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H PH计传感器培训资料

E+H PH计传感器培训资料

pH传感器pH Sensors

内容目录

Part 1: 我们生活周围的pH测量

Part 2: pH传感器的结构

Part 3: pH的计算以及影响pH测量的因素Part 4: pH传感器维护

Part 5: E+H的pH探头

Part 6: Memosens –测量技术的一场革命The End

pH测量的应用领域

pH测量覆盖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清洗液: 肥皂, 漂白, 等

?食品: 酸奶, 可乐, 啤酒, 水,等

?污水: 工业污水, 市政污水

?化工生产: 杀虫剂, TiO2, 合成染料, 环氧树脂?塑料生产: PVC, PP, 等。

?制药:胰岛素, 青霉素, 抗体, 等。

?纸浆& 造纸 :造纸机入口

pH的定义

pH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Range

100

10-1

10-2

.

.

.

10-14 alkaline

acid

neutral

H+-concentration

[mol/l]

1

0,1

0,01

0,001

0,0001

0,00001

0,000001

0,0000001

0,00000001

0,000000001

0,0000000001

0,00000000001

0,000000000001

0,00000000000001

0,000000000000001

Coca Cola 2,5 Fanta 3,0 Apple juice 3,5 Beer 4,1 - 4,6 Butter 4,8 - 4,9 Human skin 4,8 - 5,8 Fresh milk 6,7 - 7,1 Human blood 7,4 Albumen 7,6 - 8,0

Soap

Drain pipe cleaner 11-12

Sodium hydroxide (1 mol/l) 14

常见介质的pH 值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ack

pH测量需要具备的条件

?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pH测量的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连接到过程的安装支架

?把传感器mV信号转化为4- 20 mA 信号的变送器。

pH电极电路

测量电极与参比电极分开的分离式电极替代产品:复合式电极

pH电势链

测量电极

3 mol KCl

+

内部缓冲液

3 mol

KCl

pH 变送器

参比电极

测量电极的工作原理

如果 “内部” pH = “外部” pH

---> no potential difference = 0 mV (= pH 7)

“外部” H +-离子过量 = 正电荷

“外部” H +-离子较少 = 负电荷

--> 结果: potential difference

+ + + + - - - -

内部

缓冲液

酸溶液 pH < 7

碱溶液 pH > 7

凝胶层: 0,0001 mm

玻璃膜 厚度: 0.2-0.5 mm

pH 7 H + H +

参比电极结构

?Ag-AgCl-KCl ”盐桥“防止

金属与过程介质直接接触

?Junction 防止过程介质进入

电极

?AgCl storage for

saturation during

temperature changes

?Saturation provides

constant potential

参比电极的隔膜(diaphragms)类型

Ceramic陶瓷:

响应速度快

容易受污

生物适合

Open aperture开孔

响应速度很快

容易受污

容易被毒化

PTFE/Teflon

多空透水材料:

鲁棒性好(robust)

响应速度较慢

抗污性好

IsFET-传感器 (TopHit) 工作原理:

IsFET

H+

- - -

H+ H+

Gate insulator:

厚度: 约0,1 mm

材料: Ta2O5 (氧化钽)

参比电极IsFETs 也遵循 NERNSTs law!

IsFET-传感器示意图

1 gate insulator with semiconductor phase

2 ceramic board

3 special flat sealing

4 温度传感器

5 隔膜

6 参比电极

7 elastic fixing

8 PEEK body

1

2

3 4 5

6

7

8

pH 计算

U ... Sensor voltage

U o ... Voltage at pH=7.00 R ... Gas constant T ... Temperature in Kelvin

F ... Faraday constant H + ... Activity of H +-ions n ... Load of the ion (H +=1)

Nernst Formula

pH 电极的斜率:

54,20 mV/pH at 0 °C 59,16 mV/pH at 25 °C 74,04 mV/pH at 100 °C 温度对pH 信号的影响

pH 1

pH 7pH 13 0 °C - 0,40- 0,420 °C 00040 °C + 0,40+ 0,460 °C + 0,810+ 0,8180 °C

+ 1,23

+ 1,23

@pH7不受温度影响

各电势之和构成偏置

电极上发生了什么?

pH电极的清洗

Food industry, 时间间隔?

mustard coating 清洗间隔与测量介质有关。

响应速度变慢、斜率变小、测量值不稳定等预示着电

极受污。

每次标定前须进行清洗。

清洗方法?

用合适的清洗液,去除电极上的小沉积物。

使用软刷或者合适的清洗液,以去除黏附性污垢。

把电极浸放如清洗液中,以去除顽固污垢。

为什么需要定期标定?

通过标定,修正变送器中的测量误差。而这

些测量误差是由于电势链中的电势变化而引起

当电极被污染引起某个或某些电势变化时,

需要进行标定。

良好测量状态下的电极不需标定

(除非电极长时间工作,老化).

经济性:

标定液容量可选

? 5000 ml 罐

用于 TopCal S,维护量小。

? 100 ml 和 1000 ml 瓶

标准应用

? 20 ml 瓶

用于食品、制药行业的一次性使用。Puffer CPY 20

使用E+H的标定液标定,pH测量更准确。

?C ertified traceability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DIN/NIST)

?有效性: 24 months

? Easy: E+H transmitters的标定液自动识别?经济性: 适合不同工况的容量选择

自动化仪表培训学习

培训学习 仪表的安装 ?概述 自动化仪表要完成其检测或调节任务,其各个部件必须组成一个回路或一个系统。仪表安装就是把各个独立的部件即仪表、管线、电缆、附属设备等按设计要求组成回路或系统完成检测或调节任务。也就是说,仪表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完成仪表与仪表之间、仪表与工艺设备、仪表与工艺管道、现场仪表与中央控制室、现场控制室之间的种种连接。这种连接可以用管道连接,也可以是电缆连接,通常是两种连接的组合和并存。 安装术语 (1)一次点:指检测系统或调节系统中,直接与工艺介质接触的点。一次点可以在工艺管道上,也可以在工艺设备上。 (2)一次部件:又称取源部件,通常指安装在一次点的仪表加工件。它可能是仪表元件,也可能是仪表本身,更多的可能是仪表加工件。 (3)一次阀门:以称根部阀、取压阀。指直接安装在一次部件上的阀门。 (4)一次仪表:现场仪表的一种,指安装在现场且直接与工艺介质相接触的仪表。 (5)二次仪表:是仪表示值信号不直接来自工艺介质的各类仪表的总称。其信号通常由变送器变换成标准信号,标准信号一般有三种:0.02~0.1MPa, 0~10mADC, 4~20mADC。也有个别不用标准信号,由一次仪表发出电信号,二次仪表直接指示。如远传压力表。 (9)仪表加工件:是指全部用于仪表安装的金属、塑料机械加工件的总称。 仪表加工件在仪表安装中占有特殊地位 (10)带控制点的流程图:它详细地标出仪表的安装位臵,是确定一次点的重要图纸。

仪表安装程序 自动化仪表系统按其功能分可分为三大类型:检测系统、自动调节系统和信号联锁系统。从安装角度来说,信号联锁系统往往寓于检测系统和自动调节系统之中,因此安装系统只有检测系统和自动调节系统两种类型。 不管是检测系统还是自动调节系统,除仪表本身的安装外,还包括与这两大系统有关的许多附加装臵的制作、安装,仪表管道及其支架的制作、安装,除此之外,仪表为工艺服务这一特性决定着它与工艺设备、工艺管道、土建、电气、防腐、保温及非标制作等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安装必须与上述各专业密切配合,密切合作,而这种配合,往往是我们需要主动,甚至顾全大局,需要作出局部让步,才能最终完成安装任务。 仪表安装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 1、施工准备阶段 2、施工阶段 3、试车交工阶段 1、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是仪表安装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工作充分与否,将直接影响施工的进展乃至仪表施工任务的完成。 施工准备包括资料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表格准备和工机具及标准仪器的准备 (1)资料准备:是指安装资料的准备。包括施工图、常用的标准图、 施工验收规范、质量验评标准以及有关手册、施工技术要领等。 (2)技术准备:技术准备是在资料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施工方案的编制(注意:方案必须是安全第一),图纸的会审,技术交底,划分单位工程,培训。 (3)物质准备:施工图上提及的仪表设备和材料的领取。重点是施工材料和加工件。物质要注意保管。 (4)表格准备:一个是施工表格,一个是质量记录表格。

一汽大众培训管理

一汽大众培训管理 一、培训目的 我司在不断提高售后服务质量的同时,还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及再教育工作,为有目的地开展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制度化、系统化以及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特指定本制度。 二、培训类型 基础培训:行政部对新员工上岗前进行基础教育,包括公司概况、纪律、规章制度、服务意思、服务要求、相关法规等。 (1)技能培训:部门负责人对人员上岗前进行技能培训,包括相关作业文件、操作规程、设备性能、安全措施等。 (2)内部培训:邀请外来导师或我司自行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及技术培训。 (3)外部培训:依据XX乘用车公司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及技术培训或因工作需要,委派店外培训。 (4)特殊培训:根据必须持证上岗的培训要求和汽车公司确定的培训要求,由行政部负责组织好相应的培训工作。 三、公司选派合适的人员参加店外培训,参训人员是代表公司去参加培训,因此受训人员应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在受训期间认真学习,勤作笔记,妥善保管培训资料,培训完成后回来应向公司汇报受训情况及针对培训内容召集相关人员展开店内培训。 四、选派参加店外培训人员必须与公司签订?委派培训协议书?。 五、培训计划的制定、审批和实施

1、各部门负责人应根据业务需要制定店内培训计划书并于每月月底以书面形式报告总经理审批,经总经理批准后应严格按照计划展开店内培训。参加店外培训的人员学成归来后必须举办店内培训,同时纳入店内培训计划并报总经理批准。 2、行政每年12月份,根据本年度各部门?培训申请表?及反馈意见、培训要求和公司发展方向,制定下年度的?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对象、内容、时间、教材、老师、考核方法等内容)保管理者代表审核,董事长/店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六、培训注意事项 (1)每次培训要求填写培训部门?培训记录表?(包括时间、地点、内容、授课人员、考核成绩、主办者等)。 (2)对公司内部的培训,主办部门应将培训签到表、记录表、试卷、考核记录等汇总交行政部存档。 (3)对公司外部的培训,参加人员应将获得的有关培训资料、证书、记录汇总交行政部,行政部根据培训性质归入员工档案或汇总存档。(4)参加店内培训的授课人员必须认真地进行备课,精心准备上课所需的材料及展示用品,做到诲人不倦、言之有物,并将所掌握的技术知识或业务技巧毫无保留得传授给受训学员。 (5)参加店内培训的受训人员及旁听者必须认真听课,勤作笔记,遵守课堂纪律,尊重授课人员的劳动。 七、根据店内培训的培训内容不同,公司确定与培训内容相关的人员都必须参加,其他对培训内容感兴趣的人员经举办培训部门主管同

一汽大众FormelQ培训考试题

一汽-大众质量能力培训考试题 1 Formel Q第七版有些变化? a.过程审核与最新版VDA6.3的要求基本一致,质量能力定级(A/B/C)与VDA6.3相同。 b.验证(D/TLD-零件)针对每个提问采用了新的评价方式。 c.潜在供应商评价标准POT与VDA6.3中P1一致;评价结果也发生了变更。 d. a +b+c 2 Formel Q7与新版VDA6.3主要区别是? a.Formel Q7是质量能力审核,VDA6.3仅仅是过程审核。 b.Formel Q7是大众集团标准,VDA6.3是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标准。 c.Formel Q7在VDA6.3的基础上补充了大众集团要求。 d. a +b+c 3 A级供应商基本标准是? a.质量体系通过ISO/TS16949或VDA6.1;过程审核符合率≥90%;产品审核无B缺陷或系统C 级缺陷; b.P2-P7中过程要素或工序的E1-EN要素符合率≥80%、带*号的提问≥6分、所有提问没有零 分项 c.P6中分要素EU1-EU7≥80%,过程责权关系、目标导向、联络沟通、风险导向≥70% d. a +b+c 4 一汽-大众对批量供应商的要求是? a.质量体系通过ISO/TS16949或VDA6.1认证并获得证书。 b.产品质量稳定,PPM≤66ppm c.过程能力符合率≥80%,B级以上 d. a +b+c 5“D”审核有一个否,会导致? a.过程审核得分降级 b. 只能被评为C级 c. 要求整改 d. 不能被为A级 6 一汽-大众承认的供应商内部过程审核员的资格? a.获是ISO/TS16949的内审员。 b.经企业内部培训的人员 c.参加一汽-大众Formel-Q培训并获得证书或参加第三方培训机构VDA6.3培训并获得证书的审 核员。 d.获VDA6.5证书的审核员。 7 成为一汽-大众的核心供应商必须具备? a.质量保证能力 b.供货能力和优化成本能力 c.质量保证能力、供货能力和优化成本能国、产品同步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 d.产品同步开发和项目管理能力 8质量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 a.询价和报价 b.定点的质量标准 c.批量生产中的质量措施 d. a +b+c 9 潜在供应商在报价时? a.必须确定已知悉“Formel-Q-质量协议”中描述的要求 b.应承认并无条件的注意、遵守这些要求并确保在其供应链中落实 c. a +b 10 批量设计开发是指 a.供应商中负责设计图纸 b.图纸由大众集团提供,供应商只负责生产零件 c.供应商既负责设计图纸又负责生产零件

传感器简介培训资料

传感器简介

传感器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传感器是高度自动化系统乃至现代尖端技术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传感器技术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高新技术,也是进入21 世纪以来优先发展的十大顶尖技术之一。传感器技术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其研究和发展也越来越多地和其他学科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由于传感器的种类繁多,我重点介绍了其中一种传感器-----光电传感器。 当今社会的发展,是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信息时代,人们的社会活动将主要依靠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及获取、传输与处理。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是现代科学的中枢神经系统。它是指那些对被测对象的某一确定的信息具有感受或响应与检出功能,并使之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与之对应的可输出信号的元器件或装置的总称。传感器处于研究对象与测控系统的接口位置,一切科学研究和生产过程所要获取的信息都要通过它转换为容易传输和处理的电信号。如果把计算机比喻为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把通信系统比喻为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那么传感器就是感知和获取信息的“感觉器官”。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前沿技术,发展迅猛,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许多国家已将传感器技术列为与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现代传感器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拥有广泛的开发空间,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传感器的基本知识 1.1 传感器的定义 传感器的定义和组成广义地说,传感器是指将被测量转化为可感知或定量认识的信号的传感器。从狭义方面讲,感受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将其转化为同种或别种性质的输出信号的装置。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测量电路和辅助电源四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可能合二为一,而有的传感器不需要辅助电源。 1.2 传感器技术的基本特性 在测试过程中,要求传感器能感受到被测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转换成容易测量的量。被测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稳定的,称为静态信号;一种是随着时间变化的,称为动态信号。由于输入量的状态不同,传感器的输入特性也不同,因此,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一般用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来描述。衡量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分辨率和漂移等。影响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主要是传感器的固有因素,如温度传感器的热惯性等,动态特性还与传感器输入量的变化形式有关。 2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回顾 传感器技术是在20世纪的中期才刚刚问世的。在那时,与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相比,传感技术的发展都落后于它们,不少先进的成果仍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并没有投入到实际生产与广泛应用中,转化率比较低。在国外,传感器技术主要是在各国不断发展与提高的业化浪潮下诞生的,并在早期多用于国家级项目的科研研发以及各国军事技术、航空航天领域的试验研究。然而,随着各国机械工业、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相关信息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以日本和欧美等西方国家为代表的传感器研发及其相关技术产业的发展已

仪表员工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 仪表车间 二Ο一八年

仪表车间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提高仪表专业员工整体业务水平,弥补在生产维护、检修中出现的不足。 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 让新员工尽快掌握仪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循序渐进的培训,提高仪表专业员工整体的业务水平,专业理论知识和现场动手操作能力,解决仪表日常维护和检修中的各种问题,早日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仪表工。 二、培训方向及内容 1、严格按照年度培训计划执行,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强度培训的重要性,切实贯彻公司培训工作各项要求,正确引导员工端正学习态度,转变观念,积极参加培训。 3、针对大修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与总结。 阀门的联试联校注意事项、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等。 关键仪表阀门调试、故障处理维护注意事项。 配合工艺人员做大联锁跳车实验时注意事项、安全防护措施。 仪表信号回路测试方法、各类信号发射器使用方法等。 日常维护及检修很难遇见的仪表及阀门调试方法。 引压管、气源管配管方法及注意事项。 大型机组保护系统的介绍、组成、各部作用、联锁、探头拆装及校验、检修要求及注意事项。 4、日常维护与检修中总结出的好的经验与方法。 各工段检修内容、流程及注意事项。 各类阀门定位器的调校方法。 各类阀门回讯开关种类及调校方法。 电磁阀、气控阀等关键阀门附件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磨煤机连锁说明及油站控制功能讲解。 5、理论知识的加深理解与专业知识盲区的扩展。

压力、流量、液位、温度检测仪表基础知识及仪表类型。 仪表控制系统基础知识及典型的控制方案的学习。 法兰、垫片的分类与关键参数。 螺纹的分类及重要参数讲解。 机柜内线路走向,安全栅、继电器等工作原理与类型。 常见故障、检修注意事项等。 6、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要,增加培训。 三、培训方法 大修中出现的问题由大检修各组长及经验丰富、专项特长的老员工担任讲解,全员进行讨论交流,有需要实际操作的在培训室实际操作讲解。 理论知识由授课人制作PPT讲解,并出制每周三题题目。课件需上交存档。 为新入职及新上岗员工单独制定培训计划,指定一位资深员工作为实习生的导师,由实习生导师向实习生描述工作职责要求,并且对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实习生动手操作(如检测仪表校验、阀门调校、简单故障处理等)需在培训室内进行。 以师带徒的方式,一对一对新员工手把手培训。 根据年度培训计划为依据,定期由专人系统培训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仪表专业实训基地提高实操动手能力。 实行每月一次的月度小总结考试,每季度一次的大的总结考试和讲解。 每月月底班长组织,主管及主管经理参加“培训学习交流座谈会”。 理论知识培训及实操培训请主管工程师及以上领导参加。 四、培训奖惩 每月28日检查当月的学习笔记,如有无记录扣除当月奖金50元/次,记录不齐全或学习态度不端正者,扣除当月奖金30元/次。 现场仪表的提问,要求每个人认真学习,积极准备,随机提问,本月内3次回答不出者,扣除当月奖金100元。 每月或每季度一次的考试,针对本月内(本季度内)培训计划安排的的培训内容,以及本月内(本季度内)“每周三题”的学习内容,进行专项考试,凡考试不及格者扣除第一次扣除50元,第二次扣除100元,第三次扣除200元以此翻倍处罚并面谈做思想工作,所扣除的费用全部用于奖励前三名。对于实操不合格者者扣除第一次扣除50元,第二次扣除100元,第三次扣除200以此翻倍处罚并面谈做思想工作。

传感器种类及用途学习资料

传感器种类及用途

1、Gsensor:(重力感应传感器) 作用:根据使用者的动作进行相应的软件应用,例如:重力感应游戏,用户挥动手机,游戏做出相应的反应。 2、Psensor:(距离传感器) 作用:当使用者接通电话并将电话贴近耳朵时,使屏幕变黑以免引起误操作,远离时屏幕开启,恢复可以正常工作状态。 3、Msensor(磁传感器): 作用:目前仅是作为指南针的功能,可用于增强型电压控制。 4、Gyro (陀螺) 作用:测量设别自身的旋转运动,内置陀螺仪可以测量手机自身的运动。可以配合摄像头做防抖用。 5、线性加速度传感器: 作用:测量三个轴的绝对加速度,与陀螺仪配合可以在无卫星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定位。 6、旋转矢量传感器: 作用:测量三个轴绕固定轴旋转过的角度,可以用来输出设备当前的与水平放置状态相比各个轴绕过的角度状态。 7、压差传感器: 作用:测量设备内外的压力差值,可用来监控当前设备内外的压差。 8、光线感应传感器:

作用:根据手机所处环境的光线来调节手机屏幕的亮度和键盘灯。比如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屏幕很亮,键盘灯就会关闭;相反,在暗处,键盘灯就会亮,屏幕较暗。 9、Gap Sensor : 作用:用于检测用户肢体与手机的接触方式,左手,右手接触等,并可与重力传感器等联合使用准确测出手机的当前状态。 10、气压传感器: 作用:用来测量天气变化并可以在不开启GPS的情况下测量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还可以用来辅助导航。 11、色温传感器: 作用:在手机影像处理中可以得到精确、稳定的工作,色温与环境光水平一致,得到稳定的屏幕色温及精确地图像色彩。 12、电子罗盘: 作用:与磁传感器同,可以用来作为指南针用。 13、风速风向传感器: 作用:用于测量当前所处位置的风速计风向信息。 14、温度传感器 作用:监控设备当前温度,可用于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查询是否关闭相应程序。 15、位移传感器 作用:设定安全距离,超出安全距离则发出警报。

仪表培训教材

仪表专业培训资料 xx有限公司 2007年3月26日

目录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1.1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1.2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 §1.3 过程控制系统的两种表示形式 §1.4过程控制系统的主要类型 §1.5. 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及要求 第二章:过程参数的检测与仪表 §2.1 概述 §2.2压力检测方法及仪表 §2.3物位检测方法及仪表 §2.4流量检测方法及仪表 §2.5温度检测方法及仪表 第三章: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 §3.1 概述 §3.2基本控制规律及其对控制过程的影响 §3.3 DDZ-Ⅲ型控制器 §3.4 执行器 §3.5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四章过程特性与数学模型 §4.1过程特性 §4.2 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 第五章简单控制系统 §5.1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5.2 简单控制系统的投运及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第一章过程控制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动控制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简称过程控制)-------自动控制技术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轻工、纺织等生产过程的具体应用,是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1 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一、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 在过程控制发展的历程中,生产过程的需求、控制理论的开拓和控制技术工具和手段的进展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了过程控制不断的向前发展。纵观过程控制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40年代: 手工操作状态,只有少量的检测仪表用于生产过程,操作人员主要根据观测到 的反映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凭经验去控制生产过程。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多为单输入、单输出简单控制系统 过程检测:采用的是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气动Ⅰ型和电动Ⅰ型); 部分生产过程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 控制理论:以反馈为中心的经典控制理论 20世纪60年代: 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比值、均匀、前馈和选择性等多种复杂控制系统。 自动化仪表:单元组合仪表(气动Ⅱ型和电动Ⅱ型)成为主流产品 60年代后期,出现了专门用于过程控制的小型计算机,直接数字控 制系统和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始应用于过程控制领域。 控制理论: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方法为基础,以极小值原理和动态规划等最优控制 理论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控制理论,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发展到多 输入多输出系统领域,、型、型 20世纪70~80年代: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成功且集成度越来越高(80年代初一片硅片可集成十几万个晶体管,于是32位微处理器问世),微型计算机的出 现及应用都促使控制系统发展。 过程控制系统:最优控制、非线性分布式参数控制、解耦控制、模糊控制 自动化仪表:气动Ⅲ型和电动Ⅲ型,以微处理器为主要构成单元的智能控制装置。 集散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工业PC机、 和数字控制器等,已成为控制装置的主流。 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控制分散、危险分散,操作监测和管理集中。 控制理论:形成了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模糊控制、专家系统控制、模式 识别技术 20世纪90年代至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过程控制系统:管控一体化现场,综合自动化是当今生产过程控制的发展方向。

仪容仪表培训资料

仪容仪表培训资料 一、仪容、仪表、仪态 服务员的仪表、仪容不仅体现员工的个人素质,而且反应企业员工的精神面貌,体现酒店的服务水平。是对服务的组成部分之一。 仪容、仪表的具体表现 仪容:即一个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 仪表:指一个人的外表,包括服饰、个人卫生,原则是大方、整洁、得体。 仪态: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姿态和风度,具体表现为:个人卫生、个人化妆、勤换衣服、头发梳理整齐不染发、皮鞋要光亮、个人首饰不要过分夸张。 仪表、仪容的意义 A:它是员工的一项基本守则 B:它反应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C:它是满足宾客需求的 D:反应员工的自尊自觉 对于个人仪容、仪表的要求 A:个人卫生方面:要做到五勤(勤洗澡、勤剪发、勤刮胡、勤刷牙、勤剪指甲),三注意(不吃有异味的食品、不打喷嚏、不咳嗽)。 B:着装:统一着装整齐,扣齐纽扣、无褶皱、无破损、无污渍、不准穿工作服离店。

C:领带、领花、领结,洁净平整,符合系带标准。 D:工牌:工牌佩戴于左胸前,不歪不斜统一标准。 E:工鞋:员工上岗时必须穿黑色皮鞋,鞋跟不高于2寸,鞋底无钉,鞋面光亮清洁。 F:工袜:员工上岗前必须穿工袜,女服务员穿肉色丝袜,无花边,无破损,男员工穿深色袜子,无花边,无破损(勤更换)。 G:发型:女员工留短发,长发不能过肩,过肩需盘起,用样式简单,色调与工装协调的发饰。经常洗头,保持头发清洁,无头屑,无异味,禁止有颜色的头发。男员工头发前不遮眉,侧不盖耳,后不过领,禁止染发。 H:面部:员工必须保持面部清洁,女员工必须化淡妆上岗,不浓妆艳抹,必须涂口红。 I:手,不涂指甲油,不佩戴夸张饰物,手表不可过分夸张,可戴婚戒。 G:整体,保持仪容一致性,不许抹香水,勤洗澡,常换衣,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仪态的内容 (1)、正确的站姿;(2)、正确的坐姿;(3)、准确的步伐; (4)、优美的动作;(5)、适当的手势;(6)、丰富的表情 A:站姿,站立时 (1)、身体要端庄立正,抬头、挺胸、收腹、眼平视、嘴微闭、面带微笑、双臂自然下垂、成立正姿势。

传感器培训讲义

项目一力传感器 力传感器是能将能感受外力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常见的力传感器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和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知识链接: 一、电阻应变片 1、电阻应变效应 所谓电阻应变效应是指具有规则外形的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应变而其电阻值也会产生相应地改变,这一物理现象称为“电阻应变效应”。 此处插入动画:元素有万用表,金属箔式应变片,表笔接金属箔两端,拉伸金属箔,万用表欧姆档数值变化。 2、应变片的分类和结构 电阻应变片按材料分为金属导体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二者的应变灵敏度不同。应变灵敏度是指电阻应变片在单位应变作用下所产生的电阻的相对变化量。 (1)、金属导体的应变灵敏度K:主要取决于其几何效应;可取 其灵敏度系数为: K= 金属导体在受到应变作用时将产生电阻的变化,拉伸时电阻增大,压缩时电阻减小,且与其轴向应变成正比。金属导体的电阻应变灵敏度一般在2左右。 (2)、半导体的应变灵敏度:主要取决于其压阻效应; dR/R<≈dρ?ρ 半导体材料之所以具有较大的电阻变化率,是因为它有远比金属导体显著得多的压阻效应。在半导体受力变形时会暂时改变晶体结构的对称性,因而改变了半导体的导电机理,使得它的电阻率发生变化,这种物理现象称之为半导体的压阻效应。不同材质的半导体材料在不同受力条件下产生的压阻效应不同,可以是正(使电阻增大)的或负(使电阻减小)的压阻效应。也就是说,同样是拉伸变形,不同材质的半导体将得到完全相反的电阻变化效果。 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应变效应主要体现为压阻效应,其灵敏度系数较大,一般在100到200左右。 此处插入:元素是具有温度自补偿的金属箔式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图片。 3、应变片的粘贴 金属箔式应变片是在用苯酚、环氧树脂等绝缘材料的基板上,粘贴直径为0.025mm左右的金属丝或金属箔制成,如下图所示。

一汽大众培训总结

一汽大众培训总结 一汽-大众实习报告 机电 xxx xxx 生产实习是一门主要实践性课程,是将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通过生产实习,学习和了解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批量生产的全过程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等知识,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生产现场中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并培养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去年7月,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去长春一汽-大众实习的机会。说起一汽大众肯定许多人并不陌生,的确,它是一个实力雄厚集汽车制造、销售于一体的中外合资上市公司。自1991年生产第一批捷达轿车至今,一汽-大众公司从一个注册资本只有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发展到现在拥有数千亿元人民币的大型汽车企业,目前,一汽-大众公司累计向国家上缴的税金达到1000多亿元人民币。一汽-大众一厂、二厂设在长春,在成都设有三厂以及规划中的佛山四厂。成都三厂目前日趋完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车间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基于市场需求的不断攀升,现正对其成都分公司的扩建进行筹划。佛山四厂是我们要竞争进入的对象,像我

们这些实习生正是公司为佛山四厂做的人员准备。 经过动员,最后组成约400人的实习队伍,浩浩荡荡从广东出发,经过36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目的地。话说,公司安排还挺到位,刚下车就有专车接我们到事先安排好的住处,待安顿好我们后,还给我们送早餐,首先就对公司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我对公司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车件怎样成型?车身怎么焊接?整车如何组装?就这样带着满脑子的疑问被分配到了焊装车间。 到长春的第2天,我们所以同学都参加了公司的安全培训。在一汽—大众,公司最关注的就是安全问题,我们不仅参加了公司的安全培训,在第3天进入车间观察了解的时候又进行了工段的安全培训,之后分到班组又进行了班组的安全培训,连续的3次安全培训,让我们知道了在一汽—大众上班要注意些什么问题,能碰的和不该碰的。哪怕是我们自己工作的地方,都要随时注意安全!公司里规定,在车间内不能吸烟。不能追逐打闹。工作期间必须穿工服工鞋,戴口罩和手套,戴劳保眼镜等等。 我被分到xx生产线侧围工段,待安全培训完了就是进车间的学习和实际生产。我被班长安排到分装二十一岗位。班长是不会让我们直接上岗的,而是让师傅给我们讲解工作的注意事项:每天上班,必须得检查焊机的水路、气路以及焊钳电极修磨是否符合标准。夹

传感器的主要学习知识重点

绪论 一、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分类、发展趋势 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构成。 如果传感器信号经信号调理后,输出信号为规定的标准信号(0~10mA,4~20mA;0~2V,1~5V;…),通常称为变送器, 分类: 按照工作原理分,可分为:物理型、化学型与生物型三大类。物理型传感器又可分为物性型传感器和结构型传感器。 按照输入量信息: 按照应用范围: 传感器技术: 是关于传感器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检测和应用的综合技术. 发展趋势: 一是开展基础研究,探索新理论,发现新现象,开发传感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二是实现传感器的集成化、多功能化与智能化。 1.发现新现象; 2.发明新材料; 3.采用微细加工技术; 4.智能传感器; 5.多功能传感器; 6.仿生传感器。 二、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 现在信息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是信息的采集、传输与处理技术,即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课后习题 1、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与相互关系? 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国标GB7665—2005)。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敏感元件: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其他量(一般为非电量)部分。 转换元件: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可用输出信号(一般为电信号)部分。 信号调理电路(Transduction circuit) :由于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一般较微弱,而且存在非线性和各种误差,为了便于信号处理,需配以适当的信号调理电路,将传感器输出电信号转换成便于传输、处理、显示、记录和控制的有用信号。 第一章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1.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动态特性静态特性 2.衡量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性能指标 (1)测量范围、量程 (2)线性度

工业机器人的传感器培训课件

工业机器人的传感器

工业机器人的传感器 一.工业机器人的感觉系统 工业机器人的传感器主要分为:1.工业机器人的感觉系统2 .工业机器人内部传感器3 .工业机器人外部传感器4 .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应用 其中工业机器人的感觉系统的基本组成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平衡感觉和其他,而工业机器人传感器按用途可分为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其中内部传感器装在操作机上,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传感器,是为了检测机器人操作机内部状态,在伺服控制系统中作为反馈信号。外部传感器,如视觉、触觉、力觉距离等传感器,是为了检测作业对象及环境与机器人的联系。工业机器人传感器的一般要求有精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和可靠性好,抗干扰能力强,质量轻、体积小、安装方便。其特定要求有适应加工任务要求,满足机器人控制的要求,满足安全性要求以及其它辅助工作的要求。 二.工业机器人内部传感器在工业机器人内部传感器中,位置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是当今机器人反馈控制中不可缺少的元件。现已有多种传感器大量生产,但倾斜角传感器、方位角传感器及振动传感器等用作机器人内部传感器的时间不长,其性能尚需进一步改进。内部传感器功能分类有:

1)规定位置、规定角度的检测 检测预先规定的位置或角度,可以用开/关两个状态值,用于检测机器人的起始原点、越限位置或确定位置。 微型开关:规定的位移或力作用到微型开关的可动部分(称为执行器)时,开关的电气触点断开或接通。限位开关通常装在盒里,以防外力的作用和水、油、尘埃的侵蚀。 光电开关:光电开关是由LED光源和光敏二极管或光敏晶体管等光敏元件组成,相隔一定距离而构成的透光式开关。当光由基准位置的遮光片通过光源和光敏元件的缝隙时,光射不到光敏元件上,而起到开关的作用 2)位置、角度测量 测量机器人关节线位移和角位移的传感器是机器人位置反馈控制中必不可少的元件。 a)电位器 b)旋转变压器 c)编码器 3)速度、角速度测量 速度、角速度测量是驱动器反馈控制必不可少的环节。有时也利用测位移传感器测量速度及检测单位采样时间位移量,但这种方法有其局限性:低速时测量不稳定的危险;高速时,只能获得较低的测量精度。 最通用的速度、角速度传感器是测速发电机或成为转速表

传感器作业及习题培训资料

传感器作业及习题

“传感技术及应用”作业与习题 一、绪论 作业习题 1.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定义) 传感器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2.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敏感元件;2)传感器; 3)信号调理器;4)变送器。 讨论习题 1.什么是传感器?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哪两种? 思考题 1. 传感器特性在检测系统中起到什么作用? 二、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作业习题 判断以下各题正确与否: 1.传感器是一种测量器件或装置,它将被测量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一般系统有输入和输出,所以均可看作传感器。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曲线表示法一般有方程表示法,曲线表示法,列表表示法三种,但是它们严格意义上是等效的。 3.迟滞误差、非线性误差和重复性误差都会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但它们都可用统计平均的办法减少。 4.传感器的阈值,实际上就是传感器在零点附近的分辨力。 5.某位移传感器的测量量程为1mm,分辨力为0.001 mm,这说明传感器的灵敏度很高,其灵敏度为 0.1 %。 6.传感器A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算得线性度为土0.6%,传感器B采用端点直线法算得线性度为±0.8%,则可以肯定传感器A的线性度优于传感器B。 7.无论何种传感器,若要提高灵敏度必然会增加非线性误差。 8.幅频特性优良的传感器,其动态范围大,故可以用于高精度测量。 讨论习题 1.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 2.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 3.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 思考题 1.对于一阶传感器而言,传感器的时间常数越小,工作频域越宽,动态响应越好。 2.对于二阶传感器而言,可以通过减小传感器运动部分质量和增加弹性敏感元件的刚度来提高传感器的固有频率。 三、电阻式传感器 作业习题 1.什么是应变效应?什么是压阻效应?什么是横向效应? 2. 说明电阻应变片的组成和种类。电阻应变片有哪些主要特性参数?

传感器习题及答案培训资料

传感器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 1.码盘式传感器是建立在编码器的基础上的,它能够将角度转换为数字编码,是一种数字式的传感器。码盘按结构可以分为接触式、__a__和__c__三种。 a.光电式 b.磁电式 c.电磁式 d.感应同步器 2. 改变电感传感器的引线电缆后,___c___。 a.不必对整个仪器重新标定 b. 必须对整个仪器重新调零 c. 必须对整个仪器重新标定 d. 不必对整个仪器重新调零 3.应变片的选择包括类型的选择、材料的选用、__c__、__d__等。 a.测量范围的选择 b.电源的选择 c. 阻值的选择 d. 尺寸的选择 e.精度的选择 f.结构的选择 4.应变片绝缘电阻是指已粘贴的__b__应变片的之间的电阻值。 a.覆盖片与被测试件 b.引线与被测试件 c.基片与被测试件 d.敏感栅与被测试件 5.在光的作用下,电子吸收光子能量从键合状态过渡到自由状态,引起物体电阻率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_d_。 a.磁电效应 b.声光效应 c.光生伏特效应 d.光电导效应 6.结构由线圈、铁芯、衔铁三部分组成的。线圈套在铁芯上的,在铁芯与衔铁之间有一个空气隙,空气隙厚度为。传感器的运动部分与衔铁相连。当外部作用力作用在传感器的运动部分时,衔铁将会运动而 产生位移,使空气隙发生变化。这种结构可作为传感器用于__c___。 a. 静态测量 b. 动态测量 c. 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d. 既不能用于静态测量,也不能用于动态测量 7.4不属于测试系统的静特性。 (1)灵敏度(2)线性度(3)回程误差(4)阻尼系数 8. 电阻应变片的输入为1。 (1)力(2)应变(3)速度(4)加速度 9.结构型传感器是依靠3的变化实现信号变换的。 (1)本身物理性质(2)体积大小(3)结构参数(4)电阻值 10.不能用涡流式传感器进行测量的是4。 (1)位移(2)材质鉴别(3)探伤(4)非金属材料 11.变极距电容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成1关系。 (1)非线性(2)线性(3)反比(4)平方 12.半导体式应变片在外力作用下引起其电阻变化的因素主要是3。 (1)长度(2)截面积(3)电阻率(4)高通 13.压电式传感器输出电缆长度的变化,将会引起传感器的3产生变化。 (1)固有频率(2)阻尼比(3)灵敏度(4)压电常数 14.在测量位移的传感器中,符合非接触测量,而且不受油污等介质影响的是 4 传感器。 (1)电容式(2)压电式(3)电阻式(4)电涡流式 15.光电倍增管是利用3效应制成的器件。 (1)内光电(2)外光电(3)光生伏特(4)阻挡层 16.光敏元件中3是直接输出电压的。 (1)光敏电阻(2)光电阻(3)光敏晶体管(4)光导纤维 17.属于传感器动态特性指标的是( D ) A.重复性 B.线性度 C.灵敏度 D.固有频率 18.按照工作原理分类,固体图象式传感器属于( A )

仪表培训资料

仪表培训资料 总述: 物位外表 压力外表 流量外表 分析外表 采样系统

分类讲明: 物位外表: 分类:液位计、液位差计、泥位计。 原理:传感器向物体表面方向发射超声波,物体反射部分回波,这反射回波被同一传感器探测,同时作为一个定向的传送器,转换成电信号,脉冲传送与接收时刻(波的运动时刻)是与探头和物体表面的距离成正比的。 *超声波探头工作原理图: 盲区:由于探头起振关系,在探头的下方会显现一个无法接收回波的区域,这便叫做盲区。盲区BD决定了在探头表面和贮仓内最高物位的最小距离。 操作方法:操作矩阵 标定: 故障诊断: 故障代码表: 压力外表: 性能讲明: P MC 4 1 陶瓷式传感器 测量范畴: 表压10 mbar...40 bar(0.15psi...600psi)绝压: 40mbar...40bar (0.6psi...600psi)过程连接:BD=盲区 D=探头至物料表面距离L=仓内物位高度 F=最高物位(100%,满罐) E=测量零点(0%,空罐)

标准型所有一般的压力表连接 过程温度-40...+100 操作讲明: 流量外表: 分类: 流量外表按照测量原理的不同分为:超声波流量计、电磁流量计 超声波流量计: 测量原理: 超声波流量计工作原理为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输有时刻差。声波信号超声波可顺流体方向或逆流体方向从一传感器传输至另一传感器,信号到达接收器所需的时刻即可被测出,按照物理原理信号在逆流传输所需时刻比顺流传输长。信号传输时刻差正比于流体流速。 操作方法: 操作面板 a 液晶显示 两行有背光的液晶显示测量值、诊断信息、对话文字错误信息和提示信息。当正常测量过程中,屏幕显示主页(操作模式)。 上显示行:显示要紧测量值用立方米/小时或%为单位的体积流量 下显示行:显示补充的测量变量和状态变量,如以立方米为单位的累加器。 b.输入按钮 -主页设置:进行功能矩阵 -储备您输入的数值或改变的设定 C+/-按钮 输入数字选择参数 在功能矩阵中选择不同的功能组

一汽大众供应链管理分析

上海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一汽大众供应链管理分析 课程名称:解读供应链管理 课程号:2400J004 学生姓名:韩雨 学生学号:13120923 所在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日期:2015.01.10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变热白热化阶段,竞争方式也已经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的管理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通过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其中汽车行业因其组织结构复杂、同时兼具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的三大特征而成为最具代表的行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成为一汽-大众在未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更快,更好地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使企业迅速迈向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供应商管理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和德国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于 1991年成立,1996 年正式投产,1997 年8 月通过国家验收,1998 年 4 月通过德国莱茵技术监督顾问有限公司和中国汽车认证委员会质量体系认证中心 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并于 2002 年 12 月获得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项目总投资 111.3 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 37.1 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汽轿车占有 60%的股份,大众公司占 30%,奥迪占 10%。一汽大众公司位于长春市东南部,占地面积 116 万平方米。一汽大众公司含 2 个生产厂、12 个部、3 个直属科,员工 7000 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成立,是我国轿车工业进入了大规模生产的新时代。2001 年、2002 年连续两年被美国著名杂志《财富》评为“中国最受赞赏的外资企业”,2002 年,公司获得“中国机械工业核心竞争力 100 强”之首的荣誉称号。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与时剧增,企业为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选择把非核心业务外包(Outsourcing)给其他最佳的专业企业,从而,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由多个企业共同参与。上一业务流程为下一流程提供物料或服务,由此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链条上参与不同业务流程的各企业,构成了链条上的节点。由多个节点构成的企业业务流程网络,就是企业的供应链。 一般认为供应链的概念是先从制造业发展出来的,早期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传递到用户的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注重企业的自身利益目标,它忽略了外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联系,往往造成企业间的目标冲突。 供应链也被定义为:“有一条或者一条以上的从源头到顾客形成的产品、服务、资金和信息流直接相连而成的集合,该集合通常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企业组织构成。”一般的认为供应链有三个主要的流程构成:源头与采购、发出订单与计划、预测与规划。到了后工业时代,供应商成了竞争成败的关键。以美国汽车工业为例,零部件的采购成本占整个制造和销售成本的45%。 可以看出,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它要求各成员企业必须达成共同客户至上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成员企业合作关系所带来的整体竞争优势,相互信赖,共同服务于客户。 供应链展现了相互关联的部门之间,各业务环节之间的链型结构,涵盖了从产品(或服务)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包装到交付给最终用户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环节之间发生着四种基本“流”,即商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它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或零售商、分销商等),节点企业在“共赢”原则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供应、生产、分销等),以商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