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语文意识,提高考试成绩

培养语文意识,提高考试成绩

培养语文意识,提高考试成绩
培养语文意识,提高考试成绩

培养语文意识,提高考试成绩

发表时间:2012-10-25T11:58:20.40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2年16期作者:任益[导读] 在高三语言复习备考过程中,经过三轮的复习之后,我们仍然发现学生在答卷中写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却不是本题所要的答案,拿不到分数。

任益

摘要:在高三语言复习备考过程中,经过三轮的复习之后,我们仍然发现学生在答卷中写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却不是本题所要的答案,拿不到分数。这样的遗憾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文不对题,要么废话连篇,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没理解题意,没猜透出题人的意图,思考角度出现偏差,一句话就是缺少答卷意识。本文总结了语文备考中四种意识的培养。关键词:语文意识;知识储备意识;角度意识;得分点意识;文本意识在高三语言复习备考过程中,经过三轮的复习之后,我们仍然发现学生在答卷中写出了一个“完美”的答案,却不是本题所要的答案,拿不到分数。这样的遗憾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文不对题,要么废话连篇,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没理解题意,没猜透出题人的意图,思考角度出现偏差,一句话就是缺少答卷意识。因此身在考场,思想意识却应在平时早培养,今天笔者来谈谈四种意识的培养:一、知识储备意识

储备意识是指对每一个考点要全面复习,逐个积累,每一个小知识点都要吃透,只有全面复习,才可万无一失。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答题时,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提取本题的有效知识点完成习题。2012年备考中,在吃透大纲的前提下,我们经过研究做了七个考点的复习整理储备,归纳如下:

诗歌鉴赏知识清单

分析技巧类

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写景方法=写景技巧。以上几种问法有同一种思考角度,然后我们从以下5个角度去考虑:

1.修辞:比喻、比拟(拟人和拟物)、夸张、对偶、借代、双关、顶真、设句、反问。

2.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虚实、动静、托物言志、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3.表达方式:描写{正在描写(白描、细描)

侧面描写(烘托、衬托)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抒情{用典抒情)借物抒情、借古讽今、托物言志 4.写景技巧=写景方法:远近、动静、虚实、点面、视听、正侧、高低、粗细、明暗、小大、俯仰、绘形、绘声绘色、渲染、烘托、比兴。

5.情景关系: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者乐衬哀、乐衬乐、哀衬乐、乐衬哀、以情相问、以景作答等。

(二)分析意境型——画面、图画、氛围

1.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哪些景物?——意象是指诗歌中的人、景、物,一般用两字或四字描绘:荷花、、庭院,冷月,西山、沙鸥、村庄、杜鹃啼鸣、汉关等。

2.画面题三个步骤:概括画面——用自己语言还原画面——点情感。例:某联描绘了望雁思归图。画面借哪些意象,表现作者深切痛苦之情。

3.意境为四字形容词——宁静优美,孤寂冷清,生机勃勃等。

(三)词型

如果问赏析某句诗则属于考表达技巧(从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去考虑)。四个步骤:明字的含义——明句子的手法(拟人、夸张、比喻等)——把本字放回原句描景象——点作用:该字烘托了——意境,表达了——情感。

分析感型(5类诗歌入手)

咏物诗:悠闲舒适,不慕权贵的心境,高洁品质,哲理不媚峪。

2.山水田园诗情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和平,宁静的生活,从容闲适的人生态度,厌恶官场,不满现实,归隐之乐。

3.爱国诗:国破家亡之痛,忧国忧民,对目前途命担忧,战离散,山河沦落。

4.送别诗:劝慰、惆怅、惜别、心志。

5.边塞诗:豪情、意志、思乡、讽刺。

(五)分析语言特色型

1.常见语言风络:清新自然,质朴浅易、委婉含蓄、华丽绚美、豪迈雄奇、慷慨悲壮、婉转缠绵、幽默活泼。

2.答题步骤:明特色——列例句(用诗句分析特色)

(六)分析形象型(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1.明身份:戌卒、北人、隐者、书生、诗人、游子、爱国者……

2.概括形象特点:用四字形容词、清瘦憔悴、忧国忧民、壮志未酬。

3.点作用:情感,对表达主旨作用。

(七)诗论评析型(谈看法)

命题:某人评论诗歌的说道“……”你同意吗?赞同?更喜欢哪一种?步骤:1.先读懂名家的意见看法,吃透内涵!2.自己观点:同意,某某的评价很恰当。3.结合诗句阐述理由(紧扣评论关键词,点面结合)。

复习中如果掌握了各个知识点,答卷就会游刃有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