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小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小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小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小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活动让儿童通过自身的操作与物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获得发展。区域活动能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无需受到“自己要与集体同步”的约束,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自愿的状态下游戏。《纲要》要求,“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小班幼儿年龄小,角色意识很弱,再加上他们注意力易分散,活动时常常会忘了自己的角色而犯一些可笑的错误。同等在区域活动里,懂得利用的,可以成为教育场所,不善于驾驭的,却成为让孩子们打发时间的地方。究其原因,实为教师作用所致。因此,要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备了较高的指导策略。

二、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

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隐含在幼儿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教师的支持、启发和引导是实现小班区域活动教育价值的关键因素。

1、教师成为区域活动的主宰者,教师不恰当的干预。

区域活动应是幼儿自主、自由的活动。教师用命令的口吻,指挥幼儿到某个区域进行游戏有意无意的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如:在区域游戏时,明明选择了“娃娃医院”游戏,老师觉得明明有些调皮,自控能力差,便让明明担任“挂号”的工作,由于很少有“病人”来挂号看病,明明显的无所事事。游戏结束时老师还特意表扬了明明能够坚持“岗位”。游戏中幼儿徒有游戏之表。而不具有游戏之实,缺乏游戏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在老师的指挥下幼儿并没有享受游戏带来的自由、轻松、愉快、成功。教师担心个别调皮、自控能力差的幼儿在活动中太“活跃”,甚至出现破坏行为,才动员他们去做一些清闲、安静的角色,这样教师也省心了,但这种干涉会给幼儿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第一,教师为幼儿选择了角色,在幼儿看来,这是教师在惩罚他,他会觉得老师不喜欢他,总是不让他玩他喜欢的游戏从而影响师生间的感情,第二,幼儿对不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受到约束,长期受到这样约束对身心发展不利。第三,使孩子失去了与他人合作交往的机会,又失去了认识自我的机会.

2、对孩子参与区域活动指导表面化、肤浅化、形式化,把幼儿参与区域游戏就当作真正游戏。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雅说:“教育要站在儿童的位置上”。并且“钻到他们的肺腑里去”。幼儿的心理世界与成人全然不同。我们只有了解幼儿的心理及行为特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如:区域活动中有的教师无目的的走动、缺乏深入观察,走到“医院”问:你是医院的什么人?走到娃娃家问:“你是谁?在干什么?为什么不请客人进门?等等。这些提问反而打断了幼儿的思路,不能给幼儿真正意义上的指导。教师在指导幼儿区域活动时急于用自己的美好愿望去代替孩子的成长。忽视了游戏自身的特点,指望通过一次游戏就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故对区域活动评价采取了表面化、肤浅化的评价,对幼儿的评价一律“你真棒!真能干!”等等,对具体的东西没有作出实质性意义的指导和评价。

3、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顾此失彼

教师在区域活动中一头扎进某区角中和幼儿一起玩起来,成为幼儿纯粹的好伙伴,如到娃娃家去当妈妈,而忘了自己还有组织指导的身份,忽视了对其他区角的指导。

4、教师忽视幼儿在区角中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偏区现象。

有的幼儿在活动区选择区角时存在偏区现象,教师不在意调控。如:建构区中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孩子,娃娃家、表演区又几乎都是女孩子的天下。平日不善言语的幼儿只喜欢在美

工区活动。活泼开朗的特别喜欢角色区。

5、教师评价幼儿区域游戏重结果轻过程

教师常以“检查者“的身份,关注玩具是否掉了、东西是否乱了、幼儿是否发生矛盾等,忽视幼儿参与活动本身,判断幼儿需求和发展水平。

三、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区域活动中教师要重视观察

在生活区开展“玩玩切切尝尝”活动刚开始时,没有一个孩子想到与同伴一同品尝,甚至还有孩子想着办法拒绝与同伴分享。当我观察到这些情况后,就有针对性地在班级里努力营造相互关爱的情感氛围,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且每次在经验分享时都让幼儿谈谈自己与朋友分享的快乐。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学会观察,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了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了解孩子的兴趣、需要和思维方式,从而更有效地调整环境,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

1、细心观察,引导全体幼儿进入区域活动

每次活动,教师都要注意那些不知入哪个区域好或入区又退出来的孩子,了解其原因:有的孩子兴趣单一,有的能力水平较低,有的无主见随群体而动等。因此,在孩子入区前,教师除了向幼儿介绍当天各区的活动内容和材料操作要求以及在操作过程中所要思考的问题外还要从小班实际水平出发,分类指导。

(1)对于兴趣比较单一,经常只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而不愿意到其他活动区的幼儿,教师应抓住幼儿的兴趣特点,去扩大和培养其他兴趣,使其兴趣广泛。例如:幼儿喜欢绘画、常到美工区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带到语言区去,作为语言区活动的材料,拿着自己的作品操作讲述。在活动中,孩子会慢慢地对语言区的活动产生新的兴趣。

(2)能力较差的幼儿,对入区活动易产生畏难心理。在集体活动中,往往能掩盖他们的弱点,而在区域活动中要独立操作、单独完成学习和交往,可能会遇到困难。因而在区外徘徊,产生不愉快的情绪,这时教师要主动关心和引导,与他一起入区,向幼儿介绍区内的内容和学具材料的玩法。并和他一起玩,帮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排除畏难情绪,从而积极投入活动。

(3)对于无主见,随群体而动的幼儿,教师要主动了解他们上次已入过的活动区以及虽已入过的区,但评价目标未到位的情况,然后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导他们进入未活动过的区域或目标未到位的区域活动。

2、观察、了解在先,介入、指导在后。

通过观察,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并对幼儿的游戏水平作出正确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并促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反之,就会产生负面效果如:娃娃家中,孩子们正在研制娃娃的新衣服,老师走过去却问:“客人来了,你们烧饭给客人吃好不好?”无意间,教师打乱了幼儿的思路。同时对幼儿玩娃娃家的内容进行了局限。这都是没有观察造成的。避免出现皮亚杰所说的“当我们教授幼儿某个东西时,我们正妨碍了幼儿的创造力的发挥”这种现象。!

3、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让不同基础的幼儿得到充分发展

在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不仅要面向全体幼儿,而且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有困难的孩子及时给予鼓励和具体帮助,使全体幼儿达到“定位目标”要求。例如:有些幼儿对绘画很感兴趣,但很害怕拿剪刀,一拿剪刀手就不听使唤。经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这些怕剪刀的孩子多数在家玩刀曾伤过手、流过血,因而产生一种恐惧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一方面提高他们使用剪子的技能,另一方面使孩子消除害怕心理,“懂得使用剪刀”的定位目标就达到了。

4、根据观察结果调整角落、材料,使它更适合幼儿的水平、兴趣和需要

比如在小班的科学角活动中教师在探索角为幼儿提供了两杯水: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但幼儿除了看看、观察不出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于是我在每杯水上放一块塑料片。孩子们马上好奇地去看看、摸摸、拿拿热水杯上的塑料片。看看冷水杯上的塑料片,不一会,他们就惊奇地发现热水会冒气,冷水不会冒气。

(二)适时介入幼儿活动既不干预太多,又不错失任何一个具有教育价值的教育时机

1、“认知结”出现时。

“认知结”是指幼儿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遇到可能会使其行为受到阻碍后产生停顿的某个问题。教师要注意到这些“结”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使这些“结”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有一个幼儿扮演交通警察站在马路中间指挥,这时有位车辆驾驶员说:“警察,怎么没有红绿灯?”这可难住了交通警察,眼看这位交通警察因没有红绿灯而要停止游戏时,教师以交警队长的身份和这位交通警察共同想办法,找了三块红、黄、绿积木代替了红绿灯,使游戏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这里,教师的适时介入解决了交通警察没有红绿灯而使游戏无法正常进行下去的问题,用积木代替红绿灯不但使幼儿能够继续游戏的探索过程,让幼儿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而且还能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受到启发后就会在以后游戏活动中寻找到相应的办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了幼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意识。

2、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

积极等待是相对消极等待而言的,它是指在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是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一定的时间等待,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索兴趣很大,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因为只有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像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如在智力区幼儿探索排序水果的方法时,重点是要求幼儿自己寻找出物体间的规律,进行简单的排序。幼儿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探索,结果却不外乎于苹果橘子\橘子苹果这两种方法,幼儿的探索热情也慢慢地消退。这时,教师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指导幼儿尝试苹果、苹果、橘子\苹果、苹果、橘子的排序方法。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发现可以根据物体的规律进行多种方法的排序。教师的适时介入拓宽了幼儿的探索途径,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适时参与游戏让幼儿玩得高兴,学得主动

教师参与本身就能够提高孩子活动的兴趣,幼儿进入区后,对于不同的区域,教师要以不同的角色出现,给予不同的指导:

(1)当区域中投放新的材料时,教师应耐心传授玩的方法和规则,使孩子掌握玩的要领。

(2)当幼儿动手操作时,教师应转为观察者,观察幼儿活动情绪,并有计划地把幼儿的表现记录下来,以便积累资料,归纳分析。活动结束前,教师按记录逐一表扬好人好事。让孩子明白,教师的记录不是自己做错事的记账,而是做好事的赞扬,幼儿的表现记录实际起了给予孩子“一份奖励”和增添“一份高兴”的激励作用。

(3)孩子在活动中碰到困难时,教师又从“大朋友”的身份成为幼儿的合作伙伴,与孩子一起玩,交流玩的方法,进而促进幼儿高兴地、主动地活动。

(4)开展角色游戏时,教师应是游戏活动的参与者,扮演角色,身临其境,感情投入。教师与幼儿一起无拘无束地同玩、同乐,孩子会感到特别高兴。在“各种各样的树”的主题中幼儿收集了很多的树叶,教师和幼儿一起将这些树叶罗列出来,制成树叶标本张贴在墙上,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和不失时机地和幼儿一起去观看,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有的小朋友仔细观察了说:“我在公园里看到过这种树叶”有的幼儿会问老师或者问爸爸妈妈:“这是什么树的叶子啊?”有的小朋友发现贴在墙上的树叶有的干枯的快,有的则能长期保持绿色就问:“为什么玉兰树的叶子还是这么绿,枫树的叶子这么快就瘪掉了呀?”

(四)教师要帮助幼儿建立起他们认同的、愿意遵守的区域活动规则。

1、教师及时肯定幼儿正确的行为,逐步共同建立起班级区域活动的规则

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是幼儿能够在区域中自由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这就需要幼儿有自觉遵守和维护区域活动各项规则的意识。区域活动中的取放材料、维护环境、安全操作等规则应当是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引导幼儿讨论得出的,是所有幼儿认可和理解的规则。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赞赏幼儿遵守规则的各种行为,逐步建立起班级区域活动的有序环境。为此,我和孩子们围绕区角活动的规则制定进行了一次师生讨论。孩子喜欢进活动区,他们的进区规则讨论也十分热烈。可是,我发现在孩子们的语言中大量的出现这样的句子:“不能乱丢玩具”“不许大声说话”“不行……”等等,“不要”、“不许”、“不能”的指令性字眼。这些听似并无不妥的句子,却容易在无形中影响着幼儿的方向,使幼儿的实践缺乏目标感,让规则变成了太多的限制,而失去了指引。甚至引起幼儿的反感。因为,每个幼儿的内心,都有着强烈的被鼓励、被肯定的需要。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我给他们提出了一些的正面建议,如“你能……、你会……”。

2、用“谈话”、“讨论”等方式共同制定区域活动的规则

与幼儿共同讨论谈话共同制定出区域活动规则如:进区后要求幼儿不喧华打闹.谈话以不影响邻区活动为宜,教师的指导语也不干扰邻区幼儿的活动。活动结束时为保持良好的区域环境,游动结束时指导幼儿整理好各区的材料及卫生,以便下次活动.文明有序地离开。

3、标记图在小班区域活动中的利用

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差,每次整理玩具是老师最头疼的事,如:“娃娃家”的玩具跑到了“医院”,“医院”里针筒拿到了阅读区。地上、桌上都是玩具。如何建立小班幼儿整理玩具的规则意识,形成“玩具哪里拿来放哪儿”的习惯,提高幼儿整理玩具积极性。我们采用了张贴标记图的方法。我们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把规则和玩具整理方法绘成一副副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设置在相应的环境之中,以提示幼儿作出相应的行为反映。

(1)拟定规则

与孩子一起拟定一系列有关玩具使用方法,玩具摆放、区域游戏规则。如;为了避免拥挤,每个区域我们限制一定的人数,我们在娃娃家门口贴了五对脚印,幼儿进入前把鞋子放在脚印上。如果没有脚印了,说明这里人满了,幼儿就去找其他的区角玩。我们在每种玩具的筐子上,架子上都做了相应的标记

(2)帮助幼儿理解标记图的含义

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这些标记图的含义,我们先把标记图展示在幼儿面前,让幼儿说说、看看,然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稍加讲解,如:“雪花片”的标记图,可以做这样的解释,“雪花片的家在绿筐子里”我们要好好爱护它,每次玩好了要把它送到“家”里。如;幼儿使用剪刀很容易伤到手指头,我们就画了一副使用剪刀的标记图.在幼儿理解标记图含义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与规则内容一致的环境,与幼儿一起把标记图贴在相应的、显眼的地方。使幼儿一进入这一环境就受到与之相应的刺激与暗示。处在这样环境中幼儿就不会把“医院”的玩具放在“娃娃家”,而“娃娃家”的东西又跑到“美工区”。同时也养成了好习惯。

(3)循序渐进投放标记图

在运用标记图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幼儿接受和掌握规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标记图的出现也应该注意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的规则标记图都展现在幼儿面前。必须有所侧重,一个阶段一个重点。在标记图的设计上也应该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

4、采用“大带小”的形式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

邀请大班幼儿一起参加区域活动,让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进行活动,如主题《好吃的水果》,我们邀请大班幼儿一起参加区域活动,让大小幼儿一一结对,小班孩子模仿哥哥姐姐进行各种区域活动。让大班幼儿以哥哥姐姐的身份向弟弟妹妹介绍和区角相关的环境内

容。比如在“恐龙”的主题中,向弟弟妹妹介绍主题墙上张贴的各种各样的恐龙,陪弟弟妹妹一起看有关恐龙的图书、玩大家收集的恐龙玩具。这时候幼儿就成了小主人,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还获得了自豪感和成就感。

(五)教师对于区域的评价方式要灵活多样。

1、提倡幼儿自主评价

区域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来说更能体现幼儿的自主性。但在他们自由选择、自由探索、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时,也应当学着自主地评价和自我激励。因此,教师要给他们创造相应的宽松、自主的氛围。先让幼儿自我评价,请幼儿讲出自己最高兴、印象最深的事情,并简单描述和评价自己的区域活动,要求能力较强的幼儿对区域活动作整体评价,让不同程度的幼儿充分感受成功的欢乐。如;我在每个区域中都放置了一篓小星星,又在放置不同层次材料的容器上贴上相应数量的星星作为标记。当幼儿成功完成第一层次材料的操作后,就可以根据标记在自己的集星本上贴一颗星星作为奖励,当幼儿成功完成第二层次材料的操作后,又可以在自己的集星本上贴两颗星星。这样幼儿就能不断激励自己向高层次的操作努力。

2、教师评价。

幼儿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各组情况给予鼓励、主持或诱导.用微笑、点头等非言语评价形式和提问,提示、总结等语言形式.帮肋幼儿正确地评价自己。评价使幼儿今后更加投入地活动。

(六)结合小班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学习特点, 作出合理的指导

1、出入园适应阶段

(1)结合幼儿“喜欢单一、独占玩具”的特点,设置以幼儿熟悉的家庭生活内容为主的家活动区

幼儿在家习惯于独自玩玩具,到了幼儿园,他只要玩自己要玩的玩具,不管别人怎么样,他要什么就要立刻得到,不会等待更别说轮流使用。如:一天,我们在玩“娃娃家”的游戏,小朋友对“娃娃家”里的材料很感兴趣。宝宝小朋友拿着小碗和调羹,津津有味地吃个不停,,活动结束了,她带着小碗和调羹回到座位上,老师请她收起来,她硬是不肯,天天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一架“照相机”,就玩了起来,这时有几个小朋友也要玩,天天就把照相机抱在胸前,使劲儿躲起来,不让小朋友们玩,嘴巴里还一个劲儿说:天天要玩照相机,天天要玩照相机嘛!”老师对他说:“天天,你玩了一会儿,让其他小朋友玩玩,好吗?”他非但不肯,还把照相机捂得更紧了。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设置以幼儿熟悉的家庭生活内容为主的家活动区,如:娃娃家、玩具区、宠物区等。发动幼儿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喜爱的玩具到幼儿园来,这样幼儿在活动时能与自己熟悉并喜爱的玩具为伴,就会有亲切感、安全感。教师只提供一些简单材料。由于幼儿刚接触游戏,水平很低,不会谦让,自己玩了什么玩具,别人要玩就不愿意给,所以教师要提供充足数量的相同玩具。

(2)结合幼儿注意持久性较差的特点,教师调整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

一大早,烘烘挣脱妈妈的手,跑进教室,老师请她在座位上坐下来,只过了一会儿,她就大声哭了起来,一问才知道,原来,她要到幼儿园里来玩,她进教室后,觉得不能玩,就不开心地哭了。争对这种情况。第一;注意区域活动时间灵活。幼儿在家自由惯了,一下子规定他们某时间才能进区活动,他们会感到压抑。所以在活动时间上灵活一些。如有的幼儿一入园,就让他到活动区去,以转移其入园时不愉快的情绪。第二;注意活动地点随意。在活动区内,可以让幼儿自由走动。不要硬性规定、限制他们在某一区域内活动。第三;注意活动内容自主。在活动时不强行分配,可以暂时满足幼儿独享玩具的愿望,不过早要求幼儿合作、分享。

2、发展熟悉阶段,初步的模仿、合作地玩阶段

(1)结合幼儿“好模仿老师行为”,增添反映幼儿园生活的内容。

入园一段时间后,小班幼儿自理能力逐渐增强,开始适应幼儿园生活,并产生较多的模仿行为。他们不再局限于玩自己的玩具,常学着别人一起玩。他们还常常模仿老师的样子,自己做小老师。这时应增添反映幼儿园生活的内容,如:“宝宝幼儿园”为幼儿准备一些小铃鼓、图书和玩具,让幼儿在模仿活动中提高自己学习的能力。生活区里,提供大大小小的娃娃及配套的衣服、裙子,让幼儿练习穿衣服、扣纽扣、系鞋带。语言区里,提供主题明确、画面鲜明的单幅图片,让幼儿大胆地像老师一样根据图片讲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还可结合主题活动“快乐的六宝”,开设动手区,为幼儿提供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珠子,互相模仿,练习穿项链、手链等。活动规模相应扩大,提供的材料也较前一阶段丰富。如动手区里既有大圆珠又有小塑料珠,这样,手指肌肉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孩子可分别选择活动材料。

(2)幼儿有了初步的合作愿望,教师抓住机会强化这种意识。

如:“娃娃家”又开始活动了,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要做爸爸、妈妈,不断地模仿爸爸、妈妈带孩子,明明烧了一道“番茄蛋汤”的菜,又烧一道“番茄蛋汤”的菜,反反复复地给孩子吃,孩子也吃得津津有味;多多呢,则模仿爸爸去上班,回家后就带妈妈、孩子去饭店餐厅吃饭,吃完饭又去上班,然后又是回家、吃饭。这一阶段,幼儿彼此间比较熟悉了,开始有合作的愿望,老师要抓住机会,强化他们的这种合作意识。活动过程中要及时帮助幼儿协商解决发生的问题,保证幼儿活动正常开展。

(3)结合“幼儿角色定位不明确”,的特点,巧妙转移幼儿的兴趣点。

由于幼儿年龄小,角色意识很弱,再加上他们注意力易分散,活动时常常会忘了自己的角色而犯一些可笑的错误。因此,不过分强调游戏的逼真。如:幼儿把煤气灶拿在手上烧饭,娃娃家里有两个妈妈等。老师不要为追求游戏的逼真而去纠正、指责幼儿,那样会挫伤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如:在主题《小不点儿》的主题中,我在美工区投放了一些纸张,希望孩子在剪纸的过程中获得有关几何图形的变化,而孩子却对“车”发生了兴趣,一有空就跑到建构玩车,重要才能既尊重儿童的兴趣,又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呢?于是我折了一辆汽车,当他们发现这辆精致漂亮的汽车后纷纷跑到美工区。

由此可见,教师在小班区域活动中承担着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作用。教师在与幼儿合作的同时可以更细、更深地了解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向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自身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达到自主和谐的发展。

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

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 材料准备 指导要点 (重点、难点) 操作区 在使用图钉、撕纸、粘贴活动中,在摆弄皱纸、树叶、图纸等多种物品、材料过程中,小肌肉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促进、发展,感觉运动技能。 皱纸、图钉、各种彩色瓶,及各种模具、(在皱纸粘贴和图钉按画模型)、浆糊 帮助孩子认识要用图钉塑造的是什么图形,了解图形的特征,再运用材料来塑造。 重点在粘贴时注意卫生。在运用图钉时要注意安全。 语言区 1、色彩缤纷的画面,主动有趣的情节,使幼儿对图书产生兴趣,并喜欢阅读。 2、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一页一页地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块色彩缤纷的地毯、一张小小的桌子(不同于教室的一个个小靠垫、小桌),设置充分展现图书封面的书架。保持图书区安静有氛围。 1、指导孩子如何取放图书。 2、如何一页页地翻。 3、在图书区要保持安静。 建构区 1、在搬运、取放、堆叠平衡积木的过程中,可帮助幼儿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在把积木时而堆高,时而围合的过程中,获得理解空间的关键经验。 1、木制积木、各种易拉罐、纸盒等替代积木。 2、动物模型等。 1、在幼儿进入积木区不知搭建什么的时候,可运用动物模型引发搭建内容。 2、教师要理解幼儿,无论幼儿如何堆砌,那没有对或错,教师材料使用上放开视角。 美工区 通过尝试将压扁、搓长、团圆,进行平面或立体造型与变化,醉心于对材料的探究,体会创作乐趣。 1、彩泥、垫板。 2、一些塑好的水果,可供幼儿参考。 3、辅助的模型、小刀等。 在塑造过程中能介绍工具材料,在操作中可充分运用材料来帮助自己造型。 益智区 运用饼干的不同图形,通过给小动物喂食,进而认识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之间的不同,进而逐渐意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进行分类,形成概念。 1、不同形状的饼干。 2、不同小动物及不同形状的盘子。 1、区分不同形状。 2、不同形状间的相互联系,再学习归类。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参考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参 考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由生活技能、生活习惯、社会规则与交际礼仪等内容所构成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1 活动背景: 倾听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幼儿“要注意倾听对方的谈话”、“养成倾听的好习惯”。小班幼儿刚刚进入幼儿园,对于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规则都很陌生。学会倾听是孩子能否尽快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快乐地和同伴交流、游戏、学习的必备条件。因此,为了让幼儿懂得倾听的重要,养成安静倾听的好习惯,结合我园正在研究的课题《苏中地区学前儿童秩序感养成之实践研究》,我设计了社会活动“学会倾听”。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了解倾听的好处。

2.欣赏故事,学习倾听的方法。 3.在活动中学会倾听,并能清楚地说出想说的话。 活动准备: 1.故事《我知道》及教学挂图 2.动物的各种叫声录音及图片 活动过程: 一、师生互动游戏,引起幼儿倾听的兴趣 1.老师播放猫、狗、鸡、鸭等动物的叫声录音,请幼儿逐个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在叫? 2.师:你们怎么猜出来的? 教师小结:你们听得真仔细,所以很快就猜出来了,真棒! (析:选择小动物的叫声让幼儿听辨,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幼儿每猜对一种小动物的叫声,老师就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引起了幼儿倾听的兴趣。) 二、欣赏故事《我知道》,懂得倾听的重要,并学习倾听的方法 1.运用图片,帮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大家跟小兔子说话时,小兔子是怎么做的?

2.讨论:为什么小兔遇到大灰狼却不认识它呢?后来它听清了谁的话转身逃跑的? 3.假设:如果你是一只小兔子,你会听完妈妈、山羊公公和小松鼠的话吗?为什么? 4.教师小结:小朋友听故事听得很仔细,也很完整。以后不管听谁讲话,都要听别人把话说完,听清要求再做事情。 (析: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丰富的表情、图片的演示,让幼儿了解了小兔子倾听的不良习惯——听话不完整,以及因为没有完整倾听带来的严重危险。幼儿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不仅懂得了倾听的重要性,也学习了倾听的方法——把话听完整。) 三、师生再次互动,学会倾听 1.游戏《传电报》 四人一组,教师轻声对第一个小朋友说一句简短的话,如:我爱妈妈,我喜欢小汽车,滑梯真好玩……要求幼儿听清前面同伴的话,并清楚地说给后面的幼儿听。给准确的小组贴上兔宝宝的标记。 2.分析、讨论 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得出传话正确的原因——认真倾听前一个小朋友的说话,清楚地说给后面的同伴听。

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

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 一、区域活动内容: 班级区域活动名称:阅读区、美工区、益智区、生活区,玩沙玩水区。 公共区域活动名称:娃娃家、积木区。 二、区域活动创设背景: 小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是结合他们年龄较小,同伴之间的交流较少,语言交往能力,普通话以及自制能力较差,动手能力薄弱,思维比较有局限的年龄特点,与主题活动相融合,兼顾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而创设的。 三.区域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2.引导幼儿自主地在区域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由地玩耍;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3.鼓励幼儿能够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探索游戏中的乐趣。 4.活动结束能将材料放回原处,在老师的提示下整理场地。 四、区域活动设置以及材料准备: 班级区域:阅读区、美工区、益智区、生活区、玩沙玩水区 (一)阅读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看书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养成坚持讲普通话的习惯。 3.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

材料投放:各种幼儿图书、各种蔬菜水果卡片图、小白兔、小红帽等一系列的故事书,点读笔。 指导重点:指导幼儿能够掌握正确的拿书的方法,能一页一页地翻,告诉幼儿看书的时候不能大声讲话影响别的小朋友看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美工区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手指的灵活性。 2.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会自由地涂鸦和进行简单的粘贴。 3.尝试用小手大胆地撕纸和团纸。 4.学会用橡皮泥搓圆的技能。 5.知道做完手工之后要把东西收拾整齐。 材料投放:橡皮泥、旧报纸、印泥(手指点画)、涂鸦地KT板、发型设计。 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如何把橡皮泥搓圆;怎样将纸撕成细条。 (三)益智区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会区分常见的颜色。(红色、黄色、绿色等)2.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练习排序,学会简单的排序。 材料投放:不同颜色的毛根、简单的图形、玩具配对、穿珠(不同颜色、形状)、毛毛虫排序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进行穿珠游戏,能随意穿成项链、手链,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四)生活区 活动目标:

小班区角活动的指导策略

小班区角活动得指导策略 新得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要把“促进孩子身心发展”放到保教工作得首位,要充分认识到孩子得兴趣与需要,教育好幼儿园得孩子要取得良好得效果,必须遵循幼儿得身心发展规律。新得教育理念还提出了应该为幼儿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基,防止与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坚持正确得幼教主流方向,就是我们一线教师肩负得责任与使命。 我所在得小班,由于幼儿之间年龄相距小,认知水平相近,她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交谈、讨论,相互间得放松与互动,就是教师指导不能达到得,所以开展区角游戏就是非常适合幼儿发展得,给孩子提供宽松愉悦得交往空间,与同伴一起有趣、主动而有个性化地参与游戏活动,她们在不同得区角活动中得到真实有效得发展。 本学期就是小班得第一学期,我们班开展得游戏区角有“美美发屋”、“娃娃家”、“表演区”“操作区”、“快乐阅读”、“天线宝宝超市”等等。 在小班区角活动中,我采用了以下策略,增强了区角活动得趣味性,孩子玩得开心快乐,发展真实有效。 一、我站在幼儿得角度设置区角,激发幼儿得兴趣。区角得设置直接影响幼儿得活动效果,所以在设置区角时,我注重引导幼儿参与,比如有得孩子对别人得玩具很感兴趣,我就建议她把自己心爱得毛绒玩具带到幼儿园来,再做一些如:床、小桌子、奶瓶、梳子、毛巾等、钟表、电话、灶、锅、碗、勺、碟、杯子。这样一个“娃娃家”就形

成了。小班幼儿对角色游戏就是很感兴趣得,但她们常常会忘掉自己得角色。所以,对于小班幼儿得角色游戏得指导应着重于增强她们得角色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角色得标志物,比如妈妈得头巾,爸爸得手机等,让幼儿明确自己得角色。也可以通过语言与自己得加入来提醒她们。例如,娃娃家得“妈妈”跑到别得地方玩去了,这时教师可以对她说:“您得宝宝一个人在家哭呢,您快回家去瞧瞧吧!”并启发她出门可以带着“宝宝”一起走或者作为“客人”去她家作客,使“妈妈”回到角色中来。还有小班得孩子爱吃零食,我们一起收集了各种食品得包装袋在里面填充一些不会腐烂得水果网,这样一个“天线宝宝超市”就形成了。其次对于区角中得问题师幼共同讨论解决,有得区角过于人多过于拥挤,我们就采取小组商量得方法来决定今天得区角玩什么。也可把暂时没人玩得区角改造,在解决各种问题得过程中,幼儿得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得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有效投放材料,激发幼儿得动手欲望。材料就是开展区角活动得物质基础,在操作材料得过程中积累经验,因此材料就是促进幼 儿发展得主要物体。如在操作区投放小动物得图形、小卡片、瓶盖与瓶口、各种豆子、小棋子等等训练孩子得动手能力等等。 三、自选区角自我学习,6个小组同时商量,先商量得小组就先举手到相应得区角去。有得时候又就是“一切活动都尊重幼儿得意愿”,让全班得个别幼儿对区角活动选择,这里还应注意得就是要针对不同得幼儿,尊重该幼儿当前兴趣得意愿。满足她得需要,通过做做、玩玩、瞧瞧、想想等进行知识技能得学习。如:小组在选择区角时根据自己

2014年春——小班户外区域活动方案

小班户外区域活动方案 龙凤中心园小班 幼儿人数:33人 区域活动个数:5个 区域活动名称:、球类区、投掷区、一物多玩区、走跑跳跃区、钻爬平衡区 所结合的主题教育活动名称及目标:《快乐小精灵》 一、区域活动创设背景: 本班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创设,主要是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孩子们对户外活动的兴趣,再结合班级体育活动中幼儿对基本动作的掌握情况,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利用孩子们收集的废旧材料自制了各种户外体育器械;器械材料符合幼儿基本动作发展的目标要求,能激发幼儿的活动乐趣,保证每位幼儿都有活动器械并且会使用。 本次活动我们将进一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类如:走、跑、跳、跨、扔、抛、投、平衡、钻爬、等组成的体育活动,让孩子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和培养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肢体的均衡发展和基本运动能力的提高。使每个幼儿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协调发展。 二、区域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坚持每天进行体育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形 态结构和机能发育。 2、鼓励幼儿使用各种器械,进行走、跑、跳、投掷、钻爬、平衡、等基本动作的 练习,使幼儿体力、速度、灵敏等动作素质达到标准。 3、培养幼儿用器械进行锻炼的能力,发展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习利用各种体 育器械进行户外锻炼的方法,促进幼儿知觉、情感和能力的发展。 4、培养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团结合作、遵守活动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勇敢竞 争、克服困能的良好品质。 5、能有序取放器械,活动结束能主动收好器械放回原处,在老师提示下整理场地。 三、各区域具体设置说明。 (一)球类区(保龄球、曲棍球、赶小猪) 活动目标: 1、能用球棍向指定方向边走边拨球,发展用球棍控球的能力。 2、促进肘、腕、指关节和前臂与手部肌肉的发育,提高其机能以及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培养滚球击物的兴趣,发展方位、距离、力度和速度知觉。 4、提高幼儿玩球的能力,丰富幼儿对各种球的认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材料投放说明:纸球、篮筐、果奶瓶、可乐瓶、球棍 游戏规则:自主选择器械,在滚球线后滚球, 游戏指导重点:教师引导幼儿掌握多种多样的滚球姿势和动作,以丰富他们的滚球经验,提高其滚球能力。 (二)投掷区(扔球、抛接球、滚球、踢静止球) 活动目标: 1、学习扔球、抛接球、滚球、踢静止球等多种球的玩法,发展幼儿的投掷能力、 弹跳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对玩球和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3、培养幼儿与同伴间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合作能力,遵守活动规则,增强自我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2020】 幼儿园小班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2020】幼儿园小班社会实 践活动方案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精选 5 5 篇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篇 1 活动目标: 1、交流新年做客的感受,学习怎样做客和接待客人。 2、尝试吧动物和他喜欢的食物进行一一对应。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尝试吧动物和他喜欢的食物进行一一对应活动难点:交流新年做客的感受,学习怎样做客和接待客人难点形成原因:孩子们对如何正确做客和做小主人缺乏经验难点解决策略: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情景表演活动过程: 1、谈话,引发幼儿回忆过新年做客的情境新年的时候,你去谁家做客了?他们是怎么招待你的? 新年的时候,谁来你家做客了?你是怎么招待客人的? 2、招待小动物客人逐一出示小熊、小狗等动物图片,师幼谈话:谁来了?我们应 该怎么问好? 学说: __你好,欢迎你来我家做客请坐等礼貌用语讨论:客人来齐了可以怎么招待他们? 给客人唱歌跳舞,表演节目讨论:客人肚子饿了,他们吃什么? 使用小朋友的书《数学》第一页喜欢吃的食物,让幼儿联系根据动物爱吃的食物进行连线。 3、游戏客人来了教师扮演客人,到小朋友家做客,小朋友接待请幼儿扮演客人,另一位幼儿扮演主人,接待客人。 设计依据: 回忆新年做客经验,引起谈话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已有经验将做客的礼仪融入到情境表演中,让孩子们在情景表演中自然的学习做客的和招待的基本礼貌用语,是孩子们的获得有效的经验,印象更加深刻。 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方案篇 2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在活动室、午睡室等场所应保持安静。

小班区域活动方案

小班主题区域活动 《方方和圆圆》——启蒙二班 设计意图:幼儿学习一些几何图形的简单知识,能帮助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色色物体作出辨认和区分,发展空间知觉能力与初步的空间想像力。小班的幼儿能正确认识圆形、正方形,但他们在认识过程中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胡的物体相对照。本次区域活动围绕《方方和圆圆》这一主题而创设,帮助幼儿更清晰地认识几何图形。 开放区域:娃娃家、建构区、美工区、图书区、日常区 活动过程: 一、介绍本次区域活动的内容、玩法、规则。 二、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总结评价。 1、娃娃家 活动目标:1)、尝试父母所做的事,坚守父母对自己的爱。 2)、乐意与同伴模仿游戏,愿意照顾娃娃家的娃娃。 投放材料:服装、娃娃、厨房用品、生活用品。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在幼儿游戏中模仿爸爸妈妈在家的行为,如:妈妈给宝宝讲故事、做饭、爸爸和宝宝一起玩儿游戏等。 2、建构区 活动目标:1)喜欢搭建活动,乐于与同伴合作搭建。 2)知道用一块取一块,不扔砖。

投放材料:长方形纸砖、泡沫砖、易拉罐 指导重点:1)介绍材料、玩法和规则。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同的搭建活动。 3)提醒幼儿注意整理地面的砖,保持搭建的场地。 3、美工区 活动目标:1)喜欢玩儿颜料,知道保护自己的衣物卫生。 2)尝试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拓印活动。 投放材料:素描纸、拓印材料、纸杯 指导重点:1)指导幼儿不同材料的拓印方法。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4、图书区 活动目标:1)喜欢阅读图书,知道正确翻看图书的方法。 2)愿意与同伴共享图书、分享图书的内容。 3)知道整理图书的方法。 投放材料:乔比系列图书、鄂鱼怕怕牙医怕怕、图形图书 知道重点:1)知道看完图书后正确归位。 2)引导幼儿分享图书或讲述图书内容。 5、日常区 活动目标:对图形拼摆感兴趣,愿意与几何图形进行拼摆游戏。投放材料:不同颜色的几何图形 指导重点:1)学习拼摆的方法。 2)利用几何图形特点进行拼摆。

幼儿园小班区角活动的指导策略

小班区角活动的指导策略 对于刚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探索发现活动、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能极大吸引他们的兴趣。为此,教师应通过观察和研究为幼儿创设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空间及宽松的生活氛围,以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并针对不同幼儿在不同情景下采用多样化的指导策略。 利用色彩,抓住幼儿目光 新入园的幼儿难免有哭闹、烦躁等现象,如果在教室中布置鲜艳的饱和色彩,则能抓住大多数孩子的目光。我们在考虑区角环境的色彩搭配方面尽量选择温馨、柔和的色彩,以浅粉、淡蓝、米黄等为主色调,然后以大红、翠绿等小色块进行点缀。比如:美工区投放各色的卡纸、鲜艳的包装纸、糖纸等材料供幼儿欣赏与制作;用深蓝色的卡片做区标;绿色的线条做区域间的间隔线;红色做入区脚丫标印等。区角活动中老师播放优美、舒缓的钢琴曲,让孩子们能感受到优美的音乐声,并从视觉感受到色彩的美,以此来稳定幼儿的情绪,缓解幼儿来园的焦虑问题,减少哭闹现象,让孩子们一进教室就有一种童话般温馨的家的感觉。 培养规则意识和好习惯 在以往的区角活动中,经常出现男孩与女孩玩不到一块儿的现象,男女孩很难组成合作伙伴。经常是男孩子在建构区大呼小叫地玩拼插或玩打仗的游戏,一会儿飞机飞上天,一会儿又俯冲直下,一会儿又“突、突、突”的枪炮声,喊声一片;而女孩则抱着洋娃娃说悄悄话,“妈妈喂饭饭儿”,“宝宝来喝水”,“我唱歌给你听”,或在表演区自娱自乐,或用鲜艳的橡皮泥做糕点,也是玩得不亦乐呼,却比男孩子安静了许多。这一自然而有趣的现象便形成了男孩和女孩之间互动学习的广阔空间。 幼儿规则意识差是普遍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即时纠正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轻声教学,物品摆放有序,让幼儿学会物归原处,轻拿轻放。只有建立了良好的规则才有利于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还自编一些区角小儿歌,让幼儿知道区角活动也要有规则。比如在进入建构区时,我们编制儿歌:“我搭一座大楼房,你插一架大飞机,一不争来二不嚷,三不争来四不抢,收拾玩具快静齐,爱护玩具好宝宝”。进入娃娃家时,也要有进区规则:“你来做爸爸,我来做妈妈,我们一起爱娃娃,东西不乱放,玩具不乱摆,干净整洁人人夸。”进入美工区时,教幼儿的儿歌有:“颜色抱抱我爱你,我来和你做游戏,玩完颜色放回去,保持干净别忘记。”“小剪刀,手中拿,轻轻剪纸不乱划,手拿剪刀不乱丢,安全使用要牢记。”图书区则是:“小图书,喜欢静,轻拿轻放不乱动;轻轻翻,轻轻读,爱护图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2020最新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2020最新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讨论等方法,感受到自己长大后身体的变化。 2愿意大胆地在集体面前发表自己的想法。 3感受爸爸妈妈养育自己的辛苦。 活动准备1 ppt课件。 2 各类婴儿衣物、物品等,长颈鹿测量尺。 活动过程一、出示照片,引发思考。 1、出示小朋友们小时候的脚丫图片。 1你们知道这是小朋友多大时候的脚丫吗?那现在你们的脚丫有多大呢? 两个脚丫比一比,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操作比较: (1)小朋友都带来了小时侯穿的衣服,去试一试现在还穿得下吗?(幼儿试穿小时侯的衣物,感觉身体上的长大。)(2)幼儿说身体的变化。 三、出示长颈鹿测量尺,感受身高的变化,1幼儿和长颈鹿比身高,利用图卡记录比较身高的变化。 老师这里有一头长颈鹿,它也想和小朋友比比身高,谁愿意和长劲鹿比一比呢?

2、小结:我们的头、身体、手、脚等各个地方都长大了,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 四.讨论自己怎样长高长大的,感受爸爸妈妈的辛苦。 交流:每天,是谁在帮助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他们辛苦吗?都是为我们做什么呢? 幼儿自由表达,我们应该给爸爸妈妈说什么呢? 五、扮演爸爸妈妈,体验爸爸妈妈的辛苦。 1模仿爸爸妈妈照顾宝宝。 六、拓展延伸,出示幼儿由胎儿到上幼儿园的一组照片,回家让妈妈爸爸讲讲你长大的故事。 七、小结:我们小时侯都要爸爸妈妈帮忙,现在长大了会自己做各种事情,希望小朋友们长大后学会更多的本领。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2 游戏目标: 1、训练爬、跑等动作技能。 2、练习遇到火险时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防火的相关知识,知道如何自救。 2、物质准备:地垫2组、盛满水的塑料容器2个、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小锤子2个,鼓1个。 游戏玩法: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

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Activity design of small class area 第1页共5页

。鏡攣魏张粵*筍 小班区域活动设计方案 m参麋竄聴鏤麗’命貝81暖勢簿釣為縄中晦费曇實飘織■偷曄飾辙U粮働,MN. ggg 風争簽帳篥偉塗篇,網翰験雷筐廉戰築飽摩歓堂尊司飽。節恳■饌實像角是蹲贏靈雄瓣噸會數會,亀籥辕戰竟應健廉、籥贏圖鷹离铮、働鬱働働無尊卷食酸㈱。兪飯曝催織8HNL■参贍乩廬飾験跨典株、慎隈典慮鄰蠢骨倬亀紙慮數攣赚翰働幽馨。後蜉等屯物鰻期’修數偶雙艘瓮《h 游戏是童年期一种有的快乐活动,而且它也是对幼儿成长发展和学习有价值的一种活动,但传统的游戏存在不小弊端: 1、提供游戏类型或活动形式单调,大部分以积塑拼插游戏为主。 2、统一安排,硬性规定活动内容形式即玩什么。怎样玩不是由幼儿自己做主的,而是由教师统一安排规定的。指导也较程式化,特别是游戏条件与环境创设不利。 区域活动的设置,改变了原有的游戏模式,游戏改为人为创设自然情景,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同时使游戏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索的主题,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充分自主活动。而教师通过确定游戏的教育目标制订计划,通过创设适宜的游戏条件,并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积极实践操作探索,从而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活动家区可设娃娃家及亲亲sw_(纹兀丛麥空萤△回坦二普旦旦身四豹现县2二 第2页共5页

幼儿感到亲切适宜,从而较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积木区材料大,同类材料数量较多(图书等一样),这样不容易争抢等根据这一系列特点本班设了5—6个区,其中有些区功能一样,但分散设置便于指导。 区域名称 区域目标 材料准备 指导要点 (重点、难点) 操作区 在使用图钉、撕纸、粘贴活动中,在摆弄皱纸、树叶、图纸等多种物品、材料过程中,小肌肉运动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促进、发展,感觉运动技能。 皱纸、图钉、各种彩色瓶,及各种模具、(在皱纸粘贴和图钉按画模型)、浆糊 帮助孩子认识要用图钉塑造的是什么图形,了解图形的特征, 再运用材料来塑造。 重点在粘贴时注意卫生。在运用图钉时要注意安全。 语言区 1、色彩缤纷的画面,主动有趣的情节,使幼儿对图书产生兴趣,并喜欢阅读。 2、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一页一页地翻,形成 第3页共5页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创意方案合集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创意方案合 集 社会领域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穿脱套衫,巩固认识衣领、袖口和前后。 2、在教师示范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练习,掌握穿脱套头衫的顺序和方法。 3、不怕困难,努力动手练习,萌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幼儿穿着套头衫,教师身穿意见前后不同花纹的套头衫。 活动过程:

一、认识衣服的衣领、袖口及衣服的里外。 教师指着自己衣服的不同部位提问: 1、教师:谁知道老师衣服的这个地方叫什么呢? 2、教师:哪里是衣服的里面,哪里又是衣服的外面呢?衣服的里面和外面又有什么不同呢?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经验,并得出结论:衣服的外面颜色比较鲜艳比较漂亮,而衣服的里面颜色比较难看并有缝的线。 二、幼儿尝试自己脱衣服和裤子。 教师请幼儿自己试着脱衣服和裤子。教师在幼儿尝试的过程中注意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幼儿,鼓励大家尽量自己想办法脱衣服和裤子。 三、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表演脱套头衫和裤子。让幼儿观察、了解正确地脱衣服忽然裤子的方法。 四、幼儿自由练习脱套头衫和裤子,教师在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学习看图念儿歌,进一步熟悉穿脱套头衫的顺序和折叠衣服的方法。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名字。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进一步熟悉同伴。 活动准备 1、PPT:班级幼儿照片 2、屏风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芝麻开门 教师边念儿歌边走到屏风后面 当儿歌念到“请问你是谁?”掀开屏幕指向__幼儿, 请这个幼儿大声地说“我是___” 二、游戏:谁不见了? 请几名幼儿站在前面,坐在下面的全体幼儿闭上眼睛。教师迅速让一名幼儿躲到屏风后面。 请大家迅速猜出站在前面的哪个小朋友不见了 三、PPT:我们班的孩子 提问:照片上的孩子是谁?他是我们班级的孩子吗?

小班区域游戏指导策略

小班区域游戏指导策略 一、小班幼儿区域游戏特点 区域游戏是幼儿自选的、带有小组性质的学习活动形式,它以其独特的操作性、灵活性、随机性和幼儿发展自主性为优势,每个年龄段的区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小班区域游戏的特点尤其明显: 1.目标不明确 小班幼儿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不能够一下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他们在区域游戏中的表现往往是随意摆弄材料,活动缺乏目的性,他们在活动中经常不知道玩什么、怎么玩,或做些与活动本身无关的事情。教师应善于从中去捕捉幼儿所传达的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灵活调整自己的活动目标和指导策略,将孩子的需要转化成我们的教育目标,从而使区域游戏有目的地展开。 2.模仿能力强 爱模仿是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另一个特点,他们喜欢模仿教师和同伴,尤其是喜欢模仿同伴的言行。当看到同伴有了不同的言行时,他们容易放弃原有的行为而去模仿同伴的行为,这种模仿是幼儿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班幼儿的经验、技能等往往是通过模仿而获得和发展

的,模仿成为小班幼儿学习的动机,也成为小班幼儿学习成长的过程。 3.趣味性强 小班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活动的安排要偏重于直观性、趣味性,要求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去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最好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插入式的教学方法,游戏中渗透着教育目标和内容。 4.规则意识弱 规则并非单纯的限制性、约束性要求,而应为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服务。但是小班的孩子对规则意识还是比较弱的,游戏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一会儿这边的孩子为抢玩具打了起来,一会那边又有人告状,孩子跑来跑去,混乱无序,教师要不断地维持秩序,游戏的质量可想而知。 二、小班区域游戏指导策略 小班幼儿年龄小,角色意识很弱,再加上他们注意力易分散,活动时常常会忘了自己的角色而犯一些“小”的错误。这时教师的指导在幼儿区域游戏中显得十分重要,指导过多不利于孩子的多种能力的培养,而完全放手也失去了指导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尺度、善于观察、懂得分析,使区域游戏成为很好的教育形式。 1.合理投放材料是开展区域游戏的必要条件 活动区游戏材料的投放既重要又复杂,既要满足幼

小班区域设计方案

我的区域活动设计方案 小班 主题内容:春天来啦、可爱的小动物、热闹的马路、炎热的夏天 ——春天来啦 主题说明: 春天来了,带着温馨的暖意普照着人间。红的花、绿的草,枝头的嫩芽、飞舞的蝴蝶和刚刚出壳的小鸡小鸭,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我们结合季节特点及幼儿的兴趣所在开展了《春天真美丽》这一主题活动,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如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途径与春天互动,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逐步地亲近和喜爱春天,并学习用多种途径表达、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情感、感知和体验。主题目标: 1、通过感受观察,知道春天已悄悄的来了,在各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中感受春天的美丽。 2、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途径与春天互动,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幼儿探索事物变化规律的兴趣。 3、尝试用多种颜色、材料、工具,运用画画、搭、折、贴、撕、涂、团等方法自由表现春天的景、物的粗略特征、并作简单的想象,体验乐趣。 区域安排: 一、数学区 1、小花、小树排排队 活动目标:能按花朵和树的大小或颜色的规律进行排序。 材料提供:大小、颜色不同的小花、小树、草地背景。 观察指导:会根据花的颜色、树的大小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2、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手口一致有顺序的数数,并会说总数,能进行点数对应。 材料提供:背景图、点卡、数字卡若干、各种春天的东西。 观察指导:能按照图上的点子或数字放上相应的东西数量。 二、语言区 1、春天的故事 活动目标:学会一页一页的翻书看,会用自己的语言讲述。 材料提供:提供有关春季的一些彩色图书、提供《三只蝴蝶》《三只小猪》······桌面可操作的教具,幼儿讲故事、提供头饰表演故事。 观察指导:翻书方法是否正确;会小声说话,知道不打扰别人。 2、春天里的秘密 活动目标:看图仿编儿歌。 材料提供:关于春天的图若干。 观察指导:遵守游戏规则,能主动讲给别人听。 三、益智区 1、拼花 活动目标:按照一定的方法拼一拼。 材料提供:剪下来的花若干。 观察指导:方法是否正确;材料是否爱护。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方案实施方案合集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方案实施方案 合集 1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探索,学会打开几种食品包装,鼓励幼儿积极动脑,解决问题,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2、继续深化“自己动手”的思想意识,培养幼儿独立、自信的优良品质。 3、继续培养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初步学习新词“剥”(bāo)。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重点与难点: 掌握一些剥食品包装的技能,在日常生活中不依赖别人,会自己动手剥。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每人一份含有各种包装的糖果、一次性口杯;每组一份可供选择的动物贴纸。 2、教师准备:幻灯仪器、“生日歌”音乐磁带、录音机、“祝你生日快乐”歌表演VCD、狗宝宝家图片、狗宝宝毛绒玩具一只、装有各种包装的食品篮。 活动过程: (一)“狗宝宝过生日”引入,带出活跃热烈的气氛。 1、播放生日歌,引发幼儿的兴趣。 2、出示狗宝宝,引入游戏的主题。 (二)通过“狗宝宝送礼物”的游戏环节,在尝试中知道不同包装的开启方式。 1、出示礼盒,摸礼物。 ①教师出示礼盒,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②让幼儿摸礼物,激发其积极参与的欲望。 2、说说礼物,尝礼物。 ①通过提问,让幼儿说说他(她)得到的礼物,引导发现包装的不同。

②通过尝试,让幼儿自己打开礼物品尝,探索不同的开启方式。 3、讨论尝试结果,知道开启方式。 ①通过讨论,让幼儿说说怎么打开礼物,从中学习科学的开启方式。教师结合顺口溜加深印象。 ②通过比较,让幼儿感受较好的开启方法,从中学习较难的技能。教师结合讲解示范正确引导。 教师小结,引出学习新词“剥”(bāo)。 (三)通过“帮狗宝宝剥糖果”的游戏环节,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规则:帮狗宝宝招待小动物,帮忙剥开糖果贴上(请谁吃的)小动物头像。要求幼儿数数剥了几颗糖。 2、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差的幼儿。 教师总结幼儿的表现,继续深化“自己动手”的思想意识。 (四)通过歌表演“猪你生日快乐”,体验活动的乐趣。 师生共同参与歌表演,表演结束,与狗宝宝道别,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方案2

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的发展及指导策略

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的发展及指导策略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活动过程,充满灵性、活力的区域将会给幼儿一片更加自主、快乐的发展天空。而且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作为一个不同于成人的特殊群体自然展现自己生命存在与活力的舞台,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感知世界的方式,有自己独特的行为、评价的准则与逻辑,有自己一套特殊的语言编码。在区域游戏时,儿童能在自己的小天地中找到快乐。而怎样才能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得到生活中的经验呢?这就需要教师如何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去创设一个区域游戏的环境了。 一、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的三个阶段 1、适应阶段 幼儿特点:我只要玩——单一、独占地玩 幼儿在家习惯独自玩玩具,到了幼儿园,他只要玩自己要玩的玩具,不管别人怎么样,他要什么就要立刻得到,不会等待更别说轮流使用。 涵涵就经常抢别人的玩具,无论怎么说都不听,一到玩玩具的时间,他就开始找自己喜欢的玩具玩,看到别的小朋友拿了他喜欢的玩具,一定要去得到他,开始是在老师那说“我要那个奥特曼,我要那个奥特曼。”我也经常告诉他等别的小朋友玩好了再和他换,可他常常跑过去就开始抢别的小

朋友手里的玩具,不会等别的小朋友玩好了再去换。 2、发展阶段 幼儿阶段:我也要玩——模仿、合作地玩 幼儿入园以后,自理能力逐渐增强,开始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并产生较多的模仿行为,他们不再局限于玩自己的玩具,常学着别人一起玩,他们还经常模仿老师的样子,自己做小老师。 3、提高阶段 幼儿特点:我想要玩——想象、创造地玩 这个阶段的幼儿对于活动区已经比较熟悉,进入活动区有了一定的目的性、选择性和坚持性,他们在活动中常常很快完成一区域的活动,然后会选择其他区域进行再次活动,也有的小朋友则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会不断地去创造、去发现。 二、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探析区域活动的特征 1、活动的交往性小 小班幼儿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他们喜欢独自操作、平行活动,常常是一个人独自在角落里摆弄材料,很少与别人闲谈,也很少就操作中的有关问题与同伴交流,就是有交往也是只言片语,很快就结束。小班幼儿的交往范围小,活动中只关注自己,对别人做些什么没有特别的反应,但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也开始关注别人的语言和行动,并作出简单

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活动方案【5篇】

小班社会领域教学活动方案【5篇】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剥蛋壳的方法,体验劳动的快乐。 2、知道鸡蛋有多种吃法,并喜欢吃鸡蛋。 活动准备1.熟鸡蛋若干,塑料小刀。 活动过程 1、玩蛋 每位幼儿一个熟鸡蛋。 让幼儿自由探索鸡蛋的各种玩法。(会滚动、能转动。) 提问:猜猜你玩的鸡蛋是生的?还是熟的? 2、剥蛋 鼓励幼儿大胆敲碎蛋壳,并试着学习剥蛋壳。 教师指导需要帮助的幼儿。 3、切蛋

让幼儿尝试把剥好的鸡蛋用塑料小刀切成两半。 观察:熟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 4、煎蛋 教师制作煎鸡蛋,提醒幼儿观察怎样敲破鸡蛋壳、怎样制作鸡蛋,并特别注意安全,不能让油溅到身上和脸上。 5、尝蛋 让幼儿品尝鸡蛋,体验劳动后的快乐! 6、讨论:鸡蛋还可以怎么吃呢?(打汤、炒蛋、卤鸡蛋等) 活动延伸 帮助幼儿区分生、熟蛋。生蛋(转得慢),熟蛋(转得快)。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了解说谎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良后果。应该做个诚实的人。 教育幼儿爱日常生活中不说谎。 活动准备录像带:木偶片“狼来了”有关图片三幅。 活动过程欣赏故事,帮助幼儿了解说谎的危害。

讨论题;大人为什么不相信小孩子?(解释说谎的含义)小孩子说谎后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小孩子不说谎会怎么样? 通过观察和讨论图片,让幼儿明白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说谎。 介绍图片:红红将姐姐的画带给老师看,说是她画的,希望得到落实的夸奖。 讨论题:红红对吗?为什么?这样做了以后会怎样呢?她应该怎么做? 介绍图片:东东将图书撕破了,妈妈问他时,他说;“不是我撕得。” 讨论题: 东东对吗?如果你是东东,应该怎么做? 介绍图片:幼儿园发了新玩具汽车,小云很喜欢,将它悄悄地带回了家,对奶奶说:“这是老师送给我的。” 讨论题小云做得对吗?为什么?他应该怎么做? 与幼儿共同小结:大家都一个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小班社会领域活动方案3 【活动目标】

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教幼儿学会修改图像” 很多时候幼儿在进行美术绘画创作时,经常一画错或一不满意就换一个地方画,或把纸翻过来重画。在美术活动区中总会捡到画了一个圆圈、画了几根线的被孩子废弃的画。是画得不好吗?其实不是,只是幼儿的自信心不够罢了,总认为自己画得不好、画错了,于是总丢画。为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不怕困难、有始有终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幼儿尝试将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启发幼儿结合创作内容,对已有图象进行大胆想象,并用改变图象、添加特征等方法进行弥补。有很多图案其实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发现有不同的效果,在幼儿尝试修改自己作品的同时,也是在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使作品添画、修改成各种新的图案,来完善作品。 案例1:美术区域——圆形的变化(小班) 小班幼儿很喜欢拓印活动,经常会把老师提供的各种图形模板,蘸上水粉颜料拓印在纸上,可是拓印好的图形又能做什么呢?这时有的孩子发现,原来小小的圆形就像小鸡的身体,圆圆的、毛茸茸的,也有的发现可以把圆圆的图形画成太阳、小花,于是我给小班幼儿提供了各种颜色的水粉颜料和小棉签,请孩子们自己在原来的拓印画上进行修改、添画,画出各种不同的图案,画一副新的图画作品。 案例2:美术区域——废弃画添画(中班) 我将幼儿之前觉得不满意或“失败的”滴墨吹画作品放入了美术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从不同方向的观察,感受同一形态在不同方向中可以呈现不一样的形状,展开想象,把已有的半成品图(横看、竖看)变换方向观察,看看它与什么物品更接近,然后进行添画完成作品。这是就有孩子发现,其实这块红色块就像螃蟹的身体,而那个蓝色块就像小池塘,还有的孩子高兴地说:“我看出来了,这圆圆的就像我们的笑脸,我想把我画上去。”这时,孩子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

小班区角活动方案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方案 幼儿人数:16人 区域活动个数:5个 区域活动名称:、娃娃家、益智区、构建区、美工区、快乐书吧 所结合的主题教育活动名称及目标:《能干的小手》 一、区角创设背景: 本班区角活动环境创设,是结合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同伴之间交流较少,语言交往能力,普通话及自制能力较差,动手能力薄弱,手指不灵活,思维比较有局限,真实与虚拟不等分的年龄特点,与主题活动相融合,兼顾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而创设的。 本次区角展示中我班以:“能干的小手”为主题,计划开放——娃娃家、益智区、构建区、美工区、快乐书吧5个活动区域。以小主人(教师)带小猫咪(幼儿)玩游戏引出活动。用小主人与小猫咪的互动对话介绍本次区角活动的活动内容及部分区域的活动要求。最后以小主人(教师)评价谁是能干的小猫咪来结束游戏活动。 二、区域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区 域活动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2、引导幼儿自主地在区角内扮演不同的角色、自由的玩耍;乐意和他人交往,学 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3、鼓励幼儿使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方法,探索游戏中的乐趣; 4.在做做玩玩中体验串项链、修轻轨、建高楼等的快乐 5、活动结束能将材料放回原处,在老师提示下整理场地。 三、各区域具体设置说明。 (一)角色区(娃娃家)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角色扮演的兴趣。对所扮演的家庭成员中各个角色的认识。 2 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 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知道做父母的不易

材料投放说明: 1、娃娃及打扮娃娃所需各种材料。(动物头饰) 2、小床,布娃娃以及各种毛绒玩具,炊具,餐具,小桌子,电话。 游戏规则: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模拟游戏 游戏指导重点:教师以客人身份参与活动,并适机帮助幼儿认识娃娃家内各种物品,并了解其玩法,告诉幼儿不能损坏娃娃家内的物品。引导幼儿如何抱娃娃,喂娃娃、哄娃娃睡觉,给娃娃梳妆打扮 (二)快乐书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看书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养成坚持讲普通话的习惯。 3、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 材料投放说明:各种幼儿图书、新鲜蔬菜、小白兔、小红帽等故事书 游戏规则:自主选择图书,进行阅读 游戏指导重点: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拿书的方法。能一页一页地翻,告诉幼儿看书的时候不能大声讲话影响别的小朋友看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构建区 活动目标: 1、通过建构区活动引导幼儿学会分享玩具、合作玩。 2、培养幼儿的搭建能力,促进空间知觉的发展。 3、了解各种玩具的使用方法,体验大家一起玩的乐趣。 材料投放说明:废旧易拉罐、饮料瓶子,雪花片,积木,各类塑料积插玩具,废旧纸板等。 游戏规则:幼儿分组合作,想办法搭建高楼等建筑物。 游戏指导重点:教师以游戏者身份共同参与游戏,指导帮助幼儿搭建中遇到的困难,比如;高楼要怎样摆放才不会倒塌。 (四)美工区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培养手指灵活性,会粘贴花瓶 2、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会自由涂鸭和粘贴花瓶。

小班区角活动方案

小班区角活动方案 我班科学探索环境的创设,是依据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玩中学”的理念,结合小班幼儿好奇心强、喜欢色彩鲜艳、独立游戏、真实与虚拟不分等的年龄特点,与主题活动相融合,兼顾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而创设的。创设过程注重合理布局、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平面与立体、局部与大环境的相互影响;着力体现材料丰富性、可变性和可操作性的多样化特点,减少幼儿为争夺玩具而发生矛盾。 让孩子们能够在自主、自由,充满温馨与亲情的学习环境中;在赋予自治因素的材料环境中;在充满师幼互动的人际环境中;自由探索、积累经验、体验成功、、、、、、,这是我们两位教师为孩子们努力创设科学探索区域活动的初衷。 主题区角: 一、《我自己来》 ●铺小路 材料投放: 墙面彩色小路、废旧报纸、废旧彩色纸、固体胶、彩条纸、蜡笔等 玩法:幼儿画、撕、揉纸张做“小石子”,贴在彩色小路上铺路。 观察要点: 1、操作使用的方法。 2、与同伴分享经验的能力及成就感的表现。 ●走小路 材料投放: 小路、鹅卵石;牛皮纸制鹅卵石;不同材质的小路和(黄豆、大米、海绵、塑料袋、包装纸、弹力棉、白扁豆); 观察要点: 感知不同材质的方法(用脚踩、用手摸、用耳朵听)。 幼儿游戏的兴趣点(用手触摸、用脚踩、不同的拉力、走小路)。 ●宝宝花环 材料投放: 将纸条两端围圈、再将一个一个圈围成长链。 观察要点: 1、操作使用的方法。 2、与同伴分享经验的能力及成就感的表现。 二、《神秘的摸箱》 材料投放: 提供不同形状的积木、玩具、蔬菜、水果等模型,让幼儿摸摸,说说它们的形状。 玩法:幼儿可通过摸摸、说说等形式,感知它们的形状特征,辨别事物。 观察要点: 1.结合自身经验想象。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设计我爱我的幼儿园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设计我爱我的幼儿园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设计意图在幼儿的生活经历中,从家庭到幼儿园是一次较大的环境变迁。幼儿离开自己的爸爸、妈妈来到陌生的环境,难免缺乏安全感。同时,幼儿从“小太阳”变为群体中的一员,这种角色的转换要求他们改变以往的某些习惯做法,学会在集体生活中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本次系列活动旨在为幼儿及时提供帮助,使他们尽快熟悉并喜爱幼儿园的环境和集体生活,带给幼儿有益的尝试和生活经验,从而积极主动适应生活环境,实现顺利过渡。活动一:参观幼儿园活动目标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及认识教室的不同区域。活动准备场地安全检查过程建议1.教师带领孩子分别参观活动室、盥洗室、寝室及玩具区、饮水区。爸爸、妈妈可陪同参观,了解其用途及与幼儿的关系。2.观看园内环境及了解班级的位置。3.大家分享见闻并自由活动。活动二:我的东西我认识活动目标认识自己的标记。知道在幼儿园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活动准备每个孩子的个人生活物品有不同的标记。过程建议1.带幼儿来到饮水区,认识自己的茶杯,了解其作用。2.选择自己喜欢的标记贴在茶杯上。3.说一说自己茶杯的标记是什么样的是否喜欢4.认标记拿自己的茶杯喝水。5.告诉孩子口渴时可自行取杯喝水。活动三:有趣的饲养角活动目标知道幼儿园里有可爱的小动物,愿意亲近它们。活动准备饲养角里饲养小兔、鸽子等小动物,并准备动物的食物。过程建议1.幼儿来到饲养角,看一看可爱的小动物的家。2.摸一摸小兔、鸽子等小动物,说说自己的感觉。3.给小动物自由喂食。延伸提示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了解幼儿园生活的基本规则,如午休时不吵闹。2.要求家长带幼儿参观几所幼儿园,丰富幼儿的经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