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开课《长亭送别》教学流程

公开课《长亭送别》教学流程

公开课《长亭送别》教学流程
公开课《长亭送别》教学流程

公开课《长亭送别》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音乐:《渡口》课件播放:《西厢记》连环

画图片

、导入:自古多情伤离别(板书),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今天,我们就去十里长亭,赶赴相国千金崔莺莺和张生

600 多年前的王实甫酿造的美酒

——被赞誉为“天下夺魁”的《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投影)(1 分钟)

二:解题:长亭送别:何时何地谁送谁长亭是陆地上的送别的地方,古代驿站路上隔十里设

置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在古典诗歌中是常见的意象。

2 分钟)

:检查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探究意

识;

分别用一个包含“别”字的四字短语概括故事的四个

场景(投影),上黑板演示,请两位同学来板演。对比、评定。

3 分钟)

长亭饯别——私下话别——目送惜别

四、研究第一个场景:(8 分钟)

听朗诵,正音:倩的读音和意义。

二、讲解第一个场景

1、都说“女为悦己者容” ,可是莺莺无心装扮,红娘

不知道她的心,你知道她的“心” (板书“心”)吗?请找出能够传达她心声的字、词、句,说说她的情感。

2、还有哪些手法也加深了她“怨恨”情感的表达?

分析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板书“秋”在“心”上,合成一个“愁” ,解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3、再读三首曲子,要求展开想象,品位其中的情感。

4、如果要我们在第一场景中选一首值得大家背诵的曲

子,我会选择哪一首?学生:《端正好》。我也同意,就如金圣叹所说的,它实在是“绝妙好辞” ,来,我们一起来背背。

师生一起背。

四、讨论合作交流让我们再来看看其他三个场景,如果你也要

向大家推

荐你最喜欢的一首曲子,你会推荐哪一首?请你来写写推荐

词。把全班分成三个大组,分别对应其他三个场景。学生按

小组讨论交流,达成一致意见,再各小组交流。16 分钟)

先读一读,在说说推荐意见。

有没有补充意见,大家通过,一起来读读。下面请第三小组来推荐。

2、小组交流:场景三

3、小组交流:场景四

如果老师来推荐,我还要推荐另一首!(考虑到学生可

能只推荐一首,而忽视了其他一首。 )

教师小结 :语言是思想的第一要素,大家推荐的曲子

也从各个角度突现了人物的情感。纵观全文,作者把抽象的 离愁别恨放在深秋的长亭这个特殊的情境,营造了情景交融 的优美意境。 它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 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是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 (投影)

投影)五:设疑、探究:本文节选自《西厢记》第

四本第三折,原题目是“哭宴” ,而选文编者以“长亭送别 为题目,请比较这两个题目的拟用,说说你喜欢哪个,为什 么。(3 分钟)

投影)六:创作改写: (背景音乐 秋日的私语) (6

分钟) 挑自己喜欢的段落,改写成对联、现代诗歌、散

文等,尽量用上曲中原有的意象,也可以创造性发挥。 写一首短诗。

学生作品投影交流: 生一:对联形式 生二:七绝形式 生三:散文形式 生四:歌词形式 1、 2、 揣摩“张生”临别时的感情,以“回望”为内容

老师:我把我的感受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投影自己的

诗歌,配乐(秋日的私语)朗诵

回望》

周红娟暮色四合夜的伤口正滴着残阳我的爱情被世俗的手

放逐月下的琴声定格为杳远的绝响马背上颠簸流浪的是我

的理想你的西厢回首,你的身影越来越淡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洞穿我伪装的坚强风过,马嘶那一刻你守望的面

如周遭无边的苍茫

沉入我悲怆的心房

七、作业布置: 1 分钟)

故事的结局?明代以降流行的金圣叹批点本《第六才

子书西厢记》砍去《西厢记》第五本大团圆结局,崔、张分手,亦即剧本的结局,遂令《西厢记》由喜剧变为悲剧。对金批《西厢》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

八:结束语离别的钟声已经响起,而我们可以走出这

课堂,去卩始

终走不出经典文化的磁场。请同学们把课堂上展现的热情投注到原本经典的鉴赏中去,课后,不要忘了,我们和《西厢记》还有个美丽的约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