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工学汇总解读

人体工学汇总解读

人体工学汇总解读
人体工学汇总解读

1.1.1 设计

①概念

广义——设计是一种规划、理想、愿望、思想、理念,即人们的某种目的和要求。包括对社会的、对生活的、对生产的、对人性的目的和要求。

狭义——设计是计划一件新事情的具体过程和结果。

②设计是在处理各种矛盾

——理想(设计)与现实(设计实现)的矛盾。

人体工程学是研究如何协调人—机(物)—环境的关系,使人—机—环境系统实现最佳匹配。

设计的人体工程学就是处理设计中的设计与人的矛盾,其目的是使人和设计取得和谐。

人体工程学的命名与定义:美国:Human Engineering;

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Human Factors

欧洲:Ergonomics

日本:人间工学

中国: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人机工学);

人类工程学;人因工程学;人体工效学

——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人体工程学的萌芽阶段

19世纪末,人们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能力与所使用的工具之间的关系,其中有三项著名的研究试验:

①肌肉疲劳试验②铁锹作业试验③砌砖作业试验

在这个阶段,学科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以机械为中心进行设计,在人机关系上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人适应于机器。人体工程学的形成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科的发展特点是:

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于人。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阶段

——现代人体工程学

本阶段以系统为中心来设计人与机的最佳组合,使人体工程学进入新的境界。

一、填空

1.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

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2.人体工程学的英文名称为Human engineering 。

二、选择填空

1.从室内设计的角度来说,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功用在于通过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B 的正确认识,使室内环境因素适应人类生活活动的需要,进而达到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的目标。

A.人体、尺寸

B.生理、心理

C.空间、结构

2.人体工程学是一门交叉综合性学科,所以其称谓也略有不同,以下除了 D 以外其余都是指同一学科范畴。

A. Human engineering

B. 人类工程学

C. Ergonomics

D. 工业心理学

(1)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也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感觉的基本特征

①适宜刺激

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都能对某一种特定的能量形式作出最敏感的反应。能够引起感觉器官有效反应的刺激,称为该器官的适宜刺激。

②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由于感觉器官不断地接受同一种刺激物的刺激而产生的。

③感觉阈限

人的各种感受器在接受信息时有较大的局限性,它们对刺激作用的感受在强度上有一定的限制。

④感觉的对比

同一感觉器官接受两种完全不同但属同类的刺激物的刺激,而使感受器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的对比。

?相互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器官对其适宜刺激的感受能力都将因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响而降低。

⑥余觉:

刺激取消后,感觉可存在一极短时间,这种现象叫余觉。

(1)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知觉受人的知识、经验、情绪、态度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2)知觉的种类

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把知觉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①空间知觉

是指人对物体的空间特性的反映。物体的空间特性是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

②时间知觉

是人对时间的知觉;是依靠人的感官(主要是视觉)与客观物体的参照物比较而产生。

③运动知觉

是人对物体运动的反映;是依靠视觉和运动觉来知觉的。

3)知觉的基本特征

①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这种特性被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从知觉背景中感知出对象,一般取决于下列条件:

ⅰ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ⅱ对象的运动。

ⅲ主观因素。

②知觉的整体性

③知觉的理解性

④知觉的恒常性

4)在室内设计中利用视错觉拓展空间的方法

①降低家具高度使空间变大

②利用划分的作用扩展空间

●重复的竖线能造成增高空间的感觉。

众多的横线条能使墙面有增宽感。

●为了造成深度上的视错觉,选择色彩淡雅的落地式窗帘和窗纱,可使空间产生纵向延伸的效果。

●室内空间不大时,常将顶棚或墙面,甚至地面的铺砌,均采用小尺度的空间或界面的分格,造成视觉的小尺度感,与室内整个空间相比而显示其空间尺度较大。

③用装饰画或照片扩展空间

④利用镜子调节空间

⑤采用以低衬高

⑥界面的延伸

(1)眩光

视野中发光表面亮度很大时,会降低视度,这种引起目眩的耀眼的光就是眩光。

①眩光的影响:

ⅰ)缩瞳,降低视网膜上的照度。

ⅱ)眩光在眼球媒质内散射,减弱了被看对象与背景间的对比,使对视觉对象的观察模糊。

ⅲ)导致烦扰、不舒服或视力损失。

②眩光的类型:

ⅰ)直接眩光——由天然光或强烈的人工光源直接照射引起。

ⅱ)反射眩光——由视野内物体的表面反射而来的高亮度光线。

ⅲ)对比眩光——高亮度对比而产生。

③形成眩光的原因:采光口的位置不当、光亮度不合理、不恰当的强光方向。

④避免眩光的方法

Ⅰ.直接眩光(人工光源)的解决办法:

ⅰ)降低光源与背景间的明度比;

ⅱ)限制光源的高度,经常注视的对象与眼睛的连线附近,尤其是视线的下方和两侧,不应设置灯具和高亮度光源;

ⅲ)低功率多点照明比高功率集中照明合理。

灯具安装时,尽可能将光源布置在水平线60°范围以上就不会产生眩光了。

Ⅱ间接眩光的解决办法:

ⅰ)降低光源与背景间的明度比;

ⅱ)正确布置光源;

ⅲ)工作面尽量为粗糙面或吸收面,使光扩散或吸收。

ⅳ)提高周围环境亮度,以减少视野内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亮度对比。

(2)适应

感觉器官感受性变化的过程及其变化达到的状态,叫做适应。

明适应:从暗的地方到亮的地方。

暗适应:从亮的地方到暗的地方。

明适应较暗适应能力强。

视觉的明暗适应特征,要求工作地照明度要均匀,避免频繁的适应,缓解视觉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在明暗交界处最好设置过渡照明以减轻明暗适应的发生。以较暗的红光照明为宜。

一、选择题:

1.由于各种颜色对人眼的刺激不同,人眼的色觉视野也就不同,下列颜色中人眼对(B )的视野最大;对(D)的视野最小。白色视野最大黄色蓝色红色依次减小。绿色最小

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绿色

2.由于灯具安装位置不佳,不正确,使光线直射或反射到人的眼睛上易导致眩光,如果尽可能将光源布置在水平线范围以上就不会产生眩光了。

A.45°

B.60°

C.30°

二、简答题

1.什么叫眩光?在光环境设计中消除眩光的方法主要有几种?

物体表面产生刺激和耀眼的强烈光线叫做眩光;消除的方法主要由两种:一是改变物体表面材质,减少反射眩光

灯具安装时,尽可能将光源布置在水平线60°范围以上就不会产生眩光了。

ⅰ)降低光源与背景间的明度比;

ⅱ)正确布置光源;

ⅲ)工作面尽量为粗糙面或吸收面,使光扩散或吸收。

ⅳ)提高周围环境亮度,以减少视野内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亮度对比。

2.暗适应指的是什么?人从亮处到黑暗环境下为什么要经历暗适应?

从光亮处进入暗中,人眼对光的敏感度逐渐增加,约30分钟达到最大限度,称暗适应

从强光下突然进入暗处,圆锥细胞失去作用,杆状细胞需将分解的视紫红质重新合成,这个合成的过程也就是暗适应的过程。通常需要数分钟时间。这就是人们从强光下进入暗处需要适应的原因。

3.简述在室内设计中利用视错觉拓展空间的方法。

①降低家具高度使空间变大

②利用划分的作用扩展空间

●重复的竖线能造成增高空间的感觉。

众多的横线条能使墙面有增宽感。

●为了造成深度上的视错觉,选择色彩淡雅的落地式窗帘和窗纱,可使空间产生纵向延伸的效果。

●室内空间不大时,常将顶棚或墙面,甚至地面的铺砌,均采用小尺度的空间或界面的分格,造成视觉的小尺度感,与室内整个空间相比而显示其空间尺度较大。

③用装饰画或照片扩展空间

④利用镜子调节空间

⑤采用以低衬高

⑥界面的延伸

第三章人体运动系统及其特性

主要内容:

●人体的运动系统

●肌肉施力

●肢体出力

●人体作业效率

●人体疲劳

3.1 人体的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是人体完成各种动作和从事生产劳动的器官,主要由骨骼、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

在运动过程中,骨是运动的杠杆,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是运动的动力。

3.1.1 骨骼

是人体的支架。人体中有206块骨头,其中177块直接参与人体运动。人的骨骼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两大部分。

骨骼系统机能:完成动作,支持身体,保护内脏、脑及骨髓造血。

3.1.2 关节

骨头互相连接的地方。

关节的运动形式:角度运动、旋转运动、环转运动。

关节的活动范围

指人在某种姿势下,肢体围绕关节转动所能触及的空间范围。它与肢体的长度和关节转动的角度有关,受年龄、衣着、姿势等因素的影响。

3.1.3 肌肉

肌肉是完成各种作业、保持人体各种姿势的能量源。

骨骼肌的作用:

a静力作用,维持站立姿势,保持静态平衡。

b动力作用,肌肉收缩产生哭、笑、走、跑等动作。

只有在骨骼、关节、肌肉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完成人体活动的各种动作。

3.2 肌肉施力

(1)肌肉施力的类型

●静态肌肉施力

●动态肌肉施力

肌肉收缩的方式:

a、等张收缩:

张力不变,长度变化

b、等长收缩:

长度不变,张力变化

A.静态肌肉施力(肌肉作等长收缩施力。)

作等长收缩的肌肉组织压迫血管,阻止血液进入肌肉,肌肉无法从血液中得到糖和氧气的补充,只能消耗本身的能量储备,代谢的废物不能迅速排除,造成肌肉酸痛,引起肌肉疲劳。由于酸痛难忍,静态作业的持续时间受到限制。

在静态肌肉施力情况下进行的作业称为静态作业。

B.动态肌肉施力(肌肉作等张收缩。)

肌肉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张,血液输送量比平常提高几倍,血液大量流动不但使肌肉获得足够的糖和氧,而且迅速排除了代谢废物。因此,只要选择合理的作业节奏,动态作业可以延续很长时间而不产生疲劳。

在动态肌肉施力情况下进行的作业称为动态作业。

(4)避免静态肌肉施力的设计要点

①避免弯腰或其他不自然的身体姿势。

②避免长时间的抬手作业,应使作业降低到肘关节以下。

③尽量采用坐姿或坐立交替作业。

④双手同时作业时,手的运动方向应相反或对称。用力大小应相等,双手不宜往两侧扩得太大,以保持视觉控制。

⑤作业位置的高度应按工作者的眼睛和观察时所需的距离来设计,以保证作业者的姿势自然。

⑥常用工具、器具、材料等应按其使用频率和操作频率安排在人的附近,或事前定位。

⑦当手不得不在高位置作业时,应该使用支撑物托住肘关节、前臂和手,支撑物应可调节。

3.3 肢体出力

肢体运动出力主要是手足的出力,还有全身的协调用力。

人的出力的特征主要有三点:

方向、时间和大小限度。

最大肌力决定因素:

年龄、性别、体格、训练和施力动机

人在不同的方向上肢体的出力大小是不同的:

①手臂的内收力大于外展力;(手在身体中心线前30cm处内收缩产生的力最大。)

②手在左右移动时推力大于拉力;

③手在前后运动时拉力大于推力。

④手臂伸直操作时,手臂在肩下方180°位置产生最大拉力,在肩上方0°位置产生最大推力。

⑤手臂弯曲操作时,前臂与上臂成70°左右,手臂所产生的力量最大。

3.4 人体作业效率

(1) 肌肉施力方法

人体肌肉作业的效率通常只有20%~25%,它与作业的方式、人的性别、训练等因素有关。

发挥肌体能力的法则:

1.人体的活动方式应尽量与肌肉产生尽可能大的肌力所需要的活动方式一致。

2.使肌力处于自然状态。

(2) 避免不必要的加速和减速

手臂、腿和身体的加速以及减速需要消耗时间和能量。一般说来,手臂作回转运动效率较高。

(3) 使用惯用手

①使用惯用手拿东西比非惯用手拿东西快约10%时间;

②惯用手比非惯用手工作精确;

③惯用手的力量比非惯用手强5%~10%。

(4) 利用重力作用

(5) 提起重物

正确的提重方法----直腰弯膝

①抓稳重物,提起时保持:

●直腰;●身尽量伸直;●尽量弯膝。

②身体尽量靠近重物

③设计时应使重物的抓握部位高于地面40~50cm,应有把手,否则会导致不正确的姿势。

(6)拉手设计

考虑如何设计是最省力的。

一般办公室用拉手:90~100cm

一般家庭用拉手:80~90cm

3.5 人体疲劳

疲劳的主要特征有:

●疲劳是通过肌体的活动产生,通过休息可减轻或消失;

●人体的耐疲劳能力可以通过疲劳和恢复的重复交替而得到提高;

●人体能量消耗越多,疲劳的产生和发展越快;

●疲劳程度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就会损伤人的肌体。

测量疲劳的方法:

●通过心电图测量心率恢复期,研究疲劳的程度;

●通过肌电图,测量肌力的消耗,确定疲劳程度;

●通过脑电图,测量脑波的频率和幅值,评价大脑的疲劳状况。

●通过能耗的测量,确定疲劳程度。

●运用主观评价法,通过各种量表和调查表记录受试者的主观感受。

●运用动作行为观察法,利用立体扫描、录像等行为记录设备,在被观察对象发觉的条件下,连续记录观察对象的动作,通过动作分析评定疲劳程度。

思考题

一、填空题

1.肌肉的机能是收缩和产生肌力,肌力可以作用于骨,通过人体结构再作用于其他物体上,称为肌肉施力它常有静态肌肉施力和动态肌肉施力两种方式。

2.提起重物时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即提起重物必须保持直腰弯膝的姿势。

3.人在直立姿势下弯臂时,前臂与上臂成70 °左右,手臂所产生的力量最大;在直立姿势下臂伸直时,不同角度位置上的拉力和推力不同,最大拉力产生在肩下方180°位置上,而最大推力产生在肩下方0°位置上。

二、多项选择题

静态肌肉施力的主要危害有:(AD )

A.加速肌肉疲劳

B.影响骨骼

C.血压升高

D.影响血液流动

三、简答题

1.简述正确提起重物的方法,并说明原因。

2.简述静态肌肉施力的主要危害。

3简述避免静态肌肉施力的设计要点。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人体工学

一、人体工学的产生:时间、国家(德国) 答:(1)人体工程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跨越不同学科和领域,应用多种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数据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由于它的学科内容的综合性、涉及范围的广泛性以及学科侧重点的不同,学科的命名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2)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人体测量学、人体心理学、人体生理学和人体运动学这四个方面是其研究的主攻方向。 研究人体形态特征、人体的静态和动态的三元立体的各部位相应的关系及各个方位的依存形态 研究人体的肌肉力,分析力的数量和力的方向,以便用具能适应人的肌肉运作力量和方位 研究人类与机器用具之间的信息传递,这种传递需根据听、视、触、嗅、味等感觉并分析,以确定这些信息的大小和持续时间 研究作用于人体-机器用具之间的环境条件,要确定使人体与机器用具之间自然、协调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研究时间的要素,人体由于刺激产生反应,这种反应速度有一定的限度。因此,人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要与之适应,否则会产生过大负荷增大疲劳度。 二、1英寸=(2.54)cm=(0.0254)m 服装中使用的基本单位是(cm),建筑中使用的基本单位是(m),装饰中使用的基本单位是(mm)。 换算:1m=3尺3尺=30寸100cm=30寸 公式:100cm/n=30寸/x x=30n/100, 三、测量基本点:脊椎点。 人体工学研究方法:测量方法模型工作方法调查方法数据的处理方法 (1)测量方法:尺度测量动态测量力量测量体积测量肌肉疲劳测量其它生理变化的测量 (2)接触式人体测量:人体静态测量:1马丁测量法2 滑动量规法 3 复模法 人体动态测量:1未拉伸线法 2 剪口法 3 捺印法石膏带法(3)非接触式测量:1穿透式图象重建系统2投影式图象重建系统3反射测距技术4 三角测量技术 5 TC2 分层轮廓测量法 6 莫尔轮廓法:影象(Shadow)莫尔法投影(Projection)莫尔法扫描(Scanning)莫尔法7 四步移相”干涉相位测量法8 CCD光谱测量9 CMOS测量 (4)非接触测量的研究方向:1建立标准人台2人体模型和服装号型3三维CAD及超维CAD 4 虚拟产品及展示 5 CAD设计的度身定制——MTM 6 体型数据卡 四、号型换算:身高160 胸围84 腰围68 ——160/84 A(体型类别的代号)(胸腰差A=84-68) 五、频率: 六、人体感觉:(一)感觉:1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人们了解自身状态和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也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2 分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本体感觉等。 (二)知觉:知觉是在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三)视觉:(1)在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大约有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的,14%来自耳朵,6%来自其他器官。因此,视觉系统是人与外界相互联系的最主要途径

人机工程学的认识和看法

人机工程学的认识和看法 一、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将“以人为本”、“人体工学的设计”作为产品的特点来进行广告宣传,特别是计算机和家具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产品更为突出。实际上,让机器及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设计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得人能够在舒适和便捷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人机工程学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产生的一门工程化的科学。 所谓人机工程学,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活动范围、动作速度、动作频率、重心变化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人机工程学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其基础学科是研究人的生理、心理。就是实用科学,把技术科学直接应用的实际的操作之中,也是人体工

程的本源之处。人机工程学以人为最根本、最直接的研究、服务的对象,所以一切信息必须从人的自身中去获得,综合了这些信息才能做出判断。人类工程学是与人相关的科学信息在对对象、体系和环境进行设计中的应用,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理想的设计应当在工作体系、运动、休闲、健康和安全等诸多方面充分体现人类工程学的原理。人机工程学的特点是在认真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本身特性的基础上,不单纯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良与否,而是将使用“物”的人和设计的“物”以及人与“物”所共处的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在人机工程学中将这个系统称为“人—机—环境”系统,这个系统中,人,机,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着系统总体的性能,人机工程是科学地利用三个要素见的有机联系,来寻求系统的最佳参数。随着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人的因素在产品设计与生产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机和谐发展的问题也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的地位与作用愈显出其的重要性。 二、人机工程学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研究内容及其对于设计学科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为工业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肌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体重、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

盐酸环境风险评价)

盐酸环境风险分析 采用消毒剂为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消毒杀菌能力强,但是不能贮存,需要现用现制。主要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进行制备,制备药剂使用氯酸钠和盐酸。其中氯酸钠年使用量约为1.8t;盐酸浓度为30%,盐酸年使用量约为3.65t。本项目使用的盐酸和氯酸钠不在项目内大量存贮,用完后主要采用分段临时购买。二氧化氯通过发生器制备后直接通向清水池进行消毒,二氧化氯不会大量储存,其制备二氧化氯的工作原理如下: 化学方程式: 2NaClO3+4HC1=2NaC1+2C1O2+C12+2H2O 5NaC1O2+4HC1=4C1O2+5NaC1+2H2O 原料供应系统内的氯酸钠水溶液和盐酸(浓度30-31%)在计量调节系统、电控系统的作用下被定量输送到反应罐内,在一定温度下经过负压曝气发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气液混合物,经吸收系统吸收制成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混合消毒液,投加到待处理的水中或需要消毒的物体,完成二氧化氯和氯气的协同消毒、氧化等作用。 使用盐酸过程中,以及制备二氧化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1、环境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的重点是预测和防护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 根据上述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确定本次环境风险识别的重点是:本项目运输、使用或贮运过程中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风险识别

人体工学尺寸

人体工学尺寸

在工地 1、标准红砖23*11*6; 标准入户门洞0.9米*2米, 房间门洞0.9米*2米, 厨房门洞0.8米*2米, 卫生间门洞0.7米*2米, 标准水泥50kg/袋。 在厨房 1.吊柜和操作台之间的距离应该是多少? 60厘米。 从操作台到吊柜的底部,您应该确保这个距离。这样,在您可以方便烹饪的同时,还可以在 吊柜里放一些小型家用电器。 2.在厨房两面相对的墙边都摆放各种家具和电器的情况下,中间应该留多大的距离才不 会影响在厨房里做家务? 120厘米。 为了能方便地打开两边家具的柜门,就一定要保证至少留出这样的距离。 150厘米。 这样的距离就可以保证在两边柜门都打开的情况下,中间再站一个人。

3.要想舒服地坐在早餐桌的周围,凳子的合适高度应该是多少? 80厘米。 对于一张高110厘米的早餐桌来说,这是摆在它周围凳子的理想高度。因为在桌面和凳 子之间还需要30厘米的空间来容下双腿。 4.吊柜应该装在多高的地方? 145至150厘米。 在餐厅 1.一个供六个人使用的餐桌有多大? 120厘米。 这是对圆形餐桌的直径要求。 140*70厘米。 这是对长方形和椭圆形捉制的尺寸要求。 2.餐桌离墙应该有多远? 80厘米。 这个距离是包括把椅子拉出来,以及能使就餐的人方便活动的最小距离。 3.一张以对角线对墙的正方形桌子所占的面积要有多大? 180*180平方厘米 这是一张边长90厘米,桌角离墙面最近距离为40厘米的正方形桌子所占的最小面积。 4.桌子的标准高度应是多少? 72厘米。 这是桌子的中等高度,而椅子是通常高度为45厘米。 5.一张供六个人使用的桌子摆起居室里要占多少面积? 300*300厘米。 需要为直径120厘米的桌子留出空地,同时还要为在桌子四周就餐的人留出活动空间。这个方案适合于那种大客厅,面积至少达到600*350厘米。 6.吊灯和桌面之间最合适的距离应该是多少? 70厘米。 这是能使桌面得到完整的、均匀照射的理想距离。 在卫生间 1.卫生间里的用具要占多大地方? 马桶所占的一般面积:37厘米×60厘米 悬挂式或圆柱式盥洗池可能占用的面积:70厘米×60厘米 正方形淋浴间的面积:80厘米×80厘米 浴缸的标准面积:160厘米×70厘米 2.浴缸与对面的墙之间的距离要有多远? 100厘米。想要在周围活动的话这是个合理的距离。即使浴室很窄,也要在安装浴缸时留出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方法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方法培训 课程介绍: 实现产品可靠性设计的过程中有两大难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在实验室样机阶段就能把潜在的隐患激发出来,不要让用户成为我们的测试工程师。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公司组织多位资深测试专家开发了《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实务》培训课程。 本课程涉及测试项目的选择、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标准、测试仪器和测试工装设计、测试管理、可测试性设计等几方面的内容,适用于项目经理、系统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技术部经理、研发高管等。 通过本课程,可以快速积累测试经验、掌握测试项目的选择和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为企业产品通过测试把关的方式实现产品可靠性的短期内大幅度提升保驾护航。 课程时间:1天 课程收益: 通过本课程的讲述,了解电子产品中常用器件的失效机理、可靠性设计培训以及激发失效机理的对应应力。并给出这些测试应力的试验参数、等级、判定依据。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标准协会培训中心 【协办单位】深圳市威硕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培训对象】测试工程师、测试经理。 课程大纲: 1、测试概述 1.1、测试的目的和测试输入应力选择 1.2、设计审查 1.3、功能设计目标分解(RAMS指标,能量、指令、信号、监测)

1.4、应用环境条件的确定(温度、气压、温变率、运输条件、湿度、盐雾、配套输入)1.5 基于失效机理的失效应力选择 1.6 测试方法基础(组合应力测试、应力变化率测试、HALT综合试验、标准符合性测试、寿命鉴定试验) 2、测试项目选择与测试用例设计 2.1环境条件测试项目及测试用例 温度与热、湿度、气压、环境条件变化率等测试项目及测试用例 2.2安全性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 安规测试项目和测试用例 气、液、电混合布局安规测试用例 2.3可靠性测试项目与测试用例设计 模拟用户现场测试、边缘极限条件组合测试、HALT综合测试、异常操作测试 过渡过程测试、突发干扰测试 2.4可维修性测试项目及测试用例 可维修性等级分类、可维修性测试项目、测试用例 2.5可生产性测试项目及测试用例 可生产性评估指标、可生产性测试项目、可生产性测试用例 2.6可用性测试项目及测试用例 易用性测试项目(人体工学、使用方便、易接受、舒适、高效,防错) 人机工效评价工具应用; 应用人员测试项目及测试用例(生理、心理、素质、紧急情况处理、输入输出条件组合)2.7部件与独立分系统测试项目及测试用例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修订稿从P38-40: 6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评估方法(征求意见稿)》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使用、存储的化学品与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临界量的比值(Q),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环境保护目标)敏感性(E),按照分级矩阵法将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分级程序见图6-1。 图6-1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流程示意图 6.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评估 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发【2014】34),项目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主要有:氧化镉,硫酸镉,盐酸。根据企业化学品

种类与数量(折纯),与临界量分别进行比对,计算比值(Q ): (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化学物质时,该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即为Q 。 (2) 当企业存在多种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事故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 1 (22) 11≥+++= n n Q q Q q Q q Q (1) 式中:q 1, q 2, ..., q n ——每种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储存量或使用量,且数量超过对应临界量的5%,t ; Q 1, Q 2, ..., Q n ——各事故环境风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 。 计算得到事故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Q )后,将Q 值划分为3个级别,分别为:(1) 1≤ Q <10;(2) 10≤ Q <100;(3) Q≥100。 本项目Q 值见表6-2 表6-2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 因此,企业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Q )为18。 6.2工艺过程与风险控制水平(M )评估 6.2.1评估指标及赋值 评估指标及赋值见表6-3

环境风险评估

1 总论 1、1概述 1、2 评价目的与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就是分析与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与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与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与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与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与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1、3 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⑵《中华人民共与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⑶《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⑷《中华人民共与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⑸《中华人民共与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⑹《中华人民共与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⑺《中华人民共与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⑻《中华人民共与国土地管理法》(修改),2004、8、28; ⑼《中华人民共与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⑽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 ⑾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⑿《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3、26; 1.3.2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⑴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3、27; ⑵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 2008、10、1; ⑶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

我校课桌椅的安全人机工程评价与改进设计

摘要 : 文章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安全、舒适、高效、健康”的原则,结合设计心理学、统计学等知识,对高校课桌椅的使用现状及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对青年大学生这一使用群体进行问卷调查和人体尺寸测量,就高校课桌椅设计对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从设计参数、材料和结构、色彩三方面介绍高校课桌椅的人性化设计。 关键词 :高校课桌椅人体尺寸人性化设计设计参数 Abstrct : Using the theory of human-computer enginee ring and method, in order to “safe, comfortable, efficient and healthy"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psychology, statistics, and so on knowledge, the use of desks and chai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the deposit were analyzed, and the young college students the group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human body size measurement, design the desks and chairs for young college student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 were analyzed, and finally from the design parameters, material and structure, the color is introduc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desk chair humanized design. Keyword: The desks and chairs Body dimension Humanized design Design parameters

风险 盐酸泄露

8环境风险评价 8.1评价目的和评价重点 环境风险是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时可能发生对环境有害后果的描述。评估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建设项目运营期内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其影响程度和范围,以确定开发建设及生产项目什么样的风险是社会可以承受的,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项目具有一定的事故风险性,需要进行必要的环境事故风险分析,提出进一步降低事故风险措施,使得工厂在生产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确保生产区内外的环境质量,确保职工及周边影响区内人群生物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次评价主要以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引起的大气和水环境污染而对周围居民的危害和环境质量影响程度为重点。 8.2项目物质及风险识别 8.2.1项目原料辅料及产品危险源识别 根据该厂所涉及的原料、辅料及产品,对照《重大危险源识别》(GB18218-2000) 标准规定,该厂主要危险源物质中被列入危险性物质的为:氯化氢(有毒物质),该危险物质在生产区、贮存区的实际量与临界量要求对比见表8.2.1-1。 表8.2.1-1 该厂主要危险源物质生产场所、贮存区临界量和实际量对照表 按盐酸的浓度核算HCL量 因此,根据生产场所的实际使用量和贮存区的实际贮存量对照规定临界量,按规定,可确定该厂各生产区及贮存区没有物质构成重大危险源。 8.2.2物质风险因素识别 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盐酸属于中度危害,可见,该厂所使用的化学品原料中有部分为危险化学品,存在着中毒、化学灼烫等危险有害因

素。主要危险因素为化学灼烫和中毒事故,主要风险类型为毒物泄漏中毒和化学灼烫,造成的危害主要是HCL通过呼吸道、皮肤对人员造成伤亡。 由此,本评价主要针对该原辅材料(HCL)的危险性及有毒危害性,计算分析事故状态下毒物泄漏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范围,从而提出事故应急措施。 HCL的危险性特征参数如下: 形态特征: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熔点:-114.2℃ 沸点:-85.0℃ 蒸汽压:4225.6kPa(20℃)(30%盐酸30.66kPa(21℃)) 毒理指标:LD50 400mg/kg(兔经口);LC50 4600mg/m3(大鼠吸入) 8.3 评价等级及范围 本项目无重大风险源且处于环境非敏感地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相关规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评价范围以源点3km区域。 8.4 环境风险事故源项分析 8.4.1生产车间事故风险源项分析 根据若干家冷轧带钢企业的调查结果,生产车间由于非正常生产工况和事故工况可能存在的情况包括: (1)突然停电、废气吸收的风机及循环碱液泵电机等损坏而不能工作,以及因酸洗槽外罩大面积破裂等突发性事故。该类事故发生时,酸洗槽中HCL将从进出料口及外罩破裂处无组织挥发溢入空气中。 该类事故的发生机率不大,但其泄露时间较难控制,其无组织排放量核定为0.38kg/h。 建议企业加强管理,增加槽液收集沟槽回收系统,一旦酸洗槽液等因机械故障或职工操作不当造成泄漏,泄漏液首先进入槽液收集沟槽回收系统,避免出现

餐桌尺寸人体工学尺寸

餐桌:高度75-78(一般),西式高度68-72,一般方桌宽度120,90,75; 家具设计的基本尺度 (单位:厘米) 衣橱:深度:一般60~65;推拉门:70,衣橱门宽度:40~65 推拉门:75~150,高度:190~240 矮柜:深度:35~45,柜门宽度:30-60 电视柜:深度:45-60,高度:60-70 单人床:宽度:90,105,120;长度:180,186,200,210 双人床:宽度:135,150,180;长度180,186,200,210 圆床:直径:186,212.5,242.4(常用) 室内门:宽度:80-95,医院120;高度:190,200,210,220,240 厕所、厨房门:宽度:80,90;高度:190,200,210 窗帘盒:高度:12-18;深度:单层布12;双层布16-18(实际尺寸) 茶几:小型,长方形:长度60-75,宽度45-60,高度38-50(38最佳) 中型,长方形:长度120-135;宽度38-50或者60-75 正方形:长度75-90,高度43-50 大型,长方形:长度150-180,宽度60-80,高度33-42(33最佳) 圆形:直径75,90,105,120;高度:33-42 方形:宽度90,105,120,135,150;高度33-42 书桌下缘离地至少58;长度:最少90(150-180最佳) 餐桌:高度75-78(一般),西式高度68-72,一般方桌宽度120,90,75; 长方桌宽度80,90,105,120;长度150,165,180,210,240 圆桌:直径90,120,135,150,180 书架:深度25-40(每一格),长度:60-120;下大上小型下方深度35-45,高度80-90 活动未及顶高柜:深度45,高度180-200 木隔间墙厚:6-10;内角材排距:长度(45-60)*90 室内常用尺寸: 1、墙面尺寸 (1)踢脚板高;80—200mm。 (2)墙裙高:800—1500mm。 (3)挂镜线高:1600—1800(画中心距地面高度)mm。 1100-1250mm,八人1300mm,十人l500mm,十二人1800mm。 (4) 方餐桌尺寸:二人700×850(mm),四人1350×850(mm),八人2250×850(mm), (5) 餐桌转盘直径;700—800mm。

人机工程学的起源、应用和进展前景

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将“以人为本”、“人体工学的设计”作为产品的特点来进行广告宣传,特别是计算机和家具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产品更为突出。实际上,让机器及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设计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得人能够在舒适和便捷的条件下工 作和生活,人机工程学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产生的一门工程化的科学。这里向大家介绍人机工程学的起源、应用和发展前景。 1.电话机的设计是人机工程学的发端 提起人机工程学首先要介绍一个人物――亨利·德雷夫斯(Henry Dreyfess, 1903-1972),他是人机工程学的奠基者和创始人。德雷夫斯起初是做舞台设计工作的,1929年他建立了自己的工业设计事务所。他1930年开始与贝尔公司合作,德雷夫斯坚持设计工业产品应该考虑的是高度舒适的功能性,提出了“从内到外(from the inside out)”的设计原则,贝尔公司开始认为这种方式会使电话看来过于机械化,但经过他的反复论证,公司同意按照他的方式设计电话机。这以后德雷夫斯的一生都与贝尔电话公司有结缘,他是影响现代电话形式的最重要设计师。 大家知道自从贝尔先生发明电话机以来的相当长时间,贝尔公司是美国具有垄断地位的最大的电话公司和电话生产厂家,基本不受竞争的威胁。因而,德雷夫斯可以比较少的考虑外型设计在市场上的竞争效果,而更多地集中在电话机的完美功能性设计方面。 贝尔公司1927年首次引进横放电话筒,改变了以往纵放电话筒的设计,1937年德雷夫斯提出了从功能出发,听筒与话筒合一的设计。德雷夫斯设计的300型电话机,今天看起来虽然老式,但这一设计首次把过去分为两部分、体积很大的电话机缩小为一个整体。由于这个设计的成功,使贝尔公司与德雷夫斯签订了长期的设计咨询合约。 五十年代初期,制作电话机的材料由金属转为塑料,从而基本确定了现代电话机的造型基础。到五十年代末,德雷夫斯已经设计出一百多种电话机。德雷夫斯的电话机因此进入了美国和世界的千家万户,成为现代家庭的基本设施。 德雷夫斯的人机工程学的其它研究成果是在1955年以来他为约翰·迪尔公司开发 的一系列农用机械中,这些设计围绕建立舒适的、以人机学计算为基础的驾驶工作条件这一中心,特点是外型简练,其中与人相关的部件设计合乎人体舒适的基本要求,这是工 业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与发展。 德雷夫斯的设计信念是设计必须符合人体的基本要求,他认为适应于人的机器才是最有效率的机器。他经过多年研究,总结出有关人体的数据以及人体的比例及功能,1955年出版了专著《为人的设计》,该书收集了大量的人体工程学资料,1961年他又出版了著 作《人体度量》(the Measure of Man),从而为工业设计领域奠定了人机工程学这门学科,德雷夫斯成为最早把人机工程学系统运用在设计过程中的一个设计家。 2.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向 人机工程学现在已发展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工业设计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的作业中人、机器及环境三者间的协调,研究方法和评价手段涉及心理学、生理学、医学、人体测量学、美学和工程技术的多个领域,研究的目的则是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应用,来 指导工作器具、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设计和改造,使得作业在效率、安全、健康、舒适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

环境风险评估

1 总论 1.1概述 1.2 评价目的和工作重点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1.3 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改),2004.8.28;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⑽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11; ⑾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29; ⑿《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3.26; 1.3.2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3.27;

⑵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 ⑶国务院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12.3; ⑷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2005.12; ⑸国家环保总局,环控[1997] 0232号《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1997.4.14; ⑹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 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2001.2.21; 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1]4号《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2001.1.8; 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环发[2001]199号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⑼《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2.3.15; 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2006]4号《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 ⑾《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令第1号),国家环保部、发改委,2008.6.6; ⑿《关于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管管二字[2003]45号. 1.3.3地方性文件 ⑴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发[1994]22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通知>,1994.4.18; ⑵贵州省环境保护局《贵州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报告》,2001.12; 1.3.4技术导则与规范 ⑴HJ/T 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1993.9.18; ⑵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2009.4.1; ⑶HJ/T 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1993.9.18;

人体工学尺寸

人体工学尺寸: 在装饰工程设计时,必然要考虑室内空间、家具陈设等与人体尺度的关系问题,为了方便装饰室内设计,这里介绍一些常用的尺寸数据。 衣橱:深度:一般60~65;推拉门:70,衣橱门宽度:40~65 推拉门:75~150,高度:190~240 矮柜:深度:35~45,柜门宽度:30-60 电视柜:深度:45-60,高度:60-70 单人床:宽度:90,105,120;长度:180,186,200,210 双人床:宽度:135,150,180;长度180,186,200,210 圆床:直径:186,212.5,242.4(常用) 室内门:宽度:80-95,医院120;高度:190,200,210,220,240 厕所、厨房门:宽度:80,90;高度:190,200,210 窗帘盒:高度:12-18;深度:单层布12;双层布16-18(实际尺寸) 沙发:单人式:长度:80-95,深度:85-90;坐垫高:35-42;背高:70-90 双人式:长度:126-150;深度:80-90 三人式:长度:175-196;深度:80-90 四人式:长度:232-252;深度80-90 茶几:小型,长方形:长度60-75,宽度45-60,高度38-50(38最佳) 中型,长方形:长度120-135;宽度38-50或者60-75 正方形:长度75-90,高度43-50 大型,长方形:长度150-180,宽度60-80,高度33-42(33最佳) 圆形:直径75,90,105,120;高度:33-42 方形:宽度90,105,120,135,150;高度33-42 书桌:固定式:深度45-70(60最佳),高度75 活动式:深度65-80,高度75-78 书桌下缘离地至少58;长度:最少90(150-180最佳) 餐桌:高度75-78(一般),西式高度68-72,一般方桌宽度120,90,75; 长方桌宽度80,90,105,120;长度150,165,180,210,240 圆桌:直径90,120,135,150,180 书架:深度25-40(每一格),长度:60-120;下大上小型下方深度35-45,高度80-90 活动未及顶高柜:深度45,高度180-200 木隔间墙厚:6-10;内角材排距:长度(45-60)*90 1、墙面尺寸 (1)踢脚板高;80—200mm。 (2)墙裙高:800—1500mm。 (3)挂镜线高:1600—1800(画中心距地面高度)mm。 2.餐厅 (1) 餐桌高:750—790mm。 (2) 餐椅高;450—500mm。 (3) 圆桌直径:二人500mm.二人800mm,四人900mm,五人1100mm,六人1100-1250mm,

人因工程评估控制程序

人因工程评估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SA-OP-2064 文件版本:A0 制定部门:人力资源部 发行日期:2015-12-29 分发部门: 财务部 业务管理部 人力资源部 产销协调部 模具开发部 品质保证部 CNC加工中心 核准:审核:制定:王再胜

※修(制)订履历一览表

0.流程图 0.1无 1.目的 1.1为保障员工作业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依据人机工程学原 理对产品初始设计阶段,以及员工作业过程中涉及的环境场所、动作范围、人机界面、负责程度、重复动作、疲劳程度等一系列人体功效方面进行识别、考量评估。通过有效评估生产过程中各岗位之体力劳动强度等级,合理定员定量的安排生产活动,防止体力劳动伤害事件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及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对体力劳动强度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本公司全体员工。 3.定义 3.1人体工程学:又称工效学、人因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体工学、人因学等各种名称, 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它是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是涉及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一门学科。 3.2能量代谢率:某工种劳动日内各类活动和休息的能量消耗均值。 3.3劳动时间率:工作日内纯劳动时间与工作日内总时间的比,以百分率表示。 3.4体力劳动性别系数: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时,因相同的体力强度引起男女不同的 生理反映,就使用了性别系数(男性系数为1,女性系数为1.3)。 3.5体力劳动方式系数:在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时,为反映相同体力强度由于劳动方式

盐酸风险评价

20万吨/年胎圈钢丝盐酸库环境风险评价胎圈钢丝项目使用的盐酸属于危险化学品,储存过程中存在环境风险。 1、盐酸的性质简介 氯化氢的水溶液即盐酸,纯盐酸无色,工业品因含有铁、氯等杂质,略带微黄色。,有强烈的腐蚀性,能腐蚀金属,对动植物纤维和人体肌肤均有腐蚀作用。浓盐酸在空气中发烟,触及氨蒸气会生成白色云雾。氯化氢气体对动植物有害。盐酸是极强的无机酸,与金属作用能生成金属氯化物并放出氯;与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盐和水;与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盐类能起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 酸。 表1 盐酸特性一览表 国标编号81013 CAS号7647-01-0 中文名称盐酸 英文名称Hydrochloric 别名氢氯酸 分子式HCl 外观与形状无色有刺激性和臭味的气味 分子量 36.46 蒸汽压 熔点-114.8℃溶解性易溶于水 密度稳定性 危险标记主要用途 2、风险识别 本项目所用酸不属于剧毒物质和一般毒物(属低毒类);酸属腐蚀,爆炸危险物质;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重规定,项目酸库储存酸的数量约70吨,超过临界量,构成重大危险源。酸的使用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对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规范标准,酸装置在正常运行时不会释放易燃物质;即使释放也是在酸泵的轴封处和阀门、法兰、管件接头等密封处偶尔的、短时的发生。第二级释放源存在的区域,可划为2区。2区的概念是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正常运行是指正常的开车、运转、停车,易燃物质产品的装卸,密闭容器的开闭,安全阀、排放阀、以及所有设备都在其设计参数范围内工作的状态。“当通风良好时,易燃物质可能出现的最高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的10%”,可划为非爆炸危险区。从上述分析中得知,出现最高浓度能超过爆炸下限10%的概率近似为零。同时酸的比重很轻,因此,它难以聚集到爆炸极限的浓度。因此,可以将酸系统作为非爆炸危险区看待。同时,酸在正常工况下的自然损耗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发生酸泄漏的常见原因是由于管理不善,工人违章操作以及设备、容器陈旧,

装修中要用到的人体工学常用的尺寸数据

装修中要用到的人体工学常用的尺寸数据 人体工学尺寸在装饰工程设计时,必然要考虑室内空间、家具陈设等与人体尺度的关系问题,为了方便装饰室内设计,这里介绍一些常用的尺寸数据。 1、体重:(男:68.9 女:56.7) 2、身高:(男:173.5 女:159.8) 3、座直臀至头顶的高度:(男:90.7 女:84.8) 4、两肘间的宽度:(男:41.9 女:38.4) 5、肘下支撑物的高度:(男:24.1 女:23.4) 6、座姿大腿的高度:(男:14.5 女:13.7) 7、座姿膝盖至地面的高度:(男:54.4 女:49.8) 8、坐姿臀部至腿弯的长度:(男:49.0 女:48.0) 9、坐姿臀宽:(男:35.6 女:36.3) 1、墙面尺寸 (1)踢脚板高;80—200mm。 (2)墙裙高:800—1500mm。 (3)挂镜线高:1600—1800(画中心距地面高度)mm。 2.餐厅 (1) 餐桌高:750—790mm。 (2) 餐椅高;450—500mm。 (3) 圆桌直径:二人500mm.二人800mm,四人900mm,五人1100mm,六人1100-1250mm,八人1300mm,十人l500mm,十二人1800mm。

(4) 方餐桌尺寸:二人700×850(mm),四人1350×850(mm),八人2250×850(mm), (5) 餐桌转盘直径;700—800mm。 (6)餐桌间距:(其中座椅占500mm)应大于500mm。 (7) 主通道宽:1200—1300mm。 (8)内部工作道宽:600—900mm。 (9) 酒吧台高:900—l050mm,宽500mm。 (10) 酒吧凳高;600一750mm。 3.商场营业厅 (1)单边双人走道宽:1600mm。 (2)双边双人走道宽:2000mm。 (3)双边三人走道宽:2300mm。 (4)双边四人走道宽;3000mm。 (5)营业员柜台走道宽:800mm。 (5)营业员货柜台:厚600mm,高:800—l 000mm。 (7)单*背立货架:厚300—500mm,高:1800—2300mm。 (8)双*背立货架;厚;600—800mm,高:1800—2300mm (9)小商品橱窗:厚:500—800mm,高:400—1200mm。 (10)陈列地台高:400—800mm。 (11)敞开式货架:400—600mm。 (12)放射式售货架:直径2000mm。 (13)收款台:长:1600mm,宽:600mm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编制说明

附件三: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编 制 说 明 (征求意见稿)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编制组 二○○九年十一月

目 录 1 项目背景 (3) 1.1任务来源 (3) 1.2工作过程 (3) 2 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3) 3 标准编制的依据与原则 (4) 4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4) 4.1标准适用范围 (4) 4.2标准结构框架 (4) 4.3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划分问题 (5) 4.4物质危险性识别 (5) 4.5风险识别对象和风险类型 (5) 4.6生产过程危险性识别 (5) 4.7重大危险源辨识 (5) 4.8确定最大可信事故的原则 (6) 4.9关于建设项目周界问题 (6) 4.10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扩散 (6) 4.11风险管理 (6) 4.12附录D的使用 (6) 5 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6) 5.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不确定性问题 (6) 5.2安全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价的关系问题 (6) 5.3环境评价的研究 (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编制说明 1项目背景 1.1任务来源 (1)为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落实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办[2006]4号)和《关于开展化工石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的通知》(环办函[2006]69号)要求,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关于开展2008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8〕44号)文下达了标准修订任务,项目统一编号:663.4; (2)标准承担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1.2工作过程 (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在未正式下达编制任务前,就启动了修订工作。2006年1月进行了修订工作的讨论,并征求了使用单位的意见形成标准初稿。 (2)2006年1月11日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召开了标准修订讨论会,明确了标准修订方向。在广泛征求修订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了2次统稿和讨论。 (3)2008年环境保护部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正式列入2008年年度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计划。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承担标准修订任务。2008年10月22日在北京召开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修订)开题讨论会,进一步明确了标准修订的方向。 (4)经调研、内部研论,召开座谈会征求部分环评单位意见,编制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2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提高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质量,2004年12月11日原国家环保总局以环发〔2004〕174号文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标准的颁布实施对指导和规范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标准仍然不尽完善,尚存在不足之处。 《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应成为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风险评价的指导性、纲领性的文件,评价单位应能基本上按标准规定的程序完成建设项目的评价工作,另一方面标准应该是评价结果检验的尺度,以标准规定的基本内容要求去评估评价工作成果。标准的目的是规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提高环境风险评价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使之能更有效地防范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原标准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评价单位的使用情况调查说明,原标准可操作性相对差一些,对标准的可操作性应该予以加强。 2005年11月13日吉化双苯厂爆炸引发的松花江水污染事故,一方面暴露出企业和政府在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方面存在严重疏漏,另一方面也引起对《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能否满足当前环境保护需要的反思。 原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包括: (1)原标准的评价等级仅分为一级和二级两个等级,不够细化,且缺乏判断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数据,如恶臭物质等;缺少事故的伴生/次生有毒有害物判据;环境敏感判据未量化等。 (2)原标准的评价范围仅确定了大气、地表水和海洋评价范围,不够细化和全面,未按环境要素列表细化事故影响评价范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