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AD三维建模实例操作

CAD三维建模实例操作

CAD三维建模实例操作
CAD三维建模实例操作

CAD三维建模实例操作一-----创建阀盖零件的三维模型图形分析:

阀盖零件的外形由左边前端倒角30度的正六边体,右边四个角R=12mm的底座,中间有一个倒45度角和R=4mm连接左右两边。该零件的轴向为一系列孔组成。根据该零件的构造特征,其三维模型的创建操作可采用:

(1)拉伸外轮廓及六边形;

(2)旋转主视图中由孔组成的封闭图形;

(3)运用旋转切除生成30度和45度、R4的两个封闭图形,生成外形上的倒角;

(4)运用差集运算切除中间用旋转生成的阶梯轴(由孔组成的图形旋转而成),来创建该零件中间的阶梯孔,完成三维模型的创建。

●零件图如图1所示。

图1 零件图

●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除了轮廓线图层不关闭,将其他所有图层关闭,并且可删除直径为65mm的圆形。然后,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保留的图形

2.修改主视图。 将主视图上多余的线条修剪,如图3所示。

图3 修改主视图

3.将闭合的图形生成面域。单击“绘图”工具条上的“面域”

按钮,框选所有的视图后,按回车键,命令行提示:已创建8个面域。

4.旋转左视图。 单击“视图”工具条上的“主视”按钮,系统自动将图形在“主视平面”中显示。注意:此时,显示的水平线,如图4 a )所示。输入“RO ”(旋转)命令,按回车键,再选择右边的水平线(即左视图)的中间点,输入旋转角度值 90,按回车键,完成左视图的旋转如图4 b )所示。在轴测图中看到旋转后的图形如图4 c )所示。

图4 a ) 旋转前 图4 b ) 放置后

提示: 图中的红色中心线是绘制的,

用该线表明二视图的中心是在一条

水平线上。

图4 c)轴测视图

5.移动视图将两视图重合的操作如下:

①单击“视图”工具条上的“俯视”按钮,系统自动将图形转换至俯视图中,如图5所示。

图5 俯视图显示图6 标注尺寸

②单击“标注”菜单,选择“线性”标注,标注出二图间的水平距离,如图6所示。标注尺寸的目的是便于将图形水平移动进行重合。

③按“M键”,框选左视图,向左移动鼠标,然后,输入“96.77”,按回车键结束视图的移动,如图7所示。

图7 二视图重合

提示:以上移动操作,也可用“对齐”(AL)命令进行,其结果比移动操作更加方便快捷。6.拉伸生成三维视图。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拉伸”按钮,或者直接输入:EXT 命令,选择左视图中的外轮廓和4个小圆,向左拉伸12 mm。如图8所示。再将六边形向左

拉伸为42 mm,如图9所示。

图8 拉伸外轮廓和4个圆图9 拉伸六边形

7.旋转图形生成三维对象。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旋转”按钮,或者直接输入:REV命令,按回车后,选择有倒角30度的图形,再选择直线上的二个点作为旋转轴线。单击“回车键”完成图形的旋转并生成旋转实体,如图10所示。

图10 旋转生成倒角实体图11 创建倒斜面角

8.求差后生成六边体上的倒角。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差集”按钮,或者直接输入:“SU”命令。先选择六边体,按回车键后,再选择旋转实体,按回车键完成求差操作,结果如图11所示。

9.求和运算。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并集”按钮,或者直接输入:“UNI”命令。

所示。提示:合并操作后,两物体间的正六边形与底面间的“交线”没有了,表明两物体已经合并成一个整体了。

图12 合并物体图13 旋转生成实体

10.旋转生成阶梯轴物体。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旋转”按钮,或者直接输入:REV 命令,按回车后,选择绘制在轴线上的图形,选择图形的底边上的两点,作为放置轴线,按回车键后,生成阶梯轴状的实体。如图13所示。

11.求差操作创建四个孔和台阶孔造型。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差集”按钮,或者直接输入:“SU”命令,按回车键后,选择前面合并的物体,再按回车键,选择4个小圆柱体和旋转生成的台阶轴对象,按回车键完成零件的创建,创建的阀盖零件三维实体模型如图14所示。

前视后视截面

图14 阀盖零件三维实体图

CAD三维建模实例操作二-----创建支架零件的三维模型

支架零件图如图15所示。下面将介绍支架零件在三维建模中是如何进行创建的。

图15 支架零件图

●图形分析

支架零件图由主视图中可看出,它是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上面为夹头及夹紧装置构成;最下面是支架零件的安装座,其上有两个沉孔孔造型;中间为厚度6mm和8mm的T字形筋板构成,它是联接夹头与安装座的部分。综合以上分析,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创建。(1)分别绘制闭合图形;

(2)将各闭合图形生成“面域”;

(3)用“拉伸”命令将各闭合图形,按各部分尺寸的要求,只拉伸一半的值;

(4)各孔可以轴线为中心绘制半个闭合图形后,生成面域。然后,利用“旋转”命令以中心线为放置轴旋转生成实体造型。

(5)利用“求和”和“求差”命令,将物体合并为一个整体,完成支架零件的三维模型创建。

●具体创建操作方法如下:

1.保存为支架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图。打开支架零件图,选择“文件”/“另存为”菜单命令,在打开的“圆形另存为”对话框中的名称栏内,重新命名如:图6-26-1的文件名,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新文件的建立。

或者删除除可见轮廓线以外的所有对象。结果如图16所示。提示:只留下主视图。

图16 需保留的图形部分图17 绘制各自封闭图形

图17 绘制各自封闭的图形

3.修改图形。将各部分按绘制独自地封闭图形为原则进行绘制。孔的部分只绘制以中心线为旋转轴线的一半封闭图形,删除直径为18mm、高度为3mm的线段,绘制的结果如图17所示。提示:由图17所示,共绘制出各自封闭的图形9个,但因明确它们应创建支架实体的相关部位的实体。

4.生成面域。单击“绘图”工具条上的“面域”按钮,框选所有图形,回车后生成9

个面域。

5.拉伸创建实体。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拉伸”

按钮,或者输入:EXT命令,选择图17中的图形1,

拉伸值为41mm;选择图形3拉伸值为20mm;选择

图形4拉伸值为4mm;选择图形5、图形6和图形8,

拉伸值为25mm;选择图形9拉伸为13mm,拉伸后图18 创建拉伸实体

创建的实体如图18所示。

6.合并和切除实体。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差集”按钮,先选择大圆柱体,按回车键后,选择小圆柱体,回车生成孔造型,如图19所示。

图19 创建孔造型图20 创建切槽造型

7.合并实体。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并集”按钮,选择除图形2、图形7和实体9以外的所有实体,将它们合并为一个整体。

8.求差生成通槽造型。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差集”按钮,先选择合并物体,按回车键后,选择实体8,按回车键后生成切槽造型,如图20所示。

9.创建旋转实体造型。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旋转”按钮,选择图形2,再选择图形的中心直线上的两个端点,按回车键创建的旋转实体如图21所示。

图21 创建旋转实体图22 创建沉孔造型

10.移动旋转实体与求差生成沉孔造型。按“M”键,选择旋转实体往右,距离为20mm,按回车键结束移动。再利用“差集”按钮,先选择合并的整体,按回车键后,再选择旋转实体,回车创建出沉孔造型如图22所示。

11.镜像实体。单击“修改”工具条上的“镜像”按钮,或者直接输入:MI命令,选择创建的实体,再选择实体中心的垂直边线上的两点,按回车键后,创建镜像物体如图

23所示。

图23实体镜像图24 合并实体

12.合并实体。用前述的方法,将镜像实体合并成一个整体,如图24所示。

13.旋转实体。利用“旋转”命令,将图形7旋转生成实体。然后,用“差集”将其去除后,生成孔造型,如图25所示。

图25 创建孔造型图26 边圆角造型

14.边圆角。单击“修改”工具条上的“圆角”按钮,或者直接输入:F命令,设置圆角半径为13mm,选择夹紧装置的4条垂直边,进行倒圆角如果如图26所示。

15.新建一个用户坐标系。在命令行中输入:UCS 按回车键,再输入:N 新建用户坐标系,再按回车键,输入:3 即用3点确定坐标原点。用鼠标捕孔的中心点,将坐标原点设置在圆心处,如图27所示。

坐标原点

图27 建立用户坐标系图28 绘制二个同心圆

16.绘制二个圆。单击“绘图”工具条上“圆”按钮,或者直接输入:C,回车后,用鼠标单击坐标原点,输入:半径为9mm,用同样的方法,在绘制一个半径为5.5mm的同心圆。

17,拉伸圆生成圆柱凸台。输入拉伸距离为:3 mm,选择二个圆向上拉伸。然后,用大圆柱体减去小圆柱体。再将圆柱与整体合并。结果如图28所示。

图28 创建圆柱体图29 创建支架零件的三维模型

18.倒圆角。选择圆柱凸台与放置面间的交线、6mm厚的筋板、8mm的筋板垂直边圆角均为3mm。创建的支架零件的三维模型,如图29所示。

CAD三维建模实例操作三-----创建泵体零件的三维模型

泵体零件图如图30 所示。

图30 泵体零件图

图形分析

泵体零件图大致可由三个部分所构成即:泵体部分,它内壳体、腔体和左右二个圆柱凸台及螺孔所组成。底座部分,它由一长方体及其上的二个沉头孔所组成。加强筋部分,它是联接泵体和底座的连接部分。针对泵体的结构物点,其创建实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利用“旋转”命令,将右视图中属回转的图形部分进行旋转生成旋转实体,生成泵

体及其腔体和孔部分的实体造型。

(2)利用“拉伸”命令,将俯视图中的矩形拉、圆和筋板截面图形拉伸生成底座和加强

筋造型。

(3)利用“移动”命令,将生成的实体按要求对齐。

(4)将创建的所有实体,用“并集”命令合并成一个整体。

(5)利用“拉伸”命令,将绘制的截面图形生成实体,并用“差集”命令将拉伸生成的实体从“合并后的实体”中切除,创建筋板右边的圆角造型。

(7)创建泵体左、右两端面上的孔造型,并用圆形阵列命令,完成所有螺纹孔造型。

具体创建操作如下:

(1)关闭除轮廓线图去之外的所有图层,显示的轮廓线图形如图31所示。

图31 保留的轮廓线图

(2)修改图形。将原有的螺孔图形修改保留一半,并绘制成封闭图形。再筋板的截面图形绘制成封闭图形。将原右视图去掉下面座及筋板的图线,并将上面回转部分只绘制成一半的封闭图形,结果如图32所示。

图32 修改图形

(3)将所有封闭图形生成面域。单击“绘图”工具条上的“面域”按钮,框选所有图形,回车后,生成9个面域。

(4)旋转图形生成回转体。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旋转”按钮,或者直接输入“REV”命令。选择左上角的封闭图形,以中心线为旋转轴线,按回车键后生成实体,如图

33所示。

(5)旋转生成螺纹底孔圆柱体。用(4)的方法,分别选择二个螺纹孔封闭图形,创建的两个圆柱体如图34所示。

图33 生成回转体图34 旋转生成圆柱体

(6)圆柱体的圆形阵列。单击“修改”工具条上的“阵列”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圆周阵列”类型,分别选择圆周阵列中心,选择左边的圆柱体,设置阵列数为:6,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如图35所示的圆周阵列。

图35 创建左边六个圆柱体图36 创建右边三个圆柱体造型

(7)创建右边三个圆柱体。用(6)的方法,创建右边的三个圆柱体如图36所示。

(8)创建左右两端面上的孔造型。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差集”按钮,或者直接输入:SU命令,回车后,先选择旋转体,按回键;再框选所有创建的小圆柱体,按回车键生成如图37所示旋转体上前后端面上的孔造型。

(9)单击“视图”工具条上的“左视图”按钮,将视图转换至左视图,从中心处画二长相互垂直的直线,用“偏置”命令,将垂直线向右偏置43mm,将水平中心线向上偏置8mm,注意:矩形左边的垂直线应向圆柱体内多偏移一点,确保矩形与圆柱体完成能相交。绘制如图38所示的图形。

前端面上的螺纹孔后端面上的螺纹孔

图37 创建前后端面上的螺纹造型图38 绘制一个矩形

(9)旋转生成圆柱体凸台。用“旋转”命令,将矩形旋转生成圆柱体造型,如图39所示。

图39 创建一个圆柱凸台图40 镜像圆柱凸台

(10)镜像圆柱凸台。将视图转换至“左视图”。单击“修改”工具条上的“镜像”按钮,或者直接输入:MI命令,选择圆柱凸台,以垂直中心线为镜像轴线,按回车键,创建另一边的圆柱凸台,结果如图40所示。

(11)将生成的实体合并。用“并集”命令,将生成的实体合并成一个整体。

(12)创建圆柱凸台上的螺纹底孔造型。先在圆柱凸台的平面上,创建一个UCS坐标系。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在命令行输入:UCS 回车;再输入:N(新建)回车;再输入:3(以3点确定坐标)回

车,然后,用鼠标捕捉圆柱凸台的中心,再用鼠标拖出坐标轴的方向,创建的坐标系如图41所示。

图41 创建用户坐标系图41 创建二个螺纹底孔

②在中心处绘制一个半径为:7.25mm的圆。

③用“拉伸”命令,将绘制圆拉伸至另一端的圆柱凸台(注意:拉伸的长度一定要比两圆柱凸台要长一点,用“差集”运算后,确保生成二边的通孔)。创建的螺纹底孔如图42所示。

(13)拉伸底座图形生成底座造型。利用“拉伸”命令,选择已生成的矩形视图,向下上拉伸10mm(输入:-10),创建的底座造型如图42所示。

图42 拉伸生成底座造型图43 创建沉孔造型

(14)创建沉孔造型。选择大的圆面域向下拉伸2mm,选择小圆面域向下拉伸10mm。然后,应用“差集”命令,将创建的圆柱体从长方体中减去,创建的沉孔造型如图43所示。

(14)拉伸筋截面图形生成T筋板造型。应用“拉伸”命令,选择筋截面图形,向上拉伸高度为:30mm,生成T型筋板造型如图44所示。

图44 创建T型筋板造型图45 在俯视图中显示

(15)在俯视平面中对齐底座与泵体的操作如下:

①单击“视图”工具条上的“俯视”按钮,视图显示如图45所示。

②旋转底座视图。单击“修改”工具条上的“旋转”按钮,或者直接输入:RO命令,选择底座实体图形,输入-90后,按回车键。旋转后的图形如图46所示。

图46 旋转后的图形显示图47 尺寸标注

提示:旋转的方向是以T型筋板与泵体所在位置来决定。

③利用标注的尺寸数值来精确地移动底座。标注的尺寸如图47所示。

④平移底座操作。单击“修改”工具条上的“移动”按钮,或者直接输入:M ,回车。框选整个底座,向上移动然后,输入 135.32后,按回车键,完成垂直方向的对齐。水平方向对齐的操作方法相同,只不过是将底座向左移动,移动距离为:169.51+(68-66)

=171.51mm。对齐后如图48所示。

图48 在俯视平面中的对齐图49 在左视平面中显示的图形

(16)在左视平面中对齐底座视图。单击“视图”工具条中的“左视”按钮,显示的图形位置如图49所示。

(17)标注高度上的尺寸如图50所示。

图50 标注高度上的尺寸图51 高度上的对齐

提示:从图中可看到,底座的一面与泵体的中心是水平对齐的。

(18)向下称动底座。操作方法同前,向下移动的距离为:56-10 = 46mm (确保底座的底面与泵体的水平中心为56mm),在高度上对齐的结果如图51所示。

(19)合并底座与泵体实体。应用“并集”命令,选择二个实体,回车后,将二个实体合并创建为泵体,如图52所示。

图52 合并实体图53 绘制图形

(20)创建筋板上的斜边和圆角。在“前视”平面中,绘制如图53所示的图形。选择图形创建面域,然后,将其拉伸为:20mm。

(21)在俯视平面中进行对齐。单击“视图”工具条中的“俯视”按钮,将生成的拉伸实体与筋板中心对齐。然后,再应用“差集”将其减去,创建斜面与圆弧面造型如图54所示。

图54 创建斜面面与圆弧面造型图55 泵体零件实体模型

(22)边圆角。圆角半径按技术要求确定。底座上的边圆角半径R=3mm,后端面边圆角R=2mm,完成的泵体零件模型如图55所示。

CAD三维建模实例操作四-----创建缸体零件的三维模型

缸体零件图如图56所示。

图56 缸体零件图

●图形分析

该缸体零件图形由缸体、座、腔体以及缸体顶上两个半圆凸台和孔所组成。从左主视图中可看出缸体和其内的腔体均为回转面生成,底座为长方体并有一个矩形通槽,四角圆角半径为R=10mm,并且有4个沉孔和2个定位孔组成。其创建的操作方法如下:

(1)利用“旋转”命令,将主视图右边的凸台、以及下面座图形去掉,旋转生成圆形缸体和内部直径为40和35mm的腔体造型。

(2)将左视图中的上面圆的图形去掉,然后,连接上边线,拉伸生成座的造型。

(3)将沉孔以中心线为准绘制成沉孔图形的一半封闭图形,旋转求差生成沉孔造型。再利用引性阵列生成其余3个沉孔。

●具体的创建操作如下:

(1)除轮廓线(粗实线)图层打开,关闭其他所有的图层,或者保留可见轮廓线,而将其余全部删除。

图57 修改后的图形

(2)绘制封闭的图形。将修改后的图形经过添加线段而构成封闭和图形后,然后,生成5个面域,如图57所示。

(3)旋转生成缸体和腔体造型。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旋转”按钮,选择“图形1”,以图形最下边的线段为旋转轴,按回车键后,创建出如图58所示的缸体和腔体造型。

图58 创建缸体造型图59 创建底座造型

(4)创建底座造型。单击“建模”工具条上的“拉伸”按钮,选择“图形4”,输入拉伸值为60mm,创建底座造型如图59所示。

(5)旋转生成实体。单击

“建模”工具条上的“旋转”

按钮,分别选择“图形2”、

“图形3”、“图形5”,以各

自的旋转轴线旋转生成回转

实体。如图60所示。

图60 旋转生成实体

(6)圆形阵列。单击“修改”工具条上的“阵列”按钮,在“阵列”对话框中选择“环形

实体,单击“确定”按钮,生成环形阵列。

(7)运用“差集”命令,先选择缸体实体,回车后,再选择环形阵列创建的6个圆柱体,回车将6个圆柱体减去后,生成缸体前端面上的6个M6深14mm的螺纹底孔造型如图61

所示。

图61 创建前端螺纹底孔图62 调整缸体至合适的位置

(8)创建缸体上的两个半圆形凸台。其操作如下:

①调整视图方向。单击“视图”工具条上的“西南等轴测”按钮,然后,单击“动态观察”工具条上的“自由动态观察”按钮,旋转视图至一个合适的位置如图62所示的位置。

②建立UCS(用户)坐标系。在命令行中输入:UCS 按回车键,再输入:N 新建用户坐标系,再按回车键,输入:3 即用3点确定坐标原点。用鼠标捕孔的中心点,将坐标原点设置在圆心处,如图63所示。

图63 建立UCS坐标系图64 绘制图形

③绘制图形。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15mm的圆,绘制的图形如图64所示。

④创建一个面域。用“面域”命令,选择图形,回车后,生成一个面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