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应用研究——以“远东宏信(天津)1号计划”为例

租赁资产证券化的应用研究——以“远东宏信(天津)1号计划”为例

目录

摘要 ................................................................................................................................................. I II Abstract ........................................................................................................................................... IV 目录 ................................................................................................................................................. V 图表目录......................................................................................................................................... VI 1绪论 .. (1)

1.1选题背景 (1)

1.2研究目的 (2)

1.3研究方法及思路 (2)

1.4创新及不足 (4)

2 文献综述 (5)

2.1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动机和作用机理 (5)

2.2 资产证券化风险 (6)

2.3资产证券化的定价及结构设计 (7)

2.4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及税收政策 (8)

2.5 资产证券化的案例研究 (10)

2.6租赁资产证券化的研究 (10)

2.7整体评价 (11)

3 基础理论 (13)

3.1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13)

3.2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13)

3.3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模式和发展现状 (15)

3.4融资租赁基本理论与概况 (17)

4案例介绍 (21)

4.1产品概况 (21)

4.2资产池基本情况 (22)

4.3信用增级方式 (23)

4.4资产支持证券情况 (24)

4.5产品运营现状 (25)

5 案例分析 (27)

5.1融资动机分析 (27)

5.2 基础资产分析 (30)

5.3资产支持证券分析 (35)

5.4 原始权益人的会计处理 (40)

5.5 与远东首期的比较分析 (41)

5.6产品主要风险分析 (42)

5.7 产品局限性分析 (45)

6结论 (49)

6.1分析结论 (49)

6.2政策建议 (50)

参考文献 (52)

致谢 (56)

图表目录

表目录

表3- 1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三种模式比较 (15)

表3- 2 融资租赁公司的分类 (18)

表4- 1远东宏信(天津)”相关方信息 (21)

表4- 2 “远东宏信(天津)”资产池基本情况 (23)

表4- 3 产品发行情况 (25)

表4- 4 产品2015年度本息分配情况 (26)

表5- 1 基础资产剩余期限分布 (33)

表5-2 资产支持证券、企业债、中短期票据收益率对比 (36)

表5-3 主要债券换手率对比 (37)

表5-4 远东宏信有限公司2015年度直接融资情况 (38)

表5-5 远东宏信有限公司2015年度间接融资情况 (38)

表5-6 原始权益人的会计处理 (41)

表5-7 利率变动对次级证券收益率影响 (43)

图目录

图1- 1 本文研究框架 (3)

图3- 1 2005-2015年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情况 (16)

图3- 2 2015年资产证券化产品构成 (17)

图3- 3 2010至2015年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 (18)

图4- 1 “远东宏信(天津)”产品交易结构 (22)

图4- 2 远东租赁股权结构 (24)

图5- 1 2013和2014年租赁公司资产负债率对比 (28)

图5- 2 2011—2015远东租赁应收租赁款增长率 (29)

图5- 3 2006—2015我国GDP增长状况 (29)

图5-4承租人信用等级分布 (30)

图5-5 承租人地域分布 (31)

图5-6 承租人地域分布 (32)

图5-7 2005年—2014年建筑行业增长情况 (32)

图5-8 近十年工业销售产值增长情况 (33)

图5-9 资产池应收租金现金流预测 (34)

图5-10 优先级—次优级收益率对比 (35)

图5-11 现阶段相关债权收益率对比 (37)

图5-12 未发生违约时间回收款的分配 (39)

图5-13 违约事件后现金流分配顺序 (40)

1绪论

1.1选题背景

融资租赁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际上一种非常重要的融资工具,其交易规模仅次于银行信贷融资。伴随着我国实体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融资租赁业也一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8号)等相关规章和制度以来,融资租赁业的企业数量和业务总量增长迅速,截至2015年底,全国注册的融资租赁企业总数为4508家,租赁合同余额约4.44万亿元。融资租赁的快速发展在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虽然我国融资租赁行业总体规模取得了显著发展,但是现今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渠道仍较为单一,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仍是银行。一旦信贷政策收缩或者利率发生大幅波动,便会影响租赁公司的资金链从而影响其业务发展。并且银行的信贷融资与融资租赁业务存在明显的期限错配的问题,故租赁公司不断尝试开展新的融资渠道。

此外,监管部门出于控制金融机构风险的动机,对融资租赁公司的资本充足率进行了严格限制。根据行业监管条例,金融租赁公司资本净额不得低于其风险加权资产的8%1,而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的净资产总额不得低于其风险资产的10%2。资本充足率的规定使得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规模受到资本金的极大限制,大部分融资租赁公司为了继续扩大业务规模,只能被动的增加注册资本。但是随着我国租赁行业的快速发展,租赁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通过增加公司注册资本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租赁公司业务瓶颈的问题,而能够为其实现风险资产从资产负债表转出的资产证券化融资,成为非常契合融资租赁公司融资方式。

1.《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银监会2014年第3号)

2《外商投资租赁业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5年第5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