降

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

精心整理 1.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 黄河流域东临海洋,西居内陆,气候、降水、蒸发、光热资源及无霜期等差异明显。流域水文特征明显,上游降水历时长、强度小,形成的洪水径流峰小量大;中游降水历时短、强度大,形成的洪水径流峰高量小、陡涨陡落,为暴雨洪水,危害较大。 黄河地处中纬度,处于大气环流西风带。影响气候的大气团主要是极地冷高压、青藏高压、副高,它们相互交绥,形成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流域内各区气候有明显差异,兰州以上属西藏高部分地区带。 等雨);降水%,最12(强连阴雨)雨一般7生在840天上中下游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多不同时发生,同属中游的河口镇~三门峡区间和三花区间的大暴雨也不同时发生。 2.四川九寨沟的美景与水文的关系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九个藏族村寨(又称何药九寨)而得名。九寨沟海拔在2000m 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108个湖泊,有“童话世界”之誉;九寨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

九寨沟与水 喀斯特(KARST)?原为欧洲巴尔干半岛一个地名?那里是石灰岩分布区?因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形成各种奇特地形。后来?科学家们便使用“喀斯特”一词来称呼因石灰岩的化学溶解而引起一系列地址作用和地貌现象。华南的亚热带地区?人们在地表看到主要是石灰岩被溶蚀、侵蚀峰林、峰丛景观?只在气温较低地下的溶洞中才能见到再沉积钟乳石等;而在九寨沟?地表常年气温远低于华南的亚热带区?地表的溶蚀景观不甚突出?除了上游地表有较多溶沟、石芽外?溶蚀主要在地下进行。相反?最引人注目却是地表大量堆积钙华?形成钙华堤、钙华池、钙华滩、钙华瀑等。在九寨沟地表的地理环境下,较强蒸发作用、地下水溢出后压力的减小、地形陡变处水流的流速增大、特别是水 ?厚 充沛降水 硫矿物? ?日 至' 地段。 华、黄绿色藻类对透射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也增加了湖水色彩的层次和变化。另外,九寨沟的湖泊处于地形起伏很大的深切峡谷中,不同地段同一时间或同一地段不同时间,太阳光的入射角及入射量、湖水表面对光的反射状况和湖水的透明度都有很大的变化,因而也造成了湖水色彩的更加变幻多姿。 独特的水循环系统 九寨沟碳酸盐岩的广泛分布和北西向构造的展布是九寨沟水循环的基础,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三水”循环构成了九寨沟水循环的主体,地下喀斯特通道在湖水的补给与排泄中发挥重要作用。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河流——黄河的水文特征

《第三节河流——黄河的水文特征》教学设计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第二中学 李碧洁 一、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水文特征。 二、教学目标 1、能够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形态、流经省区、自然区等基本源流概况。 2、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各河段水文特征,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努力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1、黄河源流概况。 2、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 四、教学难点 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 五、教具制作 教具由两部分构成,透明板和底板,透明板教师提前画出黄河干流、支流,并且用三种不同颜色标注上、中、下游三个河段。此外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如地形图、干湿区图、省区图等。这样,每组同学在分析不同的水文特征时就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的材料进行分析,省去了不断翻书找图的麻烦,同时也给了学生自主选择材料,自主分析的空间。

六、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伍光和教授主编《自然地理学》中提到“河源的确定通常是根据‘河源唯远’、‘水量最丰’ 的原则”。因此,卡日曲被认定为黄河源。看似简

【学生展示】 【教师讲解】上游段因位于阶梯交汇处,拥有丰富水能建成多个水电站。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虽处在干旱区,但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被誉为“塞上江南”。(图片展示) 2、黄河水文特征——中游段 【教师讲解】黄河中游段由河口到桃花峪,

【学生展示】 【教师讲解】黄河中游含沙量大相关资料。 【过渡】中游将如此之多的泥沙带到了哪里?(下游),这势必对下游产生重要的影响,我 【教师讲解】探究后发现,泥沙会在下游不断沉积,不停抬高河床,为防止洪水灾害人们不

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

1.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 黄河流域东临海洋,西居内陆,气候、降水、蒸发、光热资源及无霜期等差异明显。流域水文特征明显,上游降水历时长、强度小,形成的洪水径流峰小量大;中游降水历时短、强度大,形成的洪水径流峰高量小、陡涨陡落,为暴雨洪水,危害较大。 黄河地处中纬度,处于大气环流西风带。影响气候的大气团主要是极地冷高压、青藏高压、副高,它们相互交绥,形成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流域内各区气候有明显差异,兰州以上属西藏高原季风区,其余地区为温带和副热带季风区。上中游的大部和下游全部为半湿润带,上中游偏北的部分地区(包括鄂尔多斯内流区)为半干旱和干旱带,上游南部的部分地区和中游秦岭地区为湿润带。 黄河流域年降水量多年均值为476mm,其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400mm等雨量线位于托克托-榆林-靖边-环县-平凉-天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秦岭北坡(800mm);降水量最少的地区宁蒙河套灌区年降水量只有200~300mm,特别是内蒙古航锦后旗至临河一带年降水量更少,不足150mm。降水在 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占全年54.1%,最大月份初现在7月,占全年的21.2%;冬季(12~2月)降水最少,占全年3.1%,最小月份在12月,占全年的0.6%。 黄河的暴雨主要出现在中下游,上游兰州以上特别是龙羊峡水库库以上,基本上只有大雨(强连阴雨),极少有暴雨,兰~托为少雨区。形成暴雨的环流形势:盛夏经向型、盛夏纬向型。影响黄河流域的三个大气团:极地冷高压、青藏高压、副高。主要降雨天气系统:地面多为冷锋,高空多为切变线,西风槽、低涡,三合点,和台风(倒槽)等暴雨发生的时间主要在6~9月。上游大雨一般7、9 两月出现的机会较多,8月份出现的机会较少。中游河口镇至三门峡区间大暴雨多发生在8月,三花区间较大暴雨多发生在7~8,其中特月月份出现的机会较多,7黄河下游暴雨天内。40月中旬的8月中旬到7大暴雨多发生在. 份次之。黄河上游降雨特点:面积大、历时长、雨强小,强连阴雨;一次降雨仅有个别站日雨>50mm,如1981年8.13~9.13,150mm雨区面积11.04万km2, 降雨中心九治站总雨量313.2mm,仅有1天雨量达43.2mm,其余各天雨量均<25mm。黄河中游降雨特点:强度大,历时短而频繁,雨区面积较上游小,但大于50mm 的暴雨面积则较上游大。河口镇~三门峡区间次暴雨历时一般<24小时,日暴雨(>50mm)面积一般在1~2万km2,大的可达6~7万km2,1977.8.1木多才当(陕蒙交界)9小时雨量达1400mm(调查)创世界记录,其50mm雨区范围达2.4万km2;渭泾北洛河中下游常出现一些连阴雨天气,降雨历时5~10天或更长,日降雨强度较小(100mm左右);三花区间暴雨频繁、强度大,点暴雨300~500mm/日以上,降雨历时一般2~3天,最大可达5~10天,暴雨区面积一般为2~3 万km2,最大4万km2,如1982年7月底8月初的一场暴雨,历时5天,暴雨中心石蜗站7月29日最大24小时降雨量734.3mm,5日总雨量(7.29~8.2)在200mm以上的面积超过4.4万km2。 由于黄河面积大,各地暴雨天气条件不同,上中下游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多不同时发生,同属中游的河口镇~三门峡区间和三花区间的大暴雨也不同时发生。 2.四川九寨沟的美景与水文的关系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九个藏族村寨(又称何药九寨)而得名。九寨沟海拔在2000m以上,遍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初中地理知识点: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一、选择题 1.有一条河流,它冬季有结冰期,河流水量不大,这条河流可能是 A.长江B.黄河C.怒江D.珠江 2.关于我国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河流受地势的影响,向四周流 B.受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西部内陆地区 C.非季风气候区内,河流以外流河为主 D.受夏季风影响,东部河流汛期多出现在春秋季节 3.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 B.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 C.黄河是我国水量第二大的河流 D.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下表为我国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依据表中信息完成4~7题。 4.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位于南方的河流是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5.③河流含沙量大,最佳治理该流域措施是 A.植树种草B.加固大堤C.跨流域调水D.修建水库6.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对四条河流判断正确的是 A.①黑龙江②黄河③长江④珠江B.①珠江②黑龙江③黄河④长江C.①黄河②黑龙江③珠江④长江D.①珠江②黑龙江③长江④黄河7.下列关于长江、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自西向东流入黄海B.都有结冰期 C.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D.干流都流经山东、江苏两省

2019年6月28日,淮安的新地标——大运河桥正式通车,大运河桥和位于淮安区的水立交(上为京杭运河,下为淮河入海水道)共同成为淮安——“运河之都”这一美称的象征。读淮安大运河桥,淮安水立交图片及中国河流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10题 8.流经淮安的河流——淮河(如图中?)所示,流入的海洋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9.如图中所示,结冰期最长的的河流是 A.⑦B.⑧C.⑨D.? 10.我国著名的内流河——塔里木河,位于图中的 A.?B.?C.?D.? 11.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注入太平洋B.冬季都有结冰期 C.都属于外流河D.汛期都集中在夏季 二、解答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雄安新区。其

黄河流域的水文发展史

黄河流域的水患及其治理 关键字:黄河概况黄河水灾及产生原因黄河水患治理 摘要:黄河座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二大河,作为华夏儿女的母亲河,创造了繁荣的华夏文明,虽然黄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曾带来了无穷的灾难,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能够逐渐控制黄河水患,并将其加以利用,使得黄河能够再次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做出更加引人注目的贡献。 黄河概况: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轻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

黄河黄河沿水文站泥沙来源与特性分析

黄河黄河沿水文站泥沙来源与特性分析 摘要: 通过对黄河沿水文站水文资料的统计分析以及环境、气候、自然地理的调查,大体了解黄河河源区泥沙特性,供水文巡测或有兴趣了解黄河河源区水文情况的人参考。 关键词: 黄河沿断面;泥沙来源及泥沙特性;鄂陵湖 Abstract: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Yellow River along the hydrological station of hydrological data and the environment, climate,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survey,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region in Yellow River, for supply hydrology Patrol or the people who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the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source region reference.Key words: Yellow River along the section; sediment sources and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Eling Lake 黄河沿水文站设立于1955年6月,其设站目的是:为了研究黄河河源地区的水文特性,了解黄河河源地区水沙变化,为开发利用和治理黄河河源区水资源提供依据,是黄河河源区主要控制站,在青海省玛多县境内,位于东经98010′、北纬34053′,至河口距离5194km,集水面积20930km2,海拔最低4035m,平均海拔在4300m以上,断面位置位于黄河公路桥下,距玛多县城所在地玛查理约4.0km;通过对黄河沿水文站水文资料的统计分析以及环境、气候、自然地理的调查,大体了解黄河河源区泥沙特性,供水文巡测或有兴趣了解黄河河源区水文情况的人参考。 1、流域概况 黄河沿断面以上流域内沼泽湖泊众多,青海省玛多县有“千湖县”之称,其主要湖泊为扎陵湖和鄂陵湖,湖泊面积分别为526.1km2和610.7km2 ,鄂陵湖出水口距黄河沿断河道长61.7km,调蓄能力强,出水口水位平稳,多年变化1.00m左右,扎陵湖以上和两湖中间流域因缺乏泥沙观测资料和仅有调查流量资料而不能进行分析。 鄂陵湖以下左岸流域面积约1650km2,有大小支流7条注入黄河,河长均在50 km以下,最大流域面积在400 km2以内,均为时令性河流;地面土层较薄,大部分为砂土和粉质砂壤土,植被覆盖度较差;降水较少,蒸发量大,雨季一般集中在7~8月份,受高原气候影响,时有局地暴雨产生,各支流由于坡降大,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度差等原因,暴雨引起的洪峰含沙量大,最大在30kg/m3以上,黄河沿断面主要沙峰皆由此地产生;鄂陵湖以下右岸流域面积约350 km2,山峦起伏,分布狭长,不少山口封闭形成内陆性小湖,暴雨时产生的水沙只有少部分注入黄河;鄂陵湖以下河道蜿蜒曲折,纵横交错,浅滩深槽并存,在寒冷大

河流水文特征专题

河流水文特征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2.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人类活动流量和水位变化含沙量变化破坏植被地表径流增加,汛期提前,水位陡涨陡落增加 植树种草地表径流减少,汛期推迟,水位变化缓慢减少 修建水库调节径流,下游水位变化平稳水库下游含沙量减少 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硬化路面 地表径流量增加,下渗量减少,水位陡涨 陡落 铺设渗水砖 地表径流量减少,下渗量增加,水位变化 平缓 【答题模式】 ①径流量(大、小) ②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③结冰期(有无、长短); ④含沙量(大小); ⑤汛期(有无-时间、长短); ⑥(有无)凌讯;(如果有才写,无则不写) ⑦流速; ⑧冬季断流(内流河)。(如果有才写,无则不写) “汉大司马张仲议曰: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竟引

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这是《水经注》中关于“河水”的一条描述。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因素与“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无关的是A.降水集中 B.土质疏松 C.河流落差小 D.植被覆盖率低 2.“而民竟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即引水灌溉造成河流不能通航,其原因是 A.灌溉时将过滤的泥沙投入河中 B.位于上游,流速快 C.修筑引水工程容易阻塞河道 D.流量减小,泥沙淤积 3.“至三月,桃花水至则河决”,三月出现河水决堤的原因是A.正值雨季,降水量大 B.冰凌消融,阻塞河道 C.高山冰川融水量大D.泥沙沉积,水流不畅 【参考答案】1.C 2.D 3.B 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流补给,其类型主要有雨水补给、积雪融水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