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2017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78份)通用

【高中地理】2017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78份)通用

【高中地理】2017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78份)通用
【高中地理】2017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78份)通用

2017年高中地理会考资料汇总

2017年高中地理会考资料一) 主要经线及穿过的地理事物: 0o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英吉利海峡、巴黎(0o东侧)、伊比利亚半岛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西非、几内亚湾等。 30oE :穿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北端、芬兰与俄罗斯的国界、摩尔曼斯克(30O东侧)、莫斯科(30O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海峡东侧、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苏伊士运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海岸等。 60oE :穿过亚洲西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伊朗与阿富汗的国界)、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90oE :穿过亚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 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昆仑山东侧(青海与新疆、西藏的界线)、不丹、恒河河口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100o E:祁连山脉、青海湖、横断山脉(大理) 110o E:包头、晋陕交界、华山、巫峡、桂林、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 南岛中部 120OE:穿过亚洲东部和澳大利亚西侧。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 漠河西侧、大兴安岭(东侧)、秦皇岛、渤海中部、青岛、太湖、上海(东侧)、杭州、 福州、台湾西侧、菲律宾群岛西侧、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1500E:穿过亚洲、澳大利亚东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日本群岛东侧、新几内亚岛东侧、大分水岭、澳大利亚东侧拉、悉尼)等。 1800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基本吻合,穿过太平洋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图瓦卢、斐济、新西兰以东等。 150OW:穿过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 120OW :穿过北美洲西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西海岸(洛杉矶) 90oW :穿过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德逊湾、苏必利尔湖西侧、密西西比河河口、墨西哥湾中部、中美洲。 60oW :穿过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中部。主要有拉布拉多半岛东侧、纽芬兰岛(西部)、加勒比海(东部)、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南极半岛。 2017年高中地理会考资料二) 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⑴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

2017年高中地理会考资料汇总

2017年高中地理会考资料(一) 主要经线及穿过的地理事物: 0o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英吉利海峡、巴黎(0o东侧)、伊比利亚半岛东侧、地中海、撒哈拉沙漠、西非、几内亚湾等。 30oE:穿过欧洲中部、非洲东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北端、芬兰与俄罗斯的国界、摩尔曼斯克(30o东侧)、莫斯科(30o东侧)、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交界处、黑海海峡东侧、小亚细亚半岛(西侧)、地中海、开罗、尼罗河、苏伊士运河、东非高原(西侧)、南非高原东海岸等。 60oE:穿过亚洲西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伊朗与阿富汗的国界)、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等。 90oE:穿过亚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叶尼塞河(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界河)、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昆仑山东侧(青海与新疆、西藏的界线)、不丹、恒河河口三角洲、孟加拉湾等。 100oE:祁连山脉、青海湖、横断山脉(大理) 110oE:包头、晋陕交界、华山、巫峡、桂林、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南岛中部 120oE:穿过亚洲东部和澳大利亚西侧。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勒拿河(东侧)、漠河西侧、大兴安岭(东侧)、秦皇岛、渤海中部、青岛、太湖、上海(东侧)、杭州、福州、台湾西侧、菲律宾群岛西侧、马来群岛、澳大利亚西部。 150oE:穿过亚洲、澳大利亚东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东西伯利亚山地、千岛群岛、日本群岛东侧、新几内亚岛东侧、大分水岭、澳大利亚东侧(堪培拉、悉尼)等。 180o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基本吻合,穿过太平洋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白令海、阿留申群岛、图瓦卢、斐济、新西兰以东等。 150oW:穿过美国的阿拉斯加州中部、夏威夷群岛东部。 120oW:穿过北美洲西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落基山、西海岸(洛杉矶) 90oW:穿过北美洲中部。主要的地理事物有德逊湾、苏必利尔湖西侧、密西西比河河口、墨西哥湾中部、中美洲。

2017年地理高考真题全国卷一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C .常绿硬叶林D .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 .行政管辖不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气温B.降水C.光照 D .土壤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 年,海德堡已成立了 6 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 ?设备成本 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 ?产量大B.价格低 C .款式新 D . 质量优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

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 6 ?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 . 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 C .约为210毫米 D ?远小于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 ?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 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 ?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 C .湖水富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

2018年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新课标于2017年底印发,并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地理最新解读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二)基本理念 1.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高中地理学习,使学生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 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 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 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 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学科%网4.建立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准确把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以 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形成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体系,科学测评学生的认知 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它 们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2017年上海高中地理等级考试真题及答案打印版

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地理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与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所有试题均为简答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与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椰林婆娑送天舟”。选择海南文昌作为我国又一个卫星发射基地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是 A.纬度 B.地貌 C.水文 D.气候 2.当地时间某日14时,一架飞机从东京国际机场(东9区)起飞,大约3小时后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时的北京时间约为 A.14时 B.15时 C.16时 D.17时 3.2017年3月智利比亚里卡火山再次爆发。火山喷出的岩浆物质冷凝形成的岩石就是 A.玄武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 4.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散逸层 5.在亚欧大陆某些沿海地区,常会出现“东风送雨”现象。在下列气候类型中,最可能出现这一现象的就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6.201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近38毫米,上升幅度为30多年来最大。如果这一现象持续下去,沿海城市可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 ①提升防潮排涝能力②控制城市地面沉降 ③加速城市化进程④植树造林修复生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中地理:城市知识点

高中地理:城市知识点 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自然因素: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 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 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 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 ③科技发达; 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 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 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⑵第一批城市诞生的地区:世界上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 恒河和印度河、尼罗河中下游平原等。 原因分析: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便利的水运。 ⑶上海市的发展: 优越的区位因素: ①便捷的交通; ②广阔的消费市场; ③高素质的劳动力;

④宽广的经济腹地; ⑤充足的商品供应; ⑥丰富的农副产品; ⑦雄厚的技术力量。 城市化问题:产生原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 表现: ①道路狭窄,交通堵塞;②居住拥挤; ③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④用地紧张。 浦东新区的规模和发展: 作用:解决城市化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有利条件:位置:接近上海繁华市区;面积:相当于建城的2倍; 地形:平坦、开发空间大; 水源:河网密集,水源充足; 产业:农业为主,开发成本低 城市规划: ①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 ②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 ③纵横交错的快速干道和河流; ④各种类型的绿地组成绿化体系。 建设成就:浦东新区已建成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⑷城市道路网问题: 形式:环行-放射式方格--环行-放射式 作用:放射线:方便市中心交通,使市中心成为通达度最高的地区。环线:缩短了城市各端点的距离,避免把大量人流、车流引入市中心,

2013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的两个显著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由必修课程与选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埂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习探索扑克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索。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

2017上海高中地理合格考(最新整理)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地理试卷 (2017 年6 月)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题,包括填空题和简答题等类型。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 80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A.土星 B. 木星 C. 水星 D. 天王星 2.月球表面环形ft密布,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火ft喷发②陨星撞击③太阳风吹拂④风力堆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地球上大潮发生时的月相是 ①新月②上弦月③满月④下弦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当地时间 20:30,全球多个城市的地标建筑都会熄灯一小时,以响应全球“地球一小时”活动。下列城市中最早熄灯的是 A.伦敦(零时区) B. 上海(东八区) C. 东京(东九区) D. 纽约(西五区) 5.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于 A. 23°26′N纬线 B. 26°23′N纬线 C. 23°26′S纬线 D. 26°23′S纬线 6.去年暑假小林乘坐高铁,一路向北游玩了上海、南京、济南和北京等地,游玩期间,白昼最长的城市是 A.上海 B. 南京 C. 济南 D. 北京

高中地理城市与城市化专题

微专题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构建】 【知识精析】 一、城市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2 具体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 二、城市体系的特点与判读 (1)在城市体系中,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功能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同级别城市距离越远;等级越低,数量越多,功能越少,服务范围越小,同级别城市距离越近。如下图。 (2)高一级别的城市一般覆盖低一级别城市的功能和服务范围;同一级别的城市功能相似,服务范围相互排斥,但也可能有重叠现象。如下图。 (3)城市等级的判读方法

①根据图例判读:多数示意图中将不同等级的城市用不同大小的圆点表示。可根据圆点的大小区分城市等级。 ②根据行政区级别判读:在区域图上,一般直辖市、省会城市等级高,地级市、县级市等级依次降低。可根据城市的行政级别判读城市等级。 三、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判断方法 (1)郊区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1所示: (2)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 (3)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四、城市化的影响 1.城市导致的地理环境改变 (1)景观的改变 ①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环境,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②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自然环境。 ③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④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 (2)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 ①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原先的农业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并形成了城市功能分区。 ②改变了居民的就业形式,区域产业活动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 ③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取代了原先的乡村景观。 ④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与此同时,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得以大幅度加强。 ⑤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广泛渗透,强化了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城市环境问题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地貌)改变原有下垫面性质;(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植被)破坏原有环境生态;(气候)改变小气候;(土壤)混凝土全面取代天然表土等。产生了大气、水、生态等方面的环境问题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稿)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修订稿)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 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 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 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 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 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 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 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 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 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4.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水平、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 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 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Ⅲ卷文综地理试题解析(正式版)(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图1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 图2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 5.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学*科网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 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 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北京市高中地理 城市的服务功能和空间结构(一)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城市的服务功能和空间结构 题一 下图为“我国城市等级体系图”从中可以看出()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 B.等级越高的城市,服务范围越小 C.职能越低的城市,数目越少 D.城市数目越少,该等级的城市相互间距离越短 题二 读“某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该城市地域功能分区有中心商务区、批发与轻工业区、低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 (2)写出E功能区的判断理由。 (3)该城市地域结构体现了_________与_________背向发展的趋势。

题三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__,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__水平,二者的关系是______。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__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城市化____________。

2017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稿)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

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4.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水平、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2017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2017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 12.与黄山市相比,北京市的( ) 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 A.辐射影响大 B. 服务范围小 C. 职能种类少 D. 城市等级低 13.韩国“三星”电子集团在西安投资电子装配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技术 B. 劳动力 C. 市场 D. 交通运输 第I 卷选择题(共60 分) 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从首都北京到广州, 全程2294千米,最短用时约8小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 A.金星、地球 B. 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与木星相邻的行星是( 地球、土星 C. 3分,共60分) ) 火星、土星 D. 水星、火星 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下图为“京广高铁线路示意图” 。据此完成14?16题。 14?影响京广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 .资源 C .文化 D .经济 2. 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B. 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C. 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 17年 D.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 北京时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 中国第一次在月球留下“足迹” 3. 英 4. 日冕层 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 。据此回答3?4题。 英国伦敦(中时区)的华侨观看“玉兔号”驶抵月球表面的直播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15日12时35分 .15日20时35分 F 列地区白昼最长的是( C .北京 D A. C. A. 14日12时35分 14日20时35分 “玉兔号”驶抵月球表面时, 深圳 B .上海 ) .大连 15?高铁沿线城市某些路段的两侧,常架起近两米高屏障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噪声污染 B .保证行驶安全 C .净化城市空气 D .美化沿线环境 16.京广高铁的运营( ) A.加快了沿线城市间客运速率 B .增加了沿线城市间货运总量 C.促进了沿线资源跨区域调配 D .实现了沿线地区间产业转移 中共十八大报告论述了 “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据此完 成17?18题。 5. 下图中①圈层表示( ) A.地幔 B. 地壳 C. 读下面不同降雨类型示意图,回答 6. 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A.① B. ② 7. 冷锋影响下,能形成( ) A.梅雨 B. 伏旱 下图为某区域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地核 D. 软流层 6?7题。 ) C. D. C. 8-10 秋高气爽 题。 D. 大风暴雨 8. 图示①、②、③、④水循环环节中,最容易受人类影响的是( A.① B. ② 9.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 A.背斜山 B. C. ③ D. ④ 图中山地最可能是( 断块山 10. 甲地至乙地植被类型的变化,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11. 下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最小的是( A.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B. ) C. 向斜山 D. 火山 体现了陆地环境的(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整体性 ) C. 黄土高原 B. D. D. 青藏高原 17.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 .社会可持续发展 C .生态可持续发展 D .文化可持续发展 18. 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 ) 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 .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D .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度,下图为鸟类濒危或 受威胁的原因图。据此完成 19?20题。 19. 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 A.偷猎 B .栖息地的丧失 C .外来物种入侵 D .其他原因 20. 虽然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但由于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改善,近年来,到湖区越冬的鸟类种群及数 量增加明显。这主要体现了洞庭湖湿地的价值是( ) A.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B .调蓄洪水 C.维护生物多样性 D .航运 第H 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3小题,共40分) 21. 下图为“我国冬季某日某天气系统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 受M 天气系统的影响,此时甲、乙两地中,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是 ___________ 地。(2分) (2) 当M 天气系统经过丙地时,丙地的天气特征是 __________ 、降温、 __________ (4分) (3) 冬春季节,M 类型天气系统活动频繁,常给我国带来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______________。为减轻这种灾害 造成的损失,农业生产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分) 22. 图左为“泰国位置示意图”,图右为“泰国首都曼谷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各题。(14分) (1) 泰国位于东南亚,其 ____________ 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种植 ________________ (粮食作物)。(4分) (2) 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 (6分)

2017高考新课标1地理试题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 地理部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图1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设备成本 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 B.价格低 C.款式新 D. 质量优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2020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修订版)

2019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修订稿)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在和未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求。 3.创新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和形成过程的要求与特点,科学设计地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生活等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 4.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以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水平、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价值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的水平,全面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新课标Ⅰ卷

2017年全国新课标I卷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 图1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 C.劳动力成本 D.设备成本 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 B.价格低 C.款式新 D.质量优 图2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6~8题。 图2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2000毫米 B.约为2000毫米 C. 约为210毫米 D. 远小于210毫米 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高中地理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制作人:周永清 课程标准: 1、结合实例,知道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中心地”理论),运用实例,说明不同规模城市 服务功能的差异。理解不同规模的城市与其服务功能及服务范围的关系,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规模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1、自然因素: (1)、水资源 阅读课文,思考:水对城市区位的选择有何影响? (2)、气候 读图,说说气候与城市区位有何关系。 (3)、地形 读图,说出我国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4)、矿产资源 列举事例,了解一些矿产城市。 2、社会经济因素 阅读课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2)、交通对城市区位选择有何影响?了解一些交通城市。 (3)、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如何变化的? 二、城市体系 1、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城市活动有哪些? 2、什么叫城市体系? 3、中心地理论 (1)、什么叫中心地? (2)、中心地布局要遵循哪些原则? (3)、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在数量、距离、服务功能、辐射范围等方面有何区别? 三、案例分析 [探究活动]: 1、读图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情况。

2、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等级城市的数量、服务功能、辐射范围有何区别? 3、说出我们江苏省内,不同等级城市的数量、服务功能、辐射范围有何区别? 课堂小结: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河流之所以对城市的城址选择具有深远影响,是因其具有() A.供水和运输功能 B.人口聚居的地带 C.提供灌溉水源的能力 D.风景优美的特点 2.下列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属于降水量不足400mm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是() A.太原 B.郑州 C.兰州 D.西安 3.下列城市组合中属于在开采矿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 ①包头②扬州③鞍山④大庆⑤格尔木⑥济宁⑦攀枝花 A.①②③④ B.1347 C.①③④⑤ D.①③⑥⑦ 4.影响济南的城市区位因素有:() ①地形②水资源③交通区位④气候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唐山大地震给我们的启示是() A.建立城市应该建在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 B.建立城市应考虑当地的交通,以便发展工业 C.城市选址应考虑资源的丰富程度 D.城市应避免建立在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 6.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 ①在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②区域条件的改善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 ③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的增长中心④每个城市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服务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中心地理论”理论主要用来指 导() A.工业生产和产品的类型 B.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C.农业区域、农业生产和作物种类的配置 D.交通运输和道路的修建 8.关于城市等级的叙述,合理的有() A.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少 B.城市等级越低,其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高,其人口规模一般越大 D.城市等级越低,其数目越少、平均距离越近

2017年高中地理新课标

2017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修订稿)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 2017年4月5日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1) (二)基本理念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2) (一)学科核心素养 (2) (二)课程目标 (4) 三、课程结构 (4) (一)设计依据 (4) (二)结构 (5) (三)学分与选课 (6) 四、课程内容 (7) (一)必修课程 (7) (二)选修Ⅰ课程 (10) (三)选修Ⅱ课程 (15) 五、学业质量标准 (28) (一)学业质量标准水平 (28) (二)水平说明 (34) 六、实施建议 (34)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 (34) (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 (51)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58)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 (60) 附录一、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 (64) 二、地理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65)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相衔接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其内容反映地理学的本质,体现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有行动力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强化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具备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的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 2.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坚持基础性、多样性、选择性并重,满足不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精选利于地理核心素养形成的课程内容,力求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的统一,满足学生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