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民间美术史论文中国民间美术在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它在直接继承了原始艺术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同时延续了原始艺术的生命。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国民间美术史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民间美术史论文篇1浅谈中国民间美术与动画创作摘要:我国民间美术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延续着我国的原始艺术,并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直以来中国动画与民间美术密不可分,追根溯源,中国的皮影戏和走马灯可以算作动画的先驱。
从丰厚的民间艺术宝藏中汲取精华,是中国动画民族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通过对我国民间美术特征和现状的分析,研究其在动画作品中的应用,对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动画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民间美术;民族特色;动画;造型;中国元素随着电脑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制作精良的动画片走入了人们的生活。
受众也不再只局限于少儿,定位于成人的动画数量逐渐增多。
动画片和电影、电视一样,是宣传文化,思想、意识形态的一种途径,是文化传播中的重要载体。
1 民族动画概述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所创作的动画片,具有明显文化差异,各有其特色与风格。
在世界动画的舞台上,中国动画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特别是中国动画发展的初期,动画创作者十分重视从民间文学和民间美术中汲取精华,强调内容的思想性,坚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逐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动画风格”。
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中国动画进入一个高峰时代,中国动画创作者们以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艺术语言,融合传统民族文化,创作出如《大闹天宫》、《哪咤闹海》、《三个和尚》等优秀的动画作品,以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东方精神震动了国际动画界,开创了世界动画领域的新里程碑。
2 中国民间美术概述民间美术是民间生产者自己创造、自己欣赏或使用的造型艺术和实用美术。
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中,反应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观念,与宗教民俗有密切的联系。
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
美术史与美术作品鉴赏论文追寻元青花上的蒙恬将军图——论元青花蒙恬将军玉壶春瓶【关键词】:元青花玉壶春瓶蒙恬将军【摘要】:通过对元青花蒙恬将军玉壶春瓶上纹饰的描述,探寻人物故事纹饰出现的原因。
并对故事细节进行具体深入分析,企图得出蒙恬将军图背后所表现出的社会环境和器物形成的具体的历史背景。
【正文】:它的淡雅与明快,几百年来被无数人所追捧、喜爱,蓝白两色在窑火的烘焙下勾勒出了这种被外国人誉为“国瓷”的青花瓷。
但不得不说的是目前普遍见到的是明清两代的青花,对元青花却是少有人熟知。
其实早在唐代就出现了最原始的唐青花,而在元至正时期就已烧造出成熟的青花瓷1。
可由于战乱等诸多原因,元青花极其少见。
国内所藏元青花只有100件左右,国外土耳其、伊朗、英国、日本、美国等地的博物馆所藏加起来也不过200余件2。
其中人物故事图更是少之又少,据张浦生先生介绍现已知有人物图的元青花只有十多件3。
因此这件元青花蒙恬将军玉壶春瓶(见图1)显得弥足珍贵,它本身连同上面的纹饰都理应得到更充分的重视。
从右图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件撇口、细颈、垂图1腹、圈足的器物,人们称之为“玉壶春瓶”。
(高20厘米,口径8.4厘米,腹径15厘米)它的轮廓左右是两个相互对称的“S”型,线条舒缓、流畅,宛若一个清秀的少女。
玉壶春瓶通常被用作盛酒器使用,所以名字也就因此得来(据某些专家认为玉壶春应该是一种酒的名字)。
而恰恰是由于这种独特的造型成就了我们如今看到的蒙恬将军的纹饰。
因为玉壶春瓶颈细长,腹部呈香梨的形状,奠定了其作画面积小作和不利于创作大型画面的特点。
但我们不得不佩服画工非凡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现象力,他正是利用了玉壶春瓶的造型特点给我们展现了眼前这个精彩的故事。
如果把器物平展开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是一幅故事画,画中一共有五个人物,笔者将其分为三部1戴洪文《千年古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113页、116页2许明《土耳其、伊朗馆藏元青花考察亲历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141页3同上142页分。
中国工艺美术史论文中国,那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已在华夏大地上有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她缔造了我国的文明,我国的工艺史实,中华民族概莫能外.谁也无法否认:在我国历史上,不管是文献记载依旧传世的,亦或是考古出土的文物,均证明我国古代在工艺美术方面不仅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而且制造出了许多精深的艺术品,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进展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我国的工艺美术其成就要紧表达在:陶瓷工艺美术、青铜器工艺美术、玉器工艺美术、家具工艺美术、建筑工艺美术、金银器的工艺美术、中国古代染织品的工艺美术、雕塑工艺美术等方面.其中在建筑工艺美术方面有着专门的成就.建筑的进展,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艺术的进展.历史学家曾经把文化归纳为理论、宗教和科学三种类型,从我国古代建筑的进展历史来看,这三种类型均存在,而且在这三种类型中,往往与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甚至能够说艺术是表达其特点的最重要方面.在我国建筑史上尽管决定起艺术性的因素甚多,然而,与其他艺术形状一样,造型和装饰设计仍旧是首要的.中国古代建筑的进展与演变:人类学家的研究说明:在人类的早年,我们的祖先是可不能建筑房屋的,那时人类居住在洞穴内,或在树上构木为巢。
房屋的显现至少是在农业显现以后。
目前考古发觉的房屋遗迹是在新石器时代,迄今发觉最早的房屋建筑遗址有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等。
也是从那个时期以后中国的古代的建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反站历程,逐步接近顶峰。
西周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建筑领域里差不多显现了板瓦、简瓦、人字型断面的脊瓦和圆柱形瓦钉等新材料;从战国开始,随着都市的进展,都市的规模日益扩大不仅使都市建筑越来越复杂,而且高台建筑也越来越普遍;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以后,由于能汇聚全国人力、物力和网罗各地工匠,因而建筑业得到了飞速的进展。
比如阿房宫、始皇陵、万里长城、驿道等举世震动的庞大工程;据文献记载,汉代的建筑较往常各代更为迅速。
汉代建筑突出的成确实是木构架建筑的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的进展。
中国美术简史作业201413031420李岩第一编大事记第一章:史前美术一·旧石器的造型与发展1·【旧石器时代初期】在四川巫山龙骨坡巫山人遗址,河北阳原小长梁与云南元谋人遗址,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发现的石器,多系形状不规则的刮削器,砍砸器及尖状器,很少有第二步加工,呈现出石器的原始形状及初步的类型分化。
2·【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距今约10万年的许家窑人遗址里发现的大约一千五百个石球,其光滑规则的造型体现出相当的造型能力。
这显示出一种与泛灵论联系在一起的工具崇拜心理,但也体现出对造型的讲究脱离了实用目的。
3·【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智人的石器制作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个时期的石器类型丰富,形状更加对称,加工益发精致。
宁夏灵武水洞沟出土的尖状器以造型周正对称而著称。
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装饰品和刻画艺术品1·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
灵武水洞沟遗址发现以鸵鸟蛋壳磨成的穿孔串珠,河南安阳小南海遗址发现一颗钻孔石珠。
在这些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
2·周口店山顶洞遗址曾发现一枚精致的骨针,证明当时任以缝纫兽皮作为御寒保暖的服饰。
3·1987年在河北兴隆发现的意见尺鹿角枝残段,是现知比较可靠的最早的原始刻画艺术品,应该以狩猎的巫术仪式有关。
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1·【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华北地区的河北徐水南庄遗址,华南地区的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广西桂林甑皮岩下层等遗址均出土粗陶片;徐水南庄头出土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碾轧加工粮食的工具,还伴出家禽骨骼;道县玉蟾岩发现最早的水稻谷壳。
2·【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农业于本期已发展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黄河流域及北方主要种植粟类作物。
陶雕,石雕,玉器开始出现。
内蒙古林西白音长汗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出土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石刻女神像。
中国古代美术史论文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第一批有确实的历史记载,以绘画的才能享有声誉的画家,出现在魏晋之际。
他们不复是传说故事中的画家,也不再是文人而兼有画名。
他们是东吴的曹不兴,西晋的张墨和卫协。
这一批画家的出现标志着绘画艺术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曹不兴在东吴享有很高的声誉。
据说他能在长五十尺的绢上画一像,须臾即成,而头身四肢比例都没有差错。
虽然他的作品无存,但从这些传说中也可以窥见他的才能。
曹不兴画的佛像,根据中亚(萨玛堪)僧人康僧会传入的为稿本。
他曾利用在屏风上误落的墨迹绘成一蝇,而引起孙权误为真蝇,用手去弹,于是传为美谈。
而曹不兴更以画龙出名,唐代还保存着他画龙的真迹。
但曹不兴的作品主要的是人物画,尤其是佛教的画像。
曹不兴在过去被认为是最早的知名佛像画家。
卫协、张墨在当时有“画圣”之称。
卫协的声誉尤高,为顾恺之和其他南朝画家及评论家一再赞扬。
谢赫甚至认为卫协有划时代的意义,“古画皆略,至协始精。
六法颇为兼善。
虽不该备形似,而妙有气韵。
凌跨群雄,旷代绝笔”。
但是他们的作品在唐代已经很罕见。
就记载中的作品题目可见,大多数是历史故事画和若干佛教画。
这一时期留下的善画者的名字,还有东晋明帝司马绍、荀勗、史道硕、王廙、谢赫等。
他们作品的题材,一部分明显地是因袭汉代美术的,如荆轲、西王母、穆天子、诗经、列女等。
一部分是汉代题材的扩大,如:洛神赋图、金谷园图、三都赋图等。
大多是历史传说和风俗的题材。
但也有一部分是名士像和神仙像,这反映了当时道教思想的流行。
中国美术史教学论文中国美术史教学论文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
与美术风格总是在变化的欧洲不同,中国美术几个世纪以来保持了令人惊奇的延续性。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中国美术史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摘要:中国美术史教学在高等艺术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探索中国美术史有效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是我们高等美术院校教师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合理组织美术史的教学内容,寻求有效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努力提高中国美术史教育教学质量,为祖国培养高素质、高起点、多能力的美术人才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国美术史教学方法研究美术史是对美术现象和具体美术作品及与相关的历史事实的学术性研究,概括各个时代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特征,把握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数千年的历史,中国建立起了一座座宏伟的美术史丰碑,如商周的青铜艺术、汉代的汉画和石雕、晋唐的佛教艺术和人物画、宋元以后的文人画以及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
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较科学的绘画史著作《历代名画记》就出自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人张彦之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幅员辽阔的国家,各民族、各区域的人文风俗、文化元素都有其民族和区域的特点,导致了文学、艺术、美术作品有着不同的特征和风貌,使中国美术史册丰富多彩而具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美术史作为高校美术专业的必修课和高校公共选修课,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教学,使美术史在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养、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和艺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值得我们今天来认真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合理组织美术史教学内容,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建立教学合一的师生互动环境,是使学生有效学习美术史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中国美术史教学中应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学观念美术史教学长期不被重视的现状要改变,关键在于院校的办学思想、教师的认识和学生的配合三方面的不足。
我们要清楚认识美术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历史,知道画家和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美术史,使学生了解艺术史,感受艺术大师的经历、人格及其作品内涵,掌握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不同艺术风格的变化及发展,在传承和弘扬优秀艺术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修养,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的美术创作、美术生活和美术发展提供丰富的艺术元素,提高学生探索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
中国美术史论文中国美术史3000字论文美术史是美术学院的一门公共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中国美术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在世界艺术史中占据独特重要的地位。
【1】中国美术史教学初探对于美术学院的学生,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脉络,流派,重要画家,及其风格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化的重要位置,可以为个人创作积累经验,为深入学习研究打好基础,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人才成长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中国美术史教学工作者,科学地、系统地研究中国美术史,探究中国美术的优秀传统,总结经验,探寻规律,向学生传授中国美术史知识是其本职。
经过几代美术史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中国美术史教学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中国美术史和时代的政治、经济、各种文化思想的发展密切相关,现行教材在知识内容上较为丰富,在对学生启发性思考方面依然有所欠缺。
由于中国美术史涉及博大丰富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有限时间内,可传授的知识内容太多,详略重点的处理不好把握,教师教学时力求面面俱到,内容太多,使初入大学的学生学起来感到吃力,找不到重点,师生间的互动研讨交流难以达到。
因此,美术史的教学中往往出现重视美术知识的积累、视觉审美经验的积累,以期为自己创作研究打下基础,但容易出现对作品深层社会意义开掘不够,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难以达到对学生创作的指导。
再有大量的中国美术名作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及其他海外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小城市教师学生很少有机会见到名作真迹,美术史教学研究实物资料不足,印刷品又难以真正呈现中国画之美。
这样就很难在课堂上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中国画之美,让他们在艺术美的海洋里徜徉,从而自觉自发的主动学习研讨中国美术史。
总之,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美术史教学不可避免存在不足,在学习美术史等艺术理论课上,部分同学思想上存在中轻视和应付的念头,他们重视艺术技巧的学习,轻视美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思想层次上缺乏高度,其画作也很难达到一定层次。
- - -.行云流水独茧抽丝————浅谈中国书法摘要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
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
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
关键词:中国书法传统艺术汉字AbstractCalligraphy,is the world's few words for all art forms,including Chinese calligraphy,Mongolia instruments law,Arabic calligraphy。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art of unique characters。
Broadly speaking,calligraphy is a symbol of the written rules of language。
In other words,calligraphy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aning of the text,with its calligraphic strokes,structure and tricks of writing,making aesthetic works of art。
第一种方法: 多英雄群框法使用对象: 现在大部分CH对战者,属于比较流行的编队伍方法具体内容: 第一个英雄遍一号部队,平时行动就按1到了7000快钱开始买一个英雄后,把两个英雄框一起,统一编1号!这时候把另一个你按1没显示出技能的英雄单独编2号!这样你按2就出现技能了!等你买了第三个英雄,在来一次统一编法,编1号!把其他没有显示出来的两个英雄分别编2.3号!(2,3的顺序随便你,一般是按照买的顺序编的,越早买越前面,或者越重要的越前面,因为到后来7.8号的时候不好按)………………………..依此类推![第一种方法]这时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 英雄排序列问题.也就是说A,B ,C三个英雄,你统一编1号部队,A或B或C都可能排到第一的位置(也就是显示出技能的位置)按照我多年来的经验,我们只说5.42,因为5.43英雄编队很不完善,简直是乱改!发现CH的英雄排序列问题是这样的, 它是按照英雄选台的位置从左往右.也就是如下:光明英雄之74(永远第一位)>AM>……>守望>黑暗英雄之BM>牛>……[CH英雄排序列]也就是说你要是有AM,那在没有74的情况下,统一编一号部队,那么第一的位置永远是AM,但是如果你又买了74,那么对不起了,AM只有退到老2的位置!也就是说你要是黑暗方面买了光明的英雄,那么永远是光明的排在第一的位置,黑暗里面有BM,BM永远在黑暗中是第一!以上顺序和你买英雄的时间没有关系.也就是说英雄一出生就分阶级的,位置是定好的!使用方法:好!知道了原理后我们说怎么在对战中用:我们假设你买了A,B ,C ,D四个英雄!统一框一起编1号!显示A排在第一的位置,那么我们就把B编为2号,C为3号,D为4号!OK!现在你看见中间有一场恶战,你的队友撑不住了!于是你按下1号键,显示出A 英雄的物品拦和技能,于是你点传送过去,你的4个英雄就都到了激战点了!你马上用A英雄的禁魔帐,然后把A英雄的技能用掉!这时候马上点2号部队,哈哈!出来B英雄的技能和物品拦了,你就点禁魔和B英雄的技能,用完后点3,就出来C英雄….依此类推.用完4D英雄的技能后,马上按1号,这时候A英雄的技能刚好恢复好!那就再来一轮了!以上就是最简单的介绍用法,当然在现实中没有这么简单!还有很多具体的东西要大家去自己掌握..比如说,守尸体的牛的W技能,恐惧的C技能!这两个英雄编在了2号和4号!那就要!2和4不停按了!这些都要在实际中自己体会!注意事项:1: 千万注意在统一编队的情况下按H所有英雄都会停,所以当你有一个英雄在放大技能时候,千万不要为了整体走位按1+H,这样一来你放大招的英雄就停住了!这时候你就要按SHIFT把这个放技能的英雄排除出大部队,然后在按H才万无一失!这个千万注意,我已经多次深受其害!2: 再次提醒大家注意英雄排序问题,请熟悉英雄台英雄的顺序,好在比赛中不至于买了AM在买74的时候手忙脚乱!3: 这种方法切换队伍很快,所以最好熟悉快捷键.一个英雄一个英雄轮流上!基本就领悟了CH多英雄的精髓了!4: 最好把传送放在统一编队放最前面的英雄身上!,这样方便对了!第二种方法: F1法使用人群: 从魔兽对战中转型过来的,经常用F1.F2切换英雄的方法:每个英雄都记住他的对应的F1还是F2,在切换时候按F1或F2切换,比如说我们首发A,对应当然是F1,买了B出来之后你按F2显示B,那么以后你要用A时候就按F1,要B的时候按F2.多了英雄依此类推![第二种]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永远不会出现切错英雄或者群体H的时候停了英雄的技能,方便快速! 缺点是每个英雄出来又有排序问题,可能你买出B后A变为F2,B为F1,这样英雄一多!比如后期6个英雄,你买了第七个!突然第七个变F1了!那么你以前的记忆又要变了!,所以英雄一多也要乱的!而且按F7 F8的时候喊难按到的!所以以上方法适合对战中转过来的(对战中一般用F1,F2切换的).或者是控制三英雄以下时候!第三种方法: 框中框法:使用人群:不多,但是有!内容: 我们举例: A.B.C.D四个英雄!我们把A单独编1号部队,其他BCD编2号!CD编3号!D编4号!使用时候: 看见激战,先点1,传送放在1上面,传过去,放完1的魔法,点2,放出BCD中排在前面的英雄魔法,按3….依此类推![第三种]这种编队方法优点是在一个英雄放技能时候,能很好的控制其他英雄,比如AM在放结界的时候,你控制2号部队(AM编1号).躲在后面,按下4虎MM放流星缺点是编队比较复杂.APM要求很高,一般适合中等以上玩家有选择的使用!.另外感谢血色|潜水员提醒我:...统一把所有英雄编队的时候.. 用TAB键切换也是很方便的.比如统一编一队...再用TAB键进行切换....反正TAB键也离按键1离那么近.前换的顺序也是按照.编队栏里的顺序切换的..如队伍栏AM.KOG.BM.小Y....切换的时候第一看见英雄技能栏的是AM.按下TAB键后.就回切换到KOG.看见的就是KOG的英雄技能栏.接着就是BM的..以此类推........总结:以上三种方法知识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方法,我归纳出来起抛砖引玉的目的.其实学点理论,然后结合实践,对于我们快速提高CH水平是很有好处的!大家看了以上所说是不是有所提高呢>希望大家玩CH开心!多多控制英雄,早日达到7英雄信手拈来的地步第一段:写通过四个周的美术史学习. 我才了解到以前懂的知识是多么的狭隘与微小,我们随着历史发展的进程,一步步了解了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从原始古代美术,到中世纪美术,再到文艺复兴时期,最后是现代美术,就像一本恢弘壮丽的画卷展现在我眼前,我深深地被那些大师所折服,安格尔,大卫,米开朗琪罗,梵高,不仅为他们的作品,更是为他们那苦苦追求,艰难探索,不屈不挠的精神。
有关工艺美术史的论文有关工艺美术史的论文形成于明代中晚期的“苏式”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史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它代表了明代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准,引领了社会美学潮流,对中国工艺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小编收集了有关工艺美术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篇一:浅谈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史摘要:中国是最早发明陶瓷的国度之一,其陶瓷工艺在世界范围享有盛名。
中国瓷器的"出色"突出表现在陶瓷装饰工艺的高超,中国的工艺美术史可谓是陶瓷工艺美术史。
几千年来积累的丰富的陶瓷烧制工艺和装饰,更多美术论文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美术论文陶瓷,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一种最为大众熟悉的日常用器。
因此,很少有人在意“陶”和“瓷”的区别。
其实,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严格的区别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是先有陶后又瓷的,我们所说的“瓷器”实际上是由“陶器”衍变而来得。
下面我就自己对陶瓷工艺粗浅的认识,极其简略的介绍一下中国陶瓷工艺美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制陶技术有着辉煌而独特的成就,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众多的新时期时代遗址中,曾经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陶器碎片。
其中一些已经不仅仅是生活用品那么简单,而是具有了显明的艺术倾向和审美意识。
如当时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器。
随着制陶业的发展,制陶技术从泥条盘筑进步到轮盘拉坯,并且结构简单的横穴窑与竖穴窑逐步取代了落后的平地起烧,从而对窑的温度、气氛的控制较前代更加稳定和成熟。
据资料记载,当时最高的烧成温度已经到达了1100℃,已接近“陶”与“瓷”的临界温度。
自殷商时代早期,即以出现了以瓷土为胎料的白陶器和烧成温度达到1200℃的印纹硬陶,开始了由“陶”向“瓷”的过渡。
中国最早的陶瓷是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
随着中国原始艺术的第一繁荣时期的结束,迎来了新石器时代工艺彩陶的第二繁荣期的来临。
仰韶文化彩陶最早出现在河南省淹仰韶村发现。
中国近代美术史论文范文一:中国近代工艺美术史—结课论文—秘色瓷摘要:本文阐述一种瓷器—秘色瓷,和简述什么是中国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之一的金属工艺在中国工艺美术中的地位,发展和金属工艺在当代有哪些需求的市场,以及金属工艺在设计、艺术中的一些可行性的创造。
关键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景泰蓝\烧瓷\花丝镶嵌\斑铜工艺\锡制工艺\、金属工艺用途、秘色瓷额等等。
"秘色瓷"是我国唐宋时期浙江上林湖地区越窑烧制的一种青瓷。
越窑青瓷创烧于东汉时期,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300多年的发展,越窑青瓷成为我国最先形成的窑场众多、分布地区广阔、产品风格相近的瓷窑体系。
制瓷工艺基本摆脱了东汉晚期承袭陶器和原始瓷器工艺的传统,形成了自已的特色。
由于烧制技术的日趋成熟,故瓷器大多呈现出青润的光泽,称为"漂瓷"。
唐朝是中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期,越窑青瓷被列为七大名窑之首,其釉色细腻纯净,均匀润泽,深受社会各阶层的青睐,还率先进入宫廷,成为皇家喜爱的器皿。
"秘色瓷"一词最早见于唐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诗人用青翠欲滳的千峰秀色,贴切地描述越窑青瓷的釉色,令古陶瓷专家和收藏爱好者叫绝。
五代人徐夤的《贡余秘色茶盏》更是极尽遣词造句之能事,用一连串的比喻把越窑青瓷的釉色描绘得犹如美女簪花:"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宋人赵德麟有"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的记载。
前蜀王王衍的赞美:"金棱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则对金棱秘色瓷碗作了生动描述。
古人记载颇多,但后人却从未见过实物,究竟什么是秘色瓷,长期以来一直成为陶瓷界悬而未决之迷,自唐以降,宋、元、明、清历代文人对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傅抱石近时外国人对于中华民族性的批评,总是离不了说中国是"自尊"、"自大"的民族。
殊不知中国人的"自尊"和"自大",是有原因的,是有道理的。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必须保守着这种"自尊"、"自大"的好国民性。
今日的中国,尤其有急切的需要和重大的意义。
单论美术这一项,其发达之古,创造之精,莫说东方,就是世界上也难寻其匹。
日本还在请中国人办外交主政事的时候,我们已把西域的美术精华吃下肚子。
吐出以后的唐宋光辉之花。
埃及是最古不过的了,然而把那粗笨的刻画,和我们三代的玉器铜器比上一比,若根据他的遗物,他就发展到与三代同一时期也办不到的。
"铜器时代",哪一民族拿得出如此雄壮伟大神妙不可言状的宝贝?虽一二遗留,它的价值,除供考古学者的摩娑研究,物器本身,已没有什么,然中华民族在世界美术史上有了最伟大最先进的创造是无疑的。
虽然有许多学者,硬说我们古代那批宝贝,某种是间接学自波斯的,某种又是直接从印度偷来的,总而言之,说我们中国人是没有多大用的东西,然而这无非是因为我们的宝贝太高贵,把他们吓得没有什么可说。
眼见中国如何贫弱,所以他们还要这样说:"中国何德何能?龟甲铜器,《春秋》三传,完全是伪造,你汉人尚能做什么呢"虽然,他们尽管侮辱,若是有人送他们一个同治年的瓷器,或是乾隆年的雕漆,保证他脑筋中起不可思议的作用,佩服得五体投地。
难道这又是从英吉利法兰西偷来的么?展开东方艺术系统图来看一看,所谓"古代系"、"希腊系"、"印度系"、"中国系"的四大系中,实际上只中国与印度的二大系。
假使中华民族不负起吸收、融化和创造的责任,到现在朝鲜有美术么?日本有美术么?"印度系"又走得几步路呢?关于这些理论,姑且不论。
大学生中国美术史论文大学生中国美术史论文中国文化向来有不分科的学术传统,这样在美术研究上存在模糊现象,在美术创作上也有模糊现象,许多美术作品惊人的相似。
现在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中国美术史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学生中国美术史论文摘要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美术史的研究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而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美术研究要不断创新,美术研究要中西融合,创造课题、新方向,从而促进美术的繁荣发展。
本文就中国美术史研究方面中西研究的异同进行比较。
关键词美术史英雄情结感性科学实证主义中图分类号:J120.9 文献标识码:A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上,西方人讲究公正、科学、理性;中国人讲究情理、道德、感性。
于是,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
一、研究者的身份转换中国文化(中)向来(就)有不分科的学术传统,这样在美术研究上存在模糊现象,在美术创作上也有模糊现象,许多美术作品惊人的相似。
比如说:中国的佛教徒认为“抄写”是一种美德,于是,在佛像作品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东西,或者说存在很多临摹名家作品的仿制品存在,于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人们要鉴别一幅美术作品是否为真品显得尤为困难。
而在美术史的研究上,我国的研究者经常会变换自己的身份,在美术家和美术史论家之间变换角色。
有的美术史论家以前是美术家,后来成为美术史论家,或是一人兼任美术史论家和画家。
有的以前是美术史论家,在经过长期的美术史的研究后成为专业的美术家。
比如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画家董其昌,他既是画家,同时也是美术史论家,他提出的“南北宗”论对中国画坛影响深远。
到了21世纪,我们美术史的研究上,研究者的身份依然是不断转换的,这就使得我国美术史的研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笔者认为这样不利于美术史研究的创新。
二、中国美术史研究中的“英雄情结”“英雄情结”一词在中国人的眼中并不陌生,在许多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我们可以看见“英雄情结”的影子,而中国人也普遍有“英雄情结”。
美术史论文范文美术论文是探讨美术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也是描述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美术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美术史论文范文一:美术论文本年度,本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
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明确,安教乐教,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对工作精益求精。
遵纪守法,为人师表,乐于助人,团结协作,文明礼貌。
今年我主要负责二、三、四年级的美术教学,同时担当三、四年级的书法课,各个班级的管理工作以及学生的状况也均有不同,这就要求老师的教学要计划周密,因人而异,采取令学生易学、好学的途径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达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
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
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上网查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能按照计划进行教学。
开展以鼓励性的美术学习评价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同学的综合能力,这学期开设了书法课,因为是开的新课,没有经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对书法教材的分析,首先,我先将课堂分为两大块,①传达;②应用。
其次,课堂以互动为主,使同学们轻轻松松的学好、练好,提高自身现有的书写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教学相长,通过给同学们教课自己也在不断的充实和提高。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通过学习,自己也得到了提高。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美术史论文"从古代至现代:探究美术史的发展"摘要: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人类文化和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旨在探究美术史的发展过程,从古代艺术到现代艺术,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和艺术运动,以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揭示美术史的重要变革和发展趋势。
本论文将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和相关案例分析,探讨美术史学科的起源、发展和研究方法,以期为学术界对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思考。
引言: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和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还反映了不同时代和地域的文化、思想、价值观以及审美观念的差异。
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通过对艺术作品和艺术运动的研究,揭示了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的特点和变革,以及其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关系。
这对于理解人类文化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将从古代艺术开始,探究不同时期的美术发展。
首先,我们将讨论古代文明的艺术,如埃及艺术和古希腊艺术,在这些古代文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的艺术特点,例如宗教意义的艺术作品和对人体的再现。
然后,我们将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如达·芬奇和拉斐尔的作品,探讨文艺复兴对于艺术的重要影响和变革。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现代艺术的兴起和发展,如印象派、立体派和抽象表现主义等艺术运动,探讨现代艺术对于艺术观念和技巧的突破。
在分析不同时期的美术发展的基础上,我们还将探讨美术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包括文献资料研究、艺术品鉴赏和历史背景的考察等。
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和研究数据,评估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对美术史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总结:通过对美术史的发展过程的探究,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艺术变革和发展趋势。
从古代艺术到现代艺术,美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个人创作的产物,更是文化、思想和时代精神的体现。
通过学习和研究美术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变迁,对于当前艺术的发展也有指导作用。
中国美术史鉴赏论文题目:浅谈原始艺术的魅力摘要:从远古时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活、繁殖在祖国的南北各地。
“有了人,我们就有了历史。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我们的祖先在长久的岁月实践中,不断改变着世界,不断改进劳动工具,从而不断地改进本身,并逐渐产生发展着自己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美术创造力。
关键词:原始时期石器陶器绘画正文: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索艺术的魅力,在艺术的殿堂里苦苦寻觅、采集那一块块筑起艺术大厦的基石。
纵观原始社会为我们留下的作品,估且将它们都归为美术作品,在一定的情形下,它们也许只是作为一种生产、生活工具而存在。
我们不难发现在它们身上多少都有我们祖先劳动所“刻下”的痕迹,我们都无时无刻在猜测,原始人是在什么样的动机和心境的驱使下创造出它们来的。
但不论理由是什么,当我们的祖先赤裸着身躯制造出第一件石器时,从广义上讲,艺术就诞生了。
因为这第一件石器,就是人化了的自然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它既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它既是第一件劳动工具,也是艺术史这条源远流长的大河里的第一滴水。
试着联想,当我们的祖先在河边嬉戏玩耍时,不小心被一块带有利刃的石块划伤了脚,在他发现这块石头能更轻松地划破皮肉时,一个主意就诞生了。
继而,他制造出更多类似的石块工具,或用此类工具打猎,或分割食物,或者砍伐树木……这无非都掺杂了人本身的意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就在于具有自我意识、感觉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这些本质力量。
人在劳动实践中“懂得按任何一种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还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一个普通的事物尽管有它自身的形态、重量、颜色、大小、光泽、硬度等可感性特征,但它没有与先民们的生活发生联系,它就只能保持自身的自然形态而存在,然而,哪怕是一块奇丑无比的石器,只要它为我们的先民所运用,它就已不再是自然物了,而是人类的劳动资料。
美术传统文化范例论文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语言、宗教、风俗习惯、艺术表现等多个方面。
而美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传统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篇论文将以中国传统美术为例,探讨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中国传统美术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的壁画到宋代的山水画,再到明清时期的人物画和花鸟画,中国传统美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作方式,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和观众的关注。
中国传统美术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首先,中国传统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绘画、雕塑等手段表达人们对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在中国传统美术中,山水画被视为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中国古代文人将山水视为自然界的精神象征,他们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对宇宙和生命的思考和追求。
这种对自然的崇拜和艺术表达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中国传统美术在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
佛教与道教对中国艺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佛教艺术注重表现修行的内在境界,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性和超脱尘世的状态。
与之相对,道教艺术更加注重自然的表现和追求至真至道的境界。
这些宗教与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中国传统美术在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上与西方艺术有所不同。
此外,中国传统美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
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这些元素在传统美术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体现。
例如,中国南方地区以温暖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水乡景色闻名,而北方地区则以干旱的气候和广袤的大漠风光为特点。
这些地域特色在传统美术中得到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使得中国传统美术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
最后,中国传统美术在文化传承和艺术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美术史论文
中华民族美术过去之灿烂
傅抱石
近时外国人对于中华民族性的批评,总是离不了说中国是"自尊"、"自大"的民族。
殊不知中国人的"自尊"和"自大",是有原因的,是有道理的。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必须保守着这种"自尊"、"自大"的好国民性。
今日的中国,尤其有急切的需要和重大的意义。
单论美术这一项,其发达之古,创造之精,莫说东方,就是世界上也难寻其匹。
日本还在请中国人办外交主政事的时候,我们已把西域的美术精华吃下肚子。
吐出以后的唐宋光辉之花。
埃及是最古不过的了,然而把那粗笨的刻画,和我们三代的玉器铜器比上一比,若根据他的遗物,他就发展到与三代同一时期也办不到的。
"铜器时代",哪一民族拿得出如此雄壮伟大神妙不可言状的宝贝,虽一二遗留,它的价值,除供考古学者的摩娑研究,物器本身,已没有什么,然中华民族在世界美术史上有了最伟大最先进的创造是无疑的。
虽然有许多学者,硬说我们古代那批宝贝,某种是间接学自波斯的,某种又是直接从印度偷来的,总而言之,说我们中国人是没有多大用的东西,然而这无非是因为我们的宝贝太高贵,把他们吓得没有什么可说。
眼见中国如何贫弱,所以他们还要样说:"中国何德何能,龟甲铜器,《春秋》三传,完全是伪造,你汉人尚能做什么呢"
虽然,他们尽管侮辱,若是有人送他们一个同治年的瓷器,或是乾隆年的雕漆,保证他脑筋中起不可思议的作用,佩服得五体投地。
难道这又是从英吉利法兰西偷来的么, 展开东方艺术系统图来看一看,所谓"古代系"、"希腊系"、"印度系"、"中国系"的四大系中,实际上只中国与印度的二大系。
假使中华民族不负起吸收、融化和创造的责任,到现在朝鲜有美术么,日本有美术么,"印度系"又走得几步路呢,关于这些理论,姑且不论。
总之我们就是说:中华民族曾经包办东亚的美术,
是东亚美术名正言顺的不祧之祖,也不为过。
我中华民族特别的长处,是不但能够闻一知十,而且是只要和别的民族文化见见面,就会造出比人家更好的文化。
一般美术史学者,他们把中国自三国至五代(约西纪二??--一???年)的一个时期,定为"佛教艺术时代"(德人Hirth氏)或是"古典时代"(英人Bushell氏)或是"西域艺术攫取时代"(日人伊东忠太氏),述说当时以后的美术,完全没有独自的发展,而决定中国的中世美术史。
我可以举一个极简单的例,来证明这种述说的不确。
诚然,中国的美术,受了不少印度的影响。
但是要明白,这些影响,到了六朝初期,早被中华民族聪明的脑袋将它化得干净。
譬如说,张墨顾恺之种例,举不胜举,一二学者,觉得中国人太不可方物,于是拼命从佛教经典内,拖出中国佛教艺术的前身来。
似乎带哭带骂地说:"中国真聪明~印度没有的东西也会造~你看呵~菩萨头背后那道圆光,印度又那里有呢,"我们并不否认人家如此地讥评,这正是我们所欣慰的事。
美术是什么,佛教美术又是什么,朝鲜日本的古美术,都是中国美术的儿孙,然不能说朝鲜日本便没有它自己的美术。
这一切,都是中华民族在美术上特殊的伟大的表现~是世界美术史上最光荣灿烂的一页~只是创造,创造得不高明是不行的;只是吸收,吞进去受不住也是不行的。
中华民族,有无量成绩做本身最高度文化的证明。
纪元前一千年的工世,能作出就是现在五千年后也还是奉为标准的"形式"和"纹样"。
葡萄花纹,就说是外国货,然"云纹"、"雷纹"、"蟠纹"、"饕餮纹"总是本号自造~并且形体周备,意匠完美,会在砖瓦头上刻字描画~会将一双雀子,站在乌龟背脊上做灯盏~檐会飞~柱会雕~凡是与生活有关系的器物,哪一样不施以美的设计,秦始皇为防胡人而筑的万里长城,其雄伟盖世的气慨,又谁不咋舌吃惊,
绘画较工艺发达稍迟一点。
古书上,舜皇帝的妹子,以及"苍颉作书,史皇作画"等等传说,姑不信它。
在今日可得见的古代绘画作品,汉朝的已有很多了。
孝堂山武梁祠的石刻画,固然不是二十世纪图案最发达的欧洲画家可以"便化"得出
来,就是一块汉画像砖上的人物,也够使现代东西方的人物画家惊异。
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橱内的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那画上的人物,态度优美而庄重,线条遒劲,布置闲雅,第四世纪的东西,我们不知道那时候欧
洲的人物画如何,再说唐代的阎立本,它的驰名世界的《历代帝王像》,听说尚有十三张在福建林氏家中(一说梁鸿志君所)。
这稀世的宝物,它的唐代初期绘画的黄金时代,充分表示无遗。
日本帝室御物有一张《圣德太子像》,中间画圣德太子,左右画山背大兄王和殖栗王。
这张画,他们的确经过许多人研究,据旧隆隆寺《寺传》上说,是百济国阿佐太子到日本画的。
许多人不以为然,说《圣德太子像》的服制全是"本邦的古仪"~但是除此以外,可没有第二张和这画逼肖的作品。
是天上掉下来的么,实事求是的先生们,不得不怀疑了,不得不恭维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了。
因为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也经晚唐五代而至宋徽宗的花鸟,即今日还原色印在日本寻常小学生的画帖上。
不过不说是中国的,但说"距现在有八百多年一个叫做宗的皇帝"而已。
绘画到了徽宗时期,无论花鸟,山水,一切部门,都有杰出的大家,彪炳史乘~南渡后,刚刚一百二十年,霹雳一声,蒙古人打定了天下,可怜当时那班画家们,忍着精神上的痛夺,拼命向笔墨间抒其抑郁之孤愤幽绪~黄公望,他叫出"寄乐于画"的口号,以刺激那些利欲熏心的分子。
倪云林也曾说过"余之画,不过草草,聊写胸中之逸气耳"~这种艺人的本色,也是当代社会的反面。
我们看倪云林的山水,存着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元四大家中,王蒙为了母舅的关系,做过一下泰安知州,在画史上,虽然他的挥洒高妙,有时也逃不了峻刻批评。
至明代则文沈唐仇是适合当时代的产物,谨严之中,复邃幽趣。
至于清初的八大山人与苦瓜和尚,他们的行径和笔墨,又岂独在一山一水一花一鸟之间,尤其石涛的诗,"梅花"、"遗民"可说是常常应用。
我们在三百年之后,应不应该向这些民族艺人表示诚恳的敬意,
雕刻的遗迹,随便说吧,如云岗巩县天龙山等多数的佛窟,真不知接受了几何人的瞻仰和崇拜。
东方固是第一大艺术,西方也未见得有出其右者。
我们要知道,这成千成万的石佛,都是先民一刀一刀,一尊一尊,累月经年所造成,若说是没有伟大力量的民族办得到,那现在也不让云岗独霸一部东方雕刻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