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

钢筋混凝土基础是指地基有钢筋混凝土造的。指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和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这类基础的抗弯和抗剪性能良好,可在竖向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不高以及承受水平力和力矩荷载等情况下使用。与无筋基础相比,其基础高度较小,因此更适宜在基础埋置深度较小时使用。可分为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和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当不设地下室时,框架柱下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是各类基础中较为简单的基础。在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不变的情况下,基础底面面积由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的高度由柱与基础交接处基础的受冲切承载力确定基础变阶处的高度由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确定;基础底板的配筋由抗弯计算确定。在设计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

所以,目前在工程界,对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的配

筋有四种做法:

(1)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每m宽度范围内的配筋取计算配筋和1000h×0.15%(mm2)的较大值,但不得少于φ10@200。h为基础高度(mm)。

(2)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每m宽度范围内的配筋取计算配筋和1000hz×0.15%(mm2)的较大值,但不得少于φ10@200。hz为基础截面的折算高度(mm),公式见规范附录S。

(3)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每m宽度范围内配筋取计算配筋和1000h1×0.15%(mm2)较大值,但不得少于φ10@200。h1为阶形独立基础第一阶的高度(图3),以mm计。阶形独立基础每阶的高度为300~500mm;当h≤500mm时为一阶;500mm900mm时为三阶。

(4)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底板每m宽度范围内的配筋取计算配筋和φ10@200的较大值。上述四种配筋做法中,笔者认为第一种做法过于安全;第二种做法也有一定道理;第四种配筋做法与配筋率无关,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其最低配筋要求是: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宜≥10m m,间距宜≤200mm。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

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 (一)施工程序 其施工程序如下: 施工准备→材料采运→加工→模板、钢筋制安→砼拌和→运输→浇筑振实→养护→拆模→养护→检查验收。 (二)模板工程 (1)本工程砼施工主要采用定型钢模,其余混凝土施工根据设计图纸中砼构件的尺寸确定合适模板的材料、尺寸及形状,拼制模板时,板边要平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2)模板材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和行业规定,木材的质量应达到III等以上的材质标准,腐朽、严重扭曲或脆性的木材严禁使用。钢模厚度不应小于3mm,钢板面应尽可能光滑,不允许有凹坑,褶皱和其他表面缺陷。模板的金属支撑件材料也应符合有关行业规定。 (3)根据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详图进行施工测量放样,重要的结构多设控制点,以便检查校正。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措施,以防倾覆。安装的模板之间的接缝必须平整严密。模板安装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模板支撑由侧板、立档、横档、斜撑和水平撑组成,支撑必须保证牢固,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不会产生位移变形。 (5)安装支撑、调整完毕后的模板,在模板与砼接触面涂上防锈保护涂料和脱模涂料。模板安装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三)钢筋 本工程主要是指钢筋的采购、运输、验收、保管、加工、制作、安装等内容。 1、钢筋的材质 (1)所有钢筋均应按施工详图及有关文件、指示进行订购,进场钢筋的外观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具有出厂证明和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均有标志并交给工程师审查。在使用之前按批号及直径依据钢筋试验规程取样试验,如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凡检验、试验不合格的,一律清退出场,以保证钢筋质量。 (2)钢筋砼结构用的钢筋,其种类、钢号、直径及其它性能指标等均应符合施工详图及有关设计文件的规定。 (3)钢筋必须按不同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立牌以资识别。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钢筋宜堆置在仓库(棚)内,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2、钢筋的试验 钢筋在加工使用前,应分批进行机械性能试验: (1)钢筋分批试验,以同一炉(批)号、同一截面尺寸的钢筋为一批,取样的重量不大于60kg。 (2)根据厂商提供的钢筋质量证明书,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表质量,并测量每批钢筋的代表直径。 (3)在每批钢筋中,选取经表面检查尺寸测量合格的两根钢筋中各取一个拉力试件和一个冷弯试件,如一组试验项目的一个试件不符合监理人规定数值时,则另取两倍数量的试件进行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2014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一、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教学楼采用柱下条形基础,柱网布置如图4-7所示,试设计该基础。 (二)设计资料 ⑴工程地质条件 该地区地势平坦,无相邻建筑物,经地质勘察:持力层为粘性土,土的天然重度为18 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230kN/m2,地下水位在-7.5m处,无侵蚀性,标准冻深为1.0m(根据地区而定)。 ⑵给定参数 柱截面尺寸为350mm×500mm,在基础顶面处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由上部结构传来轴心荷载为680kN,弯矩值为80kN·m,水平荷载为10kN。 ⑶材料选用 混凝土:采用C20(可以调整)(f t=1.1N/mm2) 钢筋:采用HPB235(可以调整)(f y=210 N/mm2) (三)设计内容 ⑴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⑵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⑶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 ⑷确定基础的高度 ⑸基础配筋计算 (6)配筋图 (四)设计要求 ⑴计算书要求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 ⑵制图要求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 ⑶设计时间五天。

二、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 确定基础埋置深度d 同前所述 (二)确定地基承载特征值f a 同前所述 )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 (三)确定基础的底面面积 A ≥h f F ?-γa k 式中各符号意义同前所述 (四)持力层强度验算 ??? ??±+=l e A G F p 0k k kmax kmin 61≤1.2f a 2 kmin kmax k p p p +=≤f a 式中 p 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 p kmax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kPa); p kmin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小压力值(kPa); F 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 G k ——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kN); A ——基础底面面积(m 2); e 0——偏心距(m); f 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l ——矩形基础的长度(m)。 (五)确定基础的高度 F l ≤0.70m t hp h a f β 式中 F l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在A l 上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kN); β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 不大于800mm 时,βhp 取 1.0;当大于等于2000mm 时,βhp 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f 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a m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m); h 0——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m)。 (六)底板配筋计算 y 0s 9.0f h M A I I = ; ()()()jI jmax z 2z I 2481 p p b b a l M ++-= y 0s 9.0f h M A II II = ; ()()()j m i n m a x z 2z II 2481 p p a l b b M j ++-= 式中 A sI 、A sII ——分别为平行于l 、b 方向的受力钢筋面积(m 2); M I 、M II ——分别为任意截面I-I 、II-II 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弯矩设计值(kN ·m); l 、b ——分别为基础底面的长边和短边(m); f y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mm 2); p jmax 、p jmin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和最小地 基净反力设计值(kPa );

浅探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示范文本

浅探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浅探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成因及防治 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0 引言 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出现裂缝较为普遍。许多钢筋混 凝土结构的破坏都是从裂缝开始的,必须十分重视裂缝的 成因、预防和处理,尤其是要避免和控制有害贯穿性裂缝 的出现,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最大 程度地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原因分析 造成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开裂、渗水的原因较为复杂, 涉及的因素颇多,大致可分为三类:温差过大引起的温度 裂缝;荷载过大引起的变形裂缝;混凝土干缩引起的变形 裂缝。

1.1 温度裂缝温度裂缝一般是由于大气温度变化、周围环境温度太高或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产生的水化热等因素造成。有关研究表明,当混凝土内外温差10℃时,冷缩值为0.01%,如果混凝土内外温差20℃~30℃时,其冷缩值为0.02%~0.03%,而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只有 0.01%~0.02%,所以当其大于混凝土极限拉伸值时混凝土就开裂。 1.2 荷载裂缝荷载裂缝是建筑物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过大而产生的裂缝。一般多出现在构件的受拉区域、受剪区域或者振动严重等部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方法错误、承载能力不足、地基沉降不均匀等。 1.3 干缩裂缝干缩裂缝一般是由于材料缺陷引起的。研究表明,水泥加水后变成水泥硬化体,绝对体积减小,毛细孔缝中水溢出产生毛细压力,使得混凝土产生毛细收缩,由此引起水泥砂浆的干缩值为0.1%~0.2%,混凝土的

钢筋混凝土基础知识

钢筋混凝土基础知识 一、水泥及混凝土 1.混凝土的一般性质 ⑴混凝土的定义 以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和水合理的混合后硬化而成的建筑材料。 ⑵混凝土的分类 1)按胶凝材料的不同分为: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塑料混凝土、树脂混凝土等。 2)按用途的不同分为:结构、防水、耐酸、耐碱、耐低温、耐油混凝土等。 3)按容重不同分类:见表2-2所示。 4)泡沫(加气)混凝土:用铝粉或其它发泡剂、水、水泥或加极少的磨细砂制成,通常用于保温、隔 热。 表2-2 几种混凝土的容重 ⑶水泥混凝土 1)水泥混凝土,是由粗骨——料-石、细骨料——砂、胶结剂——水泥、水以及适量外加剂(如减水剂、 早强剂、缓凝剂、防腐剂)等构成。 2)水泥混凝土的特点 ①优点 Ⅰ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能承受较大的荷载,外力作用下变形小。并可通过改变原材料的配合比,使混凝土具有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能,满足不同的工程需求; Ⅱ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Ⅲ所用的砂、石等材料便于就地取材; Ⅳ经久耐用,维护量少,正常情况下可用50年。 ②缺点 Ⅰ现场浇制易受气候条件(低温、下雨等)的影响,浇捣后自然养护的时间长; Ⅱ干燥后会收缩,呈脆性,抗拉强度低; Ⅲ加固修理较困难。 ③混凝土的主要性能指标 Ⅰ强度 指混凝土的抗拉、抗折、抗剪强度及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强度、钢筋的抗拉强度等。我们主要考虑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Ⅱ和易性 又称混凝土的“工作性”,指混凝土在运输、浇灌和捣固过程中的合适程度,是混凝土的工艺性能的总称。和易性好的混凝土不易发生离析,便于浇捣成型,不易出现蜂窝、麻面,混凝土的内部均匀、有易密实性和稳定性,强度和耐久性较好。衡量混凝土的和易性,对一般流动性混凝土及低流动性混凝土用“坍落 度”表示,对干硬性混凝土则用“工作度”表示。 混凝土按和易性的不同可分为特干硬性、干硬性、低流动性、流动性、大流动性、流态化等种类,如 表2-3所示。 表2-3 混凝土和易性分类表

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设计

一、基本资料 图1为某框架结构柱网布置图。已知B 轴线上边柱荷载设计值1F ,中柱荷载设计值2F ,初选基础埋深为d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a f ,设计参数的值见表1,试设计B 轴线上条形基础JL —2。 图1.1 柱网平面布置图 表1.1 设计参数 二、设计要求 1. 进行基础平面布置; 2. 确定基础底宽、长度、肋梁高度、翼板厚度; 3. 取结构计算简图; 4. 结构计算,按倒梁法计算基础内力。 5、根据内力进行配筋。

三、设计计算书 1. 基础平面布置图 根据题目条件及表中数据,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如图3.1.1所示 图3.1.1 2. 基础底面尺寸 (1)确定荷载合力重心位置 设合力作用点与边柱A 的距离为c x ,根据合力距定理,以A 为参照点,有: 14007.2140014.4140021.6140028.8120036 181400412002 ik i c ik F x x m F ?+?+?+?+?= = =?+?∑∑ (2)确定基础梁的长度和外伸尺寸 基础梁两端外伸长度为12a a 、 ,取边跨的0.25倍。 取10.257.2 1.8a m =?= 12()2(18 1.8)39.6c L x a m =+=?+= 239.6 1.87.25 1.8a m =--?= (3)按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确定基础梁的宽度b 1400412002 1.83 1.8(20) 39.6(150202) k F b m m L f d ?+?= = =≈-?-?∑ (4)确定肋梁高度及翼板高度 采用C30混凝土,21.43/t f N mm = 基底沿宽度b 方向的净反力28000 112.2/1.839.6 k n F p kN m bL = = =?∑ 悬臂根部剪力设计值0.4 1.8 ()112.2(0.2)78.54/222 n b V p kN m =-=?-=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是在学完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这门课主要是讲解受弯构件(梁、板)、受压构件(柱子)、受扭构件在荷载作用下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配筋计算,计算结果要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而这次课程设计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题目的选取: 在平时的教学和作业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了各种构件的配筋与计算,并且能进行配筋验算(配筋满足适筋梁的要求,不能是超筋梁和少筋梁的配置),而课程设计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要基于课本,另一方面又要高于课本,根据我们专业的特点,我没有选取简单的构件设计,也没有选取复杂的高层或复杂体系的设计,而是选取了一种简单的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设计。 二.设计的思路与要求: 软件编程综合实习已经告一段落,但在实习中我们收获颇多。这是我们完成的第一个数据库系统,也是到目前为止最为完善的系统。这一过程,我们掌握到了软件开发的一系列步骤,这能应用到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去。我相信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书,查阅《混凝土结构规范》、《荷载规范》计算结构上所施加的荷载;然后根据任务书要求进行内力计算以及配筋计算,同时用PKPM软件进行内力分析和同时自动生成配筋图;最后对手算和软件计算进行比较和调整。要求学生上交: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要求有封皮、目录、详细的计算内容;并在计算书里绘出相应的结构施工图。 紧张而又辛苦的几周的课程设计终于结束了。当我们快要成为下达给我们“四工位专用机床”的任务的时候,想想老师最初给我们说的课程设计,因为开始的大意吧,没能在第一时间开始运做,所以使得我们在这最后的几周里真的是逼着,压着,强迫着才弄完,当然,完成后的喜悦那是没得说的,尽管这样的设计使的我们烦恼着、无奈着,但只要经过了过程,我们就能得到自己所需的,所以还是能够尽心尽力的完成的,尽管那路途是那样的曲折! 设计的目的旨在让学生掌握荷载的计算过程、内力的计算方法和配筋计算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对PKPM软件的学习,能熟练地掌握结构的建模和分析,更重要的是掌握有软件进行设计的过程,分析完以后要把配筋图转到cad上,进行图形的摘取。 医疗机构是卫生系统的主要窗口,也是社会的重要窗口。医德、医风的好坏是社会风气好坏的反映,也是全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因为医疗行为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所以,医德、医风一直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经常关注和很高的要求,常常形成一时

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

XXXXXXXXXX设备基础工程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北京XXXXX公司 2015年11月16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编制依据 第三章.施工准备及部署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第五章.平面施工要求 第六章.施工注意事项 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 第八章.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保证措施第九章.施工安全措施 第十章.施工消防措施 第十一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二章.施工资料归档方案及措施 第十三章.服务承诺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2.1、工程名称:X 2.2、工程地点: X 2.3、工程质量要求:合格,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2.4、工程工期: 30天(日历日)。 2.5、工程概况:XXXX。主要工作量如下: 表1-1 工程主要工作量信息表

第二章编制依据 15、北京鹏龙钢材有限公司对此次施工项目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16、北京鹏龙钢材有限公司和我公司关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有关规定。 17、本公司的工人技术力量与机械设备情况,本公司以往施工方法和成功经验。 18、现场勘察实际情况。

第三章施工准备及施工部署 3.1、工程技术准备: 3.1.1、认真审查图纸,认真学习规程规范、法律法规和北京市环保、安全、消防等有关文件。 3.1.2、提前编制具体、详实、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并报建设单位审批完成。 3.1.3、开工前对各分项方案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工作,落实到各施工班组。。 3.2、办理移交 3.2.1由业主单位相关人员牵头,与业主单位相关人员做好施工区域交接工作,确认好断水、断电、断气、断路等项目的确认工作,向业主单位进行该区域地下咨询。业主与施工方确认安全后办理确认手续,双方签字认可,我公司方可进场进行施工。 3.3、施工平面布置 3.3.1认真考察项目的实际场地条件,做好施工平面图的布置,设置好安全警示区域的标识,材料堆放场地,疏通好进出场的道路,确认好水(消防水)、电的引用点,确认好消防重点部位,防盗重点部位。施工区域全部采用彩钢围挡封闭。 3.4、施工部署及准备: 3.4.1、临时用水、用电布置: (1)根据现场需要,临时用水主要是现场施工降尘及紧急情况用水,可根据业主方提供的消防栓取水点接水,消防栓接口直径100mm,用消防水带进行取水,并喷洒场地内部。(2)请业主配合人员指定电源接点,根据电源节点进行接电。主要用电是提供给现场施工及照明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建立临时总配电箱,坚持“三级用电、二级保护”的原则。 3.4.2、消防设施布置 根据现场实际需要,配备干粉灭火器等器具材料,并由专人管理,保证消防设施不随意变动。一旦发现火情,利用现场消防设备设施要及时扑灭火险,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3.4.3、安全围护布置 施工场地四周搭设彩钢围挡,进出口处及道处挡板上挂牌标明“前方施工,车辆绕行”等施工警示标志,并设置专人巡逻监护安全,防止非施工人员进入。内部及其他区域设置安全警戒带,做安全区域防护。 3.5、机械、设备、材料、用具的准备: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教学楼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柱网布置如图所示,试设计该基础。 (二)设计资料 ⑴工程地质条件 该地区地势平坦,无相邻建筑物,经地质勘察:持力层为粘性土,土的天然重度为18 kN/m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230kN/m2,地下水位在-6.3m处。相关数据可查阅规范。 ⑵给定参数 柱截面尺寸为450mm×450mm,在基础顶面处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荷载由上部结构传来有以下五种情况: ①单柱轴心荷载为900kN,弯矩值为100kN·m,水平荷载为20kN。 ②单柱轴心荷载为850kN,弯矩值为80kN·m,水平荷载为15kN。 ③单柱轴心荷载为850kN,弯矩值为90kN·m,水平荷载为15kN。

④单柱轴心荷载为800kN,弯矩值为70kN·m,水平荷载为10kN。 ⑤单柱轴心荷载为800kN,弯矩值为50kN·m,水平荷载为10kN。 ⑶材料选用 混凝土:采用C20(可以调整)(f t=1.1N/mm2); 钢筋:采用HRB335(可以调整)(f y=210 N/mm2)。 (三)设计内容(只需设计一个独立基础) ⑴定基础埋置深度; ⑵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⑶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 ⑷确定基础的高度; ⑸基础底板配筋计算; ⑹绘制施工图(平面图、详图)。 (四)设计要求 ⑴计算书要求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 ⑵制图要求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 (五)设计成果要求 课程设计结束各位同学须按时提交以下成果并统一用档案袋装好: ⑴设计任务书一份; ⑵设计计算书一份; ⑶基础设计施工图纸一张(A1#图纸)图纸应该包括: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配筋图、基础配筋详图以及相应的剖面图等。 (六)具体各组设计任务如下:(2~3人一组) 第一组:设计第①种荷载下的柱下独立基础; 第二组:设计第②种荷载下的柱下独立基础; 第三组:设计第③种荷载下的柱下独立基础; 第四组:设计第④种荷载下的柱下独立基础; 第五组:设计第⑤种荷载下的柱下独立基础。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工程概况一、1.1本工程结构为地上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室内外高差1.100M,建筑物高度21.50M,设计标高±0.000与绝对标高关系见总图。 1.2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1.3凡预留洞、埋件应严格按照结构图 编制依据二、本工程 编制依据 1、 Xx设计院设计的xx工程施工图(建施、结施、水施、电施) 2、施工合同书 3、图纸会审 4、《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5、《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6、《屋面工程技术规范》JGJ73-91 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 8、《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9、《建筑安全技术规程》 10、《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 11、《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 12、《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13、其它现行国家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 三、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办完验槽记录及地基验槽隐检手续。 2、办完基槽验线预检手续。 3、有砼配合比通知单、准备好试验用工器具。 4、做完技术交底。 (二)材质要求 1、水泥: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质量符合现行水泥标准。工期紧时可做水泥快测。必要时要求厂家提供水泥含碱量的报告。 2、砂、石子:根据结构尺寸、钢筋密度、砼施工工艺、砼强度等级的要求确定石子粒径、砂子细度。砂、石质量符合现行标准。必要时做骨料碱活性试验。 3、水: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4、外加剂: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外加剂。外加剂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上使用。 5、掺合料: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确定是否采用掺合料。质量符合现行标准。 6、钢筋:钢筋的级别、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质量符合现行标准要求。表面无老锈和油污。必要时做化学分析。 7、脱模剂:水质隔模剂。 (三)工器具

大型钢筋混凝土设备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河北峪耳崖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选厂技改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承德华欣建筑公司

河北峪耳崖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选厂技改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人: 审批人: 审核人: 施工单位:承德华欣建筑公司

目录第一章 1. 1施工准备 2施工组织机构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部署与进度计划 3.1施工顺序 3.2、工程进度计划 第四章施工准备 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六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6.1、土方工程 6.1降水工程 6.3模板工 6.4地脚螺栓埋设 6.5钢筋工程 6.6混凝土工程 第七章:钢结构加工组织与生产工艺7.1钢板 7.2钢材 7.3制做工艺 7.4过程控制 7.5焊接 7.6质量文件控制 7.7提供文件 7.8结构构件主要加工工艺流程框图7.9次结构工艺流程图 第八章钢构部分施工 8.7安装方案确立 8.2结构施工流程 8.3安装前工作移交 8.4开工前的构件布置

8.5结构吊装 8.6屋面板安装 8.7收边、包角安装 第九章劳动组织 第十章施工现场供水、供电和临时设施第十一章保证质量措施 第十二章节约措施 第十三章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3.1基础施工安全措施 13.2环境保护措施 13.3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13.4施工现场环境卫生 13.5施工安全保护措施 第十四章降低工程造价主要措施

第一章 施工部署 1. 1施工准备 熟悉合同,图纸及规范,做好施工现场记录,其程序是:

1. 2施工组织机构: 我公司按国际惯例实施项目法施工,将按项目法施工的要求成立项目公司部,全面履行合同,对工程施工进行组织、指挥、管理协调和控制。项目经理部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选配具有较高管理素质,施工经验丰富,服务态度良好,勤奋实干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管理层。 作业层由公司调配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参加过同类工程施工的工程师,技术工人为主,组成作业班组,确保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施工组织机构见下图:

项目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

项目一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施工 情境1:独立基础施工图识读 一、独立基础施工图识读 1.一般规定 在平面布置图上表示独立基础的尺寸与配筋,以平面注写方式为主,以截面注写方式为辅。结构平面的坐标方向:两向轴网正交布置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到上为Y向。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分为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系在基础平面上集中引注:基础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当基础底面标高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的相对标高高差和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原位标注系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标注独立基础的平面尺寸。对相同编号的基础,可选择一个进行原位标注;当平面图形较小时,可将所选定进行原位标注的基础按双比例适当放大;其他相同编号者仅注编号。 2、集中标注 (1)注写独立基础编号(必注内容) 1)阶形截面编号加下标“J”,如DJJxx; 2)坡形截面编号加下标“P”,如DJPxx; (2)注写独立基础截面竖向尺寸(必注内容)。如图1.1示。 1)当基础为阶形截面时,注写hl /h2 /........。各阶尺寸自下向上“/”分隔顺写。当基础为单阶时,其竖向尺寸仅为一个,且为基础总厚度。例:当阶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DJJ01的竖向尺寸注写为300/300/400时,表示hl=300,h2=300,h3=400,基础底板总厚度为1000。 2)当基础为坡形截面时,注写为hl/ h2。例:当坡形截面普通独立基础DJPxx的竖向尺寸注写为350/300时,表示hl=350, h2=300,基础底板总厚为650。 图1.1 独立基础截面竖向尺寸示意

(3)注写独立基础配筋(必注内容)。 图1.2 独立基础配筋示意 普通独立基础底部双向配筋注写规定如下: ①以B代表各种独立基础底板的底部配筋。 ②X向配筋以X打头、Y向配筋以Y打头注写;当两向配筋相同时,则以X&Y打头注写。 ③当矩形独立基础底板底部的短向钢筋采用两种配筋值时,先注写较大配筋,在“/”后再注写较小配筋。 例:当(矩形)独立基础底板配筋标注为:B:X16@150,Y16@200;表示基础底板底部配置HRB335级钢筋,X向直径为16,分布间距150mm;Y向直径为16,分布间距200mm。 (4)注写基础底面相对标高高差(选注内容)。 当独立基础的底面标高与基础底而基准标高不同时,应将独立基础底面相对标高高差注写在“( )”内。 (5)必要的文字注解(选注内容)。 当独立基础的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宜增加必要的文字注解。例如,基础底板配筋长度是否采用减短方式等等。可在该项内注明。 3、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x, y, x c, y c , x i, y i,i=1,2,3.......其中,x, y为普通独立基础两向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结构检测的常见项目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结构检测的常见项目 现在我国大多数的建筑物类别都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有诸多优势,和传统的砖瓦房相比,抗震等级更高,而且在承重能力方面也更有优势,不过,对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结构检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大家对其的了解有多少呢?接下来的时间,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下关于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检测项目都有什么? 一、混凝土结构的检测 1、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是重点检测项目,目前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常用方法有回弹法、超声法、钻芯法等,不同的检测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使用优势,我们在对混凝土构件检测时,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环境选择最适宜的检测方法。 2、混凝土构件质量 混凝土构件外观往往会存在多种质量问题,比如:孔洞、麻面、裂缝等多种常见问题,我们在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检测时,混凝土构件的外观质量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检测项目。 3、变形和损伤 关于混凝土构件变形检测项目有多个,常见的有:沉降速度不均匀、混凝土构件的挠度等。损伤的检测项目有:有害元素造成的构件损伤、环境因素造成的损伤、人为损伤以及灾

害损伤等。 二、钢筋结构的检测 1、钢筋锈蚀情况的检测 钢筋很容易出现锈蚀的问题,多种钢结构材料如果长期暴露在环境中,但是得不到有效的处理的话,多会出现锈蚀状况,钢筋的锈蚀问题除了肉眼可观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检测,比如:综合分析法、电化学测定法、剔凿检测法等。 2、钢筋力学性能检测 对钢筋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测时,检测结果需要符合产品的标准规范,可以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中截取小段钢筋用于实验室检测,通过实验结果来查看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其他质量性指标是否达标。只有质量优胜的钢筋,才能保证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

钢筋混凝土介绍

钢筋混凝土 在每一个国家,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都被用来作为建筑材料。很多地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钢筋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是主要的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普遍性源于钢筋的广泛供应和混凝土的组成成分,砾石,沙子,水泥等,混凝土施工所需的技能相对简单,与其他形式的建设相比,钢筋混凝土更加经济。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用于桥梁、各种地下结构建筑、水池、电视塔、海洋石油勘探建筑、工业建筑、大坝,甚至用于造船业。 钢筋混凝土结构可能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在其最后位置建造,或者他们可能是在一家工厂生产混凝土预制件,再在施工现场安装。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上可能是普通的和多功能的,或形状和布局是奇想和艺术的。其他很少几种建材能够提供建筑和结构如此的通用性和广泛适用性。 混凝土有较强的抗压力但抗拉力很弱。因此,混凝土,每当承受荷载时,或约束收缩或温度变化,引起拉应力,在超过抗拉强度时,裂缝开始发展。在素混凝土梁中,中和轴的弯矩是由在混凝土内部拉压力偶来抵抗作用荷载之后的值。这种梁当出现第一道裂缝时就突然完全地断裂了。在钢筋混凝土梁中,钢筋是那样埋置于混凝土中,以至于当混凝土开裂后弯矩平衡所需的拉力由纲筋中产生。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建造包括以被建构件的形状支摸板。模型必须足够强大,以至于能够支承自重和湿混凝土的静水压力,工人施加的任何力量都适用于它,具体的手推车,风压力,等等。在混凝土的运作过程中,钢筋将被放置在摸板中。在混凝土硬化后,模板都将被移走。当模板被移走时,支撑将被安装来承受混凝土的重量直到它达到足够的强度来承受自重。 设计师必须使混凝土构件有足够的强度来抵抗荷、载和足够的刚度来防止过度的挠度变形。除此之外,梁必须设计合理以便它能够被建造。例如,钢筋必须按构造设计,以便能在现场装配。由于当钢筋放入摸板后才浇筑混凝土,因此混凝土必须能够流过钢筋及摸板并完全充满摸板的每个角落。 被建成的结构材料的选择是混凝土,还是钢材、砌体,或木材,取决于是否有材料和一些价值决策。结构体系的选择是由建筑师或工程师早在设计的基础上决定的,考虑到下列因素: 1.经济。常常首要考虑的是结构的总造价。当然,这是随着材料的成本和安装构件的必需劳动力改变的。然而,总投资常常更受总工期的影响,因为承包商和业主必须借款或贷款以便完成建设,在建筑物竣工前他们从此项投资中将得不到任何回报。在一个典型的大型公寓或商业项目中,建筑成本的融资将是总费用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金融储蓄,由于快速施工可能多于抵消增加材料成本。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基础结构布置选择 本办公大楼基础拟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根据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在地基受力层范围内,上部存在一层厚度为3m 的粉质粘土良好土层,下部存在一层厚度为 2.5m 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的淤泥质粘土软土层。对于一般中小型建筑物,宜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对比柱下条形基础,它有刚度大、调整不均匀沉降能力强的优点,但照价较高。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柱下应优先考虑设置扩展基础。 二、持力层的选择及基础埋深的确定 根据之上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分析,本工程宜选择粉质粘土层为持力层,基础尽量浅埋,即采用“宽基浅埋”方案,以便加大基底至软弱土层的距离。 初选定基础埋深d 为1.5m 。 三、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基础埋深d=1.5m >0.5m ,先进行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查表2-5有6.1=d η ()9.185.15.06.1915.18=?+?=m γkN/m 3 ()5.0-+=d f f m d ak a γη =200+1.6×18.9×(1.5-0.5) =230.24kpa 由于在基础埋深范围内没有地下水,0=w h 29.75 .12024.2303.1460=?-=-≥d f F A G a k γm 2 取d l 2= 0.2=b m , 0.42==b l m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由1.354.20.821==s s E E ,25.10.25.2==b z >0.50 ,查表2-7得?=1.23θ ,426.0tan =θ,54.2120 .40.25.10.40.2203.1460=????+=+=bl G F P k k k kpa 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 ()()() θθσσtan 2tan 2z b z l P lb cd k z ++-= ()()() 427.05.220.2427.05.220.45.19.1854.2120.40.2??+??+?-??= 1.58=kpa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 3.7736.1915.18=?+?=cz σkpa 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 3.194 3.77==+=z d cz m σγkN/m 3 ()1.1885.043.196.180=-??+=az f kpa 验算:4.1353.771.58=+=+cz z σσkp a <1.188=az f kpa (可以) 经验算,基础底面尺寸及埋深均满足要求。

浅探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标准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探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浅探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成因及防治措 施(标准版) 0引言 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出现裂缝较为普遍。许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都是从裂缝开始的,必须十分重视裂缝的成因、预防和处理,尤其是要避免和控制有害贯穿性裂缝的出现,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最大程度地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原因分析 造成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开裂、渗水的原因较为复杂,涉及的因素颇多,大致可分为三类:温差过大引起的温度裂缝;荷载过大引起的变形裂缝;混凝土干缩引起的变形裂缝。 1.1温度裂缝温度裂缝一般是由于大气温度变化、周围环境温度太高或者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产生的水化热等因素造成。有关研究

表明,当混凝土内外温差10℃时,冷缩值为0.01%,如果混凝土内外温差20℃~30℃时,其冷缩值为0.02%~0.03%,而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只有0.01%~0.02%,所以当其大于混凝土极限拉伸值时混凝土就开裂。 1.2荷载裂缝荷载裂缝是建筑物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过大而产生的裂缝。一般多出现在构件的受拉区域、受剪区域或者振动严重等部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方法错误、承载能力不足、地基沉降不均匀等。 1.3干缩裂缝干缩裂缝一般是由于材料缺陷引起的。研究表明,水泥加水后变成水泥硬化体,绝对体积减小,毛细孔缝中水溢出产生毛细压力,使得混凝土产生毛细收缩,由此引起水泥砂浆的干缩值为0.1%~0.2%,混凝土的干缩值为0.04%~0.06%,而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只有0.01%~0.02%,所以当其大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值由此产生混凝土裂缝。 2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裂缝的防治措施 从微观方面分析,混凝土有裂缝是绝对的,没有裂缝是相对的。

钢筋工程基础知识大全钢筋工基本知识

第一章钢筋工基本知识 §1-1 钢筋的分类 钢筋由于品种、规格、型号的不同和在构件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在施工中常常有不同的叫法。对一个钢筋工来说,只有熟悉钢筋的分类,才能比较清楚地了解钢筋的性能和在构件中所起的作用,在钢筋加工和安装过程中不致发生差错。 钢筋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按钢筋在构件中的作用分 1、受力筋:是指构件中根据计算确定的主要钢筋,包括有:受拉筋、弯起筋、受压筋等。 2、构造钢筋:是指构件中根据构造要求设置的钢筋,包括有:分布筋、箍筋、架立筋、横筋、腰筋等。 二、按钢筋的外形分 1、光圆钢筋:钢筋表面光滑无纹路,主要用于分布筋、箍筋、墙板钢筋等。直径6-10mm时一般做成盘圆,直径12mm以上为直条。 2、变形钢筋:钢筋表面刻有不同的纹路,增强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主要用于柱、梁等构件中的受力筋。变形钢筋的出厂长度有9m、12m两种规格。 3、钢丝:分冷拔低碳钢丝和碳素高强钢丝两种,直径均在5mm 以下。 4、钢绞线:有3股和7股两种,常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 件中

三、按钢筋的强度分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是热轧钢筋,热轧钢筋按强度可分为四级,HPB235(Ⅰ级钢),其屈服强度标准值为235MPa;HRB335(Ⅱ级钢),其屈服强度标准值为335MPa;HRB400(Ⅲ级钢),其屈服强度标准值为 400MPa;RRB400(Ⅳ级钢),其屈服强度标准值为400MPa。现浇楼板的钢筋和梁柱的箍筋多采用HPB235级钢筋;梁柱的受力钢筋多采用HRB335、HRB400、RRB400级钢筋。 §1-2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 混凝土和天然石材一样,是一种脆性材料,钢筋是一种弹性材料,如果将钢筋放到混凝土中就可运用到工程结构上的重要部位。这种配有钢筋的混凝土叫做钢筋混凝土。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作原理 为什么要将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工作呢?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材料的各自优点,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因为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较强,而抗拉能力却很弱。钢筋的抗拉和抗压能力都很强。把这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充分发挥了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和钢筋的抗拉性能。我们把凡是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结构构件统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物理力学性能截然不同的材料为什么能够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呢?这主要是由于(1)硬化后的混凝土与钢筋表面有很强的粘结力;(2)钢筋和混凝土之间有较接近的温度膨胀系数,不会因温度变化产生变形不同步,从而使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错动;(3)混凝土包裹在钢筋表面,能防止钢筋锈蚀,起保护作用。混凝土本身对钢筋无腐蚀作用,从而保证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着许多的优点: (1)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使混凝土应用范围得到拓宽。

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混凝土基础是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类,它既可用在墙下做条形基础,又可用在柱子下成为独立基础,或用在大型建筑做板式、筏式基础及兼作地下室的箱形基础等。虽然它们形式各异,但其所用材料和主要的施工工艺如放线、支模板、绑钢筋、浇灌棍凝土等基本上同上部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是相同的,所以这里仅作简要介绍,详细内容可参见本章第五节钢筋混凝土工程。 (1)钢筋混凝土独立柱基的施工

①模板的支撑:独立柱基的模板主要是侧模板,承受混凝土流性的侧向压力。支模时要让模板生根,上侧撑住,这样浇混凝土时不会发生胀模、倒模。台阶式支模时第二台要架起来,架起第二台模板的横担可支放在下面台的模板上,然后四周箍紧,侧面支牢。侧面可支在土壁上,土壁上要加垫板。非台阶式支模只要下面台模板,基台把混凝土拍成200-300的角到柱根即可。 ②钢筋绑扎:应将底板钢筋的主受力钢筋放在底层,副受力钢筋放在上层。柱子的插筋要插立在基础垫层放线的位置上,并用箍筋箍住,至少箍三道。底板钢筋网下一定要垫好垫块,垫块为厚35mm(有垫层时)或厚70mm(无垫层时)的高强水泥砂浆块。 ③浇灌混凝土:浇混凝土要做好材料准备、施工准备以及钢筋、模板的验收,对基底要浇水湿润,清理杂物。施工中对混凝土主要要抓住配合比准确,计量认真,控制坍落度。独立柱基要一次浇灌完成,不留施工缝。浇灌时主要防止柱子插筋偏位,浇捣应密实,台阶形的柱基应防止吊脚。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可覆盖草帘,浇水湿润。 ④拆模、回填:将轴线、标高返到柱基上,并检查验收合格,再拆模回填土。 (2)条形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

条形基础的模板支撑、钢筋绑扎均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由于条基长度较长,浇灌混凝土有时要留施工缝,施工缝应留在外墙或纵墙的窗口、门口下或横墙和山墙的跨度中部为宜,切忌留在内外墙丁字交接处和外墙大角附近。模板支撑在长度方向一定要直,以免影响上部墙体。凡有抗震构造柱的,必须按图留好插筋,不得遗漏。 (3)满堂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施工 ①平板式基础施工:其特点是板厚,有的可达1m。浇灌时作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考虑施工措施。对该类基础应注意以下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物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物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故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整个建筑市场起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每个设计者的经验不同,对规范的理解不同,所以在处理某个设计问题时,也就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在这十年的结构设计工作中,本人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的基础、梁、柱、板四部分,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一下个人观点。 1.基础部分 1.1对于柱下扩展基础宽度较宽(大于4米)或地基不均匀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用柱下条基。并应考虑节点处基础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基础。 1.2建筑地段较好,基础埋深大于3米时,应建议甲方做地下室。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地下室底板可不再外伸以利于防水。每隔30~40米设一后浇带,并注明两个月后用微膨胀混凝土浇注。设置地下室可降低地基的附加应力,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尤其是在周围有建筑时有用),减少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不应设局部地下室,且地下室应有相同的埋深。 1.3地下室外墙为混凝土时,相应的楼层处梁和基础梁可取消。 1.4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连接处应加强。但沉降缝两侧墙体基础一定要分开。 1.5新建建筑物基础不宜深于周围已有基础。如深于原有基础,其基础间的净距应不少于基础高差的2倍,否则应打抗滑移桩,防止原有建筑的破坏。建筑层数相差较大时,应在层数较低的基础方格中心的区域内垫焦碴来调整基底附加应力。 1.6独立基础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与相近的基础做成柱下条基。柱下条形基础的底板偏心不能过大,必要时可作成三面支承一面自由板(类似筏基中间开洞)。两根柱的柱下条基的荷载重心和基础底版的形心宜重合,基础底板可做成梯形或台阶形,或调整挑梁两端的出挑长度。 1.7独立基础的拉梁宜通长配筋,其下应垫焦碴。拉梁顶标高宜较高,否则底层墙体过高。 1.8底层内隔墙一般不用做基础,可将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局部加厚。 1.9考虑到一般建筑沉降为锅底形,结构的整体弯曲和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协同作用,顶、底板钢筋应拉通(多层的负筋可截断1/2或1/3),且纵向基础梁的底筋也应拉通。 1.10基础底板混凝土不宜大于C3O,一是没用,二是容易出现裂缝。 1.11基础底面积不应因地震附加力而过分加大,否则地震下安全了而常规情况下反而沉降差异较大,本末倒置。 2.柱部分 2.1地上为圆柱时,地下部分应改为方柱,方便施工。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8根,箍筋用螺旋箍,并注明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方柱箍筋应使用井字箍,并按规范加密。角柱、楼梯间柱应增大纵筋并全柱高加密箍筋。幼儿园不宜用方柱。 2.2原则上柱的纵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宜大于200。 2.3柱内埋管,由于梁的纵筋锚入柱内,一般情况下仅在柱的四角才有条件埋设较粗的管。管截面面积占柱截面4%以下时,可不必验算。柱内不得穿暖气管。 2.4柱断面不宜小于450×450,混凝土不宜小于C25,否则梁纵筋锚入柱内的水平段不容易满足0.45La的要求,不满足时应加横筋;否则在梁柱节点处钢筋太密,混凝土浇筑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