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蛋白应用指南

白蛋白应用指南

白蛋白应用指南
白蛋白应用指南

重视白蛋白的合理临床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吴国豪

--------------------------------------------------------------------------------

自1940 年开始应用白蛋白制剂以来,有关白蛋白应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现在,世界各国已逐渐规范了白蛋白的使用指征。但我国在白蛋白应用上仍存在许多“误区”,临床滥用现象相当普遍。今年,我国更出现了严重的白蛋白短缺。因此,规范白蛋白的使用在我国有其紧迫性和重要性,值得大家思考和讨论。

临床误区:白蛋白作为营养制剂

误区一:纠正低白蛋白血症

营养不良在手术和创伤病人中非常普遍,此类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目前,临床上应用白蛋白的误区之一是将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品用于手术后病人、营养不良患者、恶性肿瘤病人或危重病人中。

事实上,外科病人术后处于高代谢状态,表现为蛋白分解代谢加速,合成代谢下降,造成持续的负氮平衡。另一方面,外科手术创伤早期,机体存在全身性炎性反应,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通透性增加,产生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SCLS),部分白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中,导致术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症。因此,外科手术病人术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症并非全是营养不良或蛋白质分解的结果。

此时输注外源性白蛋白若不能改善患者本身的营养状况,其原因可能为:①外源性蛋白质进入人体后,首先水解为氨基酸,然后再被机体组织细胞所利用,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由于各种组织细胞内蛋白质有其特殊性,是由组织细胞自身来合成的,因此外源无法提供。白蛋白的分解产物内缺乏合成其他蛋白质的色氨酸,故营养价值低。②从代谢的角度看,以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充并不恰当,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1 天,人体仅能利用降解生成的氨基酸,而当日输入的白蛋白并不能发挥营养作用。③输注外源性白蛋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由于氮供应不足所致的各个组织器官蛋白质合成不足的问题。

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只是一个现象,从营养角度看,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热卡和氮的摄入不足所致。因此,要改善外科病人术后高分解代谢、负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症,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应该提供合适的能量和营养底物。营养底物中,氮的供给应选择平衡型的氨基酸制剂,而非白蛋白。

误区二:促进伤口愈合

传统观点认为,即使对手术后病人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时,静脉输注白蛋白可提高或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术后组织水肿,促进伤口特别是吻合口的愈合。受上述观点影响,目前临床上许多外科医生仍喜欢应用白蛋白,这是造成术后白蛋白制剂应用普遍的另一原因。事实上,偱证医学研究表明,尽管输注白蛋白可提高血清白蛋白的水平,但并没有改善病人原发病的治疗效果,也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或改善临床预后。由于目前医用白蛋白的来源为献血者的血浆经血浆分离和灭菌处理后配置而成,当前我国血源紧张,所以白蛋白价格昂贵,术后输注白蛋白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因此,常规应用白蛋白来改善病人的低白蛋白血症是不值得推荐的。

误区三:提高机体免疫力

临床上应用白蛋白的另一误区是将白蛋白作为“强身剂”,用于提高机体免疫抵抗力,这就更错误了。因为白蛋白不但不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其中的某些成分(如制剂中的微量α-1酸性糖蛋白)反而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此外,给白蛋白含量正常患者输注外源性白蛋白还可抑制机体自身白蛋白的合成,加速白蛋白的分解,并可使循环负荷过重、血钠增高等副作用。

循证医学:白蛋白不适用于体液治疗

液体治疗是外科基本问题,特别是在手术后早期或外科危重病人,其目的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充足的体循环和微循环,保证良好的组织灌注和氧供,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目前,临床上许多医生将白蛋白用作一线容量扩充剂用于体液治疗。但是,在一些病理情况下(如严重创伤、手术、感染或ARDS等),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白蛋白不可避免地渗漏至组织间隙中,水也随之从血管内转移到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和灌注下降,加重组织氧供需失衡,使病情更加恶化。

1998年Cochrane创伤组应用Meta分析对白蛋白使用作了系统评价,他们荟萃分析了30篇随机对照研究共1419例病人,数据显示每使用白蛋白治疗100例危重患者,就会增加6例死亡,强烈提示危重病人使用白蛋白可能会增加死亡率。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源于白蛋白的抗凝活性,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通过抗凝血酶Ⅲ加强对活化X因子的抑制,这对危重病人尤其是出血性低血容量者可能有害。其次,危重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由于白蛋白漏出到血管外间隙,增加了跨壁渗透压,加重组织水肿。近年来,SAFE研究组完成了6997例病人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生理盐水组3500例,白蛋白组3497例),结果发现,两组病人在病死率、器官衰竭发生率、住院时间和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肾脏替代治疗时间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2006年Liberati等以病死率为终点指标,筛选出32个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8452例低血容量、烧伤或低蛋白血症的重危病人,比较输注白蛋白或输注晶体液对病死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于低血容量、烧伤和低白蛋白血症病人,没有证据表明输注能降低其病死率。对于烧伤病人,输注白蛋白还可能增加其病死率。

基于以上证据,再加上人工胶体在扩容效果上优于白蛋白,我们认为白蛋白不应作为外科病人手术后常规体液治疗的选择。

白蛋白临床输注指征

目前,临床上公认的白蛋白应用输注指征有:①大面积烧伤24 h后;②急性创伤性休克;③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④血液置换治疗;⑤肾透析;⑥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腹水;⑦急性肝功能衰竭伴肝昏迷等。美国《白蛋白临床应用指南》也指出,白蛋白正确的临床应用包括休克、烧伤、ARDS、体外循环,偶尔可应用于急性肝衰竭、腹水、肾透析,还需进一步观察的应用有新生儿黄疸、汞中毒。不合理的临床应用为补充营养,治疗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硬化。

我们认为以下情况输注白蛋白可起到一定治疗作用:

①严重感染、急性低血容量(如手术失血、创伤出血),或没有其他胶体溶液可供选择以及其他胶体溶液已经用至最大量时。

②烧伤所致的血浆渗透压减低及低血容量性休克,一般烧伤后24 h以内使用晶体液,而24 h后可应用白蛋白。

③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白蛋白与利尿剂联合应用,可使肺组织间隙液体吸收回血管,消除肺水肿以改善其临床症状。

④肝功能严重受损(肝功能不全失代偿期),重度的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20 g/L),或由于严重低白蛋白血症、大量腹水影响心血管功能时。

⑤某些血液置换治疗、肾透析或体外循环手术患者。

目前,我国临床上缺乏规范的白蛋白应用指征,滥用白蛋白的现象十分普遍。临床医师应该根据现有的证据,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严格限制白蛋白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在当今医疗改革、血源紧张的背景下,药品花费过高对病人、医师都是负担。限制白蛋白制剂的使用,可以避免医药资源的浪费,也可以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UNC Fluid Guidelines, by Indication

Use of Albumin, Nonprotein Colloid, and Crystalloid Solutions

Home-Amb-Card-Crit-Neuro-OB-Orth-Pain-Ped-Reg-Tran-Vasc-Misc

Adapted from UHC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Albumin, Nonprotein Colloid, and

Crystalloid Solutions, May 2000.

Crystalloid solutions: lactated Ringer’s solution, 0.9%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 Nonprotein colloid solutions :hetastarch, dextran, and other synthetic colloidal products *Relative contraindications to the use of nonprotein colloids:

?Previous hypersensitivity to the components of the solution

?Underlying bleeding disorders

?Risk of serious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Renal failure with either oliguria or anuria

白蛋白说明书

人血白蛋白说明书 【药品名称】 人血白蛋白 【成份】 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健康人血浆,经提取,灭活病毒制成。 【用法用量】 用量由医师酌定。冻干制剂可用5%葡萄糖液或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液量据需要而定。一 般根据瓶签所载蛋白量加入适量溶解液使成10%(g/ml)白蛋白溶液,可在15分钟内溶解完 毕。当需要获得20%~25%(g/ml)高浓度白蛋白时,则溶解时间较长。一切稀释、注射操作, 均应按严格的消毒手续进行。输注方法一般采用静脉滴注,宜使用有滤网的输液器。滴注速 度以每分钟不超过2ml(约60滴)为宜,但在开始的15分钟内,速度要缓慢,以后逐渐增加 至上述速度。 药理作用本品具有很强的亲水活性,血浆中70%的胶体渗透压靠它维持,输入本品后提 高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并补充蛋白质。也可作为低蛋白血症的替代疗法。 每5g/20ml白蛋白可维持机体渗透压的能力,相当于100ml血浆或200ml全血。 【适应症】 本品对增加循环血容量和维侍血浆渗透压起主要作用。每5g白蛋白溶解后,在维持机体 胶体渗透压方面,约相当于100ml血浆或200ml全血的功能。用于治疗因失血、创伤及烧伤 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大脑损伤所致的脑压增高,防治低蛋白血症以及肝硬化或肾病引起 的水肿和腹水,有良好疗效。 ①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急性脑水肿,大脑损伤的颅内压增高; ②某些疾病如肝硬化、肾病和吸收不良等引起的低蛋白血症及所引起的水肿、腹水、心 包积液等。静注、静滴,使用剂量及浓度视病情定。 【不良反应】 ③发现药液混浊、沉淀、异物,不得使用。本品不得与含有蛋白水解酶或酒精的注射液 混合使用,以免蛋白沉淀。 【规格】 注射剂:5g/20m1,10g/50m1。 【注意事项】 (1)本品不得分次用,或用后再给第二人输用。 (2)有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用。 (3)人胎盘血白蛋白与此同。 【有效期】 36个月 【批准文号】 注册证号s2******* 【生产企业】 zlb behring gmbh 更多相关资讯请看另外,如对药物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的安全用药指导,可拨打康 德乐大药房(原:百济健康商城)全国统一免费服务热线:400-168-0606,药 师将为您竭诚服务。祝您健康!篇二:人血白蛋白使用说明书 人血白蛋白使用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人血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临床应用

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临床应用 中国医学论坛报自1940 年开始应用白蛋白制剂以来,有关白蛋白应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现在,世界各国已逐渐规范了白蛋白的使用指征。但我国在白蛋白应用上仍存在许多“误区”,临床滥用现象相当普遍。今年,我国更出现了严重的白蛋白短缺。因此,规范白蛋白的使用在我国有其紧迫性和重要性,值得大家思考和讨论。 临床误区:白蛋白作为营养制剂 误区一:纠正低白蛋白血症: 营养不良在手术和创伤病人中非常普遍,此类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目前,临床上应用白蛋白的误区之一是将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品用于手术后病人、营养不良患者、恶性肿瘤病人或危重病人中。 事实上,外科病人术后处于高代谢状态,表现为蛋白分解代谢加速,合成代谢下降,造成持续的负氮平衡。另一方面,外科手术创伤早期,机体存在全身性炎性反应,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通透性增加,产生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SCLS),部分白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中,导致术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症。因此,外科手术病人术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症并非全是营养不良或蛋白质分解的结果。 此时输注外源性白蛋白若不能改善患者本身的营养状况,其原因可能为:①外源性蛋白质进入人体后,首先水解为氨基酸,然后再被机体组织细胞所利用,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由于各种组织细胞内蛋白质有其特殊性,是由组织细胞自身来合成的,因此外源无法提供。白蛋白的分解产物内缺乏合成其他蛋白质的色氨酸,故营养价值低。②从代谢的角度看,以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充并不恰当,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1 天,人体仅能利用降解生成的氨基酸,而当日输入的白蛋白并不能发挥营养作用。③输注外源性白蛋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由于氮供应不足所致的各个组织器官蛋白质合成不足的问题。 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只是一个现象,从营养角度看,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热卡和氮的摄入不足所致。因此,要改善外科病人术后高分解代谢、负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症,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应该提供合适的能量和营养底物。营养底物中,氮的供给应选择平衡型的氨基酸制剂,而非白蛋白。 误区二:促进伤口愈合: 传统观点认为,即使对手术后病人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时,静脉输注白蛋白可提高或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术后组织水肿,促进伤口特别是吻合口的愈合。受上述观点影响,目前临床上许多外科医生仍喜欢应用白蛋白,这是造成术后白蛋白制剂应用普遍的另一原因。事实上,偱证医学研究表明,尽管输注白蛋白可提高血清白蛋白的水平,但并没有改善病人原发病的治疗效果,也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或改善临床预后。由于目前医用白蛋白的来源为献血者的血浆经血浆分离和灭菌处理后配置而成,当前我国血源紧张,所以白蛋白价格昂贵,术后输注白蛋白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因此,常规应用白蛋白来改善病人的低白蛋白血症是不值得推荐的。 误区三:提高机体免疫力: 临床上应用白蛋白的另一误区是将白蛋白作为“强身剂”,用于提高机体免疫抵抗力,这就更错误了。因为白蛋白不但不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其中的某些成分(如制剂中的微量α-1酸性糖蛋白)反而可使 机体免疫力下降。此外,给白蛋白含量正常患者输注外源性白蛋白还可抑制机体自身白蛋白的合成,加速白蛋白的分解,并可使循环负荷过重、血钠增高等副作用。 循证医学:白蛋白不适用于体液治疗 液体治疗是外科基本问题,特别是在手术后早期或外科危重病人,其目的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维 持充足的体循环和微循环,保证良好的组织灌注和氧供,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目前,临床上许多医生将白蛋白用作一线容量扩充剂用于体液治疗。但是,在一些病理情况下(如严重创伤、手术、感染或ARDS

浅析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

浅析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2-03-19T09:13:23.8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期供稿作者:杨显丽[导读] 在美国的《白蛋白临床应用指南》中指出不合理的临床应用为:补充营养、肾病综合症、慢性肝硬化。 杨显丽(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医院云南大理 672600)【中图分类号】R9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127-02 【摘要】目的分析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情况,以促进其正确合理应用。方法从我院2010年6—9月应用人血白蛋白的住院患者病例中,每月随机抽15例,对共计90例患者的年龄、住院科室、所患疾病、人血白蛋白的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等内容统计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以内科、外科分布较多,老年人偏多,联合用药品种多为抗菌药、扩容药、利尿药等,主要用于脑水肿及脑损伤引起的颅内压升高36例,低蛋白血症31例,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8例,营养支持12例等。结论我院人血白蛋白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只有准确掌握人血白蛋白的相关资料,本着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原则,才能获得最佳的疗效[1]。【关键词】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人血白蛋白是从健康的新鲜血浆或保存期不超过2年的冰冻血浆中提取的,可直接静脉注射到病人体内,主要用于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脑损伤引起的颅内压升高,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低蛋白血症、癌症术后恢复等方面的治疗,是临床急救的一种特殊药品。本文通过对我院2010年6月—9月临床应用人血白蛋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促进其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从我院2010年6月—9月住院病人应用人血白蛋白中每月随机抽取15例,共计90例。对9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所患疾病、人血白蛋白的应用指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等内容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的基本情况 90例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最大的87岁,最小的6岁,平均住院天数为30d,最长的101d,最短的为1d;治愈41例,好转34例,未愈的7例,死亡的8例。 2.2 用法用量 90例患者中,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方法均为静脉滴注,每日最小用量为10g,1次d-1,最大用量为30g,分2次滴注。用药时间在1—20d 内,平均用药时间为3.6d,其中用药1d的有20例,2d的有20例,3d的有17例,4—10d的有25例,>7d的有8例。 2.3 临床应用指征 90例患者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使用指征情况见下表:临床指征例数百分比% 脑水肿及脑损伤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36 40 低蛋白血症 31 34 营养支持 12 13 胸腹水或肝腹水 8 9 其它 3 3 2.4 联合用药情况 在90例应用人血白蛋白的患者中未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在人血白蛋白使用过程中,联合用药最多达17种,最少1种,联合用药品种类多为抗菌药,扩容药、利尿药、营养药、调节血糖和电解质平衡药。 3 分析与讨论 3.1 人血白蛋白用量分布 从应用人血白蛋白的科室分布来看,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使用以神经外科、大内科最多,共67例,占总例数的70.4%,因我院是小型综合医院,以神经外科、大内科为主,技术力量雄厚,患者来源广,而且病症从颅脑损伤、颅内疾病为多,手术时间长、病情严重,故用量较大。 3.2 疗程因病情而定 近年来,多项临床和基础研究都证实人血白蛋白用于脑水肿及脑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方面优于甘露醇等其它脱水剂,其优势在于半衰期长,约为15—19d,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脱水作用,且作用温和,不易渗漏到脑循环外或因突然停药出现反跳。但由于脑水肿可在脑损伤后1—14d内呈渐进发展,故尽早和持续应用人血白蛋白至关重要,但单次大剂量人血白蛋白治疗脑损伤疗效欠佳。 3.3 老年患者用药 在90例应用人血白蛋白的患者中,平均为57a,以老年患者偏多,这与我国老年人口日益增多和老年人随年龄增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减弱有关,此外老年人高血压、心脏代偿减弱、脑血管发病率离并发症多,因此联合用药亦增多,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所以老年人患者用药值得注意。 3.4 单纯营养支持应用不合理 在美国的《白蛋白临床应用指南》中指出不合理的临床应用为:补充营养、肾病综合症、慢性肝硬化。我院90例应用人血白蛋白的患者中,用于单纯营养支持的有12例,人血白蛋白的分解产物内缺乏合成其它蛋白质的重要氨基酸之一的色氨酸,而且人血白蛋白的半衰期长,人体仅能利用降解而成的氨基酸,当日输注的白蛋白并不能发挥作用;目前,已有多种氨基酸制剂和肠外营养疗法可供选用,另外,人血白蛋白不但不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其中的某些成分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输注人血白蛋白还可抑制机体自身白蛋白的合成,加速其分解,并可引起循环负荷过重,血钠增高等不良反应,所以把人血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品,用于癌症或把人血白蛋白作为强身剂,用于提高免疫力的用法是错误的。 3.5 合理应用人血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处方点评标准

人血白蛋白处方点评标准(讨论稿) 为规范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使用,降低药品费用,改善人血白蛋白短缺现状,促进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使用,开展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相关处方或医嘱点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药剂科综合参考《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28号)、美国大学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北京地区《血液制品处方点评指南》以及人血白蛋白说明书、相关循证医学依据等,结合我院临床实际,制定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评价标准初稿。 【点评标准】 1.适应证不适宜; 2.用法、用量不适宜; 3.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4.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5.联合用药不适宜; 6.重复给药; 7.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 8.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点评细则】 1.适应证不适宜:“诊断”栏未注有符合以下情况一项或一项以上适应证者判定 为适应证不适宜。 ?严重失血、创伤与烧伤等引起的休克; 纠正人血白蛋白作为补充血容量的首选药物的误区。《美国医院联合会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溶液使用指南》(简称UHC,下同)[1]中提到:对于出血性休克,晶体溶液可作为首选药物用于扩张血容量,成人患者输入4L晶体液后2h无效,可考虑非蛋白胶体液,当对非蛋白胶体液有禁忌时才考虑使用

5%白蛋白。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在外科病人中,对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的结局指标,不同种类的胶体液并未显示出明显差异。 ?脑水肿及大脑损伤所致的颅压升高; 人血白蛋白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将脑组织的水分转移到血管内而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中风与头部创伤引起的血管痉挛,应首选晶体溶液维持脑灌注压。如果存在脑水肿的危险,应使用高浓度白蛋白(25%)胶体液维持脑灌注压【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人血白蛋白的适应症,白蛋白能与血中胆红素结合,阻止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促进胆红素排泄。光疗在过去的50年里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机制就是让脂溶性的胆红素通过迅速光氧化与光致异构退化,成为水溶性化合物而排出体外。就机制而言,这两种方法在治疗中可以互补,同时使用两种方法可有协同作用,但UHC的指南则提出白蛋白不能与光疗合用。 ?中毒性虚脱,重度感染综合性; ?肝硬化或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发布的肝硬化腹水治疗指南【2】指出,肝硬化腹水就是由门静脉高压、内脏血管扩张、肾水钠潴留引起的,治疗以限钠利尿为主,只有重度难治性肝硬化腹水采用穿刺放腹水联合白蛋白治疗,未行穿刺放腹水患者避免单独用白蛋白治疗,合并自发性腹膜炎、低钠血症、肝肾综合征患者联用白蛋白可增效。2016年意大利AISF/SIMTI意见书:《肝硬化患者合理使用白蛋白》【3】强调上述治疗指征,但肝硬化患者非SBP的细菌感染、肝性脑病与感染性休克目前证据还不充分。

蓉生人血白蛋白说明书

蓉生人血白蛋白说明书 【蓉生人血白蛋白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人血白蛋白 英文名称:HumanAlbumin 汉语拼音:RenxueBaidanbai 【蓉生人血白蛋白警示语】 因原料来自人血,虽然对原料血浆进行了相关病原体的筛查,并在生产工艺中加入了去除和灭活病毒的措施,但理论上仍存在传播某些己知和未知病原体的潜在风险,临床使用时应权衡利弊。 【蓉生人血白蛋白成份】 蓉生人血白蛋白系由健康人血浆制备而成,含蛋白质200g/L,主要成份为人血白蛋白,纯度为96%以上,含辛酸钠0.140~0.180mmol/g.蛋白质,钠离子浓度小于160mmol/L,钾离子浓度小于2mmol/L。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 【蓉生人血白蛋白性状】 蓉生人血白蛋白为略粘稠,黄色或绿色至棕色澄明液体。 【蓉生人血白蛋白适应症】 1.治疗失血、创伤和烧伤等引起的休克。 2.治疗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 3.治疗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4.预防和治疗低蛋白血症。 5.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索血症。 6.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及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蓉生人血白蛋白规格】 20%50ml10g/瓶 【蓉生人血白蛋白用法用量】 使用方法:采用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 为防止大量注射使机体组织脱水,必要时可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适当稀释作静脉滴注。开始滴注速度应不超过1ml/分钟(约为30滴/分钟),持续15分钟后若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度。但滴注速度快不得超过2ml/分钟(约为60滴/分钟)。 每个患者的用药剂量和疗程应根据其具体病情而定。 推荐的剂量与疗程: 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可直接输注蓉生人血白蛋白5~20g,隔4~6小时重复输注1次。 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可直接输注蓉生人血白蛋白10~20g。同时合用利尿剂。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可每日输注蓉生人血白蛋白5~10g,直至水肿消失,

白蛋白临床不合理应用及其使用指征

医药通讯 洛阳市第一中医院临床药学室主办 2012年第2期2012年3月15日白蛋白临床不合理应用及其使用指征 自1940年开始应用白蛋白制剂以来,有关白蛋白应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逐渐统一了对白蛋白应用的认识,随后世界各国逐渐规范白蛋白的使用指征。但我国目前在白蛋白应用上存在许多误区,临床上滥用自蛋白制剂的现象相当普遍,今年以来还出现严重的白蛋白短缺现象。因此,规范白蛋白的使用在我国有其紧迫性和重要性,值得大家思考和讨论。 白蛋白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由于白蛋白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随着现代输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白蛋白制剂也就成为一种临床用量最大的蛋白制剂,但目前白蛋白在临床应用上存在许多误区,不合理应用白蛋白制剂可能给患者带来危害。 误区(一):白蛋白改善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 营养不良在手术和创伤患者中普遍存在,此类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目前,临床上应用白蛋白的误区之一是将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品用于手术后患者、营养不良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或危重患者。许多患者及家属认为输注白蛋白可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或抵抗力.而且这种观念可谓“根深蒂固”,这导致了临床上大量的

白蛋白被用作

“营养制剂”。事实上,外科患者术后处于高代谢状态,表现为蛋白分解代谢加速,合成代谢下降,造成是持续的负氮平衡。另一方面,外科手术创伤早期,机体存在全身性的炎性反应,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通透性增加,产生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scls)。部分白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中,导致术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症。因此,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症并非是营养不良或蛋白分解的结果。 此外,输注外源性的白蛋白并不能改善患者本身的营养状况,其原因可能为:①外源性蛋白质进入人体后,首选水解为氨基酸,然后再被机体组织细胞所利用,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由于各种组织细胞内蛋白质有其特殊性,是由组织细胞自身来合成的,因此外源无法提供。白蛋白的分解产物内缺乏合成其他蛋白质的色氨酸,故营养价值低。②从代谢的角度看,以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充并不恰当,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1天,人体仅能利用降解生成的氨基酸,而当日输入的白蛋白并不能发挥营养作用。③输注外源性白蛋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由于氮供应不足所致的各个组织器官蛋白质合成不足的问题。 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只是一个现象,从营养角度看,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热卡和氮的摄入不足所致。因此,要改善外科病人术后高分解代谢、负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症,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应该提供合适的能量和营养底物。营养底物中,氮的供给应选择平衡型的氨基酸制剂,而非白蛋白。 误区二:促进伤口愈合 传统观点认为,即使对手术后病人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时,静脉输注白蛋白可提高或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术后组织水肿,促进伤口特别是吻合口的愈合。受上述观点影响,目前临床上许多外科医生仍喜欢应用白蛋白

最新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区别

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区别 冯媛

《离骚》理解性默写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出身高贵的句子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表明自己降生祥瑞的句子是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包含

父亲对自己美好期望并给自己取美好名字的句子是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具有美好内在品质和才能的句子是“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也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 3、我们可以从《离骚》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两个句子看出,屈原特别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可以说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 4、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写时间更替很快的句子是“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诗人自己非常焦虑,担心时光如流水逝去,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5、在《离骚》中,写屈原看到时光易逝,担心国君易老、昏聩误国、保守落后(诗人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的比喻)的句子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6、《离骚》一文中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7、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崇仰真理,当仁不让,有强烈的道德觉醒意识(诗人当仁不让,自荐充当楚国政治的引路人)的句子是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8、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的句子是“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9、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10、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的名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美国《白蛋白临床应用指南》

2009-03-30 17:06 美国《白蛋白临床应用指南》指出,白蛋白正确的临床应用包括休克、烧伤、ARDS、体外循环,偶尔可应用于急性肝衰竭、腹水、肾透析,还需进一步观察的应用有新生儿黄疸、汞中毒。不合理的临床应用为补充营养,治疗肾病综合征、慢性肝硬化。 以下情况输注白蛋白可起到一定治疗作用: ①严重感染、急性低血容量(如手术失血、创伤出血),或没有其他胶体溶液可供选择以及其他胶体溶液已经用至最大量时。 ②烧伤所致的血浆渗透压减低及低血容量性休克,一般烧伤后 24 h以内使用晶体液,而24 h后可应用白蛋白。 ③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白蛋白与利尿剂联合应用,可使肺组织间隙液体吸收回血管,消除肺水肿以改善其临床症状。 ④肝功能严重受损(肝功能不全失代偿期),重度的低白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20 g/L),或由于严重低白蛋白血症、大量腹水影响心血管功能时。 ⑤某些血液置换治疗、肾透析或体外循环手术患者。 肾病综合症的低蛋白血症是因为蛋白从尿中丢的太多。近年来,对肾病综合症患者的研究表明,给予血浆蛋白组对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明显慢于未用血浆蛋白制品组,而且输注白蛋白会加速白蛋白从尿中漏出,从而加重肾小管损伤。因此,肾病综合症治疗的关键是“堵漏”,加强肾脏疾病的治疗才是关键。目前认为只有在以下可给予白蛋白治疗:

1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者≤20g/l; 2血容量不足合并低蛋白血症者; 3全身严重浮肿,尿量偏少且利尿效果不理想。 临床上公认的白蛋白应用输注指征有: ①大面积烧伤24 h后;②急性创伤性休克;③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④血液置换治疗;⑤肾透析;⑥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腹水;⑦急性肝功能衰竭伴肝昏迷等。

人血白蛋白粉针制剂说明书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 08制药工程 学号: 20082635 姓名:胡松 指导教师:郑鹏武陈振华 设计时间:2011年11月24日——2011年12月13日

要求与说明 一、学生采用本报告完成课程设计总结。 二、设计说明书要求用钢笔填写或者打印。所附图纸用铅笔或计算机绘图画出。 三、本报告填写完成后,交指导老师批阅,并由学院统一存档。

一、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年产1000万瓶冻干人血白蛋白的生产车间工艺设计设计要求: (1)在确定设计方案时既要考虑到工艺,操作的要求又要兼顾经济和安全上的要求。 (2)车间设计要求符合现行GMP规范以及生产安全规范,考虑共用车间的合理布置与利用。 (3)整个设计过程中做到分工明确、讨论集中,经常与指导老师反馈设计进度,优化设计内容。

二、设计方案简介 2.1工艺概述 2.1.1 设计目的 首先满足药品的工业化生产要求,按照药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提供最佳布置。 其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其中心思想是:任何药品质量的形成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厂房设计的目的就是依照GMP的要求,为药品生产提供合理的布局、合理的生产场所。 2.1.2 设计依据 原料药人血蛋白生产车间设计的依据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和国家关于建筑、消防、环保、能源等方面的规范。 2.1.3基本信息 人血白蛋白,英文名为“Hu-man Albumin”,该药一直有“生命制品”、“救命药”之称。人血白蛋白是从健康人的血液中提取的,可直接静脉注射到病人体内,主要用于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癌症术后恢复等方面的治疗,是临床急救的一种特殊药品。 2.1.4 产品方案 1、产品名称冻干粉针制剂D 2、产品性质用冷冻干燥法制得的注射用无菌粉末,冷冻干燥是将溶液在低温下预先冻结成固体,然后在低压条件下,从冻结状态直接升华除去水分的一种干燥方法。 3、产品规格 10g/瓶 4、年产量 1000万瓶日产量 4万瓶 5、包装方式一盒十瓶,纸盒包装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分析

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分析 摘要】在休克、脑梗死、烧伤以及腹水等疾病患者的治疗中使用人血白蛋白都 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除了上述具有确切治疗效果的疾病之外,人血白蛋白在肾 病综合征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必须经过深入的探讨。而探讨的结果则显示,在重型肝炎中应用人血白蛋白仍需慎重,而在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中,不建 议使用人血白蛋白对患者营养进行补充。 【关键词】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344-02 作为一种人工分离提取的制剂,人血白蛋白来源于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健 康人群,将其血浆进行收集,并通过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将其中的有效成份进行 提取,再经过病毒灭活才能够形成人血白蛋白制剂[1]。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 人血白蛋白在临床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该物质能够增加循环血容量,同时维持 血浆胶体渗透压,具有转运以及解毒的作用[2]。如果患者存在氮代谢障碍的情况,使用人血白蛋白还能够提供营养成分来维持氮源组织的活动。因此,在临床中, 人血白蛋白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不过在一些领域,应用人血白蛋白仍然具有争 议性,因此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1.临床应用人血白蛋白 1.1 危重病治疗 危重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蛋白血症的情况,增加患者的病死率以及并发症 发生率,另外其症状持续的时间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与疾病预后存在一定的关系。而对于严重烧伤患者来说,其病死率与低蛋白血症与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倒置 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1.1.1人血白蛋白治疗与死亡率 有学者对人血白蛋白治疗ICU患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相应的对照试验 发现,对于危重症患者,如果使用人血白蛋白进行治疗,那么就会增加其死亡风险,增加的程度为6%左右[3]。风险增加患者就一定会病死么?该学者的研究只 不过说明病死的可能性有所提高,并没有对实际的病死率进行研究。而另有研究 结果显示,将人血白蛋白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液体复苏中,并不会使其病死率增加。2004年,新西兰及澳大利亚危重病学会对比研究了,分别使用人血白蛋白和 生理盐水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液体复苏的效果和价值。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并无显 著的统计学意义。后两项研究结果证实,在危重症患者的复苏中,应用人血白蛋 白并不会使患者的病死率有所增加[4]。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有研究发现, 使用人血白蛋白进行液体复苏,对降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有一定价值。上述结论 经总结可知,对于危重病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对其病死率的影响不大,只在脓 毒症等特定疾病中有应用价值。人血白蛋白并不会增加危重症患者病死率,只是 增加了死亡风险。对于除患有脓毒症的其他危重症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治疗不 会影响病死率。 1.1.2人血白蛋白治疗与并发症 有学者的研究结果证实,对于心脏手术、腹水患者以及非心脏手术患者等, 使用人血白蛋白代替人工胶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另外对 于脑损伤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能够极大地改善其预后效果[5]。 1.2 人血白蛋白应用于脑梗死

白蛋白应用之惑

危重症中白蛋白的应用 ——两难中的选择 当哈姆雷特(Hemlet)坐在古堡守望台上,面对北大西洋黑黝的怒涛,回想多舛的命运,不由得发出感叹:“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死亡)。今天,身处临床一线的危重症医师,当面对诸多低白蛋白血症危重症患者时,竟也面临着与哈姆雷特相似的迷思——究竟是否应用白蛋白?如何应用? 白蛋白的前世今生 有关危重症中白蛋白的应用的争论由来已久。只有追本溯源,梳理纷繁的资料,观察白蛋白的前世今生,才能弄清楚这些争论的由来,并尝试推测它的未来。 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平均分子量69000道尔顿,等电点为4.7,由585个氨基酸组成,血浆中的正常值为40~50g/L,低于35 g/L为低白蛋白血症。占血浆总蛋白的50%~60%,循环中半衰期为18~20天。肝脏是人类血浆白蛋白的主要合成场所。正常情况下,白蛋白的合成和降解呈稳态过程,输注外源性白蛋白后2h约有10%的白蛋白开始进人血管外组织间隙,约20 天后达到平衡。临床使用的人血白蛋白是的一种天然血液制品。按照《中国生物制品规程》标准制造和检定的产品是由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的血浆或血清,经低温乙醇法分离纯化,并经60℃10小时加温灭活病毒后制成,白蛋白含量在96%以上,含少量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供静脉输注,其浓度有5%,10%,20%,25%几种剂型。 上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营养不良的患者中大多有低白蛋白血症。很自然的,将其作为营养品给予外源性白蛋白,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成为当时治疗营养不良的主要手段[1]。时至今日,在临床工作中还是有很多医师抱守这个观点,将白蛋白作为营养药物使用。然而,上世纪80年代末有研究者通过氨基酸分析发现,白蛋白有584个氨基酸残基,所含氨基酸的组成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及精氨酸较多,而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如色氨酸和异亮氨酸则缺乏,所含必需氨基酸比例十分不均衡[2]。白蛋白输入人体并分解后,重新合成蛋白质的再利用率相当低,反而促进自身蛋白质的分解。因此白蛋白并不适合于作为营养蛋白。而且由于白蛋白的血浆半衰期约为21 天,人体仅能利用降解而成的氨基酸,当日输入的白蛋白并不能发挥营养作用[3]。对营养不良的患者,寄希望于输入外源性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只能在检验结果上带给医师某种“成就感”,而对于纠正患者营养失衡状态本身,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白蛋白从营养不良治疗基本药物目录中剔出。 当白蛋白作为营养品的观点逐渐为临床医师所摒弃的时候,白蛋白的处方用量却并没有减少,反而呈逐年递增趋势[4,5]。产生这种趋势的部分原因在于,人们发现白蛋白在维持人体血管内胶体渗透压(COP)方面的重要作用。生理研究表明,人体的白蛋白60%分布在皮肤、肌肉、肠等血管外组织内,与血管内的白蛋白保持着动态平衡;COP主要靠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维持,而白蛋白在COP中起的作用约占80 %。在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白蛋白血症时(如肝硬化或肾脏疾病),COP下降,体液向组织间隙和第三间隙扩散,形成组织水肿和胸、腹水。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无论对于门诊还是住院患者,长期输入外源性白蛋白可以提高COP,提高慢性肝脏疾病患者的生存率[6]。

白蛋白使用知情同意书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白蛋白使用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门诊号/住院号 诊断过敏史 拟行检查/治疗/手术名称 尊敬的患者和/或患者的授权委托人 (或家属):您好! 一、根据患者目前的病情,我们建议行上述检查/治疗/手术措施,根据我院以往经验结合患者病情,成功实施上述检查/治疗/手术的机率约为 %(仅供参考)。 二、在实施上述检查/治疗/手术措施过程中和恢复期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及风险主要有: 1、过敏反应或发热反应,出现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2、感染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如乙肝、艾滋病等; 3、若输入过多、过快,可能引起血容量骤然增加,从而加重心、肾负担; 4、白蛋白制剂在加工提取时将激肽类血管活性物质去净,可能引起血压下降而发生意外; 5、其他与血液制品有关的副作用。 特别提醒:使用外购白蛋白的患者,为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希望患者及其家属在正规药店购买由正规厂家生产的白蛋白,由于医院无法保证患者外购白蛋白的质量,也无专业检验设备和能力,因此对外购白蛋白所引起的质量问题不负任何责任。 四、鉴于科学发展的局限性及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可能还会发生医务人员目前难以预知的风险和/或意外情况,故诊疗过程中实际出现的风险和/或意外情况不限于上述告知内容。 五、给患者手术的医护人员团队将尽全力按操作规范实施上述检查/治疗/手术,并且一旦发生并发症或意外情况,将从维护患者利益的角度出发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努力降低并发症或意外情况导致的对患者的损害后果, 六、您有权选择同意或不同意接受上述检查/治疗/手术,但是如果拒绝接受上述检查/治疗/手术,您将面临以下风险: 七、根据患者目前的病情和我院目前开展的医疗技术,您还可以选择的其他替代诊疗方案及其优劣见所述:1、 2、 3、 谈话医师:谈话日期:年月日时分 谈话医师已经详细告知检查/治疗/手术的利弊、风险、替代方案、成功可能,我和(或)授权委托人已详细了解知情并理解,经慎重考虑, (同意/不同意))接受上述检查/治疗/手术,并授权医师在此实施过程中遇有异常情况时,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对其实施必要的救治措施。今签字为证。 患者签字(右手拇指手印):本人或代签请注明:本人□代签□ 授权委托人 (或家属)签字:与患者的关系:年月日时分

白蛋白应用指南

重视白蛋白的合理临床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吴国豪 -------------------------------------------------------------------------------- 自1940 年开始应用白蛋白制剂以来,有关白蛋白应用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现在,世界各国已逐渐规范了白蛋白的使用指征。但我国在白蛋白应用上仍存在许多“误区”,临床滥用现象相当普遍。今年,我国更出现了严重的白蛋白短缺。因此,规范白蛋白的使用在我国有其紧迫性和重要性,值得大家思考和讨论。 临床误区:白蛋白作为营养制剂 误区一:纠正低白蛋白血症 营养不良在手术和创伤病人中非常普遍,此类病人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目前,临床上应用白蛋白的误区之一是将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品用于手术后病人、营养不良患者、恶性肿瘤病人或危重病人中。 事实上,外科病人术后处于高代谢状态,表现为蛋白分解代谢加速,合成代谢下降,造成持续的负氮平衡。另一方面,外科手术创伤早期,机体存在全身性炎性反应,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通透性增加,产生全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SCLS),部分白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中,导致术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症。因此,外科手术病人术后早期的低蛋白血症并非全是营养不良或蛋白质分解的结果。 此时输注外源性白蛋白若不能改善患者本身的营养状况,其原因可能为:①外源性蛋白质进入人体后,首先水解为氨基酸,然后再被机体组织细胞所利用,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由于各种组织细胞内蛋白质有其特殊性,是由组织细胞自身来合成的,因此外源无法提供。白蛋白的分解产物内缺乏合成其他蛋白质的色氨酸,故营养价值低。②从代谢的角度看,以白蛋白作为营养补充并不恰当,白蛋白的半衰期约为21 天,人体仅能利用降解生成的氨基酸,而当日输入的白蛋白并不能发挥营养作用。③输注外源性白蛋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由于氮供应不足所致的各个组织器官蛋白质合成不足的问题。 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只是一个现象,从营养角度看,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热卡和氮的摄入不足所致。因此,要改善外科病人术后高分解代谢、负氮平衡和低蛋白血症,应该从根本上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应该提供合适的能量和营养底物。营养底物中,氮的供给应选择平衡型的氨基酸制剂,而非白蛋白。 误区二:促进伤口愈合

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分析

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分析 由于血源紧张、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对血液制品管控加强,导致目前人血白蛋白在全国范围内紧缺,但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得该药的适应症较广泛,同时许多人对其认识存在误区如把白蛋白制剂当作营养品使用,认为其营养丰富,可以增强体质等,导致其不合理应用现象较为严重。我们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11.1-11.31日及2009年3.1-3.31日时间段内使用的人血白蛋白进行了调查,参照美国大学医院联合会(UHC)制定的关于“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液使用指南”、台湾全民健康保险人血白蛋白使用规定及我国说明书评价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情况。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病例的选择 病例选自我院2008年11.1-11.31日及2009年3.1-3.31日时间段内所有使用过50mL 20%的人血白蛋白注射液的住院病人。 1.2研究方法 通过对所选病例进行分析,获取人血白蛋白有关临床应用信息,包括病人年龄、性别、临床诊断、住院科室、用法及用量等。将以上数据进行统计,总结我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现状及特点。并参照UHC制定的关于“人血白蛋白、非蛋白胶体及晶体液使用指南”、台湾全民健康保险人血白蛋白使用规定及我国说明书情况进行对比,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 2结果 2.1病人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1.1-31日及2009年3.1-3.31日时间段内共有243例住院病人使用过50mL 20%的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共计使用900支。243名患者中,男性154例(63.4%),女性89例(36.6%),最小9天,最大89岁,其中小于20岁的18例,21~30岁的13例,31~40岁的28例,41~50岁40例,51~60岁56例,大于60岁88例,用药量最多44支,最少1支。 2.2人血白蛋白应用的适应症及临床科室分布 我院人血白蛋白使用范围包括22个临床科室,适应症涉及全身各系统及多学科疾病,根据其临床应用情况,大致分为11类疾病,见表1。人血白蛋白规格:每支10g(20%,50mL)。 表1中,癌症:包括肝癌、食管癌、肺癌、腺癌、鳞癌、胃癌、结肠癌、壶腹部癌、卵巢癌、恶性血液病等;胃肠疾病:包括肠梗阻、胰腺炎、胃窦炎、食管炎、胆结石、胃间质瘤、肠瘘等;肾病:包括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心血管:包括心包炎、主动脉关闭不全、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瘤、瓣膜置换术后、先天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颅脑疾病:包括脑梗塞、癫痫、脑损伤、脑出血、颅内多发软化兆;儿科:包括新生儿黄疸、婴儿痉挛症;肺部疾病:包括肺部感染、卡氏肺孢子虫病、慢性阻塞性肺炎、肺结核、支气管囊肿;其它:包括失血性贫血、脊髓病变、水肿、闭塞性脉管炎、腹膜炎、全身衰竭、颈椎病、红斑狼疮、糖尿病、胸腹腔积液、盆腔包块、羊水过少、剖宫产术后、输尿管损伤。 表1 不同疾病种类用药情况 疾病种类人数(%) 用药支数(%) 人均用药/支 癌症63 (25.9) 331(36.8) 5.3 胃肠疾病25(10.3) 95(10.6) 3.8 肝硬化22 (9.1) 59(6.6) 2.7 肾病16(6.6) 69(7.6) 4.3

西安回天人血白蛋白说明书

西安回天人血白蛋白说明书 【人血白蛋白药品名称】 通用名:人血白蛋白 英文名:HumanAlbumin 汉语拼音:RenXueBadanbai 【人血白蛋白成份】 主要组成成分:人血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性状】 西安回天人血白蛋白为略粘稠、黄色或绿色至棕色澄明液体,不应出现浑浊。 【人血白蛋白适应症】 1.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 2.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 3.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 4.低蛋白血症的防治。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6.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人血白蛋白规格】 20%,10g/瓶 【人血白蛋白用法用量】 用法:一般采用静脉滴注或静脉推注。为防止大量注射时机体组织脱水,可采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适当稀释作静脉滴注(宜用备有滤网装置的输血器)。滴注速度应以每分钟不超过2ml为宜,但在开始15分钟内,应特别注意速度缓慢,逐渐加速至上述速度。用量:使用剂量由医师酌情考虑,一般因严重烧伤或失血等所致休克,可直接注射人血白蛋白5~10g,隔4~6小时重复注射1次。在治疗肾病及肝硬化等慢性白蛋白缺乏症时,可每日注射人血白蛋白5~10g,直至水肿消失,血清白蛋白含量恢复正常为止。 【人血白蛋白不良反应】 使用人血白蛋白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偶可出现寒颤、发热、颜面潮红、皮疹、恶心呕吐等症状,输注可引起血管超负荷导致肺水肿,偶有过敏反应。 【人血白蛋白禁忌】 1.对白蛋白有严重过敏者。 2.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脏病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力衰竭患者。 3.严重贫血患者。 4.肾功能不全者。

人血白蛋白溶液核心SmPC指南

2012年6月21日 EMA/CHMP/BPWP/494462/2011年第3版 人用药品委员会(CHMP) 人血白蛋白溶液核心SmPC指南 草案 药物警戒工作组批准草案2012年4月 血液制品工作组批准草案2012年5月 人用药品委员会采纳、发布以征询意见2012年6月21日 征求意见开始时间2012年7月1日 征求意见截止时间(评议截止)2012年8月31日 药物警戒工作组批准 血液制品工作组批准 人用药品委员会采纳 生效日期 本指导原则(EMA/CHMP/BPWP/494462/2011)取代了原核心SPC指导原则(参考号CPMP/PhVWP/BPWG/2231/99/Rev. 2)。 使用本模板来提供意见。将已完成的意见表发到BPWPSecretariat@ema.europa.eu 关键词人血白蛋白、循环血容量的恢复和维持、血容量缺失、胶体 7 Westferry Circus ● Canary Wharf ● London E14 4HB ● United Kingdom 电话:+44(0)20 7418 8400 传真:+44(0)20 7418 8416

概要 本指导原则介绍了人血白蛋白溶液产品特性概要(SmPC )中应包含的信息。 1. 引言(背景) 本核心SmPC 旨在为申请人和监管者提供有关人血白蛋白溶液的产品特性概要(SmPC )的统一指导。 本核心SmPC 主要介绍了人血白蛋白溶液相关的具体信息,在整体措辞和结构方面,应遵循SmPC 指南和QRD 模板。带有注释的QRD 产品信息模板(QRD 注释模板1)和QRD 模板应遵循的协定2提供了关于格式和文本的通用指南,并且应结合核心SmPC 和产品特性概要指导原则3此外,4.4和4.8部分关于的传染性病原体的内容,应参照“血浆源药品SmPC 和包装说明书中关于传染性病原体警告的指南注解”的最新版本(EMA/CHMP/BWP/360642/2010 rev. 1)解读。 4核心SmPC 的历史年表:原核心SPC (CPMP/PhVWP/BPWG/2231/99)于2001年4月生效。 第1修订版(2005年10月生效)对人血白蛋白溶液核心SPC 的第1和第2部分进行了修订,使用g/l 代替%表示规格。同时,第1修订还藉此机会依照现行欧洲药典专论更新了质量方面内容、第4部分关于休克治疗的声明和关于传染性病原体的警示。 第2修订版(2006年5月生效)增加了对核心SPC 之前文本的说明。核心SPC 文本本身未作改变。 第3修订版删除了核心SmPC 之前4.1部分的文本。对治疗适应症作了以下措辞删减“根据官方建议,选择白蛋白而非人造胶体将取决于各个患者的临床情况”。 。 以下协定将用于本核心SmPC : -<波浪下滑线的文本>表示40-50g/l 的白蛋白 -<点阵下滑线的文本>表示200-250g/l 的白蛋白 在4.4部分中,对于那些有脑损伤和烧伤的患者,考虑到SAFE-TBI 研究5 1 结果和最http://www.ema.europa.eu/htms/human/qrd/docs/Hannotatedtemplate.pdf 2 http://www.ema.europa.eu/htms/human/qrd/docs/convention.pdf 3 http://ec.europa.eu/enterprise/sectors/pharmaceuticals/files/eudralex/vol-2/c/smpc_guideline_rev2_en.pdf 4 http://www.ema.europa.eu/docs/en_GB/document_library/Scientific_guideline/2011/12/WC500119001.pdf 5 The Safe Study Investigators. Saline or albumin for fluid resusc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N Engl J Med 2007;357:874-8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