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申报系统修改常用税目步骤指引(精)

电子申报系统修改常用税目步骤指引(精)

电子申报系统修改常用税目步骤指引(精)
电子申报系统修改常用税目步骤指引(精)

电子申报系统修改常用税目步骤指引

步骤一、打开企业电子报税管理系统-》点击“基础资料管理”-》点击“常用税目设置”进入到如下界面,进入“常用税目”表将错误的税目先选定删除;

(图一)

步骤二、从企业所属税局分局确认企业的正常税目后并于上图所示“税目资料”栏选取并按鼠标左键选取“添加到常用税目表中”-》完成常用税目修改操作;

如果在“税目资料”没有找到企业的正常税目,那么就要点击鼠标右键“增加科目资料”(如图二),出现(图三)情况,按“确定”进入编写状态如(图四),按照实际税目资料直接填写内容,完成后系统出现如(图五)提示,按“确定”后新增的税目就会出现在“税目资料”表中,最后选取并按鼠标左键选取“添加到常用税目表中”;

(图二)(图三)

(图四)(图五)

步骤三、检查“常用税目”表里的税目是否与企业税目相符(图六);如不正确就要点击鼠标左键删除税目,重新操作步骤二;

(图六)

步骤四、完成常用税目修改操作;

第1节 电子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

(1) 电子系统设计的发展主要受以下两个技术的推动: 微电子技术——使得硅片单位面积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越来越多。 计算机技术——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推动EDA技术的发展。 (2) 集成电路设计都是从器件的物理版图设计入手 EDA技术发展的推动 (3) 出现集成电路单元库,集成电路设计进入逻辑级,极大地推动IC产业的发展。 电子系统是IC之间通过PCB板等技术进行互联来构成的。PCB板上IC芯片之间连线的延时、PCB板的可靠性、PCB板的尺寸等因素,会对系统的整体性能造成很大的限制。 由IC互联构成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4) IC互联构成的系统 (设计和工艺EDA技术 ) SOC——片上系统 SOC是指将一个完整产品的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或芯片组上。 SOC从系统的整体角度出发,以IP (Intellectual property)核为基础,以硬件描述语言作为系统功能和结构的描述手段,借助于以计算机为平台的EDA工具进行开发。由于SOC设计能够综合、全盘考虑整个系统的情况,因而可以实现更高的系统性能。SOC的出现是电子系统设计领域内的一场革命,其影响将是深远和广泛的。 由SOC构成嵌入式系统设计:

IC:集成电路。 ASIC:专用集成电路。 通用集成电路:FPGA、CPLD等。 SOC:属于专用集成电路。 (1)SOC: 它是指将一个完整产品的各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可以包括有CPU、存储器、硬 件加速单元(AV处理器、DSP、浮点协处理器等)、通用I/O(GPIO)、UART接口和模 数混合电路(放大器、比较器、A/D、D/A、射频电路、锁相环等),甚至延伸到传感器、 微机电和微光电单元。(如果把CPU看成是大脑,则SOC就是包括大脑、心脏、眼睛和 手的系统。) SOC系统的构建一个重要特性: 使用可重用的IP来构建系统。可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的复杂度。可重 复利用的IP包括元件库、宏及特殊的专用IP等,如通信接口IP、输入输出接口IP;各家 开发商开发的微处理器IP,如ARM公司的RISC架构的ARM核。SOC嵌入式系统就是微 处理器的IP再加上一些外围IP整合而成的。SOC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集软、硬件于一体,并追求最高的集成度,是电子系统设计追求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是现代电子系统 设计的最佳方案。SOC是一种系统集成芯片,其系统功能可以完全由硬件完成,也可以由 硬件和软件协同完成。目前的SOC主要指后者。 SOC存在的问题: SoC初衷很好,但现实中却缺乏好的解决方案。由于是基于ASIC实现SoC系统,设 计周期长、费用高昂、成功率不高而且产品不能修改显得系统的灵活性差,往往使得学术 科研机构、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但是SoC以系统为中心、基于IP核的多层次、高度复用,可实现软硬件的无缝结合,综合性高。 (2)片上可编程系统(SoPC—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

教你如何安装电脑系统

教你如何安装电脑系统 ?浏览:233 ?| ?更新:2013-05-20 12:00 ?| ?标签:安装 如何重装系统一、光驱法如何重装系统XP有买机时带的系统盘和驱动盘就够用了,按以下步骤重装: 1. 将光驱设为第一启动。启动计算机,按住DEL 键不放,直到出现BIOS设置窗口。选择进入第二项,“BIOS SETUP”(BIOS设置)。在里面找到BootSequence (有的是First BIOS Device),通过PgUp 或Pg Dn选择CD-ROM。按Esc,再按F10键,出现对话框,按“Y”键,回车。 2、将XP安装光盘插入光驱,重启,在看到屏幕底部出现CD字样的时候,及时按回车键,否则计算机跳过光启从硬盘启动了。XP系统盘光启之后便是开始安装程序、复制文件、加载硬件驱动进到安装向导中文界面。

请注意,以下只要按导向安装要求操作,即能顺利完成安装任务。以下大大致是:XP系统协议、目标磁盘、格式化分区、复制文件、输入序列号和计算机信息、回车等,重启后即进入XP桌面。 3、这时的桌面只有回收站快捷图标和任务栏,在桌面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显示”--“自定义桌面”项,勾选“我的电脑”、“网上邻居”等,“确定”,返回桌面。 4、试运行一下是否正常,如无声或显示不正常,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硬件--“设备管理器”—前面出现黄色问号或叹号的选项代表未识别、未安装驱动程序的硬件,右击选择“重新安装驱动程序”,放入相应当驱动光盘,选择“自动安装”,系统会自动识别对应当驱动程序并安装完成。用以上方法直到前面的“问号”全部消失为止。需要装的驱动一般有显卡、声卡、网卡、猫等驱动。 5、对系统的一些优化设置。(1)右键单击屏幕,选择“属性”。点击“外观”标签,在“外观与按钮”的下拉菜单中选择“Windows经典样式”,然后在“设置”标签里,按个人喜好调整屏幕分辨率大写,一般为1024×768。如果你用的是普通CRT显示器,需要再点“监视器”标签,将“屏幕刷新频率”调整至“75--85赫兹”,确定。(2)右键单击任务栏,选择“属性”,在“任务栏”标签项中将“显示快速启动”前的复选框选中。然后再点击“「开始」菜单”标签,将菜单类改成“经典「开始」菜单”,“确定”。(3)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高级”标签。单击性能项里的“设置”按钮。在视觉效果项里先点击“调整为最佳性能”,然后在下面的复选项里选中“在文件夹中使用常见任务”。然后再点“视觉效果”旁边的“高级”标签,在“虚拟内存”处点“设置”按钮。在打开的属性框里,先将光标定位在C盘,点击下面的“无分页文件”,然后再点击D盘,在自定义大小里输入相应数值,点旁边的“设置”按钮,再点击确定。虚拟内存的设置,一般情况为物理内存的1.5--3倍。(4)设置网络连接,开始–连接到—显示所有连接—右击本地连接—属性—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设置。 6、装杀毒软件及常用软件。二、硬盘法第一种情况:假设我们要安装的是安装版windows xp系统,首先我们必须到网络上面下载一个windows xp的ISO文件包。这个在狗狗搜索里面搜索一下,您能得到很多。下载完之后,将光盘文件的I386文件夹复制到硬盘里面,比如复制在D盘。如果你要在windows下安装系统,直接双击新系统的setup.exe文件,你可以选择全新安装,或者是升级安装。如果你要选择在DOS下安装的话就复杂一点了,首先要注意的是你的D盘必须为FAT32文件格式,你必须在硬盘里面装DOS系统,安装的具体方法请见本站文章:dos安装详解,也可以使用简单的方法,装上MAXDOS,重启后进DOS。首先运行Smartdrv.exe文件,一般现在的光盘的I386文件夹都自带了Smartdrv.exe文件。使用以下命令: A:\d: D:\cd\i386 D:\i386\Smartdrv.ext D:\i386\winnt.exe 输入完之后,系统就开始安装了。第二种情况:如果你要装的是ghost xp系统,在网络上面把压缩包下载下来之后,解压.gho文件到硬盘的任意目录,通常这个.gho文件的大小为600多MB。然后安装一个硬盘安装器,或者一键ghost,引导.gho文件恢复到C盘重启就可以安装了。当然你可以在硬盘里面装上ghost,重启之后用ghost软件引导安装到C盘即可。以上就是硬盘安装系统的两种方式,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GGhost硬盘安装器是“GGhost一键恢复”系列中的一个免安装绿色软件,可把硬盘上已有的gh ost镜像文件,恢复到启动硬盘上的任意分区,也可用于系统备份;软件自动搜索根目录及一级目录下扩展名为gho和ggh的ghost镜像文件;支持多硬盘,支持Windows 2000、xp、2003、vista、2008系统。三、U盘安装系统 U盘装系统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用UltraISO软件写入硬盘镜像装的,有用win pe装的。又把U盘量产成USB-CDROM来装的。有用usboot软件装的。每一种都能装上。甚至还有用命令进行安装的。不过这种方法我还没试过。应该是可以的。因为别人能办到,自己为什么办不到呢。以Ghost系统为例介绍一下常用的三种安装方法,其中winpe最普及。其实不光是Ghost系统,其他一些原版系统也可以用这几种方法安装。不过进入pe后用不到Ghost,因为原版不是Ghost的。不过都是大同小异。只要会了一种,往后也就都会了。不管怎么说,还是光盘安装省心,建议朋友们还是尽量用光盘安装吧。其次在现有系统下安装也可以。首先说用UlrralISO装。首先要有一个系统镜像,可以下载。其次下载一个UltraISO软件,可以下载免安装版的。需以管理员身份运行。用它打开你下载的系统镜像,在上面点启动,在弹出的框中选择写入硬盘镜像。再在写入硬盘镜像窗口中选择你的U盘,和模式选择USB-HDD或USB-ZIP。HDD模式是指把U盘模拟成硬盘模式;特别注意:如果选择了HDD模式,那么这个启动U盘启动后的盘符是C:,在对启动分区进行操作时就容易产生很多问题,比如:装系统时安装程序会把启动文件写到U盘而不是你硬盘的启动分区!导致系统安装失败。 zip模式在有的电脑上显示是FDD模式,不过大部分都是单独的。zip模式兼容性好些。所以请酌请使用。FDD是指把U盘模拟成软驱模式,启动后U盘的盘符是A:,这个模式的U盘在一些支持USB-FDD启动的机器上启动时会找不到U盘,全部选择完成后就是开始写入了,直至完成。在装系统时还要进入BIOS将第一启动项选择成USB-H DD或USB-ZIP按F10保存并推出。重启电脑,进行系统安装。往后就和光盘安装一样了。就不说了。其次说一下用winpe安装首先是制作一个能启动电脑的带

电子系统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与作用 本次电子系统设计实践课程参照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模式,要求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和熟悉已给题目,然后设计系统方案、画原理图及PCB、软件编程,并做出课程设计报告。因此,在设计中,要求学生应该全面考虑各个设计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设计思路上不框定和约束同学们的思维,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有所发挥,并力求设计方案凝练可行、思路独特、效果良好。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电子电路应用系统的整个设计过程,逐步掌握系统开发的以下相关技术: (1)熟悉系统设计概念; (2)利用所学数电、模拟电路知识,设计电路图; (3)利用PROTEL软件画原理图及PCB; (4)熟悉系统项目设计报告填写知识; (5)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本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整个课程的知识体系,锻炼学生实际设计能力、分析和思考能力,使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环节以及将来的实际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电子系统设计实践课程就是锻炼学生系统设计、分析和思考能力,全面运用课程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全面提高系统及电路设计、原理图及PCB 绘画等硬件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从而体现出电子系统设计的真谛。下面是各个设计阶段的具体内容。 1.系统方案认识 根据所设定的题目,能够给出系统设计方案与思路

题目:信号发生器产生电路,请设计一个能产生正弦波、方波及三角波电路,并制作原理图,然后阐述其原理。 基本原理: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低频信号发生器系统框图 低频信号发生器系统主要由CPU、D/A转换电路、基准电压电路、电流/电 压转换电路、按键和波形指示电路、电源等电路组成。 其工作原理为当分别按下四个按键中的任一个按键就会分别出现方波、锯齿 波、三角波、正弦波,并且有四个发光二极管分别作为不同的波形指示灯。2、各部分电路原理 (1)DAC0832芯片原理 ①管脚功能介绍(如图5所示) 图5 DAC0832管脚图 1) DI7~DI0:8位的数据输入端,DI7为最高位。

安装操作系统的步骤

安装操作系统的步骤::: 一】 . XP操作系统的安装 操作系统好比是一个舞台,只有建好了它,各种硬件和软件才能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地进行表演而又不产生相互的干扰和冲突;它又象导演,指挥整个剧组有条不紊地工作。 〔1〕.如何设置从光盘起动 当要从光盘上进行系统安装时,就必须保证电脑支持可以从光盘来启动,否则,必须进行以下设置: 1.)开机,在屏幕左下角出现反亮“Del”时,迅速按下小键盘处的Del键,随后即进入了BIOS界面; 2.)将光标移动到BIOS表格第一列的第二项“Advanced BIOS Features”上,按回车键“Enter”即进入下一层列表; 3.)用↑↓键选择光标到“First Boot Device”项,按回车进入下一层列表,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启动设备,用↑↓键将光标定在“CDROM”项上,按回车键回到上一层列表; 4.)接按F10键,则出现一行红框,最后一个是闪动着的“Y”字母,再按回车键退出,这样就设置成了支持光盘启动;此时电脑将重启; 各种电脑的BIOS进入方法可能不同,设置或有差别,但基本大同小异,一般应参看主板说明书;(注:在进行以上第4步操作前,应该先打开光驱托盘,装入支持光启的系统盘。)〔2〕 .系统的安装 5.)BIOS设定后,重启(当然这时光驱中应放入支持启动的系统光盘),当屏幕上出现press any key boot from CD.._字样时或者选择刚重启时即快速按主键盘区的任意键——如空格键方法,则光驱读取系统光盘上的引导程序并开始进行安装;这步很重要,否则不能启动光盘安装; 6.)启动后出现“欢迎使用安装程序”界面及安装选项,如;全新安装、修复系统等,这里选全新安装! 7.)进入分区选项后,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喜好确定分区数和分区大小,一般C盘是操作系统和很多应用程序及各种软件安装的首选,故应适当选择!(注意:如果是同样的系统只进行操作系统的全新安装,则只要重新格式化C盘即可,可不必改动其余分区的大小,这样其它盘中的数据仍然可用。)C盘的格式化可选FAT32文件格式,也可选NTFS文件格式,当然,采用NTFS文件系统格式可节约磁盘空间和提高安全性; 8.)当出现区域和语言设置选项时,选默认即可,接下来出现姓名、单位、产品密钥选项,姓名和单位可以任意输入,但产品密钥--即序列号(HCQ9D-TVCWX-X9QRG-J4B2Y-GR2TT)则必须正确输入,下一步若设置了管理员密码,则必须牢记!因为每次开机都要求输入,输错或不输都进不电脑!也可以选择什么也不输——跳过!(注:此时只有系统自带的几种输入法,一般用shift+ctrl键选择); 9.)日期和时间选北京、重庆、香港时区这项就行了; 10.)网络安装选项时,选默认即可; 注:至此,人为参与安装系统的过程结束,剩下的便自动完成,一般安装结束后系统会重启,这段时间较长,需耐心等待,当出现未重启或淡黄(或淡兰)色屏很长时间而无变化时,可人为强制重启; 〔三〕.驱动程序安装

系列服务器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步骤

IBM X系列服务器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步骤

引言 本文介绍采用IBM Server Guide光盘引导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IBM Server Guide光盘安装会清除硬盘上的分区和数据,安装前请务必向客户说明,确认是否需要备份数据。 一、工具准备 IBM ServerGuide光盘一张, 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光盘一套(以windows2003为例), IBM ServeRAID Manager 安装光盘一张。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服务器型号不同,所需要的IBM ServerGuide光盘 版本也不同,下面给出两者对应关系,请根据服务器型号选择合适版本。 二、具体安装步骤 1、设置服务器从光驱启动,开机按F1-startup进行设置。 2、用ServerGuide CD光盘启动服务器,光盘启动后,显示如下画面 选择使用本引导盘的语言(注意:此时语言为ServerGuide引导程序语言,与所要安装操作系统无关),出现如下画面,选择English) 3、选择键盘布局以及国家或地区画面,在这里全部选择United States,然后 点击Next 4、出现许可协议界面,阅读许可协议内容,点击I accept继续即可 中文用户可以在Language选项中选择Chinese 阅读中文协议 5、查看概述了解ServerGuide 功能,请在使用前仔细查看相关使用说明,点击Next继续 6、在这里可以选择要安装的操作系统,选择后点击Next 7、列表显示接下来将要做的配置,目前提示要设置日期和时间,点击Next 8、设置正确的日期和时间后点击Next 9、当出现清除硬盘信息界面时,请根据需要选择,如果需要保留已有的阵列信息,请选择Skip this task,但硬盘上的数据和分区仍然会被清除掉,选择clear all hard …会直接清除阵列及硬盘信息,如无特殊要求,我们一般选择第二项clear all hard disk drives and restore servraid to defaults,选择后点击Next继续

从硬盘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方法步骤(精)

从硬盘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方法步骤来源: ChinaUnix博客日期:2007.04.22 18:30(共有0条评论我要评论从硬盘安装Linux操作系统,首先要准备安装包,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包通常是一个或多个ISO镜像文件(一般通过网络下载就可以得到;其次,要通过某种手段启动镜像文件中的系统安装程序;接下来,按照安装程序的提示信息进行安装就可以了。安装过程中,需要指定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位置,这主要涉及硬盘分区的一些知识。综合来看,学习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关键要学会两点:第一、如何为Linux操作系统准备硬盘空间?第二、如何启动ISO镜像文件中的安装程序。硬盘分区通常,在使用硬盘时,都要进行分区。如果把未分区的硬盘比做一张大白纸,那么分区后的硬盘就相当于这张大白纸被画上了几个大方框。一块硬盘被分成多个分区之后,各分区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每个分区都可以有自己的文件格式,例如 FAT16、FAT32、NTFS等等。Linux 操作系统需要的硬盘分区要安装一个操作系统,一般来讲都要为它准备专门的分区。专门,意味着不能与其他操作系统合用一个分区,也意味着不要与用户自己的数据文件合用一个分区,前者是因为不同的操作系统可能需要不同格式的磁盘分区,后者则更多地出于用户数据安全和系统维护方便的考虑。从最低配置角度讲,Linux 操作系统需要一个EXT2或EXT3格式的硬盘分区作为根分区,大小在2~5G就可以。另外还需要一个SWAP 格式的交换分区,大小与内存有关:如果内存在256M以下,交换分区的大小应该是内存的两倍;如果内存在256M以上,交换分区的大小等于内存大小即可。Linux 硬盘分区管理工具在安装Linux 操作系统时,如果选择了手工的分区方式,将启动硬盘分区工具Disk Druid。这个程序是安装程序自带的。下面讨论一下该软件的使用。Linux下硬盘分区的标识在Linux 下用hda、hdb 等来标识不同的硬盘;用hda1、hda2、hda5、hda6 来标识不同的分区。其中,字母a 代表第一块硬盘,b代表第二块硬盘,依次类推。而数字1 代表一块硬盘的第一个分区、2 代表第二个分区,依次类推。1到4 对应的是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或扩展分区(Extension Partition。从5开始,对应的都是硬盘的逻辑分区(Logical Partition)。一块硬盘即使只有一个主分区,逻辑分区也是从5开始编号的,这点应特别注意。系统上有一块硬盘,名字为/dev/hda,它上面有一个NTFS 格式的主分区hda1 以及

电子围栏系统设计方案1

电子围栏系统设计方案 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周界的安全和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项目采用先进可靠的脉冲电子围栏安全防范设备,相信在人防和技防的紧密结合下,将充分发挥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防范手段的积极作用,很大程度上提高安全系数。系统具有集中统一管理能力,为管理提供便捷 每台脉冲主机都有RS485信号输出,通过传输线缆连接到监控机房或者门卫室的报警主机上,实时显示每个防区的电压值、防区状态(高压/低压/撤防),当围墙上某个防区报警,机房报警主机实时显示报警防区以及报警类型(短路/断路)。 系统应具有开放性、可扩充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整个脉冲电子围栏系统除了接入自身的电网系统,还可以通过地址模块接入红外、声光、喇叭等信号,如果原有系统或者最初设计已有报警主机,脉冲主机也可以通过地址模块接第三方报警主机。 系统的设计和产品的选择确实符合标准化、规范化 按照电子围栏国家标准以及人体翻越围栏的高度,设计出4线电子围栏共0.8米,6线电子围栏共1米的防范高度。 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 脉冲主机输出的脉冲信号,每秒钟1个脉冲,而且持续时间为0.1秒,能量为2.5毫库仑(监狱高压电网为50毫库仑),所以对人体是安全可靠的。系统运行的智能化 脉冲电子围栏系统可以连接报警主机、电脑软件、模拟LED电子屏,可以进行多级管理,远程访问、还可以联动监控系统、高音喇叭等,当系统出现短路、断路、设备故障、断电、线路故障,机房报警主机都会报警。 合理的性价比 脉冲电子围栏在市场上运营有10多年,目前产品非常成熟,寿命能达到8-10年,比起市场上熟知的周界报警系统(如:红外),性价比非常高。

应用的广泛性 目前脉冲电子围栏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小区、工厂、变电站、部队、铁路交通、学校、监狱、看守所、水利、养殖业等行业。 设计依据 (1)国家标准《脉冲式电子围栏机器安装和安全运行》(GB/T7946-2009);以及《本市安防工程用高压电子脉冲式探测器基本技术要求》(沪公技防[2008]0013号) (2)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施工程序应符合《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的规定,系统设计原则应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第3、4章的规定。 (3)《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 (4)《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2001;《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16796-1997);《入侵探测器第一部分通用条件》GB·10408·1-2000;《入侵探测器第四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10408·4-2000; (5)《银行营业场所紧急报警系统基本技术要求》沪公技防21-96 (6)《金融机构营业场所、金库安全防护暂行规定》银发(1998)588 号 (7)《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8)《金融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T16676-1996 (9)《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防范技术要求》第三部分金融营业场所 GB3239-2005 (10)《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GA38-92 (11)《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12)《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 308-2001 (13)《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14)《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电脑系统安装步骤图解

系统安装步骤说明: 一、准备工作: 如何重装电脑系统 首先,在启动电脑的时候按住DELETE键进入BIOS,选择Advanced BIOS Features选项,按Enter键进入设置程序。选择First Boot Device 选项,然后按键盘上的Page Up或Page Down键将该项设置为CD-ROM,这样就可以把系统改为光盘启动。 其次,退回到主菜单,保存BIOS设置。(保存方法是按下F10,然后再按Y键即可) 1.准备好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简体中文版安装光盘,并检查光驱是否支持自启动。 2.可能的情况下,在运行安装程序前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所有硬盘检查硬盘错误并进行修复,否则安装程序运行时如检查到有硬盘错误即会很麻烦。 3.用纸张记录安装文件的产品密匙(安装序列号)。 4.可能的情况下,用驱动程序备份工具(如:驱动精灵2004 V1.9 Beta.exe)将原Windows XP下的所有驱动程序备份到硬盘上(如∶F:Drive)。最好能记下主板、网卡、显卡等主要硬件的型号及生产厂家,预先下载驱动程序备用。 5.如果你想在安装过程中格式化C盘或D盘(建议安装过程中格式化C盘),请备份C盘或D盘有用的数据。 二、用光盘启动系统: (如果你已经知道方法请转到下一步),重新启动系统并把光驱设为第一启动盘,保存设置并重启。将XP安装光盘放入光驱,重新启动电脑。刚启动时,当出现如下图所示时快速按下回车键,否则不能启动XP系统光盘安装。如果你不知道具体做法请参考与这相同的-->如何进入纯DOS系统: 光盘自启动后,如无意外即可见到安装界面,将出现如下图1所示 查看原图 全中文提示,“要现在安装Windows XP,请按ENTER”,按回车键后,出现如下图2所示

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方法 一、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电子电路设计最基本的原则应该使用最经济的资源实现最好的电路功能。具体如下: 1、整体性原则 在设计电子系统时,应当从整体出发,从分析电子电路整体内部各组成元件的关系以及电路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去揭示与掌握电子系统整体性质,判断电子系统类型,明确所要设计的电子系统应具有哪些功能、相互信号与控制关系如何、参数指标在那个功能模块实现等,从而确定总体设计方案。 整体原则强调以综合为基础,在综合的控制与指导下,进行分析,并且对分析的结果进行恰当的综合。基本的要点是:(1)电子系统分析必须以综合为目的,以综合为前提。离开了综合的分析是盲目的,不全面的。(2)在以分析为主的过程中往往包含着小的综合。即在对电子系统各部分进行分别考察的过程中,往往也需要又电子局部的综合。(3)综合不许以分析为基础。只有对电子系统的分析了解打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进行综合。没有详尽以分析电子系统作基础,综合就是匆忙的、不坚定的,往往带有某种主管臆测的成分。 2、最优化原则 最优化原则是一个基本达到设计性能指标的电子系统而言的,由于元件自身或相互配合、功能模块的相互配合或耦合还存在一些缺陷,使电子系统对信号的传送、处理等方面不尽完美,需要在约束条件的限制下,从电路中每个待调整的原器件或功能模块入手,进行参数分析,分别计算每个优化指标,并根据有忽而

指标的要求,调整元器件或功能模块的参数,知道目标参数满足最优化目标值的要求,完成这个系统的最优化设计。 3、功能性原则 任何一个复杂的电子系统都可以逐步划分成不同层次的较小的电子子系统。仙子系统设计一般先将大电子系统分为若干个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部分,并将其作为独立电子系统更能模块;再全面分析各模块功能类型及功能要求,考虑如何实现这些技术功能,即采用那些电路来完成它;然后选用具体的实际电路,选择出合适的元器件,计算元器件参数并设计个单元电路。 4、可靠性与稳定性原则 电子电路是各种电气设备的心脏,它决定着电气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尤其是电气设备性能的可靠性更是由其电子电路的可靠性来决定的。电路形式及元器件选型等设计工作,设计方案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可靠性,在电子电路设计时应遵循如下原则:只要能满足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指标就尽可能的简化电子电路结构;避免片面追求高性能指标和过多的功能;合理划分软硬件功能,贯彻以软代硬的原则,使软件和硬件相辅相成;尽可能用数字电路代替模拟电路。影响电子电路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在发生的时间和程度上的随机性也很大,在设计时,对易遭受不可靠因素干扰的薄弱环节应主动地采取可靠性保障措施,使电子电路遭受不可靠因素干扰时能保持稳定。抗干扰技术和容错设计是变被动为主动的两个重要手段。 5、性能与价格比原则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产品必须具有较短的开发设计周期,以及出色的性能和可靠性。为了占领市场,提高竞争力,所设计的产品应当成本低、性能好、

安装操作系统教程

操作系统安装流程 YZF2(001B) —·杨昭飞·— —·Zhophy Young·— 一、启动盘制作。 常用的启动盘有两种:1.刻录盘;2.系统盘。 制作启动盘所用到的软件:UltraISO、电脑电、大白菜、老毛桃等,我用的是电脑店。 1.刻录盘 刻录盘是通过UltraISO软件制作的一种在U盘只有系统文件的启动盘,刻录盘一旦制作完成就不能再随便拷入或删减U盘内的文件,也不能再拷入和删减系统无关的文件,以确保文件的完整性。 2.系统盘 系统盘是把大白菜或者老毛桃软件小系统win PE安装在U盘,使U盘内的小系统具有独立显示的功能。这种启动盘的优点是在不挪用镜像文件的情况下可以随意拷入和删减其他文件,不影响文件的安装。只要存储空间足够,可以当做一般U盘使用。 二、刻录镜像文件。 Ultra软件制作刻录盘流程: (1)(System\启动盘\刻录盘\UltraISO 绿色免费版)解压,双击打开UltraISO_9.6.2.3059.exe,默认或者修改安装路径。安装完成输入注册码激活UltraISO软件。 (2)这里以安装win8系统为例,先制作win8刻录盘。 打开UltraISO软件,然后点击文件---打开---选择win8系统镜像文件(System\系统\win8\cn_windows_8_x86_dvd_915414),确认打开后就能在软件的界面内看到整个镜像文件的信息了。数据无价,先确认文件无误再继续下边的步骤。 接下来开始制作系统安装盘,点击启动---写入硬盘映像。

进入刻录界面后,在硬盘驱动器部分选择要写入的最小4G的U盘,确认无误后点击写入,等待一段时间就行了。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机电专业学生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实用电子产品,巩固加深并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 2.经过查资料、选方案、设计电路、撰写设计报告、答辩等,加强在电子技术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掌握常用模拟电子线路的一般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和设计工具,提高模拟电子线路的设计、制作、调试和测试能力; 3.课程设计是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和培养创新能力,通过熟悉并学会选用电子元器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毕业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收获: 1.学习电路的基本设计方法;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完成指定的设计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书本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过渡; 3.学会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 三、课程设计教学方式: 以学生独立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四、课程设计一般方法 1. 淡化分立电路设计,强调集成电路的应用 一个实用的电子系统通常是由多个单元电路组成的,在进行电子系统设计时,既要考虑总体电路的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各个单元电路的选择、设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由于各种通用、专用的模拟、数字集成电路的出现,所以实现一个电子系统时,根据电子系统框图,多数情况下只有少量的电子电路的参数计算,更多的是系统框图中各部分电子电路要正确采用集成电路芯片来实现。

2. 电子系统内容步骤: 总体方案框图---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电子元件选择---单元电路之间连接---电路搭接调试---电路修改---绘制总体电路---撰写设计报告(课程设计说明书) (1)总体方案框图: 反映设计电路要求,按一定信息流向,由单元电路组成的合理框图。 比如一个函数发生器电路的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电子元件选择: ●基本模拟单元电路有:稳压电源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信号产生电路,信号处理电 路(电压比较器,积分电路,微分电路,滤波电路等),集成功放电路等。 ●基本数字单元电路有:脉冲波形产生与整形电路(包括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 密特触发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计数器,寄存器,存储器等。

《现代电子系统设计基础》见面课及答案

《现代电子系统设计基础》见面课及答案 见面课: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 1、(单选)带宽指的是?() A.上限频率 B.下限频率 C.上限频率+下限频率 D.上限频率—下限频率 正确答案:上限频率—下限频率 2、(判断)旁路电容的作用是解决射极偏执电路中稳定静态工作点与提高电压增益的矛盾。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判断)在电阻Re两端并联旁路电容Ce后,输出电阻增大。()

B.错 正确答案:错 4、(判断)实际测量中,可以在输入端串联一个电阻来测量输入电阻。()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判断)Re的作用是控制Vbeq,使Ibq,Icq基本保持不变的自动调节作用。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6、三极管的放大倍数是?() A.β B.α

D.f 正确答案:β 见面课:多功能数字钟 1、设计一个数字时钟可以用到计数模块是哪些?() A.60进制 B.24进制 C.12进制 D.10进制 正确答案:60进制; 24进制; 12进制 2、设计一个数字时钟一般由几个模块组成?( ) A.时基T 产生模块 B.调时、调分模块

C.计数模块 D.显示模块 正确答案:时基T 产生模块; 调时、调分模块; 计数模块; 显示模块 3、设计一个数字时钟时需要设计时基T 产生电路,这个电路产生的时钟脉冲频率是多少?() A.2HZ B.1HZ C.4HZ D.8HZ 正确答案:1HZ 4、在设计数字时钟时,用7段共阴数码管作为电路的显示模块,如果要显示数字9,则译码为”1101111″ 。()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5、设计数字时钟时调节时、分的脉冲信号频率和正常时分计数频率是一样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见面课:直流线性稳压电源 1、以下哪个是电压调整率的计算公式? A.(▲Vo/Vo)/▲Vi B.Vo/▲Vo)/▲Vi C.(▲Vo/Vo)/Vi D.(Vo/▲Vo)/Vi 正确答案:(▲Vo/Vo)/▲Vi 2、负载调整率的计算公式是? A.▲Vo/▲Io

windows_xp操作系统安装步骤--图形化文档

★注意,如果不是在一台全新的电脑上安装操作系统的话,进行如下操作您硬盘上的全部数据 (不重新分区的话只有C盘的数据会全部丢失)将会全部丢失,务必先要做好重要数据的备份工作。 原版2000/XP/2003的安装光盘都是支持从光盘引导进入安装程序的,也只有从光盘引导进入的安装程序才可以重新对整个硬盘分区并格式化C盘进行重装(从Windows系统下启动的安装程序一开始运行就会 在C盘写入一些安装时必需要用的临时文件,所以那样开始安装后C盘是不能删除也不能重新格式化的)。如果想要做一次彻底的格式化重装,或者想用安装光盘给硬盘重新分区的话,从光盘引导进入安装程序是 唯一的选择。我们这边当然是要做一次彻底的重装了。 1、启动计算机,看到蓝色DELL标志画面时,屏幕的右上角会出现提示: F2=Setup, F12=Boot Menu。 此时需要迅速按下键盘上的键。 ★注意:最多按两下键就足够了,否则键盘可能会被锁住,那样的话,到了第5步时键盘会无法使用2、然后就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启动设备选择菜单 3、放入操作系统安装光盘,用键盘的<↑>或<↓>箭头按键将光标移动到带有"CD-ROM"字样的选项 (老机器如左图第4项,新机器如右图第3项),按键回车。 在从安装光盘引导之后,当屏幕上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提示时,需要在5秒之内再按一下键回车。 ★如果此时不按键回车,则会从硬盘启动

4、然后会进入蓝色的Windows安装程序界面(此时屏幕的左上角有Windows Setup的字样)。 5、安装程序载入一些设备驱动后,会有短暂的黑屏,稍后出现如下画面,按键回车,开始安装。 ★注意:想要尝试进行系统修复安装的,这边也是按键回车,而不是按键。

第1节 电子系统设计的发展趋势

(1)电子系统设计的发展主要受以下两个技术的推动:?微电子技术——使得硅片单位面积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越来越多。 计算机技术——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推动EDA技术的发展。?(2) 集成电路设计都是从器件的物理版图设计入手 EDA技术发展的推动 ?(3) 出现集成电路单元库,集成电路设计进入逻辑级,极大地推动IC产业的发展。?电子系统是IC之间通过PCB板等技术进行互联来构成的。PCB板上IC芯片之间连线的延时、PCB板的可靠性、PCB板的尺寸等因素,会对系统的整体性能造成很大的限制。 由IC互联构成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4) IC互联构成的系统 (设计和工艺EDA技术) SOC——片上系统 SOC是指将一个完整产品的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或芯片组上。 SOC从系统的整体角度出发,以IP (Intellectual property)核为基础,以硬件描述语言作为系统功能和结构的描述手段,借助于以计算机为平台的EDA工具进行开发。由于SOC设计能够综合、全盘考虑整个系统的情况,因而可以实现更高的系统性能。SOC的出现是电子系统设计领域内的一场革命,其影响将是深远和广泛的。 由SOC构成嵌入式系统设计:

IC:集成电路。?ASIC:专用集成电路。 通用集成电路:FPGA、CPLD等。 SOC:属于专用集成电路。 (1)SOC: 它是指将一个完整产品的各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可以包括有CPU、存储器、硬件加速单元(AV处理器、DSP、浮点协处理器等)、通用I/O(GPIO)、UART接口和模数混合电路(放大器、比较器、A/D、D/A、射频电路、锁相环等),甚至延伸到传感器、微机电和微光电单元。(如果把CPU看成是大脑,则SOC就是包括大脑、心脏、眼睛和手的系统。) SOC系统的构建一个重要特性: 使用可重用的IP来构建系统。可以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的复杂度。可重复利用的IP包括元件库、宏及特殊的专用IP等,如通信接口IP、输入输出接口IP;各家开发商开发的微处理器IP,如ARM公司的RISC架构的ARM核。SOC嵌入式系统就是微处理器的IP再加上一些外围IP整合而成的。SOC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集软、硬件于一体,并追求最高的集成度,是电子系统设计追求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标,是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的最佳方案。SOC是一种系统集成芯片,其系统功能可以完全由硬件完成,也可以由硬件和软件协同完成。目前的SOC主要指后者。 SOC存在的问题: SoC初衷很好,但现实中却缺乏好的解决方案。由于是基于ASIC实现SoC系统,设计周期长、费用高昂、成功率不高而且产品不能修改显得系统的灵活性差,往往使得学术科研机构、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但是SoC以系统为中心、基于IP核的多层次、高度复用,可实现软硬件的无缝结合,综合性高。?(2)片上可编程系统(SoPC—Systemona Programmable Chip) ?SoPC是一种灵活、高效的SoC解决方案。它将处理器、存储器、I/O口、LVDS等系统需要的功能模块集成到一个PLD器件上,构成一

操作系统安装的基本要求步骤

操作系统安装基本要求 关键字: 操作系统介质安装 一、安装前的准备 1、确认安装的服务器的硬件信息,包括机型型号、磁盘接口、系统BIOS、使用硬盘、处理器、内存、网卡。 2、检查主板BIOS到版本,如果供应商需要升级微码,然后再升级,一般新服务器不需要升级微码。 3、需要一张由信息技术部提供的有许可证的Windows 2003 Server光盘,一张由供应商提供的最新的引导盘,一个外接USB的DVD光驱。 4、根据根据内存大小和硬盘大小确定系统C盘的空间设置为内存大小加上32GB 。 5、安装操作系统的系统盘的RAID基本为RAID1。 6、操作系统口令规则提前向信息技术部确认好。 7、其他文件,包括特殊驱动文件和操作系统补丁文件等。 二、操作系统安装 1、将刻录好的引导盘放入光驱,连接到服务器上;等待机器启动后按“F12”

如下图: 2、选择从光驱启动CD/DVE ROM,如下图 3、选择语言为“English”如下图: 4、为默认选择“Next”如下图:

5、选中要安装的操作系统然后“Next”,如下图: 6、设置系统日期和时间,根据安装日期和时间设置,设置好选择“Next”如 下图:

7、这一步我们可以看到磁盘的阵列信息,此时做的是“Raid1”状态为(Good) 说明之前已经做好了;如果阵列没有做这里我们可以选择要做的阵列,如“RAID1”然后选择“Next”等待几分钟;建议安装系统前配置好RAID。这里我们直接选择“Next”如下图: 8、选择“Next”如下图:

9、这一步设置系统盘大小,设置方法为(内存大小+32G);设置好选择“Next”如下图: 10、正在创建分区等待两分钟如下图: 11、分区创建完成后选择“Next”如下图:

戴尔+DELL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安装方法

戴尔DELL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安装方法 注意:采用DOSA光盘引导和安装服务器系统,将使您服务器硬盘上的所有数据丢失,因此此方法仅供全新的服务器和确认数据有备份前提下的服务器安装 此安装方式仅支持零售版操作系统,如果是盗版光盘,如市面上常见的WINDOWS2003 3IN1版本则无法使用(DELL强烈建议您采用正版软件)安装前请确认您的服务器光驱为DVD 首先,将随机配送的Systems Management Tools and Documentation version6.0光盘放入服务器光驱,将服务器设置为光驱引导。 注:此版本dosa支持相应系统为: 1、Server 2003 sp2 ; 2、Server 2003 sp2 64 bit ; 3、windows 2003 SBS sp2; 4、Server 2008; 5、windows 2008 SBS\EBS x64; 6、Red hat Linux4.7 32bit; 7、Red hat Linux 4.7 64bit; 8、Red hat Linux5.2 32bit; 9、Red hat Linux 5.2 64bit; 10、Suse Linux10 sp2 64bit;11、ESX 3.5 U4 操作系统光盘版本一定要和DOSA 安装时选择的版本一致,否则DOSA会报告插入无效光盘。 支持的服务器类型: PowerEdge M610 PowerEdge M710 PowerEdge R610 PowerEdge R710 PowerEdge T610 PowerEdge T710 PowerEdge R410 PowerEdge T410 DOSA6.0 下载地址: pport/downloads/download.aspx?c=us&l=en&s=gen&releaseid=R215376&Syste mID=pwe_r710&servicetag=CLQRN2X&os=WNET&osl=en&deviceid=17861&devlib=0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方案设计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 方案设计

1引言 温控仪是调控一体化智能温度控制仪表,它采用了全数字化集成设计,具有温度曲线可编程或定点恒温控制、多重PID调节、输出功率限幅曲线编程、手动/自动切换、软启动、报警开关量输出、实时数据查询、与计算机通讯等功能,将数显温度仪表和ZK晶闸管电压调整器合二为一,集温度测量、调节、驱动于一体,仪表直接输出晶闸管触发信号,可驱动各类晶闸管负载。YWK-CT温度控制器采用智能PID控制,当通过热电偶(热电阻)采集的被测温度偏离所希望的给定值时,YWK-CT温度控制器可根据测量信号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比例(P)、积分(I)、微分(D)运算,从而控制继电器通断比率,促使测量值恢复到给定值,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控制器还具有上、下限温度告警和继电器输出功能,性价比高,可广泛用于电力、化工、注塑、包装、食品等企业。此次设计温控仪主要想用温度传感器采集当前温度,在数码管上显示。通过这次课程设计锻炼我们的单片机应用能力以及对电子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可以说是为最后的毕业设计做铺垫。希望通过这次设计,能让自己对电子设计有更清晰的概念,而不是纸上谈兵。能够让所学与实际相结合。 2 系统设计 2.1总体方案设计

温控仪电路原理图

2.1.3总体电路图 2.1.4温控仪设计文字说明 温度传感器输出为电阻值,经信号调理电路得到电压值,再经AD转换电路实现数模转换。由单片机控制显示管输出。除此,可设置预置温度,通过单片机外部中断,用按键控制预置温度。当实际温度高于预置温度,红灯亮,蜂鸣器响;低于时,则绿灯亮。 A/D采集电路: 启动、等待、采集数据。单片机电路:最小系统。键盘及显示电路:键盘数据输入和温度显示。输出控制电路:I/O驱动、继电器、指示灯、负载。 2.2总体设计要求 主要技术指标 (1)温度范围为:-20 ℃~ +100℃, 最小区分度为1℃,标定温度≤ 1℃; (2)温度采样时间:500ms ~1min (可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