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几分之一》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认识几分之一》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认识几分之一》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认识几分之一》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认识几分之一》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认识几分之一

【教材简析】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分数概念很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分数的知识是分段教学的,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一”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后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设计时试图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初步基础。为了让学生在初次接触分数时,对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含义有准确的认识,加深对几分之一意义的理解,我把教材中放在第二课时《认识几分之几》中进行教学的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调整到了这节课。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分数应该有一点模糊概念,知道二分之一是个分数,但并不清楚二分之一这个分数的具体内涵。由于是借班上课,并不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因此,期待通过折一折,说一说,写一写等形式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

分数的初步概念,认识分数各部分名

称,会读、写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情感目标:在观察、比较、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学重点】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设想】1.开展活动化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构建过程;

2.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深化对几分之一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老师这次来哈尔滨参加比赛,想顺道看望两位老朋友,在准备礼物的时候遇到了有关数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4瓶酒)

师:老师带来了鸡西麻姑山庄的特产——苦瓜酒,想把它分给两位朋友,可以怎样分?

生1:一人分2瓶;

生2:一个人分1瓶,另一个人分3瓶。

师:大家觉得按哪种分法去分公平呢?为什么?

生:我觉得每人分2瓶公平,因为两个人分到的一样多。

师:咱们班同学有个优点,回答问题能说完整话,能让别人听明白,真好!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分得公平、一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教师引导学生重温“平均分”,为学习几分之一做好了铺垫。】师:老师接受同学们的建议。(课件演示把四瓶酒平均分成两份。)师:我们用平均分接着分。老师还带来了2袋鸡西超级冷面店的辣菜,要把它平均分给两个朋友,每人能分到几袋?

生齐:1袋。(课件演示两袋辣菜平均分给两个人。)

师:我们用平均分继续分:老师动手烘制了一块松仁玉米做馅,小米面做皮的超大号月饼,想把它也平均分给两个朋友,每人分

到几块?请同学们想一想、猜一猜。

生:半块。

师:对啊,就是半块。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表示半块吗?(课件演示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

生1:在黑板画一个大长方形,中间画一条竖线,表示半块。师:你的办法很直观。

生2:在黑板画一个小长方形,中间画一条竖线,表示半块。师:你的办法是刚才那个同学办法的缩印版,你们俩的思路是一样的。

生3:在黑板画一个圆,中间画一条竖线,表示半块。

师:你的办法不仅直观,还很形象。

生4:在黑板画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份,用其中的一份表示一半。师:你的办法很有数学味道。

师:其实,半块也可以用数字表示。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走进第七单元的学习,去认识数学王国中新的数字朋友——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师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体会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指导探索,获取新知

(一)认识1/2

师:像这样,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多媒体课件演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

(板书:平均分2份1/2)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么来的?

生:把一块月饼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拿出圆形纸片,分成一大一小两份。)

师:我用这张圆形纸片代替月饼,我把它这样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吗?

生齐答: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不是平均分的,每份不是月饼的一半,所以不是月饼的二分之一。

师:那么请刚才那位同学再说说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么来的。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师引导学生辨析是否“平均分”,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利于学生初步建立二分之一的表象。】

师:同座同学互相说说月饼的二分之一是怎么来的。

生:同座互说。

(课件演示一块月饼分成了两个二分之一。)

师:每个朋友得到了月饼的二分之一,一块月饼分成了几个二分之一?

生:两个二分之一。

师:我们在写二分之一的时候先写中间的横线,它表示平均分;平均分成2份,接着在横线下面写“2”;我们要表示其中的1份,最后在横线的上面写“1”。

生:书空二分之一。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月饼的二分之一,你还能找到其它物品的二分之一吗?

生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生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生3: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

师:看来,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在我们喜欢的图形上,你能找到它的二分之一吗?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试着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并涂上颜色。

生:折图形、涂色。

生汇报: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把一张圆形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师:大家用的图形不同,折法不同,得到的每一份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却都能用1/2来表示呢?

生1:每个图形都平均分成了两份。

生2:因为每个图形都平均分成了两份,所以每份都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

【教师通过有意识的追问,使学生感受到: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师:老师也折了一些图形,同学们看看哪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

出示练习,学生判断。

师:这个长方形虽然是平均分的,但涂色部分不是原图的二分之一,猜猜它是几分之一?

生:四分之一。

【通过判断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深化对二分之一的理解,同时引出四分之一。】

(二)认识1/4

师:这个长方形的四分之一是怎么得到的?

生: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板书:4份1/4)

师:要得到一块月饼的四分之一应该怎样分?

生: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师:这个四分之一怎么写?

生:叙述四分之一的写法,其他学生书空。

师:我们猜到了长方形的四分之一,想到了圆形月饼的四分之一,你能找到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吗?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里的正方形纸,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并涂上颜色。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不同的折法,然后再动手。

生:小组活动。

生:汇报展示。

师:折出来的图形形状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教师让学生再次经历观察—比较—发现的活动过程,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四分之一的含义。】

(三)认识几分之一

师: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师:同学们猜一猜还会有几分之一?

生:三分之一、五分之一、八分之一、一百分之一、一万分之一……(师板书几个分数。)

师:接着说下去,这节课能说完吗?下节课再接着说,能说完吗?为什么?

生:说不完。

生:可以分成无数多份,横线下面的数可以有无数个。

师:是啊,因为整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我们就可以分成无限多份,就会有无限多个几分之一。

师:这无限多的分数,都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每一部分也都有自己的名字。

师: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及意义。

师:观察这些分数的分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分子都是1.

师:这样的分数叫做“几分之一”,今后我们还会认识“几分之几”。(板书:几分之一)

把课前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表示二分之一的同学请到黑板前,请他们用自己现在喜欢的办法表示一百分之一,学生不约而同书写了分数。

师:为什么改变方法了?

生:画图的办法分成一百份太麻烦了。

师:你们现在喜欢分数了吗?选择一个分数,和它打个招呼吧。生:四分之一,您好,我愿意和你做朋友!

生:您好,三分之一,我想和你一起学数学!

【教师让学生再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一百分之一,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数字的简洁美。】

三、反馈练习

师:你们的热情感染着新朋友,它想考察考察你们对它的了解。(课件出示练习)

写一写:写出阴影部分各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辨一辨: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

猜一猜:涂色部分各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

师:添上了几条虚线,复杂的问题变得这么简单了,虚线的功劳

可真大啊!

【教师设计有梯度的练习,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全课总结

师:分数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快来看一看吧!(课件播放生活中的几分之一。)师:希望同学们用一双数学家的眼睛观察生活,发现更多的几分之一。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欣赏生活中的几分之一,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实验小学黄玲鹏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一”是单元教材的“核心”,学生能否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决定着后续学习的成败。为了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策略:1.开展活动化学习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构建过程。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是认识其它分数的基础,又是本节课的难点,必须让学生形成二分之一的表象。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手、口、脑、眼等多种器官参与,亲身经历探究分数的全过程,正是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本课几个教学片断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都是是建立在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动手创造,并满足学生展示需要的基础上设计的。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课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深化对几分之一的理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寻找生活中的二分之一、欣赏生活中的几分之一等环节,就是为了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事物,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深化对几分之一的理解。

课堂的魅力不在于“复制”,而在于“刷新”。再度教学,以下方面有待“刷新”:导入部分预设不够,时间拖沓;学生汇报没有给予充足的时间,不能照顾全面;教师的语言不够丰富,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单一。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实验小学黄玲鹏

一、教材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的,在这之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没有接触过分数,从整数到现在的分数,对学生来说不仅是知识面的扩展,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同时,它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打下初步的基础,也为今后学习小数提供必要的条件。如何让学生能尽快地建立分数初步的概念和意识,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一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并让学生在经历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四、教法、学法

1、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做到使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

2、以活动为主线,以“动”促“思”。

针对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教学中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涂一涂、议一议,使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鼓励学生

多做、多想、多说,同时努力使整堂课顺着学生的思路不断地进行调整,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体验乐趣,发展创造性。,

3、从生活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并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时空上都得到保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尽情地表现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

五、教学具准备

苹果,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纸片,彩笔、绳子、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首先,把4个苹果分给2人,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较公平,每人分几个?(老师要强调平均分),接着再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个?最后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几个?教师演示后,提问那半个苹果怎样表示呢?这样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1)找生活中物体的一半,用自己准备的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绳子、长方形纸片找一找,说说是怎么找的。(小组合作交流)(2)演示汇报,并介绍二分之一的写法和含义。

(3)在自己折的图形中找到二分之一,写一写,再说一说它表示什么?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物体的一半出发,沟通一半与新知1/2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初步理解分数,从而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认识四分之一。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又分到几分之一呢?用小组里的圆形平均分给本组4个同学,并将名字写在自己的一份上。(动手操作)

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己动手分圆形,体验自己分到了多少,在相互合作中去感悟、去比较、去解决新问题。将学生提升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学生的思维。

(2)实践活动。拿出准备的正方形,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并涂上颜色,看谁的折法多。(展示成果)

展示小组合作的作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使学生的观察、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发展。

(3)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游乐园的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你发现哪里有几分之一?(指明回答)

3、比较分数的大小

(1)老师可充分利用例3的直观图,制成课件,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圆片,先用一个圆表示出二分之一,再用另一个圆表示出四分之一,随后进行比较。(2)在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直观观察,体会到:同样大的图形“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这样的规律,从而到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它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三)综合实践,巩固运用

1、做一做第一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在进行交流。

2、做一做第二题,共安排了两组几分之一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巩固了例3的知识。

3、用长方形或绳子折一个喜欢的分数,介绍给本组同学。

这一环节我紧紧围绕本课重点,分层练习,这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练习既有知识性,有趣味性,又有创造性,还呼应前面的看图写数预赛,达到了理解教学内容,真正认识几分之一的目的。特别是开放练习,思维空间大,为学有余力的小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四)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这一环节既是对学习内容的回顾,又让学生进行了反思与评价,获得了情感上的满足。

课堂教学自我剖析

课堂教学自我剖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常做自我剖析,才有利于发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上的优势和和不足,以此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找准课堂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切入点,从而达到在激发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效果。 一、研究教材 1、同组研究教材: 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同组研究教材是最好的。因为集体的智慧是最大的,同组研究既能脚踏实地地研究教材,提高课前钻研教材的质量,又能更好地掌握教学方法。我在讲《珍珠泉》这一课时,在自己钻研教材时有一处不明白: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句话“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水里冒出来的水泡了!”还是概括为“水泡既有趣又美丽”,在自己百般思考找不到答案后,我想到了我们组。果真,在组员的共同研究下,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大家的意见是“水泡既有趣又美丽。”可见,同组研究教材的质量高,效果好。 2、自己研究教材: 我们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对上课的内容,先要吃透教材,明确课文的教学目标,弄清课文的重点、难点,掌握教材的主旨,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分析教材、领悟教材。并且要考虑到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要对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做到心中有痕,教学无痕。 (1)、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教师要胸中有“大纲”,要钻研教材,把“大纲”的要求具体地落实到教学中。在落实重点训练目标的同时,还应按课文的内容,适当选择一些词、句等一般训练项目,把重点内容和一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训练的量要适当。 (2)、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每一篇课文都有它的特点、难点和关键。所谓重点,是指课文中对学生学习和理解起重要作用的部分。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难的部分。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不仅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而且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基础。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来处理教学内容。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省时高效。

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人教版

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几分之一的写法、读法及各部分的意义。 难点: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周末,小明和小红外出游玩,瞧,他们都带了哪些好吃的东西,你能帮他们分一分吗?(孩子们平均分苹果和可乐)月饼怎么分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月饼图 师:那你们想一想,要是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多少呢?(一半)老师试试看好吗?注意观察,是这样吗?你们用手指

一指,这月饼的一半在哪?谁上来指一指。 师:很好,是半个。同学们知道数学家们是怎样用数字来表示半个吗?有谁听说过,说说看。 生:用分数 师:那到底应该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呢?还是先来观察一下! 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一份正好是两份中的几份呀?(一份)对了,瞧:平均分,两份中的一份,这个数就是二分之一。 师:会读了吗?谁来试试?找几个生来读,一齐读。 师:同学们,这一份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那另一份呢?(也是二分之一)对了,同学们真棒!也就是说,我们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这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教给孩子读写方法2、认识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五分之一 2、练习:老师这里有一个月饼,你觉得它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说说理由(课件出示) 3、分数的写法和读法: 师小结:像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这样的数都是分数。那怎么写和读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4、动手折出一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 师:那怎样表示出一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请同学们拿出正方形

《西游记》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

《西游记》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 话题:悟空西游记教育学习 《走进<西游记>》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执教/昆山西塘街小学徐卫国 点评/昆山市教育局教研室潘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名著的信心。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3(通过读原文片段,体会原著语言的精妙,激发阅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主题歌)师:熟悉这旋律吗,生(齐):熟悉。师:是什么,生(齐):《西游记》。师:确切地说,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主题歌。提起《西游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很早以前,民间就流传着许多有关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前些日子,老师布置同学们阅读了《西游记》这部神魔小说,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聊聊《西游记》。师:首先,我们来聊聊故事中的人物。(板书:人物)不用我问,唐僧师徒四人中,你最喜欢的人物一定是……生(齐):孙 悟空。(出示孙悟空图片)师:你知道孙悟空这个名字是谁取的,生1:唐僧。师:不对。生2:是菩提祖师。师:对,是孙悟空最初拜师学艺的师傅菩提祖师。孙悟空还有一个法号,叫什么,它又是谁给他取的,生3:叫“孙行者”,是唐僧取的。点评:不少人总是想当然地以为“孙悟空”这个名字是唐僧所取,其实不然,它是孙悟空当初拜师学艺时,由菩提祖师所取,“孙行者”这个法号才是唐僧所赐。由一个不为人注意的名号,很自然地激起学生一探小说中人物的兴趣,可谓精心设计又不着痕迹。师:在你们的心目中,孙悟空有什么特点,生1: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书中写道:二郎睁开凤眼四处探看,发现大圣变成了麻雀,就摇身变做一只饿鹰,飞扑过去。大圣见事不妙,变做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急抖翎毛,变做一只大

数学课堂教学不足之处分析-最新教育文档

数学课堂教学不足之处分析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死记硬背多,鼓励创新少。这些倾向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地正视这一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新世纪的人才,不仅要在较全面的素质结构,更需要具备创新的活力,以承担知识创新的重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 一、数学课堂教学不足之处 1、家长作风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这一点上面有时做的不够好,有时会有家长作风。 2、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讲每一章节时,教师往往会运用堡垒战术,步步为营,滴水不漏,让学生学习起来,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只会紧密结

合教材模式,这就给学生设置了很多框架,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打破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培养他们一题多解的思维模式。 3、忽略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兴趣 “兴趣是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还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善于捕捉新信息,把握学生兴趣所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产生于认识和需要,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也是参与学习的强大动力。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启发诱导,语言幽默风趣,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往往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透露出创造的萌芽。 4、不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 常发“怪问”的学生不仅一般教师不喜欢,同学也易产生反感,认为是“出风头”。如果不鼓励这种学生,创新活动便难以进行下去。 二、数学课堂教学改进措施和对策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挖掘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点评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浪之歌 执教人:点评: 第一环节:明确目标 师:上课。今天咱们阅读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通过本单元上几篇散文诗的阅读,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一课我们用什么形式的阅读才能把它读好? 学生考虑了一下,然后纷纷举手。 生1:根据前几课阅读的体会,我觉得首先要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生2:还要读出重音,读出语气。 生3:默读。 生4:大声地读。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的阅读方法。老师觉得一篇文章阅读方法的选用一定要符合文本的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量体裁衣”。从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阅读方法中,哪些阅读方法适合这篇文章? 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读出感情;读出重音;读出语气。 师:对。要读出感情,读出重音,读出语气。老师觉得还有一种阅读方法适合这篇文章,那就是还要读出联想和想象,它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不妨把它们的顺序调整一下。 教师出示阅读方法: 1、读出重音,读出语气。 2、读出联想和想象。

3、读出感情。 第二环节:个性阅读 (一)自主阅读 师:老师先示范一下。老师读“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一句。 学生认真听。 师:老师在读这一句的时候,把重音放在“海岸”和“情人”上,因为老师在读的时候仿佛置身海边,把自己当做海浪,向海岸倾诉衷肠,语气是委婉的,感情是深沉的。好,同学们按照我们总结的阅读方法和老师刚才的示范,朗读课文。用圆心实点标出重音,并在课文的边上写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阅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二)小组阅读交流评价 好。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咱们现在进行小组阅读交流评价。一个同学读,其他人进行点评。点评的依据就是那三个阅读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阅读交流。老师巡视参与。 第三环节:展示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同学们把课文读通了。现在请大家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哪一个同学先来?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第一段的“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这个句子前后半句形式相近,后比前多一个“却”字,前面一句是甜蜜蜜的,令人向往的;而后半句却稍显低沉。一个“却”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09-10-10 16:40:10) 转载▼ 标签: 杂谈 1.教学理念转变不到位 有一些教师先入为主的引导,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可谓“穿新鞋,走老路,老路愈走愈不通”,或是编花环让学生钻,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课堂上老师常按自己的见解来解释问题中的知识和现象,唯恐学生不懂,面面俱到,忽略了学生的感悟体验或认识。根本就没有把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所以也就谈不上学生对这一学科有特别的 兴趣了。(在座谈时说,学生配合不好)这是教学观念转变不到位所造成的教学现状。 2.师生互动只停留在形式上 有的课堂“互动”只停留在形式上,假互动,无效热闹充斥课堂。为了将课程的教学理念落 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开创了诸如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演讲法 等花样繁多的教学方法,这些探索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因为教师理解的歪曲或把握不到位,使得这些方法的落实、操作存在很多弊端。尽管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利用这个环节解决一些 教学难点,突破重点,可是发现一些教师在这个问题上做的比较牵强或是形式或是无病呻吟;个别的把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也作为讨论的问题,看起来课堂比较活跃,实际上浪费 了时间,浪费了精力,实效性差。有的问题结论不是学生的内心的真实体验。学生思考过 程变成了标准化的答案,对答如流,有的问题(或片段练习)不到一分钟都完成了(或1、2百字的片段),这都是教师预设好的(或课前预备好的),不是引导这学生去研究去分 析得出自身的结论和体验。这样的课不真实,是表演性的。 3.“问答”成了课堂的点缀或满堂问

(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 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问没有新意,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3)、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时,问题设置过大,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针对性差,造成学生思维的障碍,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4)、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5)、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读课文也是这样),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 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培养思维能力了。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计、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 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要注意生成性的问题;还有的满堂问,大都是齐答,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随声附和。 4.主体性被忽视 课标和课改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心。然而,还有一部分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忽视的现象。还有的教 师在学生自学或活动时,提示过来提示过去,这样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甚至打断 了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思路。 5.教学的对象不是全体学生 有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只把眼光落到前几排或一少部分学生身上,不肯把精力施舍给坐在后 面的学生,这样将造成差生更差的恶性循环,后面的学生爬在桌子上睡觉或说话或吵闹, 没有象“洋思、杜朗口”那样在课堂上让学生都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学习在不同的程度上都 有所提高。

2019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精品教育.doc(可打印修改)

小学数学听课评课记录:三年级下册《认识几 分之一》 本周二听了三年级《认识几分之一》一课,学习了很多。《认识几分之一》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杨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复习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在复习的过程中师生互动交流,激活学生头脑中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形成思维定向,既温故而知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同时也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新课的教学。 二、强调对比,突破难点 通过把1个桃平均分成2份和把2个桃平均分成2份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新课的知识,即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另外在练习部分还设计了四幅图比较,通过教师的提问: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学生利用自己的认识和分析,

知道都是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认识到都是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三、教师注重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平均分时,教师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一直提问:分母表示什么意思?分子表示什么意思?其实在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中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其分数表示的意义。 四、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评价学生的回答 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能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交流中,杨老师在课堂中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学生得到肯定,受到鼓励,更能激励学生的情感。 五、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杨老师专门设计了一个小环节,30人分成3组,每组是三分之一,改一人作业是全班的三十分之一,强化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六、学生的回答很精彩,教师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中,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描述很完整,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刘乐遥的回答,另外在练习中有个涂一涂的环节,比如三分之一涂色时刚开始大部分学生想到涂第一朵,

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构建“五步建模教学法”,打造自主高效课堂 在教研室“小学数学‘建模用模’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情境化-----解决问题过程化-----建立模型具体化-----应用模型生活化”)的理念引领下,结合我校实际,针对数学建模的重点,我们把“小学数学建模的有效策略”作为重点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自主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学个性教学法——“五步建模教学法”,在教学中致力于学生数学建模的引领,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从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有效达成了“新课标”提出的能力发展目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建模用模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五步建模教学法”模式流程 二、“五步建模教学法”教学策略 1.通过“创设情境”,变“事理”为“数理”建构数学模型 小学数学中的法则、定律、公式、解决问题的策略等都是一个个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建模形成数学模型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把“生活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型”。因为生活原型中揭示的“事理”是学生的“常识”,但是“常识”还不是数学,“常识要成为数学,它必须经过提炼和组织”,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读懂问题情境。 2.通过“转化”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模型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同化新知识、构建新结构的过程。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让学生掌握“转化”的思想方法无疑是交给了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3.通过“数形结合”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模型 “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解答“问题解决”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画图形可以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的表示出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兴趣和能力,由于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多样化,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更有创造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意识。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 三、“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提出问题情境化) 师:分数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请同学们看王芳生日中的数学问题。 (出示情境图:今天是王芳的生日,妈妈为她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爸爸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8块,妈妈吃了1块,爸爸吃了3块,王芳吃了2块。) 师:你能根据情境用以前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句话吗? 生1:爸爸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81,王芳吃了这个蛋糕的8 2,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81,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8 3。 生2: 82里面有2个81,83里面有3个8 1。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数学信息:王芳吃了这个蛋糕的82,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8 1,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8 3。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吗? 生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83+8 1

课堂教学主要优势与不足实际操作

课堂教学主要优势与不足实际操作 老师一 主要优势: 1.在课堂上,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让每个层次的孩子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获得自己的成功。课堂上能够捕捉学生的亮点,并能利用它使之成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兴奋点”,课堂气氛活泼融洽,学生爱学、乐学! 2.在课堂中,我多采用鼓励性语言,让学生放开胆量说,积极引导学生提问,积极鼓励学生挑战,让学生们能够做到三个“发问”,善于发问,勇于发问,勤于发问。 3.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方法上尽量防止单调,呆板,以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及时指出或纠正部分学生的不良习惯。班级中总有部分学生上课东张西望,讲小说话,做小动作,因此对他们特别关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并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使他们感受到上课的乐趣,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成绩有了提高。 不足: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有待加强。教学中虽然能保证使用多媒体教学,但要达到课件的精美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还需提高制作的技术和技巧。 2、教学中经常会用以往用过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教学中的创新不够。二十年的教学经历,习惯将书本上的知识扎扎实实教好,认为素质教育也离不开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费时又费力,再说农村孩子书本知识已学得吃力,谈何创新。正是我这种怕烦的心理,因此无心挖掘教材中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实我也知道,这样的做法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有时也想尝试,但往往学生一言不发,或照读课本,有点创新的回答几乎没有。我想可能是农村孩子思维较狭窄,低效率的事还是少做,久而久之,就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尚待提高。二期课改要求教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通过教师设计的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实施不够。 老师二 主要优势: 1、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中,关心、爱护学生。 2、能根据教材情况和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教学,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兴趣的。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合理整合教学资源,使教学更贴近生活。 4、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能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不足: 1、教学中不太善于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启发,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习体验。 2、对于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不够系统、全面,理论知识欠缺。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需要提高。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评课

篇一:《《认识分数》评课稿》 《认识分数》评课稿 《认识分数》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简单的分数,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认识几分之一。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分数,头脑中没有“分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分数的含义。认识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整数的基础上,第一次感受数的概念扩展。分数的含义,表示形式,与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不容易被学生理解,所以应该使学生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分数的正确而又深刻的表象,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分数,在学习中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本节课中应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供学生自主探究,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成为本节课的学习方式。 本课首先创设野餐活动时分食品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认识二分之一,体会分数产生于实际生活,知道二分之一是分数,再让学生用长方形折一折,涂一涂,通过交流进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接着教学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活动中体会几分之一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先用同样

大小的圆形纸分别折一折,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再分别涂色比较大小。又用同样大小的纸折一折,折出它的八分之一和前面的分数比较大小,通过这样的比较,一方面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操作丰富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感受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3、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分类和对教材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操作、观察、讨论、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学交流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分数产生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国古文化源源悠长”的爱国情操教育;在二分之一的故事教学环节中,适时进行“互爱”的思想教育。 设计说明《认识几分之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认识几分之一”是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初步认识的第一节课。这部分内容是“分数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又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内容,能否正确地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也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之前学生只掌握一些整数知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再者从逻辑起点的角度看,教材第一次编排有关分数的内容,学生是第一次正规地学习分数。为此,为克服学生初次感知有困难,教材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从现实起点的角度看,学生在10年的成长过程中,已从各种渠道或多或少感知过“分数”。在学生的头脑里分数既熟悉又陌生,是一个不经意的符号。但他们对分数是在“量的等分概念上发展而来”这一实质是不清晰的,而这恰恰是学习分数的关键。 教材编排思路是:主题图以“游乐园”的形式呈现了本单元的基本学习内容,图中有许多分数的例子,也有许多平均分的原型,通过这些素材,可以使学生看到生活中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分的现象到处存在,认识到产生分数的必要性。例1把主题图中的平分月饼的情境图抽取出来,引入分数,一半就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接着把这块月饼进一步平分成四块,再让学生根据1\2的意义进行迁移类推,自己说出1\4的意义。然后教材初步进行抽象、概括,说明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但没有对分数进行文字性的定义。例2,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个分数1\4,虽然正方形纸的折法不同,每一份的形状不同,但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所以可以用同一个分数表示。目的是为了巩固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根据分数的初步认识的特殊地位以及新课标对教学行为的要求,再结合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确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实物、图形和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 (2)能正确地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水》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水》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王永林 【设计理念及思路】 培养学生“批注”式的阅读能力,关注课堂生成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整个教学过程扣住“水的珍贵”展开,通过晶词析句,朗读感悟,让学生感悟到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所以水特别珍贵。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做到生活中节约用水。 【课堂实录】 一、认读词串,回忆水的珍贵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水》,首先我们来认读一组词语:(出示)干燥炎热骄阳风干渴望 师:谁来读一遍。 首先我们来认读一组词语 师:你读的很准确,声音很响亮。谁还想读的? 师:能说说这组词带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吗? 生:特别干燥,赤日炎炎,身体非常缺水的感觉。 师: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师:你的悟性很好,只有用心去读的人才能读出词语的内涵。谁再来读一读这组词语: (出示)抚摸清凉倾注润湿痛快 师:你读出了水的清凉,有水的痛快。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家马朝虎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小山村;在村民的眼里,水是什么样的? 生:水是非常珍贵的。 生:水是比酒还贵的东西。 师:在村民的眼里,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板书最珍贵)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缺水的地方,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课文,看看文章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了水的珍贵,把它画下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二、默读全文,感悟水的珍贵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句子,联系实际,批注体会。教师巡视指点。

师:要用心去找,可能是一个词,也可能是一个句子,或者一个场景。 三、汇报交流,品读水的珍贵 师:同学们,放下手中的笔,咱们一起来分享读书的收获,谁先说?注意,他发言的时候,你要注意倾听,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生:我从第一段这一句“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搞上一担回家。”体会到,他们吃水,要到十公里之外的地方去挑,还要排一个小时的长队,真是太缺水了.而我们这里只要一开水笼头就有水了。 师:你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非常好,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 师:这个句中的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生:“十公里之外、一处很小、一个小时、长队” 师:你能把这些词给你的感觉读出来吗? 师:听了他的朗读,透过这段文字你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生:骄阳似火的日子里,一位村民大汗淋漓地挑着一对桶,艰难地行走在山路上,到了挑水的地方,那儿已经排了很长的一队。 师:长长的山路,炎炎的烈日,小小的泉跟,漫长的等待让水—— 生:成了最珍贵的东西。 师:让我们—起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生:我从“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句感受到水非常地珍贵。我们这里酒有十几元:几十元,甚至几百元一瓶的,而水一元五角钱能买到一吨。 师:即使是最便宜的酒也比水贵得多,然而村里人常说的一句话却是——生:“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师:可见:水,真的是—— 生:(齐)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只有下雨的日子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澡,而我们这里天天都可以洗澡,这句让我感受到水的珍贵。 师:你喜欢下雨吗? 生:不喜欢,给我们上学,出去玩都带来不方便。

教学工作总结不足之处_教学工作不足之处怎么写

教学工作总结不足之处_教学工作不足之处 怎么写 教学工作总结不足之处篇一一、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在美术教学中,我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教学之余,我除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从而使自己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上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今年我主要负责二年级六个班级和五、六年级八个班的美术教学,各个班级的管理工作以及学生的状况也均有不同,这就要求老师的教学要计划周密,因人而异,采取令学生易学、好学的途径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达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按照《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学期新课开始之前即已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上网查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能按照计划进行教学。开展以鼓励性的美术学习评价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所任教的班级坚持鼓励性的评价,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性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参与课题研究、积极地参与学科教研、坚持向专家学习、请教。本人一直兢兢业业,敬岗爱岗,把满腔热情倾注在三尺讲台上,任劳任怨,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行工作。组织观念强,能遵纪守法,坚守工作岗位,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每次都认真参加学校的例会学习。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社会,不仅需要教师掌握必要的知识,还应当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起到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因此,我在平时能自己利用电脑制作课件,课堂中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和气

认识分数评课稿

立足生活,让数学“接地气” 聆听了李老师《认识分数》这一课,总体上这节课思路清晰,环环相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整节课很好地把握教材,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起点,为学生营造探究的情境,并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让学生经历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学习全过程。这节课主要有以下亮点: 一、能够切实从教学目标从出发设计教案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了解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根据一些物体平均分的份数写出几分之一,根据分数表示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同时使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这样一份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能说明几分之一的含义,拓展对分数的理解,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分析、综合和抽象等思维能力。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打下初步基础。本课知识的重难点是经历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正确认识分数的含义。学生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分数,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进行相互作用,不仅有利于意义建构,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 整节课李老师能从整体把握所学内容,呈现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即材料提供——分类分析——抽取本质属性,让学生经历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在前几次试教过程中,有学生存在不明白什么叫做将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一分的现象,李老师就重新修改教案,着重放在整体的概念上,经过修正,顺利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二、从生活经验出发,让数学生活化 李老师把苹果、桃子、图片这些生活中熟悉的东西带进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值得一提的是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熟悉的事物中,减少了对于陌生知识的排斥感,同时在教学时,李老师能注重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分物体入手,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感知分类思想,再聚类分析,引出整体的21 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地唤醒了学生已有的认知,沟通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公开课【教学设计】认识几分之一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操作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知道只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才能用几分之一表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心形纸片若干、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语:同们喜欢猜迷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请你来猜一猜:"八字下面一把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和这个“分”字密切相关。 2.分一分 这周末,淘气邀请他的好朋友笑笑一起过生日。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和蛋糕,我们来帮他们分一分吧。 (1)4个桔子分给两个人应该怎么分? (2)2个苹果分给两个人怎么分?

像刚才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3)那这1个蛋糕还能平均分给两个人吗?怎么分?问:一半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来表示吗? 3.创造符号, (1) 动手操作 写一写,画一画,怎么表示一半? (2)汇报、交流 (3) 分数的发展史 4.揭示课题 这个数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分数,这 节课我们主要来“认识几分之一”(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1/2 (1)写分数 跟老师写,并读出分数。 PPT演示,像刚才这样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一半,这一半也就是两份中的一份,瞧,平均分,两份中的1份,就用1/2来表示。 师:那就这样看来,只要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1/2。(贴板书条) (2)生说1/2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听说课课堂教学实录 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 Section B (1—3) 执教人单位:沂南县铜井中学执教人:祖庆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并掌握What, Why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2.用Because句型和形容词“ugly, clever, friendly, beautiful, shy ”表示原因,性质、品质。 能力目标:Describe animals; Express preferences 情感目标:了解自然,树立自觉保护动物的意识,谈论喜好,展示个性。 [重点难点] 重点:1. Words: ugly, clever, friendly, beautiful, shy, other 2. Target Language: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What other animals do you like? Because they’re…and… 难点:How to describe animal and express preferences. [教学过程] I. Warm up 1. Revision (复习Section A中的句型) Let’s chant. What animal do you like? What animal do you like? Do you like tigers? Yes, I do. Yes, I do. Do you like pandas? Yes, I do. Yes, I do. Do you like pandas? No, I don’t. No, I don’t. 点评:Chant的应用,既复习回顾了Section A中的内容,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2. Task: A free talk about your favorite animal and the reasons 参考句型: A: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 B:My favorite animal is… A: Why? B:Because it’s … 点评:进一步突出了本单元的“Language Goals: Describe animals; Express preferences”,以对话活动为载体,有针对性的复习回顾了以前所学的知识,同时又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使用更加丰富的语言来描述动物,表达自己的喜好)做了铺垫。 II. Pre-task (预备任务) 1. Research(新知探究): 1) Show the new words“ugly, clever, friendly,beautiful, shy, other ”on the screen to the SS. 2) Ask a student to read, the other SS follow him / her to read.

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自我课堂教学诊断分析报告 华余 一、教学背景 1、班级情况分析:这个段是外国语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使用PEP教材。该班基础较好,学生比较活跃。 2、课堂教学的目的: (1)、会听说读写四会句子,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on the weekend?I`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this weekend. (2)、能听懂复述let`s try. (3)、会对图片进行替换,能用重点句说说自己的周末安排 (4)、适当拓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自我诊断目的: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及设计,学生的表现情况,各块时间分配情况,小组活动情况。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用语的使用是否到位,学生语音语调的练习是否到位,学生对活动的反馈等情况,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二、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与教后自我诊断 今天,我试教了pep7 Unit3 A Let`s talk .学生对于竞赛类的项目总是兴趣十足,尤其是比较活跃的班级,他们更乐于接受挑战,所以我设计了闯关游戏来复习旧知,进而引出新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达到让学生充分复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并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重视学生参与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1、闯关游戏 我设计了三关,首先从复习词组,到测听力再到口语表达,层层递进,内容上也是从易到难。整个过程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let`s try中出现的难点,也通过多听几次来解决,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和判断力。 课堂症状:闯关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是他们感兴趣的,但是由于评价方式的单一,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整个游戏过程都在平淡中

2017-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几》资料:评课稿【精品】

《认识几分之几》评课稿 牛老师这一课堂非常精彩和成功,充分体现了青年教师的基本功底和无尽的活力。她那笑容可掬的脸庞给学生亲近感。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牛老师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另外她有着非常深厚的数学功底,把课堂每一个片段都演绎得非常精彩。再有时时的恰如其分的表扬,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学生会感到数学知识原来是这样有趣,一定要继续和牛老师去探索知识的奥秘。课堂本来就是孩子的,牛老师把它还给了孩子们,一堂课下来,所有听课教师都体会到了这些孩子们的快乐和幸福。 一、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 很多老师在教学时,都是从生活中“分”字引入,从平均分引出分数,而覃老师这节课从接从1/2这个分数直接引入,显然他是经过多番思考的。每个学生学习数的基础不同,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绝对不是一张白纸,部分学生在通过不同的途径听过或看到过分数,可能也有部分学生会读、写分数,只是他们的认识是不完善的,覃老师先让学生各抒已见,然后经过系统地整理,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感悟分数的含义、认识、理解分数。 二、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 人教版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定位为:本册教材主要是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方式,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大小。而以后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分数。覃老师这节课目标定位准确,紧紧地抓住目标,层层落实。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学具的操作,通过折一折1/2和用不同的方法折出1/4,让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一个直观地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来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了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特别是在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时,尽管学生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了几分之一的分数,但是学生在比较学生大小时,还是受到整数认识的影响,教师用课件显示猪八戒分西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分的份数越多,一份就越小,从而使学生内化了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三、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