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播技术论文

组播技术论文

组播技术论文
组播技术论文

组播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点播、网络视频会议、远程课堂等应用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然而,薄弱的网络科学技术,已经没有办法适应技术的发展。组播技术的应用,可以节省带宽,控制网络流量,减少了服务器和CPU负载,消除了流量的冗余,解决了多个接收者同时访问少数服务器资源时,服务器出现的一些问题。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组播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部分,介绍了组播的相关概念。它加快数据的传送速度,避免网络的拥塞[1]。

第三部分,介绍了组播的相关协议。分为组播成员的管理协议、路由的协议。组播的路由协议分为:域内的组播的路由的协议,域间的组播的路由的协议。

第四部分,做一个域内二、三层组播实验,并配置和测试。

第五部分,介绍了基于组播技术的网络视频会议。多方的网络视频会议,组播能降低A(N-1)倍的带宽的使用长度[2]。

关键词:组播;组播协议;域内二、三层组播;网络视频会议

Multicast Applied Research

Abstract: In the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etwork demand, network video conference, remote classroom and other applications in our liv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However, a weak networ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no way to adapt 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Application of multicast technology, can save bandwidth, control network traffic, reducing the server and CPU load, eliminating redundant traffic, to solve simultaneous access to multiple recipients few server resources, server problems occur.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multicast technology.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multicast. It accelerates data transfer rate to avoid network congestion [1].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the multicast related agreements. Members are divided into multicast management protocol, routing protocol.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s are divided into: the domain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 multicast inter-domain routing protocol.

The fourth part, do a domain two, three multicast test, and configuration and testing.

The fifth part introduces network based multicast video conferencing. Multi-network video conferencing, multicast can reduce A (N-1) times the bandwidth usage length [2].

Keywords: multicast; multicast protocols; within two, three multicast; video conference

目录

1绪论 (2)

1.1研究背景 (2)

1.2现状与发展趋势 (2)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2)

2组播概述 (2)

2.1组播的概念以及原理 (2)

2.2组播模型 (3)

2.3组播技术体系结构 (3)

3组播相关协议 (3)

3.1组播组管理协议 (3)

3.2组播转发机制 (5)

3.3组播路由协议 (7)

4域内二、三层组播的配置实验 (7)

1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多媒体通信应用的广泛普及,组播技术在网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能广泛的应用于网络视频会议、点播、远程课堂教育和医疗等方面,更高的、更好的适应社会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实时数据的高效传输的要求。

计算机在当今这个时代的,它的传输方式一般是单播、组播和广播。其中,组播的应用更多,并且使用的效果较好。单播传输会导致发送者的负担大、延迟时间加长、网络的拥塞情况严重。广播可以用的范围不大,只好在自己的子网里有效的进行传输。就在这个时候,人们发现组播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数据在传送过程中的效率,降低拥塞的情况。

与单播和广播这两个通信方式一起去运行的就是组播技术,它在当今社会普及运用,而且很受人们的重视。组播技术节约了有限的网络带宽被浪费的情况,同时减小了网络的加载,更有效的完成网络通信中点到多点的很高的数据传输,为我们解决了在线信息服务对带宽的高要求,所以组播技术成为目前网络重要的应用。

1.2 现状与发展趋势

组播技术处理了一方发送和多方同时接收的问题,完成了数据的快速的传送,网络带宽多利用。我们在网络中更多的能使用到组播,由于组播提供了很多新的服务,如网络视频会议、在线网络电视、远程课堂教育和远程医疗等网络的运用范围。

组播到现在为止,经历了将近30年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提出,组播技术也变得更加完善。虽然在现今基于组播技术的应用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组播的网络使用数量日益增长,组播未来的市场将会很开阔,将会逐渐普及世界,得到更大的推行使用。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受到分布式数据共享业务的启发,比如P2P应用组播技术,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组播已经成为网络中的重要应用,基于网络视频会议、点播、远程课堂和远程医疗等应用越来越普及。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了解和掌握组播技术的原理、模型、体系结构和组网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在知识和技能上会有明显的提升。

2.组播概述

2.1 组播的概念以及原理

组播加快了网络的传送,降低了主要网络的堵塞。组播技术包含了很多内容,其中有关于地址的分配、组管理协议等等。

组播的地址,我们用它来标记组播组。图2-1为二进制图,它地址的最前面的四位数字是1110。

八位组(1)八位组(2)八位组(3)八位组(4)

1110XXXX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图2-1 二进制表示

组播的MAC地址高24bit为0x01005e,第25bit为0,即高25bit这是固定的。IP组播地址的前4bit 是1110,代表了组播的标识,其后28bit 有23bit 射入MAC地址,5bit信息的丢失,显示32个射到了一样的地址上[3]。图2-2为组播的地址与以太网MAC地址的关系图表。

图2-2 组播IP地址与以太网MAC地址的映射关系

2.2 组播模型

ASM 模型

即任意信源组播,模型中,任一发送消息的人都能依靠组播源来实现,接收的那人没办法获知组播源的方位信息,却能在任一时间里参与进去或退出其中。

SFM 模型

也叫信源过滤组播,是对ASM的扩充。接收信息的一方只能筛选来自组播源的消息。

SSM 模型

也称为指定信源组播,为使用的人提供一种可以在客户端来指定的服务。

2.3 组播技术体系结构

组播包含的机制有,寻址机制,它是借助组播的地址,让信息从组播源发送到一接收者那儿;主机注册,它是让那些使用它的用户去进入或者是远离这个组合,由此可以对所属的成员进行管理,而组播中的路由是那些利用报文中的树状结构组建的,利用树状结构的细小分支把它的内容,从组播的源头传递给接收方。基于组播技术来实现其在社会上的价值,比如视频会议软件,它支持组播的数据收到和发出,在企业中有一定的价值。

3.组播相关协议

3.1 组播组管理协议

组管理协议指IGMP。IGMP在实验中比较重要,大多数的组播实验都能支持IGMP协议。IGMP和组播的路由的协议不一样,前者是用在组成员的参与和分开,后一个是在路由器上进行信息对换来建成组

3

播树。IGMP是用来保护组成员间的数据的,运转在主机和路由器间。为处理网络中组播数据包的途径抉择,主机经过其子网上的组播的路由器去,参与或分开一个组,组播用IGMP完成工作。组播的路由器依靠晓得的成员,去转发组播的数据集。组播的路由器与分组之间,是一对一来接收的,它会查看数据集里的组播的地址,但是只有接口上有组的成员才会向其转发。

3.1.1 IGMPv1

IGMPv1 要求计算机中的主机才能参入到组播组,但没规定与成员组的信息分开,只是会发现离线的组成员[4]。在查找及响应机制的基础上完成成员的管理[5]。多个组播的路由器它是在一个网段里的,都能从主机处收到成员的关系信息,所以有一个路由器发出IGMP查询的报文就行了。

运行IGMPv1 的主机和组播组分开时,不向走开不存在的组播组发送报文;网段中不存在该成员,IGMP 路由器也得不到相关的消息。

3.1.2 IGMPv2

IGMP版本2添加了主机与成员组分开时的数据,于庞大的带宽的组播组或是容易改变的组播组的成员而言分量比较大。在一个分网中,有好多个关于组播的路由器的装置,然后IGMP所能够查到的报文,都是经过一些路由器进行的工作,还会惹起网络的拥塞。IGMPv2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该问题,用有差异的路由的选举的机制, 可以查看到多个路由器的消息。

IGMPv2在IGMPv1的基础上做的一些改进主要有:

1)共享网段上组播路由器的选举机制

2)IGMPv2增加了离开组机制

3)IGMPv2增加了对特定组的查询

4)IGMPv2增加了最大响应时间字段

3.1.3 IGMPv3

IGMPv3进一步的强化了计算机的主机的控制功能,加强了查看信息的能力[4]。

1)主机控制能力的增强

2)查询和报告报文功能的增强

(1) 携带源地址的查询报文

(2) 包含多组记录的报告报文

IGMPv3的目的地址224.0.0.22,可携带一或多的记录。存在组播组地址、组播源地址列表。

实现的步骤:

①主机的某一过程给它多一组播组,会出现报文。一个主机的多个进程多加的话,也是出现一个报文。

②进程从一个多播组中分离,主机没有发出IGMP报告的话,最后一个进程它就会走开。主机判定不再有组成员的存在,随后收到的是不答复的报文。

③多播路由器会发出IGMP来查看多播组的那些进程,向所有的接口来发送IGMP报文。

④主机在做出发送和查问功能的时候,都是通过IGMP来完成。

做查问和报告的时候,多播的路由器的对接口是存在映射表的,记下了接口里的多播组。接收到转发过来的数据报,只要将该数据报发送到次接口。

3.1.4 IGMP组播成员查询

IGMP的组成员的查询是通过对报文中的类型字段0x11来标识的。组播中IGMP的组成员的查询类型包括两种形式:一个是一般的组成员的查询,英文名是General Query;还有一个是叫做特定的组成员的查问,英文名称为Group-Specific Query。它的子类型是运用了报文中的组播的组地址的字段进行了分别,方便查阅:比方说组地址段为0,它是指一般的组成员的查询;相反的,组地址段不是0的时候,它是针对那些指定的组成者进行调查访问,经过一定的对那些所处与网络中的一定的人员进行调查,然后要运用组播所处地的属性字眼去断定在那些组播所处地中哪个是被访问的组播的组合。在IGMPv1中可以让普通的组成员去查询,和版本二不同,IGMPv2是拥护特定的组成员的查询[6]。

一般组成员查询

在IGMP中它规定了,本地的路由器是运用了普通的组成员的查看的形式来进行周期性地向本网络中的一切的主机来发送IGMP的组成员的查询信息;计算机在接受本地网络中的相关内容时,会有一定的反应的,例如,要是把一个文件遣回,就会有相应的地址发送到路由器上的特定组成员来查询。

一般不会出问题的情形之下,IGMP采取个别成员来查问一些信息。可这种查询的方式并不能去很好的对某一个组播组来查问,而是对本地的网络里面的所有的组来进行了相关的查询。在某些不能改变的环境当中,而与此同时,路由器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去调查访问在那些当地的系统中是不是由某些特定的

一些组员进入了该网络中,这样的前提条件在,我们可应用特定的组成员来进行相关信息的查看和询问。

3.2 组播转发机制

组播中信息的转发是基于树形的结构的模式之下,其中组播的转发也是要求查看报文的接入口是不是最优的情况,我们所说的这些都是不同于单播的。

3.2.1组播分发树概念

组播的分发树,是指组播的信息在网络里面回转发出的过程,运用组播的路由的协议来建。我们可以通过对树根节点的不同之处,将其分为了,最短的路径树、共享树。图3-1是SPT最短路径树的图,图3-2则是共享树RPT的图。

图3-1 SPT

最短路径树,简称为SPT,定义是说树根为组播源所连接的指定其路由器。

图3-2 RPT

共享树,简称就是RPT,它的树根是RP汇聚点。

5

3.2.2 RPF

RPF,全名是逆向的路径的转发,它的存在是为了能保证组播的数据能沿着正确的路径去进行相应的传输传送,避免会有环路的现象的出现。RPF逆向路径转发检查是基于单播的路由表的[7]。

RPF的检查过程,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图片清晰的了解到:

发送的数据包,会通过最佳的路径到达对方那里,接收了的话,则显示RPF是通过的,这个数据集就正确的转发出去了;

RPF的检查若失败,那么会丢弃掉这个数据包。图3-3为检查失败图,图3-4为检查成功图。

图3-3 RPF检查失败

图3-4 RPF检查成功

3.3 组播路由协议

组播的路由的协议在三层设备间才能运转使用的,该协议要用在去建设和维修保护组播中的路由,并能够不出错以及效率达标地转发出组播的报文信息。组播的路由的协议是由数据源这一方,以正确的路径到达对面的接收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组播的分发树[5]。相较于ASM组播的模型,把它划分为域内的组播的路由的协议,是为了能找到其组播源,并建个分发树。在下面的实验中,会做到关于域内的组播路由协议。图3-5为组播路由协议的密集模式图、图3-6为稀疏模式图。

图3-5 组播路由协议的密集模式

图3-6 组播路由协议的稀疏模式

在组播的实验中,通常会要用到域内的组播的路由的相关协议,其中有,距离矢量组播路由协议DVMRP、组播OSPF MOSPF、协议无关组播PIM。PIM包括:PIM-DM、PIM-SM、PIM-SSM。

4.域内二、三层组播的配置实验

本实验是用模拟器进行的,它的实验目的是,用PIM-SM来完成视频流的组播发送,通过组播技术验证其能分担网络负载的压力,减少带宽的不必要浪费,从而来提高网络使用的流通性的效果。

图4-1可以看作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网的结构,其中它有两个视频源(Source1、Source2),这两个视频源是通过组播组来进行网络中数据的传输的。由图4-1也可以看到,我将该企业的接入网的部分,进行了VLAN的划分(VLAN10、VLAN20、VLAN30),这是为了该企业能够好的更全面的进行管理,使其管理方面得到改善,以便于企业的管理。

7

图4-1 域内二、三层组播实验图

下面是我用模拟器做的实验配置:

(1)首先,我先对路由器进行了基本配置。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再全部的路由器上配置OSPF,

然后使用PIM-SM,不然实验没办法进行后面的验证。

图4-2 路由器RA的配置

实验一开始,先对路由器RA进行了相应的基本配置,如图4-2所示。最先配置了OSPF协议,这样PIM-SM 就可以在其接口上使用,这是要确保的,也是下面实验能通的基础。然后我在RA上配置了文件,以便视频流的存放。

9

图4-3 路由器RB的配置

同样,我对RB、RC、RD也进行了一样的基本的配置。其中,我们需要注意,在图4-1中可以看到,RB、RC上有LOOPBACK接口,我们也是需要对其配置的,因为LOOPBACK接口的存在,我们是为了避免网络中发生振荡,要想网络流畅,需要在这一步配置一下。还有配置完后,我们要在这接口上建立对等体的关系。相应的配置见图4-3。

上面的路由器都配置好后,我接着对三个交换机进行了配置。

(2)接入网中的相关配置

11

图4-4 交换机SWA的配置

SWA上,我用了IGMP Snooping。这是为了约束组播的,从而能很好的去管理组播组,更好的去控制组播组。它的目的是查看接收的IGMP的报文,为其建立一个叫做映射的关系,然后来转发出数据。这里要注意,我们需要划分VLAN,以便于企业管理。

相同的,我也对SWB、SWC进行了同样的交换机上的配置,如图4-4。

(3)实验的结果

所有的配置完成后,就到了该实验的重要部分,查看并验证所做的实验,看实验的结果是否成功。

图4-5 组播VLAN的查看

在SW A上,我查看到了所有的组播VLAN。如图4-5所示的结果,我得知VLAN5是子VLAN。

图4-6 组播组的查看

SWA和SWC上,我查看到了所有的组播组的信息。图4-6很好的说明了视频流是正确的传送了出去的,实验到这里为止,都是成功的,没有出现相互断开的现象。但在前几次的试验中,由于我的粗心,没对OSPF进行配置,导致实验的结果显示没有连接上,查了资料后知道,用OSPF就能使其很好的互连。

13

图4-7 MSDP的连接

这里显示,MSDP对等体是连接成功的

15

图4-8 路由表

查看了路由表中的相关内容,如图4-8显示,它说明了组播组的LOOPBACK0接口的RP 是有效的。 实验中虽然出现了多次失误,但是经过大量的资料查阅与多次的实验模拟,最终上面的图显示了所有的验证信息,该结果显示验证结果是正确的,实验中数据流传输流畅,相互建立的连接不中断,接收方能很好的接收消息,因此该实验是成功的。组播技术降低了负载压力,消除了流量的冗余,节省了网络带宽。

5.基于组播技术的网络视频会议

Internet 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基于组播技术的网络视频会议、远程课堂和远程医疗等应用越来越普及。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时间上面有着同一性,空间上面具有了分散布局的性质[8]。

网络视频会议系,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在不是同一个地方的个人或集体,利用了组播技术传输运行以及多媒体的一些设备,将音频、视频及相关会议的文件资料进行网络互传,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工作得到了更多更好的改善, 完善了跨地域间的通信与互动的会议模式[9]。

视频会议系统很早就出现了,只是当时的条件还不够完善,不能有效的组织并进行会议研讨,这损失了人们的很多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过去传统的交流的方法让我们的工作收到了很多的限制,向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这无疑已经是没有办法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的需求了[10]。而我们现代的网络视频会议,是基于组播技术的,这大大的改善了过去视频会议的不足,传输和转发信息的过程中,工作效率变高了,网络的堵塞现象好了很多,降低了网络的负载压力,使我们的工作会议流畅,为人们减少了时间上的不必要的浪费。

图5-1 组播应用实验

前面我们做过了域内二、三层组播实验,图5-1是在组播的基础上应用于网络视频会议中的实验图。虽然组播实验成功的完成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的视频会议实验还存在些问题。现在的高科技视频会议不

太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因为它的成本高昂,而且会议室需要足够的网络带宽,光纤才可以,带宽要达到20M以上,所以使用视频会议的这些条件,限制了它的进一步的普及。

6.总结与展望

组播技术的应用,降低了网络中带宽的浪费现象,减少服务器的负荷量和网络的负载压力,并且使得网络中的传输传送数据信息的质量达到更高的标准,现今的组播技术已经大量的普及和使用,在未来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加的大的。

组播的优点其实还是挺多的,比如说它有广播所有的一切优点。组播的使用使得服务器的负载压力减小了很多,它的客户接收端的带宽不会影响服务端的总带宽,不会使其受到使用的限制。组播现在提供的服务很多,有的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将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人无完人,更何况是组播,所以它也存在了一些问题。组播没有纠错机制,所以在传输数据是要是会发生丢包错包的现象,这恐怕会很难弥补,但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我们能用一定的容错机制和QOS来对它的失误进行弥补。现在的组播的使用逐渐增多,所以未来对客户认证以及QOS还要再不断的去完善。

通过这次的实验发现,组播在网络的拥塞控制这一块还存在些许问题,要减少延迟,要使音频视图更加清晰流畅,我们还需要继续去研究和做实验,同时在实验中还需要加强系统的安全性,如基于组播的网络视频会议,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加强企业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蒲俊峰.基于安全组播的认证服务的设计与实现.电子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

[2] 王娜.组播VPN应用简介及技术实现.科技信息,2010

[3] 许卫国.单播、广播、组播解析. 网管员世界,2005

[4] IGMP组播协议与安全.中国知网,2015

[5] 朱敏.EPON系统中IGMP Proxy技术实现方案.光通信技术,2006

[6] 龚向阳等.宽带通信网原理.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7] 王振.基于委托转发技术的延迟容忍网络组播路由算法.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

[8]Sherlia Shi.A Proposalfora Sealable Muliteast Arehiteeture. Teehniue Report, Washington University,USA,2001

[9] 项颖,王文生.视频会议应用浅析.农业网络信息,2006,(4):63一65

[10] 田瑞雄,向哲,李星.基于分层排列图结构的流媒体应用层组播系统.清华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4):493-497

致谢

本论文是在徐佩锋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无论是论文的选题、大体框架设计,还是论文的修改定稿,徐佩锋老师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来辅导我完成,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专业的知识讲解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和影响。徐佩锋老师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实践知识,开拓了我的视眼,使我的科研实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此衷心地感谢徐佩锋老师对我学习上的关心和指导。

在徐佩锋老师悉心地指导下,我顺利完成了论文的最终实验,指导过程中为我的实验和论文提出了许多的宝贵意见。同专业的几位同学:徐盼、司慧慧、吴宝玲也给我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很多帮助,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感谢。

此外,我也很感激我院的各位领导及各位老师。在学习中我院校为我们提供了专门的实验室,给予我们做实验的方便,以及图书馆的开放性查阅资料,使得我对于专业的了解更加深入,在此向他们表达我衷心的感谢。

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亲朋好友,他们的深切关怀、大力支持和无私的奉献,是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的动力。

17

模拟题四IPv6(含答案)

1.站点本地地址的前缀为( A ) A.FEC0::/10 B.FE80::/10 C.FF00::/8 D.::1/128 2.路由器中时刻维持着一张表,所有报文的发送和转发都通过查找这张表从相应端口发送。这个表是( A )A.路由表 B.MAC 表 C.地址表 D.链路表 3.类型为129的ICMPv6数据包表示( B ) A.数据包太大 B.回音应答 C.目的地不可到达 D.回音请求 4.当数据在网络层时,我们称之为( B ) A.位 B.包 C.帧 D.段 5.下列哪个地址用于组播( C ) A.233.2.2.25 B.166.266.23.1 C.224.12.12.0 D.125.222.23.56 6.地址2001:A304:6101:1::E0:F726:4E58为( A ) A.全球单播地址 B.广播地址 C.链路本地地址 D.站点本地地址 7.环回地址的地址前缀为( B ) A.FE80::/10 B.::1/128 C.FEC0::/10 D.FF00::/8 8.地址FEC0::E0:F726:4E58为(B ) A.链路本地地址 B.站点本地地址 C.全球单播地址 D.广播地址 9.以下关于IPV6地址说法正确的是(ABCD ) A.双冒号只能使用一次 B.一个或多个相邻的全零的分段可以用双冒号::表示 C.用冒号将128比特分割成8个16比特的部分,每个部分包括4位的16进制数字 D.每个16位的分段中开头的零可以省略

10.IPV6的地址为0001:0123:0000:0000:0000:ABCD:0000:0001/96,可以简写为以下哪些地址(ABC ) A.1:123:0:0:0:ABCD:0:1/96 B.1:123:0:0:0:ABCD::1/96 C.1:123::ABCD:0:1/96 D.1:123::ABCD::1/96

自组网的组播技术

自组网的组播技术 组播(Multicast) 远程教学、视频会议、Internet电视、网络游戏 只有少数的发送源 存在大量的信息接收者 传统的单播通信一个发送方只能向一个接收 方传输分组

自组网的组播技术 传统解决方法 组播单播化 在基于IPv4的基础上建立的虚拟组播网络 隧道 具有组播功能的节点组

自组网的组播技术 13.1 组播传送基础 1.组播的概念 什么是组播? 点对点的分组传播方式 当有多台主机同时成为一个分组的接收者,为减少带宽和 CPU负担,组播是最佳选择 组播如何工作 源主机发出的报文以组播地址作为目的地址 网络中的其他主机需要该报文,则申请加入该组,以接受 报文 组播的优势 如用单播发送一个相同报文到多个目的主机,则将串行的 逐项发送,有的实时数据则无法等待

自组网的组播技术 13.1 组播传送基础 1.组播的概念 组播的优势 如用单播发送一个相同报文到多个目的主机,则将串行的 逐项发送,有的实时数据则无法等待 组播和广播的区别 当有多台主机需要接收相同报文时 广播是把报文传送到网内每个主机上,不管这个主机是否 需要该报文,浪费资源 组播则利用组员和组之间关系维护机制,可明确某个子网 内,是否有对该报文有需要的主机,没有则不转发

自组网的组播技术 13.1 组播传送基础 2.组播协议 组播协议的要素 组的管理和维护 网络设备及其子网有一套协议或机制保证网络设备知道子 网中,以保证网络设备知道哪些主机属于一个特定组 组播报文的路由 发现上游接口(离源最近的接口,与源最短路径的路由器) 决定真正的下游接口 路由器知道其上下游接口,则将会完成组播树 根是源主机直连的路由器 数枝是通过协议发现有组员的子网直连的路由器 管理组播树

GVRP技术白皮书

GVRP技术白皮书 关键词:GARP,GVRP,属性,注册,VLAN 摘要:GVRP可以实现VLAN的动态配置,本文介绍了GVR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典型应用。缩略语: 缩略语英文全名中文解释 GARP Generic Attribute Registration Protocol 通用属性注册协议 GMRP GARP Multicast Registration Protocol 组播属性注册协议 GVRP GARP VLAN Registration Protocol VLAN属性注册协议 MSTP Multipl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多生成树协议

目录 1 概述 (3) 1.1 产生背景 (3) 1.2 技术优点 (4) 2 技术实现方案 (4) 2.1 概念介绍 (4) 2.1.1 应用实体 (4) 2.1.2 VLAN的注册和注销 (4) 2.1.3 消息类型 (5) 2.1.4 定时器 (6) 2.1.5 注册模式 (7) 2.2 报文结构 (8) 2.3 工作过程 (9) 2.4 应用限制 (12) 3 典型组网应用 (12) 4 展望 (13) 5 参考文献 (13)

1 概述 GARP协议主要用于建立一种属性传递扩散的机制,以保证协议实体能够注册和注 销该属性。GARP作为一个属性注册协议的载体,可以用来传播属性。将GARP协 议报文的内容映射成不同的属性即可支持不同上层协议应用。例如,GMRP和 GVRP: z GMRP是GARP的一种应用,用于注册和注销组播属性; z GVRP是GARP的一种应用,用于注册和注销VLAN属性。 GARP协议通过目的MAC地址区分不同的应用。在IEEE Std 802.1D中将01-80-C2- 00-00-20分配给组播应用,即GMRP。在IEEE Std 802.1Q中将01-80-C2-00-00-21 分配给VLAN应用,即GVRP。 本文仅介绍GVRP的相关知识。 1.1 产生背景 如果需要为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都配置某些VLAN,就需要网络管理员在每台设备上 分别进行手工添加。如图1所示,Device A上有VLAN 2,Device B和Device C上只 有VLAN 1,三台设备通过Trunk链路连接在一起。为了使Device A上VLAN 2的报 文可以传到Device C,网络管理员必须在Device B和Device C上分别手工添加 VLAN 2。 图1GVRP应用组网 对于上面的组网情况,手工添加VLAN很简单,但是当实际组网复杂到网络管理员 无法短时间内完全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或者是整个网络的VLAN太多时,工作量 会非常大,而且非常容易配置错误。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GVRP的VLAN

组播原理详解

组播原理 第一章概述 随着数据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项基于数据通信技术的业务层出不穷,FTP,HTTP, SMTP等传统的数据通信业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视频点播,远程教学,新闻发布,网络电视等新型业务也逐渐发展起来,并被引入数据通信网络。 这些新型业务的特点是,有一个服务器(我们把这个服务器称为媒体流服务器)在发布信息,而接收端数量很大,可能有成千上万个,而且具体数目不固定。在这种方式下,我们可以使用传统的客户服务器 (C/S )模型解决,按照下面的思路: 1。在媒体流服务器上启动媒体流播放进程,作为服务器; 2。客户端每当想接受某个媒体流服务器的数据的时候,通过给出该媒 体流服务器的IP 地址,来跟该媒体流服务器建立连接(比如,TCP 连接等); 3。媒体流服务器维护一个客户列表,采用轮循的方式向每个客户发送 媒体流。 可以看出,这样的解决方案有两个缺陷: 1。客户数目很大的时候,媒体流服务器就有可能承受不了,因为这种 媒体流跟传统的窄带业务(比如HTTP等)不同,它需要很高的带宽 来传输,而且服务器还必须维护每个客户的信息; 2。严重浪费网络资源,相同的数据可能在网上传播了很多次,在一些 带宽较低的链路上,可能引起严重的通信瓶径。 在这个时候,我们自然而然的想起了组播。这种技术最适合上面的这些新型业务。因为组播通信有下列优点: 1。媒体流服务器不必知道某个客户端的存在,它只管把媒体流以组播 地址播放出去即可,而且仅仅播放一份; 2。媒体流数据在网上仅仅传送一份即可,即使有成千上万个客户端;

3。客户端不必向媒体流服务器注册,如果想接收某个媒体流服务器的 数据,仅仅加入该媒体流服务器所播放的数据所在的多播组即可。 组播技术从提出到现在,它的一些标准和技术已经相当完善了,但推广还不是十分广 泛,尤其是在我国,人们对组播的认识还处于一个朦胧的阶段,更谈不上规模应用。为了让 大家尽快的了解组播技术,我们在本文中给出一些学习指引,主要有下列内容: 1。组播基础概念,这些概念是深入学习组播的最基础的东西,如果对这些基础概念不 了解,学习组播将是一句空话; 2。流行组播协议,在文中我们不具体分析哪种组播协议,而给出组播协议的一些共性, 并列举了目前比较流行的组播协议和它的应用场合; 3。列举了一些参考资料,这些资料按照不同的读者层次列举,既有面向组播专家的高级论题,也有面向初学者的入门文章。 总之,本文是面向组播初学者的,如果你从没有接触过组播技术,那么仔细的阅读本文并掌握介绍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参考文中列举的其他文章,将会是一种良好的学习路径。如果您是一位组播技术方面的专家,阅读本文也不无裨益,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组播的基础概念,也可以参考文中提到的其他组播文章,相信对您也是有好处的。

互联网知识题库模拟试题有答案

互联网知识题库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20分) 1.做RJ45水晶头时,平行线遵循568B标准,交叉线遵循568A标准, 2.在配置交换机数据时,一般会用到串口线,串口传输遵循RS-232标准,在 9针接头上,第2针负责接收数据。 3.ADSL接入用户时,双绞线间的各项指标为:绝缘5MΩ,环路电阻 900Ω-1100Ω,电容160nF,直流电压3V。 4.ADSL用户使用WINXP系统时不需要另装虚拟拨号软件。 5.如果DNS出现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命令nslookup检查DNS是否正常。 6.在Winxp系统中使用命令查看用户的IP地址是:ipconfig;如果要查看用 户的MAC地址命令是:ipconfig/all。 7.如果有网络连通性问题,可以使用tracert命令来检查到达的目标IP地 址的路径并记录结果。 8.如果用Ping命令对IP:172.31.10.11进行网络性能测试,测试包大小 512Byte,次数100次,其命令格式为PING172.31.10.11–N 100–L 512。 9.交换机的端口可以划分为ACCESS端口和TRUNK端口。

10.路由器的功能有:包交换、包过滤和网间互联通信。 11.VLAN分隔广播域,默认时,交换机只能分隔冲突域。 12.根据算法,动态路由协议一般可分为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 路由协议。 13.按计算机病毒入侵系统的途径可将计算机病毒分为源码病毒、入侵 病毒、操作系统病毒和外壳病毒。 14.我国采用的ADSL调制方式为DMT调制,它分为256个子信道,每 个子信道占据 4.3kHz的带宽。 15.根据接口类型进行区分,ADSL Modem的类型有PCI、USB、以太网 3种。 16.影响带宽实际速度的因素:对ADSL用户来说,主要有电话线路的老化程 度、用户到电信机房的距离、计算机配置、所连接网站服务器性能等。 17.SNMP协议的全称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属于TCP/IP协议族,用于建 立一个安全、可管理的网络。 18.UDP协议的全称(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UDP协议 提供了一种无连接、尽力传送报文转发服务,没有错误监测功 能。 19.100BASE-T快速以太网所遵循的是IEEE802.3(802.3)协议,采用冲突检测 和避免的机制来解决网络冲突,简称为CSMA/CD。 20.VLAN的中文名称是虚拟局域网,通过802.1q协议来实现VLAN的传 输。在默认状态下,交换机内部的VLAN号是1。 二、单选题:(10分) 1.Internet的电子邮件采用()协议标准,保证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

IPTV系统中的IP组播技术

IPTV又称为网络电视、宽带电视,是利用宽带网络为用户提供交互式服务的一种业务。通过IPTV业务,用户可以得到高质量(接近DVD水平)的数字媒体服务,可以自由选择宽带IP网的视频节目,实现媒体提供者和媒体消费者的实质性互动。 IP组播 在ADSL上实现IPTV业务是基于IP组播技术的。组播技术是一种点到多点的网络技术,其目的是减轻网络负载和媒体服务器的负担。组播方式分为静态组播和动态组播,由于实际应用中用户的需求总是变化的,所以在IPTV中一般采用动态组播。 1. 组播协议 从协议角度讲,在IP组播中用到的协议由两部分组成:运行在主机与组播路由器之间的路由协议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和运行在各个组播路由器之间的组播路由协议,如PIM-SM、PIM-DM、MSDP和DVMRP等。 IP组播的实现主要是基于IGMP协议的,IGMP协议是第三层协议,是TCP/IP的标准之一,所有接收IP组播的机器都需要IGMP。 2. 组播地址 从通信层次上讲,IP组播分为两个层面:IP组播和以太网组播。根据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 Authority)规定,组播报文的地址使用D类IP地址,其范围从224.0.0.0到239.255.255.255。组播MAC地址的高24bit固定为0x015e,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组播地址都只能作为目的地址,而不能作为源地址来使用。IP组播地址和MAC地址以一种映射关系相关联,MAC地址的低23位映射为组播MAC的低23位,如图一所示。组播MAC 地址和组播IP地址的这种映射关系不是唯一对应的,因为在32位IP组播地址可以变化的28bit中只映射了其中的23bit,还剩下5bit是可以自由变化的,所以每32个IP组播地址映射一个组播MAC地址。 DSLAM上实现IP组播基本原理 1. DSLAM简介 DSLAM(数字用户线路接入复用器)是ADSL系统中的局端设备,其功能是接纳所有的DSL线路,汇聚流量,相当于一个二层交换机。 DSLAM从产生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区别在于交换内核,上联口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同QoS,具体如表一所示。 2. IGMP Proxy和IGMP Snooping 由于采用了不同的交换内核和上联口,因此在DSLAM上进行IP组播可以采用IGMP Proxy和IGMP Snooping 两种方式。 IGMP Proxy的实现机理:DSLAM靠拦截用户和路由器之间的IGMP报文建立组播表,Proxy设备的上联端口执行主机的角色,下联端口执行路由器的角色; IGMP Snooping的实现机理:DSLAM以侦听主机发向路由器IGMP成员报告消息的方式,形成组成员和交换机端口的对应关系,DSLAM则根据该对应关系,将收到的组播数据包转发到组成员的端口。

华为802.1X技术白皮书

华为 802.1X 技术白皮书
华为802.1X技术 白皮书

华为 802.1X 技术白皮书
目录
1 2 概述...........................................................................................................................................1 802.1X 的基本原理..................................................................................................................1 2.1 体系结构...........................................................................................................................1 2.1.1 端口 PAE...................................................................................................................2 2.1.2 受控端口 ...................................................................................................................2 2.1.3 受控方向 ...................................................................................................................2 2.2 工作机制...........................................................................................................................2 2.3 认证流程...........................................................................................................................3 3 华为 802.1X 的特点.................................................................................................................3 3.1 基于 MAC 的用户特征识别............................................................................................3 3.2 用户特征绑定...................................................................................................................4 3.3 认证触发方式...................................................................................................................4 3.3.1 标准 EAP 触发方式 .................................................................................................4 3.3.2 DHCP 触发方式 .......................................................................................................4 3.3.3 华为专有触发方式 ...................................................................................................4 3.4 TRUNK 端口认证 ..............................................................................................................4 3.5 用户业务下发...................................................................................................................5 3.5.1 VLAN 业务 ................................................................................................................5 3.5.2 CAR 业务 ..................................................................................................................5 3.6 PROXY 检测 ......................................................................................................................5 3.6.1 Proxy 典型应用方式 ................................................................................................5 3.6.2 Proxy 检测机制 ........................................................................................................5 3.6.3 Proxy 检测结果处理 ................................................................................................6 3.7 IP 地址管理 ......................................................................................................................6 3.7.1 IP 获取 ......................................................................................................................6 3.7.2 IP 释放 ......................................................................................................................6 3.7.3 IP 上传 ......................................................................................................................7 3.8 基于端口的用户容量限制...............................................................................................7 3.9 支持多种认证方法...........................................................................................................7 3.9.1 PAP 方法 ...................................................................................................................7 3.9.2 CHAP 方法 ...............................................................................................................8 3.9.3 EAP 方法 ..................................................................................................................8 3.10 独特的握手机制...............................................................................................................8 3.11 对认证服务器的兼容.......................................................................................................8 3.11.1 EAP 终结方式 ..........................................................................................................8 3.11.2 EAP 中继方式 ..........................................................................................................9 3.12 内置认证服务器...............................................................................................................9 3.13 基于 802.1X 的受控组播.................................................................................................9 3.14 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10 4 典型组网.................................................................................................................................10
1

华为技术-组播技术白皮书

组播技术白皮书 摘要 IP组播技术实现了 IP 网络中点到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因为组播能够有效地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所以在实时数据传送多媒体会议数据拷贝 游戏和仿真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组播的基本概念和目前通用 的组播协议以及组播组网的基本方案并针对组播业务需求和运营过程中面临 的问题提出了电信级的可运营可管理的“受控组播”解决方案包括信源管 理用户管理和组播安全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组播运营管理受控组播IGMP DVMRP PIM-SM PIM-DM MBGP MSDP 1组播概述 1.1组播技术的产生原因 传统的IP通信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一台源IP主机和一台目的 IP主机之间进行即单播unicast第二种是在一台源IP 主机和网络中所有其它的 IP 主机之间进行即广播broadcast如果要将信息发送给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而 非所有主机则要么采用广播方式要么由源主机分别向网络中的多台目标主机 以单播方式发送IP 包采用广播方式实现时不仅会将信息发送给不需要的主机而浪费带宽也可能由于路由回环引起严重的广播风暴采用单播方式实现时 由于IP 包的重复发送会白白浪费掉大量带宽也增加了服务器的负载所以传统的单播和广播通信方式不能有效地解决单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 I P组播是指在IP 网络中将数据包以尽力传送best-effort的形式发送到 网络中的某个确定节点子集这个子集称为组播组multicast group IP 组 播的基本思想是源主机只发送一份数据这份数据中的目的地址为组播组地

址组播组中的所有接收者都可接收到同样的数据拷贝并且只有组播组内的主 机目标主机可以接收该数据网络中其它主机不能收到组播组用 D 类 IP 地址224.0.0.0 239.255.255.255来标识 1.2组播技术的市场前景 I P 组播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单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实现了IP网络中点到 多点的高效数据传送能够大量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作为一种与单播 和广播并列的通信方式组播的意义不仅在于此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网络的 组播特性方便地提供一些新的增值业务包括在线直播网络电视远程教育 远程医疗网络电台实时视频会议等互联网的信息服务领域 组播从 1988 年提出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许多国际组织对组播的技术研究和业务开展进行了大量的工作随着互联网建设的迅猛发展和新业务的 不断推出组播也必将走向成熟尽管目前端到端的全球组播业务还未大规模开 展起来但是具备组播能力的网络数目在增加一些主要的 ISP 已运行域间组播 路由协议进行组播路由的交换形成组播对等体在 IP 网络中多媒体业务日渐增多的情况下组播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组播业务也将逐渐得到推广和普及 2组播技术的基本原理 组播技术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从地址分配组成员管理到组播报文转发路由建立可靠性等诸多方面下面首先介绍组播协议体系的整体结构之后从 组播地址组播成员管理组播报文转发域内组播路由和域间组播路由等几个 方面介绍有代表性的协议和机制 2.1组播协议体系结构 根据协议的作用范围组播协议分为主机-路由器之间的协议即组播成员管 理协议以及路由器-路由器之间协议主要是各种路由协议组成员关系协议包括 IGMP互连网组管理协议组播路由协议又分为域内组播路由协议及域间组播路由协议两类域内组播路由协议包括 PIM-SM PIM-DM DVMRP 等协议域间组播路由协议包括 MBGP MSDP 等协议同时为了有效抑制组播数据在二层网络 中的扩散引入了 IGMP Snooping 等二层组播协议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每题0.5分,共10分) 1. 在采用电信号表达数据的系统中,数据有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两种。 2. 域名系统DNS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3. TCP/IP的网络层最重要的协议是IP互连网协议,它可将多个网络连成一个互连网。 4. 在TCP/IP层次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中包括的协议主要有ARP 及RARP IP. ICMP. . 。 5. 光纤通信中,按使用的波长区之不同分为单模.信方式和多模方式。 6. 校园网广泛采用式客户/服务器,其资源分布一般采用层次 7. 运输层的运输服务有两大类:面向连接. 和的无连接服务服务。 8. Internet所提供的三项基本服务是E-mail. Telnet . FTP 。 9. 在IEEE802局域网体系结构中,数据链路层被细化成LLC逻辑链路子层和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两层。 10. IEEE802.3规定了一个数据帧的长度为64字节到1518字节之间。 11. 按IP地址分类,地址:160.201.68.108属于B类地址。 12. 信道复用技术有.时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

用。 二. 单选(每题1分,共30分) 1.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 A. ARPANET B. ChinaNet C.Internet D.CERNET 2. 计算机互联的主要目的是(D)。 A. 制定网络协议 B. 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C. 集中计算 D. 资源共享 3. ISDN网络语音和数据传输的全双工数据通道(B通道)速率为(C)。 A. 16kbps B. 64 kbps C. 128 kbps D. 256 kbps 4. 下列不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是(B)。 A. RIP B. ICMP C. BGP D. OSPF 5. TCP/IP参考模型中的主机-网络层对应于OSI中的(D)。 A.网络层 B.物理层 C.数据链路层 D.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6. 企业Intranet要与Internet互联,必需的互联设备是(D)。 A. 中继器 B. 调制解调器 C. 交换器 D. 路由器 7. 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C)。 A. 终端. 电缆. 计算机

EVPN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

EVPN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关键词:EVPN ,VTEP, L3VNI,IRB 摘要:本文介绍了EVPN的基本技术和典型应用。 缩略语:

目录 1 概述 (3) 2 EVPN技术 (4) 2.1 概念介绍 (4) 2.2 EVPN控制面 (5) 2.2.1 自动建立隧道、关联隧道 (5) 2.2.2 地址同步 (6) 2.2.3 外部路由同步 (7) 2.2.4 VM迁移 (8) 2.2.5 ARP抑制 (9) 2.3 EVPN数据面 (10) 2.3.1 VXLAN报文: (10) 2.3.2 EVPN组网模型 (10) 2.3.3 二层转发 (12) 2.3.4 三层转发 (14) 3 EVPN部署 (19) 3.1 EVPN组网应用模型 (19) 3.1.1 EVPN方案主推组网: (19) 3.1.2 EVPN方案可选组网: (20) 3.1.3 EVPN组网配置 (22) 4总结 (27)

1 概述 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扩展需求,IT作为基础设施,快速部署和减少投入成为主要需求,云计算可以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资源提供,成为当前企业IT建设的常规形态,而在云计算中大量采用和部署的计算虚拟化几乎成为一个基本的技术模式。部署虚机需要在网络中无限制地迁移到目的物理位置,虚机增长的快速性以及虚机迁移成为一个常态性业务。 VxLAN网络技术是在传统物理网络基础上构建了逻辑的二层网络,是网络支持云业务发展的理想选择,是传统网络向网络虚拟化的深度延伸,提供了网络资源池化的最佳解决方式。它克服了基于 VLAN 的传统限制,可为处于任何位置的用户带 来最高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及优化的性能。 传统自学习方式构建VxLAN需要人工手动配置隧道,配置复杂。地址同步需要依赖数据报文泛洪方式实现,产生大量泛洪报文,不适合大规模组网。EVPN通过 MP-BGP自动建立VxLAN隧道,自动同步MAC和IP地址,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 题。EVPN(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二层VPN技术,控制平面采用MP-BGP通告EVPN路由信息,数据平面支持采用VxLAN 封装方式转发报文。租户的物理站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EVPN可以基于已有的服 务提供商或企业IP网络,为同一租户的相同子网提供二层互联;通过EVPN网关为 同一租户的不同子网提供三层互联,并为其提供与外部网络的三层互联。 当前EVPN有正式的RFC以及相关草案,基于MPLS架构的已经有RFC7432。 EVPN定义了一套通用的控制面,但数据面可以使用不同的封装技术,他们的关系 如下图: EVPN不仅继承了MP-BGP和VxLAN的优势,还提供了新的功能。EVPN具有如下 特点:

PIM技术介绍

IP组播目录 目录 PIM (1) PIM简介 (1) PIM-DM简介 (1) PIM-DM工作机制 (2) PIM-SM简介 (4) PIM-SM工作机制 (5) PIM-SM管理域机制介绍 (10) SSM模型在PIM中的实现 (12) 多实例的PIM (13)

PIM PIM简介 PIM是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协议无关组播)的简称,表示可以利用静 态路由或者任意单播路由协议(包括RIP、OSPF、IS-IS、BGP等)所生成的单播 路由表为IP组播提供路由。组播路由与所采用的单播路由协议无关,只要能够通过 单播路由协议产生相应的组播路由表项即可。PIM借助RPF(Reverse Path Forwarding,逆向路径转发)机制实现对组播报文的转发。当组播报文到达本地设 备时,首先对其进行RPF检查:若RPF检查通过,则创建相应的组播路由表项, 从而进行组播报文的转发;若RPF检查失败,则丢弃该报文。 根据实现机制的不同,PIM分为以下两种模式: z PIM-D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Dense Mode,协议无关组播—密集模式) z PIM-S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Sparse Mode,协议无关组播—稀疏模式) 说明: 为了描述的方便,本文中把由支持PIM协议的组播路由器所组成的网络简称为“PIM 域”。 PIM-DM简介 PIM-DM属于密集模式的组播路由协议,使用“推(Push)模式”传送组播数据, 通常适用于组播组成员相对比较密集的小型网络。 PIM-DM的基本原理如下: z PIM-DM假设网络中的每个子网都存在至少一个组播组成员,因此组播数据将被扩散(Flooding)到网络中的所有节点。然后,PIM-DM对没有组播数据转 发的分支进行剪枝(Prune),只保留包含接收者的分支。这种“扩散—剪枝” 现象周期性地发生,被剪枝的分支也可以周期性地恢复成转发状态。 z当被剪枝分支的节点上出现了组播组的成员时,为了减少该节点恢复成转发状态所需的时间,PIM-DM使用嫁接(Graft)机制主动恢复其对组播数据的转发。

组播技术论文

组播技术应用研究 摘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点播、网络视频会议、远程课堂等应用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然而,薄弱的网络科学技术,已经没有办法适应技术的发展。组播技术的应用,可以节省带宽,控制网络流量,减少了服务器和CPU负载,消除了流量的冗余,解决了多个接收者同时访问少数服务器资源时,服务器出现的一些问题。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组播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部分,介绍了组播的相关概念。它加快数据的传送速度,避免网络的拥塞[1]。 第三部分,介绍了组播的相关协议。分为组播成员的管理协议、路由的协议。组播的路由协议分为:域内的组播的路由的协议,域间的组播的路由的协议。 第四部分,做一个域内二、三层组播实验,并配置和测试。 第五部分,介绍了基于组播技术的网络视频会议。多方的网络视频会议,组播能降低A(N-1)倍的带宽的使用长度[2]。 关键词:组播;组播协议;域内二、三层组播;网络视频会议 Multicast Applied Research Abstract: In the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etwork demand, network video conference, remote classroom and other applications in our lives more and more popular. However, a weak networ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no way to adapt 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Application of multicast technology, can save bandwidth, control network traffic, reducing the server and CPU load, eliminating redundant traffic, to solve simultaneous access to multiple recipients few server resources, server problems occur.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multicast technology.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multicast. It accelerates data transfer rate to avoid network congestion [1].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the multicast related agreements. Members are divided into multicast management protocol, routing protocol.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s are divided into: the domain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 multicast inter-domain routing protocol. The fourth part, do a domain two, three multicast test, and configuration and testing. The fifth part introduces network based multicast video conferencing. Multi-network video conferencing, multicast can reduce A (N-1) times the bandwidth usage length [2]. Keywords: multicast; multicast protocols; within two, three multicast; video conference 目录 1绪论 (2) 1.1研究背景 (2) 1.2现状与发展趋势 (2)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2) 2组播概述 (2) 2.1组播的概念以及原理 (2) 2.2组播模型 (3) 2.3组播技术体系结构 (3) 3组播相关协议 (3) 3.1组播组管理协议 (3) 3.2组播转发机制 (5) 3.3组播路由协议 (7) 4域内二、三层组播的配置实验 (7) 1

奥鹏教育 《计算机基础》模拟试卷附答案

-- 《计算机基础》模拟试卷一)2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分,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 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ASCII码字符集总共的编码有( C )个。1、标准的[D] 127 [A] 256 [B] 255 [C] 128 C )。中,2、在PowerPoint“视图”这个词表示(一种图形[B] 显示幻灯片的方式[A] [D] [C] 编辑演示文稿的方式一张正在修改的幻灯片 B )。3、在计算机中,存储的最小单位是([D] KB 字[C] [A] 位[B] 字节4、二进制数。A )1001110相对应的十进制数应是([D] [B] 116 [C] 127 [A] 78 156 )。 A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条是( 内存储容量是指微型计算机硬盘所能容纳的信[A]

息的字节数微处理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字长和主频[B] [C] 微型计算机应避免强磁场的干扰--- -- 微型计算机机房湿度不宜过大[D] C 6、突然断电时,()存储器上存储的数据会丢失。 [D] RO[C] RA[A] 软盘[B] 硬M M 盘 56转换成二进制数是( C )。、十进制数7[D] [C] [A] [B] 110000 111000 11000 000111 、最早出现的计算机网是( C )。8[D] Ethe[C] ARP[A] Inter[B] NSrnet Anet net Fnet 、剪贴板是( C )中的一块临时存放共享信息的区域。 9 [B] 硬盘[A] 软盘ROM [C] RAM

[D] B )组成。10、计算机指令由操作码和( 文软[D] [A] 程[B] 地[C] 档件址码序 )( A 、启动11Word有多种方式,下列给出的几种方式中,是错误的。在桌面上单击Word快捷方式图标[A] 在“快速启动”栏中单击[B] Word快捷方式图标--- -- Word“程序”[C] 在“开始”菜单的级联菜单中单击程序名应用程序后,双击该程[D] 通过“搜索”找到Word 序图标Windows中,(C )可将选定的文档放入剪贴板中。 12、在[D] [A] [B]Ctrl[C]CtrlCtrl+A Ctrl+V +Z +X www)的文本。中的超文本指的是( C 13、[A] 包含图片[B] 包含多种文本[D] [C] 包含链接包含动画)C 。14、Windows XP操作系统( [B] 界面不友好[A] 是字符界面的[D] [C] 以上都不对具有网络功能 )“任务栏”15、( A 。包含被关闭的窗口[A] 可以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