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_习题集(含答案)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_习题集(含答案)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_习题集(含答案)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_习题集(含答案)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习题

一、单选题

1.一台载重是为10t的汽车,当其运输10t锻件时,10t锻件的当量重量为10t;而其运输2t组合件时,则2t组合件的当量重量()。

A、为2t

B、为10t

C、与体积无关

D、不确定

2.从至表可以表示()。

A、物流路线

B、各作业单位相关程度的等级

C、搬运设备

D、不同作业单位之间的距离或物流量

3.汽车总装配线一般采用()。

A、工艺原则布置

B、产品原则布置

C、成组技术布置

D、固定式布置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装卸搬运合理化原则的是()。

A、消除无效搬运

B、提高搬运活性

C、尽量采用人工作业

D、采用集装单元化作业

5.度量物料搬运难易程度,可用( )。

A、物料活性系数

B、当量物流量

C、物料搬运难易系数

D、物料体积大小

6.设施布置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A、产品、产量、生产工艺、辅助服务部门、时间

B、场址、建筑面积、运输量、人员数、设备数

C、人流、物流、信息流、能源流、资金

D、人员流、设备数、占地面积、能源流、投资额

7.设施布置设计中一般不采用的工具有()。

A.平面图 B.物流图

C.相关图 D.控制图

8.在物料搬运的相关图中,特大物流量应该用()表示。

A、 A

B、 E

C、 I

D、 0

9.物流过程中,不仅从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和搬运单个环节的改善,还应将各环节作为一个系统来优化,考虑综合效益,体现了物料搬运中()。

A.集装化原则 B.系统化原则

C.提高搬运活性原则 D. 无效搬运原则

10.设施规划涉及的往往是____________、多因素的问题。

A、多目标

B、多用户

C、多方案

D、多项目

11.被认为是企业“第三利润源泉”、“企业脚下的金库”的是()

A、企业客户资源

B、企业物流

C、人力资源

D、质量管理

12. SLP法引入()的概念,用来反映作业单位应该处于布置图的中心位置还是边缘位置。

A、工艺过程图

B、综合接近程度

C、作业性质

D、可运性

13.放在停靠在路边汽车内的机器其搬运活性系数为()

A、1

B、2

C、3

D、4

14. SHA的重点在于()

A、空间合理规划

B、时间优化

C、物流合理化

D、搬运方法和手段的合理化

15. AGV代表( )。

A、自动导引小车

B、配送中心

C、条形码

D、自动化仓库

16.厂址选择包括()和地点选择两项内容。

A、地区选择

B、时间选择

C、定量选择

D、环境选择

17.根据物流理论,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之间存在()关系。

A.效益背反 B.一致性

C.利益均衡 D.牛鞭效应

18. 5台设备生产4种产品,现行布置方案的步长数为40,其效率为()%

A、 30

B、 45

C、 40

D、 50

19.在F-D图的四个区域,落在()区域的物流不合理。

A.左上 B.左下

C.右上 D. 右下

20.散放在地面上的物料其搬运活性系数为( )。

A、3 B.2 C、1 D.0

21.少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适宜采用()

A、工艺原则布置

B、成组原则布置

C、产品原则布置

D、固定工位式布置

22.以下( )不是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中的基本流动模式。

A.直线型 B.L型 C。 X型 D. U型

23. SLP和SHA的出发点都是力求()

A、空间合理规划

B、时间优化

C、物流合理化

D、信息流合理化

24.影响选择搬运方法的主要因素是( )。

A、物料移动 B.移动路径 C、系统布置 D.物料分类

25.在物料搬运过程中,装和卸的次数之和与移动次数之间的比例是( )。

A.4:1 B.5:1 C.3:1 D.2:1

26.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对象应该是()

A、生产工艺

B、整个系统

C、主要生产设备

D、产品

27.搬运活性指数水平最高的是( )。

A、散放状态 B.集装状态 C、运动状态 D.托盘状态

28. 1776年,苏格兰经济学家()在《国富论》中提出“专业分工”能提高生产率的理论。引发“工厂设计”。

A.泰勒 B.亚当.斯密 C.吉尔布雷斯 D.甘特

29.从至表通常用来表示建筑物之间、部门之间、机械设备之间的()。

A、人员往来

B、物流强度

C、产品搬运路线

D、信息流

30.企业的有效运行依赖于人流、物流、()的合理化。

A、工艺流

B、水流

C、电流

D、信息流

31.因次分析法适用于两个方案的比较,如果多于两个方案,则应()。

A、先选出两个方案

B、作定性分析

C、作多次求解分析

D、采用其他方法

32.适用于复合设施选址的方法是()。

A、重心法

B、因次分析法

C、运输法

D、优缺点比较法

33.在设施的规划、设计、建造、安装、投产的各个阶段中,如果要加以改变,所需要的费用是()的。

A、逐步上升

B、逐步下降

C、基本相近

D、有高有低

34.在工艺过程图上用_________导入原材料。

A、水平线

B、斜线

C、垂直线

D、任意方向线段

35.把备选方案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同时加权并计算出优异性加以比较的方法是________。

A、重心法

B、因次分析法

C、运输法

D、优缺点比较法

36.当产品种类较多,需要编制多张工艺过程图时,最好采用_________。

A、线图

B、从至表

C、多种产品程序图

D、装配工艺图

37.要求物料返回到起点的情况适合于___________流动模式。

A、直线形

B、L 形

C、U 形

D、环形

38.以下不是设施。

A、厂房

B、车床

C、物品物料

D、工艺流程

39.工厂总体布置的原则之一是要重视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其目的是()。

A、便于管理

B、物流路线短捷顺畅

C、合理利用面积

D、美化环境

40. SLP按()原则进行。

A、平行依次

B、步步活化

C、成本最低

D、顺序交叉

41.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废弃物流是企业物流系统构成的( )结构。()。

A、垂直

B、整体

C、水平

D、网络

42. SLP的阶段Ⅱ中要确定()。

A、总体布局

B、设备位置

C、厂区道路

D、厂房结构

43.在搬运过程中,下一步比前一步更便于作业时称为()。

A、进化

B、活化

C、减化

D、标准化

44.运用(),重要的是要选择好优缺点所涉及的因素。

A、优缺点比较法

B、加权因素比较法

C、投资收益率法

D、静态评价法

45.载重为两吨的标准载重箱,载一箱1吨重的锻件为2当量吨,则载一箱2吨重的壳体为()当量吨。

A、 1

B、 2

C、 4

D、不一定

46.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使企业专注于提高()。

A、经济效益

B、核心竞争力

C、竞争力

D、社会效益

47.当物流量小而距离中等或较远时,采用()形式非常经济。

A、直接型路线系统

B、渠道型路线系统

C、中心型路线系统

D、以上都不是

48.( )就是为了解搬运系统的合理化程度,减少搬运作业工作强度,为消除不必要的搬运作业活动、提高搬运活动的活性指数,对构成物料搬运系统的物料、人员、移动设备与容器(搬运单元)、移动的路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各种移动图表化,为系统布置设计优化提供决策依据,以促进设施内部物流活动合理化。

A. SHA

B. SLP

C. ERP

D.MRP

49. SHA的第三阶段为()。

A、方案实施

B、外部衔接

C、总体搬运方案

D、详细搬运方案

50.()是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辅助生产过程,它是工序之间、车间之间、工厂之间物流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A.工艺布置 B.设施布置 C.物料搬运 D.运输成本

二、简答题

51. 现代设施规划与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52. 物料搬运系统MHS 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3. 已知通过产品产量分析得到如下所示图,请说明各区间分别采用哪种布置原则,为什

么?

54. 什么是企业物流(工厂物流)?如何构建企业物流? 55. 设施布置按工作流程形式分哪几类?

56. 影响设施选址的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各有哪些? 57. 什么是物料搬运方法?如何确定物料搬运方法? 58. 简述系统布置设计(SLP )的四个阶段。

59. 与设施规划相关的三个重要设计过程是什么?简述其工作内容。 60. 简述SHA 的四个阶段,哪些阶段是工业工程师的主要任务? 61. 写出物料搬运20条原则中。

62. 在物料搬运中,为什么要强调单元化和标准化? 63. 什么是设施规划与设计?它包括哪些范围的内容? 64. 简述制造设施的规划过程。 65. 简述物流管理的“7R ”目标。

产量Q

I

II

III

IV

产品品种数目P

三、综合业务题

66. 某库房实际需要库容量为1000个货位,为减少通道占用面积,采用一个通道两侧各

有两排货物的布置形式,即双深式,如下图所示,试计算该库房的库容量应为多少货位。

A3地运来发动机,从A4地运来零配件,各地与某城市中心的距离和每年的材料运量如下表,假设城市的中心为原点,各种材料运输费率相同,用中心法确定该公司的合理位置。

68. 某库房实际需要库容量为1000个货位,按下图布置。求库房的实际库容量。

69. 已知有编号为1、2、3、4、5的五种产品,及直线布置的R 、A 、B 、C 、D 、E 、F 、S

八个设施,五种产品的工艺流程为:1产品:RABDCFS ;2产品:RBDCAS ;3产品:REFBACDS ;4产品:REFACDS ;5产品:RCADS 。完成以下问题:(1)请绘制线图(物流路径图),计算

效率;(2)提出布局改善方案,再次计算改进后的效率。

70.某公司拟建爆竹厂,有三处待选场址A、B、C,重要经济因素成本如表1所示,非经济因素主要考虑政策法规、气候因素和安全因素。就政策而言,A地最宽松,B地次之,C地最次;就气候而言,A地和B地相平,C地次之;就安全而言,C地最好,A最差。据专家评估,三种经济因素比重为0.5,0.4和0.1。要求用因次分析法确定最佳场地。(15分)

表1 不同经济因素的生产成本

71.某工厂生产10种产品,设有六个部门。每种产品的月产量及其工艺流程如表1。

试绘制多产品工艺过程图,计算出部门以每月产品数为单位的物流量,并画出表示物流量的从至表。

72.某车间生产4种产品,由4种设备加工。4种设备的面积相等,由直线轨迹的双向AGV 供货/卸货。机器的尺寸为9m×9m。产品工艺路线信息以及生产信息如表1所示。假设上货/卸货点在机器边缘线的中点,请确定最佳布置。如果位于角点,布置是否改变,为什么?

表1 工艺信息和生产信息

73.一所大学的咨询办公室有四个房间,每个房间都用于处理特定问题:A房间用于处理学生来函;B房间用于日程安排咨询;C房间用于处理年级申诉;D房间用于处理学生咨询。办公室长40m,宽10rn,每个房间面积都是100m2。目前,房间按A、B、C、D直线型布置。人流量表示一个房间中的每个咨询人员与其它房间咨询人员的接触次数。假设所有的咨询人员权重相等,人流量AB=10,AC=20,AD=30,BC=15,BD=10,CD=20。试:①根据物料搬运成本的方法评价该布置方式;②交换各房间的工作职能,以改进布置方式,并用与①同样的方法评价改进的程度。

74.有一机加工车间由车、钻、磨和抛光四个工段组成,各个工段的距离从至表如下表所

示。该车间主要加工P1、P2、P3、P4四种产品,这四种产品的工艺路线和每周产量如下

表所示。假设各产品的加工批量均为25件,试完成以下各问:

(1)算出每个工段的物流强度,作出从至表

(2)若每批量产品每米的搬运费用为150元,作出物流成本从至表

(3)以物流成本从至表为基础,画出相关图,其中A代表成本最高,O代表最低的E、I

为中间量。

(4)若车间厂房为米,且各工段尺寸如下表所示,试按第3问的相关图来布置各工段,

画出块状布置图。

75.某仓库内储存货物600件,其中已整理集中放在货架上300件,刚运来散放于地上100件,在拖车上待运50件,50件正由小车运出,还有100件已包装完毕放在地上等待运出。试求此时该仓库内货物的平均活性指数。

四、填空题

(略)……

答案

一、单选题

1. B

2. D

3. B

4. C

5. A

6. A

7. D

8. A

9. B

10. A

11. B

12. B

13. D

14. D

15. A

16. A

17. A

18. C

19. C

20. D

21. C

22. C

23. C

24. C

25. D

26. B

27. C

28. B

29. B

30. D

31. C

32. C

33. A

34. A

35. B

36. C

37. D

38. D

39. B

40. D

41. C

42. A

43. B

44. A

45. B

46. B

47. C

48. A

49. D

50. C

二、简答题

51.答:(1) 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

(2) 以流动的观点作为设施规划的出发点;

(3) 运用系统的概念;

(4) 重视人的因素;

(5) 设施规划设计是从宏观到微观,又从微观到宏观的反复迭代、并行设计的过程。

(每点2分)

52.答:(1)通过有效率的搬运方式以降低物料搬运成本,也就是降低生产成本。

(2)增加物流的效率,确保适时适地使用物料。

(3)改善工场安全和工作状况。

(4)改善设施使用效率。

(5)改善制造程序

(6)增加生产能力。

(每错一点扣1.5分)

53.答:I区为单一或少品种大批量产品,宜采用流水生产线的大生产方式和按产品原则布置

IV区表示多品种小批量或单件生产,宜采用工艺原则布置

II和III区的产品品种和批量均中等,宜采用成组技术布置

(每错一点扣3分)

54.答:企业物流(工厂物流)是从原材料采购开始,经过基本制造过程的加工和转移活动,最后形成一定使用价值的产品,并将其运至成品库或用户的过程。构建工厂物流的方法:(1)做好总体规划。设计的范围有:厂址选择、总平面布局、车间布置、交通体系、收货体系、仓储体系、供应与配送体系、事务信息管理体系、作业调度体系、物料和成品库控制体系及现场监控体系等。

(2)把握细部设计。包括:工厂选址、工厂及车间布局、搬运系统设计、仓储设计。

(每错一点扣3分)

55.答:5种典型的机器或设备的布置方式,即:

①按工艺布置。

②按产品布置。

③按固定工位布置。

④按成组生产原则布置。

⑤U形布置。

(每错一点扣2分)

56.答:经济因素有:运输费用、土地成本和建设费用、原材料供应价格、燃料价格;水、电等资源成本;劳动力价格等。

非经济因素:当地政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标准;人文环境;气候条件等。

(每错一点扣1分)

57.答:物料搬运方法就是将一定类型的搬运设备与一定类型的运输单元相结合,并进行一定模式的搬运活动,以形成一定的搬运路线系统。确定方法:(1)根据搬运路线系统选择原则确定搬运路线(直达、渠道、中心)

(2)根据搬运设备选择原则确定搬运设备类别、规格、型号

(3)根据物料分类一览表确定运输单元

(每错一点扣3分)

58.答:Ⅰ确定位置:工厂的总体位置;Ⅱ总体区分:初步规划基本物流模式和总体布

局;Ⅲ详细布置:确定各作业单位的具体位置;Ⅳ实施:编制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安装。

(每错一点扣2.5分)

59.答:产品设计、工艺规划和生产计划。(1)产品设计:决定生产哪种产品,每种

产品的详细信息(爆炸装配图、零件图、零件明细表等产品信息文件中说明)。(2)工艺规划:产品如何加工和生产:零件自制或外购决策、确定零件如何生产,哪些设备将会使用,这些加工要持续多久(加工工艺路线卡、装配表、加工工艺过程表)。(3)生产计划:生产多少?什么时候生产?如何安排设备、人员?

(每错一点扣2.5分)

60.答:阶段一:外部衔接——弄清所分析区域的物料进出情况。

阶段二:总体搬运方案——确定各主要区域搬运方法,对搬运路线、设备类型作初步决策。

阶段三:详细搬运方案——各主要区域内部各工作地间的搬运方法。

阶段四:方案实施——订购设备、人员培训、安装计划调试、验收。(8分)。

二、三阶段是工业工程师的主要任务。

(2分)

61.答:(1)规划原则;(2)标准化原则;(3)系统化原则;(4)灵活性原则;(5)物

流顺畅原则;(6)减轻自重原则;(7)精简原则;(8)充分利用原则;(9)利用重力原则;(10)维修保养原则;(11)充分利用空间原则;(12)摒弃落后原则;(13)集装单元化

原则;(14)控制原则;(15)机械化原则;(16)生产能力原则;(17)自动化原则;(18)

搬运作业效能原则;(19)最少设备原则;(20)安全原则。

(每点0.5分)

62.答:(1)物料实行单元化后,改变了物料散放状态,提高了搬运活性指数,易于搬运;

同时也改变了堆放条件,能更好的利用仓库面积和空间。

(2)实现标准化,能合理、充分地利用搬运设备、设施,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每点5分)

63.答:设施规划与设计是为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综合考虑相关

因素,进行分析、构思、规划、论证、设计、做出全面安排,是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系

统能够有效运行,以达到预期目标。(5分)设施规划包括:(1)场址选择;(2)设施设计

--布置设计、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建筑设计、公用工程设计、信息通信设计。(5分)

64.答:(1)明确要制造的产品

(2)确定制造产品所需的工艺和相关作业单位

(3)确定所有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4)确定所用作业单位之间的空间需求

(5)产生不同的设施规划方案

(6)评价不同的设施规划方案

(7)选择最优的设施规划方案

(8)实施选取的设施规划方案

(9)维护和改造设施

(10)更新要制造的产品并重新定义设施的目标。(每点1分)

65.答:(1)合适的质量 (Right Quality);(2)合适的数量(Right Quantity);(3)

合适的时间 (Right Time);(4)合适的地点 (Right place);(5)合适的成本 (Right Cost);(6)合适的顾客(Right Customer);(7)合适的产品和服务 (Right Product or Service);(8)可概括为快速、便利、准确、安全原则。(错一点扣1分)

三、综合业务题

66.解:(1)蜂窝型空缺系数的计算:7/16

(2)通道损失计算(设叉车通道3米):

总面积=1+1+3+1+1=7

可利用面积=1+1+1+1=4

则:损失=3/7

(3

(4

(5(每点3分) 67. 解:

302500801400301200403000

292500140012003000km ?+?+?+?=+++ (5分)

502500601400201200703000

31.362500140012003000

km ?+?+?+?=+++ (5分)

所以该场址应该选在(29,31.36)Km 的位置 (5分)

68. 解:通道造成的损失:3/5 = 60% (3分)

蜂窝形空缺损失:1/4(3/4 + 2/4 + 1/4 + 0)= 0.375 (3分) 库容量总损失: 0.375(1-60%)+ 60% = 0.75 (3分) 库房的设计库容量为: 1000/(1-0.75) = 4000 货位 (6分)

69. 解:根据情况酌情给分。(15分)

(1)改进前(8分)

(2)改进后(7分)

70. 解:选A;A为0.4315;B为0.3725;C为0.196 (过程:10分;结论5分)

71. 解:(以下分别为7分、8分)

72. 解:确定4种设备的最佳布置,就是要使总的物流量最小,物流的线路由这4种设备的

相互位置决定,每种产品的周产量可以看作线路长度的加权值。而A 、B 、C 、D 四台设备一共有12种排列顺序,分别计算这12种情况下的物流量,物流量最小的即为最佳布置,但这种方法计算量比较大。(5分)下面应用比较权值法:

4种产品中工序要求从B 到D 或从D 到B 的搬运一共有4个,用BD 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同理可求出其它工序的个数。如下:

生产一个单位1产品中的搬运距离为(BD+DC+2AC ) 生产一个单位2产品中的搬运距离为(BD+AD+AC ) 生产一个单位3产品中的搬运距离为(2BD+DC+2AC ) 生产一个单位4产品中的搬运距离为(AB+BC+AC ) 一周的总物流量:

U=300(BD+DC+2AC )+700(BD+AD+AC )+900(2BD+DC+2AC ) +200(AB+BC+AC )

=2800BD+1200DC+3300AC+700BD+200AB+200BC (7分)

可见,AC 、BD 、DC 之间的权值最大,所以A 设备要和C 设备靠近,B 设备要和D 设备靠近,D 设备要和C 设备靠近。得出最佳布置为BDCA 或ACDB ,代入数值可以得出结果。

如果上货/卸货点在机器边缘线的角点,从上面的求解过程看出,得出的总物流

量公式不变,所以最佳布置不变,只是总物流量减少而已。(3分)

73. 解:⑴a

使用玩具公司例子中的物料搬运成本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下列成本, 假设不相邻的房间成本是在初始单位距离运输成本的基础上加倍。 (7分)

⑵BC DA 是一种更好的布置方式

30

AB=10×3=30 AC=20×2=40

AD=30×1=30 BC=15×1=15

BD=10×2=20 CD=20

(8分)

74.解:(1)(4分)

(2)(4分)

(3)(4分)

(4)(3分)

75.解:平均活性指数 =(300×2+100×0+50×3+50×4+100×1)/600 (12分) = 1.75

(3分)

四、填空题

(略)……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doc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The Planning and Analysising of Logistics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学分: 3 学时: 48 (其中:讲课学时:42 实验学时:6 上机学时:) 先修课程:运筹学、工程经济、工效学、基础工业工程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专业本科 教材: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马汉武,贡文伟,陈骏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为培养工业工程人才、适应各类工业设施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和改善的需要而设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使学生认识物流在工业企业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人、机、物等基本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掌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初步具备以系统物流分析和系统布置设计为核心的规划与设计的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物流的定义、发展历史;理解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在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懂得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的目标。 2.深刻理解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基本原则,掌握设施选址、物流分析、系统布置设计、物料搬运系统设计、仓储系统规划与设计、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与系统仿真等的基本方法。 3.能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对企业物流系统进行诊断并解决一些简单的系统规划和设计问题。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现代物流与设施规划 第一节物流与物流管理概述 第二节企业物流与物流的演化 第三节生产系统设计与企业物流设施规划 基本要求: (1)了解物流的定义及其发展历史,物流在工业企业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2)理解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内容以及企业物流设施规划对企业生产系统设计的重要意义; (3)掌握建立、改造和管理企业物流设施规划所需要的基本概念、原则、程序、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 姓名:董帅 学号:311102020109 班级:工业1101 指导老师:段玉玲 时间:2014年7月6日 实验一物流配送中心业务实训 一、实验简介 根据立体仓库的自动存储功能,业务操作员根据库存生成的订货单与到货预报单,配送中心预检员根据到货预报单,订货单核对,预检生成预检单。 预检收货员将预检单交入库验货员验收生成入货单。业务员根据用户的要货单生成发货单,将发货单交配货发货员。配货发货员将发货单一联交仓库保管员。仓库员根据发货单配货出库,配货出货员与仓库员验货,签字。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自动立体仓库的收货与发货的具体过程 (2) 了解电子标签辅助分拣系统的功能与特点,以及摘取式与播种式两种 分拣方式的优缺点。 三、主要的仪器设备 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辊道控制柜、输送链等)、电子标签分拣系统、物流装配线。 四、实验计划与安排 计划学时2学时,每15人一组。 五实验步骤 (1) 业务员根据库存生成订货单与到货预报单 (2) 预检,生成预检单 (3) 入库登帐 (4) 根据要货单生成发货单

(5) 仓库保管员根据发货单,配货出库 (6) 验货,签字 (7) 送货 六、思考题 (1)自动立体仓库收发货同人工相比的优缺点? 答: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主要优点: 1、采用高层货架,立体储存,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土 地购置费用。 2、仓库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能大大节省人力,实现“无人化仓 库”,减少劳动力费用支出。 3 、改善工作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收发差错,提高作业效率。 4、采用托盘式货箱储存货物,货物的破损率显著降低;库内容易进行温 度湿度控制,有利于物资的保管。 5、货位集中,便于控制与管理,特别就是利用计算机,不但能实现全部作 业过程的自动控制,而且能进行信息处理,实现库存物品的“先入先出”, 并有利于防止货物与物料的丢失与损坏。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缺点: 1、结构复杂,配套设备多,需要大量的基建与设备投资。 2、高层货架要使用大量的钢材,货架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比较困难, 且施工周期长。 3、控制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整个仓库将处于瘫痪状态,收发作业就会中 断。 4、储存货物的品种受到一定限制,对长大笨重货物必须单独设立储存系 统。 5、对仓库管理与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方能胜任。 (2)针对立体仓库的自动收发货的缺点,如何来改进? 答:1、对仓库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要求较高,须经过专门培训才能胜任。 2、建库前的工艺设计与投产使用中按工艺设计进行作业。 3、必须注意设备的保管保养并与设备提供商保持持久联系。 (3)摘取式与播种式两种分拣方式的优缺点?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1.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 1.1说明物流园区选址的原则 (1)可达性。即园区或配送中心须靠近服务对象或靠近目标市场,这样可以缩短物流企业承接货运业务或是配送的距离,方便开展业务。 (2)交通便利。园区选址一般选择在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交会处,以便货物集散。 (3)地源充足、地价相对较低。物流园区建设需要一定规模的用地,因此,园区一般都建设在土地开发资源较好的地区,用地充足,成本较低,较为合适的区域大多是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地带。 (4)可利用基础设施较好。物流园区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货场、车站、仓库、水电和通信网络等,建设投资大,成本高,要善于改造,利用已有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物流园区的规划要具有弹性和经济合理。因此,物流园区在选址时既要考虑其规模,又要考虑其服务对象;既要考虑当前需要,又要兼顾长远发展。 物流园区的建设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味追求最先进的物流设备,应尽量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和已有的各类设施设备,减少不必要的投资。 1.2简述物流园区选址的方法 (1)解析法 (2)最优化线性规划法 (3)启发式方法 (4)仿真法 (5)综合因素评价法 1.3阐述实地考察物流园区选址的优缺点 优点:

(1)交通方便,公交站点多,靠近庞大的消费市场。 (2)展位多,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可选择余地大。 (3)规划布局合理,宣传力度大,知名品牌入驻量多。 缺点: (1)空间小,近几年市场几近饱和,发展空间小。 (2)物价高,小商品价格高,卖家坐地起价。 1.4绘制物流园区平面布局图(手绘,装订) 2.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2.1设计资料 某配送中心拟向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零售商的需求、空间位置及交通图如下表、图所示。 配送要求:配送中心拥有5吨、2吨两种车型的货柜车,配送的经济里程为30公里,运输费率为0.05,学号为单号的学生以所给资料为主,学号为双号的同学X、Y坐标互换。

工厂物流设施布局规划分析

工厂物流设施布局规划分析 一、设施布局规划概述 所谓设施布局,是指在选定的设施区域内,合理安排组织内部各生产作业单元和运输设施的相对位置和面积、设备的布置,使之构成一个符合企业生产经营要求的有机整体。 设施布局是否合理,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职工的工作环境、物料的运输流程以及企业的应变能力等。 企业进行设施布局,必须根据选定地址的地形地貌,对组成企业的各个部分确定其平面或者空间的位置,并根据物料的流程确定内部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天行健咨询根据这个步伐,建议企业要进行设施布局,必须首先确定企业内部生产单位的组成情况,以及生产单位内部采用的专业化形式。 二、设施布局规划的目标 1、产品单位成本最低 这是制造或服务系统具有高竞争力的主要指标,需要在设施规划设计的每一阶段高度注意。 2、优化质量使顾客满竞 质量成本也是竞争中的关键,需要将质量和成本进行平衡,也需在设施规划设计的每一

步中高度关注。 3、有效利用人力、设备、空间和能源 这是一条有效降低成本的途径,设施布局中有关服务设施的位置如休息室、衣帽间、餐厅、工作室等均会影响雇员的工作效率,良好的工作地布置能充分利用空间,也易于节省能源。 4、为雇员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环境 如果设施布置对职工服务不方便,等于管理层不关心职工群众,饮水处、停车场、职工人厂处、小卖部以及厕所必须对所有职工都方便。保证职工的安全是设施布置人员应有的道义和法律责任。工其和产品的质量、过道和走廊的宽窄、工作地设计等都可能影响职工的安全。工业设施布置中的每项决策和物料搬运设计必须考虑安全因素。但是物料搬运设备也可能是危险的,工业安全统计表明,80%的工伤发生在搬运物料时的发运和收货站,必须在每项搬运工作中为减少工伤而努力。 5、保证生产连续、产品(服务)及时可得 项目是否成功取决于是否能将产品及时送到市场,及时提供服务,特别是对季节性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圣诞书和春节,这都是4年才有一次的大好机会,错过这一季节等于错过整年。 6、其他目标 取决于管理从提出的要求,例如要求零库存,要求实施准时制生产等。 三、设施布局类型 设施布置问题不仅是新建制造或服务系统。还有现有系统的扩建、联合、修改的问题。根据统计资料,即使是建成的制造工厂,每2-3年就需要改变设施布置一次。设施布置问题通常可分为以下四类问题。 1、服务系统布置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设施规划与物流 课程设计 报告名称: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班级:工业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1年10月23日 一:课程设计内容概况 根据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本课程设计应该包括以下两个部分:一是问题分析部分;二是给定工厂布置设计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问题分析,完成下列工作: (1)分析产品构成,明确主要产品零部件明细表。 (2)针对3~5种主要产品加工工艺过程绘制详细工艺过程图,并注明各工序间的物料搬运量。 (3)绘制各生产车间、仓储部门之间的物料流程图。 (4)作业单位调查,针对各种不同的部门编制相应内容的调查表。对于生产车间,主要调查产品,产量,设备类型与台数、物料流动模式、建筑物结构型式与占地面积等;对于职能管理部门主要调查职责、人员构成、设备配备、办公室面积等;对于仓储部门,应调查储存物品,储存方式、占地面积大小等;对于辅助服务部门,主要调查工作性质、功能、占地面积大小等。当上述数据调查有困难时,可以简单地从工厂平面布置图中直接取得各部门的占地面积的大小。 (5)绘制工厂现有平面布置图。 (6)对现有平面布置进行分析,找出不合理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2、工厂布置设计,针对给定的工厂实例,结合问题分析阶段的成果完成下列工作: (1)产品分析,产品—产最分析,确定生产类型。 (2)生产工艺过程分析,绘制工艺过程图。 (3)进行物流分析,得到物流相关表。 (4)进行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得到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 (5)将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与非物流相互关系表加权合并,求出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6)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7)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8)参考现场调研的情况,列出影响布置的修正因素与实际限制条件。 (9)产生三套布置方案。 (10)布置方案的自我评价,从物流效率、工艺流程要求及生产变化的适应性等方面对各方案进行评价比较,得出最佳方案。 二:原始给定条件 现有一叉车修理厂,占地面积为16000M2,厂区南北长为200M,东西宽为80M,所处地理位置如图2-1所示。该厂职工人数300人,计划改建成年产6000套液压转向器的生产厂,需要完成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样卷(含答案)

三、名词解释 1.第三方物流:是物流服务供给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特定的 价格向需求方提供个性化系列物流服务的交易方 式,这种物流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 础上的。 2.“5S”活动:就是对现场进行不断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以及提高人员的素质。 3.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的 一种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利用人的视觉进行管理的科 学方法。 4.设施:是指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有形资产。 5.生产能力:指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一定种类的最大数量。 6.精益物流:指的是通过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非增值的浪费,以减少备货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7.精益思想:是运用多种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以社会需求为依 据,以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为根本,有效配置和合 理使用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求经济效 益的一种新型的经营管理理念。 8.订货提前期:一旦库存量降到订货点并安排了订货,等待物品到货以补充库存,这个等待时间就是订货提前期。9.设施规划:是指在企业经营策略指导下,针对企业个体中的生产或服务系统的生产或转换活动,从投入到产出的 全部过程中,将人员、物料及所需的相关设备设施 等,做最有效的组合与规划,使系统能够有效运行, 达到预期目标。 10.物料搬运系统:是移动、储存、保护和控制物料的艺术和科学的结合。 11.生产能力:指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一定种类的最大数量。 12.物料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料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13.条形码:是由于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14.库存平均周转时间:是平均库存量与平均需求的比值。15.搬运活性:人们把物料的存放状态对搬运作业的方便(难易)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设施布置设计:以生产/服务系统的空间静态结构(布局)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动态结构--物流系统分析出发,分析和设计企业平面布置,使企业人力、财力、物力和物流、人流、信息流得到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配置,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行效率,降低生产运行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设施规划的含义:为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综合考虑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构思、规划、论证、设计,作出全面安排,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系统能够得到有效运行,以达到预期目标。) 2、设施布置目标: A、总体目标: 在已确定的空间场所内,将物流全过程的人员、设备、物料所需的空间做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 B、具体目标: (1)最好的工艺流程--保证工艺流程畅通,生产时间短,生产连续。 (2)最少的物料搬运费用--运输路线简化,避免往返和交叉。 (3)最有效地利用空间--使建筑设备和单位制品的占有空间小。 (4)最好的柔性-- 设施布置适应产品需求的变化、工艺和设备的更新。 (5)最舒适的作业环境-- 保证安全,满足生理、心理要求。 (6)最便捷的管理-- 使有密切关系或性质相近的作业单位布置在一个区域或靠近布置。 3、活动关联分析 4、流程动态分析:每次只观察一类产品或物料,并跟随其沿着整个生产过程收集资料,最后编制成流程图。该方法适合物料品种很少的情况。 5、基本流动模式: 1)直线型:是最简单的流动模式,适用于入口和出口在相对位置,生产过程短且比较简单,或只有少量另部件和少量生产设备的情况。 2)L型:适用于现有设施或建筑物不允许直线流动的情况,需要绕开一定的建筑物或设施。 3)U型:适用于入口与出口在同一相对位置,或生产线比实际可安排的距离长的情况。 4)环型:出入口在同一点,适用于要求物料或人员返回起点的情况。 5)S型:适用于生产线比实际可安排的距离长,在一个经济的大面积内安排较长的生产线的情况。 实际的流动规划常常是上述5种基本流动模式的组合。 6、搬运活性:指物料的存放状态对搬运作业的难易程度 7、物料搬运系统:物料搬运系统是移动、储存、保护及控制物料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将一系列的相关设备或装置,用于一个过 程或系统中,协调合理地将物料进行移动、 储存和控制。) 8、物料搬运设备的选择原则: 根据距离与物流量的大小,确定设备类别

中国一拖公司铸钢厂的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中国一拖公司铸钢厂的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学生姓名及学号 指导教师及职称 专业 班级 2016年10月28日

目录 前言 (3) 1.基本要素分析 (4) 1.1 产品P----产量Q分析 (4) 1.2 工艺流程R分析 (5) 1.3 主要辅助生产单位 (7) 1.4 作业单位的划分 (7) 2 物流分析 (9) 2.1 物流的概念 (9) 2.2企业的物流分析 (9) 2.3 工艺过程图 (10) 2.4绘制物流强度汇总表 (24) 2.5绘制作业单位的物流相关表 (26) 2.6 非物流相互关系分析 (27) 2.7作业单位的综合相互关系分析 (29) 2.8作业单位的位置相关图 (35) 2.9作业单位的面积相关图 (35) 2.10总平面布置图 (35) 2.11物流图的绘制 (35) 2.12物流-距离基准曲线 (35) 实习总结 (37)

前言 铸钢厂是我国特大型企业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公司的热加工专业厂,产品共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铸钢件毛坯,主要产品有拖拉机履带板,支重轮,导向轮,驱动轮等与一拖公司各类主机产品(系列履带和轮式拖拉机,推土机,柴油机,汽车)相配套的铸钢件,可冶炼六个钢种,170余种零件的毛坯。另一类是成品钢锭。炼钢车间投产初期氧气炉仅生产炉料钢供电炉热装,现不仅为电炉提供热装钢水,还大批量生产Bj3成品钢锭。铸钢厂年产合金钢及碳素钢铸件4万多吨,钢锭2-4万吨。 铸钢厂占地面积9.33万平方米,建筑及生活设施面积6.26万平方米,其中主要厂房面积4.54万平方米,辅助及生活设施面积2.22万平方米。另有备用地1.35万平方米。 铸钢厂的生产特点是大量流水作业,昼夜三班连续生产。铸钢厂原设计能力为:年产54型履带拖拉机1.5万台的铸钢毛坯3.8万吨,铸件品种34种。近年来,由于产品生产能力明显不足,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设备经常陷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故障及损耗增加。为了发展生产经营,降低成本,我厂需要形成新的生产能力而建设新的设施。尤其清理车间由于生产能力不足及场地所限,各工序间的半成品在厂房随处堆放,严重时堆积如小山,道路不畅,现场杂乱无章。既影响物流。又违背定置管理原则,亟待改建,扩建。为使物料搬运合理化,提高物流效率,也为了改进管理,改善劳动条件,为职工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作业环境,需对我厂现有布置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改善。 设施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对工厂进行合理布置,得到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设计采用系统布置设计(SLP)方法对我厂的改,扩建工程进行设施布置设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提供了一种以作业单位物流的相互关系分析为主线的规划设计方法,采用一套表达能力很强的图例符号和简明表格,通过一套条理清晰的设计程序进行工厂布置设计。系统布置设计不是一种严密的设计理论,而是一套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模式和规范的设计程序。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知识点汇总

设施是指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有形资产,可分为下列四个部分:实体建筑,机器设备,物品物料,工作人员 规划是指如何将一个系统中的资产做最有效的分配、安排,使系统达到最佳的绩效表现。设施规划是指在企业经营策略的指导之下,针对企业个体中的生产或服务系统的生产或转换活动,从投入到产出的全部过程中,将人员、物料及所需的相关设备设施等,做最有效的组合与规划,并与其他相关设施协调,以期获得安全、效率与经济的操作,满足企业现有经营需求,同时更进一步能对企业长期的发展产生更积极的影响和效益。1对于各种设施设备与人员的数量需求寻求一最佳组合,以达到最恰当的生产结构。2决定各种设备、物料及人员操作与活动所需的空间需求。3分析各活动的关系,调整各活动位置与空间,使人员、物料、机器等获得最有效的位置与操作方法。4分析物料的接受、制造、存储、出货等整体过程,安排其流程、路径,以期获得良好的物料搬运效果。 设施规划研究内容:1,设施位置选择2,设施布置设计3,搬运系统设计4,建筑设计5,公用工程设计6,信息通信设计 设施规划的研究范围:设施的范围不单是工厂内部的设备、医院内部的设备、办公室内部的设备,它无法单以一个部门的设施设备而能完整表示,而是全面性的设施,可具体分为四个部分说明: 实体建筑:传统的设施范围仅指工厂厂房,而现行的设施范围不单是厂房,更可为特定的部门设施,如机场、港口、车站、医院、办公室等。 机器设备:传统的设施范围仅指厂房内部的机器设备,而现行的设施范围不单是厂房内部的机器设施,更可为特定的部门内部的机器设备,如机场、港口、车站、医院、办公室内部的设备等。 物品物料:不仅包含传统制造业的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也包括其他设施单位所需的物料,如医院的医药器材、机场、港口、车站的货物等。 工作人员:不仅包含工厂的操作人员、后勤支持人员,而且包括其他设施单位的操作人员、后勤支持人员。 物流:是由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引起的物品物料实体的物理性流动过程,包括物品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阶段之间的流动和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之间的全部运动过程。物流系统的组成:运输子系统,储存子系统,装卸搬运子系统,包装子系统,配送子系统,流动加工子系统,物流信息子系统。物流的分类:根据物流活动范围:企业物流,社会物流。根据物流的业务性质: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的目标:产品生产、服务成本最低,优化产品和服务质量,使顾客满意,有利于节省人力、设备、空间和能源,为雇员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环境,确保顺利完成生产、服务任务。 物流分析就是对设施内部物品物料的现状进行分析,使各种物品物料在设施内部的运输线路最短、运输方法最佳、运输效率最高。 设施布置就是通过对设施内部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进行分析,对其内部的各组成部分作出有机的组合与合理配置,达到系统内部布置最优化。 设施布置是设施规划的核心内容。 设施选址的阶段:准备阶段,地区选择阶段,具体地点选择阶段。地区选择阶段赢考虑的因素:市场情况,社会环境,资源条件,基础设施,配套供应。具体地点因素:占地面积要求,外形应尽可能简单,气象条件要求,水文地质要求,工程地质要求,给排水要求,交通运输条件要求,协作关系要求,施工条件要求,安全防护要求。成本因素和非成本因素的划分可作为选址评价的指标。评价方法可分为成本因素评价法和综合因素评价法两大类。 重心法:设拟建工厂有n 个配送中心、仓库或原材料供应点。已知:(xi, yi):各配送中心、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规划与设计1.1说明物流园区选址的原则 (1)可达性。即园区或配送中心须靠近服务对象或靠近目标市场,这样可以缩短物流企业承接货运业务或是配送的距离,方便开展业务。 (2)交通便利。园区选址一般选择在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交会处,以便货物集散。 (3)地源充足、地价相对较低。物流园区建设需要一定规模的用地,因此,园区一般都建设在土地开发资源较好的地区,用地充足,成本较低,较为合适的区域大多是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地带。 (4)可利用基础设施较好。物流园区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货场、车站、仓库、水电和通信网络等,建设投资大,成本高,要善于改造,利用已有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物流园区的规划要具有弹性和经济合理。因此,物流园区在选址时既要考虑其规模,又要考虑其服务对象;既要考虑当前需要,又要兼顾长远发展。 物流园区的建设要因地制宜,不可一味追求最先进的物流设备,应尽量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和已有的各类设施设备,减少不必要的投资。 1.2简述物流园区选址的方法 (1)解析法 (2)最优化线性规划法 (3)启发式方法 (4)仿真法 (5)综合因素评价法 1.3阐述实地考察物流园区选址的优缺点 1.3.1华凌物流园 优点: (1)交通方便,公交站点多,靠近庞大的消费市场 (2)展位多,已经形成规模效应,可选择余地大。

(3)规划布局合理,宣传力度大,知名品牌入驻量多。 缺点: (1)空间小,近几年市场几近饱和,发展空间小。 (2)物价高,小商品价格高,卖家坐地起价。 1.4绘制物流园区平面布局图(手绘,装订) 2.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2.1设计资料 2.1.1客户资料 某配送中心拟向城市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零售商的需求、空间位置及交通图如下表、图所示。 配送要求:配送中心拥有5吨、2吨两种车型的货柜车,配送的经济里程为30公里, 运输费率为0.05,学号为单号的学生以所给资料为主,学号为双号的同学X、丫坐标互换。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课程设计题目: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内容与要求如下: 1、液压转向器厂物流分析。 2、液压转向器厂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 3、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相当于A3图样的坐标纸1张。 4、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相当于A3图样的坐标纸1张。 5、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图三套路,A3图样三张。 6、评价择优,选出最佳总平面布置图。 7、编写设计说明书,工作量不少于12000字。

》 绪论 物流分析与设施规划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核心课程。从工业工程的角度考察,设施规划由厂址选择与设施设计两部分组成,设施设计又可分为布置设计、物料搬运系统设计、建筑设计、公用工程设计及信息通信设计五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布置设计和物料搬运系统设计也是生产物流系统设计的两个环节。布置设计即传统的工厂布置,重点在于空间的合理规划,使得物流路线最短,在布置时位置合理,尽可能减少物流路线的交叉、迂回、往复现象。物流搬运系统设计传统上是以布置设计为前提,根据所搬运物料的物理特征、数量以及搬运距离、速度频率等,确定合理搬运方法,选择合适的搬运设备,使搬运系统的综合指标达到最优。两者的目标都是力求物流系统合理化。 工厂作为一个生产系统是由人员、设备、技术等多种因素所构成,生产不同产品的工厂模式又存在着差异,这就给工厂布置设计带来了难题。系统布置设计(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SLP)方法是以作业单位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分析为主线,采用一套表达力极强的图例符号和简明表格,通过一套条理清晰的设计程序进行工厂布置设计,如图所示。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1.物流系统化的目的与意义 总体目的:追求以最低物流成本向顾客提供优质物流服务,最终达到获取最大效益是企业物流的总体目标。 综合来讲:(8个目标) (1)适宜的数量(the right quantity)(2)适宜的目标(the right objects) (3)适宜的地点(the right place)(4)适宜的时间(the right time) (5)适宜的质量(the right quitity)(6)适宜的人员(the right human being)(7)适宜的信息(the right information)(8)适宜的成本(the right costs) 2.企业物流系统 因此按其业务目的与时间顺序分为:采购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 3.现代企业物流特征 1)连续性、流畅性 2)平行性 3)比例性、协调性 4)均衡性、节奏性 5)准时性 6)柔性、适应性 4.企业物流系统规划内容 企业物流系统规划主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客户服务目标(首要任务)、设施选址战略、库存决策战略和运输战略。 5.企业物流系统规划流程 企业物流系统规划试图回答做什么、何时做和如何做的问题,涉及三个层面:战略层(战略规划)、策略层(策略规划)和运作层 6.企业物流系统规划原则 1)产品、生产技术和生产流程的需求 2)市场需求 3)总成本概念 4)规模效益原则 5)标准化原则 7.集装单元化器具 集装单元化设备是储放物料(货物)的设施与装置(Container 0r Unit Load Formation quipment)。主要有集装箱、托盘、集装袋、料箱等。 8.码盘方法 (1)重叠式堆码 (2)交错式堆码 (3)砖砌式堆码 (4)销轮式堆码 9.物料搬运设备 搬运车辆: 手推车、托盘搬运车、固定平台搬运车、叉车、无人搬运车等。 输送机械:辊子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带式输送机、悬挂输送机等。 起重机械:一般通用起重机、立体仓库堆垛机等。 垂直搬运机械:电梯、液压升降台、垂直输送机等。

某工厂物流设施布局与优化

某工厂物流设施布局与优化研究 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分析等) (1)研究意义: 设施规划与布局发源于早期的制造业,是伴随着工业生产产生的,一直以来都是工业工程的重要分支,它与运作研究、作业研究、系统工程与分析等构成了工业工程的基础知识。而设施规划与物流作为一门具有高实用性的学术研究领域,受到了不同专业领域的重视,已成为一个跨领域的研究主题。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对于设施规划的认知和研究焦点也有所不同,工业工程则着重于制造业设施的应用研究。 事实上,设施规划对于企业今后的设施维护成本、员工安全、资金运用、生产现场管理、满足未来需求等方面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只有在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充分关注市场、技术与管理的融合、匹配与集成,今后才能有利于企业的运作和进一步发展。同时,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新厂房和装配线的布局设计对整个投资项目的成功运行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物流(Logistic)起源于二战时期,真正发展起来是在近十几年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现代综合物流业已相当成熟。 现阶段,国外针对企业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分析的研究包括了设施选址、设施布置设计(SLP)、物料搬运系统设计(SHA)、物料搬运装备与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物流系统设计建模与仿真等方面内容,研究比较成熟、深入,形成了各种经典的设施设计理论。 而国内对于设施设计与物流系统研究起步比较晚,相对于国外学者的研究比较滞后。不过,近年来国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相对活跃起来,特别是在物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研究上面。但真正运用到企业中,理论和实践能够完美结合的案例却凤毛麟角。 其中,在实际运用中比较普遍的还是系统布置设计(SLP-System Layout Planing),和物料搬运系统设计(SHA-System Handling Analysis)。 SLP方法是一种系统化、程序化的布置设计方法,它的内容包括由若干阶段结构构成;一个模式化的程序设计;用来进行设计、评价以及形象化的一整套图例符号。SLP的基本依据包括相互关系、面积和调整。通过对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流强度和相互关系进行等级划分,以此来确定作业单位之间的位置关系。最后达到物料流动最快、物流费用最小、搬运量最少、流动及搬运时间最短;以及操作者、管理者都能获得操作上、安全上、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满足感。 SHA方法是适用于一切物料搬运项目,是一种条理化的分析方法。其内容包括: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系列依次进行的步骤以及一整套关于记录、评定等级和图表化的图例符号。物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试卷解析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服务供给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特定的价格 向需求方提供个性化系列物流服务的交易方式,这 种物流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2?“ 5S”活动:就是对现场进行不断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 以及提高人员的素质。 3?目视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 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的一 种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利用人的视觉进行管理的科学方 法。 4 ?设施:是指一个企业所拥有的有形资产。 5 ?生产能力:指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一定种类 的最大数量。 6. 精益物流:指的是通过消除生产和供应过程中的非增值 的浪费,以减少备货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7 ?精益思想:是运用多种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以社会需求为依据, 以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为根本,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 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求经济效益的一种 新型的经营管理理念。 8?订货提前期:一旦库存量降到订货点并安排了订货,等待物品 到货以补充库存,这个等待时间就是订货提前期。 9 ?设施规划:是指在企业经营策略指导下,针对企业个体中的生产或 服务系统的生产或转换活动,从投入到产出的全部过 程中,将人员、物料及所需的相关设备设施等,做最 有效的组合与规划,使系统能够有效运行, 达到预期目 标。 10?物料搬运系统:是移动、储存、保护和控制物料的艺术和科学的结合。 11.生产能力:指生产性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一定种类的最 大数量。 12?物料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料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13?条形码:是由于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信息。 14?库存平均周转时间:是平均库存量与平均需求的比值。 15?搬运活性:人们把物料的存放状态对搬运作业的方便(难易) 程度,称之为搬运活性。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综合试题

五、论述题 1.试述仓库规划目标以及合理布置的要求。 答:仓库规划目标: ①空间利用最大化。②设备利用最大化。③劳动力利用最大化。④所有物料最容易接近。⑤所有物料得到最好的爱护。 仓库内合理布置的要求如下: ①应该按照仓库作业的顺序作出布置,便于提高作业效率。 ②缩短物资与人员移动距离,节约仓库空间,也便于提高生产效率。③应便于仓库各种设施、各种搬运和储存设备、各种机具都能充分发挥效率。④充分利用仓库的空间,提高仓库利用率。⑤

保证仓库安全,要符合防火、防水、防盗和防爆的各种要求。2.试论DRP和MRP的关系。 答:DRP和MRP一样差不多上需求治理的一部分,不同的是,DRP 是由顾客的需求所决定,企业无法或者专门少能加以操纵;而MRP是生产打算所决定的,生产打算是由企业决定和操纵的。从库存治理的角度来考虑,制造和装配之前的库存治理是由MRP进行的,而一旦制成品到了工厂的仓库,就由DRP来治理存货了。3.试述SLP法中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的具体步骤。 答:1、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的绘制:首先对用对应的物流分析方法对实际设施间的物流量进行统计,然后依照划分的物流强度等级绘制出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 2、作业单位非物流关系相关表的构造:依照经验也确实是定性分析确定作业单位非物流相互关系紧密程度后,利用与物流相关表相似的表格形式,建立非物流相互关系表。 3、建立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首先是确定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加权取值)。然后,依照作业单位对之间物流强度等级和非物流紧密程度等级的高低进行量化,并对量化的结果加权求和,求出综合相互关系。最后对综合计算结果通过等级划分,建立与物流相互关系表相似的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

物流园区设施布置规划

物流园区设施布置规划 一、设施布置的概念 设施布置是指在一个给定的设施范围内,对多个经济活动单元进行位置安排。所谓经济活动单元,是指需要占据空间的任何实体,也包括人。例如:机器、工作台、通道、桌子、储藏室、工具架等等。所谓给定的设施范围,可以是一个工厂,一个车间,一座百货大楼,一个写字楼,或一个餐馆等,而我们所指的是一个物流园区。 二、设施布置的目的 设施布置目的是要将企业内的各种物质设施进行合理安排,使他们组合成一定的空间形式,从而有效地为企业的生产运作服务,以获得跟好的经济效果。设施布置在设施位置选定之后进行,它要确定组成企业的各个部分的平面或立体位置,并相应地确定物料流程、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等。 三、设施布置要考虑五个问题 1、应包括哪些经济活动单元 这个问题取决于园区的产品、园区规模、园区专业化水平与协作化水平等多种因素。反过来,经济活动单元的构成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销售率。例如,有些情况下一个园区集中有一个仓库就可以,但另一些情况下,也许每种产品都应有一个仓库。 2、每个单元需要多大空间 空间太小,可能会影响到销售率,影响到工作人员的活动,有时甚至会容易引起人身事故;空间太大,是一种浪费,同样会影响效率,并且使工作人员之间相互隔离,产生不必要的疏远感。 3、每个单元空间的形状如何 每个单元的空间大小、形状如何以及应包含哪些单元,这几个问题实际上相互关联。例如,一个加工单元,应包含几台机器,这几台机器应如何排列,因而占用多大空间,需要综合考虑。如空间已限定,只能在限定的空间内考虑是一字排开,还是三角形排列等;若根据加工工艺的需要,必须是一字排开或三角形排列,则必须在此条件下考虑需多大空间以及所需空间的形状。在办公室设计中,办公桌的排列也是类似的问题。 4、每个单元在设施范围内的位置 这个问题应包括两个含义:单元的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有时,几个单元的绝对位置变了,但相对位置没变。相对位置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关系到物料搬运路线是否合理,是否节省运费与时间,以及通讯联络是否便利。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期末重点(1)讲解学习

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 (2)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包括运输(空间价值)、储存(时间价值)、包装(加工附加价值)、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 (3)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包括体制、制度、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等。(4)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包括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物流技术及网络等。(5)物流系统的结构要素,主要是方式、节点和连线。 物流战略的概念特点内容(31页) 物流战略是企业在充分了解市场环境和物流环境及分析自身物流条件的基础上,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以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对企业物流发展目标、实现物流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所进行的总体谋划。 它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创新性、风险性等特点。 物流系统分析(Logistic System Analysis,简称LSA)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对其所从事的物流服务及其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以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实现其空间和时间的经济效应。 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的不同之处 ①目的不同。 物流系统规划是关于物流系统建设的全面长远发展计划,是进行可行性论证的依据。物流系统设计是在一定技术与经济条件下,对物流系统的建设预先制订详细方案,是项目运作或施工设计的依据。 ②内容不同。 物流系统规划强调宏观指导性,物流系统设计强调微观可操作性。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物流战略规划 物流系统模式设计 物流功能要素规划与设计 作业流程规划与设计 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信息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等 企业物流系统规划的任务 企业物流战略管理层面:其主要任务是对企业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做出的长期的总体谋划,即长远规划。 企业物流营运系统设计层面:其具体任务是对企业物流系统营运进行规划与设计,即物流运作方案策划,物流营运系统设计,是企业物流战略实施与落实。 企业物流作业操作层面:是每个小时或者每天都要频繁进行的物流作业及其管理。其任务在于如何利用战略规划和系统设计所确定的物流渠道快速、有效地运送产品。

某公司生产车间物流设施规划布局

某公司生产车间物流设施规划布局 一:案例背景 车间设施布局对整个生产系统的物流、信息流、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生产成本以及生产安全有很大影响。合理的车间布局不仅可以优化资源,节省物料搬运费用,降低设施维护及运作成本,缩短生产周期,还可以加快生产流程和流动资金周转。有统计资料表明,在物料形成产品的总生产时间中,真正的加工时间只占10% ~20%,其余时间消耗在物料运输和等待上,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企业车间设施布置进行分析并改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某制造厂主要生产桥梁式起重机和百米钢轨转向架两大类产品,有两个生产加工车间。其中百米钢轨转向架的产量较大,该生产车间的设施布置很好的解决了生产问题。 二:案例分析 1. 车间作业单位划分 车间作业单位划分根据百米钢轨转向架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划分为15 个作业单位( 区域) ,即: 1、原材料库2、划线切割区3、车床加工区4、滚丝加工区5、涂漆区6、半成品区7、成品储存区8、数控切割区9、剪板机10、铣床加工区11、钻床加工区12、焊接作业区13、槽钢切割区14、百米座架焊接区15 和百米座架储存区。 2. 产品工艺过程图 根据产品的制造工艺要求以及现场数据记录,可得其各主要组件的加工流程,百米钢轨转向架生产工艺过程图如图1 所示,图1 中“○”中的数字表示作业单位,“▽”中的数字表示存储区。百米钢轨转向架的使用方法是: 分别将百米座架和锁紧装置运输至轨梁厂,与钢轨在搬运至火车车厢时配套使用,保证钢轨的运输质量和运输安全。所以百米座架储存区15 和锁紧装置储存区7 可以分布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图1中的数字0 表示不存在的虚拟仓库,主要是使绘图的结构完整; 流动线上的数值为物流量,t。 图1 百米钢轨转向架生产工艺过程图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内容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陶静学号:08121841 专业:工业工程日期:2012-3-5 课程设计题目: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课程设计要求与内容: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能正确运用工业工程基本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学会由产品入手对工厂生产系统进行调研分析的目的。 2.通过对某工厂布置设计的实际操作,熟悉系统布置设计方法中的各种图例符号和表格,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设计程序。 3.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学会如何编写有关技术文件。 4.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液压转向器总平面布置设计内容 1.液压转向器厂生产工艺过程分析,绘制工艺过程图。 2.液压转向器厂物流分析,得到物流相关表。 3.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合并。 4.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5.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6.液压转向器厂的总平面布置图三套。 7.评价择优,选出最佳总平面布置图。 8.编写设计说明书,工作量不小于10000字。

三.原始给定条件: 当地现有一叉车修理厂,占地面积为16000m2,厂区南北长200m,东西宽为80m,所处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该厂职工人数300人,计划改建成年产6000套液压转向器的生产厂,需要完成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1、液压转向器结构及有关参数 液压转向器的基本结构如图1-2所示, 由22个零、组件构成,每个零、组件的名 称,材料、单件重量及年需求量均列于表 2-1-1中。 2、作业单位划分 图1-1 待建液压转向器厂厂区图根据液压转向器结构及工艺特点,液压转向器厂设立如表2-3-1所示11个作业单位,分别承担原材料存储、备料、热处理、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试验、生产管理与服务等各项生产任务。 3、液压转向器生产工艺过程 由于液压转向器结构比较简单,因此其生产工艺过程也很简单,总的工艺过程可分为零、组件制作与外购,半成品暂存、组装,性能试验与成品储等阶段。(1)零、组件制作与外购液压转向器上的标准件、异形件如塑料护盖、铝制标牌等都是采用外购、外协的方法获得,入厂后由半成品库保存。其它零件由本厂自制其工艺过程分别见表2-2-1至2-2-13。表中各工序加工前工件重量为:该工序加工后工件重量/该工序材料利用率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物流工程实验报告 姓名:董帅 学号:3 班级:工业1101 指导老师:段玉玲 时间:2014年7月6日

实验一物流配送中心业务实训 一.实验简介 根据立体仓库的自动存储功能,业务操作员根据库存生成的订货单和到货预报单,配送中心预检员根据到货预报单,订货单核对,预检生成预检单。预检收货员将预检单交入库验货员验收生成入货单。业务员根据用户的要货单生成发货单,将发货单交配货发货员。配货发货员将发货单一联交仓库保管员。仓库员根据发货单配货出库,配货出货员和仓库员验货,签字。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自动立体仓库的收货和发货的具体过程 (2) 了解电子标签辅助分拣系统的功能和特点,以及摘取式和播种式两种分 拣方式的优缺点。 三.主要的仪器设备 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辊道控制柜、输送链等)、电子标签分拣系统、物流装配线。 四.实验计划与安排 计划学时2学时,每15人一组。 五实验步骤 (1) 业务员根据库存生成订货单和到货预报单 (2) 预检,生成预检单 (3) 入库登帐 (4) 根据要货单生成发货单 (5) 仓库保管员根据发货单,配货出库 (6) 验货,签字 (7) 送货 六.思考题 (1)自动立体仓库收发货同人工相比的优缺点 答: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主要优点:

1.采用高层货架,立体储存,能有效地利用空间,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土地 购置费用。 2.仓库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大大节省人力,实现“无人化 仓库”,减少劳动力费用支出。 3 .改善工作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收发差错,提高作业效率。 4.采用托盘式货箱储存货物,货物的破损率显著降低;库内容易进行温度湿 度控制,有利于物资的保管。 5.货位集中,便于控制与管理,特别是利用计算机,不但能实现全部 作业过程的自动控制,而且能进行信息处理,实现库存物品的“先 入先出”,并有利于防止货物和物料的丢失和损坏。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缺点: 1.结构复杂,配套设备多,需要大量的基建和设备投资。 2.高层货架要使用大量的钢材,货架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比较困 难,且施工周期长。 3.控制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整个仓库将处于瘫痪状态,收发作业就会 中断。 4.储存货物的品种受到一定限制,对长大笨重货物必须单独设立储存 系统。 5.对仓库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方能胜任。 (2)针对立体仓库的自动收发货的缺点,如何来改进 答:1.对仓库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求较高,须经过专门培训才能胜 任。 2.建库前的工艺设计和投产使用中按工艺设计进行作业。 3.必须注意设备的保管保养并与设备提供商保持持久联系。 (3)摘取式和播种式两种分拣方式的优缺点 答:摘取式分拣方式准确程度较高,一般较少发生货差等差错,并且机动灵活,但是每人每次只能处理一个订单或一个客户。播种式分拣方式 有利于车辆的合理调配,合理使用配送路线,便于综合考虑、统筹安 排,发挥规模效益。但这种方式难度较大,计划性较强,容易发生错 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