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化学习题

基础化学习题

基础化学习题
基础化学习题

第五章胶体溶液

首页难题解析学生自测题学生自测答案章后习题答案

难题解析[TOP]

例5-1 为什么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同时溶胶又具有动力学稳定性?

解溶胶是高度分散的多相分散系统,高度分散性使得溶胶的比表面大,所以表面能也大,它们有自动聚积成大颗粒而减少表面积的趋势,即聚结不稳定性。因而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另一方面,溶胶的胶粒存在剧烈的Brown运动,可使其本身不易发生沉降,是溶胶的一个稳定因素;同时带有相同电荷的胶粒间存在着静电斥力,而且胶团的水合双电层膜犹如一层弹性膜,阻碍胶粒相互碰撞合并变大。因此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

例5-2硅酸溶胶的胶粒是由硅酸聚合而成。胶核为SiO2分子的聚集体,其表面的H2SiO3分子可以离解成SiO32-和H+。

H2SiO3 2H+ +SiO32-

H+离子扩散到介质中去。写出硅胶结构式,指出硅胶的双电层结构及胶粒的电性。

解硅胶的结构式

[(SiO2)m·nSiO32-·2(n-x)H+] 2x-·2x H+

胶核表面的SiO32-离子和部分H+离子组成带负电荷的吸附层,剩余的H+离子组成扩散层,由带负电荷的吸附层和带正电荷的H+离子组成的扩散层构成电性相反的扩散双电层。胶粒带负电荷。

例5-3 什么是表面活性剂?试从其结构特点说明它能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原因。

解在水中加入某些溶质可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这种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的物质叫做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剂)。这种物质大都有一个亲水基团(-O)和一个疏水基团(-R)组成,且疏水基团大于亲水基团。当溶于水溶液中时,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两亲性,它就有集中在溶液表面的倾向(或集中在不相混溶两种液体的界面,或集中在液体和固体的接触面),从而降低了表面张力。

例5-4 将适量的高分子电解质(NaP)溶液和小分子电解质溶液分别放于半透膜的两侧,初始浓度如下图所示:

膜内膜外

P-Na+Na+Cl-

0.10mol·L+0.10mol·L+0.50mol·L-10.50mol·L-1

计算达到Donnan平衡后各离子在膜两侧的浓度。

析在半透膜的两侧,大离子P-不能透过半透膜,小离子可以任意进出半透膜,达平衡时,依据Donnan膜平衡原理可进行计算。

解设平衡时半透膜内侧Cl-的浓度为χ mol·L-1,则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为:

c(Cl-)内= χ mol·L-1

c(Na+)内=0.10mol·L-1+χ mol·L-1

c(Na+)外= c(Cl-)外=0.50mol·L-1-χ mol·L-1

c(P-)内=0.10mol·L-1

达到Donnan平衡时存在如下关系:

c(Na+)内·c(Cl-)内= c(Na+)外·c(Cl-)外

将数据代入得:

χ·(0.10+χ)=(0.50-χ)(0.50-χ)

解得χ =0.23

所以达到Donnan平衡后,半透膜两侧离子的浓度分别为:

c(P-)内= 0.10 mol·L-1

c(Na+)内=0.10mol·L-1+0.23 mol·L-1=0.33 mol·L-1

c(Cl-)内= χ mol·L-1=0.23 mol·L-1

c(Na+)外= 0.50 mol·L-1-χ mol·L-1=0.27 mol·L-1

c(Cl-)外=0.50mol·L-1-χ mol·L-1=0.27 mol·L-1

学生自测题[TOP]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溶液产生正吸附时、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溶液表层中溶质分子数目增多。()2.加水进乳状液中,能均匀混合的是O/W型乳状液。()

3.乳化剂的作用是降低液—液界面上的张力,形成保护膜。()

4.电解质离子的聚沉能力与电解质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成反比。()

5.用电泳技术可分离、鉴定蛋白质。()

6.在水中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分子就会把疏水基端聚在一起,形成胶束。()7.胶体分散系不一定都是多相系统。()

8.一般来说,向胶体溶液加入的同种电解质愈多,热力学电位(φ)的绝对值便愈低,溶胶的稳定性愈差。()

9.加入少量电解质盐类,引起胶粒聚结沉降的作用叫做盐析。()

10.胶凝过程是线形高分子互相接近交联起来形成网状骨架。脱液收缩是胶凝过程的继续。()二、选择题(将每题一个正确答案的标号选出,每题2分,共36分)[TOP]

1.胶体分散系,真溶液和粗分散系中,按分散相粒子大小排序为()

A.胶体分散系>真溶液>粗分散系

B.粗分散系>真溶液>胶体分散系

C.胶体分散系>粗分散系>真溶液

D.粗分散系>胶体分散系>真溶液

E.真溶液>胶体分散系>粗分散系

2.乳状液属于()

A.胶体分散系B.粗粒分散系C.溶胶

D.高分子溶液E.缔合胶体

3.表面活性物质()

A.能形成负吸附的物质B.易溶于水的物质

C.降低系统内部能量的物质D.能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物质

E.能增加系统表面能的物质

4.高分子溶液有别于低分子真溶液而表面胶体性质的因素是()

A.非均相性质B.分子带电荷C.粒子半径很大

D.热力学稳定性E.分子有两亲性基团

5.使Fe(OH)3溶胶聚沉,效果最好的电解质是()

A.AlCl3B.NaNO3C.Na2SO4D.MgBr2E.K3PO4

6.当溶胶中有小分子杂质时,常用的除去方法是()

A.过滤法B.离心分离法C.电泳法

D.渗析法E.沉淀法

7.蛋白质溶液属于()

A.乳状液B.悬浊液C.溶胶D.真溶液E.水溶胶

8.下列物质中盐析能力最强的是()

A.(NH4)2SO4 B.Na2C2O4 C.LiBr D.KCNS E.MgCl2 9.测定高分子化合物的M r,下列方法中最不宜采用的是()

A.渗透压法B.光散射法C.沸点升高法

D.粘度法E.超速离心法

10.用AgNO3和KCl(过量)制备AgCl溶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胶核是AgCl B.胶核吸附的离子是Cl-

C.在电场中胶粒向负极运动D.进入附层的K+愈多,ζ电位愈小

E.胶核和吸附的离子组成的胶粒是带负电荷的

11.电泳时,硫化砷胶粒移向正极。要使一定量硫化砷溶胶聚沉,下列盐中需用的物质的量最小的是()

A.NaCl B.CaCl2C.AlCl3D.MgSO4E.NaPO4 12.加入少量电解质使溶胶发生聚沉的原因是()

A.电解质离子对吸附层的改变B.电解质吸附了溶剂

C.电解质形成离子氛或离子对D.离子强度增加

E.增加了胶粒的电荷

13.比表面能和表面张力是()

A.同一物理概念B.两种不同的物理现象

C.同一物理概念的不同表达D.同一物理现象的不同描述

E.数值相同,单位一样的两种概念

14.可作为表面活性剂疏水基团的是()

A.直链烃基B.羧基C.羟基D.磺酸基E.氨基

15.离浆是指下列现象()

A.超速离心使胶体与溶剂分离B.加热蛋白质溶液使蛋白质沉淀

C.加入反离子使溶胶聚沉D.凝胶脱液发生收缩

E.乳化剂增加乳状液稳定性的作用

16.沉降是指下列现象()

A.胶粒受重力作用下沉B.胶粒稳定性被破坏而聚结下降

C.蛋白质盐析而析出下沉D.高分子溶液粘度增大失去流动性

E.超速离心使胶体增大失去流动性

17.Fe(OH)3溶胶在电泳和电渗中的移动现象分别是()

A.胶粒向正极,介质向正极B.胶粒向正极,介质向负极

C.胶粒向负极,介质向负极D.胶粒向负极,介质向正极

E.胶粒、介质都向正极

18.胶团结构中扩散双电层是指下列电性相反的两层结构()

A.胶核表面和吸附层B.吸附层和扩散层

C.扩散层和胶团间液D.吸附层和胶团间液

E.胶核表面和胶团间液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TOP]

1.进入胶团吸附层的反离子愈多,扩散层的厚度,水化膜。

2.物质分散度越大,比表面积,比表面能。

3.形成正吸附时,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溶质浓度的增加而,溶液表层中溶质的量溶液内部。

4.表面活性剂是有作用的物质。从结构上分析,表面活性剂分子由和组成。

5.乳状液属于热力学体系,要获得稳定的乳状液,一定要有的存在,使液—液界面的表面张力,同时,在被分散的液滴的周围形成一层。

6.溶胶具有相对稳定性是由、和决定的。

7.电渗是在外电场作用下,通过多孔隔膜移动;而电泳则是在外电场作用下在介质中运动。

8.高分子化合物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半固态物质这过程称为。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物质叫做。

9.凝胶分为和两大类。

10.Tyndall现象是溶胶的性质,Brown运动是溶胶的性质,电泳则是溶胶的性质。

11.O/W乳状液称为型,W/O乳状液称为型。型乳状液能与水均匀混合。

12.沉降平衡是和两种相反作用达到平衡的结果,此时溶液中胶粒形成

状况。

13.在形成溶液时,高分子量溶质与低分子量溶质的明显不同之处在于要经过过程。

14.我们所研究的胶体分散系,根据分散相粒子的组成,可有、和三种类型。

15.纯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物质,会有胶束形成。我们把称为临界胶束浓度,把称为缔合胶体。

四、问答题(16分)[TOP]

1.什么是表面活性物质?它们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溶胶和高分子溶液同属胶体分散系,试从分散相粒子大小,扩散性能,滤纸和半透膜透过性能及体系的稳定性方面简述其异同。

3.胶粒怎样带电?所带电荷性质由什么决定?

4.Tyndall效应的本质是什么?试说明溶胶产生Tyndall效应的原因。

五、计算题(18分)[TOP]

1.将10mL 0.002mol·L-1 AgNO3溶液和100mL 0.0005 mol·L-1 NaCl溶液混合制备AgCl溶胶。写出该溶胶的胶团结构,并指出胶粒的电泳方向。

2.在四个各盛有20.0mL Al(OH)3溶胶的烧瓶中加入电解质溶液使其聚沉,加入电解质的最小量分别为:500 mmol·L-1的KCl溶液2.0mL、5mmol·L-1的K2SO4溶液1.3mL、2.0mmol·L-1的K3[Fe (CN)6]溶液0.8mL、2.0mmol·L-1的K4[Fe(CN)6]溶液0.5mL。试计算各电解质的临界聚沉浓度,并指出胶粒的电性。

学生自测答案[TOP]

一、判断题

1.×2.√ 3.√ 4.×5.√ 6.×7.√ 8.×9.×10.√

二、选择题

1.D 2.B 3.D 4.C 5.E 6.D 7.D 8.A 9.C 10.C 11.C 12.A 13.C 14.A 15.D 16.A 17.D 18.B

三、填空题

1.愈薄,也愈薄

2.也越大,不变

3.降低,大于

4.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疏水性或亲脂性非极性基团,亲水性极性基团

5.不稳定,乳化剂,降低,保护膜

6.Brown运动,带相同电荷的胶粒间的静电斥力,胶粒表面水合膜的保护作用

7.分散介质,带电胶粒

8.胶凝、凝胶

9.刚性凝胶,弹性凝胶

10.光学,动力学,电学

11.水包油,油包水,O/W

12.扩散,沉降,一定浓度梯度的

13.溶胀

14.高分子溶液,溶胶,缔合胶体

15.开始形成胶束时的表面活性剂最低浓度,胶束形成的溶液

四、问答题

1.表面活性剂是有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物质,其分子的结构特征是具有疏水性或亲脂性非极性基团和亲水性极性基团。

2.溶胶和高分子溶液的分散相粒子大小相近,介于1~100nm之间,在介质中扩散慢,都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溶胶是非均相系统,有聚结不稳定性,而高分子溶液是均相溶液,稳定系统。

3.胶核可以吸附与本身结构相似的离子或表面分子解离后而带电,被吸附的离子所带的电荷决定了胶体的电性。

4.Tyndall效应的本质是分散相粒子对光的散射作用。产生散射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入射光的波长大于分散相粒子的直径。溶液的分散相粒子的直径在1~100nm范围内,小于可见光的波长,因此当可见光照射溶胶时会产生Tyndall效应。

五、计算题

1.n (Ag+)=0.002×10=0.02(mmol),n(Cl-)=0.005×100=0.05(mmol)

由于n(Cl-) >n(Ag+),NaCl溶液过量,胶核(AgCl)m优先吸附Cl- 带负电荷,胶粒电泳时向正极移动。胶团的结构为:

[(AgCl)m·n Cl—·(n-x)Na+]x-·x Na+

2.11L 45mmol 2.0)(20.0 2.0ml L 500mmol (KCl)--?=+??=c 1142L 0.30mmol 1.3)(20.0 1.3mL L 5.0mmol )SO (K --?=+??=c 1163L 0.08mmol 0.8)(20.00.8mL L 2.0mmol ])[Fe(CN)(K --?=+??=c 1-164L 0.05mmol 0.5)(20.00.5mL L 2.0mmol ])[Fe(CN)(K -?=+??=c K 4[Fe(CN)6]溶液的临界聚沉浓度最小,聚沉能力最强。四种电解质溶液正离子相同,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负离子,所以A1(OH)3溶胶的胶粒带正电荷。 章后习题答案 [TOP]

1.第(3)种情况引起汞中毒的危险性最大。这是因为液态汞分散成微小汞液滴后,比表面增大,处于表面上的高能量Hg 原子的数目增加,更易挥发成汞蒸气,与人体各器官接触的机会激增,更易引起汞中毒。

2.20℃及100kPa 的压下力,把半径为的水滴分散成半径为1.00×10-3mm 的小水滴。问需作多少焦尔的功?已知在20℃时水的σ值为0.0728N·m -1(1N10-2J·cm -1)。

2.设分散前水滴半径r 1=1.00mm ,分散后水滴半径r 2=1.00×10-3mm 、水滴数目N 。分散前后水滴的表面积分别为:

A 1=4πr 1, A 2=N ×(4πr 2

2)

因为分散前后水的总体积相等:

32313434r N r ππ?= N =3

2

1???? ??r r 所做的功为: W ′ = σ(A 2-A 1) = σ???? ??-=???

?????-????? ??144)4(21212122321r r r r r r r σπππ = 4×3.14×(1.00×10-3m)2×0.0728N·m -1

×???? ??-??--1m 101.00m 101.0063 = 9.13×10-4J

3.一种或数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系统称为分散系;被解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容纳分散相的均匀介质称为分散介质。如青霉素的葡萄糖点滴液是青霉素和葡萄作为分散相,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

4.体表层分子受力不均,合力指向液体内,液体表面有自动缩小的趋势。克服液相内部分子的引力增大表面而做的功称为表面功;作用在单位长度表面上的力称为表面张力,两者为同一物理概念的不同表达。

5.胶核可以吸附与本身结构相似的离子形成胶粒并带电荷,被吸附的离子所带的电荷决定了胶体的电性。

6.溶胶中的胶粒较真溶液的微粒大,是非均相系统在重心引力作用下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由于胶粒带有电荷,相同电荷之间的排斥作用,使胶粒不易聚结。并且胶粒的溶剂化膜保护作用和布朗运动都使得溶胶能相对稳定存在。

7.河水中含有泥沙胶粒,海水中含有NaCl等电解质。在长江、珠江等河流的入海处,河水与海水相遇,河水中的泥沙胶粒所带的电荷被海水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中和,胶粒之间的排斥作用减小,相互凝聚而沉积在入海处,长期积累就形成了三角洲。

8.溶胶的胶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小于可见光的波长,当可见光照射溶胶时,胶粒对光的散射作用而产生Tyndall效应。

9.先加明胶溶液,明胶可对金溶胶起保护作用,再加NaCl溶液时金溶胶不会聚沉。若先加NaCl 溶液,金溶胶发生聚沉,再加明胶溶液时,沉淀也不会溶解。

10.向溶胶中加入强电解质,当离子强度由小变大时,改变了胶团双电层中反离子的分布情况,迫使一部分反离子由扩散层进入吸附层,使扩散层变薄,ζ电位降低。若离子强度较大时,进入吸附层的反离子也较多,扩散层的厚度甚至可接近于零,ζ电位也趋近于零,胶粒所带电荷基本上被反离子所中和,使胶粒不带电,处于等电状态。而当离子强度过大时,反离子被胶核表面强烈吸附,使吸附层含有过剩的反离子,因此使ζ电位的符号发生改变,产生再带电现象。

11.n (KCl)=0.02 mol·L-1 ×0.012L=2.4×10-4 mol

n (AgNO3)=0.05 mol·L-1 ×0.100L=5.0×10-3 mol

由于AgNO3过量,AgCl溶胶的胶团式:

[(AgCl)m·n Ag+·(n-x)NO3-]x+·x NO3-

12.AgNO3溶液过量时胶粒带正电荷。电解质的阴离子起主要聚沉作用,聚沉能力的大小顺序为:

K3 [Fe (CN)6]>MgSO4 >A1C13

KI溶液过量时胶粒带负电荷。电解质的阳离子起主要聚沉作用,聚沉能力的大小顺序为:

AlCl 3 >MgSO 4 >K 3 [F e (CN)6]

13.设制备AgI 负溶胶,加入AgNO 3溶液χ mL

25ml ×0.016 mol·L -1 >χmL ×0.005mol·L -1

解得x <80,因此加入AgNO 3溶液的量应小于80mL 。

14. 根据Shulze-Hardy 规则推断,对A 溶胶产生聚沉作用是电解质中的Ba 2+和Na +,对B 溶胶产生聚沉作用是电解质中的SO 42-和Cl -

,所以原A 溶胶带负电荷,B 溶胶带正电荷。 15.溶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原因是:(1)胶粒很小,Brown 运动激烈,能反抗重力作用而不下沉;

(2)带有相同电荷的胶粒相互接近,电荷之间的排斥作用使胶粒不易聚结;(3)胶团的吸附层和扩散层中的离子都是溶剂化的,胶粒的溶剂化层犹如一层弹性隔膜,阻碍胶粒碰撞时合并变大。

加热、辐射、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溶胶或加入电解质等都可以破坏溶胶的相对稳定性,使溶胶发生聚沉。

高分子溶液具有稳定性的原因是由于分散相粒子带有电荷和分散相粒子的高度水化作用。其中,高分子的水化作用是使高分子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加入大量的电解质或与水强烈作用的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酮等)可以破坏高分子溶液的稳定性,使高分子化合物沉淀析出。

16.高分子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粘度逐渐变大,最后失去流动性,形成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半固态物质称为凝胶。

凝胶的主要性质有:(1)干的弹性凝胶放在合适的液体中会自动吸收液体而产生溶胀现象;(2)凝胶中,结合水的介电常数和蒸气压低于纯水,其凝固点和沸点也偏离正常值;(3)将弹性凝胶放置一段时间,一部分液体会自动从凝胶中分离出来,凝胶的体积逐渐缩小,产生脱液收缩或离浆。

产生胶凝作用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具有不对称的链形高分子,能形成网状结构;其次要求高分子在溶液中要有足够的浓度,这样形成的网状结构才能把全部液体结合到网眼之中;另外,加入的胶凝剂的浓度必须适当,只使其局部去水化,而能形成网状结构。还要适当控制温度。

17.若溶质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溶液表层将保留更多溶质,表层浓度大于内部浓度,称为正吸附。若溶质增大溶剂的表面张力,溶液表层则排斥溶质,溶液表层浓度小于内部浓度,称为负吸附。Gibbs 公式为:

Γ =-

RT C (c ??σ)T 由上式,若(c

??σ)T <0,则Γ>0,表明溶剂表面张力降低,溶液表层中溶质的浓度大于其内部浓度,产生正吸附;若(c

??σ)T >0,则此Γ<0,说明溶剂表面张力增大,溶液表层中溶质的浓度小于其内部浓度,产生负吸附。

18.能使溶剂的表面张力显著降低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分子含有亲水的极性基团和疏水的非极性基团。当溶于水中,亲水基团受水分子吸引,而疏水基团受水分子排斥而倾向于离开水相,进入非极性的空气或有机溶剂中。从而使两相表面上表面张力降低。

19.开始形成胶束时表面活性物质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在浓度接近临界胶束浓度的缔合胶体中,胶束有相近的缔合数并呈球形结构。当表面活性物质浓度不断增大时,由于胶束的大小或缔合数增多,不再保持球形结构而成为圆柱形乃至板层形。

20.乳状液可分为“水包油”(O/W)型和“油包水”(W/O)型。W/O型是水分散在油中形成的乳状液;O/W型是油(泛指不溶于水的液态有机物)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乳状液。

Exercises

1.The diameter of dispersed phase particles in true solution is smaller than 1nm. Usually they were consisted of low molecular and ion. It is homogeneous and has faster rate of dispersion, and can pass through the filter paper and semi-permeable membrane. The Tyndall effect is weak.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ameter of colloidal particles ranges from 1nm 10 to 100nm, they are consisted of colloidal particles, high molecular and micelle. Its dispersion is slow and It has obvious Tyndall effect.

2.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sol are dispersion method and coagulation. The dispersion method has four means (mechanical grind, ultrasonic dispersion, electro dispersion and chemical methods). Coagulation, which is produced by various chemical reactions, makes the size of insoluble product in the ranges of the size of colloidal particles when insoluble product is dialysed.

3.The dispersion particles in true solution are smaller than 1nm. They scatter the visible light weakly. The Tyndall effect is almost cannot be observed. Otherwise the diameter of colloidal dispersion particles ranges from 1nm to 100nm. They scatter the visible light strongly and the Tyndall effect is obvious. Therefore, we can distinguish colloidal solution from true solution by means of the Tyndall effect.

4. It keeps the particles in a specific colloid dispersed that the particles coated a solvent molecular membrane, the identically charged particles repelling each other, and the Brownian movement making them diffusing.

化学实验室常识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化学实验室常识知识点复习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基础化学期末考卷

安溪卫校2015级药学专业《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某二价阴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32,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A、16 B、18 C、12 D、14 2、元素化学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3、在0.5mol Na2SO4 中含有Na+ 的数目是 A、3.01×1023 B、6.02×1023 C、1.204×1024 D、0.5 4、下列有关表示溶液浓度的公式错误的是 A、c B = n B/ V B、ρB = m B/ V C、ωB = m B/ V D、φB = V B/ V 5、可使化学平衡2SO2 + O22SO3 + Q (放热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升高温度 B、减小SO2的浓度 C、增大氧气的浓度 D、加入催化剂 6、把某些药物放在冰箱中储存以防变质,其主要作用是 A、避免与空气接触 B、保持干燥 C、避免光照 D、降温减小变质的反应速率 7、下列物质属于强酸强碱盐的是 A、盐酸 B、氯化钾 C、醋酸铵 D、碳酸钠 8、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醋酸铵 B、硫酸钡 C、氨水 D、碳酸钠 9、过氧化氢分子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B、0 C、-1 D、+2 10、金属钠应保存在 A、酒精中 B、液氨中 C、煤油中 D、空气中 11、检验Fe3+的特效试剂是 A、KCN B、KSCN C、NH3 D、AgNO3

基础化学练习题(有答案)

复习思考题一 一、 填空题 1.5.0g · L -1 的硼酸( H 3BO 3 )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0.081 mol ·L -1 。 .不同基本单元的高锰酸钾溶液, 其浓度关系为 c (KMnO 4)=0.2c 2 ( 1 KMnO 4)。 5 4.产生渗透现象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有半透膜 和 存在浓度差 。 . ℃时,已知难溶电解质 MX 2 的溶度积为 K sp ,溶解度为 S ,其 K sp 与 S 5 25 的关系为 (Ksp / 4 )^(1/3 ) 。 6.在水溶液中有 Ac -、HCO 3-、H 2O 、NO 2-、HS -、CO 32-、H 2S 、H 2PO 4 -、PO 43-、 HCN ,根据质子理论,能作酸不能作碱的有 H2S 、 HCN ;能作碱不能作酸的有 Ac- 、 NO2- 、 CO32- 、 PO43 ;既能作酸又可作碱的有 HCO3- 、H 2O 、 HS-、 H2PO4- 。 7.在 HAc 溶液中加入 NaAc , HAc 的解离度将会 减小 ,这种现象 称为 盐 效应。 - + 8. 已知 HAc 、H 2PO 4 和 NH 4 的 pKa 分别为 4.76、7.21 和 9.25。若欲配制与 正 常 人 血 浆 pH 相 同 的缓 冲 溶 液 , 应 选 用 的 缓 冲 系 为 H2PO4- 、 2- HPO4 ,其中抗酸成分是 HPO42- 。 9.用一级标准物质 Na 2B 4O 7·10H 2O 标定 HCl 溶液的浓度时,滴定反应式 为 _ Na2B4O7(aq)+_HCl (aq )+5 H2O ( l )===4H3BO3+2NaCl ( aq )_______, 化学计量点时计算 [H + ]的公式为 -0.5log(Ka* C) ,可 以选择 甲基红 为指示剂。 10.下列数据: 0.00841、 1.24 ×10-5 、0.0020、1000 和 pH=10.50 的有效数字 位数分别是 3 、 3 、 2 、 4 和 2 。 11.用 Na 2C 2O 4 作一级标准物质标定 KMnO 4 溶液 ,标定是时要添加 __硫酸 ___ 以维持溶液的酸性,不能用盐酸,因 高锰酸根会氧化氯离子 ;

化工原理习题

化工原理练习题一(流体流动与流体输送机械) 一、填空 1.用管子从高位槽放水,当管径增大一倍,则水的流量为原流量倍,假定液面高度、管长、局部阻力及摩擦系数均不变,且管路出口处的流体动能项可忽略。 2.某设备上,真空表的读数为80mmHg,其绝压=kgf/cm2=Pa。该地区大气压强为720mmHg。 3.常温下水密度为1000kg/m3,粘度为1cP,在d内=100mm管内以3m/s的速度速度流动,其流动类型为。 4.12kgf·m=J。 5.空气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1.29kg/m3,在0.25MPa下(绝压)80 ℃时的密度为。6.20℃的水通过10m长,d内=l 00mm的钢管,流量V0=10m3/h,阻力系数λ=0.02,阻力降ΔP=。 7.常用测量流量的流量计有、、。 8.无论滞流湍流,在管道任意截面流体质点的速度沿管径而变,管壁处速度为,到管中心速度为。滞流时,圆管截面的平均速度为最大速度的倍. 9.在流动系统中,若截面上流体流速、压强、密度等仅随改变,不随而变,称为稳定流动,若以上各量既随而变又随而变,称为不稳定流动。 10.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从中心到壁可以分、、三层。11.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滞流流动时,平均流速增大一倍,其能量损失为原来损失的倍。12.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其当量直径是,长方形长2a,宽为a,当量直径是。13.管内流体层流的主要特点是;湍流的主要特点是。14.孔板流量计的流量系数α的大小,主要与和有关。当超过某一值后,α为常数。 l 5.直管阻力的表示式hf=。管中流出ζ出=,流入管内ζ入=。16.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水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17.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假如流体的流量不变,而圆形直管的直径减少二分之一,则因直管阻力引起的压降损失为原来的多少倍?A)两种情况都为层流,B)两种情况都在阻力平方区。 18、离心泵起动时要、。 19、原来输送水的离心泵,现改用于输送某种水溶液,水溶液的重度为水的1.2倍,其它的物理性质可视为与水相同,管路状况不变,泵前后两开口容器液面垂直距离不变,问(1)流量有无改变,(2)压头有无改变,(3)泵的功率有无改变。 20、离心泵在什么情况下容易产生气蚀(1) ,(2) ,(3) (4) 。 4、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曲线与曲线的交点。 21、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会发生现象。 22、在低阻管路系统中,适宜使用离心泵的联,主要用于增加;在高阻管路系统中,适宜使用离心泵的联,主要用于增加。 23、往复泵为泵,其流量调节应采用。 二.某离心泵将某种石油馏分自1.5Km外的原油加工厂,经一根φ160×5mm的钢管输送到第一贮缸中,送液量为每分钟2000L。问该泵所需的功率为若干(泵的效率为0.6,管的局部阻力略去不计)。ρ=705kg/m3,μ=500×10-1Pa·s 。答案:112KW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问题详解(精简版)

医用基础化学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至三章 1.下列关于分散系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D. 分散相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体系,称为胶体分散系 2.符号n用来表示()。A. 物质的量 3.关于粗分散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分散相离子的直径小于100nm 4.关于胶体分散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胶体分散系统为不稳定的多相系统 5.医学中常用的质量浓度单位()。D. g﹒L-1 6.关于物质的量,下列表示方法错误的是()。A. n(硫酸) 7.医学中不太适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 B. mol﹒m-3 8.正常人的血浆中每100ml含Na+0.326g,M(Na+)=23.0g/mol,试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C. 0.142 mol.L-1 9.市售HCl溶液的浓度为12mol﹒L-1欲配制0.60 mol﹒L-1的HCl 1000ml,需取市售HCl溶液多少毫升?D.50ml 10.关于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的条件,下列说确的是()。C.存在不允许溶质粒子透过的半透膜,并半透膜两边的溶液浓度不相同 11.关于溶液的渗透方向,下列说确的是()。A. 总是从纯溶剂一方往溶液一方,或者从稀溶液一方往浓溶液一方渗透 12. 关于渗透压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D. 渗透压与溶质的本性有关 13. 试计算温度在37℃,物质的量浓度为0.154 mol﹒L-1的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B. 793 kPa 14. 医学上等渗溶液的渗透浓度围为()。C. 280~320mmol﹒L-1 15. 关于溶胶的电泳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中性粒子,电泳时不移动 16. 欲使被半透膜隔开的A、B两种稀溶液间不发生渗透,应使两溶液的()。B.渗透浓度相等 17.反应速率常数k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反应物浓度 18.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19.为提高CO在下列反应中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 A.增加水蒸气的分压 20.500mL水中溶解25g蔗糖,该溶液的质量浓度为()D.50g·L-1 21.下列浓度表示法中,数值与温度有关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 22.决定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因是()B.活化能 23.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D.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24.下列条件中,能使任何反应平衡时产物的产量增加的是()D.增加起始物浓度 25.下列溶液中渗透压最大的是()C. 0.10mol·L-1CaCl2溶液 26. 土壤中NaCl含量高时植物难以生存,这与下列稀溶液的性质有关的是()。D.渗透压 2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在浓HCl溶液中,没有OH-离子存在 28.下列物质中,既是质子酸,又是质子碱的是()。A.HCO3- 29.关于反应速率的有效碰撞理论要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对活化分子不需要具备一定的能量 30. 关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搅拌反应器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31. 关于反应速率方程,下列说确的是()。B. 反应速率方程适用于元反应 32. 关于催化剂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催化剂只催化正反应 33. 关于化学平衡,下列说确的是()。A. 化学平衡是动态的平衡 34. 关于标准平衡常数K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Kθ与反应物的浓度或分压有关 35. 关于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有影响 36. 从化学平衡影响因素考虑,下列哪种方法用以提高合成氨的产率是不正确的。()A N2(g) + 3H2(g)2NH3(g)?H=-92.22kJ﹒mol-1A. 升高温度 37. 增加2NOBr(g) 2NO(g)+ Br2(l)平衡体系的总压,其平衡()。B. 不发生移动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

填空选择3 1、下列各组物质可能共存的是( A )。 A..Cu2+、Fe2+、Sn4+、Ag B. Cu2+、Fe2+、Ag+、Fe C Cu2+、Fe3+、Ag+、Fe D Fe3+、Fe2+、Sn4+、I- 2、通常配制FeSO4溶液时,加入少量铁钉,其原因与下列反应中的哪一个无关?( D ) A.O2(aq)+4H+(aq)+4e==2H2O(l) B. Fe3+(aq)+e== Fe2+(aq) C. Fe(s)+2Fe3+(aq)==3Fe2+(aq) D. Fe3+(aq)+3e== Fe(s)3、已知Φ°(Fe3+/ Fe2+)=0.771V,K稳(Fe(CN)63-)=1.0×1042,K稳(Fe(CN) 64-)=1.0×1035,则Φ°Fe(CN) 6 3-/ Fe(CN) 6 4-)=(A )。 A、0.36V B、1.19V C、-0.36V D、0.77V 4、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成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势之差ΔΦ°至少应大于( B)。 A、0.09V B、0.27V C、0.36V D、0.18V 5、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因素有( B )。 A、压力 B、温度 C、离子强度 D、催化剂 6、在 1 mol·L-1 H2SO4介质中,Φ°(Ce4+/ Ce3+)=1.44VΦ°,(Fe3+/ Fe2+)=0.65V,以Ce4+滴定Fe2+时,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B )。 A、二苯胺碘酸纳[Φ°(In)=0.84V] B、邻二氮菲-亚铁[Φ°(In)=1.06V] C、硝基邻二氮菲-亚铁[Φ°(In)=1.25V] D、邻苯氨基苯甲酸[Φ°(In)=0.89V] 7、用K2Cr2O7法测定Fe时,若SnCl2量加入不足,则导致测定结果( B)。 A、偏高 B、偏低C、不变 D、无法判断 8、碘量法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滴定,若酸度太高,将会( D)。 A、反应不定量B、I2易挥发C、终点不明显 D、I-被氧化,Na2S2O3被分解 9、标定Na2S2O3的基准物是下述哪一种?( B ) A、H2C2O4·H2O B、K2Cr2O7 C、As2O3D、Fe 10、用KMnO4滴定Fe2+之前,加入几滴MnSO4的作用是( A)。 A、催化剂 B、诱导反应剂 C、氧化剂 D、配合剂 11、用法扬司法测定Cl-时,用曙红为指示剂,分析结果会(B)。 A、偏高B、偏低 C、准确 12、在PH=4时,用莫尔法测定Cl-时,分析结果会( A)。 A、偏高 B、偏低 C、准确 13、化合物Ag2CrO4在0.001 mol·L-1的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0.001 mol·L-1的KCrO 4液中的溶解度( B )。 A、较大 B、较小 C、一样 14、常温下,AgCl的溶度积为1.8×10-10,Ag2CrO4的溶度积为1.1×10-12,,CaF2的溶度积为2.7×10-11,(1)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C),(2)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A ) A、AgCl B、Ag2CrO4 C、CaF2 15、在沉淀形成过程中,与待测离子的半径相近的杂质离子常与待测离子一道与构晶离子形成( B )。

化学工程基础复习题

化学工程基础复习题 (修正版) 一、填空题 1. 流体在一根圆形水平直管中流动,测得其平均流速为0.5 m·s-1,雷诺数 Re=1000,压降Δp=10 Pa,问管中心处的最大流速为m·s-1。若平均流速增大为1 m·s-1,则压降Δp为 Pa。 2. 反应器流体的混和按考察的尺度可划分为混和和混和。 3. 填料吸收塔正常操作时,若液气比增大,则吸收液的出塔浓度 , 吸收的推动力。 4.某间壁式换热器传热面积为2.5 m2,传热平均温差为45 K,传热速率为9000 W, 则该换热器此时的总传热系数K= 。 5. 气体的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液体的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6. 雷诺数Re是流体流动的判据。流体在管道中流动,当Re时 为稳定层流;当Re时,可以形成湍流;只有当Re时,方可达到稳定的湍流。 7.活塞流反应器的量纲一平均停留时间(无因次平均停留时间)等于; 其停留时间的量纲一方差(无因次方差)为。 8. 在连续接触的填料塔,进行定常等温吸收操作,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可由物料 衡算式和吸收速率方程联列导出计算式, 填料层总高度等于 和之乘积。 9. 列举四种工业上常用的间壁式热交换器:、、 、。 10.伯努利方程 适用的条件是在流动时的流体。 11. 流体在水平等径的直管中流动时,存在着摩擦阻力造成的能量损失H f,所 损失的能量由机械能中的转换而来,由此而产生流体的下降。12. 在研究流体流动规律时,要注意区分是定常(或称定态)流动和不定常(或 称不定态)流动,稳定态和不稳定态。如果所考察的流体流动过程或系统中任何一个部位或任何一个点上的流体性质和过程参数都不随时间而改变,则该过程为过程,反之,则为过程。当流体流动过程的雷诺数大于1×104时,可以认为是的湍流;当雷诺数在2000 ~4000 之间流体的流动型态为的过渡区域。 13. 流化床反应器中常需选用合适的气体分布板和增设导向板等部构件,其目 的是为了克服和等不正常流化现象,用以改善聚式流化床的流化质量。 14. 在精馏过程中,当回流比加大时,精馏段与提馏段操作线交点向移 动,并以为极限;回流比减小时, 精馏段与提馏段操作线交点向移动,并以为极限。 15. 套管换热器中,逆流操作的主要优点是,并流操作的主要 优点是。

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室基本操作2010-07-24 11:54一、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 方法 反应容器:试管、燃烧匙、烧杯、锥形瓶、集气瓶 存放容器:集气瓶(气体)、细口瓶(液体)、广口瓶(固体)、滴瓶(少量液体)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 取用仪器: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药匙或纸槽(粉末或小颗粒)、胶头滴 管(少量液体) 夹持容器:试管夹、坩埚钳、铁架台(带铁圈、铁夹) 其它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石棉网、玻璃棒、水槽、试管刷 可直接加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能间接加热的(需垫石棉网):烧杯、烧瓶、锥形瓶 加热仪器:酒精灯 1.烧杯圆柱状玻璃容器,杯口有便于倒出液体的嘴。 常用的有25mL、50mL、100 mL、250 mL、500 mL等 (1)用于大量物质的溶解和配制溶液或者进行化学反应的容器,也常用于接 过滤后的液体。 (2)实验时盛放液体的量不超过烧杯容积的1/2,以防搅拌时溅出。 (3)向烧杯中注入液体的时候,应沿烧杯内壁或玻璃棒引流。

(4)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防受热不均而使其破裂。烧杯不能用作加热固体试剂。 2.试管 (1)用于少量物质的溶解或发生化学反应的仪器,也常用于制取或收集少量气体。 (2)振荡试管的方法:手持试管、手腕摆动。 3)实验时盛放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以防振荡或加热时溅出。可直接加热。 (4)用试管夹或者铁夹固定时,要从试管底部向上套,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或离管口1/3的部位)。 3.蒸发皿 (1)用于溶液的蒸发、结晶 2)蒸发过程中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由于局部温度过高而飞溅 3)当溶液的量减少只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并放至石棉网上,以防晶体飞溅 (4)取放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持 4.集气瓶 (1)用于收集气体、短时间贮存气体、用做物质在气体中的燃烧的反应器 (2)在收集气体或贮存气体时,要用毛玻璃片盖住瓶口。 5、试剂瓶 试剂瓶包括滴瓶、细口瓶、广口瓶等。分为无色和棕色两种。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共20分) 1、主量子数n为4时,其轨道总数为,电子层电子的最大容量为。 2、根据共价键形成时原子轨道重叠方式不同,共价键可分为和两种。 3、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的焓变ΔH=。 4、质量作用定律适用的范围是。 5、用有效数字表示下列计算结果: (3.202+0.01301)×12.9= ; 158.7÷2 - 5.11×10-3 = 。 6、已知NaHCO3注射液的质量浓度为50g/L,则其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NaHCO3的摩尔质量为84 g/ mol)。 7、医学上的等渗溶液的渗透浓度范围是。 8、在NH4Cl-NH3•H2O的体系中,抗酸成分是。 9、用0.1 mol/L的NaOH溶液滴定0.1 mol/L的HC1溶液20 ml,选用的指示剂是 。 10、[Ag(NH3) 2]OH的名称是。 二、选择题(共20分) 1、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是()。 A、n=2,l=1,m=0 B、n=3,l=2,m=1 C、n=2,l=2,m=l D、n =3,l=2,m=2 2、原子序数为7的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A、1S22S22P1 B、1S22S22P2 C、1S22S22P3 D、1S22S22P4 3、已知PC13分子中,中心原子采用不等性SP3杂化,则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A、直线型 B、平面三角型 C、三角锥形 D、正四面体 4、在水分子之间存在的主要作用力是() A、氢键 B、取向力 C、色散力 D、诱导力 5、下列各种函数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A、恒压反应热 B、反应的焓变 C、系统的内能 D、物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 6、今有反应:A+B=C,其速率方程式为:u=kCAC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B、这反应一定是复杂反应 C、这是个一级反应 D、这是个二级反应 7、用万分之一的天平称取的质量为2.3801g一级标准物质K2Cr2O7,则其相对误差是()。 A、±0.0001 g B、±0.0002 g C、±0.004% D、±0.008% 8、会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 (A) 10.0g/LCaCl2•2H2O(Mr=147) (B) 12.5g/LNaHCO3(Mr=84.0) (C) 9.0g/LNaCl(Mr=58.5) (D) 112g/LC3H5O3Na(乳酸钠,Mr=80)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室温条件下,任何水溶液都有[H+] [OH-]=1×10-14

基础化学习题答案chap1-2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 1.指出下列哪些单位属于SI单位,那些不是。 时间单位min、能量单位J、体积单位L、质量单位μg、长度单位nm、温度单位℃ 2.SI制的基本单位有哪几个? 3.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和SI制单位有什么联系和不同? ******************************************************************************* 1.答:能量单位J、质量单位μg、长度单位nm、温度单位℃属于SI单位;其他不是。2.答:SI基本单位:m、kg、s、A、K、mol、cd 3.答:一切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都是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法定计量单位中还明确规定采用了若干可与国际单位制并用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习题答案 1. 20?C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 2.34kpa。若于100g水中溶入10.0g蔗糖(C12H22O11,相对分子质量为M r=342),求此溶液的蒸气压。 2.现有四种处于相同温度和压力下的理想稀溶液。 (1) 0.1 mol蔗糖溶于80 mol水中,水蒸气压为p1 (2) 0.1 mol萘溶于80 mol苯中,苯蒸气压为p2 (3) 0.1 mol葡萄糖溶于40 mol水中,水蒸气压为p3 (4) 0.1 mol尿素溶于80 mol水中,水蒸气压为p4 这四个溶液的蒸气压之间的关系为:( ) (A) p1≠p2≠p3≠p4(B) p2≠p1=p4>p3 (C) p1=p2=p4=(1/2)p3(D) p1=p4<2p3≠p2 3.治疗脱水、电解质失调与中毒静脉滴注的林格氏(Ringer)液的处方是:在1.00L注射用水中溶有8.50gNaCl,0.30gKCl,0.33gCaCl2??2H2O。林格氏液的渗透浓度是多少?101.3kpa 下凝固点为多少?它与人体血浆溶液等渗吗? 4.将7.00g难挥发非电解质溶于250g水,该溶液在101.325kpa下,沸点为100.510?C。求该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此溶液的凝固点。 5. 人体眼液的渗透压在37 ℃时约为770 kpa。市售的某种眼药水是用下列4种物质配制而成的:5.00 g ZnSO4,17.00 g H3BO3(硼酸),0.20 g 盐酸黄连素和0.008 g 盐酸普鲁卡因,溶于水并稀释到1000 mL。若设ZnSO4完全解离,硼酸是一元弱酸不解离,黄连素和普鲁卡因含量少忽略不计时,计算该眼药水在37 ℃时的渗透压是多少?并与人体眼液的渗透压比较。 6. 从植物中分离出一种未知结构的有抗白细胞增多症的生物碱,为了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

化学工程基础习题答案武汉大学第二版

化学工程基础习题 第二章.P 69 1.解:o vac P P P =-绝 3313.31098.710o Pa P P --?=?=-绝即 385.410P Pa -?=?绝 o a P P P =- 333 85.41098.71013.310Pa Pa Pa ---=?-?=-? 2.解: 2212 12124 44()70d d de d d d d π π ππ- =?=-=+ 3.解:对于稳定流态的流体通过圆形管道,有 22 1 21 2 d d u u = 若将直径减小一半,即1 2 d 2d = 2 1 4u u ?= 即液体的流速为原流速的4倍.

4.解: g u d L H f 22 ??=λ 2 111112 222 2222f f L u H d g L u H d g λλ=?? =?? 2222222111 11211212 2 22222 22 111 1112 2222222 1 2122221 21 226464Re 4,,26426426421()64412224116 1 111 2162416f f f f f f f f f f L u H d g L u H d g du u u L L d d L u H d u d g L u H d u d g L u H d u d g H u L d g d u H H H H λλμλρ μρμρμρμ ρ?? = ??== ===??=????= ??= =???= 即产生的能量损失为原来的16倍。

6.解:1)雷诺数μ ρud = Re 其中31000kg m ρ-=?,11.0u m s -=? 3252510d mm m -==? 3110cp Ps s μ-==? 故μ ρud = Re 33 1000 1.0251010 --???= 25000= 故为湍流。 2)要使管中水层流,则2000Re ≤ 即33 10002510Re 200010 m u --???=≤ 解得10.08u m s -≤? 7.解:取高位水槽液面为1-1′, A-A ′截面为2-2′截面,由伯努利方程 1222 11 12u u H 22f p p z z g g g g ρρ++=+++ 其中1210,2;z m z m == 121;0;f f p p u H g h === ∑ 则2 2 216.1510229.89.8 u u =++? 解得 1)A-A ′截面处流量2u u = 12.17u m s -=?

医用基础化学复习题及答案

医用基础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化学反应速度随反应物浓度增加而增加的原因是( ) A .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B .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C .活化能降低 D .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2.对于反应(g)O N (g)2NO 422=的标准平衡常数θ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g)2NO (g)O N 242=的标准平衡常数等于1/θK B .(g)O N 2 (g)4NO 422=的标准平衡常数与θK 相同 C . (g)2NO (g)O N 242=的标准平衡常数与θK 相同 D .θK 值大小与温度无关 3.关于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可以催化0m r ?G △的反应,它可以促使不能发生的反应发生 B .催化剂可以改变平衡常数 C .催化剂参与反应,改变了反应路线,降低了活化能,因而加快了反应 D .催化剂只能催化正向反应,不催化逆向反应 4.碳酸钙的分解反应:(g)CO CaO(s) CaCO 23+=,其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A .[][][]) /CaCO () /CO )(/CaO (32θ θθθc p c K = B .θθp p K /2CO = C .[][][]) /CaCO () /)(/CaO (3CO 2θ θθθ c p p c K = D .[]θθp K /CO 2= 5.硫化氢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为: (aq)S (aq)O 2H O(l)2H S (aq)H 2322-++=+ 其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A .[ ][ ][ ] ) /S H () /S ()/O H (2223θθθθ c c c K -+= B .[][ ][ ] ) /S H () /S )(/O H (223 θθθθc c c K -+ = C .[][][]) /S H ()/S ()/O H 2(2 223 θθθθ c c c K - + = D .[][][][]2 2 2 223 ) /O H ()/S H ()/S ()/O H (θθθθθ c c c c K - + =

基础化学习题解答(第五章)概要

思考与习题 一、填空题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共轭对象: ①Ac ―—— ( HAc ) ⑤NH 4+——( HCO 3 ) ②H 2CO 3——( HCO 3 ) ⑥CO 32?——( HCO 3 ) ③H 3PO 4— ( HPO 4 ) ⑦PO 43?—— ( HPO 42— ) ④H 2S —— ( HS — ) ⑧C 2O 42?——( HC 2O 4— ) 2.已知吡啶的θb K =1.7×10—9,则其共轭酸的θa K = (5.9×10―6 ) ,已知氨水的θb K =1.8 ×10—5,则其共轭酸的θa K =(5.6×10―10 )。 3. 计算下列溶液的pH : ① 0.1mol/L HCl 溶液,pH 为( 1 ) ② 0.11mol/L KOH 溶液,pH 为( 13.04 ) ③ 0.4%(w /w )NaOH 溶液(摩尔质量为40g/mol ,相对密度为1.00)的pH 为( 13 ) ④ pH=4.0与pH=10.0的两强电解质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值为( 7 ) ⑤ 1mol/L NH 3·H 2O 与0.6mol/L HCl 等体积混合液pH 为( 9.08 ) 4. 用已知准确浓度的HCl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NaOH 溶液,以甲基橙来指示化学计量点的到达,HCl 溶液称为___标准滴定_ 溶液,甲基橙称为__指示剂_ ,该滴定化学计量点的pH 等于__7__,滴定终点的pH 范围为____4.4—3.9_ ,此两者之间的差别称为___终点误差__ ,此误差为__正_ 误差(正或负)。 5. 酸碱滴定曲线是以被滴溶液的__ pH 变化为特征的,滴定时酸碱的浓度愈大(小) ,滴定突跃范围愈__大(小)_ ,酸碱的强度愈_大(小)_ ,则滴定突跃范围愈__大(小)_ 。 6.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 pH=(3.1—4.4) _,当溶液的pH 小于这个范围的下限时溶液呈现___红 色,当溶液pH 处在这个范围内时指示剂呈现___橙 色。 7. 标定盐酸溶液常用的基准试剂有___无水碳酸钠 和_硼砂 ,标定时应选用在 弱酸性 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 8. 标定NaOH 溶液常用的基准试剂有 邻苯二钾酸氢钾 和 草酸 9. 以硼砂Na 2B 4O 7·10H 2O 为基准试剂标定盐酸溶液的反应为: Na 2B 4O 7+2HCl+5H 2O =4H 3BO 3+2NaCl 由反应式可知,硼砂应取 2 1Na 2B 4O 7 作为基本单元。

2005年基础化学期末考试卷

北京化工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 《基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下表对应题号答案处中画√,错误的画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波函数ψ表明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性,其数值可大于零也可小于零,∣ψ∣2表示电子在原子 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几率)密度。 2、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级只与主量子数n有关,n越大,能级越高。 3、同一元素带有不同电荷的离子作为中心离子,与相同配体形成配合物时,中心离子的电荷越 多,其配位数一般也越大。 4、可根据反应速率系数的单位来确定反应级数。若k的单位是mol1-n·L n-1·s-1,则反应级数为n。 5、已知298K时,K(BaSO4)=1.1?10-10,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33.3。若将1.0?10-3molBaSO4溶 于10L水中形成饱和溶液,则未溶解的BaSO4的质量为0.21g。 6、已知K(AgCl)=1.8?10-10,当[Ag+]=1.8?10-10mol·L-1时,E(Ag+/Ag)=E(AgCl/Ag)。 7、BeCl2分子与XeF2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直线形,表明Be原子和Xe原子均采用sp杂化轨道 成键。 8、乙硼烷的结构式为 9、Al3+与EDTA(乙二胺四乙酸的二钠盐)溶液反应生成配离子,可使溶液的pH值变小。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下表对应 题号答案处)(本大题分12小题,每小题1.5分,共1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使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值时,正确的操作是()。 (A) 把试纸的一端浸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B) 把试纸丢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C) 将试纸放在点滴板(或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在试纸上,半分钟 后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 (D) 用干净的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在用水润湿的试纸上,半分钟后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 2、对某原子中的各电子来说,其主量子数n≤3,则原子处于基态时()。 (A)只有s电子;(B)只有s电子和p电子; (C)只有p电子; (D)有s、p和d电子。 3、下列各对元素中,电负性非常接近的是()。 (A)Be和Al; (B)Be和Mg; (C)Be和B; (D)Be和K。 4、已知反应:2H2(g)+O2(g)→2H2O(g) -483.6kJ/mol,则H2O(g)的 为()。 (A)-483.6 kJ/mol;(B) 483.6kJ/mol; (C) -967.2kJ/mol;(D) -241.8kJ/mol。 5、已知:(1) Zn+Cu2+Zn2++Cu,E (2) Fe+Cu2+Fe2++Cu,E (3) Fe2++Zn Fe+Zn2+,E 则E=()。 1E; (D)E-E (A)E+E; (B)E-E; (C)E+ 2 6、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的次外层角量子数为2的亚层内电子全充满,满足此条件的元 素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C2H2分子中,C与C之间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性质活泼;在N2分子中,N与N 之间也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故N2分子也活泼; (B) Be原子的外电子层构型为2s2,激发一个电子到2p轨道上,就有可能形成Be2分子; (C) C原子和O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分别为2s22p2和2s22p4,都有两个未成对电子,所以 CO分子中存在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 2

基础化学题库(题库+标准答案)

第二章稀溶液依数性练习题 一、是非题(共10题) 1. 溶液的沸点是指溶液沸腾温度不变时的温度。() 2. 溶液与纯溶剂相比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是由于溶剂摩尔分数减小引起的。() 3. 等物质的量硝酸钾和碳酸钾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中,该两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值相等。() 4. 凡是浓度相等的溶液都是等渗溶液。() 5.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和沸点升高仅适用于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质,而凝固点降 低及渗透压则不受此限制。() 6. 电解质浓溶液也有依数性变化规律,但不符合拉乌尔定律的定量关系。() 7. 一定量的电解质加入纯水中,此溶液的沸点一定高于100℃,但无法定律计算。 () 8. 任何两种溶液用半透膜隔开,都有渗透现象发生。() 9. 分散质粒子大小在合适的范围内,高度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就能形成稳定的溶 胶。() 10. AlCl3、MgCl2、KCl三种电解质对负溶胶的聚沉值依次减小。() 二、选择题( 共11题) 1. 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甲醇是易挥发性液体,溶于水后水溶液凝固点不能降低 (C)强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皆小于1 (D)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受温度变化 2. 已知乙醇和苯的密度分别为g·cm-3和g·cm-3,若将乙醇和901 cm3苯互溶, 则此溶液中乙醇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 (A) mol·dm-3(B) mol·dm-3

实验室基本手势操作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 原则粉状不沾壁,块状防掉底,液体防污染,标签防腐蚀。 (2)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同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如钠、钾、磷)可用镊子取用。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往试管里装入同体粉末时,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如图A)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如图B)小心地送入试管的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试管的底部。把块状的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慢地滑落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3)液体药品的取用 液体药品通常盛在细口瓶里。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右手握瓶,使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左手斜拿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如右图)将液体慢慢地倒入试管。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可以用量简量出体积。量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而且使视线与量筒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或者说,视线与量筒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滴管是用来吸取或滴加少量试剂的一种仪器。滴管上部是橡胶乳头,下部是细长尖嘴的玻璃管。使用滴管时,用手指捏紧橡胶乳头,赶出滴管中的空气,然后把滴管伸入试剂瓶中,放开手指,试剂被吸入(如A图)。取出滴管,把它悬空在容器(如烧杯、试管) 上方(不要接触器壁,以免沾污滴管或造成试剂的污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挤橡胶乳头,试剂便滴入容器中(如B图)。

基础化学期末复习指导

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重点掌握: 1.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w B ,ρB ,C B 及计算及浓度间相互换算:ρB 与C B 间的换算 溶液的稀释 2.渗产生渗透现象的必要条件、渗透方向、渗透压公式 ∏=C B RT 及应用 3.血液中的渗透压单位-渗透浓度Cos ;高渗、低渗和等渗溶液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般掌握: 1.胶团的结构;溶胶的稳定因素及聚沉方法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 重点掌握: 1.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标准平衡常数K 0和实验平衡常数 4.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浓度、温度、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吕查德里原理 一般掌握: 1.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基本概念,有效碰撞理论 2.平衡常数的概念及一般平衡计算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重点掌握: 1.酸碱质子理论,共轭酸碱对、平衡常数Ka 、Kb 2.离子酸(碱)的解离常数(HA —A -) Ka Kb=Kw ? Kb=Kw/Ka 3.一元弱酸(碱)溶液[ H + ]和PH 值的计算 HA = H + + A - Ca/Ka ≥500 [H +] =KaCa 4.稀释定律和同离子效应 :(1) 解离度 Ca H ][+=α (2) 稀释定律 α=Ca Ka / (3) 同离子效应 5.缓冲作用原理及其PH 值计算: PH=PKa + lg HA A C C - , 6.溶度积(Ksp)与溶解度(s)的关系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本章不作考试要求。 第五章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重点掌握: 1.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近似能级图——能级交错;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遵循三原则 2.共价键的特点 一般掌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