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特效方1111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特效方1111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特效方1111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特效方1111

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字体[大][中][小]风湿性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均属于中医“痹证”范畴。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一般认为与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有关,机体感染链球菌后引起全身变态反应,侵犯关节,就引起了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全身免疫性疾病。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情绪不佳及身体虚弱等因素,均可促使发生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要表现

风湿性关节炎常见于较大的关节,如膝、踝、肩和肘关节等,而且常呈对称性发病。关节局部有红肿、疼痛、发热和运动受限,并有转移性,如原来受害的关节症状消退后,另外的关节则很快起病。痊愈后不留痕迹,关节功能完全恢复。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侵犯的部位是手指、腕和膝关节,常表现为多关节性和对称性,早期可有游走性,以后渐变为慢性。膝、肘、肩、脊椎等关节也可发生肿大疼痛,关节肿大活动受累,渐致关节僵硬畸形,最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民间疗法

(一)中草药内服疗法:

生熟地、当归、赤白芍、川芎、防风、独活、秦艽、补骨脂、骨碎补、续断各10 克,鸡血藤、桑枝、桑寄生、狗脊各30 克,桂枝、附子、乌蛇、红花各6 克,伸筋草、寻骨风、钻地风、牛膝、千年健各9 克,水煎分 2 次服。每日1 剂。

(二)针灸疗法:

根据病变部位选穴。如上肢刺八邪、合谷、外关、阳溪、腕骨、中魁、曲池、肩髃穴;下肢取八风、昆仑、丘墟、足三里、绝骨、阳陵泉、梁丘、膝眼、髀关、环跳、秩边、风市等穴。每日1次,每次5?7穴,针后可施灸。

(三)发泡疗法:

①将斑蝥、雄黄各等量研为细末,放在粘性强、不漏气的小膏药中心(若漏

气则不宜发泡),贴在关节病灶部位。如关节腔内积液过多,须先用注射器抽取其中积液,然后发泡。

大关节贴 4 张,贴成梅花形;腕、踝等较小关节贴 3 张,指关节贴 1 张,贴在外侧。24 小时后将膏药揭掉,贴药处表皮即起水泡。将水泡表皮剥落干净,揩干黄水,再贴上膏药(浙贝母、天花粉、赤芍药、青黛各9 克,煅石膏120 克,冰片

2.4 克,共研细末,拌匀入膏药内)。24 小时后再将此膏药揭下,贴上发散膏药(将桂心、公丁香各 6 克、甘松、血竭、山羊血各9克,制乳香、制没药各15 克,麝香

1.5 克,研极细末,拌匀入膏药内),经 4 昼夜取下。在贴第三次发散膏时,患处有奇痒,不要轻易取下,也不要抓搔。如此 3 个疗程(每疗程7天),可以治愈。当 1 个疗程结束后,须停数日,待发泡处的皮肤愈合恢复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经观察,此法有效率在90%以上,效果良好。

②白芥子60 克研细末,用白酒或黄酒调成糊状,摊于白棉布上,包敷关节肿痛处,干后即更换,直至局部皮肤发泡为度。保持清洁,预防感染。如水泡破后干痛,可涂以芝麻油。

此法对关节肿痛效果较好。

(四)熏洗疗法:

① 透骨草、元胡、当归尾、姜黄、花椒、海桐皮、威灵仙、川牛膝、乳

香、没药、羌活、白芷、防风、独活、苏木、五加皮、红花、土茯苓各150 克,共研细末,用纱布包好,加水煎煮,趁热熏洗患处。每日 2 次,每次30分钟。

② 桃枝、柳枝、桑枝、槐枝、紫苏梗、石菖蒲、老葱白、生姜各250 克,先把后 3 味捣烂放入木桶内,再将余药共煎汤倒入桶内,先熏后洗患处。每日 2 次,每次30 分钟。

③鲜威灵仙500 克,生甘草、松树针各100 克,加水共煎汤,趁热熏洗患处。每日 2 次,每次30分钟。

(五)沐浴疗法:

① 当归、川芎、赤芍各60 克,鸡血藤、防风、独活、川续断、狗脊、巴戟天、胡芦巴、川牛膝、桂枝各120 克,加水煎煮,滤取药液,倒入浴盆或浴缸内,待水温适宜时,沐浴全身。每日 1 次。此法适宜于慢性关节炎。

② 桑枝500 克,忍冬藤、络石藤、海风藤、鸡血藤各200 克,海桐皮、豨莶草、防己、黄柏、苍术各100克,水煎浴身,每日 1 次。此法适宜于急性关节炎。

(六)xx疗法:

宜于夏天中午阳光最炽热时作局部日光照射。照射时暴露治疗部位,非照射部位用布单遮盖。每次照射20?30分钟。

(七)砂浴疗法:

同本篇“多发性神经炎”条。

(八)湿泥疗法:

同本篇“多发性神经炎”条。

(九)蜂毒疗法:

用手轻轻捏住蜜蜂的腰腹部,或用镊子夹住蜜蜂的一只翅膀,将其尾部对准患病的关节或附近穴位,每次螫3? 5 处。每日 1 次。

(十)药衣或药带疗法:

同本篇“坐骨神经痛”条。

(十一)药棒疗法:

用梨木或枣木做成20?50厘米长的木棒,表面打磨光滑。再用川乌、草乌、三七粉、没药、血竭、乳香、细辛、独活各10 克,浸入白酒100 毫升之中, 3 日后滤取药液备用。

用木棒蘸取药液叩击穴位(取穴同针灸取穴)。叩击时术者要用腕力对准穴位,使患者有酸痛感、震动感、放射感和灼热感,经叩击后局部大多出现青紫斑块,斑块的出现及扩大,叩击范围也随之扩大。体质强壮者宜重叩、快叩,每分钟叩200次左右;体质弱者宜轻叩、慢叩,每分钟叩100次左右。此法对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甚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