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期末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期末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期末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期末总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

总复习一(测量)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掌握各种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不同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换算。

2、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计量单位进行回顾和整理;能够采用比较法、排除法等方法结合实际,正确使用计量单位。

教学设计:

1、谈话激趣:

同学们,上个星期为止,我们三年级上学期的新课程全部结束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到了现在,我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学能帮助其他同学进行复习巩固。看谁最认真,做得最好!

2、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使用: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公里)

(2)学的重量单位有哪些?克、千克、吨

(3)感受1个单位的大小:

什么东西的长度约是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什么东西的重量约是1吨、1千克、1克?

(4)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或厘米作单位。

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山的高度,电视塔的高度,我们通常用米做单位。

测量两地的路程、河流的长度、交通工具的时速,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计量很轻的物体,通常用克做单位。

较重的或大宗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如:大象、蓝鲸、车或船的载重量

3、不同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换算:

(1) 1米= 10 分米 1 分米= 10 厘米 1 厘米= 10 毫米

1千米=1000米1000米=1千米

(2) 1 吨= 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 吨 1000克=1千克

在计算长度或重量时,只有相同的单位才能相加或相减。

4、练习:

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硬币的厚度是2()。

2.数学课本长大约是2()。

3.我们的教学楼高15()。

4.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

5、我的身高是135()。

6、世界上最高的山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

7、我国最长的河流黄河长约6200()。

8、运动场一圈是400()。

②单位换算

3千米=()米2分米=()厘米

8000米=()千米40毫米=()厘米

5000千克=()吨4吨=()千克

③不同单位的计算:

3千米-200米=()米46毫米+ 54毫米=()毫米=()厘米

7000千克+5000千克=()吨3吨-500千克=()千克

④课本练习122页——10

要求:先把单位化为一样的再比较。

5、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时间单位、长度单位、质量单位,并熟记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总复习二(万以内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1、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2、笔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而且在前一位的数相减时,要记得减去借走的1 。

二、学生列竖式计算:

536+584 =1120 503-274 =229

怎么知道上面这两个同学计算得对不对呢?那我们就来进行验算一下。根据这个加法算式,你可以写出什么样的算式呢?(其中一种1120-536=584)那我们就来算一下,1120-536是不是等于584呢?如果等,说明他的计算是正确的。

同样,减法算式也可以用验算的方法判断他算得是否正确。503-274 =229,可以写出一个加法算式274+229=503,哪我们就来验算一下,274+229是不是等于503,如果等,说明他的计算是正确的。

三、小医生治病(根据本班学生平时易错的地方)

5 0 0 2 0 0 0 4 0 0 1 7 1 0

- 1 0 8 - 3 9 8 - 9 8 5 -5 9 2

4 0 2 1 7 1 2 3 1 1 6 2 2 8

四、提出问题,编应用题

小明去商场买家电,微波炉用了675元,洗衣机用了836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追问,他带了1800元,还剩多少钱呢?

2、课堂作业:120页——3

3、课本练习:120页——1 ,2 124页——1,2

总复习三(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口算和笔算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使学生知道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让学生体会有余数出发的实际背景。

3、使学生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1、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理解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

3、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乘法口诀。

二、知识点

1、有余数的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23 ÷ 4 = 5 (3)

2、试商的方法:4×()﹤23

3、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余数﹤除数

余数为什么一定要比除数小呢?

小结:因为余数比除数大了,说明还可以继续分,所以不管怎样,余数一定是比除数小的。

4、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个等式来验算。

三、练习

1、()里最大能填几?

()×7<46 ()×9<32 ()×4<17

()×5<35 ()×8<37 ()×9<28

2、列竖式计算

35÷5 45÷7= 66÷8=

3、改错

课堂作业23页——5

4、(1)()÷5=7 (4)

(2)()÷4=7……(),余数有可能是几?

(3)()÷5=6……()余数最大是(),余数最小是()

5、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1)小明有45元钱,一本《儿童画报》8元,他可以买几本?还剩几元?

(2)27个小朋友要过河,每条船能坐6个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6、课本练习 120页——3,4 124页——3,4

7、课堂作业 27页——课后巩固

总复习四(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乘法、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第六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多位数乘一位数,哪我想问同学们,多位数指的是几

位数呢?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包括怎么样的计算呢?

二、知识点回顾,分类整理

1、口算乘法

(1)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把它看做表内乘法,因数末尾有几个0 ,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算理:20×3表示 2个十乘3,得6个十,也就是60。

(2)估算:把多位数看做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再和一位数相乘,得到的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29×8≈240 510×7≈3500

2、笔算乘法

(1)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因数的个位要对齐,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位

上的数,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每一位乘得的积要加上进上来的数。(2)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①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数位上的数。

②多位数末尾有0,列竖式时除了可以让一位数和多位数的个位对齐,还可以让一位数和这个多位数0前面的数字对齐,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 ,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练习

1、230×5的积是( )位数。

1×2×3×4×5×6×7×8×9×0=()

2、21×510042×66×4256×056-0

99×5500 28×128+114-014+0

3、计算:

234×5 465×6 601×5 1400×5 4、应用题

审题,找出题目的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单价×个数=总价

每份数×份数=总数

(1)课堂作业40页—— 5 44页——7

(2)300个同学乘4辆汽车去郊游。前3辆车各坐78个同学,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

(3)课本练习121页——5,6 125页——5,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