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虚拟化平台管理规范

虚拟化平台管理规范

虚拟化平台管理规范
虚拟化平台管理规范

虚拟化资源申请及管理规范总体要求一、、虚拟机按需创建,做到专机专用。关键业务虚拟机、一般业务虚拟机和测试用虚拟1机应分开,停用的虚拟机在规定时限内应及时删除。2、创建后的虚拟机及时登记并纳入服务器统一管理,每开通一个虚拟机要及时把虚拟机配置,用户名,密码,主机地址纳入管理库。3、不要随意在公共场所安装虚拟机客户端,进行登录虚拟机操作。不得向他人随意泄登陆密码。vcenter露虚拟机创建二、

1、虚拟机命名:使用[IP地址后两位_虚拟机用途_操作系统简写]的格式,如。”、“6.32_BPMIHS2_CENTOS6”“1.42_SJBS_WIN2003

2、虚拟机磁盘配置:为实现DRS 和HA,虚拟机安装在共享存储上,不能使用服务器自带存储。每个LUN上可布置15-20个一般业务的虚拟机,用于生产业务的LUN上虚拟机个数最好在10个以下。对于oracle、ms sql server等高io的应用,建议使用裸设备映射。每个LUN的空间使用率不能高于80%。所有的虚拟机磁盘文件应放在同一文件夹下,以方便管理。用于生产业务的虚拟机,虚拟磁盘采用厚置备置零的格式,对于测试的虚拟机,虚拟磁盘采用THIN PROVISION格式。一般业务的虚拟机则根据存储的空间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格式。所有虚拟机初始硬盘大小为80G,不够时再对硬盘扩容。原则上不提倡使用大于2T的超大存储硬盘,这样在做快照或数据备份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确有超过2T,用户可在操作系统层面实现逻辑卷的LUN的存储空间需求,建议为这台虚拟机分配多个

合并来满足需求。3、CPU配置:根据虚拟机业务量分配CPU,建议配置两个CPU,总CPU核数不能不能超过32个。原则上是安装完操作系统后就不再对虚拟机cpu作更改,否则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如果虚拟机运行一段时间发现cpu资源不足,可向信息发展部提出申请迁移到的比例来提高性能。cpucpu的预留值和共享性能更强的虚拟主机上运行或增加4、内存分配:虚拟化环境中内存资源很宝贵,为了合理利用内存资源及提高内存利用率,内存最低分配为2G,最高不超过32G,所有虚拟机内存总使用量不能超过服务器所配内存的80%。虚拟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内存资源长期不足可再次申请增加内存。如果虚拟机申请大量内存但是长期处于低使用率状态,信息发展部可根据统计情况回收多余的内存。5、网卡配置:如无特殊需求,只配置一个千兆虚拟网卡,虚拟交换机采用标准千兆交换机。6、虚拟机操作系统安装:目前提供Windows server 2003 64位、windows server 2008

R2 64位、Centos 6.4 64位。对于windows系统,系统分区为50G。linux系统,/boot 20G,剩余大小设置为数据分区。swap分区和内存大小一样,/为200M 分区,虚拟机模板创建三、1、为方便部署系统,信息发展部对每一种操作系统都做一个模板。

2、。安装操作系统并升级到最新的操作系统补丁,安装vmware tools、3。THIN PROVISION虚拟机模板的硬盘模式采用.

虚拟机的使用四、

使用者通过远程的方式来进行虚拟机的管理。虚拟机建好后,应开启远程服务,1、

2、需要明确所有者及责任人。虚拟机建立以后,日常的系统维护工作就由虚拟机的所有者来维护,包括操作系统打补丁、病毒库更新、密码的定期更换,虚

拟机的定期重启等。3、虚拟机所有者需保证虚拟机数据的安全,可每天手动备份系统关键数据,亦可向信息发展部申请使用专业的备份系统进行自动备份。4、信息发展部发现虚拟机异常时需通知虚拟机所有者,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操作,避免重要数据的丢失。虚拟机的回收五、

虚拟化平台的资源是有限的,虚拟机一旦建立并运行,就会消耗一定的资源,为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出现以下情况的虚拟机进行资源回收。1、测试平台上的虚拟机,存活时间不应该超过3个月,如果要继续使用,需再次提交申请。否则将该虚拟机资源回收。回收一个月内不活跃的虚拟机。、23、连续数天处于休眠状态(启动但是没有活动)的虚拟机,信息发展部会先与虚拟机的所有者了解不活动的原因,再进行操作。资源申请六、,必须提供以下信息,并通过信申请人填写信息系统资源使用申请表(向信息发展部领取).

息发展部及分管领导审核。;Virtual Machine name:****

product/ordinary/testLevel:;CPU:**GHz;:**GBMemory;**GBStorage::System administrator:需要开通的其他功能要求。Other系统管理七、虚拟系统登录及权限(一) VMWare身份登录。以administrator1.管理员使用VMClient身份登录testVMClient以其他人员审核后远程管理服务器的2.权限:3.administrator权限:4.test5.其他权限:需要开通其他权限的填写系统维护申请表向信息发展部及分管领导申请。虚拟系统资源配置及应用标准 VMWare (二).

1.VM Name:[IP地址后两位_虚拟机用途_操作系统简写],如

“1.42_SJBS_WIN2003”、。6.32_BPMIHS2_CENTOS6”“核。,总核数不超过322颗CPU2.VM CPU:配置以上,根据应用需求进行配置2GBVM Memory3.:VM Network:4.配置VM Storage5.

虚拟磁盘VMLUN部署)(1 一般不跨时,系统磁盘和数据磁盘分开创建>200G VM 存储空间(2)时,采用映射裸设备进行创建存储空间>1T(3) VM1MLUN,块大小为系统采用VMFS5格式化物理(4) VMWare1T大小一般为存储设备每个LUN(5)75%LUN空间使用率不得超过使用) VMFS部署虚拟机时,每(6模式0)创建虚拟磁盘时使用厚置备置7(其他注意事项八、1、从模板部署虚拟机时需采用自定义规范,否则会出现SID相同无法加入同一个域。个快照,调试完成后要及时3虚拟机快照会影响虚拟机的性能,建议最多只做、2.

删除不必要的快照。.

vmvare虚拟化平台巡检细则和方法

vmvare虚拟化平台巡检细则和方法 1.1 检测多个主机之间是否有相同的软件版本 通过图形化方法: 为了获得ESXi主机的版本信 息,使用VS Client,点击给定ESXi 主机的配置标签。 为了获得VC的版本信息,通过 使用VS Client,在主菜单上选择帮助 正常异常 -〉关于虚拟化架构选项 ESXi 5.0.0 1311175 命令行方法: 以root权限登陆ESXi 主机,在 命令行提示符下输入“vmware –v” 1.2 检查网络和存储配置信息是否一致 图形化方法: 正常异常 在VS Client里面, 导航到

Configuration -> Networking and Network Adapters 检测: 虚拟交换机数量 虚拟交换机命名 物理网卡数量 物理网卡的速度/全双 工 端口组类型 是否有冗余 命令行方法: 在命令行提 示符下键入 “esxcfg –vswitch –l” 列出多个虚拟交换机和端口组信息 在命令行提示符下键入 “esxcfg -nics –l” 列出多个物理网卡,网卡的速度,制造商,连接状态 1.3 检查服务器配置信息是否相同,是否有不同的CPU 类型

图形化方法: 在VS Client里面, 导航到每个主机的Configuration -> Processors 检测: Cpu型号 处理器速度 处理器数量 每个物理处理器上是否有多核核数是否相同 超线程是否开启 逻辑cpu数量正常异常 1.4 是否配置NTP时钟同步服务 图形化方法: 在VS Client中, 导航到Configuration -> Security Profile 并且观察NTP Client 选择是否开启了外出连接选项。正常异常

虚拟化实施方案-VMware(参考模板)

服务器虚拟化实施方案 (草案) 陕西智维中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

目录 1 项目背景 (4) 2 需求分析 (5) 2.1 系统分析 (5) 2.2 整合IT基础服务器 (5) 2.3 整合重要应用服务器 (5) 3 VMware实施计划 (6) 3.1 实施计划 (6) 3.2 实施系统拓扑图 (7) 4 实施规划 (8) 4.1 集群规划 (8) 4.2 硬件规划 (9) 4.3 网络规划 (9) 4.4 相关软件说明 (10) 5 安装ESXi server (10) 5.1 相关设置规划表 (10) 5.2 安装前准备工作 (11) 5.3 ESXi安装 (12) 6 安装VC (22) 6.1 前提条件 (22) 6.2 安装DB2 (22) 6.3 配置ODBC (32) 6.4 安装VC (35) 6.5 安装VClient (43) 7 创建数据中心 (46) 7.1 创建数据中心 (46) 7.2 配置主机 (46) 7.2.1 添加主机 (46) 7.2.2 配置时间和NTP服务 (49) 7.3 配置license (51) 7.3.1 配置ESX License (51)

7.3.2 检查Vmware License (51) 7.3.3 配置vCenter Server License (53) 7.4 网络设置 (54) 7.4.1 VMware 网络介绍 (54) 7.4.2 管理网络设置 (55) 7.4.3 虚拟机网络设置 (58) 7.4.4 VMotion Kernel网络设置 (59) 7.5 存储设置 (62) 7.5.1 存储和交换机设置 (62) 7.5.2 添加存储配置 (62) 7.5.3 存储扩容配置 (66) 7.6 创建主机群集 (67) 7.6.1 配置主机通信 (67) 7.6.2 配置网络环境 (67) 7.6.3 配置集群 (68) 7.6.4 测试 (71) 7.7 创建只读用户appmon (72) 8 虚拟机部署 (74) 8.1 新建虚拟机 (74) 8.1.1 创建虚拟机 (74) 8.1.2 安装操作系统 (81) 8.1.3 设置虚拟机自动启动 (84) 8.2 模板部署虚拟机 (86) 8.2.1 创建模板 (86) 8.2.2 模板部署虚拟机 (89) 8.2.3 自定义规则 (91) 8.3 克隆部署虚拟机 (98) 9 converter 4.3软件使用 (98) 9.1 VMware converter standalone软件安装 (99) 9.2 P2V 物理服务器至虚拟化架构 (104) 9.2.1 热P2V Windows 2003物理服务器 (105) 9.2.2 热P2V LINUX物理服务器 (115) 9.2.3 冷P2V Windows 2003物理服务器 (124) 9.2.4 冷P2V Linux物理服务器 (137)

集团虚拟化平台方案建议书

集团虚拟化平台方案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项目目标 (5) 第二章平台建设方案 (6) 2.1虚拟化平台现状分析 (6) 2.1.1部署架构 (6) 2.1.2平台软件配置 (7) 2.1.3主要问题分析 (7) 2.2平台总体架构 (9) 2.2.1方案设计原则 (9) 2.2.2业务场景梳理 (11) 2.2.3虚拟化平台方案拓扑 (11) 2.3硬件设计方案 (14) 2.3.1服务器设计 (14) 2.3.2存储设计 (14) 2.3.3网络带宽设计 (15) 2.4软件设计方案 (18) 2.4.1服务器虚拟化软件VMware vSphere (18) 2.4.2桌面虚拟化软件VMware? Horizon View (22) 2.4.3桌面虚拟化用户配置管理模块 (25) 2.4.4桌面虚拟化备份模块 (27) 2.4.5桌面安全防病毒模块 (30) 2.4.6云资源管理平台 (32) 2.4.7平台的监控告警模块 (48)

2.4.8运维管理设计 (52) 2.4.9方案可扩展性 (53) 2.5平台实施方案 (57) 2.5.1硬件基础环境安装 (57) 2.5.2虚拟桌面组件服务器部署 (59) 2.5.3标准镜像制作 (61) 2.5.4用户创建和桌面发放 (63) 2.5.5用户桌面迁移 (72) 2.5.6旧有虚拟桌面环境的迁移 (72) 2.6方案优势 (74) 第三章平台设备配置清单 (75) 3.1硬件产品配置说明 (75) 3.2软件产品及集成服务配置说明 (76) 第四章项目实施方案 (77) 4.1实施计划 (77) 4.1.1项目实施时间计划 (77) 4.1.2项目人员 (78) 4.2项目管理/质量管理 (78) 第五章测试及验收 (79) 5.1平台测试 (79) 5.2系统初验 (80) 5.3系统终验 (80) 第六章平台售后运维服务 (80)

IAAS平台VMware虚拟化技术方案

IAAS平台VMware虚拟化技术方案IAAS Platform VMware 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Solution

目录 第1章IAAS平台项目需求概述 (3) 第2章IAAS平台VMWARE虚拟化解决方案 (4) 2.1虚拟化单机方案 (4) 2.1.1 单机方案拓扑图 (4) 2.1.2 单机方案推荐配置 (5) 2.1.3 单机方案说明 (6) 2.1.4 单机方案的重要功能 (7) 2.2虚拟化集群方案 (9) 2.2.1 集群方案拓扑图 (9) 2.2.2 集群方案推荐配置 (10) 2.2.3 集群方案说明 (11) 2.2.4 集群方案高级功能 (11) 第3章IAAS平台虚拟化方案价值 (17)

第1章IAAS平台项目需求概述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业需要开展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OA)。信息化模块多样化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大量的硬件设备,且陈旧的硬件设备上支持的操作系统过老,不支持新业务所需的操作系统,目前公司已经有各类陈旧与空闲的服务器设备上百台,有很多设备已经进入淘汰期,需要充分的利用这些服务器设备降低IAAS平台的总拥有成本(TCO),提高IT投资回报率,必需解决好以下问题:1、实现硬件的整合,减少服务器硬件数量,以降低硬件管理维护成本,降低网络中心运营成本;2、充分的利用陈旧的服务器设备,提高服务器资源的利用率; 3、使陈旧的设备上支持满足新业务所需操作系统和应用,使新操作系统和应用与老设备之间不存在兼容性问题; 4、关键应用的性能必须要得到充分的保障,必须能做到7×24的不间断运行。运用虚拟化技术满足了这些需求,不仅可以大大降低TCO、提高运营效率、提高服务水平,而且虚拟化软件本身还为您提供高可用性和负载均衡特性,保证业务应用的连续性。

虚拟化平台管理规范标准

虚拟化资源申请及管理规 一、总体要求 1、虚拟机按需创建,做到专机专用。关键业务虚拟机、一般业务虚拟机和测试用虚拟机应分开,停用的虚拟机在规定时限应及时删除。 2、创建后的虚拟机及时登记并纳入服务器统一管理,每开通一个虚拟机要及时把虚拟机配置,用户名,密码,主机地址纳入管理库。 3、不要随意在公共场所安装虚拟机客户端,进行登录虚拟机操作。不得向他人随意泄露vcenter登陆密码。 二、虚拟机创建 1、虚拟机命名:使用[IP地址后两位_虚拟机用途_操作系统简写]的格式,如“1.42_SJBS_WIN2003”、“6.32_BPMIHS2_CENTOS6”。 2、虚拟机磁盘配置:为实现DRS和HA,虚拟机安装在共享存储上,不能使用服务器自带存储。每个LUN上可布置15-20个一般业务的虚拟机,用于生产业务的LUN上虚拟机个数最好在10个以下。对于oracle、ms sql server等高io的应用,建议使用裸设备映射。每个LUN的空间使用率不能高于80%。所有的虚拟机磁盘文件应放在同一文件夹下,以方便管理。用于生产业务的虚拟机,虚拟磁盘采用厚置备置零的格式,对于测试的虚拟机,虚拟磁盘采用THIN PROVISION格式。一般业务的虚拟机则根据存储的空间大小来选择合

适的格式。所有虚拟机初始硬盘大小为80G,不够时再对硬盘扩容。原则上不提倡使用大于2T的超大存储硬盘,这样在做快照或数据备份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确有超过2T的存储空间需求,建议为这台虚拟机分配多个LUN,用户可在操作系统层面实现逻辑卷的合并来满足需求。 3、CPU配置:根据虚拟机业务量分配CPU,建议配置两个CPU,总CPU核数不能不能超过32个。原则上是安装完操作系统后就不再对虚拟机cpu作更改,否则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如果虚拟机运行一段时间发现cpu资源不足,可向信息发展部提出申请迁移到性能更强的虚拟主机上运行或增加cpu的预留值和共享cpu的比例来提高性能。 4、存分配:虚拟化环境中存资源很宝贵,为了合理利用存资源及提高存利用率,存最低分配为2G,最高不超过32G,所有虚拟机存总使用量不能超过服务器所配存的80%。虚拟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存资源长期不足可再次申请增加存。如果虚拟机申请大量存但是长期处于低使用率状态,信息发展部可根据统计情况回收多余的存。 5、网卡配置:如无特殊需求,只配置一个千兆虚拟网卡,虚拟交换机采用标准千兆交换机。 6、虚拟机操作系统安装:目前提供Windows server 2003 64位、windows server 2008 R2 64位、Centos 6.4 64位。对于windows 系统,系统分区为50G。linux系统,/boot分区200M,swap分区和存大小一样,/为20G,剩余大小设置为数据分区。

VMware虚拟化实施方案

1.1、VMware虚拟化实施内容 在本期项目中,将遵照规划和架构设计进行项目实施。本实施方案不涉及具体操作步骤和细节配置,而主要针对项目实施的过程进行控制。预计的实施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为项目的实施搜集各方面资料和必要的工具,同时也包括双方参与实施人员的确定。准备阶段主要内容如下; 软件介质准备,包含项目涉及的所有软件产品介质,如果是项目内采购则由卖方准备,如采用用户现有的软件则由用户方提供,主要的介质包含: (1)VMware产品介质 (2)各虚拟机的操作系统介质 (3)在应用服务器上运行的所有应用软件介质 (4)服务器硬件驱动程序介质 如涉及到License则需要提供方确保在提供软件介质时同时提供有效的License授权。如Windows操作系统需要S/N号码等。 在准备阶段还需要确定实施需要的人员名单,每个步骤的参与人员要事先确定下来。为了确保应用迁移时的现场技术支持,要求在应用迁移或服务器迁移时确保应用软件的管理员或厂家技术人员能够现场支持。 2.VMware vSphere虚拟架构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主要的工作包括虚拟环境搭建和系统迁移两部分,本节主要针对VMware vSphere4虚拟化架构搭建的过程进行描述。 针对本期项目的情况,需要按照下列步骤进行VMware vSphere架构建设。在此,只对实施的过程列表并进行简要说明,详细地安装和配置技术实现步骤将在安装过程中为用户进行现场培训,并在项目实施后的安装报告中将具体参数设置等进行汇总和记录,安装报告将在总结与交付阶段与项目的其他文档共同转移给用户的管理团队。

1.2、VMware虚拟化实施流程

虚拟化解决方案

虚拟化解决方案

虚拟化解决方案 深圳市深信服科技有限公司 11月

第一章需求分析 1.1高昂的运维和支持成本 PC故障往往需要IT管理员亲临现场解决,在PC生命周期当中,主板故障、硬盘损坏、内存没插紧等硬件问题将不断发生,而系统更新、补丁升级、软件部署等软件问题也非常多,对于IT 管理员来说,其维护的工作量将是非常大的。同时,桌面运维工作是非常消耗时间的,而这段时间内将无法正常进行网上工作,因此也会影响到工作效率。最后,从耗电量方面来讲,传统PC+显示器为250W,那么一台电脑将产生高达352元/年【0.25(功耗)*8(每天8小时工作)*0.8(电费,元/千瓦时)*240(工作日)】本机能耗成本,而电脑发热量也比较大,在空间密集的情况下,散热的成本也在逐步上升。 因此,IDC预测,在PC硬件上投资10元,后续的运营开销将高达30元,而这些投资并不能为学校带来业务方面的价值,也即投入越大,浪费越多。 1.2 不便于进行移动办公 传统的PC模式将办公地点固定化,只能在办公室、微机房等固定区域进行办公,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和灵活性,无法适应移动化办公的需求。

1.3数据丢失和泄密风险大 信息化时代,其数据存储和信息安全非常重要,在信息系统中存储着大量的与工作相关的重要信息。可是传统PC将数据分散存储于本地硬盘,PC硬盘故障率较高,系统问题也很多,这使得当出现问题时数据易丢失,同时由于数据的分散化存储,导致数据的备份及恢复工作非常难以展开,这些都是棘手的问题。另外,PC/笔记本上的资料能够自由拷贝,没有任何安全策略的管控,存在严重的数据泄密风险。 综上所述,桌面云解决方案是业界IT创新技术,当前已在众多行业机构得到广泛应用。经过基于服务器计算模式,将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集中于数据中心,实现统一管控。此方案可经过革新的桌面交付模式,解决当前桌面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运维难、不安全、灵活性差等问题,实现高效、便捷、防泄密的经济效益。

国内最佳云计算虚拟化平台软件产品介绍

EASTED V5.0云计算虚拟化平台软件 北京易讯通科技有限公司 2011-11

目录 1、虚拟化改革的必要性 (3) 2、EASTED V5.0 (4) 2.1 应用虚拟化平台EASTED ThinApp (9) 2.2 桌面虚拟化平台EASTED View (10) 2.3 ECloud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解决方案 (12) 3、EASTED V5.0云计算虚拟化平台典型案例 (17) 教育典型案例 (17) 医疗典型案例 (20) 政府典型案例 (22) 企业典型案例 (23) 4、技术服务 (25) 5、关于易讯通 (26)

1、虚拟化改革的必要性 1)传统的网络状况及存在问题: ?服务器能力不足及网络存储容量不够服务器和应用系统剧增,很难有效管理 ?IT环境复杂,无法快速部署新系统。网管人员不能及时准确了解网络的运行状态,出现问题和故障不能迅速定位和排除,不能及时有效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缺乏高水平的安全保障。内网的机器比较容易受到来自网络黑客及病毒的攻击。尤其是服务器,一旦遭受攻击或中木马等,将会造成系统瘫痪甚至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设备增加对机房环境需求迅速提升(电力,制冷,空间)成本上升。 ?硬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单一应用无法充分利用服务器资源。 ?带宽不足及无出口流量控制设备,导致大部分上网用户感觉上网速度较慢。 ?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应用实际上线通常会延时。 2)虚拟化变革后的优势: ?桌面和应用全部运行在数据中心,可更灵活、高效、集中部署维护;数据更加安全。?通过策略及其他技术手段,可以严格禁止涉密数据下载或保存到本地的客户端设备,有效保护用户知识产权,科研成果,机密文件,专利技术信息。 ?可从任何分支机构或任何节点远程访问桌面和应用,实现移动商务和移动办公。 ?运行在高性能的服务器上可以使桌面和应用的性能得到大幅提升而不受任何终端的性能限制,前端桌面可使用各种终端及瘦客户端。 ?可迅速部署最新的应用软件;C/S架构软件无需修改即可转化为B/S架构;还可适应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如内部用户和公众用户,涉密终端和非涉密终端等。 ?降低维护桌面及软件的费用;延长原有硬件设备的生命周期,减低硬件采购成本IT 总投资成本(TCO)有效降低75%。 ?提供接近于本地应用的最终客户体验,并且最大限度保持原有的用户使用习惯。 ?大型软件在10KB/S的超低带宽下实现流畅运行。 ?通过流量监控分析系统帮助用户了解网络流量构成,使用情况,带宽占用,协议分布以及用户的行为;实现主动监控,控制。 ?通过视频及文件审计及上网行为管理等扩展功能综合实现高效监控管理及有效查实,大幅提升体系内安全级别,管理级别,工作效率及竞争力。 ?方案的可扩展性强,在业务规模增大时,可快速扩容部署,总体造价合理。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方案

1项目概述 1.1竹溪县民政局现状 竹溪县民政局机房现有设备运行年限较长,各业务系统相对独立,造成管理难度大,基于这种现状我司推荐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启动平台化建设。 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是提高健康水平、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推手,是规范医疗政府服务,方便群众办事,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的主要手段,不仅对推动竹溪县政务整改工作有重要意义,也是当前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工作迫切的需求。 1.2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 1)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原则: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建设要按照国家有 关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竹溪县民政局实际,做好顶层设 计,进行信息资源统筹规划,统一建设规范、标准和管理制度,构建竹 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为建设目标和任务。运用不同机制和措施,因地 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促进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工作协调发 展。 2)标准化原则: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建设要在统一标准、统一规范指 导原则下开展,相关技术、标准、协议和接口也须遵循国际、国家、部 颁有关标准,没有上述标准要分析研究,制定出适合竹溪县民政局信息 化平台的标准、规范。 3)开放和兼容性原则: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建设不是一个独立系统, 而是搭建一下通用平台,基于平台承载各类应用系统运行,因此,系统 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开放性,同时因发展需要,应具有较好的伸缩性,满 足发展需要。 4)先进性原则:采取业界先进系统架构理念和技术,为系统的升级与拓展 打下扎实基础,如在技术上采用业界先进、成熟的软件和开发技术,面

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支持 Internet/Ineternet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应用;客户/应用服务器/数据 服务器体系结构与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相结合的先进的网络计算 模式。 5)安全与可靠的原则:作为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关乎到民生及医疗 数据安全,其数据库硬件平台必须具备最高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可接近 连续可用。平台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群体性事件,因此竹溪县民政 局信息化平台需要建立在一个科学稳定的硬件平台上,并达到系统要求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二是网络安全。在系统架构和网络结构设计上首先 考虑安全性,必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综合适用技术、经济、制度、 法律等手段强化网络的安全管理。三是信息安全。主要是数据安全即保 证数据的原始性和完整性,运行数据不可被他人修改或访问,记录者的 记录不容抵赖,访问和修改可追踪性等。在系统设计时既考虑系统级的 安全,又考虑应用级的安全。应用系统采用多级认证(系统级认证、模 块认证、数据库认证和表级认证)等措施,采用用户密码的加密技术以 防止用户口令被破解。同时需制定不断完善的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预案和 合理的数据库备份策略,在灾难时也能快速从灾难中恢复。四是信息化 平台应具有较强数据I/O处理能力,同时系统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在大规 模并发,长期运行条件下的系统可靠性,满足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7× 24小时的服务要求,保证各机构单位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的需要。 6)协调合作原则:要求各有关方将以往的行为方式从独立行事向合作共事 转变,从独立决策向共同决策方式转变。各方在合作基础上,应在人力 资源和设备实体方面全力建立更加稳定的信息技术设施。 1.3平台需求 1.3.1硬件需求 竹溪县民政局信息化平台是支撑整个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硬件设备和网络设施建设,是系统平台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支撑整个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所需

(完整版)虚拟化平台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理规范1.0

VMware虚拟化平台服务器 日常维护和应急处理规范 1 目的 为提高部门处理VMware虚拟化服务器故障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日常管理流程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虚拟化平台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小服务器故障对生产的影响,降低业务中断风险,特制定本规范。 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局域网中所有提供VMware虚拟化平台服务的服务器管理,应对发生和可能发生的故障。 3 规范内容 虚拟化平台服务器运维和应急处理应包括风险评估,检测体系和应急处理三个环节,合理有效的执行控制将防止故障影响扩大。 3.1 故障分类 虚拟化平台故障包括服务器硬件和虚拟化软件的故障;自然灾害(水、火、电等)造成的物理破坏;电脑病毒等恶意代码危害;人为误操作造成的损害等。 3.2 应急准备 部门责任人员明确职责和管理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应急值班,确保到岗到人,联络畅通,处理及时准确。 3.3 具体措施 (1)建立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机房环境,防火、防雷电、

防水、防静电、防尘;建立备份电源系统。 (2)虚拟化平台服务器应采用可靠、稳定、兼容性硬件,落实责任管理机制,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对虚拟机和管理服务器进行定时备份;采用有效的虚拟化监控工具,及时发现问题和日报告。 4 故障处理规范 4.1 机房停电 接到停电通知后,相关人员应及时部署应对具体措施,启动备用电源,保证服务器正常运行。 4.2 硬件维护 (1)平台服务器出现硬件告警需要停机维护,服务器责任人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将业务虚机迁移到集群中其他服务器主机上,再将故障服务器切换至维护模式并从HA集群中移除,负责陪同硬件厂家现场更换至成功恢复。 (2)若服务器硬件24小时内无法恢复,服务器责任人需书面报告原因并立即通知业务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应急备份,防止灾难扩大。 (3)若虚拟化存储硬件出现告警,第一目击人应立即通知存储管理员,并上报主管领导,存储管理员应在报告1小时内联系厂家到场处理,处理完成后因报告原因,找到解决方法;并立即对数据做完整性检查,消除重复发生隐患。 4.3 虚拟化平台故障 (1)虚拟化服务器应保证双机群集配置,并同时配置好一套备用服务器群集,随时待命。

VMware虚拟化实施计划方案

1.1、VMware虚拟化实施容 在本期项目中,将遵照规划和架构设计进行项目实施。本实施方案不涉及具体操作步骤和细节配置,而主要针对项目实施的过程进行控制。预计的实施步骤如下: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为项目的实施搜集各方面资料和必要的工具,同时也包括双方参与实施人员的确定。准备阶段主要容如下; 软件介质准备,包含项目涉及的所有软件产品介质,如果是项目采购则由卖方准备,如采用用户现有的软件则由用户方提供,主要的介质包含: (1)VMware产品介质 (2)各虚拟机的操作系统介质 (3)在应用服务器上运行的所有应用软件介质 (4)服务器硬件驱动程序介质 如涉及到License则需要提供方确保在提供软件介质时同时提供有效的License授权。如Windows操作系统需要S/N等。 在准备阶段还需要确定实施需要的人员,每个步骤的参与人员要事先确定下来。为了确保应用迁移时的现场技术支持,要求在应用迁移或服务器迁移时确保应用软件的管理员或厂家技术人员能够现场支持。 2.VMware vSphere虚拟架构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主要的工作包括虚拟环境搭建和系统迁移两部分,本节主要针对VMware vSphere4虚拟化架构搭建的过程进行描述。 针对本期项目的情况,需要按照下列步骤进行VMware vSphere架构建设。在此,只对实施的过程列表并进行简要说明,详细地安装和配置技术实现步骤将在安装过程中为用户进行现场培训,并在项目实施后的安装报告中将具体参数设置等进行汇总和记录,安装报告将在总结与交付阶段与项目的其他文档共同转移给用户的管理团队。

1.2、VMware虚拟化实施流程

应用虚拟化解决方案

应用虚拟化解决方案 篇一:XXXX应用虚拟化解决方案 XXXX 统一接入平台项目 解决方案建议书 XX/9/21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概述................................................. ................................................... ..... 4 项目背景和目的................................................. .................................... 4 项目需求................................................. (5) 功能需求................................................. (5) 技术需

求................................................. (5) 实施要求................................................. (6) 其他要求................................................. (7) 解决方案及对应项目需求的实现................................................. ........ 8 对应功能需求的实现................................................. .......................... 10 集中管理 ................................................ .............................................. 10 应用发布 ................................................ .............................................. 10 存储隔离 ................................................ .. (11)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云服务平台的构建与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31933760.html,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云服务平台的构建与管理作者:何国民王代君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年第23期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在开放式操作系统Linux下,就虚拟化平台基础服务端、虚拟化连接管理中间件和Web管理平台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和配置,设计和构建一个针对高校实验室私有云服务平台,能动态分配实验室计算资源,高效率满足实验教学、开发、测试、管理等不同需求。 关键词:云计算;虚拟化技术;Linux;私有云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3-0199-02 云计算是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产物,也是引领未来信息产业创新的关键战略性技术和手段。它将带来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对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虚拟化技术是实现云计算的关键技术,它是一种调配计算资源的方法,它将不同层面——硬件、软件、数据、网络、存储——隔离开来。它的运行完全像一台物理服务器一样,并在同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多台虚拟机,可以节省硬件、存储空间以及能耗。近年来,云计算技术发展如火如荼,国外的亚马逊AWS云计算服务平台、微软的Microsoft Azure云以及Google 的Cloud Platform引领着云计算技术的先锋和浪潮。国内的各个互联网企业也纷纷推出各自的云服务,如阿里巴巴的阿里云,新浪的SAE平台,百度的BAE平台等。在计算机业界,云计算可以说是现阶段最热门的技术之一。整个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 本文是基于Linux内核虚拟化技术和Libvirt开源管理中间件以及Python语言开发,实现了在实验室机房环境中搭建私有云计算服务平台,从而实现服务器的硬件虚拟化,提供多台虚拟机给不同用户以运行不同的服务,给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等带来了极为方便的应用场景。 1 虚拟化云服务器平台的主要功能设计 云服务平台的虚拟化环境构建采用基于Linux内核的QEMU-KVM虚拟化技术,服务平台的Web管理端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和Django框架来开发,对于实验室云计算服务平台环境的搭建,主要完成以下的功能: 1)创建虚拟机,在创建时分配虚拟机的CPU、内存、磁盘、网络配置。 2)虚拟机的启动与关闭。在虚拟机系统出错无法正常关机的时候,能够对虚拟机的进行强制关闭。

华为虚拟化技术方案

航天电子SAP系统华为虚拟化技术建议书

航天电子虚拟化整体设计架构 设计组网 方案概述 针对本次航天电子SAP系统建设需求,建议采用华为Fusion Sphere虚拟化整体解决方案。利用虚拟化技术,部署CAMS、ERP、MII 等应用系统环境,实现节能环保,简化管理,业务快速上线及灵活扩容的建设要求。同时结合业务需求,利用现有存储设备对虚拟化环境进行备份。

解决方案设计 本次采用2台高性能物理服务器,通过部署华为Fusion Sphere 虚拟化构建生产系统群集,互为热备。同时可利用虚拟化平台本身HA环境,确保业务的高可用。 存储通过FC组网,通过2台SAN光纤交换机与前端物理服务器链接,SAN交换机备份,服务器及存储各通过4条光纤组成冗余链路,确保链路冗余性。 架构逻辑图 服务器选型设计 根据航天电子SAP系统建设需求,推荐采用华为RH5885 v3高性能服务器。RH5885 V3是新一代4U 4路机架服务器。它支持Intel??Xeon??E7 v2系列处理器,可提供60个计算核心,通过处理器、内存、I/O、硬盘的灵活配置,以最优的性价比,满足数据库、ERP、商业智能分析、大数据、虚拟化等业务需求。

本次配置2台高性能RH5885 v3服务器,每台服务配置4颗E7-4820 v2 8核处理器,6根16G内存,共96G容量,最大可支持3T 的内存容量扩容,本地配置4块300G 15K高速热插拔硬盘,板载提供6个千兆网口及2块双通道8G HBA卡,冗余插拔电源。 存储选型设计 本次建议采用华为OceanStor 5300 v3系列存储设备,其具备面向云架构的操作系统、新一代硬件平台和丰富的智能管理软件。可扩展到8控、1TB缓存、5PB存储容量,支持16Gbps FC、56Gbps IB、PCI-E 、12Gbps SAS、智能IO卡。满足大型数据库OLTP/OLAP、文件共享、云计算等数据存储需求,广泛用于政府、金融、电信、能源、媒资等行业。 OceanStor 5300 v3采用全冗余架构,配置32G缓存,提供8个8G FC及8个GE千兆前端主机接口,15块600G 15K SAS高速硬盘,及多路径软件。可为前端虚拟化环境提供高效稳定的存储环境。 虚拟化群集HA设计 当物理服务器宕机或者重启,系统可以将具有HA属性的虚拟机故障迁移到其他计算服务器,保证虚拟机能够快速恢复。 当计算服务器宕机后,由于单个集群内可以运行上千个虚拟机,为避免大量虚拟机迁移造成网络拥塞和目的服务器过载,系统会根据网络流量、目的服务器负荷选择将虚拟机迁移到不同的目的服务器。

虚拟化平台管理制度-模板

虚拟化平台应用管理规定 *变化状态:A——增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1总则 (3) 1.1目的 (3) 1.2适用范围 (3) 1.3术语和定义 (3) 1.4管理职责 (3) 2管理流程 (5) 2.1虚拟桌面申请 (5) 2.2虚拟桌面配置 (5) 2.3开发环境配置 (5) 2.4开发与配置库交互 (5) 2.5售后项目管理流程 (5) 2.6管理要求 (6)

1总则 1.1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部门产品及项目文档的安全性,深化和完善部门项目管理体系,解决目前项目最新代码与配置库分离,各项目系统配置环境复杂,控件不统一,项目售后问题解决缺乏跟踪,以及不能有效的进行测试等一系列问题,部门引进了虚拟化技术。为能充分利用该虚拟化平台解决我们现存的问题,特制定本规定。 1.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各市场项目。 1.3术语和定义 1、虚拟化:指计算机元件在虚拟的基础上而不是真实的基础上运行。虚拟化技术可以扩大硬件 的容量,简化软件的重新配置过程。CPU的虚拟化技术可以单CPU模拟多CPU并行,允许一个平台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并且应用程序都可以在相互独立的空间内运行而互不影响,从而显著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我们是采用VMVARE虚拟化软件来实现虚拟服务器运行的。1.4管理职责

2管理流程 2.1虚拟桌面申请 ?项目启动后,还没有虚拟桌面的成员要及时根据所负责任务的要求,填写《虚拟桌面申请表》(附件1),明确项目名称、系统环境、开发语言等。 ?《虚拟桌面申请表》填写完毕后提交虚拟化管理员。 2.2虚拟桌面配置 ?虚拟化管理员收到申请人提交的《虚拟桌面申请表》后,要与申请人进行信息的核实,如无问题则提要到研发部,由研发部负责人对申请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虚拟化工程师根据 《虚拟桌面申请表》中的配置要求为申请人搭建相应的虚拟桌面。 ?虚拟化工程师分配完虚拟桌面后,并创建用户,分配密码,并发送邮件给虚拟桌面申请人,申请人收到通知后及时登录自己的虚拟桌面修改密码,并检查核实自己的环境配置是否满足 项目需要,如有问题及时和虚拟化工程师联系。 2.3开发环境配置 ?成功登录自己的虚拟桌面后,及时测试开发环境,为项目开发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部门建立了两个服务于市场项目的数据库服务器,各项目根据情况选择项目数据库搭建位置:IP地址:172.16.12.XXX IP地址:172.16.12.XXX 2.4开发与配置库交互 ?为实现开发代码与配置库的实时交互,在虚拟平台上搭建了配置库服务器: 配置库服务器IP地址:172.16.12XXX ?在各自虚拟桌面上开发的代码每天工作结束后及时提交配置库,保证配置库代码的有效性和一致性。 ?代码提交配置库后,由专人从配置库上获取代码进行编译,编译通过后将发布程序获取到本地,再安装到客户现场。 2.5售后项目管理流程 ?项目验收后,以该项目的某个虚拟桌面为蓝本,重新复制一个虚拟桌面作为该项目的售后虚

VMware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详细

VMware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详细

虚拟化解决方案

目录 一、VMware解决方案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VMware服务器整合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VMware商业连续性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VMware测试和开发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VMware虚拟化实施方案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方案拓扑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方案构成部分详细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软件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硬件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方案结构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基础架构服务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应用程序服务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 虚拟应用程序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4 VMware异地容灾技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方案带来的好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 大大降低TCO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2 提高运营效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3 提高服务水平.....................................................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4 旧硬件和操作系统的投资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与同类产品的比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方案(高校)

噢易服务器虚拟化网络中心 技术方案 1.需求分析 软件和硬件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依赖IT技术来有效地支撑业务系统和流程。技术融入越多,应用扩展越多,学校就需要越来愈多的服务器容量来应对需求,随之面临的管理问题逐渐上升。 服务器资源分散,管理维护困难 随着业务的不断更新,网络中心服务器数量逐年增长,每台服务器搭建一个应用,资源分散,不能很好整合,无法集中统一管理,升级、维护等问题需要到网络中心服务器上逐一解决。 服务器资源利用率低 学校网络中心原有一些服务,如文件服务、WEB服务等业务使用的是独立的服务器,使用频率不高,但占用相当多的服务器,不仅服务器资源利用率低,效果也有待提升。 为保证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网络中心数据库服务器一般采用双机热备的方式,应用服务器一般采用负载均衡或冷备方式,导致服务器数量众多。安全性和可靠性虽然得到提高,但备机系统资源平时并没有利用到,浪费了备机系统资源,资源利用率低,同时也增加了维护成本以及维护工作量。 除此之外,很多学校网络中心在采购的时候就考虑到3-5年的扩容,导致网络中心的服务器和存储利用率一般平均不到50%,基本属于轻负载状态(10%~15%),使得资源的浪费非常大,得不到合理利用。 部分服务器老化,应用不稳定

随着应用的更新,应用年限的增长,部分服务器硬逐渐老化,很多老旧的服务器已无法支撑学校应用系统,导致应用系统不稳定。而采购全新的服务器,一台服务器只安装一个应用的话,采购成本大,也增加了管理难度。 业务扩展困难,临时环境搭建耗时耗力 随着业务系统建设的深入和业务处理量的不断增加,未来对于IT系统的使用还将会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大量软件应用不断增加,应用数据的逐渐累积,以及终端设备的大规模采购,必然导致已有的服务器难以支撑未来业务的不断扩展需求,需要增加投入。而传统的方式,增加新的应用就需要增加新的服务器,随之增加投入成本; 另外,学校临时应用环境的搭建,如部分老师需要搭建临时的测试系统,使用时间不长,但又需要硬件服务器资源;如临时考试系统,需要准备硬件资源,还要搭建软件环境,使用完以后又会迅速拆除,环境搭建费时费力,无法快速上线。 停机中断 硬件故障维护、升级或者扩容时候需要停机进行操作,造成应用系统中断,影响了正常业务应用系统使用及开展,特别是一些重要以及一些24小时不中断的应用,如财务系统,教务系统,重要的WEB应用等。 软件兼容性冲突 不少网络中心存在一个服务器在没有做虚拟化的情况下搭建多个应用的情况。由于业务性质的差异性,大量的教学业务系统,不同厂商开发,不同版本,很难统一部署和管理,软件正常使用,系统稳定性得不到有效保证。 视频应用或大流量访问带来的网络堵塞问题 学校网络中心的重要应用,如录播系统,视频点播系统,活跃网站访问,在高峰期可能会出现网络拥堵,而网络中心现有的硬件资源无法很好的解决这样的网络问题。 业务安全性、连续性要求增高,IT管理越来越复杂。 为了保证业务的安全性和连续性,对服务器的管理维护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服务器系统故障、硬件故障导致业务中断,需快速恢复,很多学校由于业务性质的特殊性,一般都会采用双机或者多机热备份方式,主服务器故障,自动切换到其他备份服务器上,安全性和可靠性虽然得到提升,但备机系统资源平时并没有利用到,浪费了备机系统资源,也增加了维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