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古典地租理论(一)

新古典地租理论(一)

新古典地租理论(一)
新古典地租理论(一)

一、考试大纲要求

三、地租理论

(一)考试目的

测试应考人员对地租理论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二)考试范围

1.地租概念

2.马克思地租理论

(1)级差地租

(2)绝对地租

(3)垄断地租

(4)矿山地租

(5)建筑地段地租

3.新古典城市地租理论

4.地租与地价的关系

5.地租理论在土地估价中的应用

(三)考试基本要求

掌握:地租的定义,地租与地价的关系,我国土地价格的内涵;

熟悉:马克思主要地租理论,新古典城市地租理论;

了解:地租理论在土地估价中的应用。

3.3 新古典主义城市地租理论

新古典主义城市地租理论的诞生可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其直接动因是城市问题的日益突出引起人们对城市地租问题的关注,在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阿兰索、密而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边际分析方法应用于传统的地租理论中,导致了地租研究的深入,从而孕育出新古典主义城市地租理论。

1、新古典主义关于地租、地价的论述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1)对地租的概念,新古典主义将生产过程视为多种变量不断变化的过程,通过边际产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的比较,对地租的本质含义进行阐述。

(2)区位因素的重视和区位平衡概念的引入,使得新古典主义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3)对土地市场的分析趋于成熟。其中,有关土地平衡价格的理论及有关土地市场作为一个非完善市场的阐述有其独到之处。

(4)解决了城市地租测算的理论方法,建立了有关地租模型。

(5)更注重对政府政策的研究,使得它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政策因素与地租和地价

政策因素的作用主要在于避免土地自由市场对居民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分配可能带来的种种不公,同时也在于减少各种不同用地之间不相容的现象,从用地的角度减少污染、拥挤等带来的损失。政策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对土地市场上个人活动进行限制的消极措施。具体表现在:

①、土地利用规划是用来限制开发进程,以保护农业用地、公共活动空地和自然保护区,有时规划鼓励高密度建设,以减少交通运输开支,为此,规划常采取限制可供开发的土地数量的做法,会致使地价上升。

②、规划对土地供给的影响,会导致土地投机现象的增多。

③、由于规划方案造成的区位影响,还会对个别地块的价格发生影响。

④、规划控制还会增加某些用途的用地数量,使之高出市场目前的实际需求水平,因而确保地价低于市场水平,以保证这部分用地不被用作其他用途。

关于规划对土地供给的限制,有学者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实质性的规划政策,即那些具有特定目的的政策措施,如:为保护农业用地,进行用地调整等;另一种为程序性规划政策,即那些为实现实质性政策而提供的手段或方法,如用地分区管理条例、土地细分法规,都可能增加土地的供给。

由于规划政策的作用,地价曲线再也不是一个由市中心向郊区渐降的平滑曲线,而是一个起伏的,有不连续的折线。

(2)城市基础设施政策

在市场上交易一般都是经过开发,具有某些基础设施的熟地.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在地价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一比例从35%到80%不等。有学者指出,设施的水平、设施建设的投资方式以及设施的质量,对一个具体地块来说是三个最关键的因素,若出现与实际需求不符,则必然导致熟化成本过高而使市场上的土地投放量减少。

另外,基础设施建设周期较长,建设的时机特别敏感,建设晚了会导致用地短缺、地价上升,建设早了会造成投资浪费。

3、地租模型

阿兰索的地租模型是新古典主义地租模型中最杰出的代表,他将空间作为地租问题的一个核心进行了考虑,并首次引进了区位平衡这一新古典主义概念,同时成功地解决了城市地租计算的理论方法问题。

(1)模型假设条件:

A、一个平坦的、没有任何地理差异的平原,土地质量处处相等,均可直接用于开发,并可在市场上进行自由贸易。

B、买卖双方对土地市场都有充分的了解,卖方希望其收入最大,买方希望其愿望能最大程度地得以满足。

C、有一座单一核心的城市,城市中任何方向的交通都极为便利。

(2)阿兰索公式:

阿兰索认为,家庭收入将用于土地投资、交通运输费用和购买其他商品(包括储蓄)。即:

Y=PzZ+P(t)q+K(t)

式中:Y——收入;

Pz——其他商品的单位价格;

Z——其他商品的数量;

P(t)——距市中心t处的地价;

q——土地数量;

K(t)——距t处的交通费用;

t——距市中心距离。

在对公式进行分析后,阿兰索指出,在开支总数不超出收入的前提下,对于单个家庭来说,区位平衡的取得取决于土地数量q、其他商品的数量Z和距中心距离t之间比例的确定,即通过变化三者的比例关系,使其满意程度最大。

于是,阿兰索运用同好曲面(IndifferenceSurface)来表示这种个人的意愿。在这一曲面上,不管地价怎样变化,都保持个人在不同区位满意度不变,由此可对三个变量进行多种组合。满意程度U也是其他商品数量Z、土地数量q和距市中心距离t的函数,即:

U=u(z,g,c)

(3)买价曲线

阿兰索将买价曲线定义为:“一组家庭在不同的距离都有能力支付的而又保证同等满意度的

价格曲线”,以此来表示假设的地价和距离的组合,如果地价按此曲线变化,那么家庭(或企业)将不会计较具体的区位。相对于不同的满意度(或企业的利润)水平,就会有一组买价曲线。买价曲线BP的位置越低,其满意度(或利润)越高。

地价P(t)

距离(t)

BP1 BP2 BP3

图2-1平衡区位的取得

地租理论

地租理论 地租的概念: 广义地租:即租金,是泛指物主把他所有的土地、房屋或任何财物(资源)租给他人利用所获得的报酬。 狭义地租:是指土地使用者租用土地所付的租金,是所获得的利润的超额部分。 一、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 (1)威廉·配第是首次提出地租理论的人,也是西方古典经济学创造人。他从他的 劳动价值论和工资论出发研究地租: ①地租的数量受工资数量制约。 ②从农产品的价值中扣除掉生产费用,余下的价值部分就成为地租。 ③从土地位置即距离市场远近不同以及土地丰度的差别方面阐述了级差地租。 弊:没有利润这一范畴,而是把地租同剩余价值混为一谈。他的地租论实际上是以地租形式表示的剩余价值论。 (2)亚当·斯密是最早系统地研究地租问题的人,他认为地租是随着土地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范畴,是资本主义社会里地主阶级的收入。 ①地租是对工人劳动产品的直接扣除,是劳动生产物或其价值的一部分。 ②地租是使用土地的价格。 ③地租是一种垄断价格。 ④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 亚当·斯密对地租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于:第一,关于地租的定义。第二,关于地租的来源。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斯密把地租归结为剩余劳动的一部分。他认为地租是劳动产品的价值在预付资本和平均利润之上的一种余额。第三,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斯密说:“作为使用土地的代价的地租,当然是一种垄断价格。” 弊:损害了把地租归结为工人剩余劳动的宝贵思想。颠倒了地租和利润的关系,也不了解它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分不清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区别与联系,在他那里,价值与生产价格是等同的。在他看来,地租的大小完全取决于自然力的大小。这样就掩盖了地租的来源。 (3)大卫·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的最后完成者,他提出了级差地租的概念。李嘉图从农业用地的角度来考察地租问题,他认为, ①地租的产生有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是土地的稀缺性;其二是土地的差异性。如果土地是无限的、同样肥沃的,那么就不会产生地租。 ②种地者愿意到距离近的、肥沃的土地上去耕种,不愿到远的贫膺的土地上去劳作,因此,土地就出现了由于位置不同,投入的资金与劳动相同,而产出的也分为三等,那么三块土地收入的差额就是级差地租。 ③级差地租不仅存在于超额利润中,还存在于土地的素质之中。 ④利润与地租是对立的。地租是超过普通利润的盈余,农业资本家只得到普通利润,地主则把资本家投资改良土地的成果通过加租的办法抢占去了。他从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原理出发分析了利润和地租的对立关系。李加图指出,地租与工资、利润一样都是由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工资的数量等于劳动者及其家属维持最低限度生活资料的价值,在资本家与地主之间进行瓜分的那一部分也就表现为一定数量。地租的增加必然使利润减少;反之,地租减少利润就会增加。 弊:李嘉图否认绝对地租的存在。他说最坏的土地不提供地租。李嘉图把级差地

英国文学 第二章新古典主义时期

The Neoclassical Period I. John Bunyan novelist. His masterpiece is The pilgrim’s Progress. As a stout Puritan , he had made a conscientious study of the Bible and firmly believe in salvation through spiritual struggle. The Pilgrim’s Progress is the most successful religious allegor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ts purpose is to urge people to abide by Christian doctrines and seek salvation through constant struggles with their own weakness and kinds of social evils. II. Alexander Pope poet. Pope made his name as a great poet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An Essay on Criticism in 1711. The next year, he published The Rape of the Lock, a finest mock epic. For him the supreme value was order---cosmic order , political order, social order, aesthetic order , and this emphasis on order found expression in all of his works. He strongly advocated neoclassicism, emphasizing that literary works should be judged by classical rules of order, reason, logic, restrained emotion, good taste and decorum. III. Daniel Defoe a novelist. Robinson Crusoe, an adventure story very much in the spirit of the time, is universally considered his masterpiece. He wrote four other novels:Captain Singleton , Moll Flanders,Colonel Jack and Roxana, those novels deal with the personal history of some hero or heroine, usually a whore, a pirate, a pickpocket, a rogue or some other criminal. In most of his works, he gave his praise to the hard-working, sturdy middle class and showed his sympathy for the downtrodden, unfortunate poor. Defoe was a very good story-teller. The realistic account of the successful struggle of Robinson single-handedly against the hostile nature forms the best part of the novel. Robinson is here a real hero: a typical eighteenth-century English middle-class man, the pioneer colonist. IV. Jonathan Swift a prose writer and a master satirist. A Tale of a Tub and Battle of the Books established his name as a satirist. His A Modest Proposal is generally taken as a perfect model. His other works are: The Drapier’s Letters , Gulliver’s Travels Gulliver’s Travels: Swift’s best fictional work, the book contains four parts. Its social significance is great and its exploration into human nature profound. In his writings, although he intends not to condemn but to reform and improve human

地租理论、区位理论

地租理论、区位理论 (一)判断题A对B错 1. 孤立国唯一的城市位于其中心,是孤立国内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但不是商品的唯一销售市场。其余均是农村和农业土地,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靠其供给工业品。______ 答案:B [解答] 孤立国唯一的城市位于其中心,是孤立国内商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其余均是农村和农业土地,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靠其供给工业品。 2. 土地作为商品的一种,可以依生产成本定价。______ 答案:B 3. 绝对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______ 答案:B [解答]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超额利润,其来源是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4. 绝对地租的来源是农产品的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利润。______ 答案:A 5.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关于地租本质含义的阐述主要基于对边际产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的比较。______ 答案:A [解答] 对地租的概念,新古典主义将生产过程视为多种变量不断变化的过程,通过边际产品价格与生产要素价格的比较,对地租的本质含义进行阐述。

6. 人口素质高的住宅区通常社会秩序较为安定,环境整洁优雅,更适宜人们选择居住,引起该类住宅区需求增加,促使地价上涨。______ 答案:A 7. 某一时点的土地使用权价格,是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对不同级别的土地或者土地条件相当的匀质地域,按照商业、居住、工业等用途分别评估的,并由市、县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这一时点就是基准地价评估的基准日。______ 答案:A 8. 商业用地注重交通运输程度、基础设施完善度、产业集聚规模、工业区位、环境质量、城市规划限制、区域内劳动力供求情况、工资酬劳水平等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______ 答案:B [解答] 工业用地注重交通运输程度、基础设施完善度、产业集聚规模、工业区位、环境质量、城市规划限制、区域内劳动力供求情况、工资酬劳水平等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 1. 对同一地块上的连续增加投资,使各次投资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称为______。 A.级差地租Ⅰ B.级差地租Ⅰ C.绝对地租 D.垄断地租 答案:B [解答] 对同一地块上的连续增加投资,使各次投资的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称为级差地租Ⅰ。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王峰杰 【摘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由于均衡增长率正好等于劳动增长率,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人均产量将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储蓄率与降低人口增长率等,增加人均产量。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产量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 第一,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为两部门经济。 第二,仅仅使用劳动与投入两种要素生产产品,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则总量生产函数为:Q=F(L,K)(1) 其中,Q表示总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第三,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量(、)递减。 第四,规模报酬不变,即: (2) 令k表示资本—劳动比率,即k=KL,可得: Q=L?f(k),或QL=f(k)(3)

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可以变动,因为人均产量(QL)就是人均资本量(k)的函数。 第五,每一时期的劳动(用L表示)按固定比率n增长,即: (4) 第六,不存在资本折旧,则投资(用I表示)会增加资本存量,即: (5) 第七,储蓄函数采取长期的形式,即S=s(Y)。其中,S表示储蓄,s表示储蓄率,即s=SY,Y表示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等同于Q。 第八,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就是投资等于储蓄,即: I=S(6) 从上述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9)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基本方程。该方程表示,从长期来看,储 蓄必然等于投资。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sf(k)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 部分(nk)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kdt)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C)以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存量,分成两部分,用于两种用途:一部分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人均储蓄量等于“资本广化量”,“资本深化量”等于零,即: sf(k)=nk(10)

英国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

英国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家具 ——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前半期 许美琪 1 18世纪的英国 17世纪末期,1688年代表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国会发动了“光荣革命”,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17世纪革命后,国会以立法方式扩大圈地的规模。1700-1760年间,国会接受地主的申请,通过208项圈地法令,其圈地31万英亩。1761-1801年间,又通过2000项法令,圈地318万英亩。到18世纪末,小土地所有者基本消灭,圈地运动为工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圈地使成千上万的直接生产者失去生产资料,破产农民形成大量的廉价劳动后备军,他们向工厂主和农场主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购买由工厂和农场生产的生活必需品。圈地也促进了以大地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农场经济的发展。农业资本家以大批粮食和原料供应城市,赚取暴利。他们从市场上换取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数量也不断增加。资本的原始积累从此开始。 在另一方面,17-18世纪的大规模的殖民掠夺也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个重要来源。17世纪上半期,英国殖民势力已扩张到亚洲、美洲和非洲。英国通过对殖民地的野蛮掠夺积累财富,大量黄金、皮革、木材、粮食等源源流入英国。 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途径是发行国债。在殖民战争中,资本家大量承购债券,巨额国债利息落入他们手中。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不仅成为英国最大的债主,控制全国的金融,还以巨款贷给英国的盟国。 资本的积累,大量自由劳动力的供应和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为手工工场向大机器生产过渡创造了条件。英国的工业革命自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30-40年代,各主要工业部门都采用机器。工业革命的概念包括技术变革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技术变革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变革则是生产关系的改变。 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它的工业产品输出占当时国际贸易额的20%,成为“世界工厂”。工业革命也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面貌。工业革命前,经济最发达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以伦敦为中心的东南部。工业革命后,人口向西北地区移动,在丰富的煤铁产区,出现了新的工业中心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物浦等。城市人口的增加更为显著。圈地规模有增无已,大批失地农民从乡间涌入城市。城乡手工业者也纷纷破产,投入城市的雇佣大军。工业革命产生的主要社会后果,是社会分裂成两个明显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所指出的:“……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2 英国的早期新古典主义风格(1770-1810) 2.1 历史背景 英国新古典主义运动是从反对巴罗克和洛可可风格的过度装饰而开始的。社会普遍有一种迫切的需要,希望能够拥有简朴、有序,平静的家居,人们开始偏爱直线型的、对称的造型和浅浮雕的装饰,以抗拒立体感过强的巴罗克风格。英国新古典主义运动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意大利文艺复兴;(2)去欧洲的旅行和学习,这些人对英国的建筑师和设计师的影响很大;(3)考古发掘的研究成果;(4)出版物;(5)工业革命的开始和新材料的发明。

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地租理论的认识

关于地租理论的认识和再认识 ———针对国内房地产现状的思考 以前提到“地租”,我总会想到《白毛女》中的经典桥段:年近岁末,杨白劳的苦苦哀求,黄世仁的咄咄逼人,喜儿的身不由己,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下土地所有者依靠土地所有权极尽压榨农户以获得重租厚利,或借此达到罪恶目的的丑陋本质。最近系统的学习了地租理论,使我对“地租”也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伴随着土地所有权的出现,地租应运而生。地租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所说的土地使用权的价格。地租最早产生于奴隶社会,在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制度下最为明显,而现阶段,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地租。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地租的理论有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早期地租理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的地租理论,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地租理论进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而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是批判地继承和改造资产阶级早期地租理论的基础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现实性和广泛性。学习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对我国城镇建设,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处理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由于在城市中成长,生活,求学,因而我对地租理论中关于城市建筑地段地租理论产生浓烈的兴趣,并有相对深刻的理解。城市建筑地段地租有一下三个特点:(1)土地位置对级差地租的决定性影响;(2)建筑地段地租表现形式主要是级差地租Ⅱ即由于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等量投资而具有不同生产率所产生的地租;(3)建筑地段地租最终由建筑物使用者支付;(4)由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建筑地段地租中垄断地租较为突出。以上特点使我自然地想到了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中国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买卖,在经济领域扮演着着重要的角色。房地产业在二战后的经济复苏中扮演着救星的角色。2009年中国经济逐渐走出世界金融危机的阴霾,其中房地产业的经济拉动也功不可没。但所有事物都有两面性,房地产业并不是例外。近30年来全球或区域经济金融危机,包括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崩盘,1997年香港楼市崩盘,最近的美国次贷危机以及迪拜债务危机均以房地产泡沫破裂为导火索,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上海房地产业的泡沫化已经在今年的世界经济现象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不难看出,有限的土地供给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对土地的巨大需求,表现在“地租”上就是不断上涨的土地价格。以迪士尼的落户上海为其房地产业带来的影响为例。11月5日,上海市政府宣布迪士尼项目正式获批不到两个小时,被称为“5年来上海首块迪士尼宅地”的浦东新区川沙新市镇A08-03 住宅地块,以11.9 亿元人民币成交,楼板价高达每平方米14024 元,溢价264%。这块并不在迪斯尼主题公园规划用地周边的“迪士尼宅地”的使用价格已经远远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在此事例中,土地位置对地租的影响以及垄断地租的表现是显而易见的。迪士尼主题公园的承建为此地区带来多元化的发展方向,级差地租的表现也会愈加突出。高价售出的土地,政府获利的同时,开发商也必然会提高房价,从而实现资金回本和获得厚利,那么,高房价的最终的承担者就是购房者了!与此同时,上海整个房地产业的房价呈现怎样的情景,我们也就可想而知了。诚然,迪士尼主题公园必然会为旅游产业及相关经济带来巨大的拉动效应,但如此高的溢价表现出的盲目性和泡沫化也令人堪忧。

第11章 新古典增长理论-索洛模型(讲义版)

第十一章 新古典增长理论——索洛模型(3) 本次授课框架: 总结波动理论,引出增长理论。 增长方程推导及对增长因素的讨论(包括索洛剩余) (1) 增长方程推导(总量形式),假设条件 (2) 人均形式生产函数 (3) 总量与人均量之间的关系 索洛稳态方程推导过程 (1) 索洛稳态定义 (2) 根据均衡条件的推导 (3) 稳态条件的存在性讨论(生产函数假设,INADA 条件) (4) 储蓄线和投资持平线(补偿线)相互关系的讨论解释稳态调整路径 比较静态分析 (1) 储蓄率增加情况 (2) 人口增长率增加情况 总结“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关键结论(影响总量、人均增长率的因素(结合储蓄率)与各国收入趋同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评价 一、增长方程推导 假设生产函数: N N N K AF N N K AF N K K N K AF K N K AF K A A Y Y N K AF Y ???*+???* +?=?=),(),(),(),() ,( 假设 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完全竞争,规模收益不变1。根据欧拉定理: 1 对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 of Scale ,简称CRS )的理解。第一,经济规模足够大,以至于来自专业化分工的收益(gains from specialization )已不存在。当资本和劳动增加一倍时,只能重复原有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式,使产出翻倍而不能带来更多;第二,强调资本和劳动对产出的重要性,其他因素如自然资源的相对次要地位。本章的一道作业题也表明这种假设的合理性,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阻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逾越的。

总量表达式2 N N K K A A Y Y N K AF N N K AF N N K AF K N K AF K ?-+?+?=?-=??*=??* )1(1),(),() ,() ,(θθθθ 总量与人均量的关系 N N k k K K N N y y Y Y ?+?=??+?=? 人均量表达式 k k A A y y ?+?=?θ 索洛发现:技术进步、劳动供给增加和资本积累按此顺序是GDP 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是人均GDP 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大部分历史中,两个重要的要素,当推资本积累3(实物与人力)与技术进步。我们对增长理论的研究重点集中于这两个因素。 索洛剩余 产出增长中不能通过资本积累和劳动投入来解释的部分,可以理解为技术进步(A A ?)带来的增长。A 4有时也被称作“全要素生产率”(TFP ),这是一个比“技术进步”更为中性的术语。实证研究表明: 技术进步在产出增长中的贡献大约为80%左右。由于产出和劳动、资 本投入可以直接观察到,而A 却不能,经济学家测量“索洛剩余” A 利用:])1[(K K N N Y Y A A ?+?--?=?θθ 二、稳态分析 2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资本的收入份额θ是0.25,劳动的收入份额θ-1是0.75。这意味着,资本年增长率如果为3个百分点,导致产出增长率还不到1个百分点。 3 如果将资本进一步细化为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H ),生产函数将转化为:),,(N H K AF Y =。曼昆、罗默等一篇颇有影响的文章指出,生产函数中实物资本K 、非熟练劳动力N 和人力资本H 的要素份额各占1/3。 4 A 被定义为“全要素生产率”的说法,只是针对),(N K AF Y =这种生产函数形式的,这种技术进步 类型在历史上也被称作“hicks-neutral ”(希克斯中性);如果生产函数形式为),(AN K F Y =,这是的技术进步被称作劳动增广型(labor-augmenting )技术进步或“harrod-neutral ”(哈罗德中性)。如果采用这种生产函数形式,也可以推导出类似的增长方程以及索洛稳态方程。

(完整版)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摘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由于均衡增长率正好等于劳动增长率,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人均产量将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储蓄率与降低人口增长率等,增加人均产量。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产量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 第一,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为两部门经济。 第二,仅仅使用劳动与投入两种要素生产产品,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则总量生产函数为:Q=F(L,K)(1) 其中,Q表示总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第三,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量(MP L、MP K)递减。 第四,规模报酬不变,即: 令k表示资本—劳动比率,即k=KL,可得: Q=L?f(k),或QL=f(k)(3) 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可以变动,因为人均产量(QL)就是人均资本量(k)的函数。 第五,每一时期的劳动(用L表示)按固定比率n增长,即: L t=L0e nt(4) 第六,不存在资本折旧,则投资(用I表示)会增加资本存量,即: 第七,储蓄函数采取长期的形式,即S=s(Y)。其中,S表示储蓄,s表示储蓄率,即s=SY,Y表示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等同于Q。 第八,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就是投资等于储蓄,即: I=S(6) 从上述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9)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基本方程。该方程表示,从长期来看,储蓄必然等于投资。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sf(k)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nk)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kdt)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C)以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存量,分成两部分,用于两种用途:一部分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人均储蓄量等于“资本广化量”,“资本深化量”等于零,即:sf(k)=nk(10) 在经济均衡增长时,收入、投资与资本均按劳动增长率或自然增长率n增长: (1)收入按n增长 当经济均衡增长时,由于QL=f(k),故人均资本量(k)不变,人均产量(f(k))也不变。但劳动力始终按固定比率n增长,为了保证人均产量不变,产量也必须按n增长。

英国文学课件 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Chapter 12 John Milton Paradise Lost(completed in 1667. In 1674, he published the final version of the epic. 12 books)Type of Work:Paradise Lost is an epic poem which —like the epic poems of Homer, Dante, Vergil, and Goethe—tells a story about momentous events while incorporating grand themes that are timeless and universal. Sources:Milton used the Bible, Homer's Iliad and Odyssey, Vergil's Aeneid, and the stories in Greco-Roman mythology as sources of information and as writing models. The Bible's Book of Genesis is the main source for his retelling of the story of creation and the first humans, Adam and Eve. Settings:The settings are heaven, hell, the firmament (苍穹) (Chaos), and earth. Characters: ? God the Father, God the Son: (trinity)Two of the three divine persons making up the all-powerful Godhead, the single deity(神性)that created and ruled all that exists outside of itself. The third divine person, the Holy Spirit, does not play a role in Paradise Lost. God the Father is portrayed as just but merciful, condemning (批判) the defiant (目中无人)and unrepentant (不后悔的) rebel angels but permitting redemption of the repentant Adam and Eve. God the Son volunteers to redeem them by becoming human and enduring suffering and death. ? Satan (Lucifer, Archfiend): Powerful and prideful angel who, with legions (众多的) of supporters, leads an unsuccessful rebellion against God and suffers eternal damnation. T o gain revenge, he devises a plan to corrupt God's newly created beings, Adam and Eve, through deceit. Modern readers often admire him for his steely defiance (藐视). He would rather rule in hell, he says, than serve in heaven. It was not Milton's intent, however, to create an admirable character; rather his intent was to create a character of colossal (巨大的) hatred — loathsome (令人讨厌的), execrable (恶劣的), incurably remorseless (冷酷无情的). ? Adam and Eve: The first human beings, created by God to fill the void(真空)that resulted when God cast Satan and his supporters out of the celestial realm. Adam and Eve live on the planet earth in utter happiness in a special garden where spring is the only season and love and godly living prevail. Though they have all that they want and need, cunning Satan tells them they can have knowledge and status beyond their reach if only they eat of the fruit of the Tree of Knowledge. Eve can become a goddess, he says. Vanity overtakes her. She eats. Adam reluctantly does the same. ? Gabriel, Raphael, Michael, Uriel: Powerful and fearless angels on the side of God. ? Beelzebub, Mammon, Belial, Moloch: Powerful leaders in Satan's army. In a great council in hell, each of them speaks his mind on what policy devil-kind should follow after losing paradise. Should they make a new war? Should they make peace? ? Ithuriel, Zephron: Angels who expel Satan from the Garden of Eden with the help of a sign from God. Satan returns to the garden later to complete his devious enterprise. ? Mulciber: Fallen angel who designs hell's capital city and seat of government, Pandemonium. In ancient Roman mythology, Mulciber is another name for Vulcan (Greek: Hephaestus), god of fire and the forge. As a blacksmith, he kept shop in burning mountains (volcanoes). ? Sin: Daughter of Satan. She was born from his head in the manner of Athena, Greek goddess of wisdom and war, who sprang from the forehead of Zeus, king of the gods. 天动说的design rather than the Copernican design (哥白尼式设计). The former placed earth at the center of the solar system, with the sun and other celestial bodies orbiting it. Copernicus and other scientists later proved that the earth orbits the sun. Milton was aware of the Copernican theory, but he used the Ptolemaic design—either because he believed it was the more credible theory or because he believed it would better serve his literary purpose. In Paradise Lost, Adam inquires about the movements of celestial bodies—in particular, whether earth orbits the sun or vice versa—in his conversation with the archangel天使Raphael, but Raphael gives no definite answer. Raphael may have been speaking for Milton. Style and Verse Format Milton wrote Paradise Lost in dignified, lofty, melodic English free of any colloquialisms and slangs that would have limited the work's timeliness and universality. The format, Milton says in an introductory note, is "English heroic verse without rhyme"—in other words, blank verse, the same verse form used by Shakespeare in his plays. Milton's strong religious faith infuses the poem with sincerity and moral purpose, but he does not allow his enthusiasm for his subject to overtake control of his writing. Though Milton frequently uses obscure allusions to mythology and history, as well as occasional difficult words and phrases, his language is never deliberately affected or ostentatious炫耀的. What is more, it does not preach and does not take the reader on circumlocutory迂回的expeditions. Like a symphony composer—mighty Beethoven, for example —Milton is always in control, tempering his creative genius with his technical discipline. With a good dictionary and an annotated有注解的text, a first-time reader of Milton can easily follow and understand the story while developing an appreciation for the exquisite writing. Epic Conventions In Paradise Lost, Milton used the classical epic conventions—literary practices, rules, or devices established by Homer that became commonplace in epic poetry. Some of these practices were also used in other genres of

新古典主义时期工艺美术

新古典主义时期工艺美术概述“新古典主义”是一种艺术风格的名称,它所指的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前半期在欧洲流行的一种崇尚庄重典雅、带有复古意趣的艺术风格。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为了反对罗可可艺术的过分雕琢,另一方面也是对人们渴望回归古希腊、罗马艺术要求的满足。兴起原因 18世纪后半期,法国的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人们在政治上对自由平等的要求十分强烈。此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资产阶级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需要一种足以鼓舞自己和群众的高大形象来促进革命的成功。在此前后,罗马古城赫克拉尼姆和庞贝遗址重见天日,引动了人们对古代文化、艺术的向往。新古典主义时期陶瓷工艺法国、德国和英国的陶瓷工艺在罗可可式陶瓷工艺的基础上显示出新的特点。其题材主要来自古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此外也有一些帝王、骑士、诗人和学者的形象。作品外形简洁流畅,常配以古典纹饰。帝国风格 19世纪初至20年代欧洲艺术盛行的创作风格。起源于法国,它既是拿破仑执政时期法国的官方艺术,也是法国艺术界将艺术创作主题转移到古代传统上来而开创的新风尚。作品忠实地按照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风格来表现现实题材。其器皿的标准造型是一种简单的圆柱体。罗可可艺术复兴 19世纪30年代,欧洲瓷器业开始大胆地采用18世纪中叶的罗可可艺术风格,出现了所谓的“罗可可艺术复兴”。它使欧洲瓷器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个明显的转变:对称的几何造型让位于不稳定而过分矫饰的笨重式样;浮雕装饰覆盖整个器面,只留下一点空间彩绘有限的装饰。韦奇伍德乔桑??韦奇伍德

(Josiah Wedgwood, 1730―1795)于1768年创办了埃特鲁里亚工场,生产模仿希腊陶瓶的陶器。韦奇伍德最著名的瓷器是“黑瓷”和“碧玉炻器”。黑瓷:一种质地紧密、极为坚固的黑色炻器;碧玉炻器:以绝对均匀无光泽的底子将模塑的白色装饰浮雕衬托出来,与硬石雕刻极为相似。新古典主义时期家具工艺新古典主义家具对罗可可家具过于矫揉造作、豪华奢丽的风格作了明显修正。家具造型设计的重点被放在水平和垂直的结构上,强调表现结构的力度。装饰纹样除了罗可可式的莨苕叶饰外,多用玫瑰花饰、弓或缠有月桂的权杖等。新古典主义时期金属工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金属工艺,明显摆脱了罗可可时期的那种矫揉造作的风尚,呈露出精致而典雅、庄重而含蓄的工艺特征。新古典主义时期的金属工艺的造型风格和装饰特征均受古罗马银器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古典主义雕刻风范。新古典主义时期玻璃工艺玻璃工艺在意大利、法国、德国、捷克、奥地利和英国都十分繁盛。在造型上,表现出对称而和谐的特征。在装饰上,继承和发扬了威尼斯的刻花技法和德国的彩绘手法及热融镶嵌技法等。新古典主义时期染织工艺两个最显著的变化:一是增加了蓝、绿、灰等较为冷静肃穆的色彩二是增加了“满天星纹”做工上继承了罗可可时期的制作技法,仍然保持着精湛而细腻的宫廷艺术特色。新古典主义时期室内设计与罗可可时代形成鲜明对比,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室内装饰表现出明晰、理性的特色。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所倡导的回归古典、简洁大方的设计准则逐渐在欧洲传播开来。 * * Art & Craft of Neo-Classicism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王峰杰 【摘要】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可变技术系数的生产函数,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宏观经济能够自动沿着充分就业轨迹增长。由于均衡增长率正好等于劳动增长率,在经济均衡增长时,人均产量将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储蓄率与降低人口增长率等,增加人均产量。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广化资本深化人均产量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假设: 第一,撇开政府与国际部门,为两部门经济。 第二,仅仅使用劳动与投入两种要素生产产品,且不存在技术进步,则总量生产函数为:Q=F(L,K)(1) 其中,Q表示总产量,L表示劳动,K表示资本。 第三,各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随着劳动与资本投入的增加,它们的边际产量(MP L、MP K)递减。 第四,规模报酬不变,即: (2) 令k表示资本—劳动比率,即k=KL,可得: Q=L?f(k),或QL=f(k)(3)

这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中的生产函数不同,该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比率(k)可以变动,因为人均产量(QL)就是人均资本量(k)的函数。 第五,每一时期的劳动(用L表示)按固定比率n增长,即: (4) L t=L 0e nt 第六,不存在资本折旧,则投资(用I表示)会增加资本存量,即: (5) 第七,储蓄函数采取长期的形式,即S=s(Y)。其中,S表示储蓄,s表示储蓄率,即s=SY,Y表示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等同于Q。 第八,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在两部门经济中,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就是投资等于储蓄,即: I=S(6) 从上述假定条件,可以推导出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9)式就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基本方程。该方程表示,从长期来看,储蓄必然等于投资。一个社会由人均储蓄sf(k)转化而来的新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nk)是为新增加的每个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广化”;另一部分(dkdt)则用来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即为每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品,称为“资本深化”。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两部门经济中,社会总产品扣除消费(C)以后,剩下的便是储蓄,储蓄转化为投资,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存量,分成两部分,用于两种用途:一部分为新增加的劳动力提供社会平均水平的资本,另一部分用于增加人均资本拥有量。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人均储蓄量等于“资本广化量”,“资本深化量”等于零,即: sf(k)=nk(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