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孩子同情心,爱心,心中有他人

如何培养孩子同情心,爱心,心中有他人

如何培养孩子同情心,爱心,心中有他人

如何培养孩子同情心,爱心,心中有他人

发表时间:2018-05-25T16:44:07.77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9月作者:贾国敏[导读] 在幼儿的成长道路上,不仅要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更要培养幼儿的同情心,爱心等社会情感,全方位发展,为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建三江管理局中心幼儿园贾国敏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重要,学会关爱,理解他人,是每个人在与他人相处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更是在社会中得以立足的根本。爱心和同情心是孩子的心灵之光,会给孩子勇气,定力,执着,这三种精神又会给孩子们向上的推动力。因此,在幼儿的成

长道路上,不仅要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更要培养幼儿的同情心,爱心等社会情感,全方位发展,为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现在的家庭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一家只有一个孩子,是父母长辈们捧在手心里的宝,大多都是娇生惯养,难免会养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等不好的品质,而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要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幼儿的良好社会情感。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让孩子心中有他人那 ?

一、要做孩子的优秀榜样父母长辈,老师等与孩子经常接触的人会对孩子的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许多时候,孩子身边的人用自己的行为影响指引着孩子,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眼神,小小的动作,都会让孩子记在心里,并应用到生活中,记得有一次晨间接待孩子,一个小朋友哭着和家长进了教室,另一名比他先到的孩子马上过去安慰他陪她一起玩,最后把她哄的很开心,我便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他说:“我看见以前有小朋友哭的时候,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因此,在生活中看似非常常见的事情,其实孩子们都会牢牢记在心里并去模仿。因此,榜样的影响是无形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除了人的影响外,孩子经常接触的图书,电视等也会影响着孩子,因此在生活中,要多注意这方面,多让孩子看些有意义的电视,图书等,在生活中逐渐熏陶孩子,培养孩子的心二、在生活中培养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要抓住适当机会挖掘可以进行爱心教育的材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组织一些活动,也可在课余时间多与孩子们进行情感沟通,多播放一些感恩视频,讲有关爱心,同情心的儿童故事等,鼓励孩子们在班级里多做些帮助他人的事,让孩子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逐渐萌发爱心。要做好家园共育,多与家长沟通,合作,全方位了解孩子在家,在园的情况,采取最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体验奉献爱心带来的快乐,学会帮助他人。

三、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

在班级里每天进行的主题活动是孩子们获取知识,发展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孩子们进行爱心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每天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也要经常渗透情感教育。在之前进行的主题活动《寻找“帮助”》中,我便对孩子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爱心教育,首先用生动形象的语气讲《寻找“帮助”》这个故事,让孩子们身临其境,通过小动物的角度来理解,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然后在通过提问,谈话等环节,让孩子们更具体的了解什么是爱心,同情心,如何做到心中有他人,并通过谈话延伸活动,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来,引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适当进行举例,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应该如何做一名有爱心的好孩子。通过这堂活动,我抓住了情感教育的最好时机,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现在的孩子们大多都被父母溺爱,娇生惯养,使孩子感觉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只知接受,而不懂得感恩与回报,因此要多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细化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当中,将感恩意识转化成感恩行动。早上来园时,向老师,阿姨问好,在吃饭之前,要朗诵饭前儿歌,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不能浪费,当小朋友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或帮老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当自己遇到困难,老师或小朋友帮助了你,要学会说“谢谢”等。要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片段,随即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通过日常生活,提高幼儿的感恩意识。

幼儿期是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培养孩子的爱心,同情心,要从孩子抓起,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育教于生活、活动、教学、家庭之中,为孩子创造奉献爱心的机会,用爱来浇灌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全方位发展,为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