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 格式:docx
- 大小:24.80 KB
- 文档页数:7
新课改背景下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育人体系建构的案例研究
时间: 2014-05-23 来源:论文在线
[摘要]新课程改革,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是完整的个体,教育的对象是完整的人。学校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须打破原有分科课程间的壁垒,有效整合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校本课程,使之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基于国家课程又丰富国家课程的课程体系。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新课程改革与实验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如何处理这三级课程管理之间的关系,如何校本化实施三级课程,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所学校发展要面临的实际问题。面对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构建学校课程实施的整体规划,并带动学校教学和管理的系统整合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出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秉承既往“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的教学理念,运用“主题教学”中“整合”的思维方式,在遵循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点及学生情况,构建了“1+X 课程”育人体系,以“主题”为抓手,整合教材和课程资源,衔接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和社会生活等因素,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学校深入开展课程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1+X课程”的理论构想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学校更多的课程构建和实施的权利,为课程的选择和实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清华附小创建的“1+X 课程”育人体系,紧密结合学校发展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着眼于中小学课程目标的实施,并以课程作为杠杆,撬动了学校全方位的改革。
(一)“1+X课程”的课程观
课程作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最突出的表征。当前,无论是知识观还是知识增长方式的变化,对课程的发展都具有直接的影响。
“人们确实需要重新考虑学校课程的结构,将综合化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它反映了人类知识增长的趋势,反映了影响人类知识增长因素的复杂性,也反映了知识与社会生活关系的整体性。”[1]知识观的变革映射到课程领域,要求我们必须打破单一的分科课程,不是以“学会知识”,而是以“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指向设计课程。以往的分科知识积累,虽然丰富,但学生接受的知识却是碎片式的、零散的,缺少统整,难以形成结构,与学生既有的经验无法很好衔接。因此,进入21世纪,课程整合作为课程理念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并且在实践层面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课程整合最初来源于英美教育界专用术语“integratedcurriculum”和“curriculumintegration”。关于课程整合的概念内涵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课程整合是指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方法。从广义上
讲,课程整合不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2]清华附小“1+X课程”整合实践是建立在广义的课程整合理念之上的实践探索。在课程领域,打破原有课程学科间的壁垒,有效地整合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校本课程,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基于国家课程又丰富国家课程的课程体系。整合既在宏观上涉及学校教学系统的学生、内容等要素,也在微观上涉及认知、情感、技能、需要、兴趣、意志,以及知识的各个系列要素的成分,乃至逐步延伸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这种整合,不是叠加,而是通过合理的结构搭配,形成学校多方面育人的合力。
(二)“1+X课程”的发展观
基础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不可或缺的起始环节。教育要作用于学生,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应该具有完整的思维,健全的心灵。课程设计,也应当把每一个学生看作一个需要全面发展的“完整的生命体”,开展对学生身心发展本身的研究,并基于此进行课程设计。
如何为“完整的生命体”打下基础?清华附小首先从整体着眼,树立整体育人观念。经过家长、教师、学生反复论证,学校提出“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把“健康”、“阳光”、“乐学”作为小学阶段的成长样态。办学使命的出发点是学生,落脚点也是学生,“聪慧”与“高尚”是“完整的生命体”的终极追求。“健康”、“阳光”、“乐学”则是“完整的生命体”在小学阶段的表现。梳理学校办学使命,以学生的发展需要定位学校发展,以学生个性成长把握学校改革的方向,进而让学生在清华文化的润泽下,拥有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能力,正体现了清华附小办学的追求。
基于办学使命,学校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多方面素养的立体式发展,而这仅靠传统的分科课程的教学难以实现。
“分科课程注重系统知识的掌握,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与呈现方式(从易到难,按照成人学术领域的划分来编排课程等)、教学方式(灌输式)、师生关系(权威型的教师)和课程评价(偏重记忆)方面不利于照顾学生个体的差异,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学习的主动性。”[3]清华附小的课程整合实践,基于学生全面发展,寻求构建适合学生整体、多元发展的课程体系。学校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以学生已有经验和未来生活的需要为依据,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社会化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二、“1+X课程”育人体系的实践探索
课程改革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传统课程模式遵循严格的“班级授课制”,学生要在固定的 40 分钟时间,在固定的课堂上,接受以讲授法为主要授课方式的线性推进式的学习。而“1+X 课程”大胆突破传统课程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的限制,整合多版本教科书,优化教学资源,弹性安排课时,进行“走班”学习探索。学校通过顶层设计,构建了以课程为支柱,以优化组织管理、创新教师聘任为辅助的育人体系。
(一)总体设计
当前,基础教育实施的主要是分科课程,而且分科过细,教学内容窄而深,缺少学科之间以及学科与生活之间的横向联结。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发现和处理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现实问题本来是综合的、立体的、紧密联系的,而且现代社会变革加快,职业流动性增加,许多人原有的专业身份淡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华附小顺应时代发展,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总体规划。
1. 确立“十个一”课程目标
整合课程和优化课堂的目的是帮助儿童更好地建立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与世界的开放联系中不断拓展思路,开阔视野,创生意义,从而更加有效地面对现实问题。秉承清华附小“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课程体系的整体目标描述为“十个一”:一流好品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种好思维;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其中,前“五个一”是基础目标,后“五个一”是特色目标,省略号表示允许并鼓励师生创生独有目标。所有目标通过“1+X 课程”落实。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方面,传统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认知智能,而忽略了其他几种智能的发展和提高。而这“十个一”力求较为全面地涵盖一个优秀人才所具备的发展素养,体现了小学教育培养“完整的生命体”的基础性。
2. 明晰课程改革设计思路
沿着“十个一”课程目标的思路,学校拟定了课程改革的整体设计思路,有效整合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校本课程,形成“1+X 课程”育人体系。
“1”指优化整合的国家基础性课程,强调回到基础,即优化整合后的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内容与形式相对稳定,是基础、是底线。“X”指实现个性发展的特色化课程,这是在“1”的基础上的补充、延伸与创新。一是体现学校个性的课程,如清华文化课程;二是体现学生个性的课程,如对卓越学生的扶植(“一条龙”课程),对特殊学生的呵护(“种子”课程),以及师生自创课程等。在“1+X 课程”的结构设置中,“1”与“X”寻找黄金分割点。“1”强调基础,即优化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要接近总课程的70%;“X”课程占总课程的 30%,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这一比例,使“1”与“X”相辅相成,平衡互补,达成课程目标,而最终实现基础的、完整的、大写的“一”。
同时,学校将课程改革立足在改造课堂,以“兴趣值(是否愿意学)、方法值(是否会学)、容量值(是否学得丰富)、意义值(是否促进生命发展)”的四个增值点考量学生学习是否“增值”;变革学习方式,以“小组化学习”为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探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将学生的问题转变为课程资源,发挥主体建构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样的课程与课堂设计,同样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