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泵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研究报告

【完整版】2019-2025年中国泵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19-2025年中国泵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研究报告

【完整版】

决策精品报告洞悉行业变化

专业˙权威˙平价˙优质

报告目录

第一章泵行业研究方法、意义 (7)

第一节泵行业研究报告简介 (7)

第二节泵行业研究原则与方法 (7)

一、研究原则 (7)

二、研究方法 (8)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泵行业发展分析 (10)

第一节泵概述 (10)

一、泵的定义 (10)

二、泵的分类 (10)

三、泵的用途 (11)

第二节我国泵行业发展概况及特征 (12)

一、泵行业发展历程 (12)

二、行业主管部门及职能 (13)

三、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14)

四、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16)

五、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及区域性 (16)

六、行业经营模式 (17)

七、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及影响 (17)

八、出口目的地主要政策及贸易摩擦情况 (20)

第三节2018-2019年中国泵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1)

一、全球泵行业市场规模与结构 (21)

二、我国泵行业市场规模 (22)

三、2017年泵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特征 (22)

四、2018年中国泵业指数成果简报 (32)

五、2018年全球泵业巨头在苏州扩建并升级技术中心 (39)

第四节2018-2019年我国泵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41)

一、行业竞争格局 (41)

二、行业进入壁垒 (42)

三、近年泵市场收购案例分析 (43)

第五节2018-2019年我国泵行业主要企业分析 (46)

一、丹麦格兰富 (47)

二、德国威乐水泵 (47)

三、大连帝国屏蔽电泵 (47)

四、大连海密梯克 (47)

五、新界泵业(002532) (47)

六、凌霄泵业(002884) (52)

七、东音股份(002793) (57)

八、中金环境(300145) (57)

九、大元泵业(603757) (57)

十、上海东方泵业 (60)

十一、恒盛泵业 (60)

第六节2019-2025年我国泵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62)

一、我国泵行业发展前景 (62)

二、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62)

三、泵行业发展趋势 (62)

(一)技术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 (63)

(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下的“绿色”新需求 (63)

(三)行业结构调整刺激企业分化加剧 (63)

四、特种工业泵行业前景看好 (64)

五、低温泵市场的发展趋势发布时间 (64)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65)

(一)有利因素 (65)

(二)不利因素 (66)

七、我国泵市场未来发展策略 (67)

第三章2019年中国泵行业面临的挑战、问题、瓶颈 (69)

第一节2018-2019年中国泵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69)

一、产能过剩仍需化解 (69)

二、供需错配、有效需求不足 (69)

三、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70)

四、大而不强 (71)

五、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71)

六、关键核心技术缺失 (72)

七、产品质量不高 (73)

八、缺少“工匠精神” (73)

九、物流配送问题 (73)

十、泵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及智能化不足 (74)

第二节2018-2019年中国泵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74)

一、增长势头一路走低 (74)

二、成本居高不下压缩企业盈利空间 (74)

三、泵业成本竞争力下降 (74)

四、产品同质化严重,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 (75)

五、跟不上消费变化 (75)

六、品牌竞争激烈 (75)

七、转变经营模式困难重重 (75)

八、转型有待系统变革 (76)

九、“用工荒”逼迫泵企业转型 (76)

十、“脱实向虚”倾向 (76)

十一、“过度房地产化”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 (76)

十二、“过度金融化”掠夺实体经济发展成果 (77)

第三节2018-2019年中国泵行业发展面临的制约与挑战 (77)

一、传统红利正在递减 (77)

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难度较大 (77)

三、我国制造业的优劣势正在发生变化 (78)

四、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78)

五、装备和技术严重依赖进口 (79)

六、技术引进受阻 (79)

七、高素质人才缺乏 (80)

第四章发展形势:我国宏观环境发展新形势分析 (81)

第一节全球格局变化将对我国经济带来的挑战 (81)

一、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正在重构 (81)

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81)

三、国际经贸规则正在再造 (81)

四、各主要经济体的政策溢出效应明显 (82)

五、传统的产业转移模式可能被颠覆 (83)

六、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83)

七、生产企业将更加贴近消费地 (84)

八、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挤压 (84)

九、新兴经济体“分流” (86)

十、高、低端均面临竞争压力 (86)

十一、国际贸易博弈对我国构成现实挑战 (86)

第二节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特征与挑战 (87)

一、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期 (87)

二、工业时期和工业化时期的特点 (87)

三、后工业化时期的特点 (87)

四、后工业化时期我们所面临的新挑战 (88)

第三节中国进入新时代的特征、挑战和趋势 (89)

一、中国进入新时代 (89)

二、新时代发展的新特征 (89)

三、新时代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91)

四、新时代的未来发展新趋势 (92)

第四节新产业革命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 (93)

一、新产业革命的趋势特征 (94)

二、新产业革命背景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95)

三、新兴产业技术带来的影响和变革 (96)

(一)互联网 (96)

(二)人工智能 (96)

(三)区块链 (96)

(四)未来30年新兴科技趋势及影响 (96)

第五节经济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101)

一、2019年国际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 (101)

二、2019年国内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 (106)

三、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110)

第六节社会发展变化形势分析 (111)

一、人口结构和人口红利的变化 (111)

二、收入分配的变化 (115)

三、品位/生活风格、生活方式的改变 (117)

四、消费习惯的变化 (117)

五、中国人口大迁移趋势 (119)

第五章2019-2025年中国泵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预测 (121)

第一节2019-2025年泵行业消费需求前景预测 (121)

一、中国经济进入消费主导模式 (121)

二、消费者越来越处于商业活动的中心 (121)

三、全民进入崭新的消费时代 (121)

四、新的消费形态正在逐渐形成 (123)

五、消费人群变化趋势及消费特点 (123)

(一)中产阶级重塑消费市场格局 (123)

(二)富裕阶层推动消费升级加速 (125)

(三)80/90新生代群体崛起,更加追求个性化消费 (126)

(四)90/00数字新生代在消费品质方面有更高的标准 (127)

(五)老龄人口的增长将产生新的需求 (127)

六、个性化产品与服务将成为主流市场的新取向 (128)

七、消费者将会追求愈加丰富的体验形式 (129)

八、中国消费者行为仍将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 (130)

九、注重健康已成为突出趋势 (131)

十、消费者圈层化 (131)

十一、其他两大潜在不利场景及其对消费的影响 (131)

(一)“中等收入陷阱”场景 (132)

(二)“向内转”场景 (132)

第二节2019-2025年泵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预测 (134)

一、泵市场发展前景 (134)

二、消费升级带来的机遇 (135)

三、转型升级带来的重大机遇 (136)

四、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 (136)

五、由“大”向“强”转型的历史发展机遇期 (137)

六、创新带来的机遇 (137)

七、新型产融结合带来的机遇 (137)

八、+服务带来的机遇 (138)

九、智能+蕴藏无数机会 (138)

十、内生式增长带来的机遇 (139)

十一、新型城镇化带来的机遇 (139)

十二、区域市场扩张带来的机遇 (139)

十三、“一带一路”的新格局带来的机遇 (140)

十四、强化品牌战略带来的机遇 (140)

十五、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带来的机遇 (141)

十六、新兴细分行业市场机遇 (141)

十七、环保倒逼和政策加码是主要推动力 (141)

十八、泵产业进入“无界”时代带来的机遇 (142)

十九、更多小而美的小众市场带来的机遇 (142)

第六章2019-2025年中国泵行业发展建议与对策 (144)

第一节2019-2025年中国泵行业发展建议分析 (144)

一、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关键 (144)

二、中国制造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144)

三、以“品质革命”引领中国制造“华丽转身” (145)

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强化服务减轻负担 (145)

五、改进与制造业相关的公共政策 (145)

六、强化培育消费者对国货的信心 (146)

七、应对中国制造业综合成本上升建议 (146)

八、培育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 (146)

九、进一步加大对内对外开放步伐 (147)

十、建立多渠道投融资机制 (147)

十一、健全复合人才培养机制 (147)

十二、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 (147)

十三、推进各类要素融合发展 (147)

第二节2019-2025年中国泵行业企业发展对策分析 (148)

一、质量变革 (148)

二、效率变革 (148)

三、动力变革 (148)

四、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回归商业本质 (149)

五、协同创新发展,进行系统变革 (149)

六、顺应消费升级,聚焦潜力业态 (149)

七、重构供应链,推进经营模式转型 (149)

八、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智慧泵 (149)

九、加快技术创新来驱动泵的数字化转型 (150)

十、激发出新技术的真正效能 (150)

第七章盛世华研总结 (151)

第一节企业失败的原因及提高胜率的策略 (151)

一、企业失败的原因 (151)

二、提高胜率的策略 (152)

第二节盛世华研独创五大决策研究体系 (153)

一、基于“产业”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53)

二、基于“周期”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53)

三、基于“人性”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53)

四、基于“变化”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54)

五、基于“趋势”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54)

六、小结 (154)

第三节致读者:商业自是有胜算 (155)

第一章泵行业研究方法、意义

第一节泵行业研究报告简介

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与本行业有关的信息,从而做出最科学有效的决策。行业研究是揭示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深度的行业研究报告,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与未来发展趋势,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壮大,起着越来越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本泵行业研究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综合采用桌面研究法、行业访谈研究法、市场调查研究法、历史资料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归纳与演绎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我国泵业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泵行业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泵行业企业经营者及投资该领域的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投资布局等提供可参考的路径与方向。

相信通过本报告对泵行业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梳理,您对行业的了解和把控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将为您经营管理、战略部署、成功投资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价值,也为您抢占市场先机提供有力的保证。

与此同时,报告中还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研究体系、知识体系、决策体系以及方法论等丰富内容,让您在了解行业的同时,也掌握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节泵行业研究原则与方法

一、研究原则

1、真实原则

只有真实的信息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真实是研究分析的第一要素,因此我们在做研究中,需要辩证的去对待信息,需要大致判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尤其是对于过多的二手信息,我们需要筛选和确认其信息的真实性。

2、全面原则

行业研究需要坚持全面原则,所谓的全面指信息搜集的全面性、分析过程与方法的全面性、思考的内容的全面性等等,只有做到全面思考与分析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结论。

3、客观原则

能够客观与准确的描述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不易,但做研究需要谨记研究的客观是基础,是能够为投资者做决策的前提条件。

4、逻辑原则

条理与逻辑清晰是行业研究的灵魂,没有逻辑的研究最多只能说是一堆资料的堆砌,毫无价值。只有在大的逻辑框架下,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观点支撑,才算是一个好的行业研究报告。

5、思辨原则

行业研究要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未来必然性的结果,且在不断被验证中,是一个很有挑战的工作,行业研究的成果要经得起推敲。世界是可知的,所有结果,都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数据也是结果,要把人的研究,特别顺着产业从下游向上游逻辑顺序。

二、研究方法

本泵行业研究报告综合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归纳与演绎法、比较研究法、倒推法和穷举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泵行业进行深入研究。

本报告主要研究方法有:

1、历史资料研究法

历史资料研究法是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和一般规律,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的状况,并依照这种一般规律对未来进行预测。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并节省费用;缺点是只能被动地囿于现有资料,不能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只要是追溯事物发展轨迹,探究发展轨迹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如果从一个行业的发展历程来认识它,更有助于较为全

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该行业,并把握它的发展脉搏。

2、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一项非常古老的研究技术,也是科学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它一般通过抽样调查、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形式,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访查、访谈获得资讯,并对此进行研究。调查研究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用以描述一个难以直接观察的群体的最佳方法。当然,也可以利用他人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即所谓的二手资料分析方法,这样可以节约费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并且研究者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并获得解释,适合对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时采用。缺点是这种方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研究者和访问者的技巧和经验。

3、归纳与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的发现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模式会存在。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从逻辑或者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演绎法是先推论后观察,归纳法则是从观察开始。

在演绎法中,研究的角度就是用经验去检验每一个推论,看看哪一个在现实(研究)中言之有理,从而获得理论的验证。而在归纳法中,研究的角度则是通过经验和观察试图得到某种模式或理论。由此可见,逻辑完整性和经验实证性两者都不可或缺。一方面只有逻辑并不够;另一方面,只有经验观察和资料搜集也不能提供理论或解释。

4、比较研究方法。每个行业、每个公司都有人的行为产生,没有普适的法则套用,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发现差别、解释差别过程中对已经发生的现象合理的解释。同时研究影响结果的因素和作用机制,探寻哪些因素在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未来的预测。

5、倒推法和穷举法结合。首先假设有N种可能的结果,假设A结果发生,倒退A结果发生会有哪些具备条件,如果目前条件不具备,即可排除A结果。通过不断筛选,得出最大可能性的判断。同时,正推穷尽法和二叉树三叉树结合,与倒推法配合。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8-2019年中国泵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泵概述

泵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流体介质的动能,以实现流体介质输送或使其增压的机械装置,被喻为现代工业的心脏。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业、化工、矿业和冶金、电力、国防军工、城市市政等行业,是国民经济中应用最广泛的通用机械。

一、泵的定义

泵是一种转换能量的通用机器,它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它所抽送液体的能量。液体的能量包括位能,压力能和速度能。所以通过泵的转换,泵输送液体增加的能量为:几何位置抬高或压力增大或速度提高。

二、泵的分类

泵的种类繁多,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种类。按照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将泵分为电动泵、涡轮泵、手动泵等;按照工作原理不同,又可分为离心泵、旋涡泵、混流泵、轴流泵、容积泵、真空泵和射流泵等;按照工作介质的不同,则可分为水泵、气泵、真空泵等;而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可分为农用泵、市政给排水用泵、化工用泵、矿业用泵、电力用泵等。

按工作原理分

1.容积式泵

靠工作部件的运动造成工作容积周期性地增大和缩小而吸排液体,并靠工作部件的挤压而直接使液体的压力能增加。

根据运动部件运动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往复泵和回转泵两类。

根据运动部件结构不同有:活塞泵和柱塞泵,有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和水环泵。

2.叶轮式泵

叶轮式泵是靠叶轮带动液体高速回转而把机械能传递给所输送的液体。

根据泵的叶轮和流道结构特点的不同叶轮式又可分为:

1)离心泵(centrifugal pump)

2)轴流泵(axial pump)

3)混流泵(mixed-flow pump)

4)旋涡泵(peripheral pump)

3.喷射式泵(jet pump)

是靠工作流体产生的高速射流引射流体,然后再通过动量交换而使被引射流体的能量增加。

泵还可以按泵轴位置分为:

1)立式泵(vertical pump)

2)卧式泵(horizontal pump)

按吸口数目分为:

1)单吸泵 (single suction pump)

2)双吸泵 (double suction pump)

按驱动泵的原动机来分:

1)电动泵(motor pump )

2)汽轮机泵(steam turbine pump)

3)柴油机泵(diesel pump)

4)气动隔膜泵(diaphragm pump)

三、泵的用途

泵是一种通用机械,种类很多,应用极广,可以说,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凡是有液体流动的地方,就有泵在工作,其主要应用范围:农业排灌,石油化工,动力工业,城市给排水,采矿和船舶工业等。

在化工和石油部门的生产中,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大多是液体,而将原料制成半成品和成品,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过程,泵在这些过程中起到了输送液体和提供化学反应的压力流量的作用,此外,在很多装置中还用泵来调节温度。

在农业生产中,泵是主要的排灌机械。我国农村幅员广阔,每年农村都需要大量的泵,一般来说农用泵占泵总产量一半以上。

在矿业和冶金工业中,泵也是使用最多的设备。矿井需要用泵排水,在选矿、冶炼和轧制过程中,需用泵来供水等。

在电力部门,核电站需要核主泵、二级泵、三级泵、热电厂需要大量的锅炉给水泵、冷凝水泵、油气混输泵、循环水泵和灰渣泵等。

在国防建设中,飞机襟翼、尾舵和起落架的调节、军舰和坦克炮塔的转动、潜艇的沉浮等都需要用泵。高压和有放射性的液体,有的还要求泵无任何泄漏等。

总之,无论是飞机、火箭、坦克、潜艇、还是钻井、采矿、火车、船舶,或者是日常的生活,到处都需要用泵,到处都有泵在运行。正是这样,所以把泵列为通用机械,它是机械工业中的一类主要产品。

第二节我国泵行业发展概况及特征

一、泵行业发展历程

自意大利拉梅利发明滑片泵至今,泵已发展到5000多个品种,跨越了433年的历史长河,我国的泵行业的萌芽期始于1928年成立的长春魁利金制泵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泵行业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先后引进了德国里茨公司、日本荏原、德国西门子等外国先进泵业制造公司的多项制造技术,扶持了包括上海水泵厂、大连耐酸泵厂等在内的一批工业泵骨干企业。在技术和制造工艺水平提升的同时,泵行业的规模也快速扩大,到1990年我国泵产品生产企业迅速增加到近千家,产值排名世界第7位,位列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之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浙江、上海、江苏、山东、辽宁等地的私营泵业企业大量涌现,成为我国泵行业重要的生力军,其中以浙江温州、台州的民营和个体泵制造业最为典型。当时仅台州温岭地区,大大小小的泵产品生产企业就达到近400家,销售额约10亿元。(数据来源:泵产业的历史足迹——中国泵产业与技术发展,张新,《流程工业》)

2000年之后,随着房地产、化工、外贸等行业的高速增长,我国泵行业开始步入稳定发展期,制造技术和工艺日趋成熟,行业竞争格局开始清晰:一部分国有泵业企业通过机制体制改革成功转型,适应了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凭借原有的长期技术积累,成为中国泵业骨干力量;民营泵

业企业随市场经济而生,其中的一部分通过高速发展和长期的研发投入,具备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制造能力,成为中国泵业的重要力量;世界著名水泵制造公司,如ITT、福斯、KSB、苏尔寿、荏原、格兰富、威乐等,开始向我国投资或输进技术,以技术换市场,纷纷成立合资或独资企业。

十六大后国家提出要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在政府支持和政策推动下,我国泵行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自主创新攻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研发出如大型高压泵等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已经形成了针对电力行业用泵的完整配套制造体系,冶金、石油化工、环保等行业专用泵类产品也已形成了可观的配套能力。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攻关的深入,我国泵行业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历经多年的发展,我国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泵产品生产体系,成为全球泵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全国共有泵业生产企业6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已超过1300家。(数据来源:中经网产业数据库)

二、行业主管部门及职能

针对本行业的监管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产业宏观规划方面的管理;二是生产许可和产品质量方面的管理;三是行业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管理。

对本行业执行产业宏观规划方面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以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全国工业发展进行宏观指导,综合分析工业发展形势,协调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主要职能包括:研究提出工业发展战略,拟订工业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工业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国家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对本行业进行生产许可和产品质量、标准方面进行管理的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依据行业标准实施泵行业的质量监督,并对生产厂商颁发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属的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和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泵行业相关标准。

对本行业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管理的是两个全国性自律组织——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泵业分会和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排灌机械分会。

通用机械协会泵业分会是由国内泵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旨在协调同行业关系,维护会员共同利益、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协助政府进行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的跨地区、跨部门的全国性行业组织和社会技术经济团体。

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排灌机械分会是以潜水电泵行业,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行业,小型潜水电泵行业,喷灌机械行业和水井钻机行业5个排灌机械行业组的生产企业为主,以及科研设计院所、工程和贸易公司、大专院校等组成的全国性行业组织。

三、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泵作为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通用机械设备,其所处行业不仅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和规范,还受到相关产业政策的引导。

本行业需遵循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

泵在人民生产、生活各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泵行业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

“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要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泵行业作为农业节水、工业节能节水的重要保障,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和发展的行业。

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2015年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把采用新原理,在功能、结构上有重大创新的新型阀门技术和新型泵技术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政府部门通过颁布《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

术目录》(2000年7月27日修订)、《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国务院令第346号)》、《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4年修订)等政策性文件,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投资活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节,泵产品生产企业所经营的部分产品被列入鼓励类的产品,按相应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规定对生产重要工业产品的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泵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详细阐述了泵产品生产许可制度的实施政策。

除了上述针对本行业的产业引导和促进政策,我国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相关产业政策亦对本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加速了本行业规模扩张与技术升级的步伐。

国务院发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将采用高效节能电动机、风机、水泵、变压器等更新淘汰落后耗电设备,要使得2015年电机系统运行效率比2010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委发布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环保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6年实现环保装备工业生产总值7000亿元,重大环保装备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且“到2016年,高效低耗的先进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30%以上”。

工信部《2014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及相关行业协会作用,组织电机企业与重点区域、重点用户或风机、泵、压缩机、机床等生产商进行对接,加快规模化推广”,并“整合合同能源管理公司,高效电机及高效风机、泵、压缩机生产企业,第三方节能诊断、咨询、服务公司,金融机构(基金公司)等资源,组建电机能效提升产业联盟,探索运作机制与模式”。

国务院出台《“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1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县城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70%,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30%,一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的目标。《建设规划》还明确了相关的投资计划,带动了水处理行业对泵产品的需求量。

2013年,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在供热供气管网不能覆盖的地区,改用电、新能源或洁净煤,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2016年,国务院于《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中提出鼓励园区加快燃料升级,有条件的企业实施“煤改气”、“煤改电”,集中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