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同步试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同步试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同步试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同步试题

2020年~2021年最新

《数学广角──集合》同步试题

一、填空

1.明明排队去做操,从前数起明明排第9,从后数起明明排第4,这排小朋友一共有()人。

2.王刚爱吃的水果有:苹果、梨、枣、香蕉、葡萄。李磊爱吃的水果有:桃、苹果、草莓、枣、石榴。他们都爱吃的水果有()种。

3.三(1)班参加歌唱兴趣小组的有12人。参加舞蹈兴趣小组有18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8人,只参加一个兴趣小组的有()人。

4.三(3)班有45人,每人至少订一种刊物,订《漫画大王》的有37人,订《红树林》的有29人,两种刊物都订的有()人。

5.看右图回答问题。

(1)一共调查了()人。

(2)喜欢篮球的有()人,只喜欢足球的有()人,两种球都喜欢的有()人。

考查目的:通过填空的练习形式,使学生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得到巩固加深。

答案:1.12 2.2 3.14 4.21 5.20;9;11;4

解析:①明明无论从前数起还是从后数起,都数到了,他就相当于维恩图的重叠部分,因此求这一排一共有几人算式是:9+4-1=12(人);

③只参加一个兴趣小组的人包括只参加歌唱小组和只参加舞蹈小组的人数;

④37+29-45=21(人)

二、选择

三年级(2)班有56名学生,这个月进行了两次数学测试:第一次得100分的学生的学号是6,9,15,16,27,33,56;第二次得100分的学生的学号是:7,9,16,27,36,40,48,51,53。

1.第一次得100分的有( )人。

A.5

B.7

C.9

D.3

2.第二次得100分的有( )人。

A.5

B.7

C.9

D.3

3.两次都得100分的有( )人。

A.3

B.5

C.7

D.9

4.只在第一次得100分的有( )人。

A.2

B.3

C.4

D.6

5.只得过一次100分的有()人。

A.15

B.13

C.10

D.9

考查目的:根据问题选出正确的答案,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熟练分析集合问题中的各种数据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答案:1.B 2.C 3.A 4.C 5.B

解析:首先将获得100分同学的学号进行整理,画出维恩图,再根据维恩图回答问题,选择出正确答案。

三、解答

1.请把小动物们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

2.2015年1月,妈妈计划每3天去看一次外婆,舅舅计划每5天去看一次外婆。请在月历上画一画,分别找出他们去看外婆的日子,妈妈去的日子画△,舅舅去的日子画○。他们相遇的日子有几天?是哪几日?

3.三(1)班有50人,其中25人喜欢吃苹果,22人喜欢吃橘子,13人既喜欢吃苹果又喜欢吃橘子。两种水果都不喜欢吃的有多少人?

4.三(4)班同学在本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有36人数学获得优秀,有29人语文获得优秀,有28人语文和数学都获得了优秀,同时有9人语文数学都没有获得优秀,三(4)班总共有多少学生?

5.把2张长度都是10厘米的彩纸重叠粘贴在一起(如下图),重叠部分长多少厘米?如果3张彩纸同样重叠,重叠后的彩纸一共长多少厘米?

考查目的:会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第1、2小题:略

第3小题:50-(25+22-13)=16(人)

第4小题:36+29-28+9=46(人)

第5小题:(1)10×2-18=2(厘米)

(2)10×3-2×2=26(厘米)或 18+(10-2)=26(厘米)

解析:第1题,要按顺序填写,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第2题,直接在月历表中标示出来后,再回答问题;第3、4题,根据总结出的解决集合问题的方法直接列示计算,较弱的学生可自己画一画维恩图。第5题有一定难度,特别是第二问,可引导学生先用小纸条实际操作,建立感性认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全册知识点大全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全册知识点大全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 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半时=30分一刻=15分 3时=(180 )分 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时 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 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 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 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 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例如:35+34=69,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60+9=69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 (2)

一、填空题。 1、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分之(),写作(—)。 2、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分之(),写作(—)。 3、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的()分之(),写作(—)。3份是它的(—)。 4、2/5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3/5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2/5和3/5都是把同样的一张纸平均分成了5份,这样的2份显然比3份(),所以2/5<3/5。同样道理,5/6比2/6()。 5、4/5里有()个1/5,2/3里有()个1/3。 6、7个1/10是(—),4个1/7是(—)。 7、1/8是1个八分之一,2/8是2个八分之一,1/8+2/8也就是1个1/8加上2个1/8,一共是3个1/8,也就是(—)。 8、一张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6份是()个()(),就是它的()分之(),写作()。 9、58这个分数中,()是分子,()是分母,读作()。 10、一本书有21页,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3页,占全书的() 11、妈妈买了12个苹果,给哥哥7个,给妹妹5个。哥哥得这些苹果的()(),妹妹得这些苹果的()()。 12、59是5个()()37里面有()个()1-()10=610

8个19是()()1里面有()个1525+()<1 二、解决问题 1、东东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剩下的第二天看完,第二天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2、老师加工一批机器零件,第一天完成了任务的715,第二天完成了任务的315,两天共完成了这项任务的几分之几? 3、一块蛋糕,小鑫吃掉了它的36,小淼吃掉了它的26,谁吃得多?一共吃掉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4、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好了这条公路的712,还剩几分之几未修好? 5、一张长方形的纸它的19涂红色,它的59蓝色,没涂色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 成绩等第 一、我会填。34% 1、小方的身高是136( ),体重是31( )。她每天睡觉用去9( ),早上7( )25( )起床,刷牙用了3( ),用45( )系好红领巾。带着一瓶250( )重的牛奶,步行去上学,,她家离学校2( ),她步行每小时行4( ),30( )可以走到学校。 2、盒子里有20张扑克牌,分别是红桃10张,黑桃7张和梅花3张,小明闭上眼睛摸1张,摸到的花色有( )种可能,可能性最大的是( ),可能性最小的是( )。 3、四个小朋友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个人赛一场,一共要赛( )场。 4、红红有5本不同的课外书,军军想向她借2本书,有( )种不同的借法。 5、现在是8:25,这场电影已经放映了半小时,电影是( )开始的。 6、3个人吃3个面包用了3分钟,10个人吃10个面包要用( )分。 7、一块正方形形玻璃的边长是75厘米,在它四周安上灯带,灯带长( )米。 8、小明5分钟打30个字,小东3分钟打28个字,( )打字快一点。 9、有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它们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如果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10、钟面上,时针从12到6经过( )时,分针从12到6经过( )分,秒钟从12到6经过( )秒。 11、( )÷( )=7……6,被除数最小是( )。 12、( )—80分=40分 3分20秒=( )秒 4厘米﹣6毫米=( )毫米 1吨﹣400千克=( )千克 · ··························································································································· 小学 班 姓名

三年级上数学同步练习大全

三年级数学上册暑期预习班 (一) 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倍的认识一.口算 70X 4 =6X 30=800X 5 = 400 X 9=7X 60=500X 6= 二. 填一 填。 ( 1 )口算80X 9,可以先算( )个( )乘9,得( )个( ),是( ) (2)()乘任何数都是0,() 乘任何数还是这个数。 (3)8的7倍也可以说成( )个( ),5个6也可以说成( )的( )倍 三. 在括号里填上“ >”或“ <”。 314X 9()270089 X 5() 450360 ( )91X 4 四.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求36是9的几倍,列式是36-9=4。( ) (2) ............................................................................... 求42比6多多少,列式是42 - 6=7。 ......................................... ( ) 五.列式计算。 (1)56 里面有( )个7,56 是7 的( )倍。 (2)12里面有( )个3,12是( )的( )倍。 六. 解决问题。 1 .明明一家3口去公园划船,每人票价28元。他们带90元够吗? 2. 学校生物小组养了白兔24只,灰兔3只,黑兔6只。

(1)白兔的只数是灰兔的几倍?(2)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

3. 河里有 6只鸭,还有 42只鹅。 ( 1)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倍? (2)鹅比鸭多多少只? 4. 小红有 6张画片,小华有 15 张画片;后来,他们又分别收集了 3张画片。这时小华 的画片张数是小红的几倍? 5. 亮亮捡了 30 个贝壳,东东捡的个数是亮亮的 2 倍。东东捡了多少个贝壳? 6. 小白兔拔了 9 个萝卜,小灰兔拔的个数是小白兔的 3倍,小黑兔拔的个数是小灰兔 的 2 倍。小灰兔和小黑兔各拔了多少个? 7. 一支铅笔 5 角钱,一支自动笔 2元钱。 (1)一支自动笔的价钱是一支铅笔的几倍? (2)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支自动笔的 5 倍,一支钢笔多少钱? 8. 小苗看一本 105页的书,第一天看 10页,第二天看的是第一天的 2倍,第三天应该 从第几页看起? 小芳收集的邮票张数比小刚的 2倍多一些, 3 倍少一些。小 )张,最多有( )张。 10.游泳池的泳道长 50 米,小明有 4 个来回,一共游了多少米? 9. 小刚收集了 200张邮票, 芳收集的邮票最少有(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32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重10( ) 高8( )重50(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吨=( )千克60毫米=( )厘米400厘米=( )米 4000米=( )千米5000千克=( )吨7分米=( )厘米 3、在○填上“>”、“<”或“=”。 5厘米 50 毫米8厘米1分米15千米1500米 2千克980克700毫米7米4吨400千克 4、一袋大米重10千克。( )袋这样的大米重是1吨。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 【①毫米②厘米③分米】 2、一枝钢笔长大约14( )。 【①分米②厘米③毫米】 3、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 【①文具盒②电视机③数学书】 4、自行车每分钟行300( )。 【①分米②米③千米】 5、4千克( )4千米。 【①>②=③不能比较】 三、实践操作,大显身手。(8分) 下图中,从小明家到什么地方刚好是1千米?请你把经过的路线画出来。 四、走进生活,解决问题。(50分) 1、光明小学的学生进行军训,在晚上的行军中,“一连”步行了2200米,“二连”比“一连”要少行 150米,那么“一连”和“二连”共行军多少米? 2、农场有45吨粮食,请你算一算,用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运几次可以将这些粮食运完? 3、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9只重200千克的箱子,超载了吗? 4、 一、填空

1、100毫米=( )厘米 10千米=( )米 3厘米5毫米=( )毫米 100毫米=( )分米 6千米300米=( )米 2、在○填上“>”、“<”或“=”。 5厘米 50毫米 8厘米 1分米 15千米 1500米 2千克 980克 700毫米 7米 4吨 400千克 6吨○7千克 3、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身高约是138( ) 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20( ) 一头大象重4 ( ) 一本数学书的厚约是7( ) 一盏台灯的高约2( )一只猫重 2( ) 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 )树高约10( ) 马拉松长跑比 赛全长约42( ) 一块橡皮长约4( ) 蜗牛每分钟爬行5( )一只曲别针 重约2( ) 一头牛重约250 ( ) 三年级学生重30( ) 机场跑 道长约3( ) 一瓶酱油重1( ) 卡车载重8( )桌子高85( ) 4、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长( )分米。 5、1袋面粉 重50千克,( )袋面粉重1吨。3千克鸡蛋6元钱,1千克鸡蛋要( )元。6. 量数学课本的厚度,最好用( )作单位,量学校操场的长度,最好用( )作单位。人们测量较小的长度时常用( )作单位, 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 通常用( )作单位。二.计算。 6吨200千克=( )千克 1米—3分米=( )分米 7千米—5000 米=( )米 8毫米 + 2毫米=( )厘米 82厘米—52厘米=( )分米 3厘米 + 2毫米=( )毫米 1吨—700千克=( )千克 6吨—2000千克 =( )千克 5200千克—3200千克=( )吨 200千克+1800千克=( )吨37吨-6000千克=( )吨 4千米+7000米=( )千米 600克+2千克=( )克 8分米-43厘米=( )厘米 43 毫米=( )厘米( )毫米 2分米5厘米=( )厘米 1米-4分米 =( )分米 15厘米+25厘米=( )分米 5200千克-200千克 =( )吨 8千米-2000米=( )米 三、1、水果店运进一车苹果和梨,苹果有900千克,梨有2100千克,这车水果 一共有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2、聪聪家离学校500米,早晨从家到学校,中午放学回到家,一天中上放学一共 要走多少千米? 3、兰兰家距图书馆800米,她出门前往图书馆借书,走了100米后发现忘了带 借书证,连忙回家拿借书证再去图书馆。兰兰这段时间走了多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全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全集

三年级数学上册概念 第一单元:时、分、秒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时间单位: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1、开始时刻+时间=结束时刻 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 3、结束时刻—时间=开始时刻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 )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 )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一圈),是(60分)。 时针走一圈是(12时),走两圈是(24时),正好是(一日)。 3、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 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是(1小时)。 4、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大格是(5秒)。 秒针走一圈是(60秒),也是(1分钟)。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笔算多位数加法法则: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笔算多位数减法法则: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加法的验算方法:加数+加数=和 (1)和-加数=另一个加数(2)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减法的验算方法:被减数-减数=差 (1)差+减数=被减数(2)被减数-差=减数 0加任何数都等于任何数。 第三单元:测量 (一)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 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 9、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结束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 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注意: 加法: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③写得数减法: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③写得数 2、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中间的0既要向前一位借,又要借给下一位,所以借回来的“10”只剩下“9”了。如1000-234 3、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5、公式: 减数+差=被减数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被减数-差=减数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6、加法的验算:可以交换加数位置再算一遍,也可以用和-加数=另一个加数验算。 7、减法的验算:可以是减数+差=被减数验算,也可以用被减数-差=减数验算。 8、估算:(1)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记忆:看保留位数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2)估算的应用:收银员收钱要准确,要精确计算。准备多少钱才够的可以估算,但因为是交钱买东西,要估大。

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全套 16页.doc

协作校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练习 班级:姓名:座号: 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一、填空题。 1、23×3可以先算()×()=(),再算()×()=(),最后算()+()=()。 2、175×7的最高位在()位;350×2的积的末尾一共有()个0。 3、要使□51×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应填()。 4、72的8倍是(),72里有()个8,72是8的()倍。 5、一个数比50的5倍小一些,比50的4倍大一些,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6、一张电影票22元,买9张电影票最多要付()张。 7、在○里填上“>”、“<”或“=”。 405×6○504×6 7×39○39×7 78×0○78-0 45×5○200 200○8×25 1000○127×7 二、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30×3= 0×9 = 80×7= 5000×1 = 32×3 = 6×50 = 210×3 = 2300×3 = 42×2 = 300×4 = 4×17= 4200×2= 12×2×3= 8×9+9= 2、用竖式计算。 807×8= 502×4= 967×5=

480×7= 748×6= 102×5= 三、连一连。 9×605 365×9 810×6 积大于5000 940×7 510×8 积小于5000 540×6 8×450 7×730 四、解决实际问题。 1、大新纺织厂有男工607人,女工人数是男工的3倍。女工有多少人?男工和女工一共有多少人? 2、服装厂加工一批服装,每天加工189件,加工了5天,还剩1250件。这批服装共有多少件? 3、三年级同学栽了 24棵树,四年级同学栽的棵数是三年级同学栽的3倍,五年级同学比四年级少栽4棵。五年级同学栽树多少棵? 4、李老师带了 120元去买乒乓球。他要买9袋乒乓球,每袋有6个乒乓球,每个兵乓球2元。请你帮李老师算一算,他带的钱够吗? 5、果园里有桃树48棵,梨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倍。苹果树有多少棵?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集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集合 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1、5837这个数;5在()位;表示();7在()位;表示(). 2、3个千;6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3、有一个四位数;千位和个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是(). 4、用笔算加法;哪一位的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5、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十位上的“5”看成了“3”;结果是784.正确的答案应是(). 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793-486 249+318 605-378 600-395 588+468 804-276 三、检验下面各题;把错的改正过来. 1008 709 404 239 —17 +321 -186 +571 91 1020 318 800 四、解决问题. 1、我们一班收集了135节废电池;二班比一班多收集69节.二班收集了多少节? 2、民间故事书有185本、童话书有210本、儿童小说有335本.儿童小说比童话书多多少本. 3、水果店运来410千克水果;上午卖出139千克;下午卖出183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4、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52人;中午有272人离去.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5、把245;255;265;275这四个数填入□中;使等式成立. + -= 6、红红家、莉莉家、美美家在同一条路上.红红家到美美家有424米;莉莉家到美美家有385米.红红家到莉莉家有多远? 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玩一玩;吹泡泡. 二、找一找;涂一涂.(给平行四边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二、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四、你认为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这是一个四边形. () 2、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厘米;它的边长一定是6厘米.() 4、小冬冬家到学校最近的路是第③条.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 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60分=1时1分=60秒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 3、(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2)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经过时间= 后时间- 前时间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笔算加减法时:(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3⑴加法公式: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另一个加数+加数=和 ②和-另一个加数=加数 ⑵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 减法的验算: ①差+减数=被减数②减数+差=被减数③被减数-差=减数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 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1分米=100毫米, 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1公里 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 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6、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000千克= 1吨1千克=1000克1000克=1千克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1、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 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大全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公式 长度单位: 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1分米=100毫米 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1千米=1000米1千米=10000分米1千米=100000厘米1千米=1000000毫米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减法:1.被减数—减数=差2.减数=被减数—差3.被减数=差+减数加法:1.加数+加数=和2.加数=和—加数 万以内加减法:加数+加数=和和-1个加数=另1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三位数笔算加减法:相同数位对整齐,从个位算起。 加法的验算: 1.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 1.用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 四边形的特点: 1.四条直的边 2.四个角 3.封闭图形 平行四边形特点: 1对边相等2.对角相等3.容易变形

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边长公式: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总比除数小 有余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无余数:被除数=除数×商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时分秒:1世纪=100年1年=12月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366天,四年一次闰年。 0乘任何数都得0因数×因数=积积÷1个因数=另1个因数 分数: 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几份 分母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分子的意义:其中的几份 分数比较大小: 分子相同,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分母相同,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 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0、简单经过时间计算: (1)可以用钟面的数格计数法, (2)用算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钟。 ★分针走1小格是()分钟,走1大格是()分钟,走一圈是()分钟,也就是()小时。 1、填一填。 180秒=()分 240分=()小时 2小时=()分

2、在○里填上“>”“<”或“=”。 90秒○2分钟 6小时○600分钟 100秒○1分钟 180分钟○3小时 3、填写合适的单位。 ①一节课是40()。②运动会上,赵伟用13()跑完50米。 ③脉搏跳8下用了6()。④兰兰做30道口算题用了3()。 4、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要坐45分钟的车,他们8:30分准时到达,请问他们是什么时候出发的?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 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6、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7、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 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期末测试题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2分)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的是() A.B.C. 2.(2分)关于两个分数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相同时,分母小的分数大 B.分母相同时,分子小的分数大 C.分子相同时,分母小的分数小 3.(2分)3452﹣684﹣1879=() A.7 B.398 C.889 D.1859 4.(2分)要使□9×25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A.3 B.4 C.5 5.(2分)小明中午上学时看了一下钟表,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 A.1:20 B.4:10 C.13:20 6.(2分)我国大约有14亿人口,若每人每天节约1克水,那么全国每天一共能节约水()A.140吨B.1400吨C.1.4万吨 7.(2分)36厘米+9厘米+50厘米=()厘米 A.5 B.85 C.95 D.36 8.(2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有四个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 A.平行四边形B.长方形C.正方形D.梯形 9.(2分)下面四个信封中分别装有一张四边形硬板纸,并且硬板纸都已露出了一部分,从()号信封中抽出的硬板纸的形状一定是正方形.

A.B. C.D. 10.(2分)把一个长方形变成一个正方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长减少 B.把宽增加到和长相等 C.长和宽都增加同样的长度 二.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2分) 11.(2分)八分之五写作,读作. 12.(2分)在、0.67、和0.675中,最小的数是,最大的数是. 13.(1分)体育课上,在操场上跑步的有9人,跳绳的有18人,打羽毛球的有22人,一共有人.14.(2分) 15.(4分) 22:00 9:45 13:00 晚上10时下午3时20分凌晨4时30分 16.(1分)一辆小客车重1380千克,合吨. 17.(2分)3千米10米=千米 590米=千米 18.(2分)数学书相邻的两条边互相,上下的两条边互相. 19.(2分)如图是长方形,如果宽不变,长减少厘米,长方形就变成正方形;如果长不变,宽增加厘米,长方形也变成正方形.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科第二单元练习学校班级姓名评价 一、直接写出得数(14分) 46+34=51-26=45+17=68-19=100-84= 61-40=54-49=24+68=73-28=130-40= 36÷9=798-103≈652-148≈500+8×5= 二、笔算下面各题。(18分) 540+230=700-470=710-220= 500-360=680+240=820-690= 三、括号里最大能填几。(6分) 32+()<8265-()>33()-36<28 四.在○里填上“>”“<”或“=”。12分 240+400240+40560+7070+560650-200650-250 180+50200710-90600210+110300 3、在方框里填入合适的数。(6分) 0242 -53—4+7 1403490 4、把下列算式按得数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4分) 490+500750-10050+760720-310 ()>()>()>() 二、填表:(12分)图书借阅登记表

四、检验下面各题,把 做错的改过来。(12分) 270800720 +480-380-180 650410640 ()()() 七、解决问题:(16分) 1.希望小学图书馆有连环画540本,比科技书多160本,科技书有多少本? 2、一堆货物重72吨,已经运走了45吨,剩下的分成9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吨? 3、 (1)三(6)班为灾区捐款多少元?(2)两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 4、手机的价钱是592元热水瓶的价钱是194元 妈妈带了800元,估一估买这两件商品够吗? 儿童文学 420 240 少年文艺 920 810 名人故事 520 160 加数 720 620 加数 180 270 和 710 450 我们三(5)班为灾区捐款280元 我们三(6)班捐的比三(5)班多140元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篇三 一、填空题。 1、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分之(),写作(—)。 2、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分之(),写作(—)。 3、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的()分之(),写作(—)。3份是它的(—)。 4、2/5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3/5是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2/5和3/5都是把同样的一张纸平均分成了5份,这样的2份显然比3份(),所以2/5 5、4/5里有()个1/5,2/3里有()个1/3。 6、7个1/10是(—),4个1/7是(—)。 7、1/8是1个八分之一,2/8是2个八分之一,1/8+2/8也就是1个1/8加上2个1/8,一共是3个1/8,也就是(—)。 8、一张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6份是()个()(),就是它的()分之(),写作()。 9、58这个分数中,()是分子,()是分母,读作()。 10、一本书有21页,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3页,占全书的() 11、妈妈买了12个苹果,给哥哥7个,给妹妹5个。哥哥得这些苹果的()(),妹妹得这些苹果的()()。

12、59是5个()()37里面有()个()1-()10=610 8个19是()()1里面有()个1525+()二、解决问题 1、东东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剩下的第二天看完,第二天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2、老师加工一批机器零件,第一天完成了任务的715,第二天完成了任务的315,两天共完成了这项任务的几分之几? 3、一块蛋糕,小鑫吃掉了它的36,小淼吃掉了它的26,谁吃得多?一共吃掉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4、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好了这条公路的712,还剩几分之几未修好? 5、一张长方形的纸它的19涂红色,它的59蓝色,没涂色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题篇四 一、我知道,我会填。 1、每一年都有()个月,其中有()个大月,每个大月都是()天;有()个小月,每个小月都是()天;二月是特殊的一个月,这个月只有28天或29天。 2、公元年号除以4如果没有余数,(公元年号是整百的除外)这一年就是闰年,这一年的二月就有29天,全年就有366天;公元年号除以4如果有余数,这一年就是平年,这一年的二月就只有28天,全年就只有365天;如今年2006÷4=501……2,那么今年就是平年,今年的二月只有()天,今年全年有()天;奥运会2008年在北京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练习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练习题 篇一: (一)基础题 1、填空。 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7分米=()厘米=()毫米800毫米=()厘米=()分米 7千米=()米20厘米=()毫米20厘米=()毫米20米=()分米50分米=()米=()厘米 2、在()里填写适当的长度单位。 课桌面的宽是35()一根黄瓜长约15()小红身高约124()小桥宽约3()课桌高约7()书的厚度约4()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是2400()火车每小时行驶70(). 3、计算。 (1)46毫米+34毫米=()毫米=()厘米。(2)4米-12分米=()分米=()厘米。 (二)变式题1、用线连起来。 一根拔河绳长30千米 小冬肩宽12米 一本数学书厚40厘米 高山—福清之间相距8毫米 2、在○里填上“〉”、“〈”、或“=”号。 (1)5千米○678米;(2)28毫米○6厘米;(3)100分米○10米(4)6分米○485毫米 (三)综合题 1、小青身高86厘米,她再长几厘米正好是身高1米? 2、用长20毫米的大头针去测量数学课本的长,量了10次,还剩8毫米。数学课本长约()毫米。

篇二: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重10()高8()重50()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吨=()千克60毫米=()厘米400厘米=()米4000米=()千米5000千克=()吨7分米=()厘米 3、在○填上“>”、“<”或“=”。 5厘米 2千克 50毫米 8厘米980克700毫米 1分米15千米7米4吨 1500米400千克 4、一袋大米重10千克。()袋这样的'大米重是1吨。 二、判定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2、一头大象重4千克。() 3、黑板长4米。() 4、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 5、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①毫米②厘米③分米】 2、一枝钢笔长大约14()。【①分米②厘米③毫米】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卷

三年级上册《万以内加、减法》 一、填空。 1、5837这个数,5在()位,表示();7在()位,表示()。 2、3个千,6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3、有一个四位数,千位和个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是0,这个数是()。 4、用笔算加法,哪一位的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5、小马虎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十位上的“5”看成了“3”,结果是784。正确的答案应是()。 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793-486 249+318 605-378 600-395 588+468 804-276 三、检验下面各题,把错的改正过来。 1008 709 404 239 — 17 + 321 - 186 + 571 91 1020 318 800 四、解决问题。 1、我们一班收集了135节废电池,二班比一班多收集69节。二班收集了多少节? 2、民间故事书有185本、童话书有210本、儿童小说有335本。儿

童小说比童话书多多少本。 3、水果店运来410千克水果,上午卖出139千克,下午卖出183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4、动物园上午有游客552人,中午有272人离去。下午又来了308人,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 5、把245,255,265,275这四个数填入□中,使等式成立。 + -= 6、红红家、莉莉家、美美家在同一条路上。红红家到美美家有424米,莉莉家到美美家有385米。红红家到莉莉家有多远? 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3、四边形 一、玩一玩,吹泡泡。 二、找一找,涂一涂。(给平行四边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亲爱的小朋友,欢迎你来到数学园地!相信你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