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

社会学与心理学

(一)社会学及其分支

组织社会学发展社会学城市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宗教社会学

音乐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女性社会学

家庭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产业社会学等等

(二)心理学及其分支

1. 普通心理学

2. 教学心理学

3. 试验心理学

4. 行为神经科学和比较心理学

5.发展心理学

6.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7.艺术心理学8.临床心理学9.咨询心理学10.工业组织心理学

11.教育心理学12.学校心理学13.公共服务心理学14.军事心理学

15.成人发展心理学16.护理心理学17.消费心理学

18.心理学理论和哲学心理学19.区心理学20.人本主义心理学

21.人口和环境心理学22.女性心理学23.宗教心理学

24.健康心理学25.家庭心理学26.性心理学27.少数民族心理学

28.媒体心理学29.体育心理学30.成瘾心理学31.男性心理学

32.国际心理学33.儿童和青少年临床心理学34.儿科心理学

35.创伤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概述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价值

1.认识自己

美国心理学的鼻祖詹姆斯:将自我置于心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

对自我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前沿课题和核心内容。

2.认识他人

从对方的人格特点出发了解对方;

从所处的情景出发了解对方;

人格特质的代表性理论:

1)Costa,McCrae,Goldberg,John的“大五”人格理论:生活环境和人

格结构的相似性是一致的。

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愉悦性、公正严谨性

2)国内学者王登峰、崔红的“大七”人格理论:人格结构与环境因素和个体特点有关。

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人际关系、处世态度

3.认识社会(人与社会)

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人们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以及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的可能反映,从而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

4.认识生活的价值

Keneom M.Sheldon等人提出的生活意义:

1)能够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够决定;

2)能力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把自己决定或者他人交给的任务完成;

3)关系,在生活中和他人建立起密切的关系,而不是孤军奋战;

4)自尊,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1)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J.L.Freedman)的定义:

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内涵:从心理层面研究人们的社会行为;强调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社会环境对于人们的心理及社会行为的制约性。

2)梅尔斯(D.Myers)的定义:

研究人们怎么想、怎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想联系的科学。

3)国内学者吴江霖的定义:

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4)国内学者沈德灿的定义:

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3.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

1)个体过程;2)人际过程;3)团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

1)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社会观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是学院派心理学的创始人,1879年他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2)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与社会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3)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的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和罗杰斯,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

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我实现才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代表性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

2.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早期状况(1895-1934)

1895年美国心理学家N.Triplett的社会心理学实验;1908年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绪论》和罗斯的《社会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真正建立。

2)起步阶段(1935-1945)

代表学者:F.Heider、M.Sherif、K.Lewin、T.Adorno,其中,M.Sherif对社会规范的研究和K.Lewin对领导和群体过程的研究,影响最大。

3)发展阶段(1946-1969)

4)反思阶段(20世纪70年代)

5)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假设与理论

(1)假设

1)假设必须是可以证伪的;2)假设必须是可以量化表达的;3)假设必须简单,不能附加其他太多的条件。

(2)理论

通过调查结果,检验假设的正确或者错误之后,应提炼出理论。理论应该具有准确性、

一致性、简洁性的特点。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1)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定性研究、从宏观角度探讨社会对人的影响、个体是被动的;(2)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定量基础上的定性分析、从个体角度,探讨在环境影响下,个体如何主动适应环境。

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因素)

(1)社会层面:偏见、文化差异、婚姻等;

(2)个人层面:个体思维、感受、行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3)人际层面:个人所处的情景、个体与周围他人的人际关系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1.如何提出研究问题

(1)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验证某一理论的适用性;

(2)细心观察某一社会现象,寻找其产生的原因及发展倾向,进而提出解决对策。

2.如何查阅文献

3.选择什么样的研究方法

(1)相关研究——两个变量的相关分析;

(2)实验研究——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

4.怎样收集研究的数据

(1)观察法;(2)调查法;(3)实验法;(4)档案研究法;(5)元分析方法

5.研究的设计与进行

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并进行统计分析。

6.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样本的代表性;(2)实验者偏差;(3)被试偏差;(4)伦理问题。

7.心理学论文的撰写

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生物理论;

2.学习理论;

3.诱因理论;

4.认知理论;

5.角色理论

社会认知

知觉:人们对客观事物或他人的整体性的认识。

感觉:人们对事物个别特性的认识。

社会知觉:知觉的特殊形式,仅仅指与人有关的知觉,包括人们对他人的知觉、对自己的知觉、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知觉等。

一、个人知觉

1.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印象形成: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即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1)第一印象——评价、力量、活动性;

(2)整体印象的形成——平均模型、累加模型、加权平均模型;

(3)个人知觉中的偏差——晕轮效应、正性偏差

2.个人知觉的线索

(1)情绪

1)快乐、高兴;2)惊奇、迷惑;3)害怕、恐惧;4)悲伤;5)生气、愤怒;6)厌恶、受辱;7)好奇、恳切。

(2)非言语线索

人与人的沟通方式:1)言语沟通;2)非言语沟通,包括非言语的视觉线索(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及外观行为)和超言语线索(谈话的频率、振幅、速度、音质等),此外还包括人际距离、身体姿势、目光接触。

二、自我知觉

1.自我图式

理想自我;应该自我;现实自我

个体自我概念的构建:、

(1)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

(2)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

(3)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己;

(4)通过自我意识推断自己。

2.自我觉知——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

内在自我觉知:重视自己的内部特征和感受,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与信念,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公众自我觉知: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3.自尊——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自尊的确立途径:(1)让个体有自己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2)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

4.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

5.自我表演——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

6.自我障碍策略——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

7.自我检控——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即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8.自证预言——人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人们对他的期望行事。

9.体像

三、社会认知

人们根据环境中的社会信息形成对他人或事物的推论。

1.分类与图式

(1)分类

(2)图式——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

个人图式;自我图式;团体图式;角色图式;剧本

2.社会认知法则

(1)便利法则——根据一件事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做出判断;

(2)象征性法则——根据事物与某典型事物的相似程度来加以归类;

(3)基础比例信息——按照总体中不同类别的成员所占的相对比例的信息来做出判断;(4)锚定与调整法则——以一个数字或数值为起始点并依据这个起始点进行调整,但这种

调整往往并不充分。

3.社会认知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认知与寂寞、焦虑、生理疾病等均有着密切的关联。

四、归因问题

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之原因的过程。归因的两种情况:(1)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时;(2)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

1.对他人行为的归因理论

(1)Heider的归因理论

事件发生的原因:内因(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和外因(外界压力、天气、情景等)。

事件归因的两个原则: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2)Weiner的归因理论

(3)Abramson的归因风格理论——抑郁型归因风格和乐观型归因风格;

(4)Kelly的三维归因风格

事件发生的原因在于:行动者、刺激物、环境背景

(5)Jones和Davis的对应推论理论

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行为的自由选择性

2.对自己的归因

对自己态度的归因;对自己动机的归因;对自己情绪的归因。

社会行为

一、何为社会行为?

韦伯的社会学定义:

社会行为应该是这样的行为,行为者以他主观所认为的意义而与他人的行为相关,即以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所期待的他人的行为为取向(如对过去所受侵犯进行的报复,对现在受到的侵犯进行防御以及为防止未来遭受侵犯采取的防卫措施)。

因此,某一行为之所以是社会行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1)行为者赋予其行为以主观意义,即行为者有发生行为的动机;(2)行为者主观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他人产生联系。

社会行为分为四种,即:目的合理的行为;价值合理的行为;情感的或情绪的行为;传统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行为

依社会情境而转移的个体行为。狭义指社会心理的外部表现,其表现形式包括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等等,又称外显的社会行为。广义的也包括内在的社会心理,即内潜的社会行为。社会行为依存于社会心理,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他处理问题时怎样分别轻重缓急,而他的道德观决定了他的道德行为。

亲社会行为——对社会或他人有益的行为,如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

反社会行为——对社会有害的行为,如盗窃、闯红灯等

二、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

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

在心理学产生的早期,麦独孤、弗洛伊德等学者强调遗传的本能因素影响着社会行为;但是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研究发现,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着人类的心理与行为。

2.遗传因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1)生物学理论的观点:

达尔文的进化论;

Ekmam等学者的人类情绪表达的普遍性、内在性及一致性的研究发现。

(2)遗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遗传因素影响人们的心理特质、智能、人格特质、行为。

3.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

(1)家庭环境;(2)文化环境(制度规范、习俗等)

4.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遗传建构环境的观点

Scarr和劳伦兹认为:个体的成长就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行为遗传学的证据

两个前提:一种心理或行为,如果在不同的时间及情景下均一致,则归于遗传;如果可以通过持续强化而使之巩固下来并保持稳定,则归于环境。

虽然遗传因素对行为有决定性影响,但遗传并不直接决定行为,它只是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而行为的发展则受环境的影响。

三、人类的侵犯行为

1.什么是侵犯行为?

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特征有三: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意图;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

2.愤怒与侵犯行为

愤怒情绪的出现,容易导致侵犯行为的产生。产生愤怒的因素: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遭受挫折;他人的有意伤害。

3.对侵犯行为的学习

愤怒情绪只是侵犯行为产生的前提因素,而其最终是否发生,与后天的学习过程有关。

4.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温度、兴奋转移、侵犯性线索、去个体化行为、饮酒

5.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影响侵犯行为是否发生的三个因素:个体愤怒程度、个体表达愤怒的倾向、个体是否为了他人才表现侵犯行为。

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1)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2)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3)替代性攻击与宣泄;(4)示范非侵犯性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6.传播媒体与暴力行为

(1)影视暴力对孩子暴力行为的影响;

(2)传播媒体中的性暴力;

(3)电子游戏与暴力行为。

四、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任何自发性地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前者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后者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

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1.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

(1)社会生物学;

(2)社会进化论:社会责任规范;相互性规范;社会公

平规范。

(3)学习理论的观点;

(4)社会交换理论;

(5)移情与利他主义。

2.影响利他与助人行为的因素

(1)情景因素

1)他人的存在:有其他人存在时,人们帮助他人的可能性降低,同时给予帮助前的时间延迟;

2)环境条件:天气的好坏、社区的大小、噪声的高低等,均影响着助人行为的产生;

3)时间压力:是否有时间助人。

(2)助人者的特点:助人者的人格因素、心情、内疚感、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宗教信仰。

(3)求助者的特点:是否受他人喜爱、是否值得他人帮助、个人特征的影响。

态度问题

一、态度概述

1.态度的定义

Freedman的态度定义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务、观念或他人稳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该定义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

2.态度与行为

虽然态度与行为密切相关,但态度只是一种行为倾向,并不等于行为。影响态度转化为行为的因素:(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2)时间因素;(3)自我意识;(4)态度强度;(5)态度的可接近性。

3.态度的心理功能

(1)效用功能;(2)知识功能;(3)自我保护功能;(4)价值表达功能。

4.态度的测量

(1)直接测量——利克特量表、瑟斯顿量表、语义区分量表;

(2)间接测量——投射技术、生理指标测量、反应时测量。

二、态度的形成基因?还是社会经验?

1.态度形成与学习

Hovland提出了学习理论,认为态度是后天习得的,三种形成机制:联结、强化、模仿。

另外,Kelman认为,态度的形成、改变与社会化过程有关:服从、认同、内化。

2.情感因素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感觉反应

3.态度形成中的认知理论

Ajzen的有计划行为理论: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取决于人们的态度、自身的主观规范以及人们所知觉到的控制感。

4.文化对态度形成的影响

三、态度改变的理论

1.Heider的平衡理论

2.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

四、说服模型

1.Hovland的说服模型

2.Petty和Cacioppo的认知反应理论

3.Sears的说服模型

4.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1)说服者的因素:专家资格、可信度、受欢迎的程度。

(2)说服信息的因素:说服者的态度与被说服者态度之间的差距、信息唤起的恐惧感、信息的呈现方式

(3)被说服者的因素:人格特性、心情、卷入程度、免疫情况、个体差异。

(4)情景因素

五、偏见问题

1.偏见定义

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依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2.偏见产生的理论

(1)团体冲突理论;(2)社会学习理论;(3)认知理论;(4)心理动力理论

3.偏见的影响与克服

(1)对知觉的影响;(2)对他人行为的影响

4.消除偏见的方法

(1)社会化;(2)受教育;(3)直接接触

人际关系

一、人际吸引

1.人们互相吸引的两个原因

(1)人类的亲和动机

1)亲和需求:一个人寻求和保持许多积极人际关系的愿望;

2)亲密需求:人们追求温暖、亲密关系的愿望。

3)与亲和动机相关的因素:社会比较;社会交换。

(2)克服寂寞

寂寞:当人们的社会关系缺乏某些重要成分时所引起的一种主观上的不愉快感,分为情绪性寂寞和社会性寂寞。

寂寞与孤独(一种与他人隔离的客观状态。)

2.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1)强化原则:人们喜欢能给予自己酬赏的人,讨厌给自己惩罚的人。

(2)社会交换:社会交往时的付出成本和获得收益的比较计算。收益大于成本,维持交往,否则中止交往。

(3)联结原则

人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

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个人特质——个人的温暖;能力;外表的吸引力

(2)相似性——人口特征的相似性;态度的相似性;外表的相似性。

(3)互补性——喜欢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交往。

(4)熟悉性

(5)接近性——居住得越近,越容易交往。

二、亲密关系

1.亲密关系概述

(1)定义

Kelly的关系定义:两个人能够互相影响对方,并且互相依赖。

Levinger和Snoek的关系分类:1)零接触;2)知晓;3)表面接触;4)共同关系。

亲密关系的特点:1)长时间频繁互动;2)共享共同的活动及兴趣;3)相互影响力很大。

(2)亲密关系与自我概念

Aron认为,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实质是把他人融入了自我概念,因此亲密关系的建立,是自我的延伸。

2.自我展露与亲密关系的发展

(1)友谊关系(朋友关系)

表面朋友和深层朋友

朋友关系的获得,与交往双方的个人特征、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

(2)自我展露

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给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适当的自我展露有益于增强人际关系,但不适当的自我展露则不益于亲密关系的建立。

Altman的社会浸透理论

(3)自我展露的文化差异

3.爱情

(1)爱情的定义与分类

爱情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某种特殊的想法与态度,它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

Sternberg的三元理论:爱情由激情、亲密、承诺三个成分构成,分为7种爱情形式。

LasswellRobsenz的爱情分类:6种爱情形式。

(2)对爱情的测量

Rubin的爱情量表:依恋、关怀、信任及自我展露

Lee的爱情量表

(3)文化与爱情

(4)爱情行为与感受

4.亲密关系的维持

平等、归因、沟通、嫉妒。

5.亲密关系的终结

(1)对待不满的策略:真诚、忽视、退出、表达。

(2)关系破裂所造成的情感伤痛

5.社会支持

三、中国人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特点:自我中心、讲人情、强调人际信任。

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

一、社会交换

1.霍曼斯(Homans)的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学)

社会交换论是上世纪60年代建立于美国并在西方得到传播的一种社会学流派的理论。它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乔治·霍曼斯,主要代表人物有彼得·布朗和理查

德·埃默森。这一流派的主要论点是: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或明或暗的、能够带来奖励或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而人们在相互交往活动中结成的社会关系也只能是一种交换关系。

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基本命题

(1)成功命题—人们虽然有种种行为,但某种行为获得奖励的次数越多,人们就越有可能去重复这一行为;另一方面,当奖励达到一定程度(过分满足),就会产生对这一行为的内在限制(或者如果得到的奖励固定不变,那么重复某种行动的次数将会随着逐步满足而逐步减少)。

(2)刺激命题—如果某人在过去因为对某一种或某一组刺激作出某项行为而得到奖励,那么,如果今后出现的刺激越和过去相似,他就越有可能做出与过去相同或类似的行为;(3)价值命题—行为的结果对行为者越有价值,行为者就越有可能做出这种行为;

(4)剥夺-满足命题—一个人在近期内获得奖励的次数越多,他就会感到这种份额相等的奖励的价值正在越来越小。如果经常获得这些奖励,他就会感到满足,会感到这种价值正在降低,因此,他会更加不愿意采取这种只能获得份额相等的奖励的行为;(注:剥夺是指某人得到某项奖励所经历的时间长度;满足是指某人在最近时间内得到的足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数量。)

(5)攻击-赞同命题—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并未获得预期的奖励,或者反而遭到意外的惩罚,即他的期望落了空,那么,他就会愤愤不平,就比较可能采取攻击性行为,而这种行为的结果却可能变得对他更有价值;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得到了预期的奖励,特别得到了超过他所预期的奖励,或者没有受到所预期的惩罚,即他的期望实现了,或者取得了出乎意外的结果,这时,他就会欢欣鼓舞,就比较可能采取赞同性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可能变得对他更有价值;

(6)理性命题—在各种行动方案中,一个人总是选择他认为能够产生较大价值的一个方案。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因素:一个人对自己行动结果的价值的评价;他的以往经历中的成功率。

2.社会交换理论的思路

(1)两个基本概念:酬赏与成本

酬赏指个体从人际交往里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包括:爱、金钱、地位、知识、物质和服务。

成本指与他人交换过程中的付出或产生的负性结果,如:时间、精力、金钱、物质等。(2)交换结果评价方式

交换的总体结果=获得的酬赏-付出的成本

绝对的比较标准:个体认为自己从某种人际关系里应该获得的结果的量有多少。

相对的比较标准:从某一人际关系所获得的结果是优于或劣于另一个当时也可以获得的人际关系。

(3)公平交换

3.社会交换理论的证据

(1)囚徒困境

(2)货运游戏

4.社会交换理论的应用

二、社会影响

1.社会影响的定义

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之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社会力量指影响者用以引起他人态度和行为发生变化的各种力量。

社会力量的来源:奖赏的权力;压制的权力;参照的

权力;法定的权力;专家权力;信息的权力。

2.社会影响理论

Latane的社会影响理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来自他人的社会影

响的总量取决于他人的数量、重要性和直接性三个因素。

他人的数量:周围他人越多,社会影响也越

大;

他人的重要性:他人的地位、权力等;

他人的接近性:他人在时间与空间上与个体的

接近程度。

3.社会影响的表现

(1)社会促进: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2)社会懈怠: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3)去个体化: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是个体的自我认同被团体认同所取代的直接结果。

三、从众、顺从与服从(社会影响的结果)

1.从众

个体在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

(1)经典研究

Sherif的团体规范形成的研究:团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组合,而是团体大于个体之和。

Asch的线段判断实验

(2)影响从众的因素

1)情境因素:团体规模;团体凝聚力;团体的社会支持。

2)个人因素:自我(内在自我意识和公众自我意识);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个人的控制愿望

3)个人的社会特征:职业地位、性别、年龄等

2.顺从

(1)定义与影响因素

顺从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做的倾向。

影响因素:积极的情绪;顺从行为的互惠性;合理原因。

(2)增加顺从的技巧

脚在门槛内技巧;门前技巧;折扣技巧;滚雪球。

3.服从

(1)定义

指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之下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

(2)服从的原因

规范性社会影响的作用;

信息性社会影响的作用;

其他原因(遵守了错误规范、很难放弃服从权威、产生继续服从的压力)。

团体心理与行为

一、团体概述

McGrath根据群体成员结合的紧密程度进行的群体分类。统计集合、

观众群、群众、组或队、家庭、正式组织。

1.团体

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具有提供归属感、认同感和社会支持的功能。

2.团体规范

为了保证团体目标的实现,团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要求团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就是团体规范,可以分为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前者是用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并由上级或团体的其他成员监督执行的规范,而后者是成员约定俗成的、无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

团体规范的作用:保持团体的一致性;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规范的惰性作用。

3.团体凝聚力

(1)定义

团体凝聚力是指能使团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它往往用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

影响凝聚力产生的因素:需要的满足;团体目标;团体活动和领导者。

(2)凝聚力的作用

1)增强团体的稳定性;2)增强对团体成员的影响;3)提高团体成员的自尊心。(3)凝聚力的测量

二、团体领导

1.领导定义

领导是对团体行为与信念施加较大影响的人,他们引发活动、下达命令、分配奖惩、解决成员之间的争论以及促使团体向着目标迈进,分为任务型领导(企业的厂长、经理)和社会情绪型领导(企业的工会主席)两种。

2.有关领导的理论

(1)特质理论

领导者具备某些固有的特质,并且这些特质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先天具备这些特质的人,才有可能成为领导。一般认为,智慧、支配性、自信、精力充沛、富有专业知识等,是与领导者联系在一起的。

Gibb的特质理论;Stogdill的特质理论;Burns的交易型和改变型领

导理论;House的魅力领导理论

(2)领导与下属交换理论;

(3)Fiedler权变领导模式

领导的效果取决于领导者个人因素与情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领导者的人格特质与环境的匹配程度决定着绩效。

(4)路径-目标理论

(5)McClelland的成就动机理论

三、团体内部沟通

1.团体沟通的特性

(1)成员发言的不平等性;(2)领导的主导作用

2.团体沟通

3.冲突解决

(1)Thomas的冲突解决方式

对峙、逃避、顺应、妥协、合作

(2)协商式沟通

(3)利用中间人沟通

四、团体决策

1.定义

团体决策就是使不尽相同的团体成员的意见,实现整合一致,进而形成团体的观点。

团体决策的规则分为:一致性规则;优势取胜规则;多数取胜规则。

2.团体极化

通过团体讨论使得成员的决策倾向更趋极端的现象。

3.团体思维

在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内部,人们在决策及思考问题时,由于过分追求团体的一致,而导致团体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能做出客观及实际的评价的一种思维模式。团体思维比较容易发生在强有力的领导带领的团体和凝聚力极高的团体中,往往导致灾难性的事件发生。

4.团体决策方法

(1)头脑风暴;(2)德尔菲法;(3)具名群体技术;(4)阶梯技术。

健康心理学

一、健康与心身疾病

1.健康与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

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心理健康:

个体能够积极地、正常地、平衡地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的良好心理状态。

2.健康模式的转变

(1)生物医学模式

人的身体被看成是一个机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分可以被拆卸和转移,如果身体的某个部分出了问题,可以用其他人身体的同一部分来替代。

该模式忽略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行为层面对于健康的影响。

(2)心身医学模型

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上的相互作用。与生物因素相比,心理因素会更重要一些。

(3)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强调社会因素对于健康的影响,社会环境、社会变化、社会压力均对于人们的健康具有影响。

3.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属于躯体疾病,但其产生、发展、治疗与预防均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癌症、溃疡、哮喘、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往往与人格特征、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关。

二、压力

1.生活事件

对个体生活可能产生影响的变化性事件,它影响着个体健康。

生活事件对个体健康的影响,参见表9-1。

2.对压力的知觉

3.控制感

知觉到的控制感是指相信自己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影响和控制周围环境的感觉,至于后果好坏,则取决于自己采取的方式。

4.自我效能

个人认为自己有能力执行特定行为以达成期望目标的信念。

5.习得性无助

个体将负性事件的起因归于稳定的、内在的和全面性的因素时所带来的悲观状态。

三、应对方式

1.应对与应对方式

应对是指个体在处理来自身体内外部、超过自身资源的生活事件时,所做出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

应对方式是指人们在面对应激事件时的反应方式。

Folkman和Lazarus测量应对方式的量表

应对方式的8种类型:面对、远离、自我控制、寻求支持、接受责任、逃避、有计划

解决、积极回应。

2. 与应对方式相关的因素

性别、人格特征(悲观人格与乐观人格、A型人格与B型人格、压力易感性人格)。3.积极的应对方式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积极情绪和调整控制;敞开心胸、倾吐心事;寻求社会支持

4.健康行为的塑造

增进健康行为的HAPA模型(221页)

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概述

一、文化与文化心理学

1.文化

生活在一定地域中的人们的思想、信念及生活与行为方式的总称,文化影响着人的心理与行为。

不同学者由于生活的文化背景及分析角度不同,对于文化的定义是不同的。

2.文化心理学

研究心理与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学科,主要目的在于揭示文化和心理之间互相整合的机制。

两个前提假设:其一,人类的生活受制于自身所生活的社会文化情境;其二,文化本身又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结果。

二、文化心理学的范畴

1.文化人类学

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的四个特点:

(1)文化的影响具有选择性;

(2)文化的影响具有相互性;

(3)文化的影响具有适应性;

(4)文化影响具有不等同性。

2.跨文化心理学

以不同文化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的异同为研究对象,探讨这些异同的文化背景及心理含义。

多数学者的研究体现为:用客观的方法研究不同国家、地域的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差异及文化背景,并分析其根源及影响。

3.文化心理学

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对人们可观察的外在物品的影响(服饰、习俗等);第二,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第三,对人们潜在假设的影响,决定着人们的知觉、思想过程、情感以及行为方式。

三、文化心理学的发展

1.20世纪70年代以前

主要关心文化所决定的人类心理与行为;

2.20世纪70-80年代中期

社会文化环境和语言的意义;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强调对文化的主观建构。

四、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文化对生理活动的影响;

2.文化与信息加工机制(知觉、认知及逻辑思维);

3.文化与符号表征(梦、神话与谚语等);

4.文化与社会化;

5.文化多元性的影响;

6.文化对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

五、文化心理学的方法

1.研究的理论途径

价值途径——从人们的价值取向出发,认为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比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自我途径——通过自我结构的特征揭示文化的影响。

情境途径——文化是一种生态环境,人的认知机制必须与文化环境相适应。

理论途径——研究思路的递进性。

2.研究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民俗分析法、价值调查法(问卷调查)。

六、文化的维度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的规避;男性化-女性化。

Trompenaars的文化维度:普遍主义-特殊主义;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中性与感性;特定文化与扩散文化;成就与归属。

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四个主要领域

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西方文化——个人主义;东方文化——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以个体自己为最终目的,重视个人尊严与自我发展、自主与个人隐私,强调个体是社会的基础。

集体主义:以强调内团体为核心,关注内团体的目标与需要胜于个体自己,强调团体的规范与责任,而不是个人的快乐。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如何测量?

二、文化与自我

西方文化——独立型自我,强调个人的独立自主,关注个人的特点和目标,鼓励一个人的成就和实现,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反对顺从;

东方文化——依赖型自我,强调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强调集体的目标与团结,反对人的自私自利。

三、文化与归因

西方文化——强调个体自主,行为反映了个体内部的动机和价值观,偏好对他人做出内在归因;

东方文化——强调团体以及个体从所属社会团体中获得的自我感,偏好做出情境归因。

四、文化与思维方式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对中国文化的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1.提倡以人为本,强调伦理道德;

2.家族主义;

3.封闭性的经济基础;

4.政治制度中的专制主义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

社会心理学学习心得 这学期学习了社会心理学,有一点心得体会。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结构。本书在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历史、理论、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社会心理学的几个主要研究领域,并从理论和实际上对其加以分析这些领域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社会交换与影响,团体与组织心理,以及最新受到重视的文化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在对这些领域的知识进行分析的时候,作者力图使其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联系在一起,从而使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帮助。 学习社会心理学能够使人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尽管常常可能会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自己的认识远远少于他人或者事件的认识。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第一个好处是认识自己。 在学习社会心理学我也学会了认识他人。生活中人们时时刻刻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尽管不同的人的行为差异很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渐渐了解自己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仅如此,还喜欢把一件小事考虑的很复杂。但是现在我发现所学习的心理学的知识在我脑中结成了一张大网,活生生的经历时时接受着理论的检验。我了解了,我不怨了。我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宽容。有人说:“主动与被动紧一线之隔,而生命情

调却神情悬隔。”还有人说:“当你不能改变环境时,最好改变自己。”也有人说:“当你不喜欢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时,请马上改变。”于是,我选择了后者那就是所谓的“改变”,虽然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还是愿意去尝试,并且希望用时间来证明自己是可以做到的!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第三个好处是认识社会。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了解了在这样的社会中应该如何生存下去,这对即将毕业的我有很大帮助。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最大好处是认识生活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有钱或者名声响亮,而是在于:一是能够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够决定,而不是由他人决定;二是能力,能够有足够的实力把自己决定或者他人交给的任务完成;三是关系,在生活中和他人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孤军奋战;四是自尊,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 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

社会心理学知识总结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一般问题 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性质和类别 l 、社会心理学与生理心理学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分别从生物自然属性与社会制 约性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3、 SSP 指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PSP 指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6、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档案研究法。(大致了解其优缺点) 第二章个体的社会化 第一节什么是个体的社会 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 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个体实现社 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第二节个体社会化的机制 个体社会化的机制有:依从、认同、内化。(态度形成阶段) 依从基于强化的原则,自居基于“榜样人物”的吸引。 第三节个体社会化的内容 1、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社会化的内容有哪些?(个体的继续社会化指什么?) 个体从出生到青年成熟期,可以称之为社会化的初步形成阶段。这个阶段社会化的内容: (1)首先,是要求个体掌握作为社会成员应具备的生活基本知识与技能,使个体学会独立 自理,为参加社会生活做必要准备;( 2)其次,是要求其掌握有关行为规范、准则,根据个 体所处的周围的社会环境,学习相应的礼貌、公德以及与人交往应遵循的原则;(3)第三,是培养个体的社会责任感,懂得做一个孩子、学生或少先队员等的不同社会责任;(4)第四,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要求个体明确自己“长大了干什么?” 要求个体学会思索和想象 自己今后将挑起的社会担子,它超出了个体当前所肩负的职责,属于对理想的确立。 2、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 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中遇到的社会化问题,或可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它不同于个体社会化的继续发展。 特点:第一,它不是在个体原有社会化基础上按照同一个方向进一步发展,而要求实现改向 转变;第二,这种转变又是非常迅速的一种转变,而使个体在实现这一社会化转变过程中显 得特别难于适应。 第四节个体社会化的结果——社会角色的获得 1、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种 社会地位、身分,规定了这个个体应该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2、角色期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相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 社会角色对他抱一定的期望,称之为角色期望。 3、角色网络:个体所担任的多种多样的丛杂的社会角色构成了网络,被称为角色网络或 角色丛。 4、角色冲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处在角色网络包围之中,不容易满足各方对自己的 角色期望,往往由此产生内心矛盾冲突。这种由角色引起的冲突叫角色冲突。 5、性别角色:社会认为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一套行为、兴趣和思想方式。 第五节老年人的个体社会化 2、老年人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途径: (1)要明确认识到个体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必然的过程,人到老年要加强形势的学习,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第八版社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讲课讲稿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事后聪明式偏见(后视偏差) 也被称为“我早知道了现象”即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 2、我们如何从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相关研究:探寻自然关系 实验研究:探寻因果关系 第二章社会中的自我 1、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2、社会自我的发展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 我们形成的社会同一性 我们和别人的比较 我们的成功与失败 其他人如何评价我们 3、直觉到的自我控制 ①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②控制点 个体在周围环境(包括心理环境)作用的过程中,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力量,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责任的认识和定向 ③习得性无助: 当动物或人经历无法控制的有害事件时,他们就会习得一种被动和无助感 自我服务偏见 当我们加工和自我有关的信息时,会出现一种潜在的偏见 自我服务偏见有关的结论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 每个人都高于平均水平吗? ③盲目乐观 ④虚假普遍性和虚假独特性 虚假独特性效应: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⑤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 ⑥自我效能和自我服务偏见的反思 5.自我展示 ①虚伪的谦逊: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只是为了表现谦虚,而在道谢者自己内心里,荣誉还是归于自己的 ②自我妨碍:有时人们通过设置障碍物来阻扰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决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我并没有失败- 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总结

“第1章绪论 第1节社会心理学及其发展 1、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1.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研究核心是人际间的相互作用与社会影响; 系统研究人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基础的学科; 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社会交互作用与交往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史前思想积累阶段特点:哲学性强 (2)产生阶段特点:独立——以实证方法为主流研究范式的科学的社会心理学 1.社会心理学的初创时期 标志: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出版《社会心理学》,英国本能主义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社会心理学导论》 2.实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标志:奥尔波特出版《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正式开始) (3)迅速发展阶段特点:理论众多、研究领域广泛、理论研究与应用结合 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理论 一、强化导向的社会化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华生、桑代克、斯金纳、多拉德、米勒 (一)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1.联结 联结是两种刺激在大脑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用联结也能解释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行为。例如,谈虎色变”。 2.强化:最核心的概念 人们之所以学会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后果,或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们之所以避免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3.模仿 模仿就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理解模仿的心理机制。 (二)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 主要观点 (1)观察学习:四个阶段注意——保持——制作或组织反应(动作复现)——反馈 (2)发展: 首先,把学习过程中的获得和执行分开。获得以后未必立即执行有可能经过很长的时间才执行;其次,发展了强化的概念:提出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的概念 (3)环境——人——行为交互作用的观点:社会行为是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认知)与环境(主要是社会因素)相互作用(选择与影响)的信息加工所获得的结果。 认知会影响行为,而且行为也会对人的认知产生影响、调节作用;行为改变环境,环境也制约着人的行为; (四)社会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 主要观点: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个体得到奖赏越多,就越愉快,并倾向于增加有关行为或活动;当前活动与过去得到奖赏的活动越相似,人就越易于由于收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学生用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学生用)-

————————————————————————————————作者:————————————————————————————————日期: ?

《社会心理学》(行政管理专业)期末复习指导 2012.12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试题类型包括: 1.单项选择题(8题,每题1分,共8分)2.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3.名词解释题(5题,每题5分,共25分) 4.简答题(4题,每题8分,共32分) 5.应用分析题(2题,每题10分,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本次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答题注意事项 各位同学:以下给出的部分复习题的答案请大家不要死记硬背,而要争取理解。 大家要注意:我们考试的题不可能和辅导的完全一样,而是会有一些变化,包括题干和选项的变化等等,请大家认真看好题干和选项,再做回答。应用分析题要联系学过的理论知识展开分析,答出要点。 第一章绪论 填空题: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和英国心理学家()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 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 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 与( )。 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 ) ,另一种是()。 简答题: 1.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P9-10 第二章社会化 填空题: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社会化、()社会化和()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3.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 )角色和() 角色。 4.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二是()。 单选题: 1.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 A.父亲 B.朋友C.外交官 D.妻子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讲体验社会心理学 1、无名效应 2、皮革马里翁效应 3、如何识别部属的谎话(言语表情动作)(眼睛)(细节与情节梗概) 4、如何识别部属的性格(坐车奇遇) 5、如何识别部属的气质(看电影受挫后的不同反应) 第二讲导论心理学面面观 一、心理的实质 心理学( psychology )是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 心理的实质——社会生活条件下的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心理的结构 1、心理过程——泛指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 过程。 (1)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 (2)情绪过程(emotional process)是个体对待他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人和自己的态度体验。 A、愤怒:包含生气、微愠、愤恨、暴怒、敌意..等。 B、悲伤:包含忧伤、抑郁、寂寞、沮丧、绝望..等。 C、恐惧:包含焦虑、惊恐、恐慌、紧X、忧心…等。 D、快乐:包含高兴、喜悦、满足、幸福、兴奋、狂喜…等。 E、厌恶:包含轻视、轻蔑、讥讽、不屑、排拒…等。 F、惊讶:包含震惊、讶异惊喜、叹为观止…等。 G、羞愧:包含愧疚、尴尬、懊悔、耻辱…等。 (3)意志过程(will process)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指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 (2)个性心理倾向性——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着他追求什么,什么对他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价值观则处于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制约和调节着人的需要、动机等个性倾向性成分。 (3)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和。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三个方面的差异特征。 A、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B、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即心理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灵 活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C、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mental state)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如思维活动的灵感状态或刻板状态;情绪活动时可能出现的心境或

社会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社会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社会心思学是古代心思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思学、实验心思学和认知心思学一同造成了古代心思学的基本结构。下面我们来看看社会心理学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社会心理学的心得体会1 心思学是一门并不陈旧但却十分奥秘的学科,许多人都对它充满了幻想。认为它可以使人了解他人的心坎世界,控制他人的思维。我也是怀着异样的想法才选了社会心思学这门公共选修课。 在接触社会心思学课程以前,我总以为社会心思学很虚幻,但是经过这几次课程的学习,我懂得社会心思学的根本成绩是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成绩,人的本质成绩是人存在的根据成绩,人的发展成绩是人存在的价值成绩。因此,认真学习社会心思学,深刻把握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成绩, 如今的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90后,普通都是这样,不会去顾及旁边人的感受,以及一切人的感受,不管是在家里,还是任何一个中央,他们都是这样,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要找中央去发泄,这是一种极其不好的行为。他们只会在他人的身下来找缘由甚至动手,所以往往这种人不会有任何人和他去接触。

咱们大先生都觉得本人最了解本人,但是随着对社会心思学课程的学习,我发现结果并非如此。咱们思考过本人的心思瘦弱吗?咱们思考过本人的追求和动机与心思学的关系吗?咱们认真地总结过本人的个性与社会性吗?咱们关注过本人的逆商吗?没有,素来都没有过,咱们只关怀高数考了多少分?谁得了一等奖学金····· 通过对社会心思学课程的学习之后,我逐渐发现其实社会心思学,也包括其他一些心思学课程与咱们是严密相干的,对咱们的个人发展很有协助。此外想要了解本人其实并不难,除了要做一个冷静的事实主义者,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调整本人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欣赏本人,自我认同才可能失去别人的认同;其主要学会善待本人,在气愤时心疼一下本人,找一个僻静处宣泄宣泄,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第三就是忧伤时,要心疼一下本人,找一些本人可以信任的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第四是在操劳时,要心疼一下本人,美美的睡上一觉,人不过是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风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时,更要心疼一下本人,打败疾病的力量还是在本人坚强的意志。 咱们以前总是在怨天尤人,不只如此,还喜爱把一件大事思考的很复杂。把一些小成绩看得太重,但是如今社会心思学的知识使我我学会了忍受,学会了宽容要学会退一步海

社会心理学小组讨论总结报告

社会心理学小组讨论总结报告 小组名称:3+2 小组口号:3+2,一切皆有可能! 小组组长:徐溶霜 小组成员:王倩,白文威,笪茜,欧婷 讨论时间:2010-4-26 讨论地点:和风苑E栋435寝室 讨论过程: 一、读书笔记展示 小组各成员拿出自己的读书笔记,首先由小组长确认其是否完成规定内容的笔记整理,然后进行交换查阅。最后,通过投票的方式评出每人的笔记整理优良等级。 评定结果: 目的:通过这种方式的检查,一是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彼此的学习态度,并与自己进行比较;二是在讨论之初,让同学们注意力集中起来。 二、读书感言讨论 在组长的组织下,每个人针对每个章节进行讨论,发言。 发言内容包括个人自学完本章节后的感触,自己认为存在的重点、难点、疑点。 讨论结果概括:

社会行为——重点:①三种助人理论的比较 ②助人的决策过程 ③助人行为影响因素 难点:①三种助人理论的比较 ②助人的决策过程 感想: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到社会中发生的一些见而不救的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之后,让我们能够更加理智地去看待这种行为,并在以后类似的社会情境中试着利用这种心理机制去避免人为灾难的发生。 从众、依从、服从——重点:①三者区别 ②依从诱导策略 难点:依从诱导策略 感想: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能够在以后发生从众现象时,理智地分析自己的立场;还可以在今后寻求帮助时更好地避免遭到拒绝。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重点:①社会助长、社会惰化的定义 ②群体极化、群体思维的定义 感想: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学会在以后的群体中,无论是作为领导者还是群体中的普通一员,都要把我好自己的权利与义务,避免群体极化和群体思维的发生。

社会心理学(二)期末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心理学:沈德灿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1895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N.Triplett教授就做了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实验回答了“由他人在场时个人的作业绩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一问题。 3.社会心理学真正的建立是在1908年,麦独孤(McDougall)撰写的《社会心理学绪论》和罗斯(E.A.Ross)撰写的《社会心理学》。 4.社会心理学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在1924年,这一年奥尔波特(F.Allport)出版了是谁心理学上的第三本教科书《社会心理学》标志着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端。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1.两种取向: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来自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家注重用定性的方法探究社会心理学问题,而来自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则强调在定量基础上的定性分析。除了方法上的不同,在研究的取向上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也各有特色:前者往往从宏观的角度探讨社会对人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中,个体是被动的;而后者则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研究在环境影响下个体如何 主动的做出反应,强调个体如何去适应环境。区别见表: 2.社会心理学的两种研究方法含义及优缺点 (1)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被动地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优点在于有一些问题,如水在等一些无法控制实验条件,只能采取相关的方法加以研究。同时这种方法可以收集到比实验法更多的数据资料。最大的不足是他不能说明因果关系,主要是一过关系的方向无法确定,并且有的时候,两个变量之间有中介因素的存在。 (2)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人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某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测量其行为,并探寻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优点:对变量有严格的控制,避免了因果关系的混淆。从实验研究能够清楚的看清实验研究必须满足的两个要求:即自变量可以操纵以及被试的随机分配。在实验研究中,可把实验分为实验室研究和现场研究。前者最大的优点是对实验的控制程度较高,因而内部效度高,并且经济方便,以此为基础的实验心理学是当今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主流。但实验室研究也有缺点:实验室情境不等于现实生活,因而结果很难推论到现实生活中去。现场研究是为了克服实验室外部效度低而发展出来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在真是的条件下进行,因而结果更能推广的生活中去,外部效度高。另外,现场可与处理实验室中无法操纵的变量,比如高温与侵犯行为的研究。 3.收集研究数据的几种方法: (1).观察法 如果研究目的只是描述社会行为,观察法是一种好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也有明显的缺点。首先某些特定种类的行为很难观察,以为他们很少发生或只会私下发生。其次,观察法往往局限在一个特定的团体,情境或某种特定类型的活动上。 人种质:是指研究者在没有任何预先假设的前提下,通过内部观察来理解一个团体或一种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社会心理学部分知识点

(一) 社会思维 1. 自我 (1) 自我的含义:即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知,包括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①主我与客我:詹姆斯。 ②镜我:米德。 ③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罗杰斯。 (2) 自我的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其中,社会自我是自我的核心。 (3) 自我的功能:保持个体内资的一致性: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 (4) 自我的形成与发展: ①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自尊和自信是自我的两个主要成分。 ②米德认为有三模仿(玩耍) 、游戏和博弈三个阶段。 (5) 与自我相关的概念:自我图式; 自我关联效应; 巴纳姆效应; 自我增强( 主要有六种方式: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地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防御性归因,自我设障)。 2. 归因 (1) 归因的定义: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 归因的原则:共变原则;排除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凯利认为,协变原则最全面)。 (3) 归因的理论: ①海德的朴素心理学:个体行为原因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归因遵循共变原则和排除原则。 ②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论: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内在属性相一致时,就是在 进行对应推断。琼斯和戴维斯认为,在进行对应推断时,需要考虑行为的非期望性与非顺从性、行为的自由选择性两个条件。当他人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且具有低的社会合意性时,人们最可能做出这样的结论。 ③Kelley 的三维理论: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行为者所处情境或关系,是人们归因的三种形式。在具体归因时,需要考虑三方面的信息:区别性信息、一致性信息、一贯性信息。 (4) 归因偏差:基本归因错误; 自利偏差,又称自我服务偏差,印象管理理论可以对其解释; 自我贬损; 习得性无助,塞利格曼。 今天这两部分内容只是对社会思维先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后续还有更多的理论和知识点要涉及,建议考生把这部分内容列一个表格,做一个简单系统的梳理,会容易记忆得多。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 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 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 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 --- 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 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 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出感知,推断的过程 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

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 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 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 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 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 体。 简答论述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复习进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所不可控的因素。 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1、社会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诞生至今才有百年的历史。 2、J.H.戈尔茨坦认为:对于社会心理学,“我们的暂时定义是,一个人的行为怎 样影响其他人行为的研究”。J.L.弗里德曼等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它探讨我们怎样感知其他人和各种社会情境。A.J洛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某种文化结构的范围内的其他人的行为或集团的行为所影响的个体的行为。D.O德尔斯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对社会行为的系统研究。 3、安德烈耶娃在她的《社会心理学》中指出方法论不等同于具体研究方法。她 认为方法论这个术语表示科学观点和方法的三种不同水平。、 <1>第一级水平是一般哲学观点,成为一般方法论。 <2>第二级水平是专门学科的一般理论观点。 <3>第三级水平是适合于一般哲学观点和专门学科一般理论观点的具体研究 方法。 4、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介于观察法和实验法之间的一种方法,所以人们 把它列入观察法。既有良好的内在效度,又有较高的外在效度。 5、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爱德华.罗斯分别从不 同的科学角度写出了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由此从促使其诞生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诞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6、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情节。 7、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心理学理论中的格式塔学派和温勒的场论。 8、心理学家赫斯与托尼:儿童的国家意识以三个连续阶段逐渐发展。 <1>国家象征期。<2>抽象国家观念期<3>国家组织系统期。 9、环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0、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和人类学家林顿较早的把“角色”这个概念引入了社会 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了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1、男女两性的智商在统计学上并无明显的差别。 12、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13、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中成分。 14、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 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 15、凯利的理论通常被称作是三度理论。他指出人们在试图解释某人的行为时可 能用到三种形式;归因于行为者;归因于客观刺激物(行为者对之做出反应的事件或他人);归因于行为者所处的情景或关系。 16、加量总表:利克特在1932年创制。 17、寂寞;指当人们社会关系欠缺某种重要特征时所体验到的主观不适。这种关 系可能是数量上的也可能是质量上的。 18、得失原则:阿伦森发现人际吸引的增减规律。人们对于一直否定自己最终肯 定自己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高。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交往对象。反之亦然。 19 熟悉性:仅仅只是经常看到某人就能增强我们对他的喜欢,这就是曝光效应。20六度间隔理论:米尔格拉姆提出六度间隔理论又称为小世界现象,即在这个社会中,任何两个人之间建立一种联系,最多需要通过六个人。 21、文化障碍:美国老师——中国学生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期末考试题型说明: 一、选择题:15题*2分=30分 二、名词解释:6题*3分=18分 三、简答:4题*8分=32分 四、论述题:1题*20分=20分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导论 1、民族是最大范畴的群体。 2、社会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欧洲的群体心理研究。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1871-1938)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3、亚洲社会心理学会成立于1988年,每四年举办一次大型学术研讨会。第一次是在韩国召开的,第二次在日本,第三次在中国台北由杨国枢主持召开。 4、社会心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大众心理和民族心理,四者之间的关联,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轮廓。 5、社会心理与社会文明是分不开的,文明是社会心理的内核。 6、关于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社会心理的作用,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一是影响社会心理状态,二是影响心理沟通和心理表达的程度。 7、社会心理 8、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9、群体心理 10、大众心理 11、民族心理

12、请通过某些社会问题,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善”的理念对于社会心理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章研究方法 1、乔根森主张,具有下面特征者都是参与观察者: ⑴开放式的; ⑵研究者作为被观察团体的成员之一; ⑶个案的深度访谈; ⑷直接观察。 2、戈尔德(Gold)把参与的程序分为四种:⑴完全参与者;⑵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⑶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⑷完全的观察者。 3、期待效应 4、随机抽样 5、定量研究: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6、访谈的类型:⑴无结构访谈;⑵结论化访谈。 7、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哪些特点? ㈠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㈡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㈢期待效应; ㈣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8、问卷调查中题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⑴理解性原则; ⑵准确性原则;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汇总整理

人际关系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纠正畸形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在心理学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联系尤其密切。可以说,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从社会心理学中脱胎而来,两者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如果把社会心理学比作一棵树的主干,那么人际关系心理学就是它的枝干之一。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的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而人际关系心理学是探索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学规律。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他们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互区别。这表现在人际关系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一个独立学科,人际关系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是相互交叉的,但不能相互代替。 3.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1)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

关系的总称。(2)社会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第二,人际关系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第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第四,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研究。 ⑴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的心理学研究 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圆形、轮式、链式和 Y 式传递。(针对正式群体) 戴维斯人际交往模式: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流言型。(针对非正式群体) ⑵人际关系结构的心理学研究 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的分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 ⑶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霍桑试验 霍桑实验的组成: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 霍桑实验的结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第二版考前复习归纳总结

《社会心理学》考点复习 1、SSP和PSP的区别。 ⑴ SSP是指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PSP是指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⑵SSP更着重定性分析,PSP着重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再进行定性分析。 ⑶在研究眼点上,S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社会结构的,从宏观方面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对社会组织所具有的功能。而PSP的着重点似乎是面向个体的,从微观方面,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在个体上产生发展过程与条件。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⑴实验室研究法。优点:对实验情景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 缺点:实验情况和实验者对被实验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更加突出,需小心处理。 ⑵调查法。优点:直截了当,针对性强,问卷法比访谈法更省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 缺点:主要问题的准确性上,被试者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 ⑶观察法。优点:在于他的现实性,它主要研究现实生活条件下自然发生的过程。 缺点:研究者对于被研究者的情况即使了解得很清楚,但任何团体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很难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其他的团体中去。 3、单一支配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⑴快乐说。代表人物:本瑟姆。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 ⑵自我说。代表人物:霍布斯。他认为基本行为是权利的追求。 ⑶同情说。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他认为同情是人类的本性,是人类社会的心理基础。 ⑷模仿说。代表人物:塔尔特。他认为“社会就是模仿” ⑸暗示说。代表人物:黎朋。他认为由于人们的情感、情绪容易受到一种暗示而被激发出来。 ⑹本能说。代表人物:麦独孤。他认为本能会影响个人对社会的认识、兴趣、情操、行为等。 ⑺习惯说。代表人物:詹姆士。他认为习惯是本能的转移,本能活动经过多次重复就会成为习惯。 ⑻态度说。代表人物:杜马斯。他认为态度对人们心理活动起一种准备作用。 4、请介绍一下皮克马利翁效应。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了教师对学生的成绩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效应称为皮克马利翁效应。 5、皮尔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⑴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 ⑵道德判断从效果到动机。 ⑶对于错误的行为的处理,从为惩罚而惩罚到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方式。 6、埃里克逊的自我发展观。 ⑴婴儿期。婴儿期是从出生到18个月左右,这阶段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