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保险法

2015年保险法

2015年保险法
2015年保险法

《2015年保险法》

第1部分保险合同:主要定义

第1条保险合同:主要定义

在本法中(除第六部分外)-

“消费者保险合同”和《2012年消费者(披露与陈述)法》有同样的含义;

“非消费者保险合同”指并非消费者保险合同的保险合同;

“被保险人”指保险合同中作为被保险人的当事人,或当合同签订后将成为被保险人的当事人;

“保险人”指保险合同中作为保险人的当事人,或当合同签订后将成为保险人的当事人;

“合理陈述义务”指第3条第1款施加的义务。

第2部分合理告知义务

第2条适用与解释

(1)该部分仅适用于非消费者保险合同。

(2)该部分将适用于非消费者保险合同的变更,如同它适用于合同时一样,但是- (a)提及风险时应被解读为提及与拟议变更有关的风险变更,并且

(b)提及保险合同时应被解读为提及保险合同的变更

第3条合理陈述义务

(1)在保险合同订立前,被保险人必须向保险人合理陈述风险。

(2)第(1)款施加的义务在本法中应被提及为“合理陈述义务”。

(3)一个合理的风险陈述是指-

(a)第4款所要求的披露,

(b)披露应以合理清楚易懂的方式向一个谨慎的保险人做出,并且

(c)所有有关事实的重要陈述应当实质上正确,所有有关期望和信念的陈述应当诚信做出。

(4)除第(5)款另有规定外,披露的要求如下-

(a)被保险人应当披露其知道或应当知道的所有重要情况,或

(b)如未做到,那么被保险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足够的信息使保险人注意到为了揭示那些重要情况他就需要进一步提出询问。

(5)在没有询问的前提下,第(4)款不要求被保险人披露如下情况-

(a)该情况减少风险,

(b)保险人知道该情况,

(c)保险人应当知道该情况,

(d)保险人被推定知道该情况,或

(e)保险人对与该情况有关的信息弃权。

(6)第4条到第6条对被保险人和保险人的知情进行了进一步规定,第7条包含了补充性的规定。

第4条被保险人的知情

(1)本条界定了根据第3条第(4)款(a)项被保险人的知情和应当知情。

(2)如被保险人为个人,则被保险人的知情仅包括-

(a)该个人知情,并且

(b)为被保险人保险事务负责的一人或多人的知情

(3)如被保险人不是个人,则被保险人仅在以下一人或多人的知情的情况下能被视为知情-

(a)该一人或多人是被保险人高级管理层的一部分,或

(b)为被保险人保险事务负责

(4)被保险人不因第(2)款(b)项或第3款(b)项被视为知晓与个人有关的机密信息,如果-

(a)该个人是被保险人的代理人或被保险人代理人的雇员;并且

(b)该信息是由被保险人的代理人(或该代理人的雇员)通过与保险合同无关的人之间的商业关系获得的。

(5)根据第(4)款,与保险合同有关的人包括-

(a)被保险人和其他保险合同承保的人,并且

(b)如果保险合同再保了其他合同下的风险,根据本款与其他合同有关的人(6)不论是否是个人,被保险人应当知道通过其所能进行的合理查询就可以合理揭示的信息(不论查询是通过询问或其他任何方式进行)。

(7)根据第(6)款,“信息”包括被保险人组织内部或其他任何人(如被保险人的代理人或保险合同承保的人)所拥有的信息。

(8)就本条而言-

(a)与被保险人的代理人有关的“雇员”,包括任何为代理人工作的个人,而不论该个人是以何种身份工作的,

(b)如果个人代表被保险人参与到订立保险合同的过程中(不论个人是以被保险人雇员或代理人,或代理人的雇员,或其他任何身份作为),则该个人为被

保险人保险事务负责,并且

(c)“高级管理层”指那些对被保险人的行为如何管理或组织起着重要决策作用的个人。

第5条保险人的知情

(1)就第3条第(5)款(b)项而言,仅有在一个或多个参与到保险人决定是否承保或以何种条款承保的程序中的个人知情时,保险人才能被视为知情(不论个人是否是保险人的雇员或代理人,或代理人的雇员,或其他任何身份)。

(2)就第3条第(5)款(c)项而言,保险人仅在下列情况被视为应当知情- (a)保险人的雇员或代理人知情,并且应当合理地将信息传递给第(1)款提到的个人,或

(b)保险人持有相关信息并且这些信息能容易迅速地被第(1)款提到的个人获取。

(3)就第3条第(5)款(d)项而言,保险人在下列情况被推定知情-

(a)事情是常识,

(b)事情是向被保险人提供当前类别保险的保险人在通常业务中被合理期待知晓的。

第6条知情:一般规定

(1)就第3条至第5条而言,个人的知情不仅包括实际知情,也包括个人怀疑的情况和

个人本可以知情但却故意抑制去确认或查询的情况。

(2)本部分的内容不影响下列法律原则的运用:对被保险人或保险人实施欺诈的个人(欺诈者)的知情不能归于被保险人或保险人的知情,如果-

(a)当欺诈对象是被保险人,欺诈者是第4条第(2)款(b)项或第(3)款提及的个人,或

(b)当欺诈对象是保险人,欺诈者是第5条第(1)款提及的个人。

第7条补充规定

(1)一个合理的陈述不需要仅仅包含在一份文件或一次口头陈述中。

(2)“情况”包括任何与被保险人进行的沟通,或任何被保险人接收到的信息。

(3)如果一个情况或陈述将影响一个谨慎的保险人判断是否承保或以何种条款承保,它就是重要的。

(4)重要情况的例证包括-

(a)与风险相关的特别或不寻常的事实,

(b)任何导致被保险人寻求保险承保风险的特别考虑,

(c)在当前保险业务类别和活动领域中被普遍认为应当由合理陈述风险处理的任何情况

(5)如果一个谨慎的保险人不会考虑被保险人做出的陈述与陈述在事实上的差异是重要的,则该重要陈述实际上是正确的。

(6)在保险合同订立前,一个陈述可被撤回或更正。

第8条违法救济

(1)保险人对于被保险人违反合理陈述义务的救济仅在保险人能够证明以下情况时能够享有,如果被保险人合理陈述-

(a)保险人根本就不会签订保险合同,或

(b)会以不同条款签订合同

(2)救济规定在附录1之中。

(3)使保险人能够享有针对被保险人的救济的违法行为在本法中被称为“适格违法”。(4)适格违法可以是

(a)故意或轻率大意的,或

(b)既非故意,也非轻率大意。

(5)故意或轻率大意的适格违法是指被保险人-

(a)知道他违反了合理陈述的义务,或

(b)毫不关心他是否违反了合理陈述的义务。

(6)保险人有义务证明适格违法是故意或轻率大意的。

第3部分保证和其他条款

第9条保证与陈述

(1)本条适用于被保险人作出的如下有关陈述:

(a)拟议成立非消费者保险合同,或

(b)拟议变更非消费者保险合同

(2)该陈述不能被非消费者保险合同中的任何条款(或变更条款)或任何其他合同(不论是否宣告此类陈述构成合同的基础或其他)转换成为保证。

第10条保证的违反

(1)任何规定违反保险合同中保证(明示或默示)将导致保险人责任解除的法律规则已被废除。

(2)如果损失发生在合同中的保证(明示或默示)被违反之后而违反被补救之前,或损失可归因于上述期间发生的某事,则保险人根据保险合同不对此类损失承担责任。(3)但是,第(2)款不适用于-

(a)由于情势变更,保证不再适用于合同的情况

(b)遵守保证将被任何后来颁布的法律视为非法,或

(c)保险人对违反保证弃权。

(4)第(2)款不影响保险人对在下列期间发生的损失的责任,或可归因于下列期间发生的某事的损失的责任-

(a)在保证被违反之前,或

(b)如果违反能被补救,在它被补救之后

(5)就本条而言,违反保证将在下列情况视为被补救-

(a)当符合第(6)款时,如果与保证相关的风险稍后将变得同当事人最初预期的本质上相同,

(b)在其他情况下,如果被保险人停止违反保证。

(6)符合本款的情况有-

(a)如果该保证要求在可确定的时间内某事应当被做(或不做),或一项条件应当被履行,或某事应当是(或不是)这样的情况,而

(b)该要求没有被遵守。

(7)在《1906年海上保险法》中-

(c)第33条(保证的性质)第3款第2句被删除,

(d)第34条(何时可免除履行保证)被删除。

第11条不与实际损失相关的条款

(1)除总体上定义风险的条款之外,本条适用于保险合同中的某条款(明示或默示),如果遵守该条款将导致下列一项或多项风险的减少-

(a)某一特定类型的损失,

(b)某一特定地点的损失,

(c)某一特定时间的损失。

(2)如果被保险人能够满足第(3)款的要求,在损失发生而上述条款没有被遵守的情况下,保险人不能以此为由而排除、限制或解除保险合同下的责任

(3)如果被保险人能够证明不遵守条款不会增加损失实际发生的风险,则本款要求得以满足。

(4)本条可与第10条同时适用。

第4部分欺诈索赔

第12条欺诈索赔的救济

(1)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下实施欺诈索赔-

(a)保险人不对索赔承担赔付责任,

(b)保险人可要求被保险人返还任何就该索赔已经赔付的款项,并且

(c)除此之外,保险人可通知被保险人,视合同在欺诈行为发生之时就已终止。

(2)如果保险人视合同已经终止-

(a)他可对欺诈行为实施之后发生的相关事件拒绝承担所有责任,并且

(b)他无需返还合同下已经支付的任何保险费。

(3)保险人根据本条视合同终止的情况并不会影响欺诈行为实施之前发生的相关事件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4)在第(2)款(a)项和第(3)款中,“相关事件”指任何使保险人在合同下承担责任的事件(包括,例如,损失的发生,索赔的提出,或潜在索赔的通知,取决于合同的措辞)。

第13条欺诈索赔的救济:团体保险

(1)本条适用于-

(a)保险合同是一个人(A)与保险人签订的,

(b)保险合同承保非合同当事人的一人或多人(Cs),不论合同是否也承保A或其他被保险人,并且

(c)欺诈索赔由Cs或代表Cs提出(CF)。

(2)第12条

第5部分诚信与合同约定排除法律适用

第14条诚信

(1)任何允许保险合同一方当事人以另一方为遵守最大诚信为由而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则已被废除。

(2)任何规定保险合同建立在最大诚信基础上的法律规则已在一定程度上被本法与《2012年消费者保险(披露与陈述)法》修正。

(3)所以-

(a)《1906年海上保险法》第17条(海上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从“和”到结尾被删除,并且

(b)修改过的第17条的适用也要受制于本法和《2012年消费者保险(披露与陈述)法》的条款。

(4)《2012年消费者保险(披露与陈述)法》第2条(合同订立或变更之前的披露与陈述)第(5)款被删除。

第15条合同约定排除法律适用:消费者保险合同

(1)消费者保险合同或任何其他合同中的条款,如将把消费者置于一个较之于适用本法第3或第4部分后更不利的地位,则该条款在此种程度上将无效。

(2)第(1)款提到合同时也包括合同的变更。

(3)本条不适用于消费者保险合同下所引发的与索赔和解有关的合同。

第16条合同约定排除法律适用:非消费者保险合同

(1)非消费者保险合同或任何其他合同中的条款,如将把消费者置于一个较之于适用本法关于陈述的第9条后更不利的地位,则该条款在此种程度上将无效。

(2)非消费者保险合同或任何其他合同中的条款,如将把消费者置于一个较之于适用本法第2、第3或第4部分后更不利的地位,则该条款在此种程度上将无效,除非第17条的要求得以满足。

(3)本条提到合同时也包括合同的变更。

(4)本条不适用于非消费者保险合同下所引发的与索赔和解有关的合同。

第17条透明度要求

(1)在本条中,“不利条款”是指第16条第(2)款提到的条款。

(2)在成立合同或变更合同前,保险人必须采取足够的步骤将不利条款向被保险人做出提示。

(3)不利条款的效力必须明确无误。

(4)在确定第(2)款和第(3)款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时,当前被保险人的特点和交易的情况应当被纳入考虑范围。

(5)如果被保险人(或其代理人)在成立合同或变更合同前对不利条款实际知情,则被保险人将不可依赖保险人没有满足第(2)款的情况。

第18条合同约定排除法律适用:团体保险合同

(1)本条适用于第13条第(1)款(a)项提及的保险合同,并且在本条中- “A”和“Cs”的含义和第13条相同

“消费者C”指Cs中的一个个人,如果合同是由该个人而不是A订立的,则为该个人承保的合同将是消费者保险合同。

“非消费者C”指不是消费者C的任何Cs

(2)保险合同或其他任何合同中的一个条款,如将把消费者C置于一个较之于适用本法第13条后更不利的地位,则该条款在此种程度上将无效。

(3)保险合同或其他任何合同中的一个条款,如将把非消费者C置于一个较之于适用本法第13条后更不利的地位,则该条款在此种程度上将无效,除非第17条与该条款相关的要求得以满足。

(4)第17条适用于上述有关条款,就如同它适用于第16条第(2)款提到的条款一样。

关于被保险人的含义应指的是A而不是非消费者C。

(5)本条提到合同时也包括合同的变更。

(6)本条不适用于保险合同下所引发的与索赔和解有关的合同。

第6部分《2010年第三人(对保险人权利)法》的修改

第19条改变2010年法中“相关人员”含义的权力

《2010年第三人(对保险人权利)法》第19条(修改法案第4至6条的权力)将被替换如下:

第19条改变“相关人员”含义的权力

(1)除第(2)款另有规定外,国务大臣可通过规章的形式制定条款增减一个人被认定为本法下“相关人员”的情况。

(2)依国务大臣的意见,规章仅可以增加下列额外情况-

(a)包括企业组织或非企业组织实际或预期的解散,

(b)包括个人、企业组织或非企业组织的实际或预期的破产或其他财务困难,

(c)由第4条至第7条描述的当时的类似情况。

(3)根据本条规章可以制定条款关于-

(a)在规章增加或移除的情况下(“受影响的情况”)根据第1条权利可由谁受让,什么程度上受让,

(b)当受影响的情况改变时,根据第1条权利的再转让,

(c)根据第1条权利转让对于被保险人在受影响的情况下承担责任的影响。(4)根据本条增加或移除包括企业组织或非企业组织实际或预期的解散的情况的规章可改变下列条款适用的案件,以便它们包括或排除包含一个组织那种类型的解散或其他类型的解散的案件-

(a)第9条第(3)款(转让权利不受制于要求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提供信息和支持的条件的案件)

(b)附件1第3段(需要披露的通知)

(5)根据本条增加情况的规章可规定本法第1条适用于在规章生效前的日期下述择一或同时发生的与某人相关的那些情况的案件-

(a)与那人相关的情况发生;

(b)保险合同承保的人的责任发生。

(6)根据本法-

(a)增加情况,

(b)规定本法第1条适用于在规章生效前的日期在第(5)款(a)项和(b)项提到的与某人相关的两个事件发生的那些情况的案件

的规章必须规定,在这样的案件中,直到规章明确规定的那天或以后的某天,根据本法某人都不应被视为成为相关人员。

(7)根据本条移除情况的规章可规定本法第1条不适用于在规章生效前的日期在第(5)款(a)项和(b)项提到的与某人相关的任一事件(不是同时)发生的那些情况的案件。

(8)根据本条规章可-

(a)包含伴随、附属、补充、过度、非持续性或保留条款,

(b)为不同目的制定不同条款,

(c)制定关于不时修改、扩展或适用的法律的条款

(第(3)至(7)款不影响本款的一般性)。

(9)本条下的规章可修改不论何时通过或制定的法律,包括本法之内。

(10)本条下的规章通过行政立法性文件的形式制定。

(11)本条下的规章只有在含有规章的行政立法性文件被提交到议会两院并获得批准决议后才可制定。

第20条其他修改

附录2对《2010年第三人(对保险人权利)法》适用的被保险人的范围做出了修改。

第7部分一般规定

第21条第2部分的伴随规定

(1)本条是对本法第2部分的伴随规定。

(2)《1906年海上保险法》第18条(被保险人的披露义务),第19条(促成保险合同成立的代理人的披露义务)和第20条(保险合同协商过程中的陈述)被删除。(3)任何与上述条款有相同效力的法律规则被废除。

(4)《1988年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52条(保险人履行针对承保第三者责任险的被保险人的判决的例外)

(a)在第(2)款中-

(i)将(a)段中的“在《2012年消费者(披露与陈述)法》下或

者,如果那部法律不适用时”替换为“在相关保险法律下,或

担保下的保单”,

(ii)将(b)段中的“或者在那部法律下的担保”替换为“在相关保险

法律,或担保之下”;

(b)在第(3)款中,在“明确提出”之后加入“相关保险法律,或在担保的情况下,”;

(c)在第(4)款后加入-

“(5)在本条中,”相关保险法律“指《2012年消费者保险(披露与陈述)法》

和《2015年保险法》第2部分。”

(5)《1981年道路交通(北爱尔兰)指令》第98A条(S.I. 1981/154(N.I))(保险人履行针对承保第三者责任险的被保险人的判决的例外)

(a)第2段中-

(i)将(a)段中的“在《2012年消费者(披露与陈述)法》下或

者,如果那部法律不适用时”替换为“在相关保险法律下,或

担保下的保单”,

(ii)将(b)段中的“或者在那部法律下的担保”替换为“在相关保险

法律,或担保之下”;

(b)第3段中,在“明确提出”之后加入“相关保险法律,或在担保的情况下,”;

(c)在第4段后加入-

“(5)在本条中,”相关保险法律“指《2012年消费者保险(披露与陈述)法》

和《2015年保险法》第2部分。”

(6)《2012年消费者保险(披露与陈述)法》第11条第(1)款和第(2)款删除。

第22条第2至5部分的适用

(1)第2部分(和第21条)和第14条仅适用于-

a)在相关期间结束后订立的保险合同

b)在任何时间订立的保险合同,但在相关期间结束后才合意的变更。

(2)本法第3和4部分仅适用于在相关期间结束后订立的保险合同以及对这些保险合同的变更。

(3)第(1)款和第(2)款中“相关期间”指从本法通过之日起开始的18个月的期间。(4)除非有相反意图显现,第2至5部分提到某事由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完成或与之有关的情况应当包括由他们的代理人完成或与代理人有关的情况。

第23条适用范围,开始生效时间和简称

(1)除下述规定外,本法适用于英格兰和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

(a)第21条第(4)款不适用于北爱尔兰;并且

(b)第21条第(5)款仅适用于北爱尔兰。

(2)本法(除第6部分和本条)在通过之日起开始十八个月结束时生效。

(3)在第6部分中-

(a)第19条在本法通过两个月结束时生效。

(b)第20条和附录2在《2010年第三人(对保险人权利)法》第21条第(2)款指定的生效日期生效。

(4)本条在本法通过之日起生效。

(5)本法可被引用为《2015年保险法》。

附录1

保险人对违反的救济

第1部分

合同

一般规定

1. 本附录的该部分适用于非消费者合同中(对于合同的变更,请见第2部分)对合理陈述

义务的违反。

故意或轻率大意的违反

2. 如果违反是故意或轻率大意的,保险人-

(a ) 可解除合同并且拒绝所有索赔,并且

(b ) 无需退还已经支付的保费。

其他违反

3. 第4至6段适用于既非故意也非轻率大意的违反。

4. 如果在没有违反的情况下,保险人不会以任何条款订立合同,保险人可解除合同并且拒

绝所有索赔,但是必须退还已经支付的保费。

5. 如果保险人会以不同的条款(除与保费相关的条款)订立合同,则如果保险人如此要求,

合同将被视为是在那些不同的条款的基础上订立的。

6. (1)除此之外,如果保险人会订立合同(不论与保费相关的条款之外的条款是否相同

或不同),但是会收取更高的保费,保险人可按比例减少对索赔的赔付数额。

(2)在第(1)段中,“按比例减少”指保险人只需要赔付原本应按照合同条款(或者,如果第5段适用,按照第5段下的不同条款)赔付数额的X%, 100 *应该收取的更高保费

实际收取的保费X

第2部分

变更

一般规定

7. 本附录的该部分适用于关于非消费者合同的变更时对合理陈述义务的违反。 故意或轻率大意的违反

8. 如果违反时故意或轻率大意的,保险人-

(a ) 可通过通知被保险人的方式,视合同从变更之时起就已终止,并且

(b ) 无需退还已经支付的保费

其他违反

9. (1)如果下列条件满足,本段适用-

(a ) 违反既非故意也非轻率大意,并且

(b ) 由于合同变更,总保费增加或没有改变。

(2)如果在没有违反的情况下,保险人就不会同意对任何条款的变更,则保险人可视变更从未发生,但是必须退还任何额外收取的保费。

(3)如果第(2)段不适用-

(a ) 如果保险人会以不同的条款(除与保费有关的条款之外)同意变更,则如果保

险人如此要求,变更将被视为是在那些不同的条款的基础上做出的,

(b ) 如果保险人会比他原本打算增加的保费收取更多数额(在保费增加的情况下)

或会增加保费(在保费不变的情况下),第11段同样会适用。

10. (1)如果下列条件满足,本段适用-

(a ) 违反既非故意也非轻率大意,并且

(b ) 总保费会因变更而减少

(2)如果在没有违反的情况下,保险人不会以任何条款同意变更,则保险人可视变更从未发生,第11段同样会适用。

(3)如果第(2)段不适用-

(a ) 如果保险人会以不同的条款(除与保费有关的条款之外)同意变更,则如果保

险人如此要求,变更将被视为是在那些不同的条款的基础上做出的,

(b ) 如果保险人会增加保费,不会减少保费,或减少的数额会比他原本打算减少的

要少,第11段同样会适用。

11. (1)如果本段适用,保险人对由于变更之后发生的事件产生的索赔的赔付数额可按比

例减少。

(2)在第(1)段中,“按比例减少”指保险人只需要赔付原本应按照合同条款(不论是否是原条款,或变更后的条款,或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由第9(3)(a )段或第10(3)(a )段适用时提供的不同条款)的Y%

100 * P

实际收取的保费 Y (3)在第(2)段的公式中,“P”-

(a ) 在第9(3)(b )段的案件中,指保险人会收取的总保费数额,

(b ) 在第10(2)段的案件中,指原来的保费数额,

(c ) 在第10(3)(b )段的案件中,如果保险人对保费做出改变,则指原来的保费

数额。在其他情况下,具体而定,指保险人会收取的增加或减少的总保费数额。

第3部分

补充规定

与《1906年海上保险法》第84条的关系

12. 《1906年海上保险法》第84条(没有对价时返还保费)应被理解为受制于本附录与非

消费者保险合同的海上保险合同相关的条款的规定。

附录2

第三人对保险人权利:相关被保险人

1. 《2010年第三人(对保险人权利)法》将进行如下修改。

符合北爱尔兰债务减免指令的个人

2. (1)第4条(相关人员:个人)将进行如下修改。

(2)第3款(b )段(在《1989年破产(北爱尔兰)指令》下注册的安排契据)之后加入-

“(ba )在不影响第4款的前提下,根据指令第7A 部分做出的债务减免指令”

(3)第4款(第1条第1款(b )项下为相关人员的个人),“(1)(d )”之后加入“或(3)(ba )”

破产管理中的企业组织

3.(1)第6条(企业组织等)将进行如下修改。

(2)第2款(《1986年破产法》下的事件),将(b)段替换为-

“(b)本法附录B1下的破产管理中的组织,”

(3)第4款(《1989年破产(北爱尔兰)指令》下的事件),将(b)段替换为-

“(b)本指令附录B1下的破产管理中的组织,”

过渡案件

4.在第1条第5款(b)段(“相关人员”的定义)末尾加上“(同时参见附录3第1A段)”

5.(1)附录三(非持续性、过度或保留条款)将进行如下修改。

(2)在开头加入-

“本法的适用”

(3)第1段后加入-

“相关人员

1A(1)不在第4至7条规定内的个人、公司或有限合伙根据本法将在下列案件

中被视为相关人员。

(2)第一类案件是当个人-

(a)在开始日之前就已破产,并且

(b)还未在破产中被免除剩余债务

(3)第二类案件是当-

(a)个人在开始日之前就已经和他或她的债权人达成和解或安排,并且

(b)和解或安排仍然有效。

(4)第三类案件是当-

(a)在开始日之前,针对公司或有限合伙的清算命令已经做出,或自愿清算决议已经通过,并且

(b)公司或合伙仍在停业清理期间。

(5)第四类案件是当一个公司或有限合伙-

(a)在开始日之前就进入破产管理程序,并且

(b)仍然破产管理程序之中

(6)第五类案件是当-

(a)在开始日前公司或有限合伙的接收人或商业管理人已被任命,并且

(b)任命仍然有效。

(7)在那些案件中,一个人仅有在第(2)(a),(3)(a),(4)(a),(5)(a)或(6)(a)段(视情况而定)中提到的事件发生时其责任在保险合同下仍然被

承保之时才能成为相关人员。”

(4)在第2段之前加入-

“《2007年破产和强制执行债务令(苏格兰)法》

(5)在第3段之前加入-

”1930年法的适用”

(6)在第5段之前加入-

“解释”

解释

6.在第19条后加入-

“19A 解释

(1)除非有相反意图显现,在第4至7条,第9条第7款和第14条第4款以及附录1中第3(2)(b)段,第(4)段和第(5)段中提及的法规被视为包括任何对

那些法规做出的修改、扩充或被其他制定法的适用,不论何时通过或制定。(2)在本法中,“法规”指包含在下列或者根据下列制定的文件中的一部法规:(a)一部法律;

(b)威尔士国家议会的一部法律或(教会法)法案;

(c)苏格兰议会的一部法律;

(d)北爱尔兰立法。”

社会保险法专题培训班动员讲话

社会保险法专题培训班动员讲话 社会保险法专题培训班动员说话 同志们:《社会保险法》差不多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经过,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是我们人社系统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关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进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按照省厅要求,决定举办这次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学习贯彻《社会保险法》专题培训班,目的算是经过学习、研讨、交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把《社会保险法》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为法律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我代表局党组,向参加这次培训班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说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社会保险法》的重大意义 《社会保险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是一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党和政府履行“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庄严政治答应的法律保证。《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和实施,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是深入贯彻降实科学进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日子水平显著提高,广阔人民群众对分享社会经济进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了更高的期盼。在如此一具历史进展的新起点上,《社会保险法》能够说是应运而生。《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宗旨,充分体现了科学进展观“进展为了人民、进展依赖人民、进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的基本要求,将党中央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转化为全然性、稳定性的国家法律制度。 (二)《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进展全面进入法制化轨道。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社会保险制度在探究中建立、在实践中进展、在规范中完善,特别是近10年来,制度框架逐步明晰,覆盖范围别断扩大,基金规模日益增强,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治理服务逐步规范,为经济社会进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社会保险法》规范了社会保险关系,规定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强化了政府责任,明确了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职责,确定了社会保险相关各方的法律责任。《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和实施,必将推动社会保险制度更加稳定、运行更加规范,使相关各方特别是广阔劳动者有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并带动一系列单项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实施,从而使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全面进入法制化的轨道。 (三)《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为推动整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科学进展提供了进一步的法制保障。《社会保险法》确立了广覆盖、可转移、可衔接的社会保险制度,从法律上破除了阻碍各类人才自由流淌、劳动者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流淌就业的制度性障碍,有利于形成和进展统一规范灵便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和实施,与之前出台的《劳动法》、《公务员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一起,构成了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完整的顶层架构,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依法行政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必将进一步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在法制轨道上科学进展。 二、抓紧做好《社会保险法》的贯彻实施工作 《社会保险法》从第一次起草到最后的颁布实施,记忆了17年,我们也盼了17年、等了17年。成果来之别易,应当备加珍惜。《社会保险法》的贯彻实施,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务之急是要把实施前的各项预备工作,作为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应当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掌握《社会保险法》的要紧内容。《社会保险法》确立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的总体框架和进展方向,规定了五项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制度模式、资金来源、享受

英国海上保险法06年

英国海上保险法 (一九0六年) (现行有效) 第一条 海上保险契约,系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允诺,于被保险人蒙受海上损害,即海事冒验所发生之损害时,应依约定之条款及数额负责赔偿之契约。 第二条 (一)海上保险契约得因明订条款,或商业习惯,扩展其范围,凡被保险人与海程有关之内河或陆地危险均得受该契约之保障。 (二)船舶在建造中,在下水时或在其他类似海事冒险时,凡投保海上保险者,本法在可能范围内均应适用,但除本条所规定者外,对于海上保险以外之保险法律不发生影响。 第三条 (一)所有海事冒险,均得依本法之规定,订立海上保险契约。 (二)下列各款均属海事冒险情节。 甲、船舶货物或其他动产有蒙受海上危险可能者,是项财产在本法即称为“受保财产”。 乙、收益、运费、客票、佣金、利得、或其他金钱利益或垫款,借贷,或日用开支等项,因“受保财产”蒙受海上危险可能发生影响者。 丙、“受保财产”之所有人,利书关系人或负责人,因海上危险对第三者发生赔偿责任可能者。 海上危险指称因航海所发生之一切危险,例如海难、火烧、兵灾海盗、流氓、窃盗、捕获、拘捕、禁止以及君王人民之扣押,投弃,船员故意行为,或其他保险契约所注明之危险。 保险利益 第四条 (一)以赌博为目的而订立之海上保险契约,应为无效。 (二)凡海上保险契约,有下列情节者应认为赌博契约: 甲、被保险人无本法规定之保险利益者;或在订约时,无取得是项利益之希望者。 乙、保险契约订有下列或其他类订条款者,例如“无论有无利害关系”,“除本契约外无须再证明其他利害关系”,“保险人并无捞救利益”。 但因捞救无望而于契约内载有是项注明者不在此限。 第五条 (一)凡与海事冒险发生利益关系之人,均得依本法之规定认为有保险利益。 (二)凡对于海事冒险或受保财产,立于法律上或利害上,关系地位之人,于该受保财产安全时,或按期到达时,即蒙利益,于发生损失时,或扣押时,即发生损害或赔偿,即称

社会保险法试题及答案范文-(11619)

《社会保险法》知识竞赛试题 (本试卷共100 题,分单选题30 题,多选题30 题,判断题40 题,每题 1 分,共100 分) 一、单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请您将试题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由_ B_ 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 年10 月 28 日通过。 A. 中共中央政治局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国务院常务会议 2. 《社会保险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 一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根据____A____制定《社会保险法》。 A. 《宪法》 B. 《劳动法》 C. 《劳动合同法》 D. 《就业促进法》 3. 《社会保险法》颁布实施,使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全面进入_____轨道。 A. 现代化 B. 法制化 C. 标准化 D. 国际化 4. 《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宗旨是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________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A. 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 B. 充分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 C. 拥有较好的生活水平和无后顾之忧的 D. 及时获得社会救助和优厚福利的 5. 我国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________水平相适应。 A. 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 B. 市场化和国际化 C. 经济社会发展 D. 现代化和公民收入 6.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________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 A. 审计署 B. 民政 C. 财政部 D. 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7.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 累计缴费满________以上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A. 10 年 B. 15 年 C. 20 年 D. 30 年 8. 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基本

1906英国海上保险法(中英文对照版)

1906英国海上保险法(中英文对照版).txt我的人生有A 面也有B面,你的人生有S面也有B 面。失败不可怕,关键看是不是成功他妈。现在的大学生太没素质了!过来拷毛片,居然用剪切!有空学风水去,死后占个好墓也算弥补了生前买不起好房的遗憾。1906海上保险法 海上保险(Marine Insurance) 第1条:海上保险的定义(Marine insurance defined) A contract of marine insurance is a contract whereby the insurer undertakes to indemnify the assured, in manner and to the extent thereby agreed, against marine losses, that is to say, the losses incident to marine adventure. 海上保险合同,是一种保险人按照约定的方式和范围,对与海上冒险有关的海上灭失,向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合同。 第2条海陆混合风险(Mixed sea and land risks) 2.(1) A contract of marine insurance may, by its express terms, or by a usage of trade, be extended so as to protect the assured against losses on inland water or on any land risk which may be incidental to any sea voyage. (2) Where a ship in course of building, or the launch of a ship, or any adventure analogous to a marine adventure, is covered by a policy in the form of a marine policy,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ct, in so far as applicable, shall apply thereto;but, except by this section provided, nothing in this Act shall alter or affect any rule of law applicable to any contract of insurance other than a contract of marine insurance as by this Act defined. (1)海上保险合同,得用明示条款或经由某种贸易习惯,扩展保障被保险人在与海上航程有关的内河或任何陆地风险中的损失。 (2)如果用海上保险单格式的保险单,承保建造中的船舶,或者船舶下水,或类似海上冒险的任何冒险,本法中的各项规定,只要是可适用者,均得适用之;但除本条规定者外,本法的任何规定,都不能改变或影响任何适用于本法规定的海上保险合同以外的保险合同的法律规定。 第3条海上冒险与海上危险的定义(Marine adventure and maritime perils defined ) 3.(1) Subject to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ct, every lawful marine adventure may be the subject of a contract of marine insurance.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三十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2010年10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 第三章基本医疗保险 第四章工伤保险 第五章失业保险 第六章生育保险

第七章社会保险费征缴 第八章社会保险基金 第九章社会保险经办 第十章社会保险监督 第十一章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第六条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第七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海上保险法7货物风险

协会货物保险主要险别的承保风险与除外责任 一、ICC(A)险的责任范围及除外责任 (一)ICC(A)险的责任范围 根据伦敦保险协会对新条款的规定,ICC(A)采用“一切风险减除外责任”的办法,即除了“除外责任”项下所列风险保险人不予负责外,其他风险均予负责。 (二)ICC(A)险的除外责任 ICC(A)险的除外责任有下列四类: (1)一般除外责任。如归因于被保险人故意的不法行为造成的损失或费用; 1. loss damage or expense attributable to willful misconduct of the Assured可归因于被保险人的故意不法行为造成的灭失、损害或费用 willful misconduct Attributable to 2. ordinary leakage, ordinary loss in weight or volume, or ordinary wear and tear of the subject-matter insured保险标的通常渗漏、通常重量或体积损失或通常磨损; Dodwell & Co. v. British Dominions and General Insurance Co. Ltd 3. 保险标的包装或准备不足或不当引起的灭失、损害或费用 loss damage or expense caused by insufficiency or unsuitability of packing or preparation of the subject-matter insured to withstand the ordinary incidents of the insured transit where such packing or preparation is carried out by the Assured or their employees or prior to the attachment of this insurance (for the purpose of these Clauses “packing”shall be deemed to include stowage in a container and “employees” shall not include independent contractors 4. loss damage or expense caused by inherent vice or nature of the subject-matter insured保险标的的固有缺陷或性质引起的灭失、损害或费用 Soya G.M.B.H. Mainz Kommanditgesellschaft v. White 5. loss damage or expense proximately caused by delay, even though the delay be caused by a risk insured against (expect expenses payable under clause 2 above)迟延直接造成的损失、损害或费用,即使迟延是由于承保风险引起的(上述第2条应支付的费用除外) Taylor v. Dunbar 6. loss damage or expense arising from insolvency or financial default of the owners managers charters or operators of the vessel where, at the time of loading of the subject-matter insured on board the vessel, the Assured are aware, or 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business should be aware, that such insolvency or financial default could prevent the normal prosecution of the voyage船舶所有人、经理人、承租人或经营人的破产、财务困境引起的灭失、损害或费用,如果在保险标的装上船时,被保险人知道或者在通常业务中应当知道,此种破产或经济困境可能阻止航次的正常执行 (2)不适航、不适货除外责任。指保险标的在装船时,被保险人或其受雇人已经知道船舶不适航,以及船舶、装运工具、集装箱等不适货。 (二)Unseaworthiness and Unfitness Exclusion 不适航和不适运除外 1. unseaworthiness of vessel or craft or unfitness of vessel or craft for the safe carriage of the subject-matter insured, where the Assured are privy to such unseaworthiness or unfitness, at the time the subject-matter insured is loaded therein船舶或驳船不适航或不适于保险标的的安全运输,如果在保险标的装于其上时,被保险人对此种不适航或不适运有私谋 2. unfitness of container liftvan or land conveyance for the safe carriage of the subject-matter insured, where

《社会保险法知识》测试题(定稿)

《社会保险法知识》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 1.《社会保险法》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于2010年10月28日通过,()起施行。 A.2010-10-28 B.2010-12-30 C.2011-1-1 D.2011-7-1 2.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国家通过()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A.发行特种国债 B.财政转移支付 C.设立专项基金 D.税收优惠政策 3. ()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A.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B.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 C.城镇居民 D.农村居民 4. 职工上下班途中受到交通机动车事故伤害,或者履行工作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按规定认定为工伤和视同工伤的,如第三方责任赔偿的相关待遇已经达到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标准的,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A.不再支付相关待遇 B.补足工伤保险待遇 C.不再支付伤残补助金 D.可以支付伤残补助金 5.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生育保险费。 A.按本人工资的1%缴纳 B.按单位平均工资的1%缴纳 C.按社会平均工资的1%缴纳 D.不缴纳 6.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

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的滞纳金。 A.百分之一 B.千分之一 C.千分之五 D.万分之五 7.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 A.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B.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C.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D.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8.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10日 B.20日 C.30日 D.60日 9.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A.十日 B.十五日 C.三十日 D.六十日 10. 个人与所在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争议的,可以依法申请(),提起诉讼。用人单位侵害个人社会保险权益的,个人也可以要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依法处理。 A.调解、仲裁 B.行政复议 C.复核、复查 D.行政监督 11.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金。 A.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 B.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C.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海上保险法论文

浅谈保险合同的订立、保险期间及保险利益的相关法律问题 【摘要】海上保险合同的订立,与其他合同的签订一样,也是遵循要约承诺程序。“仓至仓”条款所表现的保险责任期间并不因集装箱或非集装箱货物而有所区别。保险利益的确定如果单纯地跟随贸易条件下的风险转移,则存在一定弊端,需要改善。本文通过案例对上述三个要点进行分析,对其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解读。 【关键词】保险人,合同订立,保险期间,仓至仓条款,保险利益 【Abstract】Entered into a contract of marine insurance, as the signing of other contracts, also follow the procedure of offer to acceptance. The insurance period expressed by “Warehouse to Warehouse Clause” is always the same meaning however the goods held in the container or not. There are some drawbacks which need to be ameliorated that simply following the conditions of trade under the risk transfer to determine the insurable interests. In this article, analyzing the three key points as mentioned through a case, as the meanwhile to interpret the legal issues involved. 【Keywords】Insurer;Conclusion of Contracts;Insurance Period;Warehouse to Warehouse Clause;Insurable Interests

社保法全文[新版]

社保法全文[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 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 第三章基本医疗保险 第四章工伤保险 第五章失业保险 第六章生育保险 第七章社会保险费征缴 第八章社会保险基金 第九章社会保险经办 第十章社会保险监督 第十一章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社会保险关系~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国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资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险事业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第六条国家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严格监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第七条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社会保险工作。 第八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服务~负责社会保险登记、个人权益记录、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等工作。 第九条工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权参与社会保险重大事项的研究~参加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对与职工社会保险权益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

2015英国保险法评述模板

英国2015年保险法评述 作者:发布时间:2015-04-30 浏览量:1583 英国2015年保险法(The Insurance Act 2015, UK,以下简称“新法”)已于2015年2月12在英国议会获得通过,将于2016年8月生效,除该法第二部分(公平提示义务)仅适用于“非消费者保险”(Non-consumer Insurance)(包括海上保险、再保险等)外(因为在这方面另外已有The Consumer Insurance (Disclosure and Representations) Act 2012调整消费者保险),该法也适用于所有“消费者保险”(Consumer Insurance)。 本文根据英国法律委员会(LAWCOMMISSION)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8317253526.html,)资料、作者参加2013年4月25日 SWANSEA UNIVERSITY组织在伦敦英国保险人协会召开的专题研讨会论文集、其礼律师事务所(CLYDE & CO)上海代表处合伙人张逸伟律师提供的该所网站资料、英士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顾问郭旭先生提供的该所中英文专题评述等资料写成,但对本中可能存在的错误,由本文作者负责,与资料提供者无关。此外,本文作者不是英国律师,本文的观点不能作为相关英国法律的参照,仅用于学术探讨,希望对中国保险法和海商法的完善有所借鉴。 英国2015年保险法被视为英国100年来,即自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 (The Marine Insurance Act 1906, 简称MIA1906或“旧法”)以来,英国保险法最重要的变革。该法的修改涉及下述英国法律: (1)The Marine Insurance Act 1906; (2)The Third Parties (Rights against Insurers) Act 2010; (3)The Road Traffic Act 1988; (4)The Consumer Insurance (Disclosure and Representations) Act 2012; (5)The Road Traffic (North Ireland) Order 1981。 英国2015年保险法也被视为英国“无争议法律委员会立法”的典范,从2006年法律委员会立项开始,经过法律委员会、法律界和保险界的委员、法官、专家、律师和相关从业者的多次辩论和研讨,并借鉴了国际海事委员会(CMI)的比较研究成果、澳大利亚保险法和挪威海上保险条款(NMIP)等,最后的法律文本不厌其烦地对相关法律术语环环相扣作出定义,以便于业界操作和避免法律纠纷。 一.立法背景 保险合同是合同的一种,故须遵循合同法的一般原则,有效的合同须符合下述4个方面的要求:(1)要约及承诺;(2)缔约能力;(3)对价(约因);和(4)建立法律关系的意图。

保险法案例合集

案例一 某贫困地区的小波和小青相约来到广东深圳打工,准备新的生活。由于两人在一起工作,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感情。数年后,随着两人感情的加深,两个人便于1999年5月以夫妻的名义开始了同居的生活,但是并未进行结婚登记。随后两人做起了小生意,有了一点积蓄,为了取得更好的保障,小波在2003年的时候,在取得女友小青的书面同意后为小青向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买了一份10年期限的保险,保险金额为20万元。小波在保险合同中指定受益人为自己和小青。购买保险后不久,不幸的事发生了,小青在回老家的路上遭遇车祸不治身亡,从此两人阴阳两隔。得知此事的小波悲痛万分,小波在情绪稍微平稳后,便以受益人的身份向泰康人寿保险公司申请给付保险金。然而,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拒绝给付保险金,给出的原因是小波与被保险人的婚姻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小波没能索赔成功,走投无路,便想到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希望通过法律来获得他应有的权利。 问题: 1、小波的索赔是否合理,为什么? 2、保险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3、小波的请求为什么会遭到保险公司拒绝? 4、本案应如何处理? 答案: 1、不合理,我国《保险法》第31条规定:“投保人对下列成员具有保险利益: ①本人②配偶、子女、父母;③前项以外与投保人有抚养、赡养或者扶养关系的家庭其他成员、近亲属;④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除前款规定以外,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订立合同,视为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具有保险利益。订立合同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不具有保险利益的,合同无效。”

2、正确,根据《保险法》对具有保险利益的家庭成员关系范围的规定,小波和小青之间不存在我《保险法》中规定的保险利益,不符合保险利益原则,小波和某寿险公司订立的人身保险合同无效。 3、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颁布之前,是允许事实婚姻存在并且可以认定其事实婚姻合法的。但在1994年2月1日以后以夫妻名义同居的行为,均不认定为是合法的婚姻存续形式,该婚姻无法律效力,按非法同居关系处理。此案例中的男女主人公是从1999年开始同居的,因此他俩之间的婚姻关系不属于事实婚姻,就是一种非法同居,是违法婚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根据《保险法》对具有保险利益的家庭成员关系范围的规定,小波和小青之间不存在我《保险法》中规定的保险利益,不符合保险利益原则,小波和某寿险公司订立的人身保险合同无效。而法院也因为相同原因驳回他的诉讼请求。 4、根据1994年2月1日颁布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未到结婚年龄的公民以夫妻名义同居的,或符合结婚条件的当事人未经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其婚姻关系无效,不受法律保护。法院应驳回小波要求被告某寿险公司给付10万元保险金的诉讼请求。 案例二 夏某于2013年5月20日,夏某为刘某购买了一份人身保险,且是在经过刘某的书面同意之后,同时指定了受益人为夏某的儿子小王,小王当时有10岁,保险费由夏某来交。夏某与刘某的儿子老王于两年后离婚,老王获得小王的抚养权,离婚后夏某仍按照合同交纳保险费。2015年8月8日刘某因病去世,直到2016年1月夏某得知此事后向保险公司申请给付保险金,夏某提出的理由是自己作为投保人,一直在缴纳该保险的费用,同时,还与受益人小王是母子关系;夏某前夫老王提出:该保险合同的受益人是小王,作为小王的监护人,这份保险金应该由他代替小王领取。同时,保险公司拒绝给付保险金给夏某,原因是夏某与老王离婚并且对刘某无保险利益,也不是小王的监护人。 问题:

英国海上保险法1906

英国海上保险法(一九0六年) 第一条 海上保险契约,系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允诺,于被保险人蒙受海上损害,即海事冒验所发生之损害时,应依约定之条款及数额负责赔偿之契约。 第二条 (一)海上保险契约得因明订条款,或商业习惯,扩展其范围,凡被保险人与海程有关之内河或陆地危险均得受该契约之保障。 (二)船舶在建造中,在下水时或在其他类似海事冒险时,凡投保海上保险者,本法在可能范围内均应适用,但除本条所规定者外,对于海上保险以外之保险法律不发生影响。 第三条 (一)所有海事冒险,均得依本法之规定,订立海上保险契约。 (二)下列各款均属海事冒险情节。 甲、船舶货物或其他动产有蒙受海上危险可能者,是项财产在本法即称为“受保财产”。 乙、收益、运费、客票、佣金、利得、或其他金钱利益或垫款,借贷,或日用开支等项,因“受保财产”蒙受海上危险可能发生影响者。 丙、“受保财产”之所有人,利书关系人或负责人,因海上危险对第三者发生赔偿责任可能者。 海上危险指称因航海所发生之一切危险,例如海难、火烧、兵灾海盗、流氓、窃盗、捕获、拘捕、禁止以及君王人民之扣押,投弃,船员故意行为,或其他保险契约所注明之危险。 保险利益 第四条 (一)以赌博为目的而订立之海上保险契约,应为无效。 (二)凡海上保险契约,有下列情节者应认为赌博契约: 甲、被保险人无本法规定之保险利益者;或在订约时,无取得是项利益之希望者。 乙、保险契约订有下列或其他类订条款者,例如“无论有无利害关系”,“除本契约外无须再证明其他利害关系”,“保险人并无捞救利益”。 但因捞救无望而于契约内载有是项注明者不在此限。 第五条 (一)凡与海事冒险发生利益关系之人,均得依本法之规定认为有保险利益。 (二)凡对于海事冒险或受保财产,立于法律上或利害上,关系地位之人,于该受保财产安全时,或按期到达时,即蒙利益,于发生损失时,或扣押时,即发生损害或赔偿,即称为利害关系人。 第六条 (一)在保险契约订立时,被保人对于标的物固无发生利益关系之必要,但在标的物发生灭失时,被保险人必须享有保险利益。标的物之保险,系以“危险之有无”为条件者,虽然灭失发生后,始取得利益时,仍得请求损害赔偿,但保险契约订立时,被保险人明知已灭失,而保险人不知者,不在此限。 (二)被保险人如在灭失发生时并无保险利益者,无论其嗣后行为若何,均不能取得保险利益。 第七条 (一)属于消灭性之利益得为保险,其属于本来之利益亦得为保险。 (二)例如货物承买人,虽因货物迟延交付,或其他原因,得拒收货物。或将危险责任加诸原售主时,仍有保险利益,得为保险。 第八条 一部分利益,无论其性质若何,均得保险。 第九条 (一)保险人对海上保险契约,享有利益得为再保险。

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doc 25)

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doc 25)

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 1906年颁布,1907年1月1日实施) 第一条 海上保险契约,系保险人向被保险人允诺,于被保险人蒙受海上损害,即海事冒验所发生之损害时,应依约定之条款及数额负责赔偿之契约。 第二条 (一)海上保险契约得因明订条款,或商业习惯,扩展其范围,凡被保险人与海程有关之内河或陆地危险均得受该契约之保障。 (二)船舶在建造中,在下水时或在其他类似海事冒险时,凡投保海上保险者,本法在可能范围内均应适用,但除本条所规定者外,对于海上保险以外之保险法律不发生影响。

第四条 (一)以赌博为目的而订立之海上保险契约,应为无效。 (二)凡海上保险契约,有下列情节者应认为赌博契约: 甲、被保险人无本法规定之保险利益者;或在订约时,无取得是项利益之希望者。 乙、保险契约订有下列或其他类订条款者,例如“无论有无利害关系”,“除本契约外无须再证明其他利害关系”,“保险人并无捞救利益”。 但因捞救无望而于契约内载有是项注明者不在此限。 第五条 (一)凡与海事冒险发生利益关系之人,均得依本法之规定认为有保险利益。 (二) 凡对于海事冒险或受保财产,立于法律上或利害上,关系地位之人,于该受保财产

安全时,或按期到达时,即蒙利益,于发生损失时,或扣押时,即发生损害或赔偿,即称为利害关系人。 第六条 (一)在保险契约订立时,被保人对于标的物固无发生利益关系之必要,但在标的物发生灭失时,被保险人必须享有保险利益。标的物之保险,系以“危险之有无”为条件者,虽然灭失发生后,始取得利益时,仍得请求损害赔偿,但保险契约订立时,被保险人明知已灭失,而保险人不知者,不在此限。 (二)被保险人如在灭失发生时并无保险利益者,无论其嗣后行为若何,均不能取得保险利益。 第七条 (一)属于消灭性之利益得为保险,其属于本来之利益亦得为保险。

人事局公共科目学习资料《社会保险法》(题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学习模拟考试题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3、国家通过免税政策支持社会保险事业。(×) 4、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本企业、本单位承担。(×) 5、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6、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7、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8、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停止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9、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10、用人单位拒不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处理。(√) 11、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但无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12、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制度,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13、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14、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仅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组成。(×) 15、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16、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17、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18、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生产经营规模、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和奖金数量,确定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缴费费率。(×) 19、我省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一般按照失业人员原单位所在地同期最低工资标准的70%执行,省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0、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用人单位依法终止的,应当自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三十日内,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社会保险登记。(√) 21、用人单位拒不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15年保险法

《2015年保险法》 第1部分保险合同:主要定义 第1条保险合同:主要定义 在本法中(除第六部分外)- “消费者保险合同”和《2012年消费者(披露与陈述)法》有同样的含义; “非消费者保险合同”指并非消费者保险合同的保险合同; “被保险人”指保险合同中作为被保险人的当事人,或当合同签订后将成为被保险人的当事人; “保险人”指保险合同中作为保险人的当事人,或当合同签订后将成为保险人的当事人; “合理陈述义务”指第3条第1款施加的义务。 第2部分合理告知义务 第2条适用与解释 (1)该部分仅适用于非消费者保险合同。 (2)该部分将适用于非消费者保险合同的变更,如同它适用于合同时一样,但是- (a)提及风险时应被解读为提及与拟议变更有关的风险变更,并且 (b)提及保险合同时应被解读为提及保险合同的变更 第3条合理陈述义务 (1)在保险合同订立前,被保险人必须向保险人合理陈述风险。 (2)第(1)款施加的义务在本法中应被提及为“合理陈述义务”。 (3)一个合理的风险陈述是指- (a)第4款所要求的披露, (b)披露应以合理清楚易懂的方式向一个谨慎的保险人做出,并且 (c)所有有关事实的重要陈述应当实质上正确,所有有关期望和信念的陈述应当诚信做出。 (4)除第(5)款另有规定外,披露的要求如下- (a)被保险人应当披露其知道或应当知道的所有重要情况,或 (b)如未做到,那么被保险人应当向保险人提供足够的信息使保险人注意到为了揭示那些重要情况他就需要进一步提出询问。 (5)在没有询问的前提下,第(4)款不要求被保险人披露如下情况- (a)该情况减少风险, (b)保险人知道该情况, (c)保险人应当知道该情况, (d)保险人被推定知道该情况,或 (e)保险人对与该情况有关的信息弃权。 (6)第4条到第6条对被保险人和保险人的知情进行了进一步规定,第7条包含了补充性的规定。 第4条被保险人的知情 (1)本条界定了根据第3条第(4)款(a)项被保险人的知情和应当知情。

海上保险法试题库

海上保险法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法学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 A )。 A.合同行为 B.经济制度 C.风险转移机制 D.社会保障制度 2.以下( B)保险不属于财产保险。 A.信用保险 B.人寿保险 C.责任保险 D.保证保险 3.保险起源于( D )。 A.保证保险 B.财产保险 C.责任保险 D.海上保险 4.根据保险标的的不同,可以将保险分为( B )。 A.商业与社会保险 B.财产与人身保险 C.责任与保证保险 D.A+B+C 5.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一部海上保险法是( D )。 A.中国海商法 B.英国海商法 C.中国海上保险法 D.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

6.保险的前提要素是( D )。 A.损失赔付 B.众人协力 C.防灾防损 D.危险存在 7.保险的基本职能是( A )。 A.经济补偿 B.防灾防损 C.发展经济 D.巩固生产8.下列有关近代保险形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近代财产保险制度始于海上保险 B.18世纪后半叶英国成为世界海上保险中心 C.第一家火灾保险公司出现在法国D.比较完整的近代人身保险始于英国 9.现实生活中,下列不能保险的危险是( C )。 A.自然灾害 B.经营风险 C.道德风险 D.意外事故 10.我国保险法中所说的保险是( C )。 A.社会保险 B.劳动保险 C.商业保险 D.合作保险 11.下列( D )不属于风险的特性。 A. 客观性 B. 损失性 C. 不确定性 D. 确定性

12.下列( D )不属于按来源划分出的风险。 A. 自然风险 B. 社会风险 C. 经济风险 D. 人身风险 11.保险价值( B )。 A. 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约定的保险标的的投保金额 B. 是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约定的保险标的的价值 C. 是被保险人向保险人申报的保险标的的价值 D. 必须是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 12.保险金额( C )。 A. 可以超过保险价值 B. 是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 C. 不得超过保险价值,超过部分无效 D. 是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 13.根据我国《海商法219》的规定,保险人与被保险人未约定保险价值的,船舶的保险价值(A) A.是保险责任开始时船舶的价值 B.是发生事故时船舶的市场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